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CD射线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86例方法探讨

短波CD射线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86例方法探讨

一、短波光盘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86例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束敏[1](2021)在《三种光疗方案在治疗早期带状疱疹中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观察和比较三种光疗方案对早期带状疱疹创面修复、疼痛程度、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的效果,同时探讨三种光疗方案对早期带状疱疹不同时间的效果,以期为今后临床护理干预提供预见性的指导和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湖州市某医院皮肤科2019年12月—2021年1月,符合纳排标准的带状疱疹门诊患者18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远红外组(60例)、氦氖激光组(60例)及TDP神灯组(60例),三组在基础治疗和常规护理上,分别给予远红外、氦氖激光、TDP神灯进行光照射。干预前应用《带状疱疹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登记表》(自行设计)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各组带状疱疹患者一般情况,组间无差异;干预后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在治疗第3天、第5天、第10天评估带状疱疹的疼痛的治疗效果,应用《疱疹评价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皮损修复所需时间,应用《满意度调查表》记录患者的满意度,30天、90天应用《随访记录单》对患者疼痛情况、皮损修复情况进行记录。对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整理分析。研究结果:1.三组带状疱疹患者在治疗的第3天、第5天、第10天疼痛评分存在显着差异(P<0.05)。三组对带状疱疹疼痛都有缓解作用,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效果更明显。其中,氦氖激光组患者在第3天疼痛评分低于远红外组、TDP神灯组;远红外组在第5天、第10天疼痛评分均低于氦氖激光组、TDP神灯组。2.三组带状疱疹患者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存在显着的差异(P<0.001)。远红外组患者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显着低于氦氖激光组和TDP神灯组。3.疼痛及皮损的观察:三组带状疱疹患者30天随访时疼痛、皮损情况存在显着差异(P<0.05)。远红外组患者30天时“无痛、无色素沉着”占比最高(53.7%、18.5%),其次是氦氖激光组(32.7%、9.6%)和TDP神灯组(23.5%、2.0%)。三组带状疱疹患者90天“无痛、无色素沉着”存在显着差异(P<0.05)。远红外组患者90天时“无痛、无色素沉着”占比最高(90.7%、81.5%),其次是氦氖激光组(80.8%、65.4%)和TDP神灯组(64.7%、43.1%)。4.三组带状疱疹患者满意度存在显着的差异(P<0.001)。TDP神灯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接受度最高(4.18±0.91)分,其次是氦氖激光组(3.52±0.80)分,远红外组患者相对最低(3.43±0.82)分;远红外组患者的治疗舒适度(4.37±0.62)显着高于TDP神灯组(3.92±0.74)氦氖激光组(3.67±0.76)。研究结论:本研究表明,远红外、氦氖激光与TDP神灯对早期带状疱疹的疼痛、皮损修复均有一定效果。但远红外对患者皮损的改善效果更显着,其次是氦氖激光,TDP神灯;氦氖激光在第3天止痛效果明显,优于远红外、TDP神灯;远红外在治疗的第5天、第10天止痛效果明显,优于氦氖激光、TDP神灯。远红外组的并发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色素沉着)发生率最低,其次是氦氖激光组、TDP神灯组;TDP神灯的治疗费用接受度最高,其次是氦氖激光,远红外;远红外的舒适度最高,其次是TDP神灯,氦氖激光。三组患者光照过程中,没有观察到可归因于光疗的不良反应状况,患者容易接受。三种辅助治疗早期带状疱疹光疗方案,在止痛效果、皮损修复程度、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费用接受度和舒适度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

曹范锡[2](2019)在《刺络泻血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带状疱疹(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但是,并非所有感染带状疱疹病毒患者均会发病,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能长期潜伏在脊髓后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机体某一时间段抵抗力下降或劳累、感冒时,将会引起病毒再次增殖,能沿着神经纤维移动到皮肤,侵犯相应的神经、皮肤。HZ具有单侧及神经节段分布特点,常伴有疼痛,且患者年龄越大,神经痛越严重。中医称HZ为“蛇丹”、“蜘蛛疮”、“缠腰火丹”,是由于感受风火、湿毒邪引起,且与情志、饮食及起居失调等有关,导致肝火脾湿郁于内,毒邪趁虚侵于外,经络淤阻于腰腹之间,气血凝滞在皮肤表面。腺苷钴胺是带状疱疹患者常用的治疗西药,虽然能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时间肌肉注射腺苷钴胺容易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导致患者预后较差。刺络泻血属于中医治疗方法,具有祛瘀、泄热、祛湿解毒等作用,亦可发挥拔毒去腐、泄热及活血化瘀功效,但是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刺络泻血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带状疱疹治疗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在国医堂及广安门医院皮肤科门诊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66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3)和治疗组(n=33)。两组均嘱以常规方法护理,对照组给予针注腺苷钴胺联合外用治疗,治疗组采用刺络泻血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进行10d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5、7及10d疼痛进行评估;采用症状评分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0d局部刺痛、烧灼感、水疱、局部痒、发热、疱疹性状、皮损面积、水疱簇数进行评分;统计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晕针、滞针、皮下出血以及其他发生率,对两组各指标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后3、5、7及10d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3、5、7及10d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10d局部刺痛、烧灼感、水疱、局部痒、发热、疱疹性状、皮损面积、水疱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10d局部刺痛、烧灼感、水疱、局部痒、发热、疱疹性状、皮损面积、水疱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刺络泻血治疗10d后疗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81.82%(P<0.05);(4)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晕针、滞针、皮下出血以及其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刺络泻血治疗能明显改善带状疱疹的疼痛,且无后遗痛。(2)刺络泻血治疗能有效缓解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局部刺痛、水疱、灼热感)及伴随症状(发热、皮损面积等),缩短疗程,且方法安全,无不良反应。

陈孔见,马红星[3](2017)在《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半导体激光联合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06月2017年0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紫外线治疗的加用半导体激光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曲荣娟[4](2017)在《活血止痛汤治疗蛇串疮气滞血瘀证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研究内容属中医皮肤科临床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活血止痛汤的临床疗效观察,进一步探讨祖国传统医学运用“活血益气,通络止痛”的治法治疗蛇串疮的机理,并证实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性质为临床疗效观察。方法:观察60例经临床诊断符合蛇串疮气滞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活血止痛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本课题经过临床观察证实,治疗组治愈18例(60%),显效6例(20%),有效2例(6.67%),无效4例(13.33%),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治愈14例(46.67%),显效3例(10%),有效2例(6.67%),无效11例(36.67%),总有效率为63.33%。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有差异,充分证实活血止痛汤治疗蛇串疮气滞血瘀证疗效显着,明显优于血府逐瘀胶囊。结论:经临床研究表明,活血止痛汤治疗蛇串疮气滞血瘀证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刘莹[5](2010)在《行气活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行气活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以期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也为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按就诊顺序,以随机分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自拟中药汤剂行气活血汤;对照组30例,给予血府逐瘀胶囊,进行对比治疗。两组观察周期均为4周,在第4周末评价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在疼痛程度积分、疼痛持续时间积分及疼痛间隔时间积分三方面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在以上三方面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行气活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杨瑾[6](2007)在《蛇串疮中西医治疗现状》文中研究指明蛇串疮,西医又名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疱疹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西医治疗常用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神经营养剂,糖皮质激素和镇静止痛药等;激光,窄谱紫外线局部照射,神经阻滞,微波,脉冲短波加脉冲电磁场与高电位疗法联合等物理治疗对后遗神经痛有一定疗效。但价格相对昂贵,而且糖皮质激素有较严重的副作用,对于一些合并有其他病症的特殊患者(如合并糖尿病)不宜使用。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蛇串疮总有效率均在80%以上,尤其在缩短病程、缓解疼痛及减少后遗神经痛等方面明显优于纯西医治疗,且费用较为便宜,易于被患者接受。对头面部重症带状疱疹和坏疽性带状疱疹的治疗具有显着优势。中医治疗本病有很大优势,疗法各具特色又相得益彰,突出了祖国医学的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蛇串疮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但蛇串疮中医内治法的规范化及标准化,中药高效复方的筛选以及益气法和补气药在该病治疗中的运用均需要进一步研究。通过近10年相关治疗文献的回顾和复习,以及对中医基础理论和本病临床治疗的学习,作者对于中医内治法治疗本病提出以下两点设想:一是在辨证治疗中引入三焦辨证的方法;二是有明显归经走向的古方如川芎茶调散,瓜蒌散,柴胡疏肝散和二妙散等用于不同神经节段的蛇串疮,这些思路均有待进一步探讨及完善。

夏军,商悦军,范剑非,刘洋[7](2004)在《早期应用物理疗法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作用》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循征医学的方法,获取应用物理疗法防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信息。对20例带状疱疹和1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采用紫外线照射和高压电子仪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和90%,治愈率分别为30%和55%,避免了长期大量应用药物所造成的毒副作用和潜在危险。尽管观察病例有限,但也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康复治疗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有效方法。

魏友碧,丁红,武媚,张书元[8](2002)在《短波光盘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86例方法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邢行[9](2014)在《熏灸加针刺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熏灸结合针刺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疗法取效的原因,分析影响其临床综合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为本病寻求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皮肤科门诊和住院病人中,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熏灸加针刺放血疗法,对照组采用布洛芬口服加TDP神灯照射治疗。两组均在首次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行视觉模拟评分法、汉密尔顿抑郁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治疗完三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熏灸+针刺放血疗法)30例,痊愈21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0例,愈显率86.67%,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布洛芬口服+TDP神灯照射)30例,痊愈7例,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11例,愈显率33.33%,总有效率63.33%。经统计学比较,两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2.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尤以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3.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尤以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4.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AI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而治疗组睡眠质量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O.05)。5.与疗效相关的年龄与病程因素分析显示,治疗组患者病程在6个月以内者,治疗效果更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熏灸结合针刺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着显着的疗效,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等方面的改善,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本课题治疗方法安全性高,疗效显着,操作较为便利。

赵羚妤[10](2013)在《带状疱疹住院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及随访》文中研究说明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表现为单侧皮肤呈现带状分布的红斑,其上可见簇集的丘疱疹、水疱等,伴烧灼、疼痛感,常于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发生。皮损消退后,部分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神经痛,老年患者尤为明显。属于中医“蛇串疮”的范畴。西医以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预防继发感染、缩短病程为原则,运用药物、物理治疗或神经阻滞等多种手段治疗该病,但目前疗效仍待进一步提高,副作用无法完全避免且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程度欠佳。中医药疗法优势较明显,多内外治法联合,辨证分期采用清热泻火、解毒利湿、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等法并充分发挥中医针灸、刺络放血等多种特色治法的功效,安全稳定,有效缓解病情,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本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临床研究两部分。文献综述共两篇:第一篇主要介绍中医对蛇串疮的认识及其治疗优势,包括古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总结概括及治疗方法和近现代医家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及其各自的治疗特色与重点,肯定了中医外治法及针灸、放血、拔罐等对蛇串疮及其后遗症的疗效,并强调日常和病后调护的重要性。第二篇总结了带状疱疹的发病情况、流行特点、症状表现及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并提出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足。临床研究通过对2007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肤科的135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此135例患者中男性稍多于女性;年龄在50岁以上者明显多于50岁以下者,其中以51-80岁年龄段发病最多,占42.96%,尤其以71-80岁最为突出,占19.26%;春夏秋季收治入院的带状疱疹患者明显多于冬季,又以5月、7月最多;发病部位以头面部、颈胸背部最多,腰肋部次之。98.52%的患者疼痛明显;半数以上会出现前驱痛;合并有高血压者占45.93%,提示医生应根据患者基础病提前预防。该病虽然症状明显,但极少见到严重不可逆的并发症。根据舌、苔、脉象以火、热、湿、瘀象居多,我科临床最常用龙胆泻肝汤及补阳还五汤辨证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经积极有效的治疗,80%的患者入院后3天内无新发水疱,并在9天内皮损全部结痂;54.81%的患者入院后3天内疼痛即有所改善,62.96%的患者于入院后10日内疼痛明显减轻。平均住院天数约为12.2天,患者出院时疼痛明显缓解,治愈率79.81%,好转率20.19%。通过总结我科以往的常用治法及中医诊治特色,发现、分析并推测某些影响带状疱疹后遗症的相关因素为我科今后治疗带状疱疹寻找最优方案及进一步摸索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提供可能的新思路。

二、短波光盘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86例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短波光盘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86例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三种光疗方案在治疗早期带状疱疹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带状疱疹流性病学特征
        1.1.2 带状疱疹的预后
        1.1.3 带状疱疹的常规治疗方法
        1.1.4 光疗在带状疱疹中的应用
        1.1.5 护理人员在光疗中的作用
    1.2 光疗的研究现状
        1.2.1 不同光疗的原理及其优缺点
        1.2.2 光疗在带状疱疹中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
    1.5 研究路线
2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脱落与剔除标准
        2.1.5 实验材料及操作方法
        2.1.6 样本量计算
    2.2 研究方法和工具
        2.2.1 成立研究团队
        2.2.2 研究方法
        2.2.3 研究指标和工具
        2.2.4 安全性指标
    2.3 资料收集
    2.4 质量控制
        2.4.1 研究设计阶段
        2.4.2 研究实施阶段
        2.4.3 数据处理阶段
    2.5 统计学分析
        2.5.1 数据管理
        2.5.2 统计方法
    2.6 伦理原则
        2.6.1 自愿原则
        2.6.2 保密原则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早期带状疱疹患者基线资料分析
        3.1.1 一般人口学及疾病相关资料
        3.1.2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第1天疼痛评分的差异比较
    3.2 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比较
        3.2.1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第3天、第5天、第10天疼痛评分的差异比较
        3.2.2 远红外组带状疱疹患者不同时间疼痛评分的差异比较
        3.2.3 氦氖激光组带状疱疹患者不同时间疼痛评分的差异比较
        3.2.4 TDP神灯组带状疱疹患者不同时间疼痛评分的差异比较
    3.3 三组患者皮损程度的差异比较
        3.3.1 三组患者止疱时间的差异比较
        3.3.2 三组患者结痂时间的差异比较
        3.3.3 三组患者脱痂时间的差异比较
    3.4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并发症的差异比较
        3.4.1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30 天并发症的差异比较
        3.4.2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90 天并发症的差异比较
    3.5 三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3.5.1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治疗费用接受度的差异比较
        3.5.2 三组带状疱疹患者治疗舒适度的差异比较
    3.6 选择清单
4 讨论
    4.1 早期带状疱疹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
        4.1.1 人口疾病学特征
        4.1.2 伴随症状特征
    4.2 三组光疗对早期带状疱疹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的影响
    4.3 三组光疗对早期带状疱疹皮损改善程度的影响
    4.4 三组光疗对带状疱疹并发症的影响
        4.4.1 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
        4.4.2 对带状疱疹皮损修复中出现色素沉着的影响
    4.5 三组患者光疗的满意度
    4.6 对护理的指导意义
5 小结
    5.1 结论
    5.2 创新性
    5.3 不足与改进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物理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刺络泻血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西医对于带状疱疹的认识
        1.1 带状疱疹病因及发病机制
        1.2 带状疱疹临床表现
        1.3 西医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临床治疗
    2.中医对于带状疱疹的认识
        2.1 中医对于带状疱疹病名及病因的认识
        2.2 中医在带状疱疹中的治疗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诊断标准
    3.纳入标准
    4.排除标准
    5.剔除与脱落标准
    6.治疗方法
    7.观察指标
    8.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1.研究完成情况
    2.基本人口学资料
    3.两组VAS评分比较
    4.两组症状评分比较
    5.综合疗效评分比较
    6.两组安全性比较
第四章 讨论
    1.临床观察结果分析
        1.1 视觉模拟评分法
        1.2 症状评分
        1.3 综合疗效评价
        1.4 安全性评价
    2.刺络泻血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2.1 刺血疗法概述
        2.2 刺血泻血治疗带状疱疹的机制探讨
第五章 结语
    1.结论
    2.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

(3)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措施
    1.3 观察指标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调查
    2.2 症状、体征消退时间调查
3 结论

(4)活血止痛汤治疗蛇串疮气滞血瘀证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1. 古代医家对蛇串疮的认识及研究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治疗
        1.4 近代医家对蛇串疮病机论述及辨证分型治疗
        1.5 经验方加减
        1.6 中医外用药
        1.7 内外合治法
        1.8 针灸及其他疗法
    2. 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及研究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认识及研究
实验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治疗结果
讨论
    1 立法依据
    2 活血止痛汤的药物组成及方解
    3 体会
    4 病案举例
    5 预防与调护
    6 不足与展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5)行气活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中医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一) 中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1. 中医文献论述
        2. 中医病因病机
        (二) 中医对疼痛的认识
        1. 疼痛的中医病因
        2. 疼痛的中医病机
        3. 疼痛的中医治疗
        (三) 中医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1. 中医病因病机
        2. 常见症状
        3. 中药治疗
        4. 针灸治疗
        5. 综合治疗
    二、西医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一) 带状疱疹的西医病因病机
        (二) 西医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1. PHN的定义
        2. PHN的临床特征
        3. PHN发生的相关因素
        4. PHN的病毒复制机制
        5. PHN的发病机制
        (三) PHN的西医治疗
        1. 全身药物治疗
        2. 局部治疗
        3. 物理治疗
        4. 外科手术治疗
        5. 心理治疗
        6. 基因治疗
    三、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一、临床资料
        (一) 一般资料
        (二) 诊断标准
        1. PHN西医诊断标准
        2.带状疤疹后遗神经痛中医气滞血疲证诊断标准
        (三) 纳入标准
        (四) 排除标准
        (五) 剔除标准
        (六) 脱落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分组
        (二) 治疗方法
        (三) 疗效判定标准
        (四) 统计学方法
    三、结果
        (一) 完成研究情况
        (二) 观察结果
        (三) 不良反应
讨论
    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
    二、立法依据及方药分析
    三、现代药理作用分析
    四、结果分析
    五、调护
    六、问题与展望
        (一) 问题
        (二) 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6)蛇串疮中西医治疗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综述一 蛇串疮中医治疗现状
    1、中医文献论述
    2、病因病机
    3、中医诊断依据
    4、中医内治法
    5、中医外治法
    6、针灸治疗
    7、穴位注射
    8、综合治疗
综述二 蛇串疮西医治疗现状
    1化学药物治疗
    2物理治疗
    3局部治疗
    4心理治疗
综述三 蛇串疮中西医结合治疗
    1中药口服联合西药治疗
    2中药口服联合物理治疗
    3中西药联合物理治疗
病案举例
    病例一
    病例二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熏灸加针刺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结果
    4 与疗效相关的因素
    5 随访记录
    6 病例脱落情况
第二部分 讨论
    1 中医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3 熏灸加针刺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机理探讨
    4 熏灸加针刺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相关因素分析
    5 问题与展望
第三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个人简介
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带状疱疹住院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及随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综述一 中医对蛇串疮的认识与研究
    1 中医古籍对蛇串疮的记载
        小结
    2 近现代中医对蛇串疮的认识及研究概述
        小结
    3 调护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的治疗进展
    1 病因
    2 发病机制
    3 流行病学特点
    4 表现
    5 治疗
    小结
    参考文献
病例回顾性分析
    前言
临床资料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疼痛程度评定
    6 带状疱疹后遗症的评价标准
    7 疗效评定
    8 研究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疾病状况
    3 治疗情况
    4 疾病转归
    5 疗效评价
    6 发现的相关性
讨论
    1 一般资料
    2 疾病状况
    3 治疗情况
    4 疾病转归与疗效评价
    5 相关性分析
    6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疼痛分级标准
附录2 病例采集表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短波光盘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86例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种光疗方案在治疗早期带状疱疹中的对比研究[D]. 束敏.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
  • [2]刺络泻血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研究[D]. 曹范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3]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J]. 陈孔见,马红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56)
  • [4]活血止痛汤治疗蛇串疮气滞血瘀证临床观察[D]. 曲荣娟.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7(05)
  • [5]行气活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D]. 刘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02)
  • [6]蛇串疮中西医治疗现状[D]. 杨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7]早期应用物理疗法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作用[J]. 夏军,商悦军,范剑非,刘洋. 中国临床康复, 2004(23)
  • [8]短波光盘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86例方法探讨[J]. 魏友碧,丁红,武媚,张书元. 中国临床康复, 2002(01)
  • [9]熏灸加针刺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 邢行.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4(12)
  • [10]带状疱疹住院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及随访[D]. 赵羚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10)

标签:;  ;  ;  ;  ;  

短波CD射线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86例方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