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IPO方式下IPO市场行为研究

不同IPO方式下IPO市场行为研究

一、对不同IPO方式下IPOs市场行为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孟庆蛟[1](2020)在《影子教育产品的经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代影子教育现象开始形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影子教育开始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当前,影子教育作为一种市场行为已经具有了较大的经济规模和社会影响,家庭购买影子教育产品的比重和支出都在不断提升。中国教育学会调研发现:2016年,中国影子教育市场规模超8000亿元,学生规模超1.37亿人次。因此,对作为市场行为的影子教育进行经济分析存在必要性。当前鲜有基于经济学范式的影子教育分析,学术界对影子教育的讨论主要集中于教育学和社会学视角:前者多集中于分析教育效果,后者多集中于分析教育公平,且双方均关注影子教育规范。但是,宏观层面的影子教育规范需要对等的宏观层面的影子教育产生条件,但既有的从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角度研究影子教育产生条件的理论却集中于微观层面,而根据微观条件分析提出宏观政策规范会产生视角上的错配。分析影子教育产生的宏观条件需要基于经济学范式的影子教育概念界定。人们接受教育的目的包括两类:一是提高人力资本,二是获得受教育证明以降低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以此为基础,构建影子教育的私有性、补充性和证明性特征,并据此构建三组分析维度:①公共性和营利性,②主体性和补充性,③同质性证明性、异质性证明性和无证明性。进而将教育内容分为四个二级分类十二个三级分类,将影子教育归于一个二级分类,分成三个三级分类。此外,根据形式的不同,将影子教育产品划分为线上影子教育产品和线下影子教育产品两类。在界定影子教育边界的前提下,根据补充性和证明性特征发现:影子教育产生的宏观条件包括主流教育赠与性和通过考核的不确定性两类。这不仅为影子教育政策制定提供了对等的宏观视角,而且为影子教育产品的经济分析构建了根本前提。据此,分别从四个角度对影子教育产品进行经济分析:第一,影子教育产品消费者选择的一般分析。研究发现,家庭对主流教育的预期收入越高、接受即期主流教育的成本越低、所处教育环境的均衡度越高,消费者在即期购买影子教育产品的概率会越高,从而在理论上发展了MMI理论和EMI理论;第二,影子教育产品生产者选择的一般分析。影子教育企业天然具有轻资产性和服务滞后性的特征,构建信任度模型后发现,这种特征会使消费者产生企业会“跑路”的担忧,也会使生产者对自身企业中的教师产生“自立门户”的担忧。于是,生产者开始选择企业上市以发出“正规”的信号。对新三板上市影子教育企业分析后发现,上市作为品牌可以促进影子教育企业的财务绩效提升,且轻资产性特征越明显,这一作用越强。而排除掉这一作用后发现,上市行为仍然会导致业绩“变脸”,从而发展了基于盈余管理的IPO效应理论。第三,影子教育产品消费者选择的异质性分析。将影子教育产品分为形式异质而内容同质的线上和线下影子教育产品,分析消费者选择成本更高的线下影子教育产品的条件。将社交影响消费区分为消费者内部和外部视角,提出了社交指数的概念。构建社交强度和社交距离两个一级指标,前者包括被认同和炫耀,后者包括权威度和亲密度。研究发现:社交指数及下属指标对消费者购买线下影子教育产品在统计上显着,而对线上影子教育产品的购买在统计上不显着。表明在消费者面对异质性选择时,线下影子教育通过社交显着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第四,影子教育产品生产者生产的异质性分析。线上影子教育企业促成了线下影子教育企业的转型:从“大班+名师”到“小班+普通教师”。线上影子教育提升了新兴线下影子教育的劳动力数量和教育经验。因此,由于高资本产出弹性和正的人力资本外部性,新兴线下影子教育企业相比于传统线下影子教育企业对潜在劳动力和行业内劳动力更具吸引力。四个角度的分析分别阐明了在什么条件下消费者选择购买影子教育产品、什么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让消费者选择购买自己的影子教育产品、消费者在什么条件下会购买相对于线上影子教育产品质同价高的线下影子教育产品、生产者在线上影子教育的影响下如何转型才能让消费者选择购买自己的影子教育产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阙江静[2](2020)在《风险投资对被投资企业影响的研究 ——IPO业绩、创新能力与估值》文中指出风险投资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为企业提供管理和增值服务(Bottazzi,Rin和Hellmann,2008;Hellmann和Puri,2002)。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比无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表现地更好,比如企业的就业增长率(Bertoni,Colombo和Grilli,2011),专利数量(Kortum和Lerner,2000)和盈利能力(Guo和Jiang,2013)等。然而一些年轻的风险投资为了博得声誉和筹得未来资金而急于将旗下的企业提前上市(Gompers,1996;Hsu,2013),为了尽快满足上市的目标,企业可能强化盈余管理甚至财务造假,这将引起企业在上市后长期业绩表现不佳。不同背景的风险投资对企业成长和创新也有不同的影响,国外风险投资提供了进入新兴市场的知识、国际网络和管理技能(Fernhaber和Mcdougall-Covin,2009),而国内风险投资凭借地理优势对当地的市场环境更加了解,可以提供当地的各种资源(M(?)kel(?)和Maula,2006;Pukthuanthong和Walker,2007),研究哪一种风险投资更有利于创新可以帮助初创企业做出更好的选择。此外,风险投资在对企业提供资金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企业价值,这关系到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业绩和未来筹集资金。根据以上背景,我们着重研究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风险投资对企业IPO长期业绩表现的影响。上市前增长与上市后IPO业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集中于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时,这个关系会改变吗?IPO业绩出现“变脸”现象是否是风险投资导致的盈余管理引起的?第二,国外风险投资和国内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国外风险投资和国内风险投资哪一个在孵化企业创新方面表现的更好?它是由于处理效应(Treatment effect)还是选择效应(Selection effect)?引起这个结论的机制是什么?第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估值与投资者关注。投资者关注越高的企业是否估值也越高?这个结论是基本面引起的还是投资者关注引起的?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一一进行了回答,结论如下:第一,通过对中国风险投资背景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检查了上市前增长对IPO长期业绩表现的影响。本文发现,在匹配样本下上市前增长对IPO长期业绩的影响为正,但风险投资减弱了这个正向影响。当集中于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时,上市前增长和IPO长期业绩之间呈现一个倒U型的关系,即IPO业绩出现反转。究其原因,发现是一些善于投机的风险投资家为了使得企业提前上市尽快获益而引起财务造假,最终导致企业长期业绩变差。第二,本文检查了国外风险投资与国内风险投资在孵化企业创新方面的差异。本文发现,与国内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相比,国外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有较差的创新能力。通过倾向匹配得分法将国内风险投资和国外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进行匹配,对匹配后的数据进行平衡性检验,重新进行基准回归,发现结论仍然成立。这个结论说明国外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缺乏创新是因为本身具有较低的孵化创新的能力,而不是因为不能更好地选择出更有研发潜力的企业。究其原因,发现国外风险投资与被投资企业之间地理距离较远,地理距离导致了国外风险投资不能及时地提供监管和增值服务,降低了孵化企业创新的能力。第三,利用百度指数,本文构建了一个衡量投资者对行业关注程度的指标(ASVI),探索了投资者关注对风险投资背景企业估值的影响。首先,本文发现投资者关注越高的行业,企业估值也越高。在使用Heckman方法处理样本选择偏差问题,用工具变量IV解决内生性问题后,我们的结论仍然成立。其次,本文发现企业估值的上升是投资者关注导致的结果,而不是基于信息的基本面溢价(投资者关注假说)。本文用三个结论支持投资者关注假说:(1)企业估值发生了长期反转;(2)风险投资的投资表现(用风险投资的退出回报倍数和投资组合公司成功退出的概率来衡量)与投资者关注成反比,即投资者关注变高会导致投资表现恶化;(3)联合投资和有经验风险投资的参与可以降低投资者关注对企业估值的影响。文章的结论说明投资者关注和风险投资估值之间存在着一个权衡。高关注度会推高企业估值,但作为权衡,成功退出的概率和退出回报倍数的表现却反而变差。同时,由投资者关注引起的过度估值可以通过投资策略的调整而减弱。这些策略使风险投资家减少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降低了过度估值的风险,有利于风险投资的未来业绩和下一步资金筹集。本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的次新股出现很多业绩“变脸”的现象,但没有文献研究风险投资在当中的作用。以往的文献研究了上市前的盈余管理会导致上市后IPO业绩表现出长期弱势,也有文献研究风险投资会为了博得声誉或筹集未来资金而缩短孵化期,驱使旗下企业提前上市。但是却并没有文章研究企业在上市后IPO业绩变差是否是风险投资为了提前上市而驱使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导致的结果,我们的文章基于中国风险投资背景的上市公司,首次回答了这个问题。(2)有关国内风险投资和国外风险投资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的不同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公司增长率,长期业绩表现,财务表现和交易成本等,但是却没有文献研究国内风险投资和国外风险投资对公司创新能力的不同影响。本文分析了国外风险投资和国内风险投资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不同优势,利用中国风险投资背景的上市公司,实证研究了不同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我们的文章使得国外风险投资和国内风险投资对企业的不同影响又多了一个新的方向,同时也新添了一个能够促进企业创新的因素。(3)衡量风险投资背景企业估值的传统方法主要是通过风险投资者和企业家之间的协商和谈判来决定的,影响的因素主要是企业本身的质量(包括财务信息或者企业家自身的优点)和风险投资的特征(包括风险投资的规模,声誉等)。我们的文章引入了第三方的影响因素,投资者关注,来研究企业估值。目前的文献有关投资者关注对资产定价的影响主要存在于二级市场以及IPO估值,但是并没有学者研究风险投资行业中,基于百度指数构建的投资者关注对资产定价的影响,我们的文章填补了这个空白。

李金甜[3](2019)在《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和流动性分析 ——来自新三板市场的证据》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内容。2018年6月2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提出要持续深化新三板分层、交易制度改革等制度。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新三板市场立足服务于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证券交易机制,交易机制是决定市场价差的决定性因素。新三板市场自2014年8月推出做市商制度以来,交易机制设计一直着力于兼顾包容性与差异性,以满足市场内不同层次企业的多元化需求。2014年8月-2018年1月,新三板市场实行的一直是协议转让与做市转让并行的交易制度,自2018年1月份以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又称新三板,下文亦简称“股转系统”)推出竞价交易制度,至此新三板开始实行做市商制度与集合竞价并行的交易制度。已有对做市商制度的研究文献多认为,作为市场的流动性提供者,做市商能够稳定市场、实现价格发现职能,在中国新兴资本市场环境下,做市商制度能否适应新三市场环境、发挥预期效应呢?做市商制度在新三板市场的实施有何局限性,对新三板市场有何推进作用呢?这些都成为我们检验制度适用性和有效性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分别从企业与做市商之间的互动、做市商的做市效果等方面,对做市商制度在新三板市场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第一,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梳理了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环境与制度发展,新三板交易机制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交易机制、流动性及声誉理论相关经典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梳理了新三板制度背景、交易机制变革,并对多种交易方式进行评价对比,分析其优势和不足。通过以上归纳和论述,首先,明晰了本文研究的制度环境,了解国内外在相关问题上的研究不足,提出研究话题的价值和可行性;其次,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奠定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为深入理解企业行为,多维评价做市商做市效果提供了研究依据;再次,通过分析多层次资本市场及新三板主要制度发展历程,有助于本文理解和解释相关制度影响因素。对新三板交易机制变革进行梳理以及对多种交易方式的比较,为本文分析企业选择做市交易的微观动因,进而评价做市商制度的流动性效应提供重要的制度依据。第二,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先对做市商制度实施后,做市商和企业之间的互选微观动因进行了检验。以在2015年-2016年期间陆续选择做市转让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企业视角和做市商视角对交易方式选择行为进行分析。从企业主动选择视角,基于企业提升流动性诉求分析,研究是否质量较好的企业更易受益于做市商流动性提供服务,是否更倾向于选择做市转让,质量较好的企业选择做市后是否也更受做市商偏好;从做市商主动选择视角,纳入做市商声誉变量,检验声誉较好的做市商是否更偏好高质量的企业,为了对比证券企业在履行不同职责时的行为差异,同时纳入主办券商声誉检验高质量的主办券商是否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企业。以上实证分析兼顾了市场内企业和金融中介机构行为,为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提供了较好的证据。第三,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基于双重差分模型(DID),检验做市商制度在新三板市场的实施效果。基于已有研究文献,本文在样本选择、指标选取、研究方法上进行了拓展,以全面评价做市商制度的流动性净效应。为深度剖析做市商制度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结合前文理论分析,纳入企业拥有的做市商数量、企业市值以及券商声誉变量,分别评价三者对做市商制度实施效果的影响作用。在对券商声誉的影响作用进行检验时,纳入主办券商声誉和做市商声誉对比分析,同时为前文有关券商和企业之间的“互选效应”提供证据。第四,结合前文实证设计及研究结果,利用新三板企业“退出做市转让”这一特殊现象,采用制度分析、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综合分析做市企业退做市转协议的动因及后果。从新三板企业选择和做市商选择角度,为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提供证据,实证分析企业退出做市后的流动性表现,进一步验证了前文中做市商制度的市场效果。基于以上研究内容,本文发现:第一,首先,做市转让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既有企业基于流动性需求的主动选择,也有做市商基于风险考虑的精挑细选。一方面,高质量的企业在选择做市后一定程度上能克服协议转让的局限性,获得更多投资者认可,因此倾向于选择做市转让;另一方面,纳入券商声誉因素后,从做市商视角的分析结果发现,高声誉的做市商倾向于选择高质量企业做市,两者之间存在显着的“互选效应”,而主办券商因职责范围不同,加上数量较为匮乏,因此高声誉主办券商与高质量企业之间不存在显着的“互选效应”;第二,通过采用DID模型评价做市商制度的流动性效应,本文发现做市商制度能减少买卖价差、降低交易成本及股票的波动性,但是降低了股票的交易规模,做市商制度的市场效果存在“流动性缺陷”,纳入做市商数量、企业市值、券商声誉等指标后的结果显示,三者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做市商制度的“流动性缺陷”:做市商数量对做市商制度的流动性效应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也即拥有做市商数量越多的企业,转为做市转让后流动性会越好;企业市值越大的企业,转为做市后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其流动性也会更好;拥有高声誉做市商的企业转做市后,流动性能得到显着提升,相比之下,主办券商由于不直接参与股票的交易活动,其声誉对股票流动性基本无显着影响。以上结论证实了做市商数量、交易风险及做市商声誉等问题是影响做市商制度流动性效应的重要因素;第三,通过分析新三板做市企业退“做市”转“协议”这一现象,本文发现:从制度动因上分析,由于原有做市商制度的局限性,为控制股权分散、限制“三类股东”买入、方便国有券商退出(个别企业)使IPO之路更加顺利,部分企业不得不退出做市转让。一些企业面临股权收购、大股东增持、减持,由于做市商制度下不易实现大宗交易,企业不得不转为协议转让;从企业微观动因分析,由于做市交易无法满足企业的流动性诉求,因此主动选择退出做市转让,实证研究发现退出后这些企业的交易规模、企业价值和股票价格都显着提升,这也印证了前文关于企业对做市交易主动选择的微观动因;从做市商视角分析,新交易制度实施后,同时伴随着新三板市场行情急速下跌,做市商的主动退出使得部分企业被迫退出做市转让,印证了做市商和企业之间的“互选效应”动因。通过从企业、做市商双重视角剖析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并多维评价做市商制度的政策效果,对检验新三板市场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结合做市商数量、企业市值、券商声誉等因素的深度剖析,为理解和解释新三板市场企业和做市商行为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探讨了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和流动性效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国情下的交易机制研究,对完善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推进做市商制度在新兴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谷子涵[4](2019)在《慈文传媒借壳上市动因及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传媒行业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对其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并通过出台系列政策推动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文化传媒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面对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着力提升行业竞争力和优化业务布局的趋势越来越明晰。为解决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大量资金问题,文化传媒企业从幕后走向台前,上市无疑是其必经的道路。在IPO高门槛和行业自身特点的约束之下,借壳上市成为文化传媒企业备受青睐的选择的方式。本文从借壳上市的动因和绩效两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提炼出本文的理论基础;而后分析文化传媒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对文化传媒企业借壳上市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为研究慈文传媒借壳禾欣股份上市这一案例提供现实支撑;接着,本文结合文化传媒整个行业的特点,对慈文传媒借壳上市这一事件的动因展开分析,后又采用了事件研究法、会计指标分析法以及EVA评价法等研究方法,研究长期绩效,并将该事件与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IPO上市可比企业进行比较,发现慈文传媒借壳上市行为在长、短期内均为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绩效。最后,本文既为慈文传媒从加强风险防御能力、关注产品适销性和增强营运能力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也为其他文化传媒企业从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选择合适的上市方式和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角度提供思路和参考。

胡仕民[5](2018)在《快递企业上市路径及其财务影响探究》文中认为近十年来,在电子商务大普及的背景下,网络购物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在网络零售蓬勃发展的带动下,快递行业也经历了一轮高速增长期。目前,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力推进、国家对快递企业的政策支持以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深度推广,我国快递业迎来又一轮发展机遇期;与此同时,随着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快递企业自身建设不足的问题日益突显,我国快递企业也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此大环境下,快递企业纷纷谋求上市,以借助资本的力量来加快自身建设、做大做强。2016年可以说是我国快递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元年。2016年10月20日,A股上市公司大杨创世证券名称变更成“圆通速递”,这预示着圆通速递在快递企业激烈的上市角逐中率先登陆资本市场,成为我国快递企业第一股。随后,10月27日中通快递成功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2016年12月30日,申通快递成功借壳上市公司艾迪西;2017年1月18日,韵达快递成功借壳上市公司新海股份;2017年2月24日,此前还在考虑IPO上市的“快递一哥”顺丰成功借壳鼎泰新材。五家上市快递企业中,四家企业在国内借壳上市,另一家在美IPO上市。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快递企业想在短期内实现其上市愿望的可行路径分为为两种:一是国内主板借壳上市,二是境外(美国)IPO上市。此外,境内IPO可以说是我国快递企业上市路径的首选,但基于目前我国企业上市的机制及排队情况,对急于在短期内成功上市的快递企业而言,此路不通。同时,就在本文即将完成之际,2017年9月20日,百世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代码为“BSTI”,成为继中通快递之后我国第二家赴美上市的快递企业。这也成功印证了本文“境外IPO优于国内借壳上市”的观点。本文以市场分割假说、流动性假说、熟悉偏好理论、信号假说等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我国快递企业上市路径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对当前我国快递企业上市的两种路径进行了深入探究,以便为其它快递企业后续上市和我国资本市场监管与改革提出相关建议。本文运用对比分析和归纳演绎的研究方法,在理性分析我国快递企业发展现状及其在当前上市必要性的基础上,以顺丰和中通两家快递企业上市案例为代表,梳理了当前快递企业上市的两种路径,并从多个角度对两种上市路径及其财务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分析,本文发现在国内借壳的路径下,快递企业存在操作简单、时间较短但融资不足、机会成本较大等现象;在赴美上市的路径下,存在融资较足但环境不熟、潜在风险较高等现象。此外,两种方式下的短期财务影响均不明显,但都对企业有正面效应。最终,本文得出,当前我国快递企业赴美IPO明显优于国内借壳上市等相关结论。

熊发礼[6](2018)在《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06年5月《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30号,简称《管理办法》)颁布并实施以来,定向增发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最为重要的股权再融资形式。政策已经运行十余年,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显着问题。其中,普遍的高折价发行现象,由于其不利于投资者保护并对公司治理产生不良影响而一直是饱受各界质疑。学界主流观点是将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归咎于大股东的隧道行为和我国投资者保护水平低下;对于大股东侵占方式的研究还显现出一种无穷尽的发展趋势,进而难以在总体上把握大股东的行为模式。但是,以往的研究鲜有基于定向增发政策制度视角的研究,大量研究甚至缺乏政策基础。根据适用政策可以将定向增发分成非公开发行和重组增发两类。其中,非公开发行适用《管理办法》和《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证监会令第100号,简称《创业板管理办法》),重组增发适用《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简称《重组办法》)。根据定价方式政策又可以将样本分为竞价发行方式和定价发行方式两种。其中,非公开发行包括竞价发行方式和定价发行方式,重组增发属于定价发行方式。同时针对侵占方式研究无穷尽趋势所产生的研究弊端,以创新后大股东净效应理论为基础,将其作为度量大股东侵占动机的强度变量,以从总体上把握大股东的行为模式。在以上政策基础和理论基础之上,结合定向增发流程,以大股东利益为导向,分别从制度成因和理论根源两个视角探讨了我国定向增发高折价现象的原因。在定向增发高折价现象的制度成因分析方面,对不同定价方式发行折价的差异进行了政策分析,对正式的政策改革行为、非正式的政策运行时间管理行为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政策分析发现,定价发行方式的发行折价远高于竞价发行方式的发行折价。而竞价发行方式的发行折价已经接近甚至低于成熟市场的发行折价,表明定价发行方式的高折价是我国定向增发高折价现象的主要来源。正式的改革行为对折价影响的统计分析发现:2014年5月发布的《创业板管理办法》、2014年10月发布的《重组办法》(证监会令第109号)均推高了发行折价,加剧了定向增发高折价问题的严重性。在非正式的定向增发政策运行时间管理行为分析发现,对于定价发行方式的样本而言,越是证监会限制的样本,政策原因导致的发行周期越长,发行折价越高。即证监会的金融管理行为仅仅在发行时间上的政策限制性行为反而有利于提高发行对象的发行收益,产生了反向激烈行为。这个管理悖论也在宏观上加剧了我国定向增发高折价问题的严重性。在定向增发高折价现象理论根源的分析方面,从大股东侵占和投资者保护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中,大股东侵占的研究,又分别从大股东对于定价方式的操纵和在定向增发过程中的侵占行为进行探讨;投资者保护方面的探讨则主要是从定向增发过程中投资者保护对大股东侵占行为的抑制效果进行分析。基于大股东侵占行为的分析,大股东对定价方式的操纵研究从大股东选择认购类型和与潜在发行对象串谋两个层面的操纵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第二层操纵行为显着存在。大股东根据自身的大股东净效应值来操纵定价方式,当大股东净效应值大于0时,更多的选择定价发行方式,并且发行人采用定价发行方式的概率与大股东净效应值正相关。对于定向增发过程中大股东侵占行为的研究中则发现,大股东在定向增发过程中,确实存在显着的侵占行为,但是这些侵占行为对于发行折价并不具有主导作用。因此,这部分研究得出的观点是,大股东对于定价方式的操纵,是其在政策范围内的操纵行为,是政策给予了其操纵的空间;大股东在定向增发过程中的研究,则由于其侵占行为对于发行折价并不具有主导作用,因而虽然支持大股东存在侵占行为,但并不认为这是形成高折价现象的主要原因。基于投资者保护视角,以会计投资者保护指数为代理变量,研究了投资者保护对发行人股价,进而对发行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的投资者保护对大股东的侵占行为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该发现不仅进一步支持了大股东侵占不是高折价现象根本原因的观点,表明我国的证券市场已经处于半强式有效市场状态,也不支持投资者保护水平不足是高折价现象的原因的观点。理论根源的研究还发现,定价机制导致了溢价发行。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股东的发行风险。定向增发的溢价发行现象,学界尚未给予关注,其原因是发行价格提前锁定的定价机制,其后由于市场的环境变化,导致市场价格低于或接近发行价格时,其他发行对象放弃认购,而大股东面临更大的约束,进而以提前锁定的发行价格认购承诺认购的股份。这从政策层面对溢价发行现象进行了有效的解释。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我国定向增发的高折价现象的源泉是我国定向增发的发行价格形成机制,正式的政策改革行为和非正式的政策管理行为进一步共同推动和巩固了高折价。而大股东侵占只是在政策范围内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并且其侵占行为并不对发行折价构成主导作用;也不支持源于我国的投资者保护水平不足的观点,不是投资者保护不足导致了高折价现象,而是不利于投资者保护的定价发行方式的发行价格形成机制所导致的高折价现象表明我国的投资者保护不足。本研究的创新方面概述如下所述。最大创新在于基于定价方式的价格政策研究发现,定价发行方式的发行价格形成机制是我国定向增发高折价现象的主要来源。制度成因方面的研究还发现,政策改革行为、政策时间管理行为都推高了定价发行方式的发行折价。基于制度成因与大股东侵占等两方面基础的定价方式选择的研究发现,大股东存在对定价方式的操纵行为,但这依然是一种基于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行为。理论根源方面的研究发现,大股东虽然存在显着的侵占行为,但对发行折价不具有主导作用,而且,投资者保护对大股东的侵占行为发挥了显着效果。因此,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定向增发高折价现象是政策原因所造成的。另外,本研究还首次从政策视角阐述了存在溢价发行原因。所得出的政策启示包括:(1)缓解我国定向增发高折价问题需从政策着手,而只有从政策上重视投资者保护才能引起管理层对于高折价现象的重视。具体缓解高折价现象的措施可以有比如完善定价机制,降低定价发行方式的发行折价,降低定价方式的操纵空间等。(2)需要加强定向增发领域管理的科学性,尤其是非正式的政策运行时间管理,辅之以相应的配套管理行为,以消除管理悖论。(3)我国证券市场处于半强式有效市场,投资者保护能够发挥显着作用,投资者保护的不足主要源于政策未能重视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并且大股东的侵占行为仍然显着存在。因而加强投资者保护不仅是要加强对大股东侵占行为的制约,更要从政策制度上加以重视。

王慧[7](2014)在《投资者异质预期对中国IPOs异常收益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IPOs抑价是目前IPOs研究的热点,但是随着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除了IPOs首日抑价,我国还出了IPOs首日破发的现象,无论是抑价还是破发都说明了我国IPOs上市首日出现了异常收益。本文就从IPO异常收益的角度,通过统计分析以及计算实验金融的方法研究了我国IPOs上市首日的收益的状况以及造成异常收益的原因。本文首先选取了2010年1月1日到2014年10月31日上市的855只股票,将他们分为破发组、非破发组和上市首日没有破发但在上市不久即出现破发现象的中间组,分别从上市前后公司的财务表现、一般指标(包括超募资及比例、市盈率、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阳光私募持股比例、换手率、中签率等)、破发后股票价格回复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无论是破发股票还是非破发股票,均存在上市前后公司经营业绩“大变脸”的现象,且破发组的变脸程度大于非破发组;破发组股票市盈率较低,但是超募资金比例较大,说明破发组公司在股票定价方面的能力较弱;破发组股票中签率较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不被机构投资者看好;另外,破发组股票在上市后会出现价格回复的现象,但是超过76%的股票会在股价回复后再次破发。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尚不成熟,造成股票上市首日超额收益可能与投资者行为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本文通过计算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投资者异质预期对股票异常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随机构投资者异质预期程度的提高,股票的发行价逐渐提高;个体投资者异质预期对股票首日收益也有重要的影响,股票上市首日收益随个体投资者异质预期程度的增加而增长;在长期表现方面,当机构投资者异质预期程度较高时股票长期表现弱势,当机构投资者异质预期程度相对较低时,股票长期表现强势;与此不同,个体投资者异质预期容易引起股票长期表现强势,但并没有出现随个体投资者异质预期程度的提高,股票长期表现强势程度相应提高的现象。

王鸿[8](2011)在《中国创业板IPO发售机制研究 ——基于创业板IPO价格的制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创业板市场诞生于2009年10月23日,28家创业板公司于深圳证券交易所首发上市。创办板开市以来,所有取得创业板上市资格的企业,全部成功地筹集到所需资金,截止2010年10月30日135家上市的创业板公司全部实现超募,平均超募资金比为188.41%,超募资金总额为609.06亿元。没有表现出一级市场对不同行业和不同风险和盈利成长性的企业的资源配置功能。大量流通领域资金进入创业板一级市场,投机氛围浓厚,对整个社会范围内的资金配置效率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社会闲置资金对创业板公司IPO的巨大热情,挤占了实体经济对流动资金的需求,从而影响了社会资金配置效率。同时,创业板IPO市场出现严重的“三高”问题,即: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三高”问题又带来一系列隐患,二级市场风险积聚、创业板公司原始股东对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侵占(俗称“造富”问题)、创业板公司辞职潮导致上市公司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等等。对创业板市场出现的这种系统现象,我们很自然地联系到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因素。对制度的定义新制度经济学中诺斯①最有代表性,在《经济的结构与变迁》中,他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制度可以是正式的条文规范如宪法等,也可以是非正式的规范和习俗。我国A股IPO高抑价率现象与A股发行制度变迁有高度关联。《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在发行审核程序、市场交易规则等各方面,创业板基本沿用了主板市场基础性制度架构,创业企业发行上市实行的仍然是与主板相同审批核准制度、证券定价发行制度,可以说其在基础性制度方面存在缺陷。区别在于,参照主板市场股票发行和上市管理的有关规定,适当调低了对拟上市企业在财务指标上的要求,增加了对发行人在完善公司治理和可持续经营能力方面的要求。但从根本上讲,创业板市场仍然是以A股为基础的交易所集中竞价市场的组成部分,还没有成为交易规则不同的第二股票市场。从目前创业板发行、上市和运行的情况来看,产生的问题与弊端不容忽视。所以建立独立于主板公司、适应创业板特点的IPO发售机制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迫切的。破解创业板定价“三高”难题,研究中国创业板IPO机制,目前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是:中国股票创业板IPO价格行为有什么特点?创业板IPO价格行为背后的深层次体制原因是什么?什么样的制度设计有助于促进创业板IPO价格的有效性?这些问题的解答,一方面能对未来如何提高IPO价格的有效性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能有助于完善我国现行IPO定价发售机制。个完全真实、客观的IPO定价可能不容易做到,关键的问题是要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套相对客观、能反映证券内在价值与市场供求关系的发行定价机制。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到证券市场的定价效率,进而影响到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本文从创业板IPO发售机制的审核、定价、分配三个环节入手,分别研究每个环节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研究成功创业板市场的审核体制与我国审核创业板IPO审核制度,分析我国创业板的审核体制和标准存在的弊端。核准制是造成创业板资源紧缺导致股价高企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严格的审核制度又为保护投资者铸就了第一道防火墙。改革创业板审核环节的问题,应该关注如何提高IPO股票的供给,同时又能保证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质量,适应我国中小投资者众多的投资者结构特点。研究发售机制的第二个环节定价过程的制度问题,利用三个实证来验证创业板定价偏高。首先借用随机前沿模型实证检验了创业板定价没有压低价格发行;其次,对IPO上市首日的高抑价现象与投资者情绪的关系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高抑价与投资者情绪高度正相关,说明高抑价现象不是因为压低价格发行的结果,而是二级市场投资者乐观情绪所致。最后假设如果创业板定价偏高,会导致IPO价格自上市后会出现弱势现象,甚至“破发”,第三个实证得出了创业板股票价格一年内的涨幅要比同类股票指数涨幅低30%的结论,本文又补充整理了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3月30日的数据,由于创业板运行一年以来市场股价走势偏弱的原因,投资者情绪倾向于理性,二级市场上市首日平均抑价率下降,“破发”现象多次发生,这证明本文的论证前提创业板定价偏高的现象是存在的。由于发行人和承销商利益的高度一致,发行人和承销商都有尽可能定高价发行的利益驱动。同时,由于我国询价制度中对投资者的保护,要求参与配售的机构有一定的限售期,而且二级市场缺乏做空机制,导致投资者乐观情绪的成为高定价发行得以成功的市场基础。要寻找解决高定价的制度问题,关键在于打破发行人和承销商的利益合谋局面,消除投资者乐观情绪的制度基础。在创业板IPO股票分配环节,本文利用最优机制理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建立具有股票分配权的承销商、发行人行为模型,得出结论:承销商和发行人有共同的利益驱动,为了使募集资金最大化,会将新股尽可能多的分配给机构投资者,这与我国新股分配办法中,根据资金量分配股份的摇号中签办法如出一辙,换句话说是我国新股分配制度中存在对机构投资者天然的倾斜,也能帮助发行人和承销商达到募集资金最大化的目的。在创业板目前这样的发售机制下,大量资金囤积于IPO一级市场,IPO公司出现高定价和超募现象。根据对审核制度、定价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分析,得出结论:形成目前创业板IPO定价“三高”现象的原因是,审核资源的局限性造成了创业板股票供给短缺,定价制度中由于没有将发行人控股股东和承销商纳入询价配售对象,发行人和承销商有尽量高定价发行的利益驱动,同时分配制度中规定以资金量为基础摇号按中签率分配股票,导致将大部分股票分配给机构投资者,导致二级市场股票稀缺。同时,由于证券监管部门针对我国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众多的特点,实施的一系列投资者保护政策,加上新股不败神话,给予投资者乐观经验基础,导致普遍存在乐观的情绪,成为高定价发行的市场基础。要消除创业板定价偏高的现象,只能从建立适合创业板特点的发售制度上寻找解决途径。我们建议:一是增加创业板IPO股票的供给数量,包括建立活跃的新三板市场,并开设转板通道,缩短审核周期提升审核效率、引人部分存量发行增加供给、调整现有审核模式增加审核力量三种方式增加供给。二是打破发行人、承销商和机构投资者的利益合谋局面,通过将发行人加入询价对象将承销商加入配售对象的方式使发行人和承销商变成买卖对手方,并扩大询价范围和询价对象,使机构投资者能够充分竞争,违背市场价值的高报价将会遭到市场沽售。三是修订分配制度,在存量发行中引入超额配售权制度,超额发行部分适度向中小投资者倾斜。除了创业板IPO发售机制本身的改善,还需建立相应的配套交易市场和规范的法律体系。本文从是实证方法、研究对象、分析视角和解决方案方面实现创新。看定价是否偏高,本文从三个步骤来检验定价偏高的假设。第一步,检验创业板定价是否如国内外学者所言有压低价格现象。这一环节检验,借用随机前沿模型实证检验创业板定价情况;第二步,如果没有压低价格发行,二级市场上市首日高抑价的原因是什么?这一环节借用基于乐观情绪的IPO抑价LNS模型来检验。第三步,在二级市场投资者情绪趋于理性或者乐观情绪有所缓解的情况下,如果定价偏高,势必会导致创业板IPO价格行为出现长期弱势,甚至破发的现象,如果IPO价格行为出现弱势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创业板IPO定价偏高。除了定价制度研究中运用的实证方法以外,在对分配制度的研究中,也用创业板IPO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分析承销商拥有分配权的最优机制模型,该模型结论是,为了使募集资金最大化,发行人和承销商将尽可能多的将IPO股票分配给机构投资者。我国创业板IPO的分配制度,通过按资金摇号中签配售的原则,也将IPO股票大部分分配给了集中持有大量资金的机构投资者。实证检验结果证明创业板IPO募集资金总量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正相关,与普通投资者持股比例负相关。把IPO抑价研究的目标指向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售机制,并不局限于制度的某些因素和IPO发售制度本身。将创业板IPO发售机制细分为三个环节,从审核、定价和分配三个环节对IPO制度进行系统的完整的梳理和分析,同时还将研究视野扩展至与创业板IPO发售制度相关的配套交易和退市制度。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中有关制度变迁的理论,对我国IPO发售制度的强制性变迁模式进行了分析。从整体IPO发售制度到细分至审核、定价和分配环节的政策分析,关注了制度因素对市场主体的行为影响,以及因此形成的市场总体现状,并给出了制度变迁的方向。针对我国创业板IPO发售体制不同环节存在的问题,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创业板IPO发售制度,同时还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况完成了对配套的交易、退市和投资者司法救助的制度设计。

郭敏欣[9](2011)在《我国A股市场新股抑价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69年理论界首次发现IPO定价偏低这一现象以来,“新股抑价之谜”便一直是现代金融领域中最令金融学者着迷的问题之一。作为“新兴+转轨”的证券市场,我国新股抑价水平之高更是引起众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A股市场的政府管制色彩及市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造就了我国特有的“政策市”及“投机市”。为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根除新股高抑价这一顽症已势在必行。虽然我国反反复复地对新股发行体制进行多轮改革,但新股的抑价水平还是远远高于其他成熟市场及新兴市场。那么,我国新股如此之高的抑价究竟来自何方?为什么多轮市场化的定价方式都不能根除这一顽症?基于此,本文以1990~2010年沪深A股中的1880只新股为样本,对我国A股市场的IPO抑价现象及新股发行体制进行全面的研究,并试图寻找我国新股抑价高企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共分七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并对全文的框架做一个简要的概述,最后阐述了本文在研究新股抑价问题中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可能遇到的困难。第二章首先梳理了国外关于新股抑价的研究脉络,其次按市场参与方信息对称与否一一介绍了国外主流的新股抑价理论,并对这些抑价理论流派作相应的评述;最后对国内的关于新股抑价研究文献做了一定的梳理与归类,并略作评述。第三章首先对我国的新股抑价现象进行大概的描述,而后按不同的划分方式对我国新股抑价现象及其他现象作系统性的分析;之后梳理我国新股发行的变迁历程,试图从新股发行的一、二级市场寻找新股抑价可能的原因;最后则从新股发行的参与主体入手,分析各自对新股抑价的影响程度。第四章则从一级市场出发研究新股的估值。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对资产定价这一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而后对西方成熟市场的主流估值模型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对这些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作相应的分析,最后分析了影响新股定价的各种因素。第五章则从一级市场新股的估值转入新股价格发现机制的研究,并对全球主要的新股发行监管机制及新股定价机制做详细的介绍和比较。第六章在第五章的基础上,对我国新股发行的监管方式、定价方式、发行方式变迁历程作详细的梳理及评论。在第七章中,通过建立新股抑价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各因素对新股抑价影响的显着性及强弱性,并以定价方式为划分依据对我国的新股抑价作阶段性分析,最后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张小成[10](2009)在《异质预期对IPO抑价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问题(Initial Public Offering),近几十年来一直备受国内、外金融研究者们的关注,尤其是“IPO抑价”之谜更受众多学者深入研究。IPO短期表现普遍呈现出发行价低于上市首日收盘价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IPO抑价(Underpricing)。三十多年以来,国外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多种理论和假说,然而迄今为止尚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得到一致认同。中国证券市场虽然经过了二十余年的发展,但新股发行市场上依然存在高抑价现象,且与成熟资本市场相比,IPO抑价很高且长期居高不下。我国IPO抑价的异常现象吸引了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结合中国特殊的市场环境和制度背景提出了多种理论描述和猜测,然而已有的实证研究文献通常只能得出影响IPO抑价的相关因素,却不能从理论上解释我国IPO高抑价存在的根本原因。自2005年我国新股发行开始全面采用累计投标询价制以来,新股发行首日平均抑价仍旧在120%以上,询价发行的市场化改革并未从根本上消除IPO高抑价现象。我国新股发行高抑价根本原因何在?为何市场化的定价方式在我国并不能消除IPO高抑价现象?鉴于这些问题回答,从理论上指出我国IPO高抑价的根本原因,这对于提高一级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借鉴意义。针对我国一级市场的实际情况,本文将从新股参与主体对新股价值评估异质的角度出发,对我国IPO高抑价现象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并试图从理论、实证和数值分析上进行解释和论证。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解释我国IPO高抑价存在的原因。在对我国不同的发行方式下异质预期对IPO抑价的影响的研究中,本文提出了投资者存在异质预期假说,认为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在对新股的价值评估中必然存在分歧。根据这一假设,建立了固定价格发行和询价发行下IPO定、抑价模型,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在两种发行方式下,发行人和机构投资者都有有意抑价的激励,因此,不论哪种发行方式都不可能消除IPO抑价;同时指出投资者对新股价值评估分歧越大,IPO无意抑价越高,其首日抑价也越高。数值分析为本部分的结论提供了支撑,同时,本部分从实证上证实了投资者异质预期代理指标与IPO抑价之间存在显着正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我国IPO高抑价可能大部分来源于投资者异质预期而导致的无意抑价。对询价下异质预期对IPO抑价影响中,运用行为金融理论,在CARA效用函数的基础上,以发行人和机构投资者期望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建立IPO定、抑价模型,并根据发行人和机构投资者、机构和潜在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之间对新股的价值评估是否存在分歧进行抑价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不论哪种异质预期,新股定价参与主体都有有意抑价的激励,因此询价下不可能消除IPO抑价;在机构投资者对新股价值评估不存在分歧时,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隐藏申购需求追求更高的IPO有意抑价,发行人为规避机构投资者有意抑价行为,降低IPO抑价,可以通过增加机构投资者的数量和改变新股配售规则来进行抑制;证券市场参与主体之间对新股的价值评估分歧(异质预期)越大,无意抑价也越高,IPO抑价也越高;同时,参与主体之间对新股的价值评估分歧(异质预期)越大,可能导致新股首日跌破发行价;当机构投资者之间存在异质预期时,尽管机构投资者无法通过隐藏申购需求达到高有意抑价的目的,但为规避“逆向选择”,往往导致较高的无意抑价。最后,论文的每章都做了数值分析,为本文结论提供了支撑;同时,以实证分析的方式对我国IPO高抑价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表明,异质预期在我国的确存在,且对我国IPO抑价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为本文结论提供了实证支持。

二、对不同IPO方式下IPOs市场行为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不同IPO方式下IPOs市场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影子教育产品的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经济行为分析的研究方法
        1.3.2 品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影子教育实践的沿革
    2.2 教育学视阈下的影子教育
        2.2.1 影子教育的作用对象
        2.2.2 影子教育对成绩的影响
    2.3 社会学视阈下的影子教育
        2.3.1 主流教育和影子教育之间的关系
        2.3.2 影子教育与教育公平
        2.3.3 影子教育的规范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影子教育的概念界定和分类
    3.1 引言
    3.2 教育和影子教育的概念界定
        3.2.1 教育的概念和目的
        3.2.2 影子教育的概念
    3.3 教育和影子教育的分类
        3.3.1 基于私有性和补充性特征的教育分类
        3.3.2 基于私有性、补充性和证明性特征的教育和影子教育分类
        3.3.3 影子教育产品的分类
第4章 影子教育产生的条件分析
    4.1 引言
    4.2 影子教育的产生条件:微观家庭视角和其他因素
        4.2.1 微观家庭视角: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
        4.2.2 微观家庭视角:社会资本
        4.2.3 儒家文化传统和其他因素
        4.2.4 既有理论对现实解释的不足
    4.3 主流教育的产生条件
    4.4 影子教育产生的宏观条件:主流教育赠与
        4.4.1 主流教育赠与和影子教育的产生
        4.4.2 代际内影子教育的选择机制
        4.4.3 代际间影子教育的选择机制
    4.5 影子教育产生的宏观条件:通过考核的不确定性
        4.5.1 理论假设
        4.5.2 主流教育即期投入和远期产出分析
        4.5.3 主流教育投入的期望效用
        4.5.4 影子教育投入的期望效用
        4.5.5 影子教育投入的数量
第5章 影子教育产品消费者选择的一般分析
    5.1 引言
    5.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5.2.1 预期教育收入与影子教育产品选择
        5.2.2 即期教育成本与影子教育产品选择
        5.2.3 所处教育环境的均衡化与影子教育产品选择
    5.3 研究设计
        5.3.1 研究对象和模型设定
        5.3.2 描述性统计
    5.4 实证结果分析
        5.4.1 预期教育收入与影子教育产品选择的实证检验
        5.4.2 即期教育成本与影子教育产品选择的实证检验
        5.4.3 教育的均衡化与影子教育产品选择的实证检验
    5.5 稳健性检验
    5.6 小结
第6章 影子教育产品生产者生产的一般分析
    6.1 引言
    6.2 理论分析
        6.2.1 一般的生产者的违约利润模型
        6.2.2 信任度模型
        6.2.3 信任度视角下个别影子教育生产者的违约利润模型
        6.2.4 信任度视角下影子教育企业的违约利润模型
        6.2.5 IPO效应视角下影子教育企业上市动机分析
    6.3 研究假设
    6.4 研究设计
        6.4.1 模型设定
        6.4.2 研究对象和描述性统计
    6.5 实证结果分析
        6.5.1 上市行为和财务绩效的实证检验
        6.5.2 作为广告的上市行为宣传与财务绩效的实证检验
        6.5.3 影子教育企业的特质强度与财务绩效的实证检验
    6.6 稳健性检验
    6.7 小结
第7章 影子教育产品消费者选择的异质性分析
    7.1 引言
    7.2 互联网背景下消费者选择影子教育产品的矛盾
        7.2.1 线上和线下影子教育
        7.2.2 线上和线下影子教育产品的选择
    7.3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7.3.1 社交强度:消费者自身视角
        7.3.2 社交距离:消费者外部视角
        7.3.3 社交指数
    7.4 研究设计
        7.4.1 研究对象设定
        7.4.2 模型设定
        7.4.3 描述性统计
    7.5 实证结果分析
        7.5.1 社交强度对影子教育产品选择的实证检验
        7.5.2 社交距离对影子教育产品选择的实证检验
        7.5.3 社交指数对影子教育产品选择的实证检验
    7.6 小结
第8章 影子教育产品生产者生产的异质性分析
    8.1 引言
    8.2 理论分析
        8.2.1 线上影子教育企业的发展和线下影子教育企业的转型
        8.2.2 线下影子教育企业转型中劳动力发展的矛盾
    8.3 研究假设
        8.3.1 产值视角下线下影子教育企业的转型
        8.3.2 新兴线下影子教育企业的人力资本深化机制
        8.3.3 潜在劳动力的选择:有效劳动视角的转型机制
        8.3.4 劳动力的内部流动:人力资源外部性视角的转型机制
    8.4 研究设计
        8.4.1 研究对象设定
        8.4.2 模型设定
        8.4.3 描述性统计
    8.5 实证结果分析
        8.5.1 新兴线下影子教育企业人力资本深化机制的实证检验
        8.5.2 有效劳动视角下线下影子教育企业转型机制的实证检验
        8.5.3 人力资源外部性视角下线下影子教育企业转型机制的实证检验
    8.6 稳健性检验
    8.7 小结
第9章 结论、建议和展望
    9.1 结论
    9.2 建议
        9.2.1 正视影子教育存在的宏观条件
        9.2.2 高中入学增加跨区域招生比重
        9.2.3 影子教育生产者应加强自身品牌建设
        9.2.4 杜绝主流教育师资参与影子教育
        9.2.5 传统线下影子教育企业应加快结构转型
    9.3 展望
        9.3.1 家庭教育和影子教育的关系
        9.3.2 线上影子教育
参考文献
附录1: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备考情况调查:本科三年级学生问卷
附录2: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备考情况调查:线下考研辅导机构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风险投资对被投资企业影响的研究 ——IPO业绩、创新能力与估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1.3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风险投资介绍
        2.1.1 风险投资周期和组织形式
        2.1.2 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与特点
        2.1.3 风险投资在中国和国外运营模式的比较
    2.2 风险投资与企业IPO长期表现
        2.2.1 风险投资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2.2.2 IPO长期表现的衡量标准
        2.2.3 风险投资对企业的逐名作用
    2.3 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能力
        2.3.1 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2.3.2 企业创新能力的衡量标准
        2.3.3 国内风险投资和国外风险投资对企业影响的比较
    2.4 风险投资估值与投资者关注
        2.4.1 风险投资估值
        2.4.2 投资者关注的衡量标准
        2.4.3 投资者关注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第3章 上市前增长与企业IPO长期表现:来自风险投资的作用
    3.1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3.2 研究设计
        3.2.1 匹配样本下的模型
        3.2.2 风险投资背景企业的模型
        3.2.3 财务造假
    3.3 样本说明和变量定义
        3.3.1 数据来源
        3.3.2 上市前增长的测度
        3.3.3 IPO长期表现的测度
        3.3.4 样本的匹配方法
        3.3.5 控制变量的定义
    3.4 描述性统计
    3.5 实证研究结果
        3.5.1 匹配样本下的IPO长期表现
        3.5.2 风险投资背景企业的IPO长期表现
        3.5.3 稳健性检验
        3.5.4 财务造假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风险投资国内外背景的比较研究
    4.1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4.2 研究设计
        4.2.1 国内外风险投资对创新能力影响的模型
        4.2.2 选择效益vs孵化效益
        4.2.3 地理接近与创新能力
    4.3 样本说明和变量定义
        4.3.1 数据来源
        4.3.2 创新能力的测度
        4.3.3 国外风险投资背景的识别
        4.3.4 控制变量的定义
    4.4 描述性统计
    4.5 实证研究结果
        4.5.1 国内外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4.5.2 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
        4.5.3 稳健性检验
        4.5.4 机制探索:地理接近与创新能力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投资者关注对风险投资估值的影响:来自百度行业关注度的证据
    5.1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5.2 研究设计
        5.2.1 投资者关注对企业估值的影响
        5.2.2 企业估值的长期表现
        5.2.3 风险投资的业绩表现
        5.2.4 联合投资、投资经验和企业估值
        5.2.5 Heckman方法解决样本选择偏差
        5.2.6 工具变量方法解决内生性问题
        5.2.7 备选的投资者关注
    5.3 样本说明和变量定义
        5.3.1 数据来源
        5.3.2 行业认定
        5.3.3 投资者关注的定义
        5.3.4 控制变量的定义
    5.4 描述性统计
    5.5 实证研究结果
        5.5.1 投资者关注对企业估值的影响
        5.5.2 企业估值的长期表现
        5.5.3 风险投资的业绩表现
        5.5.4 稳健性检验
        5.5.5 联合投资、投资经验和企业估值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3)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和流动性分析 ——来自新三板市场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xD;$#xA;
abstract$#xD;$#xA;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拓展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定性研究
        1.4.2 定量研究
        1.4.3 案例研究
    1.5 本文创新
        1.5.1 实现交易制度在国内的研究视角创新
        1.5.2 实现相关研究内容创新
        1.5.3 突破现有研究设计不足
    1.6 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
        1.6.1 理论价值
        1.6.2 实际应用价值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交易机制与市场微观结构
        2.1.1 市场交易机制
        2.1.2 基于指令驱动交易机制的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2.2 流动性相关理论与发展
    2.3 交易机制与流动性分析
        2.3.1 做市商制度与流动性
        2.3.2 不同交易机制间的流动性比较
    2.4 声誉理论、金融中介声誉与资本市场
        2.4.1 声誉理论与影响
        2.4.2 金融中介声誉与资本市场
第3章 新三板市场制度背景及交易机制概述
    3.1 新三板市场制度背景
        3.1.1 多层次资本市场概述
        3.1.2 新三板发展历程与概况
        3.1.3 新三板市场主要制度发展
    3.2 新三板交易机制变革及对比
        3.2.1 市场交易制度改革
        3.2.2 新三板市场不同交易方式比较
        3.2.3 新三板市场券商与职责
    3.3 新三板交易方式选择趋势
第4章 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分析
    4.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4.1.1 企业特征、企业治理与交易方式选择
        4.1.2 券商声誉与企业的互选效应
    4.2 研究设计
        4.2.1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2 变量选取与定义
        4.2.3 模型设计
        4.2.4 描述性统计
    4.3 回归结果分析
        4.3.1 企业特征、企业治理与交易方式
        4.3.2 券商声誉与企业质量:互选效应检验
    4.4 本章结论
第5章 交易方式选择与流动性分析
    5.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5.2 研究设计
        5.2.1 模型设计与估计方法
        5.2.2 样本与数据来源
        5.2.3 变量选取与定义
        5.2.4 描述性统计
    5.3 做市商制度的流动性效应检验
        5.3.1 流动性初步检验:基于两阶段DID模型的分析
        5.3.2 基于PSM-DID模型的流动性效应检验
        5.3.3 基于多期DID模型的流动性效应检验
    5.4 本章结论
第6章 做市商制度流动性效应的影响因素检验
    6.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6.1.1 做市商数量与流动性效应
        6.1.2 企业市值与流动性效应
        6.1.3 券商声誉与流动性效应
    6.2 研究设计
        6.2.1 模型设计
        6.2.2 数据与样本
        6.2.3 变量选取与定义
    6.3 回归结果分析
        6.3.1 做市商数量对做市商制度流动性效应的影响分析
        6.3.2 企业市值对做市商制度流动性效应的影响分析
        6.3.3 主办券商声誉对做市商制度流动性效应的影响分析
        6.3.4 做市商声誉对做市商制度流动性效应的影响分析
    6.4 本章结论
第7章 新三板企业退出做市转让:动因及后果
    7.1 退出做市转让:制度动因和微观动因
        7.1.1 直接终止挂牌
        7.1.2 IPO申请
        7.1.3 实现大宗交易
        7.1.4 估值与流动性
    7.2 退出做市转让后果分析:基于双重差分模型(DID)
        7.2.1 数据与样本
        7.2.2 变量选取与定义
        7.2.3 描述性统计
        7.2.4 退出做市转让与市场效应检验
        7.2.5 稳健性检验
    7.3 竞价交易制度下企业退出做市转让:强制退出
    7.4 本章结论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本文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慈文传媒借壳上市动因及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理论基础
        2.1.1 壳公司与借壳上市概念
        2.1.2 借壳上市相关理论
    2.2 文献回顾
        2.2.1 借壳上市概况
        2.2.2 借壳上市动因
        2.2.3 借壳上市绩效
        2.2.4 文献述评
第3章 文化传媒行业发展现状与借壳上市情况
    3.1 文化传媒行业发展概况
        3.1.1 行业现状及特点
        3.1.2 行业发展趋势
        3.1.3 行业发展瓶颈
    3.2 文化传媒行业借壳上市情况
        3.2.1 借壳上市现状
        3.2.2 借壳上市动因
第4章 慈文传媒借壳上市动因分析
    4.1 案例背景介绍
        4.1.1 交易双方基本情况
        4.1.2 重组方案介绍
        4.1.3 交易前后股份占比变动
        4.1.4 借壳上市存在的风险
    4.2 慈文传媒借壳上市动因
        4.2.1 融资动因
        4.2.2 制度动因
        4.2.3 战略动因
        4.2.4 协同动因
        4.2.5 政策鼓励和宣传效应
第5章 慈文传媒借壳上市绩效研究
    5.1 短期绩效研究
    5.2 长期绩效研究
        5.2.1 财务指标分析
        5.2.2 非财务指标分析
        5.2.3 EVA评价法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启示与建议
    6.3 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5)快递企业上市路径及其财务影响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回顾
        1.2.1 国外文献回顾
        1.2.2 国内文献回顾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框架
    1.4 论文创新点与特色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快递企业
        2.1.2 上市路径
        2.1.3 财务影响
    2.2 基础理论
        2.2.1 市场分割理论
        2.2.2 流动性假说
        2.2.3 投资者认知假说
        2.2.4 熟悉偏好理论
        2.2.5 信号假说
    2.3 财务影响的评价方法
        2.3.1 杜邦分析法
        2.3.2 沃尔综合评分法
        2.3.3 财务指标法
第三章 快递业上市相关阐述
    3.1 我国快递业简史
    3.2 快递业的发展现状
        3.2.1 业务增长迅猛,市场规模巨大
        3.2.2 民营企业占主体,异地业务比重大
        3.2.3 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下滑
        3.2.4 经营模式不成熟,管理不完善
    3.3 快递企业上市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3.3.1 外部因素分析
        3.3.2 内部因素分析
    3.4 快递企业与资本市场
    3.5 快递业上市路径
        3.5.1 境内借壳上市
        3.5.2 境外VIE模式IPO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快递企业上市路径分析:以顺丰、中通为例
    4.1 案例选取
    4.2 顺丰A股借壳
        4.2.1 借壳双方基本情况
        4.2.2 借壳路径
    4.3 中通海外IPO
        4.3.1 中通快递
        4.3.2 IPO路径
    4.4 路径分析
        4.4.1 相关交易所上市标准
        4.4.2 估值水平与融资情况
        4.4.3 成本费用与时间成本
        4.4.4 潜在风险与市场监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快递企业上市的财务影响分析
    5.1 财务绩效评价方法选择与指标体系构建
        5.1.1 本文拟采用的财务分析方法
        5.1.2 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
    5.2 上市前后的财务影响分析
        5.2.1 偿债能力分析
        5.2.2 营运能力分析
        5.2.3 盈利能力分析
        5.2.4 发展能力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6.1 已上市快递企业风险防范的建议
    6.2 预上市快递企业的相关建议
    6.3 国家政策层面的相关建议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可能的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定向增发与私募发行
        2.1.2 非公开发行与重组增发
        2.1.3 定价发行方式与竞价发行方式
        2.1.4 发行折价与发行收益
        2.1.5 控股股东、大股东与实际控制人
        2.1.6 投资者保护与中小投资者
    2.2 定向增发研究综述
        2.2.1 定向增发融资动因研究
        2.2.2 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研究
        2.2.3 定向增发与资产证券化研究
        2.2.4 定向增发的绩效研究
    2.3 定向增发发行折价研究回顾
        2.3.1 定向增发折价的度量
        2.3.2 定向增发折价研究的文献综述
    2.4 投资者权益保护内涵与度量
        2.4.1 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内涵研究
        2.4.2 投资者权益保护度量研究
    2.5 我国股权再融资的发展
        2.5.1 股权再融资发展概述
        2.5.2 股权再融资政策的发展
    2.6 我国定向增发政策分析
        2.6.1 非公开发行的核心政策
        2.6.2 非公开发行的政策流程
        2.6.3 非公开发行与重大资产重组
3 理论分析框架
    3.1 我国定向增发折价现状分析
        3.1.1 成熟市场定向增发折价现状分析
        3.1.2 我国定向增发折价现状分析
        3.1.3 我国定向增发折价与成熟市场的比较
        3.1.4 我国定向增发利益主体风险分析
        3.1.5 现状分析总结
    3.2 定向增发政策对折价的影响分析
        3.2.1 定价方式与发行折价
        3.2.2 政策行为与发行折价
    3.3 定向增发折价的理论根源分析
        3.3.1 定向增发的融资溢价与财富转移
        3.3.2 定向增发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分析
        3.3.3 大股东操纵内容
    3.4 定向增发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的作用机制
        3.4.1 投资者保护对象的界定
        3.4.2 定向增发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
    3.5 分析框架
4 政策修订行为对折价影响的统计分析
    4.1 政策行为分析与发行折价
        4.1.1 政策行为分析
        4.1.2 政策修订行为对发行折价的影响分析
    4.2 统计检验
        4.2.1 《创业板管理办法》对发行折价影响的统计检验
        4.2.2 《重组办法》(证监会令第109)对发行折价影响的统计检验
    4.3 本章小结
5 政策运行时间管理行为对折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政策行为分析与研究假说
        5.1.1 证监会政策倾向性分析
        5.1.2 政策运行时间管理行为对发行折价的影响与研究假说
    5.2 研究设计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2.2 变量设置
        5.2.3 模型设定
    5.3 实证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
        5.3.2 回归分析
        5.3.3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5.4.1 审批管理时间行为评价
        5.4.2 结语
6 大股东对定向增发定价方式选择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定价方式与研究假说
        6.1.1 定价方式选择机制与操纵空间分析
        6.1.2 大股东利益分析与研究假说
    6.2 研究设计
        6.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2.2 变量设置与说明
        6.2.3 模型设定与研究方法
    6.3 实证分析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2 回归分析
        6.3.3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7 大股东净效应对定向增发折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7.1 定向增发政策分析与研究假说
        7.1.1 竞价发行方式大股东净效应对发行折价影响分析
        7.1.2 定价发行方式大股东净效应对发行折价影响分析
    7.2 研究设计
        7.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2.2 模型设定与研究方法
    7.3 实证分析
        7.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7.3.2 回归分析
        7.3.3 稳健性检验
        7.3.4 实证分析小结
    7.4 本章小结
8 投资者保护对定向增发折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8.1 投资者保护对折价的影响机制与研究假说
        8.1.1 投资者保护对折价的影响路径
        8.1.2 竞价发行方式下的投资者保护与研究假说
        8.1.3 定价发行方式下的投资者保护与研究假说
    8.2 研究设计
        8.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8.2.2 模型设定与研究方法
    8.3 实证分析
        8.3.1 描述性统计
        8.3.2 回归分析
        8.3.3 稳健性检验
    8.4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的研究
    9.1 全文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后续研究与未来展望
        9.3.1 后续的研究内容
        9.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投资者异质预期对中国IPOs异常收益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文章结构
    1.5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投资者行为与IPOs市场表现
    2.2 询价发行机制的研究评述
    2.3 计算实验金融建模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计算实验金融平台分析
    3.1 计算实验平台概述
    3.2 计算实验金融市场模型分析
    3.3 人工股票市场的统计特征
    3.4 人工金融市场
        3.4.1 Kim和Markowitz—投资组合保险模型(Portfolio Insurers Models)
        3.4.2 Brock和Hommes —自适应信念系统
        3.4.3 Levy,Levy,Solomon—微观仿真
        3.4.4 Lux和Marchesi—随机交互和比例定律
        3.4.5 Takahashi和Terano—基于行为金融的投资系统
        3.4.6 Hoffmann et al—股票交易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IPO股票统计性分析
    4.1 IPOs上市前后财务表现
        4.1.1 破发组股票上市前后财务指标分析
        4.1.2 中间组股票上市前后财务指标分析
        4.1.3 非破发组股票上市前后财务指标分析
    4.2 IPOs上市首日IPOs基本信息分析
    4.3 破发股票价格回复现象分析
第五章 异质预期对IPO股票异常收益的影响
    5.1 研究概述
    5.2 异质预期文献综述
    5.3 计算实验平台及参数设计
        5.3.1 计算实验平台概述
        5.3.2 参数设计
    5.4 投资者异质预期对IPOs定价和长期表现的影响
        5.4.1 实验设计
        5.4.2 机构投资者异质预期实验结果
        5.4.3 个体投资者异质预期实验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中国创业板IPO发售机制研究 ——基于创业板IPO价格的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概念释义
        1.1.2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框架和内容
        1.2.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我国创业板IPO发售机制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IPO定价理论
        2.1.1 IPO定价理论内容介绍
        2.1.2 IPO定价理论对我国创业板IPO定价的指导意义
    2.2 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理论
        2.2.1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2.2.2 新制度经济学对我国创业板IPO定价的指导意义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IPO定价发售制度演变及现状分析
    3.1 我国IPO发售机制的演变
        3.1.1 我国IPO定价发售制度总体上的风格转换
        3.1.2 我国IPO定价发售具体制度上的变迁
    3.2 中国创业板公司IPO发售制度的现状
        3.2.1 创业板公司特征
        3.2.2 我国创业板IPO发售制度执行现状分析
4. 创业板IPO审核制度
    4.1 审批制、核准制和注册制
        4.1.1 审批制、核准制和注册制的定义比较和适用条件
        4.1.2 核准制与注册制的优劣分析
    4.2 国外主要成功创业板市场的审核制度经验
    4.3 我国创业板审核制度和程序
    4.4 我国创业板IPO的审核制度存在的制度性缺陷和选择
        4.4.1 创业板在当前审核机制暴露的制度性缺陷
        4.4.2 我国的审核制度选择
    4.5 小结
5. 创业板公司定价制度实证研究
    5.1 IPO定价制度
    5.2 我国创业板询价制度及实施情况
        5.2.1 用随机前沿方法检验我国创业板没有压低价格
        5.2.2 基于乐观情绪的IPO抑价模型检验投资者情绪对定价的影响
        5.2.3 创业板IPO后期价格行为实证检验
    5.3 创业板定价偏高的制度分析
    5.4 小结
6. 创业板的分配制度
    6.1 我国分配制度
        6.1.1 新股分配体制发展与变迁
        6.1.2. 创业板的分配机制
    6.2 承销商具有分配权的机构投资者行为运行机理
        6.2.1 机制设计理论研究股票分配情况
        6.2.2 机构投资者获得大份额IPO股票的原因分析
    6.3 新股的分配过程
        6.3.1 最优机制与基础模型分析
        6.3.2 发行人、承销商最优机制下的IPO股票分配模型
        6.3.3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募集资金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6.4 小结
7.我国创业板IPO发售机制及配套交易制度设计
    7.1 多层次市场制度建设
        7.1.1 多层次的交易场所
        7.1.2 建立活跃的后备市场交易制度
        7.1.3 打通转板通道,提升审核效率
    7.2 创业板IPO发售制度设计
        7.2.1 对核准制度的调整
        7.2.2 风险和责任匹配的定价和分配制度
        7.2.3.有限引人存量发行机制
    7.3 创业板交易制度设计
    7.4 创业板退市制度及退市配套制度设计
        7.4.1 我国创业板的退市制度评价
        7.4.2 完善投资者救济的司法制度
    7.5 小结
8.结论与缺憾
    8.1 本文结论
    8.2 缺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9)我国A股市场新股抑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论文的框架
    1.3 研究方法、研究的难点、创新及不足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难点
        1.3.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2 IPO 抑价研究文献综述
    2.1 IPO 抑价研究发展脉络
    2.2 国外文献综述
        2.2.1 基于一级市场的折价理论
        2.2.2 IPO 抑价的二级市场解释
        2.2.3 西方新股抑价理论述评
    2.3 国内文献综述
        2.3.1 IPO 抑价的描述
        2.3.2 西方理论的检验
        2.3.3 IPO 抑价的解释
        2.3.4 研究不足之处
3 我国新股首日抑价现象及原因分析
    3.1 我国A 股市场的发展状况
        3.1.1 我国股票市场的规模情况
        3.1.2 我国股票市场的交易情况
        3.1.3 我国股票市场融资情况
    3.2 我国新股首日抑价现象
        3.2.1 我国新股首日抑价现象描述
        3.2.2 世界主要国家新股抑价情况
        3.2.3 低中签率、巨额资金冻结与高换手率
        3.2.4 高市盈率、高发行价
        3.2.5 发行制度改革后第一单频遭爆炒
    3.3 我国新股首日抑价原因分析
        3.3.1 新股抑价的理论解释
        3.3.2 我国新股抑价解释的主要观点
        3.3.3 新股抑价解释的微观主体视角
4 主流估值理论及新股定价影响因素分析
    4.1 国内外新股定价理论综述
        4.1.1 国外新股定价理论综述
        4.1.2 国内新股定价理论研究现状
    4.2 主流公司估值理论及适用性分析
        4.2.1 成本法
        4.2.2 现金流量贴现法(DCF)
        4.2.3 市场法
        4.2.4 期权定价模型
        4.2.5 多因素定价模型
        4.2.6 各种定价模型的适用性及局限性
        4.2.7 各估值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4.3 新股发行定价的影响因素
        4.3.1 内部因素
        4.3.2 外部因素
5 价格发现机理及新股发行机制
    5.1 价格发现机制概述
        5.1.1 商品的价格发现机制
        5.1.2 IPO 的价格发现机制
    5.2 新股发行监管制度
        5.2.1 三种新股发行监管机制简述
        5.2.2 三种新股发行监管制度的比较
        5.2.3 成熟市场新股发行监管制度案例
    5.3 主流新股定价方式简介
        5.3.1 固定价格机制
        5.3.2 拍卖机制
        5.3.3 累计投标询价制
        5.3.4 混合机制
    5.4 几种基本定价方式的比较及其国际趋势
        5.4.1 几种基本定价方式的比较
        5.4.2 新股定价方式的国际趋势及评价
6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迁
    6.1 我国新股发行监管制度变迁历程
        6.1.1 审批制阶段(2001.3.16 以前)
        6.1.2 核准制阶段(2001.3.17 至今)
    6.2 我国股票定价方式变迁
        6.2.1 我国股票定价方式的五大时期
        6.2.2 小结
    6.3 新股发行方式的变迁
        6.3.1 1999 年以前的新股发行方式
        6.3.2 1999 年后的新股发行方式
        6.3.3 小结
    6.4 我国最新新股发行体制改革
        6.4.1 我国新股之怪状
        6.4.2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
        6.4.3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效果
        6.4.4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评价
7 我国新股抑价的实证分析
    7.1 样本、变量的选择与描述
        7.1.1 样本的选取
        7.1.2 变量的选取与描述
        7.1.3 样本时期的划分
    7.2 样本变量的描述统计
        7.2.1 新股抑价描述统计
        7.2.2 全部变量描述统计
    7.3 我国新股抑价的计量分析
        7.3.1 建模过程
        7.3.2 实证分析过程
        7.3.3 估计结果
        7.3.4 统计结果分析
    7.4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7.4.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4.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参与的课题及发表的文章
致谢

(10)异质预期对IPO抑价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异质预期
        1.2.2 有意抑价和无意抑价
        1.2.3 机构投资者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特色及创新之处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IPO 抑价理论综述
        2.1.1 国外IPO 抑价理论
        2.1.2 国内IPO 抑价理论
    2.2 异质预期文献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不同发行机制下异质预期对IPO 抑价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IPO 发行方式简介
        3.2.1 议价法
        3.2.2 竞价法
    3.3 不同发行机制下的IPO 抑价模型
        3.3.1 问题的描述和条件假设
        3.3.2 固价格发行IPO 发行价的确定
        3.3.3 询价发行机制下的IPO 发行价确定
    3.4 IPO 抑价比较分析
    3.5 数值分析
        3.5.1 IPO 抑价比较分析
        3.5.2 IPO 有意抑价比较分析
        3.5.3 IPO 无意抑价比较分析
    3.6 实证分析
        3.6.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3.6.2 异质预期代理指标
        3.6.3 研究变量选择
        3.6.4 实证检验结果
    3.7 本章小结
4 机构和发行人异质预期对IPO 抑价影响
    4.1 引言
    4.2 IPO 均衡定、抑价模型
        4.2.1 问题描述和条件假设
        4.2.2 发行人最优定价区间
        4.2.3 机构投资者最优报价策略
        4.2.4 IPO 均衡定价及抑价模型
    4.3 发行人与机构投资者行为对抑价的影响
        4.3.1 发行人与机构投资者对新股价值不存在分歧(同质预期)
        4.3.2 发行人与机构投资者对新股价值存在分歧(异质预期)
    4.4 数值分析
    4.5 实证研究
        4.5.1 样本选择数据来源
        4.5.2 研究变量的选择
        4.5.3 实证检验结果
    4.6 结语
5 机构和潜在投资者异质行为对IPO 抑价影响
    5.1 引言
    5.2 问题描述和基本假设
    5.3 询价下IPO 均衡定价
        5.3.1 发行人最优定价区间
        5.3.2 机构投资者最优报价
        5.3.3 IPO 均衡定、抑价模型
    5.4 投资者同、异质预期对IPO 抑价的影响
        5.4.1 机构和潜在投资者同质对IPO 抑价影响
        5.4.2 机构和潜在投资者异质对IPO 抑价影响
        5.4.3 机构和潜在投资者行为对IPO 抑价比较
    5.5 数值分析
        5.5.1 机构和潜在投资者同质对抑价影响
        5.5.2 机构和潜在投资者异质对IPO 抑价影响
    5.6 实证分析
        5.6.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5.6.2 研究变量选择
        5.6.3 实证检验结果
    5.7 本章小结
6 机构投资者异质对IPO 抑价影响
    6.1 引言
    6.2 机构投资者行为与IPO 均衡定价
        6.2.1 问题描述和基本假设
        6.2.2 机构投资者异质下IPO 均衡定价
        6.2.3 机构投资者同质下的IPO 均衡定价
    6.3 定、抑价比较和数值分析
    6.4 实证研究
        6.4.1 样本选择数据来源
        6.4.2 研究变量的选择
        6.4.3 实证检验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本文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四、对不同IPO方式下IPOs市场行为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子教育产品的经济分析[D]. 孟庆蛟. 山东大学, 2020(08)
  • [2]风险投资对被投资企业影响的研究 ——IPO业绩、创新能力与估值[D]. 阙江静. 中央财经大学, 2020
  • [3]交易方式选择的微观动因和流动性分析 ——来自新三板市场的证据[D]. 李金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12)
  • [4]慈文传媒借壳上市动因及绩效研究[D]. 谷子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5]快递企业上市路径及其财务影响探究[D]. 胡仕民. 福州大学, 2018(03)
  • [6]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问题研究[D]. 熊发礼.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投资者异质预期对中国IPOs异常收益影响的研究[D]. 王慧. 天津大学, 2014(03)
  • [8]中国创业板IPO发售机制研究 ——基于创业板IPO价格的制度分析[D]. 王鸿.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8)
  • [9]我国A股市场新股抑价问题研究[D]. 郭敏欣.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12)
  • [10]异质预期对IPO抑价影响研究[D]. 张小成. 重庆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不同IPO方式下IPO市场行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