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王忠汉教授90华诞暨清史满清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庆祝王忠汉教授90华诞暨清史满清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一、庆祝王钟翰教授九十华诞暨清史、满族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贾雅琴[1](2021)在《清代文官汉军缺的设置及演变》文中指出清入关初,统治并不稳定,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行政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在参酌汉金制度的基础上,清朝统治者按照民族成分,将文职官缺分为满洲缺、蒙古缺、汉军缺和汉缺,是清代职官体系的一项重要创举,在清代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非常具有研究意义。作为清代职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军缺是专门补授汉军旗人的官缺,在清代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大致而言,可分为四个阶段:入关之前,汉军缺萌芽;顺治年间,汉军缺大量设置;顺治末至雍正年间,汉军缺裁并和调整;乾隆以后,固定下来。因品秩、地位不同,汉军缺中的高级文官、中级文官和低级文官的变化又有差异。高级文官汉军缺全部裁并,中级文官汉军缺大量裁撤,低级文官汉军缺大致保留下来。通过梳理汉军缺的设置及其演变,不仅能够加深对清代职官制度和用人理念的认识,亦可以了解清朝的民族政策和政治统治特征。此外,清代的官缺制度是结合当时社会实际情况、平衡各民族利益下的产物,对现今民族关系处理及公务员制度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梦雨[2](2019)在《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代匠作则例记载了种类繁多的彩画作颜料,但其中大量名目都难以索解,致使研究者对清代彩画颜料的认知长期局限于当代彩画匠师的经验性知识,而针对彩画实物的科学检测结果也无从与清代文献记载印证。在清代的匠作知识体系中,官式彩画应当使用哪些颜料?营造工程中实际使用了哪些颜料?为什么选择使用这些颜料?它们对建筑彩画的最终面貌有何影响?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本文以清代官式彩画颜料为研究对象,以匠作则例为核心文献材料,首先考释颜料名实,在此基础上,还原清代官式建筑彩画的材料构成,并厘清每种颜料的贸易来源与应用状况,以及颜料在营造活动中的流通过程。研究基于二重证据法展开,所使用的主要实物材料,是1978-2018年间针对清代建筑彩画及相关彩绘文物的科技考古数据,共统计文物案例127个(其中笔者分析案例33个)。文献材料则以52种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和清代官修政书为主,同时结合海关档案、税则等中外贸易史料,解决有关进口颜料的问题。在遴选相关匠作则例并完成文献学基础工作之后,本文分别统计了清代匠作则例和清代档案史料中出现的颜料名目,以及科学检测案例所见清代彩绘颜料种类。通过比对上述两份清单,结合其他文献史料,解决了天青、梅花青、紫艳青、硇砂绿、洋青、鱼子金等20余种颜料的名实对应问题;进而对30余种颜料的性状、来源、应用范围等信息作了尽可能详实的考证,以对既有认识作出修正和补充。进口颜料在清代中国的来源、贸易与应用,是本文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大量贸易档案、笔记等一手材料,梳理出清代中国进出口颜料贸易的整体图景,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smalt、人造群青、巴黎绿、普鲁士蓝等几种最重要的进口颜料展开深入研究,详细考证了每种颜料进入中国的渠道与时间,中文名称演变与确立的过程,并逐一厘清其应用范围、使用方式及贸易状况。研究发现,清代皇家营建活动中颜料的流通与使用,要依次经历采办-贮存-支领-制备-施用-奏销几个环节,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规范。清中期以来,进口颜料在建筑彩画中的应用不断增加,至清晚期已占据压倒性优势。以成本较低的进口颜料来替代则例规定的昂贵物料,逐渐成为普遍的变通做法,但始终未曾见载于官修则例。颜料的选择,是技术、经济、文化各方面因素博弈的结果,这一选择又会影响建筑彩画的最终样貌。因此,仅从文化角度解释建筑彩画的用色问题是不够的,颜料在物质层面的影响及其背后的经济和技术因素,同样值得研究者关注。

刘卓[3](2018)在《元代族群涵化与戏曲考论 ——以元曲三家为例》文中认为

梁帅[4](2017)在《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研究》文中指出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戏曲活动研究,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戏曲活动的梳理与讨论。得益于旗人在北京的社会地位,他们的戏曲活动介于北京市井梨园戏曲活动与宫廷戏曲活动之间。旗人对戏曲的喜爱由来已久,早在入关之时,他们便表现出对戏曲的酷爱。顺康雍三朝是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孕育期,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的诸形态,皆在此时形成。道咸时期,受到宫廷戏剧变革的深刻影响,旗人戏曲活动重心集中到北京的王公贵族府邸及市井梨园。在旗人捧角之风的影响下,清末伶人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旗人沉迷戏曲的行为,引起了当朝者的诸多不满。为了阻拦旗人观剧,政府遂颁布了许多禁戏条例。这些举措虽对旗人的观剧活动带来了许多不便,但是它最终还是淹没在旗人高涨的嗜戏热潮中。晚清民国北京旗人对近现代戏曲发展的贡献集中在三点:演剧、研究、创作。演剧方面,乾隆朝的《燕兰小谱》所记白二、八达子,是第一代技艺卓群的旗籍伶人。晚清旗人登台唱曲者更多,并在清末民国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票房”与“票友”是旗人对中国戏曲文化的特殊贡献,亦真实反映出旗人演剧水准的上乘。戏曲研究作为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重要方面,展现了旗人对戏曲的深层认知。昭梿的《啸亭杂录》、崇彝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等笔记,描绘了许多京师戏曲活动场景,反映出此期旗人戏曲关注视角的变化。旗人真正意义上的戏曲研究,肇始于清末民国的庄清逸、溥侗等人。穆儒丐、景孤血、华粹深、傅惜华、郑骞、吴晓铃等人在民国时期的戏曲研究,更是近代戏曲研究队伍中的重要力量。此外,北京旗籍戏曲研究者的曲艺研究也颇具特色。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戏曲创作收获颇丰。绵恺、顾太清等旗人的戏曲创作,标志着旗人古典戏曲创作的终结。而以载阔亭、庄清逸为代表的皮黄戏剧作家,又助力了清末民国皮黄艺术的发展。在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中,王公贵族是尤为特殊的一个群体。长期居住北京的八旗王公贵族有机会参与紫禁城内的戏曲活动,并对宫廷演剧产生实质性影响。各王公贵族府邸内的戏曲活动也十分精彩,往往家族内几代成员都表现出对戏曲的极大热情。昆弋戏在晚清北京八旗王公贵族府邸的戏曲观演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与皮黄戏早已风靡北京市井梨园全然不同。清代的“王府戏班”是戏班史上一个响亮名字,自乾隆朝允禄府上的大成班始,王府戏班延续数百年。清末奕诉、奕譞和善耆府内的戏班,不仅繁荣了当时京师剧坛,更是对近代北方昆曲的发展产生了直接、深远影响。为了真实呈现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的演进过程,笔者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大量使用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军机处录副奏折》、《宫中档案》、《内务府来文》等档案,以及晚清民国的报刊杂志、日记等。又为了使研究成果更加可信,笔者还进行了诸多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工作。同时,笔者也十分注重对戏曲文物、戏曲图像的探讨。

许新民[5](2016)在《清朝后期云南封疆大吏的省情认知与国家治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对清代后期116年间封疆大吏群体对云南省情的认知与国家治理问题的系统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基于对清王朝统治后期所经历二千年未有之大变革的深度分析,第一,探讨云南封疆大吏任职期间对云南山川形势、风土民情、吏治官风、社会矛盾、民族关系、军事防御等情况的认知评价;第二,在认知基础之上,封疆大吏形成相关治理思想,制订相关治理政策、方略,构建国家治理体系,付之于具体的治理实践,以及治理成效评价。论文共分六章,分别是:第一章以嘉庆朝云贵总督伯麟组织编纂的《滇省舆地图说》为中心,解析清前期中央王朝对云南省情认知的阶段性总结和国家治理体系建构,然后梳理清代后期云南封疆大吏群体任职情况、特点。第二章和第三章讨论道光朝中期国家面临内忧外困的政治局势,清政府对云南的治理遭遇危机,尤以迤西边区为突出,连续爆发区域性汉回流血冲突和武装抗官事件,三任云贵总督贺长龄、李星沅和林则徐治理迤西边区汉回冲突与抗官事件的思想、政策、方略,以及治理实践和成效评价。第四章研讨咸同云南反清大起义时期云南社会矛盾全面爆发,统治陷入危机,从清廷中央到地方督抚的治理活动,战争双方的军事地理态势,以及云南大吏岑毓英采用“先东后西”军事战略镇压杜文秀起义。第五章探讨光绪朝初期云南边疆秩序的恢复,在英法入侵威胁下,边疆危机出现,地缘政治新格局促使对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方式转变。第六章通过清末云南新政和云南辛亥革命考察云南治理模式的近代转型。本文认为透过治乱相循的历史表象,清朝后期云南封疆大吏所实施的国家治理是云南历史演变进程的重要动因。云南封疆大吏是中央政府派驻云南的代表,代表中央政府掌土治民。封疆大吏治理边省代表中央王朝意志,其施政行为是国家行政管理权的具体体现。中央王朝国家治理大政方针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地方实际,封疆大吏实施国家治理是否全面、准确、有力,成效如何,将外化为云南治乱、经济兴衰、疆土安危等表征,也将对封疆大吏的政治命运起伏和生前身后评价产生决定性影响。封疆大吏对云南省情的认知是施政的前提和基础。清朝后期云南封疆大吏无一例外都是外省籍,由中央王朝从外省调入云南,对云南地理环境复杂性、民族多样性、文化多元性、边疆问题严峻性都经历一个认知过程。封疆大吏对云南省情的认知程度,集中反映在经济运行、民族矛盾、社会问题、边疆危机等棘手问题上,是其行政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封疆大吏认知云南省情,关系着行政决策,是决定国家治理成败的关键因素。云南省地处内陆,幅员广大,滇东属于云贵高原一部,滇西地处横断山系区,境内地形崎岖,大江大河多,山高谷邃,坝区与坝区之间通达性较差,对外联系和内部沟通交往十分不便,封闭性较强。民族众多,地区开发进度不一致,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差异大。核心区、过渡区与边缘区发展不平衡,国家治理力度、难度和效果呈现地域分异,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在国家治理解析框架之下,云南与内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边疆内地一体化趋势不可阻挡,演进的方向是清晰的。清朝后期,中央王朝疆域范围内的边疆省份都遭受外部世界殖民国家的侵略威胁,内部矛盾也大体相似,即所谓内忧外患的挑战,国家治理大政方针保持统一性,边疆内地省份之间以及边疆各省之间在国家治理上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中央王朝治理时序有先后,步骤有快慢缓急,重心有转移,难度和力度有大小,成效有卓鲜。云南作为边疆省份,由于区位和交通不便等因素影响,演进节奏与沿海、内地相比相对迟滞,然而边省所具有的特殊性并不冲淡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

李杨[6](2014)在《八旗诗歌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八旗诗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三个大的时间分期,对“八旗诗歌”的兴起、发展、繁荣、演化尽可能做出宏观而系统的审视,力图展现出“八旗诗歌”发展的整体风貌以及每一分期内所各具的典型特征。全文共分三编,上编大致对应清前期顺康二朝约一百年的时间,是为八旗诗歌的兴起学习期;中编大致对应清中期雍乾嘉三朝约一百年的时间,是为八旗诗歌的繁荣演变期;下编大致对应清后期道咸同光宣五朝(延伸至民国)的一百余年时间,是为八旗诗歌的异化尾声期。下面,就分别对各编的主要内容略作介绍。上编:清朝前期约百年的时间,八旗诗歌在学习汉族诗歌并沿袭汉族诗坛创作主流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进。八旗诗人们通过与汉族诗坛的密切互动,促成了清前期八旗诗坛的快速发展和进步。鄂貌图以其先锋军的地位导扬风雅,成为八旗满洲诗歌第一人。而后,纳兰性德与曹寅一北一南,先后与汉族诗坛建立了深刻而紧密的交游圈,在将八旗诗歌带入到主流诗坛并促进八旗诗歌繁荣的同时,客观上也对汉族诗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他们的创作活动及文艺交游,为民族间异质文化的融合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清初的八旗诗歌总体上呈现出鲜明的地域风格、民族气质和极具活力的八旗精神。虽然在艺术手法和创作技巧上,仍旧对汉族诗坛亦步亦趋,但从气质风神方面而言,却对以汉族为主体的主流诗坛裨益颇多。“八旗诗派”的崛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为整个清代诗坛带入了清刚劲举、雄豪健美的北地风神及年轻勇武的创作活力,也为中国诗歌史增添了一抹豪迈瑰丽的色彩。中编:为叙述紧密起见,本处将清前期康熙皇帝的文化政策及诗歌创作与清中期的乾隆皇帝合为一章进行论述。康熙皇帝雅爱文学,重视以“文统”驭“治统”,加之他酷爱诗歌,对“诗教”理论极为服膺,所以主张诗歌应“与世递变”。在这一文化纲领的指引下,象征“熙朝盛世”的唐诗风在康熙诗坛成为主流,而导扬唐诗三昧之说、创建“神韵派”的王士禛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康熙皇帝一手扶植的汉族诗坛盟主。乾隆皇帝即位之后,在“治统”和“道统”上承祖父之余绪,仍以“宽仁”为本,所以乾隆朝前期的诗坛呈现出较为宽松并且异彩纷呈的局面,“格调派”和“性灵派”一朝一野、一北一南,前后并起,主导诗坛主流。但至乾隆朝中后期,统治政策发生了变化,皇权意志对思想领域的干预和控制日趋严酷,反映在诗歌上就是“诗案”迭发,文字狱横行,故略无创作主体精神而专主饾饤考证为能事的“肌理派”及“考据诗”出现并开始风行。但乾隆朝毕竟是诗学昌明、硕果丰盈的时代,虽有帝王意志的钳制,诗人们仍旧在被允许的范围内抒发性情,不辍创作。此期的八旗诗坛内部,也随之产生着变化。帝王意志的极端性和严酷性,首先导致了创作主体的分流,一些高门贵胄如李锴、长海等人纷纷远避朝堂,走向郊园田野,开创娴雅悠容的八旗田园诗派。而另外一部分如英廉、朱孝纯、铁保、百龄等人则坚守祖宗基业,立足庙堂,继续高倡清刚的八旗诗风。此间,八旗蒙古诗人法式善秉承王孟诗派精神,成为北方诗坛举足轻重的人物,甚至与袁枚时有“南袁北法”之目。清中期的八旗诗坛,经过清前期约百年的摸索演练之后,渐具个性。除了在创作实践上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风格取舍之外,在表现领域的拓展上也颇有创获。如边塞诗在清朝的再度繁荣,八旗诗人便功不可没。下编:清后期的时局风云万变、九州震荡,集权统治者及一些以剥削为能事的封建官僚与西方侵略者们,对中国人民造成多重压迫。在满汉民族矛盾和中外国家矛盾的联合作用力下,不仅是整个清代诗坛发生着质的变化,八旗诗坛也随之开始了急剧的转型。他们中如宝廷、延清、成多禄等以血泪之笔如实记载清末政局中的腥风血雨;如斌椿、盛昱、三多等则开始探索富民强邦之路;如唐晏、杨钟羲等则以一己之力,于国祚倾覆之后贯全部之精神于文献的整理和着述,为故国存史。清后期的八旗诗坛,歌功颂德的雅颂之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现实主义诗歌精神的复活。辛亥革命之后,历史虽进入新的纪元,但被迫步入民国的八旗遗老遗少则多怀故国之思,他们的创作既是八旗诗歌的尾声也是八旗诗歌的遗响。总之,清朝末期充满了“郁愤”之思的八旗诗歌,不仅全面、客观、深刻地展现了清后期八旗这一族群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为激荡了近三百年的八旗诗歌以及八旗制度画上了一个沉痛而又充满反思的句号。

段晓亮[7](2014)在《郑天挺史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晚清民国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学术转型时期。伴随着新史料的发掘和近代西方史学思想的冲击,中国史学发展的整体面貌发生深刻改变,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开辟,各种不同风格的史学流派异彩纷呈。郑天挺是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着名史家,也是继孟森之后以科学方法研究明清史,并且将明清史发扬光大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此外,郑天挺在隋唐史、元史等研究领域,也取得重要成就。1949年以后,郑天挺学习和服膺唯物史观,由乾嘉考据学风和近代实证研究转向马克思主义史学,开创了其晚年学术的新境界。可以说郑天挺无论是在民国时期还是在共和国时期,都是中国史坛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学术经历和成就,是我们整体把握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历程和脉络,极具代表性的个案。有鉴于此,本文以郑天挺的史学研究为切入点,围绕郑天挺史学成就、治史特点、史学思想、以及历史教育思想等问题展开,探讨郑天挺学术思想发展和转变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郑天挺史学的价值和影响,以此更清晰地了中国近现代史学演变的总体特点和脉络。郑天挺对中国史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特别是以明清史研究享誉史坛,对明清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以及重要典章制度等,均有细致而精深的研究,对明清历史发展的总体特点也有精确的概括,在隋唐史、元史和边疆史地等领域,也有全面和细致的研究,除部分公开发表外,这些成就和创见多数凝结在其多达上百万字的讲义中。郑天挺的中国史研究具有三个特点:首先,重视运用原始文献资料;其次,注意梳理历史事件发展演变的脉络;再次,善于从宏观角度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总体特征。郑天挺最主要的治史方法有比较研究法和历史语言研究法。郑天挺的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探微索隐,见微知着;“深、广、新、严、通”;唯物史观与精深考证的结合。郑天挺的历史教育思想,主要有注重传授读书致知的门径、强调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致力于历史教材建设以及积极拓展学术视野等。郑天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史学家和历史教育家,他的史学成就和史学思想,本身即彰显了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此外,郑天挺还对于维持和弘扬北大的史学、开创和奠定南开史学的新局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总而言之,系统地研究郑天挺史学独特的成就和特色,不仅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学发展演变的进程,也可以借此发掘郑天挺史学本身所具有的典范意义,对目前的史学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戴克良[8](2013)在《清代满语文及其历史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满族及其先世,不仅建立过政权,而且在文化上也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其中一个显着的成就是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女真族创制了“女真大字”和“女真小字”,延用了300多年;明末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噶盖依照蒙古字母创制“老满文”,皇太极时又由达海改进为“新满文”。满文在清代延用了近300年。女真语文和满语文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极具比较研究的价值。本文系统地对满族语言文字发展史及其历史影响进行整体研究,因此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满语言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历史学、文献学、历史语言学、接触语言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手段,以时间为线索,以问题为中心,主要围绕满语文的历史演变及相关问题;清代的“国语”政策及满语文的兴衰历程;清代满文文献的分类及价值;满语文对满族及东北其他民族、中华民族文化与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历史影响几个主要问题展开,力争在理论层面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为这一领域的学术发展做出贡献。这也是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本文除绪论和结论外,正文部分由四章构成。绪论部分回顾了关于满语文研究的学术史与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概念作了界定。第一章探讨满族先民的语言文字,重点是靺鞨和女真。以渤海族没有创制本民族文字所产生的历史影响来分析民族语言文字与民族意识、文化自觉的关系,还论述了女真文的优缺点及其推广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女真语对汉语的影响,并从“汉字文化圈”的角度审视女真文化的历史变迁及比较。此外还论述了明代女真人逐渐使用蒙古文字,开始由“汉字文化圈”渐趋“蒙古化”,满文的创制就是“蒙古化”的结果。第二章探讨清代满语文的兴衰历程。重点是满语与女真语的关系,从满文的创制与改制所反映的满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与轨迹,清代“国语”政策及其历史演变,满语文的衰落状况及原因,以及从满汉语言文化的接触和融合分析中国古代文化融合的阶段特征及原因。清代,随着满汉民族的接触与融合,满语与蒙语的关系逐渐疏远,而与汉语的关系日益密切,最终在文字的发展道路走出了“汉化(金)——蒙古化(元明)——再汉化(清)”的历史轨迹。第三章对清代的各种满文文献进行评述。重点是满文文献主要分类方法的评述,满文档案文献及其史学价值,满文翻译文献及其所体现的满汉文化关系,从翻译《大藏经》看清代的宗教政策和文化政策,满文辞书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等问题。从清代满文辞书的体例演变历程既可以看出辞书编纂手段的进步,亦可以看出清代满汉两种文字彼此消长的关系。“清文鉴”系列对满文的成熟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由“三体”到“四体”、再到“五体”,体现了清代民族政策的发展和完善过程,是清前期(满文产生到乾隆末年)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缩影。第四章探讨满语文的历史影响,这是本文的重点和主体部分。主要分析满语文对满族文化、东北区域文化、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影响,还集中探讨了满语文与锡伯语文的关系以及锡伯族语文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等问题。重点解决满语文所反映的清代满族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认同,东北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水平,满语对北京“官话”的历史影响,清代外国学者研究满语文的状况、特点以及“满学”的相关问题。结论部分对全文作了回顾和总结,并作了理论上的升华。通过满语文反映出语言与文字、满语文与满族文化认同、满语文与清代文化、满语文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关系这几个理论问题。最后总结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即语言的兴衰历程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民族的社会环境变迁密切相关,反过来语言又对民族、社会、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柳森[9](2012)在《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研究》文中提出六世班禅额尔德尼巴丹益西(以下简称“六世班禅”),不仅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宗教领袖之一,而且是一位成长于“乾隆盛世”时期、活跃于西藏地方政教格局“由乱入定”调整期的重要历史人物。纵观六世班禅一生,其时刻以维护稳定、促进和平为己任。在参与西藏地方政治事务过程中,六世班禅积极发挥和平调解作用,使得班禅系统业已形成的“第三方和平力量”的传统角色得以传承和延续。在处理西藏地方的宗教事务过程中,六世班禅在八世达赖喇嘛的认定问题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从而保证了西藏地方宗教权力的平稳过渡,之后,在八世达赖喇嘛的培养与教育过程中倾尽全力,并与其保持了良好的协作关系,从而为维护西藏地方政教格局的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个人对外交往过程中,六世班禅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不仅成功调解了第一次“英不战争”,并在与英国东印度公司侵略势力的周旋过程中,保持了高度的政治理性,展现出优秀的政治智慧和交往技巧,以实际行动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在与清中央政府的政治互动方面,六世班禅为维护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的权威地位贡献颇多,最终,作为清代唯一一位东来朝觐的班禅,其再次用政治实践印证了班禅系统始终秉承的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的爱国政治品格。六世班禅身为宗教领袖,不仅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也给时人以相对迥异的印象与观感。在朝觐途中对待预防天花的问题上,六世班禅展现出了“过度”的自信。在崇信藏传佛教的乾隆帝的宗教视野中,六世班禅是一位可敬的宗教上师。在英国东印度公司使者乔治·波格尔看来,六世班禅是一位幽默开朗、兴趣广泛的中年人。在朝鲜使臣朴趾源眼中,六世班禅则是“肉多骨少,无清明英俊之气”的具有神通法术的“西番圣僧”。而在“惜抱先生”姚鼐笔下,六世班禅却以佛理辩论中败于达天禅师的、过度受宠的“番僧”形象出现。由上可知,针对六世班禅进行全面、系统性的学术研究,可为清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史研究、藏传佛教史研究、英国涉藏史研究等一些相关重要历史问题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同时,不仅能够增进大众对班禅系统的历史认知,而且对近一步增强藏族同胞的爱国情怀等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截至目前,国内外学界尚未有六世班禅研究的专着问世,关于六世班禅的研究还欠缺整体性。一方面,目前国内关于六世班禅的研究仍然停留在附带性与专题性阶段,研究焦点仍集中于六世班禅朝觐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方面,而对其朝觐前历史活动的研究,则亟待深入;另一方面,以英文文献为代表的国外研究成果对六世班禅的关注,则仍停留在英国涉藏史实研究和乔治·波格尔等涉藏人物研究过程中的附带性提及阶段,同时,对六世班禅这一宗教领袖在当时西藏的政治作用,大多做了“一厢情愿”式的夸大。由此,本文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主义为指导,以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六世班禅开展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力争做到“史论结合”。同时,本文将不执着于浓墨重彩式的正面描写与众星拱月造像般的主观论述,力争客观展示-位宗教领袖的真实人生轨迹。本文共分八章,现将主旨概述如下:第一章,着力探讨六世班禅的诞生与坐床过程;第二章,详细论述六世班禅与颇罗鼐家族成员的交往经历;第三章,深入求证六世班禅在八世达赖喇嘛寻访、认定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及影响;第四章,对六世班禅对外交往活动进行详细解析,揭示“六世班禅致瓦伦·哈斯丁斯信函”的最早版本,重点研究其与乔治·波格尔的政教交锋与文化交流;第五章,以对乾隆朝的藏传佛教政策和乾隆帝个人的藏传佛教信仰的分析为理论基础,来具体求证在乾隆帝眼中,关于六世班禅的形象定位;第六章,将集中讨论乾隆朝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朝觐年班制度,以此解析清中央政府为六世班禅朝觐提供的制度保障;第七章,将详细论述六世班禅朝觐的始末与影响,重点考证其朝觐路,并讨论乾隆帝在朝觐接待过程中的“破例”之举;第八章,将对六世班禅与天花的关系,其与德寿寺、宗镜大昭之庙的关系,并对《热河日记》、《啸亭杂录》、《惜抱轩笔记》、《西域考古录》、《清凉山志》等文史作品中的六世班禅形象、及六世班禅与达天通理之晤等进行创新性研究。

曹天成[10](2011)在《郎世宁在华境遇及其所画瘦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初中国画改良运动勃兴以来,郎世宁渐成为艺术史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但讨论和关注的重点多限于其绘画作品所体现出的中西绘画技法融合,以及对当时宫廷绘画的影响,至于其在中国生活、工作、交游、待遇等方面的情况,虽有所涉及,但由于史料发掘不够,在系统性和深入性上都有待拓展。本文以郎世宁的双重身份——“耶稣会士”和“画画人”——为切入点,探讨其在华期间(1715-1766)的方方面面,目的在于重估郎世宁在宫廷中的地位,并试图还原其真实的形象。大量事实表明,郎世宁的在华生活充满失意和挫折。作为耶稣会士,他面对的是雍正、乾隆时期史无前例的禁行天主教;作为画画人,他的工作并不能得到皇帝的全面认可。如考虑到郎世宁来华之首要目的,第二种失意和挫折尚可忍受,或必须接受,而第一种失意和挫折则堪称致命打击。因为发展传教事业是支持郎世宁在恶劣环境中忍辱负重生活下去的惟一精神力量源泉,但不绝如缕的教案,不仅为其生活蒙上挥之不去的浓重阴影,也陷其于人生失去价值的巨大危险之中。从根本上说,文化冲突是郎世宁遭受失意和挫折的深层原因所在。作为“他者”(Other),郎世宁无法也不可能与周围的人和事在核心价值观上取得认同,而这也决定了他与所处环境格格不入。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本文提出一个以往论者所不曾深究的问题:郎世宁画作中的瘦马形象。在欧洲、南亚以及中国的文学、绘画、诗歌、宗教典籍中,有许多瘦马形象,而其隐喻涵义也随文化土壤的不同而呈现多种多样的内容。鉴于此,笔者以为,对郎世宁所画瘦马的认识不能简单地止于视觉美学角度之观察,而应探究其中是否隐藏着某种信息。当然,由于迄今为止尚未发现郎世宁本人有关其所画瘦马的文献资料,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可想而知。但基于郎世宁可能具有的三种瘦马图像经验,以及对相关画作中瘦马“位置”(location)的构图分析,本文提出一种大胆假设:郎世宁所画瘦马可能是其自身写照,而瘦马的孤立无援,或游离于群体之外的位置状态,可能正是其在华之困厄境遇的形象折射。

二、庆祝王钟翰教授九十华诞暨清史、满族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庆祝王钟翰教授九十华诞暨清史、满族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文官汉军缺的设置及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汉军缺的出现
    (一)努尔哈赤任用汉官的尝试
        1.天命年间的职官设置
        2.汉人的政治角色
        3.满汉民族政策的转变
    (二)皇太极重用汉官
        1.文官体系的初步形成
        2.文官汉军缺的雏形
二、汉军缺的正式设置
    (一)入关初的中央机构
        1.参照明制设置的中央机构
        2.清朝特有的中央机构
    (二)顺治初汉军缺的设置
    (三)汉军缺设置特点及影响
        1.特点
        2.影响
三、高级官员汉军缺的调整
    (一)职缺裁并过程
    (二)缺裁并原因
        1.职官体系调整
        2.汉军大量外任
        3.其他
    (三)裁缺后升迁高级官员办法的调整
    (四)影响
四、中级官员汉军缺的调整
    (一)职缺调整
        1.职缺额数调整
        2.职缺分配方式调整
    (二)中级官员职缺调整原因
        1.裁汰冗员,减少开支
        2.平衡各民族间入仕利益
        3.“汉军官员素质”及“皇帝眼中的汉军”
    (三)裁缺后升迁中级官员办法的调整
        1.康熙朝对中级官员升转的限制
        2.雍乾两朝对汉军升转科道的规定
    (四)影响
五、低级官员汉军缺的调整
    (一)调整过程
        1.额数调整
        2.职缺分配方式调整
    (二)调整特点及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

(2)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为什么研究颜料史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清代匠作则例相关研究
        1.3.2 清代官式彩画相关研究
        1.3.3 中国古代颜料史相关研究
        1.3.4 西方古代颜料史相关研究
        1.3.5 其他相关研究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4.1 建立文献与实证相结合的颜料史研究框架
        1.4.2 考释匠作知识体系下清代彩画颜料的名实问题
        1.4.3 弥补清代官式彩画材料及工艺的认识之不足
        1.4.4 揭示西方进口颜料进入中国的传播过程
        1.4.5 推进清代匠作则例的文献学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材料
        1.5.1 “纸上之材料”:彩画颜料相关文献
        1.5.2 “地下之材料”:清代彩画及彩绘文物中的颜料遗存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的文献学研究
    2.1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文献述要
        2.1.1 对“匠作则例”与“营造则例”概念的再反思
        2.1.2 文献学基础工作之一:整理与汇释
        2.1.3 文献学基础工作之二:编目与提要
    2.2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的编纂体例与编修方式
        2.2.1 画作工料类
        2.2.2 物料价值类
        2.2.3 具体工程类
    2.3 几种重要则例的衍生源流辨析
        2.3.1 工程做法/内庭工程做法
        2.3.2 九卿议定物料价值
        2.3.3 工部现行则例四种
        2.3.4 圆明园、万寿山、内庭三处汇同则例
    2.4 清代彩画作相关文献中的颜料名目
        2.4.1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中的颜料名目统计
        2.4.2 清代档案史料中的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2.4.3 彩画作颜料名目的年代分布状况
    2.5 小结
第3章 现代科学视野中的清代彩画颜料
    3.1 古代颜料的科学分析:方法、意义及局限性
        3.1.1 古代颜料的实验室分析方法
        3.1.2 对实验室工作的反思:数据的意义与局限性
    3.2 名与实:东西方颜料命名体系及其对接
        3.2.1 颜料的命名方式及其意义
        3.2.2 东西方颜料命名体系的沟通
    3.3 科学分析所见清代彩绘颜料数据统计:1978-2018
        3.3.1 蓝色系颜料
        3.3.2 绿色系颜料
        3.3.3 红色系颜料
        3.3.4 黄色系颜料
        3.3.5 白色系颜料
        3.3.6 黑色系颜料
        3.3.7 金属质颜料
        3.3.8 胶料及辅料
    3.4 小结
第4章 清代官式彩画颜料:基于双重证据的颜料名实考
    4.1 天然矿物颜料
        4.1.1 石青/天青
        4.1.2 梅花青/南梅花青
        4.1.3 青金石/天然群青/紫艳青
        4.1.4 朱砂/银朱
        4.1.5 箭头砂/箭头朱砂
        4.1.6 马牙砂/马齿砂
        4.1.7 水花朱
        4.1.8 红土/片红土/南片红土/铁红
        4.1.9 陀僧/密陀僧
        4.1.10 包金土/土黄/黄土
        4.1.11 无名异/土子
        4.1.12 云母
    4.2 有机质颜料
        4.2.1 靛蓝/广靛花/靛水/煮蓝/蓝靛
        4.2.2 洋蓝
        4.2.3 黄栌木/黄芦木/黄卢木
        4.2.4 烟子/南烟子/松烟/烟炱
        4.2.5 墨/香墨/徽墨/松墨
        4.2.6 紫胶/紫矿/胭脂虫红
        4.2.7 五倍子/五棓子/乌棓子
        4.2.8 紫粉
    4.3 合成颜料
        4.3.1 铜绿/锅巴绿/氯铜矿
        4.3.2 铜青
        4.3.3 硇砂大绿/硇砂二绿/硇砂三绿/硇砂枝条绿
        4.3.4 西绿
        4.3.5 黄丹/漳丹/淘丹/铅丹
        4.3.6 定粉/官粉/铅粉/铅白
        4.3.7 洋青/大青
        4.3.8 人造群青/佛头青/人造绀青
        4.3.9 普鲁士蓝/洋靛
        4.3.10 巴黎绿/漆绿
    4.4 金属质颜料
        4.4.1 黄金/红金/赤金/大赤金/大赤/田赤
        4.4.2 黄飞金/红飞金
        4.4.3 黄泥金/红泥金
        4.4.4 鱼子金
        4.4.5 银箔/银粉
    4.5 胶料和辅料
        4.5.1 水胶/广胶
        4.5.2 贴金油
        4.5.3 青粉/土粉
        4.5.4 轻粉
        4.5.5 松香
        4.5.6 硇砂/硵砂/黑卤砂
        4.5.7 剉草/锉草
        4.5.8 油艌灰
    4.6 小结
第5章 彩画颜料的生产与贸易版图:1644-1902
    5.1 从胭脂红到洋青:西方颜料进入中国
        5.1.1 贸易档案中的颜料进口数据
        5.1.2 宫廷与民间对西洋颜料的接纳
    5.2 清前期的颜料贸易:以广州和东印度公司为中心
        5.2.1 粤海关、十三行与西洋颜料
        5.2.2 广州外销画中的颜料
        5.2.3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对华颜料贸易(1635-1834)
    5.3 1840年以来的颜料贸易:通商条约、海关与沿岸贸易
        5.3.1 19世纪欧洲的对华颜料贸易
        5.3.2 19世纪美国的对华颜料贸易
        5.3.3 近代进出口颜料贸易路线与重要集散地
    5.4 几种重要的进口颜料:来源、贸易与应用
        5.4.1“取彼水晶,和以回青”:Smalt
        5.4.2 再造青金石:人造群青(Synthetic Ultramarine)
        5.4.3 来自德国的“中国蓝”: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
        5.4.4 危险的绿色:巴黎绿(Emerald Green)
        5.4.5 从“各作泥腊”到“呀囒米”:胭脂虫红(Cochineal)
    5.5 清朝与亚洲国家之间的颜料贸易
        5.5.1 与日本间的颜料贸易
        5.5.2 与朝鲜间的颜料贸易
        5.5.3 与琉球间的颜料贸易
        5.5.4 与东南亚诸国间的颜料贸易
    5.6 小结
第6章 清代营造活动中彩画颜料的流通与使用
    6.1 彩画颜料的流通
        6.1.1 颜料的采买
        6.1.2 颜料的贮存
        6.1.3 颜料的支取与奏销
    6.2 彩画颜料的制备
        6.2.1 天然矿物颜料
        6.2.2 人工合成颜料
    6.3 彩画颜料的施用
        6.3.1 单色做法
        6.3.2 调色做法
        6.3.3 混色做法
        6.3.4 衬色做法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清代官式彩画颜料使用状况:历时性综述
    7.2 颜料对建筑彩画及营建活动的影响
    7.3 匠作则例对清代建筑史研究的意义
    7.4 结语:颜料的身份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与彩画作颜料相关的匠作则例目录(52 种)
附录B 清代匠作则例所见建筑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附录C 清代档案史料所见建筑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附录D 实物分析检测所见清代彩绘颜料统计(1978-2018)
附录E 清代物料价值则例中所见颜料价值统计
附录F 清代彩画作未刊则例补遗
    F-1 内庭大木石瓦搭土油裱画作现行则例
    F-2 工部现行用工料则例
    F-3 工部核定则例
    F-4 钦定工部续增则例
    F-5 崇陵工程做法册
附录G 工部与内廷画作则例用料对比
附录H 清代贸易文献中颜料类商品税则辑录
    H-1 酌定奉天通省粮货价值册
    H-2 1858 年中英协定税则
    H-3 1902 年中英协定税则
    H-4 1844 年中美协定税则
    H-5 1844 年中法协定税则
    H-6 1858 年中法协定税则
    H-7 1903 年厦门内地税关税目
    H-8 1903 年重订苏省水卡捐章
    H-9 《粤海关志》税则
    H-10 常税则例
附录I 《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1635-1834)》中颜料贸易信息辑录
附录J 《中国旧海关档案》中进出口颜料贸易信息辑录(1859-1871)
附录K 几种重要进口颜料的海关贸易数据统计
    K-1 Smalt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K-2 人造群青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K-3 普鲁士蓝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K-4 胭脂红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K-5 巴黎绿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94-1902)
附录L Winterthur馆藏中国清代外销画的颜料XRF分析数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由及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三、本课题学术研究的回顾
    四、既往研究成果之反思与检讨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的整体演进
    第一节 清前中期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形成
        一、入关前满洲地区的戏曲活动——旗人观剧热潮的萌生
        二、清前期北京旗人的戏曲活动——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形成
        三、乾隆朝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的新变
    第二节 道咸两朝北京旗人戏曲活动中心的下移:由道光元年裁撤外学伶人说起
        一、道光朝内廷演剧变革及对北京八旗贵族戏曲活动的影响
        二、道光朝北京戏曲活动的发展与旗人观演剧活动的转变
        三、咸丰朝后期旗人戏曲活动的回暖
    第三节 同光两朝旗人观剧活动的高涨——兼谈清末伶业地位的提高
        一、同治朝内城演剧场所的复苏
        二、光绪朝中后期伶业地位的提高——以旗人与伶人关系的检讨为中心
        三、王朝的衰落与最后的放纵:宣统朝旗人“忘我”的戏曲活动
        四、清末社会舆论关于旗人戏曲活动评论的两极分化
    第四节 民国八旗族裔社会地位的变化及他们的戏曲活动
        一、北京八旗社会的瓦解:民国初期北京旗人的社会地位与生计状况
        二、民国八旗贵族的遗民世界及他们的观演剧活动
        三、民国时期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形态的多样
第二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观剧活动
    第一节 晚清民国北京八旗王公贵族府邸观剧活动考述
        一、庄王府观剧历史之久远
        二、恭王府观剧之瞩目
        三、庆王府观剧之奢靡
        四、车王府观剧内容之丰富
        五、醇王府观剧之痴迷
        六、肃王府观剧、演剧、编剧等多样的戏曲活动形态
        七、晚清民国北京八旗王公贵族府邸的戏楼(台)
        八、晚清民国北京八旗王公贵族府邸观剧活动的整体特点及戏曲史地位
    第二节 晚清禁戏法令与旗人观剧环境的建构
        一、承上启下的嘉庆朝:晚清北京旗人观剧活动环境的初步建构
        二、言无二贵、法无两适:道光朝对北京旗人观剧活动的严厉查禁
        三、查禁力度的衰退:咸同两朝对北京旗人观剧活动的管控
        四、亡羊补牢:光宣时期对北京旗人观剧活动的查禁
        五、晚清政府针对旗人的观剧法令及其效力:辩证看待禁戏举措与京师旗人的赏戏行为
        六、相得益彰:晚清中央针对旗人与全体民众的禁戏法令之比较
    第三节 晚清民国“关公戏”、“包公戏”在旗人生活圈的盛行
        一、晚清北京“关公戏”与“包公戏”的扮演与禁演
        二、一场由上而下的“关公戏”改革——晚清八旗观演文化影响下《青石山》曲本的革新
    第四节 晚清民国旗人观剧氛围影响下的旗装戏形成与发展
        一、晚清八旗贵族文化的哺育——旗装戏的形成
        二、萧太后——旗装戏形成的标志
        三、从萧太后到铁镜公主——旗装戏的转型
第三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演剧活动(一)
    第一节 晚清民国北京戏曲舞台上的旗籍伶人
        一、政府对旗人登台唱曲的无奈与妥协:晚清旗籍伶人纷纷涌现的客观原因
        二、崭露头角——道光朝至光绪初年的旗籍演员
        三、演剧队伍的壮大——清末民初的旗籍伶人
        四、走出北京:民国中后期的旗籍伶人
    第二节 晚清北京票房的形成与发展
        一、由龙票谈及民国文人对票房及票友产生原因的错误认识
        二、从曲艺到戏曲——晚清票房活动内容的转变
        三、晚清北京的票房分布及其发展
    第三节 晚清民国北京旗籍票友的演剧活动及其影响
        一、旗人玩票之风的盛行
        二、旗籍票友下海的主客观原因
        三、晚清民国旗籍票友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第四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演剧活动(二)
    第一节 晚清北京八旗王公贵族组织宫廷演剧活动考论
        一、晚清八旗王公向昇平署进呈伶人
        二、晚清八旗王公组织宫廷礼乐活动
        三、晚清八旗王公贵族观演内廷演剧活动
        四、内务府大臣对宫廷戏剧活动的管控
        五、晚清八旗王公贵族组织宫廷演剧活动对宫廷演剧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晚清民国北京八旗王公府邸内演剧活动的承担者:王府戏班活动考论
        一、晚清王府戏班的基础:乾嘉时期的“王府大班”、“王府新班”以及“和春班”
        二、王府戏班运营模式在嘉庆朝至同治朝的新变与回归
        三、清末王府戏班的鼎盛——奕譞和善耆的王府戏班
        四、晚清王府戏班的戏曲史贡献
第五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戏曲研究
    第一节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笔下的戏曲活动记载
        一、昭梿的“尚昆抑弋”——兼谈九思堂本对《啸亭杂录》原本的删改
        二、《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纷繁多姿的京师戏曲活动
        三、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笔记中戏曲史料的变化
    第二节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研究的专案探讨
        一、以示忠心、阐扬风教:爱新觉罗·绵恺与《灵台小补》
        二、对皇族观演文化的探讨——末代庄亲王爱新觉罗·溥绪的戏曲研究
        三、近代戏曲批评史上的奇葩——“遗民”穆儒丐和他的戏曲研究
        四、古人所以馀裕,后进所以莫遑:傅惜华、吴晓铃、郑骞等学者民国期间的戏曲研究
    第三节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研究的动因、视角
        一、夫文心者,言为文旨用心:研究之动因与肇始
        二、性各异禀:旗人戏曲研究视角的独特
        三、旗籍戏曲研究者对北京传统曲艺研究的推动
第六章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戏曲创作
    第一节 晚清北京旗人的杂剧创作
        一、绵恺及其杂剧《业海扁舟》
        二、存韫斋
        三、佑善
    第二节 场上之曲——晚清民国北京旗人的皮黄戏创作
        一、晚清民国皮黄戏创作的重要力量:京师旗籍票友
        二、载阔亭与庄清逸“因人设戏”的编剧实践
        三、清末民国京师旗籍票友皮黄戏创作的意义及影响
    附:明清宗室视野下的清代宗室子弟的戏曲创作
        一、根干丽土而同性——清前中期八旗宗室剧作家及其剧目
        二、循环相因——宗室剧作家创作之因袭与传承
        三、参伍因革,通变之数——晚清民国宗室剧作家创作的新变与革新
结语
    一、社会阶层的差异与戏曲活动的差别
    二、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对当下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借鉴意义
    三、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心得
附录一: 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编年(晚清部分)
附录二: 晚清民国北京旗籍名伶点将录
附录三: 晚清民国北京旗籍剧作家及剧目知见录
参考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5)清朝后期云南封疆大吏的省情认知与国家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内容
    四、理论、方法、资料
第一章 清朝前期云南省情及后期封疆大吏群体
    第一节 清朝前期云南省情认知的阶段性总结
        一、嘉庆朝云南社会经济概貌
        二、伯麟主持编纂《滇省舆地图说》
        三、认知云南省情与构建治理体系
    第二节 清朝后期云南封疆大吏群体
        一、封疆大吏之界定与职权
        二、清朝后期云南封疆大吏群体任职分析
第二章 道光朝云南边区冲突爆发与治理困局
    第一节 贺长龄治理迤西边区
        一、从贵州巡抚调任云贵总督
        二、从“板桥事件”到“永昌血案”
        三、迤西边区治理困局与治理措施
    第二节 李星沅治理云南汉回冲突
        一、滇省大吏缺员现象
        二、对云南省情民情认知与治理方略
        三、镇压缅宁、云州回民武装抗官事件
第三章 林则徐治理云南的贡献与隐忧
    第一节 由陕入滇履任
    第二节 对严峻形势的认识与制订治理方略
        一、错综复杂的边省形势
        二、“但分良匪,不问汉回”政策
    第三节 治理迤西边区
        一、七哨事件
        二、加强对迤西边区的军事管控
    第四节 “永昌血案”善后处置
        一、对迤西地区民风的认识
        二、施行“就地正法”政策
        三、迁徙安置保山难回
第四章 咸丰、同治朝云南反清大起义与封疆大吏治理方略
    第一节 咸丰朝云南社会矛盾全面激化
        一、汉回关系恶化
        二、统治陷入危机
        三、兴办保甲、团练
    第二节 军事地理战略的调整
        一、杜文秀起义前期的军事地理态势
        二、“先东后西”军事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第五章 光绪朝云南统治秩序的恢复与边疆民族治理方式新变化
    第一节 社会经济复苏与边疆危机挑战
        一、唐炯革除弊政及其对越政策
        二、中法战争时期张凯嵩的治策
        三、谭钧培重建云南治理体系
    第二节 土司治理方式的新变化
        一、云南土司分布态势与袭职办理
        二、云南土司的存废纠结
        三、边区全面改土归流的障碍
第六章 云南治理模式的近代转型
    第一节 清末云南新政
        一、官制改革和举办实业
        二、创办新式教育
        三、军事改革
        四、云南新政的影响
    第二节 地方统治集团与云南辛亥革命
        一、封疆大吏推动新政
        二、末任总督李经羲的治理困境
        三、布政使世增与提学使叶尔恺的政治选择
        四、云南新军的地域派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八旗诗歌史(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若干技术性说明
绪论
    第一节 八旗制度概说
    第二节 八旗诗歌的研究历史
        — 1979年以前对八旗诗歌的研究
        二 1980年至今对八旗诗歌的研究
    第三节 八旗诗歌史的选题价值及研究思路
上编 基业新创的慷慨之歌
    第一章 鄂貌图与八旗诗歌的先声
        第一节 “满洲文学第一”的鄂貌图及其诗歌
        一 鄂貌图诗歌的内容
        二 鄂貌图诗歌的风格及其在八旗诗歌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从戎儒士”顾八代
        一 顾八代前期的军旅诗
        二 顾八代后期的闲适诗
        第三节 范承谟的烈士之诗
    第二章 “满洲奇葩”纳兰性德
        第一节 纳兰性德的诗学理论
        一 不拘门派,追求自我的个性论
        二 突破限制,敢于质疑的创作论
        三 诗乃心声,性情中事的风格论
        第二节 纳兰性德诗歌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纳兰性德诗歌的艺术特色
        附论 清初“八旗诗派”之崛起
        一 清初总集收录八旗诗人及作品情况概述
        二“八旗诗派”形成初期的一些特点
    第三章 千岩竞秀的顺康八旗诗坛
        第一节 “醉吟俱不辍,世许作狂猜”的曹寅
        一 曹寅诗歌的风格
        二 曹寅诗歌的内容
        三 曹寅的其他文学创作
        第二节 “抽思更有葛庄新”的刘廷玑及其 《葛庄诗钞》
        第三节 “平生低首味和堂”的高其倬及其 《味和堂集》
        附论 八旗世家文学
        一 铁岭佟氏家族
        二 汉军朱氏家族
        三 满洲完颜氏家族
        四 索绰罗氏家族
        五 汉军于氏家族
    第四章 以岳端为代表的清前期宗室诗人
        第一节 “一代宗潢之秀”岳端
        第二节 “宗室三诗人”
        一 博尔都
        二 塞尔赫
        三 文昭
        第三节 清前期的皇子诗人
        一 高塞
        二 允礼
        三 允禧
        四 弘昼
中编 盛世王朝的雍容之态
    第五章 帝王诗与“高宗体”
        第一节 康熙皇帝与清初诗坛
        一 康熙皇帝的文治思想
        二 康熙皇帝的诗歌创作
        三 “博学鸿儒科”前后的“宋调”与“唐音”
        第二节 乾隆皇帝诗歌的主要内容
        一 乾隆皇帝写军事战争的诗歌
        二 乾隆皇帝写民情疾苦的诗歌
        三 乾隆皇帝写巡幸游赏的诗歌
        第三节 “高宗体”的渊源及影响
        一 “高宗体”的渊源
        二 “高宗体”的影响
    第六章 雍乾之际的八旗诗坛
        第一节 “辽东三老”
        一 李锴
        二 陈景元
        三 戴亨
        第二节 长海与八旗田园诗
        一 长海的山水田园诗
        二 八旗山水田园诗人永宁
        三 雍乾之际的其他八旗田园诗人
        第三节 英廉的“宰相诗”
        一 英廉诗歌的主要内容
        二 英廉诗歌的风格特点
    第七章 乾嘉时期的八旗诗坛
        第一节 “由来吏隐一身兼”的鲍诊
        一 鲍诊的诗学观念
        二 鲍诊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 “蒙古诗杰”梦麟
        第三节 “辽海诗豪”朱孝纯
        第四节 和瑛、松筠与八旗边塞诗
        一 和瑛等人写西域风情的诗歌
        二 松筠等人写西藏民俗的诗歌
    第八章 “北方三才子”
        第一节 法式善与“八旗诗话”
        一 法式善的诗学主张与诗歌创作
        二 《梧门诗话》与《八旗诗话》
        第二节 铁保与《熙朝雅颂集》
        一 铁保的诗学思想及其诗歌的“辽东气象”
        二 铁保与八旗诗歌总集的编纂
        第三节 汉军诗人百龄
        一 困守冷局时的诗人之诗
        二 历任封疆时的写怀之诗
    第九章 乾嘉时期的宗室诗坛
        第一节 永忠和敦诚
        一 永忠
        二 敦诚
        第二节 昭梿与《啸亭杂录》
        一 昭梿的崇实诗学观
        二 昭梿的“实录”诗
        三 昭梿的《啸亭杂录》
        第三节 多情王孙奕绘
        一 奕绘的写情之诗
        二 奕绘的写实之诗
下编 山河板荡的苍凉之气
    第十章 西林春与八旗女性诗歌
        第一节 汉军女诗人蔡琬与高景芳
        一 蔡琬
        二 高景芳
        第二节 蒙古女诗人那逊兰保与百保友兰
        一 那逊兰保的诗歌内容
        二 那逊兰保的诗歌风格
        三 百保友兰的诗歌创作
        第三节 满洲女诗人西林春
        一 西林春景物诗的清俊之美
        二 西林春咏怀诗的感伤之美
        三 西林春与“秋红吟社”
    第十一章 宗室诗人之冠冕宝廷
        第一节 宝廷的穷愁悲慨之诗
        第二节 宝廷的写实感事之诗
        第三节 宝廷与“探骊吟社”
        一 “探骊吟社”的成员组成
        二 “探骊吟社”主要成员的诗歌创作
    第十二章 晚清八旗诗坛的变徵之音
        第一节 斌椿及其诗歌中的欧洲世界
        一 斌椿出访的时代背景
        二 斌椿诗歌中的欧陆风情
        三 斌椿诗歌的意义
        第二节 八旗现实主义诗人延清
        一 延清的《庚子都门纪事诗》
        二 延清的《奉使车臣汗纪行诗》
        第三节 清末诗人盛昱与唐晏
        一 盛昱
        二 唐晏
    第十三章 八旗诗歌的余响
        第一节 杨钟羲及其遗民文学创作
        一 杨钟羲的《圣遗诗集》
        二 杨钟羲的《雪桥诗话》
        第二节 “辽海诗杰”成多禄的末世绝唱
        第三节 驻防八旗诗人三多与“柳营”文献
        一 三多的诗歌创作
        二 《柳营诗传》与《柳营谣》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7)郑天挺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旨趣
    二、学术界研究状况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四、论文难点与创新预期
第一章 郑天挺生平与学术生涯
    第一节 郑天挺家世和早期经历(1899-1930)
        一、早年家境和读书经历
        二、兼收并蓄的大学时代
        三、北上读研和南游经历
    第二节 任职北大和西南联大(1930-1952)
        一、从临危受命到忍辱负重
        二、西南联大时期的学术与经历
        三、北大复校与迎接解放
    第三节 任职南开大学时期(1952-1981)
        一、从史料派到信奉唯物史观
        二、五六十年代的教学研究和《清史简述》
        三、“文革”结束后的史学活动
第二章 郑天挺的隋唐史和元史研究
    第一节 郑天挺与隋唐史研究
        一、隋唐政治史和唐史分期
        二、历史地考察唐代军事和田赋制度
        三、实事求是的武则天研究
        四、吐蕃源于发羌考
    第二节 郑天挺的元史研究
        一、蒙古先世与元代政治史
        二、元代经济史和民族关系
        三、元代社会性质和社会阶层
第三章 郑天挺的明史研究
    第一节 明代政治史研究
        一、有关明史分期和明初史事的论断
        二、考察土木之变和大礼议之争
        三、对明代内阁制的研究
        四、对明代农民起义的考察
    第二节 明代经济史研究
        一、丁役制度和田赋制度
        二、关于明代资本主义萌芽
        三、海外贸易与对外关系
    第三节 整理史料与清修《明史》之点校
第四章 郑天挺的清史研究与《清史探微》
    第一节 清初政治史研究
        一、满洲先世和血系研究
        二、满洲入关前政治和社会性质
        三、对多尔衮和康雍政治的考察
    第二节 清代礼俗和制度研究
        一、清初礼俗研究
        二、八旗制度和包衣制度
        三、清代军机处制度研究
        四、幕府制度和职官、文体制度
    第三节 清代经济史研究
        一、清代土地制度和税赋改革
        二、清代资本主义萌芽
        三、清代海禁与对外贸易
    第四节 郑成功和台湾研究
第五章 郑天挺史学思想和历史教育思想
    第一节 郑天挺的史学思想
        一、探微索隐、见微知着
        二、“深、广、新、严、通”
        三、唯物史观与精深考证的结合
    第二节 郑天挺中国史研究的特点和方法
        一、重视运用原始文献资料
        二、阐明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三、从宏观把握关键性历史问题
        四、比较研究的方法
        五、历史语言研究法
    第三节 郑天挺的历史教育思想
        一、传授读书致知的门径
        二、强调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三、致力于历史教材建设
        四、鼓励交流、拓展学术视野
第六章 郑天挺的史学地位与影响
    第一节 郑天挺对北大史学的贡献
        一、培养和提携史学人才
        二、维持北大明清史学一脉
    第二节 南开历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
        一、打造南开明清史研究重镇
        二、形成多学科全面发展的格局
    第三节 郑天挺与南开史学风气
        一、奠定勤勉朴实、严谨厚重的传统
        二、形成敦厚诚笃、谦敬和谐的风气
        三、崇尚“求真、求用、求新”的理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郑天挺学术年谱
个人简历

(8)清代满语文及其历史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学术史与研究现状
    二、 本文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满族先民的语言文字
    第一节 女真以前满族先民的语言文字
    第二节 金代女真语言文字
        一、 金代女真文的创制
        二、 金代女真文的特点
        三、 金代女真文在创制方法上的缺陷及原因
        四、 金代女真文的使用和推广
        五、 金代女真文推广方式的不完善
        六、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女真语与汉语的融合
    第三节 元明时期的女真语言文字
        一、 元明时期女真语文概况
        二、 明代女真语文机构及主要文献
        三、 明代女真文与蒙古文的并行使用
        四、 明代女真语与汉语的接触与融合
        五、 从女真文看“汉字文化圈”的影响
第二章 清代满语文的兴衰历程
    第一节 满文的创制与入关前的使用状况
        一、 满语和女真语的关系
        二、 后金及清初对蒙古文的利用
        三、 老满文的创制
        四、 新满文的改制
        五、 清入关前满文的使用状况
    第二节 清代“国语”政策的历史演变
        一、 顺治时期的“国语”政策
        二、 康熙时期的“国语”政策
        三、 雍正时期的“国语”政策
        四、 乾隆时期的“国语”政策及乾隆帝对满语文的规范
        五、 嘉庆朝及其后的“国语”政策
    第三节 清代中后期满语文的衰落
        一、 关内满语文的衰落状况
        二、 关外满语文的衰落状况
        三、 满语文衰落的原因
        四、 从满语文的兴衰历程看语言的融合
第三章 清代满文文献
    第一节 清代满文文献的分类
        一、 乌兰其木格的研究成果
        二、 赵令志的分类方法
        三、 郭孟秀的分类方法
    第二节 清代满文档案文献
        一、 满文档案的含义
        二、 清代满文档案的相关制度
        三、 清代满文档案的学术价值
    第三节 清代满文翻译文献
        一、 清代满文翻译机构
        二、 清代满文翻译概况
        三、 满文《大藏经》的翻译与影响
    第四节 清代满语文学文献
        一、 满语民间文学
        二、 满语翻译文学
        三、 从“满汉合璧”到“满汉兼”的子弟书
        四、 满族说部及其价值
    第五节 清代的满语研究及满文工具书的编纂
        一、 清代的满语研究
        二、 清代满语文教材与教法
        三、 从“十二字头”到穆麟德夫罗马字注音
        四、 清代满文辞书的编纂与特点
        五、 “清文鉴”系列的编纂及影响
第四章 清代满语文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满语文对满族的历史影响
        一、 满文所反映的满族族称
        二、 满语文所反映的满族“国家意识”
        三、 满语文与满族的文化认同
    第二节 满语文对东北区域文化的历史影响
        一、 清代东北地区的满语文教育
        二、 满语文与清代东北区域文化的繁荣
    第三节 满语文对东北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影响
        一、 蒙古族
        二、 达斡尔族
        三、 鄂温克族
        四、 鄂伦春族
        五、 赫哲族
    第四节 锡伯族对满语文的继承与发展
        一、 锡伯族语言文字概况
        二、 锡伯族选择满语文的过程
        三、 满语在新疆得以保留的原因
        四、 锡伯文的出现及影响
    第五节 满语对北京“官话”的历史影响
        一、 辽金以来北京“官话”发展演变概况
        二、 满语对北京“官话”影响的具体体现
    第六节 满语文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影响
        一、 清代朝鲜学者使用和研究满语文的状况
        二、 清代欧洲学者使用和研究满语文的状况
        三、 清代俄罗斯学者使用和研究满语文的状况
结论
    一、 从满语与满文看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二、 从满语文在清代的发展看语言文字与民族的关系
    三、 满语文与清代文化
    四、 满语文与作为国际性学科的满学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9)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动态
        (二) 国外研究动态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六世班禅的诞生与坐床
    第一节 六世班禅的诞生
    第二节 巴丹益喜被认定为五世班禅转世灵童的经过
    第三节 六世班禅坐床
第二章 六世班禅与颇罗鼐家族成员的交往
    第一节 五世班禅与颇罗鼐的交往
    第二节 颇罗鼐在六世班禅寻访、认定及坐床中的作用
    第三节 六世班禅与珠尔默特那木札勒的交往
        一、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安排六世班禅与七世达赖喇嘛拉萨会晤
        二、六世班禅在珠尔默特那木札勒事件中的表现
第三章 六世班禅在八世达赖喇嘛寻访、认定中的决定性作用与影响
    第一节 六世班禅在七世达赖喇嘛圆寂之际的表现
    第二节 七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寻访工作开展的政治前提
    第三节 六世班禅在八世达赖喇嘛寻访、认定中的决定性作用
        一、章嘉国师入藏“主持者”身份的确认
        二、六世班禅在八世达赖喇嘛寻访、认定中的决定性作用
        (一) 转世灵童寻访与认定的困局
        (二) 六世班禅正式承担认定重任
        (三) 六世班禅初步行使否决权
        (四) 六世班禅提出决定性结论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六世班禅对外交往活动解析
    第一节 英国东印度公司对西藏的经济往来诉求
        一、乾隆帝对英国的粗浅认识与闭关政策
        二、公司商业利益驱动
        三、瓦伦·哈斯丁斯上任后面临的困局
    第二节 六世班禅与第一次“英不战争”的关系
        一、不丹与西藏的关系
        二、班禅系统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冲突调解人身份的确立
        (一) 四世班禅时期
        (二) 五世班禅时期
        三、不丹与库奇·比哈尔的冲突
        四、第一次“英不战争”
    第三节 约翰·斯图尔特版“六世班禅致瓦伦·哈斯丁斯信函”解读
        一、目前可见的六世班禅信函的最早版本
        二、六世班禅信函三种版本比对
        三、六世班禅信函解析
    第四节 瓦伦·哈斯丁斯对西藏及六世班禅的认识
        一、瓦伦·哈斯丁斯对西藏的认识
        二、瓦伦·哈斯丁斯对六世班禅的认识
    第五节 乔治·波格尔入藏的个人因素与使命
        一、乔治·波格尔生平
        二、乔治·波格尔入藏的个人因素
        三、乔治·波格尔入藏的使命
    第六节 六世班禅与乔治·波格尔的交往
        一、六世班禅反对乔治·波格尔入藏
        二、政教交锋
        (一) 乔治·波格尔入藏之前
        (二) 乔治·波格尔在藏之际
        三、文化交流
    第七节 小结
第五章 乾隆帝眼中的六世班禅
    第一节 乾隆朝的藏传佛教政策
    第二节 乾隆帝个人的藏传佛教信仰
    第三节 乾隆帝眼中的六世班禅
第六章 乾隆朝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朝觐年班制度
    第一节 清代朝觐年班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清代朝觐年班制度的形成
        二、清代朝觐年班的组织与管理
        三、清代朝觐年班制度的衰亡
    第二节 乾隆朝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朝觐年班制度
        一、年班班次
        二、贡道与沿途支应
        三、贡品、饩廪、赏赐及朝仪
第七章 六世班禅朝觐的过程与影响
    第一节 六世班禅朝觐的背景与原因
        一、“自愿前来”还是“受邀而至”
        二、六世班禅朝觐的背景
        (一) 时代背景
        (二) 政策背景
        三、六世班禅朝觐的原因
        (一) 政教因素
        (二) 经济因素
        (三) 安全因素
    第二节 六世班禅朝觐路线考略
        一、朝觐路线的制定
        二、朝觐路线考略
        (一) 日喀则至西宁
        (二) 西宁至热河
    第三节 六世班禅朝觐的过程
        一、双方的准备工作
        (一) 清政府方面
        (二) 西藏方面
        二、热河会晤与祝寿活动
        三、北京接待与佛事观瞻
        四、六世班禅圆寂
    第四节 六世班禅朝觐的影响与意义
        一、六世班禅朝觐的影响
        (一) 善后事宜的处理
        1、清政府方面
        2、西藏方面
        (二) 七世班禅的认定与坐床
        (三) 廓尔喀战争
        二、六世班禅朝觐的意义
        (一) 政治意义
        (二) 宗教意义
        (三) 文化意义
    第五节 乾隆帝在六世班禅朝觐接待过程中的“破例”之举
        一、乾隆帝学藏语
        二、停止“木兰秋狝”、武举考试
        三、赐六世班禅乘御轿
        四、六世班禅领旨赏物无需跪接
        五、专门修建、改造庙宇
第八章 六世班禅相关研究
    第一节 六世班禅与天花
        一、天花略述
        二、天花对乾隆朝清中央政府边政的影响
        三、六世班禅与天花的关系
        (一) 乾隆朝天花在西藏的流行
        (二) 六世班禅与天花的具体接触
        四、清士人对六世班禅因天花圆寂的评论
        五、由“种痘”对乾隆朝清中央政府治藏政策的思考
    第二节 与六世班禅朝觐相关的寺庙研究——以德寿寺、宗镜大昭之庙为中心
        一、德寿寺与六世班禅关系考略
        (一) 德寿寺基本情况
        1、建造时间与重要地位
        2、基本布局
        (二) 六世班禅与德寿寺的关系
        1、乾隆帝与六世班禅在京首晤于德寿寺
        2、清中央政府精心安排德寿寺首晤
        (三) 德寿寺现存碑刻遗迹
        二、宗镜大昭之庙并非为六世班禅朝觐而建
        (一) 开工与落成时间
        (二) 基本布局
        (三) 建造资金紧张
        三、为六世班禅朝觐专门建造的须弥福寿之庙
        (一) 开工与落成时间
        (二) 基本布局
        (三) 建造工期紧张
    第三节 《热河日记》中的六世班禅形象
        一、乾隆朝士大夫意识中的六世班禅
        二、朝鲜学者朴趾源眼中的六世班禅
        三、儒家“辟佛”传统及其对藏传佛教的“妖魔化”认识
    第四节 六世班禅与达天通理之晤
        一、达天通理生平
        二、相关史籍对此次会晤的记载
        三、事件还原与分析
    第五节 评英国学者Kate Teltscher的《The High Road to China》
        一、可取之处
        二、不妥之处
结论与余论
后记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郎世宁在华境遇及其所画瘦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耶稣会士
    第一节 背景
    第二节 苏努与穆敬远
    第三节 护教
第二章 画画人
    第一节 活计
    第二节 "活计"去处
    第三节 同事与伙伴
第三章 "他者"
    第一节 格格不入
    第二节 生不逢时
第四章 瘦马
    第一节 百骏图
    第二节 八骏
    第三节 可能的瘦马经验
第五章 隐喻
    第一节 图像与文本
    第二节 "肥"与"瘦"
    第三节 构图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庆祝王钟翰教授九十华诞暨清史、满族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文官汉军缺的设置及演变[D]. 贾雅琴. 渤海大学, 2021
  • [2]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D]. 刘梦雨. 清华大学, 2019(02)
  • [3]元代族群涵化与戏曲考论 ——以元曲三家为例[D]. 刘卓. 华中师范大学, 2018
  • [4]晚清民国北京旗人戏曲活动研究[D]. 梁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5]清朝后期云南封疆大吏的省情认知与国家治理研究[D]. 许新民. 云南大学, 2016(12)
  • [6]八旗诗歌史[D]. 李杨. 浙江大学, 2014(12)
  • [7]郑天挺史学研究[D]. 段晓亮. 南开大学, 2014(04)
  • [8]清代满语文及其历史影响研究[D]. 戴克良.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9]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研究[D]. 柳森.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10]郎世宁在华境遇及其所画瘦马研究[D]. 曹天成. 中央美术学院, 2011(11)

标签:;  ;  ;  ;  ;  

庆祝王忠汉教授90华诞暨清史满清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