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科技新闻更贴近读者

如何让科技新闻更贴近读者

一、如何让科技新闻走近读者(论文文献综述)

林倩梅[1](2020)在《争议性科技话题传播研究 ——以《科技日报》的转基因食品报道为例》文中认为争议性科技话题在传播过程中面临着两大困扰:第一,文化水平的限制使大部分受众难以直接、全面地理解专业性较强的科学知识;第二,传播过程中层出不穷的干扰因素对有效信息的冲击不断加强科技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继而加重了受众的认知混乱。这两大困扰导致争议性科技话题逐渐成为了传播风险的来源。从风险传播的角度思考争议性科技话题的传播可发现:科技传播中出现的各方之间的矛盾正是风险的反映。争议性科技话题的传播过程即是媒体帮助大众破除科技壁垒,解决矛盾的过程。因此,提高媒体的传播效果有助于减轻争议性科技话题带来的传播风险。“转基因食品问题”是近年来讨论度较高,最贴近人们生活的争议性科技话题。综上,本文选取《科技日报》2000年的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20年期间的“转基因食品”报道为研究对象,从风险传播理论的视角出发,结合框架理论对其新闻文本进行分析。具体研究分为三步:第一,研究类目建构。本文研究围绕高、中、低三个层次展开,高层次分析包括“报道量”、“报道篇幅”、“报道体裁”和“报道题材”四个维度;中层次分析包括“消息来源”、“意见呈现”和“报道倾向”三个维度;低层次分析包括“修辞方式”和“科学术语的使用”两个维度。第二,结合内容分析法和简单的量化统计法,对样本各个维度的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第三,采用文本分析法解读样本中蕴含的媒体意识形态,判断媒体报道时的内容取向和价值取向,比较报道呈现的媒介真实和社会真实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发现《科技日报》在报道中的成功与不足,并提出改进优化建议。经研究发现,《科技日报》转基因食品报道的优点有以下三点:首先,对转基因食品议题的关注有持续性,能紧跟议题的演变和热点;其次,以科学共同体和政府机构为中心话语的交流模式展现了对科技的严肃态度;最后,报道体裁多样,通俗化写作能够化深奥为平易。但是《科技日报》的报道也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是报道内容不够全面均衡,无法满足受众需求;其次,报道的主观倾向明显,这证明报道立场不够客观公正;但最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报道中公众话语缺失,这也表明受众态度受到了忽视。根据报道样本的优点和不足,笔者认为《科技日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报道做出改进优化:传播模式向民主模式转变、融入人文精关怀、寻求多方合作以及强化自身科学素养的培养。论文最后,笔者对媒体在争议性科技话题传播中媒体的角色与职责进行了总结。

盛雨茹[2](2020)在《以黑洞照片为例研究科技新闻报道议程构建——基于《新京报》《澎湃新闻》《新华社》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黑洞照片面世可谓是2019年科技类的一个重大新闻事件,各大媒体纷纷在4月9日至11日期间集中报道,融合多元化的报道手段,多角度展现黑洞照片相关议题,有效提升科技类新闻的内容传播效果。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极大改变。碎片化阅读使得人们更加追求视觉化、娱乐化以及个性化的呈现内容。这一变化对科技新闻报道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87篇有效新闻报道,引入议程设置理论解读《新京报》《澎湃新闻》《新华社》三家媒体对黑洞照片报道的议程构建模式。以此为例,探究"互联网+"时代,科技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与升级。通过案例分析,本文将科技类新闻报道归纳为"人文构建模式",即事件预热,制造群体期待;多角度选题满足不同需求;"两微一端+直播"形成议程共振;全媒体融合报道;最终希望达到有人情味的科技新闻报道议程。

于巧妮[3](2018)在《科技新闻如何贴近受众》文中提出信息时代,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和渠道非常多样化。在各类信息中,科技新闻依然是较为"小众"的新闻种类。目前,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依然有待提高,科普力度仍需加大,而承担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的科技新闻存在同质化严重,内容过于专业的情况。如何拉近科技新闻与受众的距离,让科技新闻变得"悦读"?本文以《江淮晨报》为例,浅析科技新闻传播的技巧。

冷冰冰[4](2017)在《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科普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李大光(2008)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西学东渐所引发的科学翻译;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最初20年,中国留美学者以创办《科学》和建立“中国科学社”,试图完整介绍科学的概念、价值和文化为主要目的的翻译高潮;第三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科学翻译呈现出不稳定、但是持续发展的趋势。可以说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科普翻译长期以来发挥着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然而从国内科普翻译的研究现状来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科普翻译的研究成果匮乏、现有研究大多聚焦在翻译策略上,更重要的是科普翻译研究者的研究起点都是围绕传统科普翻译的目标,即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传递科学信息;然而事实是科普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将要经历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等各个阶段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我国自2006年前后逐渐走出传统科普阶段,向第二、三阶段发展。无论是公众理解科学阶段还是科学传播阶段,都强调与公众进行交流互动,而并非是传统的单向交流。如何在科普翻译中吸引公众兴趣、开启对话是需要研究的与时俱进的课题。第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科普工作者就将科普的文体类型分为“讲述体、文艺体、新闻体、辞书体和图说体”五种,但长期以来我国科普翻译呈现“文艺体”一枝独秀的研究局面。此外,科普译文可以有多种载体,如书籍、电影、电视纪录片、杂志或是网页,近十年西方翻译研究者开启了“翻译与(载体)物质形态(materiality and translation)”的研究流派,这种研究流派认为“没有超越物质形态的信息,所有意义的生成都受限于该意义所依托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渠道(Mitchell,C.,2010)”。本研究对科普杂志的选材是试图探索新的科普翻译载体,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研究者对于科普书籍之外其他传播媒介的兴趣。例如,虽然活力四射的综合科普杂志能在科普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二十世纪初许多科普名刊的中译本却命运多舛:如创刊于1872年、销量全球第一的美国生活科学杂志Popular Science,其中文版《科技新时代.Popular Science》创刊于1996年1月,一度是中国读者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的指南、走近最新生活科技的桥梁,却于2014年10月终止,后来改版成为现在的《科技生活·Popular Science》;创刊于2000年的《大众机械师》是美国主要的机械科普杂志Popular Mechanics的中文版,在中国发行量低迷无法突破,于三年后停刊;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与生活》杂志获得美国迪斯尼公司《DISCOVER》杂志授权,在中国大陆的中文版《Discover·科技与生活》读者反响平平,与其在美国原版120万册的发行量来说,有天壤之别;还有意大利科普名刊Newton中文版昙花一现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科普翻译研究者从更大的社会语境下探讨背后的原因。第三,目前科普翻译研究角度多限于翻译策略研究,从而使研究格局单一,缺乏层次性。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选取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的三个中译本进行调查,这三个中译本分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创刊的《科学》、2002年在台湾创刊的《科学人》(繁体)以及2006年创刊的《环球科学》,调查的译文主要取自1979-2007近三十年间的SciAm期刊的新闻特写。Scientific American是美国经典科普杂志,具有170多年的创刊历史,其中的新闻特写在整个杂志中占有重要地位;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导语是新闻最重要的部分,标题和导语是抓住读者兴趣的最重要的语篇构成。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写科普翻译作为社会活动的本质,所有语料以SciAm标题和导语的译文作为分析样本。研究借助的理论框架是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整个研究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历时的视角对比《科学》(1979-2000)、《科学》(2002-2005)和《环球科学》(2006-2007)三个时期SciAm译文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语料来自创刊初期和重要转折时期的译文,以便较为准确把握译者的翻译策略。基于大量案例统计分析,本文发现:1979-2000年《科学》译文主要采取“直译+意译”的翻译策略,翻译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对科技情报准确性及高级科普群体的需求;2002-2005年《科学》杂志被赋予了“将科学知识普及给大众”的新任务,使用翻译变体的策略在标题和导语翻译中渐露端倪,但由于相关翻译策略研究的不成熟,传统的“直译+意译”仍然是主流翻译策略;2006-2007年《环球科学》杂志在中国科学传播发展日益成熟的时期确立了“建立科普话语体系”的办刊原则,译者大量采用了各种翻译变体,其使用频率远远超过直译和意译的使用频率。从第一部分三个时期翻译规范的对比分析,本文可以得出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属性:科普翻译承担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使命,其传意规范要根据赋予的历史使命来确定。研究发现,翻译变体在实现大众科普的社会目的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的第二部分采用共时对比的视角,对比了《环球科学》(2006-2007)和《科学人》(2002-2005)两期刊译者社会性最为凸显时期翻译变体的使用规范。对比的基础是译者采用的是翻译变体、并且是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这一部分采用“编译”代替第一部分翻译策略的“变译/非正法翻译/翻译变体”,来凸显本研究之新闻体科普文的文本属性。对比从“编译者扮演的交流角色”、“通俗易懂文风的实现”、“感叹号和插图承载的编译目的”等角度着手研究。这些对比基于的传意目的是“教化与娱乐兼具、重视人文关怀和开启公众交流”等现代科普的特征,而不仅仅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兼具文采”的传统科普特征。通过对两杂志的对比发现:《环球科学》和《科学人》译者在译文中扮演了社会评论家、科普教师、科技倡导者、科技产品推销员、文学家和寓趣者等角色,其中文学家和寓趣者两种角色是《科学人》杂志经常扮演的,而《环球科学》杂志则较少使用。“通俗易懂”的文风实现方面,研究从“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和“大众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两杂志编译者主要使用删除不译、用熟悉的内容来类比(或建立关联)、直接阐释等方法;而实现译文的“语言大众化”,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与读者对话”、“采用积极修辞”和“使用口头语或俚语”;对比发现,在“采用积极修辞”方面,《科学人》的修辞使用更为丰富,除了比喻、拟人等用于传意清晰化外,还使用了映衬、辞趣等使语言生动活泼的修辞方法,在使用“口头语”方面,《环球科学》较少使用口头语,而《科学人》杂志在标题和导语的翻译上则频繁使用口头语,甚至还使用俚语。感叹号作为非语言交流模式承载了“兴奋与惊讶、强调与召唤、呼告科技产品”的传意功能;而《环球科学》和《科学人》在插图与标题和导语传意关系上的差别在于:后者对标题和导语的设计更重视对插图的阐释。翻译策略是实现翻译规范的重要手段,作为模因具有传承性和模仿性,研究的第三部分试图梳理SciAm三个中文版中的精彩编译案例,建立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本研究试图建立四个编译模因子池:目的模因池、手段模因池、位置模因池和积极修辞模因池;其中,目的模因池分为寓趣、求近、通俗化、开启对话、引导评价、政治守门等;手段模因池分为译写模因、改译模因、改写模因、减译和删译模因等;位置模因池分为常在段首的“解释预设点”、分散分布的“解释传意焦点”和常在段末的“总结主题意义”;积极修辞模因池则涵盖实现生动活泼文风可采用的摹声、拟人、映衬、譬喻、辞趣、仿拟、呼告、对偶、概数、设问和感叹等11种修辞手段。“模因”是同一文化的成员间散布的点子、行为、风格或惯用法,这一部分研究意在最大程度地汇集包括台湾在内的华语译者的科普编译策略,来致力于我国科普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因此,本研究三个主体部分分别着眼于新闻体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本质、新闻体科普的编译规范、新闻体科普编译方法库的构建。笔者坦言,以上三方面的研究都是非穷尽的,因为科普翻译活动的历史背景描述可以更细致,编译者对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驾驭研究绝无止境,编译方法库也可以不断添加、没有穷尽。希望后续对新闻体科普翻译的研究能够不断丰富这些研究愿景,从而为建立中国科普话语体系建立坚实的后盾。

陈磊[5](2016)在《把科技新闻做得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文中提出一个人不忘初心,并能坚持走下去,是艰难的,也是幸福的。记得小时候在课堂上,老师让每个人谈自己的理想。当时我走上讲台笃定地说"长大要当一名记者,用一支笔激浊扬清"。数十年后,同学聚会,大家对我说:"我们真羡慕你,你是班上唯一实现自己梦想的同学。"一个人不忘初心,并能坚持走下去,是艰难的,也是幸福的。我进入科技日报社后,如愿成为一名调查记者,深度挖掘科技新闻背后的故事:大飞机、南

于洋[6](2016)在《我国科学传播中的异化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传播的异化现象,是指媒体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违背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名误导受众,打着科学的旗号宣扬伪科学和反科学内容的传播活动。这种现象并不是由于科学认识的局限性而产生的问题,因而并不包括那些处在科学假说阶段尚不精确的科学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在历史上存在但后来被证伪的科学研究成果。开展科学传播异化研究需要利用的相关理论资源,包括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论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科学传播的异化现象具有隐蔽性、盲从性、功利性、长期性的特点。本文着重研究以下四种科学传播的异化形式:第一,科普专题节目中的神秘现象。第二,在科幻作品中出现伪科学情节。第三,伪科学广告欺骗大众。第四,科学新闻报道的片面性。我国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产生,可以从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论的角度剖析其原因。首先有来自传播主体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科技工作者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有些科学家认为科学传播不应属于科学家的职责,而应该由媒体来承担。另一方面,非职业科学家的科学传播人员由于专业背景限制,使得他们不可能对所有传播内容都做出准确的判断。公众经由媒体获得的科学知识,是媒体根据其主观倾向重新建构的知识,这与科技发展的真实情况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其次有受众方面的原因。受传统思维方式注重直观体验特点的影响,使得很多人对科学采取盲目崇拜的态度,给披着“科学”外衣的科学传播异化现象创造了相应的社会氛围。传统思维方式对知识体系强调经世致用,导致许多人缺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的能力。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心态和价值取向,也会助长科学传播的异化现象。此外,行业审查和主流舆论监督的缺位,也是导致科学传播异化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最后还有科学教育方面的原因。由于应试教育对人才考核上偏重分数,缺乏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方法的考核,造成了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缺陷,使得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发生难以根绝。借鉴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观念和方法,可以提出解决科学传播异化问题的相应对策。首先应建立一支专业的科学传播队伍,这支队伍应包括各个领域的专家和从事科学传播的专业工作者,这些人应具备识别和防范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能力。其次,向大众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培养大众尤其是学生运用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解决一般社会问题的能力。为防止科学传播异化的发生,应建立科学传播的专业评估机制和问责机制。科学传播的媒体人的责任意识应该上升为一种道德情感,进而指导其科学传播实践。要从根本上杜绝科学传播异化现象,还需要建立遏制科学传播异化的社会环境。媒体应担负起社会责任,培养大众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伦理观。应鼓励公众对科学传播异化现象进行监督和揭发,使整个社会形成遏制科学传播异化的良好氛围。

汪雨芹[7](2015)在《《中国科学报》“争议性科技议题”报道研究》文中认为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有关科技与经济发展重大决策的新闻报道中,争议性科技议题是常见的报道题材。诸如三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高速铁路发展等重大工程的科学决策,以及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环境污染治理等社会发展问题,均成为新闻报道中有争议性的新闻议题。争议性科技议题内容虽然是基于科技事实的客观存在,但科学问题产生的多因性和科学技术应用、重大工程的决策的多元性,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观点与不同意见。一些科学性、应用性很强,影响面广的争议性议题,常常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和社会公众的关切,并被新闻媒介重点关注,引发讨论。争议性科技议题的报道是一家新闻媒体展现自身能力和公信力的重要标准。特别是在自媒体时代,争议性科技议题报道对媒体而言不可回避。如何理性、有效地对具有争议性的议题进行真实、客观、公正的报道,披露争议性议题科学事实的真相,加强正确的科学舆论引导,值得研究。通过对《中国科学报》从创刊以来刊登第一篇有关重大争议性科技议题(1986年04月26日)的报道开始,到2014年7月共548篇有关报道的研究,分析得出《中国科学报》开展争议性科技议题报道,达到了三个方面的目的:一是客观、公正的报道科技事实,二是向受众普及了相关科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公民科学素养;三是为科技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重大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争议性科技议题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包括科学家)对一种科学事物的客观规律的认识有一个过程,需要通过学术上的“百家争鸣”以逼近客观真理。科学探索的不确定性常常使得争议问题难以获得定论,就会引发“观点冲突”。学术质疑和学术争鸣是科学技术“纵深发展”的特点,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之一。《中国科学报》争议性科技议题报道的选题主要来自科学探索过程中的不同观点、社会经济建设的不同需求、科学技术应用上的分歧,以及社会热点、焦点中的科学认知等四个方面。《中国科学报》选择了议题,引发讨论,形成重大工程决策科学论证的舆论氛围,促使舆论“螺旋式”深入发展,使争议性科技议题讨论愈来愈深刻,道理越辩越明了。《中国科学报》争议性科技议题报道原则与形式特点主要体现在争议性科技议题报道立场的客观性、传播主体(科学媒体和科学家)的权威性、版面处理的独特性三个方面。开展科技领域有争议性问题的深度报道非常有必要,但必须基于客观存在的科技事实之上,应遵循科学、客观的准则。媒体在报道争议性科技议题时要精心策划,强化论辩,坚持客观公正;注重消息来源的多元性;新闻写作中要重视直接引语的使用,强化争议性科技议题报道的写作技法;同时使专业术语通俗化,加强科技知识普及,以利于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公民科学素养。

王春晓[8](2015)在《《科学美国人》科学传播研究》文中认为《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是全球着名的综合性科普期刊。该刊历史悠久、发行遍布全球,影响广泛,是全球第一科普品牌。《科学美国人》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特色,得到我国科学技术界的广泛认可。本研究以《科学美国人》2004年至2013年的英文版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在以互联网为特色的现代传播环境下,传统媒体(杂志)在社会科学技术领域前沿信息上的传播特点和发展态势,以期借鉴。《科学美国人》自创刊初期即秉持“指导和消遣”的办刊宗旨,坚持“让科学家向大众介绍其工作内容”的办刊方针,通过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帮助大众理解社会现象与问题,让公众理解科学。所以,其主要受众为科学家群体,政府和企业的高管群体,知识分子群体(以教育界为主)等高科学素养群体。《科学美国人》的传播内容以自然科学知识为核心,同时包括应用科学和少量的社会科学内容。期刊注重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科学解读来吸引受众,并兼容并包地刊载针对同一社会问题的不同观点。同时,期刊的内容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文章严谨、科学,创作主体和编辑团队均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科学美国人》的传播形式多元活泼。文章开头形式多样生动,并综合运用多重辅文提升文章的可读性。图片数量多、制作精美,善于使用图解式图片展示复杂的科学原理,并且,图片的排版根据栏目需求具有色彩上的统一性和编排上的节奏性。此外,数字化传播渠道拓宽杂志的传播路径,包括海量信息的个性化传播,线上互动深化传播,多媒体传播形式贴近受众等。结合《科学美国人》的先进经验,本研究进一步提出我国综合性科普期刊的优化策略:明确定位以满足受众需求;提升内容品质,打造核心竞争力;丰富传播形式,提高可读性和趣味性;走集团化经营道路,树立科普品牌等。

路燕,陈堂发[9](2014)在《运用二维码实现报纸传播科技内容的路径优化》文中提出传统报纸在进行科技内容的传播时,因受制于有限的版面不得不对信息容量进行压缩,同时静态的图文组合又难以吸引读者的兴趣,在日益激烈的竞争面前,报纸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必须有所行动,进行创新。本文在了解二维码使用现状的基础上,作了一点大胆设想,尝试将它运用到具有独特性的科技内容传播上,期望在优化二维码功能的同时也能强化报纸的传播效果,实现新旧媒体的完美融合。

尚伟民[10](2013)在《农业科技新闻应提高“技术含量”》文中研究指明"科技兴农"始终是我国"三农"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随着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和不断深入,农业科技在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作用日益显着;农业科技的推广与普及正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有关农业科技的政策等的新闻也倍受关注。农业科技新闻对推广、普及和对提高农民科学素养,对建设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科技新闻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是农业科技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神圣的使命。

二、如何让科技新闻走近读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让科技新闻走近读者(论文提纲范文)

(1)争议性科技话题传播研究 ——以《科技日报》的转基因食品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五、文献综述
第一章 风险漩涡中的争议性科技话题传播
    第一节 争议性科技话题成为一种传播风险来源
        一、转基因食品话题热点回顾
        二、争议性科技话题讨论带来传播风险
    第二节 风险的反映:认知偏差与信任危机
        一、受众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偏差
        二、受众对主流声音的信任危机
    第三节 应对风险的关键:提高受众的风险感知能力
        一、提高受众的科学素养
        二、正确引导风险认知
        三、促进各方的风险沟通
第二章 《科技日报》转基因食品报道框架分析
    第一节 调查概述
        一、样本采集
        二、类目建构
    第二节 高层次分析
        一、报道量:具有持续性的关注
        二、报道体裁及报道篇幅:以消息通讯类和中等篇幅报道为主
        三、报道题材:“转基因食品安全”超一半比例
    第三节 中层次分析
        一、消息来源:以专家学者和政府机构为主
        二、意见呈现:多方意见占多数
        三、报道倾向:态度积极
    第四节 低层次分析
        一、修辞方式:灵活运用修辞,打破科技新闻的沉闷感
        二、科学术语的使用:不依赖于专业名词
第三章 《科技日报》转基因食品报道特点总结
    第一节 《科技日报》转基因食品报道的优点
        一、报道具有时效性,紧跟议题演变
        二、以科学共同体和政府为报道主体,保证科技新闻的专业与严肃
        三、通俗化写作化深奥为平易,增强读者阅读体验
    第二节 《科技日报》转基因食品报道的不足
        一、公众话语缺失,受众诉求无法表达
        二、主观倾向明显,报道立场不够客观公正
        三、报道内容不够全面均衡
第四章 优化争议性科技话题传播的思考
    第一节 《科技日报》转基因食品报道的改进与优化
        一、传播模式向民主模式转变
        二、融入人文关怀
        三、寻求多方合作
        四、自我提升,强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第二节 科技风险中大众媒体的角色与职责
        一、作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
        二、作为科技政策的宣传者
        三、作为科技风险的呈现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科技日报》报道样本明细
附录B 图片和表格说明
致谢

(2)以黑洞照片为例研究科技新闻报道议程构建——基于《新京报》《澎湃新闻》《新华社》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二、议程设置
    (一)概述
    (二)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的新变化
        1. 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弱化
        2. 议程设置的主体角色呈现多元化趋势
三、类目建构及效果检验
四、三家媒体中的87篇报道文本分析
    (一)以报道来源分类
    (二)以报道篇幅分类
    (三)新闻标题语气分类
    (四)以报道体裁分类
    (五)以报道主题分类
    (六)报道呈现方式
五、议程设置下媒体对科技类报道的人文构建
    (一)科技新闻传播议程设置的人文模式
        1. 征服未知模式
        2. 公众揭秘模式
        3. 新媒体互动模式
    (二)科技报道模式更新升级
        1. 事件多轮预热,制造群体期待
        2. 多角度选题,传播内容新颖
        3.“两微一端+直播”形成议程共振
        4.布局全媒体融合报道
总结

(3)科技新闻如何贴近受众(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技新闻的概念和传播现状
二、科学技术的新闻价值
    (一) 科研发现中有大量值得报道的新闻
    (二) 受众对于科技信息关注度高
    (三) 有助于提高公民科学素养
三、科技新闻的写作技巧
    (一) 新闻媒体不是科研机构的“传声筒”
    (二) 解读“高门槛”的科学技术, 记者应增强基本功
    (三) 科技成果转化新闻语言, 记者应做好“翻译”
    (四) 全媒体环境下科技新闻传播的创新

(4)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科普概念研究”综述
        2.1.1 科普模式的演进
        2.1.2 以“公众理解科学”为核心的西方现代科普
        2.1.3 现代科普的内涵特征
        2.1.4 现代科普的重要手段:新闻体科普文
    2.2“科普翻译研究现状”综述
        2.2.1 立足于“传统科普”
        2.2.2 研究成果匮乏
        2.2.3 研究内容简述
        2.2.4 国内科普翻译研究的缺陷
    2.3“翻译规范理论”综述
        2.3.1 翻译模因与翻译规范
        2.3.2 翻译规范理论解析
        2.3.3 翻译策略与翻译规范
    2.4 小结
第三章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及中译本
    3.1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简介
    3.2 SciAm的三个中译本
        3.2.1《科学》发行背景及命运
        3.2.2《环球科学》发行背景及现状
        3.2.3《科学人》发行背景及现状
        3.2.4 小结
    3.3 SciAm文本分析
        3.3.1 科普杂志与新闻特写
        3.3.2 标题和导语
        3.3.3 SciAm标题与导语的分析
        3.3.4 小结
第四章《科学》—《环球科学》翻译规范的历时分析
    4.1《科学》(1979-2000)译文的分析
        4.1.1 关系规范:译文与原文极似
        4.1.2 传意规范特点 1:消极传意
        4.1.3 传意规范特点 2:社会文化语境不连贯
        4.1.4 期望规范:科技情报与高端科普
    4.2《科学》(2002-2005)译文的分析
        4.2.1 关系规范:极似与近似交融
        4.2.2 传意规范:意译和变译优化传意
        4.2.3 新旧翻译规范的竞争共存
        4.2.4 期望规范:向“大众科普”转变
    4.3《环球科学》(2006-2007)译文的分析
        4.3.1 关系规范:“不似”成为主流
        4.3.2 传意规范特点 1:社会文化语境连贯
        4.3.3 传意规范特点 2:积极传意
        4.3.4 期望规范:科学传播与科普话语体系
    4.4 科普翻译规范历时对比阐述
        4.4.1《科学》(1979)—《环球科学》(2007)
        4.4.2《环球科学》(2007)—《环球科学》(2009)
第五章《环球科学》与《科学人》翻译规范的共时对比
    5.1“编译”:新闻文本中的“变译”
    5.2 编译者扮演的角色
        5.2.1 社会评论家
        5.2.2 科普教师
        5.2.3 科技倡导者
        5.2.4 科技产品推销员
        5.2.5 文学家
        5.2.6 寓趣者
        5.2.7 小结
    5.3 编译者对通俗文风的创造
        5.3.1 对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
        5.3.2 大众语言的使用
        5.3.3 小结
    5.4 编译者对感叹号的使用
        5.4.1 兴奋与惊讶
        5.4.2 强调和召唤
        5.4.3 呼告—特殊的召唤
        5.4.4 分析与小结
    5.5 编译者对插图的利用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的构建
    6.1“模因”的内涵
    6.2 编译目的模因
        6.2.1 寓趣
        6.2.2 求近
        6.2.3 通俗化
        6.2.4 开启对话
        6.2.5 引导评价
        6.2.6 政治守门
    6.3 编译手段模因
        6.3.1 译写
        6.3.2 改译
        6.3.3 改写
        6.3.4 减译和删译
    6.4 编译位置模因
        6.4.1 段首:预设点
        6.4.2 分散:传意焦点
        6.4.3 段末:主题意义
    6.5 积极修辞模因
        6.5.1 摹声
        6.5.2 拟人
        6.5.3 映衬
        6.5.4 譬喻
        6.5.5 辞趣
        6.5.6 仿拟
        6.5.7 呼告
        6.5.8 对偶
        6.5.9 概数
        6.5.10 设问
        6.5.11 感叹
第七章 结论
    7.1 内容总结
    7.2 局限与不足
    7.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5)把科技新闻做得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论文提纲范文)

有深度:用善思的脑打造精品
有态度:用理性和质疑的精神澄清谬误
有温度:用执着的心走近人物和事件

(6)我国科学传播中的异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科学精神问题研究综述
        1.2.2 科学传播问题研究综述
        1.2.3 传播异化问题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对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理论分析
    2.1 科学传播异化的相关概念
        2.1.1 什么是科学精神
        2.1.2 什么是科学传播
        2.1.3 科学传播异化的界说
    2.2 科学传播异化研究的相关理论资源
        2.2.1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
        2.2.2 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论
        2.2.3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2.3 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基本特点
        2.3.1 形式上的隐蔽性
        2.3.2 受众的盲从性
        2.3.3 媒介的功利性
        2.3.4 存在的长期性
3 从异化理论视角看科学传播异化的表现形态
    3.1 科普节目和读物中的神秘描述
        3.1.1 未解之谜的神秘化
        3.1.2 缺乏科学思想方法的猎奇叙事
        3.1.3 宣扬反科学的思维方式
    3.2 科幻作品中出现伪科学情节
        3.2.1 缺乏科学依据的随意幻想
        3.2.2 违背科学的价值观念
        3.2.3 以“科学”的形式展现巫术
    3.3 伪科学广告欺骗大众
        3.3.1 产品宣传不符合科学原理
        3.3.2 特异效果未经过科学论证
        3.3.3 隐匿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3.4 科技新闻报道的片面性
        3.4.1 只报道科技成果正面作用而不报道负效应
        3.4.2 为追求新闻效果而片面夸大科研成果价值
        3.4.3 回避相关社会矛盾和争议
4 从社会建构论视角看科学传播异化产生的原因
    4.1 传播主体方面的原因
        4.1.1 科学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4.1.2 大众媒体工作者的原因
    4.2 传播受众方面的原因
        4.2.1 唯科学主义观念的影响
        4.2.2 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心态的影响
    4.3 科技监管的缺位
        4.3.1 行业审查的缺位
        4.3.2 主流舆论监督的缺位
    4.4 科学教育带来的问题
        4.4.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脱节
        4.4.2 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缺陷
5 借鉴媒介理论遏制科学传播异化的可能路径研究
    5.1 为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提供保障
        5.1.1 构建专业的传播队伍
        5.1.2 建立科学传播主体间的整合机制
        5.1.3 完善科学传播的评价激励机制
    5.2 科学教育在防止科学传播异化中的作用
        5.2.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
        5.2.2 加强科学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
    5.3 媒体的社会责任与媒体人的责任意识
        5.3.1 科学传播的专业评估机制
        5.3.2 针对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问责机制
        5.3.3 科学传播媒体人的责任意识养成
    5.4 遏制科学传播异化的社会环境
        5.4.1 科学传播主渠道的引导作用
        5.4.2 社会舆论的评价和监督作用
        5.4.3 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
        5.4.4 建构遏制科学传播异化的文化氛围
6 结语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中国科学报》“争议性科技议题”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中国科学报》的研究
        1.2.2 关于“争议性科技议题”报道研究
        1.2.3 国外相关文献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和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国科学报》与争议性科技议题报道概述
    2.1 《中国科学报》科技报道特色
        2.1.1 《中国科学报》的特色
        2.1.2 《中国科学报》科技报道的特色
    2.2 争议性科技议题及其报道意义
        2.2.1 争议性科技议题
        2.2.2 争议性科技议题报道的报道意义
    2.3 《中国科学报》关于争议性科技议题的报道
第3章 《中国科学报》争议性科技议题的报道内容
    3.1 《中国科学报》争议性科技议题报道的选题来源
        3.1.1 科学探索过程中的不同观点
        3.1.2 社会经济建设的不同需求
        3.1.3 科学技术应用上的分歧
        3.1.4 社会热点、焦点中的科学认知
    3.2 《中国科学报》争议性科技议题报道的主题与题材
        3.2.1 《中国科学报》争议性科技议题的报道主题
        3.2.2 《中国科学报》争议性科技议题的报道题材
第4章 《中国科学报》争议性科技议题报道的报道特点
    4.1 报道立场的客观性
    4.2 传播主体的权威性
    4.3 版面处理的独特性
    4.4 《中国科学报》“三峡工程”报道案例分析
        4.4.1 三峡工程背景与议题
        4.4.2 《中国科学报》三峡工程科学争议性报道节奏
第5章 关于媒体开展争议性科技议题报道的思考
    5.1 有关争议性科技议题报道存在的不足
        5.1.1 报道消息来源与报道体裁单一
        5.1.2 科学问题解读性与表述通俗性不够
    5.2 开展争议性科技议题报道的优化策略
        5.2.1 精心策划与强化论辩
        5.2.2 保持消息源的多元性
        5.2.3 改进报道的写作技法
        5.2.4 报道中加强科技知识普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新闻作品目录
附录C: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学术与新闻实践目录
致谢

(8)《科学美国人》科学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科技传播的研究
        1.3.2 关于科普期刊的研究
        1.3.3 关于《科学美国人》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科学美国人》宗旨、定位与发展历程
    2.1 《科学美国人》办刊宗旨与定位
        2.1.1 以“指导与消遣”为办刊宗旨
        2.1.2 以高科学素养群体为目标受众
    2.2《科学美国人》发展历程
        2.2.1 鲁弗斯·波特与专利时代的《科学美国人》
        2.2.2 大萧条和二战时期的《科学美国人》
        2.2.3 杰拉德·皮尔和科学传播时代的《科学美国人》
    2.3 《科学美国人》传播现状
        2.3.1 现行杂志结构
        2.3.2 多元传播路径
        2.3.3 在华传播概述
第3章《科学美国人》传播内容特征
    3.1 以自然科学知识为核心
        3.1.1 特稿专注自然科学
        3.1.2 前沿兼顾应用科学
    3.2 以社会生活为落点
        3.2.1 科学知识解读社会民生
        3.2.2 搭建平台探讨社会焦点
    3.3 以权威内容为质量保障
        3.3.1 影响因子高且稳定
        3.3.2 创作主体倾向一线科学工作者
        3.3.3 编辑团队具备高科学素养
第4章《科学美国人》传播形式特征
    4.1 文本传播形式特征
        4.1.1 开头形式多元生动
        4.1.2 多重辅文综合运用
    4.2 图片传播特征
        4.2.1 数量多且篇幅大
        4.2.2 解释性特征突出
        4.2.3 排版统一连贯
    4.3 数字化拓宽传播途径
        4.3.1 海量信息的个性化传播
        4.3.2 线上互动深化传播
        4.3.3 多媒体传播贴近受众
第5章《科学美国人》对我国综合性科普期刊的启示
    5.1 明确定位
    5.2 提升内容品质
    5.3 丰富传播形式
    5.4 集团化经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社会实践目录

(9)运用二维码实现报纸传播科技内容的路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报纸刊载科技内容的现状描述
    1.1 科技新闻的报道量严重不足
    1.2 科技含量低, 内容很少涉及研究本质
    1.3 内容同质化严重
    1.4 多以单一的文字为主, 表现形式单一
2 科技内容的独特性需要相应的传播形式
    2.1 专业性和科技性强
    2.2 文字量大
    2.3 与专家的沟通必不可少
3 借助二维码实现对报纸传播科技内容的路径优化
    3.1 二维码在报纸上的应用现状
        3.1.1 报纸上二维码的数量少
        3.1.2 现有技术不完善、码制尚未统一, 无法实现与手机的全面兼容
        3.1.3 二维码装载的信息价值含量低
    3.2 对报纸运用二维码传播科技内容的创新和设想
        3.2.1 打破报纸在版面上的限制, 完整呈现科技内容
        3.2.2 实现报纸的全媒体传播, 使科技内容也能形象生动
        3.2.3 提供反馈和互动的平台, 加强编辑、读者、专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3.3 对二维码的功能进行优化, 提高其利用价值
        3.3.1 在传播科技成果的同时进行营销, 开辟报纸新的盈利模式
        3.3.2 利用二维码实现差异化战略, 在一张报纸上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
4 结论

四、如何让科技新闻走近读者(论文参考文献)

  • [1]争议性科技话题传播研究 ——以《科技日报》的转基因食品报道为例[D]. 林倩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2]以黑洞照片为例研究科技新闻报道议程构建——基于《新京报》《澎湃新闻》《新华社》的分析[J]. 盛雨茹. 新闻传播, 2020(02)
  • [3]科技新闻如何贴近受众[J]. 于巧妮. 新闻世界, 2018(09)
  • [4]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D]. 冷冰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5]把科技新闻做得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J]. 陈磊. 青年记者, 2016(22)
  • [6]我国科学传播中的异化现象研究[D]. 于洋.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7]《中国科学报》“争议性科技议题”报道研究[D]. 汪雨芹. 湖南大学, 2015(03)
  • [8]《科学美国人》科学传播研究[D]. 王春晓. 湖南大学, 2015(03)
  • [9]运用二维码实现报纸传播科技内容的路径优化[J]. 路燕,陈堂发. 科技传播, 2014(20)
  • [10]农业科技新闻应提高“技术含量”[J]. 尚伟民. 河南科技, 2013(14)

标签:;  ;  ;  ;  ;  

如何让科技新闻更贴近读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