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成佛的凶手

不能成佛的凶手

一、不能成佛的杀人者(论文文献综述)

郭秀峰[1](2019)在《比较法视野下的藏区解纷模式探析》文中认为藏区常被冠以落后的标签,其法治水平更是被主流学者所诟病。但若从比较法的视角分析,看似落后、野蛮的藏族习惯法却与传统法治内涵谙合,被视为法治障碍的宗教信仰恰是法治之源。事实上,藏区实现法治的基础较好,其法治的实现不需以破坏宗教信仰、牺牲习惯法传统为代价,而应是宗教携手法律,在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博弈中,实现国家法对习惯法内容的法治化归引。

刘春明[2](2016)在《文化融合视域中的《六度集》》文中研究指明佛典浩瀚,文学博大,文化精深,三者之间因缘相牵,儒释道思想之汇流、古文学之佛缘禅境、禅林与士林之交往堪为实证,近之前辈时贤亦已铸就研究格局。二十世纪,佛教中国化、佛教与文学、佛经之文学性及佛教混合汉语等研究渐次开展,历经百余年之发展,由立论期、延伸期而进入多元发展时期,在上述研究的深厚学理背景下,三国东吴高僧康僧会所译《六度集》已进入语言学研究视野且成果斐然,但对其蕴含的多元文化语境和文学价值之关注则十分稀少,系统研究尚未得见。因此,本文选取康僧会及其经译《六度集》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关注点有三:其一,康僧会在汉译佛典史及佛教中土化历程中的独异性。康僧会祖籍康居国,世居天竺,而本人成长于中华,梵汉兼善,贯通大小二乘、熟谙儒道诸家,有别于其他译师,其译经风格及思想渊源值得深入探讨。其二,《六度集》的多重文化语境。《六度集》成经于汉末三国,正值思想、文化、学术巨变期,佛经传译草创期,也是佛教中土化进程肇端期,儒释道诸家文化经历冲突、碰撞与互相融摄,释家内部大小二乘并行流播中土,投射于康僧会杂取诸经编译而成的《六度集》,呈现出多元文化糅合融汇的文化风貌,深具研究价值。其三,《六度集》的文学性解读。佛教之于中国文学影响甚巨已是公论,立足经集文本,考述其作为汉译本生经的文学特征,剖析所蕴含的文学、文化因子,对于丰富和深化佛经文学研究十分必要。故而,本文希图通过对康僧会、《六度集》文学价值及其文化融合语境进行多元化、多角度和深入系统的研究,窥一斑而知全豹,为这一时期佛教与中国文化、佛经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典型案例,以期填补研究之不足。绪论部分:进行研究综述。梳理文献,回顾学术研究史,指出康僧会及《六度集》在佛典汉译史及佛教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研究价值,阐明研究现状和研究前景——目前对《六度集》的研究多集中于语言学领域,而思想文化考辨及文学性研究则非常少见,仍有极大的研究空间。第一章:三国佛教考论。首先,探析汉末三国时期佛教事迹于传统正史中缺载、少载乃事出有因,考述相关僧人史家着录佛史的严谨求真精神,阐明本论文于佛家经录、僧传、史籍中拣择史料的原则。其次,考察《六度集》成经时期的三国佛教状况,寒门勃兴隐秘推动佛教崛起;曹魏玄学、般若学滋兴,律典始译、戒坛设立、传戒之法创立,佛教初具独立宗教姿态;孙吴崇尚巫风道术,文化背景多元且驳杂,学术风气宽容,宜于佛教传播;蜀地佛教状况未明。第二章:康僧会及《六度集》考论。论述康僧会生平行止、佛教活动、着译情况、佛学师承及其对江南佛教创立之功;厘清《六度集》成经缘起及成经时间,确定其文本性质,爬梳整理其版本流传状况。第三章:《六度集》和儒道释初度触碰融合。《六度集》呈现出一种多元文化融汇的特质,堪为后来儒释道“三教合流”之先声。这种融汇特质的形成,源于如下两个方面:浓厚的交州儒风与多元文化气息涵养造就了康僧会的博识、圆融与既儒且僧的调和性品格;康僧会的殉道者气质赋予其振锡江南、弘传大教、杂糅融汇教内教外诸家文化之勇气与胆识。而《六度集》之融汇特质则集中体现于如下三方面:以六度菩萨行思想弥合大小二乘,弘扬大乘而兼及小乘;趋同儒家仁孝思想,树立佛教护国兴邦观念,通过比附儒学而使佛理浸润人心;涵纳、融摄中土杂家道术中古已有之的生死观念,化用道家概念术语阐释灵魂缘起、生命聚散以及禅修次第,使佛家生命智慧体系以随风入夜、润物无声的方式植根于中土文化。第四章:《六度集》的文学性(上)。将《六度集》放置于成经时代的语境中观照其作为佛经文本的文学属性:其一,从文学自觉与佛典汉译由质趋文的共同趋势、本生经文体及语体和艺术手法赋予的文学表现力、编译者个人特质等角度探察《六度集》何以成为文质兼备的内典范本。其二,通过对《六度集》和前代译经之比对,揭示其“文白混杂而偏文,雅俗兼容而偏雅”的语体风格,并探讨其成因。其三,《六度集》就佛经内容而言属佛典中最具文学价值的本生经;就文学类型而言属叙事体;就语言形式而言具有散文性特征;其篇章结构、叙事模式中保留了康僧会在编译过程中进行深度文学加工的痕迹。第五章:《六度集》的文学性(下)。《六度集》源故事滋生于善玄想的古印度民族,在梵汉转译过程中,既采天竺叙事表现力之长,又融汉地文献之简练明达,形成独特的文学旨趣。文本自身的文学价值可考诸于如下四方面:善用反复、夸饰、铺排、譬喻等佛经叙事修辞格以增文学表现力;神通变异、时空幻境、誓内容;佛陀释迦牟尼、理家及商人、恶人调达等凡圣众生形象丰富和充实了艺术形象世界。诸般文学因子共同构成了《六度集》作为佛经叙事文学的话语环境。

刘军君[3](2015)在《安多藏族婚姻形态及婚姻文化研究》文中指出世居青藏高原的藏民族无论在婚姻形态还是婚姻文化上都呈现出人类迄今所知的最大程度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举世瞩目。已有研究却表现出以下特点,不尽如意:1.在研究地域上,过多地关注卫(dbus gtsang)、康(khams)两大藏区,忽视了安多(Amdo);2.在研究内容上,过度地偏重对“多偶制”和社区婚俗的描述,缺少了对藏族婚姻的宏观把握。为弥补不足,本文分别选取安多藏区不同生计方式下的社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的文献稽考和深入的田野实证展现当代安多藏族在婚姻形态、通婚禁忌、择偶标准、婚姻缔结等方面的原貌,试图完成一次对安多藏族婚姻形态及婚姻文化的专题性、系统性、整体性研究。全文紧扣“历史与现实”两条脉络,把握“农业、牧业、半农半牧业、城镇”四重生计空间,通过11县15乡5镇21个村落的田野调查将绒哇(rong ba,农民)、卓巴(vbrog pa,牧民)、绒玛卓(rong ma vbrog,半农半牧民)、城镇民的婚姻串联起来,整体考量,既对发生在当代安多社会的藏族传统婚姻进行深描又对传统婚姻在经济类型、文化偏好、现代化信息影响下的动态嬗变观察、分析。研究的主体内容按照四个专题展开:1.神话中的婚姻研究;2.一个人能拥有几个配偶?3.一个人不能和谁结婚,能够和谁结婚,优先和谁结婚?4.一个人怎样结婚?第一专题“藏族传世神话中的婚姻研究”呈现在第二章,以神话转喻现实世界,勾勒出藏族婚姻观念、婚姻形态及婚姻文化的大致轮廓。第二专题“一个人能拥有几个配偶”展示在第三章,着墨于安多社会同时并行的四种婚姻形态“着桑婚(grogs bzang,走婚)、共妻制、共夫制、专偶婚”,是研讨的重点与核心。第三专题“一个人不能和谁结婚,能够和谁结婚”涉及择偶标准,又分为“禁止”与“许可”两个层面。笔者因循“先禁止后允许”的研究顺序,用第四章梳理出骨系(rus pa)、信仰、疾病、职业、饮食、族籍等在安多藏族通婚上酿成的限制与禁忌,用第五章介绍社会许可婚龄的仪式“戴天头”(skra phab,成人礼),藏族多元的择偶标准,自由恋爱与父母包办并立的择偶方式。第四专题“一个人怎样结婚”编排在第六章,齐现偷抢、聘娶、招赘三种婚姻缔结方式。结论部分回顾全文,意欲得出以下观点:1.安多藏族在婚姻形态及婚姻文化上呈现出“既多样又关联”的特点,多样之中隐含关联;2.提出反思,阐释安多藏族婚姻在藏区社会发挥的实际功能,探索其存续的价值性与合理性。

张双智[4](2015)在《太虚大师佛教抗日救国论》文中研究表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佛教领袖太虚大师严正谴责日军侵略,号召国内各方团结一致支持国民政府,坚信中国抗战必胜。在国内外发表演讲,鼓励佛教青年放弃清修,自卫反击日本,降魔护国,以尽国民的力量;呼吁日本佛教徒制止本国军阀的残暴侵略行径,止息战争。太虚率佛教访问团到缅甸、印度、斯里兰卡、新加坡等国家拜访当地侨胞、政治人物、佛教领袖,宣讲中国抗战真相,倡导建立佛教国际统一战线,以实际行动维护人类的长久和平。

刘亮红[5](2014)在《唐中期官德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官德是官员这一道德主体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既具普遍意义又具特殊价值的立己为政规范。官德思想是人们对官员立己为政实践中所应有的道德品质、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所应有的价值观念及实践方法的认识。唐中期官德思想是唐中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君臣大义不明的中唐政局、先文学后德行的取士制度及昌明官德不力的儒学,都给唐中期官员的道德品质提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复兴儒学、重振先王之道、重建儒家伦常道德就成为唐中期继承儒学道统、维持社会伦理秩序,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唐中期人们对于官德问题的思考是建立在以下认识基础上的:一是对天与人关系的认识。人们对天人关系的思考与认识解决了人的道德性来源。在天人关系论上,形成了天与人相乖相异、相分相对及相胜相用等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尽管围绕天人关系,形成了不同的认识,但都无一例外地都排除了天的绝对作用,发挥儒家内求于心的传统,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认为个人的道德修养是立身之本。二是对人性善恶的认识。对人性善恶问题的认识则解决了道德修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问题,而且,不论人性善恶,道德修养都是必须的,或是为发明善性,或是为去性之恶。三是对圣人之道的认识。对圣人之道的认识既关乎传统文化与道德的传承问题,又关乎现实生活的道德指向问题,对圣人之道的认识解决了官员道德追求、道德修养的指向及目标问题。作为政治道德的核心,官德既体现一般政治道德的普遍要求,又具有基于官员特定身份伦理的行为规范。具有普遍意义的修己之德是所有人修齐治平的基础,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官员来说,正己是正人的前提,官员修身正己是其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与起码的道德要求,更是他们发挥道德示范作用的主要方面。而从身份伦理角度来考察的君德与臣德,不仅直接关乎官员的从政道德及其实践,而且对社会风化影响深远。修己之德、君德、臣德等共同构成了唐中期官员道德品质规范的主要方面。作为道德社会化、制度化产物的官制、律法及礼制等社会上层建筑都留下了深深的道德烙印,其中的许多制度都是为社会所普遍认可的、对官员道德的刚性要求,不容僭越。对官员道德的要求及强化在官制上主要体现在对官员的选拔、任用及考核等环节中;在律法上主要体现在与官员道德直接相关的专制秩序性律法、家庭伦理性律法及职务性律法中,因为,律法既源于道德、又是道德的操作机制、强化机制和纠错机制;道德为礼仪之本,作为道德的仪式化表达与要求,官德思想主要体现在祀天之礼、祭地之礼及享宗庙之礼。最先感到唐中期官德不力的是或处于学术文化中心或处于政治中心,或同时处于两个中心的思想家们,他们或以文以载道,或亲自参与政治改革,在为唐中期官德的昌明呼吁呐喊、献智出力,形成了一批既为时人所瞩目,又启发后人深思的关于官员道德的思想成果。这批思想家以韩愈、李翱、柳宗元等人为代表。他们在针砭时弊、审时度势的基础上,以修齐治平、内圣外王为目标,以传承圣人之道为己任,形成了自己既具时代特色、又有普遍意义的官德修养思想,他们的思想涵盖了官员道德修养的目标、道德修养的境界及道德修养的方法等问题,是考察唐中期官德思想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体现了那个时代对官德修养问题的最深思考及他们重建国家权威与思想秩序的努力。唐中期之世不仅经历着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强大失落感,而且承载着社会知识精英对宇宙、社会、人生的巨大质疑与深刻反思,还面临着儒学理论形态的重大调整和全新改造,孕育于其间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官德思想尽管在当时没有成为为社会所普遍认可的一般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但是它不仅集中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仕文化的主流意识,体现了那个时代高瞻远瞩的思想家对当时现实问题的求解与思考,而且将之置于整个儒家德治思想发展的宏观视角来纵向考量的话,唐中期官德思想是有地位、有影响、有价值的,它前承汉儒之德治传统,中逆魏晋之自恣无君,而后启宋代内圣外王之合一,于中国政治思想的整体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从思想来源及其构成来看,唐中期官德思想是唐代三教并重既争胜又合流的缩影与集中体现;从世界观的影响来看,唐中期官德思想受儒释道并存的浸染表现出以儒治世、以佛道治心,治世与治心分离的二元价值取向;从现实效果来看,唐中期官德思想远没有发展成为唐中期人们所普遍认可并践行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而是在与治统的并行与对抗以重建国家权威与思想秩序的上下求索中举步维艰,但这正好体现了士大夫难能可贵的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底气和胆气。

王鹏飞[6](2014)在《道家与道教思想史批判 ——一种现象学神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鉴于对道家与道教思想史研究的传统思维方式的局限性,我们有必要援引中国传统学术中所欠缺的现象学—神学作为新型方法论重新思考其根本问题。比较宗教学的方法是对它的必要补充。一般说来,此二方法分别具有纵向与横向的思想维度。就前者的逻辑性而言,这种研究可以被表述为关于“中国根柢”的历史哲学。首先要重识的一大问题就是老子思想的主旨。受庄学与《易传》传统的儒学影响,《老子》的第一义长久以来被解读为形而上学。这与今通行本的流行有历史性的联系。但从帛书《老子》的版本价值和篇次结构看,老子思想的真义在于政治哲学。在《汉书·艺文志》的提示下,通过追溯老子跟其身前的汤武辅相(伊尹、姜尚)、管仲与其身后的稷下诸先生(含荀子,不含孟子)的道统联系,我们可以认识到老子学统被扭曲的史实及其深刻原因。更重要的是,我们据此可以申辩中国思想义的两大问题:一、老压其实貌台神离,是异非一.老学正传只有稷下一脉,没有庄子别支;二、儒家所追溯的“先王”道统其实属于管老政治系,不属于思孟道德系。紧接着的问题就是,韩非的注老、学荀其实是假象,他最后与老学所批判的道德主义儒学勾结为“阳儒阴法”系统,建立了主宰中国历史二千年的秦制。老学正宗在秦汉以后,尤其是在汉武帝㈧董仲舒以后就断绝了。至此,先秦诸子的争鸣局面彻底定型。此后,“老子”便只能作为一个外在符号被区别于道家的道教所利用。没有老学正义的失传,就没有道教的诞生。黄老道的神仙思想化与儒学谶纬化乃是从道家到道教的历史中介。其次,“道教”从杂而多端、涵义不明到教义、组织的规范化,是在佛教于汉末(正式)传入后的刺激下才逐渐形成的。此时的儒道已经没有了先秦时的对立,而是统一为将佛教中国化的手段。《太平经》和太平道实际上都秉承了汉代经学家的“太平”思想,是儒教内部的反对形式,其作用只是改朝换代,而儒家礼制政体不变。与此同时,符篆派道教被要求向一开始就认同礼教的政治形式的丹鼎派看齐,由此便开启了道教改革。道教改革的完成也就是其礼教化的完成。在此期间,儒生作为玄学家完成了老庄一体化、佛学的玄学化等文化改制,道教则帮助儒家完成了“老子化胡”的历史任务。道教的宗教化运动最终没能超越礼教的限定,故而作为托名老子的宗教在精神本质上像老子的哲学一样丧失了自我。再次,在唐宋“三教合一”的时代思潮中,道教理论家积极汲取玄学和佛学资源,创立了重玄学和内丹学,最终为理学的建立提供了意义重大的学理要素。在佛学方面,“华严禅”的理事圆融说对理学的建构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理学家们也比较愿意承认这一点。但对于道教之学对理学的更重要的作用,理学家们则百般遮蔽,以提出“北宋五子”道统为主要依据。陈景元是揭蔽此一重大理论问题的关键人物。他对理学比张伯端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不但传续钟吕、陈抟的内丹学,而且还继承了唐玄宗的老学Ⅷ重玄学,最终可以证明玄学对理学的深刻价值。最后,理学的完成同时就是礼教的完成。金元以来,各种“新道教”涌现,以全真道和净明道为主。这一方面说明了原有形式的道教在本质上的结束,一方面暗示了道教的新形式不再是旧式的宗教管理,而是秉承着礼乐之乐的文艺精神的艺术创作。张正常、张宇初父子与明初统治者的合作,王常月与清初统治者的合作,都只是对道门内部的管理,不再是道家与道教思想史的主流。其真正的主流是庄学或庄禅之学在中国文学中的大行其道,其本质是以乐文化的形式巩固礼文化的要求。《红楼梦》作为庄禅思想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最高成就,以文哲统一的方式将哲学上要思考的对象表达在文学中。从现代性的角度对道家与道教思想史的古典形式作一总结,在于审视和反思中国文艺的酒神精神的本质,而不是看道门组织中的道士们最后在干什么。综上所述,道家与道教思想史顺次经历了哲学、宗教、艺术三大历史阶段。基于这种思想史考察,我们要从神学的高度作价值判断:第一阶段是老学政治道统及其德性正义逐步丧失的过程,是儒法合谋的历史之恶;第二阶段是道教助儒家礼教将佛法正义不断扭曲而中国化的过程,道教自身最后也被礼教所同化,而不具备真正的宗教精神;第三阶段是礼教因臻于成熟而转化为乐教的过程,庄学本质此时作为文艺美学的流行印证了庄儒貌离神合的历史真相。庄学作为心性自由主义思想与礼制僭政是一种阴阳合一的关系。通过以老反庄的形式反思道家的真正道统.进而指出儒家道统与汤武等“先王”的虚假关系以及秦朝秦制的夷族异端特征,我们可以获得批判和改善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学”资源,证明道家的未来价值在于发掘管老之学的有益政治思想。

傅映兰[7](2013)在《佛教善恶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佛教是一种层次非常丰富、内容极为复杂的宗教文化,善恶、苦乐、升堕、入出、染净、愚智等等问题,都在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终极追求之笼罩下,而有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具体论述。其中,对善恶的讨论,可谓佛教诸乘诸宗所共同关心的基本问题之一。浅言之,这是人乘佛教过好现实生活、完善人生道德的重要命题;深言之,则有大乘佛教超越善恶、无我利他的世俗谛与胜义谛不二一如的纵深论述。对佛教善恶思想进行系统的考察,从佛学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是颇有意义的。如果不太严格地对宗教和科学进行区分,人们往往认为科学侧重在求真,而宗教侧重在求善。人们也往往认为,各种宗教都有与人为善、劝人为善的共同特征。然而,如果我们要做专业的探讨,就必须对“善”及其反面“恶”进行严格的界定,即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善和恶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具体回答,必会将各种宗教区分开来,而我们也就能于其中间见到佛教文化的思想特色。佛教经典里对善恶的定义有很多描述,有从因果轮回的角度,以结果之苦乐对行为之善恶进行判断的;有立足于心识理论,从心理活动本身的倾向性、功能性特征出发,而对各项心理活动或状态进行善恶之判断的;还有的从客观真理、终极真实的角度,试图将善恶与真理、真实对接而予以判断。在追寻中,我们需要用清醒的目光,寻找清晰的路径,在繁茂的思想森林里,撩开丛生的文字草木,登上高处而见到佛教善恶的真实本面。继而我们就会发现,佛教善恶思想的内容恰如大山一样,胸怀宽广而蕴藏丰富。我们知道,佛教有着强烈的人间性和超人间性,就如同其创始人释迦牟尼一样:悉达多太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却放弃荣华出。家追求解脱;获得了解脱之后的释迦牟尼,仍然回到世俗生活进行社会教化的工作。佛教的善恶思想,首先是人间性的,以止恶行善为手段追求现吐的幸福快乐;其次又是超人间性的,要斩断善恶而超出生命轮回以获得解脱;最后又是于人间实现超人间性、将超人间性实现于人间,以即善而恶、即恶而善、善恶不二的智慧和慈悲,回到现实生活中实现生命的无限价值。这样的一个圆圈,实际上所诠释的即是佛教的善恶内容之深层逻辑。以善恶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我们会有更为深入的追间,可以展开为两个维度:善恶必有其深层的原理、承担的主体和呈现的特性,这一个层次我们可以以“事相”来予以概括;同时,善恶的内容本身透露出的人间性和超人间性,如果结合处所和出路予以描述,则是相对于心灵和生命的内在,以及对心灵和生命的超越,这一个层次即是善恶的“内在”和“超越”问题。前一个问题,展开来就是:善恶何以可能?善恶是谁的善恶?人类到底是以善为本性还是以恶为本性?在佛教看来,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因缘条件下的存在,善恶同样如此,是因缘而起的存在。缘起的善恶,以运动的、可分的、非主宰的、受限的个体为主体,这种主体是缘起而非实体的。六道生命中的人类,与其他五道生命的特性有着明显的不同,同时又有着潜能层面的重叠和交叉,从根本来说,仍然是缘起的。后一个问题,展开来就是:善恶是哪里的善恶?善恶的终极出路在哪里?善恶的处所和出路是彼此隔绝的还是彼此圆融的?为了易于理解,我们有必要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首先思考处所与出路的关系问题,即处所和出路实际上并非空间的转移,而仅仅是人心的转向:内在还是超越,归因于心的迷悟。在此基础上,我们就会顺藤摸瓜,揪出两个答案:心迷则内在,心悟则超越;迷也好,悟也罢,都在生命和心灵中展开。最后,必须对佛教的善恶做出一个总体上的评估。我们会发现,从止恶行善到超越善恶,佛教最为关注的是人类的主体能动性,明白认定的是符顺于客观真实的平等,踏实实践的是改造身心而臻于圆融的积极。在这个曲折而艰难的探索过程中,我们立足于对文本的解释和对思想的剖析,从而对佛教的善恶思想进行寻绎和探讨,其结论是:佛教的善恶思想,遵循着缘起性空的根本法则,表现为现象和体性层面的复杂内容,是佛教入世修行和出世超越、踏实生活与崇高追求等不二一如的根因。总之,佛教的善恶思想,其丰富的层次和复杂的内容,既繁复错综,又一以贯之。对佛教的善恶思想,需要“内在者”的深入体味以及“外在者”的清醒把握;如此,才能做到真正的如实认知。

沈晓文[8](2013)在《从艺术语言学角度谈鲁智深形象塑造及其艺术性研究》文中指出鲁智深是小说《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之一,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小说作者对鲁智深形象塑造十分成功,是小说中较少几位得到广大读者和专家学者一致肯定和喜爱的人物。鲁智深性格分明,形象立体饱满,集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慷慨仗义、粗中有细、直爽豪迈、粗鲁性急等多种性格特征与一身,这样成功的形象塑造要归功于小说作者炉火纯青的语言造诣,作者从语言、外貌、行为等多个角度出发,运用比喻、夸张、对比等多种艺术手法,塑造出了这样一个令人又敬又爱的胖大和尚。塑造鲁智深这一形象的艺术语言及其经久不衰的艺术性很有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分为五章进行分析研究,第一章是绪论,主要简单介绍了《水浒传》的版本问题、人物形象塑造对小说艺术性所起的重要作用、对鲁智深形象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意义和研究方法。对与《水浒传》人物研究相关的文章、鲁智深形象研究相关的文章及与《水浒传》艺术手法研究相关的文章进行了详尽地考察,力求将鲁智深人物形象研究的现状作一个全面而详实的说明。之后再分四章进行具体论述:第二章分析了鲁智深在《水浒传》中的重要性,并从章节安排、情节安排、专家评价等角度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第三章从外貌、话语、动作三方面的艺术语言描写出发分析了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第四章从对比艺术手法这一角度出发,对鲁智深与武松、李逵、林冲、杨志、宋江等几位英雄进行比较分析,并将鲁智深自身的不同行为进行对比研究;第五章从形象艺术性角度对鲁智深的英雄性、凡人性和神佛性进行阐述研究。

牟成娟[9](2012)在《回鹘佛教功德思想研究 ——以回鹘文佛教文献为中心》文中指出鉴于人们对功德观的认识存在种种困惑与误区,本文首先厘清了功德丰富而深刻的佛教文化内涵,详尽揭示了功德的四层含义:特点、善因、德性和福德,点明后三者为功德一词的核心义项。基于国内外目前尚缺乏对佛教功德思想的系统研究,又简单指出了佛教功德的类型和特点,概述了佛教功德思想的内涵、基本发展路线及其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梳理回鹘文佛教文献和回鹘文题记、愿文等原始资料,将前者分为回鹘文原始和部派佛教经典、回鹘文大乘佛教经典、回鹘文密乘佛教经典及其它佛教撰述四类。全文的重点在于,整理出其中与佛教功德思想有关的文献及其内容,从善恶说、利益说、美德说和人生观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回鹘功德思想的具体内容和表现,揭示了回鹘功德思想的理论特点和实践特点。论述了回鹘功德思想对中世纪以后维吾尔伦理思想的影响,展示其在石窟壁画等方面创造的丰厚艺术遗产,以期对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利益观、道德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启发作用。

侯艳[10](2010)在《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 ——以汉唐为中心》文中认为佛教美术指与佛教活动相关,适应佛教思想信仰,服从佛教偶像崇拜和礼仪要求,应教化活动或教团生活之需要而产生的美术现象。它具有佛教的意义、内容、用途、功能,同时也涵盖了美术的各部门。佛教美术研究是涉及到佛教与美术两个领域的交叉学科,包括了美术、宗教、考古、历史、中外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内容。佛教美术研究的基本方法有二:一是以佛教美术创作为依据,通过对美术作品、图像的研究归纳出佛教美术作品的特性,以此来认识、理解佛教文化。或者兼以佛教文献为参考,探讨佛教美术的性质与宗教意义。二是以佛经文献研究为中心,通过对佛经中与美术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而总结概括佛教美术的意义、发展源流及其美术史地位。这种研究是佛经文献研究的一个方面。综观我国佛教美术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绝大多数都是以美术这一具体形态为立足点来研究佛教美术的,目前以文献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佛教美术理论者还不多。佛经并非专门的美术理论着作,但其中关于美术的一些论述也是佛教美术理论的构成部分,对我们认识、理解佛教美术理论有重要意义。因而收集整理佛经中的美术文献,从而考察概括佛教美术理论之特性,这种研究方法也是不能忽略的,可补当前佛教美术与佛教文献研究之不足。本文对我国汉唐时期佛教经典中与美术理论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概括、细致描述,从而发现其特点与规律,阐释其在佛经文献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了我国汉唐时期汉译佛经之美术文献,兼及文学作品、各种教外文献资料中与佛经美术理论相关的材料及佛教美术作品图像与实物资料。本文的主要价值在于:首先,从佛教思想、文化内涵的角度分析了佛经美术文献的宗教意义及佛教思想对美术理论的重要影响。其次,通过考察佛经美术文献中的美术理论、技法、实例等,研讨了佛教美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传播、流变。再次,是以文献为依据,阐述佛经美术理论在佛教中的应用和地位,以及佛教美术的实用性对美术自身发展的影响。

二、不能成佛的杀人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能成佛的杀人者(论文提纲范文)

(1)比较法视野下的藏区解纷模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藏区解纷模式及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 强调“法”的当先作用, 但国家法不被信仰
    (二) 藏区法治研究的基础缺乏国际化视野
    (三) 法律与宗教的关系研究中过于强调宗教对法治力量的削弱
二、藏族习惯法与藏传佛教价值的再发现
    (一) 藏族习惯法是藏区法治的主要法律来源
    (二) 藏传佛教不是藏区法治的障碍
    (三) 藏传佛教和藏族习惯法与现代法治理念相符
三、藏区具备更好的法治文化和土壤
四、藏区实现法治的障碍在于落后的经济形式
五、结语

(2)文化融合视域中的《六度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学术回顾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目标及内容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三国佛教考论
    第一节 三国佛教于正史缺载探因
    第二节 康僧会时代的三国佛教状况
        一、寒门之兴与佛教崛起
        二、魏:玄学、般若与戒律
        三、吴:巫道背景下的多元风尚
第二章 康僧会及《六度集》考论
    第一节 康僧会行止及江南佛教开创
        一、康僧会生平及译经着述
        二、何以是江南佛教第一人
        三、康僧会的佛学师承
    第二节 《六度集》形成、版本及流传
        一、成经时间及缘起
        二、文本性质
        三、版本流传
第三章 《六度集》和儒道释初度触碰融合
    第一节 交州学风:《六度集》融摄性之源
        一、士燮与交州儒风
        二、交州佛法先于江东
    第二节 殉道气质:《六度集》弥合性之因
    第三节 彼岸之舟:糅合大小乘的六度菩萨行思想
        一、小乘声闻四果:《六度集》的修持进阶理想
        二、《六度集》中的菩萨与大乘六度菩萨行精神
    第四节 趋儒扬佛:仁爱思想与佛教护国兴邦观念
        一、儒释汇流渊源有自
        二、《六度集》寓慈悲于仁道
        三、佛教护国兴邦观念树立
    第五节 兼达杂家道术:中土生死观念与佛家生命智慧
        一、佛法东渐前的中土生死观
        二、《六度集》对杂家道术生死观的涵纳与融摄
        三、《六度集》之后:中土文化对佛家生命关怀智慧的融摄
第四章 《六度集》的文学性(上)
    第一节 文质交融视野中的内典范本探因
        一、文学自觉与佛典翻译由质趋文的同向平行发展
        二、本生经的文体、四言格和表达手法优势
        三、编译者内外兼备、超然远诣的才华志向
    第二节 语体风格:文白混杂而偏文、雅俗兼容而偏雅
        一、前代译经:就“俗”不避“雅”
        二、《六度集》:趋“雅”不脱“俗”
        三、《六度集》语体风格成因
    第三节 文学体式:近散非韵的本生经叙事体
        一、本生经?叙事性?散文体
        二、篇章结构与叙事模式
第五章 《六度集》的文学性(下)
    第一节 《六度集》中的佛经修辞
        一、反复
        二、夸饰
        三、铺排
        四、譬喻
    第二节 佛经文学的描写场域
        一、神通变异
        二、时空幻境
        三、誓愿征验
        四、丑秽不净
    第三节 形象世界的凡圣众相
        一、凡圣交融的佛陀形象
        二、理家与商人的正面形象
        三、调达前身等恶人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安多藏族婚姻形态及婚姻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文本资料综述
        三、小结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路径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路径
    第四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田野选点与工作说明
        一、田野选点说明
        二、田野工作说明
        三、访谈语言记录说明
第二章 藏族传世神话中的婚姻
    第一节 藏族祖源神话“猴魔婚媾”中的婚姻
        一、藏族起源的“猕猴来源说”
        二、猴魔婚媾与藏族婚姻
        三、初步研究结论
    第二节 苯教创世神话中的婚姻
        一、《斯巴卓浦》(srid bvi grol phug)中的婚姻
        二、《“黑头矮人”出世》(dbu nag mivu dra chags)中的婚姻
        三、《兄妹分财与祈神》(ming sring dpal bgos dang lha vdogs)中的聘娶婚
        四、感光神话中的婚姻
        五、初步研究结论
    第三节 神山圣湖神话中的婚姻
        一、四大念青(gnyan chen sde bzhi)的来历与婚姻
        二、安多着名山神的来历与婚姻
        三、卫藏、康区其他着名山神的来历与婚姻
        四、探索分析
第三章 安多藏族的婚姻形态
    第一节 对偶婚之一:着桑婚
        一、历史与文献中的着桑婚(grogs bzang)
        二、安多农区秘密的走访婚
        三、安多牧区公开的乞董恋(khyi rdung)与钻帐篷婚
        四、私生子:“着桑婚”的副产品与女子生育能力的试金石
        五、探索分析与初步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偶婚之二:安多-玛曲“兄弟共妻”婚
        一、历史与文献中的“禾久确芒”(shug gcig khyo mang)
        二、安多-玛曲“兄弟共妻”婚的田野案例
        三、安多-玛曲“兄弟共妻”婚的功能分析与文化透视
        四、初步研究结论
    第三节 对偶婚之三:“一夫多妻”婚
        一、历史与文献中的“确久禾芒”(khyo gcig shug mang)
        二、安多藏族“一夫多妻”婚的田野案例
        三、安多藏族“一夫多妻”婚的比较与讨论
    第四节 专偶婚:“一夫一妻”婚
        一、历史与文献中的―确久禾久”(khyo gcig shug gcig)
        二、安多藏族“一夫一妻”婚的田野案例
        三、安多藏族“一夫一妻”婚的比较与讨论
第四章 安多藏族的通婚限制与禁忌
    第一节 血缘外婚制
        一、历史与文献中的藏族“血缘外婚制”
        二、藏族的“血缘外婚单位”:“日巴”(rus pa)与“莎察”(sha khrag)
        三、“四根骨头”与安多绒哇的骨系继嗣法则
        四、对触犯禁忌者的神谕惩处与宗教“净化”
    第二节 骨系等级内婚制
        一、“日巴”之高低贵贱
        二、骨系等级内婚制
        三、象征“污秽”的职业者及其通婚限制
    第三节 顺玛(srung ma)不和者不婚
        一、顺玛及其分类
        二、与“斯巴嘉姆”之家的通婚禁忌及例外
        三、与供养“啼让”(thevu rang)之家的通婚禁忌
    第四节 信仰、族群及其他通婚禁忌
        一、被排斥在婚姻圈外的麻风病人
        二、禁止与“食鱼”者通婚
        三、藏-穆之间的通婚禁忌以及例外
        四、“洛锐”(lo ris)相克者的通婚困扰与禳解
        五、不与“吾兰端沫”(bu lon ston mo)之家通婚
        六、禁止与有纠纷的部落通婚
        七、“反对与异族通婚”的族内婚规则
第五章 安多藏族的择偶
    第一节 叩开婚恋之门的成人礼:“扎普巴”(skra phab pa)
        一、初识“扎普巴”
        二、文献与田野中的安多藏族“扎普巴”
        三、“扎普巴”的社会功能与行礼因由
        四、“扎普巴”的制度性干预
        五、“扎普巴”的文化内涵
    第二节 安多藏族的择偶标准
        一、历史与文献中的藏族择偶标准
        二、安多藏族择偶的田野案例
        三、探索分析与初步研究结论
    第三节 安多藏族的择偶方式
        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二、自由恋爱
        三、探索分析与初步研究结论
第六章 安多藏族的婚姻缔结方式
    第一节 抢婚
        一、用武力夺娶女子的抢婚记忆
        二、安多藏族抢婚的类型与田野个案
        三、安多藏族抢婚的文化释源
        四、初步研究结论
    第二节 纳玛棱巴(mnav ma len pa)
        一、世界各族的聘娶婚
        二、历史与文献中的“纳玛棱巴”
        三、安多藏族“纳玛棱巴”的田野案例
        四、“纳玛棱巴”的文化阐释
    第三节 玛巴棱巴(mag pa len pa)
        一、世界各族的招赘婚
        二、历史与文献中的“玛巴棱巴”
        三、安多藏族“玛巴棱巴”的田野案例
        四、安多藏族“玛巴棱巴”的发生动因与文化解析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多样与关联
        一、多样
        二、关联
    第二节 反思与补充
        一、对安多藏族婚姻合理性的再思考
        二、对安多藏族婚姻文化变迁的补充
附录 1
附录 2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太虚大师佛教抗日救国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支持国民政府抗战,坚信日本必败
二、组织佛教界抗战,鼓励佛教青年降魔卫国
三、呼吁日本僧徒悔悟,实践佛教和平本怀

(5)唐中期官德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1.1 关于官德内涵的研究
        1.1.2 关于唐中期官德理论基础的研究
        1.1.3 关于唐中期官德认识的研究
    1.2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2.1 选题缘由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结构、研究方法、创新及难点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2 基本结构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及难点
第2章 官德式微的唐中期社会
    2.1 君臣大义不明的唐中期政局
        2.1.1 藩镇割据背国忘君
        2.1.2 宦官专权君臣道隔
    2.2 先文学后德行的科举取士制度
        2.2.1 秀才之科难得其人
        2.2.2 明经进士崇末抑本
        2.2.3 争第请托亏损国风
    2.3 倡明官德不力的儒学
        2.3.1 道教融汇儒佛修身治国之道
        2.3.2 佛教心性论与儒学争胜
        2.3.3 儒学治国乏力治心无门
第3章 唐中期官德思想的理论基础
    3.1 天人关系论
        3.1.1 天与人相乖相异论
        3.1.2 天与人相分相对论
        3.1.3 天与人相胜相用论
    3.2 人性论
        3.2.1 性三品说
        3.2.2 复性说
    3.3 儒家之道
        3.3.1 仁义之道
        3.3.2 性命之道
        3.3.3 大中之道
第4章 唐中期的官德规范及其德目
    4.1 修己之德
        4.1.1 忠孝
        4.1.2 诚信
        4.1.3 明智
    4.2 君德
        4.2.1 从谏
        4.2.2 任贤
        4.2.3 从众
    4.3 臣德
        4.3.1 与君同体
        4.3.2 匡正辅弼
        4.3.3 利民安俗
    4.4 君臣之际
第5章 唐中期官德思想的制度化表达
    5.1 官制
        5.1.1 取士
        5.1.2 铨选
        5.1.3 考课
    5.2 礼制
        5.2.1 祀天之礼:昭格上下,遵从等威
        5.2.2 祭地之礼:答受命之符,彰致敬之道
        5.2.3 享宗庙之礼:尊九庙以崇孝,谒五陵以奉先
    5.3 律法
        5.3.1 专制秩序性律法
        5.3.2 家庭伦理性律法
        5.3.3 职务性律法
第6章 唐中期的官德修养思想
    6.1 “修己立诚”的官德修养论
        6.1.1 理想人格论
        6.1.2 “修己立诚”的修养工夫论
    6.2 “去情复性”的官德修养论
        6.2.1 圣贤理想人格论
        6.2.2 至诚尽性的修养境界论
        6.2.3 去情复性的修养工夫论
    6.3 “方其中圆其外”的官德修养论
        6.3.1 理想人格论
        6.3.2 修养工夫论:方其中圆其外
第7章 唐中期官德思想的历史地位
    7.1 前承汉代之德治传统
        7.1.1 重士德
        7.1.2 重孝治
        7.1.3 重任贤
        7.1.4 重君臣纲纪
    7.2 中逆魏晋之自恣无君
        7.2.1 反以无为本宇宙观
        7.2.2 否认无为而崇有为
        7.2.3 弃无君而推尊君治
        7.2.4 似曾有恣而实自励
    7.3 后启宋儒内圣外王之合一
        7.3.1 中兴儒学之路径被因袭
        7.3.2 以心通经之方得以光大
        7.3.3 内圣外王之合一启新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道家与道教思想史批判 ——一种现象学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道教:何谓“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第二节 道教研究的现状:已有的方法、可能的视角与必要的新思路
    第三节 神学视角下的道教的存在问题:从“存在—神—学”到历史哲学
    第四节 关于方法论的进一步说明:比较宗教学的方法与本质
第一章 先秦与秦汉的道家政治传统及其与儒法两家思想的关系
    第一节 伊尹的“外王内圣”之道:道家始祖的“德”性政治传统
    第二节 老子的“玄德”政治论:政治与道德的二元结构问题
    第三节 老子与庄子及其后学的反知主义:体用一元的思维方式
    第四节 前期黄老道的处士精神及其思想的法家化:从齐国稷下学宫到汉初黄老道
    第五节 秦式法家与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道德型政治范式的历史性确立
    第六节 后期黄老道向神仙思想与革命理论的转化:谶纬神学在儒道之间的历史传承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的道家与道教政治观及其神学建构
    第一节 五斗米道与太平道的政治形态:道教的乌托邦与千年王国
    第二节 王弼与郭象的“三玄”解释学:玄学的方法论及其本体论与本源论
    第三节 嵇康之死与阮籍的反隐士论:隐逸与僭政的隐秘联系
    第四节 南北朝的道教改革:从“六天”到“三天”
    第五节 “三洞四辅”说的两种版本及其差异:道教的判教体系
    第六节 “老子化胡”说的两种版本及其联系:从伪说到史实
    第七节 葛洪的《抱朴子》与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丹鼎派与符箓派的神学结构
    第八节 四种道教说与“道教的终结”论:关于道教的类型学分析
第三章 唐宋道教的重玄学与内丹学及其与儒家理学的关系
    第一节 重玄学的玄学本质:从比较道教重玄学与佛教中观学到比较道性论与佛性论
    第二节 唐玄宗的“援儒入道”及其老学新解:重玄学的义理转向与儒学复性论的复兴
    第三节 重玄学与理学的思想联系:杜光庭与陈景元的老子注及其影响
    第四节 内丹学与理学的思想联系:“先天一(?)”论对理气关系的建构作用
    第五节 理学作为“三教合一”的核心产物的思想本质:儒家思想出场的新路径
第四章 宋元至明清道教的审美化嬗变与神学意义及其与儒家心学的关系
    第一节 宋代娱乐文化的兴起与道教美学的成熟:苏轼与白玉蟾的美学思想
    第二节 “罗天大醮”的神学政治游戏:道教文化从礼教到乐化的转变
    第三节 全真道的文艺精神及其南北宗的异同:王重阳的“诗道”及其影响
    第四节 净明(忠孝)道的内容与形式:儒家心学与道教戏曲
    第五节 两种“新道教”说:全真道与净明道本非道教
    第六节 明清道教美学的伦理学本质:组织性道教的僵化与中国文学史的酒神精神
附论 道教美学对清后学术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己发表的论文成果

(7)佛教善恶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创新之处
    五、主要内容
第一章 善恶的定义
    第一节 由行而定义善恶
    第二节 由心而定义善恶
    第三节 由理而定义善恶
    第四节 由体而定义善恶
    第五节 定义相关之考察
第二章 善恶的内容
    第一节 世间生活的善恶
        一、追求现世安乐
        二、世间善恶的具体内容
        三、注重世间善恶的原因
    第二节 小乘佛教的善恶
        一、灭生死之胜义恶
        二、取涅盘之胜义善
    第三节 大乘佛教的善恶
        一、对善恶的两重升华
        二、大乘视野下的恶
        三、终极圆满的善
        四、善与恶的不二
        五、真与善的不二
第三章 善恶的事相
    第一节 善恶的原理
        一、缘起法则
        二、烦恼的缘起
        三、烦恼的对治
        四、善的缘生
        五、智慧的开掘
    第二节 善恶的主体
        一、缘起必然无我
        二、“实体我”的义蕴
        三、“实体我”的破除
        四、“假名我”之种种
        五、“假名我”的安立
        六、产生迷谬的根因
    第三节 人性的善恶
        一、两类“性”的差别
        二、人性:人类的类性
        三、人性的特质
        四、人性的类型
第四章 善恶的内在与超越
    第一节 入世与出世的不二
        一、对佛教“出世”的谬解
        二、“世间”的正义
        三、小乘佛教的出世精神
        四、大乘佛教的出世精神
        五、两种出世精神的差异
    第二节 善恶的内在
        一、个体的善恶升沉
        二、社会的善恶进退
        三、人天的善恶交感
    第三节 善恶的超越
        一、超越的现实起点
        二、超越的具体过程
        三、疑义略辨
        四、超越的终极境界
第五章 善恶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 善恶的人本特征
        一、由人身可臻善恶之极
        二、依人身而超越善恶
    第二节 善恶的平等特征
        一、善恶因果的平等
        二、佛性超越的平等
    第三节 善恶的积极特征
        一、止恶行善的积极
        二、破执显性的积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从艺术语言学角度谈鲁智深形象塑造及其艺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水浒传》版本问题
    第二节 人物形象塑造对小说艺术性所起的重要作用
    第三节 对《水浒传》人物鲁智深研究的现状
    第四节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方法
        一、 论文选题的意义
        二、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鲁智深在《水浒传》中的重要性
    第一节 鲁智深生平概况介绍
    第二节 鲁智深在《水浒传》中的地位
        一、 从小说章节安排来看
        二、 从人物结局来看
    第三节 历代学者对鲁智深的评价
第三章 从艺术语言角度谈鲁智深形象的塑造
    第一节 对描写鲁智深外貌的艺术语言分析
        一、 提辖鲁达
        二、 醉酒后的鲁智深
        三、 大闹桃花村的花和尚
    第二节 对描写鲁智深话语的艺术语言分析
        一、 对恶人的粗言秽语
        二、 对长老的顺从
        三、 对朋友的体己话
        四、 语言中的智慧
        五、 呆话、傻话
    第三节 对描写鲁智深动作的艺术语言分析
        一、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艺术语言分析
        二、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艺术语言分析
第四章 从语言角度谈鲁智深与小说其他人物形象比较
    第一节 从语言角度谈鲁智深的机智与武松的谨慎
    第二节 从语言角度谈鲁智深的鲁莽与李逵的野蛮
    第三节 从语言角度谈鲁智深的无畏与林冲的隐忍
    第四节 从语言角度谈鲁智深的洒脱与杨志的执着
    第五节 从语言角度谈鲁智深的大义与宋江的小义
    第六节 从语言角度谈鲁智深的粗与细
第五章 鲁智深形象的艺术性
    第一节 鲁智深有给民众带来希望与温暖的英雄性
    第二节 鲁智深让人又爱又气的凡人性
    第三节 鲁智深具有狂禅意味的神佛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9)回鹘佛教功德思想研究 ——以回鹘文佛教文献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回鹘文佛教文献简介
        一 新疆出土的回鹘文佛教文献
        二 敦煌出土的回鹘文佛教文献
    第二节 选题意义
        一 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提供文化资源
        二 意欲纠正对佛教功德思想片面化的理解
        三 有助于比较全面地认识维吾尔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综述
        一 关于佛教功德思想和回鹘佛教功德思想的研究
        二 关于回鹘文佛教文献的研究
        三 关于回鹘佛教历史的研究
        四 关于回鹘佛教艺术的研究
        五 国外对以上问题的研究
第一章 回鹘佛教功德思想源流略析
    第一节 功德思想在佛教中的地位
        一 “功德”的含义
        二 功德的类型与特点
        三 佛教功德思想的内涵及其发展
        四 功德思想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节 回鹘功德思想的来源
        一 回鹘文“功德”一 词的来源
        二 回鹘功德思想的佛教来源
第二章 回鹘文佛典译本的功德思想
    第一节 回鹘文原始和部派佛教经典的功德思想
        一 回鹘文原始和部派佛典纵览
        二 回鹘文原始和部派佛典的功德思想举要
        三 回鹘文原始和部派佛典的功德思想
    第二节 回鹘文大乘佛典的功德思想
        一 回鹘文大乘佛典纵览
        二 大乘佛典的功德思想举要
        三 回鹘文大乘佛典的功德思想
    第三节 回鹘文密乘佛教经典的功德思想
        一 回鹘文密乘佛典纵览
        二 回鹘文密乘佛典的功德思想举要
        三 回鹘文密乘佛教文献的功德思想
    第四节 其他回鹘文佛教撰述的功德思想
        一 其他回鹘文佛教撰述纵览
        二 其他回鹘文佛教撰述的功德思想举要
        三 其他回鹘文佛教撰述的功德思想
第三章 回鹘民俗佛教功德思想
    第一节 回鹘民俗佛教资料来源
        一 题记
        二 赞文
        三 愿文
        四 回向文
        五 序言和跋文
        六 木杵文
    第二节 回鹘民俗佛教功德思想
        一 善恶行
        二 利益趋向
        三 美德观
        四 人生观
第四章 回鹘佛教功德思想的特点
    第一节 理论特点
        一 缘起与有为功德
        二 缘灭与无为功德
    第二节 实践特点
        一 普遍性与理性并存
        二 兼信自力与他力
        三 世俗利益与神圣利益并重
第五章 回鹘佛教功德思想的历史影响和现代价值
    第一节 历史影响
        一 对中世纪以后维吾尔哲学、伦理思想的影响
        二 回鹘佛教功德思想的艺术产物
    第二节 现代价值
        一 对现代社会利益观、价值观的启发
        二 对现代社会道德底线的警示
        三 对现代社会道德建设的启发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 ——以汉唐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本体论
    第一节 "色"、"相"观
        一、"色"与"相"
        二、佛教"色"、"相"观
    第二节 "形"、"神"论
        一、"形"与"神"
        二、形神分离
        三、形神相即
        四、形神并重
    第三节 佛教美术之美学内蕴
        一、圆满和谐、广大包容之美
        二、清净光明、平等空寂之美
        三、佛教美术理论之美的缘起
第二章 功能实践论
    第一节 弘法传道、修行礼拜
        一、教团日常生活中的佛教美术
        二、佛教仪式中的美术应用
        三、弘法传道与佛教美术
        四、僧伽修行中的美术因素
    第二节 精神寄托、审美超越
        一、精神慰藉、审美借鉴
        二、礼拜供养、祈福发愿
    第三节 图文交辉、理事圆融
        一、以美术题材譬喻佛教的重要理论
        二、佛经譬喻中的梦境与幻相
        三、佛经譬喻中的画师形像
第三章 创作论
    第一节 题材论
        一、佛教偶像题材
        二、经变题材
        三、密教题材
        四、个案研究——光明意象
    第二节 技法论
        一、佛教雕塑、工艺美术技法与佛经
        二、佛教绘画
第四章 审美论
    第一节 庄严之美
        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
        二、相好庄严之教化作用
        三、庄严之审美意义
    第二节 以丑为美、以恶为美
        一、大忿怒相
        二、密教形像的特点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汉译佛经美术理论之影响
        一、汉译佛经与中古佛教美术思潮
        二、汉译佛经对美术创作主体思想之影响
        三、汉译佛经对中国佛教美术技法之影响
        四、汉译佛经对中国佛教美术理论之影响
    第二节 佛教美术的性质及研究意义
        一、佛教美术的性质
        二、佛教美术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不能成佛的杀人者(论文参考文献)

  • [1]比较法视野下的藏区解纷模式探析[J]. 郭秀峰.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9(02)
  • [2]文化融合视域中的《六度集》[D]. 刘春明. 吉林大学, 2016(08)
  • [3]安多藏族婚姻形态及婚姻文化研究[D]. 刘军君. 兰州大学, 2015(07)
  • [4]太虚大师佛教抗日救国论[J]. 张双智. 历史教学问题, 2015(03)
  • [5]唐中期官德思想研究[D]. 刘亮红. 湖南大学, 2014(09)
  • [6]道家与道教思想史批判 ——一种现象学神学研究[D]. 王鹏飞. 浙江大学, 2014(01)
  • [7]佛教善恶思想研究[D]. 傅映兰. 湖南师范大学, 2013(10)
  • [8]从艺术语言学角度谈鲁智深形象塑造及其艺术性研究[D]. 沈晓文. 云南师范大学, 2013(05)
  • [9]回鹘佛教功德思想研究 ——以回鹘文佛教文献为中心[D]. 牟成娟. 新疆大学, 2012(11)
  • [10]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 ——以汉唐为中心[D]. 侯艳.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不能成佛的凶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