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龙门山中段前陆盆地沉积相及层序地层划分

四川龙门山中段前陆盆地沉积相及层序地层划分

一、四川龙门山中段前陆盆地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划分(论文文献综述)

陈贤良,纪友亮,杨克明[1](2020)在《川西坳陷中段须四段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特征》文中认为为了深入认识川西坳陷中段须四段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特征,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地震、岩心、测/录井、分析测试等资料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须四段为一个三级层序,根据层序界面特征划分出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并建立了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依据沉积相标志识别出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4种相类型,明确了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平面展布及纵向演化特征:平面上,短轴物源自龙门山山前依次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相,长轴物源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长短轴物源在合兴场—德阳—马井—新繁镇一带地区交汇;纵向上,低位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时期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水下分支河道砂体纵向叠置、横向连片、分布广泛,湖侵体系域时期以滨浅湖沉积为主。建立了层序-沉积充填模式,指出低位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时期的长轴物源和长短轴物源交汇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砂体是研究区优质储层发育区。

木红旭[2](2020)在《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文中认为川西地区包括扬子板块西缘和青藏高原东部,分别对应川西盆地和松潘-甘孜褶皱带。川西盆地东以龙泉山为界与四川盆地中部分隔,西以龙门山逆冲推覆带与松潘-甘孜褶皱带分隔,北接秦岭造山带,南到康滇古陆;松潘-甘孜褶皱带形如倒三角形,夹持于东昆仑-西秦岭造山带、龙门山逆冲推覆带和羌塘地块之间。晚三叠世以前,川西地区作为扬子板块西缘及其被动大陆边缘的一部分沉积了巨厚的海相碳酸盐岩和浊积岩。自晚三叠世起,伴随印支运动及华南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川西盆地结束了海相沉积历史,逐渐过渡为陆相前陆盆地,沉积了厚度较大的须家河组河流-湖相地层;晚三叠世松潘-甘孜地区则仍然为浊积岩沉积。长期以来的观点认为龙门山向南东方向的逆冲推覆形成了川西前陆盆地,并为须家河组提供了主要物源。然而,近年来对龙门山逆冲推覆带的平衡复原结果表明,晚三叠世并不存在NE向的龙门山逆冲推覆带,而是仅在其北段表现为向南的逆冲推覆活动,且该时期的隆升规模有限。而在新生代,伴随青藏高原的隆升,NE向龙门山逆冲推覆带发生了大规模的抬升。因此,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与龙门山逆冲推覆带并不存在盆-山耦合关系。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以晚三叠世川西盆地的原型盆地为主要研究对象,聚焦于扬子板块西缘前陆盆地须家河组,并对松潘-甘孜褶皱带晚三叠世复理石进行了初步调查。从须家河组露头及钻井两方面资料入手,获得了须家河组沉积相带迁移及物源变化新信息;对松潘-甘孜褶皱带晚三叠世复理石进行了碎屑锆石测年,可借此分析其与须家河组在沉积时限与物源供给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晚三叠世须家河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5段,各段代表的川西前陆盆地轴向主体均呈东-西走向,从早到晚沉积中心具有向南迁移的趋势。来自须家河组的碎屑锆石年龄限定须二段沉积上限年龄为~221 Ma,须四段沉积上限年龄为~207 Ma,结合前人的测年结果,限定须家河组的沉积年代为228-200 Ma。对比碎屑锆石年龄分布,并结合指向南及南西方向的古水流数据,指示秦岭造山带为须家河组的主要物源。对松潘-甘孜褶皱带复理石碎屑锆石测年结果限定其沉积年代为225-222 Ma,其物源区也主要来自秦岭造山带。这一结果说明松潘-甘孜复理石盆地与须家河组在晚三叠世的大部分重叠的时间里具有相似的物源条件和前陆盆地特征,因此不可能是川西盆地的主要物源。在晚三叠世大部分时间里,川西前陆盆地与松潘-甘孜复理石盆地之间可能被早期的龙门山裂谷(晚二叠世拗拉槽)遗迹分割。综合以上新的结果和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与秦岭造山带具有很好的盆-山耦合关系,秦岭提供了须家河组的主要物源,秦岭造山带的前陆逆冲带渐次向南扩展,造成了川西前陆盆地沉积相带及沉积中心的南移。因此,提出了川西地区前陆盆地演化新的构造模式。

陈斌[3](2019)在《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南部黑色页岩的沉积特征与形成机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南部须家河组的黑色页岩为重点研究对象,采用沉积特征分析、岩石组分分析和细粒沉积岩的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以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及其周缘沉积-构造演化为主线,研究黑色页岩及其夹层中的震积岩和重力流沉积特征,黑色页岩的物源和沉积环境,以及黑色页岩的形成条件与前陆盆地演化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前陆盆地系统的理论和“将今论古”原则,通过回答黑色页岩的5个基本问题(泥质来源、如何搬运、氧化还原条件、沉积速率、有机质的富集条件),综合分析后提出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不同发展阶段的海相和陆相黑色页岩的形成机制。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1、龙门山前陆盆地南部须家河组黑色页岩的发育特征与前陆盆地的演化密切相关。须一段黑色页岩沉积时龙门山仍位于水下,沉积速率慢,页岩厚度小;龙门山隆起后开始为须三段和须五段的黑色页岩沉积提供物源和有机质,沉积速率快,页岩厚度增大。须一段的黑色页岩为海相沉积,初始生产力高,有机质充足,TOC相对较高;须三段和须五段沉积期,龙门山整体隆起后黑色页岩转为陆相沉积,陆源碎屑成分增加,TOC有所降低。须一段页岩有机质成熟度主要受控于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活动和热事件;须三段和须五段页岩分布向盆地内转移,有机质成熟度受到喜山期形成的大凉山褶皱带影响,在靠近大凉山的区域Ro更高。2、在须家河组黑色页岩的夹层中识别出大量的软沉积变形构造和重力流沉积。根据沉积特征判断,这些变形构造多为地震成因,从须一段下部开始出现,并在须四段和须五段中集中出现,因此认为从晚三叠世卡尼期开始龙门山断裂已经发生碰撞,到瑞替期龙门山构造活动强烈。根据重力流沉积与震积岩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叠置关系,分析后认为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的重力流多由地震或洪水诱发,重力流沉积物在三角洲前缘到深湖广泛分布。重力流为盆地带来大量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具有快速沉积的特点,对于盆地内须家河组黑色页岩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3、通过401个薄片的砂岩组分分析及细粒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后认为诺利期后的须家河组物源主要来自再旋回造山带的碎屑岩。须家河组下部细粒沉积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REE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以及锆石年龄分布模式与松潘甘孜褶皱带中上三叠统碎屑岩相似,表明从诺利期开始,龙门山前陆盆地须家河组黑色页岩的物源主要来自由松潘甘孜褶皱带形成的早期的龙门山,并有少量物源来自扬子板块西缘。依据微量和稀土元素比值特征及构造背景判别图解,认为在卡尼期松潘甘孜东缘已发生挤压褶皱并逆冲在扬子板块西缘之上,到诺利期形成龙门山古岛弧并为前陆盆地提供物源,逆冲断裂为茂汶断裂。4、通过对黑色页岩中环境敏感元素的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古生物组合和岩石矿物组合的特征,本文认为须二段之后黑色页岩逐渐转为陆相沉积,沉积水体古盐度明显降低,为半咸水淡水,总体呈弱氧化,古气候属于温暖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气候,植被繁盛,初始生产力高,沉积速率较快。晚三叠世晚诺利期-瑞替期龙门山前陆盆地的沉积环境与现今的里海具有部分相似性。5、卡尼期龙门山前陆盆地内形成的黑色页岩(须一段下部)为海相沉积,古地磁分析表明,龙门山地区地理环境与印度西海岸相似,季风盛行,季风造成的上升洋流带来了大量的有机质和营养盐,并增强了水体的还原性。上升洋流模式是海相黑色页岩形成的主要原因。到诺利期和瑞替期,黑色页岩(须三段和须五段)转为陆相沉积,沉积水体为弱氧化条件,黑色页岩是在充足的有机质供给和快速沉积作用下形成。其中,重力流为沉积盆地带来了大量的碎屑物、营养盐和有机质,同时也加速了其下伏湖相黑色页岩的埋藏和保存,降低了有机质的氧化分解。

何勇强[4](2019)在《龙岗地区沙溪庙组一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砂体沉积相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沉积学、测井地质学、地震地层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川中龙岗地区沙溪庙组一段的基础地质资料进行深入挖掘分析,综合利用岩芯、测井、录井、地震等资料,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川中龙岗地区沙一段层序地层及砂体展布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砂体沉积相演化规律。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岩芯、测井、录井、三维地震资料对研究区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沙一段中准确识别出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界面和洪泛面,并将沙一段划分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LSC1-LSC2)、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MSC1-MSC4)和11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SSC1-SSC11)。在进行了单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之后,以长期基准面旋回为骨架,中期基准面旋回为格架,短期基准面旋回为对比单元建立了沙一段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分析了研究区沙一段各短期基准面旋回的内部结构特征及纵横向上的演化规律。通过对沙一段7 口取芯井共167.17m的取芯段进行详细观察,并结合研究区的区域地质背景、钻井资料对沙一段沉积相标志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对沙一段的78 口井进行沉积微相划分。研究表明,沙一段为冲积扇-河流-三角洲组合的沉积相模式,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中的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次为前三角洲亚相沉积;垂向上呈现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交替变化的沉积演化格局;发育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间、前三角洲泥等多种沉积微相,其中砂体发育在前4种沉积微相中。在此基础上,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为对比单元,在前期建立的高分辨率地层格架内进行了砂体沉积相对比,同时参考砂地比、砂体厚度等值线图编制了各短期基准面旋回的砂体沉积微相展布图,结合层序-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精细描述了龙岗地区沙一段在各短期旋回内的砂体沉积相时空演化规律。在层序地层和砂体沉积相研究之后,结合生产动态资料,以层序地层、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构造条件等指标为依据,提出了有利区带展布范围,为研究区侏罗系致密油的滚动勘探与开发提供详实的基础地质资料。

姜巽[5](2019)在《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文中认为不整合面限定了一个沉积盆地演化的主要阶段,只有正确认识了盆地内的主要不整合,才能更好地理解盆地的演化过程。在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多阶段变动过程中,在四川盆地沉积盖层内形成了多个不整合面。尽管前人对四川盆地不整合的发育特征已有较多阐述,但尚未从全盆地的角度出发对整个四川盆地不整合的性质、结构、规模等特征进行系统总结和论述。本论文利用露头、钻井及区域地震资料,对四川盆地14个主要不整合的结构性质、分布范围、时限及剥蚀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刻画和分析,确定了不整合的结构类型、发育规模、区域剥蚀方向、剥蚀时限和程度。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盆地不整合进行了分级,并据此划分了四川盆地的构造层序、探讨了四川盆地的构造演化阶段,进而对目前油气勘探取得重要突破并受到密切关注的川中-川西北地区加里东-海西期不整合和构造演化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深入理解四川盆地形成演化和油气勘探提供参考。桐湾Ⅰ幕构造运动形成的灯三段与灯二段的不整合,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西部,分布面积约占盆地面积的2/3,主要发育平行不整合,川中地区发育微角度单斜不整合,只剥蚀了灯二段顶部地层,为NW-SE向剥蚀;桐湾Ⅱ幕构造运动形成的寒武系与震旦系的不整合为全盆地分布,不整合结构类型包括在近南北向“拉张槽”剥蚀带区域内发育的高角度超覆-削截不整合、槽缘的单斜不整合以及槽外区域的平行不整合,“拉张槽”区域剥蚀量巨大,最大剥蚀至灯二段顶部,由“拉张槽”区域向外剥蚀量减小;筇竹寺组与麦地坪组不整合为全盆地分布,盆地大部分地区缺失了麦地坪组地层,不整合结构类型以平行不整合为主;奥陶系与寒武系之间的不整合,主要分布于川中和川北古隆起区,约占盆地面积的1/2,发育中等角度-低角度超覆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川北广元地区剥蚀量最大,为NW-SE向剥蚀;志留系与奥陶系的不整合,分布于盆内及周缘均有分布,约占盆地面的2/3,发育中等角度-低角度超覆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川北广元地区剥蚀量最大,剥蚀方向由盆缘隆起区向川东坳陷区;早、晚古生界之间的不整合,全盆地分布,川中隆起区发育高角度-中等角度单斜不整合,外侧发育平行不整合,剥蚀量最大区域为川西龙门山南段,剥蚀至灯二段;二叠系与石炭系的不整合,全盆地分布,在川中-川西大片区域地区与广西运动不整合叠合,川东地区表现为平行不整合,普遍缺失了上石炭统和下二叠统叠层,剥蚀方向由川中向外侧;中、上二叠统之间的不整合,分布面积约占盆地面积4/5,在盆内形成了3个强剥蚀区,盆内以开江古隆起区剥蚀量最大,普遍发育平行不整合,剥蚀方向为SW-NE向;中、上三叠统之间的不整合,全盆地分布,发育高角度-中等角度超覆不整合、超覆-削截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泸州古隆起区剥蚀量最大,剥蚀至嘉三段;须四段与须三段的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川西地区,发育中等角度-低角度超覆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同构造渐进式不整合,只剥蚀须三段顶部;三叠系与侏罗系的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川西和川北地区,发育低角度单斜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剑阁地区剥蚀量最大,剥蚀方向为NW-SE;白垩系与侏罗系的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川西地区,川东地区已经隆升为陆遭受剥蚀;上、下白垩统之间的不整合,主要分布于川西和川南地区,分布面积约占盆地面积的1/2;新近系-第四系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主要分布于成都盆地,不整合结构类型以角度不整合为主,分布面积小于盆地面积的1/3.结合国内外对于不同沉积盆地的不整合等级划分标准,初步拟定一个关于四川盆地不整合分级的标准,将四川盆地所有不整合划分为三个级别。一级不整合包括:寒武系/震旦系、上古生界/下古生界、上三叠统/中三叠统;二级不整合包括:灯三段/灯二段、筇竹寺组/麦地坪组、奥陶系/寒武系、志留系/奥陶系、二叠系/石炭系、侏罗系/三叠系、白垩系/侏罗系不整合、上白垩统/下白垩统;三级不整合包括:上二叠统/中二叠统、须四段/须三段、新近系-第四系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在对四川主要盆地不整合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四川盆地的构造层序并探讨四川盆地的构造演化阶段。将四川盆地构造层序划分成了6个一级构造层序以及12个二级构造层序,一级构造层序包括:Ts1(AnZ)、Ts2(Z)、Ts3(∈-S)、Ts4(D-T2)、Ts5(T3x-E)、Ts6(N-Q);二级构造层序包括:Ts2-1(Z1l-Z2dn2)、Ts2-2(Z2dn3-Z2dn4)、Ts3-1(∈1m)、Ts3-2(∈1q-∈1x)、Ts3-3(O1t-O3w)、Ts3-4(S1l-S2h)、Ts4-1(D-C)、Ts4-2(P2)、Ts4-3(P3-T2)、Ts5-1(T3x1-6)、Ts5-2(J)、Ts5-3(K-E)。自埃迪卡拉纪以来四川盆地经历了8个演化阶段,在盆地的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有着不同的盆地性质,即克拉通内裂陷阶段(Z)、克拉通内坳陷阶段(∈-O2)、前陆坳陷阶段(O3-S)、克拉通坳陷边缘裂陷阶段(D-C)、克拉通内裂陷阶段(P)、克拉通坳陷阶段(T1-T2)、前陆盆地阶段(T3-E)、地貌盆地阶段(N-Q)。川中-川西北地区加里东期-海西期主要发育了8个不整合面,包括:寒武系/震旦系、灯三段/灯二段、筇竹寺组/麦地坪组、奥陶系/寒武系、志留系/奥陶系、上古生界/下古生界、上二叠统/中二叠统。据加里东期-海西期不整合发育特征、剥蚀程度、地层厚度和相带分布,推测此期构造演化过程为:加里东期-海西期川中-川西北地区经历了4个构造演化阶段,包括:差异升降-拉张伸展阶段(Z-∈1m)、隆-坳阶段(∈1q-S)、联合抬升剥蚀阶段(D-C)和伸展拉张阶段(P)。

张庄[6](2016)在《川西坳陷侏罗系天然气成藏富集规律研究》文中认为川西坳陷天然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巨大。但由于四川盆地多期构造演化、多源、多储、多期成藏等特点和川西前陆盆地沉积沉降速率与岩石致密化程度很高、储层非均质性强、成藏异常复杂、甜点预测难等难点,使得前期侏罗系的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几个正向构造上。因此本次研究工作在充分吸收、消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川西坳陷侏罗系为重点,主要针对制约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气藏的成藏地质背景、成藏地质条件、成藏机理、成藏主控因素、富集规律、综合评价而开展。通过研究,认为川西坳陷周缘山系的幕式逆冲挤压活动控制着盆地沉积体系类型及层序充填特征,是一个“应力长期缓慢积累、短期瞬时释放”的脉冲式波动过程,从而导致湖平面(或基准面)以及可容空间的变化呈现出周期性、脉冲式波动的二元突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层序地层“脉冲式波动”二元体系域层序结构,采用多属性物源分析的方法,明确了川西坳陷侏罗系具有“长短轴物源共存、近源远源汇砂、多沉积体系并存、砂体纵向多层叠置、横向广覆连片”的沉积特征;明确了川西坳陷侏罗系储层基本特征及纵横向分布规律,建立了各层段成岩演化序列及孔隙演化模式,采用定量半定量的方法在侏罗系储层划分了7种类型成岩相,确定了不同层段成岩相的平面展布。深化了川西侏罗系相对优质储层主控因素认识,提出了“物源、沉积成岩相、构造断层”三元控储模式,进一步细化了优质储层地质预测模型,实现了川西坳陷侏罗系储层的精细评价;在叠覆型致密砂岩气区“源、相、位”三元控藏的基础上,开展了川西坳陷侏罗系不同形变区的典型气藏解剖,明确了不同形变区的成藏主控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成藏模式,系统总结了川西坳陷侏罗系油气富集规律。并在烃源岩埋藏史、储层致密化史、主要成藏期与构造演化史之间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出成藏的关键时期,从而以“时间轴”为评价主线,确定了不同关键成藏期控藏的主要因素。以不同关键成藏期“源相位”三元控藏因素为评价指标,开展了圈闭层级的“源相位”三元动态评价,建立了相应的动态评价选区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更精细的综合选区评价,指出了下步勘探的有利区带。

钱涛[7](2015)在《中上扬子北缘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地层格架:陆陆碰撞的记录》文中指出为了探索扬子板块与华北-秦岭-大别复合板块在早中侏罗世时期碰撞方式问题,论文以中上扬子北缘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为研究对象,从沉积盆地出发开展了如下内容的研究:早中侏罗世盆地充填序列特征、地层划分对比格架、沉积古地理格局及演化和盆地沉积物质源区等。沿勉略缝合带发育的扬子板块北缘中生代前陆盆地形成于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的陆陆碰撞过程。早中侏罗世勉略洋盆地的完全关闭形成了东西向统一展布的磨拉石盆地(201-164Ma)。响应于秦岭-大别山南缘前陆褶皱-逆冲带的陆内逆冲变形,盆地里沉积了河流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和三角洲沉积体系地层序列。早侏罗世白田坝组底部普遍发育砾质冲积扇体系,向盆地内部相变为曲流河冲积平原和湖泊沉积体系。盆地北缘沉积的砾岩是前陆褶皱-逆冲带继中晚三叠世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斜向碰撞之后初始隆升的沉积响应。中侏罗世早期千佛崖组主要发育滨浅湖沉积体系,晚期沙溪庙组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沉积厚度巨大,为扬子北缘前陆盆地的充填主体。整个沙溪庙组向上变粗的序列受控于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前陆褶皱-逆冲带的强烈逆冲作用。扬子板块北缘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前渊沉积带具有楔状不对称充填样式特征。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实验表明中侏罗世沉积物质来源于秦岭造山带陆内变形阶段构造岩浆作用物质、扬子板块向秦岭造山带俯冲勉略缝合带碰撞岩浆活动产物、南秦岭向北秦岭俯冲碰撞作用岩浆物质、扬子克拉通北缘与Rodinia大陆裂解相关物质、华南板块北缘结晶基底物质。沉积古地理恢复研究结果表明,中侏罗世秦岭-大别造山带褶皱-逆冲带南缘形成了宽约150km的、近东西向展布的前渊沉积带。该沉积带向西延伸至龙门山,向东跨过黄陵隆起延至中扬子北部。现今发育的大巴山及其以东地区的后期差异逆冲作用几乎将扬子板块北缘前陆盆地全部掩盖或改造(晚侏罗世-新生代)。盆地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演化过程:早侏罗世(201-174Ma)初始形成和中侏罗世(174-164Ma)大幅沉降。自东向西贯通发育的前陆盆地充分说明了扬子板块相对于秦岭-大别-华北复合板块继中晚三叠世斜向俯冲后转为早中侏罗世时期正向碰撞这一地质事实,从沉积学角度为探索扬子板块北缘前陆盆地形成的大陆动力学背景提供了地质依据。

李英娇[8](2014)在《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层序—古地理与聚煤规律》文中研究说明根据野外剖面和钻孔岩心资料,在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共识别砾岩、砂岩、粉砂岩、泥页岩和煤等5大类岩石及13个岩相类型,鉴别出5个岩相组合,分别代表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须家河组共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层序界面主要为构造不整合面和河流下切侵蚀面。须家河组及各层序体系域的厚度与前陆盆地系统地层模式一致,包括前渊、前隆和隆后沉积区。前渊为主要的沉积中心,隆后沉积区发育零星的汇水中心,盆地中河流和三角洲发育。龙门山和江南古陆为须家河组主要的物源区,米仓山、大巴山为次要的物源区。层序的发育主要受到构造作用的控制,四川盆地晚三叠世共经历三次构造推覆期,两次构造静止期和一次均衡回弹期。煤层主要发育于三角洲环境中,其次是滨湖环境。层序Ⅲ聚煤最好,层序Ⅱ次之,层序Ⅰ和层序Ⅳ煤层发育不佳。煤层的发育受到沉积环境、构造作用、层序格架和古气候的控制。

杨帅[9](2014)在《四川盆地侏罗系沉积演化与相控储层预测》文中提出四川盆地是我国典型的大型含油气叠合盆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天然气的地区,具有优越的油气地质的条件,资源潜力巨大,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在现今地貌盆地范围内,侏罗系地层分布广泛,沉积厚度大,埋藏相对较浅,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层系之一,中石化与中石油先后在该套层系获得了良好的勘探成果。论文综合运用了沉积地质学、地震地层学、地震沉积学、地质统计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地球化学等学科的理论体系与技术方法,深入认识四川盆地侏罗系沉积期周缘三个主要造山带不同期次的构造活动差异性及其盆地演化规律,较系统的分析各时期的盆地性质、沉积充填特征,选择有利相区内三维地震工区开展勘探目标的预测研究,探索基于地震沉积学的相控储层综合预测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和获得的成果认识如下:(1)在详细判读区域沉积格局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地震、钻井岩心、测井曲线、野外露头等资料,系统开展了四川盆地侏罗系自流井组(白田坝组,包括珍珠冲、东岳庙、马鞍山和大安寨四个亚段),千佛崖组(新田沟组、中石油称为凉高山组)、下沙溪庙组、上沙溪庙组,上侏罗统遂宁组和蓬莱镇组(莲花口组)等9个组段的全盆地层划分和对比研究。在沉积体系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以9个地层组段为编图单元,系统编制了各个地层单元的岩相古地理图。(2)根据实际掌握的资料情况,筛选出了一套适合四川盆地侏罗系陆相沉积地层的相对古地貌恢复方法,该方法以陆相盆地沉积充填过程中“物源供给与可容纳空间之间的动态平衡”为指导,利用沉积地层与古地貌之间耦合关系,通过采用沉积地层厚度加古水深参数来对四川盆地侏罗系9个地层单元的相对古地貌形态特征进行了恢复,揭示了不同时期古坳陷、古斜坡、古高地三个古地貌单元的发育位置。该技术方法综合了残余地层厚度分析、视厚度校正、井斜校正、剥蚀量恢复、古水深参数五个方面的内容。(3)依据造山带与沉积盆地的“山控盆,盆定山”的盆山耦合关系,利用相对古地貌特征与岩相古地理展布规律,在前人宏观的盆缘构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盆地周缘三个主要构造带在侏罗世9个沉积期的活动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西缘龙门山冲断带活动期次为:自流井组沉积期的构造相对稳定→千佛崖、下沙溪庙组沉积期为弱构造活动期→上沙溪庙组沉积期为较强活动期→遂宁组沉积期为弱构造活动期→蓬莱镇组为强构造活动期;北缘米仓山-大巴山构造带活动期次为:珍珠冲段沉积期为强烈构造活动期→东岳庙、马鞍山段沉积期为较强构造活动期→大安寨段沉积期为构造相对稳定期→中侏罗世为强烈构造活动期→遂宁组沉积期为较强构造活动期→蓬莱镇组沉积期为构造相对稳定期;东南缘雪峰隆起活动期次为:珍珠冲段沉积为较强构造活动期→东岳庙段沉积期为构造相对稳定期→马鞍山段沉积期为强烈构造活动期→大安寨段沉积期为构造相对稳定期→千佛崖组沉积期为较强构造活动期→下沙溪庙组沉积期为强烈构造活动期→上沙溪庙组沉积期为弱构造活动期→遂宁、蓬莱镇组沉积期为较强构造活动期。(4)在分析了盆地周缘造山带构造活动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9个沉积期的沉积中心迁移与沉积补偿作用,进一步认识盆地的沉积演化特征,将9个沉积期的盆地性质分别定义为:珍珠冲段沉积期的大巴山-雪峰隆起复合类前陆盆地(沉积补偿作用中-弱)→东岳庙、马鞍山、大安寨段沉积期的坳陷盆地(沉积补偿作用弱)→中侏罗世的米仓山-大巴山类前陆盆地(沉积补偿作用较强)→遂宁组沉积期的大巴山-雪峰隆起复合类前陆盆地(沉积补偿作用中-强)→蓬莱镇组沉积期的龙门山-雪峰隆起复合类前陆盆地(沉积补偿作用强)。(5)探讨了基于地震沉积学的沉积相研究方法,其技术思路是:首先在研究区范围内划定最小等时研究单元,然后研究其岩相、沉积相与地震反射特征的对应关系,在一个相对等时的时窗内提取特征地震属性,作为地震相定量表征的依据,再结合单井岩芯描述资料及沉积相特征,最终编制最小等时单元的沉积相图。运用该技术思路,对元坝三维地震工区的下侏罗统自流井组珍珠冲段和大安寨段进行了精细沉积相研究及刻画。(6)在精细刻画的沉积相控制下,利用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资料,探索了川东北元坝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珍珠冲段扇三角洲前缘的砂砾岩和大安寨段介壳灰岩两种不同类型储层的有利勘探目标的储层预测技术。针对珍珠冲段砂砾岩孔隙型储层主要开展了波阻抗反演获得的储层厚度、含油气性检测、顶面封堵条件研究,针对大安寨段介壳灰岩裂缝型储层主要开展了波阻抗反演获得的储层厚度、含油气性检测、内部裂缝发育、顶面封堵条件研究,对两个层段分别优选了一个有利的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目标。

程立雪[10](2014)在《川东北晚三叠世—侏罗纪盆缘造山隆升作用的沉积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古生物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依据,在搜集大量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川东北前陆盆地上三叠统—侏罗系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取心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和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总结了盆地边缘两大造山带(龙门山北段与大巴山)的构造隆升特征,详细研究了川东北前陆盆地上三叠统至侏罗系的物源方向、沉积相、层序地层学以及生储盖组合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川东北前陆盆地与龙门山北段、大巴山造山带盆山耦合过程中的沉积充填特征,明确了盆缘造山带构造活动对盆内天然气积聚的控制作用。主要认识如下:1.通过野外露头与钻井岩心观测,结合测井和地震资料,晚三叠世—侏罗纪川东北前陆盆地层序界面表现形式有以下6种:不整合面(古风化壳),大型底冲刷面、超覆面、岩性岩相转换面、间歇性暴露面和最大(海)湖泛面;且以此为根据认为晚三叠世—侏罗纪川东北前陆盆地可以识别出6个构造层序,14个三级层序,研究了各二级、三级层序的发育特征。2.根据岩石组合、沉积组构、沉积序列、生物组合以及沉积机理等因素,并综合运用前人已有工作成果,在物源分析的基础上,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详细研究了川东北上三叠统—上侏罗统各层段沉积相发育特征及展布规律,并建立了相应的沉积模式。3.对研究区东北缘大巴山—川东北盆山系统的耦合关系进行了较深入分析,认为其形成演化主要与秦岭陆内构造活动有关。据沉降史、隆升史和变形历史分析,川东北前陆盆地在晚三叠世—侏罗纪期的演化可分为四个成盆期。利用裂变径迹和地层回剥等方法,对研究区西北缘龙门山冲断带北段和川东北前陆盆地的隆升沉降历史及耦合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4.根据川东北上三叠统—侏罗系地层实际资料情况,采用了砂岩碎屑成分统计的方法,辅以砾石成分统计分析、古流向分析法及重矿物组合分析等,对研究区上三叠统—侏罗系主要层段(须家河组、自流井组珍珠冲段、千佛崖组和下沙溪庙组)进行了详细的物源分析,明确了盆缘造山带隆升构造过程中的差异性。5.根据龙门山北段、大巴山的隆升历史,川东北前陆盆地经历的演化阶段,将晚三叠世—侏罗纪川东北地区盆山耦合过程分为6个阶段,分别为:龙门山北段初始隆升—前陆盆地形成阶段、龙门山北段快速隆升—前陆盆地初始沉降阶段、复合稳定隆升—前陆盆地过渡沉降阶段、大巴山逆冲推覆—前陆盆地过渡沉降阶段、大巴山逆冲推覆—前陆盆地强烈沉降阶段和复合强烈逆冲推覆—前陆盆地稳定沉降阶段。根据对应的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对每个盆山耦合演化阶段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6.通过对晚三叠世—侏罗纪川东北前陆盆地沉积充填特征分析,认为:①川东北前陆盆地在晚三叠世—侏罗纪时期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从海相到海陆过渡相,最终演变为陆相沉积环境;②同一时期,川东北前陆盆地西部、东部地区由于造山带物源区构造活动强度不同,提供沉积物类型不同,沉积充填特征具有差异性;③TS1期在研究区欠发育,保留少量TS1BW。TS2BE期龙门山北段初始隆升,在盆缘形成快速充填的沉积结构,该时期大巴山造山带也向盆地逆冲推覆,海陆过渡相辫状河三角洲发育;TS2BW期,两大造山带活动强度较前期有所减弱,但仍一起为川东北前陆盆地提供沉积物质,辫状河三角洲面积有所减小。TS2BW末期、TS3BE初期受印支中幕安县运动影响,龙门山北段开始剧烈隆升,龙门山岛链完全闭合,海水从此退出了四川盆地,盆地进入陆相沉积盆地演化阶段,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沉积。TS3-TS6期,川东北地区主体发育河流三角洲-湖盆和冲积扇—扇三角洲—湖盆沉积环境。④总体上,晚三叠世—侏罗纪龙门山北段构造活动强度为弱→强→弱→强;大巴山构造活动强度则为强→弱→强。7.晚三叠世—侏罗纪时期,川东北前陆盆地在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的演变过程中,发育了多种的沉积相类型,在纵向上主要形成三套有利的生储盖组合。结合盆缘构造运动研究表明,川东北前陆盆地成藏物质的分布规律遵从了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组合的规律。

二、四川龙门山中段前陆盆地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划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龙门山中段前陆盆地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1)川西坳陷中段须四段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
2 层序地层格架
    2.1 层序界面的识别
    2.2 层序地层格架
3 沉积相类型识别
    3.1 冲积扇
    3.2 辫状河
    3.3 辫状河三角洲
    3.4 湖泊
4 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特征
    4.1 低位体系域(LST)
    4.2 湖侵体系域(TST)
    4.3 高位体系域(HST)
5 层序—沉积充填模式
6 结论

(2)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1.3 项目依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前陆盆地研究现状
        1.2.2 国内前陆盆地研究现状
        1.2.3 川西前陆盆地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关键科学问题
        1.3.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秦岭造山带
        2.1.2 松潘-甘孜褶皱带
        2.1.3 龙门山逆冲推覆带
        2.1.4 扬子板块
    2.2 川西盆地演化过程及构造特征
        2.2.1 盆地演化历史
        2.2.2 川西盆地构造特征
    2.3 川西盆地地层划分
        2.3.1 盆地基底
        2.3.2 沉积盖层
3 晚三叠世须家河组沉积特征
    3.1 晚三叠世地层特征
    3.2 沉积相标志
        3.2.1 沉积岩的颜色
        3.2.2 沉积岩结构
        3.2.3 沉积构造
        3.2.4 测井曲线特征
    3.3 连井剖面对比
        3.3.1 渔1井-雾1井剖面对比
        3.3.2 元坝1井-大深1井剖面对比
        3.3.3 川40井-关基井剖面对比
        3.3.4 龙深1井-马深1井剖面对比
    3.4 地层厚度及沉积相分布特征
        3.4.1 须一段沉积特征
        3.4.2 须二段沉积特征
        3.4.3 须三段沉积特征
        3.4.4 须四段沉积特征
        3.4.5 须五段沉积特征
    3.5 须家河组古水流分析
4 须家河组碎屑锆石U-Pb测年及物源分析
    4.1 LA-ICP-MS工作原理
    4.2 样品采集及处理
    4.3 碎屑错石分析结果
        4.3.1 锆石形态及成分特征
        4.3.2 锆石U-Pb年龄测试结果
    4.4 川西盆地周缘构造单元锆石年龄
    4.5 须家河组碎屑锆石来源分析
5 松潘-甘孜褶皱带晚三叠世复理石沉积及碎屑锆石U-Pb定年
    5.1 松潘-甘孜褶皱带地质背景
    5.2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5.3 分析结果
    5.4 晚三叠世复理石碎屑锆石来源分析
    5.5 松潘-甘孜晚三叠世复理石盆地的演化历史
6 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演化
    6.1 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的性质
    6.2 晚三叠世川西前陆盆地原型盆地的展布特征
    6.3 川西前陆盆地演化历史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南部黑色页岩的沉积特征与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黑色页岩的研究意义
        1.1.2 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南部的研究意义
        1.1.3 黑色页岩形成机制的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主要问题
        1.2.1 前陆盆地黑色页岩研究现状与问题
        1.2.2 龙门山前陆盆地研究现状与问题
        1.2.3 龙门山前陆盆地黑色页岩研究现状与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论文成果及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龙门山前陆盆地的构造位置
    2.2 龙门山前陆盆地演化史
    2.3 上三叠统地层概况
第3章 黑色页岩的发育特征
    3.1 上三叠统层序格架与黑色页岩分布特征
    3.2 黑色页岩的埋深和厚度
    3.3 黑色页岩的岩石矿物组成
    3.4 有机质丰度及类型
    3.5 有机质成熟度
第4章 黑色页岩的沉积特征
    4.1 黑色页岩的沉积构造
    4.2 海相黑色页岩沉积相分析
    4.3 陆相黑色页岩沉积相分析
        4.3.1 湖泊相
        4.3.2 辫状河三角洲相
    4.4 软沉积变形构造与震积岩
        4.4.1 软沉积变形构造
        4.4.2 震积岩的时空分布与前陆盆地演化
    4.5 湖相重力流沉积
        4.5.1 滑塌
        4.5.2 碎屑流
        4.5.3 浊流和异重流沉积
        4.5.4 泥质重力流的成因与分布
        4.5.5 重力流沉积对黑色页岩形成的影响
第5章 黑色页岩的物源分析
    5.1 岩石组分分析
    5.2 地球化学分析
        5.2.1 微量、稀土元素与物源分析
        5.2.2 微量、稀土元素与构造背景
    5.3 物源与构造背景综合分析
第6章 黑色页岩的沉积环境分析
    6.1 古盐度
    6.2 古氧化还原
    6.3 古气候
    6.4 古生产力
    6.5 沉积速率
    6.6 黑色页岩沉积环境综合分析
第7章 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黑色页岩形成机制
    7.1 海相黑色页岩形成机制
    7.2 陆相黑色页岩形成机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龙岗地区沙溪庙组一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砂体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2 碎屑岩储层沉积相研究现状
    1.3 龙岗地区沙溪庙组沉积相与层序地层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1.4.2 砂体沉积相研究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7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构造特征与沉积演化
        2.2.1 构造特征
        2.2.2 沉积演化
    2.3 地层特征
第3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
    3.1 层序划分方案
    3.2 基准面旋回界面及洪泛面识别标志
    3.3 沙一段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划分
    3.4 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发育特征
        3.4.1 长期基准面旋回
        3.4.2 中期基准面旋回
        3.4.3 短期基准面旋回
    3.5 典型单井层序地层划分
    3.6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3.7 地层展布特征
第4章 砂体展布特征
    4.1 砂体划分与对比
    4.2 砂体展布特征
第5章 砂体沉积相研究
    5.1 沉积相识别标志
        5.1.1 沉积学标志
        5.1.2 测井相标志
        5.1.3 地震相标志
    5.2 沉积相划分
    5.3 砂体沉积微相特征
    5.4 连井砂体沉积相对比
    5.5 砂体优势沉积相平面展布及演化特征
    5.6 沉积相模式
第6章 有利区带预测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不整合构造研究现状
        1.2.2 四川盆地不整合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构造背景
    2.3 区域地层
第3章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类型及特征
    3.1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结构类型
    3.2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的时代和分布
    3.3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的发育特征
        3.3.1 灯三段与灯二段不整合
        3.3.2 下寒武统与上震旦统不整合
        3.3.3 筇竹寺组与麦地坪组不整合
        3.3.4 奥陶系与寒武系不整合
        3.3.5 志留系与奥陶系不整合
        3.3.6 上、下古生界不整合
        3.3.7 二叠系与石炭系不整合
        3.3.8 上二叠统与中二叠统不整合
        3.3.9 上三叠统与中三叠统不整合
        3.3.10 须四段与须三段不整合
        3.3.11 下侏罗统与上三叠统不整合
        3.3.12 白垩系与侏罗系不整合
        3.3.13 上、下白垩统不整合
        3.3.14 新近系-第四系与下伏层位间不整合
第4章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的分级
    4.1 四川盆地不整合的分级方案
    4.2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等级划分
        4.2.1 一级不整合
        4.2.2 二级不整合
        4.2.3 三级不整合
第5章 四川盆地的构造层序划分与构造演化阶段
    5.1 四川盆地构造层序划分
        5.1.1 Ts_1 构造-地层层序(AnZ)
        5.1.2 Ts_2 构造-地层层序(Z)
        5.1.3 Ts_3 构造-地层层序(∈-S)
        5.1.4 Ts_4 构造-地层层序(D-T_2)
        5.1.5 Ts_5 构造-地层层序(T_3x-E)
        5.1.6 Ts_6 构造-地层层序(N-Q)
    5.2 四川盆地的构造演化阶段
        5.2.1 克拉通内裂陷阶段(Z)
        5.2.2 克拉通内坳陷阶段(∈-O_2)
        5.2.3 前陆坳陷阶段(O_3-S)
        5.2.4 克拉通内坳陷边缘裂陷阶段(D-C)
        5.2.5 克拉通内裂陷阶段(P)
        5.2.6 克拉通坳陷阶段(T_1-T_2)
        5.2.7 前陆盆地阶段(T_3-E)
        5.2.8 地貌盆地阶段(N-Q)
第6章 川中-川西北地区加里东期-海西期不整合及构造演化
    6.1 加里东期-海西期川中-川西北地区主要不整合发育特征及构造意义
        6.1.1 灯二段与灯三段不整合
        6.1.2 上震旦统与下寒武统不整合
        6.1.3 筇竹寺组与麦地坪组不整合
        6.1.4 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
        6.1.5 奥陶系与志留系不整合
        6.1.6 二叠系与下伏地层不整合
        6.1.7 中、上二叠统不整合
    6.2 加里东期-海西期川中-川西北古构造特征
        6.2.1 绵竹-潼南-合川格架剖面加里东期-海西期构造演化
        6.2.2 苍溪-巴中-宣汉-开江格架剖面加里东期-海西期构造演化
    6.3 加里东期-海西期川中-川西北地区构造演化
        6.3.1 差异升降-伸展拉张阶段(Z-∈_(1m))
        6.3.2 隆-坳阶段(∈_(1q)-S)
        6.3.3 联合抬升阶段(D-C)
        6.3.4 伸展拉张阶段(P)
第7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川西坳陷侏罗系天然气成藏富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6.1 主要成果
        1.6.2 创新点
第2章 川西坳陷侏罗系油气成藏地质条件
    2.1 源
        2.1.1 烃源岩特征
        2.1.2 烃源岩热演化史
        2.1.3 烃源岩综合评价
    2.2 相
        2.2.1 层序充填特征
        2.2.2 物质充填特征
        2.2.3 储层特征
        2.2.4 相对优质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及地质预测模型
        2.2.5 储层综合评价
    2.3 位
        2.3.1 构造、断裂特征
        2.3.2 构造演化特征
        2.3.3 构造区带划分
        2.3.4 运聚、保存条件
第3章 川西坳陷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及成藏机理
    3.1 川西地区天然气地化特征
        3.1.1 天然气组分特征
        3.1.2 天然气同位素特征
        3.1.3 天然气轻烃特征
        3.1.4 天然气成因类型
    3.2 气源对比
        3.2.1 天然气轻烃对比
        3.2.2 天然气碳同位素
    3.3 含油气系统
        3.3.1 生储盖组合
        3.3.2 圈闭特征
        3.3.3 温压特征
        3.3.4 流体特征
    3.4 成藏机理
        3.4.1 天然气成藏动力
        3.4.2 天然气运移路径及运移机制
        3.4.3 天然气成藏时间及成藏期次
第4章 典型气藏解剖与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4.1 强形变区
        4.1.1 典型气藏解剖
        4.1.2 成藏主控因素
        4.1.3 成藏模式
    4.2 中形变区
        4.2.1 典型气藏解剖
        4.2.2 成藏主控因素
        4.2.3 成藏模式
    4.3 弱形变区
        4.3.1 典型气藏解剖
        4.3.2 成藏主控因素
        4.3.3 成藏模式
第5章 油气富集规律及综合评价
    5.1 中形变区侏罗系油气富集规律
        5.1.1 有效烃源岩断层发育区油气富集
        5.1.2 有利沉积相和成岩相带油气富集
        5.1.3 与烃源岩断层配置关系好的连通性储集砂体油气富集
        5.1.4 油气运移方向具有效封堵的储集砂体油气富集
    5.2 弱形变区侏罗系油气富集规律
        5.2.1 天然气近烃源灶富集
        5.2.2 有利相带下发育的储集砂体油气富集
        5.2.3 裂缝(微裂缝)发育区油气富集
    5.3 强形变区侏罗系油气富集规律
        5.3.1 保存条件良好区油气富集
        5.3.2 构造有利部位油气富集
    5.4 川西侏罗系油气富集规律
        5.4.1 源控条件与天然气富集的关系
        5.4.2 相控条件与天然气富集的关系
        5.4.3 位控条件与天然气富集的关系
    5.5 富集区综合评价
        5.5.1 评价思路与流程
        5.5.2 综合评价
        5.5.3 评价结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中上扬子北缘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地层格架:陆陆碰撞的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及科学意义
        1.1.1 项目依托
        1.1.2 选题依据
        1.1.3 科学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1.2.1 盆山系统演化与耦合关系研究
        1.2.2 周缘前陆盆地研究
        1.2.3 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方式研究
        1.2.4 陆相层序地层理论研究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特色与创新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前陆褶皱-逆冲带
        2.1.1 大巴山弧形褶皱-逆冲带
        2.1.2 米仓山褶皱-逆冲带
        2.1.3 龙门山褶皱-逆冲带
    2.2 沉积盆地演化简史
        2.2.1 四川盆地
        2.2.2 秭归盆地
        2.2.3 当阳盆地
第3章 区域早中侏罗世地层系统
    3.1 年代地层系统
    3.2 岩石地层系统
        3.2.1 下侏罗统岩石地层
        3.2.2 中侏罗统岩石地层
第4章 中下侏罗统地层序列特征
    4.1 沉积体系特征
        4.1.1 冲积扇沉积体系
        4.1.2 河流沉积体系
        4.1.3 湖泊沉积体系
        4.1.4 三角洲沉积体系
    4.2 下侏罗统白田坝组地层序列特征
    4.3 中侏罗统地层序列特征
        4.3.1 千佛崖组地层序列特征
        4.3.2 沙溪庙组地层序列特征
第5章 中下侏罗统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5.1 下侏罗统白田坝组砾岩对比格架
        5.1.1 米仓山砾岩带(S-A)
        5.1.2 大巴山西段砾岩带(S-B)
        5.1.3 大巴山东段砾岩带(S-C)
    5.2 陆相地层层序界面概念及其类型
        5.2.1 不整合面
        5.2.2 岩性岩相转换面
        5.2.3 最大湖泛面
        5.2.4 侵蚀冲刷面
    5.3 中下侏罗统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5.3.1 下侏罗统白田坝组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5.3.2 中侏罗统千佛崖组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5.3.3 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第6章 沉积古地理格局及演化
    6.1 早侏罗世沉积古地理格局
    6.2 中侏罗世早期沉积古地理格局
    6.3 中侏罗世晚期沉积古地理格局
第7章 沉积物源分析
    7.1 中侏罗统沙溪庙组砂体中古水流方向恢复
    7.2 早中侏罗世砂岩碎屑成分统计分析
        7.2.1 砂岩碎屑成分三角图
        7.2.2 砂岩岩相及源区分析
    7.3 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7.3.1 分析测试方法
        7.3.2 锆石U-Pb实验结果
        7.3.2.1 锆石形貌特征
        7.3.2.2 锆石年龄分布
        7.3.2.3 锆石微量元素
        7.3.3 锆石U-Pb年龄分析
        7.3.3.1 沙溪庙组沉积时间限定
        7.3.3.2 碎屑锆石年龄信息分析
第8章 讨论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成果与认识
    9.2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Ⅰ
附表Ⅱ
附录

(8)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层序—古地理与聚煤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ed Abstract
1 前言
    1.1 立项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选题来源及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前人工作及存在问题
    1.5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完成的工作量
    1.6 创新点
    1.7 小结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背景
    2.2 深大断裂
    2.3 区域地层
    2.4 地层划分及对比
    2.5 盆地演化
    2.6 小结
3 须家河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
    3.1 岩石学特征
    3.2 岩相及岩相组合
    3.3 沉积环境
    3.4 小结
4 须家河组层序地层分析
    4.1 层序地层基本原理
    4.2 须家河组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4.3 须家河组层序地层分析
    4.4 须家河组层序地层展布
    4.5 小结
5 须家河组层序古地理研究
    5.1 岩相古地理分析方法及原则
    5.2 须家河组岩相古地理恢复
    5.3 须家河组物源体系分析
    5.4 小结
6 须家河组层序-构造演化及聚煤规律
    6.1 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层序-沉积模式
    6.2 须家河组构造层序演化
    6.3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聚煤规律
    6.4 聚煤作用控制因素
    6.5 小结
7 主要认识与展望
    7.1 主要认识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博士期间主要参与的科研课题
博士期间的获得奖励情况

(9)四川盆地侏罗系沉积演化与相控储层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四川盆地侏罗系研究现状
        1.2.2 地震沉积学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地质背景
    2.1 构造单元划分
    2.2 盆地周缘盆-山格局
        2.2.1 西缘龙门山冲断带
        2.2.2 北缘米仓山-大巴山构造带
        2.2.3 东南缘雪峰隆起
第3章 地层划分与沉积体系
    3.1 地层划分
    3.2 地层特征与对比
        3.1.1 自流井组
        3.1.2 千佛崖组
        3.1.3 下沙溪庙组
        3.1.4 上沙溪庙组
        3.1.5 遂宁组
        3.1.6 蓬莱镇组
    3.3 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
        3.3.1 沉积体系类型
        3.3.2 沉积体系特征
第4章 古地貌恢复与沉积演化
    4.1 古地貌恢复技术思路
    4.2 古地貌与岩相古地理特征
        4.2.1 下侏罗统
        4.2.2 中侏罗统
        4.2.3 上侏罗统
    4.3 盆地沉积演化与充填特征
第5章 相控储层预测研究
    5.1 基于地震沉积学的沉积相研究
        5.1.1 最小等时地层单元与格架建立
        5.1.2 单井层序与沉积相解释
        5.1.3 地震地貌特征分析
        5.1.4 平面属性分析
        5.1.5 沉积相展布特征
    5.2 层序地层格架内的相控储层预测
        5.2.1 珍珠冲段储层预测
        5.2.2 大安寨段储层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川东北晚三叠世—侏罗纪盆缘造山隆升作用的沉积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及勘探现状
        1.2.1 盆—山耦合关系研究现状
        1.2.2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3 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
        1.2.4 研究区勘探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地层层序发育特征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地层划分
    2.3 层序地层学特征
        2.3.1 层序界面
        2.3.2 层序划分标志
        2.3.3 层序划分
        2.3.4 层序地层格架
        2.3.5 层序发育特征
第3章 沉积相特征
    3.1 沉积相标志
    3.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3.3 沉积相展布特征
        3.3.1 须家河组
        3.3.2 自流井组
        3.3.3 千佛崖组
        3.3.4 沙溪庙组
        3.3.5 遂宁组
        3.3.6 蓬莱镇组
    3.4 沉积模式及演化特征
        3.4.1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
        3.4.2 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积模式
        3.4.3 冲积扇—河流(冲积平原)—三角洲—湖泊沉积模式
第4章 盆缘造山隆升作用特征及演化
    4.1 大巴山造山带构造隆升作用特征
        4.1.1 大巴山前缘隆升历史的裂变径迹分析
        4.1.2 大巴山一侧前陆盆地沉降历史的单井回剥分析
        4.1.3 川东北前陆盆地的沉降—隆升史分析
    4.2 龙门山造山带北段构造隆升作用特征
        4.2.1 龙门山北段前缘隆升历史的裂变径迹分析
        4.2.2 龙门山一侧前陆盆地沉降历史的单井回剥分析
        4.2.3 龙门山北段沉降历史及与川东北前陆盆地耦合关系
第5章 盆山耦合过程及演化
    5.1 川东北前陆盆地物源变迁及其盆山耦合意义
        5.1.1 晚三叠世早、中期物源特征
        5.1.2 晚三叠世晚期物源特征
        5.1.3 侏罗纪物源特征
    5.2 川东北盆山耦合演化特征
        5.2.1 龙门山北段初始隆升—前陆盆地形成阶段
        5.2.2 龙门山北段快速隆升—前陆盆地初始沉降阶段
        5.2.3 复合稳定隆升—前陆盆地过渡沉降阶段
        5.2.4 大巴山逆冲推覆—前陆盆地过渡沉降阶段
        5.2.5 大巴山逆冲推覆—前陆盆地强烈沉降阶段
        5.2.6 复合强烈逆冲推覆—前陆盆地稳定沉降阶段
    5.3 盆—山转换过程中对沉积层序充填的控制影响
        5.3.1 上三叠统时期
        5.3.2 侏罗系时期
第6章 盆缘造山带隆升对川东北天然气聚集作用的影响
    6.1 川东北地区晚三叠世-侏罗纪生储盖组合特征及分布
    6.2 盆缘构造运动对天然气积聚的控制作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个人简介

四、四川龙门山中段前陆盆地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划分(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西坳陷中段须四段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特征[J]. 陈贤良,纪友亮,杨克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0(06)
  • [2]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D]. 木红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3]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南部黑色页岩的沉积特征与形成机制[D]. 陈斌.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4]龙岗地区沙溪庙组一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砂体沉积相研究[D]. 何勇强.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5]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 姜巽.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川西坳陷侏罗系天然气成藏富集规律研究[D]. 张庄.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5)
  • [7]中上扬子北缘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地层格架:陆陆碰撞的记录[D]. 钱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 [8]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层序—古地理与聚煤规律[D]. 李英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02)
  • [9]四川盆地侏罗系沉积演化与相控储层预测[D]. 杨帅.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10]川东北晚三叠世—侏罗纪盆缘造山隆升作用的沉积响应[D]. 程立雪.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四川龙门山中段前陆盆地沉积相及层序地层划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