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水害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水害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一、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冯铎[1](2021)在《浅析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及防治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沥青路面水损害指沥青路面因孔隙及水的交互作用及交通荷载和气候因素的反复作用下,造成沥青膜从粒料表面剥落,进一步诱发唧浆、结构松散、坑洞等次生病害发生。文章通过对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及沥青路面水损害机理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原材料选择、路面结构设计、施工工艺、防排水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为公路工程水损害治理提供参考。

郝旭东[2](2021)在《老化作用对沥青混合料水损害性能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沥青路面在高等级公路中的广泛使用,其耐久性问题日益突出。沥青在服役过程中长时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使得沥青逐渐老化导致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性降低,而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沥青混合料粘附性下降导致的。因此,本文对老化作用下的沥青混合料的水损害性能进行研究。首先,本文采用室内试验模拟沥青服役过程中的老化现象,将不同老化时间的沥青与集料拌和,使沥青膜均匀的裹附在集料表面,对裹附沥青后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超声波模拟动水剥离试验,通过光电比色法对集料裸露面积进行检测,以水溶液中酚藏花红染料残留率表征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性,以沥青质量变化率表征沥青粘聚性,对水温、集料类型和干湿状态等因素影响下的沥青混合料的粘聚性、粘附性失效行为进行讨论,探究沥青老化对混合料宏观水损害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超声波对沥青混合料的剥离过程包括沥青膜逐渐变薄和沥青从集料表面剥离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沥青的粘聚性在发挥抵抗动水剥离的作用,以沥青质量变化率表征粘聚性;第二阶段主要是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在发挥抵抗动水剥离的作用,以水溶液中酚藏花红染料残留率表征粘附性。(2)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沥青的粘聚性逐渐增加,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性逐渐降低,酚藏花红染料残留逐渐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整体表现为逐渐减弱。依据酚藏花红染料残留率对集料裸露面积大小进行等级划分,共计5个等级:用于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以集料未裸露,酚藏花红染料残留率At为100%定义为抗水损害等级5;以集料裸露面积<10%,酚藏花红水染料残留率100%>At>90%定义为抗水损害等级4;以集料裸露面积<30%,酚藏花红水染料残留率90%>At>70%定义为抗水损害等级3;以集料裸露面积>30%,酚藏花红水染料残留率At<70%定义为抗水损害等级2;以集料完全裸露,酚藏花红水染料残留率At=0定义为抗水损害等级1。通过染料残留率比较相同超声波作用时间下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与集料的抗水损害性能,可以明确老化作用对的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的影响。(3)沥青混合料的粘附性随温度升高、集料酸性增大而降低;粘聚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当环境温度较高、集料酸性较大时,沥青混合料的粘结性能最低,沥青路面越容易发生水损害。然后,利用分子动力学建立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分子模型和不同酸碱性的集料表面模型,并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界面模型,在-18℃、25℃和60℃下进行恒温动力学模拟,通过分析界面能与内聚能探究不同组合模型在遭受水侵入后的粘结效果,从分子角度对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粘聚性变化和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性变化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沥青老化导致组分变化生成大分子,大分子逐渐聚合,使得体系自由能变小、相互作用能变大而不能较好的相互溶解,进而表现为界面模型的界面能降低、内聚能升高。当遭受水分入侵界面时更加剧了这种变化,导致老化程度越深的界面模型的界面能与内聚能降低的越多,这是导致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混合料在遭受水分侵入时粘结失效的内在原因。最后,通过红外光谱检测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的官能团指数,分别将其与沥青-集料粘附性和沥青粘聚性、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的界面能和内聚能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究了不同尺度下沥青混合料粘结性能随官能团指数的变化规律:沥青因老化生成的羰基、亚砜基和芳环等官能团对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性、沥青与集料间的界面能有降低作用;对沥青粘聚性、沥青内聚能有升高作用,整体而言对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不利;然后从不同尺度对沥青混合料粘附性和沥青粘聚性失效行为进行解释,揭示了沥青老化导致组分变化使分子结合能降低,进而影响宏观水损害性能的过程。

郑敏楠[3](2021)在《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与养护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水损害对行车安全构成的威胁非常大,所以需要针对道路沥青路面产生的水损害强化探究,针对具体的成因,研制相应的防治方案,对于道路交通的发展起到的现实意义非常突出。

陈德加[4](2020)在《云南公路自然因素影响分析及自然区划研究》文中认为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迫切需要,公路工程建设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公路工程是一种线状人工建筑物,是直接修筑于自然环境中的,将穿过不同的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云南是一个自然环境比较复杂的省份,认清云南的自然环境对公路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维护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此,开展云南省公路工程自然区划研究对云南的公路工程建设和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工作内容及其成果为:(1)论述了云南省复杂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岩土类型、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对公路工程的影响及其相应的对策措施;(2)参考了公路建设的规范、标准和相关资料及经验,提出了云南省公路区划指标系统;(3)研究和总结国内外关于公路自然区划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提出了比较符合云南省公路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4)在提出云南公路区划原则、指标及方法的基础上,应用Arc Gis为技术平台和Auto CAD完成了云南省公路地貌区划、云南省公路气候区划、云南省公路岩土区划、云南省公路水文地质区划及云南省公路地质灾害区划;(5)在以上公路各单项区划的基础上,最终完成云南省公路自然区划。

刘雯支[5](2020)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水气扩散特征影响因素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水损害一直是沥青路面早期损害的常见形式,针对水损害的研究主要围绕液态水和固态水。近年来,工程研究发现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沥青路面同样存在水损害问题,而有关气态水对沥青路面的破坏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尚存在不足。因此,研究混合料组成和服役环境两方面因素对路面水气扩散特征影响,对于建立多因素影响的水气扩散模型,揭示气态水对沥青混合料的损伤机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改进重量法为基础的扩散试验并进行扩散系数及相关指标的测定计算,研究了沥青混合料组成(筛孔通过率、油石比)以及外部因素(温度-荷载、冻融损害)对湿度梯度驱动力下穿透型水气扩散特征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五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探究了不同筛孔通过率以及油石比对水气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石比、2.36 mm以及0.3 mm筛孔通过率对水气扩散系数有显着性影响;13.2 mm以及0.075 mm通过率对扩散系数影响较小,水气扩散系数同混合料空隙率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2)通过对加载不同作用时间、荷载等级和温度后的试件进行扩散试验,研究发现随荷载作用时间增加,扩散系数降低,且荷载作用15 min后扩散系数下降减缓,下降速率趋于稳定;荷载作用强度同扩散系数呈负相关,且扩散系数下降速率随荷载水平增加而增大;温度升高同扩散系数的增加成指数关系。(3)确定了温度与扩散系数和变形量指标的相关性最高,其次是荷载作用强度与荷载作用时间。荷载作用强度与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相关程度高于温度与动稳定度的相关性。(4)通过对不同冻融损害后试件进行水气扩散试验,发现水气扩散系数随冻融损害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经6次冻融损害后扩散系数增加速率加大。试件空隙率与扩散系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残留稳定度与劈裂强度比随扩散系数的增加而下降。从细观层面上看,冻融损害的加剧增加了试件空隙的直径以及数量,从而增加了水气扩散的通道,缩短了穿透路径,提高了扩散的有效性。

张旺轩[6](2020)在《沥青路面材料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动水损害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动水损害作为沥青路面材料早期损害的一种,严重影响着路面使用的耐久性和舒适性。导致沥青路面材料发生水损害的相关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沥青混合料本身的性能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因素。至今,学者们对沥青路面动水损害机理的研究仍在不断进行之中,但对于动水损害的评价仍未形成统一标准。因此,研究清楚沥青路面材料的动水损害机理,有效分析沥青路面材料动水损害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以沥青路面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动水损害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结合多孔介质多场耦合作用的理论框架,提出本研究的基本假设,建立动水损害的理论模型;基于该假设和简化的模型,在弹性力学范畴内推导动水损害时路面基体材料的应力平衡方程,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建立起与动水损害过程相关的控制方程。(2)基于对动水损害过程的机理研究,结合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发展较为成熟的内聚力模拟方法,建立路面材料动水损害的模型;根据模拟结果,分析计算数值的合理性,验证模型的有效性。(3)依据合理有效的动水损害建模方法,得出模型数值计算结果,分析模型在发生动水损害时裂缝内动水压力的大小以及裂缝宽度和裂缝周围应力变化的规律,说明动水损害时的特点。(4)以沥青路面材料的性能变化为切入点,改变动水损害模型的主要参数,研究不同断裂能、不同抗拉强度、不同模量、不同渗透系数以及不同工况的情况下对动水损害过程的影响,并分析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及规律。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应力集中是道路材料发生动水损害并逐渐开裂的原因,越接近裂缝扩展尖端越容易出现超过材料强度的应力集中现象。应力越大的区域,受动水损害的影响就越严重。(2)裂尖应力集中所造成的动水破坏主要是因为水胀裂作用所产生的拉应力集中。当水体被挤入裂缝尖端,其所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材料的抗拉强度时,道路材料就会出现损伤,并逐渐形成裂缝,这也是动水损害裂缝得以持续扩展的原因。(3)增加材料的断裂能,会显着提高动水损害时裂缝内的动水压力大小,材料断裂能是影响道路动水损害过程中的重要参数;断裂能保持不变,增大材料的抗拉强度,会增加加载开始时的初始动水压力峰值,同时会使动水损害产生的裂缝宽度减小;材料断裂能和抗拉强度一定时,材料模量对动水压力大小有一定影响,但是对裂缝宽度影响较小;改变材料的渗透系数,对裂缝内的初始动水压力峰值大小略有影响,其值随着渗透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加载速率越大,每秒内被挤压入裂缝内的水体积越多,则裂缝宽度越大,裂缝长度越长,且裂缝扩展速率更快。

于伟伟[7](2019)在《密实型沥青混合料水扩散特征的试验测定与分析》文中指出水损害是沥青路面主要破坏形式之一,如何防治路面水损害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沥青路面在服役期间,由于行车荷载的作用,自然降水与地下水沿路面空隙等薄弱处渗透扩散至沥青与矿料界面处,导致沥青粘接力减弱,承载力降低,进而破坏沥青路面。为研究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本文以密实型沥青混凝土内部水份运移机理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条件下水在密实型沥青混凝土内部的扩散规律。首先为检测沥青混凝土水扩散程度,提出一种利用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的化学性质来观测沥青混凝土水扩散深度的试验方法,而后控制试验温度和压力等条件,对不同类型沥青混凝土进行浸水处理,对影响水扩散程度的内外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其次,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建立沥青混凝土二维细观数值模型,对水扩散现象进行了模拟分析,将实测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理论与实测结果差异性原因。最后,利用劈裂强度作为表征力学性能衰退的研究指标,对浸水后的沥青混凝土试件进行劈裂试验,分析了水扩散指标与强度衰退程度的相关性。本文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水扩散深度在浸水过程中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其增长速率为先快后慢,提高温度与压力,其扩散速率相应增大;油石比增大导致空隙率减小,进而阻碍其水扩散进程;有压与无压作用下,水在击实SMA试件内的扩散深度增速大于AC级配的。在压力作用下,水在碾压SMA试件内的扩散深度增速略小于AC级配,说明成型方式对水扩散具有显着影响。(2)水扩散深度理论值与实测值存在一定差异,但两者增长速率都符合先快后缓的变化规律,有压力作用时,水扩散速率大大提升。(3)在浸水过程中,沥青混凝土强度随吸水率的增大而降低,而且温度和压力会加速沥青混凝土的水损伤;油石比越大,其抗水损能力越强;AC与SMA两种级配击实成型的试件抵抗水损伤能力强于碾压成型试件。

朱亚婷[8](2019)在《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水损害与防治措施》文中指出为了预防沥青路面早期水损害,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年限,本文分析了水损害产生的原因及常见的病害类型,从设计及后期养护等方面,同时结合工程实际应用情况,针对水损害提出了预防养护措施。

王孜越[9](2019)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水损害及防治》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在高速公路工程中十分常见的沥青路面,在简单介绍其常见水损害现象和水损害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水损害能力的影响因素和水损害防治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加强排水、做好结构设计,尤其是层间处理、做好配合比设计、加强原材料控制和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以此为沥青路面实际施工提供可靠参考借鉴。

郇康[10](2019)在《西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特征及养护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西禹高速公路为依托工程,对已运营十多年的公路路基和路面病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研,重点调研了该高速公路的路基、边坡以及路面病害情况,在认真分析调查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西禹高速公路的主要病害类型和特征,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对西禹高速公路病害的预防和养护措施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并对类型道路的建设和养护工作提出了具有参考意义的建议和对策。论文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研究了黄土的工程特性以及其对高速公路的影响。西禹高速公路大部分路段处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因此对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黄土工程特性对高速公路路基稳定性的影响。2、对西禹高速公路的路基病害及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西禹高速公路的路基病害及使用现状调查,将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西禹高速公路路基病害主要以小范围的边坡冲沟和排水系统的局部表面损坏为主,整体路基边坡的稳定性较好。通过对病害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养护措施。3、对西禹高速公路的路面病害及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西禹高速公路目前的路面病害以裂缝、坑槽和车辙为主,部分路段的裂缝、坑槽和车辙病害比较严重,对路面质量和行车安全造成了一定影响。路面裂缝以横向的沥青温缩裂缝为主,路面坑槽以水损害性坑槽为主。针对此类病害,通过分析产生裂缝、坑槽和车辙的原因,研究了路面病害的防治和养护措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养护技术建议和预防措施。4、在以上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西禹高速公路的整体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各种处治方法应用效果的对比分析,可以为类似道路的病害防治起到借鉴作用。

二、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分析
    1.1 材料因素
        1.1.1 沥青
        1.1.2 矿料
        1.1.3 级配
    1.2 施工因素
    1.3 交通量及环境因素
2 沥青路面水损害形成机理
    2.1 离析现象
    2.2 置换作用
    2.3 乳化作用
    2.4 孔隙水压力
    2.5 冲刷作用
3 沥青路面水损害防治措施
    3.1 添加抗剥落剂
    3.2 材料选择
    3.3 配合比设计
    3.4 施工工艺
    3.5路面排水状况
4小结

(2)老化作用对沥青混合料水损害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沥青材料老化研究现状
        1.2.2 基于沥青剥落评价体系的水损害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原材料试验与检测
    2.1 原材料基本性质
    2.2 模拟沥青老化试验
    2.3 沥青样品检测
        2.3.1 沥青常规试验检测
        2.3.2 沥青四组分试验
        2.3.3 红外光谱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光电比色法检测的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评价研究
    3.1 超声波模拟水对沥青混合料破坏原理
        3.1.1 超声波模拟沥青-集料剥落原理
        3.1.2 超声波模拟动态水对沥青混合料剥落的测试方法
    3.2 光电比色法检测粘附性原理
        3.2.1 朗伯-比尔定律
        3.2.2 紫外-分光光度计基本原理与结构
        3.2.3 试验方案
    3.3 集料三维形态指标研究
    3.4 超声波测试的沥青剥落过程分析与抗水损害性能评价等级划分
        3.4.1 沥青剥落过程分析
        3.4.2 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评价等级
    3.5 沥青粘聚性试验结果
    3.6 基于光电比色法的沥青混合料粘附性研究
    3.7 本章小结
4 沥青混合料粘附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
    4.1 各老化阶段沥青分子模型的组建
        4.1.1 分子系统准备工作
        4.1.2 沥青四组分简介及分子模型选用
        4.1.3 沥青分子模型的组建
    4.2 集料分子模型的组建
        4.2.1 晶胞选取
        4.2.2 晶胞优化与超晶胞组建
        4.2.3 周期性边界条件
    4.3 界面分子模型的建立
    4.4 界面分子模型的动力学模拟
        4.4.1 力场及模拟细节
        4.4.2 系综的选择
        4.4.3 几何构型优化
        4.4.4 恒温动力学模拟
    4.5 模拟结果与讨论
        4.5.1 界面能分析
        4.5.2 内聚能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沥青混合料粘附性跨尺度分析
    5.1 官能团与宏观粘附性的相关性
        5.1.1 官能团指数与沥青混合料粘附性的相关性分析
        5.1.2 官能团指数与沥青混合料粘聚性的相关性分析
    5.2 官能团与分子动力学结果相关性分析
        5.2.1 官能团指数与界面能相关性分析
        5.2.2 官能团指数与内聚能相关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与养护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沥青路面水损害探究的必要性分析
2 沥青混凝土路面雨水侵害的表现
    2.1 路面而发生松散、掉粒以及麻面问题
    2.2 路面出现坑洞以及网裂
    2.3 冰冻循环破裂
3 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分析
    3.1 工程设计问题
    3.2 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
    3.3 环境因素造成的影响
4 强化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措施以及保养分析
    4.1 进一步提升道路工程施工水平
    4.2 完善道路排水设施的构建
    4.3 强化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性
    4.4 强化沥青路面的质量和保养
5 结语

(4)云南公路自然因素影响分析及自然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公路自然区划原则
    1.5 公路自然区划方法
第二章 云南省公路地貌分析及区划
    2.1 目的及意义
    2.2 云南地形地貌特点
    2.3 地形地貌导致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对策措施
        2.3.1 山地公路病害及其对策
        2.3.2 坝子公路病害及其对策
        2.3.3 岩溶地貌地区公路病害及其对策
    2.4 公路地形地貌划分指标体系
        2.4.1 主要地貌类型
        2.4.2 海拔高程
        2.4.3 相对坡度与公路用地指标
        2.4.4 综合划分指标
    2.5 云南公路地形地貌区划
第三章 云南省公路气候分析及区划
    3.1 目的及意义
    3.2 云南气候特点
        3.2.1 气温特点
        3.2.2 降雨特点
    3.3 气候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对策措施
        3.3.1 温度对公路的影响及其对策
        3.3.2 降雨对公路的影响及其对策
    3.4 公路气候划分指标体系
        3.4.1 温度
        3.4.2 潮湿度
    3.5 云南公路气候区划
第四章 云南省公路岩土分析及区划
    4.1 目的及意义
    4.2 云南岩土类型特点
    4.3 岩土类型对公路病害问题及对策措施
    4.4 公路岩土划分指标体系
        4.4.1 岩石划分指标
        4.4.2 土类型划分指标
    4.5 云南公路岩土区划
第五章 云南省公路水文地质分析及区划
    5.1 目的及意义
    5.2 云南省水文地质特点及公路病害和对策
        5.2.1 云南省地下水类型及其特点
        5.2.2 地下水对公路病害及其对策
    5.3 公路水文地质区划指标
        5.3.1 云南地下水赋存类别
        5.3.2 云南地下水富水程度
    5.4 云南公路水文地质区划
第六章 云南省公路地质灾害分析及区划
    6.1 公目的及意义
    6.2 云南公路地质灾害特点
    6.3 地质灾害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3.1 泥石流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3.2 滑坡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3.3 采空区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3.4 崩塌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3.5 地震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4 公路地质灾害区划指标
        6.4.1 发育程度
        6.4.2 地质灾害类型
    6.5 云南公路地质灾害区划
第七章 云南省公路自然区划
    7.1 综合区划方法
    7.2 云南公路自然区划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5)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水气扩散特征影响因素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2.3 研究现状不足及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气扩散试验及原材料基本性能测定
    2.1 水气扩散试验
        2.1.1 水气扩散系数测量方法
        2.1.2 容器湿度控制
        2.1.3 水气扩散系数试验步骤
    2.2 水气扩散计算模型
    2.3 原材料基本性能测定
        2.3.1 沥青
        2.3.2 集料
        2.3.3 矿粉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混合料组成对水气扩散特征影响
    3.1 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3.1.1 试验方案
        3.1.2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3.2 扩散试验
        3.2.1 试样制备
        3.2.2 水气扩散试验数据
    3.3 水气扩散试验结果分析
        3.3.1 扩散通量及扩散系数分析
        3.3.2 扩散系数与空隙率关系分析
        3.3.3 扩散系数正交结果分析
    3.4 混合料组成确定
        3.4.1 混合料组成对马歇尔指标的影响分析
        3.4.2 混合料组成成分确定
        3.4.3 马歇尔试验验证
    3.5 路用性能
        3.5.1 高温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3.5.2 低温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3.5.3 水稳定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温度-荷载对沥青混合料水气扩散特征影响
    4.1 扩散试样准备及试验改进
        4.1.1 扩散试样准备
        4.1.2 扩散试验改进
        4.1.3 改进测试
    4.2 荷载作用时间对沥青混合料水气扩散影响分析
        4.2.1 试验方案
        4.2.2 水气扩散系数结果与分析
        4.2.3 荷载作用时间对变形量影响分析
        4.2.4 荷载作用时间对动稳定度影响分析
    4.3 荷载水平对沥青混合料水气扩散影响分析
        4.3.1 试验方案
        4.3.2 水气扩散系数结果与分析
        4.3.3 荷载水平对变形量的影响分析
        4.3.4 荷载水平对动稳定度的影响分析
    4.4 温度-荷载对沥青混合料水气扩散影响分析
        4.4.1 试验方案
        4.4.2 水气扩散系数结果与分析
        4.4.3 温度-荷载对变形量影响分析
        4.4.4 温度-荷载对动稳定度影响分析
    4.5 相关性分析
        4.5.1 扩散系数与温度-荷载相关性分析
        4.5.2 变形量与温度-荷载相关性分析
        4.5.3 动稳定度与温度-荷载相关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冻融损害对沥青混合料水气扩散特征影响
    5.1 水气扩散试验方案及试件制备
    5.2 水气扩散试验结果与分析
        5.2.1 扩散通量结果与分析
        5.2.2 水气扩散数据处理
    5.3 冻融损害损伤性能研究
        5.3.1 空隙率损伤分析
        5.3.2 浸水马歇尔稳定度损伤分析
        5.3.3 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损伤分析
    5.4 水气扩散与损伤性能关系研究
        5.4.1 水气扩散与空隙率变化分析
        5.4.2 水气扩散与水稳定性性能变化分析
    5.5 冻融损害细观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创新点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沥青路面材料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动水损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动水损害的机理研究
        1.2.1 孔隙对动水损害的影响
        1.2.2 水扩散方式对动水损害的影响
        1.2.3 粘附理论对动水损害的解释
    1.3 国内外仿真研究现状
        1.3.1 国外动水损害模拟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动水损害模拟的研究现状
    1.4 动水损害的实验方法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1 本文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1.5.2 本文研究的逻辑思路
2 动水损害过程中的基本力学理论
    2.1 引言
    2.2 多孔介质理论
        2.2.1 多孔介质多场耦合的理论构架
        2.2.2 多孔介质理论与本研究的结合
    2.3 弹性力学基础
        2.3.1 应力平衡方程
        2.3.2 功的表示推导
    2.4 裂缝内动水损害控制方程
        2.4.1 基体平衡方程
        2.4.2 裂缝内流体流动方程
        2.4.3 基体孔隙渗流应力平衡方程
        2.4.4 基体孔隙渗流质量守恒方程
    2.5 断裂力学基础
        2.5.1 应力强度因子
        2.5.2 沥青混合料的断裂特征
    2.6 本章小结
3 动水损害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1 引言
    3.2 内聚力法
        3.2.1 内聚力法的基本概念
        3.2.2 内聚力模型有限元基本理论
    3.3 内聚力模型本构关系
        3.3.1 双线性内聚力模型
        3.3.2 内聚力模型的损伤准则
    3.4 模型材料相关参数
    3.5 动水损害模型的建立
        3.5.1 定义内聚力单元属性
        3.5.2 车辆荷载的模拟
        3.5.3 网格划分与单元类型
    3.6 动水损害模型的验证
    3.7 本章小结
4 动水损害模型的结果分析
    4.1 引言
    4.2 模型动水压力变化分析
    4.3 模型裂缝宽度变化分析
    4.4 模型应力变化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动水损害模型参数及工况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断裂能影响
        5.2.1 断裂能对动水压力的影响
        5.2.2 断裂能对裂缝宽度的影响
    5.3 材料抗拉强度影响
        5.3.1 抗拉强度对动水压力的影响
        5.3.2 抗拉强度对裂缝宽度的影响
    5.4 材料模量影响
    5.5 材料渗透系数影响
    5.6 不同工况模拟分析
        5.6.1 动水压力及裂缝宽度变化分析
        5.6.2 应力变化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着作情况

(7)密实型沥青混合料水扩散特征的试验测定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
        1.1.2 沥青路面的水损害
        1.1.3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沥青混凝土水扩散试验方法的设计
    2.1 原材料与集料配合比
        2.1.1 原材料选择
        2.1.2 配合比设计
    2.2 试件的制备与密度的测算
        2.2.1 试件的制备
        2.2.2 试件密度测算
    2.3 试验方案设计
        2.3.1 温度和压力影响下水扩散测量方案
        2.3.2 油石比、级配与成型工艺试验方案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沥青混凝土水扩散深度研究分析
    3.1 水扩散深度的化学测定方法
    3.2 温度、压力对水扩散深度的影响
        3.2.1 温度对水扩散深度的影响
        3.2.2 压力对水扩散深度的影响
    3.3 油石比和级配类型对水扩散深度的影响
        3.3.1 油石比的影响分析
        3.3.2 级配的影响分析
        3.3.3 成型工艺的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沥青混凝土内部水扩散规律数值模拟分析
    4.1 沥青混凝土细观模型的建立
    4.2 水扩散理论基础
    4.3 沥青混凝土水扩散深度的模拟分析
        4.3.1 材料属性及模型处理
        4.3.2 无压状态下水扩散深度模拟分析
        4.3.3 压力作用水扩散深度模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扩散对沥青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影响研究
    5.1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设计
    5.2 吸水率的变化规律
    5.3 劈裂抗拉强度变化规律分析
        5.3.1 温度、压力作用下强度变化规律分析
        5.3.2 不同油石比强度变化规律分析
        5.3.3 不同级配强度变化规律分析
        5.3.4 成型工艺对强度变化规律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发明专利与参与项目

(8)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水损害与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2 沥青路面水的来源
    2.1 自然降水
    2.2 路面表面排水不畅
    2.3 中央分隔带渗水
    2.4 路面裂缝渗水
    2.5 挖方路段产生的地下水
3 水损害产生的常见病害类型
    3.1 松散、坑槽
    3.2 裂缝松散和网裂
    3.3 唧浆
4 设计阶段预防措施
    4.1 优化路面结构设计
    4.2 优化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4.3 优化中央隔离带方案
5 养护阶段处治措施
    5.1 及时灌缝
    5.2 及时挖补
    5.3 换填排水基层综合处治
    5.4 基层注浆与焊缝
    5.5 采取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6 结语

(9)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水损害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水损害现象
    1.1 唧浆
    1.2 坑凼
    1.3 车辙
2 水损害作用机理
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水损害能力的影响因素
    3.1 降水量和交通量
    3.2 原材料
        3.2.1 沥青
        3.2.2 集料
    3.3 孔隙率
    3.4 路面排水
4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防治
    4.1 加强排水
        4.1.1 路表排水
        4.1.2 路面内排水
        4.1.3 中央分隔带的排水
    4.2 做好结构设计,尤其是层间处理
        4.2.1 铺设透层
        4.2.2 铺设防水层
    4.3 做好配合比设计
    4.4 加强原材料控制
    4.5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5 结语

(10)西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特征及养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本文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西禹高速公路沿线水文地质情况调查研究
    2.1 黄土的工程特性
        2.1.1 黄土的组成
        2.1.2 黄土的湿陷性和水理性简介
        2.1.3 黄土特性对高速公路路基的影响
        2.1.4 黄土湿陷防治对策
    2.2 西禹高速公路的自然环境
        2.2.1 西禹高速公路概况
        2.2.2 西禹高速公路沿线自然地理特征概况
        2.2.3 西禹高速公路沿线气象和水文条件概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禹高速公路路基病害调查与防治对策
    3.1 黄土路基边坡病害分析
        3.1.1 坡体损坏
        3.1.2 坡面损坏
    3.2 西禹高速公路路基边坡病害调查与数据分析
        3.2.1 路基边坡病害调查
        3.2.2 路基边坡病害数据分析
    3.3 路基边坡病害防治措施
        3.3.1 坍塌、崩塌的防治
        3.3.2 滑坡的防治
        3.3.3 坡面损坏的防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调查与防治对策
    4.1 沥青路面病害分析
        4.1.1 裂缝
        4.1.2 坑槽与沉陷
        4.1.3 车辙
    4.2 西禹高速沥青路面病害调查与数据分析
        4.2.1 沥青路面病害调查
        4.2.2 沥青路面病害数据分析
    4.3 沥青路面病害的治理养护
        4.3.1 裂缝的修补与养护技术
        4.3.2 路面坑槽的修补与养护技术
        4.3.3 路面车辙的修补与养护技术
    4.4 现场调查总结与西禹高速公路总体评价
        4.4.1 西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现场调研小结
        4.4.2 对西禹高速公路的总体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及防治措施[J]. 冯铎. 甘肃科技, 2021(18)
  • [2]老化作用对沥青混合料水损害性能影响研究[D]. 郝旭东.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与养护探讨[J]. 郑敏楠. 居舍, 2021(08)
  • [4]云南公路自然因素影响分析及自然区划研究[D]. 陈德加.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5]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水气扩散特征影响因素试验研究[D]. 刘雯支. 长安大学, 2020(06)
  • [6]沥青路面材料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动水损害机理研究[D]. 张旺轩.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7]密实型沥青混合料水扩散特征的试验测定与分析[D]. 于伟伟.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
  • [8]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水损害与防治措施[J]. 朱亚婷. 青海交通科技, 2019(05)
  • [9]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水损害及防治[J]. 王孜越. 交通世界, 2019(22)
  • [10]西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特征及养护技术研究[D]. 郇康. 长安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沥青路面水害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