综合收益表:我们还能走多远?

综合收益表:我们还能走多远?

一、全面收益表:离我们还有多远?(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凤[1](2009)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路径选择、国际趋同及等效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会计准则正呈现出国际趋同甚至等效的发展趋势。许多国家竞相追随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么完全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么部分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我国也努力使企业会计准则与那些实施IFRS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等效。会计准则国际协调、趋同、统一的本质是国家之间利益的谈判、协调和博弈。因此,深入研究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路径选择、国际趋同与等效的制约因素等问题,对我国现阶段会计准则进一步完善,加快会计准则国际等效具有深远的意义。2006年2月15日我国颁布了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基于此次会计准则改革背景,本文旨在以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比较世界各主要国家会计准则变迁的路径特征,以便从中分析和总结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变迁路径,指出国际趋同、等效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本文概括分析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的异同,指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已经“实质性”趋同。但是,“趋同是过程,等效才是目的”,我国一直在为国际等效问题积极地开展工作,现在也初见成效,但我国会计准则标准化进程依然艰巨与漫长。等效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因而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标准化进程提出若干个的建议措施。

周萍[2](2008)在《论我国企业收益报告的局限性及改进》文中认为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企业收益报告的主要特点,剖析了企业收益报告存在的局限性,指出企业收益报告改革的方向是报告全面收益,并提出了改进企业收益报告的建议,包括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基本准则等相关的法规或部门规章中增加反映全面收益信息的会计要素,利润项目应按持续性进行分类,主张采用"两张表方式"进行收益信息的列报。

周萍[3](2007)在《企业收益呈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企业经营活动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企业不断产生新的、非传统的收益来源,应如何表述企业全部的财务业绩成为重要财务报告关注。而以历史成本、实现原则和稳健原则为基础的传统收益报表仅对企业在某一期间内已实现的收益进行报告,严重滞后于经济事项的实际发生,因此不能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业绩信息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纷纷采取行动,对传统收益报告进行改进,报告企业全部的财务业绩,形成了“第四财务报表”或称“全面收益表”。尽管如此,各国对哪些项目应当计入当期净收益,哪些项目应当通过全面收益表反映,以及是否要求“再循环”等问题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基于有关各方对于财务报告的关注,以及各种备选的、不一致的财务业绩度量可能引起误导性使用,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与IASB项目协调的大好时机,2001年8月起FASB开始了关于“企业财务业绩报告(Financial Performance Reporting by Business Enterprises)”项目的研究。IASB也于2001年7月启动了业绩报告项目的研究,这个项目实际上由IASB与ASB联合进行。为进一步实现国际上会计准则趋同之目标,IASB和FASB于2004年4月同意联合进行业绩报告项目的研究。2006年3月,由于这个项目已经在考虑全部要求的财务报表的列报和财务报表的附注,2006年3月起IASB便将这个项目更名为“财务报表列报(Financial Statement Presentation)”,这个项目不再只处理业绩报告。目前“财务报表编报”项目正在研究中。所以,国际上对于收益(或业绩)报告之研究正在进行中,并未真正达成一致意见。国内一些学者十分关注西方发达国家业绩报告的改革。但从他们的论文或着作论述内容上看,通常是对全面收益观进行介绍和评价,对收益报告或业绩报告进行系统性研究较少。我国企业现行实务中,在收益确定方面是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并按照实现原则确认收入,与英美、IASB等国家或组织的相关准则规范存在较大差距。虽然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企业会计准则,我国的收益报告仍与西方各国准则制定机构的有关规范存在一些差别。新准则对于收益报告是如何规定的,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国际趋同,具体存在哪些差异,我国企业收益报告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如何改进,以及我们在改进我国收益报告时如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充分借鉴英美等国以及IASB的经验与研究成果,以上这些将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和解决的问题。可以说,在目前情况下,进行收益报告的比较研究和应用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收益的概念和作用,阐述了收益的基本理论,包括收益确定的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收益包含的内容、传统收益确定模式的特点,以及收益计量与资本保全的关系。第二章,详细地介绍了全面收益的概念、特点及其组成内容,剖析了全面收益的理论基础,从不同侧面论证全面收益是对传统收益的重大突破,具体是从全面收益与收益确认的原则、资本保全理论、报表勾稽关系等三个方面来考察全面收益对传统收益的突破。最后,对全面收益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第三章,主要介绍全面收益报告。首先,对英国FRS3、美国FAS130和IASC的IAS1等相关准则所要求的全面收益报告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比较。然后,分别对美国FASB的“企业财务业绩报告”项目和IASB与ASB的财务业绩报告联合项目以及FASB和IASB对业绩报告项目的联合研究内容及结果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并对FASB与IASB的财务业绩报告研究进行了评价。最后,总结出FASB与IASB的财务业绩报告研究对我国企业收益报告研究的几点启示。第四章,对我国企业收益报告改进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对我国现行会计实务中企业收益报告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具体如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现行会计实务中企业收益报告的主要特点之后,针对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剖析了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下收益报告的特点。此外,还对现行利润表中净收益的分类与列报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其次,深入探讨改进我国企业收益报告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我国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应是改进我国企业收益报告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是提供财务报表使用者(主要是投资者)决策有用的信息,这就会引出第二个问题——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问题。论文指出,我国会计准则为体现与国际惯例接轨或国际趋同实际上已经接受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同时实质上“被动地”承认了相关性的重要性。既然提出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我们就不能不关注与公允价值计量相联系的可靠性问题,尤其是这些计量不能在活跃市场中被观察到和更大的信任必须建立在这些计量的估计上的时候。针对我国目前情况笔者对如何解决可靠性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在该部分,还对全面收益报告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我国报告全面收益的重要意义,为会计要素的设置问题的提出以及我国全面收益报告改进意见的提出作出铺垫。由于会计要素的定义应当为确认和计量提供依据,在我国进行收益报告改革需要解决与企业收益报告有关的会计要素分类问题。按照资产负债观,会计要素的定义与分类中优先定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资产和负债,再以这两个要素的变动来定义其他要素。FASB在SFAC No.6中对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等要素是从资产和负债变动的角度来定义的,IASB的收益和费用也是从资产和负债变动的角度来定义的。我国会计准则中对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的规定不够全面,笔者建议,对我国收益报告进行改进,应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基本准则等相关的法规或部门规章中增加反映全面收益信息的会计要素——利得和损失,以保证会计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严密性。最后,笔者提出改革我国企业收益报告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设想。我国企业收益报告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先对全面收益的报告问题进行规范,条件成熟以后(如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广泛运用)再考虑制定综合性的全面收益准则。笔者赞同循序渐进、分阶段改进我国企业收益报告的观点。在改进我国企业收益报告的第一阶段,应将全面收益分为净收益和其他全面收益(或称其他利得和损失)两部分,净收益仍在利润表中报告,其他全面收益反映的是当期已确认的、当期产生但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项目。笔者建议采用“两张表”方式进行收益报告。收益报告改革长远的目标是与现行利润表合并,将所有收益或业绩信息反映在一张报表中。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将来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其他全面收益项目。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类市场不断完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项目将成为会计计量的主要手段,那时,可以将所有收益或业绩信息反映在一张报表中。

汪蕾,李路[4](2005)在《浅析第四报表——全面收益表》文中指出在报表体系改革中,要求增加第四报表——全面收益表的呼声颇高。全面收益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除去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以外的交易、事项和情况所产生的一切变动的权益(净资产)。全面收益表建立在损益完整统计的基础上,反映企业当期的经营收益和财务收益。笔者认为,与传统利润表相比,全面收益表能更好地计量衍生金融工具价值的变动,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防止企业人为操纵利润。笔者建议在全面收益表格式中应该包括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和会计政策变更累计影响。

赵文萍[5](2005)在《全面收益披露理论及其在我国上市公司应用》文中提出随着投资和融资活动的逐步多样化和复杂化,以及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传统的收益表内容不全面、报告不及时等局限性日益凸现,业界对改革传统收益表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英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这一领域的改革做出了巨大的成就:改进传统表,编报全面收益报告,将已确认的利得和损失纳入收益报告,全面收益成为关注的重点。本文对全面收益披露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试图寻找到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全面收益披露体系。全文主要采用规范性研究方法。 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全面收益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第二部分是全面收益理论研究成果综述,总结了国内外学者以及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研究成果。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之一,研究全面收益的确认计量问题,在借鉴国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提出了我国全面收益确认计量的可操作性方法;第四部分是本文的另一个研究重点,即全面收益报告的国内发展趋势,通过对我国2003年沪深两地上市公司年报的调查,发现全面收益在我国上市公司的披露情况,解析其原因,提出我国报告全面收益的必要性,并对我国全面收益应包括的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五部分为我国逐步披露全面收益的设想。

管亚梅[6](2005)在《论全面收益报告的计量基础》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 ,传统收益报表已愈来愈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 ,从 90年代初起 ,在世界各国财务信息用户、会计学术界以及实务界的推动下 ,传统收益表已开始向全面收益报告发展 ,并且全面收益报告是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的

苏月嫦[7](2004)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进程的理论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进程的理论分析》一文,通过对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研究和制定衍生金融工具准则进程的系统考察,探讨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首先,文章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长期作为表外披露项目的原因,由此论证了其在表内确认和计量的必然性。其次,分析了当前衍生金融工具混合计量模式的过渡性,进而指出单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裘宗舜,张思群[8](2004)在《全面收益表:离我们还有多远》文中研究指明

裘宗舜,张思群[9](2004)在《全面收益表:离我们还有多远?》文中研究说明

宋文彪[10](2002)在《会计准则国际化透视》文中提出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动因 ,介绍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制定国际会计准则问题上的争论 ,论证了国际社会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态度以及会计准则的应用环境 ,概括总结了我国在对待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和措施。

二、全面收益表:离我们还有多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面收益表:离我们还有多远?(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路径选择、国际趋同及等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相关理论综述
    (一) 会计准则变迁路径
    (二)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等效
三、会计准则变迁的路径选择
    (一) 世界各主要国家会计准则变迁的路径选择
    (二)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发展与变革
    (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变迁的路径特征
四、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
    (一)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理由
    (二)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要差异
    (三) 我国现阶段企业会计准则己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
五、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等效问题研究
    (一) 实现国际等效的现实意义
    (二)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等效制约因素
    (三)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等效的阶段性成果
六、政策建议
    (一) 我国会计准则路径选择的政策建议
    (二)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政策建议
    (三)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等效的政策建议
七、结论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3)企业收益呈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收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第一节 收益的概念及作用
        一、收益的涵义
        二、收益与业绩的关系
        三、收益的作用
    第二节 收益的基本理论
        一、收益确定的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观
        二、收益包含的内容
        三、传统收益确定模式的特点
        四、收益计量与资本保全
第二章 全面收益及其理论
    第一节 全面收益的涵义及内容
        一、全面收益的涵义
        二、全面收益的特征
        三、全面收益的组成内容
    第二节 全面收益的理论基础
        一、全面收益使会计收益更接近于经济收益
        二、全面收益概念更符合干净盈余理论的要求
        三、全面收益符合总括收益观
    第三节 全面收益是对传统收益的突破
        一、全面收益与收益确认的原则
        二、全面收益与资本保全理论
        三、全面收益与财务报表勾稽关系
    第四节 全面收益的确认与计量
        一、全面收益的确认
        二、全面收益的计量
第三章 全面收益报告
    第一节 全面收益列报:现行准则的规定
        一、英国全面收益的列报
        二、美国全面收益的列报
        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全面收益的列报
    第二节 FASB的财务业绩报告项目研究综述
        一、FASB财务业绩报告项目提出的背景
        二、使用者信息需求之调查及其发现
        三、财务业绩与单一的财务度量的重新考量
        四、全面收益表表内信息之分类
    第三节 IASB的财务业绩报告项目研究综述
        一、IASB和ASB的业绩报告研究:简要回顾
        二、FASB和IASB提议的业绩报告模式之比较
    第四节 IASB与FASB关于业绩报告的联合研究
        一、项目目标和工作计划的提出
        二、项目第一阶段研究概览
        三、项目第二阶段研究概览
    第五节 FASB与IASB的财务业绩报告研究评价
        一、对FASB与IASB的财务业绩报告研究的评价
        二、财务业绩报告研究对我国收益报告研究的启示
第四章 我国企业收益报告之改革
    第一节 我国企业收益确定的主要特点
        一、我国企业现行实务中收益确定的特点
        二、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下收益报告的特点
        三、现行利润表中净收益的分类与列报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改进我国企业收益报告的若干问题
        一、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
        二、会计俏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
        三、会计信息可靠性问题之解决
        四、全面收益报告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
        五、收益表有关的会计要素及其分类
    第三节 改进我国企业收益报告的初步设想
        一、我国企业收益报告改革的总体思路
        二、改进我国企业收益报告的具体设想
参考文献
后记

(4)浅析第四报表——全面收益表(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面收益概念的提出
二、全面收益表与传统收益表的区别
三、全面收益表的优势和作用
四、全面收益表的报告格式

(5)全面收益披露理论及其在我国上市公司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 全面收益相关文献检索与分析
        1、国内文献综述
        2、研究现状
    (二) 对2003年沪、深上市公司披露全面收益信息的调查与分析
    (三) 选题原因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 选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一、全面收益理论产生的历史与发展
二、有关全面收益理论研究综述
    (一) 对全面收益理论基础的研究成果
        1、经济学理论
        2、会计学理论
    (二) 对报告全面收益意义的研究成果
        1、全面收益反映了企业一定期间的经济活动的全部成果
        2、全面收益体现了一定时期企业资产、负债价值的全部变化
        3、全面收益是保持财务报表之间勾稽关系的保证
        4、全面收益满足了财务学会计计量理论的要求,为计量企业价值提供了更有用的信息
        5、全面收益发展了传统的会计原则,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三) 有关全面收益概念的研究成果
    (四) 有关全面收益内容的研究成果
    (五) 有关全面收益确认的研究成果
    (六)有关全面收益计量的研究成果
    (七) 全面收益有待于研究的问题
三、全面收益确认计量问题的研究
    (一) 国际范围内值得借鉴的全面收益确认计量方面的规范
        1、英国
        2、美国
        3、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二) 各国规范的比较和分析
        1、全面收益确认的比较和分析
        2、全面收益计量的比较和分析
    (三) 我国全面收益确认和计量可选择方法的思考
四、全面收益报告国内发展趋势
    (一) 我国上市公司全面收益披露调查研究与原因分析
        1、我国上市公司全面收益披露调查研究
        2、原因分析
    (二) 我国法规对上市公司全面收益报告的相关规定
        1、《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的列报》(征求意见稿)中有关全面收益的规定
        2、企业会计制度中有关全面收益的规定
    (三) 我国报告全面收益的必要性
        1、报告全面收益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报告全面收益是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
        3、报告全面收益是会计国际协调的需要
        4、报告全面收益有助于解决我国现在已经出现的和未来可能出现的会计难题
        5、财务报告目标的转变
    (四) 我国全面收益应包括的项目
五、我国上市公司逐步实现披露全面收益的设想
    (一) 采用收益表附注形式披露未实现收益项目
    (二) 采用全面收益表模式
结论
后记
附录1:检索到的文献
附录2:上市公司调查表
主要参考文献书目
中文详细摘要

(6)论全面收益报告的计量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面收益报表——一个全新的“第四财务报表”
二、公允价值——全面收益报表计量基础
三、我国企业收益报告的改进

(7)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进程的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长期作为表外披露项目的原因
    (一)衍生金融工具不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
    (二)确认衍生金融工具所带来的损益不符合实现原则
二、表内确认与计量的必然性
    (一)对决策有用观的重视
    (二)会计收益概念的发展
三、混合计量模式的过渡性
    (一)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的权衡
    (二)利益集团之间的调和
四、未来走向:单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8)全面收益表:离我们还有多远(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面收益理论:一种全新的收益观
二、全面收益表的报告方式
    (一) 两表法。
    (二) 一表法。
    (三) 权益变动表法。
三、我国企业收益报告的改进

(10)会计准则国际化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一、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动因
    (一) 会计准则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二) 会计准则国际化是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需要
    (三) 会计准则国际化是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
    (四) 会计准则国际化是全球企业兼并的需要
二、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
三、世界各国的选择
四、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环境
    (一) 经济体制和投资者
    (二) 法律体系和政府干预程度
    (三) 税收影响和财务报告的目的
    (四) 经济结构和社会资源
五、结束语

四、全面收益表:离我们还有多远?(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路径选择、国际趋同及等效研究[D]. 王海凤. 兰州大学, 2009(01)
  • [2]论我国企业收益报告的局限性及改进[J]. 周萍.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8(02)
  • [3]企业收益呈报问题研究[D]. 周萍. 东北财经大学, 2007(05)
  • [4]浅析第四报表——全面收益表[J]. 汪蕾,李路. 财会月刊, 2005(26)
  • [5]全面收益披露理论及其在我国上市公司应用[D]. 赵文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5(05)
  • [6]论全面收益报告的计量基础[J]. 管亚梅. 工业技术经济, 2005(01)
  • [7]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进程的理论分析[J]. 苏月嫦. 金融会计, 2004(11)
  • [8]全面收益表:离我们还有多远[J]. 裘宗舜,张思群. 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4(04)
  • [9]全面收益表:离我们还有多远?[J]. 裘宗舜,张思群. 中国农业会计, 2004(01)
  • [10]会计准则国际化透视[J]. 宋文彪.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2(02)

标签:;  ;  ;  ;  

综合收益表:我们还能走多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