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与计算机仿真实验室建设探讨

数学建模与计算机仿真实验室建设探讨

一、数学建模与计算机仿真实验室建设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姜秀丹[1](2020)在《L-CNG加气站操作仿真系统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L-CNG加气站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因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物质,且具有低温特性,使得加气站各工况操作过程趋于高强度化和专业化,一旦操作失误,后果严重。这也导致高校学生失去了现场操作的实习机会,甚至无法进入现场参观,使得我国高校油气储运专业的学生严重缺少实训资源。由此可见,开发一套同时具备L-CNG加气站工艺及关键设备培训功能的操作仿真系统成为提高加气站相关员工培训效率和改善高校实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以L-CNG加气站为开发对象,通过对站内工艺及设备进行分析研究,将仿真系统设计分为二维操作系统和三维操作系统两部分。其中,二维操作系统的功能模块分别是基础知识、实训和考核,基础知识模块详细介绍L-CNG加气站的工艺流程、设备工作原理、结构及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方案,并配有相应的动画演示,便于学员快速掌握L-CNG加气站相关知识;实训模块将基础知识所学工艺再次呈现,由学员动手操作,可监测实时数据并生成历史趋势变化曲线,能够进行反复练习;考核模块结合关系型数据库SQL Server 2008实现考核功能,系统会考核评价学员对L-CNG加气站工艺操作的掌握情况,考核结果将保存在数据库中。三维操作系统提供了与实际L-CNG加气站完全一致的场站环境,学员能够在三维环境中控制工作人员进行重点工艺操作,可对加气站的工艺及关键设备进行更加深刻的学习掌握。该系统的开发平台采用力控组态Force Control 7.1和Unity3D,使用VB和C#为开发语言,经过创建系统界面、定义I/O设备、建立与连接实时数据库、动画连接、脚本编译、建立三维模型、渲染上色、动作编译等步骤进行L-CNG加气站操作仿真系统的开发。本套操作仿真系统将实际生产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相结合,可对L-CNG加气站工艺及关键设备进行演示及操作仿真。学员能快速掌握L-CNG加气站工艺流程,为L-CNG加气站相关员工及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形象逼真、安全可靠的教学与实习场所,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培训效率及高校实训的教学质量。

张诗波[2](2019)在《道路交通人车碰撞事故再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多和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逐渐规范,专业化的事故分析需求正在显着增加。事故再现是事故分析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基于事故发生后的各种信息,运用适当的方法对事故发生过程和碰撞状态进行解释说明和重现。人车碰撞类事故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类型,对这类事故的再现一直缺乏系统的方法体系,本文主要针对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研究。论文整体上提出并构建了人车碰撞事故再现的方法体系,包括五大关键技术问题,分别为:事故深度调查方法、事故仿真建模方法、行人被抛运动规律分析、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和事故再现优化方法。论文第2章以自2011年以来参与的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的构建与数据采集为背景,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面向事故再现的人车事故深度调查工作体系;设计了事故现场勘查无人机系统及其图像矫正程序,构建了基于照片还原事故现场的方法,探讨了检测道路线形、路面附着系数、人与路面摩擦系数的方法;阐述了四种相对直接的车辆碰撞速度分析方法,包括基于视频的方法、基于车辆制动距离的方法、运动学解析法和基于EDR的方法;对NAIS数据库中20112016年度181例人车事故进行了整理分析,得到了致命级人车碰撞事故的特征和致因机理。论文第3章研究了两种面向运动学事故再现的人车事故仿真建模方法,分别为单刚体建模方法和多刚体建模方法;探讨了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核心算法和建模方式;结合一真实人车事故案例,分别利用ARAS和PC-Crash实现了事故碰撞的单刚体和多刚体仿真建模。论文第4章针对中国道路上人车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矮长头车、高长头车和面包车等三种车型,通过大量仿真试验,研究探讨了在20 km/h110km/h车辆碰撞速度下,三种车型与行人标准碰撞中行人抛射角度、抛射高度、第一落点距离以及总抛距等方面的形态规律,阐述了卷绕型、顶推型、拱推型三种碰撞形态,构建了新的抛距公式;在此基础上,研究探讨了接触位置、车型参数、行人速度、行人碰撞姿态等参数对行人被抛运动形态的影响;结合295例NAIS事故深度数据(含91例有监控视频的案例)和108例澳大利亚CASR事故深度数据验证了新提出的抛距公式的有效性,并与其他抛距模型进行了对比。论文第5章在对人车事故再现不确定性问题进行界定描述的基础上,研究了可用于人车事故再现不确定性分析的上下界法、差分法、不确定度评价法等三种常规方法和蒙特卡洛法;提出了适用于事故仿真条件下人车事故再现不确定性分析的隐式仿真-蒙特卡洛法(ISMC法),给出了ISMC法的实现步骤,进行了实际的案例应用;通过一个具体的算例,验证了以上五种方法的有效性,并对比了其适用范围、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论文第6章在对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优化问题进行界定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仿真试验条件下人车事故再现人工调整优化的黄金分割搜索法、复合形法和随机试验法等三种方法,研究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迭代步骤和流程,并以实际的案例应用加以了验证。

宛西原,汪霞[3](2016)在《军队院校计算机仿真技术类课程的建设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论述了军队院校开设计算机仿真技术类课程的重要性,分析了仿真类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在此基础上对计算机仿真技术类课程建设中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该类课程的改革建议。

唐见兵[4](2009)在《作战仿真系统可信性研究》文中指出可信性是作战仿真的生命线,对作战仿真系统建设的全生命周期进行校核、验证与确认(Verification, Validation and Accreditation, VV&A)是确保其可信性的重要途径。论文针对作战仿真系统的特点,主要从VV&A的总体、形式化建模、主要VV&A过程以及可信性评估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XX作战仿真系统”VV&A实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论文首先从基本概念、研究框架、方法论、原则、过程模型及机制等方面对作战仿真VV&A进行总体研究。在阐述作战仿真VV&A概念的基础上,给出其形式化定义;针对作战仿真VV&A研究的特点,从宏观上提出其总体框架结构;引入复杂系统方法论,给出了指导作战仿真VV&A研究的综合集成、VV&A立方体及WSR(物理-事理-人理)三种方法;在全面分析一般仿真VV&A与VV&T原则的基础上,归纳了5条作战仿真系统VV&A原则作为补充;根据实际的作战仿真系统开发过程,建立了相应的VV&A过程模型;研究了作战仿真VV&A的人员及任务分解机制问题,建立了VV&A的组织结构,设计了VV&A任务分解算法。接着为了使VV&A过程描述规范化、标准化,论文对作战仿真VV&A过程及其管理进行形式化建模。基于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对作战仿真VV&A过程分别从用例、静态结构、动态行为及交互等方面进行形式化建模,对VV&A过程管理分别进行用例、静态结构及动态行为建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含活动代理的VV&A过程管理模型;为了对作战仿真VV&A过程进行全面描述,建立了基于IDEF0的VV&A过程模型,并给出其形式化定义。其次针对论文给出的作战仿真系统VV&A过程模型,重点对需求校核、军事概念模型验证、数学模型V&V(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及软件模型V&V四个主要VV&A过程展开研究。①在给出需求校核的形式化定义的基础上,研究了作战仿真系统需求校核的方法、策略和指标,重点从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对需求的一致性校核进行研究。②给出了军事概念模型验证的形式化定义,总结了验证步骤,重点研究了军事概念模型的形式化验证方法和一致性验证指标,并给出了本体一致性验证算法。③从作战仿真系统数学模型的分类及其形式化描述入手,提出了数学模型校核机制,并归纳了六个校核指标;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比较实用的数学模型V&V方法;提出从行为水平、状态结构水平和复合结构水平三个层次对数学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的思想。④建立作战仿真系统软件模型的层次结构,给出软件模型V&V的形式化定义;引入软件测试方法,重点研究了面向对象的软件模型V&V方法与技术;从仿真算法校核、流程图校核及程序代码校核三个方面对软件模型校核进行全面研究;从理论验证和软件测试两个角度及仿真软件单元、软件部件和仿真系统三个层面对软件模型验证进行深入研究,并分别给出测试实例。再次,在作战仿真系统的可信评估研究上,从辨析可信性评估与VV&A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作战仿真系统可信性评估的三种类型,并提出了两种常用的可信性评估方式;结合工程实际,建立了一套可信性评估指标体系;在全面分析与比较已有的可信性评估方法基础上,针对作战仿真系统军事需求及军事概念模型等评估中突出主题专家作用的特点,在改进现有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主观综合评判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专长权的主题专家权重定量计算方法;为了对作战模型的动态输出结果进行有效评估,提出了灰色关联综合评估方法。最后以作者作为主要骨干参与的“XX作战仿真系统”可信性评估实践为例,介绍了本文研究成果在该系统的VV&A和可信性评估方面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论文的研究工作在促进该仿真系统的顺利建设和确保它的可信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该系统的未来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总之,论文的研究可以丰富作战仿真VV&A的理论体系,开展的VV&A活动以及可信性评估工作对确保作战仿真系统的可信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课题研究过程中所制定的《作战仿真VV&A规范》、可信性评估指标体系以及系列VV&A文档模板将对我国和我军的VV&A标准规范建设发挥一定的作用。

黄留佳[5](2004)在《数学建模与计算机仿真实验室建设刍议》文中研究指明依据数学建模竞赛及相关专业发展现状,论述建立实验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探讨了实验室建设的实施方案.

虞熠鹏[6](2021)在《基于能量品位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热电成本分析研究》文中指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Gas turbine combined-cycle,GTCC)供热发电机组系统具有能量利用率高、可靠性和灵活性好、清洁化程度高等优点。在需要大量蒸汽热负荷的工业园区建设GTCC热电联产机组和集中供热系统,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工业园区的集中供热系统建设时常涉及源、网等环节的多个投资主体,科学精准地核算热电联产机组的供热成本方能合理分配供热效益。本文从能量品级的角度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过程中各种能量的利用价值进行量化分析,提出能量品位量化系数的概念,建立综合能量梯级利用与热电负荷关系的热电成本分摊计算模型,采用Ebsilon软件对热电联产机组进行稳态建模分析评估,对多组热电负荷组合工况采用不同成本分摊方法进行计算和比较,并得到最终的计算结果分析。该模型综合考虑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能量梯级利用关系与运行过程中具体工况下的热电负荷组合条件,可合理分配燃料成本到供热和发电两方面,为制定供热和发电价格提供决策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论述了能源动力系统的模块化建模方法的技术与方法,并以燃气轮机为例,论述了压气机、燃烧室、涡轮机等部件的机理模型。根据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电联产的热力系统项目模型的热力平衡图,利用Ebsilon建模仿真平台,基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设计工况进行了建模,并进行误差校核,仿真误差控制在研究可接受范围内。基于校核的设计模型,对机组的多种衍生工况进行了建模仿真。提出了一种综合能量梯级利用与热电负荷关系的热电分摊比计算方法。论述了几种传统热电分摊比计算方法的不足之处。能量梯级利用法引入能量品位量化系数A,通过建模得到的数据,得到能量品位量化系数后,可得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中供热和供电的权重比例系数,把整个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按照权重比例系数分配,得到最终的热电分摊比。基于第二章Ebsilon仿真模型得到的工况数据,本章计算出综合能量梯级利用与热电负荷关系的热电分摊比计算方法和四种传统热电分摊比方法的结果,并对比。相较于传统方法,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体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能量品位梯级利用的原理。运用本文提出的综合能量梯级利用与热电负荷关系的热电分摊比计算方法,结合实际成本数据,提出计算模型,得到多个工况下负荷供热成本的计算结果。进而利用计算结果,可在工业园区蒸汽供给的负荷分配方案为供热方或发电方提供经济最优化方案。

张晓巩[7](2021)在《基于仿真技术的换热站循环水泵降耗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全球对资源高效利用的关注以及我国供暖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供暖系统的运行节能势在必行,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环是循环水泵的节能降耗。循环水泵节能降耗的研究关系到系统的供暖质量和节能潜力的挖掘。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以往水泵选型存在设计粗犷、计算不够严谨、余量选幅过大等问题,这使得供暖系统初期投资成本大大增加,中后期的调整和运行调度也困难重重。本课题主要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深度分析研究供暖系统换热站内循环水泵能耗过高问题,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循环水泵的节能运行方案,以降低循环水泵运行电耗,为供热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效增益。首先,对定州市盛世豪庭小区供暖系统运行现状进行实验测试,对采集到的运行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得出循环水泵能耗偏高的原因。其次,以换热站循环水泵运行数据为切入点,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构建小区供暖系统的仿真分析模型,控制仿真模拟数据与实际数据的误差在工程允许的范围。最后,为解决换热站循环水泵能耗过高的问题,利用仿真模拟分析的方法,结合阀门调节的相关特性,对盛世豪庭小区供暖分析模型进行模拟调节,得出需要变化的阀门开度值,将仿真结果应用到案例工程当中,得到了较为理想的降耗结果。利用计算机仿真平台建立了供暖系统分析模型,结合实际收集的运行数据对水泵的效率和能耗进行了全方位分析,总结出具有实操意义的仿真模拟降耗策略。该策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换热站循环水泵的耗能问题。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凭借自身调试供暖系统的简单便捷、调试效果清晰明了、减少实际供暖系统的运行调度工作量等优势解决了供热行业出现的诸多难题,为实际工程供暖周期内循环动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及能耗水平进行分析评估并给出改善意见,在实际工程应用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魏春阳[8](2020)在《复杂化工管网建模与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化工流程仿真深入发展,化工过程需要被更加全面的描述、分析。在化工仿真模拟计算中,对管网系统进行识别及求解是化工仿真研究的重要问题。针对化工管网系统输送过程的仿真模拟,关键在于对管网系统拓扑结构的识别及相关参数的自求解。目前的管网识别方法无法智能识别管网,管网算法无法满足化工管网对精度、速度的要求,且成本较高。本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了一种管网拓扑结构识别和求解算法,这有利于对复杂的化工管网系统进行仿真,对化工流程仿真与建模领域意义重大。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基于有向图进行管网拓扑结构的识别与简化。实现管网流量求解的重点在于对复杂管网进行识别与简化。有向图和邻接矩阵对管网结构的识别,表示了管道间的关系,明显降低了计算量与计算复杂度,提高了计算效率。2、提出了基于改进牛顿雅可比迭代法(Newton Raphson,NR)的化工管网计算方法,提高管网计算的准确度,实现了对管网系统流量和压力的高效、稳定、准确的求解。与改进前的算法相比,提高了管网求解的收敛性和雅可比迭代法的运行效率。3、对免疫遗传算法(Immune Genetic Algorithm,IGA)进行改进结合区间牛顿法(Interval Newton,IN),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免疫遗传算法和区间牛顿算法的复杂管网计算方法,在改进的牛顿雅可比法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复杂管网的求解,避免了算法对初始条件的依赖,改善了收敛效果,缩短了收敛时间,增加了求解成功率。4、以油库柴油发油管网为实例,完成了对柴油收油的建模,模拟了收油的稳态及动态过程。实验说明收油的稳态与动态模拟流程和实际工况十分吻合,通过稳态流程和动态流程模拟说明了提出的识别和计算方法在收敛精度、收敛时间和稳定程度方面的优越性。

解瑞[9](2020)在《工程车辆落物和翻车保护结构计算机仿真与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程车辆作为提升国民经济的重要装备,对其驾驶员安全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内容主要根据国家标准GB/T17922-2014《土方机械滚翻保护结构实验室试验和性能要求》和GB/T17771-2010《土方机械落物保护结构试验室试验和性能要求》针对工程车辆ROPS和FOPS性能进行计算机仿真和试验研究。首先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综述了ROPS和FOPS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现存问题,并介绍了国家标准GB/T17922-2014和GB/T17771-2010对ROPS和FOPS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其次查阅相关文献,阐述了关于翻车保护装置在计算机仿真中需要考虑到的材料非线性和结构非线性的有限单元法,针对落物保护结构计算机仿真介绍了碰撞理论和显示动力学的接触碰撞的相关算法。之后依据GB/T17922-2014和GB/T17771-2010对某型号装载机的ROPS和FOPS进行性能试验,得到了保护结构的相关变形数据,并分析保护结构的失效机理。然后搭建测试橡胶垫力学性能的试验台,得到4组橡胶垫的载荷位移曲线和载荷能量曲线,并分析了橡胶垫的变形特性和对保护结构的性能影响。最后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该装载机ROPS和FOPS性能测试进行静力学分析和显示动力学分析,主要是几何模型简化处理、模型单元材料设置、划分网格和边界连接等有限元模型建立、施加载荷和设置边界条件以及对仿真结果分析,分析得出橡胶垫对ROPS最小侧向吸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将得到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产生其误差原因。

李中生[10](2020)在《曲轴磨削自动化柔性系统可靠性提升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的经济结构正面临着关键的战略转型期,汽车制造业已发展成为引领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先驱,并逐步成为中国民族产业的重要支柱。虽然目前我国的汽车产量逐年增加,但国内高档发动机生产线几乎均采用了进口设备,而且主流发动机生产线大多已进入淘汰期,大批的设备需要更新换代。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国产高档数控装备,改造现有的生产线乃至于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生产线,显得十分迫切。要自主研发发动机自动化加工系统,就必须攻克在高效加工、连续运转工况下的可靠性保障等技术难题,从而打破发达国家在高端自动化生产线行业的垄断地位,降低我国国产高端汽车的生产成本,提高我国制造企业为用户提供成套装备的能力,提升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论文以2016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的子课题“轿车发动机曲轴磨削自动化高效柔性单元示范工程”为依托,重点开展了曲轴柔性生产线可靠性提升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曲轴柔性制造系统的加工设备、工艺流程与系统布局。根据现场采集的234条设备故障和维修数据,分析了柔性制造系统各加工设备的生产率、故障率与维修率等可靠性指标。基于曲轴磨削系统的特点,运用马尔可夫过程理论分析了柔性制造系统的马尔可夫状态转移图和状态转移矩阵,讨论了含缓冲区的曲轴柔性制造系统的稳态可用度。然后基于Petri网理论建立了柔性制造系统的广义随机Petri网(GSPN)模型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构建了包含16个显状态的马尔可夫链,通过求解退化嵌入马尔可夫链的激发率矩阵研究了各种工作状态的稳态概率,进而讨论了曲轴柔性制造系统的固有可用度。(2)为全面分析机电系统维修如故的运行特性,掌握曲轴柔性生产线的整体运行状态,定义了生产系统的可靠性,归纳总结了六种目前常用的串行系统可靠性指标——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的运算方法,然后根据系统运行数据对六种算法进行了求解,并对运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3)研究了两种基于延缓纠正策略的可靠性增长预测模型AMSAA(Army Materiel Systems Analysis Activity)预测模型和AMPM(AMSAA Maturity Projection Model)—斯坦预测模型。依据不同的子系统重组了故障数据,求解了各组数据的斯坦收缩因子,计算了各个子系统失效强度的斯坦估计值,推导了系统整体的失效强度预测值,提出了一种计及相似失效机理和维修策略的AMPM—斯坦预测扩展模型,并基于Relia Soft公司的可靠性数据验证了新模型的鲁棒性。根据不同的故障发生机理和维修特性,将参与可靠性增长试验的数控磨床划分为五个子系统,通过三个阶段的可靠性增长试验实例展示了新预测模型的具体应用。(4)研究了两种基于延缓纠正策略的连续系统可靠性增长规划模型:PM2模型(Planning Model based on Projection Methodology)和CE模型(CrowExtended Model),分析了两种模型参数的灵敏度,结果表明CE模型的总体测试时间不便控制,PM2模型不能正确反映模型参数变化对增长规划曲线的影响。分析了PM2模型中的管理策略、纠正有效性系数、系统初始MTBF等参数的下限值,讨论了管理策略和纠正有效性系数两参数乘积的取值下限。基于参数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运用MATLAB生成了300组模拟数据对,采用曲线拟合模块进行了数据拟合和模型求解,构造了由管理策略和纠正有效性系数表述测试持续时间的非线性数学方程式,给出了95%置信区间的常系数推荐值。基于此数学方程,提出了一个不含测试持续时间的PM2规划扩展模型。通过对某公司曲轴搬运装卸系统开展的4 200小时可靠性增长试验验证了新规划模型的有效性。(5)构建了设备可靠度、设备修复率和设备生产率与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曲轴柔性制造系统的改进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以构造的函数表达式和缓冲区容量单位建造成本为约束条件,建立了柔性制造系统优化分配模型。随后构建了试验持续时间、纠正有效性系数和管理策略与成本之间的函数关系,以设备可靠性提升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可靠性增长规划技术的设备可靠性增长分配模型。采用具有全局寻优功能的遗传算法分别以柔性制造系统目标MTBF不小于某特定值和系统可靠性提升改造成本不大于某特定值为优化目标,对曲轴柔性制造系统开展了可靠性优化分配工作研究,为曲轴柔性制造生产线可靠性提升提供了基础。然后以设备目标MTBF不小于某特定值和设备可靠性提升成本不大于某特定值为优化目标,对设备OP110开展了可靠性增长试验优化工作研究,为设计加工设备的可靠性增长试验提供了依据。

二、数学建模与计算机仿真实验室建设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学建模与计算机仿真实验室建设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L-CNG加气站操作仿真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仿真模式研究现状
        1.2.2 储运仿真系统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L-CNG加气站工艺流程、关键设备及事故应急方案
    2.1 L-CNG加气站工艺流程
        2.1.1 卸车工艺
        2.1.2 调压工艺
        2.1.3 增压气化工艺
        2.1.4 汽车加气工艺
    2.2 L-CNG加气站主要设备及技术要求
        2.2.1 LNG槽车
        2.2.2 LNG储罐
        2.2.3 LNG低温泵
        2.2.4 高压气化器
        2.2.5 顺序控制盘
        2.2.6 CNG储气瓶
        2.2.7 CNG加气机
        2.2.8 消防栓
        2.2.9 高倍泡沫发生器
        2.2.10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2.2.11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2.3 L-CNG加气站事故应急方案
        2.3.1 火灾事故应急方案
        2.3.2 泄漏事故应急方案
        2.3.3 停电事故应急方案
    2.4 本章小结
3 仿真系统数学建模
    3.1 卸车过程数学模型建立
        3.1.1 卸车闪蒸过程数学建模
        3.1.2 槽车泄压过程数学建模
    3.2 储存过程数学模型建立
        3.2.1 LNG储罐选型
        3.2.2 LNG储罐温度数学建模
        3.2.3 LNG储罐压力数学建模
    3.3 气化过程数学模型建立
        3.3.1 气化器传热过程数学建模
        3.3.2 气化器传热面积数学建模
    3.4 加气过程数学模型建立
    3.5 本章小结
4 L-CNG加气站操作仿真系统开发
    4.1 仿真系统组成
    4.2 仿真系统开发环境
        4.2.1 概述
        4.2.2 主要开发工具
    4.3 三维操作系统创建
        4.3.1 场景建模技术
        4.3.2 漫游交互技术
        4.3.3 碰撞检测技术
        4.3.4 剔除渲染技术
        4.3.5 数据库访问
    4.4 二维操作系统创建
        4.4.1 操作界面创建
        4.4.2 定义I/O设备
        4.4.3 创建实时数据库
        4.4.4 数据连接
        4.4.5 动画连接
        4.4.6 脚本动作
    4.5 本章小结
5 L-CNG加气站操作仿真系统的应用示范
    5.1 进入系统
    5.2 基础知识模块
    5.3 实训模块
    5.4 考核模块
    5.5 三维操作系统
    5.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道路交通人车碰撞事故再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事故再现研究方法的研究
        1.2.2 事故深度调查的研究
        1.2.3 车速估算方法的研究
        1.2.4 仿真建模方法的研究
        1.2.5 事故再现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
        1.2.6 事故再现优化问题的研究
        1.2.7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人车碰撞事故深度调查方法研究
    2.1 深度调查工作体系
        2.1.1 调查内容
        2.1.2 工作流程
        2.1.3 深度调查装备
        2.1.4 数据库设计
    2.2 事故信息采集方法
        2.2.1 现场标记与照相方法
        2.2.2 基于照片还原事故现场的方法
        2.2.3 事故现场勘查无人机系统设计
        2.2.4 道路状况检测方法
    2.3 车辆碰撞速度分析方法
        2.3.1 基于视频的方法
        2.3.2 基于车辆制动距离的方法
        2.3.3 运动学解析法
        2.3.4 基于EDR的方法
    2.4 人车碰撞事故深度调查实践
        2.4.1 NAIS概况
        2.4.2 人车事故特征
        2.4.3 事故致因机理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车碰撞事故仿真建模方法研究
    3.1 单刚体建模方法
        3.1.1 单刚体模型描述
        3.1.2 单刚体碰撞动力学模型
        3.1.3 车辆单刚体模型
        3.1.4 行人单刚体模型
    3.2 多刚体建模方法
        3.2.1 多刚体模型描述
        3.2.2 多刚体接触算法
        3.2.3 车辆多刚体模型
        3.2.4 行人多刚体模型
    3.3 人车碰撞事故仿真建模案例
        3.3.1 案例案情介绍
        3.3.2 ARAS单刚体仿真
        3.3.3 PC-Crash多刚体仿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车碰撞行人被抛运动规律研究
    4.1 试验设计
    4.2 标准碰撞规律
        4.2.1 矮长头车碰撞
        4.2.2 高长头车碰撞
        4.2.3 面包车碰撞
    4.3 其他因素的影响
        4.3.1 接触位置的影响
        4.3.2 车型参数的影响
        4.3.3 行人速度的影响
        4.3.4 行人碰撞姿势的影响
    4.4 对比验证
        4.4.1 基于事故视频验证
        4.4.2 基于NAIS和CASR真实事故数据验证
        4.4.3 与现有抛距模型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5.1 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不确定性问题描述
    5.2 常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5.2.1 上下界法
        5.2.2 差分法
        5.2.3 不确定度评价法
    5.3 蒙特卡洛法
        5.3.1 蒙特卡洛法基本原理
        5.3.2 蒙特卡洛试验数生成及其检验
        5.3.3 蒙特卡洛不确定性表达
    5.4 隐式仿真-蒙特卡洛法(ISMC法)
        5.4.1 ISMC新方法的提出
        5.4.2 ISMC法实现步骤
        5.4.3 ISMC法应用案例
    5.5 算例及方法比较
        5.5.1 算例
        5.5.2 各方法比较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优化方法研究
    6.1 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优化问题描述
    6.2 黄金分割搜索法
        6.2.1 基本原理
        6.2.2 算法步骤
        6.2.3 应用案例
    6.3 复合形法
        6.3.1 基本原理
        6.3.2 算法步骤
        6.3.3 应用案例
    6.4 随机试验法
        6.4.1 基本原理
        6.4.2 算法步骤
        6.4.3 应用案例
    6.5 各方法比较
    6.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附表1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军队院校计算机仿真技术类课程的建设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课程性质与特点
3 课程建设
    3.1 课程体系
    3.2 课程内容
    3.3 教学方法
        (1) 教学思路。
        (2) 启发式教学法。
        (3) 任务式教学法。
        (4) 仿真实验教学法。
4 课程改革建议
    (1) 科学构建计算机仿真类课程体系。
    (2) 积极探索计算机仿真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3) 加强计算机仿真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
5 结束语

(4)作战仿真系统可信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作战仿真
        1.1.2 作战仿真VV&A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的现状
        1.2.3 发展趋势
    1.3 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组织结构和主要贡献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1.3.3 论文的创新与主要贡献
第二章 作战仿真VV&A总体研究
    2.1 引言
    2.2 作战仿真VV&A及其相关概念
    2.3 作战仿真VV&A研究的框架结构
    2.4 作战仿真VV&A方法论
        2.4.1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
        2.4.2 VV&A立方体方法
        2.4.3 VV&A的物理-事理-人理(WSR)方法
    2.5 作战仿真VV&A的原则与过程模型
        2.5.1 作战仿真VV&A原则
        2.5.2 作战仿真系统VV&A过程模型
    2.6 作战仿真VV&A机制
        2.6.1 作战仿真VV&A人员机制
        2.6.2 作战仿真VV&A任务分解机制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作战仿真VV&A过程的形式化建模
    3.1 引言
    3.2 作战仿真VV&A过程形式化建模的必要性
    3.3 基于UML的作战仿真VV&A过程建模
        3.3.1 基于UML的VV&A过程用例建模
        3.3.2 基于UML的VV&A过程静态建模
        3.3.3 基于UML的VV&A过程行为建模
        3.3.4 基于UML的VV&A过程交互建模
    3.4 基于UML的作战仿真VV&A过程管理建模
        3.4.1 VV&A过程管理的用例建模
        3.4.2 VV&A过程管理的静态建模
        3.4.3 VV&A过程管理的动态建模
        3.4.4 基于活动代理的VV&A过程管理建模
    3.5 基于IDEF0 的作战仿真VV&A过程建模
        3.5.1 基于IDEF0 的VV&A过程分析
        3.5.2 基于IDEF0 的VV&A过程建模
        3.5.3 基于IDEF0 的VV&A过程模型的形式化描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作战仿真系统需求校核与军事概念模型验证
    4.1 引言
    4.2 作战仿真系统需求校核
        4.2.1 问题的提出
        4.2.2 作战仿真系统需求校核的方法与策略
        4.2.3 作战仿真系统需求校核指标
        4.2.4 作战仿真系统需求一致性校核
    4.3 作战仿真系统军事概念模型验证
        4.3.1 问题的提出
        4.3.2 军事概念模型验证的形式化定义
        4.3.3 军事概念模型验证步骤
        4.3.4 军事概念模型验证方法
        4.3.5 军事概念模型验证指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作战仿真系统数学模型及软件模型校核与验证
    5.1 引言
    5.2 作战仿真系统数学模型校核与验证
        5.2.1 问题的提出
        5.2.2 作战仿真系统数学模型分类及其形式化描述
        5.2.3 作战仿真系统数学模型校核
        5.2.4 作战仿真系统数学模型验证
    5.3 作战仿真系统软件模型校核与验证
        5.3.1 作战仿真系统软件模型的层次结构
        5.3.2 作战仿真系统软件模型校核与验证的方法与技术
        5.3.3 软件模型校核与验证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作战仿真系统可信性评估研究
    6.1 引言
    6.2 作战仿真系统可信性评估与VV&A的关系
    6.3 作战仿真系统可信性评估的类型与方式
        6.3.1 作战仿真系统可信性评估的类型
        6.3.2 作战仿真系统可信性评估的方式
    6.4 作战仿真系统可信性评估指标体系
    6.5 作战仿真系统可信性评估方法研究
        6.5.1 已有的可信性评估方法分析与比较
        6.5.2 主观综合评判法
        6.5.3 灰色关联综合法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XX作战仿真系统VV&A实例
    7.1 引言
    7.2 XX作战仿真系统的VV& A总体设计
    7.3 需求校核
        7.3.1 执行需求校核
        7.3.2 军事需求可信性评估
        7.3.3 需求确认
    7.4 军事概念模型验证
        7.4.1 执行军事概念模型验证
        7.4.2 军事概念模型评估
        7.4.3 军事概念模型确认
    7.5 数学模型校核与验证
        7.5.1 执行数学模型校核与验证
        7.5.2 数学模型校核与验证
        7.5.3 数学模型确认
    7.6 软件模型校核与验证
        7.6.1 仿真软件单元校核与验证
        7.6.2 仿真软件部件校核与验证
        7.6.3 仿真系统校核与验证
    7.7 仿真系统确认
    7.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论文工作总结
    8.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6)基于能量品位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热电成本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热电联产机组热力系统建模研究
        1.2.2 热电联产机组热电分摊比方法研究
        1.2.3 供热负荷优化分配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热力系统建模理论与方法
    2.1 热力系统建模与仿真
        2.1.1 计算机仿真
        2.1.2 系统建模
        2.1.3 模型求解
        2.1.4 热力系统
    2.2 热力系统模块化建模
        2.2.1 压气机模块
        2.2.2 燃烧室模块
        2.2.3 涡轮机模块
    2.3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电联产的热力系统项目模型搭建
        2.3.1 模型的热力平衡图
        2.3.2 模型搭建结果
        2.3.3 仿真模型计算结果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综合能量梯级利用与热电负荷关系的热电分摊比计算方法
    3.1 传统热电分摊比计算方法
        3.1.1 热量法
        3.1.2 实际焓降法
        3.1.3 做功能力法(?方法)
        3.1.4 热电联合法
    3.2 综合能量梯级利用与热电负荷关系的热电分摊比计算方法
        3.2.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能量品位分析
        3.2.2 能量品位量化系数
        3.2.3 权重比例系数
        3.2.4 热电分摊比
        3.2.5 梯级利用法的优势
    3.3 热电分摊比计算结果关于单股抽汽流量的变化图
    3.4 热电分摊比计算结果关于环境温度条件的变化图
    3.5 热电分摊比计算结果在三股抽汽的不同流量组合变化图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的多工况热电成本分析
    4.1 负荷优化
    4.2 计算模型
    4.3 计算结果分析
        4.3.1 单位供热成本与单位供电成本关于抽汽量的关系图
        4.3.2 余热锅炉效率关于抽汽量的关系图
        4.3.3 机组性能参数随抽汽量、环境温度的变化图
        4.3.4 单位供热成本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图
        4.3.5 单位蒸汽成本与抽汽量的关系图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不足
    5.1 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7)基于仿真技术的换热站循环水泵降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1.3 供暖工程中存在的工程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供暖系统节能运行研究现状
        1.2.2 循环水泵节能降耗的研究进展
        1.2.3 供暖系统仿真模拟研究情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供暖系统工程测试
    2.1 工程测试
        2.1.1 测试目的
        2.1.2 工程概况
        2.1.3 实验步骤
    2.2 实验结果
        2.2.1 实验结果
        2.2.2 结果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供暖系统的仿真模型
    3.1 数学模型
        3.1.1 分支数学模型
        3.1.2 链接节点压力数学模型
        3.1.3 离心水泵数学模型
        3.1.4 离心水泵能耗的计算模型
        3.1.5 阀门的数学模型
        3.1.6 水力工况数学模型
    3.2 仿真平台
        3.2.1 Cyber Sim仿真平台
        3.2.2 Cyber Control仿真平台
        3.2.3 编码程序语言及其调用原则
    3.3 供暖系统的仿真模型
        3.3.1 分支仿真模型
        3.3.2 链结节点压力的仿真模型
        3.3.3 离心水泵的仿真模型
        3.3.4 阀门的仿真模型
        3.3.5 水力工况的仿真模型
    3.4 盛世豪庭小区供暖系统仿真模型
        3.4.1 系统组态
        3.4.2 仿真调试
        3.4.3 误差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循环水泵的降耗调节与运行
    4.1 盛世豪庭循环水泵能耗偏高的原因分析
        4.1.1 大流量运行
        4.1.2 供热管网的水力失调
        4.1.3 变频调速节能原理分析
    4.2 循环水泵降耗措施
        4.2.1 管网水力平衡调整仿真
        4.2.2 循环水泵配置优化
        4.2.3 降耗结果分析
    4.3 工程应用
        4.3.1 盛世豪庭小区供暖系统实地调整
        4.3.2 初、末寒期单泵运行的可行性探讨
    4.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复杂化工管网建模与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化工流程模拟技术及发展
        1.2.1 化工稳态流程技术及其发展
        1.2.2 化工动态流程模拟技术及发展
    1.3 管网模型及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1.3.1 管网模型计算进展
        1.3.2 管网拓扑结构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有向图的管网拓扑结构识别与简化
    2.1 管网模型的建立
        2.1.1 管道数学模型的建立
        2.1.2 管网结构的数学建模
    2.2 基于有向图的管网拓扑结构识别
        2.2.1 有向图
        2.2.2 邻接矩阵表示有向图
        2.2.3 基于有向图的管网结构的识别与简化
    2.3 管网模型求解步骤
    2.4 案例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进的牛顿迭代法在管网计算中的应用
    3.1 改进的雅可比牛顿法
        3.1.1 对初始值选取的优化
        3.1.2 对收敛步长的优化
        3.1.3 雅可比矩阵的优化
        3.1.4 改进的牛顿雅可比法算法思路
    3.2 案例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进的区间牛顿-免疫遗传算法(IN-IGA)在管网中的应用
    4.1 区间牛顿法简介
    4.2 免疫遗传算法的改进
        4.2.1 改进的自适应的算法
        4.2.2 改进的自适应策略在免疫算法的应用
        4.2.3 改进的免疫遗传算法实现
    4.3 改进的区间牛顿-免疫遗传算法
    4.4 实例计算
        4.4.1 流程介绍
        4.4.2 模拟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管网算法在油库的实例应用
    5.1 引言
    5.2 流程简介
    5.3 稳态流程模拟
    5.4 动态特性分析
        5.4.1 入口压力变化
        5.4.2 出口压力波动
        5.4.3 阀门开度变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9)工程车辆落物和翻车保护结构计算机仿真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现存问题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3 翻车落物保护结构研究现存问题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翻车和落物保护结构的性能要求
    2.1 保护结构相关定义
        2.1.1 翻车保护结构
        2.1.2 落物保护结构
        2.1.3 挠曲极限量
    2.2 翻车保护结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2.2.1 性能要求
        2.2.2 试验方法
    2.3 落物保护结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2.3.1 性能要求
        2.3.2 试验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翻车和落物保护结构计算机仿真基本理论
    3.1 材料非线性
        3.1.1 初始屈服条件
        3.1.2 流动法则
        3.1.3 硬化法则
        3.1.4 加载和卸载准则
    3.2 几何非线性
        3.2.1 虚功原理
        3.2.2 全拉格朗日列式法(T.L法)
        3.2.3 更改的拉格朗日列式法(U.L法)
    3.3 碰撞理论及接触碰撞算法
        3.3.1 冲量定理
        3.3.2 冲量矩定理
        3.3.3 接触碰撞的基本算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翻车和落物保护结构性能试验研究
    4.1 落物保护结构性能试验
        4.1.1 试验设备和方法
        4.1.2 试验结果
    4.2 翻车保护结构性能试验
        4.2.1 试验设备和方法
        4.2.2 侧向加载试验
        4.2.3 垂直加载试验
        4.2.4 纵向加载试验
    4.3 橡胶隔振装置力学测试
        4.3.1 试验设备和方法
        4.3.2 测试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翻车和落物保护结构性能计算机仿真
    5.1 有限元模型建立
        5.1.1 几何模型简化
        5.1.2 单元类型的选取及网格划分
        5.1.3 非线性材料性能
    5.2 落物保护结构性能计算机仿真
        5.2.1 载荷及边界条件
        5.2.2 仿真结果
    5.3 翻车保护结构性能计算机仿真
        5.3.1 载荷及边界条件
        5.3.2 侧向承载能力
        5.3.3 最小侧向能量吸收能力
        5.3.4 垂直承载能力
        5.3.5 纵向承载能力
    5.4 仿真与试验对比分析
        5.4.1 落物保护
        5.4.2 翻车保护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内容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10)曲轴磨削自动化柔性系统可靠性提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自动化柔性加工系统可靠性研究现状
        1.2.2 可靠性增长技术研究现状
        1.2.3 可靠性优化分配技术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不足
    1.3 课题来源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架构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架构
第2章 曲轴柔性制造系统可用度分析
    2.1 可靠性评估概述
        2.1.1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1.2 可靠性的定义
        2.1.3 设备可靠性评价指标
        2.1.4 制造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指标
    2.2 曲轴磨削自动化柔性制造系统
        2.2.1 曲轴结构及功能
        2.2.2 曲轴精密磨削系统的加工工艺与设备组成
        2.2.3 曲轴磨削自动化柔性制造系统的布局
        2.2.4 生产线各设备的可靠性指标
    2.3 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理论的制造系统可用度研究
        2.3.1 随机过程
        2.3.2 马尔可夫过程理论概述
        2.3.3 带有缓冲区的串联制造系统可用度研究
    2.4 基于Petri网理论的制造系统可用度研究
        2.4.1 Petri网理论
        2.4.2 Petri网分析制造系统的固有可用度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制造系统可靠性分析
    3.1 系统可靠性基本理论
        3.1.1 系统可靠性定义
        3.1.2 系统可靠性的度量指标
    3.2 串联系统的MTBF算法研究
        3.2.1 固有可用度法
        3.2.2 生产线开动率法
        3.2.3 故障数据拟合法
        3.2.4 运行平均值法
        3.2.5 带缓冲区的串行法
        3.2.6 计算机仿真法
    3.3 柔性制造系统的MTBF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可靠性增长预测技术
    4.1 可靠性增长纠正方式
        4.1.1 系统性故障
        4.1.2 残余性故障
        4.1.3 A类故障
        4.1.4 B类故障
        4.1.5 时间截尾数据
        4.1.6 故障截尾数据
        4.1.7 纠正比
        4.1.8 纠正有效性系数
        4.1.9 三种纠正方式
    4.2 可靠性增长预测模型
        4.2.1 AMSAA预测模型
        4.2.2 AMPM—斯坦预测模型
        4.2.3 AMPM—斯坦预测扩展模型
    4.3 新模型鲁棒性分析
    4.4 实例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可靠性增长规划技术
    5.1 可靠性增长规划概述
    5.2 可靠性增长规划模型
    5.3 规划模型纠正有效性系数灵敏度分析
        5.3.1 PM2模型的纠正有效性系数灵敏度分析
        5.3.2 CE模型的纠正有效性系数灵敏度分析
    5.4 规划模型管理策略灵敏度分析
        5.4.1 PM2模型的管理策略灵敏度分析
        5.4.2 CE模型的管理策略灵敏度分析
    5.5 PM2模型参数的边界条件
        5.5.1 PM2模型试验总时间分析
        5.5.2 PM2模型管理策略参数的边界条件
        5.5.3 PM2模型纠正有效性系数值的边界条件
        5.5.4 PM2 模型系统初始MTBF值的边界条件
        5.5.5 参数混合关系分析
    5.6 新可靠性增长规划模型的建立
    5.7 实例研究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柔性制造系统可靠性优化分配
    6.1 可靠性分配概述
        6.1.1 可靠性分配的意义
        6.1.2 可靠性分配准则
        6.1.3 可靠性分配方法
    6.2 可靠性分配的影响因素
        6.2.1 单台设备的可靠度
        6.2.2 单台设备的修复率
        6.2.3 单台设备的生产率
        6.2.4 缓冲区容量
        6.2.5 成本约束
    6.3 柔性制造系统可靠性优化分配模型
        6.3.1 设备可靠度─费用函数
        6.3.2 设备修复率─费用函数
        6.3.3 设备生产率与费用间的关系
        6.3.4 系统优化分配模型
    6.4 基于可靠性增长规划技术的设备可靠性分配模型
        6.4.1 试验持续时间与成本的关系
        6.4.2 纠正有效性系数与成本的关系
        6.4.3 管理策略与成本的关系
        6.4.4 设备可靠性分配模型
    6.5 优化算法的选择
    6.6 柔性制造系统可靠性分配
        6.6.1 特定可靠性水平下的柔性制造系统优化
        6.6.2 特定成本下的柔性制造系统优化
        6.6.3 特定可靠度水平下的设备可靠性优化
        6.6.4 特定成本下的设备可靠性优化
        6.6.5 柔性制造系统改进方向分析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300组模拟数据对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数学建模与计算机仿真实验室建设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L-CNG加气站操作仿真系统开发[D]. 姜秀丹.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2]道路交通人车碰撞事故再现关键技术研究[D]. 张诗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3]军队院校计算机仿真技术类课程的建设与思考[J]. 宛西原,汪霞.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6(S1)
  • [4]作战仿真系统可信性研究[D]. 唐见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04)
  • [5]数学建模与计算机仿真实验室建设刍议[J]. 黄留佳.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S1)
  • [6]基于能量品位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热电成本分析研究[D]. 虞熠鹏. 浙江大学, 2021(09)
  • [7]基于仿真技术的换热站循环水泵降耗研究[D]. 张晓巩.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1(01)
  • [8]复杂化工管网建模与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D]. 魏春阳.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9]工程车辆落物和翻车保护结构计算机仿真与试验研究[D]. 解瑞. 吉林大学, 2020(08)
  • [10]曲轴磨削自动化柔性系统可靠性提升技术研究[D]. 李中生.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数学建模与计算机仿真实验室建设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