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科技大观

20世纪科技大观

一、20世纪科技大观(论文文献综述)

王卫波[1](2021)在《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笔记小说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笔记小说研究愈发受到学界关注和重视,并形成了一些研究热点和问题。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概念研究、文献整理与出版、文化研究、文学研究等方面。笔记小说概念研究在词语溯源、术语形成过程、使用合法性、概念界定等方面得到较大程度厘清;文献整理与出版问题颇为复杂;文化研究成为主流研究思路和路径;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综论、史论及断代本体研究。未来,应进一步推进笔记小说作品整理精细化和精准化,加强其内部研究尤其是本体和文体研究,并积极开展古今融通研究。

孔令通[2](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王雨雨[3](2021)在《城市公园中互动式景观设计研究 ——以昆明市大观公园景观设计为例》文中认为城市公园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居民缓解精神压力、休闲娱乐的绝佳场所。但是目前国内城市公园的设计趋于同质化,景观设计大同小异,导致城市公园乏味无趣,缺乏从生理和心理角度考虑人与空间的互动。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城市公园的发展现状和设计方法,从互动角度切入对现代城市公园的研究。互动式景观作为交叉性和包容性极强的景观设计形式,为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提出一种新的思路。人们在现代生活的巨大压力下迫切需要情感的发泄出口,城市公园中的互动式景观因其多样化的展现方式和多感官体验可以有效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互动式景观是指通过对空间和景观形式的设计使人主动参与到景观中,满足人的多种需求。良好的互动式景观可以充分发挥其媒介的连接作用,使人和环境之间形成和谐的共生关系。本文以昆明市大观公园景观设计项目为依托,以不同年龄游客的互动需求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新时代下互动式景观在城市公园中的可行性,并结合大观公园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首先,通过对城市公园、互动式景观的理论研究,以及现代人对城市公园多样化需求和使用现状的分析,从而确定互动式景观具有参与性、趣味性的主要优势,为大观公园的互动式景观设计奠定了研究依据;其次,通过国内外案例总结出互动式景观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对大观公园进行现状分析和功能利用的价值探讨,寻求互动式景观设计策略;最后,通过大观公园互动式景观的具体呈现,体现互动式景观创新型设计方法,力争对城市公园中互动式景观设计进行研究并做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和感官体验的设计方案。

何维荣[4](2021)在《立足滇池流域文化的大观河沿岸景观装置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景观装置设计是景观设计与装置艺术融合的产物,具备装置艺术基本特点的同时,富有景观设计所表达的内容及公共服务性。本文着眼于“发掘文化特色”的发展背景,在城市河流沿岸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中,以景观装置设计为切入点,加强城市河流沿岸公共空间与流域内文化元素的联系,将滇池流域文化与大观河沿岸景观装置设计相结合。引起人们对地域文化的重视,激发对地域文化的学习热情,潜移默化地提高文化自信,以期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滇池地区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区域,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因此,中国西南地区滇池流域的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辉煌文化,渊远流长和具有深厚的底蕴、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滇池水运文化以水运文化和鱼文化为代表常被世人提及。滇池的水运,曾繁盛一时,参与了从远古至近代整个滇池流域范围内人类活动的历史。时至今日,滇池水运文化依旧对现在的滇池沿岸城市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滇池湾区一度被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湾区,原因就在于其独一无二的自然风光和水运文化。当然,关于滇池流域文化,不得不提其以鱼类为代表的流域内物种变迁。经统计,20世纪50年代以来,存在26种滇池原生鱼类,其中有11种为滇池流域特有鱼种。但是,滇池原生鱼类的现状不容乐观,有些鱼种身影甚至已经彻底消失。所以立足于滇池鱼文化进行景观装置设计研究,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人们能直观的看到过去因对大自然不科学的干预而带来的后果;也同样可以表达人们对环保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视。本文选取滇池流域二级支流大观河及其沿岸公共空间作为课题研究实践地,将其沿岸公共空间与景观装置设计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滇池水运文化与滇池鱼文化中的文化元素,在相关理论指导下,遵循正确的设计原则,运用对应的设计方法,进行观赏、参与、体验、传承文化的景观装置设计研究。

赵宇翔[5](2021)在《香山静宜园营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香山受灵千载,岩峦怪特,林薄华滋。清嘉的山水环境,在本土空间美学与哲学的推动下,逐渐实现由自然山水向“胜揽舆区”的转型。东晋“丹井”为香山风景营造之嚆矢,此后渐至蕃昌,至明季已具“修真秘府”之局面。清乾隆丙寅春三月静宜园落成,“为景二十有八”。为探寻香山静宜园园林空间的营造机制,本文从人居环境科学、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视角,通过田野调研、历史文献梳理和历史传统还原的研究方法,对香山静宜园的营造缘起、营造线索和营造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3点结论:第一,香山静宜园的风景营造始自东晋,“葛稚川丹井”是香山风景营造的肇始。在金世宗时期开始营建行宫和佛寺,此后香山在千余载的风景营造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佛寺”“宫廷”“人居支撑”和“景致”并行的营造线索。第二,静宜园在宫廷、佛寺、人居支撑营造的同时,伴随着功能空间还有一条贯穿在人工营建之后的景致营建线索,基于佛寺、宫廷、交通防御等空间的凝练提升,贯穿了香山八景到静宜园二十八景景致线索的形成、发展和变革,最终形成一种由景致空间来呈现静宜园的营造结果的展现。这种景致空间并不等同于建筑空间或建筑空间的组合关系,而是山水自然空间与建筑空间的相互契合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种营造价值。第三,香山八景和静宜园二十八景在香山和静宜园的风景营建过程中形成了风景体系,而这种风景体系的形成正反映出了自然空间、文化空间,佛寺、宫廷等建筑空间以及交通、防御、水利等人居支撑共同凝练形成的一种风景体系的综合展现,也即是“香山八景”“静宜园二十八景”风景体系的呈现结果,反映出本土园林营造的一种特有的实践途径。

王光明[6](2020)在《“八景”文化视域下的厦门地区传统景观理法探析》文中指出厦门地区传统八景自南宋末年开始,历经元、明的发展,清朝时达到巅峰,民国开始衰落,影响继续发展至今。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的标题受到宗教理想、自然山水美学以及人文胜迹因素影响,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其作为古人寄情山水、探幽揽胜的佳地,以多元化的造景方式展现了对择址布局、建筑山石、理水植物等诸多方面的考量,营造了优美的风景观览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在查阅相关地方史志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挖掘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相关内容,并结合现存、遗址尚存或有相关历史资料的45处传统八景,以及部分传统八景的详细测绘,从历史演变、整体布局以及个体营构等方面,梳理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的发展概况,分析其择址布局的影响因素、位置选择、空间形态特征,归纳其景观理法和营造方式特点。花岗岩石蛋地貌的自然景观背景是厦门地区传统八景形成的基础,传统八景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地区传统八景文化分为宋朝(起源)、元朝和明朝(发展)、清朝时期(巅峰)、民国时期(衰落)四个时期。整体布局受到宗教理想、山水美学、人文胜迹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位置选择与空间形态方面,山体、水体、山水组合以及人文胜迹因素是影响位置选择的主要原因,山体、水体为主要因素。平面形态与透视特征共同促成了空间形态的变化。平面形态类型可分为集中式与散点式,集中式平面形态类型主要存在于寺院景观;散点式平面形态类型则主要存在于人文胜迹景观。透视特征的构图类型有两种:以山为背景和以天空为背景,主要为了突出主体特征。个体营构方面分别对山体景观、水体景观、山水组合景观、人文胜迹景观进行个案总结,主要从历史沿革、空间布局、山石、理水、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并总结其景观理法特征。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通过搜集大量的历史照片进行分析、对比与总结,并结合实地调研、测绘,以复原不同时期传统八景的概况,力求真实客观的反映其景观特点。并根据厦门地区传统八景景观现状,明晰其在修复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传统八景在当代的使用价值和保护措施,以期为厦门地区传统八景修复提供参考,为完善闽南地区传统景观体系乃至复兴中国传统景观文化做出贡献。

于金霞[7](2020)在《民国时期数学科普着作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数学科普可以向广大群众普及数学知识与技能、传播数学方法与思想、弘扬数学精神与文化。中国近代数学科普发展壮大于民国时期,自五四运动后陆续有优秀的数学科普着作问世,一时间些颇有洛阳纸贵的味道。现代数学科普作品浩如烟海,一些民国时期出版的优秀作品渐渐湮没无闻,缺乏统计整理。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将搜集到的91册民国时期翻译引入的与国人自编的数学科普着作从时间、内容、适合学段、出版社、再版次数、作者与译者生平简介等多个维度上进行统计,完善史料梳理,既保护并传承了史料也为现代读者提供阅读索引。并从中发现:民国37年中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数量最多;这些着作主要面向具有中学水平的读者,并注重其教学辅助作用;再版数量可观,三分之一翻译引入的着作有过再版、四分之一的国人自编着作有过再版;多数作者都有过中小学教学经历,且译者来自各行各业。为更加精细地探究民国数学科普着作的教育意义,采用个案研究法与历史研究法对该时期在中国流传的英国的Mathematical Recreation and Essays、美国的Riddles in Mathematics和日本数学家林鹤一的着作进行个案分析,详细论述其特点及影响;对国人自编的数学科普着作《古算趣味》与《数学游戏大观》进行个案分析,详细论述其特点、历史地位、教育意义及对当今的教育启示。发现民国时期的数学科普着作不仅为“科学救国”贡献了力量,也注重对读者学习兴趣的提升、数学思维的改善和数学文化的熏陶,还提倡在教育教学中恰当应用数学科普知识,且民国数学科普作家们秉承皓首穷经、兢兢业业并兼顾弘扬国粹与吸收西方新知的中庸之道,这都是值得现代教育工作者继承发扬的精神。

王英璟[8](2019)在《中国画养生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典型性代表,其所具有的养生功能伴随着文人画的兴起而得到强调,属于中国绘画美学“体用美学”的部分。然而,中国画这部分属于最高层级,即上升到道的境界的功能,在清末民国时期因外部大环境的巨大变化而受到影响,中国画养生功能发挥和探索几近中止。由于目前中国画的存在环境、发展模式、人员构成及其性质与养生功能中止前有很大的不同,原本已经有意识地进行思考和探索的中国画养生功能,迄今为止仍然处于在本领域并未得到足够重视与研究的状态。有鉴于此,本文致力于对中国画养生功能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梳理,对其核心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和新角度的探索,借此推进对于中国画研究的深化和拓展。本文以中国画为研究对象,不是从具体的养生门派(比如道家养生、道教养生、儒家养生、中医养生)等出发,而是从整个养生链的原理出发,为中国画养生找到根据和定位。本文以中国画的养生功能为研究中心,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跨学科分析法,访谈法,以中国历代书论画论为基础资料,以中国养生理论为对应依据,辅以对中国画所呈现出来的养生功能与西方绘画及其它养生方式的对比,解析一直流传但没有得到深入探索和辩证分析的“中国画养生”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国画养生功能因为创作主体主观能动性的不同而造成的差异,探讨了写意画与工笔画在养生方面产生的不同效应,不同画科在养生方面的差异,以及文人写意背后所要求的综合素养、整个创作过程和欣赏过程中所包含的养生功能。本文认为,中国画养生是以静为主,动静结合的养生方式,其核心是修性,也可以说是修心神,但是其修命的部分也很重要。综合各方面来看,中国画的确是比较完美的养生方式。论文一共分为六小部分,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从总体上阐释和论述中国画养生功能的原理和历史流变,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大部分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画养生功能进行具体的解析和阐述,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此三小部分;第三大部分是对中国画养生中的不足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本文的余论部分。第一章首先对争论已久的“中国画”概念进行梳理,对养生概念进行解析并概括论述其原理,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画的养生功能与其它在普遍意义上被认可的审美功能和教化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尝试为中国画养生功能定位。中国画养生功能在养生链条中进入的途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怡情养性,从长远来看可以调节人的性情,完善人的性格;二是养命,与气功和太极拳有相通之处,在命体上进行调节。中国画养生功能的发生是分层次的,与艺术所达到的水平直接相关,艺术境界所达到的阶段与养生功能到达的层级实现了完美对接,如果实现书画艺术养生的各个层面,必须达到相当的艺术水平和修为,并非浮于表面的一日之功。第二章梳理了中国画养生的流变,依次讨论了魏晋山水画“畅神”“卧游”说中隐含的养生之义,隋唐时期提出的“代取杂欲”,宋代到明代文人写意画中对“得意”“适意”“尽意”的追求,清代中国画养生的综合发展,清末民国从“养生”到“治生”的转变,新时期中国画养生大众化和外向化的转向。论文提出,中国画的养生功能与“以书入画”密切相关,新时期,正是书法在中国画中的缺位,不但使其养生功能减弱,而且影响了中国画的正常传承和特色的保留。第三章首先对文人画、写意画和工笔画等概念进行厘清,着重探究中国画创作主体在身份上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创作原动力对作品风格的影响。继而探讨三者对养生的影响,从心源上分析各种中国画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主要创作动机的不同所生发出来的不同艺术精神和作品风格,从而区别了中国画创作主体的不同内在驱动力与作画方式。由此探讨了如下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对作品审美要求的差异,决定着创作过程的差异,因而产生了不同的养生效果。本章认为,文人写意画能够更加全面的体现中国画的养生功能。第四章沿着文人写意画的创作流程,进一步研究了文人写意画中的养生功能。文人写意画是自然产生的,先有文人后有文人写意画,但是在文人写意画兴起之后,对文人画家这一群体有了比较全面的要求,分别体现在文化素养、书法功力和品德修养上,这是文人写意画产生的前提,其中的养生意蕴是综合性的,包括读书以养气,以书入画以抒情,万物静观中的休闲情调。不过,这是比较理性的人为可以控制的,最重要的是人的本心喜好所决定的“同气相求”,主动地选择中国画作为修身养性的渠道,形成良性循环。在文人画家成立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整个创作过程所包括的环境要求、心理准备、身心状态和具体的创作技术中的养生功能。这一部分以整个中国画的完成活动为线索,以文人写意画为核心,将“环境”“器具”“心态”“技术”“评”“赏”中的养生机理进行了概括整合。第五章辨析中国画中最主要的三科(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在养生方面所处的位置以及原因。由于三个画科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文人参与和重视程度不同,最主要的是其自身特质的差异,其养生功能也就有所差别。其中,山水画被称为“画中烟云供养”,而人物画的养生功能由于种种原因无人提及,花鸟画还没来得及提及中国画的养生功能的发展就进入了中止期。在对画中三科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三者体现出来的特质,同时根据中医情志相胜理论,以及人的性格所具有的后天可塑性的特点、性格对疾病发生的影响等,将三科设定性格类型并与人的性格进行匹配,以期待达到调节性格,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效应。历来对书画养生功能的研究只从正面即优势入手,对其可能存在的不足有所忽视。余论从现实接触到的画家群体实况入手进行分析,对中国画养生功能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和隐患,从多个角度尝试提出解决方法,提出中国画养生功能中存在的问题并非不可避免,也并非其自身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关键还是从事这项活动的个人,主要是个人要有意识的进行防护,提高养生意识的观点。

汤士东[9](2019)在《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良皋先生(1923—2015)是我国第二代建筑师中的佼佼者之一,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创始人之一,其学术活动跨越建、规、景三个学科,并在景观建筑、文化景观和自然风景学三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张先生作为我国建筑学跨界风景园林领域的先驱之一,在我国建筑类高校具有典型意义。本论文采用文献查阅、手稿解读、案例分析、情景体验、访谈等多种方法对张良皋先生的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展开研究。论文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研究、分类研究和研究结论。首先通过对张良皋先生人生经历、教育背景和职业生涯的梳理,寻绎其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发展轨迹。其次,根据其专擅的领域,从景观建筑、文化景观和自然风景三个方面对其风景园林学术思想进行归类研究。景观建筑方面,通过对其武当山、干栏建筑和大观园复原研究中景观建筑理论的解读,结合对其解放公园苏联空军烈士纪念碑、归元寺云集斋素菜馆、安陆李白纪念馆、竹山县郭山歌坛等设计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通、驭、理、和”的景观建筑思想。文化景观方面,通过对其《蒿排世界》《巴史别观》《武陵土家》三部着作所反映的聚落演化、土地利用方式、文化传播、环境认知及宗教信仰等文化景观理论的解读,结合对其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等文化景观遗产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堪、源、求、真”的文化景观思想。自然风景方面,通过对其山水诗中所反映的风景感知和山水审美思想的解读,结合对其世界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四种体制中自然遗产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境、比”的自然风景学思想。论文最后对张良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价值和贡献进行总结:其景观建筑的研究揭示了武当山道观建筑皇家园林的性质,充实了我国风景园林的历史理论;其文化景观的研究推动了鄂西各类文化景观进入各种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体制,具有巴楚地区文化景观研究先行者的价值;其自然风景学思想推动鄂西的自然风景进入各级自然遗产保护体制,具有鄂西自然风景研究开拓者的价值。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于三个方面:首次对张良皋的人生经历和学术生涯进行系统整理;首次系统揭示张良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同时立足风景园林的视角研究“知名建筑学者”身份的张良皋,而具有研究视角的创新价值。

陈思佳[10](2019)在《基于景观意象论的当代景观设计研究 ——以贵州民族文化大观园文化提升改造设计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背景下的景观同质化趋势日益严重,景观设计对地域性的探索不断加深,以及国家文化复兴战略的不断落实,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文化进行理性继承、创造属于当代人的新乡土记忆成为了当代中国园林转型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景观意象论是一种反映中国文化思想和美学观念的当代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体系,对中国本土景观建设的推陈出新以及文化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景观意象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法、文献归纳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意象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介绍了景观意象论的基本观点,分析了意象的形成与表达过程,梳理了意象的发展脉络,并对古典园林中意象的主要表达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对当代景观意象论的应用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典型案例和实践项目进行验证。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传统“意象”是主体与客体统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与西方“意象派”与城市规划学理论中的“image”在含义上有本质性不同。(2)景观意象萌芽于史前的象征艺术,产生于魏晋,同时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和门类艺术的深化。(3)古典园林中主要通过风水;象征;象形;以少代多、以小见大;人格化;点景;空间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式进行意象表达。(4)景观意象论于当代仍有很强的适用性,主要的应用手法有:象征与隐喻;象形与转意;点景的运用;人格化意境的传达;意象符号的提炼;中国式空间与氛围的营造;历史、典故、传说的引用;地域性的提炼;风水学的科学运用;传统与当下的内在关联性探寻;多种感官设计的运用。(5)最后通过贵州民族文化大观园文化提升改造设计对景观意象论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以上应用手法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二、20世纪科技大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世纪科技大观(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笔记小说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笔记小说”的概念研究
    (一)“笔记小说”词语溯源
    (二)“笔记小说”术语形成过程
    (三)“笔记小说”术语使用合法性问题
    (四)“笔记小说”概念界定和内涵把握
二、笔记小说的文献整理与出版
    (一)以“笔记小说”为名及其他史料笔记文献丛书的整理出版
    (二)以“古小说”“文言小说”“志怪传奇”等为名的古代文言小说整理出版
三、笔记小说的文化研究
四、笔记小说的文学研究
五、余论:笔记小说研究现状的思考与展望

(2)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一、边郡管理系统
        二、内郡管理系统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一、工类
        二、矿业类
        三、商业类
    第二节 军事类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一、农林类
        二、水利类
    第四节 畜牧类
    第五节 仓储类
下编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引用谱录简称
参考文献
职官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3)城市公园中互动式景观设计研究 ——以昆明市大观公园景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体验经济的到来
        2.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3.互动式景观的兴起
        4.大众精神需求的转变
    (二)研究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互动式景观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国外互动式景观相关研究动态
        2.国内互动式景观研究动态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五)论文框架
    (六)本章小结
一、城市公园与互动式景观的概念和相关理论研究
    (一)概念阐述
        1.城市公园
        2.互动式景观
    (二)相关理论研究
        1.知觉体验理论
        2.环境心理学理论
        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三)本章小结
二、城市公园中互动式景观的案例研究和方法探析
    (一)案例分析
        1.罗斯福广场公园
        2.韩国西首尔湖公园
        3.成都麓湖云朵公园
    (二)城市公园中互动式景观设计原则
        1.生态保护原则
        2.因地制宜原则
        3.感官调动原则
        4.参与体验原则
    (三)城市公园中互动式景观设计方法
        1.基于行为需求的互动式景观设计
        2.基于感官需求的互动式景观设计
        3.基于情感需求的互动式景观设计
    (四)本章小结
三、昆明市大观公园互动式景观项目调研分析
    (一)项目区位分析
        1.大观公园地理位置分析
        2.大观公园自然环境分析
        3.大观公园文化背景分析
        4.大观公园交通条件分析
        5.大观公园目标人群分析
    (二)大观公园互动式景观设计现状的优劣势分析
        1.大观公园互动式景观设计现状的优势分析
        2.大观公园互动式景观现状的劣势分析
    (三)本章小结
四、昆明市大观公园互动式景观项目设计实践
    (一)大观公园互动式景观设计方案
        1.主题定位
        2.景观设计思考
        3.大观公园互动式景观设计总体布局
        4.大观公园互动式景观系列设计
    (二)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昆明市大观公园互动式景观设计调查问卷
附录二: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4)立足滇池流域文化的大观河沿岸景观装置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景观装置设计大环境
        2.大观河沿岸景观装置概况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景观装置设计的定义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及设计现状
        2.国外研究及设计现状
    (五)滇池流域文化概述
    (六)滇池流域文化与景观装置设计结合
        1.可行性分析
        2.必然性分析
    (七)研究的创新点
        1.对于景观装置设计的创新
        2.对于城市河流沿岸公共空间的创新
    (八)研究内容
    (九)研究方法
        1.资料收集整理法
        2.田野实地调研法
        3.案例分析法
        4.调查问卷法
        5.数据分析法
    (十)研究框架
一、景观装置设计相关分析
    (一)景观装置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二)景观装置设计面临困境的原因
        1.景观装置设计的外在矛盾
        2.景观装置设计的内在矛盾
    (三)景观装置设计困境的具体表现
        1.景观装置设计中的“低级克隆”现象
        2.景观装置设计中的“艺术缺位”现象
        3.景观装置设计中的“速生短命”现象
    (四)景观装置设计应对困境的对策
        1.以公共性为前提
        2.与文化元素结合
    (五)本章小结
二、文化元素景观装置设计相关内容概述
    (一)立足文化元素的景观装置设计概述
        1.文化元素
        2.立足文化元素的景观装置设计
    (二)文化元素在景观装置设计中的应用
        1.形态元素的提取以突出文化特色
        2.提取色彩元素以营造文化氛围
        3.提取材质元素以凸显文化特征
        4.提取象征元素以传承传统文化
    (三)本章小结
三、立足滇池流域文化的景观装置设计理论及方法
    (一)滇池流域文化的具体提取
        1.滇池水运文化
        2.滇池鱼文化
    (二)滇池流域文化在景观装置设计中的存在形式
        1.外在形象
        2.附属功能
        3.文化传承
    (三)立足滇池流域文化的大观河沿岸景观装置设计相关理论
        1.图像叙事研究
        2.城市美学理论
        3.场所精神理论
        4.文脉延续理论
    (四)立足滇池流域文化的景观装置设计原则
        1.隐喻文化性原则
        2.语境时代性原则
        3.参与公共性原则
        4.地域生态性原则
    (五)立足滇池流域文化的景观装置设计方法
        1.抽象纹样凝聚法
        2.历史场景再现法
        3.造型保留改造法
        4.形状象征处理法
    (六)本章小结
四、立足滇池流域文化的大观河沿岸景观装置设计实践
    (一)项目概况——大观河沿岸现状的综合分析
        1.区位分析
        2.历史条件及现状分析
        3.大观河沿岸景观升级改造方案
    (二)设计定位——大观河沿岸用户的反馈分析
        1.使用人群定位
        2.景观装置设计定位
    (三)深度挖掘——滇池流域文化元素的具体应用
        1.水运的形态象征处理
        2.河埠繁盛的情景再现
        3.原生鱼类的造型保留
        4.生物多样性的艺术转化
    (四)特色塑造——大观河沿岸景观装置设计应用与实践
        1.“运筹帷码”互动式景观装置设计
        2.“千帆夜影”新媒体景观装置设计
        3.“童舞鱼歌”娱乐性景观装置设计
        4.“鱼群欢跃”雕塑型景观装置设计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1.学术专着
    2、学术期刊
    3、硕博论文
    4、相关政策文献
附录一:大观河沿岸实地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
附录二:线上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
附录三:滇池原生鱼类现状汇总

(5)香山静宜园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畴
    1.3 研究动态
        1.3.1 静宜园研究综述
        1.3.2 清代离宫研究综述
        1.3.3 中国园林史学研究综述
    1.4 理论支撑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支撑
        1.4.2 理论适配与方法筛选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相关概念界定
        1.6.1 景致
        1.6.2 文人山水空间
        1.6.3 文匠
2 香山静宜园风景营建的演进历程
    2.1 香山风景营建演进
        2.1.1 香山的山水概况
        2.1.2 香山风景营建的历史过程
    2.2 静宜园二十八景的形成与演进
        2.2.1 香山与燕京八景
        2.2.2 香山八景的问世
        2.2.3 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的形成
    2.3 香山静宜园形成的影响因素
        2.3.1 山泉——擅泉之胜的空间线索
        2.3.2 佛寺——渐至大观的营建线索
        2.3.3 山陵——居山之层的立基线索
        2.3.4 行宫——峯头岭腹的选址线索
    2.4 香山静宜园风景营建的历史影响
        2.4.1 香山的文化地位
        2.4.2 香山静宜园风景营建的历史影响
    2.5 香山静宜园风景演进规律
3 香山静宜园宫廷空间营造研究
    3.1 香山静宜园宫廷空间营造历史概况
    3.2 香山静宜园宫廷空间布列特征
        3.2.1 静宜园宫廷空间的范畴界定
        3.2.2 静宜园宫廷空间的建筑组团
        3.2.3 宫廷建筑布列
    3.3 勤政殿
        3.3.1 清代皇家苑囿“勤政殿”营造之历史传统
        3.3.2 静宜园“勤政殿”营造特征
        3.3.3 清代皇家宫苑勤政殿园林空间比较研究
        3.3.4 清代皇家苑囿勤政殿园林空间营造特点总结
    3.4 丽瞩楼
        3.4.1 丽瞩楼的山水特点
        3.4.2 丽瞩楼的功能辨析
        3.4.3 丽瞩楼园林空间营造
    3.5 中宫
        3.5.1 静宜园中宫历史演进
        3.5.2 香山行宫
        3.5.3 静宜园中宫
4 香山静宜园佛寺空间营造研究
    4.1 香山静宜园宗教空间营造历史概况
    4.2 静宜园佛寺空间布列特征分析
        4.2.1 静宜园佛寺空间的历史演进
        4.2.2 静宜园佛寺空间的结构关系
        4.2.3 静宜园典型佛寺空间辨析
        4.2.4 静宜园佛寺空间布列
    4.3 香山寺营造研究
        4.3.1 香山寺营造历史演进
        4.3.2 香山寺相地选址
        4.3.3 香山寺空间布局
        4.3.4 香山寺营造特点总结
    4.4 宗镜大昭之庙
        4.4.1 宗镜大昭之庙的营造缘起及其功能定位
        4.4.2 宗镜大昭之庙相地选址
        4.4.3 宗镜大昭之庙空间布局
        4.4.4 宗镜大昭之庙与避暑山庄仿藏昭庙比较
        4.4.5 宗镜大昭之庙营造特点总结
    4.5 其他
        4.5.1 洪光寺
        4.5.2 玉华寺
5 香山静宜园景致空间营造研究
    5.1 景致空间概述
        5.1.1 香山静宜园景致空间概述
    5.2 景致空间的性质及类型
        5.2.1 性质
        5.2.2 类型
    5.3 典型景致空间
        5.3.1 蟾蜍峰
        5.3.2 来青轩
        5.3.3 园中园——见心斋
6 香山静宜园人居支撑空间营造研究
    6.1 香山静宜园人居支撑空间的历史概况
        6.1.1 概况
        6.1.2 形成过程
    6.2 香山静宜园水利空间营造
        6.2.1 静宜园及其下游水系衍变
        6.2.2 静宜园对玉泉山湖山格局衍变的影响
        6.2.3 静宜园对万寿山湖山格局衍变
    6.3 香山静宜园交通空间营造
        6.3.1 香山交通功能概况及其历史演进
        6.3.2 香山静宜园交通体系建设
        6.3.3 香山静宜园交通空间总结
    6.4 军事
        6.4.1 香山静宜园军事形势分析
        6.4.2 香山健锐营及其历史事件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未尽事宜和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图录
附录 Ⅱ 表录

(6)“八景”文化视域下的厦门地区传统景观理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现状
        1.4.1 对“八景”文化的研究
        1.4.2 对景观理法的研究
        1.4.3 闽南地区相关研究
        1.4.4 小结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1.7 论文的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第2章 厦门地区历史文化背景
    2.1 厦门自然景观背景
        2.1.1 地质地貌
        2.1.2 气候气象
        2.1.3 水文地理
        2.1.4 天然植被
    2.2 厦门的地域文化
        2.2.1 文化渊源
        2.2.2 文化特质
    2.3 小结
第3章 厦门地区传统八景整体的演变
    3.1 宋、元、明时期
        3.1.1 宋朝
        3.1.2 元、明时期
    3.2 清朝时期
        3.2.1 轮山八景
        3.2.2 东皋笠庵十景
        3.2.3 金嶝六景
        3.2.4 《鹭江志》八景
        3.2.5 浯州八景
    3.3 民国时期
        3.3.1 集美八景
        3.3.2 丙洲八景
        3.3.3 厦门小八景与景外景
    3.4 小结
第4章 厦门地区传统八景整体布局理法分析
    4.1 影响因素
        4.1.1 宗教理想
        4.1.2 山水美学
        4.1.3 人文胜迹
    4.2 位置选择
        4.2.1 山体
        4.2.2 水体
        4.2.3 山水组合
        4.2.4 人文胜迹
    4.3 空间形态
        4.3.1 平面形态
        4.3.2 透视特征
    4.4 小结
第5章 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的个体营构
    5.1 山体景观--天界晓钟
        5.1.1 造园沿革
        5.1.2 空间布局分析
        5.1.3 山石处理方法分析
        5.1.4 理水与花木配置
        5.1.5 结语
    5.2 水体景观--高读琴洞
        5.2.1 历史沿革及其内容特征
        5.2.2 布局分析
        5.2.3 理水
        5.2.4 山石处理方法与花木配置
        5.2.5 结语
    5.3 山水组合景观--万石锁云
        5.3.1 历史沿革
        5.3.2 布局分析
        5.3.3 山石处理方法分析
        5.3.4 理水与植物配置
        5.3.5 结语
    5.4 人文胜迹--瞻亭石倒
        5.4.1 历史沿革
        5.4.2 构景分析
        5.4.3 审美与文化
        5.4.4 结语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余论
    6.1 本文研究成果
    6.2 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现状及问题
        6.2.1 现状
        6.2.2 存在问题
    6.3 厦门地区传统八景价值与保护
        6.3.1 历史文化方面
        6.3.2 景观艺术方面
        6.3.3 社会服务方面
    6.4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古籍方志中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相关记载
附录 B 厦门岛传统八景历史照片
附录 C 测绘图纸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民国时期数学科普着作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数学科普读物的系统整理
        1.4.2 着名数学科普读物的个案分析
        1.4.3 对数学科普作家的研究
        1.4.4 小结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1.7 研究思路
第2章 民国时期翻译、自编数学科普着作统计分析
    2.1 翻译引入数学科普着作统计分析
        2.1.1 分类统计
        2.1.2 部分译者简介
        2.1.3 翻译引入数学科普着作的特点及影响
    2.2 国人自编数学科普着作统计分析
        2.2.1 分类统计
        2.2.2 部分作者简介
        2.2.3 国人自编数学科普着作的特点及影响
第3章 在中国流传的外国数学科普着作之特例分析
    3.1 劳斯·贝尔的Mathematical Recreation and Essays
        3.1.1 作者简介
        3.1.2 Mathematical Recreation and Essays简介
        3.1.3 Mathematical Recreation and Essays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3.2 普诺·斯罗普的Riddles in Mathematics
        3.2.1 作者简介
        3.2.2 Riddles in Mathematics简介
        3.2.3 Riddles in Mathematics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3.3 林鹤一的数学科普着作
        3.3.1 林鹤一简介
        3.3.2 林鹤一数学科普译着简介
        3.3.3 林鹤一的数学科普着作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第4章 国人自编数学科普着作之特例分析
    4.1 中国传统古算学题材以许莼舫的《古算趣味》为例
        4.1.1 作者简介
        4.1.2 《古算趣味》内容简介
        4.1.3 《古算趣味》的特点分析
        4.1.4 《古算趣味》的历史地位
        4.1.5 《古算趣味》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4.2 国外数学科普中国化——以陈怀书的《数学游戏大观》为例
        4.2.1 作者简介
        4.2.2 《数学游戏大观》内容简介
        4.2.3 《数学游戏大观》特点分析
        4.2.4 《数学游戏大观》的历史地位
        4.2.5 《数学游戏大观》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附录1 翻译引入的数学科普着作
附录2 国人自编的数学科普着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中国画养生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释题
    二、选题缘由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选题意义
第一章 养生原理与中国画养生功能之根据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与阐释
        一、“中国画”简述
        二、“养生”的概念及原理
    第二节 中国画养生功能概述
        一、中国画养生功能发生的位置
        二、中国画养生功能发生的途径
        三、中国画养生功能发生的层面
第二章 中国画养生功能观的历史流变
    第一节 中国画养生功能的萌芽时期
        一、隐含于魏晋时期
        二、显现于隋唐时期
    第二节 中国画养生功能的发展时期
        一、宋元至明代前期基本成型
        二、明代中后期到清代的丰富发展期
    第三节 中国画养生功能的转变期
        一、清末民国——从“养生”到“治生”的转变
        二、近现代——外向化与大众化的转变
第三章 写意画与工笔画养生功能之差异论析
    第一节 中国画创作内驱力的差异
        一、绘画者名称的演变及其内蕴
        二、中国画创作主体内在动力与养生
    第二节 写意画与工笔画养生功能的不同
        一、文人画与写意画的界定
        二、写意画与工笔画在养生中产生的不同结果
        三、文人写意画中的养生意蕴
第四章 文人写意画养生功能论析
    第一节 文人画家综合素养中的养生功能
        一、读书以养气——文人画家所读的书
        二、“以书入画”——书法养生的移入
        三、“万物静观皆自得”——文人的养生情调
    第二节 创作环境与用具中的养生功能
        一、中国画创作环境中的养生功能
        二、古代文房用具中的药物养生
    第三节 创作时的心理要求与养生功能
        一、“兴”的产生与养生“恍惚”之境
        二、作画过程中的“守一”
        三、延续到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之道
    第四节 创作姿势中的养生功能
        一、创作姿势的演变
        二、正确的创作姿势
        三、创作中的姿势与练功的关系
    第五节 执笔创作所刺激到的穴位
        一、指实掌虚对穴位的刺激
        二、运腕用笔对原穴的作用
第五章 不同中国画科相应的养生功能
    第一节 “画中烟云供养”之论析——山水画的养生功能
        一、山水画养生功能的渊源
        二、山水画养生功能产生的原因
        三、山水画养生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花鸟画与人物画中的养生功能
        一、关于花鸟画、人物画养生功能现状的分析
        二、花鸟画养生功能论析
        三、人物画养生功能论析
    第三节 情志相胜-体质与中国画的配伍
        一、不同画科的选择与创作者身心的关系
        二、性情、性格、气质和个性及其关系
        三、中国画与性格的培养
余论: 中国画养生功能中的优缺点及其拓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原由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
        1.3.1 丰富我国近现代风景园林思想理论
        1.3.2 传承张良皋治学方法,弘扬其治学精神
    1.4 研究目的
        1.4.1 厘清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内涵
        1.4.2 解析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成因
    1.5 有关张良皋的研究与本文行文体例思考
        1.5.1 有关张良皋学术思想的研究
        1.5.2 国内外风景园林学人学术思想研究体例与写作借鉴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背景
    2.1 人生与学术经历
        2.1.1 童年时期
        2.1.2 中学时期
        2.1.3 中央大学时期
        2.1.4 上海范文照建筑事务所时期
        2.1.5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时期
        2.1.6 华中科技大学执教时期
    2.2 着述情况
        2.2.1 着述成果概况
        2.2.2 着述统计分类
    2.3 本章小节
3 张良皋景观建筑学术思想研究
    3.1 张良皋景观建筑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3.1.1 大学毕业以前
        3.1.2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时期
        3.1.3 执教时期
    3.2 张良皋景观建筑理论思想解读
        3.2.1 武当山道观园林建筑价值发掘
        3.2.2 武陵干栏知识体系建构
        3.2.3 《红楼梦》大观园复原思想
    3.3 张良皋景观建筑设计案例思想分析
        3.3.1 解放公园苏联空军烈士纪念碑设计
        3.3.2 洪山无影塔搬迁设计
        3.3.3 归元寺云集斋素菜馆设计
        3.3.4 安陆李白纪念馆设计
        3.3.5 思南新城城市设计
        3.3.6 竹山县郭山歌坛设计
        3.3.7 九江琵琶亭景区设计
    3.4 张良皋景观建筑思想总结
        3.4.1 “通”的思想观
        3.4.2 “驭”的思想观
        3.4.3 “理”的思想观
        3.4.4 “和”的思想观
    3.5 本章小节
4 张良皋文化景观学术思想研究
    4.1 张良皋文化景观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4.1.1 执教之前
        4.1.2 执教之后
    4.2 张良皋文化景观理论思想解读
        4.2.1 湿地浮游聚落思想
        4.2.2 盐源文化线路思想
        4.2.3 干栏建筑演化思想
        4.2.4 仙居范式思想
        4.2.5 巴楚地望与风物考释思想
    4.3 张良皋文化景观遗产案例思想分析
        4.3.1 基于形胜认知的土司堡寨类遗产
        4.3.2 基于人居模式认知的历史文化名村类遗产
        4.3.3 基于自然与人文交互认知的山水胜境类遗产
    4.4 张良皋文化景观思想总结
        4.4.1 “堪”的思想观
        4.4.2 “源”的思想观
        4.4.3 “求”的思想观
        4.4.4 “真”的思想观
    4.5 本章小节
5 张良皋自然风景学术思想研究
    5.1 张良皋自然风景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5.1.1 执教之前
        5.1.2 执教之后
    5.2 张良皋风景诗中的自然风景思想
        5.2.1 诗歌中的洞穴
        5.2.2 诗歌中的峡谷
        5.2.3 诗歌中的奇峰
        5.2.4 诗歌中的水景
        5.2.5 诗歌中的生境
    5.3 张良皋自然遗产案例思想分析
        5.3.1 “山川精髓”之世界自然遗产思想
        5.3.2 “人间秘境”之国家自然保护区思想
        5.3.3 “地理迷宫”之国家地质公园思想
        5.3.4 “自然生境”之国家森林公园思想
    5.4 张良皋自然风景思想总结
        5.4.1 “境”的思想观
        5.4.2 “比”的思想观
    5.5 本章小节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创新
        6.1.1 首次系统整理张良皋学术经历与背景
        6.1.2 首次系统揭示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
        6.1.3 突破学术界对张良皋建筑学者身份认识的常规视角
    6.2 研究结论
        6.2.1 厘清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发展背景
        6.2.2 归结提出张良皋景观建筑中“通、驭、理、和”的思想
        6.2.3 归结提出张良皋文化景观中“堪、源、求、真”的思想
        6.2.4 归结提出张良皋自然风景中“境、比”的思想
    6.3 总结与展望
        6.3.1 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价值与贡献
        6.3.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张良皋生平年表

(10)基于景观意象论的当代景观设计研究 ——以贵州民族文化大观园文化提升改造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景观同质化趋势
        1.1.2 景观设计对地域性的探索
        1.1.3 文化复兴的需求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归纳法
        1.5.2 案例分析法
        1.5.3 实证研究法
    1.6 研究创新点与构架
        1.6.1 研究创新点
        1.6.2 研究构架
2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意象
        2.1.2 意境
        2.1.3 境界
        2.1.4 象征
        2.1.5 符号
        2.1.6 地域性与文脉
    2.2 概念辨析
        2.2.1 意象与“image”
        2.2.2 意象与意境
        2.2.3 境界与意境
    2.3 相关基础理论
        2.3.1 中国古典美学
        2.3.2 文学意象论
        2.3.3 古典园林意象论
        2.3.4 景观符号学
    2.4 本章小结
3 “意象”解读——景观意象论的理论探究
    3.1 景观意象论的提出
    3.2 景观意象的形成与表达过程
    3.3 景观意象论的思想源流
        3.3.1 景观意象的萌芽
        3.3.2 景观意象的产生
        3.3.3 儒家思想对意象发展的影响
        3.3.4 文学艺术对意象的深化
    3.4 古典园林中景观意象论的体现
        3.4.1 地形
        3.4.2 山石
        3.4.3 水体
        3.4.4 植物
        3.4.5 建筑、园路
        3.4.6 题名、匾额、楹联等
        3.4.7 空间布局
        3.4.8 光影与音响
        3.4.9 常见意象手法总结
    3.5 本章小结
4 景观意象论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4.1 中国当代景观设计的新变化
    4.2 景观意象论的当代适用性
        4.2.1 景观设计发展趋势的要求
        4.2.2 延续至今的意象审美实质
        4.2.3 更加丰富的创作源泉
    4.3 景观意象论的应用原则
        4.3.1 尊重历史与场所特征
        4.3.2 满足当代的人性化需求
        4.3.3 注重设计的思想性、创新性
        4.3.4 注重表达的艺术性和大众性
    4.4 景观意象论的应用方法
        4.4.1 象征与隐喻
        4.4.2 象形与转意
        4.4.3 点景的运用
        4.4.4 人格化意境的传达
        4.4.5 意象符号的提炼
        4.4.6 中国式空间与氛围的营造
        4.4.7 历史、典故、传说的引用
        4.4.8 地域性的提炼
        4.4.9 风水学的科学运用
        4.4.10 传统与当下的内在关联性探寻
        4.4.11 多种感官设计的运用
    4.5 本章小结
5 案例研究
    5.1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5.1.1 项目概况
        5.1.2 总体布局
        5.1.3 意象表达
    5.2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5.2.1 项目概况
        5.2.2 总体布局
        5.2.3 意象表达
    5.3 苏州樾园北部售楼区
        5.3.1 项目概况
        5.3.2 总体布局
        5.3.3 意象表达
    5.4 武汉园博会月之园
        5.4.1 项目概况
        5.4.2 总体布局
        5.4.3 意象表达
    5.5 “别开林壑”
        5.5.1 项目概况
        5.5.2 总体布局
        5.5.3 意象表达
    5.6 本章小结
6 实证研究
    6.1 项目概况
        6.1.1 项目背景
        6.1.2 区位分析
        6.1.3 设计范围
        6.1.4 项目现状
        6.1.5 环境资源背景
        6.1.6 人文历史背景
    6.2 贵州民族文化大观园文化提升改造设计
        6.2.1 改造背景
        6.2.2 问题分析
        6.2.3 改造设计理念与定位
        6.2.4 改造设计原则
        6.2.5 总体改造布局
        6.2.6 节点设计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7.2.1 创新
        7.2.2 不足
    7.3 思考与展望
        7.3.1 思考
        7.3.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20世纪科技大观(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笔记小说研究回顾与展望[J]. 王卫波.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城市公园中互动式景观设计研究 ——以昆明市大观公园景观设计为例[D]. 王雨雨. 云南艺术学院, 2021
  • [4]立足滇池流域文化的大观河沿岸景观装置设计研究[D]. 何维荣. 云南艺术学院, 2021
  • [5]香山静宜园营造研究[D]. 赵宇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八景”文化视域下的厦门地区传统景观理法探析[D]. 王光明. 华侨大学, 2020(01)
  • [7]民国时期数学科普着作之研究[D]. 于金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7)
  • [8]中国画养生功能研究[D]. 王英璟. 山东大学, 2019(02)
  • [9]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D]. 汤士东.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10]基于景观意象论的当代景观设计研究 ——以贵州民族文化大观园文化提升改造设计为例[D]. 陈思佳.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20世纪科技大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