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技术教育课堂问题

浅谈职业技术教育课堂问题

一、漫谈职业技术教育的课堂提问(论文文献综述)

宋晓阳[1](2021)在《叶嘉莹“兴发感动”说在中职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词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古诗词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获得一种美的体验,增加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但是目前我国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难题,尤其是对于学习兴趣低,语文基础相对薄弱的中职生,如果按照传统的古诗讲解形式,学生在学习中所得甚少,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对于美的追求,唤醒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笔者意图在语文古诗词讲解中引入一种新的学说——叶嘉莹“兴发感动”说。叶嘉莹是着名的古典诗词学者,更是一位古诗词教育大家,在几十年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中,她总结出了一种以生命的本质来唤醒读者情感的学说,即“兴发感动”说。笔者在中职院校实习期间,大量阅读叶嘉莹发表的着作,听叶嘉莹的诗词讲座,认为将其“兴发感动”学说引入“以职业教育为主,文化教育为辅”的中职古诗词教学课堂有重要的意义。该学说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探求自己的生命内涵。本文按照理论探讨、现状分析和问题策略的思路展开,具体从以下五个部分来探讨“兴发感动”说在中职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第一部分,引言,从研究现状出发,分析选题的意义。目前叶嘉莹的“兴发感动”得到了一线教师和学者的认可,他们探讨了将该学说引入到古诗词教学之中具有可行性和实际意义,但其中并没有该学说与中职诗词教育结合的文章,这是本文选题的缘由,笔者期望通过研究为中职古诗词教学带来有价值的启示和建议。第二部分,从“兴发感动”说的理论内涵和该理论对于中职古诗词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首先对“兴发感动”说的具体内涵、实现方式与途径、审美层次和衡量标准进行了阐释,其中强调“兴”的作用,为后文策略如何引起读者的“兴”做理论的铺垫。其次,分析中职学生的一般特点,以及中职古诗词教学的现状问题,总而针对这些特点和问题论证“兴发感动”说对于中职古诗词教学的适用性。第三部分,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进一步考察、分析中职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目前中职古诗词教学效果普遍不佳,原因是复杂的,本部分重点论述学生和教师双方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基于中职学生的特点,结合问卷和访谈的调查结果,以及笔者的实习经验,提出“兴发感动”说在中职古诗词教学中的具体策略:知人论世,把握古诗词作者的原初情感;设置情境,引起兴趣;加强吟诵,把握古诗词的音律和情感;细读文本,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层意蕴;鼓励写作,在写作中提升品位;感受意境,提升审美能力。第五部分,教学设计与反思。以《雨霖铃》《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为例,将“兴发感动”说引入实际的中职课堂教学中,尝试对具体策略的实践应用,并对教学过程与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刘静明[2](2021)在《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指标内容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教学机智是指教师面对课堂教学中的即时变化或意外事件,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差异对其做出的迅速判断和准确处理的创造性实践行为。是机智的一部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课程的学习由以往的重视传授知识,转向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基础体育知识和技能,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发展、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即由应试教育转变为更加全面的素质教育,体育教育作为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如何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学机智又成为其研究热点所在。体育教学机智是“一种在紧急情况下及时采取有效行动,主动创造有效课堂教学,并在长期实践教学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师表现”。初中课堂灵活多变,学生较为活泼,尤其是体育教学的场所通常为室外教学场地,教学环节中表现出更多的意外性和突发性,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面临的意外风险更大,这严重影响着预期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初中体育教师,相比小学和高中体育课程,需要更高的管理水平,因此提高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的能力对课堂管理是尤为重要的。现阶段,我国师范教育中往往忽视教学机智的发展,体育教师教学机智的提升更多的是步入工作岗位之后。且就目前而言,我国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机智能力较为一般,部分教师缺乏关于体育课堂中出现教学意外的随机应变能力。因此,对于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的研究需求较为突出。教学机智能力提升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促进体育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指标内容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为研究对象,构建一套符合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的评价体系,通过对部分地区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机智进行调查与分析,探索适合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发展的路径。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初步构建了教学机智的维度,此基础上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完成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指标的构建,确立指标的权重值,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教师问卷,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的现状,再采用录像观察法结合对初中体育教师的访谈和录像观察,利用数理统计法对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发展路径。研究结果与结论:(1)评价体系包含了4个一级维度指标、11个二级维度指标,40个三级维度指标。(2)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能力较差,在关于学生方面的教学机智表现出能力不足,对学生要求较为严格,对于学生成长缺乏必要的关心,同时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超出预设的情况应对能力不足。关于教师自身机智方面表现较为一般,但对于整体的教学过程把控较好。关于教学内容中的教学提问的机智和教学管理的机智表现较为一般。(3)制约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发展的因素较多,其主要有教师、学生、课堂、学校、社会。其中师德、知识储备、教师的心理和情感等方面会影响教师。(4)发展体育教师教学机智观念、发展体育教师教学机智素养、创建良好的体育教师教学机智生成环境、善于捕捉体育教学意外事件、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和课后反思、构建多元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是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机智的有效手段。

殷星媛[3](2021)在《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的思辨性思维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议论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并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思维发展与提升”。由于议论文文体的特点,其本身就是培养学生思辨性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议论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意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同时也是转变课堂教学理念,注重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此外,将思辨性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本身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二者相辅相成,在学习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思维发展中助其学习。笔者从“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视角出发,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考察当前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现状中思辨性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归因,进一步探索相应的教学改进策略。为注意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笔者在H市某中学通过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以及课堂观察法进行相关调研,调研内容紧紧围绕着思辨性思维的特质,即反思性、合理性、深刻性展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当前的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并没有注意到议论文阅读教学与思维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缺少思辨性思维的培养,并且在议论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就学生而言,学生缺少问题意识、反思意识、探究意识,然而质疑、反思、探究是形成思辨性思维的重要因素。就教师而言,教师缺少思辨性思维教学理念,教师对培养学生的教学方法较为欠缺。笔者针对议论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思辨性思维的特质,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第一,思辨性思维特质之反思性,质疑精神的培养。问题与反思意识的欠缺是学生缺少质疑精神的表现,质疑精神的培养主要通过三个教学策略进行,分别是预读文本,培养问题意识;设问激疑,启发学生思辨性思维;多元评价,培养学生反思能力。通过课前预习、课中设问、课后反思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第二,思辨性思维特质之合理性,逻辑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和以写作促思考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第三,思辨性思维特质之深刻性,探究品质的培养。探究品质的培养可以通过比较阅读以及课堂辩论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对比中,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产生思辨,以辨析促探究。综上所述,在议论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应紧紧围绕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思辨性思维的三个特质展开,即通过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逻辑能力、探究品质来促进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培养。希望本研究在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的思辨性思维培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宋哲琦[4](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杨璇[5](2020)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文史读物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历史学科对学生能力考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历史考试中,以史料形式呈现的题目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还需要不断提升学习的迁移能力,即将所学的旧知识与获取的新知识所结合,充实甚至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能够不断获取和总结出新的经验或纠正过去的错误认知。但仅靠历史课堂和历史教材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是难以实现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在教学中添加和运用课本以外的文史材料,需要师生广泛地阅读文史材料。历史教师阅读文史读物可以增强自身专业素质,学生阅读文史读物可以培育和提升综合素养。但在现实教育里,“读书”这一概念,在大部分中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观念中逐渐地等同于“学习课本知识”。因为种种原因,历史教师阅读文史读物的现状也不容乐观。实践证明,中学历史教师广泛阅读文史读物,有利于在阅读中感悟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充实专业基础知识、提升个人教学技能、塑造个人教学特色;学生阅读文史读物则有利于在阅读中培养历史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中学历史教师应当广泛涉猎古今文史名着、中学历史教学期刊、通俗文史读物和文史杂着等。并注意在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文史读物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多地去阅读内容积极健康、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文史读物。将文史读物的内容及内涵自觉地渗透于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中。同时,在应用文史读物时认真遵循求真、适度、通俗、激趣等原则,更好地发挥文史读物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李嘉雯[6](2020)在《基于慕课教学视频分析的教师教学行为研究》文中认为教学视频作为慕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慕课的教学效果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其中,教师教学行为是影响慕课教学视频质量的重要因素。从已有研究来看,教学视频中教师言语行为研究已得到了充分关注,但对非言语行为的研究相对不足,也可以说非常薄弱。在慕课教学视频中,非言语行为作为一种辅助言语行为的有效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将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相结合进行教师教学行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使研究更全面,而且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设计也更具指导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将教师言语行为和教师非言语行为相结合,从多角度深入探究慕课教学视频中教师教学行为,对于改进慕课教学视频中教师教学行为、提升慕课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对编码体系进行了创新。本研究首先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确立了编码体系的两个维度: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其次,参考典型的编码体系对每个维度的编码进行具体设计。然后,结合专家意见补充和修改编码体系。最后,构建出适用于慕课教学视频的编码体系。慕课教学视频分析编码体系共有12个编码,分别为表达情感、表扬或鼓励、提问、提示、讲授、命令或指示、无有效语言、使用媒体、目光移动、面部表情、身体动作、体适或体调。2)引入卡诺模型,从学习者感知角度分析了慕课教学视频中教师教学行为。一方面,问卷数据展示出了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水平,初步检验了编码体系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分析发现,编码体系中的12种编码不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按照重要性等级,将编码分为必备属性行为、期望属性行为、魅力属性行为、无差异属性行为和反向属性行为。3)利用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法,探究了慕课教学视频案例中教师教学行为的现状、共性及差异。研究不但进一步验证了编码体系的可行性,反映了编码体系良好的行为区分能力。而且发现了慕课教学视频案例中教师教学行为的三点问题,分别为国内优质慕课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够灵活,非国家精品慕课教师的教学方式为“填鸭式”,且教学活力较低。4)运用教育实验研究法探究了慕课教学视频中教师教学行为对学习者情感的影响。研究不仅再次检验了编码体系的有效性,还得出魅力属性行为、期望属性行为能正向影响学习者情感,反向属性行为能负向影响学习者情感。5)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一方面从学习者情感角度出发,构建了慕课教学视频中教师教学行为模型。另一方面从编码体系和学习者感知角度出发,提出我国慕课教学视频中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策略。

张子晗[7](2020)在《美国杜克大学暑期在华项目(DSIC)讨论课分析》文中指出美国明德汉语教学模式最初是指美国明德学院暑期中文培训学校采取的教学模式,之后则泛指在此教学模式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的一种以高强度、沉浸式为主要特点的精英化汉语教学模式。明德汉语模式对美国的汉语教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发展出了许多美国大学暑期在华项目,如“普北班”“哈北班”等。美国杜克大学暑期在华项目(Duke Study In China,简称DSIC)便是美国明德汉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较为成熟的美国在华中文强化项目。笔者有幸在DSIC项目度过了两个充实而难忘的夏天,在教学过程中对项目中的讨论课产生了研究兴趣。虽然目前学界关于明德模式的研究内容比较丰富全面,总体呈现出向纵深化、多元化、专业化发展的特点,但是关于DSIC的相关研究却存在数量有限,深度不够的问题。因此笔者希望在结合讨论式教学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美国杜克大学在华暑期项目的讨论课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探究,希望能够为今后参与该项目的教师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也能为项目更好地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美国杜克大学暑期在华项目(DSIC)的讨论课以建构主义理论、群体动力理论、输出假说为主要理论基础,讨论课的话题主要可分为生活与工作、社会交往、社会话题、语言与文化四大类,除了二年级学生以生活与工作类话题为主以外,其他年级学生均以社会话题类为主。各年级话题虽然存在重复度较高这一缺点,但是总体而言话题设置能够做到与学生水平相适应,与课文主题相一致,且突出了中国文化要素。本文采取讨论式教学法环节划分方面的“3段论”将讨论课的基本流程分为课前准备阶段、进行讨论阶段、总结评价阶段,结合课程设计及教学实例呈现出了其全貌。DSIC项目的讨论课有诸多积极意义: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能够改善课堂教学气氛,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说能够降低学生情感过滤,培养成段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教师来说能够实现教学相长,迅速提升新手教师能力。但是DSIC项目讨论课也存在话题重复、准备与总结时间不足、学生语言水平不均、影响语体掌握、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为项目设置和新手教师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希望新手教师能够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在课前准备阶段、进行讨论阶段和总结阶段为学生营造更好的讨论课氛围。最后本文也针对国际汉语教学提出了灵活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巧妙结合文化教学,建立更加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议,以期为国内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葵子彤[8](2020)在《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清末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我国课程意识逐渐觉醒,课程体系走向成熟,这段承上启下时期也是数学教育由古代向近代转型并向现代发展的关键节点。这一时期的教育家在时代背景与教育思潮糅合中,开展创办学校、编撰教科书等教育实践,涌现较丰富的教学成果与课程思想。刘薰宇先生(1896-1967)也在此期间致力于数学教学与教育研究,基于社会文化背景、数学学科特性及学生发展需求,在课程目标、课程组织与课程实施等方面提出较独到的见解。以形成阶段、呈现要素、总体结构与功能作用的研究层次与逻辑链条,将刘薰宇的思想进行剖析与重整从而纳入课程思想体系,以便更系统完整地保存与传承我国本土人物课程思想,更好地为当代课程改革提供内生动力与源泉。本文围绕三大问题:刘薰宇课程思想经历了哪些形成发展的阶段?刘薰宇课程思想要素如何得以剖析与呈现?刘薰宇课程思想的逻辑结构与当代启示是什么?选取研究对象刘薰宇论着及其历史评价作为主要文献回顾资料,采用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挖掘文本,期望经由多重视角呈现历史,实现与文本对话。文章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一、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缘起及问题提出,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为研究提供框架、视角与内容,界定研究时间及核心概念及其操作性定义,基于泰勒目标原理课程理论、古德莱德课程转化理论、媒介记忆理论以及质化研究扎根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与文本分析法及研究工具展开研究。二、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形成发展。通过分析文本资料、结合历史事件、成长过程、教育实践、政治背景与社会思潮,作为刘薰宇课程思想的形成动力,其课程思想形成历经了三个阶段:1896-1919年课程思想形成性要素奠基阶段,1919-1930年课程思想结构性要素塑造阶段,1930-1967年课程思想整体结构系统论述阶段,为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构建提供特别事件。三、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呈现要素。秉持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史观研究文本,借助Nvivo10质性分析软件编码整理。借鉴教育家个人画像研究框架,将刘薰宇个人成长画像可视化分析,结合发展历程与特别事件,刘薰宇课程思想的形成性要素为以数学为核心涵盖多领域的知识结构、理性分析问题意识突出的思维结构、教育评估发展推动力强劲的能力结构以及心系家国与学生情怀深厚的情意结构。同时对文本再次进行可视化分析,剖析所呈现要素并纳入研究框架,重构其课程思想的结构性要素为课程价值思想要素、课程目标思想要素、课程内容思想要素、课程组织思想要素与课程评价思想要素。四、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逻辑结构。整合与凝炼刘薰宇课程思想作为人物层面的形成性要素以及作为理论层面的结构性要素,基于泰勒目标课程理论与古德莱德课程转化理论的框架与原理统整刘薰宇的课程思想结构并分析其中较显着的特征。其逻辑结构为立足于人文精神的课程价值立场,知识、思想与情意的课程目标表达,直接与间接经验互动的课程内容选择,兼顾学生与学科的课程组织体系,个性、平等与延伸的课程实施变革以及关注目标与价值的课程评价取向。五、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价值与当代启示。知古鉴今,在厘清刘薰宇课程思想的结构与特征基础上梳理其历史意义,并对课程改革发展进行现实观照。其价值在于加速我国数学教育现代化进程,激发数学科普读物成长新动力,广泛深远地影响区域教育发展。其当代启示在于坚持以儿童为本位的课程价值定位,指向本性生长和家国意识的课程目标,数学课程内容符号化与生活化融合,分科与综合课程在互动中走向整合,致力于原创性本土化的数学课程实施以及构立足人文教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田悦[9](2020)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 ——以Q市两所中学初三年级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意识形态安全的“主阵地”,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价值引领的“主引擎”,对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自2016年9月以来,义务教育阶段的政治课已统称为《道德与法治》课,该课程成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国家方针政策和国际形势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必须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深耕抓实。近年来,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系列文件不断出台,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也随之不断提高,这既为办好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提供了机遇,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如何,教学效果如何,既关系着初中生对道德、心理、法律和国情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关系着初中生自身思想品德的发展水平,更关系着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成效,亟需深入研究。本论文以Q市两所中学初三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初三年级教师与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与比较研究法等对初三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展开研究。全文共包含四章内容。第一章,绪论。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进行阐释,界定了相关概念,分析了其主要特点与价值意蕴。第三章,剖析初三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原因。问题剖析主要围绕三方面展开,其中课程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机制体制不够健全、课表安排有待完善、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升;教师教学状态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教学激情不够饱满、教学投入不够充分、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目标不够全面、教学话语不够生动;学生学习状态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习准备不够充分、听课状态不够集中、回答问题较被动。原因剖析亦包括三个方面,课程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新课标落实不够彻底;教师教学状态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职业幸福感不够高、专业素养不够均衡、教学能力待提升;学生学习状态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课程兴趣度不够高、对课堂知识掌握不牢固。第四章,建构初三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一是课程生态环境方面的策略:顶层设计上凸显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师资培养上注重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二是教师教学状态方面的策略:增强教学投入,提升教学阐释力;明确教学目标,增强教学针对性;完善话语体系,提升教学亲和力;三是学生学习状态方面的策略: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强化师生互动交流。

徐心瑶[10](2020)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隐性课程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于2005年开始由华侨大学创办,至今已举办十五届。2019年共招收来自东南亚六国和阿联酋共七个国家102名政府官员学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累计为世界9个国家政府培养了900余名优秀汉语人才。该项目影响力不断扩大,参与的国家越来越多,致力于培养能积极投身所在国家现代化事业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友华人士。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显性课程外,学生无意识获得的内隐的、非计划性的、具有多维文化浸透性质的学习经验。针对来华学习中文的政府官员这一特殊学习群体,隐性课程的开设与执行具有强烈的内在需求性。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的人才培养目标可细分为情感态度目标、知识文化目标、技能文化目标和民心相通目标。在以上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隐性课程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根据调查,目前面向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开设的隐性课程可分为四种类型,即语言型、文化型、职业型和交际型。论文从隐性课程的评价机制,即内容维度、认知维度、技能维度、交际维度出发,深入研究了以上四类隐性课程通过内容设置、教学形式、活动实施等对实现政府官员班培养目标的助益。研究发现,政府官员班隐性课程归类于政府官员班人才培养正式体系之中,语言型隐性课程满足评价机制认知维度,授课方式为讲座。文化型隐性课程满足评价机制四个维度,是目前开展最为成熟的隐性课程。二者主要助力于实现政府官员班知识文化目标与技能文化目标。职业型隐性课程满足评价机制内容维度、认知维度、交际维度,交际型隐性课程满足评价机制认知维度和交际维度。其中职业型隐性课程主要面向政府警察学员,针对性较强,交际型隐性课程内容不够丰富,有待拓展,二者主要助力于实现政府官员班情感态度目标和民心相通目标。基于调查四类隐性课程学习实效分析结果,分析现有隐性课程的贡献与不足,根据不同构成要素提出继续开发相关隐性课程的途径及建议。

二、漫谈职业技术教育的课堂提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漫谈职业技术教育的课堂提问(论文提纲范文)

(1)叶嘉莹“兴发感动”说在中职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一)中职古诗词教学研究现状
        (二)“兴发感动”说的阐释与研究
        (三)“兴发感动”说指导古诗词教学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一)为中职古诗词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策略
        (二)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有助于对中职生进行心理教育
        (四)有助于提高中职语文教师的诗词教学水平
        (五)优化中职古诗词教学即优化传统文化教育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兴发感动”说的理论概述及其对中职古诗词教学的应用价值
    1.1 “兴发感动”说的理论概述
        1.1.1 “兴发感动”的内涵
        1.1.2 “兴发感动”的实现方式
        1.1.3 “兴发感动”的实现途径
        1.1.4 “兴发感动”的审美层次
        1.1.5 “兴发感动”的衡量标准
    1.2 “兴发感动”说对中职古诗词教学的应用价值
        1.2.1 中职学生的一般特点
        1.2.2 中职语文及古诗词教学的状况与问题
        1.2.3 “兴发感动”说对于中职古诗词教学的“适用性”
第二章 中职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问卷调查对象
    2.2 问卷调查内容
        2.2.1 学生问卷调查内容
        2.2.2 教师访谈调查内容
    2.3 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2.3.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2.3.2 教师教学情况调查结果及分析
    2.4 存在的问题
        2.4.1 学生的问题
        2.4.2 教师的问题
第三章 “兴发感动”说在中职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3.1 知人论世,把握古诗词作者的原初情感
    3.2 设置情境,引起兴趣
    3.3 加强吟诵,把握古诗词的音律和情感
    3.4 细读文本,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层意蕴
    3.5 鼓励写作,在写作中表达自我
    3.6 增加美学,提升审美能力
第四章 教学设计与分析
    4.1 《雨霖铃》教学设计
        4.1.1 导入
        4.1.2 了解作者,走近柳永
        4.1.3 了解词牌
        4.1.4 整体感知
        4.1.5 品读全诗,体味情感
        4.1.6 总结
        4.1.7 拓展训练
    4.2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教学设计
        4.2.1 导入
        4.2.2 自由诵读,了解作者
        4.2.3 通过想象,体会情感
        4.2.4 品味意境,掌握艺术手法
        4.2.5 总结全诗,拓展训练
    4.3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4.3.1 《雨霖铃》设计思路分析
        4.3.2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设计思路分析
    4.4 教学评价与反思
        4.4.1 教学评价
        4.4.2 教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指标内容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的介绍
        1.1.1 教学机智
        1.1.2 体育教学机智
    1.2 教学机智的研究内容
    1.3 教学机智在其他学科领域中的应用
    1.4 教学机智在体育教育中的应用
        1.4.1 体育教学机智的特点
        1.4.2 体育教学机智的意义
        1.4.3 体育教学机智的研究进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法
        2.2.3 录像观察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3 研究路线图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基础
        3.1.1 教学机智的内涵依据
        3.1.2 德尔菲的理论基础
        3.1.3 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的实践需求
    3.2 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的指标内容体系构建
        3.2.1 教学机智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2 教学机智的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与方法
        3.2.3 教学机智指标体系的建立
        3.2.4 教学机智的指标内容分析
    3.3 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现状分析
        3.3.1 教学机智认识现状分析
        3.3.2 关于学生方面的教学机智现状分析
        3.3.3 关于教师方面的教学机智现状分析
        3.3.4 关于教学内容方面的教学机智现状分析
        3.3.5 关于教学环境方面的教学机智现状分析
        3.3.6 教学机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4 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发展路径
    4.1 教学机智发展的理论依据及整体思路
        4.1.1 理论依据
        4.1.2 整体思路
    4.2 体育教师教学机智发展路径
        4.2.1 发展关于学生方面的教学机智路径
        4.2.2 发展关于教师方面的教学机智路径
        4.2.3 发展关于教学内容方面的教学机智路径
        4.2.4 发展关于教学环境方面的教学机智路径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的思辨性思维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1.议论文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2.议论文阅读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3.议论文写作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案例研究法
        3.课堂观察法
    (五)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一、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的思辨性思维培养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思维
        2.思辨
        3.思辨性思维
    (二)议论文阅读教学与思辨性思维的关系
        1.议论文与思维
        2.议论文阅读教学与思辨性思维
        3.议论文阅读中培养思辨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辨析能力
        (3)有助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二、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思辨性思维培养的问题
    (一)问卷调查情况介绍
        1.调查对象与方法
        2.调查内容
    (二)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思辨性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少问题意识
        2.学生缺少反思意识
        3.缺少探究品质的培养
        4.教师缺少思辨性思维教学观念
        5.教师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方法较为欠缺
    (三)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思辨性思维培养问题归因
        1.对“标准答案”的追逐销蚀着学生的思考能力
        2.“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质疑精神
        3.教师本身缺少思辨性思维
三、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思辨性思维培养的策略
    (一)思辨性思维特质之反思性——质疑精神的培养
        1.预读文本,培养问题意识
        2.设问激疑,启发学生思辨性思维
        3.多元评价,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二)思辨性思维特质之合理性——逻辑能力的培养
        1.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
        2.以写促思,加强思辨性思维训练
    (三)思辨性思维特质之深刻性——探究品质的培养
        1.比较阅读,促使学生辨析
        2.通过课堂辩论,培养辨析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5)中学历史教学中文史读物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一)关于文史读物在中学历史教学当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二)关于文史结合的相关研究
    三、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论文结构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第一章 文史读物概述
    第一节 文史读物的基本概念
        一、文史读物
        二、文史之辩与文史结合
    第二节 中学历史教学中阅读和应用文史读物的重要意义
        一、文史读物与历史教师专业的发展
        (一)在阅读中感悟方法和理念
        (二)在阅读中充实基础专业知识
        (三)在阅读中提升教师教学技能
        (四)在阅读中塑造专属个人魅力
        二、文史读物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
        (一)在阅读中培养学习兴趣
        (二)在阅读中建立大历史观
第二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文史读物的现状
    第一节 调查目的与对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的选择
    第二节 问卷统计及分析
        一、对中学历史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
        二、对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一)文史读物的阅读不受重视
        (二)阅读时间少
        (三)阅读文史读物缺乏规划和指导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错误的阅读观念
        (二)历史课本身吸引力不足
        三、调查启示
第三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文史读物的应用
    第一节 文史读物的选择和阅读
        一、教师阅读文史读物的选择
        (一)有关中学历史教学的期刊
        (二)古今文史名着
        (三)通俗文史读物
        (四)其他文史读物
        二、学生阅读文史读物的选择
        (一)激发阅读兴趣的文史读物
        (二)内容积极健康的文史读物
        (三)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文史读物
    第二节 引导学生阅读文史读物的方法
        一、课堂教学中的有意识引导
        二、课余时间的个别推荐辅导
        三、假期之前的作业布置
    第三节 中学历史教学中文史读物应用的原则
        一、求真原则
        二、适度原则
        三、通俗原则
        四、激趣原则
    第四节 中学历史教学中文史读物应用的策略
        一、在学生中收集需求信息
        (一)提问
        (二)观察
        二、在历史教材中补充文史读物内容
        三、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史读物内涵
        四、在第二课堂中亲近文史读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基于慕课教学视频分析的教师教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概述
        1.3.1 教师教学行为研究
        1.3.3 在线教学视频中教师教学行为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慕课
        2.1.3 教师教学行为
    2.2 理论基础
        2.2.1 符号互动理论
        2.2.2 行为主义心理学
        2.2.3 Kano模型分类
        2.2.4 解释现象学理论
    2.3 慕课及其教学视频概述
        2.3.1 慕课发展历程
        2.3.2 慕课基本类型
        2.3.3 典型慕课平台
        2.3.4 慕课平台基本结构
        2.3.5 慕课教学视频分类
    2.4 典型互动分析编码体系
        2.4.1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体系(FIAS)
        2.4.2 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体系(ITIAS)
        2.4.3 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体系(iFIAS)
3 研究设计与实施
    3.1 慕课教学视频分析编码体系的设计
        3.1.1 编码体系的初步确立
        3.1.2 专家访谈与体系修订
        3.1.3 正式编码体系的确立
    3.2 Kano模型标准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3.2.1 编制Kano预试问卷
        3.2.2 Kano问卷前测与修改
        3.2.3 Kano问卷正式实施
    3.3 慕课教学视频中教师教学行为案例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3.3.1 样本的选取
        3.3.2 样本收集与整理
    3.4 慕课教学视频中教师教学行为对学习者情感影响的实验设计与实施
        3.4.1 实验对象的选择
        3.4.2 实验变量的设置
        3.4.3 实验材料的选取
        3.4.4 实验程序的实施
4 基于Kano问卷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1 信度和效度分析
        4.1.1 信度分析
        4.1.2 效度分析
    4.2 描述性与差异性分析
        4.2.1 描述性分析
        4.2.2 差异性分析
    4.3 属性归类分析
    4.4 Better-Worse系数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编码体系的案例研究结果分析与比较
    5.1 国内外优质慕课教学视频
        5.1.1 教师教学行为分析
        5.1.2 教师教学行为比较
    5.2 国家精品和非国家精品慕课教学视频
        5.2.1 教师教学行为分析
        5.2.2 教师教学行为比较
    5.3 慕课教学视频案例中典型教师教学行为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慕课教学视频中教师教学行为对学习者情感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
    6.1 描述性分析
        6.1.1 被试基本信息
        6.1.2 学习者情感得分
    6.2 差异性分析
        6.2.1 性别
        6.2.2 专业
    6.3 相关分析
        6.3.1 学习者情感各维度
        6.3.2 慕课教学视频中教师教学行为与学习者情感
    6.4 本章小结
7 慕课教学视频中教师教学行为模型建构与改进策略
    7.1 模型建构
    7.2 改进策略
        7.2.1 编码体系角度
        7.2.2 学习者感知角度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慕课教学视频分析编码体系》1.0版本
附录 B 《慕课教学视频分析编码体系》2.0版本
附录 C 《慕课教学视频分析编码体系》正式版本
附录 D 基于慕课教学视频的教师教学行为卡诺模型标准调查问卷
附录 E 视频课程学习满意度量表(部分)
附录 F UWES-S学习投入量表(中文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美国杜克大学暑期在华项目(DSIC)讨论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美国明德汉语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1.4.2 杜克大学暑期在华项目研究综述
        1.4.3 国内外关于讨论式教学法的研究综述
第二章 杜克大学暑期在华项目讨论课分析
    2.1 杜克大学暑期在华项目(DSIC)概况
        2.1.1 学生和教师构成
        2.1.2 课程设置
        2.1.3 所用教材
        2.1.4 评价和管理机制
    2.2 杜克大学在华暑期在华项目(DSIC)讨论课分析
        2.2.1 理论基础
        2.2.2 教学目标
        2.2.3 讨论话题设置
        2.2.4 讨论课的基本流程
    2.3 本章总结
第三章 杜克大学暑期在华项目(DSIC)讨论课评价
    3.1 DSIC项目讨论课的意义
        3.1.1 对课堂教学的意义
        3.1.2 对学生的意义
        3.1.3 对教师的意义
    3.2 DSIC项目讨论课的问题
第四章 针对杜克大学暑期在华项目(DSIC)讨论课的建议
    4.1 对于项目设置的建议
    4.2 对于教师的建议
        4.2.1 课前准备阶段
        4.2.2 进行讨论阶段
        4.2.3 总结阶段
第五章 针对国际汉语教学的建议
第六章 结语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教学视频转写节选

(8)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1.人物课程思想传承是课程史研究职责
        2.课程思想引领是课程改革的动力源泉
        3.刘薰宇数学课程教学研究的独特贡献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1.人物课程思想史相关研究
        2.民国时期与新中国数学课程思想相关研究
        3.数学家刘薰宇相关研究
        4.已有研究整体特征述评
    (五)研究理论基础
        1.泰勒目标原理课程理论
        2.古德莱德课程转化理论
        3.媒介记忆理论
        4.质化研究之扎根理论
    (六)研究时间及核心概念界定
        1.时间范围及阶段划分
        2.课程思想及数学课程思想
    (七)研究思路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研究工具
二、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形成发展
    (一)1896-1919年:课程思想形成性要素奠基阶段
        1.1896-1904年:家庭教育奠定课程思想形成性要素之基础
        2.1904-1916年:基础教育积累对课程思想感性认识之材料
        3.1916-1919年:高等教育推动教育教学知识与研究能力厚植
    (二)1919-1930年:课程思想结构性要素塑造阶段
        1.1919-1924年:春晖中学创办影响教育理念与开启教学研究
        2.1924-1928年:厘清教育救国理想与重视教育中的个体价值
        3.1928-1930年:在赴法研修与南洋游学中突破教育研究局限
    (三)1930-1967年:课程思想整体结构系统论述阶段
        1.1930-1937年:在立达学园课程建设中把握课程思想结构
        2.1937-1951年:西南地区教育实践铸就为人品格与教学风格
        3.1951-1967年:由课程教材独立生发出服务本土的课程思想
三、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呈现要素
    (一)课程思想形成性要素
        1.刘薰宇个人成长画像编码与整理分析
        2.刘薰宇个人成长画像中课程思想要素
    (二)课程思想的结构性要素
        1.课程价值思想要素
        2.课程目标思想要素
        3.课程内容思想要素
        4.课程组织思想要素
        5.课程实施思想要素
        6.课程评价思想要素
四、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逻辑结构
    (一)课程价值立场:立足于人文精神
        1.体现技术与人文面向
        2.承担国家与文化责任
        3.唤醒与回归人的本性
    (二)课程目标表达:知识、思想与情意
    (三)课程内容选择:直接与间接经验互动
        1.课程内容设置符遵循程目标要求
        2.课程内容构成体现动静融合观念
        3.课程内容多元选择提供实施弹性
    (四)课程组织体系:兼顾学生与学科
        1.纵向课程调整由易到难排列,横向课程实行选科制补充分科制
        2.初步呈现将学习者心理顺序与学科课程逻辑顺序相统一的倾向
        3.课程体系以直线式编排为主,知识领域间渗透螺旋式编排思想
    (五)课程实施变革:个性、平等与延伸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化学习,但指导性策略有待明确
        2.呈现平等合作师生主体关系,但发掘学生能动性不足
        3.将知识作为教学延伸点,但以课堂生成为生长点欠缺
        4.重视知识技能、方法与态度,但对活动经验关注不够
    (六)课程评价取向:关注目标与价值
        1.评价视域融合性
        2.评价标准多元性
        3.评价主体开放性
五、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的价值与当代启示
    (一)刘薰宇课程思想及活动的对我国教育的价值
        1.加速我国数学教育现代化进程
        2.激发数学科普读物成长新动力
        3.广泛深远地影响区域教育发展
    (二)刘薰宇课程思想及实践对当前课程改革的启示
        1.坚持以儿童为本位的课程价值定位
        2.指向本性生长与家国意识的课程目标
        3.数学课程内容符号化与生活化融合
        4.分科与综合课程在互动中走向整合
        5.致力于原创性本土化的数学课程实施
        6.构建立足人文教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注释
参考文献
    1.着作类
    2.学位论文类
    3.期刊类
    4.其他类
附录
    附录1:刘薰宇发表的数理类论文
    附录2:刘薰宇发表的教育类论文
    附录3:刘薰宇编写的着作
    附录4:刘薰宇编着的教科书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情况
致谢

(9)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 ——以Q市两所中学初三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党和国家明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应守正创新
        1.1.2 新时代呼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因时而进
        1.1.3 新课标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深化改革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文献简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课堂观察法
        1.4.3 问卷调查法
        1.4.4 访谈法
        1.4.5 比较研究法
    1.5 创新之处
        1.5.1 研究内容的创新
        1.5.2 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2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理论阐释
    2.1 概念界定
        2.1.1 课堂教学基本内涵
        2.1.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基本内涵
    2.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特点
        2.2.1 引领性
        2.2.2 实践性
        2.2.3 开放性
        2.2.4 综合性
    2.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价值意蕴
        2.3.1 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政治觉悟与思想水平
        2.3.2 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高尚品格与道德情操
        2.3.3 有利于增强初中生的法律素养与法治意识
第3章 初三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现状调查
        3.1.1 调查目的与对象
        3.1.2 调查内容
    3.2 初三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施现状
        3.2.1 课程生态环境
        3.2.2 教师教学状态
        3.2.3 学生学习状态
    3.3 初三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课程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3.3.2 教师教学状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3.3.3 学生学习状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初三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课程生态环境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2 教师教学状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3 学生学习状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4章 初三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
    4.1 课程生态环境方面的策略
        4.1.1 顶层设计上凸显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4.1.2 师资培养上注重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性
    4.2 教师教学状态方面的策略
        4.2.1 增强教学投入,提升教学阐释力
        4.2.2 明确教学目标,增强教学针对性
        4.2.3 完善话语体系,提升教学亲和力
    4.3 学生学习状态方面的策略
        4.3.1 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3.2 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强化师生互动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查问卷
附录 B 访谈提纲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10)“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隐性课程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思路
    第三节 核心概念:隐性课程
        一、隐性课程的概念与内涵
        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
        三、隐性课程的作用机制
    第四节 研究综述
        一、隐性课程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价值
第二章 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隐性课程的设置与评价
    第一节 政府官员班的隐性课程设置及其类型
    第二节 政府官员班隐性课程的评价机制
    第三节 政府官员班隐性课程的调查
第三章 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语言型和文化型隐性课程组织与开设效果分析
    第一节 语言型隐性课程类型设置与学习效果调查分析
        一、语言型隐性课程类型与特点分析
        二、基于调查的语言型隐性课程学员学习实效分析
    第二节 文化型隐性课程类型设置与学习效果调查分析
        一、文化型隐性课程类型与特点分析
        二、基于调查的文化型隐性课程学员学习实效分析
    第三节 语言型与文化型隐性课程开设效果调查与分析
第四章 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职业型和交际型隐性课程组织与开设效果分析
    第一节 职业型隐性课程设置与学习效果调查分析
        一、职业型隐性课程类型与特点分析
        二、基于调查的职业型隐性课程学员学习实效分析
    第二节 交际型隐性课程设置与学习效果调查分析
        一、交际型隐性课程类型与特点分析
        二、基于调查的交际型隐性课程学员学习实效分析
    第三节 职业型与交际型隐性课程开设效果调查与分析
第五章 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隐性课程设计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访谈问题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漫谈职业技术教育的课堂提问(论文参考文献)

  • [1]叶嘉莹“兴发感动”说在中职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宋晓阳.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2]初中体育教师教学机智指标内容体系构建与发展路径研究[D]. 刘静明.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初中议论文阅读教学中的思辨性思维培养研究[D]. 殷星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5]中学历史教学中文史读物的应用研究[D]. 杨璇.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基于慕课教学视频分析的教师教学行为研究[D]. 李嘉雯.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7]美国杜克大学暑期在华项目(DSIC)讨论课分析[D]. 张子晗.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7)
  • [8]刘薰宇数学课程思想研究[D]. 葵子彤.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 ——以Q市两所中学初三年级为例[D]. 田悦.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10]“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隐性课程调查与分析[D]. 徐心瑶. 华侨大学, 2020(02)

标签:;  ;  ;  ;  

浅谈职业技术教育课堂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