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儿童听觉P300与其地形图及心理评分的关系研究

正常儿童听觉P300与其地形图及心理评分的关系研究

一、正常儿童听觉P300及其地形图与心理评分关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丹阳[1](2021)在《气味情境下面孔和躯体表情加工特征的ERP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综合了人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状态,在人与人的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情绪常常通过表情传递情绪信息,其中面孔表情和躯体表情是通过视觉通道传递的,且是人们日常中最常用的判断他人情绪信息的外部途径和线索。快速、准确地认知他人面孔和躯体表情,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高效的社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情境对面孔表情识别的影响,但大多研究都围绕视觉情境和听觉情境展开,忽视了对我们很重要的另一种感觉——嗅觉。并且目前的研究似乎忽视了情境信息对躯体表情识别可能产生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将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与情绪识别任务相结合,重点探讨气味情境对面孔表情和躯体表情的影响及其加工时间进程。本研究包括2个实验。实验一中招募了54名被试,将他们分成三组进入到三种不同的气味情境(愉快、不愉快、无气味)中识别快乐、恐惧和中性的面孔,并同步记录他们的脑电活动。行为结果发现,正确率上,气味情境的主效应显着,反应时上,气味情境和面孔表情的主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均显着。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不愉快的气味情境下被试的识别面部表情正确率更高,反应时更短,尤其是恐惧的表情。ERP结果发现,气味对面孔表情识别的影响分为两个阶段:(1)在表情加工的早期(80-110 ms),气味情境的主效应显着,不愉快的气味情境比愉快气味和无气味的气味情境诱发的P1振幅更大,说明不愉快的气味情境激发了人们更多的注意偏好。(2)在表情加工的中期阶段,气味情境与面部表情的交互作用显着。当面对不愉快的气味情境时,恐惧表情引起的VPP(vertex positive potential)波幅小于愉快表情和中性表情。这一结果表明,在判断恐惧表情时,在不愉快的气味情境消耗的认知资源较少,表现出情绪一致性效应的促进作用。实验二中,50名成年人被随机分成三组,在三种气味情境(愉快、不愉快和无气味)中识别躯体表情(快乐、恐惧和中性),同步记录他们的行为和脑电数据。对数据进行3×3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行为结果表明在正确率上躯体表情的主效应显着,在反应时上躯体表情和气味情境的主效应均显着。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中性躯体表情的识别正确率更高,反应时更快;不愉快气味情境中识别躯体表情更快。ERP结果显示气味对躯体表情识别的影响分为两个阶段:(1)在中期阶段(刺激呈现后150-200ms),气味情境的主效应显着,在不愉快气味情境中,躯体表情诱发的VPP振幅比在愉快或无气味情境中更大。(2)在加工的中后期阶段(200ms开始),研究人员观察到情境气味和躯体表情之间的交互作用。当暴露在愉快或不愉快的情境气味中时,中性躯体表情诱发的N2振幅要大于与愉快和恐惧的躯体表情。在愉快的气味情境中,恐惧的躯体表情比愉快的躯体表情诱发更大的LPP振幅。结论:(1)不愉快气味情境促进对面孔表情和躯体表情的识别。不愉快气味情境尤其促进对恐惧面孔表情的识别。(2)气味情境影响面孔表情和躯体表情加工的时间进程不同。气味情境主要在早期和中期的表情加工阶段影响面孔表情的加工;气味情境主要在中期和后期的表情加工阶段影响躯体表情的加工。(3)气味情境影响面孔表情和躯体表情加工的模式相似。即气味情境对面孔表情和躯体表情的加工分为两个阶段的影响:不愉快的气味情境对面孔表情和躯体表情处理有整体促进作用(第一阶段);气味情境会对面孔表情和躯体表情进行特异性的调节,符合情感一致或不一致效应的机制(第二阶段)。

王步遥[2](2020)在《非抑郁与抑郁倾向者面孔识别具身效应的ERP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社会,由于情绪而引发的心理问题逐渐在社会中蔓延开来。抑郁作为情绪问题的一种,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在对抑郁患者的心理治疗活动中,研究者们通过众多的方法去解决抑郁者的情绪状态,而将具身认知理论运用于其中也是其中之一。本研究以具有抑郁倾向的以及非抑郁倾向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为被试,设计一个2(抑郁倾向者、非抑郁倾向者)*2(捏软球、捏硬球)的研究内容,并通过两个具体实验对两类人群进行分别探索。通过该探索研究具身认知理论在具体认知过程中是否存在以及是否对于抑郁倾向者具有独特影响力的问题。实验一双歧面孔识别过程的ERP研究,采用在校大学生30人男女各半,通过研究被试在用手捏两种不同软硬程度的球体的过程中,对双歧面孔的判断,以考察不同具身条件的触发对认知判断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为数据没有显着差异。时域分析可以发现具身效应与大脑活动之间的链接,即硬软球引发的不同刺激说明软硬球会影响认知判断,具备影响结果的能力。软硬球代表的具身效应与判断结果不匹配时会引发更大幅值,说明选择与激发效应相反结果会引发冲突使得波幅更大。频谱分析中,θ波段上硬球所产生的波幅大于软球。时频分析上则没有发现差异。实验二抑郁倾向者在双歧面孔识别过程中的ERP研究,筛选出存在抑郁倾向且没有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抑郁倾向者26人,男女各半,通过研究被试在用手捏两种不同软硬程度的球体的过程中,对双歧面孔的判断,以考察不同具身条件的触发对认知判断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为数据差异不显着,ERP数据方面,时域、频谱以及时频分析结果发现,抑郁倾向者在不同的具身效应下,主效应显着,尤其是软硬球所引发波形的峰值与波幅差异很大,可以说明抑郁组对不同具身条件更加的敏感,受到不同具身条件的影响更深。通过综合分析研究一与研究二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具身效应存在,(2)抑郁倾向者受到明显不同具身效应的影响明显。(3)非抑郁与抑郁倾向者对具身效应的反应差异显着。

贾会宾[3](2020)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脑成像信号的时空间特征分析》文中指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会严重损伤患者的社会与认知功能,因此了解其脑机制极为必要。相比于传统的基于问卷和行为观察的研究手段,基于现代神经影像学的研究技术有望为ASD的脑机制研究和诊断提供更为客观的指标。但是,前人的ASD脑机制研究至少具有如下几点局限性:(1)使用的指标重测信度可能较低;(2)没有综合考虑空域与时域信息;(3)现有方法提供的可能是有偏估计;(4)缺乏各种模态信号之间的相互比较。针对上述几点局限性,本研究使用检测大脑慢速血液动力学信息的f MRI/f NIRS技术以及测量大脑快速电生理活动的EEG技术研究了三个层面的脑活动时空间特征,即单个节点瞬时活动幅值的时间动力学特征、脑功能网络内部各个节点的空间组织模式以及脑功能网络相互转换的时间动力学特征。在探究ASD患者第一个层面脑活动时空间特征(即单个节点瞬时活动幅值的时间动力学特征)时,首先我们考查了用于评估脑区瞬时幅值长程时域相关性的去趋势波动分析(Det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is,DFA)技术的重测信度(研究一A)。我们发现DFA技术具有中等程度的可靠性。接着,DFA技术被用于考察ASD患者多种模态信号瞬时幅值的时间动力学特征(研究二A、研究三A和研究四A)。对静息态f MRI信号的分析发现,ASD组被试属于默认网络的4个前额叶脑区信号的DFA指数显着低于正常发育(typical developing,TD)组被试。对f NIRS信号的分析发现:(1)ASD组儿童f NIRS信号的DFA指数显着低于TD组儿童;(2)TD组儿童f NIRS信号的DFA指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ASD组儿童f NIRS信号的DFA指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3)ASD组儿童f NIRS信号的DFA指数与孤独症症状严重程度显着负相关。对静息态EEG信号的分析发现ASD患者默认网络、镜像神经元系统和突显网络相关脑区活动的DFA指数显着更低。上述三种模态信号的分析结果均提示如下结论,即ASD患者的脑活动表现为高度不稳定的、随机的、不规律的特性。在探究ASD患者第二个层面脑活动时空间特征(即各个节点的空间组织模式)时,首先我们考查了空间复杂性分析技术的重测信度(研究一B)。我们发现,可提供无偏估计的、基于标准熵的标准化空间复杂性具有较高重测信度且不低于传统的Omega复杂性。接着,标准化空间复杂性被用于考察ASD患者多种模态信号脑区间的空间组织模式(研究二B、研究三B和研究四B)。对静息态f MRI信号的分析发现:(1)与TD组相比,ASD组被试默认网络空间复杂性显着更高,这提示ASD患者默认网络内部信息沟通异常;(2)与TD组相比,ASD组被试前部内侧前额叶皮层在降低默认网络的空间复杂性上的作用显着更低,这可能导致患者不能有效地进行自我相关信息的加工,并进而影响他们的社会认知和交流能力。对f NIRS信号的分析发现:与TD组相比,ASD组儿童双侧前额叶内部的空间复杂性显着更高、双侧前额叶在降低全脑整体空间复杂性上的作用更低,这表明ASD儿童前额叶内部各个区域间信息沟通不畅且前额叶与大脑其余脑区的联系亦存在异常。对静息态EEG信号的分析发现:ASD患者镜像神经元系统相关脑区在降低脑功能网络空间复杂性上的贡献显着更低,而视知觉相关脑区反而更高,这可能导致ASD组儿童不能有效地加工社会认知信息,并表现出特定的视知觉加工优势。上述三种模态信号的分析结果揭示了如下结论,即ASD患者脑区间空间组织模式异常。在探究ASD患者第三个层面脑活动时空间特征(即脑功能网络相互转换的时间动力学特征)时,我们对静息态EEG数据进行了微状态分析(研究四C)。该研究发现:ASD患者用更少的时间进行语音和自我心理表征相关信息加工、更频繁地进行视觉加工,且大脑腹侧网络激活异常。上述几个研究对脑成像技术重测信度进行了深入考查,并拓展了我们对ASD脑机制的认识。本研究有如下发现:首先,ASD患者的脑活动表现为高度不稳定的、随机的、不规律的特性,且上述异常主要发生在与其症状表现密切相关的脑区。其次,ASD患者症状相关脑区与其他脑区的信息交流效率相对较低、一些在社会信息加工中起重要作用的脑区在ASD患者大脑空间组织中处于较为次要的地位。最后,ASD患者大尺度脑功能网络间相互转换的时间动力学特征异常。

邓柯高[4](2019)在《新疆地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纯音及语音加工的脑电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汉语阅读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在纯音与语音加工中的脑电差异,从神经生物学水平上揭示阅读障碍的发病机制,为汉语阅读障碍的诊断与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运用阅读障碍筛查量表筛查出新疆地区汉语阅读障碍组儿童21例,按照同年级、同性别、同年龄匹配原则选取对照组儿童31例。纯音被动Oddball实验中,刺激材料包括标准刺激、上升时间偏差、刺激强度偏差及持续时间偏差刺激四种,语音被动Oddball实验中,刺激材料包括语音标准刺激及语音偏差刺激两种。在监护人知情同意下,32个电极同步采集脑电数据,运用Matlab、eeglab、Fieldtrip对脑电数据进行预处理、时域分析和时频分析,比较阅读障碍组与对照组儿童MMN、P1、N1c、N2脑电成分及δ频段的差异。结果:(1)MMN:(1)纯音被动Oddball实验,100300ms时窗内,FCz电极在上升时间偏差(p=0.026)和持续时间偏差刺激下MMN波幅(p=0.037)阅读障碍组小于对照组;300500ms时窗内,Fz电极在持续时间偏差刺激下MMN波幅阅读障碍组小于对照组(p=0.009);(2)语音被动Oddball实验,300450ms时窗内,FC4电极MMN潜伏期阅读障碍组大于对照组(p=0.027)。(2)P1-N1c-N2:(1)纯音被动Oddball实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中,组间比较结果:A1(p=0.032)与A2(p<0.001)电极N1c潜伏期阅读障碍组大于对照组;A2电极N1c波幅阅读障碍组小于对照组(p<0.001),FCz电极P1波幅阅读障碍组小于对照组(p<0.001);(2)纯音被动Oddball实验,组内比较结果:对照组中,标准刺激与上升时间偏差刺激下A2电极N1c潜伏期差异接近显着边缘(p=0.070);对照组中,标准刺激(p=0.013)与持续时间偏差刺激下(p=0.001)FCz电极P1波幅均大于上升时间偏差刺激;阅读障碍组中,上升时间偏差刺激下A2电极N1c波幅均大于标准刺激(p=0.009)和持续时间偏差刺激(p=0.008);阅读障碍组中,标准刺激与上升时间偏差刺激FCz电极P1潜伏期差异接近显着边缘(p=0.065);(3)语音被动Oddball实验,FC4电极N2潜伏期阅读障碍组大于对照组(p=0.030);(3)时频分析:语音被动Oddball实验,δ频段能量(0.54Hz,250350 ms)阅读障碍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1.新疆地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纯音及语音分辨能力低于正常儿童。2.新疆地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纯音及语音感知能力低于正常儿童。3.新疆地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存在语音意识缺陷。4.MMN,P1,N1c,N2及δ频段能量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李章平[5](2019)在《老化及运动对女性老年人执行功能的影响 ——来自太极拳和广场舞运动的证据》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剧以及社会对老年人认知健康逐渐重视的时代背景下,认知老化和可塑性机制的研究成为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捕捉社会热点,顺应时代需求,从记忆刷新功能和转换功能入手探讨中央执行功能的衰退机制以及太极拳和广场舞运动对老年人执行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影响机制,下面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三个方面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研究目的:研究一在控制运动量的基础上,以无常规运动史的女大学生和正常老化的女性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年龄对刷新和转换执行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影响机制;研究二以坚持常规运动的女性老年人(根据运动内容和运动时间细分为太极拳新手、太极拳专家和广场舞运动者)和无常规运动史的女性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老年人执行功能的可塑性问题及不同运动模式和不同的运动时间对老年人执行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使用经典的N-back和More-odd shifting实验范式分别对刷新和转换执行功能进行测量与评定,并采用具有较高时间分辨率的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对认知加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以期从行为测量水平和神经电生理水平为执行功能的老化和改善提供更多的参考指标。研究结论:(一)年龄增长或衰老会引起执行功能的恶化,且衰老首先会对顶叶区域的神经网络构成威胁。(二)刷新和转换执行功能的老化趋势基本一致,均是在难度更高的认知任务上退化的更明显,一定程度上说明刷新和转换执行功能的衰退与一般认知控制能力的下降有关。(三)女性老年人执行功能的衰退主要表现为顶叶区域上晚期成分P300波幅的降低,一定程度上说明执行功能的衰退与认知加工后期的认知评价和行为决策等自上而下加工过程的加工效率降低有关。(四)中央执行功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太极拳和广场舞两种多模态运动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由衰老引起的刷新和转换执行功能的衰退进程。(五)不同的运动模式对执行功能的影响机制并不完全一致,太极拳运动着重改善女性老年人执行功能的精确性,而广场舞运动着重提升女性老年人执行功能的反应速率。(六)坚持运动的时间是影响太极拳运动对执行功能改善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长期坚持有规律的太极拳运动或运动效果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对执行功能有实质性的改善。

张帅[6](2019)在《42式太极拳对大学男生执行功能脑电特征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试验干预方式,研究42式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男生执行功能脑电特征影响,探讨功能脑区的生理机制变化,解释太极拳对执行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参考。如何使大学生避免或消除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校内志愿者,选取年龄在18-22岁范围内无肥胖、无消瘦、无疾病、无锻炼习惯、无太极拳习练基础的高校非体育专业男性学生4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为期10周42式太极拳系统教学训练,每周训练3次,每次2小时。实验使用E-prime编程软件,用于编写执行功能任务程序(Flanker抑制功能测试、1-back刷新功能测试、More-odd shifting转换功能测试),脑电数据采集部分:利用B-P(BRAINISION POWERSUPPLY,简称:B-P.)脑电测试分析仪(德国)进行P300测试并对其分析。执行功能数据(反应时、正确率)和脑电p300数据(潜伏期、峰值)作为评价42式太极拳是对大学男生执行功能脑电特征的主要评价指标。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显着水平。结果显示:通过42式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男生执行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在抑制功能、刷新功能虽然在反应时上作用不明显,在转换功能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现在反应时相比,有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说明太极拳运动对转换功能成分的促进效果明显。脑电地形图及p300数据(潜伏期、峰值)分析均呈现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实验组成员在完成执行功能三项任务时,其脑电P300成分动员潜伏期明显提前,峰值降低——图像显色靠近色卡中0μν段,潜伏期反映了对能引起记忆表征更新的刺激所投入的注意力资源,根据以往的研究,生理机制更能反应被试者的功能表现。结论:太极拳作为慢性有氧运动对执行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转换功能方面。实验组练习太极拳对执行功能脑激活脑区具有积极作用,提高了受试者执行功能相关脑区的激活水平和范围,有助于专注力、注意力的提高、持续性、认知功能的增强。

左娟[7](2017)在《期望对工作压力调节关系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工作压力不仅是影响工作效率与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因素,更是贯穿岗位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亚健康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模块。因此,员工工作压力历来是管理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在实际管理中,常见这样的现象:同样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要求、工作量、工作难度等工作情境,不同的员工感受到不同的主观工作压力。工作压力管理理论把这种现象概述为同样的工作负荷(客观量)导致不同的工作压力(主观量),并针对这种因人而异的关系提出了三类解释:(1)主观因素主导说。工作压力反应依赖于员工对情境和对自身资源的认知评价,差异性来源于个体自身因素,该学说强调了个人主观因素的作用。(2)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说。此观点侧重员工和压力事件的相互作用,认为工作与个人特征的相互适应性决定了工作压力的反应程度。(3)复杂构成学说。在第二种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的作用。第三类的基本研究框架为“工作压力源→影响因素→压力反应”,将中间变量放入工作压力的研究中,深化了工作压力的研究,代表了目前管理科学的主流研究。为什么“同样的工作负荷(客观量)导致不同的员工工作压力(主观量)”?目前,管理科学的研究认为是员工个性、应对方式、工作类型等影响因素在起作用;也有研究指出工作压力与期望有关,但是止于对二者关系的描述性阐释,缺乏深度的讨论与充分的实验验证。到目前为止,期望值对工作压力的具体作用还没有得出确定和一致的结论,因此,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证上对期望和工作压力的关系做出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本文认为,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期望理论对于工作压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根据期望理论,参考点(Reference Point,即期望值)是人们做出各种主观评估的原点。这意味着参考点(期望值)直接决定了员工对工作负荷的评价标准和衡量尺度,进而左右员工对工作压力主观感受的大小。因此,本文假设:期望值与工作压力(主观量)成反比,即期望(参照标准)越高,员工感受到的工作压力就越小;反之,期望值越低,员工感受到的工作压力就越大。考察客观量(刺激量)与主观量之间的关系,一般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是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思路,用刺激量的变化表征心理量的改变;通过被试内重复实验设计,操控不同刺激量的变化,观测相同被试的主观量变化;即“刺激不同,被试相同”。第二种与第一种的研究思路正好相反,即“刺激相同,被试不同”,通过被试间实验设计,在相同实验刺激条件下,观测不同被试的变化。本文同时采用了上述两种实验研究思路。这里,在研究方法上还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工作压力测量多采用问卷、量表或访谈等主观描述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且成本较低,但是其方法论上的固有缺陷也带来无法回避的信效度问题。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曾明确指出:职工们为了突出展现自己在工作中的投入和辛苦往往会出现群体和个体主观化的倾向,这种情况下必定会对压力自评量表(问卷)的信效度造成干扰。出于对测量的“去主观化”的信效度考虑,本文采用认知神经科学实验方法的实验指标来实现工作压力的“去主观化”表征;在脑电实验(实验一和实验二)研究中采用第一种研究思路:操控不同负荷量,观测相同被试的压力反应量;在fMRI实验(实验三)研究中采用第二种研究思路:相同负荷量(静息态),观测不同被试(高压力与低压力)的压力反应量。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实验研究的效度与信度。实验一,采用被试内重复实验设计方法,以实验任务时间表征工作负荷量(刺激量),脑电实验指标表征心理压力量(反应量),以小概率目标刺激诱发被试的期望心理,考察工作负荷(工作时间量)与工作压力(脑电指标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期望在其中的影响作用。实验结果揭示:脑电实验指标中P300能够表征工作压力;高期望水平下的工作压力感受更小;神经电生理指标可以描述期望对工作压力的调节作用;工作压力的提高导致心理疲劳的出现和认知加工效率(反应时增大且正确率降低)的显着下降,心理努力的增加并不能完全消除工作压力带来的绩效衰退。实验二,采用被试内重复实验设计方法,以工作任务难度表征工作负荷量(刺激量),脑电实验指标表征心理压力量(反应量),以预备信号之后出现的命令信号诱发被试的期望心理,考察工作负荷(工作难度量)与工作压力(脑电指标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期望的影响作用。实验结果揭示:P300波幅和潜伏期可以作为工作压力的客观测量指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工作绩效(反应时和错误率显着增加)呈显着下降趋势;执行同等难度的任务时,高期望水平下被试的工作压力更小,即期望和工作压力呈现反比例关系;量化的神经生理指标能够表征期望对工作压力的调节,并可以从大脑加工层面来进行解释。实验三,采用被试间实验设计方法,以静息态(无刺激)表征相同工作负荷,依据测量工具和医师评定结果把被试分成高工作压力组与对照组,考察在静息态功能性核磁共振实验条件下两组不同被试的压力差异。实验结果揭示:长期的工作压力使员工部分脑区的局部一致性存在差异(大脑左侧中央后回和顶下缘角回的局部一致性显着增高),即fMRI指标可客观的表征工作压力的差异;处于高期望、低工作压力水平的员工和低期望、高工作压力水平的员工在脑功能结构上存在显着差异。通过以上三个实验研究,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期望和工作压力之间成反比关系。员工的工作压力与参照标准密切相关,压力大小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员工心里所设定的参考点通常是动态变化的。通过影响、改变员工评价工作压力时的参照点,就会影响、改变他们对工作压力的态度和衡量标准。这意味着在实际的工作压力管理中,提高员工的期望不失为缓解、降低员工工作压力的一个有效途径。这丰富、补充、完善了现有员工工作压力管理理论。(2)期望是工作压力大小的直接决定因素。员工基于参考点的比较是工作压力评价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参考点(期望)直接决定了员工对压力源的评价标准和衡量尺度,进而左右员工对工作压力主观感受的判断。工作压力的其他影响因素,比如个性特质、心理资本、工作环境、组织氛围等因素均属于间接影响因素,通过影响个体的期望来发挥作用。(3)不论是ERP成分中的波幅、潜伏期还是脑功能的局部一致性,神经生理指标可以表征工作压力的高低,以及期望对工作压力的调节作用。(4)个体对期望事件比非期望事件的处理速度更快、工作效率更高;高期望还能帮助个体更容易地应对工作压力的快速增加;但是过载的工作压力则会导致工作效率和工作绩效的下降。员工主观心理努力的提高虽然能够缓解下降的速度,但是并不能完全弥补工作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工作绩效的水平很难维持在固定标准。(5)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员工的身心健康确实会受到实质性的损害,部分脑区的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日常工作过程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焦虑、不良的人际关系以及睡眠障碍等问题,对于维持员工的生活质量和正常的工作效率都有严重影响,企业应该对此予以真正的重视。本研究是在神经管理学范畴内的一次探索性研究,着重探讨了期望对工作压力的影响作用,以及这种作用能否通过客观的生理指标进行表征的问题。实验结论有助于完善工作压力管理的现状,为实现工作压力的有效管理提供新的途径。同时,研究结果丰富了现有的工作压力理论,尤其是工作压力中员工个体差异理论框架的研究。此外,尝试从大脑层面描述员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实现了对心理变量的直接描述,探讨了工作压力的“去主观化”问题,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脑神经层面的证据。

胡艺馨[8](2014)在《强迫症患者抑制困难及干预研究》文中提出强迫症的两个核心临床症状是强迫思维与强迫行为。许多研究者尝试用抑制困难来解释这一现象。正因为如此,强迫症患者是否存在抑制困难这一问题逐渐成为强迫症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由于现有的研究所采用的任务不同,得到的发现也存在诸多不一致的地方,且缺乏深层神经机制的探索。另外,现有研究也缺乏对强迫症是否与其他焦虑障碍共同存在抑制困难问题的探讨。特别是,目前很少有研究基于抑制问题选择强迫症的治疗方法,基于这一领域对强迫症治疗方法的选取以及干预效果评估,也是一个重要课题,这将为强迫症治疗的实践工作做出贡献。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考虑与分析,本研究旨在采用实验的方法考察强迫症患者是否存在抑制困难问题,分析该问题是否也发生在其他焦虑障碍患者身上,并且依据研究发现,选取治疗强迫症的有效方法对强迫症患者进行干预,在干预过程中进行治疗效果的动态评估。具体来讲,研究一采用促进与抑制的范式,运用行为实验的方法,考察了强迫症患者的促进与抑制困难问题;研究二根据强迫症患者不断重复某种仪式化行为这一现象,使用反向眼跳的范式和眼动仪,采用实验的方法考察了强迫症患者的行为抑制困难问题;研究三基于强迫症患者不断出现闯入性想法这一现象,采用行为实验的方法,运用潜在抑制任务范式,考察了强迫症患者的认知抑制困难问题;研究四在研究三的基础上,分析了强迫症患者是否会有认知抑制偏向。然后,继续使用研究三的实验范式,采用行为实验和ERP技术,进一步考察了强迫症患者对特定情绪刺激的认知抑制偏向的神经机RP制;研究五基于上述研究结论,选取了一种治疗强迫症的有效方法—元认知与情绪干预的联合治疗法,并采用即时与追踪评估的技术对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估。本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导致强迫症症状发生的可能机制包括促进和抑制两种。在促进和抑制分离的实验范式下,可以看出抑制困难是导致强迫症症状发生的主导性机制,促进的作用相对而言很微弱。(2)强迫症患者存在显着的抑制困难问题,并且既存在行为抑制困难问题,也存在认知抑制困难问题。(3)不论是在认知层面还是在行为层面,抑制困难问题都是强迫症患者的独有特征,而不是强迫症和其他焦虑障碍患者的共同特征。(4)强迫症患者存在对负性刺激的认知抑制偏向问题,但是这并不是排除认知抑制困难的作用。认知抑制困难与认知抑制偏向共同对强迫症的发病产生影响。(5)强迫症患者对周边刺激的视觉敏感度高,更容易关注周边刺激。特别是,强迫症患者对周边刺激的关注范围更大,对边缘刺激的关注更为敏感。(6)元认知与情绪干预的联合疗法是一种治疗强迫症有效的方法,从追踪评估的数据来看,它在复发率上问题上比其他疗法显示出的更大优势。

王燕[9](2012)在《学习困难儿童脑信息自动加工的ERP研究》文中提出学习困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异质性学习障碍,以往的研究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学习困难的认知加工缺陷,但研究造成认知加工机制缺陷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目前ERP技术已经逐渐广泛地应用于大脑功能受损的诊断与评定中。国外对该领域的研究较多,结果也很丰富,之前的学习困难的ERP研究,记录的大都是比较简单的诱发电位,主要目的是观察学习困难群体是否存在脑电的特异性差异,进而确定学习困难群体的感知觉加工是否存在困难。他们大多使用不同类型的简单重复刺激来记录学习困难的ERP,把所有研究对象分为阅读困难组和对照组,却没有考虑划分标准的异质性,这些因素限制了最后的结论。MMN不需要被试的主动参与,不受注意影响,能够在非注意无意识状态下产生,是脑对感觉信息自动加工的指标。在学习困难儿童认知加工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充分利用ERP时间分辨率较高的优势,力图从学困儿童的大脑认知事件相关电位的失匹配负波这一高级神经活动的电生理方面进行研究。进一步以语文数学学习都困难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学习困难儿童的脑信息自动加工特征及认知特点,深入探讨学习困难儿童的前注意加工的脑机制。逐渐完善对认知功能的评定,对帮助学困儿童的教育提供客观指标及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跨通路延迟反应”实验模式,用纯音刺激与图片刺激作为实验材料,视觉刺激是简单的绿色圆,听觉刺激是大概率的标准刺激(1000Hz,80%)与小概率的偏差刺激(1500Hz,20%)的纯音,实验中视觉与听觉刺激随机地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注意某一通道刺激,而相应地忽视另一通道刺激,以左右手按键反应,实验一是注意视觉刺激,忽视听觉刺激;实验二是注意听觉刺激,忽视视觉刺激。行为数据得出听觉正确率高于视觉,分辨标准刺激的反应时听觉通道要长于视觉,偏差刺激与标准刺激都有视听通道效应,ERP数据分析结果如下:学困儿童的注意条件下视觉MMN潜伏期小于非注意条件。无论是学困儿童还是学优儿童在注意与非注意条件下,视觉MMN波幅的差异都不显着。学困儿童的注意与非注意条件下听觉MMN潜伏期差异不显着。学困儿童的听觉MMN波幅大于视觉MMN。学困儿童比学优儿童的某些部位的MMN波幅升高,说明其脑自动信息加工能力比学优儿童略好,前注意的认知过程正常,但其不具有右侧优势或许提示学困儿童的早期感知觉尤其是皮质听觉加工有缺陷。

张苓,明扬,刘亮,刘洛同,顾应江,张智慧,陈礼刚[10](2012)在《儿童非病灶性癫痫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儿童非病灶性癫痫致痫灶功能定位、手术方式、手术疗效和手术前后认知功能改变的情况进行研究。方法对21例经外科治疗的非病灶性癫痫患儿的术前定位、手术疗效和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的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随机选择的20例健康学龄期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21例患者中,手术疗效按Engel标准随访1年后,Ⅰ级13例,Ⅱ级4例,Ⅲ级3例,Ⅳ级1例。手术前后事件相关电位和学习障碍筛查量表结果显示术前组与对照组、术后组P300潜伏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联合视频脑电图(VEEG)、fMRI、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对致痫灶进行功能定位,结合其临床特点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加上术中使用皮层电极监测,是治疗儿童非病灶性癫痫的有效途径,能很好地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障碍。

二、正常儿童听觉P300及其地形图与心理评分关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常儿童听觉P300及其地形图与心理评分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气味情境下面孔和躯体表情加工特征的ERP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研究理论依据(综述)
    2.1 面孔表情
        2.1.1 面孔表情的定义
        2.1.2 面孔表情加工的神经机制
    2.2 躯体表情
        2.2.1 躯体表情的定义
        2.2.2 躯体表情加工的神经机制
    2.3 表情识别的情境效应
    2.4 嗅觉与表情
        2.4.1 嗅觉与情绪的联系
        2.4.2 嗅觉与面孔表情的行为研究
        2.4.3 嗅觉与面孔表情的ERP研究
    2.5 小结
3 研究构思与假设
    3.1 问题提出
    3.2 研究框架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意义
4 实验一:气味情境对面孔表情加工的影响
    4.1 实验目的
    4.2 方法
        4.2.1 被试
        4.2.2 实验材料
        4.2.3 实验设计
        4.2.4 实验程序
        4.2.5 数据采集和分析
    4.3 结果
        4.3.1 实验过程中气味愉悦度、强度和兴奋度的评估
        4.3.2 行为结果
        4.3.3 ERP结果
        4.3.4 气味情境影响面孔表情识别的行为结果和ERP结果的相关分析
    4.4 讨论
        4.4.1 气味情境下面孔表情识别的行为特征
        4.4.2 面孔表情处理的阶段
        4.4.3 气味情境作用于面部表情的加工的不同阶段
        4.4.4 小结
5 实验二:气味情境对躯体表情加工的影响
    5.1 实验目的
    5.2 方法
        5.2.1 被试
        5.2.2 实验材料
        5.2.3 实验设计
        5.2.4 实验程序
        5.2.5 数据采集和分析
    5.3 结果
        5.3.1 实验过程中气味愉悦度、强度和兴奋度的评估
        5.3.2 行为结果
        5.3.3 ERP结果
        5.3.4 气味情境影响躯体表情识别的行为结果和ERP结果的相关分析
    5.4 讨论
        5.4.1 气味情境下躯体表情识别的行为特征
        5.4.2 躯体表情加工的阶段
        5.4.3 气味情境作用于躯体表情的加工的不同阶段
    5.5 小结
6 总讨论
    6.1 气味情境下面孔和躯体表情识别的行为学特征
    6.2 气味情境下面孔和躯体表情加工的神经活动特征
7 总结论
8 不足与展望
    8.1 研究存在的不足
    8.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非抑郁与抑郁倾向者面孔识别具身效应的ERP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核心概念界定
        1.1.1 面孔与面孔性别识别
        1.1.2 双歧面孔
        1.1.3 认知判断的具身效应
        1.1.4 非抑郁与抑郁倾向者
    1.2 面孔研究综述
        1.2.1 面孔识别的认知模型与机制
        1.2.2 面孔识别的主要ERP成分
    1.3 具身认知研究综述
    1.4 抑郁
        1.4.1 抑郁的认知特点
        1.4.2 抑郁与具身认知理论
2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假设
3 实验一双歧面孔识别的ERP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被试
    3.3 实验设计
    3.4 实验材料和实验程序
    3.5 数据分析
        3.5.1 行为数据分析
        3.5.2 ERP时域数据分析
        3.5.3 ERP频谱数据分析
        3.5.4 ERP时频数据分析
    3.6 讨论
4 实验二抑郁倾向者双歧面孔识别的ERP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被试
    4.3 实验设计
    4.4 实验材料和实验程序
    4.5 数据分析
        4.5.1 行为数据分析
        4.5.2 ERP时域数据分析
        4.5.3 ERP频谱图数据分析
        4.5.4 ERP时频数据分析
    4.6 讨论
5 综合讨论
    5.1 行为实验结果分析
    5.2 ERP实验频域结果分析
    5.3 ERP频谱图数据分析
    5.4 ERP时频数据分析
    5.5 ERP数据溯源分析
    5.6 讨论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创新与不足
    7.1 创新之处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附录一 抑郁焦虑自评量表
    附录二 双歧面孔样图
致谢

(3)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脑成像信号的时空间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孤独症的风险因素
        1.2.1 遗传因素
        1.2.2 环境因素
    1.3 孤独症的脑机制研究现状
        1.3.1 孤独症传统研究手段的局限性
        1.3.2 现代脑成像技术概述
        1.3.3 脑成像信号的传统分析技术
        1.3.4 基于传统脑成像信号分析技术得出的结论
    1.4 脑成像信号的时空间特征分析技术
        1.4.1 长程时域相关性分析
        1.4.2 空间复杂性分析
        1.4.3 EEG微状态分析
    1.5 脑成像技术的信度分析
第二章 问题提出
    2.1 问题提出
        2.1.1 先前孤独症脑成像研究的局限性
        2.1.2 本研究探讨的问题
    2.2 研究框架
        2.2.1 脑活动时空间特征的三个层面
        2.2.2 本研究具体框架
        2.2.3 各个子研究相互关系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实践意义
第三章 脑成像信号时空间特征分析技术的重测信度分析
    3.1 研究一A脑成像信号去趋势波动分析技术的重测信度分析
        3.1.1 研究方案
        3.1.2 重测信度分析结果
        3.1.3 讨论
    3.2 研究一B脑成像信号空间复杂性分析技术的重测信度分析
        3.2.1 研究方案
        3.2.2 重测信度分析结果
        3.2.3 讨论
第四章 孤独症患者静息态f MRI信号的时空间特征分析
    4.1 研究二A孤独症患者静息态f MRI信号的去趋势波动分析
        4.1.1 研究方案
        4.1.2 统计分析结果
        4.1.3 讨论
    4.2 研究二B孤独症患者静息态f MRI信号的空间复杂性分析
        4.2.1 研究方案
        4.2.2 统计分析结果
        4.2.3 讨论
第五章 孤独症患者f NIRS信号的时空间特征分析
    5.1 研究三A孤独症患者f NIRS信号的去趋势波动分析
        5.1.1 研究方案
        5.1.2 统计分析结果
        5.1.3 讨论
    5.2 研究三B孤独症患者f NIRS信号的空间复杂性分析
        5.2.1 研究方案
        5.2.2 统计分析结果
        5.2.3 讨论
第六章 孤独症患者静息态EEG信号的时空间特征分析
    6.1 研究四A孤独症患者静息态EEG信号的去趋势波动分析
        6.1.1 研究方案
        6.1.2 统计分析结果
        6.1.3 讨论
    6.2 研究四B孤独症患者静息态EEG信号的空间复杂性分析
        6.2.1 研究方案
        6.2.2 统计分析结果
        6.2.3 讨论
    6.3 研究四C孤独症患者静息态EEG信号的微状态分析
        6.3.1 研究方案
        6.3.2 统计分析结果
        6.3.3 讨论
第七章 总讨论
    7.1 时空间特征分析技术的重测信度
    7.2 ASD患者三个层面脑活动的时空间特征
        7.2.1 单个节点瞬时波幅的时间动力学特征
        7.2.2 脑功能网络内部各个节点的空间组织模式
        7.2.3 脑网络间相互转换的时间动力学特征
    7.3 对ASD临床研究的启示
    7.4 创新点
    7.5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新疆地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纯音及语音加工的脑电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质量控制
    4 伦理学要求
    5 技术路线
结果
    1 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
    2 时域分析
    3 时频分析
讨论
    1 阅读障碍儿童存在听觉分辨能力缺陷
    2 阅读障碍儿童存在听觉感知能力缺陷
    3 阅读障碍儿童存在语音意识缺陷
    4 本研究的优势、局限性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5)老化及运动对女性老年人执行功能的影响 ——来自太极拳和广场舞运动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中央执行功能概述
        1.1.1 中央执行功能的概念与结构
        1.1.2 执行功能的测量
        1.1.3 执行功能的认知神经机制
        1.1.4 执行功能的发展与可塑性
        1.1.5 执行功能老化的机制
    1.2 太极拳
        1.2.1 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
        1.2.2 杨式太极拳的特征
        1.2.3 太极拳运动对身心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1.3 广场舞
        1.3.1 广场舞的起源与发展
        1.3.2 广场舞运动对身心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1.4 ERP技术在运动与认知领域的应用
        1.4.1 事件相关电位与脑电信号
        1.4.2 P300成分
    1.5 问题提出
    1.6 研究意义
2 执行功能的老化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对象
        2.3.2 研究设计
        2.3.3 实验材料与仪器
        2.3.4 实验程序
    2.4 数据分析
        2.4.1 行为学数据统计与分析
        2.4.2 脑电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2.5 结果与讨论
        2.5.1 N-back实验的结果与讨论
        2.5.2 More-odd shifting实验结果与讨论
    2.6 小结
3 太极拳和广场舞运动对执行功能的影响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方法
        3.3.1 研究对象
        3.3.2 研究设计
        3.3.3 实验材料与仪器
        3.3.4 实验程序
    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3.4.1 行为学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3.4.2 脑电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3.5 结果与讨论
        3.5.1 N-Back实验结果行为实验结果
        3.5.2 More-odd shifting实验结果
    3.6 小结
4 总讨论
    4.1 执行功能的老化效应分析
        4.1.1 记忆刷新功能的老化分析
        4.1.2 转换执行功能的老化分析
    4.2 运动对执行功能的改善效应
        4.2.1 太极拳和广场舞运动对记忆刷新功能的影响
        4.2.2 太极拳和广场舞运动对转换功能的影响
5 结论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课题参与与论文发表
致谢

(6)42式太极拳对大学男生执行功能脑电特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执行功能的概念
        1.2.2 脑电特征事件相关电位定义
        1.2.3 体育锻炼对事件相关电位p300 的研究
        1.2.4 体育锻炼对执行功能影响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实验设计
    2.1 研究路线图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资料法
        2.3.2 实验法
        2.3.3 p300 数据的测量
        2.3.4 执行功能的测量
    2.4 实验数据采集及处理
        2.4.1 数据采集时间及地点
        2.4.2 实验数据采集
        2.4.3 实验数据的处理
        2.4.4 实验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同质性检验
    3.2 实验组与对照组执行功能的差异性检验
        3.2.1 实验组与对照组执行功能前后测的差异检验
        3.2.2 实验组与对照组执行功能后测的差异性检验
    3.3 实验组与对照组脑电特征的差异性检验
        3.3.1 实验组和对照组功能脑区地形图的差异性检验
        3.3.2 实验组和对照组执行功能相关脑电数据差异性检验
4 讨论
    4.1 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男生执行功能的影响
        4.1.1 对抑制功能的影响
        4.1.2 对刷新功能的影响
        4.1.3 对转换功能的影响
    4.2 对大学男生执行功能功能脑区ERP数据综合阐释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附1:“太极拳对大学生身心影响研究”志愿者招募启事

(7)期望对工作压力调节关系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提出的问题
        1.1.1 研究的社会现实意义
        1.1.2 研究的管理实践意义
        1.1.3 研究的理论意义
        1.1.4 本文研究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工作压力的定义研究
    2.2 工作压力的理论模型
    2.3 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2.3.1 工作压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2.3.2 期望对工作压力的影响研究
    2.4 测量工具与指标研究
    2.5 小结
第3章 研究的理论框架及研究构思
    3.1 基于Kahneman期望理论的框架分析
    3.2 实验设计思路
        3.2.1 实验的整体设计思路
        3.2.2 实验方法的比较分析
    3.3 实验信度和效度的保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负荷时间对工作压力影响的ERP实验研究
    4.1 负荷时间对工作压力的影响研究
    4.2 实验原理
        4.2.1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概述
        4.2.2 ERP的成分与分类
        4.2.3 脑电成分P300与期望的关系
    4.3 研究目的
    4.4 实验对象与方法
        4.4.1 实验对象与实验设备
        4.4.2 实验设计与流程
        4.4.3 数据采集与分析
    4.5 实验结果
        4.5.1 绩效结果
        4.5.2 脑电结果
    4.6 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任务难度对工作压力影响的ERP实验研究
    5.1 任务难度对工作压力的影响研究
    5.2 实验原理
        5.2.1 脑电成分CNV与期望的关系
        5.2.2 本章实验范式简介
    5.3 实验目的
    5.4 实验对象与方法
        5.4.1 实验对象
        5.4.2 实验设计与流程
        5.4.3 数据采集与分析
    5.5 实验结果
        5.5.1 绩效结果
        5.5.2 脑电结果
    5.6 讨论
    5.7 小结
第6章 不同工作压力员工的fMRI实验研究
    6.1 员工亚健康是工作压力的直接后果
    6.2 员工亚健康的研究现状
        6.2.1 亚健康的概念
        6.2.2 亚健康的表现
        6.2.3 亚健康的测量研究
    6.3 实验原理
        6.3.1 fMRI成像原理简介
        6.3.2 静息态下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6.4 实验目的
    6.5 实验对象与方法
        6.5.1 实验对象的划分
        6.5.2 实验设计与流程
        6.5.3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6.6 实验结果
    6.7 讨论
    6.8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强迫症患者抑制困难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 文献综述
        1.1 强迫症与抑制
        1.2 抑制与强迫症抑制的分类
        1.3 强迫症抑制的研究方法
        1.4 强迫症抑制研究的经典范式
        1.5 强迫症抑制研究的进展
        1.6 强迫症治疗方法研究的进展
    2 问题提出与研究逻辑
        2.1 以往研究的局限
        2.2 本研究的逻辑与技术路线
        2.3 本研究拟考证的主要问题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研究一 强迫症患者的抑制困难与促进效应的研究
        1 问题提出
        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研究二 强迫症患者行为抑制困难的研究
        1 问题提出
        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研究三 强迫症患者认知抑制困难的研究
        1 问题提出
        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研究四 强迫症患者对情绪刺激的认知抑制偏向研究
        1 问题提出
        2 实验一 强迫症患者对情绪刺激认知抑制偏向的实验研究
        2.1 实验目的
        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结论
        3 实验二 强迫症对情绪刺激认知抑制偏向的ERP研究
        3.1 实验目的
        3.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结论
    研究五 强迫症的情绪与元认知干预:来自抑制研究的证据
        1 问题提出
        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综合讨论
    1 关于本研究的实验任务
    2 关于强迫症患者的抑制困难
    3 关于强迫症患者的行为抑制困难与视觉敏感度
    4 关于强迫症患者的认知抑制困难以及与行为抑制困难的关系
    5 强迫症患者的认知抑制偏向及神经机制
    6 基于强迫症患者抑制困难的情绪与元认知干预模式
第四部分 研究的创新、局限与展望
    1 研究的创新性
    2 研究的局限以及未来展望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科研成果
后记

(9)学习困难儿童脑信息自动加工的ERP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研究意义
        1.1 理论意义
        1.2 实践意义
    2 学习困难的概念和诊断
        2.1 学习困难的概念
        2.2 学习困难的诊断
    3 脑信息自动加工的研究概述
        3.1 失匹配负波
        3.2 脑信息自动加工功能
        3.3 MMN 是脑信息自动加工的宝贵客观指标
        3.4 MMN 实验范式
        3.5 MMN 产生机制
        3.6 MMN 的影响因素
    4 学习困难的脑机制研究
        4.1 感知加工的研究
        4.2 N400 研究
        4.3 MMN 研究
        4.4 P300 研究
    5 特殊群体的脑信息自动加工的相关研究
        5.1 自闭症患者的信息自动加工
        5.2 听觉失匹配负波与言语识别功能的相关性
        5.3 睡眠剥夺对人脑信息自动加工能力的影响
        5.4 偏执型、分裂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的 MMN
        5.5 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分型和预后中的 MMN 价值
        5.6 帕金森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 MMN
        5.7 儿童 CATCH 综合症听觉感知记忆缺陷的指标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1 问题提出
    2 研究假设
    3 研究框架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实验一 不同能力组在注意视觉条件下脑信息自动加工的差异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假设
        3 研究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实验二 不同能力组儿童在听觉注意条件下脑信息自动加工的特点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假设
        3 研究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2 结论
    3 创新之处
    4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正常儿童听觉P300及其地形图与心理评分关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味情境下面孔和躯体表情加工特征的ERP研究[D]. 李丹阳.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2]非抑郁与抑郁倾向者面孔识别具身效应的ERP研究[D]. 王步遥.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3]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脑成像信号的时空间特征分析[D]. 贾会宾. 东南大学, 2020(01)
  • [4]新疆地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纯音及语音加工的脑电特征研究[D]. 邓柯高. 石河子大学, 2019(12)
  • [5]老化及运动对女性老年人执行功能的影响 ——来自太极拳和广场舞运动的证据[D]. 李章平. 苏州大学, 2019(04)
  • [6]42式太极拳对大学男生执行功能脑电特征的影响研究[D]. 张帅. 长江大学, 2019(12)
  • [7]期望对工作压力调节关系的实验研究[D]. 左娟.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2)
  • [8]强迫症患者抑制困难及干预研究[D]. 胡艺馨.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6)
  • [9]学习困难儿童脑信息自动加工的ERP研究[D]. 王燕. 河南大学, 2012(10)
  • [10]儿童非病灶性癫痫的临床研究[J]. 张苓,明扬,刘亮,刘洛同,顾应江,张智慧,陈礼刚.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2(01)

标签:;  ;  ;  ;  ;  

正常儿童听觉P300与其地形图及心理评分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