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稀土氧化物掺杂对PVC和PP性能的影响

纳米稀土氧化物掺杂对PVC和PP性能的影响

一、纳米稀土氧化物的掺杂对PVC和PP性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潘颖慧[1](2021)在《稀土与CNTs对原位生成Mo2NiB2金属陶瓷的协同强韧化》文中研究指明Mo2NiB2基金属陶瓷具有出色的高温性能,且耐磨耐腐以及高温抗氧化性能优良,在热作模具和耐磨工具的制作中使用广泛,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Mo2NiB2基金属陶瓷本身脆性大、强度相对不高,在工业生产中受到限制,阻碍了该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因此,解决Mo2NiB2基金属陶瓷的劣势,提高其强度和韧性意义重大。本文利用真空液相烧结方法制备了Mo2NiB2基金属陶瓷,研究了添加不同含量的纳米La2O3稀土、碳纳米管(CNTs)以及纳米La2O3/CNTs共掺杂条件下的金属陶瓷组织与性能的变化,并通过对比总结Mo2NiB2基金属陶瓷材料在多种强韧化机制协同作用下的增强增韧效果。首先,在金属陶瓷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纳米La2O3,分析其对金属陶瓷材料增强增韧作用规律,结果表明:适量纳米La2O3的添加可以抑制金属陶瓷晶粒长大,起到细化晶粒作用,样品的组织分布变均匀,力学性能也有提高;当添加0.5wt%的纳米La2O3时,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其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了88.7 HRA、1609.5 MPa和16.4 MPa·m1/2。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是主要的强韧化机理。其次,采用化学镀方法在CNTs表面镀覆Ni层,制备了不同含量镀镍CNTs掺杂的Mo2NiB2基金属陶瓷,评价了试样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添加1.0wt%镀镍CNTs时,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显着提高,其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了87.8 HRA、1579.4MPa和17.4 MPa·m1/2。CNTs对Mo2NiB2基金属陶瓷的增韧是桥联作用、拔出效应和裂纹偏转等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纳米La2O3和CNTs对金属陶瓷的强韧化效果,本文制备了La2O3-CNTs共掺杂条件的Mo2NiB2基金属陶瓷。试验结果表明:La2O3-CNTs共掺杂条件下的金属陶瓷材料晶粒细化效果比二者单独添加的效果更好。La2O3-CNTs协同作用下更有利于提高Mo2NiB2基金属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Mo2NiB2+0.5wt%La2O3+1.0wt%CNTs共掺杂条件下的金属陶瓷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89.1 HRA、1620.3 MPa和17.8MPa·m1/2。La2O3-CNTs共掺杂的金属陶瓷的强韧化机理主要为细晶强化、裂纹偏转、裂纹桥联和碳纳米管的拔出效应。

徐成成[2](2020)在《纳米稀土氧化物/Sb2O3/BEO-PB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作为一种半结晶型热塑性塑料,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优良,但对缺口敏感和极易燃烧的缺点严重限制其使用范围。以溴化环氧树脂(BEO)为阻燃剂、纳米三氧化二锑(Sb2O3)为协效阻燃剂制备的Sb2O3/BEO-PBT复合阻燃材料使得PBT的阻燃性能获得极大的改善,但纳米Sb2O3颗粒的加入降低了PBT的力学性能,所以在保持Sb2O3/BEO-PBT复合材料优良阻燃性能的同时提高力学性能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Sb2O3/BEO-PBT基础上添加不同的纳米稀土氧化物制备纳米稀土氧化物/Sb2O3/BEO-PBT复合材料,研究不同的纳米稀土氧化物对复合材料结晶性能、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概括如下:(1)制备Nd2O3/PBT、CeO2/PBT和La2O3/PBT复合材料,研究不同的稀土氧化物对PBT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稀土氧化物提高了PBT成核效率,加快了结晶速率,降低了活化能;稀土氧化物的添加对PBT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均有提高,其中,CeO2/PBT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好。(2)选择钛酸酯偶联剂NDZ-201为改性剂,分别改性纳米Sb2O3、CeO2和Nd2O3颗粒,发现改性后颗粒的晶型结构没有发生改变;通过检测各样品的Zeta电位发现在改性剂用量为5wt.%时,纳米Sb2O3、Nd2O3和CeO2颗粒电位绝对值均达到最大,纳米Nd2O3和CeO2的粒径测量结果最小,平均粒径分别是63 nm和78 nm,而纳米Sb2O3在NDZ-201用量为7 wt.%时平均粒径最小。(3)纳米Nd2O3颗粒在Sb2O3/BEO-PBT中起到异质成核的作用,适量的纳米Nd2O3可以提高Sb2O3/BEO-PBT阻燃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当改性纳米Nd2O3含量为0.4 wt.%时,Nd2O3/Sb2O3/BEO-PBT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63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8.3 KJm-2,二者均达到最大值;纳米Nd2O3颗粒的添加使Sb2O3/BEO-PBT阻燃体系的极限氧指数(LOI)略有降低,但Nd2O3/Sb2O3/BEO-PBT复合材料的垂直燃烧测试(UL94)仍处于V-0级。(4)纳米CeO2的含量对CeO2/Sb2O3/BEO-PBT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有较大影响,适量的纳米CeO2可以提高CeO2/Sb2O3/BEO-PBT阻燃复合材料的结晶度,且含未改性纳米CeO2的CeO2/Sb2O3/BEO-PBT复合材料的结晶度低于含改性纳米CeO2的结晶度;随着纳米CeO2含量的增多,CeO2/Sb2O3/BEO-PBT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缺口冲击强度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改性纳米CeO2对CeO2/Sb2O3/BEO-PBT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提升更大;纳米CeO2颗粒降低了CeO2/Sb2O3/BEO-PBT的LOI,但其UL94等级仍处于V-0级。

雍明[3](2019)在《亲水界面和微反应位的构建对聚氯乙烯超滤膜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氯乙烯(PVC)耐受性好、机械性能优良且经济易得,是一种良好的成膜材料。但是PVC膜表面能较低,水不润湿铺展,亲水性较差,且在PVC合成过程中含有大量羟基的组分被吸附到PVC主链上,从而使PVC膜表面呈荷负电。在疏水和静电的作用下,污染物易吸附或沉积在PVC膜表面或孔道内部,导致PVC膜被污染、渗透通量下降,制约了其更广泛的应用。因此,在PVC膜中构建亲水界面和微反应位(MRLs)以改善PVC膜的亲水性、渗透性和耐污染性等综合性能以及对其机理和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前景。首先,利用木质素含有丰富亲水基团的结构特点及与PVC氯原子间的氢键作用,以木质素(lignin)为改性剂通过加热和外场超声的作用加入到PVC中形成均匀的溶胶后制备成在膜内和膜表面具有亲水界面的lignin/PVC超滤膜,从而减轻了污染物和膜的相互作用以提高PVC膜的耐污染能力。lignin/PVC超滤膜的含油废水渗透通量为PVC膜的1.09-2.41倍,油截留率保持在81.12%以上。采用曼尼希反应合成了荷正电,具有刚性结构且强亲水性的木质素胺(AL)。以AL为改性剂加入到PVC中制备成在膜内和膜表面具有亲水性和荷正电的AL/PVC超滤膜,从而通过亲水界面和静电排斥作用减弱污染物和膜的相互作用以改善PVC膜的耐污染性等综合性能。AL/PVC超滤膜的表面Zeta电位从-33.58mV增加到-21.79 mV,含油废水的渗透通量为PVC膜的1.63-2.87倍,油的截留率可达94.97%。最后,以AL为致孔剂,钇和镧为掺杂元素,经过包覆和酸化改性等手段制备扩孔的YxLayZr1-x-yO2包覆TiO2微球固体超强酸(SYLZr-Ti)粒子。利用机械力消除粒子间的硬团聚从而将SYLZr-Ti粒子均匀分散到PVC中形成具有MRLs的SYLZr-Ti/PVC超滤膜,通过降解或抑制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在膜表面和孔道内的形成以更好地提高PVC膜的耐污染能力。AL的扩孔作用可提高有机污染物的扩散效率,强化质量传递过程,粒子的甲基橙降解率高达40.64%;钇和镧的掺杂能稳定ZrO2的四方晶相并增强固体超强酸的酸性,粒子的Hammet酸度可达-15.73。另外,具有MRLs的SYLZr-Ti/PVC超滤膜对甲基橙和Fe2O3的降解率可达14.48%和16.23%,含油废水的渗透通量可达PVC膜的1.25-3.58倍,油的截留率可达97.97%,具有较好的耐污染性能。通过研究表明,相比lignin/PVC超滤膜,AL/PVC超滤膜具有更好的亲水性和渗透通量,而SYLZr-Ti/PVC超滤膜可更有效地净化含油废水且耐污染能力更佳。因此,AL和SYLZr-Ti粒子在改善PVC膜的亲水性、渗透性和耐污染性等综合性能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葛瑞祥,曹鸿璋,于晓丽,陈明光,张玉玺,赵峰[4](2019)在《微纳米稀土化合物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微纳米稀土化合物因其特殊的理化性能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如何实现微观形貌、粒径大小的可控合成是拓展微纳米稀土化合物应用领域和提升微纳米稀土化合物产品附加值的关键。目前,国内在稀土分离、提取方面已远超世界其他国家,但在微纳米稀土化合物的可控合成及合理应用方面还有待提高。本文从固相法、液相法两个方面对微纳米稀土化合物的制备进行了综述,对比了不同方法的使用条件及优缺点,并从提高耐热性能、阻燃性能、增强增韧、防腐抗菌等几个方面就其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微纳米稀土化合物的深入研究及应用提供思路。

乔慧娜[5](2018)在《生物探针用纳米稀土氧化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多元醇法制备Gd2O3:Tb3+纳米颗粒,分别按比例称取一定量的GdCl3·6H2O、TbCl3·6H2O及其他金属掺杂离子混合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200ml的DEG后室温下磁力搅拌12 h,再加入一定量的10mol/L NaOH溶液继续搅拌6 h,合成纳米Gd2O3:Tb3+溶液;在避光条件下向已制得的纳米Gd2O3:Tb3+溶液分别加入包裹液(由APTES、TEOS和FITC配成)、水解液(由TEA、H2O合成),磁力搅拌48h得到核壳结构的纳米Gd2O3:Tb3+/SiOx溶液。将制得溶液在真空干燥箱于160℃干燥成粉末后置入马弗炉中800℃煅烧得到粉体。粒径尺寸分析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进行测定。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样品的晶体结构,辐射源为Cu-Ka射线(λ=0.15405 nm)。样品的形貌特征由Zeiss SUPRA40场发扫描电镜和Tecnai G2 F20透射电镜进行表征。采用Cary Eclipse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产物的发射光谱、激发光谱。(1)煅烧温度的改变将导致纳米Gd2O3:Tb3+的晶相的不同。当煅烧温度为600℃时,前驱体还未完全转变为立方相的Gd2O3;当煅烧温度为800℃时,样品为转变完全的立方相Gd2O3:Tb3+;当煅烧温度为1000℃时,样品开始由立方相转变为六方相。(2)Tb3+掺杂浓度分别为2.5%、5%、7.5%时得到的纳米Gd2O3通过荧光光谱检测分析发现:Tb3+掺杂浓度为5%时,纳米氧化钆的发光性能最好。当Tb3+掺杂浓度较低(2.5%)时,Gd3+向Tb3+发生能量传递的耦合系统较少导致纳米氧化钆发光性能较低;当Tb3+掺杂浓度较高(7.5%)时,Tb3发生浓度猝灭降低了发光强度。(2)采用多元醇方法在二甘醇(DEG)溶剂中分别添加不同次数及总量的NaOH制备出了球状和棒状的纳米Gd2O3:Tb3+。经X射线衍射仪表征分析发现:球状和棒状纳米晶样品均为立方相的Gd2O3,形态的改变不影响纳米Gd2O3:Tb3+的晶相。但由于球状与棒状的长径比不同,球状纳米颗粒具有较小的长径比、较低的表面能使得球状纳米Gd2O3:Tb3+相比棒状纳米Gd2O3:Tb3+具有更好的发光性能。(3)采用多元醇法制备出纳米晶Gd2O3:Tb3+/Zn2+,当过渡族金属元素Zn2+掺杂浓度为0.05mmol时,纳米晶的发光性能最佳。掺杂不同浓度Zn2+的纳Gd2O3:Tb3+均为立方相Gd2O3表明:Zn2+的掺杂不会改变基质的晶相且适量浓度的Zn2+提高纳米Gd2O3:Tb3+的结晶性。(4)利用多元醇法和固相反应法制备出纳米晶Gd2O3:Tb3+/Li+粉体,通过对比Li+不同掺杂比例的纳米晶样品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发现:Li+掺杂比例为98:2时,发光性能最好。由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可知,掺杂不同比例Li+的纳米Gd2O3:Tb3+均为立方相,基质的晶体结构未发生改变且图中未出现Li+的特征衍射峰,证明Li+已经完全进入了Gd2O3晶格。

肖围[6](2013)在《锂离子电池用复合型PVDF-HFP基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因其优异的安全性能自从研发以来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室温离子电导率低、机械性能差、界面稳定性差和所装配电池的锂离子迁移数低等缺点严重影响了聚合物电解质在电池体系中的应用。就上述问题,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下解决措施,以制备性能优异的实用聚合物电解质。本文首先通过对倒相法、直接干燥法和蒸气浴法所制备的凝胶型PVDF-HFP电解质的性能考察,确定采用倒相法作为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最佳工艺参数为:PVDF-HFP与DMF的固、液摩尔比为1:4,膜层制备温度为40℃,初成膜温度和时间分别为室温和90min,相转移过程时间为12h。在此基础上还考察了PVP、PEG-200和Urea三种不同造孔剂对所制备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影响,最后确定采用Urea作为造孔剂,其最佳添加量为PVDF-HFP质量的10%。相应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为2.823mS·cm-1,但其机械拉伸强度只有18.84MPa。采用向聚合物基体PVDF-HFP中添加ZSM-5、MCM-41和SAPO-11三种不同分子筛来提高所制备聚合物电解质的机械性能和室温离子电导率。通过对其性能测试表明,ZSM-5掺杂制备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机械拉伸强度上升到23.78MPa,且对应室温离子电导率为3.078mS·cm-1。为了更好地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本文对分子筛ZSM-5的表面进行了硅烷化处理,将其添加到聚合物基体PVDF-HFP中掺杂制备复合聚合物电解质。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得到了很好地改善,其中室温离子电导率和机械性能分别为3.851mS·cm-1和23.01MPa,但是该聚合物电解质与电极间的界面稳定性很差。为了改善所制备聚合物电解质与电极间的界面稳定性,本文通过向聚合物基体PVDF-HFP中添加经过硅烷表面处理的纳米La203颗粒来制备界面稳定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通过对其性能测试表明,该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不仅具有好的界面稳定性,在5天的储存时间内其界面阻抗值能快速稳定在560Ω,且具有3.546mS·cm-1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和5.1V的电化学工作窗口,热分解温度也上升到350℃。但是其所组装的电池体系中锂离子迁移数只有0.3157,严重制约了所制备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装配电池的倍率性能。本文通过水解缩合、自由基聚合和离子交换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单离子导体SiO2@Li+,并将其加入到聚合物基体PVDF-HFP中以改善所制备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组装电池体系的锂离子迁移数。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电池体系具有高达0.4374的锂离子迁移数、3.885mS·cm-1的室温离子电导率、5.2V的电化学工作窗口、440℃的热分解温度和良好的界面稳定性。将其组装成Li/PE/LiCoO2的电池性能测试表明,其在0.1C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51.1mAh·g-1,0.5C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42.6mAh·g-1,在0.2C和0.5C条件下的放电比容量保持率分别能达到0.1C条件下的97.43%和93.28%;所组装成Li/PE石墨电池在0.1C下的充电比容量为351.8mAh·g-1,且经过20次循环后,充电比容量和库仑效率分别为351.8mAh·g-1和100%,说明该电解质与正极材料LiCoO2和负极材料石墨都有很好的匹配性。此外,本文对单离子导体SiO2@Li+掺杂制备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所装配成Li/PE/LiCoO2和Li/PE/石墨电池体系在不同荷电态下的EIS谱图分析中发现,电池体系中的阻抗主要由电池本体阻抗Rb、电荷转移阻抗Rct和界面反应阻抗Rsf组成。且还发现在Li/PE/LiCoO2体系中,首次循环对电荷转移阻抗Rct的贡献最大;而在Li/PE/石墨电池体系中,首次循环对界面反应阻抗Rsf的贡献最大。图120幅,表20个,参考文献293条。

李军伟[7](2012)在《稀土改性空心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空心玻璃微珠(HGB)的表面功能化是提高HGB功能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HGB可用于填充聚合物制备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其关键是如何提高HGB和基体树脂之间的界面结合力。HGB也可作为载体,在其表面负载纳米材料构筑新型核壳复合结构,解决纳米材料易团聚、难分散的缺点,并可赋予HGB新的性能。本论文采用稀土材料对HGB进行表面改性,致力于研制HGB功能复合材料,对其开展微观结构和性能的研究。采用稀土镧络合物对HGB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PVDF/HGB复合材料,采用SEM、XRD、DSC测试方法研究PVDF/HGB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结晶性能。SEM分析显示HGB经过稀土镧络合物表面改性后,与PVDF基体的界面结合力明显增强。XRD结果表明HGB的加入没有改变PVDF的结晶结构。采用Jeziorny法和Mo法对PVDF和PVDF/HGB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GB抑制了PVDF的结晶,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采用稀土离子对HGB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HGB、HDPE/HGB、PS/HGB和ABS/HGB四种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经稀土离子表面改性后的HGB与高分子基体树脂的界面结合力得到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改善。硝酸钕表面改性的HGB可以促使PP产生少量β晶,但降低了PP的结晶速率。硝酸钕表面改性的HGB没有改变HDPE的晶型,其促使HDPE的相对结晶度增大。设计并制备了亚微米氧化锌包覆HGB复合结构,以HGB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在HGB表面制备ZnO种子层,再在低温液相条件下,在生长液中生长有序的ZnO亚微米棒,制备得到ZnO包覆HGB复合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在最佳反应条件下,HGB完全被ZnO亚微米棒包覆,ZnO亚微米棒具有良好的取向,截面呈六边形结构,平均直径为300~400nm,XRD分析表明ZnO亚微米棒为纤锌矿结构。ZnO种子层、生长液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条件影响复合结构的微观形貌。同时研究了稀土掺杂对HGB/ZnO复合结构的影响。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稀土氧化物包覆HGB复合结构,控制适宜的生长液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可制备“梭形”纳米CeO2包覆HGB复合结构,大部分CeO2纳米棒垂直于HGB表面。同时制备并表征了HGB/Y2O3、HGB/Dy2O3、HGB/Yb2O3和HGB/Y2O3:Eu3+复合结构。

潘熙锋[8](2011)在《高临界电流密度二硼化镁超导材料研究》文中认为二硼化镁(MgB2)作为一种新型的实用“磁体级”超导材料,在医用核磁共振超导磁体(MRI)和强磁场磁体应用方面有着广泛的前景;但是,由于缺少有效的磁通钉扎中心和多孔性特征,较低的临界电流密度(Jc)性能已成为制约该材料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瓶颈”。本论文围绕MgB2超导体Jc性能过低的特点,深入研究高密度MgB2超导体的制备方法以及不同类型掺杂剂共同掺杂的MgB2线带材,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少量Mg粉预添加的扩散法制备MgB2超导块材,发现该方法制备的MgB2超导体具有致密性高、MgO杂质含量低、超导相均匀和晶界钉扎性能良好等一系列优点。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石墨掺杂MgB2超导体,在5K、7T下Jc可以达到纳米C、碳纳米管等掺杂同样的水平,约2×104A/cm2;当2wt.%石墨掺杂时,在10K、自场下Jc达到5.8×105A/cm2,明显优于普通固相反应法制备的样品的性能。另外,利用该方法我们还进行了纳米Pr6O11掺杂研究,发现Pr6O11掺杂后可以加快Mg的扩散,降低Mg/B的反应温度和时间,提高MgB2超导体的Jc和不可逆场(Hirr);(二)系统研究了固相反应法制备的MgB2超导体性能,并首次在常压下制备得同时具有“致密无孔”和“纳米晶粒尺寸”特征的MgB2超导体。首先,通过不同Mg/B化学计量比对MgB2超导体磁通钉扎性能的影响,发现适量的Mg不足有利于提高Jc性能;当MgxB2中x=0.90-0.95时,Jc和磁通钉扎性能最好。其次,我们研究了纳米稀土氧化物掺杂的MgB2超导体性能,发现纳米Pr6O11掺杂后,Pr原子可以少量的替代MgB2晶格中的Mg原子,从而造成Tc轻微的下降,以及Jc、Hirr和磁通钉扎性能一定程度的提高;另外文中对过渡族铁磁性元素掺杂显着抑制MgB2的超导电性、而强顺磁性的稀土元素掺杂则不导致MgB2超导电性下降的机理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最后,文中以预处理后的无定形硼粉作为原料,通过控制残余甲苯的量,在常压下制备出了同时具有“致密无孔”和“纳米晶粒尺寸”特征的MgB2超导体;通过优化条件,使得纯的MgB2超导块材的密度提高到1.8-1.9g/cm3,该超导体的Hirr在20K时达到5.1T,Jc在10K、7T时超过1000 A/cm2。(三)文中首次研究了金属Ti和纳米SiC共同掺杂的MgB2带材Jc性能,并发现金属Ti掺杂后可以显着改善纯的和SiC单独掺杂的MgB2带材输运Jc性能。对于纯的MgB2带材,当10wt.%Ti掺杂、热处理条件为660¤/1h时Jc性能达到最佳,Ti掺杂对Jc的改善作用尤其体现在较低的磁场下。与SiC掺杂相比,Ti+SiC共同掺杂带材Jc性能提高了50-100%,如:660℃/1h热处理时,在4.2K、10T下,10mol%SiC掺杂带材Jc=4150 A/cm2;而5wt.%Ti+10 mol%SiC共掺带材Jc=7885 A/cm2。(四)通过对几种“不同类型”掺杂剂的共同掺杂研究,发现它们对MgB2超导带材Jc性能的提高可以起到累积效果。首先,文中研究了有机溶剂辅助混合掺杂的MgB2带材的超导性能,并发现采用乙基苯溶剂辅助混合可以系统提高纯的、Ti掺杂、SiC掺杂和Ti+SiC共同掺杂的MgB2带材Jc性能。其次,对苹果酸掺杂、C9H11NO掺杂、苹果酸+纳米SiC共同掺杂、苹果酸+C9H11NO共同掺杂以及Ti+CgH1iNO共同掺杂等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掺杂剂共同掺杂后,它们对MgB2带材Jc性能的影响可以达到累积效果,比如:660。C/lh热处理的样品,10wt.%苹果酸掺杂时Jc=7900A/cm2,5mol%SiC掺杂时Jc=9900A/cm2,而1 0wt.%苹果酸+5mmo1%SiC共同掺杂时Jc=14100A/cm2;600℃/4h热处理样品,10wt.%苹果酸掺杂时Jc=11300A/cm2,4wt.%C9H11NO掺杂时Jc=9200A/cm2,而10wt.%苹果酸+4wt.%C9H11NO共同掺杂时Jc=14900A/cm2。最后,文中研究了MgH2为原料的MgB2带材在“不同类型”掺杂剂共同掺杂后的性能,也证实了上述结论。

邓正荣[9](2009)在《重质超细碳酸钙改性聚氯乙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了不同的改性剂及改性工艺对超细重质CaCO3的表面改性,超细重质CaCO3与PVC基体的界面结合,添加不同质量份数超细重质CaCO3对PV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CaCO3/PV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断面形态。本文采用了硬酯酸及铝酸酯两种改性剂,分别对不同目数的重质碳酸钙进行了干法、湿法和复合改性。重点研究了复合改性5000目碳酸钙的填充量与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的关系。通过硬酯酸干法改性重质碳酸钙,考察了碳酸钙含量与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随着碳酸钙填充量增大,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及单缺口冲击强度均出现峰值;2500目、4000目及5000目的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14.7%,16.3%和24.5%;单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72%,240%和271%。重质碳酸钙经过铝酸酯湿法改性后,2500目、4000目及5000目的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14.9%,15.5%和26.5%;单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78%,248%和287%。5000目碳酸钙经复合改性后,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较硬酯酸改性和铝酸酯改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拉伸强度较纯PVC提高了38.4%,单缺口冲击强度较纯PVC提高了364.5%。碳酸钙高份数填充PVC时(50份),其拉伸强度也比纯PVC提高了11.8%,单缺口冲击强度也提高了198%。复合改性对高目数碳酸钙的改性效果良好,能够对复合材料起到增强增韧的作用。5000目CaCO3/PVC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随着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有利于材料的绝缘性性;5000目CaCO3/PVC复合材料的平均线膨胀系数随着随着碳酸钙含量的增大而降低,这对聚合物的尺寸稳定性十分有利。

连景宝[10](2009)在《稀土离子掺杂的Gd2O2SO4和Gd2O2S发光材料的合成、结构及性能》文中提出稀土发光材料已成为信息显示、照明工程、X射线增感屏、X射线断层扫描、光电二极管、生物标记和诊断、上转换激光器等领域的支柱材料。近年来,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热点主要有探索新型的发光基质和将传统的稀土发光材料超细化。本文开发了一种新型的Gd2O2SO4:Eu3+红色发光材料,研究了固-液法、均相沉淀法和共沉淀法来合成不同粒径的Gd2O2SO4:Eu3+发光粉的工艺,并对其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Gd2O2SO4:Eu3+发光粉不但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而且主发射峰波长为618nm,是最理想的红光,在高分辨的红色发光显示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另外,研究了还原法、均相沉淀法和共沉淀法来合成不同粒径的Gd2O2S:Pr3+发光粉,并对其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该粉体有望在“水窗”软X射线探测、X射线显微镜等领域得到应用。最后通过无压反应烧结法制备了Gd2O2S:Pr3+闪烁陶瓷,并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Gd2O3、Eu2O3和H2SO4为实验原料,通过固-液法合成了微米Gd2O2SO4:Eu3+发光粉。针对目前Gd2O2SO4晶体结构数据不全和电子结构数据缺乏的问题,根据Gd2O2SO4的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计算了Gd2O2SO4的晶体结构,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其电子结构。研究表明:Gd2O2SO4属于正交晶系结构,空间群为PMNB(No.62),晶胞参数为a=12.996A,b=8.117A,c=4.184A,并确定了晶胞中原子的位置和各原子间距离和角度。Gd202S04是具有间接带隙特征的绝缘体,计算的带隙值为4.9eV,比估算值8.4eV小。在270nm的紫外光激发下,(Gd0.95,Eu0.05)2O2SO4的主发射峰位于618nm,归属于Eu3+离子的5D0→7F2电偶极跃迁。采用Gd2O3、Eu2O3、H2SO4、尿素为实验原料,通过均相沉淀法合成了亚微米Gd2O2SO4:Eu3+发光粉。研究表明:在900℃煅烧温度下,通过控制尿素与Gd2(SO4)3的摩尔比(M)可以合成单相Gd2O2SO4,最佳的尿素与Gd2(S04)3的摩尔比M为10,此时所合成的Gd2O2SO4粉体颗粒呈球形,大小为300-500nm。在270nm的紫外光激发下,(Gd1x,Eux)2O2SO4亚微米发光粉的主发射峰位于618nm,归属于Eu3+离子的5D0→7F2电偶极跃迁,其猝灭浓度为5mol%,猝灭机理是电偶极与电偶极之间的相互作用,Eu3+离子5D0→7F2跃迁呈现e的单指数衰减行为。采用Gd2O3、Eu2O3、H2SO4和NaOH为实验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纳米Gd2O2SO4:Eu3+发光粉。研究表明:NaOH和Gd2(SO4)3的摩尔比m对前驱体的成分影响很大。当m<4时,所合成的前驱体成分为非晶的Gd2(OH)4SO4·nH2O,但产率较低;当m>4时,所合成的前驱体成分偏离Gd2(OH)4SO4·nH2O,其高温煅烧产物中含有Gd2O3相;最佳的m值为4。此时合成的前驱体在空气气氛下900℃煅烧2小时后可转化为高产率的单相Gd2O2SO4,所合成粉体颗粒呈准球形,大小为30-50nm,分散性良好。在270nm紫外光激发下,(Gd1-x,EUx)2O2SO4纳米发光粉的主发射峰位于618nm,归属于Eu3+离子的5Do→7F2电偶极跃迁,其猝灭浓度为10mol%,猝灭机理是Eu3+-Eu3+之间的交换相互作用,Eu3+离子5Do→7F2跃迁也呈现e的单指数衰减行为。但其发光强度和发光寿命均小于(Gd1-x,Eux)2O2SO4亚微米发光粉的发光强度和发光寿命。采用固-液法合成的Gd2O2SO4:Pr微粉为实验原料,通过还原法合成了微米(Gd1-x,Prx)2O2S发光粉。研究了Gd2O2S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能。研究表明Gd2O2S是具有间接带隙特征的半导体,计算带隙值为2.57eV,比实测光学带隙值4.37eV小。在303nm的紫外光激发下,(Gd1-x,Prx)2O2S的主发射峰位于515nm,归属于Pr3+离子的3p0→3H4跃迁,其猝灭浓度为1mol%。采用上述均相沉淀法和共沉淀法合成的Pr3+离子掺杂的前驱体为实验原料,分别合成亚微米和纳米Gd2O2S:Pr3+发光粉。研究表明:在流动氢气气氛下,两种方法合成的前驱体在700℃以上均能被还原成单相的Gd2O2S。前者合成的粉体颗粒呈球形,大小为300-500nm,后者合成的粉体颗粒呈准球形,大小为20-40nm。在303nm和300nm的紫外光激发下,(Gd0.99,Pr0.01)2O2S亚微米和纳米发光粉的主发射峰分别位于515nm和512nm,两者均归属于Pr3+离子的3P0→3H4跃迁,且该跃迁呈现e单指数衰减行为。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两者的发光强度和发光寿命均增加,但前者的发光强度和发光寿命均大于后者。采用固-液法合成的Gd2O2SO4:Pr微粉为实验原料,通过在氢气气氛下1750℃无压反应烧结法制备出相对密度大于99%的Gd2O2S:Pr3+闪烁陶瓷,并具有一定的发光性能。综上,本工作所合成的Gd2O2SO4:Eu3+和Gd2O2S:Pr3+发光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并且合成工艺简单,易于控制,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二、纳米稀土氧化物的掺杂对PVC和PP性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稀土氧化物的掺杂对PVC和PP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稀土与CNTs对原位生成Mo2NiB2金属陶瓷的协同强韧化(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 金属陶瓷概述
        1.2.1 金属陶瓷的定义
        1.2.2 金属陶瓷的分类和应用
    1.3 粉末冶金烧结工艺
    1.4 Mo_2NiB_2基金属陶瓷的烧结特性、组织、性能及成分对其性能的影响
        1.4.1 Mo_2NiB_2金属陶瓷的烧结特性
        1.4.2 Mo_2NiB_2基金属陶瓷的组织
        1.4.3 Mo_2NiB_2金属陶瓷的性能
    1.5 主要合金元素对Mo_2NiB_2基金属陶瓷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6 金属陶瓷的强韧化研究
        1.6.1 强度与断裂韧性
        1.6.2 纳米稀土在增强复合材料中的研究
        1.6.3 碳纳米管的应用研究进展
    1.7 试验方案设定及内容分析
        1.7.1 试验方案制定
        1.7.2 试验内容
        1.7.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原材料粉末
        2.1.2 稀土氧化物
        2.1.3 多壁碳纳米管
        2.1.4 成型剂及分散剂的选择
    2.2 实验方案
        2.2.1 稀土La_2O_3和CNTs的分散
        2.2.2 CNTs表面化学镀镍
        2.2.3 纳米La_2O_3/CNTs掺杂Mo_2NiB_2基金属陶瓷试样制备
    2.3 材料分析表征与性能测试
        2.3.1 密度测定
        2.3.2 硬度测定
        2.3.3 金相分析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形貌及EDS分析
        2.3.5 XRD物相分析
        2.3.6 压痕法测量断裂韧性
        2.3.7 抗弯强度
第3章 纳米La_2O_3对Mo_2NiB_2基金属陶瓷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与表征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La_2O_3稀土掺杂Mo_2NiB_2基金属陶瓷的物相分析
        3.3.2 La_2O_3稀土掺杂Mo_2NiB_2基金属陶瓷的显微组织
        3.3.3 La_2O_3稀土掺杂Mo_2NiB_2基金属陶瓷的密度和力学性能
        3.3.4 La_2O_3稀土掺杂Mo_2NiB_2基金属陶瓷的断口形貌
        3.3.5 La_2O_3稀土掺杂Mo_2NiB_2基金属陶瓷的强韧化机理
    3.4 小结
第4章 添加CNTs对Mo_2NiB_2基金属陶瓷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碳纳米管的化学镀镍
        4.2.1 预处理工艺
        4.2.2 碳纳米管的敏化和活化过程
        4.2.3 镀液配方及工艺
        4.2.4 碳纳米管镀层形貌及EDS分析
    4.3 实验与表征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CNTs掺杂Mo_2NiB_2基金属陶瓷的物相分析
        4.4.2 CNTs掺杂Mo_2NiB_2基金属陶瓷的微观结构
        4.4.3 CNTs掺杂Mo_2NiB_2基金属陶瓷的密度和力学性能
        4.4.4 CNTs掺杂Mo_2NiB_2基金属陶瓷的断口形貌
        4.4.5 CNTs掺杂Mo_2NiB_2基金属陶瓷的强韧化机理
    4.5 小结
第5章 La_2O_3-CNTs共掺杂对Mo_2NiB_2基金属陶瓷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与表征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La_2O_3-CNTs共掺杂Mo_2NiB_2基金属陶瓷物相分析
        5.3.2 La_2O_3-CNTs共掺杂Mo_2NiB_2基金属陶瓷显微结构
        5.3.3 La_2O_3-CNTs共掺杂Mo_2NiB_2基金属陶瓷的密度和力学性能
    5.4 La_2O_3-CNTs共掺杂对Mo_2NiB_2金属陶瓷的作用机理分析
    5.5 小结
第6 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摘要
Abstract

(2)纳米稀土氧化物/Sb2O3/BEO-PB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研究现状
        1.2.1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概述
        1.2.2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增韧研究
    1.3 纳米稀土氧化物的研究现状
        1.3.1 稀土元素的概述
        1.3.2 纳米稀土氧化物的制备技术及现状
        1.3.3 纳米稀土氧化物的应用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实验内容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流程
    2.4 试样制备
        2.4.1 Nano-Sb_2O_3 的制备
        2.4.2 纳米颗粒的改性
        2.4.3 复合粉体的制备
        2.4.4 复合材料的制备
    2.5 样品的表征及检测
        2.5.1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2.5.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5.3 纳米颗粒红外分析(FT-IR)
        2.5.4 纳米颗粒表面电位表征
        2.5.5 纳米颗粒表面润湿性分析
        2.5.6 纳米颗粒粒度测试
        2.5.7 纳米颗粒显微结构表征
        2.5.8 复合材料热失重分析(TG)
        2.5.9 阻燃性能检测
        2.5.10 力学性能测试
        2.5.11 形貌表征
第3章 稀土氧化物对稀土氧化物/PBT复合材料结晶性能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XRD分析
        3.2.2 DSC分析
        3.2.3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3.2.4 稀土氧化物的成核活性分析
        3.2.5 非等温结晶活化能分析
        3.2.6 力学性能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含量的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颗粒表面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XRD分析
        4.2.2 红外光谱分析
        4.2.3 改性机理分析
        4.2.4 Zeta电位分析
        4.2.5 粒度分析
        4.2.6 接触角分析
        4.2.7 透射电镜(TEM)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Nd_2O_3/Sb_2O_3/BEO-PBT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Nd_2O_3/Sb_2O_3/BEO-PBT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
        5.2.2 Nd_2O_3/Sb_2O_3/BEO-PBT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5.2.3 Nd_2O_3/Sb_2O_3/BEO-PBT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5.2.4 Nd_2O_3/Sb_2O_3/BEO-PBT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CeO_2/Sb_2O_3/BEO-PBT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结果与讨论
        6.2.1 CeO_2/Sb_2O_3/BEO-PBT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
        6.2.2 CeO_2/Sb_2O_3/BEO-PBT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6.2.3 CeO_2/Sb_2O_3/BEO-PBT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6.2.4 CeO_2/Sb_2O_3/BEO-PBT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3)亲水界面和微反应位的构建对聚氯乙烯超滤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超滤膜及膜污染
    1.2 聚氯乙烯超滤膜
        1.2.1 聚氯乙烯膜材料
        1.2.2 聚氯乙烯膜改性研究进展
    1.3 用于共混改性的木质素及其衍生物
    1.4 用于超滤膜改性的无机功能材料
        1.4.1 ZrO_2/SO_4~(2-)固体超强酸
        1.4.2 微反应位的抗污染机理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
        1.5.1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
        1.5.2 论文的主要工作
        1.5.3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lignin/PVC超滤膜的制备和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
        2.1.2 仪器和设备
        2.1.3 lignin/PVC超滤膜的制备
        2.1.4 lignin/PVC超滤膜的表征
        2.1.5 lignin/PVC超滤膜的性能评价
    2.2 lignin/PVC超滤膜的表征结果
        2.2.1 lignin/PVC超滤膜的DSC表征
        2.2.2 lignin/PVC超滤膜的XRD表征
        2.2.3 lignin/PVC超滤膜的SEM表征
        2.2.4 lignin/PVC超滤膜的FT-IR表征
        2.2.5 lignin/PVC超滤膜的XPS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木质素对PVC超滤膜孔隙率和平均孔径的影响
        2.3.2 木质素对PVC超滤膜亲水性的影响
        2.3.3 木质素对PVC超滤膜纯水通量的影响
        2.3.4 木质素对PVC超滤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2.3.5 lignin/PVC超滤膜处理含油废水
        2.3.6 lignin/PVC超滤膜的耐污染性能
    2.4 lignin/PVC超滤膜的长期运行实验
    2.5 lignin/PVC超滤膜耐污染性能的机理
    2.6 小结
第3章 AL/PVC超滤膜的制备及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
        3.1.2 仪器和设备
        3.1.3 AL的制备
        3.1.4 AL/PVC超滤膜的制备
        3.1.5 AL的表征方法
        3.1.6 AL/PVC超滤膜的表征方法
        3.1.7 AL/PVC超滤膜性能测试
    3.2 AL的表征结果
        3.2.1 AL的 FT-IR表征结果及分析
        3.2.2 AL的水接触角
        3.2.3 AL的热重表征
    3.3 AL/PVC超滤膜的表征
        3.3.1 AL/PVC超滤膜的FT-IR表征
        3.3.2 AL/PVC超滤膜的SEM表征
        3.3.3 AL/PVC超滤膜的水接触角
        3.3.4 AL/PVC超滤膜的力学性能
        3.3.5 AL/PVC超滤膜表面Zeta电位
    3.4 结果与讨论
        3.4.1 AL的添加量对膜孔隙率和平均孔径的影响
        3.4.2 AL的添加量对膜抗压实性能的影响
        3.4.3 AL/PVC超滤膜处理含油废水
        3.4.4 AL/PVC超滤膜的抗污染性能
    3.5 AL/PVC超滤膜的抗污染机理
    3.6 小结
第4章 Y_xLa_yZr_(1-x-y)O_2包覆TiO_2微球固体超强酸(SYLZr-Ti)的制备
    4.1 实验部分
        4.1.1 原料和试剂
        4.1.2 仪器和设备
        4.1.3 SYLZr-Ti粒子的制备
        4.1.4 SYLZr-Ti粒子的表征和性能测试
    4.2 SYLZr-Ti粒子的表征结果分析
        4.2.1 SYLZr-Ti的 XRD表征
        4.2.2 SYLZr-Ti的 FT-IR表征
        4.2.3 SYLZr-Ti的 SEM和粒径分布
        4.2.4 SYLZr-Ti的 TEM和 EDX表征
        4.2.5 SYLZr-Ti的 BET表征
    4.3 结果和讨论
        4.3.1 ZrO_2的包覆量对粒子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4.3.2 AL的加入量对粒子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4.3.3 镧的加入量对固体超强酸酸度的影响
    4.4 Y和 La的双金属掺杂对SYLZr-Ti酸性的增强机制
    4.5 小结
第5章 SYLZr-Ti/PVC超滤膜的制备和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试剂、材料和仪器
        5.1.2 SYLZr-Ti/PVC超滤膜的制备
        5.1.3 超滤膜的表征
        5.1.4 超滤膜的性能测试
        5.1.5 超滤膜清洗方法
    5.2 超滤膜的表征结果及讨论
        5.2.1 超滤膜的SEM表征
        5.2.2 超滤膜表面亲水性
        5.2.3 超滤膜的孔隙率和力学性能
    5.3 结果和讨论
        5.3.1 SYLZr-Ti/PVC超滤膜的纯水通量
        5.3.2 SYLZr-Ti/PVC超滤膜降解有机污染物
        5.3.3 SYLZr-Ti/PVC超滤膜分解金属氧化物
        5.3.4 SYLZr-Ti/PVC超滤膜的选择透过性
        5.3.5 不同填充粒子对PVC超滤膜处理含油废水的影响
    5.4 SYLZr-Ti/PVC超滤膜的清洗
        5.4.1 物理清洗对超滤膜通量的影响
        5.4.2 化学清洗对超滤膜通量的影响
    5.5 SYLZr-Ti/PVC超滤膜的长期运行实验
    5.6 SYLZr-Ti/PVC超滤膜的抗污染机理
    5.7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微纳米稀土化合物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纳米稀土化合物的制备
    1.1 液相法
        1.1.1 液相沉淀法
        1.1.2 水热法
        1.1.3 微乳液法
        1.1.4 溶胶-凝胶法
    1.2 固相法
2 微纳米稀土化合物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2.1 提高耐热性能
    2.2 提高阻燃性能
    2.3 增强增韧
    2.4 防腐抗菌
    2.5 促进结晶
    2.6 磁性填充剂
3 结语

(5)生物探针用纳米稀土氧化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稀土发光材料的基本概念与发光机理
        1.1.1 稀土元素的概念及电子层结构
        1.1.2 稀土离子的发光机理
    1.2 核壳结构纳米稀土氧化物的合成方法及特性
        1.2.1 纳米材料的结构特性
        1.2.2 纳米核壳结构材料
        1.2.3 纳米稀土氧化物的合成方法
        1.2.4 核壳结构纳米稀土氧化物的发光特性
    1.3 稀土发光材料的掺杂改性研究及应用
        1.3.1 纳米稀土发光材料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3.2 纳米稀土发光材料的改性研究
        1.3.3 纳米稀土发光材料的应用
    1.4 纳米稀土氧化物材料研究内容、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仪器及检测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检测方法及所用设备
        2.2.1 马尔文高灵敏纳米粒度分析仪
        2.2.2 荧光分光光度计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
        2.2.4 X射线衍射仪(XRD)
        2.2.5 场发射扫描电镜
第三章 不同煅烧温度及铽离子掺杂浓度的纳米氧化钆发光特性
    3.1 不同煅烧温度样品的制备与发光特性的表征
        3.1.1 不同煅烧温度下的核壳结构Gd_2O_3:Tb~(3+)的制备
        3.1.2 不同煅烧温度Gd_2O_3:5%Tb~(3+)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3.2 掺杂不同铽离子浓度的制备与发光特性的表征
        3.2.1 掺杂不同Tb~(3+)浓度的核壳结构Gd_2O_3:Tb~(3+)的制备
        3.2.2 不同Tb~(3+)掺杂浓度的Gd_2O_3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形貌的纳米氧化钆的制备与表征
    4.1 棒状与球状纳米氧化钆的制备
    4.2 棒状与球状的纳米氧化钆的晶体结构与形貌特征
    4.3 小结
第五章 金属离子对纳米氧化钆掺杂改性的影响
    5.1 锌离子掺杂对纳米氧化钆的粒径尺寸、结晶性能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5.1.1 不同Zn~(2+)掺杂浓度Zn~(2+)的Gd_2O_3:Tb~(3+)的制备
        5.1.2 不同Zn~(2+)掺杂浓度的Gd_2O_3:Tb~(3+)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5.2 锂离子掺杂对纳米氧化钆的粒径尺寸、结晶性能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5.2.1 不同Li~+掺杂比例的Gd_2O_3:Tb~(3+)的制备
        5.2.2 不同Li~+掺杂比例的Gd_2O_3:Tb~(3+)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锂离子电池用复合型PVDF-HFP基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概述
        1.2.1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
        1.2.2 聚合物电解质的优缺点
    1.3 聚合物电解质的分类及其研究进展
        1.3.1 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1.3.2 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
        1.3.3 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
        1.3.4 新型体系聚合物电解质
    1.4 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1.4.1 溶剂萃取法
        1.4.2 直接法
        1.4.3 倒相法
        1.4.4 静电纺丝法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聚合物电解质的理化性能表征
        2.3.1 形貌分析
        2.3.2 吸液率和孔隙率
        2.3.3 结晶度
        2.3.4 热稳定性
        2.3.5 机械性能
        2.3.6 电化学稳定窗口
        2.3.7 离子电导率
        2.3.8 界面性能
        2.3.9 锂离子迁移数
    2.4 电池性能测试
        2.4.1 正极的制备
        2.4.2 负极的制备
        2.4.3 性能测试
    2.5 其他性能表征
        2.5.1 表面形貌
        2.5.2 红外分析
3 PVDF-HFP基微孔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PVDF-HFP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3.2.1 制备方法
        3.2.2 不同方法制备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理化性能研究
        3.2.3 倒相法制备PVDF-HFP电解质膜的理论分析
    3.3 倒相法制备PVDF-HFP聚合物电解质的工艺优化
        3.3.1 PVDF-HFP与DMF的固液比
        3.3.2 初成膜温度
        3.3.3 初成膜时间
        3.3.4 浸泡时间
        3.3.5 倒相法制备PVDF-HFP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
    3.4 造孔剂对PVDF-HFP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影响
        3.4.1 PVDF-HFP微孔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3.4.2 不同造孔剂对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性能影响
        3.4.3 不同含量的尿素对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影响
        3.4.4 制备温度对微孔聚合物电解质膜形貌的影响
    3.5 PVDF-HFP微孔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
        3.5.1 电化学稳定窗口
        3.5.2 首次充放电性能
        3.5.3 倍率性能
    3.6 本章小结
4 改性分子筛掺杂PVDF-HFP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分子筛掺杂PVDF-HFP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4.3 不同添加量对PVDF-HFP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性能影响
        4.3.1 不同添加量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形貌的影响
        4.3.2 不同添加量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吸液率的影响
    4.4 不同分子筛对PVDF-HFP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影响
        4.4.1 不同分子筛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形貌的影响
        4.4.2 不同分子筛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吸液率的影响
        4.4.3 不同分子筛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热稳定性和结晶度的影响
        4.4.4 不同分子筛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影响
        4.4.5 不同分子筛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4.4.6 不同分子筛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电化学稳定窗口的影响
    4.5 改性分子筛掺杂制备PVDF-HFP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4.5.1 改性分子筛的制备
        4.5.2 m-ZSM-5掺杂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4.5.3 m-ZSM-5粉末的表征
        4.5.4 m-ZSM-5掺杂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理化性能
        4.5.5 m-ZSM-5掺杂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电池性能
        4.5.6 m-ZSM-5掺杂制备PVDF-HFP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作用机理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改性纳米稀土氧化物掺杂PVDF-HFP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纳米稀土氧化物掺杂PVDF-HFP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5.3 不同掺杂量对纳米稀土氧化物改性PVDF-HFP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影响
        5.3.1 不同掺杂量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形貌的影响
        5.3.2 不同掺杂量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吸液率的影响
    5.4 不同纳米稀土氧化物对PVDF-HFP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影响
        5.4.1 不同纳米稀土氧化物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形貌的影响
        5.4.2 不同纳米稀土氧化物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吸液率的影响
        5.4.3 不同纳米稀土氧化物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结晶度的影响
        5.4.4 不同纳米稀土氧化物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影响
        5.4.5 不同纳米稀土氧化物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5.4.6 不同纳米稀土氧化物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电化学稳定窗口的影响
        5.4.7 不同纳米稀土氧化物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界面性能的影响
        5.4.8 不同纳米稀土氧化物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首次充放电的影响
    5.5 改性纳米La_2O_3掺杂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5.5.1 改性纳米La_2O_3的制备
        5.5.2 m-La_2O_3掺杂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5.6 m-La_2O_3掺杂制备PVDF-HFP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5.6.1 形貌分析
        5.6.2 吸液率
        5.6.3 结晶度
        5.6.4 热稳定性
        5.6.5 电化学稳定窗口
        5.6.6 离子电导率及传导机理分析
        5.6.7 界面稳定性分析
        5.6.8 锂离子迁移数
        5.6.9 聚合物电解质的电池性能
        5.6.10 m-La_2O_3掺杂制备PVDF-HFP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作用机理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单离子导体掺杂PVDF-HFP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单分散球形纳米SiO_2的制备
        6.2.1 制备流程
        6.2.2 催化剂的选择
        6.2.3 优化条件下SiO_2的制备及表征
    6.3 SiO_2@Li~+掺杂PVDF-HFP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6.3.1 单离子导体SiO_2@Li~+的制备流程
        6.3.2 SiO_2@Na~+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6.3.3 SiO_2@Li~+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6.3.4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6.4 SiO_2@Li~+掺杂PVDF-HFP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研究
        6.4.1 形貌分析
        6.4.2 吸液率和孔隙率
        6.4.3 结晶度
        6.4.4 热稳定性
        6.4.5 离子电导率及传导机理分析
        6.4.6 电化学稳定窗口
        6.4.7 机械性能
        6.4.8 界面稳定性分析
        6.4.9 锂离子迁移数
        6.4.10 聚合物电解质的电池性能
        6.4.11 SiO_2@Li~+掺杂制备PVDF-HFP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作用机理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交流阻抗研究
    7.1 引言
    7.2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不同荷电态下的EIS谱图分析
        7.2.1 Li/PE/LiCoO_2体系
        7.2.2 Li/PE/石墨体系
    7.3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EIS谱图的等效电路分析
        7.3.1 Li/PE/LiCoO_2体系
        7.3.2 Li/PE/石墨体系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稀土改性空心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稀土
        1.1.1 稀土表面改性剂
        1.1.2 稀土掺杂氧化锌纳米材料
        1.1.3 稀土氧化物纳米材料
    1.2 空心玻璃微珠
        1.2.1 HGB的分类
        1.2.2 HGB的表面改性及其高分子基复合材料
        1.2.2.1 HGB的表面改性
        1.2.2.2 HGB的高分子基复合材料
        1.2.3 HGB表面功能化研究进展
        1.2.3.1 HGB表面包覆
        1.2.3.2 HGB表面镀膜
        1.2.3.3 HGB表面接枝
        1.2.4 功能化HGB的应用
    1.3 本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本课题的提出
        1.3.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稀土络合物改性HGB及PVDF/HGB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设备
        2.2.3 实验方案
        2.2.4 实验步骤
    2.3 测试与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稀土镧络合物表面改性HGB的SEM分析
        2.4.2 PVDF/HGB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2.4.2.1 HGB表面改性对PVDF/HGB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2.4.2.2 HGB加入量不同的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2.4.3 PVDF/HGB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2.4.4 PVDF/HGB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
        2.4.4.1 XRD分析
        2.4.4.2 结晶性能
        2.4.4.3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稀土离子改性HGB及其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实验方案
        3.2.4 实验步骤
    3.3 测试与表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PP/HGB复合材料
        3.4.1.1 PP/HGB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3.4.1.2 PP/HGB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3.4.1.3 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分析
        3.4.2 HDPE/HGB复合材料
        3.4.2.1 HDPE/HGB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3.4.2.2 HDPE/HGB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3.4.2.3 HDPE/HGB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
        3.4.3 PS/HGB复合材料
        3.4.3.1 SEM分析
        3.4.3.2 PS/HGB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3.4.4 ABS/HGB复合材料
        3.4.4.1 ABS/HGB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3.4.4.2 ABS/HGB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3.4.4.3 ABS/HGB复合材料的流动性
        3.4.4.4 ABS/HGB复合材料的热性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亚微米氧化锌和稀土掺杂氧化锌包覆HGB复合结构的构筑及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设备
        4.2.3 实验方案
        4.2.4 实验步骤
    4.3 测试与表征
    4.4 结果与讨论
        4.4.1 ZnO种子层的微观结构
        4.4.2 HGB/ZnO复合结构的微观形貌和结构分析
        4.4.3 影响HGB/ZnO复合结构微观形貌的因素分析
        4.4.3.1 ZnO种子层
        4.4.3.2 生长溶液浓度
        4.4.3.3 反应温度
        4.4.4 HGB/稀土掺杂ZnO复合结构微观形貌及结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稀土氧化物包覆HGB复合结构的构筑及表征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设备
        5.2.3 实验方案
        5.2.4 实验步骤
    5.3 测试与表征
    5.4 结果与讨论
        5.4.1 HGB/CeO_2复合结构的制备及表征
        5.4.2 其它稀土氧化物包覆HGB复合结构的制备及表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的情况说明
致谢

(8)高临界电流密度二硼化镁超导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本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MgB_2的基本特性
    2.2 MgB_2超导体的磁通钉扎
    2.3 MgB_2超导体的晶粒连接
    2.4 MgB_2的化学掺杂
    2.5 MgB_2的前驱粉
    2.6 MgB_2超导线(带)材的研究进展
    2.7 本章小结及展望
第三章 实验方法和性能表征
    3.1 MgB_2的制备方法
    3.2 性能表征
        3.2.1 相结构分析
        3.2.2 显微结构和元素分析
        3.2.3 磁性能分析
        3.2.4 电性能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扩散法制备MgB_2超导块材
    4.1 扩散法纯MgB_2块材
    4.2 扩散法石墨掺杂MgB_2块材
    4.3 扩散法纳米氧化镨掺杂MgB_2块材
    4.4 Mg粉预添加量对超导体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固相反应法制备MgB_2超导体
    5.1 Mg/B化学计量比
    5.2 纳米稀土氧化物掺杂
        5.2.1 纳米Pr6O_(11)掺杂
        5.2.2 其他稀土氧化物掺杂
        5.2.3 本节小结
    5.3 无孔MgB_2超导体
        5.3.1 多孔和无孔MgB_2超导体比较
        5.3.2 影响无孔MgB_2形成的因素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Ti和纳米SiC共掺MgB_2线/带材
    6.1 实验方法
    6.2 纯的MgB_2带材
    6.3 Ti掺杂
    6.4 纳米SiC掺杂
    6.5 Ti和纳米SiC共同掺杂
        6.5.1 Ti与5mol% SiC共掺
        6.5.2 Ti与10mol% SiC共掺
        6.5.3 分析与讨论
    6.6 MgH_2为原料的MgB_2带材
        6.6.1 Ti掺杂
        6.6.2 Ti与纳米SiC共同掺杂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有机物掺杂的MgB_2超导带材
    7.1 乙基苯辅助混合掺杂
    7.2 苹果酸掺杂
    7.3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C_9H_(11)NO)掺杂
    7.4 C_9H_(11)NO和苹果酸掺杂比较
    7.5 C_9H_(11)NO与其他掺杂剂共同掺杂
    7.6 以MgH_2为原料有机物掺杂
    7.7 本章小结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9)重质超细碳酸钙改性聚氯乙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聚氯乙烯概述
        1.1.1 聚氯乙烯的性质
        1.1.2 聚氯乙稀的分类
        1.1.3 聚氯乙烯的主要用途
        1.1.4 聚氯乙稀产品的危害
    1.2 聚氯乙稀的增韧改性
        1.2.1 弹性体增韧改性机理
        1.2.2 弹性体增韧PVC体系
        1.2.3 刚性增韧改性机理
        1.2.4 刚性无机增韧体系
    1.3 碳酸钙表面改性
        1.3.1 表面活性剂
        1.3.2 偶联剂
        1.3.3 聚合物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及配方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表面处理
        2.3.1 干法改性
        2.3.2 湿法改性
    2.4 试样制备
    2.5 材料性能测试及表征
        2.5.1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2.5.2 材料物理性能测试
        2.5.3 材料表征
第三章 实验结果及讨论
    3.1 CaCO_3/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3.1.1 CaCO_3/PV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
        3.1.2 CaCO_3/PVC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
    3.2 CaCO_3/PVC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
        3.2.1 CaCO_3/PVC复合材料的电阻系数
        3.2.2 CaCO_3/PVC复合材料的平均线膨胀系数
    3.3 红外表征
    3.4 超细重质CaCO_3的微观形态
        3.4.1 超细重质CaCO_3在PVC基体中的分散
        3.4.2 CaCO_3/PVC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电镜图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10)稀土离子掺杂的Gd2O2SO4和Gd2O2S发光材料的合成、结构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发光概述
        1.1.1 发光概念
        1.1.2 发光分类
        1.1.3 光致发光的主要特征
        1.1.4 能量传输
        1.1.5 杂质和结构缺陷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1.1.6 发光中心
        1.1.7 猝灭
    1.2 稀土发光材料
        1.2.1 稀土发光材料的优点及应用
        1.2.2 稀土离子的电子构型、能级和跃迁
        1.2.2.1 稀土离子的电子构型
        1.2.2.2 稀土离子的能级和跃迁
        1.2.3 Eu~(3+)和Pr~(3+)离子的发光特性
        1.2.4 常见的稀土发光材料
    1.3 纳米稀土发光材料
        1.3.1 纳米稀土发光材料的特性
        1.3.2 纳米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4 稀土发光材料的合成方法
        1.4.1 固相法
        1.4.2 沉淀法
        1.4.3 水热法
        1.4.4 溶剂热法
        1.4.5 溶胶-凝胶法
        1.4.6 燃烧法
        1.4.7 喷雾热解法
        1.4.8 微波法
        1.4.9 微乳液法
        1.4.10 气相反应合成法
    1.5 Gd_2O_2SO_4概述及其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1.6 Gd_2O_2S概述及其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1.6.1 固相法
        1.6.2 固气法
        1.6.3 燃烧法
        1.6.4 微波法
    1.7 晶体结构计算软件-Reflex Plus简介
        1.7.1 Reflex Powder Indexing
        1.7.2 Pawley Refinement
        1.7.3 Powder Solve
        1.7.4 Rietveld Refinement
    1.8 第一原理计算软件-CASTEP简介
        1.8.1 密度泛函理论
        1.8.2 局域密度近似和广义梯度近似
        1.8.3 赝势
        1.8.4 平面波
        1.8.5 快速付利叶变换
        1.8.6 超晶胞方法
        1.8.7 自洽电子弛豫方法
        1.8.8 K点取样
        1.8.9 物理量的含义
    1.9 本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Gd_2O_2SO_4:Eu~(3+)发光粉的固-液法合成、结构及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过程与计算方法
        2.2.1 主要试剂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3 样品合成与表征
        2.2.4 Gd_2O_2SO_4晶体结构与电子结构计算方法
    2.3 Gd_2O_2SO_4粉体的合成过程及讨论
        2.3.1 前驱体加热过程中的转变
        2.3.2 Gd_2O_2SO_4粉体的形貌和EDS分析
    2.4 Gd_2O_2SO_4的晶体结构确定
        2.4.1 实验谱图处理
        2.4.1.1 背底测定与扣除
        2.4.1.2 平滑
        2.4.1.3 K_(α2)衍射的分离
        2.4.2 寻峰
        2.4.3 指标化计算
        2.4.4 空间群搜索
        2.4.5 模拟退火法计算Gd_2O_2SO_4初始晶体结构
        2.4.5.1 方法简介
        2.4.5.2 初始晶体结构的确定
        2.4.6 Rietveld精修
        2.4.6.1 基本原理
        2.4.6.2 精修过程
    2.5 Gd_2O_2SO_4的电子结构计算
        2.5.1 计算方法
        2.5.2 Gd_2O_2SO_4的电子结构
        2.5.2.1 Gd_2O_2SO_4的态密度分布
        2.5.2.2 Gd_2O_2SO_4的能带结构
    2.6 Gd_2O_2SO_4和(Gd_(0.95),Eu_(0.05))_2O_2SO_4的PL光谱比较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d_2O_2SO_4:Eu~(3+)发光粉的沉淀法合成及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过程
        3.2.1 主要试剂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3.2.3 样品合成与表征
        3.2.3.1 均相沉淀法合成过程
        3.2.3.2 共沉淀法合成过程
    3.3 沉淀反应的过程与原理
        3.3.1 晶粒的形成
        3.3.1.1 成核热力学
        3.3.1.2 成核动力学
        3.3.2 晶粒的长大
        3.3.3 陈化
    3.4 (Gd_(1-x),Eu_x)_2O_2SO_4亚微米发光粉的均相沉淀法合成及性能
        3.4.1 (Gd_(1-x),Eu_x)_2(SO_4)_3和尿素选择依据
        3.4.2 密闭条件下反应的依据
        3.4.3 前驱体的形成过程
        3.4.4 尿素含量对前驱体及其煅烧产物成分的影响
        3.4.5 前驱体加热过程中的转变
        3.4.6 Gd_2O_2SO_4粉体的形貌分析
        3.4.7 Eu~(3+)离子浓度对(Gd_(1-x),Eu_x)_2O_2SO_4亚微米发光粉吸收光谱的影响
        3.4.8 (Gd_(1-x),Eu_x)_2O_2SO_4亚微米发光粉的PL光谱分析
        3.4.8.1 激发光谱
        3.4.8.2 发射光谱
        3.4.8.3 浓度猝灭及机理
        3.4.8.4 Eu~(3+)离子浓度对(Gd_(1-x),Eu_x)_2O_2SO_4亚微米发光粉发光寿命的影响
    3.5 (Gd_(1-x),Eu_x)_2O_2SO_4纳米发光粉的共沉淀法合成及性能
        3.5.1 前驱体成分设计
        3.5.2 前驱体加热过程中的转变
        3.5.3 Eu~(3+)离子掺杂浓度对Gd_2O_2SO_4晶体结构的影响
        3.5.4 NaOH含量对前驱体煅烧产物物相组成的影响
        3.5.5 Gd_2O_2SO_4晶体结构描述
        3.5.6 前驱体及Gd_2O_2SO_4粉体的形貌分析
        3.5.7 Eu~(3+)离子浓度对(Gd_(1-x),Eu_x)_2O_2SO_4纳米发光粉吸收光谱的影响
        3.5.8 (Gd_(1-x),Eu_x)_2O_2SO_4纳米发光粉的PL光谱分析
        3.5.8.1 激发光谱
        3.5.8.2 发射光谱
        3.5.8.3 浓度猝灭及机理
        3.5.8.4 Eu~(3+)离子浓度对(Gd_(1-x),Eu_x)_2O_2SO_4纳米发光粉发光寿命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Gd_2O_2S:Pr~(3+)发光粉的还原法合成、结构及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与计算方法
        4.2.1 主要试剂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4.2.3 样品制备及表征
        4.2.4 Gd_2O_2S晶体结构、电子结构与光学性质计算方法
    4.3 Gd_2O_2SO_4:(Pr)的还原过程及讨论
        4.3.1 Gd_2O_2SO_4在还原气氛下加热过程中的转变
        4.3.2 Gd_2O_2S粉体的形貌和EDS分析
    4.4 Gd_2O_2S的晶体结构确定
    4.5 Gd_2O_2S的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计算
        4.5.1 计算方法
        4.5.2 光学性质的理论描述
        4.5.3 Gd_2O_2S的态密度分布
        4.5.4 Gd_2O_2S的能带结构
        4.5.5 Gd_2O_2S的光学性质
    4.6 Pr~(3+)离子掺杂对微米Gd_2O_2S吸收光谱的影响
    4.7 (Gd_(1-x),Pr_x)_2O_2S的PL光谱分析
        4.7.1 激发光谱
        4.7.2 发射光谱
        4.7.3 浓度猝灭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Gd_2O_2S:Pr~(3+)发光粉的沉淀法合成及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过程
        5.2.1 主要试剂
        5.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5.2.3 样品合成与表征
    5.3 (Gd_(1-x),Pr_x)_2O_2S亚微米发光粉的均相沉淀法合成及性能
        5.3.1 前驱体加热过程中的转变
        5.3.2 前驱体及其煅烧产物的形貌分析
        5.3.3 (Gd_(0.99),Pr_(0.01))_2O_2S亚微米发光粉的PL光谱分析
        5.3.3.1 煅烧温度对(Gd_(0.99),Pr_(0.01))_2O_2S亚微米发光粉发光强度的影响
        5.3.3.2 煅烧温度对(Gd_(0.99),Pr_(0.01))_2PO_2S亚微米发光粉发光寿命的影响
    5.4 (Gd_(1-x),Pr_x)_2O_2S纳米发光粉的共沉淀法合成及性能
        5.4.1 前驱体加热过程中的转变
        5.4.2 Gd_2O_2S的XPS分析
        5.4.3 纳米Gd_2O_2S晶体结构描述
        5.4.4 前驱体及Gd_2O_2S粉体的形貌和选区电子衍射分析
        5.4.5 煅烧温度对纳米Gd_2O_2S吸收光谱的影响
        5.4.6 Pr~(3+)离子掺杂对纳米Gd_2O_2S吸收光谱的影响
        5.4.7 (Gd_(0.99),Pr_(0.01))_2O_2S纳米发光粉的PL光谱分析
        5.4.7.1 煅烧温度对(Gd_(0.99),Pr_(0.01))_2O_2S纳米发光粉发光强度的影响
        5.4.7.2 煅烧温度对(Gd_(0.99),Pr_(0.01))_2O_2S纳米发光粉发光寿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无压反应烧结法制备Gd_2O_2S:Pr~(3+)闪烁陶瓷初探
    6.1 引言
    6.2 实验过程
        6.2.1 主要试剂
        6.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6.2.3 样品制备与表征
    6.3 Gd_2O_2S:Pr~(3+)闪烁陶瓷致密化过程及发光性能
        6.3.1 Gd_2O_2SO_4:Pr素坯在还原气氛下的物相转变
        6.3.2 烧结温度对Gd_2O_2S:Pr~(3+)闪烁陶瓷相对密度的影响
        6.3.3 烧结温度对Gd_2O_2S:Pr~(3+)闪烁陶瓷显微组织的影响
        6.3.4 Gd_2O_2S:Pr~(3+)闪烁陶瓷的PL光谱分析
        6.3.5 Gd_2O_2S:Pr~(3+)闪烁陶瓷的XEL分析
        6.3.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作者简历

四、纳米稀土氧化物的掺杂对PVC和PP性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稀土与CNTs对原位生成Mo2NiB2金属陶瓷的协同强韧化[D]. 潘颖慧.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2]纳米稀土氧化物/Sb2O3/BEO-PB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徐成成.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3]亲水界面和微反应位的构建对聚氯乙烯超滤膜性能的影响研究[D]. 雍明. 天津大学, 2019(06)
  • [4]微纳米稀土化合物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J]. 葛瑞祥,曹鸿璋,于晓丽,陈明光,张玉玺,赵峰. 稀土, 2019(01)
  • [5]生物探针用纳米稀土氧化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乔慧娜. 贵州大学, 2018(04)
  • [6]锂离子电池用复合型PVDF-HFP基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肖围. 中南大学, 2013(04)
  • [7]稀土改性空心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研究[D]. 李军伟. 天津大学, 2012(06)
  • [8]高临界电流密度二硼化镁超导材料研究[D]. 潘熙锋.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2)
  • [9]重质超细碳酸钙改性聚氯乙烯的研究[D]. 邓正荣. 北京化工大学, 2009(S1)
  • [10]稀土离子掺杂的Gd2O2SO4和Gd2O2S发光材料的合成、结构及性能[D]. 连景宝. 东北大学, 2009(06)

标签:;  ;  ;  ;  ;  

纳米稀土氧化物掺杂对PVC和PP性能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