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访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春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访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春

一、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访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论文文献综述)

吴自力[1](2016)在《中共中央南方局报人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红色新闻史上,关于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的报人群体研究,解放后由于受到历次政治运动的干扰,加之当时斗争环境的特殊,没有齐全的文献资料传世,使相关研究一直没有受到新闻史学界的重视。尽管南方局的研究在本世纪初一度有所勃兴,但关于南方局领导下的报人群体研究依然付之阙如。本文尝试走近这个被历史风尘有所遮蔽的群体,再现当年南方局领导下的报人群体文章报国为党的忠贞与不凡。在这个群体当中,周恩来是当之无愧的核心和灵魂,胡愈之、邹韬奋、恽逸群、范长江、夏衍等是居功甚伟的标杆人物,他们行为世范,有力地凝聚和推动了南方局报人的团结,扩大了中共在国统区的影响。而国新社和“青记”是中共在新闻界的两大执行机构,由于即便是抗战期间,中共都不能以任何名义公开出现在国统区,国新社和“青记”成为中共在国统区新闻界的发声平台和传声筒,它们在一段时间内和中共地下组织一起,构筑了一个严密而又稍显安全的国统区中共报人共同体。除此之外,南方局还在恽逸群、范长江、陆诒等人的努力下,在上海、重庆、香港等地开办新闻学院,确保新闻战线的新力量源源不断。为了有效斗争,南方局报人分为三条战线活跃在国统区。第一条战线是公开的中共报人,时刻准备着为事业而牺牲;第二条战线则是以左翼面目出现的报人,他们或成建制打入各类报纸,或是直接掌握报纸版面为中共摇旗呐喊;第三条战线的则是隐藏真实身份的报人。“三线分布、遍地开花”的战略部署,既落实了中共中央“隐蔽精干、以待时机”的方针,也大大提高了南方局报人工作的安全性和斗争的韧性。对于南方局报人而言,多重身份、流动办报,不过是投身革命的手段与途径,为党效命的中共党员才是他们不变的底色。尽管解放之后,南方局报人的经历大多坎坷,但他们的新闻成就仍在历史深处熠熠生辉,他们的办报基因仍在今天的新闻界载沉载浮。

黄家周[2](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黄家周[3](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温顺生[4](2014)在《跨部门协同视野下的组织化动员运行机制研究——以广西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跨部门协同是当代政府治理新理念——"整体政府"下的一个政府管理新方式,它在打破分割模式下的组织壁垒和自我封闭状态、强化政府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促进政府功能的整合及部门之间资源的共享、提高社会服务质量和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都发挥了传统官僚制所无法比拟的积极作用。整体政府组织化动员的跨部门协同机制的目标就是打破分割、促进组织之间的合作与网络化协作,从而整合配置资源,降低交易费用、提高整体效能。近些年广西所举行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是典型的公共物品政府主导供给模式,是一种国家运动,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烙上了强烈的组织化动员印记。本文通过对整体政府跨部门协同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结合广西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中组织化动员运作实际情况,来探讨如何优化整体政府组织化模式运行机制以实现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

王达[5](2014)在《新闻观念和政治控制的碰撞与融合 ——当代中国灾难新闻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灾难新闻是新闻观念与政治控制碰撞融合的典型场域。我国的灾难新闻研究成果丰富,但多是以新闻专业视角展开,对政治控制的探讨则作为背景隐没于专业研究的线索之下。灾难新闻突出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意识与新闻观念,对其发展历史进行考察有助于解释当前新闻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本文以新闻观念与政治控制的双重视角,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审视灾难新闻的流变历史,以期突破粗线条的分期归纳模式,跳出业务研究的单一视角,进一步还原其发展轨迹。本文第一章论述了我国灾难新闻所处的新闻体制。我国实行党管新闻的体制,重视发挥媒体的宣传喉舌角色,并建立起有效的新闻监管制度。新闻体制、媒体功能、监管体系构筑起灾难新闻实践的既定框架,从建国至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间,灾难新闻的发展存在着政治权力挤压新闻规律的情况,一方面是对正面救灾宣传功能的极度强调,另一方面是对客观报道灾情与损失的极度压制。这段弯路给灾难新闻的发展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第二章从新闻观念变革的角度探究了灾难新闻的详细发展历史,改革开放以后,灾难新闻在拨乱反正得五年里重新树立起尊重新闻规律的旗帜。信息概念的引入消解着以往僵化的报道模式,为灾难新闻扩大报道空间提供了依据。在随后的改革与实践中,灾难新闻逐渐完成了由宣传本位向新闻本位的转换。舆论监督概念的提出突破了新闻媒体单一的喉舌功能,灾难新闻中的负面报道与批评报道开始由零星出现发展为常态化。而新闻从业者坚持不懈的追求以及21世纪初新闻专业主义的引入不断推动这灾难新闻报道的深入发展。新闻观念具有先导作用,深刻地影响着灾难新闻的实践,考察新闻观念的变革能够循出灾难新闻流变的具体线索。第三章从政治控制的视角解读灾难新闻实践与政治权力的张力关系。第一节探讨了中央政府关于灾难新闻报道政策法规的历史变迁过程,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对于灾难新闻的态度从控制走向治理的路径。第二节考察了各级地方政府中对于灾难新闻的地方保护主义,探讨了地方政府控制灾难新闻的种种非正式规则。第三节介绍了内参这一隐秘的灾难新闻传播通道。内参机制是国家认可并受到鼓励的灾难新闻传播渠道,其特殊的新闻实践是灾难新闻发展历史上最具中国特色的象征。

王伟[6](2014)在《政治精英培养与政党能力建设 ——中国共产党干部培训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政治精英培训的制度史。中共通过有计划的培养政治精英,提升了政党的整体素质,加强了政党的能力建设。在中共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也逐步探索、构建并完善了政治精英培训制度。制度的物质载体是进行政治精英培训的场域基地,主要是党校和干部院校;理论载体是培训的课程和内容体系;功能是塑造与政党要求相一致的新型政治精英,从而提升政党素质,推动政党发展。在中共发展的九十多年里,制度根据政党的目标和战略,主要培养了两类政治精英:革命精英和执政精英。这些精英也都成为了中共革命和执政的中坚力量,由此也证明了制度的有效性。政治精英培训制度的变迁与中共的发展呈现出同步性的特征,是中共发展的缩影。在建国之前,制度开始初步探索,并逐步建立完善,其目标指向于培养适应战争环境的优秀革命精英,制度的物质载体不断完善,理论载体在经历了教条主义的危害后实现了本土化的创新,即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从建国至“文革”结束,制度实现了演进发展,但最终走向分化和断裂,其目标指向于培养革命后执政精英,但是由于受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制度的理论载体演变为新的教条主义,最终制度走向崩溃。改革开放以后,中共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制度得以恢复,并实现了变迁和发展。在这一时期,制度致力于培养符合改革需要的新型执政精英,并在制度的物质载体和理论载体上实现了创新。在物质载体上,构建了中国特色的政治精英培训基地体系,并将制度的边界延伸到了国外,派遣政治精英到海外受训或调研考察;在理论载体上,构建了意识形态导向和实用主义导向两个维度的培训内容体系,其中意识形态方面,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新意识形态思想,现实主义导向的课程内容则更加丰富。制度的功能在于再生产出符合政党要求的新型政治精英。一方面,提升政党的学习能力,使政党能够具备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实现对政治精英的整合,主要在意识形态教育和党性锻炼两个方面,强化政治精英对政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当然,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意识形态教育与高素质执政精英培养的张力、党性锻炼与个人利益的张力、政治逻辑与市场侵袭的张力。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政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让政党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本论文的结构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进行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思路,界定论文使用的关键概念、提出论文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讨论政治精英培训与现代政党建设。从现代政党的起源与发展谈起,论述政治精英培养对现代政党建设的重要意义。本章比较了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和社会民主党的政治精英培养模式,资产阶级政党主要是培养选举导向型的政治精英,而社会民主党的政治精英培养模式则经历了较大的变化。本章重点论述了共产主义政党的特征和政治精英培养模式。共产主义政党具有强调意识形态、组织结构严密和处于非竞争性政党体制之中的特点,因此政治精英的培养模式也显着区别与资产阶级政党和社会民主党。第三章,讨论建国前党的干部培训制度的探索。将建党至建国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分别讨论这几个时期政治精英培训制度所处的环境、制度的具体安排、制度的绩效和影响制度变迁的变量。第四章,讨论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党的干部培训制度的演进。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领导人民恢复生产秩序,开展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政治精英培训制度也实现了制度演进,构建了较为科学的物质载体和理论载体体系。但是在1957年之后,国内政治运动不断,制度缺乏继续演进和变迁的土壤,相继出现了分化和断裂。第五章,讨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干部培训制度变迁。在这一时期,中共实现了政治路线的转变,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因此也需要培养大量适应改革需要的新型执政精英。在这一阶段,中共实现了政治精英培训物质载体的完善和理论载体的持续更新,促进了制度的变迁。第六章,讨论制度的特征、功能和问题。制度呈现出与中共同步性变迁的特征,主要是由政党组织结构和意识形态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制度的功能主要是增强政党的学习能力和实现对政治精英的整合。制度存在的问题表现在意识形态教育与高素质执政精英培养的张力、党性锻炼与世俗利益的张力、政治属性与市场侵袭的张力。在本文的结论部分,总结了政治精英培训制度在提升中共政党能力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认为制度是中共实现政治精英培养、加强政党能力建设的一项基本的政党内部制度安排。本文还认为,制度与中共具有同步性变迁的特征,其变迁受到内部冲突、外部压力、新观念输入、政治精英推动这些基本变量的影响。要解决制度存在的内在张力,就必须加强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实现意识形态的持续更新。

宋富强[7](2013)在《民族传统节日产业化转型路径研究 ——以广西资源县河灯歌节为例》文中提出民族传统节日是族群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为适应生产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展遭到了很大的困境。本文以广西资源县“河灯歌节”为例来探讨民族传统节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转型与发展,并分析得出通过文化的移植嫁接,走产业化道路才是民族传统节日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路径。本文共有五部分。主体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的基本概念界定等。第一部分是研究的场域,介绍了广西资源县的基本情况。并通过文献材料与实地走访,深入探究河灯歌节发生的主要场域五排地区与大埠街、合浦街,了解它们的历史发展变迁;第二部分介绍河灯节与歌节的起源,传统文化内涵以及发展历程。第三部分重点阐述了民族传统节日转型的主要路径:模仿创新、同质异化与移植嫁接。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移植嫁接是民族传统节日产业化转型的正确选择。而河灯歌节正是选择第三条路径,笔者随后具体分析了河灯节和歌节的嫁接与整合的过程。第四部分通过定性与定量两方面去分析河灯节与歌节转型后的效果评估,在定性描述方面,分别选择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角度,在定量分析方面,则选取认知度与参与度,满意度与支持率等四个指标进行详细说明。最后得出结论:在传统民族节日产业化转型过程中,文化的嫁接移植是正确的路径,它既能够保持传统文化内涵,又可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能获得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文化效益。

黄明初[8](2010)在《春华秋实五十载 齐心协力谱新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建馆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文中认为(2010年8月20日)尊敬的各位老领导、同志们:今天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隆重庆祝自治区档案馆成立五十周年。首先,我代表自治区档案局、自治区档案馆向与会的各位老领导、局(馆)全体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并致以崇高的敬意!漫漫五十载,辉煌发展路。自治区档案馆

江东洲[9](2007)在《印象·广西教育》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在广西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和新的发展里程碑。 广西的教育事业在快速协调发展中,教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顺利通过国家“两基”评估验收;考取大学的贫困新生部顺利入学;职业教育取得新成就;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自主创新能

雷坚[10](2005)在《广西20多年修志为文明建设服务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访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访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共中央南方局报人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回顾
        (一)关于南方局的研究
        (二)关于南方局领导下的报纸研究
        (三)关于南方局报人及其群体的研究
    三、研究对象
    四、概念辨析
        (一)南方局
        (二)报人和群体
    五、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南方局报人群体的形成
    一、萌芽(1931—1937)
        (一)恽逸群与上海“记者座谈”
        (二)胡愈之与《世界知识》特约作者
    二、发展(1937—1949)
        (一)范长江壮大“青记”和国新社
        (二)夏衍创建并发展《救亡日报》事业
        (三)《新华日报》在重庆不断壮大“友军”
    三、成因试析
        (一)抗战军兴、国共合作是前提
        (二)苏联援助是必不可缺的外部条件
        (三)战时通货膨胀、失业问题是经济诱因
        (四)激烈的报业竞争提供了生存土壤
        (五)过硬的专业素养是内在优势
第二章 南方局报人在国统区的组织布局
    一、组织核心:周恩来
        (一)周恩来的宣传布局
        (二)周恩来的用人方针
        (三)周恩来的办报策略
    二、三线布局
        (一)“左”倾冒进导致的惨痛历史教训
        (二)南方局报人的三线办报
        (三)“以社会的方式进行的”第三条战线办报
    三、组织管理
        (一)管理方式
        (二)后备力量的培养和积蓄
第三章 南方局报人的群体特征
    一、整体面貌分析——以重庆《新华日报》、香港《华商报》(复刊时期)、《救亡日报》和国新社为例
        (一)性别比例
        (二)籍贯分布
        (三)留洋情况
        (四)中共党员所占比例
        (五)学历和年龄
    二、共通的精神气质
        (一)革命者的英雄气概
        (二)知识分子的浪漫情怀
    三、基本的办报共识
        (一)以“讲真话”为核心
        (二)报纸“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
    四、多元的职业身份
        (一)流动办报
        (二)多重身份和多种工作
第四章 南方局报人的新闻实践
    一、以专业精神办革命报刊
        (一)精心开展报纸经营工作
        (二)战地新闻蓬勃开展
        (三)新闻创新有声有色
        (四)与读者进行良好沟通和互动
    二、新闻宣传和统战工作互为表里
        (一)新闻界的统战工作
        (二)跨界别的统战工作
    三、新闻宣传服从政治需要
        (一)坚持党性原则
        (二)新闻服从政治
第五章 南方局报人群体的消退及其办报基因的传承
    一、消退(1949—1957)
        (一)报纸改组
        (二)报人星散
    二、消退历史背景初探
        (一)“执政后的不适”
        (二)“资产阶级新闻思想”受到批判
        (三)民营报业的消失
    三、南方局报人办报基因的赓续——以《南方日报》创刊为中心的考察
        (一)南方日报首任总编辑为什么是曾彦修
        (二)原华商报人的转变与适应
        (三)南下干部和原华商报人的关系
        (四)《南方日报》风格的形成
结语:历史坐标中的南方局报人
参考文献
附录
    重庆《新华日报》报人情况统计简表
    《救亡日报》报人情况统计简表
    《华商报》(复刊时期)报人情况统计简表
    国新社社员情况统计简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2)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3)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5)新闻观念和政治控制的碰撞与融合 ——当代中国灾难新闻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灾难新闻研究之历史考察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
第一章 新闻体制:灾难新闻的规定框架
    第一节 党管新闻:灾难新闻的制度约束
        一、全面立体的新闻控制
        二、内外有别的新闻实践
    第二节 宣传喉舌:灾难新闻的报道情境
        一、以正面宣传为主
        二、与意识形态捆绑
    第三节 新闻监管:灾难新闻的禁止规范
        一、监管形式与理论依据
        二、遏制客观主义倾向
第二章 观念先导:灾难新闻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新闻改革背景下灾难新闻的拨乱反正
        一、灾情报道与反思报道的复归
        二、时效观念与媒体的自我审查
    第二节 信息观念冲击下灾难新闻的艰难转身
        一、负面灾难新闻见诸报端
        二、凯歌消逝与深度开掘
    第三节 舆论监督浪潮下灾难新闻的批评报道
        一、官方既定的舆论监督观探讨
        二、最初的合法性空间与灾难新闻的批评报道
第三章 政治控制:灾难新闻的束缚变量
    第一节 控制治理路径中灾难新闻的动态监管
        一、对外开放形势倒逼监管改革
        二、监管路径从政策走向法规
    第二节 分权改革进程中灾难新闻的地方控制
        一、分权改革与灾难新闻监管的现实困境
        二、地方政府控制灾难新闻的非正式规则
    第三节 内部参考机制下灾难新闻的特殊实践
        一、内参机制管窥
        二、内参灾难新闻图景与记者的能动发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着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政治精英培养与政党能力建设 ——中国共产党干部培训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索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国内关于中共政治精英培训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二、 国外关于中共政治精英培训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三、 进一步开展对中共政治精英培训制度研究的学术空间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历史制度主义方法
        二、 实证研究方法
        三、 比较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 政治精英与中共政治精英
        二、 政党能力建设
    第五节 本文的分析思路
    第六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政治精英培训与现代政党建设
    第一节 现代政党建设与政治精英培养
        一、 现代政党的起源与发展
        二、 现代政党发展与政治精英队伍建设
        三、 现代政党政治录用与政治精英培养
    第二节 西方主要政党政治精英培养机制
        一、 资产阶级政党与选举导向型政治精英培养
        二、 社会民主党与多向度政治精英培养
    第三节 干部培训与共产主义政党政治精英培养
        一、 强意识形态政党与纲领型政治精英培养
        二、 组织严密的政党结构与政治精英培养的主客观需求
        三、 非竞争性政党体制与职业革命家的政治精英培养目标
    小结
第三章 制度的探索与创立:建国前党的干部培训制度的探索
    第一节 制度的探索: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干部培训(1919—1927.7)
        一、 革命需要与意识形态引入:干部培训制度产生的早期环境
        二、 制度载体的产生与革命精英培养
        三、 制度的初步探索: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构建的制度分析
    第二节 制度的创立:土地革命时期党的干部培训(1927.8—1937.7)
        一、 对抗中生存与意识形态中国化:冲突环境下制度的独立发展
        二、 核心制度的创立与实干型精英培养
        三、 制度的形成:关键节点与制度生成动因
    第三节 制度的完善: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干部培训(1937.7—1945.8)
        一、 政党自主发展与意识形态整合:战争环境下制度的全面发展
        二、 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政治精英主体地位的确立
        三、 制度的完善:路径依赖与制度内在价值的重构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干部培训(1945.8—1949.10)
        一、 国家机器扩张与干部紧缺的矛盾:全面战争环境下对干部的需求
        二、 阶级基础扩大与制度边界延伸:制度载体的拓展与全方位干部培训
        三、 制度边际延伸与政党整合:大规模培训干部的现实需要
    小结
第四章 制度演进与制度断裂: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党的干部培训制度的演进
    第一节 制度的演进: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干部培训(1949—1956)
        一、 主体角色转变与客体多样化:过渡时期制度演进的环境
        二、 政治精英培训正规化:制度体系与内涵的建构
        三、 制度的演进:倾向与影响变量分析
    第二节 制度的分化: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党的干部培训(1956.9—1966.6)
        一、 制度环境变迁与制度分化
        二、 制度的分化与调整
        三、 制度规定与现实运行的分化
    第三节 制度断裂:“文革”时期党的干部培训制度的扭曲(1966—1976)
    小结
第五章 制度变迁与制度化: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干部培训制度变迁
    第一节 制度的变迁: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干部培训(1976.10—1982.9)
        一、 政治路线回归与意识形态重构
        二、 制度的变迁:载体恢复与内涵重建
        三、 制度变迁的关键节点与影响变量
    第二节 制度化与科学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干部培训(1982.10—2000)
        一、 意识形态发展与二元结构环境下对执政精英的要求
        二、 制度化与科学化:任务与目标的转变
        三、 推动制度化与科学化的综合动因
    第三节 制度的完善:新时期围绕培养高素质执政精英的干部培训(2000—)
        一、 国情变化与政党能力提升
        二、 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高素质执政精英培养
        三、 制度完善的特征与影响变量
    小结
第六章 对制度的特征、功能与问题的分析
    第一节 制度同步性变迁及根源
        一、 制度的同步性变迁
        二、 制度同步性变迁的根源
    第二节 制度的主要功能
        一、 强化政党学习能力
        二、 加大政党整合力度
    第三节 制度发展的问题与应对之策
        一、 意识形态标准与高素质执政精英培养的张力
        二、 党性修养与世俗利益的冲突
        三、 政治属性与市场侵袭的矛盾
        四、 应对问题的策略选择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7)民族传统节日产业化转型路径研究 ——以广西资源县河灯歌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 选题的背景
        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
        1. 民族节日的相关研究
        2. 节庆产业化的相关研究
        3. 对文化嫁接与整合的相关研究
        4. 对河灯歌节的研究
    (三) 研究方法
        1. 文献分析法
        2. 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
        3. 问卷调查法
    (四) 基本概念的界定
        1. 文化产业
        2. 产业化
        3. 文化嫁接
        4. 文化整合
第一章 田野调查的相关场域
    一、资源县的概况与历史沿革
        (一) 基本概况
        (二) 历史沿革
    二、五排地区概述
    三、资源县大埠街、合浦街基本情况
第二章 河灯歌节的概况
    一、河灯歌节的起源
        (一) 河灯节的由来
        (二) 歌节的起源
    二、河灯歌节的文化内涵
        (一) 河灯节的文化内涵
        (二) 歌节的文化内涵
    三、河灯歌节的发展历程
        (一) 平行发展期(1966年以前)
        (二) 挫折中断期(1966年至1976年)
        (三) 缓慢恢复期(1978年至1993年)
        (四) 快速发展期(1994年至今)
第三章 河灯歌节的转型路径探析
    一、传统节日产业化转型的一般路径
        (一) 模仿创新
        (二) 同质异化
        (三) 移植嫁接
    二、河灯歌节的移植嫁接
        (一) 河灯节的移植
        (二) 歌节的嫁接
        (三) 河灯歌节的整合
第四章 河灯歌节的转型效果评估
    一、定性分析
        (一) 国家与地方政府的认可
        (二) 当地民众、企业以及外地游客的赞同
        (三) 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
    二、定量评估
        (一) 调查实施过程
        (二) 调查的基本情况
        (三) 河灯歌节效果评估调查的结果及其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图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10)广西20多年修志为文明建设服务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政领导重视, 指导思想明确
二、修志单位始终把为文明建设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三、修志为文明建设服务、为现实服务的突出典型
四、为文明建设服务、为现实服务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举例
    1. 协助电视台或与电视台联合摄制节目
    2. 为影视拍摄提供素材
    3. 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爱乡教育提供资料, 编写教材
    4. 为培训干部提供素材
    5. 为法制建设提供参考
    6. 为科学研究提供资料
    7. 为保护文物当好参谋
    8. 为现实需要编写地情书
    9. 为市镇定位和历史研究提供依据
    1 0. 为战略转移提供依据
    1 1. 为制定规划提供依据
    1 2. 为改革开放服务
    1 3. 为争取投资提供依据
    1 4. 为发展经济当好参谋
    1 5. 为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依据
    16.成为防灾减灾的工具书
    17.成为传递海内外同胞亲情的纽带
四、几点体会
    1.领导带头读志用志是推动修志为文明建设服务、为现实服务的关键
    2.修志单位积极主动是做好为文明建设服务、为现实服务工作的根本
    3.配合党政部门的工作提供服务是修志为文明建设服务的主要任务
    4.为社会提供服务是修志为文明建设服务、为现实服务的广阔天地
    5.要加强对读志用志的引导和宣传, 才能使地方志更好地为文明建设服务、为现实服务

四、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访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共中央南方局报人群体研究[D]. 吴自力. 暨南大学, 2016(04)
  • [2]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3]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4]跨部门协同视野下的组织化动员运行机制研究——以广西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为例[J]. 温顺生. 中国农村研究, 2014(01)
  • [5]新闻观念和政治控制的碰撞与融合 ——当代中国灾难新闻流变研究[D]. 王达. 山东大学, 2014(10)
  • [6]政治精英培养与政党能力建设 ——中国共产党干部培训制度研究[D]. 王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 [7]民族传统节日产业化转型路径研究 ——以广西资源县河灯歌节为例[D]. 宋富强. 广西师范大学, 2013(S1)
  • [8]春华秋实五十载 齐心协力谱新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建馆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A]. 黄明初. 广西档案2010年第4期(总第100期), 2010(总第100期)
  • [9]印象·广西教育[N]. 江东洲. 科技日报, 2007
  • [10]广西20多年修志为文明建设服务概况[J]. 雷坚. 广西地方志, 2005(05)

标签:;  ;  ;  ;  ;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访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