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复合结构的开发与应用

预应力钢复合结构的开发与应用

一、预应力钢组合结构的发展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晨[1](2021)在《装配式预制围护桩墙标准化构件设计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设施日益完善,城市空间也越来越拥挤,建筑物的兴建所遇到的基坑工程问题也成为当今工程界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根据基坑的受力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基坑工程围护结构:装配式预制围护桩墙。因其特殊的截面形式,抗弯刚度更大、抗弯承载力更高、自重较轻,与水泥土桩(墙)组合使用不仅可以挡土、止水还可以大大减少桩体入土的阻力和挤土效应,提高施工的便捷性。与传统围护结构形式相比具有节约造价、质量可靠、施工省时、绿色环保、适应性高等特点。本文详细介绍了装配式预制围护桩墙的设计与制作过程及要求,对水平连接形式进行了改进,并设计一种燕尾槽自锁式竖向连接接头。给出了装配式预制围护桩墙在基坑工程围护结构中使用的设计计算方法,并以某科技楼基坑工程为例给出了详细计算过程。通过ANSYS有限元数值分析对设计的两种装配式预制围护桩墙进行了受力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建模对设计的空腹T型桩及燕尾槽预制围护桩墙进行了抗弯分析,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所得到的开裂弯矩及抗弯承载力相近,验证了设计计算方法的可行性;(2)在等截面积和荷载条件下,将空腹T型桩与工字形、矩形、圆形截面桩进行抗弯分析,对比发现空腹T型桩的抗弯能力远大于圆形截面桩,优于矩形截面桩,工字形截面桩抗弯能力与空腹T型桩基本相同,但空腹T型桩因其特殊的截面形式,受拉区可配置更多受拉钢筋,抗弯能力更高;(3)燕尾槽预制围护桩墙的截面空心率与桩身抗弯能力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在同等荷载条件下,36.9%截面空心率比31.9%截面空心率的桩身最大位移增加了约8%,而31.9%的截面空心率比26.9%截面空心率的桩身最大位移仅增加了约1.4%;(4)通过增加水泥土与预制围护桩墙组合结构受压侧水泥土墙厚度的方式来提高组合结构刚度可以有效减小桩体位移;(5)在保持内部预制围护桩墙尺寸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受压区水泥土厚度的增加,预制围护结构截面所占组合结构截面比重的降低,水泥土对组合结构刚度的提高就越多。图[53]表[8]参[51]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2](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指出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丁艳超[3](2020)在《大跨径梁拱组合刚构桥结构力学行为与拱梁结合构造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山区公路桥梁逐渐增多,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成为主跨100~250m内的主导桥型,但在长期实践中却发现存在自重荷载大、跨中下挠、根部腹板开裂等病害。为此,挖空桥墩根部梁腹形成的梁拱组合刚构桥构造在大跨度桥梁中得到更多关注。本文在调研既有梁拱组合连续刚构桥梁设计参数、综述此类桥型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揭示了梁拱组合体系的演化过程,探究梁拱组合刚构体系桥梁的合理构造,提出新型拱梁结合部构造并开展试验比较空腹率、V叉挑板式过渡构造等对拱梁结合部角隅节点的受力性能的影响,探究结合部受力机理,提出了拱梁结合部角隅节点承载力计算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拓扑演化原理,揭示了梁拱组合体系的演化过程,提出以拉压杆模型分析梁拱组合结构体系,探讨梁拱组合刚构体系构造的合理性;通过不同结构体系力学性能比较,明确梁拱组合刚构体系在大跨度桥梁结构中的优越性;建立了考虑受压杆件轴向刚度的理论分析力学模型,给出了墩顶负弯矩、跨中位移等关键参数的力学表达式;基于特定条件,探究矢跨比、刚构水平长度、边中跨比、跨中主梁刚度、主拱刚度等参数对关键点变形、内力的影响规律。2.基于有限元理论和C#语言,开发了针对梁拱组合刚构桥构造的有限元自动化建模程序,建立了可精细化考虑全桥纵向布置、拱曲线构造、变截面细部尺寸、下部基础刚度、钢束张拉释放等因素的有限元模型,对成桥状态的合理构造、施工短期状态下拉索合理布置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正交分析,得到了矢跨比、空腹比、边中跨比和梁高等参数对结构受力的影响规律,探讨梁拱组合刚构体系桥梁合理构造;对施工过程临时拉索布置进行优化分析,提出了适用于梁拱组合刚构桥空腹段主梁临时拉索优化的一种“均分渐进”实用索力优化方法。3.提出了新型拱梁结合部节点构造,开展3个模型试验,明确拱梁结合部正常使用工况和极限破坏工况下的裂缝发展与分布、荷载-位移曲线、荷载-应变关系、极限承载力、破坏形态。比较了新型结构与V叉挑板式过渡构造、变挖空率在承载力、变形能力、破坏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正常使用工况下,结构始终处于线弹性工作状态;在破坏工况的加载下,试件破坏为上下弦张开后的上弦梁弯剪破坏;新型拱梁结合部构造的承载力较高,V叉挑板式过渡构造对缓解局部应力集中现象有利,而提高挖空率能够明显改善结构的延性。4.建立了多组拱梁结合部的节点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对加载全过程开展数值模拟,对试验结果进行互相验证并展开机理分析;利用影响矩阵分析法,根据Von-Mises应力相似追踪的原则构建局部有限元模型的力边界条件,展开了基于塑性损伤模型的拱梁结合部极限承载能力有限元分析,计算了18个不利荷载组合拱梁结合部极限承载力,结果显示:对于18个可能存在的不利荷载工况中,上弦梁最大正弯矩组合是拱梁结合部最不利且起控制作用的荷载工况;拱梁结合部的破坏从上弦梁底板混凝土受拉破坏开始,随着荷载的增大破坏面逐渐扩展至上弦腹板,至上弦梁顶板压溃;最不利荷载工况下拱梁结合部极限承载因子大于2.0,有较高的安全储备。5.建立18组54个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开展参数化分析,探究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挖空率对拱梁结合部受力性能的影响。基于角隅节点弯剪受力机理,对比分析中国、欧洲与美国规范的计算方法,分析各规范对拱梁结合部承载力计算的合理性,以上弦杆弯曲破坏、弯剪破坏为主要破坏形态,提出了考虑配筋率、配束率、梁拱夹角等多个构造参数的拱梁结合部承载力计算方法,并对下弦杆和跨中梁段提出构造要求。

段林利[4](2020)在《抗拔不抗剪连接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受力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抗拔不抗剪连接件(Uplift-restricted and slip-permitted connector:简称URSP连接件)是在保证抗拔能力的前提下,释放钢-混凝土组合梁沿梁纵向或任意方向上的组合作用,从而提高组合梁性能的一种新型连接方式。将该连接件应用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中可以有效降低楼面板混凝土的拉应力,延缓楼面板混凝土裂缝的开展,提升组合梁的抗裂性能。本文围绕布置抗拔不抗剪连接件的组合框架的受力性能,从子结构和框架体系层面开展了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取得的成果如下:(1)完成了三个具有不同剪力连接件布置方案的组合框架试验,包括全跨布置普通栓钉、半跨布置抗拔不抗剪连接件和全跨布置抗拔不抗剪连接件,首次进行了抗拔不抗剪连接组合框架竖向堆载和水平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揭示了布置抗拔不抗剪连接件的组合框架的开裂机理、承载能力、破坏形态与失效模式等,对比了三种不同连接件布置方案对组合框架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应用抗拔不抗剪连接件后,由于在框架梁端释放了组合作用,可以提升框架组合梁中混凝土翼板的抗裂性能,降低混凝土板拉应力,减小裂缝宽度,缩小开裂区域。同时,布置抗拔不抗剪连接件几乎不影响结构在水平荷载下的极限承载力,仍然保留了组合框架结构的性能优势。(2)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r2015),建立了考虑复杂界面行为的抗拔不抗剪连接组合框架实体-壳精细有限元模型。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量测结果吻合较好,建模方法可用于后续对抗拔不抗剪连接组合框架受力性能开展数值模拟分析。(3)基于所提出的有限元模型,以梁柱组合节点子结构为研究对象,对竖向力及水平力作用下的抗拔不抗剪连接组合框架结构性能进行了一系列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抗拔不抗剪连接件布置长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相比栓钉连接件,布置抗拔不抗剪连接件后,结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几乎不变,而竖向刚度有所降低。针对开裂荷载的提高和刚度的降低提出了开裂荷载放大系数RF和刚度减小系数RI这两个关键设计参数,并给出了基于抗拔不抗剪连接布置长度的简化计算公式。最后从承载力、刚度和布置方案三个方面给出了应用抗拔不抗剪连接件的组合框架设计建议。(4)建立了布置抗拔不抗剪连接件的组合框架体系的梁-壳高效计算模型,并开展了竖向荷载作用分析和地震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了采用不同连接件的结构体系的自振频率、楼板应力、竖向挠度和抗震性能指标,为设计提供了指导。分析表明,部分布置抗拔不抗剪连接件的组合框架结构体系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顶层位移响应、层间位移响应和塑性铰分布与传统布置栓钉结构的结果差别很小,抗拔不抗剪连接件的应用在提升结构抗裂性能的同时,并不影响抗震设计的指标限值。

袁坤,张玉芳,雷鸣,曹留伟[5](2020)在《多次分段控制注浆斜向预应力钢锚管锚索组合结构加固技术现场试验》文中研究指明对多次分段控制注浆斜向预应力钢锚管锚索组合结构新型边坡加固技术的结构形式、适用范围、加固作用机理、现场试验进行分析,对比分析预应力锚索、多次分段控制注浆预应力钢锚管及多次分段控制注浆预应力钢锚管锚索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1)该结构特别适用岩土体破碎、松散、易塌孔地层于边坡,通过钢锚管劈裂注浆,提高边坡岩土体的强度指标,充填了和挤密破碎地层间的空洞和孔隙,有效提高锚固段锚固力。(2)通过预应力锚索和预应力钢锚管极限承载力对比分析表明预应力钢锚管没能够充分发挥该地层的锚固力。预应力钢锚管施加的预应力只能传到浅表层,且破坏模式为钢管被拉断或者钢管接头处断裂。(3)三组不同根数的钢绞线预应力钢锚管锚索极限承载力结果与普通的预应力锚索相比来看,单束钢绞线预应力锚索承载力由200 kN增加到235 kN,锚固力提高17.5%;两根钢绞线预应力锚索承载力由295 kN增加到378 kN,锚固力提高28.14%;三根钢绞线预应力锚索承载力由336 kN增加到432.26 kN,锚固力提高28.65%。表明预应力钢锚管锚索通过劈裂注浆挤密锚固段岩土体,浆液充填裂隙,形成"树根状",有效地提高了锚固段锚固力。

彭万里[6](2020)在《群钉式钢-混组合梁疲劳-破坏全过程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群钉式钢-混组合梁作为一种新的钢-混组合梁的结构形式,具有受力明确、自重轻、外形美观等特点,其承载能力和抗剪能力相比于普通钢-混组合梁均有提升。对于钢-混组合结构而言疲劳问题始终是关注的焦点,而国内外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钢桥疲劳、混凝土板疲劳以及抗剪连接件疲劳问题等方面,有关于群钉式钢-混组合箱梁的抗疲劳性能以及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退化水平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首先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利用弹塑性计算方法对钢-混组合梁的整体受力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参考现有钢桥的疲劳设计方法,然后进行疲劳-破坏试验提取试验所需的数据和结果,最后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理论计算结果并将实体试验和模拟试验所得数据进行总结归纳,对群钉式钢-混组合梁理论进行优化。本文疲劳-破坏试验选用疲劳荷载幅10Kn-500k N对群钉式钢-混组合试验梁进行加载,在经过7万次加载之后,再对其进行静力破坏试验测得其剩余承载能力和有限元仿真分析结合,研究群钉式钢-混组合梁的在疲劳-破坏全过程的力学性能,得出结论如下:(1)在疲劳试验加载过程中,群钉式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应变分布符合平截面假定;经过七万次疲劳幅值10k N-500k N的荷载作用后,从表观看结构未见明显损伤,但是混凝土与钢板之间有了细小的分层,且中和轴位置已经有变化趋势。(2)在剩余承载能力试验中,得出疲劳后的群钉式钢-混组合梁的破坏过程也依次经历了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下降阶段三个过程,且在试验过程中钢-混组合梁的中和轴随着荷载的增加不断上移,破坏标志是钢箱屈服之后结构挠度迅速增大;群钉式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破坏形态属于三种典型破坏形态中的混凝土板压碎的弯曲型破坏。(3)未经疲劳荷载作用的钢-混组合梁极限破坏承载能力为149t,在经过7万次疲劳荷载作用之后的钢-混组合梁的极限承载能力为140t,承载能力下降约6%。在数值模拟中得出群钉式钢-混组合梁的静力破坏荷载在148t,这与实体静载模型试验得出的极限破坏荷载149t的相差约1%。

周逸松[7](2020)在《考虑滑移效应的钢-混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抗裂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混组合梁有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方便施工、缩短工期、节省材料且便于安装管线等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连续钢混组合梁在负弯矩区会产生混凝土受拉、钢梁受压的不利情况,造成混凝土开裂,导致组合梁刚度降低和耐久性下降。在钢-混组合梁桥设计中,如何预防负弯矩区的混凝土板开裂已成为关键问题。目前一种抗拔不抗滑连接件已经在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中得到应用,其通过释放混凝土板与钢箱梁之间的纵向约束,即增大截面滑移效应的方式来提高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的预应力施加效率,从而提高负弯矩区桥面板的抗裂性。本文依托长深高速公路高广段的小清河一号主桥为工程背景,研究了抗拔不抗滑连接件的应用对组合连续梁的结构刚度、变形、应力的影响作用机理以及其对承载力的影响程度。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论文建立使用抗拔不抗滑连接件的钢-混组合连续梁实体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实桥监控数据论证该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完善实体有限元模型。在原始模型基础上修改连接件形式,建立使用传统栓钉的钢-混组合连续梁桥实体有限元模型。依据上述两个模型,论文比较了剪力连接件类型与结构受力基本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进一步明晰连接件类型对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并论证了采用抗拔不抗滑连接件来有效提高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的预应力施加效率是可行的。(2)为理解抗拔不抗滑连接件利用截面滑移效应提高负弯矩区预应力施加效率的作用机理,论文以更大的视角研究了部分连接剪力件的抗剪刚度变化与整体结构的力学特性相关性。为此论文设置了抗剪刚度的连续变化,来反映界面滑移效应的变化过程对桥梁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抗拔不抗滑连接件基于明显的界面滑移效应能有效改善预应力的施加效果,提高负弯矩区混凝土的压应力储备和结构抗裂性,但其也会削弱结构的整体刚度与承载能力,增大结构竖向变形。(3)对抗剪刚度变化后结构反映的研究表明,负弯矩区部分连接形式的连接件抗剪刚度在占比传统栓钉连接件抗剪刚度0~20%区间变化时对组合结构应力、变形及相对滑移影响较大。因此,若考虑设计部分剪力连接件来降低抗剪刚度的话,也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达到与抗拔不抗滑连接件的类似效果,设计时宜将连接件抗剪刚度控制在20%以下,否则效果会不明显。(4)为反映抗拔不抗滑连接件对连续梁基本受力特性的影响规律,论文选取桥面板混凝土强度、桥梁主跨跨径、连接件纵向排列密度对、连接件横向排列密度、抗拔不抗滑连接件的布置范围、腹板高度等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使用抗拔不抗滑连接件的组合连续梁,改变组合连续梁截面内混凝土部分与钢箱部分惯性矩之比、改变负弯矩区连接件密度对负弯矩区应力分布没有影响;主梁跨径以及抗拔不抗滑连接件布置范围是影响连接件作用效果的主要因素。

夏冬冬[8](2020)在《采用钢悬臂拓宽混凝土盖梁的新型组合结构受力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交通量的迅猛增长,大量早期建成的道路急需拓宽,而桥梁往往成为交通线上拓宽的技术难点。近年来,对于桥梁上部结构的拓宽,国内外科研与工程学者已提出多种方案,但对于配套的桥梁下部结构拓宽的研究不足,亟待开展。本文提出一种桥梁下部结构拓宽方法,即采用钢悬臂拓宽混凝土盖梁的方法,该方法无需增设桥墩,少占用桥下空间,尤其适用于需拓宽的城市或桥下空间受限的桥梁。本文具体内容如下:(1)归纳与总结出国内外常用及新式桥梁拓宽法,对比研究其优缺点与适用性。基于营口市某跨径30m的市政简支梁桥的拓宽背景,提出采用钢悬臂拓宽混凝土盖梁的拓宽桥梁法,并应用该法设计了争对该桥的设计方案,研究了拓宽后整体盖梁的传力机理,探索了施工流程等。(2)基于正交实验设计原理和分析方法,研究原盖梁混凝土性能、原盖梁纵筋配筋率,钢混连接螺栓数量、体外预应力大小、钢板厚度对钢-混组合悬臂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设计18组结构设计方案。应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逐一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各设计方案极限承载力结果的直观分析、显着性分析,确定各受力构件的不同参数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与次序。对各受力构件进行力学分析,明确各受力部件在不同荷载等级下的力学性能表现,以优化钢悬臂拓宽混凝土盖梁的方案设计,最终推出最佳的结构设计方案。(3)以优化后的钢悬臂拓宽混凝土盖梁的设计方案制作实验模型,进行钢-混组合悬臂结构极限承载力实验,分别将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荷载-挠度关系,钢结构内力,混凝土结构内力等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计算的准确性。实验表明了传力部件在不同荷载等级下的力学性能表现,并揭示钢-混组合悬臂结构的破坏机理。(4)对钢悬臂拓宽混凝土盖梁施工阶段与使用阶段两种工况下进行数值模拟受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拓宽后整体盖梁的混凝土结构、钢悬臂各部位、预应力钢束、螺栓等传力部件皆满足对应规范的受力要求。因此,本文提出的钢悬臂拓宽混凝土盖梁以进一步拓宽桥面的新式拓宽法是可行可靠的。

彭仲鑫[9](2020)在《钢-超高性能混凝土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有着承载能力大,横截面的高度小、自重较轻等优点,因此,在桥梁结构以及建筑结构领域中被广泛采用,预制装配式的组合梁其材料切割、制作等均在工厂完成,现场施工速度快、质量高。然而,在大跨度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中存在负弯矩区,负弯矩区段中存在钢梁受压、混凝土受拉等不利的状态。除此之外,在连续组合梁使用阶段内,诸如温度、湿度以及支座不均匀沉降等问题更多考验的是混凝土板延性而非抗拉强度。鉴于此,本文采用免蒸压养护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UHPC)与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构造预制装配式钢-混组合梁进行负弯矩区性能的试验研究,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我国钢结构规范中对于组合梁的说明制作了免蒸压养护的预制装配式钢-UHPC组合梁,并与普通钢-混组合梁一起进行了负弯矩区抗弯性能试验.对试验过程进行了记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钢-UHPC组合梁在钢-混组合界面滑移,开裂荷载、混凝土应力、混凝土板裂缝宽度等影响负弯矩性能的主要因素上均有一定的改善。(2)在钢-UHPC组合梁中添加了后结合预应力并进行了负弯矩区抗弯性能试验,对比了添加预应力之后钢-UHPC组合梁在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中的一些不同并加以分析,添加预应力之后的钢-UHPC组合梁在开裂荷载、板内钢筋屈服荷载等有大幅的提高。(3)出于对裂缝宽度、混凝土徐变、负弯矩区板延性等问题的思考,引入了一种超高韧性混凝土(UHTCC)材料制作了钢-UHTCC组合梁进行负弯矩区性能试验,对比了普通混凝土、UHPC材料、UHTCC材料在钢-混组合梁负弯矩区的各自性能优势及劣势。钢-UHTCC组合梁虽然在开裂荷载等方面不如钢-UHPC组合梁,但在裂缝宽度控制这一点上表现非常优异。

宋爱明[10](2020)在《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静力与疲劳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由于混凝土受拉、钢梁受压等不利因素的存在,导致结构在较低的静载作用下呈现复杂的非线性行为,在移动车辆、风浪等疲劳荷载的长期作用下,往往进一步影响结构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能。本文采用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静力和疲劳荷载作用下组合梁负弯矩区的受力性能、裂缝发展规律以及结构变形和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1)选取栓钉和PBL两种剪力件,在保持抗剪连接程度一致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对应的试验梁,通过静力加载倒置试验梁来模拟负弯矩作用下组合梁的受力特性,并分析了试件的承载性能、破坏形态、荷载-变形曲线、混凝土应变、钢筋应变、钢梁应变、剪力件应变、相对滑移以及裂缝发展规律等一系列试验结果。(2)以试验梁极限承载力和裂缝发展规律等静力测试结果为依据确定疲劳荷载等级,进一步开展了负弯矩作用下组合梁的疲劳性能试验。通过对加载过程的观测及试验结果的分析,探讨了疲劳荷载作用下组合梁负弯矩区的破坏形态、疲劳寿命、各构件疲劳变形以及裂缝发展规律等。(3)基于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研究成果,给出了适用于使用荷载下组合梁负弯矩区首次预裂卸载残余挠度的计算模型;基于钢梁与混凝土界面的残余滑移微分方程及栓钉推出试件的残余滑移计算方法,推导出了负弯矩作用下组合梁疲劳加载过程中残余挠度的计算模型;在计算疲劳荷载作用下负弯矩区的瞬时挠度时考虑了开裂混凝土受拉刚化效应和界面滑移效应,进一步给出了负弯矩区跨中总挠度的计算方法。(4)在既有计算模式的基础上引入横向钢筋间距这一影响因素,通过对一系列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到了组合梁负弯矩区平均裂缝间距的修正模型;综合考虑钢筋和混凝土间黏结应力-滑移关系、钢梁与混凝土界面的滑移效应、混凝土收缩应变以及拉伸硬化效应,基于黏结-滑移理论建立了静力荷载作用下组合梁负弯矩区裂缝宽度数值计算模型;在裂缝宽度静力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疲劳本构关系和裂缝位置处钢筋疲劳应力计算方法,建立了疲劳荷载作用下组合梁负弯矩区裂缝宽度的计算模型。(5)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有/无CFRP增强的组合梁负弯矩区静力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

二、预应力钢组合结构的发展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应力钢组合结构的发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装配式预制围护桩墙标准化构件设计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装配式基坑围护结构研究现状
        1.2.1 型钢装配式围护结构研究现状
        1.2.2 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围护结构研究现状
        1.2.3 装配式预制围护桩墙水平接头的研究现状
        1.2.4 装配式地下连续墙竖向接头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路线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2 研究路线
2 装配式预制围护桩墙标准化构件的设计与制作
    2.1 装配式预制围护桩墙标准化构件的接头设计
        2.1.1 水平连接缝接头设计
        2.1.2 竖向接缝连接设计
    2.2 装配式预制围护桩墙标准化构件的截面设计
    2.3 劲性复合空腹T型围护结构的设计
    2.4 劲性复合燕尾槽预制围护墙的设计
    2.5 装配式预制围护桩墙的制作(以空腹T型桩为例)
        2.5.1 空腹T型桩的模具设计
        2.5.2 空腹T型桩的制作
        2.5.3 装配式预制围护桩墙的制作要求
        2.5.4 装配式预制围护桩墙的质量控制要点
    2.6 本章小结
3 装配式预制围护桩墙在围护结构中的设计计算与理论
    3.1 围护结构设计步骤
        3.1.1 设计资料准备
        3.1.2 截面等效计算
        3.1.3 水平荷载计算
    3.2 围护结构内力计算
    3.3 抗弯承载力计算
    3.4 抗剪承载力计算
    3.5 预应力损失计算
    3.6 桩身抗裂弯矩计算
    3.7 吊装时混凝土法向应力验算
4 有限元分析
    4.1 模型与单元
    4.2 材料的本构模型及破坏准则
        4.2.1 材料的本构模型
        4.2.2 破坏准则
    4.3 空腹T型桩模型分析
        4.3.1 基本概况
        4.3.2 材料性质
        4.3.3 网格划分及约束
        4.3.4 有限元结果分析
        4.3.5 有限元计算与理论计算对比
        4.3.6 与常规圆形、矩形、工字形截面桩的抗弯能力比较
    4.4 燕尾槽预制围护墙模型分析
        4.4.1 基本概况
        4.4.2 材料性质
        4.4.3 网格划分及约束
        4.4.4 有限元结果分析
        4.4.5 有限元计算与理论计算对比
        4.4.6 截面空心率对抗弯能力的影响
    4.5 水泥土与预制围护桩的共同作用分析(以燕尾槽预制围护墙为例)
        4.5.1 水泥土特性
        4.5.2 燕尾槽预制围护墙与水泥土组合结构的工作原理
        4.5.3 劲性复合燕尾槽预制围护墙有限元模型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工程实例
    5.1 工程概况
    5.2 围护结构设计计算
        5.2.1 抗弯配筋计算
        5.2.2 抗剪配筋计算
        5.2.3 起吊验算
    5.3 两种方案对比
    5.4 围护结构施工要点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2桥梁结构设计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2.1.1汽车作用
        2.1.2温度作用
        2.1.3浪流作用
        2.1.4分析方法
        2.1.5展望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2.2.7展望
    2.3高性能材料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2.3.5展望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3桥梁建造新技术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3.1.3施工新技术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4桥梁运维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4.1.1监测技术
        4.1.2模态识别
        4.1.3模型修正
        4.1.4损伤识别
        4.1.5状态评估
        4.1.6展望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4.2.1智能检测技术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4.2.3展望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4.3.4.1车辆冲击系数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4.3.5研究展望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4.4.5组合加固法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4.4.7其他加固方法
        4.4.8发展展望
5桥梁防灾减灾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5.2.1桥梁风环境
        5.2.2静风稳定性
        5.2.3桥梁颤振
        5.2.4桥梁驰振
        5.2.5桥梁抖振
        5.2.6主梁涡振
        5.2.7拉索风致振动
        5.2.8展望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5.3.1材料高温性能
        5.3.2仿真与测试
        5.3.3截面升温
        5.3.4结构响应
        5.3.5工程应用
        5.3.6展望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5.4.4研究展望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5.5.1桥梁冲刷
        5.5.2桥梁水毁
        5.5.2.1失效模式
        5.5.2.2分析方法
        5.5.3监测与识别
        5.5.4结论与展望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策划与实施

(3)大跨径梁拱组合刚构桥结构力学行为与拱梁结合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梁拱组合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发展概况
        1.2.2 结构特点
        1.2.3 结构体系研究现状
        1.2.4 内部连接构造研究现状
        1.2.5 小结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刚构体系演化及梁拱组合刚构体系的形成
    2.1 概述
    2.2 结构体系演变历程
        2.2.1 T型刚构的发展
        2.2.2 连续刚构桥的发展
        2.2.3 梁拱组合结构桥梁的发展
        2.2.4 刚构拱桥的发展
        2.2.5 梁拱组合刚构体系
    2.3 结构体系拓扑演化分析
        2.3.1 结构拓扑分析模型
        2.3.2 结构拓扑分析结果
        2.3.3 拉压杆模型
    2.4 结构体系力学比较分析
    2.5 梁拱组合刚构体系力学推导
        2.5.1 结构力学理论模型
        2.5.2 模型验证
    2.6 参数化分析
        2.6.1 边中跨比γ1
        2.6.2 刚构与主梁相交点位置γ2
        2.6.3 矢跨比γ3
        2.6.4 上下弦杆刚度比γ4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梁拱组合刚构桥梁合理构造及设计参数研究
    3.1 引言
    3.2 梁拱组合刚构桥设计参数与响应指标
        3.2.1 结构设计状态概述
        3.2.2 设计参数
        3.2.3 响应指标
    3.3 有限元方法及快速化建模软件自主开发
    3.4 梁拱组合刚构体系桥梁关键技术与施工过程仿真模拟
        3.4.1 模型验证
        3.4.2 标准布置与构造
        3.4.3 施工阶段模拟方法
        3.4.4 临时施工索力计算
        3.4.5 预应力束布置原则
    3.5 基于有限元的单变量参数分析
        3.5.1 矢跨比
        3.5.2 空腹比
        3.5.3 边中跨比
        3.5.4 主梁梁高
        3.5.5 主拱梁高
        3.5.6 抛物线次数
        3.5.7 中墩高度
        3.5.8 梁高与矢跨比分析
    3.6 梁拱组合刚构桥挠跨比计算公式拟合及对比
        3.6.1 挠跨比计算公式
        3.6.2 计算公式拟合方法
        3.6.3 计算结果
    3.7 空腹段主梁施工过程临时拉索布置安全优化研究
        3.7.1 空腹段主梁临时拉索布置对比计算
        3.7.2 空腹段主梁临时拉索索力优化研究
        3.7.3 空腹段主梁临时拉索根数优化研究
    3.8 施工全过程材料时变效应影响
        3.8.1 桥梁时变因素
        3.8.2 结构长期性能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梁拱组合刚构结合部模型试验研究
    4.1 概述
    4.2 试验目的及设计原则
        4.2.1 试验目的
        4.2.2 试验设计原则
    4.3 模型试件设计
        4.3.1 试件尺寸
        4.3.2 试验内容及测点布置
        4.3.3 试验设备及加载方案
        4.3.4 试验模型制作
    4.4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4.4.1 材性试验
        4.4.2 交汇式模型试验
        4.4.3 挑板式模型
        4.4.4 变挖空率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梁拱组合刚构结合部受力性能分析
    5.1 概述
    5.2 角隅节点试件的有限元建模
    5.3 模型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对比分析
        5.3.1 交汇式模型
        5.3.2 挑板式模型
        5.3.3 变挖空率模型
    5.4 角隅节点受力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梁拱组合刚构结合部参数化分析与承载能力研究
    6.1 概述
    6.2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6.3 纵向普通钢筋强度的影响
    6.4 纵向普通钢筋配筋率的影响
    6.5 预应力的影响
    6.6 变挖空率的影响
    6.7 角隅节点承载力计算理论
        6.7.1 中国规范
        6.7.2 欧洲规范
        6.7.3 美国规范
        6.7.4 现有计算理论比较
    6.8 角隅节点承载力计算公式拟合
        6.8.1 计算公式形式的提出
        6.8.2 承载能力计算公式拟合方法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一、发表论文
    二、科研获奖
    三、专利

(4)抗拔不抗剪连接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研究现状
    1.3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裂研究现状
        1.3.1 负弯矩作用下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和开裂特征
        1.3.2 组合梁负弯矩区裂缝控制措施
    1.4 新型连接件-抗拔不抗剪连接件研究现状
        1.4.1 传统连接件和新型连接件
        1.4.2 抗拔不抗剪连接件的提出及类型
        1.4.3 抗拔不抗剪连接件研究现状
        1.4.4 抗拔不抗剪连接件基础理论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抗拔不抗剪连接组合框架试验
    2.1 试验概况
        2.1.1 试件设计
        2.1.2 材料特性
        2.1.3 试件准备、加载及测量方案
    2.2 竖向工况下试验结果与分析
        2.2.1 荷载-位移曲线
        2.2.2 开裂分析
        2.2.3 应变分析
        2.2.4 滑移分析
        2.2.5 侧向弹性刚度结果与分析
    2.3 水平工况下试验结果与分析
        2.3.1 试验现象
        2.3.2 荷载-位移曲线
        2.3.3 刚度、强度退化及能量耗散
        2.3.4 裂缝宽度及分布
        2.3.5 应变分析
        2.3.6 滑移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抗拔不抗剪连接组合框架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
    3.1 概述
    3.2 组合框架非线性有限元模型
        3.2.1 单元类型
        3.2.2 材料本构
        3.2.3 连接模拟
        3.2.4 边界条件
        3.2.5 加载控制和求解方法
    3.3 有限元结果验证与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抗拔不抗剪连接组合框架受力性能影响因素及设计建议
    4.1 概述
    4.2 模型定义
    4.3 有限元模型的几何和材料
    4.4 边节点关键参数分析
        4.4.1 工况一作用下的侧向承载力
        4.4.2 工况二作用下的开裂和挠度
    4.5 抗拔不抗剪连接组合框架设计计算公式
        4.5.1 边节点布置抗拔不抗剪连接件的计算公式
        4.5.2 中节点布置抗拔不抗剪连接件的计算公式
    4.6 抗拔不抗剪连接组合框架设计建议
    4.7 小结
第5章 抗拔不抗剪连接组合框架体系性能分析
    5.1 概述
    5.2 计算模型基本参数
    5.3 竖向荷载作用弹性分析
    5.4 水平向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
        5.4.1 有限元建模
        5.4.2 自振特性
        5.4.3 时程分析
    5.5 小结
总结与展望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结论和创新点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5)多次分段控制注浆斜向预应力钢锚管锚索组合结构加固技术现场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斜向预应力钢锚管锚索组合结构形式、作用机理及适用范围
    1.1 结构形式
        1.1.1 框架梁
        1.1.2 张拉台
        1.1.3 钢锚管
        1.1.4 钻孔
        1.1.5 自由段套管
        1.1.6 止浆塞
        1.1.7 一次注浆管
        1.1.8 对中环
        1.1.9 锚头
        1.1.10 注浆体
        1.1.11 预应力钢绞线
        1.1.12 钢垫板
        1.1.13 螺母
    1.2 加固作用机理
    1.3 适用范围
2 现场试验
    2.1 工程概况
    2.2 试验目的
    2.3 试验方法
    2.4 试验方案
    2.5 试验结果
        2.5.1 预应力锚索承载力试验结果
        2.5.2 预应力钢锚管承载力试验结果
        2.5.3 预应力钢锚管锚索承载力试验结果
3 结论

(6)群钉式钢-混组合梁疲劳-破坏全过程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钢-混组合梁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钢-混组合梁研究现状
        1.2.2 抗剪连接件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组合梁破坏模式及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2.1 组合梁工作基本原理
    2.2 组合梁受力破坏模式
        2.2.1 组合梁静力破坏特征
    2.3 组合梁抗弯承载能力验算
        2.3.1 换算截面法
        2.3.2 弹性抗弯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2.3.3 塑性抗弯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2.4 小结
3 组合梁抗疲劳设计理论及方法对比研究
    3.1 概述
        3.1.1 有关疲劳几种基本概念
        3.1.2 疲劳破坏的过程及特点
        3.1.3 组合梁疲劳破坏模式
    3.2 疲劳评估理论
        3.2.1 疲劳开裂机理
        3.2.2 疲劳累积损伤准则
        3.2.3 循环计算方法
    3.3 钢桥抗疲劳设计方法
        3.3.1 无限寿命设计
        3.3.2 安全寿命设计
        3.3.3 设计规范中的验算公式
    3.4 小结
4 群钉式钢-混组合梁疲劳-破坏试验
    4.1 试验目的及内容
    4.2 试验梁基本设计及制作
        4.2.1 基本构造
        4.2.2 试验梁制作
    4.3 材料性能试验
        4.3.1 混凝土材料性能试验
        4.3.2 钢筋材料性能试验
        4.3.3 钢板材料性能试验
    4.4 疲劳加载试验
        4.4.1 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
        4.4.2 疲劳试验加载装置
        4.4.3 疲劳试验加载步骤
        4.4.4 疲劳试验结果
    4.5 剩余承载能力试验
        4.5.1 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
        4.5.2 试验加载方法
        4.5.3 试验结果
    4.6 小结
5 群钉式钢-混组合梁数值模拟研究
    5.1 概述
    5.2 材料本构关系及模型选取
        5.2.1 有限元材料本构关系
        5.2.2 模型接触关系
    5.3 组合梁加载试验模型建立
        5.3.1 基本假定
        5.3.2 模型建立及加载工况
    5.4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5.4.1 组合梁应变分析
        5.4.2 组合梁竖向位移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考虑滑移效应的钢-混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抗裂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抗剪连接件的研究
        1.2.2 钢-混组合梁抗裂方法研究进展
        1.2.3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使用抗拔不抗滑连接件的钢-混组合梁桥有限元模拟
    2.1 依托工程概况
        2.1.1 技术等级标准
        2.1.2 主梁构造
        2.1.3 连接件布置
    2.2 桥梁施工阶段设计
    2.3 Midas FEA有限元模型
        2.3.1 材料特性选取
        2.3.2 建模过程简述
    2.4 使用抗拔不抗滑连接件的钢-混组合梁桥有限元模拟结果
        2.4.1 张拉预应力前后结构竖向变形分析
        2.4.2 张拉预应力前后钢箱梁纵桥向应力分析
        2.4.3 张拉预应力前后混凝土纵桥向应力分析
        2.4.4 成桥阶段应力分析
        2.4.5 正常使用阶段应力分析
    2.5 施工监控概况
        2.5.1 监测目的
        2.5.2 监测方案
        2.5.3 监控数据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连接件抗剪刚度对钢-混组合梁受力影响分析
    3.1 抗拔不抗滑连接件与传统栓钉连接件与张拉预应力效果的关系分析
        3.1.1 计算说明
        3.1.2 主要控制截面纵桥向应力分析
        3.1.3 结构整体竖向位移分析
        3.1.4 负弯矩区相对滑移分析
        3.1.5 界面滑移效应与截面受弯承载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3.2 连接件抗剪刚度参数敏感度分析
        3.2.1 连接件抗剪刚度变化对负弯矩区压应力变化影响
        3.2.2 连接件抗剪刚度变化对结构竖向位移的变化影响
        3.2.3 连接件抗剪刚度变化对相对滑移的变化影响
    3.3 本章小节
第四章 基于抗拔不抗滑连接件的组合梁结构参数组合设计分析
    4.1 工况1-混凝土强度等级
        4.1.1 计算模型说明
        4.1.2 计算结果分析
    4.2 工况2-主梁跨径
        4.2.1 计算模型说明
        4.2.2 计算结果分析
    4.3 工况3-连接件横向排列密度
        4.3.1 计算模型说明
        4.3.2 计算结果分析
    4.4 工况4-连接件纵向排列密度
        4.4.1 计算模型说明
        4.4.2 计算结果分析
    4.5 工况5-钢箱梁腹板高度
        4.5.1 计算模型说明
        4.5.2 计算结果分析
    4.6 工况6-抗拔不抗滑连接件布置范围
        4.6.1 计算模型说明
        4.6.2 计算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采用钢悬臂拓宽混凝土盖梁的新型组合结构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桥梁拓宽改造的意义与现状
    1.2 梁式桥拓宽方法
        1.2.1 修建复桥拓宽法
        1.2.2 增设悬挑梁拓宽法
        1.2.3 斜撑杆加宽法
        1.2.4 增设钢-混凝土组合梁拓宽法
        1.2.5 正交异性钢悬臂板拓宽法
    1.3 桥梁拓宽方法总结
    1.4 本文主要工作
        1.4.1 采用钢悬臂拓宽混凝土盖梁的研究意义
        1.4.2 钢悬臂拓宽混凝土盖梁的结构优化设计
        1.4.3 实验验证理论分析的可靠性
        1.4.4 拓宽后整体盖梁力学性能研究
2 钢悬臂拓宽混凝土盖梁方案介绍
    2.1 工程背景
    2.2 拓宽方案的形式与实施过程
    2.3 研究现状
    2.4 采用钢悬臂拓宽混凝土盖梁的优点
3 钢悬臂拓宽混凝土盖梁方案的优化设计
    3.1 有限元在桥梁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3.1.1 概述
        3.1.2 建模方法与分析步骤
    3.2 拓宽后盖梁支座反力计算
    3.3 钢-混组合悬臂极限承载力正交实验设计
        3.3.1 正交实验概述
        3.3.2 实验指标、因子、水平、正交表选定及实验分析
        3.3.3 静力破坏数值模拟
        3.3.4 材料属性
        3.3.5 边界、相互作用、荷载、及分析步的设置
    3.4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4.1 直观分析
        3.4.2 方差分析
        3.4.3 分析与结论
    3.5 拓宽方案选定
4模型实验
    4.1 实验模型概况
    4.2 实验目的
    4.3 实验方案
        4.3.1 实验设计
        4.3.2 实验测试内容,测点布置及加载
        4.3.3 实验步骤
    4.4 实验过程与破坏现象
    4.5 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对比
        4.5.1 梁端荷载-挠度关系曲线
        4.5.2 钢悬臂承压板与混凝土梁接触面上缘相对位移
        4.5.3 预应力钢绞线内力发展
        4.5.4 混凝土悬臂梁悬臂根部截面上下缘应力
        4.5.5 钢悬臂梁悬臂根部截面底板与腹板下部内力发展
        4.5.6 结果对比的分析与结论
5 整体盖梁的计算分析
    5.1 有限元模型概述
    5.2 材料、边界、相互作用
    5.3 荷载工况
    5.4 结果分析
        5.4.1 钢悬臂结构内力分析
        5.4.2 原混凝土盖梁混凝土内力分析
        5.4.3 原混凝土盖梁内钢筋内力分析
        5.4.4 螺栓和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受力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钢-超高性能混凝土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钢-混组合梁概述
        1.1.1 钢-混组合梁的优点
        1.1.2 钢-混连续组合梁存在的问题
        1.1.3 钢-混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开裂控制措施
    1.2 钢-混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性能研究动态
    1.3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梁概述
        1.3.1 UHPC材料在桥梁中的使用
        1.3.2 钢-UHPC组合梁性能研究动态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钢-UHPC组合梁负弯矩区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抗拉性能试验
        2.2.1 试验材料
        2.2.2 UHPC材料抗拉性能试验
    2.3 钢-UHPC组合梁抗弯试验
        2.3.1 钢-混组合梁试件设计
        2.3.2 试件制作
        2.3.3 加载方案
        2.3.4 测量方案
        2.3.5 试验过程
        2.3.5.1 普通钢-混组合梁试验现象
        2.3.5.2 钢-UHPC组合梁试验现象
    2.4 钢-UHPC组合梁抗弯试验结果分析
        2.4.1 破坏模态
        2.4.2 荷载-位移曲线及荷载-挠度曲线
        2.4.3 钢-UHPC组合梁混凝土板裂缝
        2.4.3.1 裂缝发展
        2.4.4 钢-混组合梁界面滑移
        2.4.5 钢梁应力分布
        2.4.6 混凝土应变发展及应力分布
        2.4.7 钢筋屈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后结合预应力钢-UHPC组合梁负弯矩区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后结合预应力钢-UHPC组合梁抗弯试验
        3.2.1 后结合预应力的施加
        3.2.2 Pre-UHPC组合梁试验过程
    3.3 PRE-UHPC组合梁抗弯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3.3.1 破坏模态
        3.3.2 荷载-位移曲线及荷载-挠度曲线
        3.3.3 Pre-UHPC组合梁混凝土板裂缝
        3.3.3.1 裂缝发展
        3.3.4 Pre-UHPC组合梁界面滑移
        3.3.5 钢梁应力分布
        3.3.6 混凝土应力分布
        3.3.7 钢筋屈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钢-UHTCC组合梁负弯矩区性能研究
    4.1 引言
        4.1.1 UHTCC材料介绍
        4.1.2 钢-UHTCC组合梁性能研究
    4.2 UHTCC材料抗拉性能试验
        4.2.1 试验材料
        4.2.2 UHTCC材料抗拉性能试验
    4.3 钢-UHTCC组合梁抗弯试验
        4.3.1 试验过程
    4.4 钢-UHTCC组合梁抗弯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4.4.1 破坏模态
        4.4.2 荷载-位移曲线及荷载-挠度曲线
        4.4.3 钢-UHTCC组合梁混凝土板裂缝
        4.4.3.1 裂缝发展
        4.4.3.2 裂缝宽度控制最大荷载
        4.4.4 钢-UHTCC组合梁界面滑移
        4.4.5 钢梁应力分布
        4.4.6 混凝土应变发展及应力分布
        4.4.7 钢筋屈服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结论
    5.2 有待解决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10)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静力与疲劳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抗剪连接件力学性能
        1.2.2 组合梁正弯矩区力学性能
        1.2.3 组合梁负弯矩区力学性能
        1.2.4 组合梁负弯矩区开裂控制
    1.3 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静力性能试验研究
    2.1 静力试验细节
        2.1.1 试验梁设计
        2.1.2 试验方案
        2.1.3 测试内容和方法
        2.1.4 材料特性
    2.2 静力性能试验结果和分析
        2.2.1 主要试验结果及破坏形态
        2.2.2 荷载-变形曲线及受力过程
        2.2.3 混凝土应变
        2.2.4 钢筋应变
        2.2.5 钢梁应变
        2.2.6 剪力件应变
        2.2.7 钢梁与混凝土板相对滑移
    2.3 静载作用下组合梁负弯矩区裂缝发展规律
        2.3.1 裂缝宽度
        2.3.2 裂缝发展过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3.1 疲劳试验细节
        3.1.1 疲劳性能试验
        3.1.2 剩余力学性能试验
    3.2 疲劳性能试验结果和分析
        3.2.1 主要试验结果及破坏形态
        3.2.2 疲劳寿命分析
        3.2.3 疲劳荷载下的挠度发展
        3.2.4 疲劳荷载下的钢筋应变发展
        3.2.5 疲劳荷载下的钢梁应变发展
        3.2.6 疲劳荷载下的剪力件应变发展
        3.2.7 疲劳荷载下的滑移发展
    3.3 剩余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和分析
        3.3.1 主要试验结果及破坏形态
        3.3.2 荷载-挠度曲线及弯曲刚度
    3.4 疲劳荷载作用下组合梁负弯矩区裂缝发展规律
        3.4.1 裂缝宽度
        3.4.2 裂缝分布形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疲劳荷载作用下组合梁负弯矩区变形计算模型
    4.1 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受力及变形分析
    4.2 疲劳荷载作用下负弯矩区残余挠度计算模型
        4.2.1 首次预裂卸载残余挠度
        4.2.2 疲劳荷载作用下的残余挠度
        4.2.3 跨中总残余挠度
        4.2.4 残余挠度模型验证
    4.3 疲劳荷载作用下负弯矩区总挠度计算模型
        4.3.1 组合梁负弯矩区抗弯刚度计算方法
        4.3.2 疲劳荷载作用下负弯矩区总挠度
        4.3.3 挠度计算模型验证
    4.4 参数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组合梁负弯矩区裂缝间距和宽度计算模型
    5.1 组合梁负弯矩区裂缝间距计算
        5.1.1 静力荷载作用下裂缝间距
        5.1.2 疲劳荷载作用下裂缝间距
    5.2 静力荷载作用下裂缝宽度数值计算模型
        5.2.1 模型本构关系
        5.2.2 裂缝截面处钢筋应力
        5.2.3 结构的单元划分及平衡关系
        5.2.4 裂缝宽度计算模型
        5.2.5 计算模型验证
    5.3 疲劳荷载作用下裂缝宽度数值计算模型
        5.3.1 模型本构关系
        5.3.2 裂缝截面处钢筋应力
        5.3.3 裂缝宽度计算模型
        5.3.4 计算模型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FRP增强组合梁负弯矩区静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6.1 有限元分析模型
        6.1.1 单元类型和网格划分
        6.1.2 材料本构关系模型
    6.2 模型验证及结果分析
        6.2.1 荷载-挠度曲线
        6.2.2 荷载-应变曲线
        6.2.3 屈服状态及裂缝发展
    6.3 参数分析
        6.3.1 CFRP布置宽度
        6.3.2 CFRP布置位置
        6.3.3 CFRP布置层数
        6.3.4 纵向钢筋配筋率
        6.3.5 抗剪连接程度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预应力钢组合结构的发展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配式预制围护桩墙标准化构件设计与性能研究[D]. 陈晨.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2]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3]大跨径梁拱组合刚构桥结构力学行为与拱梁结合构造研究[D]. 丁艳超.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抗拔不抗剪连接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受力性能研究[D]. 段林利. 湖南大学, 2020(02)
  • [5]多次分段控制注浆斜向预应力钢锚管锚索组合结构加固技术现场试验[J]. 袁坤,张玉芳,雷鸣,曹留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25)
  • [6]群钉式钢-混组合梁疲劳-破坏全过程力学性能研究[D]. 彭万里. 山东交通学院, 2020(04)
  • [7]考虑滑移效应的钢-混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抗裂特性研究[D]. 周逸松. 东南大学, 2020(01)
  • [8]采用钢悬臂拓宽混凝土盖梁的新型组合结构受力性能研究[D]. 夏冬冬.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9]钢-超高性能混凝土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性能研究[D]. 彭仲鑫. 华侨大学, 2020(01)
  • [10]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静力与疲劳性能研究[D]. 宋爱明. 东南大学, 2020

标签:;  ;  ;  ;  ;  

预应力钢复合结构的开发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