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期间感受祖国的变化

留学期间感受祖国的变化

一、在留学的日子里感受祖国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和谷[1](2021)在《寻找雷锋的蕉萍》文中指出这是着名作家和谷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一次艰难的寻找。一位普通的战士雷锋,从一本《新民歌300首》的诗集中读到了蕉萍的诗作《唱支山歌给党听》,摘抄在了日记中,在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时代热潮中,被践耳作曲、才旦卓玛演唱,作为电影《雷锋》的插曲,广为流传,响彻全国,长久不衰。从蕉萍的诗作署名开始被忽略到确认,到隐姓埋名的真实姓名姚筱舟的被发现,一位下放劳动的普通煤矿职工,写作这首诗的经过,和作者从朝鲜战场写的一份入党申请书到50年后加入党组织的传奇故事,才渐渐浮出水面。他坚持最初的梦想,虽经历生活的坎坷,入党的愿望始终强烈,终于梦想成真,令人感佩。作品真实反映这首经典歌曲诞生的时代背景,深刻展现了主人公平凡而高尚的精神情操,从百年中国诗歌发展史的视角,诠释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现实主义创作理念,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爱国爱党的情感共鸣和时代心声。故事扑朔迷离,文笔简洁优美,弥漫着流水般动人的音乐气韵。

闫智开[2](2021)在《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研究》文中认为现实主义在20世纪中国美术创作领域占据主要位置,现实主义所强调的真实性、典型性逼真的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实践生活与现实景观,由此产生诸多贴近现实生活、反映社会风貌的艺术作品。而在20世纪中国画史中,现实主义无疑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换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它一方面要求将受传统文人画影响下的注重自我、远离现实的情感表现,转换为一种关注现实生活、面对大众的入世心态;另一方面,即在绘画语言的表现上,由关注“神”和“韵”的意象造型理念逐渐融合了西方的写实手法,借此发展、提高了中国画表现现实、塑造型体的能力。王盛烈作为当代着名现实主义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活动家,他从多方面入手,积极参与并推动新时期现实主义中国画的艺术创作与发展,并以实际行动引领、壮大了建国以来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以现实主义为旗帜的关东画派,改变了东北地域性画派在美术史上的新格局。王盛烈运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创作出众多来源于生活,高度真实的典型形象,在现实主义中国画人物画创作实践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论文以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尤其针对其中国画人物画艺术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相关作品进行客观分析、研究,结合其创作时期所身处的社会背景、地域环境、个人经历等,形成对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较为系统、深入的理解,并通过研究,阐述现实主义在当今艺术语境中的新意义。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作为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研究的对象、研究意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从客观历史轨迹出发,即王盛烈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结合其主观动因,考察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生平史实。第三部分为第二章和第三章,围绕其现实主义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开研究,以其代表作《八女投江》为研究切入点,全面梳理、归纳其现实主义中国画人物画创作的题材类型,阐述其艺术创作的内在动因,进而深入到对其现实主义中国画艺术表现形式的探讨。第四部分为第四章,廓清王盛烈各个时期所参与的美术实践活动,探析他作为美术教育家和美术活动家对现实主义中国画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与影响。第五部分为第五章,结合以上四部分的分析研究,对王盛烈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创作形成客观、系统的认知,阐释其艺术主张并从中获得有益于发展当今现实主义中国画的启示,明确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对当今的美术创作仍具有切实的借鉴意义。

李英[3](2021)在《对严歌苓小说隐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严歌苓是享誉海内外的当代移民作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考察严歌苓的小说世界,笔者发现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敏感去审视生活中的小人小物,于平淡中书写别样的文学世界,给读者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严歌苓并没有刻意去追求题材的新颖、叙事的创新,而是在平淡叙事中蕴涵时代气息,以体现人物形象的深刻;以及通过各种意象、文化来烘托故事整体的历史背景、文化寓意及自身的深刻内涵,使文本自然而富有韵味。本论文在文本隐喻这一引导下,分五个部分来展开对严歌苓小说的研究,形成关联性。绪论部分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意义,整理当代学者对其研究的现状,从而对小说有一个整体把握。在这一过程中,阐述研究意义,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方法、角度、创新点等。第一章研究阐释历年来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现象,从隐喻的角度慢慢深入到严歌苓的小说作品之中,体会严歌苓对文本隐喻整体的把握,概括介绍相关隐喻发展状态以及部分学者对隐喻的看法,由此对严歌苓小说中的隐喻有一个整体了解,便于展开之后对文本隐喻的分析。第二章研究阐释严歌苓小说所塑造人物形象背后的深层意蕴,其中分为女性形象和男性形象两大部分。对于女性形象,她善于将其放置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以时代洪流的巨变,来隐含女性处境的窘迫与艰难。另一方面,严歌苓在描绘女性形象的同时,又极力观照男性形象在历史语境下的状态与表现。作者通过对这类男性形象细致的刻画,从另一种角度探索时代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内涵而具体。第三章探析严歌苓书写小说时所善用的意象隐喻及文学技巧,这是她小说叙事策略及审美艺术的集中体现。在严歌苓的众多小说文本中,她善于借助一些细小且普遍的意象来指涉独特的文化寓意。将这些意象放置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中,与人物形象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具有了无穷的张力,成为小说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本章通过对几个特殊意象的概括分析,探究严歌苓独树一帜的叙事手法,探析意象所隐含的深刻寓意,将其串联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个意象群,揭示文本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寓意,自然而不失韵味。第四章重点探究严歌苓小说中文化隐喻对小说内容的补充丰富。细读严歌苓的众多作品,笔者发现文化隐喻与严歌苓小说的关系非常密切。故从文化的角度进一步对小说中的文化内涵进行解读,从而发现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文化指代,丰富文本的内涵。第五章探析严歌苓小说中隐喻修辞角度的意义和价值,以及自我写作中的不足之处。在严歌苓的文学世界中,隐喻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诗句、文章也都包含大量的隐喻色彩。从严歌苓小说的分析中,能够看到对传统礼教的细化和描述,也可看到具体时期的隐喻魅力。透过系统的隐喻分析,可以深入挖掘小说中的隐喻内涵,使其创作具有了厚重的价值底蕴。本文选题从具体文本出发,结合相关时代背景,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探索新的研究视野,结合作品理论对严歌苓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适当补充,进一步拓展严歌苓文学作品研究的深度及广度。

刘钰[4](2020)在《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重点是19世纪中期以来由华人移民以汉语为媒介创作的反映北美华人移民移居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小说创作。通观北美华文移民小说,文化身份追寻在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等主题中得到了浓墨重彩的艺术表现。本文采用文本细读、比较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方法,利用文化身份、形象学、社会学等理论,从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四个层面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在异质文化语境下,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身份认同的呈现方式、特征及其成因,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人移民在中西文化之间的想象方式与实际抉择。之所以选择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复杂多变的文化身份作为论文的研究中心,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身份认同时刻处于建构过程中,在时间上始终指向未来。由于不同作家所处的社会、文化、政治语境不同,对文化身份的表述也不尽相同,它总是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因此,文化身份研究也如同文化身份认同一样,始终是一件不会被完成的“产品”(斯图亚特·霍尔语),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对当下还是未来的研究者而言文化身份认同都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二是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创作历程,但对其文化身份问题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新移民作家作品上,在地域上则呈现出重美国而轻加拿大的研究倾向,这些都不利于对研究对象作整体性把握。鉴于目前本研究领域所存在的不足,本论文以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为纵轴,通过对以上四个典型主题的剖析,力图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文化身份书写,突破研究对象和研究区域不平衡的局限。文化身份蕴含了北美华人移民特殊的族群散居经验,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合力作用下的产物,随着不同历史时代中西方之间权力话语的此消彼长,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的北美华人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不断被建构的过程,其身份认同的流变不仅是我们认识跨文化空间中,北美华人群体不同时期特有的生存处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创作的移民小说发展轨迹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这一区域文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与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变革相始终,北美华人移民所面临的自我身份上的困惑和选择很大程度上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命运的一种隐喻,分析和把握这一隐喻的内涵,对于中国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民族文化立场和文化策略的调整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尤其在全球化语境的当下,各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互动愈发剧烈和频繁,当今的世界文化由此呈现出多元混杂的特征,文化身份的追寻与文化认同的建构是每一个“在场者”都无法绕开的话题。

LEE W00NG[5](2020)在《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日据时期韩国文坛和社会对外国文化的吸收主要侧重于通过日本输入西方文学和文物。在如此之情况之下,部分韩国文人将中国文学作为外国文学,即世界文学的一个构成部分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并试图以此来推动韩国近代文学的发展。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之目的在于,以中国现代文学作为借鉴,来建构韩国近代文学,同时建立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主社会。近代转换期的中国现代文学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以文学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以文学革命、革命文学、抗战文学为中心展开。包含日据时期(1910年-1945年)和解放时期(1945年-1948年)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同样也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使命,以近代化和解放独立国家为目标指向,经历了胎动期、发展期、深化及停滞期和复兴期的发展过程。本论文分析该时期在韩国发表的196篇批评,进行解释。胎动期为1920年代前半期,在该时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正式开始。梁建植、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在该时期开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与批评。梁建植在1920年11月号至次年2月号《开辟》上翻译发表了日本研究者青木正儿的<以胡适氏为中心的中国之文学革命>,此文是20世纪上半期韩国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最早一文。之后,梁建植继续发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译文及他所写的批评,十分积极地翻译了戏曲、诗歌、小说等作品。192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留学的李允宰在留学期间发表了有关中国社会、政治形势的政论以及介绍中国罗马字运动的文章,并翻译发表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李东谷强调借鉴中国新文学建构运动中的思想改革与文学改革,以之作为他山之石。梁明参考胡适的新文学建构理论,则主张通过韩文的语文改革开展新文学建构。以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为中心的胎动期批评主要在1920年至1924年之间展开,以翻译日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本土文学革命的评论开始。其目的在于打倒封建旧思想和旧制度,从而建设近代社会、建构近代文学。该时期韩国批评家们特别关注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与主张,翻译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和<谈新诗>,另外,多数当时的戏剧、诗歌、小说等被翻译。该时期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有20余篇,《每日申报》上连载的梁建植译<人形之家>(中文名为《玩偶之家》)以《娜拉((?))》(永昌书馆,1922)之名出版,李相寿译《人形之家》(汉城图书,1922)也出版。发展期为1920年代后半期至1930年代前半期,该时期留学过中国大学的批评家们非常活泼地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从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多样的批评观点上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该时期主要批评家有柳基石、丁来东、金光洲、李陆史、金台俊等。柳基石以1925年2月在《基督新报》上发表<墨子与基督>为始,发表了许多无政府主义观点的文艺观,并在韩国最早翻译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丁来东和李陆史正式开启了对鲁迅文学的相当深度的批评,金光洲发表了以中国现代戏剧和电影为中心的批评。如此,20世纪上半期中发展期成为韩国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最活泼的时期,该时期发表的中国文学批评数量达到100多余篇,另外,开辟社还出版了《中国短篇小说集》(1929)。深化及停滞期为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之间。该时期,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们开展了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然后1937年7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相当萎缩了。金台俊从1930年代前半期开始进行社会主义观点的批评,接着他裵澔、李明善等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出身的批评家以大学为中心开展了讲台上的中国文学批评。从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以前,他们发表的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共计30余篇,而从中日战争爆发至解放之间发表的不分观点的所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仅有30余篇。复兴期为1945年8月解放至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间。解放之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再次迎来复兴时期,在此短暂的5年之间韩国文坛共发表了 42篇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除了在前阶段开始继续活跃的丁来东、金台俊、李明善等之外,尹永春开展了活跃的批评活动。该时期,李明善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宣文社,1946)、《鲁迅杂感文选集》(未出版,1949),金光洲·李容珪共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1·2辑)(首尔出版社,1946),尹永春的《现代中国诗选》(青年社,1947),《现代中国文学史》(鸡林社,1949)等诸多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着作也纷纷出版。对以梁建植为中心的第一代批评家的19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学界从“翻译、翻案与近代文体的实验”,“经过日本的同时代性中国现代文学译介”,“殖民地知识分子悲伤的现实和理想主义的世界创造”以及“韩国近代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奠基”等方面高度评价了其积极意义。与梁建植同时期,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批评家为建构近代思想以及近代社会体制,非常关注中国的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新文化运动,并将其介绍到韩国社会及文坛。在他们之后,1930年代以来,曾在中国留学并接受学术训练的丁来东、李陆史、金光洲、金台俊等批评家们正式开始了学术性、系统性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的批评并不仅仅局限于日本研究者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他们深刻思考祖国的解放和新国家的建设,并以此为视角来看待中国现代文学。之后,在解放时期尹永春也是同样为了新国家的建设从基督教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批评。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肩负着反帝反封建之历史使命的近代转换期,推动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文学实践的通道:以建设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社会和建构近代文学为目的的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展开,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通过译介和批评中国新文学运动来追求韩国社会的思想革命和近代文学建构;第二、通过文学批评知识分子对殖民地现实的愤怒和内在抵抗的表达:虽然在日本帝国主义强迫之下韩国的知识分子不能公开反对或抵抗日帝,但他们通过批评半殖民地情况下的中国现代文学,迂回地表露出对帝国主义的抵抗和批判精神;第三、通过小说和戏曲来追求以平民文学为中心的近代指向和近代文学建构:从封建时代传统文学的贵族文学脱皮,关注以俗文学、民间文学为中心的平民文学。虽然日人研究者们关注以小说和戏曲为中心的中国平民文学,但他们注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梁建植以来韩国的批评家们继续关注以小说、戏曲和新诗等平民文学为主的中国现代文学;第四、对近代文体的实验及对语文改革的影响:韩国的言文一致运动比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开始得更早,但中国的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近代韩语语文规范化的确立。1917年发表的李光洙的《无情》已相当达成言文一致,但到1940年代横写、韩文专用等问题还没完成。韩国批评家们借鉴中国罗马字制定运动,想推动韩语语文改革;第五、在文学的想象空间再现的理想乡的精神世界与新国家建设的理想和实践: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在批评空间展现出他们对祖国解放和独立的理想以及建设新国家的理想。他们从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基督教信仰等自己的批评观点,通过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展现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第六、对正义和博爱的追求以及爱国精神的表达等:韩国的批评家们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展现出真正的爱国精神。他们基于人的尊严和自由,超越狭隘和歪曲的爱国主义,追求正义和博爱的终极价值。抗日运动期间独立运动家们展现的精神不仅仅局限于反日,反而他们主张了弱小民族的联合来共同推动反战、反帝国主义以及恢复世界正义和维护东亚和平。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文坛及社会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指向解放、独立国家建设和近代民主社会建设的文学实践。其核心的文学精神是‘抵抗与批判’,通过抵抗与批判来追求的终极价值是正义与博爱的恢复。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指向对殖民统治的间接抵抗和近代文学及近代社会建设,也包含着祖国解放以及新国家建设的理想。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韩国批评家们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之意味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文艺批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是知识分子应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文学实践。该文学实践的基本精神是对社会不义和压抑人的尊严的‘抵抗与批判’,并且对歪曲的现实之抵抗与批判追求的终极指向是‘正义和博爱的实现’,即人本身的尊严价值。

李春[6](2020)在《异域体验与文学书写 ——冰心散文创作的一个面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20年代始至1980年代终,冰心的异域生活经历几乎贯穿了她的整个生命历程。在这期间,冰心为我们留下了占据其散文总量八分之一多的宝贵篇章。本文以冰心留美时期、居日时期、归国之后作为文化使者访问各国时期的三段异域经历为主线,从异域体验与文学书写的角度进行研究。第一章留学生时期的美国印象。本章以冰心人生中的第一次异域体验,即留美生活期间留下的散文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冰心初涉异域之时的美国印象。首先,异域美丽的自然风光扩大了冰心的审美视野,使其时的文章在艺术价值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在异域美景的描绘中也暗含着异国游子的情感失落。其次,冰心对美国文明的反思集中在两国国民性比较和文化交流两方面,这种反思呈现出理智平和的特点。最后,冰心笔下的美国整体而言给人温暖的感受,散文书写呈现出异于常人的温情色彩。究其原因,一方面去往异域之前的美国文化浸染使其较少表现出文化不适应症,另一方面则与其去往异域之后的疾病经历、个人际遇大有关系。第二章居日期间的东瀛思考。战后至新中国成立期间,冰心几乎是唯一一位登上战后日本土地的知名中国作家。在复杂的局势下,冰心的异域体验与书写对了解冰心个人与时代都显得弥足珍贵。首先,冰心对于日本的文化秉持着“友善”的视点,既肯定对方文化,也不否定自身。旅日前期,冰心对日本人民的态度过于宽容,注重强调其受害者的身份,这种态度离不开冰心刚刚结束的战争体验。随着居日时间的推移、对日本社会的深入观察,冰心的对日态度和叙述语调也出现了变化。其次,由于面对的读者是日本人民,冰心此时期的散文书写也不断地向日本人民传递一个现代的、积极的中国新形象,帮助日本人民扭转长期以来对中国的污名化认知。最后,在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忧患意识驱使下,冰心此时期的散文书写丰富了表达形式,并且不断建构一种理想中日关系,但是这种理想关系的建构亦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第三章文化使者阶段的大同书写。归国之后,冰心以文化使者的身份多次出访异国,此时期的异域体验与文学书写之间产生了一定的抵牾。首先,冰心笔下的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着衰败,人民精神普遍呈“红色”,有意规避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情况。其次,苏联成为新中国的榜样。其他的民主友好国家则成为新中国在反帝反殖路上的携行者。在冰心对这些友好国家的书写中则只能看见无尽的赞美和欢迎,个人感受几乎消失,代之以“我们”的感受。最后,这种异域体验与书写之间的矛盾离不开作家个人身份置换、政治意识形态的规约以及冰心个人的民族情感。不可忽视的是冰心在各种规约之下仍旧存在着对创作空间的争取。

武媛媛[7](2020)在《论V.S.奈保尔小说的漂泊意识》文中研究说明V.S.奈保尔(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1932-2018)是当代颇负盛名的跨文化作家。漂泊是奈保尔生命的基调,个人的流散经验和流动变化的世界成为他创作的素材和泉源。他对漂泊的书写往往从个体的生存体验切入,而殖民活动的文化遗存、现代的移民大潮和全球化的一体化趋势则成为作品的背景环境,或构成作品主要情节要素。本文围绕奈保尔小说的漂泊意识展开研究,首先追溯了其小说漂泊意识的源流,接着分析其在文本中的时空呈现,再深入至精神领域进行文本分析,在此基础上最后探讨了其创作中所渗透的漂泊意识的价值内涵。论文由六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奈保尔的生平和创作;梳理了国内外奈保尔研究的现状;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选题意义,并重点界定了奈保尔小说的漂泊意识。第一章集中对奈保尔小说的漂泊意识进行溯源,分别从个人经历、时代语境和文学视阈三个角度追溯其漂泊意识产生的独特背景。第二章集中关注奈保尔小说空间环境和时间叙事流露出的无根感,从时空视角展示其漂泊意识的文本呈现。贫乱失序的“幽暗国度”与陌生疏离的“自由国度”诱发了难以安顿的空间生存体验,而时间的穿越、中断与循环重复的安排则让人物无奈陷入了时间的圈套。第三章深入至精神领域,描述了人物在边缘处境下对强势文化的荒诞模仿,在漂泊人生中产生的身份迷失感,以及在挫折与困惑中对人类生存状态的超越或顿悟,既揭示了漂泊带给人的无根体验,也发掘了漂泊的积极精神内涵。第四章以前两章为基础,尝试挖掘奈保尔小说漂泊意识的深层价值内涵。作为当代新移民作家,奈保尔具有开放的视界,他的世界主义眼光使之突破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藩篱,深入至个体情感生活的各个领域方面,探索了人类生存的形而上意义。漂泊是全球化的当下人类普遍的生存状态,在奈保尔小说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从世界主义视角出发,关注殖民、他者、身份、社会、政权、文化等多重当代问题,却超越了传统移民文学非此即彼的认同,关注文化碰撞中个体的精神迷失,追寻人类共同的幸福理想,并为漂泊注入了超越性的精神力量,让漂泊成为一趟充满意义的探索之旅。

李聪[8](2020)在《一位中国赴美会计硕士留学生学术不适问题的自我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为最大的美国国际学生生源国,然而赴美留学生的叙事却呈现单一化,导致特殊案例中相对隐匿的留学生适应问题无法被重视。本研究选取留美学生的学术不适问题进行多样化的自我叙事。研究经过Lieblich(1998)的叙事文本分析方案,使“对立与冲突”的叙事主题被提炼。结合叙事主题与科塞社会冲突理论,留学生学术不适问题的表现、实质、影响因素得到了诠释,给留学生和管理者的建议方案也作为学术不适问题的消解策略而提出。通过研究发现:学术不适感表现为与学术因素有关的环境中,因回避冲突而产生的积聚压力、冲突爆发的消极能量释放和之后的负面残留情绪。学术不适实质上为对立情绪与冲突作用于人的结果,冲突的两方为留学生以及在美学术环境中使留学生产生对立情绪的个体。学术不适的影响因素有四种:学术评价规则中理想设定与实际执行的价值观对立,学术沟通中默会知识的空白以及对其空白的理解容忍,留学生过往学业经历的挫损与剥夺体验,留学生学术身份中自我全部人格的卷入。留学生学术不适的消解策略为利用冲突驱动力,寻找同盟者。建议学术不适问题的管理者多给予留学生试错机会,引导呼吁留学生情感表达沟通。研究期望更多样化的中国赴美留学生叙事以及学术适应的样本案例。

崔京宪[9](2020)在《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周作人与李光洙作为中韩两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生活在几乎相同的时代,有很多相同相似的经历。中韩两国同属于东亚文化圈,自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经历了相似的社会变迁与转型的历程。另外,在东亚内部,中韩两国同时遭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影响,又遭受日本侵略,韩国还被日本强行吞并。在这样的东亚国际环境中,尽管周作人、李光洙所属国家不同,然而两人的文化心理却有许多相同感受,在个人经历和文学思想上也有相似之处。因此,将两位文学家的文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即可以从中看出两位文学家成长的国情背景,也可以比较出两位文学家文学思想上的相同与不同,探讨他们文学思想的价值维度。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展开讨论。第一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独特的人生经历,找到两人文学思想产生的根源。他们共同经历了传统社会的巨变,在西力东渐的时代背景,使他们的人生经历丰富而曲折,影响了他们文学道路的选择。周作人自小饱读中国传统诗书,受到了良好的中国国学等传统文化教育,他在江南水师学堂里还受到新式教育,接触过西方文学。其后又曾东渡日本留学,接触了大量日本文学以及西方文学,颇有心得收获。归国后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学的代表人物,因其提倡“人的文学”以及发表大量优美的散文而成名。后服务于日伪政权,留下历史污点,晚景悲凉,在贫寒和凄苦中渡过余生。李光洙从小在家跟父亲学习古汉文,也在私塾堂学习相关内容。因他个人身体病弱、家境贫困及父母的早亡,使他较早懂得了人生贫苦重病及死亡的意义。他曾两次到日本留学,这为他奠定了作为一位作家的文化基础。“情的文学”成为其文学的基本思想,因发表大量启蒙性与大众性的文学作品而成名。后期他走向亲日附逆之路,给人生留下了历史污点。时代影响下形成的人生经历与文学思想是两位文学家之间的重要可比性之一,这些共同的可比性是我们研究比较两位文学家的重要前提之一。第二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在文学思想上的认识以及影响。两人分别都是本国现代文学思想的先驱之一。他们都很熟悉传统文化之中的古典文学,同时,他们又对传统文化之中的封建思想大加排斥,因此,在他们的文学思想中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思想。他们又都深受西方和日本的哲学家、文学家思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他们自己的文学思想。值得一谈的是,他们在各自国家传播和介绍新文学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通过相关作品体会到他们文学思想上的闪光之处。“人的文学”是周作人文学思想的核心,在他文学里面充满了人道主义以及尊重“人”的“个性”的思想。“情的文学”是李光洙理想主义启蒙文学思想的重要构成内容,通过崇尚个性解放与独立人格的理想主义思想来体现真善美的文学价值主张。第三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的博爱与人道主义文学思想。他们都非常赞赏基督教的博爱、献身精神。尽管两人在具体内容的认知上略有差别,但在对基督教精神方面的认识大体相同。体现在以平等、博爱、人道主义等观念在文学思想上的运用。第四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的个人的文学与民族的文学思想。他们文学的不同特质表现在个人主义与民族主义文学思想上。周作人在自己园地里的文学,表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李光洙的民族园地以民族改造为标识的文学,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主义价值取向。为此采用对比式、反比式的研究方法来比较周作人的个人主义文学思想与李光洙的民族主义文学思想。第五部分,主要讨论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价值维度。主要围绕着作者与时代、文学与时代维度,文学与社会维度,作家内在的艺术表现维度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以此来展开其文学价值维度的发现与认识。巨变的时代催生出了新的文学命题,这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的文学形式与新的文学思想。正是由于他们捷足先登,抓住时代主题,从而使他们在各自国家的新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及新文学的先驱者。他们都以不同的文学形式来表现文学内在的艺术价值。周作人的文学代表为散文,李光洙的文学代表为小说,都展现了文言一致,新文体,国语的民族式样,创作上的融合性与独创性。虽然在文学形式上风格不同,但是在文学思想上却有着相似的内在文学价值。以上所介绍的五大部分的内容,通过比较研究方法中之平行研究方法中的相同相异、互补互衬、相反相成等比较特点来展开讨论,站在更加广阔的东亚甚至全球的视野中去评价、论述作家与时代、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社会、作家与文学艺术内在表现等文学价值维度,解读两位卓越的文学家及其文学的价值。

黄琛[10](2020)在《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育人思想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冼星海是闻名于世的“人民音乐家”,不仅创作了大量红色经典音乐作品,发表了一系列音乐论着,而且在长期的音乐教育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育人思想,为我们党的艺术高等教育留下了一笔宝贵精神财富,研究其育人思想,对新时代构建艺术教育理论体系、培育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冼星海的育人思想为研究对象,在历史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其形成原因,总结提炼其内容与特点,探讨了其时代价值及当代启示。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缘由及意义,梳理冼星海研究的现状现状,阐明论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性。第一章:以音乐活动轨迹为线索,对冼星海育人思想的形成过程进行考察和梳理,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开始萌芽(1921–1935年)、初步形成(1935–1938年)、走向成熟(1938–1945年)。进而分析冼星海育人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思想条件和主体条件。第二章:在挖掘整理史料的基础上,对冼星海育人思想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总结和提炼,其内容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为抗日救亡培养音乐人才的重要目标;二是远大的理想、丰富的生活经验、良好的艺术技巧“三位一体”的育人要求;三是政治学习和专业训练相结合、课堂学习和舞台锻炼相结合、自主学习和集体学习相结合的“三个结合”的育人路径。同时,其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鲜明的政治导向、高度的艺术自觉、突出的时代特点和强烈的文化自信。第三章:主要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出发,探讨冼星海育人思想的时代价值与当代启示。冼星海的育人思想为抗战文艺人才培养、延安“鲁艺”办学传统的形成以及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和历史参照,对于把握新时代“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靠谁培养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重要启示。结语:对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向以及写作的逻辑结构进行了总结,找到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文章内容的不足之处。

二、在留学的日子里感受祖国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留学的日子里感受祖国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寻找雷锋的蕉萍(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支山歌
二、焦坪与蕉萍
三、请给我以火
四、雷锋与蕉萍
五、蕉萍与践耳
六、才旦卓玛与任桂珍
七、雨打芭蕉风卷萍
八、重放的鲜花
九、多情白发春无悔
十、回归泥土

(2)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现实主义美术研究文献
        (二)生平研究文献
        (三)艺术作品研究文献
        (四)教育教学与社会活动相关文献
    三、研究创新点
        (一)发掘新史料补充现有研究文献
        (二)提出新观点、新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社会学方法
        (二)文献研究法
        (三)访问与调查
        (四)图像分析
第一章 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生成背景
    一、王盛烈的艺术生涯
        (一)绘画自修与日本留学时期
        (二)由“西”转“中”的创作衍变
        (三)现实主义中国画创作的坚守
    二、建国17 年现实主义中国画形成的历史铺垫
        (一)政治需求与美术创作相结合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两结合”
        (三)改良中国画
第二章 王盛烈的现实主义中国画创作题材
    一、历史的再现:爱国主义历史题材
        (一)《八女投江》的创作
        (二)对战争的哲思
    二、朴素的乡土情结:“大众美术”题材作品
        (一)为民写真:劳动者为题材的艺术创作
        (二)“写照”与“传神”: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第三章 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特征
    一、造型与笔墨的兼容
    二、“明暗”与“线”的契合
    三、速写习作的积累
    四、中西绘画透视的自由运用
第四章 王盛烈推进现实主义美术的社会活动
    一、美术教育活动
        (一)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建立
        (二)美术执教
    二、画派活动
        (一)关东画派领军人
        (二)筹建“辽宁中国画研究会”
        (三)创办“同泽书画研究院”
    三、艺术活动
        (一)美术展览
        (二)学术活动
第五章 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观与启示
    一、王盛烈现实主义艺术观
        (一)艺术创作与社会责任紧密相连
        (二)对现实的关照,艺术为人民服务
        (三)创造“具有时代意义”的典型形象
    二、对发展当今现实主义中国画的启示
        (一)造型观的解放与笔墨语言的拓展
        (二)现实主义的回归与再创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王盛烈年表
附录二 八女投江相关史实考证
附录三 王盛烈绘画展览情况
附录四 王盛烈作品收藏情况
附录五 王盛烈绘画作品出版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对严歌苓小说隐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严歌苓创作概述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第三节 严歌苓小说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隐喻与严歌苓小说隐喻叙事概述
    第一节 隐喻在中国作家作品中的表现
    第二节 隐喻在严歌苓小说中的文本功能
第二章 严歌苓小说中的形象隐喻
    第一节 女性形象隐喻
        一、移民女性形象隐喻
        二、边缘女性形象隐喻
    第二节 男性形象隐喻
        一、异域环境中的男性形象隐喻
        二、迷失男性形象隐喻
第三章 严歌苓小说中的意象隐喻
    第一节 女性躯体意象——男权对女性身体的摧残
        一、黑发意象——特殊时期的无助与悲凉
        二、眼睛意象——情感世界的挣脱与落寞
        三、性的意象——欲望的平等释放与救赎
    第二节 阁楼与西方文化——异域生活的孤独与迷茫
    第三节 冰水与烈火——浴火重生的坚持与勃发
第四章 严歌苓小说中的文化隐喻
    第一节 情感隐喻
        一、同性恋的多样书写——对传统痼疾的消解与嘲讽
        二、母性之爱的温情叙写——对生命孕育的赞美
    第二节 原欲隐喻:吃人主题的再现
        一、吃人主题的延续——复杂人性的具体
        二、吃人主题的变奏——欲望膨胀的反噬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4)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方法
        (一)文献研究综述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 北美华文小说中移民书写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早期美国华人移民的痛史
        一、近代中国人的美国想象
        二、弱国子民的异国生存
    第二节 20世纪50—70年代:台湾留学生文学
        一、北美留学生文学发展历程
        二、50—70年代前期:“无根者”的命运哀歌
        三、70年代中后期:民族认同的回归
    第三节 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多元景观
第二章 跨时空书写中的原乡想象与身份认同
    第一节 排华背景下华人先侨的民族国家想象
        一、传统中国的“国家观念”
        二、种族迫害下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
    第二节 无根漂泊者的文化乡愁
        一、漂泊者的“文化中国”情结
        二、台湾返乡留学生的文化失落与“根”的幻灭
    第三节 跨越原乡与异乡边界的世界意识
        一、重建成长记忆中的地理故乡
        二、“越界书写”下的世界主义情怀
第三章 北美华人移民的历史记忆与身份建构
    第一节 早期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民族记忆
        一、重新表征北美早期华人移民史的必要性
        二、新移民作家对早期华人移民种族符码的颠覆与重构
    第二节 “二战”视野下的身份追寻与民族形象的重建
        一、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抗战叙事的时代变迁
        二、40年代北美华文抗战小说中的民族文化情结
        三、台湾旅美作家笔下被放逐的流浪者之歌
        四、新移民作家“二战”书写中的认同困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怀
    第三节 社会政治变革中个体的命运与身份建构
        一、海外“伤痕文学”中归国知识分子的边缘身份
        二、80年代新移民的历史重负与身份焦虑
第四章 跨文化异族交往与华人移民的身份建构
    第一节 跨国婚恋中作为文化身份隐喻的两性关系
        一、早期移民跨国婚恋中的种族歧视
        二、台湾留学生文学跨国婚恋中的文化冲突
        三、新移民小说中跨国婚恋中的身份困惑与人性探寻
    第二节 职场生存中的文化抉择与身份转变
        一、种族歧视下台湾学人对民族文化的固守
        二、新移民的职场沉浮与世纪末的身份焦虑
        三、新世纪以来职场小说中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第五章 代际关系视域下华人移民的身份认同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的代际冲突
    第二节 异国背景下父子冲突中的文化身份抉择
        一、中西方家庭伦理差异下的代际冲突
        二、代际间的语言冲突与认同差异
        三、移民父子的政治观念冲突与华人群体的边缘地位
    第三节 从对抗走向对话:代际和解与文化融合
        一、走出身份的迷途:“混血儿”的寻根之旅与身份重建
        二、跨越文化冲突:代际隔阂下人类共通性情感的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1) 研究现状
        (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第一节 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的目的与主体
        (1)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目的
        (2)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主体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媒体
        (1) 《开辟》与《东明》: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主要媒体
        (2) 《朝鲜日报》,《东亚日报》文艺栏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3) 《每日申(新)报》与中国现代文学译介及批评
第三章 胎动期(1920年代前半期):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与近代指向
    第1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胎动
        (1) 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的文学革命
        (2) 在韩国最早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5) 梁建植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近代指向
    第2节 对于胡适之文学革命的批评的展开
        (1) 《开辟》和《东明》与胎动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3) 民族主义阵营的社会政势认识和文学革命批评
        (4) 文学史认识与思想革命
    第3节 针对文学革命的批评和言文一致文体的确立
        (1) 社会主义运动家梁明的近代性语文改革
        (2) 言文一致文体的树立过程
    第4节 李东谷的东亚观点与主体性新文学建构
        (1)从东亚共存的视角看的中国认识
        (2) 思想革命和新文学建构
        (3) 新文化运动批评和主体性社会变革运动的指向
    小结: 文学革命论批评和近代社会指向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
第四章 发展期(1920年代后半期-1930年代前半期): 批评的全面展开和价值的多样性
    第1节 发展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1) 无政府主义文艺观和发展期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2) 东亚知性史与鲁迅
        (3) 革命文学争论和鲁迅批评的展开
        (1) 在华独立运动家柳基石: 兴士团活动及南华韩人青年联盟活动
        (2) 鲁迅的封建礼教批判
        (3) 鲁迅小说的翻译与鲁迅和巴金的相遇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理想与李达的中国现代作家论
        (1) 南华韩人青年联盟及朝鲜义勇队的活动
        (2) 无政府主义者的联合和反动的宠儿: 巴金和茅盾论
        (3) 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和郭沫若的反抗精神
        (4) 女作家及新诗和戏剧的批评
    第四节 金光洲的中国现代戏剧及电影批评和李庆孙,申彦俊的批评
        (1) 《波希米亚》的发行和无政府主义者的交流
        (2) 中国文坛简介与现代戏剧批评
        (3) 在中国当地媒体上发表的电影批评
        (4) 李庆孙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的批评
    第5节 丁来东与李陆史的鲁迅批评
        (1) 丁来东对鲁迅正式的批评
        (2) 李陆史与鲁迅: 抵抗与批判的文学实践
    第6节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与浪漫主义
        (1)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
        (2) 徐志摩: 烂熟的情感和美丽的诗才
        (3) 冰心: 高举旗帜,勇往直前的哲理诗
        (4) 朱湘: 长江永古的长篇叙事诗人
    第7节 女性作家批评与其他
        (1) 女性作家批评
        (2) 胡适的实用主义渐进改善论
    小结: 作为抵抗和批判的文学实践的无政府主义批评
第五章 深化及停滞期(1930年代-1945年):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新倾向与讲台批评
    第一节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1)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的成立及幸岛骁的任命
        (2)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第二节 金台俊、李明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1)金台俊从普罗文学视角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2) 李明善对鲁迅的批评: 为人生的文学的追求
    第三节 裵澔、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1) 裵澔: 中国现代文学的广泛批评
        (2) 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批评
    第四节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1) 韩雪野,普罗文学的主要领导者
        (2)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小结: 社会主义讲台批评和新理想的追求
第六章 复兴期(1945-1950年): 在解放期间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第一节 关于抗战文学争论的批评与抗战诗歌批评
        (1)抗战文学的展开与‘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
    第二节 尹永春的中国现代诗批评与《现代中国诗选》的发刊
        (1) 东西文学研究者的中国现代诗批评
        (2) 翻译诗集《现代中国诗选》的出版
    第三节 从救亡到建设: 在解放期间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1) 中国文坛的巨星郭沫若论
        (2) 乌托邦的想象成为现实的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第四节 在解放期间中国现代文学书籍的出版与社会变革
        (1) 金光洲和李容珪合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
        (2) 李明善梦想里的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
    小结: 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的想象
第七章 结论
附录: 按批评家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异域体验与文学书写 ——冰心散文创作的一个面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留学生时期的美国印象
    第一节 隐于自然的情感体验
    第二节 散落异国的文明反思
    第三节 异于常人的温情书写
第二章 居日期间的东瀛思考
    第一节 重建语境中的日本想象
    第二节 现代中国形象的传达
    第三节 理想中日关系的建构
第三章 文化使者阶段的“大同”书写
    第一节 反帝反殖的观察与呼告
    第二节 情绪激昂的憧憬与礼赞
    第三节 趋附集体后的真挚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论V.S.奈保尔小说的漂泊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奈保尔及其创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奈保尔小说的漂泊意识溯源
    第一节 奈保尔的漂泊人生
        一、在多元文化中寻觅心灵居所
        二、漫游世界中的漂泊体验
    第二节 奈保尔漂泊的时代语境
        一、殖民地与前殖民地的景观相似性
        二、移民的命途:漂泊流徙
    第三节 文学视阈中的漂泊意识
第二章 漂泊意识的时空呈现
    第一节 难以安顿的空间生存体验
        一、“幽暗国度”:贫乱失序的世界
        二、“自由国度”:陌生疏离的世界
    第二节 无奈陷入的时间圈套
        一、穿越时间:用意识流揭示困局
        二、切断时间:没有结局的人生
        三、循环时间:深化窘困体验
第三章 无根漂泊的精神状态
    第一节 边缘处境下的荒诞模仿
        一、在贫乏生存中盲目模仿
        二、在自我觉知中深陷模仿
    第二节 飘转人生中的身份迷失
        一、混杂文化中的认同危机
        二、错乱身世中的建构难题
    第三节 追寻历程中的困惑与顿悟
        一、有限的环境与超越性的追求
        二、从个体漂泊到人类本体性流浪
第四章 奈保尔小说漂泊意识的价值内涵
    第一节 面向世界的开放视界
        一、世界主义的发展指向
        二、游离中心的冷峻检阅
    第二节 基于个体的生存关怀
        一、以诚实为经,以良知为纬
        二、生存意义的哲学探问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一位中国赴美会计硕士留学生学术不适问题的自我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与动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留学生学术不适的表现研究
        二、留学生学术不适的影响因素研究
        三、留学生学术不适的对策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章 留学生学术不适的研究设计和工具选择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资料处理分析工具
    第三节 理论工具
    第四节 研究设计
第三章 留学生学术不适的自我叙事
    第一节 留学生初期学术不适的呈现
    第二节 留学生中期学术不适的呈现
    第三节 留学生后期学术不适的呈现
第四章 学术不适问题的内容分析与主题提炼
    第一节 基于明确性内容的故事最初印象
    第二节 基于文本特征的节点聚焦
        一、留学前经历的插入节点和篇幅
        二、象征比喻手法的大量使用
    第三节 基于文本含蓄性内容的主题提炼
第五章 冲突视角下的留学生学术不适问题
    第一节 冲突视角下学术不适的表现与实质
    第二节 冲突视角下学术不适的影响因素
        一、学术不适的现实性影响因素
        二、学术不适的非现实性影响因素
    第三节 冲突视角下学术不适的消解策略
        一、留学生自身努力消解学术不适
        二、管理者积极作为消解学术不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2.1 周作人文学思想研究现状
        1.2.2 李光洙文学思想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 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第2章 人生经历与文学道路
    2.1 不同国情背景与人生经历
        2.1.1 早年经历与文学萌芽
        2.1.2 留学经历与文学创作
    2.2 文学思想的取向与转折
        2.2.1 时代弄潮儿与落伍者
        2.2.2 命运安排与文学转折
    2.3 文学人生的非凡经历
        2.3.1 相似的文学人生
        2.3.2 相异的文学人生
第3章 人的文学与情的文学
    3.1 人道与启蒙的文学思想
        3.1.1 “人的文学”思想
        3.1.2 “情的文学”思想
        3.1.3 “人”与“情”文学的融通
    3.2 理想主义文学与新文明的憧憬
        3.2.1 理想主义文学的传播与介绍
        3.2.2 构建“人的生活”的理想文学
        3.2.3 向往“新文明生活”的文学表现
    3.3 人的文学与情的文学的异同与呼应
        3.3.1 东亚新文学上的互补互衬
        3.3.2 新文明理想的相同相异
第4章 博爱的文学与人道的文学
    4.1 “博爱”精神与人道思想的体认
        4.1.1 基督教的认识路径及体认
        4.1.2 寻找“自己信仰”的文学追求
    4.2 “博爱”精神与人道思想的文学表现
        4.2.1 文学与宗教的关联
        4.2.2 《圣经》文学的借鉴
    4.3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似与异同
        4.3.1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同相似
        4.3.2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背相异
第5章 个人文学与民族文学
    5.1 个人与民族相纠葛的文学
        5.1.1 “为个人”与“为民族”的文学
        5.1.2 “个人”与“民族”的文学表现
    5.2 “宽容”与“平常”的文学
        5.2.1 “个人自由”与“民族改造”
        5.2.2 超然性与平常性的文学表现
    5.3 文学个人取向与民族取向的对比
        5.3.1 个人文学与民族文学的相生相克
        5.3.2 宽容文学与平常文学的相反相成
第6章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的价值维度
    6.1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时代维度
        6.1.1 时代催生新文学命题
        6.1.2 时代塑造新文学先驱
    6.2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的社会维度
        6.2.1 文学反映社会风貌
        6.2.2 文学担当社会启蒙功能
    6.3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内在价值维度
        6.3.1 新文体与国语表达的民族式样
        6.3.2 文学艺术表现的融合性与独特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育人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缘由
    三、选题意义
    四、国内外研究相关综述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创新性
第一章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育人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育人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开始萌芽(1921–1935 年)
        二、初步形成(1935–1938 年)
        三、走向成熟(1938–1945 年)
    第二节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育人思想的形成条件
        一、历史条件
        二、思想条件
        三、主体条件
第二章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育人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第一节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育人思想的内容
        一、为抗日救亡培养音乐人才的育人目标
        二、造就“三位一体”红色音乐人的育人要求
        (一)要有“远大的理想”
        (二)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三)要有“良好的艺术技巧”
        三、以“三个结合”为核心的育人路径
        (一)政治学习和专业训练相结合
        (二)课堂学习和舞台锻炼相结合
        (三)自主学习和集体学习相结合
    第二节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育人思想的特点
        一、鲜明的政治导向
        二、高度的艺术自觉
        三、突出的时代特点
        四、强烈的文化自信
第三章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育人思想的价值与启示
    第一节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育人思想的时代价值
        一、为抗战文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动力
        二、为延安“鲁艺”办学传统的形成提供思想启示
        三、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宝贵资源
    第二节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育人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在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上,要为党和人民培养音乐人才
        二、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要培养德艺双馨的音乐人才
        三、在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上,要坚持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四、在靠谁培养人的问题上,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员育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在留学的日子里感受祖国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寻找雷锋的蕉萍[J]. 和谷. 延河, 2021(05)
  • [2]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研究[D]. 闫智开.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对严歌苓小说隐喻的研究[D]. 李英. 喀什大学, 2021(07)
  • [4]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D]. 刘钰. 吉林大学, 2020(03)
  • [5]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D]. LEE W00NG. 山东大学, 2020(08)
  • [6]异域体验与文学书写 ——冰心散文创作的一个面向[D]. 李春.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7]论V.S.奈保尔小说的漂泊意识[D]. 武媛媛. 江南大学, 2020(12)
  • [8]一位中国赴美会计硕士留学生学术不适问题的自我叙事研究[D]. 李聪.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D]. 崔京宪. 辽宁大学, 2020(01)
  • [10]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育人思想初探[D]. 黄琛. 武汉音乐学院, 2020(06)

标签:;  ;  ;  ;  ;  

留学期间感受祖国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