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地坝拦泥效益调研报告

淤地坝拦泥效益调研报告

问:淤地坝的发展潜力
  1. 答: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尤其是多沙粗沙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40%-60%,这为淤地坝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根据《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专项规划》,仅在黄河中游河龙区间12.1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大小沟道近8万多条,这些沟道一般都有建坝条件,绝大部分沟道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坝系,可以大规模开展淤地坝建设。
    根据《黄河上中游多沙粗沙区治沟骨干工程建橡如设专项规划》、《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结合对各省(自治区)淤地坝发展潜力调查统计,黄土高原区今后尚可新建控制性的治沟骨干工程2万多座,新建淤地坝13万座。其中治沟骨干工程主要分布在多沙粗沙区,涉及七省(区)127个县(旗、市),包括无定河、三川河、皇甫川、窟野河、秃尾河、孤山川、延河、北洛河、渭河等32条主要支流。
    这些淤地坝工程建成后,将会在黄土高原区形成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顷铅为骨架,大、中、小淤地坝相配套,拦、排、蓄雀如好相结合的完整的沟道坝群防护体系。据初步预测,可累计拦蓄泥沙259亿立方米,新增坝地500多万亩,加上已有坝地,将达到1000万亩。届时坝地成为黄土高原区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问:打坝淤泥 黄河治沙措施
  1. 答:“打坝淤泥”的正式叫法是“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就是在黄河中游的千千万万条沟道里打大中小淤地坝把泥沙就地拦截,也可以淤成土地就地利用。
    要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关棚携键在于减少上中游地区的入黄泥沙。黄河泥沙从哪里来?主要来自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要减少入黄泥沙就必须控制沟道产沙。在沟道中修建淤地坝,等于形成了一道人工屏障,从源头上封堵了向下游输送泥沙的通道大和颂。
    根据规划,到2020年,建设淤地坝16.3万座,其中骨干坝3万座。使黄土高原地区主要入黄支流基本建成完善的沟道坝系。工程实施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80%。淤地坝年减少入黄泥沙达到4亿吨,使黄河的入沙量减少1/4。
    这种沟道比较宽阔,坡度比较平缓。打的坝不是很高工程量不是很大但库容很大,淤出的地很多这样,算下来比较经济。象这种沟建坝是基本上大中小三种,淤地坝型结合大中型坝起上蓄下保作用,小型的主要是一格一格地成型,另外拦蓄排想结合基本上就是这种模式。
    “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这种防治水土流失的办法,是黄土高原人民的创造。以临汾市为例:建成的一万多座淤地坝已累计拦蓄泥沙1.5亿吨,累计减少入黄泥沙3772万吨。淤地坝不仅能拦泥、蓄水、缓洪,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淤地造田,坝地与坡耕地相比,土壤含水量高80%,滚郑土壤养分高30%以上,生产能力一般高出6倍以上。
    按照规划,到2020年工程发挥效益后,可拦截泥沙能力达到400亿吨、新增坝地面积达到750万亩,促进退耕面积可达3300万亩。因此有评论说:国家开启的黄河中上游淤地坝工程有一石三鸟功效。
  2. 答:“打坝淤泥”就是打坝,让水速变慢,然后泥沙就沉淀下来 。
问:黄土丘陵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
  1. 答:黄土丘陵激旁漏沟壑区的淤地坝工程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拦截泥沙、改善耕作条件、增加粮食产量 等方面。随着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坝系建设存在的坝地利用率低、种植结构不合理、运行状况不良、盐碱化严重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根据多年来淤地坝建设的经验,应通过加强配套工程建设、加强病险坝维修改造、优化运行方式等途径加以解决。
    淤地坝是黄土丘陵沟壑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最后一道防线,因其强大的拦泥淤地及生产效益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得到大力发展,其蓄洪拦泥的最终产物——坝地是宝贵的土地资源。目前,黄土高原已有坝地38万多公顷,其中黄土丘陵沟壑区坝地面积达14.63万公顷。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沟骨干坝得到大力发展,对提高本地区小流域淤地坝坝启首系防洪能力和坝地的增产增收、安全生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有淤地坝工程尚有40%的可淤地面积的发展潜力,同时还有14万公顷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坝地资明烂源,可发展坝地70万~140公顷。
淤地坝拦泥效益调研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