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排便习惯训练与功能性便秘发生率的相关性分析

儿童排便习惯训练与功能性便秘发生率的相关性分析

一、排便习惯训练与儿童功能性便秘发病相关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静[1](2021)在《儿童功能性便秘证型与饮食习惯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通过分析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同时对功能性便秘患儿饮食习惯进行调查,探讨儿童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型与饮食习惯的相关性,以期为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及饮食调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课题收集2020年01月~2020年12月在厦门市中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功能性便秘患儿192例,采集患儿的基本信息及临床症状,根据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证型判断,同时采集饮食习惯相关信息,分析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功能性便秘证型与饮食习惯的关系。结果:1.一般资料:(1)本课题收集的192例患儿中男性患儿98例(51.04%);女性患儿94例(48.96%),男女性别比例1.04:1,不同性别证型分布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本课题收集的192例患儿中年龄最小2岁,最大13岁,从年龄分析,2岁及3岁儿童患病最多;各年龄组间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本课题收集的192例患儿中病程为1个月~6年,其中病程1~6个月最多,共87例(45.31%),病程长短在证型分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证型分布情况:192例功能性便秘患儿的中医证型分布以燥热便秘最为多见,其次依次为气虚便秘,食积便秘,气滞便秘,所纳入的病例中无血虚便秘证型患儿。3.功能性便秘证型与饮食因素的关系:(1)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证型在是否偏食挑食、谷物类、蔬菜、水果、禽畜肉、蛋类、乳类、大豆、坚果摄入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在是否偏食挑食、谷物类、蔬菜、水果、禽畜肉摄入量方面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禽畜肉摄入较多与食积便秘的发生存在相关性(P<0.05);偏食挑食、谷物类摄入较少、蔬菜摄入过少、禽畜肉摄入过多与燥热便秘的发生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1.本研究纳入的192例功能性便秘儿童中医证型以燥热便秘最多,其次为气虚便秘、食积便秘、气滞便秘。2.本研究发现,在饮食结构中,禽畜肉摄入量与食积便秘的发生呈正相关;偏食挑食,谷物、蔬菜、禽畜肉摄入量与燥热便秘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其中谷物及禽畜肉摄入量与燥热便秘的发生呈正相关,蔬菜摄入量与燥热便秘的发生呈负相关;同时,偏食挑食也是燥热便秘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儿童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型受到饮食习惯的影响,这可在临床上对功能性便秘患儿进行个体化饮食指导提供依据。

管洪艺[2](2021)在《通腑泻热推拿法治疗小儿便秘(实秘型)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通腑泻热推拿法治疗小儿便秘(实秘型)的临床疗效,为通腑泻热推拿法治疗小儿便秘(实秘型)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10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1以及对照组2,每组患儿36例,其中治疗组采用通腑泻热推拿法治疗;对照组1采用麻仁丸治疗;对照组2采用通腑泻热推拿法结合麻仁丸治疗。每例患儿治疗2个疗程,5d/疗程,疗程间休息2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症状量化评分,采用便秘的中医症候量表、布里斯托粪便分型量表作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本临床方案共纳入受试患儿108例,其中有5例脱落,5例剔除,有效病例98例。1.临床疗效评价:2个疗程的治疗后,显示治疗组:治愈5例,显效7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8.79%;对照组1:治愈4例,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76%;对照组2:治愈19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91%。2.中医症候积分评价:(1)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各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总积分相比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对照组2的疗效最好,治疗组疗效优于与对照组1。(2)治疗组与对照1相比,在缓解患儿胃纳减少、腹痛或腹胀、夜间哭闹以及改善患儿布里斯托粪便分型情况等方面具有显着优势(P<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2的中医主症大便秘结、排出困难与兼症胃纳减少、腹痛或腹胀、夜间哭闹、面赤身热、小便黄等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3.布里斯托粪便分型量表积分评价: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各组患儿粪便分型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显着性有差异(P<0.01)。其中对照组2的改善情况最好,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与对照组1。结论:通腑泻热推拿法可有效改善患儿大便秘结、排出困难等主要症状,对于患儿胃纳减少、腹痛或腹胀、夜间哭闹、面赤身热、小便黄等兼症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相较于口服麻仁丸,通腑泻热推拿法在改善患儿胃纳减少、腹胀或腹痛以及远期疗效等方面疗效更优。通过本研究证明通腑泻热推拿法对小儿实秘具有明显疗效,且无任何不良反应,表明通腑泻热推拿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凌春燕[3](2021)在《向心或离心不同方向推大肠经治疗实秘型小儿便秘的疗效对比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向心或离心推大肠经治疗实秘型小儿便秘的临床疗效差异,旨在探讨大肠经向心推与离心推同补泻(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中医辨证为实秘的6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按照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大肠经独穴久推法治疗,但两组推的方向不同,观察组采用向心推法,对照组采用离心推法,操作频率均为200次/分,每次操作时间10-15分钟,两组均以连续治疗6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便秘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后便秘中医证候总积分及主症与次症积分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及主症、次症积分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2)观察组30例中,临床痊愈1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30例中,临床痊愈1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1)向心或离心推大肠经两种推拿方法均能改善实秘型小儿便秘的临床症状,对实秘型小儿功能性便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二者无孰优孰劣之分。(2)就本研究结果而言,大肠经向心推与离心推同补泻(清)之间无明确联系。

孔慧敏[4](2021)在《“健脾消导”推拿法干预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脾虚质的临床评价》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健脾消导”推拿法干预治疗1-6岁的功能性便秘脾虚质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客观评价“健脾消导”推拿法对脾虚质便秘患儿的临床疗效,为脾虚质便秘患儿提供一套优化的推拿方法。方法:运用随机数表法,将100例1-6岁的脾虚质便秘患儿分为对照组51例、治疗组49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健康宣教,对照组单纯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口服治疗,治疗组予“健脾消导”推拿法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前、治疗4周两组患儿主症总积分及主症单项积分、次症总积分及次症单项积分的变化,通过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1.总疗效:4周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便秘的有效率分别为89.3%、93.6%,两组治疗对便秘患儿均有显着疗效,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症状改善情况:经过4周治疗,两组患儿的主症总积分、次症总积分及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单项症状积分相比,治疗组在排便难易程度、便质、排便频次、腹胀满疼痛、不思乳食方面的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消导”推拿法干预治疗小儿便秘,能显着改善功能性便秘脾虚质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刘莉[5](2021)在《润肠消积导滞泄浊法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肠燥积滞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润肠消积、导滞泄浊法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随访情况,总结分析,为小儿便秘的治疗提供参考。同时提出要提高儿童及其父母对便秘的认识,加强对便秘的预防。方法:选择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儿科门诊的67例儿童功能性便秘肠燥积滞证患儿,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分为试验组35例(实际完成人数33例),对照组32例(实际完成人数31例)。在给予一般治疗的同时,试验组给予口服导师自拟瓜蒌枳实汤加减,对照组给予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及证候评分,并随访2周,观察病情反复情况。将两组数据录入SAS9.4统计软件,处理分析后比较相关差异。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基线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间差异:两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粪便性状、排便时间及治疗后总积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明显,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组内差异:两组治疗方法均对改善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有显着影响(P<0.01)。4.疗效结果:两组总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96.97%,与对照组80.6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5.随访情况:润肠消积、导滞泄浊法可有效改善临床综合证候,且试验组病情反复例数低于对照组。6.安全性:治疗的过程中无患儿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药物过敏。结论:1.润肠消积、导滞泄浊法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肠燥积滞证有显着疗效。2.润肠消积、导滞泄浊的瓜蒌枳实汤在改善粪便性状和排便时间方面疗效肯定。3.瓜蒌枳实汤在改善疾病综合证候方面有显着疗效。且随访后病情反复例数占比较低,无不良反应发生。

殷文昊[6](2021)在《通便四法结合针刺天枢穴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文通过观察通便四法结合针刺天枢穴疗法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对小儿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探究通便四法结合针刺天枢穴治疗本病的可行性及优越性,为临床上小儿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型)的治疗提供一种更加简便、有效、规范、安全且依从性高的优选方案。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推拿科小儿推拿门诊的小儿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型)患者共60例,且参与研究的患儿均经其家长同意,并签署《告患儿家长知情同意书》。6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2组患儿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分布、病程以及未治疗时的各观察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后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组采用通便四法结合针刺天枢穴治疗30例,对照组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30例。每日1次,共治疗10天。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病情评分量表(主症)、病情评分量表(次症)评分、大便性状分级进行记录,并使用SPSS 21.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其疗效有无差异性,并计算其总有效率,同时对两组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即复发率进行随访和评价。研究结果:1.在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分期、大便性状、症状评分方面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显示无意义,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主要症状评分、次要症状评分和症状总积分、以及大便性状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症状评分降低幅度和大便形状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其中身热面赤、口干口臭、舌红苔黄腻症状较对照组治疗效果有显着差异(P<0.01),从远期疗效来看治疗组的疗效更加突出(P<0.05)。3.两组患儿中治疗组治愈达15例,显效有10例,好转3例,无效仅1例,对照组患儿治愈8例,显效13例,好转6例,无效3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数据经秩和检验得出Z=-2.096,P=0.036<0.05,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1.通便四法结合针刺天枢穴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型)患儿的临床疗效显着。2.通便四法结合针刺天枢穴较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的临床疗效更加明显,且对于中医次症中身热面赤、口干口臭、舌红苔黄腻症状改善尤为显着。3.通便四法结合针刺天枢穴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型)患儿治疗的复发率较低,远期疗效较好。

王彩云[7](2020)在《婴儿功能性胃肠病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婴儿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晋江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婴儿健康体检的012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婴儿FGIDs临床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现场问卷调查。由研究人员进行婴儿FGIDs症状询问、体格检查、体格发育指标、营养状况测量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并指导家长填写婴儿FGIDs相关影响因素问卷。所有研究对象均随访至1周岁。采用罗马Ⅳ标准进行婴儿FGIDs诊断。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共有1006例婴儿纳入研究,其中,男549例,女457例。根据罗马Ⅳ标准,1006例婴儿中,有586例(58.3%)发生FGIDs。其中,婴儿反流460例(45.7%),婴儿排便困难168例(16.7%),婴儿功能性便秘36例(3.6%),婴儿功能性腹泻32例(3.2%),婴儿绞痛24例(2.4%),未发现婴儿反刍综合征和周期性呕吐综合征。586例FGIDs婴儿中,457例(78.0%)为单一FGIDs,124例(21.2%)并存2种FGIDs,5例(0.9%)并存3种FGIDs,未发现并存4种及以上FGIDs的婴儿。457例单一婴儿FGIDs中,婴儿反流343例(58.6%),婴儿排便困难78例(13.3%),婴儿功能性便秘14例(2.4%),婴儿功能性腹泻17例(2.9%),婴儿绞痛5例(0.9%)。124例并存2种FGIDs的婴儿中,婴儿反流和婴儿排便困难并存是最常见的情况,共有75例(12.8%),其他比较常见的情况分别是婴儿反流和婴儿绞痛并存、婴儿反流和婴儿功能性腹泻并存、婴儿反流和婴儿功能性便秘并存,发生例数分别为14例(2.4%)、12例(2.0%)及11例(1.9%)。(2)以FGIDs婴儿为病例组,没有FGIDs症状的健康婴儿为对照组,进行单因素χ2检验。结果显示家庭籍贯、父亲年龄、父亲FGIDs病史、母亲FGIDs病史、母亲妊娠期疾病史、出生后补充维生素D及出生后添加益生菌与婴儿FGIDs相关联。以单因素χ2检验分析筛选出的有统计学意义因素为自变量,以是否为FGIDs婴儿为因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s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筛选出4个与婴儿发生FGIDs相关联的影响因素:其中,父亲低龄(回归系数B=0.424,P=0.004)、父亲FGIDs病史(回归系数B=0.821,P=0.000)、母亲FGIDs病史(回归系数B=0.427,P=0.012)和出生后添加益生菌(回归系数B=0.324,P=0.032)为婴儿发生FGIDs的危险因素,出生后补充维生素D(回归系数B=-0.690,P=0.000)为避免发生婴儿FGIDs的保护因素。(3)随访结果显示,6月龄、12月龄时,病例组和对照组两组婴儿身长、体重、头围、血红蛋白、嗜酸细胞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婴儿FGIDs临床发病率较高,部分婴儿可为多种FGIDs并存。父亲低龄、父亲/母亲FGIDs病史及出生后添加益生菌是婴儿FGIDs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出生后补充维生素D为避免发生婴儿FGIDs的保护因素。FGIDs不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李亚美[8](2020)在《陈红蕾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辨证选穴规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便秘为儿科常见疾病之一,以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以及自觉排便不尽感为主要表现。其治疗手段多样,研究报道中西医治疗均可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但也有一定的局限。小儿推拿是一种常见的外治法,易于被患儿接受,且临床效果较好。本课题旨在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总结岭南便秘患儿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等),疾病特点(如主要症状特点、主症、舌脉等),并探究陈红蕾老师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经验和选穴规律,为小儿便秘的治疗提供进一步思路。方法:结合文献研究与临床回顾性分析,文献研究:该课题主要通过对古代和现代文献的研究,总结了中医对便秘的认识,包括病因、病机、治疗方药及特色疗法等,重点了解了各推拿流派治疗小儿便秘的特点,归纳了西医对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临床回顾分析:收集病历,使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数据库,并使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陈红蕾老师推拿门诊便秘患儿的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特点,总结陈红蕾老师辨证和选穴的规律。结果:本研究患儿就诊时,平均月龄28.35月,且主要分布在0-48月之间,占比93.40%。男女性别分布无统计学差异。陈红蕾老师推拿门诊首诊的便秘患儿主要症状,以两次大便间隔时间超过3天、排便困难、大便呈团块状或羊屎状最为常见。临床证型以虚证为主,占比98.11%。陈红蕾老师推拿治疗小儿便秘主要穴位有:大肠、膊阳池、脾、肺、腹、二马、下七节骨、肝、天枢、足三里等。主要学穴位操作功效分类包括补益、通便、清热、消食化滞和止咳化痰平喘。常用穴位大多分布于上肢,其次为腹部和背部,下肢分布较少,头面部和颈部甚少。常用穴位组合为:大肠和膊阳池、大肠和脾、肺和大肠、大肠和腹、大肠和下七节骨、膊阳池和脾、大肠和二马。核心穴位为大肠、肺、腹、膊阳池、脾、下七节骨、天枢、二马、肝和足三里。结论:陈红蕾推拿治疗小儿便秘,以虚实为纲,临床以虚证为主,多有积滞、热症、痰湿,法以清补为主,兼顾清热、消积导滞及化痰。陈红蕾老师临床推拿疗法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效果,丰富了该病的临床治疗思路。

魏晓文[9](2020)在《儿童功能性便秘发病因素及中医体质的探讨》文中认为目的:统计并分析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医体质特征,探索两者与本病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探讨本病的相关因素干预、家庭护理指导及临床体质调理。方法:搜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病房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为治疗组,以无本病病史的保健儿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问卷调查方法,记录研究对象的一般信息、临床资料及中医体质。一般信息:性别、年龄;临床资料:母亲因素(母亲分娩年龄、母亲孕前体重)、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本病家族遗传史、抗生素的使用、入睡时间、肺系疾病、肥胖、运动量、憋便、饮食因素(蛋白质类食物的食用、蔬菜食用)、精神心理因素(情绪、性格);制定体质量表,判断体质类型。整理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儿童功能性便秘发病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对照研究中,母亲孕前体重、家长对便秘的认知、抗生素的使用、本病家族遗传史、憋便、蛋白质类食物食用及性格情况存在显着差异性,经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家长对便秘的认知、抗生素的使用、本病家族遗传史、憋便是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危险因素;10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的偏颇体质类型以心肝火旺质、脾胃伏火质最多;抗生素使用情况及蛋白质类食物食用情况与脾胃伏火质存在统计学差异,入睡时间及情绪与心肝火旺质存在统计学差异;从先天、家长、儿童、医务工作者4个方面提出发病相关因素的干预方法;从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饮食习惯、调理情志及小儿推拿等方面进行体质调理。结论:1.家长对便秘的认知、抗生素的使用、功能性便秘家族遗传史、憋便是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危险因素;2.功能性便秘患儿中医体质以偏颇体质为主,心肝火旺质、脾胃伏火质为易感体质,均衡质为保护体质,可指导本病的防治;3.入睡时间、情绪与心肝火旺质相关,抗生素的使用、蛋白质类食物的食用与脾胃伏火质相关,可指导临床体质的调理;4.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病相关的因素干预、家庭护理指导及临床体质调理等措施。

张璇[10](2020)在《四步摩腹和拿肚角配合常规推拿治疗气机郁滞型小儿便秘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应用四步摩腹和拿肚角配合常规推拿治疗气机郁滞型小儿便秘,评价该特色操作技法的临床疗效,为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儿,按完全随机的方法平均分为3组: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分别为20人。治疗组20例患儿采用四步摩腹和拿肚角+常规推拿法治疗,对照1组20例患儿采用常规推拿法治疗,两组均2日1次;对照2组20例患儿采用口服妈咪爱治疗,每日2次,每次1g,三组均以10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记录三组患儿在第一次治疗前和最后一次治疗后的大便性状、排便间隔时间、腹胀程度等症状的量化评分,以判定疗效。结果:经统计学分析,(1)总体疗效比较:与对照2组比较,治疗组、对照1组均较其有显着差异(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不大(P>0.05)。(2)治疗前后单个症状积分比较:三组方案均有明显差异(P<0.05)。(3)主要症状在治疗前后积分差值组间比较:在大便间隔时间、腹胀程度上,治疗组的症状积分差值与对照1组、对照2组有显着差异(P<0.05);在排便困难程度上,治疗组、对照1组的症状积分差值均与对照2组有显着差异(P<0.05)。(4)次要症状在治疗前后积分差值组间比较:在食欲方面,治疗组、对照1组的症状积分差值均与对照2组有显着差异(P<0.05),在腹痛方面,治疗组的症状积分差值较对照1组、对照2组均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1.四步摩腹和拿肚角配合常规推拿法、常规推拿法与口服妈咪爱都能改善小儿气机郁滞型便秘症状,但前两种传统中医推拿疗法总体疗效更佳,尤其在改善排便困难程度、提高食欲上,中医推拿疗法效果明显优于口服妈咪爱组。2.四步摩腹和拿肚角配合常规推拿与单纯运用常规推拿相比,虽然两者总体疗效相当,但在改善腹胀、腹痛症状,缩短排便间隔时间方面,前者疗效更佳,说明应用四步摩腹和拿肚角配合常规推拿法治疗小儿气机郁滞型便秘具有推广价值。

二、排便习惯训练与儿童功能性便秘发病相关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排便习惯训练与儿童功能性便秘发病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功能性便秘证型与饮食习惯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儿童FC的研究现状
        1.1 病名探源
        1.2 病因病机
        1.3 辨证分型
        1.4 治疗
    2 西医对儿童FC的研究现状
        2.1 概念
        2.2 流行病学
        2.3 病因
        2.4 发病机制
        2.5 治疗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收集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观察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数据预处理
        2.5 统计学处理
        2.6 技术路线图
    3 研究结果
        3.1 FC患儿一般情况
        3.2 FC患儿证型分布情况
        3.3 FC患儿证型饮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4 FC患儿证型饮食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1 课题设计思路
    2 结果分析
        2.1 一般情况分析
        2.2 儿童FC证型分布特点分析
        2.3 儿童FC证型与饮食因素相关性分析
    3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饮食与功能性便秘的关系探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通腑泻热推拿法治疗小儿便秘(实秘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现代医学对小儿便秘的认识
    2 中医对小儿便秘的认识
    3 小儿便秘的中医治疗
    4 现代医学对小儿便秘的研究进展
    5 饮食起居与日常护理
    6 小结
实验研究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讨论与分析
    1 小儿实秘的病机分析与治疗原则
    2 小儿推拿的治疗分析
    3 临床疗效分析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3)向心或离心不同方向推大肠经治疗实秘型小儿便秘的疗效对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学对小儿便秘的研究
        1.1 便秘病名的历史沿革
        1.2 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1.3 小儿便秘的病因病机
        1.4 小儿便秘的中医治法
    2 各流派小儿推拿手法特点的研究
        2.1 山东三字经流派
        2.2 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流派
        2.3 上海海派儿科推拿流派
    3 现代医学对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研究
        3.1 对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认识
        3.2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病因及机制
        3.3 现代医学对儿童功能性便秘治疗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3 治疗方法
        3.1 治疗原则
        3.2 具体操作方法
    4 观察指标
        4.1 一般资料观察内容
        4.2 疗效评定标准
    5 统计方法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两组治疗前情况比较
        1.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两组治疗前主症、次症积分比较
    2 两组患儿组内治疗前后中医主症、次症积分比较
    3 两组间治疗后中医主症、次症积分的比较
    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第四部分 讨论
    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选题思路
    2 运用小儿推拿特定穴大肠经治疗小儿便秘的理论依据与临床依据
        2.1 理论依据
        2.2 临床依据
    3 小儿推拿特定穴的操作方向与补泻(清)效应之间的关系
        3.1 穴位操作方向与补泻(清)效应关系的古籍记载
        3.2 穴位操作方向与补泻(清)效应关系的现代研究进展
    4 结果分析
        4.1 两组临床疗效分析
        4.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临床观察表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综述 小儿推拿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健脾消导”推拿法干预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脾虚质的临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1 排便机理
        1.2 发病机制
        1.3 发病原因
        1.4 临床表现
        1.5 临床分型
        1.6 治疗
    2.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2.1 病名起源
        2.2 病因病机
        2.3 治疗
        2.4 总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病例选择
    3. 研究方法
        3.1 病例分组
        3.2 治疗方案
        3.3 观察指标及时点
        3.4 疗效评价
        3.5 安全性评价
        3.6 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病例情况
        4.2 基线比较
        4.3 综合疗效比较
        4.4 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 立题依据
        1.1 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优势
        1.2 推拿处方的机理探讨
        1.3 对照组药物选择依据
    2. 研究结果分析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润肠消积导滞泄浊法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肠燥积滞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中医研究现状
        1.1 病因病机
        1.2 分证论治
        1.3 中医外治
        1.4 总结
    2 西医研究现状
        2.1 病理生理及相关机制
        2.2 发病原因
        2.3 疾病分类
        2.4 治疗手段
        2.5 总结
    3 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病例纳入标准
        2.4 病例排除标准
        2.5 病例剔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法
        3.3 临床观察及疗效评定
        3.4 证候及体征评定标准
        3.5 疾病疗效评定标准
        3.6 统计学处理方法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比较
        1.1 一般人口学特征
        1.2 基线的主症、次症及症状评分合计的组间比较
    2 疗效比较
        2.1 治疗前后的主症、次症及症状评分合计的组内比较
        2.2 治疗后的主症、次症及症状合计评分的组间比较
        2.3 治疗后疗效的组间比较
    3.不良反应
第四部分 讨论
    1 立题依据
        1.1 立法依据
        1.2 立方依据
    2 对照组选药依据
    3 组方分析
        3.1 处方药物组成
        3.2 处方配伍解析
        3.3 处方药物功效机制及现代药理研究
    4 结果分析
        4.1 一般资料分析
        4.2 治疗后组内比较
        4.3 治疗后组间比较
        4.4 总疗效分析
        4.5 临床随访及安全性分析
        4.6 总结
    5 不足与展望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致谢

(6)通便四法结合针刺天枢穴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4 研究结果
讨论
    1 中医对于本病的认识
    2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3 本研究所选治疗方法作用机制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婴儿功能性胃肠病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婴儿 FGIDs 发生率
    2.3 不同年龄段婴儿 FGIDs 发生率
    2.4 婴儿 FGIDs 危险因素
    2.5 FGIDs婴儿体格发育、营养状况发育指标随访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婴幼儿功能性胃肠病流行病学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8)陈红蕾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辨证选穴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小儿便秘的认识
        一、中医病名
        二、病因病机
        三、中医药治疗研究
        四、其它中医特色疗法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便秘的认识
        一、人口学资料
        二、病因及病理机制
        三、西医治疗概况
        四、便秘的预防
        五、总结与展望
    第三节 小儿推拿治疗便秘的研究
        一、小儿推拿的发展
        二、各流派治疗小儿便秘的经验
        三、陈红蕾老师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经验
        四、总结和展望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数据收集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第三节 临床研究方法
        一、数据库建立
        二、分析软件
        三、分析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人口学资料分析
        二、疾病特点分析
        三、穴位频次分析
        四、穴位关联规则分析
    第四节 讨论
        一、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特点分析
        二、陈红蕾老师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经验
        三、总结和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9)儿童功能性便秘发病因素及中医体质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2.调查方法
    3.诊断标准
        3.1 西医诊断标准
        3.2 中医诊断标准
    4.纳入标准
    5.排除标准
    6.剔除标准
    7.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8.观察指标
    9.统计分析
结果
    1.均衡性分析
        1.1 性别
        1.2 年龄
    2.治疗组临床资料调查
        2.1 母亲因素
        2.2 家长对便秘的认知
        2.3 功能性便秘家族史
        2.4 便秘前半年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
        2.5 便秘前1 个月内肺系疾病的发生情况
        2.6 入睡时间
        2.7 肥胖情况
        2.8 憋便
        2.9 运动量情况
        2.10 饮食因素
        2.11 精神心理因素
    3.相关危险因素
        3.1 两组暴露因素的单因素相关性分析
        3.2 两组暴露因素的多因素相关性分析
    4.中医体质
        4.1 功能性便秘患儿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4.2 两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5.儿童功能性便秘相关因素与中医偏颇体质的相关性
讨论
    1.患儿的一般情况
    2.相关因素研究
        2.1 临床资料
        2.2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危险因素
        2.3 针对儿童功能性便秘发病因素的相关对策
    3.中医体质
        3.1 中医体质学说的历史渊源
        3.2 中医体质学说的内涵
        3.3 小儿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
        3.4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中医体质特征
        3.5 儿童功能性便秘体质研究的意义
    4.小儿体质辨识与疾病防治
        4.1 小儿体质辨识与治未病
        4.2 小儿体质辨识与治已病
        4.3 相关因素研究对辨体调理的指导
        4.4 对于儿童功能性便秘体质的预防护理方案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祖国医学对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着

(10)四步摩腹和拿肚角配合常规推拿治疗气机郁滞型小儿便秘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中止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总体疗效评价标准
        2.5 统计学方法
    3.统计学分析
        3.1 研究中排除、纳入、脱落情况
        3.2 有效病例的一般情况比较
        3.3 总体疗效比较
        3.4 症状积分比较
        3.5 小结
讨论
    1.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现代医学认识
        1.1 FC流行病学调查
        1.2 F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FC的现代医学常用治疗方法
    2.便秘的中医学认识
        2.1 便秘溯源
        2.2 便秘的中医学病因病机
    3.研究结果分析
        3.1 中医小儿推拿疗法与口服妈咪爱的疗效差异分析
        3.2 四步摩腹和拿肚角配合常规推拿法的优势分析
    4.结论
    5.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方案概要
    参考文献
附录 小儿便秘(气机郁滞型)的观察量表
致谢
发表论文

四、排便习惯训练与儿童功能性便秘发病相关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功能性便秘证型与饮食习惯相关性研究[D]. 杨静.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通腑泻热推拿法治疗小儿便秘(实秘型)的临床研究[D]. 管洪艺.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向心或离心不同方向推大肠经治疗实秘型小儿便秘的疗效对比观察[D]. 凌春燕.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健脾消导”推拿法干预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脾虚质的临床评价[D]. 孔慧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润肠消积导滞泄浊法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肠燥积滞证的临床研究[D]. 刘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通便四法结合针刺天枢穴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殷文昊.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婴儿功能性胃肠病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分析[D]. 王彩云. 福建医科大学, 2020(02)
  • [8]陈红蕾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辨证选穴规律分析[D]. 李亚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儿童功能性便秘发病因素及中医体质的探讨[D]. 魏晓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四步摩腹和拿肚角配合常规推拿治疗气机郁滞型小儿便秘的疗效观察[D]. 张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儿童排便习惯训练与功能性便秘发生率的相关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