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方法在检测高浓度AFP中的应用探讨

校正方法在检测高浓度AFP中的应用探讨

一、检测高浓度AFP校正方法的应用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书霞[1](2021)在《抗肿瘤药物浓度分析新方法及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我国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FCN-411和特瑞普利单抗为研究对象,基于质谱技术分别建立了快速、可靠和灵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人血浆中药物浓度,为这两种药物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治疗药物浓度监测、药效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评价方法和合理用药依据。第二部分基于高通量蛋白芯片技术揭示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自身抗体表达情况,筛选和验证有潜力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良恶性结直肠肿瘤鉴别诊断的自身抗体标志物。第一部分:建立FCN-411和特瑞普利单抗的检测方法第一章:建立和验证人血浆中FCN-411浓度检测的UPLC-MS/MS方法。FCN-411是新型的二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具有部分三代 EGFR-TKI 的特性。为进一步探索FCN-411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我们建立了 UPLC-MS/MS方法用于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应用操作简便的蛋白沉淀法对血浆样品进行前处理,并根据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指导原则进行全部的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血浆样品中FCN-411的标准曲线在2-500ng/mL范围内线性较好,三批次分析结果中r2均大于0.98;低定量下限样品的批内和批间的精密度在9.18%~17.46%之间,准确度在-17.50%~7.14%之间;其余三个浓度质控样品的批内和批间的精密度在4.24%~14.35%之间,准确度在2.00%~11.89%之间;低、高浓度质控样品内标归一化基质因子均值分别为101.67%和94.74%,变异系数分别为4.69%和2.27%,不同个体间的基质差异不影响FCN-411的定量;低、高浓度质控样品中FCN-411的相对提取回收率均值在85%~100%之间,变异系数分别为5.78%和1.23%,较为一致;血浆样品在室温放置2h、-80℃保存7天和冻融循环三次以及样品被处理后在10℃进样器放置26 h后均保持稳定,且FCN-411和内标的储备液在-20℃冰箱放置4.8个月仍稳定。该方法顺利通过全部的方法学验证,并成功用于检测1例FCN-411的Ⅰ期临床试验中接受4 mg剂量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样,初步验证该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单个样品的检测时间仅需4.5分钟,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大批量样本的检测,满足临床样本的检测需求,为后续进行FCN-411的Ⅰ期临床试验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了方法学基础。第二章:建立和验证人血浆中特瑞普利单抗浓度检测的UPLC-MS/MS方法,并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进行比较。特瑞普利单抗是针对PD-1的人源化IgG4型单克隆抗体,我们建立UPLC-MS/MS法检测特瑞普利单抗的浓度,用于后续临床药物治疗浓度监测。我们应用数据库筛选结合基质样本的上机检测,筛选出特瑞普利单抗的特征性肽段,基于其序列合成延长同位素标记的内标标准品,优化前处理和色谱质谱参数,并完成全部的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检测要求。我们成功检测了特瑞普利单抗Ⅰ期临床研究入组患者的77份血浆样本,证实该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同时基于56个样本检测结果,与ECLIA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数据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96),但UPLC-MS/MS方法的检测结果显着高于ECLIA的结果(p<0.0001)。Passing-Bablok线性回归和Bland-Altman分析均表明两组数据存在一定的系统差异和比例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两种方法的检测原理不同所致,ECLIA法采用双抗原夹心法测定血浆中游离态的单抗药物,并且血浆中存在的可溶性PD1抗原可能与特瑞普利单抗结合,可能影响药物的定量;而我们建立的UPLC-MS/MS法通过监测单抗酶解后的特征性肽段来间接定量单抗的浓度,血浆中结合和游离态的单抗都能被酶解生成肽段而被检测到,因此我们的方法检测血浆中总的特瑞普利单抗浓度,并且不易受血浆基质的干扰。综上,我们建立的方法可以作为ECLIA方法的补充,用于检测不同形式单抗的浓度。第二部分:结直肠癌早期检测相关的血浆自身抗体研究第一章:Anti-p53自身抗体对结直肠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基于在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这三个数据库提取相关文献,最终筛选到80篇文献,囊括145个自身抗体。约70%以上文献结果显示自身抗体的灵敏度低于30%,约80%的结果显示其特异度相对较高,超过90%。我们针对研究最多的anti-p53自身抗体进行meta分析,包括来自24篇文献的27个研究。由于纳入的研究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meta回归和亚组分析显示阈值效应是主要的异质性来源。我们将研究根据阳性界值的定义分为5组,由于其余4组依然存在阈值或非阈值效应,只有group 3组内的研究间较为均一,因此我们将group 3的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group3由5篇文章组成,包括733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72例对照(126例健康个体和46例良性疾病)。合并灵敏度、特异性、阳性和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和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21、0.99、12.26、0.80、15.46和0.87。基线外周血中抗p53自身抗体可能有助于将结直肠癌与健康对照或良性疾病区分开来,但需进一步探索与其他标志物联合使用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第二章:应用高通量蛋白芯片筛选和验证与结直肠癌早期检测相关的自身抗体研究。基于高通量Huprot蛋白芯片的发现阶段和候选蛋白芯片的验证阶段这两步实验,揭示血浆自身抗体在结直肠癌、良性结直肠肿瘤和健康人群中的表达情况。Huprot蛋白芯片发现阶段,共纳入35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TNM分期Ⅰ-Ⅱ期)、25例良性结直肠肿瘤患者和20例健康人,经过两两比较后共筛选到198个差异自身抗体;候选蛋白芯片验证阶段,纳入305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61例良性结直肠肿瘤患者和240例健康人,我们首先基于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和健康人的数据评价4种定义阳性界值法,发现最大约登指数+至少90%特异度法能确保较高的特异度,同时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后续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发现11个与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相关的差异自身抗体,单个自身抗体的检测阳性率在12.46%~20.00%之间,其中 p53、GATA6、MAP3K5、SOX9-AS 1frag 和 TIMM8A 这 5 个自身抗体组合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时,灵敏度达到51.47%,特异度为75.42%;(2)发现13个用于Early CRC和Benign组鉴别诊断的差异自身抗体,单个抗体的检测灵敏度在14.10%~28.20%之间,其中6个自身抗体HIST1H1C、OSGIN1、CRY2、PRR7、REG3A和SLC43A2被纳入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AUC达到0.78,灵敏度达74.10%,特异度为70.49%,具有较好的潜力用于良恶性结直肠肿瘤的鉴别诊断;(3)发现13个与良性结直肠肿瘤相关的自身抗体,单个抗体的检测阳性率在1.64%~24.59%之间,其中p53、RXFP2和UROS这3个自身抗体组合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检测的灵敏度为34.43%,特异度为86.67%;(4)与健康人和良性结直肠肿瘤患者相比,早期结直肠癌患者主要表达≥2个阳性自身抗体,因此限定≥2个阳性抗体时能显着提高联合检测的特异度,诊断价值与Logistic回归模型的相当。综上,多个血浆自身抗体在早期结直肠癌和良性肿瘤患者中出现显着升高,具有较大潜力用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良恶性鉴别诊断,后续可在更大的人群队列中再次验证,确认最佳的联合检测组合,以最大程度识别出早期结直肠癌患者。

李耘[2](2020)在《低剂量、亚慢性下黄曲霉毒素B1和微囊藻毒素LR诱导联合肝毒性效应与免疫互作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每年约60万人死于肝癌(HCC),在我国HCC死亡率仅次于肺癌,高达14.56%,并呈现上升趋势。诱导HCC前兆因素非常复杂,流行病学调查已初步证实膳食途径共暴露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污染的粮油和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 LR,MC-LR)污染的水源及水产品等可能诱导联合肝毒性效应并促进随后HCC结局的发生。AFB1与MC-LR主要作用靶器官均为肝脏,但目前对AFB1+MC-LR联合肝毒性效应研究依然较为缺乏,主要体现在:一是膳食暴露场景下,AFB1+MC-LR共暴露诱导联合肝毒性/肝癌效应强度、性质(协同、拮抗等)及其迁移规律等依然不明;二是低剂量、亚慢性下,AFB1与MC-LR往往呈现与急性暴露下不同的毒性表征,包括肝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可逆性以及基因突变与诱发肝癌之间随机性等。有研究表明免疫可影响肝毒性的表达,因此阐述机体免疫应答可能是阐述AFB1+MC-LR联合肝毒性效应强度及性质交互关键的机制之一。本论文基于上述需求,初步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CI模型预测小鼠低剂量、亚慢性下共暴露AFB1+MC-LR诱导肝癌联合效应,结果显示联合剂量和CI值出现概率分别主要集中于0~20mg/kg bw区间和0~1.5范围,联合效应总体表现为弱拮抗、弱协同或加和作用模式,出现强拮抗或强协同效应可能性极低,总体表现为加和作用概率相对较高;同时基于IORP模型预测人群膳食途径共暴露AFB1+MC-LR诱导肝癌联合效应,其中共暴露风险高于单一暴露风险,前者由高至低排序为:老年人(54.638%)>儿童(54.172%)>成人(51.865%)。联合毒性效应系数(c12=54.827)预测结果表明所有人群经膳食途径共暴露AFB1+MC-LR诱导肝癌联合效应呈现协同作用,风险可能被放大。2.低剂量、亚慢性下,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共暴露AFB1+MC-LR诱导AKP、ALT、AFP、TBIL和AST等5项肝损伤生化指标表达显示:(1)剂量等效应比下,血清及肝脏共暴露组总体表达均略高于单一暴露组,血清中AFB1表达水平高于MC-LR(p<0.05),而肝脏中MC-LR高于AFB1(p<0.05);基于主成分分析发现共暴露组呈现弱协同或弱拮抗联合效应,但协同较拮抗出现概率更高;(2)剂量非等效应比下,血清共暴露组中任意毒素剂量变化及MC-LR剂量变化分别不会显着影响共暴露组中TBIL和AFP的表达(p﹥0.05),而其余指标则因单一毒素剂量变化对共暴露组表达产生显着性影响(p<0.05);肝脏共暴露组中任意单一毒素剂量变化会极显着影响共暴露组中5项生化指标表达(p<0.001)。该结果预示肝脏可能是AFB1+MC-LR内剂量协同表现联合肝毒性效应的关键靶器官。3.极低剂量、亚慢性下,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共暴露AFB1+MC-LR诱导免疫应答及影响肝脏免疫微环境研究发现:(1)基于细胞因子调控联合毒性的“时-效”分析,免疫应答途径可能为:a.早初期(0~5Wks):IFN-γ受体信号被活化,促进并增强Th1表型,诱导IFN-γ和IL-2等表达;IL-18作为上游事件促进Th1定向分化并诱导产生IFN-γ,呈现为弱拮抗或拮抗效应;b.前中期(5~7Wks):随暴露时间、剂量和频次增加,AFB1+MC-LR抗原递呈,免疫应答进入平台竞争期,弱拮抗或拮抗逐步过度为加和效应;c.后中期(7~11Wks):AFB1+MC-LR“时-量”累积,进一步增强IL-4在中后期显着上调和IFN-γ抑制,Th2启动抑制过度免疫炎症,联合效应表现为弱协同或协同效应;d.后期((11~13Wks):免疫应答应激增强,Th1/Th2平衡可能作为关键机制之一贯穿始终,免疫应答呈现更替交叠;(2)基于肝脏免疫细胞亚群的“时-效”分析,第9周、第13周肝脏中T细胞丰度水平占比最高,9周和13周中空白、AFB1、MC-LR及AFB1+MC-LR组中T细胞占总免疫细胞丰度分别为26.26%、36.70%、34.65%和30.58%;33.53%、20.37%、39.08%和27.11%,由此,不同实验组与空白组之间差异性并不显着;同时共暴露组T细胞丰度逐步呈下降趋势。另外,第9周单一组与共暴露组中性粒细胞丰度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巨噬细胞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树突状细胞无差异;第13周B细胞之间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01),巨噬细胞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随暴露时间增加,单一组AFB1和MC-LR的CD4+/CD8+均降低(分别为0.947和0.466),而共暴露组升高(1.081)。比值降低预示共暴露组刺激小鼠免疫系统紊乱趋势更显着,联合效应从加和、弱协同逐步转至弱拮抗,此结论与细胞因子演推趋势基本一致,并佐证CD4细胞可能经历T—Tfh,Th1—Th2和T—Treg途径主导联合效应表征及更迭交替。4.极低剂量、亚慢性下,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共暴露AFB1+MC-LR诱导肝毒性与免疫应答分子机制研究发现:(1)第13周共暴露组较单一组而言,有意义指向免疫及肝损伤相关m RNA表达数量及水平均呈显着上调,并主要富集于Cyp4a14、Cyp4a10、Egr1、Gadd45g、Zfp809和Ctgf等。共暴露组在第13周或之前即呈现协同效应,而第9周MC-LR较AFB1组,Iigp1等差异性基因呈现上调,可能直接和/或间接参与了共暴露组后续表达为协同效应;(2)单一组与共暴露组差异基因共同富集于肿瘤坏死因子TNF、RNA转运和NOD样受体、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等4个典型的信号通路,而空白组与单一组及共暴露组之间富集至胆固醇代谢通路、花生四烯酸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血管平滑肌收缩信号通路等。验证提示花生四烯酸通路可能是影响AFB1+MC-LR联合肝毒性效应表征重要的分子机制之一。

邢昊[3](2020)在《苯甲酰甘氨酸在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和目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第六大最常见的癌症,也是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病因。我国最新癌症数据表明,HC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三位,严重危害了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与其他类型癌症不同的是,HCC显示出强烈的血管侵袭倾向。肿瘤细胞侵入门静脉主干或其分支形成门静脉癌栓,是HCC进展的重要标志。肝切除术是HCC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治疗手段,然而术后出现的肿瘤复发制约了手术的疗效,进一步提高肝切除手术疗效的关键有赖于HCC发生发展的机制探索。代谢物是在代谢过程中发生化学转化的小分子,能够直接反映机体细胞代谢的变化。利用代谢组学研究生物系统中所有的小分子代谢物,可以提供生命系统对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动态代谢反应的整体信息。本研究探索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S-MS)技术的代谢组学检测平台在HCC中的应用,寻找并评估特征性代谢分子对HCC术后预后预测价值,进一步就HCC特征性代谢分子苯甲酰甘氨酸及其关键调控酶在HCC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第一部分利用代谢组学检测肝癌组织样本的代谢谱特征,对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术后组织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发现苯甲酰甘氨酸这一特征性差异代谢物,并利用靶向代谢组学对苯甲酰甘氨酸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进行定量验证;研究第二部分评估苯甲酰甘氨酸在HCC术后预后判别上的价值,定量检测术后肝癌组织的苯甲酰甘氨酸含量,分析其含量水平与肿瘤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筛选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并分别构建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以实现对HCC术后长期预后的个体化预测;研究第三部分进一步对苯甲酰甘氨酸在HCC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探索苯甲酰甘氨酸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影响,并利用公共数据库数据结合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对苯甲酰甘氨酸及其关键调控酶甘氨酸N乙酰转移酶在HCC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索,以期进一步揭示HCC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为寻找预后个体化评估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的第一部分利用UPLS-MS技术平台建立组织样本的代谢谱分析方法,收集50名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手术切除组织样本,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患者的肝癌组织、近端癌旁(距切缘<2cm)、远端癌旁(距切缘≥2cm)及门静脉癌栓组织进行测定。首先,建立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型,计算模型的解释率和预测率,并通过内部验证的方法检验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其次,根据代谢物筛选条件筛选出在四种组织之间表达差异显着的代谢物,将筛选所得差异代谢物的一级和二级质谱与公共代谢数据库中的谱图进行比对,从而鉴定出差异代谢物的种类。最后,运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平台在四种组织中定量检测目标代谢物的含量,进一步确认筛选到的差异代谢物在HCC中的变化情况。研究的第二部分,首先结合前述苯甲酰甘氨酸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方法,对426名接受了肝切除治疗的HCC患者术后样本进行检测,定量测定肝癌组织中的苯甲酰甘氨酸含量。利用X-tile软件探索苯甲酰甘氨酸用于预后判断的最佳界值,并分析苯甲酰甘氨酸含量的高低表达与患者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集数据用于模型变量筛选和模型构建,在验证集中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采用Cox回归分析探索影响HCC患者术后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的危险因素,将患者组织样本中的苯甲酰甘氨酸含量作为变量纳入至筛选过程中,分别构建预测OS和RF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利用一致性指数及校准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获益。最后根据列线图预测值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比较分组后患者的预后差异。研究的第三部分,首先利用靶向代谢组学检测苯甲酰甘氨酸在肝癌细胞系和正常肝细胞系中的表达量,并探索苯甲酰甘氨酸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表型的影响。在公共数据库以及代谢通路数据库进行检索分析,寻找调控苯甲酰甘氨酸的关键酶。通过TCGA公共数据库探索调控苯甲酰甘氨酸关键酶甘氨酸N乙酰转移酶(Glycine Nacyltransferase,GLYAT)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特征、患者预后的关系。进一步探索GLYAT在肝癌细胞系中的功能,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并筛选GLYAT过表达和敲减细胞系,采用分子功能学实验方法探索GLYAT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表型的影响以及下游信号通路的调控。在明确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在体动物模型验证GLYAT对肝癌发生发展的作用。研究结果研究第一部分对50例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四种术后组织样本进行非靶向代谢谱测定。建立OPLS-DA模型后,模型解释率R2Y和预测率Q2分别达到0.726和0.708,内部验证显示模型拟合程度好,表明该模型稳定、有效。通过与公共数据库的代谢谱数据相比对,最终共鉴定出17种在肝癌组织、近端癌旁组织、远端癌旁组织及癌栓组织中表达差异显着的代谢物,分属于氨基酸类、嘌呤类、有机酸类、胆汁酸类、弱酸类、酮类、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类。代谢通路分析显示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以下通路: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牛磺酸及亚牛磺酸代谢,嘌呤代谢和苯丙氨酸代谢。本研究进一步将每种差异代谢物在不同组别中的相对含量进行对比后发现,苯甲酰甘氨酸在远端癌旁、近端癌旁、肝癌组织及癌栓组织中的含量逐渐降低。运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平台定量检测苯甲酰甘氨酸的在远端癌旁组织、近端癌旁组织、肝癌组织及癌栓组织中的含量差异,结果显示苯甲酰甘氨酸含量趋势与前述一致。因此,利用非靶向和靶向代谢组学筛选得到苯甲酰甘氨酸,其是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术后组织中的特征性差异代谢物。第二部分研究共纳入了426名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HCC患者,采用靶向代谢组学定量检测切除术后肝癌组织中的苯甲酰甘氨酸含量,利用X-tile软件确定了区分苯甲酰甘氨酸高、低表达的最佳界值为0.215 ng/m L。按照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训练集(N=286)和验证集(N=140),在训练集中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训练集中影响HCC患者手术后OS的因素,结果显示苯甲酰甘氨酸低表达是影响HCC患者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术前高AFP水平、最大肿瘤直径、多发肿瘤、大血管侵犯、术中输血;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苯甲酰甘氨酸低表达是影响HCC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Child-Pugh评分、最大肿瘤直径、肿瘤数目、大血管侵犯、切缘≤1公分。将以上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得到的OS和RFS相关危险因素作为预测变量纳入列线图预测模型,从而实现对1、3、5年OS和RFS生存概率的预测。OS列线图预测模型的C-index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是0.763和0.795,RFS列线图预测模型的C-index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是0.750和0.765。利用校准曲线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评价OS和RFS列线图预测模型一致性,结果显示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贴合良好,表明预测模型的一致性理想。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OS和RFS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优于BCLC分期和TNM分期的临床获益。第三部分研究首先利用靶向代谢组学检测肝癌细胞系中的苯甲酰甘氨酸含量,结果显示其在肝癌细胞系的表达量低于正常肝细胞系,苯甲酰甘氨酸直接处理肝癌细胞可以抑制其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通过检索代谢网络数据库和KEGG数据库,显示苯甲酰甘氨酸属于苯丙氨酸代谢通路中的终末产物,其代谢途径单一,由关键酶GLYAT直接调控,苯甲酰甘氨酸水平与GLYAT密切相关。干扰GLYAT后苯甲酰甘氨酸的含量亦降低。基于以上结果,我们推测GLYAT在HCC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TCGA公共数据库探索GLYAT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的GLYAT表达量显着低于正常肝组织(P<0.05)。收集67例HCC患者的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同时收集其中11例HCC合并门静脉侵犯患者的门静脉癌栓组织,进一步在肝细胞癌临床样本中验证GLYAT表达情况。结果表明GLYAT在癌旁组织、肝癌组织和门静脉癌栓组织中表达量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GLYAT表达与微卫星灶和微血管侵犯的发生相关,表达量越低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GLYAT低表达是总体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在肝癌细胞系中进行GLYAT表达量的检测,与正常肝细胞相比,肝癌细胞系中的GLYAT表达量降低。过表达GLYAT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侵袭能力,而敲减GLYAT则增加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侵袭能力。体内研究亦证实GLYAT表达水平降低可以促进Huh7细胞的皮下成瘤能力,过表达GLYAT后则抑制皮下成瘤能力。进一步检测EMT相关蛋白,结果显示过表达GLYAT使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而E-cadherin的表达上升。在GLYAT敲减组中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而E-cadherin的表达则降低。机制研究部分检测了过表达和敲减GLYAT后多种经典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过表达GLYAT下调了PI3K、Akt和m TOR的磷酸化水平,进而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的活化,而GLYAT的表达下调则激活PI3K/Akt/m TOR通路。加入m TOR激酶抑制剂PP242处理之后则可以逆转GLYAT敲减后肝细胞癌的恶性表型,抑制GLYAT表达下调引起的细胞侵袭和迁移。以上结果提示GLYAT的表达下调通过激活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肝癌细胞中的EMT过程,进而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本部分研究证实GLYAT可能是一种有效的HCC预后生物标志物和调控HCC进展的关键靶点。研究结论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UPLS-MS技术检测平台,建立了稳定的HCC患者术后组织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分析方法,鉴定出HCC组织样本中特征性差异代谢分子。运用靶向代谢组学定量检测分析苯甲酰甘氨酸在远端癌旁、近端癌旁、肝癌组织及癌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苯甲酰甘氨酸含量在上述组织中逐渐降低。第二部分研究基于第一部分所建立的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426名接受肝切除术患者的组织样本进行苯甲酰甘氨酸定量检测,并确定了苯甲酰甘氨酸用于预后判断的最佳分界值。利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了苯甲酰甘氨酸含量是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通过构建整合代谢物苯甲酰甘氨酸含量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HCC术后预后实现精准地个体化预测。本研究第三部分对苯甲酰甘氨酸及其关键调控酶GLYAT在HCC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研究策略探索了GLYAT在HCC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HCC发展中的分子机制,并进一步分析相关信号通路分子变化情况。临床组织样本分析证实GLYAT是一个潜在的HCC预后标志物,GLYAT能够显着抑制HCC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GLYAT的表达下调通过激活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促进HCC中的EMT过程,提高了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因此,HCC特征性代谢分子苯甲酰甘氨酸及其关键调控酶可能具有作为HCC进展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并且可能是未来治疗干预的新途径。

胡晓燕[4](2020)在《金纳米笼侧向流免疫层析量热检测新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技术对疾病诊断、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测试等领域的现场快速测试意义重大。以金纳米粒子(gold nanoparticles,GNPs)作为标记物的侧向流免疫层析(lateral flow immunochomatographic assay,LFIA)具有简便快捷、成本低廉、稳定可靠等诸多优点,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POCT技术之一。但金标免疫层析法(gold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GICA)主要依靠目视比色检测,检测灵敏度普遍低于基于荧光标记、放射性标记以及酶标记比色的其他免疫方法,而且不能实现待测物的定量检测。在保留侧向流免疫层析方便、快捷特性的基础上,研究新的LFIA纳米标记检测方法成为提高LFIA检测灵敏度的新趋势。金纳米笼(gold nanocages,GNCs)是具有可调节的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特性的立方中空结构,通过调控其壁厚和边缘长度,可高效吸收400-1200 nm范围内的光。基于金纳米笼极佳的光热转换效率和良好的可修饰性,有望研究发展一种基于金纳米笼标记的侧向流免疫层析新方法。本论文基于金纳米笼优异的光热效应,研究了一种金纳米笼侧向流免疫层析量热检测新方法(calorimetric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CLFA),建立了双抗夹心法和间接竞争法两种免疫层析快检方法,分别用于蛋白质和小分子抗原的检测,并对CLFA光热图像的定理处理算法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制备了粒径均一、在808 nm处具有较强吸收、具有良好光热性能的金纳米笼;研究采用硫醇-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酯(thiol-polyethylene glycol-succinimide ester,HS-PEG-NHS)作为偶联剂,获得了稳定标记的免疫金纳米笼GNCs-Ab1。分别在水溶液和层析试纸条上对GNCs的光热性能进行了测试,优化了量热检测条件,并与球形金纳米粒GNPs的光热性能进行对比,证实了GNCs光热分析在高灵敏检测方面的优势。将GNCs量热分析与免疫层析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双抗夹心免疫层析的金纳米笼光热检测AFP抗原的新方法。与AFP胶体金免疫层析商品化试剂盒的对比测试结果表明,采用金纳米笼CLFA量热法将AFP的检测灵敏度提高了约5倍。在对临床血清样品中AFP的检测实验中,金纳米笼CLFA量热法获得了与临床商用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nsorbent assay,ELISA)相近的检测结果,两种方法检测值的相对误差在3.0%至7.9%的范围内,进一步验证了金纳米笼CLFA量热新方法的技术可行性和可靠性,实现了AFP的快速、高灵敏定量检测。(2)利用GNCs量热检测的高灵敏度,集中针对小分子抗原进行免疫竞争层析检测技术研究。采用GNCs CLFA法检测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的含量。受益于GNCs量热法更好精密度和更高灵敏度的双重优势,CLFA法无论是在低浓度区间还是高浓度区间的信号区分度都优于传统依赖视觉比色的胶体金侧向流免疫层析法(visual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VLFA),将方法的可检测浓度范围从GNPs VLFA的20-200 ng/m L,扩展到了5-500 ng/m L。进一步研究采用GNCs CLFA法检测唾液中甲基安非他明(MET)和毛发中芬太尼(FEN)的含量。相比GNPs VLFA法,GNCs CLFA法检出限降低了约2-3倍。以量子点荧光免疫分析作为对照方法,对疑似吸毒人员的毛发样品进行的实测结果表明,GNCs CFLA法与量子点荧光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达到了同等水平。基于GNCs CLFA量热法的高灵敏检测技术,不仅适用于双抗夹心法检测大分子抗原,也同样适用于间接竞争法检测小分子抗原。(3)提出了一种用于分割CLFA图像的新算法即结合快速峰检测的区域生长算法(region growing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fast peak detection,RGFPD)。RGFPD的实现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使用峰检测来获得信号区域的信息,为区域生长提供种子点和生长条件,还能有效区分干扰物和信号;第二步利用第一步提供的种子点和生长条件进行区域生长得到二值图像,再通过二值图像提取出信号区域,最后进行定量分析。与模糊C均值(fuzzy c-mean,FCM)算法和细胞神经网络(cellular neural network,CNN)算法比较分割性能的优劣,结果表明,新方法更加的快速、实用,较好地解决了侧向流免疫层析量热检测(CLFA)法的热像图存在的信号边界模糊、激光光斑不均一等问题,对减少人为误差、提高CLFA定量结果的准确性与重现性和真正实现现场即时检测具有现实意义。

袁雪[5](2020)在《血清肿瘤标志物生物学变异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在肿瘤的二级及三级预防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由于相应行业标准不够完善,大部分血清肿瘤标志物项目的性能规范无可靠来源,致使无法对其结合临床实验室的质量要求开展有效的性能评价。同时,随着2019年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CMS)及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在联邦登记册(CMS-3355-P)中发布了能力验证的修改规则,临床实验室常用的性能规范来源即基于当前技术水平导出的质量要求,明确指出不适用于单个实验室建立质量要求使用。故性能规范来源的第二层级,即基于生物学变异导出的质量要求,应作为实验室性能规范的主要来源。故本研究拟对国内外尚无或鲜有可靠生物学变异数据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开展生物学变异研究,通过实验得到个体内生物学变异(CVI)以及个体间生物学变异(CVG),并导出“优良”、“适中”、“较差”三个等级的性能规范。应用导出的性能规范对所选血清肿瘤标志物项目开展包括线性范围、正确度、精密度、检出能力以及开瓶稳定期在内的性能验证及确认工作,为临床实际工作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性能指标。方法:1生物学变异:筛选与临床二级预防密切相关的13项临床在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比照欧洲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European 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EFLM)网站中汇总文献以及最新研究进展,对报道较少或尚未有相关报道的项目开展生物学变异研究,并对已有可靠数据支撑的项目与本次实验所得结果进行比较。依据要求征集健康志愿者,进行为期六个月的样本采集。选择适当实验方法计算得出长期CVI和CVG,通过世界较认可算法导出“优良”、“适中”、“较差”三个水平的允许总误差、允许偏移和允许不精密度。2性能确认及性能验证:严格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及我国卫生行业标准中的方案执行性能评价,以本研究生物学变异数据导出性能规范作为质量要求,对所选13个血清肿瘤标志物项目依据CLSI EP15-A3方案开展精密度验证、CLSI EP9-A3方案开展正确度验证、CLSI EP6-A方案开展线性范围性能确认、CLSI EP17-A2方案开展检出能力性能确认及CLSI EP25方案开展开瓶稳定性性能确认。结果:1生物学变异:所选取的13个研究项目中,EFLM网站中已有6项具备较完善数据支撑,与本次研究结果比较:NSE项目与国外数据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国内人群的AFP和CEA的CVI和CVG都明显小于国外人群相应数据(P<0.01),HE4的CVI和CVG均明显大于国外人群相应数据(P<0.05),对于PSA和f-PSA两项目,二者的CVI均大于国外人群相应数据(P<0.01),而CVG均小于国外人群相应数据(P<0.01);CA50、CA19-9、CA125、CA72-4、Fer、SCC及CYFRA21-1等7个项目EFLM网站无可靠CVI和CVG数据。已依据本研究所得CVI和CVG数据,导出不同等级性能规范。2性能确认及性能验证:性能验证主要针对精密度及正确度两项开展,性能确认主要针对线性范围、检出能力和开瓶稳定性三项开展。其中,精密度验证方面,在所有验证的90个样本当中,90%以上的样本均验证通过了本实验室依据生物学变异导出的允许不精密度的质量要求,同时CEA、PSA、f-PSA、CA19-9、SCC、CA72-4和Fer等项目中个别样本的期间不精密度结果无法达到厂家说明书中声明的质量水平,进一步计算验证值后仍不通过;正确度验证方面,所有进口品牌均能够达到本次由生物学变异导出的性能规范的要求,仅采用国产试剂的CA50项目的整体医学决定水平值的百分偏差大于生物学变异导出的允许相对偏倚,检测系统的溯源体系有待加强;线性范围性能确认方面,进口品牌以及国产品牌的线性范围依据生物学变异导出的允许不精密度水平制定有临床意义的临界相关界值(Pct Bnd),可得AFP、CEA、NSE、HE4、CA50、CA19-9、Fer、CA72-4、SCC及CYFRA21-1等10个项目的线性范围略小于厂家说明书中声明的线性范围;PSA、f-PSA和CA125等3个项目的线性范围较厂家说明书中声明的线性范围更宽。检出能力方面,空白限(limit of blank,Lo B)的性能确认仅AFP项目所得的Lo B优于厂家所提供数值,其余12个项目的Lo B均较厂家提供略差,即在本实验的环境条件下无法达到厂家声明的检出能力;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Lo Q)的性能确认,由于大部分项目并未提供厂家声明Lo Q,依据本研究生物学变异导出允许误差,得出13个项目的Lo Q供同等质量要求的实验室作为必要指标使用;开平稳定期性能确认方面,依据本研究生物学变异数据,导出本实验室适用的允许偏倚水平,试剂稳定性的度量指标本方案选择被测量漂移(试剂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量值的改变),得4个项目即NSE、Fer、CYFRA21-1和SCC的稳定天数分别为33天,39天,41天及30天,皆差于(或等于)厂家声明稳定天数,在采用同质量要求的实验室应关注以上试剂稳定性能。结论:本研究得出AFP等13个血清肿瘤标志物项目的中国成人长期生物学变异数据,同时应用CVI和CVG导出了相应的“优良”、“适中”、“较差”三个等级的性能规范。采用所得性能规范,开展性能验证及性能确认工作,为检测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质量保障下的参考价值。精密度验证方面,无论国产及进口试剂,精密度性能符合生物学变异导出性能规范要求,厂家对精密度的关注程度基本符合临床使用需求,为临床出具具有溯源性的准确结果提供最基本保障;正确度验证方面,未通过验证的国产品牌项目,溯源体系标准化建立有待进一步提高,执行ISO17511溯源体系分级需明确;线性范围确认方面,少数无法达到厂家声明的项目建议临床制定相应的复检稀释规则;检出能力确认方面,结合生物学变异导出质量要求,确认所有项目Lo Q,便于临床实验室明确符合允许总误差要求的低值结果水平,为结果的报告提供质量保证;开瓶稳定性方面,明确了部分项目未能达到说明书声明,临床使用中应重点关注,并缩减定标周期维持试剂稳定状态。建议临床实验室依据各自质量要求至少开展线性范围、Lo Q及开瓶稳定性的性能确认工作,为临床工作服务。

胡孝南[6](2020)在《基于唐氏筛查大数据机器学习法与唐氏筛查风险评估优化方案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本地人群孕早、中期唐氏筛查效能;基于唐氏筛查大数据建立筛查指标中位数本地化数据库,对唐氏筛查风险评估进行优化;分析将唐氏筛查风险转换成绝对风险对筛查风险评估方案进行优化的意义;利用机器学习法建立唐氏筛查风险评估模型,分析机器学习法在唐氏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0月12日至2017年10月31日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行孕早期唐氏筛查的孕妇和2010年7月8日至2017年11月13日行孕中期唐氏筛查的孕妇。利用隔离胶采血管(黄色头)采集孕妇外周血血样(35ml),做好标记。室温放置30分钟后,离心(3000rpm,8min)收集血清于1.5ml离心管中,置-20℃冰箱中保存备用。孕早、中期血清学指标检测采用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测定。胎儿NT值采用E8超声仪进行测量。在统计分析孕早期唐氏筛查效能以及绝对风险值筛查效能时,排除失访和信息不完整的孕妇,最终孕早、中期研究组孕妇人数分别为13703例和80577例进行分析。在建立本地化筛查指标中位数数据库时,排除其它可能影响筛查指标的因素,最终孕早、中期研究组孕妇人数分别为13521例和55686例进行分析。经排除双胎等因素,最终利用孕中期三联筛查的单胎妊娠孕妇为99851例数据库进行机器学习法建模。机器学习法建模实验平台为Windows 7 professional 64 bit、Python 3.6.3、pandas 0.20.3和scikit-learn 0.19.1。唐氏筛查绝对风险值取孕早/中期筛查风险值与年龄风险值的比值进行研究。孕早期筛查指标NT本地化过程中,NT中位数与孕周的拟合模型采用的是二次模型、对数二次模型和log-sigmoid模型;孕中期血清学筛查指标本地化过程中,指标中位数与孕周的拟合模型采用的是二次模型、对数二次模型、线性模型和对数线性模型,指标中位数倍数与体重的拟合模型采用的是二次模型、对数二次模型、对数线性模型和倒数线性模型。研究结果:1.孕早期筛查单胎妊娠孕妇14316例,平均年龄29.11±2.96岁,高龄孕妇199例(1.39%),体重58.95±9.83Kg;孕中期三联筛查单胎妊娠孕妇99851例,平均年龄27.76±4.03岁,高龄孕妇3743例(3.75%),体重60.68±10.28Kg。2.孕早期联合筛查孕妇中有效随访且胎儿信息完整的孕妇13703例,高风险230例,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3例;低风险13473例,随访未发现假阴性病例;检出率为100%,假阳性率为1.66%,阳性预测值1.30%,阴性预测值100%。孕中期三联筛查孕妇中有效随访且胎儿信息完整的孕妇80577例,高风险4191例,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20例;低风险76399例,随访发现11例假阴性;检出率为64.52%,假阳性率为5.18%,阳性预测值0.48%,阴性预测值99.99%。孕早期联合筛查检出率显着高于孕中期三联筛查、假阳性率显着低于孕中期三联筛查(p<0.01)。3.绝对风险(AR)切割值为3时,孕早期联合筛查和孕中期三联筛查检出率分别为100%和61.29%,假阳性率分别为1.77%和5.98%,与原始筛查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孕早期联合筛查中,随着AR切割值的增大,筛查假阳性率显着降低。4.孕早期超声软指标NT中位数与CRL的三种拟合模型效果均较好,校正R2值均大于0.95,以log-sigmoid模型拟合效果最优。与内置中位数进行配对T检验,差异极显着(t=7.353,p<0.001)。本地化后得到的NT Mo M值中位数在1.0±0.02范围内波动,是十分稳定和理想的。然而,NT Mo M和log10(NT Mo M)数据分布的两端明显偏离正态分布。5.孕中期血清学指标AFP中位数与GA的回归模型校正R2都大于0.992,以对数二次模型最优;Freeβ-h CG中位数与GA的回归模型校正R2都大于0.98,也以对数二次模型最优;u E3中位数与GA的回归模型校正R2都大于0.995,以二次模型最优。AFP Mo M值中位数与体重的回归模型校正R2均达到0.99以上,以倒数模型最优;Freeβ-h CGMo M值中位数与体重的回归模型以对数二次模型最优;u E3 Mo M值中位数与体重回归模型以倒数线性模型最优。本地化指标中位数和内置中位数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各指标中位数组间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6.NT中位数本地化后,利用Delta-NT进行唐氏筛查风险计算结果表明,切割值为1/270时,检出率为100%,假阳性率为3.6%;另外,利用本地化Delta-NT值进行唐氏筛查风险计算,切割值为1/262时筛查检出率已达100%,假阳性率仅为3.31%。7.利用本地化后的孕中期血清学指标进行唐氏筛查风险计算结果表明,切割值为1/270时,检出率为为80.65%,假阳性率为10.22%。检出率增加了19.45%,同时假阳性率也增加了3.05%。假阳性率一致时,本地化后筛查检出率为77.42%,比内置参数检出率同比增长16.13%。8.分类回归树(CART)算法结合自适应增强(Ada Boost)算法以及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MOTE)-Tomek算法可将孕中期唐氏筛查检出率提高至95%以上。支持向量机算法(SVM)检出率较CART更高,SVM结合SMOTE-Tomek时,检出率为100%,且假阳性率仅为1.83%。研究结论:1.孕早期联合筛查和孕中期三联筛查均可有效避免唐氏儿出生,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孕早期联合筛查效能高于孕中期三联筛查。2.绝对风险值可作为唐氏筛查风险评估的参考,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筛查假阳性率。3.唐氏筛查指标本地化后,可有效提高筛查检出率和降低假阳性率;Mo M法不适用于NT本地化后的标化。4.机器学习法应用于孕中期三联筛查时可显着提高筛查检出率,降低假阳性率,提高唐氏筛查效能。

王可心[7](2020)在《超灵敏红外吸收纳米生物探针的制备、双信号整合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各类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对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能够为及时发现和应对这些问题提供重要的参考。纳米光学生物探针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分析检测工具,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青睐。随着对准确性、灵敏度和线性范围等临床检测需求的持续上升,开发准确、灵敏和宽线性范围的纳米光学生物探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源自无机材料指纹区的红外吸收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和抗环境干扰能力,以此为输出信号构建纳米红外吸收生物探针,在生物标志物检测中独具优势。然而,相关研究仍非常有限,探针材料的合理设计与性能提升,是推进其临床实用化的关键。为此,本论文以二氧化硅的红外指纹吸收为基础,构建了Fe3O4聚集体@SiO2红外吸收探针,在外加磁场辅助下,突破了界面阻力对检测灵敏度和速度的限制。通过与苝复合,开创性地设计了荧光-红外吸收双读出探针,通过双信号间的相互验证和互补提升了检测准确性和灵敏度。此外,将二氧化硅与碳量子点复合,进一步提升了探针的灵敏度并拓宽了检测范围。最后,利用上转换纳米粒子代替碳量子点,在保证探针灵敏度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了背景荧光对结果准确性的干扰。本论文为新型纳米光学生物探针的开发和信号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低灵敏度制约红外吸收探针的临床应用这一关键问题,制备了Fe3O4聚集体@SiO2红外吸收纳米探针。以SiO2结构中Si-O-Si键反对称伸缩振动的横向-纵向光学声子模式的红外指纹吸收作为输出信号,对待测物进行了检测。与Fe3O4纳米粒子相比,以Fe3O4聚集体为磁芯不仅提高了探针的磁响应能力还保证了结构的可控性。探针在外加磁场的辅助下克服了界面阻力的限制,将检测灵敏度提升了两个数量级至95 fM(152 pg/mL),将分析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分钟。该红外吸收纳米探针的分析性能远超商用ELISA试剂盒,并实现了对真实血清样品的超灵敏分析。(2)为了进一步提升纳米光学探针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制备了苝酰亚胺的硅烷衍生物(PDI)/SiO2纳米探针,首次实现了荧光-红外吸收的双信号整合。通过PDI与正硅酸乙酯协同水解,将PDI共价偶联至SiO2的网络结构中,避免了染料团聚和泄露造成的荧光猝灭,将荧光稳定性提升了22.1%。通过PDI的荧光发射和SiO2的红外指纹吸收双读出信号间的相互验证和互补,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灵敏度高达274.6 fg/mL,检测范围拓宽至100 ng/mL–500 fg/mL。(3)为了进一步提升双读出信号探针的检测灵敏度并拓宽检测范围,制备了碳量子点@SiO2纳米探针。二氧化硅壳层不仅提供了红外吸收作为读出信号,还通过表面钝化作用增强了碳量子点的荧光发射性能,使检测灵敏度提升至794.6 ag/mL(约10-10g/mL)。同时,通过荧光和红外吸收信号间的互补,实现了跨越9个数量级(200 ng/mL–1 fg/mL)的超宽范围蛋白检测。(4)为了进一步消除背景荧光对双读出信号探针的不利影响,将近红外光激发的NaYF4:Yb3+,Er3+上转换纳米粒子与二氧化硅复合,构建了上转换发光-红外吸收探针。二氧化硅的包覆屏蔽了检测液中高频振动基团对上转换发光的影响,提升了探针的上转换发光性能。通过调节作为微乳液反应体系中固体表面活性剂的上转换纳米粒子的量,实现了对探针的长径比和光学性能的精确调控,最高可使探针的荧光发射性能提升近5倍。上转换发光-红外吸收纳米探针的检测灵敏度为52.5 fg/mL,检测范围为200 ng/mL–200 fg/mL。采用近红外光代替紫外-可见光作为激发光,消除了背景荧光的干扰,进一步提升了检测准确性。

沈健[8](2020)在《循环肿瘤细胞及循环肿瘤DNA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的评估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 循环肿瘤细胞对TACE治疗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目的:本课题对不可行切除术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患者进行 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并通过检测上皮细胞粘附分子阳性的循环肿瘤细胞(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positive circulating tumor cell,EpCAM-positive CTC)数量,评价 CTC 在 HCC 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ellSearch系统检测了 97例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不可手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CTC数量。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来评价每个CTC计数截断值(1-10)对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的影响,基于风险比率,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低水平CTC组(CTC计数0/1,计为0组)、中水平CTC组(CTC计数2-5,计为1组)以及高水平CTC组(CTC计数≥6,计为2组)。采用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价CTC数量与患者生存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根据入排标准,97例中8例患者达到排除标准而被剔除,最终共有89例HCC患者纳入本研究。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C数量是肝癌患者TACE术后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的独立预测因素,P值分别为0.049和0.007。经调整混杂因素之后,高水平CTC组和中水平CTC组患者的死亡风险分别比低水平CTC组升高2.819倍(95%可信区间:1.218-6.526;P=0.016)和1.301倍(95%可信区间:0.630-2.685;P=0.477)。高水平CTC组和中水平CTC组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分别比低水平CTC组升高3.705倍(95%可信区间:1.628-8.433;P=0.002)和 1.648 倍(95%可信区间:0.843-3.223;P=0.144)。结论:高水平CTC数量(CTC≥6)提示行TACE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明显增加,预示较差的预后。第二部分 索拉非尼对TACE治疗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与生存预后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目的:观察索拉非尼对TACE治疗肝细胞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数量及生存预后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研究,观察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根据入排标准,共纳入66例患者,其中36例接受单用TACE治疗,30例接受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以及治疗前后的CTC数量。采用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价影响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TC数量的变化。同时通过缺氧培养HepG2细胞系模拟TACE术后肿瘤局部缺氧微环境,采用CCK-8、Transwell以及划痕试验评价索拉非尼对HepG2细胞增殖、迁移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blot检测索拉非尼对HepG2细胞E-cadherin、VE-cadherin以及Vimentin表达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结果差异的显着性。结果: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组患者的中位OS相比单用TACE治疗组明显延长(16.3 vs.11.2个月;P=0.016),中位PFS相比单用TACE治疗组也明显延长(10 vs.4.5个月;P=0.001)。TACE联合索拉非尼组患者治疗后CTC数量明显下降(2.6±0.6 vs.1.2±0.2个;P=0.01),而单用TACE组患者治疗后CTC数量无显着下降(2.4±0.5 vs.1.6±0.3个;P=0.08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法(P=0.003)以及BCLC分期(P=0.006)两项指标是影响肝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HepG2细胞缺氧培养后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观察到EMT相关的蛋白表达改变。索拉非尼可以抑制HepG2缺氧后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以及EMT现象。结论:索拉非尼可明显降低TACE治疗肝癌患者CTC数量,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索拉非尼可能通过抑制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而减少CTC的产生。第三部分 循环肿瘤DNA与TACE治疗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索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与TACE治疗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cell,CTC)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TACE近期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TACE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检测CTC数量,并纯化提取血浆游离DNA(cell-free DNA,cf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P53突变的ctDNA含量。采用改良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modified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mRECIST)评估患者 TACE 术后临床疗效,比较 TP53突变ctDNA与CTC之间相关性,以及TP53突变组与非突变组之间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并分析ctDNA与TACE近期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0例患者中11例TP53基因突变检测为阳性,突变率为36.7%。TP53突变组和非突变组中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数目、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CLC分期)、血管侵犯以及肝外转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53突变组与非突变组CTC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TACE术后六个月,TP53突变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12.5%和25%,明显低于非突变组的60%和73.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8和P=0.037)。突变组11例患者中有7例进行了 TACE术后第二次ctDNA检测,显示7例患者中有6例TACE前后ctDNA含量的变化与近期疗效相符,一致率为85.7%。结论:TP53突变ctDNA与CTC无明确相关性,TP53突变可能是影响近期疗效的危险因素。TACE前后ctDN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近期疗效有较高一致性,有望成为监测TACE近期疗效的可靠指标。

马昊[9](2020)在《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光谱作为一种超灵敏的检测技术,近年来得到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其中,生物标志物检测及疾病早期诊断是SERS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建立基于SERS技术的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本文利用SERS高灵敏度,指纹信息丰富的优点,结合生物学方法,成功地建立了几种基于SERS技术的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蛋白鉴定和蛋白间相互作用等研究领域。主要成果归纳如下:1.异质体分辨糖蛋白检测方法研究甲胎蛋白(AFP)是一种重要的癌症标志物,也是一种糖蛋白。它的异质体(AFP-L3)的过度表达与肝癌息息相关。因此,许多医院已经将AFP-L3占AFP总量的比值(AFP-L3%)作为一个新的肝癌诊断指标。在这一章,我们提出了一种结合拉曼位移与强度变化,用于肝癌早期诊断的新概念,发展了一种可以读出AFP-L3%的SERS免疫芯片。在第一步中,应用银基底上甲胎蛋白抗原抗体作用诱导的对巯基苯甲酸的谱峰位移定量甲胎蛋白总量。引入5,5’-二硫代双(琥珀酰亚氨基-2-硝基苯甲酸)(DSNB)与AFP-L3抗体结合的抗体金在芯片上进行三明治免疫反应。我们发现了一个DSNB的特征谱带强度与AFP-L3的浓度呈现线性关系。因此,AFP-L3%可以通过AFP和AFP-L3的浓度计算出来。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结合了AFP-L3%和SERS谱峰位移,且表现出了出色的重现性、准确性、而且简化了传统检测AFP-L3%的步骤。应用这种方法检测肝癌病人血清证明了它在肝癌早期诊断的巨大应用潜力。2.血清中免抗体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研究本章首先对于一个新型拉曼探针分子-苝四甲酸(PTCA)进行系统研究,探究了该分子在不同基底上的SERS谱图。进一步地,我们发现该分子存在明显地激发依赖性,展现出反常的SERS谱图,这种现象归因于该分子与基底不同地电荷转移。令人惊奇地,连接了蛋白的PTCA分子的SERS谱图与蛋白种类直接相关,表现出不同程度地拉曼位移和强度变化,甚至具有相同结构地同源蛋白也可以通过层序分析进行分辨。随后,证明了其作为一种肝癌早期诊断方法的可行性。这些结果表明PTCA分子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SERS探针,有潜力在癌症诊断中用于快速、准确、直接地癌症标志物分辨。3.基于拉曼位移的羰基化蛋白检测方法研究在前两章的工作中,已经展现了基于频率移动的SERS方法在生物分析化学和生物医药的潜在应用价值。但是基础的、重要的决定拉曼位移的因素还尚未探索清楚。因此,在本章我们系统地研究了溶剂效应、抗原、抗体对基于SERS免疫方法的影响。结合了电荷转移(CT)、斯塔克效应(Stark effec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TDDFT),提出并详细讨论了免疫反应诱导拉曼位移的机理。并以此优化实验条件,成功地首次应用到与多种疾病相关的羰基化蛋白的检测。本章的研究为设计基于SERS谱峰位移免疫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该类方法在临床诊断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4.多聚组氨酸标记蛋白的检测方法研究尽管SERS技术早已在蛋白分辨和定量展现出巨大潜力,但是由于蛋白在SERS基底上的随机吸附,使得非标记方法获得一个高重现性的SERS谱图始终是个难题。在本章工作中,我们在保证蛋白的活性和强拉曼信号的同时,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空间分子。该类分子被广泛地用于捕获通过镍与咪唑的配位作用而富集的多聚组氨酸标记蛋白。这种可控固定使得光谱重现性得到极大的提高。进一步地,通过探索两种组氨酸标记的蛋白模型: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线粒体细胞色素c还原酶C末端(Erv1C)和甲胎蛋白,与他们的配体:细胞色素c(Cyt c)和反式维甲酸(ATRA)的相互作用,表明该方法可以控制蛋白的固定方式,使得SERS光谱探索蛋白功能成为可能。作为一种概念验证研究,这种方法将在蛋白-配体相互作用、理解蛋白结构、药物设计等领域发挥作用。

孙伯禄[10](2020)在《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几种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组分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化学传感技术受到了药学及医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在癌症标志物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方面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然而,该技术在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分析领域却鲜有研究报道。本论文聚焦于电化学传感技术在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组分分析领域的研究,以裸玻碳电极为基础电极,以功能改性石墨烯基碳材料后获得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PDDA-G)、金纳米粒子/Fe3O4磁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AuNPs/MrGO)、聚苯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PAGD)、多孔石墨烯(PG)、类沸石咪唑酯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功能化氮掺杂石墨烯(ZIF-8@N-Gr)为电极基础修饰材料,借助功能改性材料所具有的高生物相容性、高导电性以及大比表面积等性能,进一步通过条件优化以构建的传感器实现目标分析物的快速、灵敏、专属性检测。本论文首先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作用构建了用于三种抑郁症标志物——皮质醇(Cor)、热休克蛋白70(HSP70)、载脂蛋白A4(Apo-A4)灵敏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其次构建了中药党参中党参炔苷(Lob)、黄芪红芪中毛蕊异黄酮(CYS)灵敏测定的电化学传感器,并进一步采用电化学传感器技术评价了四种中药活性单体:儿茶素(Catechin)、山奈酚(Kaempferol)、芹菜素(Apigenin)、柚皮素(Naringenin)以及当归水提取物和它所含单体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的开展,一方面为临床抑郁症的早期预警、筛查和客观诊断提供了有效的评价手段和参考依据,另一方面为复杂体系中中药活性组分的直接、快速检测及活性评价提供了高选择、高灵敏、便捷高效的方法。具体研究包括两大部分(研究思路见图1):图1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几种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组分分析研究思路图第一部分:基于电化学免疫传感技术的三种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研究抑郁症具有发病率、复发率和自杀率高的特点,目前诊断主要依靠量表评分,迫切需要更精准的诊断方法。皮质醇(Cor)是应激刺激诱发抑郁症密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热休克蛋白70(HSP70)作为应激刺激时由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至血液的一种生物标志物,它与长期应激所致的抑郁症关系密切;载脂蛋白A-Ⅳ(Apo-A4)是应激刺激诱发抑郁症的动物模型血和尿样品中发现的与抑郁症匹配率较高的一种生物标志物,它们均痕量存在于血、尿、唾液等生物样本中,依靠目前传统的ELISA、免疫印迹等方法,难以满足它们灵敏、快速的检测。为了实现这三种抑郁症标志物更为灵敏、便捷、准确的测定,本研究构建了四种传感器:1)基于AuNPs/MrGO的皮质醇电化学免疫传感器;2)基于PAGD的高稳定人休克蛋白70电化学免疫传感器;3)基于PG的高灵敏人休克蛋白70电化学免疫传感器;4)基于类沸石咪唑酯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功能化氮掺杂石墨烯(ZIF-8@N-Gr)的全血样品中人物载脂蛋白A-Ⅳ(Apo-A4)高选择性分析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高性能材料的应用既有效增加了电极表面靶标分子的固载量,又为电极转导信号的双重放大提供了条件,为三种标志物高灵敏、高选择性的便捷分析提供了保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金纳米粒子/Fe3O4磁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皮质醇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利用制备的AuNPs/MrGO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GCE)构建了用于Cor检测的竞争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玻碳电极经AuNPs/MrGO复合材料修饰后,一方面因氧化石墨烯的磁功能化,表现出更大的比表面积,另一方面因金纳米粒子的修饰呈现出更加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得Cor在电极表面的负载量显着增加,加之AuNPs/MrGO的高导电性,因此构建的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响应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从而实现了人血浆样品中Cor的灵敏检测。在优化的条件下,该传感器对Cor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1-1000 ng/mL,检出限(S/N=3)为0.05 ng/mL。该传感器也表现出良好的精密度、较好的稳定性,为抑郁症标志物—Cor的灵敏快速分析提供了一种新颖便捷的分析手段。2.构建基于聚苯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热休克蛋白70的检测由于制备的PAGD具有丰富的极性基团,能够为生物大分子的共价键合提供活性位点,可牢固地将HSP70固载到电极表面,且能最大限度地释放HSP70的结合位点,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基于此,本研究利用超声裂解和诱导聚合制备的性能优越的PAGD用于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灵敏分析的竞争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PAGD较大的比表面积、优良的导电性及生物相容性使得构建的呈现出较佳的分析性能。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免疫传感器在0.0976-100ng/mL的范围内对HSP70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0.05 ng/mL。将其用于人血浆样品中痕量HSP70分析时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良好的精密度和稳定性。3.一种新型多孔石墨烯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抑郁症标志物——热休克蛋白70的早期筛查为了进一步提高HSP70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简化传感器的制备步骤,本研究以导电性能优越且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PG为电极修饰材料,借助PG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空穴结构所具有的强吸附作用将HSP70固定在电极表面,构建了 HSP70分析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高导电性的PG显着增加了电极表面电子的传输效率,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实现了人血浆样品中痕量HSP70的检测。在优化的条件下,该传感器对HSP70在0.0448-100 ng/mL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0.02 ng/mL。与同等实验条件下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及基于PAGD的HSP70免疫传感器相比,该方法表现出更优越的性能,为临床抑郁症标志物—HSP70的检测开拓了一种便捷高效的检测技术。4.用于抑郁症标志物—人载脂蛋白A4(Apo-A4)高灵敏分析的新技术研究利用高性能材料开发直接、快速、超灵敏检测全尿或全血样品中疾病标志物的电化学传感器成为当前传感器研究邻域的一大新挑战。石墨烯经氮掺杂获得的氮掺杂石墨烯(N-Gr)具有更优的导电性和催化活性,而类沸石咪唑酯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IF-8)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基于此,本研究将N-Gr和ZIF-8进行复合得到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和结构优化的ZIF-8@N-Gr复合材料,并作为电极修饰材料构建了抑郁症标志物—Apo-A4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ZIF-8@N-Gr的应用,既增加了 Apo-A4的负载位点,又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而Apo-A4单克隆抗体的选用则保证了免疫传感器的高选择性。将构建的传感器用于100%全血样品中Apo-A4的检测时,在1.47× 10-10 g/mL-3.00× 10-7 g/mL的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8.33×10-11 g/mL。该研究为临床100%全血样品中痕量Apo-A4的高选择、高灵敏检测提供了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分析技术。总体来说,构建的这四种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能够实现三种抑郁症标志物的快速、灵敏分析。然而抑郁症作为一种多因素导致的、难以早期预警和诊断的慢性疾病,往往需要多生物指标结合临床症状和检查来实现其确诊。因此,期望构建多指标同时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抑郁症的早期预警、筛查和客观诊断。第二部分:基于电化学传感器的几种中药组分分析、评价研究目前,用于中药活性组分分析的方法多依赖于色谱和质谱技术,然而它们分析速度慢、通量低、多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等特点,限制了其在在线、实时检测方面的应用。电化学传感技术因其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强、适于复杂样品中痕量活性组分的直接、实时检测等,在中药活性组分分析、评价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本研究分别利用制备的Fe3O4磁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MrGO)、多孔石墨烯(PG)及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PDDA-G)构建了中药党参、黄芪、红芪中指标性成分分析,及四种结构相似黄酮类化合物、当归水提物抗氧化活性评价的电化学传感器。1.基于Fe3O4磁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对党参炔苷的直接电化学分析由于党参炔苷在弱酸性条件下,其炔基易受电化学催化发生迈耶-舒斯特重排反应,进而发生电子转移产生电信号。基于此,本研究将制备的MrGO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构建了党参炔苷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与GCE相比,MrGO的应用明显增强了党参炔苷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响应。在优化的条件下,党参炔苷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7-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4.3×10-8 mol/L。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党参炔苷检测时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长期稳定性和高选择性。将该方法用于党参药材提取物中党参炔苷测定时,其回收率保持在95.38%-104.66%的范围内。2.用于毛蕊异黄酮痕量分析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毛蕊异黄酮(CYS)3’位羟基受自身结构影响具有较高的活性,在电化学作用下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直接修饰有多孔石墨烯的玻碳电极(PG@GCE)则对CYS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催化作用,使得CYS在PG@GCE表面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响应。因此,本研究优选制备的结构优化的PG,构建了复杂体系中CYS痕量分析的电化学传感器。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采用灵敏度较高的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CYS分析显示,在浓度1.76×10-7 mol/L~4.4×10-5 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5.78×10-8 mol/L(S/N=3)。将该传感器用于中药黄芪、红芪的提取物及血浆样品中CYS分析时呈现良好的分析性能,为中药黄芪和红芪中指标性成分的快速分析及生物样品中CYS的痕量分析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分析手段。3.基于功能化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评价黄酮类化合物抑制蛋白质的损伤如何快速的实现中药组分的活性评价是近年来众多研究者所关注的热点,而利用生物分子受到作用体系中某些变化因素的刺激后,生物分子的活性或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电化学检测信号发生变化,由此可间接地实现一些小分子化合物的活性评价。基于此,本研究将牛血清白蛋白(BSA)固定在功能化石墨烯(PDDA-G)修饰的玻碳电极上,构建了用于蛋白质氧化损伤和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评价的电化学传感器。由于牛血清白蛋白(BSA)受羟自由基(·OH)损伤后就会发生变性,致使其在钴的多吡啶(Co(bpy)33+)探针溶液中检测时,电化学信号就会减小,而黄酮类化合物则能有效抑制·OH对蛋白质的损伤。因此,构建的传感器可用于·OH对BSA的诱导损伤,及四种黄酮类化合物抑制·OH对BSA损伤的抗氧化活性评价的研究,结果四种结构相似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大小依次为:儿茶素>山奈酚>芹菜素>柚皮素,该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该研究为结构相似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评价提供了一种快捷、灵敏的手段。4.基于DNA/NA-PDDA-G电化学传感器评价阿魏酸及当归水提物抗氧化活性为了拓宽活性评价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在原有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并将其用于中药水提取物及单一组分抗氧化活性的比较。本研究将DNA固定在Nafion-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上,构建了用于DNA氧化损伤监测,及当归水提物和其单一组分阿魏酸抗氧化活性评价的电化学传感器。由于DNA受羟自由基(·OH)损伤后就会造成DNA链的损伤、断裂等,致使其在六氨合钌(Ru(NH3)63+)探针溶液中检测时,电化学信号就会增强,而当归水提物和阿魏酸则能有效抑制·OH对DNA的损伤。实验结果表明,当归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阿魏酸单体,这是由于当归水提物中的其他成分对阿魏酸的抗氧化活性起到了协同作用。本方法具有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不仅可以用于DNA损伤的监测,而且可以用于抗氧化剂活性大小的评价,也为中药复杂提取物中的其他组分是否影响单一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方法。可见,针对活性组分的特点,选用适宜的电极修饰材料构建电化学传感器可以实现中药组分的定量分析和活性评价。是否可以通过优化传感器的制备和分析策略,以及应用近年来不断涌现出的性能更加优异的材料用于更为复杂的体系中中药组分直接、快速定量分析和活性评价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开发成为本研究后期所重点关注的焦点。

二、检测高浓度AFP校正方法的应用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检测高浓度AFP校正方法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抗肿瘤药物浓度分析新方法及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索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建立FCN-411和特瑞普利单抗的检测方法
    研究背景
    第一章 建立和验证人血浆中FCN-411浓度检测的UPLC-MS/MS方法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章 建立和验证人血浆中特瑞普利单抗浓度检测的UPLC-MS/MS方法,并与ECLIA法进行比较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结直肠癌早期检测相关的血浆自身抗体研究
    研究背景
    第一章 Anti-p53自身抗体对结直肠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章 应用高通量蛋白芯片筛选和验证与结直肠癌早期检测相关的自身抗体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文献综述 结直肠癌血清自身抗体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低剂量、亚慢性下黄曲霉毒素B1和微囊藻毒素LR诱导联合肝毒性效应与免疫互作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1 膳食途径共暴露AFB_1+MC-LR现状
    1.2 食品中多种化学物联合毒性效应评价方法与进展
        1.2.1 基本概念
        1.2.2 联合毒性效应评价方法分类
        1.2.3 细胞和活体表达层面联合毒性效应主要评价方法
        1.2.4 基因和蛋白表达层面联合毒性效应主要评价方法
    1.3 共暴露AFB_1+MC-LR诱导联合肝毒性效应与免疫互作影响研究进展
        1.3.1 共暴露AFB_1+MC-LR诱导联合肝毒性效应
        1.3.2 共暴露AFB_1+MC-LR诱导免疫毒性
        1.3.3 共暴露AFB_1+MC-LR影响肝脏免疫微环境
    1.4 论文背景及内容
        1.4.1 立题背景和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人群膳食共暴露AFB_1+MC-LR诱发肝癌联合效应的模拟预测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基于CI模型预测小鼠低剂量、亚慢性下共暴露AFB_1+MC-LR诱导肝癌联合效应.
        2.3.2 基于IORP模型预测膳食途径人群共暴露AFB_1+MC-LR诱导肝癌联合效应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低剂量、亚慢性下小鼠共暴露AFB_1+MC-LR诱导肝癌联合效应
        2.4.2 膳食途径人群共暴露AFB_1+MC-LR诱导肝癌联合效应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共暴露AFB_1+MC-LR诱导肝毒性生化指标表达差异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小鼠饲养、实验设计及灌胃实验
        3.3.2 基于ELISA测定小鼠肝脏和血清中TBIL、ALT、AST、AKP和 AFP水平
        3.3.3 统计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等效应比共暴露AFB_1+MC-LR诱导肝损伤生化指标表达差异性分析
        3.4.2 非等效应比共暴露 AFB_1+MC-LR 诱导肝损伤生化指标表达差异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共暴露AFB_1+MC-LR诱导肝毒性与免疫互作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小鼠饲养、灌胃及取样
        4.3.2 基于Luminex技术测定TNFa、IGF-1、VEGF、IL-6、FGFb、TGFb、EGF和 Leptin等细胞因子11项免疫学蛋白靶标
        4.3.3 基于CyTOF测定小鼠肝脏免疫细胞表达谱
        4.3.4 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AFB_1+MC-LR诱导小鼠血清及肝脏中细胞因子表达差异性研究
        4.4.2 AFB_1+MC-LR 诱导小鼠肝脏免疫细胞亚群丰度及谱图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共暴露AFB_1+MC-LR诱导肝毒性与免疫互作信号通路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基于RNA-Seq测序挖掘肝毒性及免疫互作基因通路
        5.3.2 基于Q-PCR实验定量分析目标基因表达水平
        5.3.3 基于Western bolt实验分析目标蛋白表达水平
        5.3.4 统计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AFB_1+MC-LR诱导肝毒性性与免疫互做差异性基因表达分析
        5.4.2 AFB_1+MC-LR诱导肝毒性及免疫互做关键信号通路挖掘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本论文创新点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3)苯甲酰甘氨酸在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基于UPLS-MS技术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代谢组学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二部分 特征性代谢分子苯甲酰甘氨酸在肝切除术后预后预测价值评估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三部分 苯甲酰甘氨酸及其关键调控酶在肝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肝细胞癌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4)金纳米笼侧向流免疫层析量热检测新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基于金纳米材料的LFIA研究进展
    1.3 基于其他纳米标记材料的LFIA研究进展
    1.4 纳米金的光热效应及其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工作及意义
2 基于双抗夹心免疫层析的金纳米笼量热法检测AFP
    2.1 引言
    2.2 构建金纳米笼CLFA法检测AFP
    2.3 金纳米笼CLFA法检测AFP的应用评价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间接竞争免疫层析的金纳米笼量热法检测小分子抗原
    3.1 引言
    3.2 构建金纳米笼CLFA法检测小分子抗原
    3.3 金纳米笼CLFA法检测小分子抗原的应用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CLFA光热图像定量算法研究
    4.1 引言
    4.2 算法实现
    4.3 RGFPD算法处理CLFA图像的应用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全文总结
    5.1 主要研究成果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血清肿瘤标志物生物学变异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
一、生物学变异研究
    1.1 材料和方法
        1.1.1 材料
        1.1.2 方法
    1.2 结果
        1.2.1 入组情况及离群值
        1.2.2 长期个体内、个体间生物学变异研究结果
        1.2.3 依据CV_I和CV_G导出各项目质量规范
    1.3 小结
二、基于本研究导出性能规范开展性能评价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精密度验证
        2.2.2 正确度验证
        2.2.3 线性范围确认
        2.2.4 检出能力性能确认
        2.2.5 开瓶稳定期性能确认
    2.3 小结
三、讨论
    3.1 生物学变异
    3.2 分析性能验证
        3.2.1 精密度验证
        3.2.2 正确度验证
    3.3 分析性能确认
        3.3.1 线性范围确认
        3.3.2 检出能力确认
        3.3.3 开瓶稳定期确认
四、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生物学变异数据研究现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唐氏筛查大数据机器学习法与唐氏筛查风险评估优化方案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唐氏筛查概述
    1.2 筛查专用术语
        1.2.1 中位数倍数
        1.2.2 检出率
        1.2.3 假阳性率
        1.2.4 假阴性率
        1.2.5 阳性预测值
        1.2.6 阴性预测值
        1.2.7 风险切割值
    1.3 筛查指标
        1.3.1 AFP
        1.3.2 Free β-h CG
        1.3.3 u E3
        1.3.4 PAPP-A
        1.3.5 Inhibin A
        1.3.6 NT
    1.4 唐氏筛查模式
        1.4.1 孕早期筛查模式
        1.4.2 孕中期筛查模式
        1.4.3 孕早、中期相结合的筛查模式
    1.5 唐氏筛查风险值
        1.5.1 基本概念
        1.5.2 计算方法
    1.6 唐氏筛查指标本地化校正因素
        1.6.1 孕妇年龄
        1.6.2 孕周
        1.6.3 体重
    1.7 唐氏筛查风险评估优化方法
        1.7.1 筛查指标中位数本地化
        1.7.2 绝对风险值
        1.7.3 机器学习法
        1.7.3.1 机器学习基本概念
        1.7.3.2 产前筛查大数据
        1.7.3.3 机器学习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设备
    2.2 试剂耗材
    2.3 研究对象
        2.3.1 孕早期唐氏筛查孕妇
        2.3.2 孕中期唐氏筛查孕妇
    2.4 唐氏筛查申请
    2.5 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2.6 唐氏筛查指标的检测
        2.6.1 孕早、中期血清学指标
        2.6.2 孕早期NT值测量
    2.7 唐氏筛查风险计算方法
        2.7.1 基于Life Cycle软件内置数据法
        2.7.2 唐氏筛查指标本地化法
        2.7.3 绝对风险法
        2.7.4 机器学习法
    2.8 妊娠结局随访
    2.9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唐氏筛查孕妇基础参数
        3.1.1 孕早期筛查孕妇基础参数
        3.1.2 孕中期筛查孕妇基础参数
    3.2 Life Cycle软件内嵌参数筛查效能
        3.2.1 孕早期联合筛查效能
        3.2.2 孕中期三联筛查效能
        3.2.3 孕早期绝对风险筛查结果
        3.2.4 孕中期绝对风险筛查结果
        3.2.5 孕中期绝对风险与综合风险ROC曲线比较
    3.3 筛查指标中位数本地化
        3.3.1 孕早期NT中位数本地化
        3.3.2 NT值Mo M法验证
        3.3.3 孕中期筛查指标中位数本地化
        3.3.4 NT本地化唐氏筛查效能
        3.3.5 血清学指标本地化唐氏筛查效能
    3.4 孕中期机器学习法筛查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孕早期唐氏筛查
    4.2 孕中期唐氏筛查
    4.3 唐氏筛查指标本地化
    4.4 唐氏筛查绝对风险
    4.5 机器学习法在唐氏筛查中的应用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一:筛查申请单及知情同意书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超灵敏红外吸收纳米生物探针的制备、双信号整合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纳米光学探针
        1.1.1 纳米光学探针简介
        1.1.2 纳米光学探针的研究现状
        1.1.2.1 LSPR探针
        1.1.2.2 荧光探针
        1.1.2.3 SERS探针
        1.1.2.4 双读出信号探针
    1.2 红外光谱检测技术
        1.2.1 红外光谱简介
        1.2.2 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1.3 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
        1.3.1 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简介
        1.3.2 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合成方法
        1.3.2.1 St?ber法
        1.3.2.2 微乳液法
        1.3.2.3 模板法
        1.3.3 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1.3.3.1 免疫分析
        1.3.3.2 生物成像
        1.3.3.3 药物靶向输运
    1.4 本论文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Fe_3O_4聚集体@SiO_2纳米复合物红外吸收探针制备及在人免疫球蛋白G检测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2.2.2 Fe_3O_4聚集体@SiO_2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2.2.2.1 乙酰丙酮铁高温热还原法制备Fe_3O_4纳米粒子
        2.2.2.2 疏溶剂自组装法制备Fe_3O_4聚集体
        2.2.2.3 微乳液法制备Fe_3O_4聚集体@SiO_2纳米复合物
        2.2.3 红外吸收探针的制备
        2.2.4 夹心型免疫分析策略的构建
        2.2.4.1 用于免疫分析的基底的制备
        2.2.4.2 对人IgG的免疫分析
        2.2.5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Fe_3O_4聚集体@SiO_2纳米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2.3.2 基于Fe_3O_4聚集体@SiO_2红外探针的人IgG免疫分析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苝酰亚胺衍生物/SiO_2纳米棒荧光-红外吸收双读出纳米探针的制备及在癌胚抗原检测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2 PDI和PDI/SiO_2荧光纳米棒的制备
        3.2.2.1 PDI的制备
        3.2.2.2 PDI/SiO_2荧光纳米棒的合成
        3.2.3 荧光-红外吸收双读出纳米探针的制备
        3.2.4 夹心型免疫分析策略的构建
        3.2.4.1 免疫分析基底的制备
        3.2.4.2 纳米探针对待测物的捕获
        3.2.4.3 免疫识别组装
        3.2.5 纳米探针的特异性和选择性实验
        3.2.6 真实血清样品的检测
        3.2.7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DI/SiO_2荧光纳米棒的形貌与性质
        3.3.2 夹心型免疫分析策略的构建
        3.3.3 纳米探针的分析性能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碳量子点@SiO_2纳米棒荧光-红外吸收双读出纳米光学探针的制备及在癌胚抗原检测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2 碳量子点的制备
        4.2.3 碳量子点@SiO_2纳米棒的制备
        4.2.4 荧光-红外吸收双读出纳米探针的制备
        4.2.5 夹心型免疫分析策略的构建
        4.2.5.1 免疫分析基底的制备
        4.2.5.2 纳米探针对待测物的捕获
        4.2.5.3 免疫识别组装
        4.2.6 纳米探针的特异性和选择性实验
        4.2.7 真实血清样品的免疫分析
        4.2.8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碳量子点和碳量子点@SiO_2纳米棒的表征
        4.3.2 基于CDs@SiO_2纳米棒的双读出免疫分析策略的构建
        4.3.3 双信号读出免疫分析策略的分析性能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NaYF_4: Yb~(3+), Er~(3+)@SiO_2纳米棒上转换发光-红外吸收双读出信号纳米探针的制备及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2 上转换纳米粒子的合成
        5.2.3 UCNPs@SiO_2纳米棒的制备
        5.2.4 反应体系中TEOS量的测定
        5.2.5 双读出纳米探针的制备和对待测物的捕获
        5.2.6 夹心型免疫分析策略的构建
        5.2.6.1 免疫分析基底的构建
        5.2.6.2 免疫识别组装
        5.2.6.3 特异性和选择性实验
        5.2.6.4 真实血清样品的分析
        5.2.7 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UCNP和UCNPs@SiO_2纳米棒的形貌和结构
        5.3.2 UCNPs@SiO_2纳米棒的生长机制
        5.3.3 UCNPs和UCNPs@SiO_2纳米棒的光学性质
        5.3.4 上转换发光-红外吸收双读出免疫分析方法的构建
        5.3.5 免疫分析性能的评估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参加会议情况
    一、 SCI期刊文章发表及专利申请情况
    二、 学术会议参加情况

(8)循环肿瘤细胞及循环肿瘤DNA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的评估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循环肿瘤细胞对TACE治疗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1. 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结果
        2. 循环肿瘤细胞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
        3. 肝癌患者TACE术前和术后CTC的比较
        4. 肝癌患者TACE前后CTC变化与生存期的相关性
        5. 肝癌患者TACE术前CTC对总生存期的影响
        6. 影响总生存期的CTC截断值确定与CTC风险分组
        7. CTC风险组与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分析
        8. 循环肿瘤细胞与患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9. 影响总生存期的临床特征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10. 循环肿瘤细胞与患者疾病进展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11. 影响无进展生存期的临床特征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索拉非尼对TACE治疗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与生存预后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1. TACE组及其联合索拉非尼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比较
        2. TACE及其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不良反应及随访情况
        3. TACE及其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比较
        4. TACE及其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总生存期(OS)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5. TACE及其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前后CTC比较
        6. 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7. 索拉非尼在肝癌细胞增殖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循环肿瘤DNA与TACE治疗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1. 肝癌患者的TACE治疗
        2. TP53基因突变检测及相关因素分析
        3. TP53突变组与非突变组血浆游离DNA浓度比较
        4. TP53突变与循环肿瘤细胞的相关性
        5. TP53突变与肝癌TACE疗效的相关性
        6. 循环肿瘤DNA与肝癌患者疗效的相关性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综述 循环肿瘤细胞与循环肿瘤DNA在肝细胞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缩略词表
致谢

(9)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研究简介
        1.1.1 生物标志物简介
        1.1.2 蛋白质生物标记物
        1.1.3 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的组成研究
        1.1.3.1 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的分离
        1.1.3.2 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的分析
        1.1.4 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的功能研究
        1.1.4.1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
        1.1.4.2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1.1.4.3 蛋白质芯片(protein microarray)
        1.1.4.4 分子动力学 (MD)
        1.1.5 待解决的问题
    1.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1.2.1 拉曼和共振拉曼散射
        1.2.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1.2.3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增强机理
        1.2.3.1 电磁场增强机理
        1.2.3.2 化学增强机理
        1.2.4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应用
        1.2.4.1 监控催化反应
        1.2.4.2 离子检测
        1.2.4.3 原位检测
        1.2.4.4 生物分析检测
    1.3 基于SERS的蛋白质标志物检测研究现状
        1.3.1 蛋白质生物标志物定量检测
        1.3.2 蛋白质生物标志物功能研究
        1.3.3 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选题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异质体分辨糖蛋白检测方法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样品制备
        2.2.2.1 免疫芯片的制备
        2.2.2.2 免疫胶体金的制备
        2.2.2.3 免疫分析过程
        2.2.3 主要实验仪器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免疫胶体金和蛋白芯片的制备与表征
        2.3.2 AFP的定量检测
        2.3.2.1 SERS定量检测
        2.3.2.2 位移机理初探
        2.3.3 AFP-L3 的定量检测
        2.3.4 临床样本检测
    2.4 结论
第3章 血清中免抗体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样品制备
        3.2.2.1 Ag、Au溶胶的制备
        3.2.2.2 自组装芯片的制备
        3.2.2.3 Au/PTCA和Ag/PTCA/TiO_2的制备
        3.2.2.4 PTCA活化
        3.2.2.5 连接不同蛋白
        3.2.2.6 血清样本测试
        3.2.3 主要实验仪器
    3.3 理论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PTCA分子的振动分析
        3.4.2 不同组装体的PTCA光谱分析
        3.4.3 连接不同蛋白后的SERS光谱
        3.4.4 谱峰变化机理研究
        3.4.5 定性分析与诊断准确性评估
    3.5 结论
第4章 基于拉曼位移的羰基化蛋白检测方法研究
    4.1 简介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过程
        4.2.2.1 自组装芯片的制备
        4.2.2.2 抗体捕捉芯片的制备
        4.2.2.3 羰基化蛋白的制备
        4.2.2.4 免疫过程
        4.2.3 计算细节
        4.2.4 实验仪器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溶剂效应
        4.3.2 斯塔克效应与电荷转移
        4.3.3 抗原与抗体的影响
        4.3.4 羰基化蛋白的检测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多聚组氨酸标记蛋白检测方法研究
    5.1 简介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过程
        5.2.2.1 自组装基底的制备
        5.2.2.2 Erv1C蛋白的提纯
        5.2.2.3 空间分子的制备
        5.2.2.4 肽链与蛋白的吸附
        5.2.2.5 细胞色素C的催化
        5.2.3 主要实验仪器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空间分子的优化
        5.3.2 组氨酸标签蛋白的吸附
        5.3.3 DFT计算与峰归属
        5.3.4 蛋白间电荷转移研究
        5.3.5 蛋白与药物作用研究
    5.4 本章小节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几种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组分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研究进展
        1.1 电化学传感技术简介及其应用
        1.1.1 电化学传感技术简介
        1.1.2 电化学传感器的分类及其应用
        1.1.2.1 离子型电化学传感器
        1.1.2.1.1 电活性物质测定的电化学传感器
        1.1.2.1.2 非电活性物质测定的分子印迹传感器
        1.1.2.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1.1.2.2.1 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1.1.2.2.2 细胞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1.1.2.2.3 适配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1.1.2.2.4 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1.1.2.2.5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1.2.2.6 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
        1.2 基于碳材料的电化学传感技术研究
        1.2.1 碳材料的分类
        1.2.2 基于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
        1.2.2.1 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的特点
        1.2.2.2 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1.2.2.3 石墨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1.2.2.3.1 基于石墨烯的DNA传感器
        1.2.2.3.2 基于石墨烯的细胞传感器
        1.2.2.3.3 基于石墨烯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2.3 基于多孔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
        1.2.3.1 多孔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的特点
        1.2.3.2 多孔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1.2.3.3 多孔石墨烯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1.2.4 基于石墨烯量子点的电化学传感器
        1.2.4.1 石墨烯量子点电化学传感器的特点
        1.2.4.2 石墨烯量子点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1.2.4.3 石墨烯量子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1.2.5 基于碳纳米管的电化学传感器
        1.2.5.1 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的特点
        1.2.5.2 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1.2.5.3 碳纳米管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1.2.5.3.1 基于碳纳米管的酶传感器
        1.2.5.3.2 基于碳纳米管的免疫传感器
        1.3 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的电化学传感技术研究现状
        1.3.1 抑郁症及其危害
        1.3.2 抑郁症的诊断现状
        1.3.3 抑郁症标志物
        1.3.4 抑郁症标志物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1.3.4.1 用于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电化学传感器
        1.3.4.1.1 多巴胺(DA)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1.3.4.1.2 五羟色胺(5-HT)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1.3.4.1.3 L-色氨酸(L-Trp)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1.3.4.1.4 去甲肾上腺素(NA)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1.3.4.1.5 丙二醛(MDA)检测电化学传感器
        1.3.4.2 用于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的电化学分子印迹传感器
        1.3.4.2.1 L-色氨酸(L-Trp)检测电化学分子印迹传感器
        1.3.4.2.2 γ-氨基丁酸(γ-GABA)检测电化学分子印迹传感器
        1.3.4.3 用于抑郁症标志物分析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3.4.3.1 皮质醇检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3.4.3.2 热休克蛋白70(HSP70)检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3.4.3.3 人载脂蛋白A4(Apo-A4)检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3.5 抑郁症标志物电化学传感器的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中药组分分析评价研究进展
        2.1 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中药组分分析研究现状
        2.1.1 中药质量控制的现状
        2.1.2 中药活性组分
        2.1.3 电化学传感技术在中药活性组分分析中的应用
        2.1.3.1 中药活性组分分析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2.1.3.2 中药活性组分快检的电化学分子印迹传感器研究
        2.2 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中药活性组分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现状
        2.2.1 中药活性组分中的抗氧化剂
        2.2.2 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抗氧化机理
        2.2.2.1 清除自由基
        2.2.2.2 螯合金属离子
        2.2.2.3 清除氧
        2.2.2.4 作用于自由基有关的酶
        2.2.3 抗氧化活性评价的方法
        2.2.4 电化学传感器技术评价抗氧化活性的策略
        2.2.4.1 电化学定量检测
        2.2.4.2 电化学参数评价
        2.2.4.3 用于抗氧化活性评价的膜损伤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2.3 电化学传感技术在中药活性组分分析评价领域的机遇
        参考文献
    第三节 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金纳米粒子/Fe_3O_4磁功能化石墨烯的皮质醇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
        2.2.2 仪器
        2.2.3 磁功能化石墨烯(MrGO)复合材料的制备
        2.2.4 Cor/AuNPs/MrGO@Nafion/GCE修饰电极的制备
        2.2.5 电化学测量及免疫反应过程
        2.2.5.1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2.2.5.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循环伏安表征
        2.2.5.3 免疫反应及皮质醇的测量过程
        2.2.6 实际血浆样品的采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磁功能化石墨烯(MrGO)的表征
        2.3.1.1 原子力显微镜对GO、r GO和 rGO-PEI的表征
        2.3.1.2 X射线衍射对Fe_3O_4 纳米粒子和磁功能化石墨烯(MrGO)进行表征
        2.3.1.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GO、GO-PEI和 MrGO的表征
        2.3.1.4 Fe_3O_4 纳米粒子及MrGO的磁滞回线
        2.3.1.5 Fe_3O_4和MrGO的 TEM表征
        2.3.2 MrGO的 SEM表征比较
        2.3.3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2.3.4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的循环伏安法表征
        2.3.5 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2.3.6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再生性和稳定性考查
        2.3.7 免疫传感器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皮质醇(Cor)的检测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构建基于聚苯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热休克蛋白70的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聚苯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PAGD)的制备
        3.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3.2.4 电化学测量及免疫反应过程
        3.2.4.1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3.2.4.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循环伏安表征
        3.2.4.3 免疫反应及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测量过程
        3.2.5 实际血浆样品的采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的表征
        3.3.2 PAGD/GC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3.3.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的循环伏安法表征
        3.3.4 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3.3.5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重现性和稳定性考查
        3.3.6 免疫传感器用于实际样品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检测
    3.4.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一种新型多孔石墨烯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抑郁症标志物——热休克蛋白70的早期筛查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多孔石墨烯的制备
        4.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4.2.4 电化学测量及免疫反应过程
        4.2.4.1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4.2.4.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循环伏安表征
        4.2.4.3 免疫反应及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测量过程
        4.2.5 实际血浆样品的采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的表征
        4.3.2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4.3.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的循环伏安法表征
        4.3.4 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4.3.5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重现性和稳定性考查
        4.3.6 免疫传感器应用于实际样品中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检测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用于抑郁症标志物—人载脂蛋白A4(Apo-A4)高灵敏分析的新技术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与试剂
        5.2.2 类沸石咪唑酯金属有机骨架-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ZIF-8@N-Gr)
        5.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5.2.4 电化学测量及免疫反应过程
        5.2.4.1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5.2.4.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循环伏安表征
        5.2.4.3 免疫反应及人载脂蛋白A4(Apo-A4)的测量过程
        5.2.5 实际血浆样品的采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材料的表征
        5.3.2 基础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5.3.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的循环伏安法表征
        5.3.4 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5.3.5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重现性和稳定性考查
        5.3.6 免疫传感器应用于实际样品中人载脂蛋白A4(Apo-A4)的检测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基于Fe_3O_4磁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对党参炔苷的直接电化学分析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试剂
        6.2.2 仪器
        6.2.3 MrGO/Nafion@GCE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
        6.2.4 电化学测量
        6.2.4.1 MrGO/Nafion@GCE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6.2.4.2 党参炔苷在MrGO/Nafion@GCE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
        6.2.5 党参提取物样品的准备
    6.3 结果与讨论
        6.3.1 MrGO/Nafion@GC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6.3.2 党参炔苷的电化学行为
        6.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6.3.3.1 修饰量的影响
        6.3.3.2 pH值的影响
        6.3.3.3 扫描速率的影响
        6.3.3.4 富集条件的影响
        6.3.4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6.3.5 重现性与稳定性
        6.3.6 干扰实验
        6.3.7 实际样品中党参炔苷的检测
    6.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用于毛蕊异黄酮痕量分析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仪器与试剂
        7.2.2 实验方法
        7.2.2.1 多孔石墨烯的制备
        7.2.2.2 修饰电极的制备
        7.2.2.3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7.2.2.4 样品的制备
    7.3 结果与讨论
        7.3.1 材料的表征
        7.3.2 电化学传感器有效比表面积的计算
        7.3.3 PG@GC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7.3.4 毛蕊异黄酮在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考察
        7.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7.3.5.1 修饰量的影响
        7.3.5.2 pH值的影响
        7.3.5.3 扫描速率
        7.3.5.4 富集时间的影响
        7.3.6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7.3.7 传感器的重现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研究
        7.3.8 实际样品的分析
        7.3.8.1 黄芪、红芪中毛蕊异黄酮(CYS)的测定
        7.3.8.2 生物样本中毛蕊异黄酮(CYS)的测定
    7.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基于功能化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评价黄酮类化合物抑制蛋白质的损伤
    8.1 引言
    8.2 实验部分
        8.2.1 化学药品及试剂
        8.2.2 仪器
        8.2.3 BSA/PDDA-G/GCE电极的制备
        8.2.4 电化学测量
        8.2.4.1 循环伏安法对PDDA-G的修饰量的考查
        8.2.4.2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8.2.4.3 方波伏安法对蛋白质损伤的测定和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评价
        8.2.5 BSA的氧化损伤过程
    8.3 结果与讨论
        8.3.1 自由基的产生及其检测
        8.3.2 修饰量的影响
        8.3.3 BSA/PDDA-G/GCE修饰电极的形貌表征
        8.3.4 BSA/PDDA-G/GC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8.3.5 BSA损伤的电化学检测
        8.3.6 实验条件的优化
        8.3.6.1 BSA/PDDA-G/GCE修饰电极在Fenton体系损伤时间的优选
        8.3.6.2 Fenton体系的pH值对BSA损伤程度的影响
        8.3.6.3 Fe~(2+)/H_2O_2 配比对BSA损伤程度的影响
        8.3.7 Fenton损伤蛋白质的红外验证
        8.3.8 四种黄酮类化合物对BSA氧化损伤抑制的研究
        8.3.9 修饰电极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研究
    8.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基于DNA/Nafion-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器评价阿魏酸及当归水提物抗氧化活性
    9.1 引言
    9.2 实验部分
        9.2.1 仪器与试剂
        9.2.2 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功能化的石墨烯(PDDA-G)的制备
        9.2.3 当归样品的制备
        9.2.4 DNA/NA-PDDA-G/GCE修饰电极的构建
        9.2.5 电化学测量方法
        9.2.6 DNA氧化损伤的过程
    9.3 结果与讨论
        9.3.1 自由基的产生及其阿魏酸抗氧化作用的检测
        9.3.2 修饰电极的形貌表征
        9.3.3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9.3.4 DNA损伤的电化学检测
        9.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9.3.5.1 Fenton体系损伤时间的影响
        9.3.5.2 Fenton体系的pH值对DNA损伤程度的影响
        9.3.5.3 Fe~(2+)/H_2O_2 配比对DNA损伤程度的影响
        9.3.6 抗氧化剂对DNA氧化损伤抑制的研究
        9.3.7 修饰电极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研究
    9.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论文存在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检测高浓度AFP校正方法的应用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抗肿瘤药物浓度分析新方法及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研究[D]. 刘书霞.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2]低剂量、亚慢性下黄曲霉毒素B1和微囊藻毒素LR诱导联合肝毒性效应与免疫互作影响研究[D]. 李耘. 江南大学, 2020(04)
  • [3]苯甲酰甘氨酸在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及相关机制研究[D]. 邢昊.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5)
  • [4]金纳米笼侧向流免疫层析量热检测新方法及应用研究[D]. 胡晓燕.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5]血清肿瘤标志物生物学变异及其应用研究[D]. 袁雪.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基于唐氏筛查大数据机器学习法与唐氏筛查风险评估优化方案的比较研究[D]. 胡孝南. 吉林大学, 2020(08)
  • [7]超灵敏红外吸收纳米生物探针的制备、双信号整合及应用研究[D]. 王可心.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循环肿瘤细胞及循环肿瘤DNA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的评估价值[D]. 沈健. 苏州大学, 2020(06)
  • [9]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研究[D]. 马昊.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几种抑郁症标志物及中药组分分析研究[D]. 孙伯禄. 兰州大学, 2020(09)

标签:;  ;  ;  ;  ;  

校正方法在检测高浓度AFP中的应用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