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西实际情况看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隐患

从江西实际情况看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隐患

一、从江西实际看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隐患(论文文献综述)

张丁月[1](2021)在《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经济民生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钱恒生[2](2021)在《移民、垦荒与米谷:明清时期湘鄂赣米粮业区域化形成与发展》文中指出

崔杰[3](2021)在《技能型权威:传统乡村的第四种治理形态 ——基于湖南省汤家垅村的形态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秩序是人类社会平稳运行的一项基石,也是治理行为所追求的一项核心价值目标。秩序的实现依赖于权威,在群体社会中,权威往往起到调节成员之间的关系与行为逻辑的作用,是秩序实现不可或缺的基础。本文采用实证调研的方法,对湖南省山区汤家垅村的传统形态进行了探索与发掘,深入探讨了乡村社会内生权威的产生逻辑及其对秩序的规范作用。学界对于传统乡村治理中的权威类型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以国家权威为代表的政治型权威,以宗族与传统习俗为代表的文化型权威以及以地主为代表的经济型权威。这三种权威被认为是传统乡村中最主要的权威类型,也是乡村秩序构建中最重要的治理资源。不同于以往的认知,经过实地调研后发现,调研村庄内国家权威微弱、宗族权威衰落、村内不存在脱产的大地主,也即政治型权威、文化型权威、经济型权威均弱在场,但是村庄仍旧可以有序运转,这激发了本研究的问题意识:典型权威式弱,村庄秩序是如何实现的?是否存在着已知类型之外的权威?其存在条件、及在村庄治理秩序中的表现形式与功能效能如何?通过对村庄形态的深入挖掘,发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技能”成为了村庄中的一项重要治理资源。个体或者组织因为在某个领域所拥有的专项能力,使其在社会交往中居于一种优势地位,出于对预期利益的追求,专项能力的掌握者获得了支配他人行为的能力,从而形成了一种技能型权威。技能型权威一经形成,就在自身的领域范围内占据权威地位,能够影响领域内的资源配置,重塑领域内的秩序。而当技能型权威的技能足够强时,可以突破领域的限制,与政治型权威、经济型权威或者文化型权威等其他权威发生叠加与融合,从而更加深刻全面的对村庄秩序进行重塑与整合。本文的主要贡献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技能型权威”概念的提出,基于对村庄事实的挖掘与梳理,提出了技能型权威的概念;第二,对传统权威类型的补充,技能型权威是对政治型、文化型、经济型权威的一种重要补充;第三,对韦伯权威理论的探讨与发展,技能型权威的概念是对韦伯原有三种权威类型的补充,也是对超凡魅力型权威概念的超越,通过提出新的权威类型划分,即法理型权威、传统型权威与技能型权威,实现了对韦伯权威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金恩焘[4](2020)在《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数字乡村”这一新的理念;2019年,中央又进一步制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助推乡村振兴的计划”。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在农业发展及农村经济社会中的应用,是为提高农民现代信息技能而内生的现代化转型发展路径。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使农业规模化、生态环保、生鲜电商、自媒体公众参与、用户消费体验等市场要素发生根本性变化,对农产品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对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新的挑战。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创新,涉及流通市场主体、流通商业模式、流通基础设施、品质溯源监督以及流通技术手段等多个维度,是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创新构建适应我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需求,成为本课题的重要研究目标。我国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是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枢的分散-集中-分散模式,主要以线下面对面大宗交易、极低冷链率的常温存储运输为主,存在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效率低、成本高、腐损高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弊端,导致农户手上新鲜优质农产品售价低与居民采购价格高、质量差的矛盾。结合理论学习和文献综述,通过对江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考察与实践,本论文从农业生态包容、农业生产效率、城乡福祉差距、公众网络参与等视角,分析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外部环境演变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紧扣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流通质量两个核心维度,构建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模型;引入自媒体舆情分析、监控、引导等新方法,探讨农产品安全治理的营销引导动力机制;以农村电商模式创新为提升流通效率起点,以冷链物流体系创新为提升流通质量突破口,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工具,完成生鲜电商平台设计与实践,探索构建新时代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综述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路线。历经四年时间对国内多个省份及江西省内60多个县的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企业实地考察,深入掌握传统农产品流通弊端以及创新升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iteSpace对农产品流通研究领域绘制知识图谱,数据显示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农产品供应链、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流通效率和流通成本是当前农产品流通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对知识结构进行了补充和梳理,为系统了解农产品流通领域实情捕捉可靠数据,避免了传统归纳文献方法的主观性。在实地考察与文献综述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围绕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流通质量两个研究突破口,设计了以网络舆情为农产品流通安全治理的营销引导动力机制,以农村电商、生鲜电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为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的途径,以冷链物流为骨干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产品流通质量提升的平台,构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中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研究路线。第二、通过宏观环境演变格局的多视角分析,创新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价值导向概念模型。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必须宏观把握流通两端的外部环境演变格局。本论文重点从农业生产端的农业生态包容、农业生产效率和城乡需求端的城乡福祉差距、公众网络参与等环境要素入手,创新构建了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价值导向概念模型。在农业生产端,以粮食生产区为例研究我国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空间包容性,确定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支撑下实现新的粮食安全战略价值导向;分析农业生产效率区域差异演变及驱动因素,发现在农业规模化、土地托管、农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化、资本化等三农政策持续推动下,我国农业综合生产效率提升迅速、区域差异演变加快,但农业规模效率提升明显高于农业技术效率提升,这种失衡的演变规律暴露出比较严重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如农药残留导致的土地板结严重及催熟剂、增甜剂滥用等。这些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于消费端对农产品安全的迫切需求和监督权,无法通过现有的流通体系传导到生产端。在城乡需求端,通过城乡福祉差异时空分异与政策研究,发现城乡居民福祉差距持续缩小,对健康食品、优质食品、特色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通过对新媒体食品安全舆情事件研究,分析网络典型案例发生发酵及平息发展过程,以及与意见领袖深度访谈,提出两个舆论场及话语融合平衡模型,探究了消费者需求意见更广泛、低成本和较迅速的表达方式,推进公众对农产品安全的有效社会监督。第三、通过农村电商商业模式迭代创新过程,探究农产品电商企业组织体系创新。在对农村电商发展现状、问题、对策梳理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对案例企业四年的跟踪研究,案例企业通过混合制改革创新商业模式并搭建农村电商平台,实现效率机制和合法性机制耦合,带动农产品销售额、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经过混合制改革后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X+1”农村电商商业模式,聚焦整合工业品服务下行、农业生产资料下行的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的最先一公里的仓、运、网点等综合城乡共同配送资源,不仅保留了企业商业模式原有驱动因素,还获得了企业合法性和与国有企业资源优势融合的驱动因素,补充了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理论,丰富农产品电商企业组织体系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的研究视角,为现代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电商企业组织体系创新提供了实践样板。第四、通过推动政策实施为导向构建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质量体系。冷链物流是我国农业产业中的一个硬短板,中央政治局会议将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列入补短板工程。在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整体提升是真正解决农产品流通质量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所在。以推动政策实施为导向,从政策顶层设计、行业总体规划的视角,在第四方物流和农村电商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上,以江西为例,依托供销合作社构建全省冷链骨干网,以图改善、解决冷链流通率较低、流通方式落后,体系不健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以及规模偏小、冷链物流没有形成网络等现实问题,为实现农产品高质量流通提供保障,提升农产品流通质量、缩短了农产品流通周期,从政策实践上推动了 115亿元的冷链流通体系的建设。第五、通过引入舆情处理机制,探索数字乡村战略下新媒体舆情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数字乡村战略使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日益趋向于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新媒体的崛起,也使得农产品安全更易受到舆论的监督。构建大数据舆情衍生规律模型,利用食品安全舆情倒逼农产品流通体系做出自我革新、自我完善。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效率,通过用户反馈,寻找整个流通体系的问题症结,倒逼企业不断完善流通体系。针对网络舆情中网民行为分析,基于社会网络下新媒体舆情用户行为特征研究,发现微博大V等新媒体代表人士,对于推动网络舆情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Pajek软件,根据大数据环境下意见领袖相关特征对用户进行聚类分析,以此识别不同类型的新媒体代表人物。新媒体舆情的宏观环境演变为现代农产品流通营销引导体系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为农产品流通电商平台和信息化系统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第六、通过前期理论研究,指导完成创新农产品流通体系生鲜电商平台的建设实践。综合考虑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价值导向,基于流通效率和流通质量提升、商业模式创新、冷链流通基础设施、舆情监督与溯源体系等综合设计理念,采取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四点一面设计模型,完成生鲜电商平台系统要素分析、流率基本入树模型、系统反馈基摸分析等,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符合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生鲜电商平台,并跟踪平台运营一年以上,初步实现预期效果。综上所述,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具有流通中间环节少、流通效率高的特点,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农村电商商业模式以及冷链物流骨干网创新,避免了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弊端,提升了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损耗、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福祉,对数字乡村战略下推进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具有较强实践意义。在数字乡村战略背景下,从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三个外部宏观环境演变格局视角,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引入农产品电商商业模式迭代创新、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自媒体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等创新要素,围绕流通质量和流通效率创新设计新型农产品流通生鲜电商平台,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创新价值。整个研究过程中,分别采取了扎根理论、系统动力学、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等方法,工具上采用了 Citespace、Noteexpress、Pajek、Vensim、Xmind等,较好地将研究方法、研究工具有效应用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问题研究中,对该领域其他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累计发表了一篇一区SCI、四篇CSSCI和一篇中文核心,两份对策性建议报告获得省领导批示,获得十项企业联合研发的软件着作权。研究不足在于相关内容选择跨度较大,对多维度有机融合的整体性研究,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研究可以将冷链物流、农产品电商、网络舆情压力传导机制等多维度深度融合,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深入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升级建设。

刘婷婷[5](2020)在《稻瘟病生防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稻瘟病作为水稻三大病害之首,严重危害水稻生产。目前,尚未有根治稻瘟病的理想药剂,微生物生防制剂因其绿色无污染等特性越来越被关注。本研究从江西东乡野生稻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水稻稻瘟病拮抗菌,并对其进行功能鉴定;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生防菌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进一步通过盆栽实验来验证其功能,主要发现如下:1.稻瘟病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从江西东乡野生稻根际土壤中分离出56株有益功能菌,获得一株对稻瘟病原菌有高效拮抗作用的放线菌,命名为TL-007,测序鉴定为为黑胡桃链霉菌(Streptomyces Nogalater)。生理生化指标检测证实:放线菌TL-007可以使淀粉水解,分解几丁质,使明胶液化,能够产生吲哚乙酸和过氧化氢酶,最高耐盐度10%;平板拮抗实验表明,该菌对水稻稻瘟病、大豆黑斑病、白菜黑腐病、人参镰刀病、人参锈腐病以及大豆灰霉病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9.5%、81.48%、80.37%、82.66%、85.93%、76.37%。2.菌株TL-007液体发酵条件优化以抑菌圈直径作为响应值,先确定最佳单因素。进一步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对影响发酵的几个因素进行评价,筛选出玉米面浓度、蛋白胨浓度和接种量三个主要因素。再经过最陡爬坡试验以及box-Behnken设计法,得到上述三个因素的最佳值:接种量7.67%、玉米面16.69 g/L、蛋白胨1.87 g/L,获得抑菌圈直径为21.11 mm。3.菌株TL-007发酵液的盆栽抗病效果种子萌发实验中,放线菌TL-007发酵液对水稻种子有明显的促萌发作用,盆栽实验验证放线菌TL-007的抗病促生效果:经放线菌TL-007发酵液处理过的实验组病情指数低至39.67,防效49.67%;经放线菌TL-007单独处理后的水稻幼苗苗长、苗鲜重、苗干重、根长、根鲜重、根干重均高于对照组(CK),分别增幅30.98%、66.67%、181%、55.41%、250%、200%;经放线菌TL-007和稻瘟病共同接种处理后,水稻幼苗的苗长、苗鲜重、苗干重、根长、根鲜重、根干重均高于单独接种稻瘟病的处理组,增幅为20.32%、71.79%、71.43%、58.98%、83.33%、150%。以上说明放线菌TL-007对水稻幼苗有抗病促生作用,具有开发价值。

闫梦露[6](2020)在《新型职业农民对城郊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失衡”发展背景下引发的农业人口非农化、土地利用非农化将农业发展过程中人多地少的“土地稀缺”问题进一步激化为人少地少的“人地稀缺”问题,人地要素失衡问题日益尖锐。“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要解决以上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除了在土地上大做文章外,不妨考虑从人的方面进行创新和关注。2012年以来,在国家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制度创新作用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农民新型化、职业化和农业商品化正经历着快速的转型与发展。在此期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促进,城乡发展要素之间的频繁交互和农业技术发展带动等方面因素的叠加作用,我国大棚面积迅速扩张,成为国内外大棚面积扩张的主要区域,催生了剧烈的土地利用转型。以大棚种植为导向的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成为研究乡村农地利用转型、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窗口,对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郊区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研究郊区农地利用的“大棚化”转型。此外,塑料大棚的大量使用及特有的生产模式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威胁着菜农的身体健康。然而,国内缺乏对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提法和直接研究,与此相关的多为大棚种植的影响因素研究,为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研究提供了不少启发,但遗憾的是农户微观视角的研究较少,更少涉及从人力资本角度或职业素质层面引起的农民类型分化对农地利用变化和转型的影响。因此,本文从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新型职业农民主体这一微观视角出发,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禀赋、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政策因素及种植结构要素等,探讨新型职业农民对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差异化的影响程度和内在规律,诠释城郊人地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区域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认定标准提供借鉴和参考价值,有效解决地谁来种、怎么种好的现实难题,以期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和乡村振兴。本研究拟解决的重点问题在于通过概念分析与文献梳理把握新型职业农民对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难点在于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的定量测度及调研数据的统计,即如何以实证方法把握住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真实情况和认定标准的可操作性。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对城郊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机理,通过建立二者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此阐明二者的相互关系和内在逻辑。基于此,以江苏省南京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问卷调研获取的一手数据,选取4个维度综合评价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户籍属性和政策文件对农民类型进行划分,统计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民的发展水平差异和区域差异;此外,分析了农地大棚种植差异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模型探索了新型职业农民对南京市郊区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评价与农民类型划分:依据相关理论和已有研究,从农民基本素质、农业技能素质、全职务农程度、经营管理素质等4个维度建立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得到最终实际得分情况。结果表明,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得分在空间上呈现梯度差异,基本呈现以江宁区和溧水区为高值区,由此在南向和北向纵深方向上梯度递减的规律,且乡镇边缘农业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也较低。依据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得分、政策标准满足与否、农民户籍进一步划分研究区农民类型。(2)南京市大棚用地近年来的变化格局、研究区大棚化转型指标的量化及空间分异特征:大棚用地的高值区和全市大棚种植重心在1995年—2005年—2017年间的转移路径为栖霞区—江宁区—雨花台区,整体呈现先南下后北上的迁移规律,并且大棚种植重心和全市建成区重心在1995—2010年沿y轴对称,存在较为微弱的“城进农退”现象。选取大棚种植决策、大棚经营规模和大棚化指数表征大棚化转型指标,研究区农地利用大棚种植情况空间分布不均:高值区以江宁为中心、雨花台区位副中心,呈现四周低,中间高的规律。不同类型农民大棚种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新型职业农民的大棚化转型比其他传统农民更加剧烈,需要重点关注。总体来看,各类型农民在大棚经营规模和经营比例上表现为“新型职业农民高于传统农民”,“外来职业农民高于本地职业农民”,“外来传统农民高于本地传统农民”的特征。(3)新型职业农民对大棚化转型的影响:新型职业农民是大棚种植选择的核心群体,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的提高,其在增加大棚经营规模和大棚经营比例上的重要促进作用将日益凸显,与此同时,种植结构、家庭人口和经济特征、农业政策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农户在郊区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方向和程度。(4)不同类型农民对大棚化转型的影响:现实职业型农民是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和大棚化转型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其对大棚化转型影响的剧烈程度等同甚至超过了政策认可型新型职业农民,应该持续关注并培养鼓励。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围绕以下五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一是重视现实职业型农民在农民转型和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切勿忽视“被遗忘的群体”;二是完善农业补贴等相关激励政策;三是多路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本土化的同时重视外来导入;四是平衡各类型农户协调发展;五是差别化政策措施,“菜篮子”、“米袋子”两手抓。

陈燕[7](2019)在《江西农村居民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行为及引导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近几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提出一些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计划,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因此本文研究的落脚点放在了农村,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们对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匮乏,风险意识薄弱等,成为食品安全事故多发区域。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是弥补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和提振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的重要手段,其在部分城市已经得到显着成效,而农村区域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成效明显不足于城市,针对农村的现状,更应该引导居民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论文从江西农村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入手,结合风险认知理论、信任决定理论、计划行为理论与我国农村的实际状况,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为研究工具,拟对江西省农村居民进行食品安全风险交流问卷调查,基于研究数据利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江西农村居民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行为,在此提出假设并构建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农村居民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行为的影响因素。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相关利益主体在风险交流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故本文从监管部门、食品企业、媒体机构、专业机构和居民自身构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行为引导机制:第一,明确风险交流引导机制的主体构成要素;第二,论述五种引导主体的职能;第三,论述各主体之间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基于以上从制度、法律以及经济方面提出农村居民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引导策略。

高燕语[8](2019)在《农民职业化与外来化对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文中提出人地关系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是20世纪后期以来应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的重要研究领域,其中加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妥善平衡经济发展、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更是我国政府和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方面,快速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导致农业人口持续转移、乡村人口持续流失、土地向非农利用转变、乡村呈衰落趋势,“谁来种地”问题凸显;另一方面,农业向市场化、商品化转型过程中农民生产出现“非粮化”、“掠夺式”趋势,“地怎样种”亦成为各界之问。在居民更多元更优质食物需求的市场趋向,以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引导下,农业劳动力在部门中由传统小农向职业农民发展加速、在空间上沿梯度跨区域转移加剧,通过带动农业转型对乡村土地利用产生广泛深远影响。国内农用地集约利用相关研究主要着眼宏观和中观尺度,对农户和地块等微观尺度研究尚有欠缺,更少涉及农业人力资本提升、劳动力要素流动造成的农民群体分化对农用地利用的影响,以及区域本底条件下农民、地块、村庄、区域等多层级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本文从农民职业化与农民外来化两个路径维度研究农民分化及其影响农用地集约利用的机制与作用,探索农户自身特征与农地利用粗放与集约间的复杂性、多样性。本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农民职业化与外来化对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具体影响机制,尝试性构建了农民职业化和外来化测度指标体系,选取了农用地重复利用程度、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益等集约利用指标。而后以南京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问卷调研获取320份农户有效样本数据,综合测度并统计分析了南京市农民职业化水平、外来化情况、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最后结合从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和坐标测距等途径获取的数据,从农户和区域多层级选取影响因素构建多层线型模型,探索了农民职业化与外来化及各层级因素对南京市农用地集约利用的作用方向和程度。得到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依据相关理论和已有研究,从农民素质、专业技能、职业薪酬、经营管理等角度建立南京市农民职业化水平综合测度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等权法计算得到的农民职业化综合得分显示,农民职业化水平分异明显,且在空间上基本呈现“以江宁、溧水两个农业大区交界为中心,向外围依圈层递减”规律;用外来与否、经营年长等指标表征各社区农民外来化情况,得出区域外来农民数量比例可能与区域农业发展、距主要农产品消费市场远近有关,外来农民到当地年份呈明显的“市域中心周边最早、市域边缘最晚”的空间圈层分异规律。(2)农用地利用程度、投入强度、产出效益等集约度指标显示,南京市农用地集约利用情况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①农用地重复利用程度在东西方向上呈现“中心高、外围低”的趋势:②农用地雇佣劳动力投资呈现“距离市中心越近,越为密集”的圈层结构规律;③农户对农用地的劳动总时间投入、家庭劳动力投入呈现“距离市中心越远,越为密集”的圈层规律;④农用地农业资本投入密集度呈现“南部高、北部低”的规律;⑤农用地亩均商品化产出效益呈现“市区周边和市域东南边缘低、市域西南边缘高”的趋势。(3)依据职业化得分与外来化指标划分农民类型,得到各类型农民在农用地利用经营上差异明显,外来职业农民表现为“高农资投入、高雇工投入、低家庭投入、低时间成本、高商品化、高效率”特点,本地职业农民表现为“较高农资投入、较高雇工投入、较高家庭投入、较高时间成本、较高商品化”特点,外来传统农民表现为“高复种指数、较低农资投入、较低雇工投入、较低家庭投入、较短劳动时间、较高商品化”特点,本地传统农民表现为“低农资投入、低雇工投入、高家庭投入、长劳动时间、低商品化”特点。(4)多层线型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农民向职业化发展会降低农用地重复利用程度,但与此同时增大雇工资本投入强度和农业资本投入强度,提高农用地亩均商品化产出效益,有助于带动当地农业劳动力充分就业、推动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型、提高当地农业收益和经济效益;农民异地租入土地务农会提高当地农用地的雇工资本投入强度,但随着农民在当地种植时间越长、经营程度加深,其对农用地的亩均家庭劳动力投入和农业资本投入将可能有所回落,可见农业劳动力沿梯度跨区域流动同样有助于带动流入地的农业就业。此外,农户的种植结构、经营设施农业面积及比例、家庭人口和经济特征,以及农业政策、地块条件、区位条件和区域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都会不同程度明显影响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可能获得的政策启示有职业农民综合教育、外来农民激励政策、传统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农民“分流”扶持、农用地绿色可持续利用、农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统筹、农业经营条件与环境改善等方面。

王雨[9](2019)在《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文中指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贫困地区进入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叠加推进的历史交汇期,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的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存在困难。党中央适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摆脱贫困增添了新动能,贫困地区借助新引擎也能够顺利开启新一轮的发展。因此本文围绕“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展开研究,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部分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后发优势。在自然资源方面,主要是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农业资源是部分贫困地区发展的基础,而矿产资源能够促进地区产业的发展。在旅游资源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型旅游资源和人文型旅游资源。但是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只是部分贫困地区的特殊性后发优势。而政策优势则是贫困地区的普遍性后发优势,本文主要从土地政策和资金投入的角度来分析贫困地区具备的政策优惠。其次,本文以河南省兰考县Z村和H村为主要调研对象,以河南省新县西河村、湖南省吉首市坪年村、洽比村等地为辅助调查对象,总结了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后发劣势。在产业方面,扶贫产业转型升级困难;在生态方面,贫困村生态污染较突出;在乡风方面,贫困群体内生动力难以有效激发;在社会治理方面,乡村治理的协调性不够理想。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生了瓶颈,地区的发展水平迟滞。同时,本文也分析了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城乡资源禀赋存在差距;对生态发展的重视不够;文化教育水平长期落后;党政部门的管理效率不高。最后,根据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结合贫困地区的后发优势,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实施路径。第一是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支专业人才队伍、盘活优势资源而优化产业发展条件确保稳定脱贫。第二是通过发挥乡村本色、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借鉴乡村建设经验来改善乡村环境留住人们的乡愁。第三是通过增强基础教育水平、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文化供给侧改革来建设文明乡村。第四是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干部学习能力、提升党政部门间协同配合效率来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匡丽花[10](2018)在《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文中指出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物质基础。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和人口增长的过程中,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降低、生态遭到破坏,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耕地系统安全遭受严重威胁。耕地系统安全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方面,其中数量是基础,足够数量的耕地才能满足我国13亿人口的巨大需求;质量是根本,有质量的耕地才能提供各类安全的农产品;生态是保障,处于良好生态环境中的耕地才能维持耕地质量。只有当三者同时达到安全状态,耕地才是安全状态。从系统角度综合考虑耕地保护,比单一的耕地数量或质量保护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结合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思想,开展耕地系统安全变化和格局优化研究,以鹰潭市为研究区域,应用空间分析、空间回归、神经网络和元胞自动机等方法,对鹰潭市耕地系统安全演化趋势、驱动机理、耕地系统安全空间格局预测和优化等进行系列研究,达到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提高耕地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目的,对制定耕地保护对策,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1995-2015年耕地系统安全评价与变化研究中,考虑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安全的离散情况,运用改进TOPSIS方法进行安全评价表明:耕地数量和生态安全均先经历急速降低后缓慢变化的过程,耕地质量安全因基础设施的改善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综合后耕地系统安全表现为先急速下降后缓慢上升。其中:1995年鹰潭市耕地系统安全临界状态占耕地面积的91.32%,到2005年降到48.96%,但危险耕地增加到37.55%,主要分布在中北部主要中心城镇建设区域,2015年高、低等级耕地面积均减少,趋向中间水平,临界状态耕地增加至60.72%。从县域看,贵溪市呈小幅变化,月湖区和余江县较不稳定,先急速下降后小幅下降。空间变化上,热点分析和稳定性分析表明耕地系统安全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增强,低值区域从中部不断向西部扩大范围延伸,高值区域集中分布在人为影响较小的南北部山地区域。稳定性高的耕地由零散分布在东、西部,成多个核状中心布局到集中分布在中东部和西北部,多中心镶嵌分布。(2)1995-2015年耕地系统安全变化驱动研究中,利用空间回归模型从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和政策4方面的26个因子中研究耕地系统安全变化驱动力。对比1995-2005年和2005-2015年两个时期,不变耕地中,自然因子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弱;社会经济因子中耕地投入环境负荷影响趋势加大,其他社会经济因子影响程度有减弱趋势;区位因素影响由不显着到显着,但整体影响程度偏弱;政策因素影响由不显着到显着,且影响程度较大。要提升不变耕地中耕地系统安全,要提倡科学耕种,合理施肥打药,提升产能的同时不能破坏耕地生态系统安全,控制工业污染,同时政策上要加大农业投入和环境治理的投入。增加耕地中,自然因素的限制越来越明显,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区位因素影响下降。要提升增加耕地耕地系统安全水平,更多地要从耕地自然条件和耕作基础设施条件上进行改善,同时要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减少耕地系统安全的变化主要指空间位置上耕地变为非耕地,主要因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用地需要,及耕地的自然区位条件,影响耕地的减少。要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应加强存量建设用地的高效利用,提升建设用地的集约度,杜绝粗放、闲置利用行为,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措施。(3)利用ANN-CA模型预测鹰潭市2025年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结果中不变耕地中耕地系统安全等级稳定性增强,原有高等级部分降低,而较低等级总体呈上升趋势,最终耕地系统安全表现为升高趋势,较2015年有所改善。鹰潭市未来建设占用仍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而南北部林地是维持耕地占补平衡的主要来源。在空间布局上,耕地破碎度降低,集中连片性更强。但在维持耕地系统安全稳定的同时,挤占了其他生态空间,导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易引发土地退化等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大农业投入,通过土地整治等技术措施增加耕地,严格审理建设占用耕地行为,合理规划建设用地,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在不打破区域生态平衡的前提下维持耕地系统安全稳定提升发展。(4)通过ArcGIS和MATLAB平台,建立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模型(Cultivated Land System Security Pattern Optimitation Model,简称 CLSSPOM),以土地利用适宜性、土地利用空间兼容性、土地利用优先性和耕地系统安全总体控制构成的优化规则,并以用地变化率进行数量控制,在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不参与优化的前提下优化鹰潭市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后耕地和林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南北山地丘陵区域耕种条件相对恶劣的坡耕地优化为林地;位于中心城镇建设用地群周边、耕作环境遭人为负面影响较大、耕地系统安全水平低下,能更好地发挥用地经济效益的耕地优化为建设用地;位于樟坪乡和塘湾镇耕地集中连片区域周边的低效林地优化为耕地。优化后的耕地系统安全等级中,中上等耕地面积增加,低等耕地面积降低,整体耕地系统安全水平得到提升,同时达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升耕地系统安全的目的。在鹰潭市土地利用中,要处理好南北丘陵山地区域耕作区域和生态林地的边界划分,保护中心城镇建设用地周边耕地的耕作环境,防止耕地系统安全降低和流失耕地。(5)根据耕地系统安全及其稳定性划分耕地系统安全核心保护区、适度保护区、适度改良区、综合改良区,不同保护区施加不同保护模式,并应加大经济投入,加强土地管理,完善土地政策法规,提高人们耕地保护意识,协调耕地与建设、生态空间,改善耕地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提升耕地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主要的创新有:(1)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角度进行耕地系统安全研究,从重耕地数量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均重要;(2)通过MATLAB编程构建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模型,融入耕地系统安全总体控制的约束条件,同时实现了土地资源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优化,提升耕地系统安全的目的。

二、从江西实际看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隐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江西实际看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隐患(论文提纲范文)

(3)技能型权威:传统乡村的第四种治理形态 ——基于湖南省汤家垅村的形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意识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关于乡村秩序的研究
        (二) 关于权威类型的研究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 权威
        (二) 技能型权威
        (三) 秩序
        (四) 治理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个案概况
        (一) 村落当下概况
        (二) 村庄的建制沿革
第二章 村庄的典型权威形态
    一、国家权威与乡村控制
        (一) 自然环境与交通状况
        (二) 长年重税下的逃税传统
        (三) 行政权威与本土权威
    二、宗族权威与宗族认同
        (一) 宗族结构与权力分配
        (二) 制度设计与公众参与
        (三) 宗族矛盾与宗族秩序
    三、小结
第三章 技能型权威的产生
    一、技术竞争下的能者为王
        (一) 首席师傅:插田活动中的权威
        (二) 掌作师傅:长工中的权威
    二、需求倒逼产生的技能型组织
        (一) 公共设施的提供者路会
        (二) 公共秩序的提供者田会
        (三) 公共信仰的提供者庙会
    三、小结
第四章 技能型权威对村庄秩序的形塑
    一、技术能力对行业秩序的塑造: 以裁缝为例
        (一) 汤家垅的裁缝行业
        (二) 技术传承与家庭秩序
        (三) 技术声望与行业秩序
    二、公共设施使用秩序的塑造
        (一) 道路管护的常态化
        (二) 道路的修建
        (三) 道路使用规则的制定
    三、公共治安环境的秩序塑造
        (一) 纠纷的解决
        (二) 纠纷解决体系的建立
        (三) 各方势力之间的默契平衡
    四、公共信仰活动的秩序塑造
        (一) 安龙山与土地庙: 公共信仰空间的建造
        (二) 庙宇的常态化管护
        (三) 信仰活动的组织
    五、小结
第五章 技能型权威对村庄秩序的整合
    一、从佃户到地主,技能对村落秩序的整合
        (一) 从佃户到“作家”,耕种技能的施展
        (二) 从“作家”到地主,村落产权秩序的再造
        (三) 儿子成为“小保长”,政治权威的叠加
    二、庙会的功能扩展与整合
        (一) 教育功能: 私塾与族校
        (二) 医疗功能: 求药与发马
        (三) 娱乐功能: 唱戏与耍龙
        (四) 救济功能: 接纳灾民
    三、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一、技能型权威的产生条件
        (一) 平等的社会环境
        (二) 精湛的专项能力
        (三) 能力符合社会需求
    二、技能型权威的表现形式
        (一) 个体主体: 行家里手
        (二) 群体主体: 功能性组织
    三、技能型权威的特点
        (一) 权威的内生性
        (二) 权威的领域性
        (三) 权威的成长性
    四、技能型权威的治理逻辑
    五、技能型权威与其他权威的关系
        (一) 对传统权威类型的补充
        (二) 对韦伯权威类型的完善
    六、研究的缺陷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4)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1.3 团队背景
    1.2 问题界定、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问题界定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3 研究难点、重点及拟解决的办法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2.1.1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文献数量分析
        2.1.2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研究热点分析
        2.1.3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核心作者、核心期刊与研究机构分析
        2.1.4 农产品流通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
        2.1.5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研究演化路径分析
        2.1.6 研究启示
    2.2 相关基本理论
        2.2.1 网络舆情衍生规律研究
        2.2.2 大数据与舆情治理研究范畴
        2.2.3 农业生产效率
        2.2.4 城乡福祉差距
        2.2.5 农村电商
        2.2.6 数字乡村战略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视角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外部环境演变分析
    3.1 农产品流通体系外部宏观环境供需两端现状分析
    3.2 农业生产端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驱动因素
        3.2.1 研究方法
        3.2.2 结果分析
        3.2.3 主要结论
    3.3 城乡消费端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驱动因素
        3.3.1 研究方法
        3.3.2 结果分析
        3.3.3 主要结论
    3.4 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价值导向概念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电商商业模式与组织体系创新研究
    4.1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五维模型分析
    4.2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
    4.3 我国农村电商治理对策:机制、模式、路径
    4.4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农村电商模式迭代创新的实证研究
        4.4.1 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
        4.4.2 案例分析
        4.4.3 研究发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现代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创新研究
    5.1 江西省冷链物流体系现状分析
        5.1.1 冷链物流服务的重要意义
        5.1.2 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的积极因素
    5.2 江西省冷链物流体系关键问题分析
    5.3 科学构建江西省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5.3.1 总体空间布局构建
        5.3.2 详细建设方案设计
    5.4 江西省现代冷链物流体系运营效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新媒体舆情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
    6.1 两个舆论场的提出
    6.2 两个舆论场新平衡背景下农产品安全治理困境分析
    6.3 新媒体环境下关键节点代表人士识别与治理研究
        6.3.1 分析方法和数据来源——以江西为例
        6.3.2 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
        6.3.3 基于新媒体舆情治理策略
    6.4 基于扎根理论构建大数据舆情衍生规律模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生鲜电商平台设计与实践
    7.1 现状简述
    7.2 “四点一面”模式的系统要素分析
    7.3 基于实际调研确定流位流率系
    7.4 “四点一面”战略模式的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7.5 “四点一面”模式的系统反基模以及反馈环分析
    7.6 “四点一面”战略模式的系统反基模分析
        7.6.1 公司销售额与其它因素的相互制约发展基模
        7.6.2 客户数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增强关系
        7.6.3 农产品供给量与好评率的相互制约关系
        7.6.4 投资量与好评率的相互增强关系
    7.7 系统设计部分
        7.7.1 系统分析
        7.7.2 系统设计
        7.7.3 关键技术
        7.7.4 系统实现和运营效果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稻瘟病生防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水稻稻瘟病简介
    1.2 稻瘟病的防治手段
    1.3 拮抗放线菌的生防机制
    1.4 放线菌在稻瘟病防治方面的研究
    1.5 微生物液体发酵优化方法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稻稻瘟病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拮抗放线菌的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菌株 TL-007 发酵液的盆栽抗病效果测定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与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新型职业农民对城郊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2.1 新型职业农民
        2.1.1 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内涵与特征
        2.1.2 新型职业农民的热点研究
    2.2 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
        2.2.1 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概念界定
        2.2.2 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因素
    2.3 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新型职业农民对城市郊区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影响机理分析
    3.1 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状
    3.2 农民转型与城郊农业商品化转型
    3.3 新型职业农民与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
第四章 研究区域及数据获取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南京市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4.1.2 南京市农业发展情况
        4.1.3 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
    4.2 数据获取
        4.2.1 农户数据
        4.2.2 大棚数据
        4.2.3 社会经济数据
        4.2.4 区位数据
第五章 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
    5.1 研究区样本农户概况
    5.2 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的定量评价
        5.2.1 新型职业农民评价研究路径
        5.2.2 新型职业农民评价研究方法
        5.2.3 新型职业农民评价结果
    5.3 研究区样本农民类型划分
        5.3.1 新型职业农民划分和修正
        5.3.2 研究区农民类型划分
第六章 南京市农地利用大棚化及空间分异
    6.1 南京市大棚用地近年来变化格局
    6.2 研究区大棚种植空间分布规律
    6.3 研究区不同类型农民的大棚种植差异
第七章 新型职业农民对城市郊区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影响的实证研究
    7.1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择
        7.1.1 变量选择及分析
        7.1.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7.2 变量筛选、检验及描述
        7.2.1 变量筛选及检验
        7.2.2 变量描述
    7.3 结果分析
        7.3.1 新型职业农民对大棚化种植选择的影响
        7.3.2 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对大棚经营规模的影响
        7.3.3 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水平对大棚经营比例的影响
        7.3.4 新型职业农民类型对大棚化转型的影响
    7.4 与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乡村二元化转型的探讨
        8.2.1 农民的二元
        8.2.2 农业及农业土地利用的二元化
        8.2.3 乡村国土空间利用的二元化
        8.2.4 二元乡村的潜在问题
    8.3 政策启示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7)江西农村居民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行为及引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食品安全相关研究
        1.2.2 风险交流的相关研究
        1.2.3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相关研究
        1.2.4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1.2.5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行为引导研究
        1.2.6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食品安全
        2.1.2 食品安全风险
        2.1.3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
    2.2 理论基础
        2.2.1 风险认知理论
        2.2.2 风险社会理论
        2.2.3 计划行为理论
3 江西农村居民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行为描述分析
    3.1 数据来源
        3.1.1 问卷设计
        3.1.2 样本数据收集
        3.1.3 样本描述统计
    3.2 江西农村居民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行为描述统计分析
        3.2.1 每月参与风险交流次数
        3.2.2 参与风险交流的内容
        3.2.3 风险交流的对象
        3.2.4 风险交流的途径
        3.2.5 风险交流的认同程度
4 江西农村居民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行为实证分析
    4.1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4.1.1 研究假设
        4.1.2 理论模型
    4.2 变量的设定
        4.2.1 内生变量的设定
        4.2.2 外生变量的设定
    4.3 变量的描述统计
    4.4 模型验证及结果分析
        4.4.1 信度和效度检验
        4.4.2 模型检验
        4.4.3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江西农村居民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行为引导机制构建
    5.1 引导主体机制构建
        5.1.1 主体构成要素
        5.1.2 引导主体职能
        5.1.3 主体相互关系
    5.2 激励政策
        5.2.1 制度激励
        5.2.2 法律激励
        5.2.3 经济激励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8)农民职业化与外来化对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农民职业化研究
        2.1.1 农民与职业农民的概念演变
        2.1.2 农民职业化的理论与内涵
        2.1.3 农民职业化的定量测度
    2.2 农民外来化研究
        2.2.1 “农民农”、“代耕农”的出现
        2.2.2 农民外来化的理论依据与分析
    2.3 农用地集约利用研究
        2.3.1 相关理论基础
        2.3.2 相关实证研究
    2.4 农户分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
        2.4.1 相关理论分析
        2.4.2 相关实证研究
    2.5 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农民职业化与外来化对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理分析
    3.1 农户分化及土地利用的主要特征
    3.2 农民职业化与外来化对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理
        3.2.1 概念界定
        3.2.2 影响机理分析与理论框架构建
第四章 研究区域及数据获取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南京市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4.1.2 南京市农业发展情况
        4.1.3 南京市农民职业化与外来化情况
    4.2 数据获取
        4.2.1 农户数据
        4.2.2 区位数据
        4.2.3 社会经济数据
第五章 南京农民职业化与外来化情况分析
    5.1 农民职业化水平
        5.1.1 南京农民职业化水平测度
        5.1.2 南京农民职业化水平空间分异
    5.2 农民外来化情况
        5.2.1 外来农民的界定
        5.2.2 南京各区县外来农民数量比例
        5.2.3 南京各区县外来农民经营年长
    5.3 南京农民分化情况
        5.3.1 南京农民职业化类别划分
        5.3.2 南京农民分化类型
第六章 南京农用地集约利用测度及空间分异
    6.1 南京农用地范围的界定
    6.2 南京农用地集约利用的测度
        6.2.1 农用地利用程度测度
        6.2.2 农用地投入强度测度
        6.2.3 农用地产出效益测度
        6.2.4 农用地集约利用指标计算
    6.3 南京各类型农民的农用地集约利用差异
    6.4 南京农用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分异
第七章 农民职业化与外来化对农用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实证分析
    7.1 多层线性模型的构建和变量选择
        7.1.1 各层影响因素的分析
        7.1.2 多层线性模型的构建
    7.2 南京农民分化对农用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实证分析
        7.2.1 多层线性模型设定与数据描述
        7.2.2 多层线性模型估计与层级选择
        7.2.3 农用地集约利用指标的多层模型诊断与选择
        7.2.4 农用地集约利用指标的多层级影响因素分析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9)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概念界定
        2.1.1 贫困地区
        2.1.2 乡村振兴战略
    2.2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
        2.2.2 党的历代领导人的“三农”思想
        2.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
    2.3 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
        2.3.1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2.3.2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
        2.3.3 补齐“四化”同步发展短板的重要举措
第3章 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后发优势
    3.1 自然资源储量大
        3.1.1 农业资源
        3.1.2 矿产资源
    3.2 旅游资源丰富
        3.2.1 自然风景型资源
        3.2.2 人文景观型资源
    3.3 政策倾斜优势
        3.3.1 土地政策支持
        3.3.2 资金政策支持
第4章 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后发劣势与成因的实证分析
    4.1 调查村概况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情况
        4.1.1 调查村概况
        4.1.2 调查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情况
    4.2 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后发劣势
        4.2.1 扶贫产业转型升级困难
        4.2.2 贫困村生态污染较突出
        4.2.3 内生动力难以有效激发
        4.2.4 乡村治理协调性不理想
    4.3 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后发劣势的成因
        4.3.1 城乡资源禀赋存在差距
        4.3.2 对生态发展的重视不够
        4.3.3 文化教育水平长期落后
        4.3.4 党政部门管理效率不高
第5章 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析
    5.1 优化产业发展条件确保稳定脱贫
        5.1.1 改善基础设施水平筑牢发展根基
        5.1.2 打造一支本土化的专业人才队伍
        5.1.3 盘活优势资源以发挥乡村新动能
    5.2 通过改善乡村环境留住人们的乡愁
        5.2.1 在顶层设计中注重发挥乡村本色
        5.2.2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改善人居环境
        5.2.3 借鉴中外经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5.3 提升文化教育水平建设文明乡村
        5.3.1 增强基础教育水平厚植文化建设土壤
        5.3.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5.3.3 以文化供给侧改革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5.4 以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5.4.1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队伍建设
        5.4.2 加强党员学习能力克服本领恐慌
        5.4.3 提升党政部门间协同配合效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1.2.1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原理
        1.2.2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分析框架
    1.3 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进展
        2.1.1 耕地资源动态变化方面
        2.1.2 耕地系统安全方面研究
    2.2 国外研究进展
    2.3 研究述评
第3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耕地系统
        3.1.2 耕地系统安全
        3.1.3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
        3.1.4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及驱动力
        3.1.5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
        3.1.6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
    3.2 基础理论
        3.2.1 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3.2.2 系统科学理论
        3.2.3 人地关系理论
        3.2.4 元胞自动机理论
第4章 耕地时空变化
    4.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收集
        4.1.1 地理位置
        4.1.2 自然地理环境
        4.1.3 社会经济条件
        4.1.4 研究区耕地保护与利用现状
        4.1.5 研究数据收集
    4.2 遥感影像解译
        4.2.1 遥感影像预处理
        4.2.2 遥感影像解译
    4.3 耕地时空变化分析
        4.3.1 耕地数量变化
        4.3.2 耕地空间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耕地系统安全评价与变化研究
    5.1 评价方法介绍
    5.2 耕地系统安全评价
        5.2.1 评价单元划分
        5.2.2 评价指标体系
        5.2.3 耕地系统安全评价结果
    5.3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分析
        5.3.1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数量分析
        5.3.2 耕地系统安全空间分布格局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驱动力分析
    6.1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信息与影响因子选择
        6.1.1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信息
        6.1.2 驱动因子选择
    6.2 耕地系统安全驱动分析方法
        6.2.1 空间自相关分析
        6.2.2 空间回归模型
        6.2.3 空间权重矩阵
    6.3 空间回归分析
        6.3.1 空间自相关分析
        6.3.2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驱动力回归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研究
    7.1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与预测方法
        7.1.1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
        7.1.2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方法
    7.2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
        7.2.1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模型输入层
        7.2.2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模型隐含层
        7.2.3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模型输出层
        7.2.4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模型结果
    7.3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预测
        7.3.1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预测模型输入层
        7.3.2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预测模型隐含层、输出层
        7.3.3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预测模型结果
    7.4 耕地系统安全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7.4.1 耕地系统安全数量变化
        7.4.2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空间变化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研究
    8.1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及方法
        8.1.1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
        8.1.2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方法
    8.2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模型
        8.2.1 CLSSPOM的建立
        8.2.2 CLSSPOM模块介绍
    8.3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
        8.3.1 数据处理
        8.3.2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及结果分析
        8.3.3 优化结果与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耕地系统安全保护分区与对策研究
    9.1 耕地系统安全保护分区
        9.1.1 耕地系统安全保护区划分
        9.1.2 耕地系统安全保护模式
    9.2 可持续利用对策
        9.2.1 协调耕地数量与建设、生态空间
        9.2.2 加大经济投入,提升耕地质量和生态安全
        9.2.3 加强土地管理,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9.2.4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9.3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模型代码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从江西实际看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隐患(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经济民生建设研究[D]. 张丁月.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移民、垦荒与米谷:明清时期湘鄂赣米粮业区域化形成与发展[D]. 钱恒生. 南昌大学, 2021
  • [3]技能型权威:传统乡村的第四种治理形态 ——基于湖南省汤家垅村的形态调查[D]. 崔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4]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D]. 金恩焘. 南昌大学, 2020(01)
  • [5]稻瘟病生防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D]. 刘婷婷.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6]新型职业农民对城郊农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D]. 闫梦露. 南京大学, 2020(02)
  • [7]江西农村居民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行为及引导机制研究[D]. 陈燕. 江西农业大学, 2019
  • [8]农民职业化与外来化对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D]. 高燕语. 南京大学, 2019(07)
  • [9]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D]. 王雨. 湖南大学, 2019(07)
  • [10]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D]. 匡丽花.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从江西实际情况看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隐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