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表面置换的初步体会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的初步体会

一、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初步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程吕[1](2020)在《全膝关节置换中膝内翻患者胫骨髓外定位方法的准确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最接近踝关节中心点的体表解剖标志,为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胫骨髓外定位中,胫骨冠状位力线的准确定位提供好的依据。方法:选取32例膝内翻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膝内翻角度在6-15°范围内),在皮肤表面将胫骨前脊、胫前肌肌腱外侧缘、足背动脉、第二跖骨干轴线等体表标志标记,利用显影技术,用X线机器拍摄标准前后位图像,并在电脑上测量各标志线的投影与距骨顶的交点,分别到距骨中点的偏离值,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可以得到相对最理想的踝关节中心的体表解剖标志。结果:各个体表标志在距骨上的投影点到距骨顶中心的平均偏离值((?)±S):胫骨前脊投影点A点(5.03±3.11)mm、胫前肌肌腱外侧缘投影点B点(7.38±4.30)mm、足背动脉投影点C点(-4.30±2.78)mm、第二跖骨干轴线投影点D点(6.07±3.53)mm。足背动脉及胫骨前脊距离踝关节中心较近,且两组数据的区别(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足背动脉作与踝横纹交点为一个全膝关节置换术髓外定位中的踝关节的体表定位标志,是以上四种体表解剖标志中相对最接近理论踝关节中心的。2.可以在手术消毒前,提前透视并标记踝关节中心,理论上最精确,方便可行。

林昭伟[2](2020)在《核磁共振T1rho/T2mapping及生物力学检测在膝关节骨关节炎中的应用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纳米压痕技术、病理分级和标准化磁共振T1rho/T2mapping扫描技术的结合,研究关节软骨不同阶段退变MR检查改变数据与关节软骨微观水平力学性质改变的匹配关系,探讨建立关节软骨退变的无创早期定量诊断方法,为临床OA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提供精确依据。方法:对20例OA膝关节进行X线检查、术前完善一般临床资料和核磁共振T1rho、T2mapping序列及常规序列扫描,研究区域为股骨内髁远端、股骨外髁远端、股骨后髁内侧、股骨后髁外侧,术后完善组织病理学染色和评分,采用纳米压痕技术完善生物力学检查。组织病理学评分、MRI半定量测量结果(软骨容积分级、软骨缺损分级、软骨下骨骨髓损害评分)、功能性MR数据、力学检测结果应用ANOVA检验,按不同部位分区,对均值的差异进行比较。用回归分析评价组织病理学分级、力学数据与磁共振结果的相关关系。结果:1、膝关节内侧关节的软骨缺损比外侧关节软骨缺损严重,半定量MRI软骨缺损评分仅仅能够区分病理学第2级与第3级的区别,内侧股骨髁软骨下骨骨髓损害评分最高,内侧胫骨平台、外侧胫骨平台、内侧股骨髁、外侧股骨髁之间的软骨容积呈依次递增。2、按内髁远端、外亲远端、内侧后髁、外侧后髁的四分区,整体而言,内髁远端的T1rho测量值和T2mapping测量值均高于其他3个部位。不同组织病理学分级的T1rho/T2mapping测量值的均值依等级增大而增大。除外第1、2级或第4、5级外,T1rho测量值在各组织病理等级之间有统计学差异。T2mapping测量值在第2-6级之间有统计学差异。T2mapping图像可直接通过色阶的不同,直观反映组织病理学严重程度的不同。T2mapping/T1rho测量值与组织病理学分级(2级至6级)的相关性更为密切。T1rho测量值30、120以及T2mapping测量值35、125可作为术前判断组织病理学严重程度的标准。3、内髁远端软骨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均高于其他三个部位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四个部位的软骨的弹性模量可以与术后软骨组织病理等级均呈正相关,其软骨弹性模量和与MRI T1rho/T2mapping测量值呈正相关,可以利用相关性曲线,术前获取关节软骨的T2mapping测量值,计算该软骨部位力学数据准确对应软骨退变病理等级,以便更早期的诊断关节软骨的退变。结论:MRIT2mapping/T1rho可用于反映软骨不同时期(组织病理学第2-6级)的退变。其定量的软骨显像检测是反映OA患者早期细胞外基质变化的有效方法。MRI T1rho/T2mapping有助于骨关节炎的诊断,从而可以早期开始治疗,避免OA进展。

韦欢欢[3](2020)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全膝关节置换康复护理方案构建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构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全膝关节置换康复护理方案,并探讨其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1.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以及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及完善加速康复理念下全膝关节置换康复护理方案。2.实证研究:选取2019年1月11月于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关节外科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96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干预组(n=48),对照组围术期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构建的加速康复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节点“疼痛”、“焦虑”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首次康复活动开展时间、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指标。结果:1.本研究最终构建的全膝关节置换加速康复护理方案包含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专家权威系数为0.880.96,平均权威系数为0.92;专家咨询意见协调度肯德尔和谐系数(W)为0.53。2.实证研究效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术前关节功能、“疼痛”评分等病情资料及手术时长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在术前1d、术后1 d、术后3 d及出院时“焦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在术后6 h、24 h、48 h和7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早期康复指标:两组患者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长、首次主动直腿抬高、首次下床活动、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和关节活动度在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及出院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在术后3 d、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SF-36健康状况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全膝关节置换康复护理方案可以减轻患者焦虑、缓解疼痛程度;缩短术后首次康复锻炼开展的时间、提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出院后总体健康状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夏磊,佑路标,代瑞,张旭辉,马珍珍,李莉,赵军红,毛利宾,高捷[4](2019)在《间隙平衡技术在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的近期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系统回顾并梳理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采用以间隙平衡技术为核心的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PTKA)的相关文献,明确膝关节的生物力学,运动解剖,该技术的历史发展,使用原理,优势和缺点及其与测量截骨技术的对比研究结果。在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PTKA)中采用间隙平衡技术可取得更好的内外侧间隙及屈伸间隙的平衡性,个体化的股骨外旋角度适配性及良好的术后功能。与此同时,关节线上移,对胫骨近端截骨及软组织松解要求较高,对膝关节周围韧带的完好性及屈膝过渡期不稳等缺陷也值得引起重视。总体而言,间隙平衡技术适应证广,其不依赖骨性标志物,易获得内外侧及屈伸间隙平衡,旋转稳定及准确的下肢力线,便于术中操作及评估,可根据术者经验及习惯优先选择或结合测量截骨技术使用。

李宇[5](2019)在《补肾壮筋汤与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对大鼠膝软骨损伤修复价值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关节软骨损伤是骨性关节炎的病变基础,关节软骨修复是关节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将补肾壮筋汤与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后,通过制备相应浓度的含药血清,作用于离体的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观察中西医药物的联合应用对软骨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再制备大鼠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再将补肾壮筋汤与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于大鼠,观察大鼠膝软骨损伤修复过程中组织形态学变化、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探索中西医药物联合应用的方式对治疗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作用价值,为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思路。材料与方法:本实验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补肾壮筋汤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对大鼠膝软骨细胞增殖及凋亡影响的研究将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生理盐水(单纯血清)、补肾壮筋汤(中药血清)、盐酸氨基葡萄糖(西药血清)、补肾壮筋汤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中西结合血清组)对大鼠进行药物灌胃1周,制备相应浓度的含药血清,作用体外培养的大鼠膝软骨细胞(传至4代),通过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6%、1.2%、2.4%)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细胞中II型胶原(collagenⅡ)蛋白的表达情况。第二部分:补肾壮筋汤与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对大鼠膝软骨缺损修复的初步研究将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4组,A组为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B组为补肾壮筋汤(中药组)、C组为盐酸氨基葡萄糖(西药组)、D组为补肾壮筋汤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中西药联合组)对大鼠进行药物灌胃,通过大体观察、HE染色、扫描电镜分别观察4W、8W、12W大鼠膝软骨缺损修复情况;RT-PCR检测各组collagenⅡ、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基因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ollagen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体外培养大鼠膝软骨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胞大体呈圆球形,贴壁后呈三角形、多角形。传代至第4代时,可以观察到细胞生长速度加快,细胞周边可见具有明显折光性的细胞外基质,细胞呈片状生长,可呈明显的“铺路石”状外观。按照阿尔新蓝染色试剂盒步骤进行染色后,可见软骨细胞多呈多角形,胞质呈均质状,较疏松,大部分可见到核仁,少数也可见分裂相,细胞浆和胞膜呈蓝色,维持表型的稳定。通过MTT法检测软骨细胞增殖结果示:对大鼠膝软骨细胞的促进增殖作用中,中西医结合组优于中药血清组、西药血清组及单纯血清组(P<0.000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设置0.6%、1.2%、2.4%含药血清浓度,当中西医结合组含药血清浓度为1.2%时,对软骨细胞的增殖作用最为显着。2.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示:中西结合血清组能够明显降低软骨细胞凋亡率,与其他各组比较(P<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细胞中collagenⅡ蛋白表达的结果示:中西医结合血清组促进软骨细胞中collagen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中药血清组、西药血清组及单纯血清组(P<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通过大体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缺损4W、8W、12W的修复情况。第4W时,中西药联合组(D组)可见软骨缺损处明显变浅,呈浅凹状,填充物仍为白色纤维组织;中药组(B组)、西药组(C组)可见软骨缺损面积有减小,但没有明显区别,缺损处填充物为白色纤维组织;空白对照组(A组)软骨缺损清晰可见,修复迹象不明显,略有少许纤维组织填充,各组与周边正常关节软骨组织仍有明显区别。第8W时,中西药联合组(D组)软骨缺损基本填平,填充物为类似透明软骨组织,但仍可见缺损印记,股骨髁未见明显骨赘生长;中药组(B组)软骨缺损处凹陷变浅,有白色纤维组织填充,填充物与周边正常关节软骨组织仍有区别,股骨髁周边未见明显骨赘生长;西药组(C组)软骨缺损基本填平,填充物为透明纤维组织,质地较软,股骨髁略变宽,有少许骨赘生长;空白对照组(A组)股骨髁软骨缺损面积有减小,变浅,填充物为少量深色纤维组织,股骨髁内侧髁增宽,有少许骨赘生长。第12W时,中西药联合组(D组)软骨缺损处填平,损伤处关节软骨修复平整、光滑,与周边软骨组织融合为一体;接近正常关节软骨组织;中药组(B组)软骨缺损处基本填平,股骨髁周边有骨赘生长;西药组(C组)软骨缺损处仍可见少许凹陷,填充物为类似软骨组织,缺损表面欠光滑;空白对照组(A组)股骨髁明显呈退行性改变,缺损处较8W时无明显变化,关节软骨表面凹凸不平。大体观察结果初步证明了补肾壮筋汤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对关节软骨缺损处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补肾壮筋汤、盐酸氨基葡萄糖、生理盐水。5.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缺损4W、8W、12W时组织学变化。第4W时,中西药联合组(D组)软骨缺损处已完全被纤维组织填充,细胞形态有异常,关节软骨表面略有凹陷欠光滑;中药组(B组)软骨缺损处凹陷变浅、软骨表面粗糙不平,纤维组织修复为主,软骨下骨有少许修复;西药组(C组)可见软骨缺损处纤维组织填充,软骨表面粗糙,软骨细胞形态异常,修复组织以纤维组织修复为主;空白对照组(A组)可见软骨缺损处凹陷明显,少许纤维组织修复,软骨表面粗糙不平,细胞形态异常。第8W时,中西药联合组(D组)可见软骨缺损处软骨细胞增殖明显,层次结构清晰,形态接近正常软骨细胞,软骨下骨修复明显,但软骨表面仍有少许缺损;中药组(B组)可见软骨缺损处有少许软骨细胞生长,软骨表面毛糙,软骨下骨有少许修复;西药组(C组)可见软骨缺损处少许软骨细胞生长,纤维组织填充,软骨表面毛糙,软骨下骨有少许修复;空白对照组(A组)可见软骨缺损处未见明显新生软骨细胞,缺损处以纤维组织填充,软骨表面粗糙不平,软骨下骨未见明显修复。第12W时,中西药联合组(D组)可见软骨缺损处软骨修复已接近正常软骨表面,软骨下骨结构修复正常,修复层次清晰可见,软骨细胞形态正常;中药组(B组)可见软骨缺损处凹陷明显变浅,软骨表面欠光滑,新生软骨细胞增殖明显,排列接近正常软骨潮线,软骨下骨修复优于C组;西药组(C组)可见软骨缺损处仍有少许凹陷,修复层次紊乱,可见软骨细胞生长;空白对照组(A组)可见软骨缺损处明显的凹凸不平,软骨表面损伤严重,软骨细胞形态异常,结构层次紊乱。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膝软骨组织学变化证明:补肾壮筋汤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对关节软骨缺损处的修复从组织形态学上观察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补肾壮筋汤、盐酸氨基葡萄糖、生理盐水。6.通过RT-PCR检测各组4W、8W、12W的collagenⅡ、Aggrecan基因的表达示:第4W、8W、12W时中西药联合组(D组)collagenⅡ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中药组(B组)、西药组(C组)、空白对照组(A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B组)与西药组(C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第4W、8W、12W时中西药联合组(D组)Aggrecan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中药组(B组)、西药组(C组)、空白对照组(A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B组)与西药组(C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了补肾壮筋汤、盐酸氨基葡萄糖对软骨细胞中collagenⅡ、Aggrecan基因的表达有促进作用,而补肾壮筋汤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对软骨细胞中collagenⅡ、Aggrecan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更为显着。7.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4W、8W、12W collagenⅡ蛋白的表达情况示:第4W、8W时中西药联合组(D组)collagenⅡ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中药组(B组)、西药组(C组)、空白对照组(A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B组)与西药组(C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第12W时中西药联合组(D组)collagenⅡ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中药组(B组)、西药组(C组)、空白对照组(A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B组)与西药组(C组)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补肾壮筋汤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能够明显促进软骨细胞中collagenⅡ蛋白的表达,其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补肾壮筋汤、盐酸氨基葡萄糖。8.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软骨缺损微观结构的修复情况,中西药联合组(D组)可见软骨缺损处虽然可见缺损边界,但再生软骨组织表面平坦,基本与周边正常软骨组织融合,结构形态已趋于正常软骨组织;中药组(B组)可见关节软骨缺损处软骨表面有凹陷,损伤的边界仍较清晰,有胶原纤维组织生长;西药组(C组)可见软骨缺损表面较平坦,但较正常软骨组织有明显凹陷,垄沟起伏,损伤表面清晰可见;空白对照组(A组)可见软骨缺损处软骨表面隆起,再生软骨组织呈不规则生长,凹凸不平。证明补肾壮筋汤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对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优于其他各组。结论:1.中西医药物联合应用对大鼠膝软骨细胞具有显着的促进增殖作用,降低软骨细胞的凋亡率,显着促进软骨细胞中collagenⅡ蛋白的表达。2.中西医药物联合应用能够更为有效的促进大鼠膝软骨缺损的修复,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探索中西医药物联合应用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治疗价值,为临床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孙厚义[6](2019)在《OrthoPilot计算机导航辅助与传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比较》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与传统手术方式的比较,探讨应用OrthoPilot计算机导航辅助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使用OrthoPilot计算机导航辅助系统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34例40膝(导航组),与同期同组手术医生以传统机械定位技术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例35例40膝(传统组)进行比较。其中导航组患者女性30例36膝,男性4例4膝,平均年龄(68.63±7.10)岁,传统组患者女性30例34膝,男性5例6膝,平均年龄(66.58±7.61)岁,全部80膝均为初次TKA,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下肢力线(HKA角),记录随访患者术前及术后3天VAS疼痛评分、术后3天、1月、3月、6月膝关节HSS评分,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比较。结果:全部病例均获6-15个月随访,平均9.4个月。导航组手术时间(121.10±30.24)min较传统组手术时间(103.73±18.51)min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导航组手术切口长度(15.31±0.52)cm较传统组(14.57±0.52)cm更长,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0);两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组病例术后下肢力线偏移角度(0.75±0.93)°显着小于传统组(2.45±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随访3天VAS评分以及术后3天、1月HS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HSS评分导航组(85.98±3.89)分高于常规组(82.38±3.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6个月HSS评分导航组(88.07±4.21)分也高于常规组(85.90±3.64)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两组患者术后1月、3月和6月的膝关节HS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两组病例中均无切口愈合不良、膝关节感染、肺栓塞等严重早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计算机导航辅助系统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提供了更精准的假体植入位置和术后下肢力线,导航组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更好。但导航TKA存在一定的学习曲线,相对延长了手术时间与切口长度。

赵志钢,郭庆宝,郝佳杰,徐志杰[7](2011)在《可控加压空心螺钉在距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附13例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距骨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在临床工作并不罕见,随着交通和建筑业的发展,距骨骨折尤其是复杂粉碎性的距骨骨折有不断发展并上升的趋势,由于距骨无单独的血供,易发生缺血坏死,且因致伤暴力较大,往往存在软组织损伤,

黄健,谌业光[8](2011)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采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治疗晚期骨关节炎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晚期骨关节炎患者采用TKA治疗,手术前和手术后2周分别进行膝评分和膝功能评分,评价手术疗效,术后随访12-24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优良率达到85.6%。与术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患膝评分和患膝功能评分较术前显着提高,相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期内无感染、无松动、无脱位和屈曲不稳等现象发生。结论:TKA治疗晚期骨关节炎能显着改善患膝疼痛、屈伸活动范围、稳定性和行走活动能力,手术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明,方怀玺[9](2009)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39例相关影响因素》文中指出回顾性分析2001-10/2008-03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39例(51膝),男6例6膝,女33例45膝,年龄59~72岁。膝骨性关节炎3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骨性关节炎并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晚期膝关节结核1例。均有患膝疼痛、肿胀、屈曲内翻或外翻畸形及伸屈功能障碍。假体采用美国Depuy3膝,Stryker10膝,Link3膝,Zimmer5膝,中国台湾联膝7膝,国产Pulus23膝;后方稳定型假体47膝,保留后交叉韧带4膝。置换前对患者进行认真检查和评估,控制血糖水平;置换过程中尽量缩短置换时间;合理选择预防膝关节置换后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案并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估。39例患者(51膝)置换后均获随访,时间6~57个月。无深部感染、假体松动及死亡病例。2例单膝置换患者出现切口皮缘部分皮肤坏死,1例经换药愈合,另1例行坏死皮肤切除减张缝合而愈。51膝的活动度均≥90°,膝关节活动度由置换前平均65°(32°~95°)提高到置换后最近一次随访时平均96°(90°~110°)。除1例双膝置换的一侧膝关节和1例单膝置换尚有轻度疼痛外,其余患者置换前疼痛均消失。HSS膝关节评分由置换前平均39分(25~53分)提高到置换后最近一次随访时平均91分(82~97分),优25例34膝,良12例15膝,可2例2膝,优良率96%。提示尽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效果可靠,但要认真把握并处理好置换的相关因素,才能够保证置换的成功。

张中兴,金伟,许峰[10](2009)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重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重症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重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7例共23膝,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术后第1天始CPM练习,1周始下床功能锻炼。结果随访3个月至7年,采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优10例12膝,良5例9膝,尚可2例2膝,总优良率为91.3%。无感染、假体松动、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重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满意。术后应尽早功能锻炼,防止并发症发生。

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初步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初步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全膝关节置换中膝内翻患者胫骨髓外定位方法的准确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1.研究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2.设备
    3.测量方法
    4.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TKA术中胫骨定位方式及计算机导航应用的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2)核磁共振T1rho/T2mapping及生物力学检测在膝关节骨关节炎中的应用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膝关节骨关节炎软骨的组织病理学分级与X线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仪器及试剂
    第三节 实验步骤
    第四节 实验结果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软骨组织病理分级与磁共振成像之间的相关关系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器材与试剂
    第三节 实验步骤
    第四节 实验结果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软骨组织病理分级、磁共振功能成像、软骨力学检测之间的相关关系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器材与试剂
    第三节 实验步骤
    第四节 实验结果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总结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附件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3)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全膝关节置换康复护理方案构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样本量计算
        2.3 随机分组方法
    3.研究工具
        3.1 患者一般信息调查表
        3.2 “长海痛尺”疼痛评分
        3.3 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
        3.4 医用量角器
        3.5 焦虑自评量表(SAS)
        3.6 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量表
        3.7 健康调查简表SF-36
        3.8 满意度评分
    4.研究内容
        4.1 构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全膝关节置换康复护理方案
        4.2 全膝关节置换加速康复护理方案的实证研究
    5.质量控制
        5.1 课题设计阶段
        5.2 干预实施阶段
        5.3 数据处理阶段
    6.医学伦理原则
    7.数据处理和统计
    8.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4)间隙平衡技术在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的近期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间隙平衡技术概述及相关文献来源
2 膝关节相关生物力学
3 GB的发展历史
4 GB的使用原理
5 GB的优势
    5.1 膝关节内外侧间隙屈伸间隙的平衡性、对称性更佳
    5.2 股骨外旋角度适配性更佳
    5.3 术后功能评判较优
6 间隙平衡技术的缺点与局限
    6.1 对胫骨近端截骨及软组织松解要求较高
    6.2 关节线上移
    6.3 对膝关节周围韧带的完好性有较高要求
    6.4 屈膝过渡期不稳

(5)补肾壮筋汤与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对大鼠膝软骨损伤修复价值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补肾壮筋汤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对大鼠膝软骨细胞增殖及凋亡影响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补肾壮筋汤与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对大鼠膝软骨缺损修复的初步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6)OrthoPilot计算机导航辅助与传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表
综述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导航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的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可控加压空心螺钉在距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附13例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术后处理
2 结 果
3 讨 论

(8)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 果
    2.1 手术疗效比较:
    2.2 手术治疗前后膝评分和功能评分比较:
    2.3 随访结果
3 讨 论

四、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初步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全膝关节置换中膝内翻患者胫骨髓外定位方法的准确性研究[D]. 程吕. 皖南医学院, 2020(04)
  • [2]核磁共振T1rho/T2mapping及生物力学检测在膝关节骨关节炎中的应用及意义[D]. 林昭伟.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3]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全膝关节置换康复护理方案构建及实证研究[D]. 韦欢欢.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4]间隙平衡技术在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的近期应用[J]. 夏磊,佑路标,代瑞,张旭辉,马珍珍,李莉,赵军红,毛利宾,高捷. 实用医药杂志, 2019(09)
  • [5]补肾壮筋汤与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对大鼠膝软骨损伤修复价值的初步研究[D]. 李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6]OrthoPilot计算机导航辅助与传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比较[D]. 孙厚义. 苏州大学, 2019(04)
  • [7]可控加压空心螺钉在距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附13例疗效分析)[J]. 赵志钢,郭庆宝,郝佳杰,徐志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1(24)
  • [8]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黄健,谌业光. 河北医学, 2011(01)
  • [9]全膝关节表面置换39例相关影响因素[J]. 张明,方怀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43)
  • [10]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重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体会[J]. 张中兴,金伟,许峰. 中国厂矿医学, 2009(04)

标签:;  ;  ;  ;  ;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的初步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