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传统”:范式特征与价值内涵

“茅盾传统”:范式特征与价值内涵

一、“茅盾传统”:范式特征与价值蕴含(论文文献综述)

连正[1](2021)在《茅盾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文中指出1935年小田岳夫对《幻灭》的摘译是茅盾中长篇小说在日本译介的滥觞之作。1936年他再将《动摇》和《追求》合译,以《忧愁的中国:大过渡期》为书名由东京第一书房出版发行,这是首部茅盾作品的日译单行本。《大过渡期》出版后引发日本批评家的不同评价,日本学者以局外人角度,从文学本身出发所提出的观点对中国国内茅盾研究界有一定参考价值,而这些评价又与战前日本社会文化背景分不开。二战后日本学者进一步推进深化了对《蚀》的研究。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使我们认识到:总览社会全局、记录时代风云的宏大叙事与刻画人情风俗、发掘人性幽微的私人化叙事各有其存在价值、各有其特定读者群体,也都可以引发域外读者兴趣、产生国际影响。日本学者看重茅盾,还因他的西欧式现实主义给正在探索东西方结合之路的日本文学界以启发和示范。1940年武田泰淳翻译了《虹》,这是继《大过渡期》之后又一部茅盾中长篇小说的日译单行本。武田泰淳只翻译了《虹》的前7章,在译本的“解题”中对“虹”的象征意义、文体及人物性格作出了解说;他解析了茅盾在创作《虹》之时深受柏格森哲学体系中的“延绵性”思想影响的特质。《虹》日译本生成前后,井上红梅、藤井冠次等单纯从文学角度更加准确地将茅盾作品置于世界文学体系中予以阐释,其研究成果虽为数不多,却细致入微,观点独特,并具有一定前瞻性。《虹》对译者武田泰淳在战后短篇小说《圣女侠女》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两部作品在叙事背景、人物描写、女性主义等方面存在明显互文性,这充分体现了《虹》在异国文化体系中特殊的文学价值和意义。《子夜》是日本学界译介与研究的重要中国现代作品之一。迄今为止,其日文译本共计6个版本。1936年4月竹内好发表的《茅盾论》一文是最早系统评价《子夜》的文献。竹内好通过对《子夜》以反话的“恶文”评价方式抨击了因循守旧的支那学派和旧汉学派。在竹内好的意识里,茅盾是一位在东方文化体系中建立“新文学”范式的奠基者之一。他用反语的方式意图告诫那些因循守旧的中国文学研究者:在如何处理本民族传统文学与西方文学相结合问题上,茅盾为20世纪30年代日本文坛提供了范式和借鉴,其影响和价值不容忽视更不能贬低。1938年增田涉以《上海的深夜》为题目欲将《子夜》完整翻译,译文中除译者“解说”外还附有刘岘版画作品《子夜之图》图片共10幅,比起作品本身,他更意欲通过翻译大规模描写中国社会的《子夜》,以文字图片的直观方式向日本读者介绍战争状态下的上海,但因战争及读者评价不高等原因,该译本实际只完成了前两章。二战后《子夜》迎来了翻译的高潮期,1952年尾坂德司首次将其完整翻译发表,之后小野忍和高田昭二于1962年和1970年分上下册完成了合译,竹内好更是于1963年和1970年两次完整翻译了《子夜》。译者从现实主义、创作主题等视角出发对该作品予于了积极性评介。战后《子夜》在日本的研究呈现出研究视野和方法多元化与文本经典化的逐步递进性特点。《子夜》的译介评价成为茅盾小说在日本“经典化”历程最为典型的例证。《蚀》《虹》《子夜》日译单行本的出现推动了茅盾战时长篇小说在日本的译介。1947年小野忍在《随笔中国》杂志中发表的《茅盾文学-(其一)关于<腐蚀>》一文成为了《腐蚀》在日传播的滥觞之作。1951年小野忍对菊池租《腐蚀》的译稿进行了修改补充,1954年6月发表出版了首部《腐蚀》日译单行本,1961年他再次修改并出版发行了单行本;1978年市川宏再度将《腐蚀》完整翻译发表。从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日本学者从文体结构、意识流手法、叙事风格等方面对《腐蚀》的文本展开了阐释与研究,其观点在中日学界产生了对话与争鸣之关系,体现了在异国文化体系中茅盾努力发掘人性的复杂性、尊重艺术规律的现实主义作家之精神。《腐蚀》对堀田善卫在1951年创作的中篇小说《齿轮》产生了深刻影响。两部作品在故事背景、人物性格、心理描写等方面具有明显互文性,充分体现了《腐蚀》在战后初期日本学界及评论界所产生巨大影响力。1949年9月,竹内好首次为日本读者简介了《霜叶红似二月花》的故事梗概,之后相继出现了3个日译版本,即1958年版奥野信太郎译、1962年版竹内好译和1980年版立间洋介译。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研究者渴望通过阅读《霜叶红似二月花》中描写的挣扎于“五四”历史转型期的个体生命与民族思想文化纠葛审视反思日本战败后所面临的民族精神困境及在西方政治话语主导下所形成的文化断层。80年代《霜叶红似二月花》再译并被译者给予高度评价,其原因在于新时期之后在以国内学界为主导的批评语境中对带有《红楼梦》式古典文学风格的《霜叶红似二月花》经典化的全面推进不无关系。其次,“全球化”的世界格局致使日本无论在创作还是理论研究方面均呈现出多元态势,日本文艺思潮再次陷入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之中。对于西方文学文化的接受,日本批评界深刻认识到:接受并不等于近代式盲目的“拿来”与“互动”,“本土意识”也并非战时保守式的固步自封,而是要各取所长,形成平等对话关系。此背景之下,在日本人看来带有《儒林外史》风格的《子夜》与具有《红楼梦》文体风格和民族艺术色彩的《霜叶红似二月花》,这两部描写中国传统与现代的长篇史诗巨作自然在80年代受到了日本学界及读者的强烈关注。除长篇小说外,茅盾短篇小说在日本也被大量翻译与研究。短篇小说《水藻行》创作完成于1936年2月26日,1937年5月1日发表在日本《改造》杂志第19卷第5期的首页,这是茅盾创作生涯中唯一一篇在国外发表的小说作品,在中日文学交流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经梳考史料,笔者与导师发现,《水藻行》实为山上正义所译,而并非鲁迅译或鹿地亘及胡风合译。对于日本大型杂志社《改造》来说,能得到中国文坛巨匠茅盾的赐稿可谓求之不得。社长山本实彦在作品刊登之前便开始运作宣传,4月底便出现了小田岳夫、本多显彰等评论家发表的数篇报刊评论。5月1日登载之后又相继出现数篇评论。通过这些评论足以证明《水藻行》在战前中日文学文化交流史上体现出了不容忽视的非凡意义。《春蚕》《秋收》《林家铺子》《小巫》等作品战前战后在日本均被翻译发表,其中《春蚕》共4个译本,《林家铺子》共3个译本,是茅盾短篇小说中日译版本较多的两部作品。日本研究者及读者通过这些作品直接了解到了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情况和挣扎于帝国主义统治下的中国农民形象。战前,竹内好将《春蚕》置于中国农民文学整体框架中阐释其特有文学价值的评论彰显出30年代日本学者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理解把握的整体性与全面性。战后“农村三部曲”和《林家铺子》进一步被研究阐释。日本学者更加关注于茅盾作为“作家”意识在文本中的体现,探究茅盾作为“作家”的个体生命体验和思想内质,关于故事情节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自然不被纳入研究重点。由此,“农村三部曲”与《子夜》同样作为“纯文学”而并非作为了解中国经济社会的“一份高级社会文件”被接受与解读的。日本学者正是敏锐地认识到茅盾农村叙事小说中“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超越政治立场的文献价值”,才采取了与国内较为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进而得出了更为独特的观点和阅读感受。总体来说,茅盾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无论是研究视野、研究与翻译方法,还是结论观点都应引起我国茅盾研究界的关注与借鉴。随着中日文学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对异质文化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展开彼此间的交流,化解双方文化与思维上的隔阂已然成为两国不容回避的重要议题。研究茅盾文学在异质文化的译介与研究有助于从“他者”的视角反观审视自我文化与文学中被遮蔽与忽视的价值与意义,同时窥视日本学者以“他者”的视野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探究在异质文化语境中如何消解彼此在文学研究领域中产生的误解与偏差,这对于我们未来进一步研究茅盾不无裨益。

刘璐[2](2020)在《茅盾“十七年”(1949~1966)文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茅盾“十七年”文学理论与批评为研究对象,研究茅盾在1940-1950年代的思想转变、多重身份和多元立场,以期对他“十七年”时期的文学主张有更为明晰的认知。引言部分,介绍选题缘起和意义,以“茅盾十七年(1949~1966)”为核心对茅盾研究现状进行述评,针对现有研究的缺憾提出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以1942年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至1949年的时代转折为切入点,考察茅盾在社会变革之际的行动线索,考察国统区文人思想立场分化背景下茅盾对《讲话》的接受状况,从而认识茅盾1940-1950年代文学理念和文学批评的演变情况。第二章,讨论“茅盾文学思想的复杂性”。“茅盾后期”主要从事理论工作,鲜活的生命个体身份被显要的文化官员身份遮蔽,理论批评家身份比作家身份更受关注。在政治文化意识压倒启蒙主义思潮的语境中,探讨茅盾文化官员身份后潜隐的生命个体意识、理论批评家身份下潜隐的作家意识,以及时代共名主题下潜隐的启蒙意识。第三章,对茅盾“十七年”(1949~1966)的主要理论批评文本进行解读,包括《夜读偶记——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它》《关于历史和历史剧——从<卧薪尝胆>的许多不同剧本谈起》和茅盾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评论。结语部分,从现代文学向当代文学的转折关系、茅盾复杂的话语体系和多重身份等角度来对茅盾“十七年”文艺思想进行新的解读,重新厘定“茅盾后期”的文学贡献和学术价值,从而考察茅盾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同情之理解”走近茅盾、理解茅盾。

饶倩倩[3](2020)在《茅盾短篇小说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文学大师,茅盾不仅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而且发表了数量颇丰的文学评论、理论文章和研究论着。在茅盾的文艺观中隐含着一套自成体系的短篇小说理论观念。茅盾的文论文章为其短篇小说观的发掘和呈现,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料,从而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系统地研究茅盾的短篇小说观。从历时性的角度考察茅盾短篇小说观的发展演变,大致以新中国成立为时间界线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建国前茅盾短篇小说观的文学主张完成了从“为人生”到为无产阶级的思想转换,提倡的创作内容从题材、人物到主题都以多样化为主导,倡导的创作方法从外来的自然主义逐渐过渡到本土化的现实主义。建国后茅盾短篇小说观的文学主张则由为无产阶级转向为社会主义,提倡的创作内容主要集中在鲜明的时代题材、人物和主题上,倡导的创作方法经历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两结合”的复杂历程。茅盾建国前后短篇小说观的演变,其原因主要是时代文艺思潮的影响和茅盾自身政治抱负的驱使。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茅盾的短篇小说观主要由构思观、结构观、人物观、语言观、风格观等理论要点构成。茅盾重视短篇小说写作前的选材、剪裁等构思过程,主张短篇小说采用截取生活横断面的结构样式;强调短篇小说应以人物为主,人物可分为主次人物和典型人物,人物塑造可运用心理描写、言行刻画、环境渲染等多种方法。茅盾还提倡使用口语,重视风格创新。茅盾短篇小说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茅盾短篇小说观产生的重要基础;外国现代文学文化的引进与学习,则是它的直接来源。茅盾政治活动家的身份决定了其对短篇小说政治功能的选择,期刊编辑的身份成就了其短篇小说阅读经验与理论思考的融合,批评家的身份促进了其短篇小说创作的理论审视,作家的身份则完成了其短篇小说观的理论运用与反思。茅盾短篇小说观具有独特的价值。从短篇小说创作方面来说,茅盾的短篇小说观既指导了茅盾自身的短篇小说创作,同时也对其他现当代作家的短篇小说创作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从短篇小说理论方面来说,茅盾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推崇、对人物性格的重视和对作家个人文学风格的强调等理念无疑丰富了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理论。茅盾短篇小说观也存在政治化、单一化和理论意识缺乏等不足之处。茅盾的短篇小说观对于新世纪的中国短篇小说创作无疑仍有一定的指导和启示作用,对于中国化的短篇小说理论建设也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赵辉[4](2016)在《中西叙事传统融汇视野下的茅盾长篇小说创作》文中研究说明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着名的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在文学创作上建树颇丰。作为五四新文学的领军人物,茅盾不仅在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通过大量的文学批评和观点表达了自身对创作的理解,从中显现作者创作态度的不断演进。同时,作为“三十年代文学”的代表,在中西文学思潮交流碰撞的时代,茅盾通过大量的长篇小说创作实践,丰富了自身的现实主义理论,成功开创了茅盾小说创作范式。茅盾的文学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自身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成就上,更深刻体现在他有资格代表了中国新文学的一种传统,这种传统作为“范式”被后世所继承和发扬。这在他融汇中西方文学叙事传统,创作出大量具有代表性、影响力的中长篇小说中得以充分展现。对于茅盾小说,各时期的研究成果颇丰。目前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作品的人物及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意义等方面,关于茅盾小说的社会功能以及其与西方小说的关联方面,论述已经相当丰富。这些成果一般认为茅盾小说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一一对应的镜像式反映,茅盾文学价值的体现,就在于这些镜像。而针对茅盾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面对中西方文学传统的交汇,做出的取舍、吸纳与创新,从而成功开创了“茅盾传统”范式,则更应为当下开启我们思维的向度,在深入理解茅盾小说审美范式的同时,提供给当代文学一种回归精神和难能可贵的召唤。本文以叙事学角度入手,以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发展流变为背景,以茅盾长篇小说创作的叙事模式分析为线索,着重从中西文学叙事传统融汇的视野对茅盾长篇小说创作进行分析,力求厘清茅盾文学作品蕴含的范式传统和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的独特价值。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茅盾对中西方叙事传统的接受。在梳理茅盾与中国叙事传统、茅盾与西方叙事传统关联的基础上,着力分析阐释茅盾的现实主义理论及他对中西叙事传统的理论总结;第二至第四部分,从茅盾长篇小说创作的叙事内容、叙事视角、叙事时间三方面入手,以长篇小说文本为例,具体分析其小说创作所受中西叙事传统的影响;第五部分,对茅盾代表作《子夜》进行分析。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分别探讨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叙事模式在《子夜》这部作品中的交流汇融。以期证明茅盾作为领军人物为中国新文学发展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和深入挖掘茅盾长篇小说蕴含的独特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李明[5](2016)在《如何继承与怎样超越——对“茅盾传统”的当下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当下文学界有漠视与丢弃"茅盾传统"的倾向,尤其在社会剖析、史诗追求、理性叙事传统方面的缺失,表现出与茅盾传统的疏离;主要是由二三十年来文学与政治、时代、经济、哲学思潮等关系的复杂微妙变化所形成;茅盾传统的文学史价值及其文学精神,需要我们重新正视和面对,对于当下文学道路的寻求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如何"继承与超越"这一传统,值得文学者与学术界作更深入的思考。

肖迪[6](2016)在《新世纪以来茅盾研究资料索引(2000-2009)》文中研究说明

王鹏[7](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提出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占群丽[8](2014)在《抗战生活本质的史诗 ——茅盾抗战小说独特性探索》文中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经百年沉沦,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壮丽画卷。国难当头,作家们在抗战救亡的旗帜下,创作了大量以宣传救亡为中心的文学创作,表现了抗战各个阶段的社会生活和思想变迁。茅盾是中国20世纪文学巨匠之一,他对抗战文学创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并创作了大量与之相关的作品,展现了那一段特殊的社会历史风貌,做出了独到的贡献。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茅盾的抗战小说始终没有得到系统、深入的研究,仅有零星篇目或总体共性研究,值得进一步探索,以力求对茅盾文学创作面貌及抗战文学做出客观全面认识。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现状以及价值;第一章主要从小说题材的时代性、社会性、现实性和主题的深刻性、指向性来论述茅盾抗战小说的特点;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小说中塑造的时代典型人物,除了资本家形象的进一步深化,间谍、阶级叛变者、工人阶级等新形象的创造也充满丰富的个性与时代的复杂性;第三章从小说结构、风格进行论述,指出了其结构的错综复杂与线索分明,同时从风格学角度对小说呈现的多样性进行论证,点出茅盾小说创作手法和独到的审美追求;第四章从茅盾特殊的经历和文艺思想来分析其独特性的原因,并从多方面来论述茅盾创作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及借鉴意义。茅盾创作始终追求文学的“真善美”,坚持文学对生活本质的反映,坚持以史诗性、现实性、社会性的艺术追求,全面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历史责任感,坚持探索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来适应创作需要,并在思想认识上不断深化,使其抗战文学不仅具有史学价值,还具有文学审美的价值,拥有永恒的魅力。

莫春红[9](2013)在《茅盾与中国革命》文中研究说明在风云变幻的中国现代革命史中,中国作家们因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以文学的方式积极地参与着中国革命,承担着时代赋予他们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茅盾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同时也因其创作与中国革命的特殊关系彰显特殊性。本文将茅盾所处的特殊时代为着眼点,从文学史和革命史的特殊进程和复杂关系入手,详细阐述了茅盾与中国革命的密切关系,从而论证了茅盾及其创作的特殊价值和贡献。全文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分析茅盾在时代、社会的影响下的抉择,从社会、政治、文学三个方面证实茅盾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革命的追随者;第二部分主要研究茅盾的创作与中国现代革命史的复杂关系,从中挖掘茅盾及其创作的特殊价值;第三部分重点分析在特殊时代政治的影响下茅盾创造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现代革命进程和作家们的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在这三个方面的基础上,启示中国作家及普通人在特殊社会背景下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作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勇者和智者。本文采用社会—历史批评和心理批评原理,在仔细考证、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具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

向晨蔚[10](2013)在《茅盾小说两极阅读现象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拟考察茅盾小说的阅读接受情况。茅盾小说擅长对社会生活进行有深度、有广度的描写,并借此展示人物个性与时代变革之间的复杂纠结。但是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却使得茅盾小说在阅读、评价上出现了相当大的差异,并形成了一些十分激烈的争论。对两极阅读现象的研究,是把握茅盾小说阅读评价差异的一条重要途径。深入分析两极阅读,需要全面梳理个人阅读趣味、个人审美视野以及共同文化想象等三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需要深入阅读接受的多层级视野中展开具体讨论,通过对个人阅读活动的逐层分析实现对两极阅读现象的本质内涵的把握。本论文把茅盾的小说创作置于文学接受的全过程中,从阅读接受的三个层面考察其两极阅读现象,其目的一方面固然是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总结茅盾小说创作的得失,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茅盾的小说创作为突破口一窥文学与历史、文学与社会相互联通、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轨迹。

二、“茅盾传统”:范式特征与价值蕴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茅盾传统”:范式特征与价值蕴含(论文提纲范文)

(1)茅盾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关于“简介概述日本茅盾研究概况”的研究现状
        1.3.2 关于“作品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的研究现状
        1.3.3 前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第二章 茅盾小说日译单行本的滥觞之作——《蚀》在日本的翻译与研究史论
    2.1 昭和前期(1926-1945)日本对《蚀》的翻译和研究
        2.1.1 《幻灭》的译介:茅盾中长篇小说在日本接受的滥觞
        2.1.2 《大过渡期》:茅盾作品日译单行本的先河
        2.1.3 《大过渡期》发表后日本学界的多种评价
        2.1.4 昭和前期日本接受和研究《蚀》的社会文化背景
    2.2 昭和中期(1945-1966)《蚀》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概况综述
        2.2.1 “审美”的突破与回旋:佐藤一郎与高田昭二对《蚀》的研究
        2.2.2 特殊历史语境下中日对《蚀》研究的异同
    2.3 东瀛学界的多部声:1970 年代至今《蚀》在日本的研究述论
        2.3.1 茅盾作为“作家”的起点:《幻灭》文学价值在日本的重估
        2.3.2 对《蚀》的“女性解放”、“性描写”及版本流变的研究
        2.3.3 21 世纪《蚀》在日本研究的新坐标:白井重范的“《蚀》论”
        2.3.4 异文化语境下中日对《蚀》接受与研究的异同
第三章 永不磨灭的经典—《子夜》各日译本的问世、流变与研究考论
    3.1 “恶文”评价与完整译本的缺席:《子夜》在二战前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3.1.1 增田涉的评价与未实现的约定
        3.1.2 到底是“恶文”还是“杰作”?——对竹内好《茅盾论》的再解读
    3.2 二战后(1945-2013)多个《子夜》日译版本的问世、流变与评介
        3.2.1 首部《子夜》日译单行本的诞生及其意义和价值
        3.2.2 1960 年代的再译:小野忍与高田昭二的合译单行本
        3.2.3 作为“杰作说”的铁证:竹内好的译介与评价
    3.3 《子夜》在日本的研究述论
        3.3.1 译者的再度评介:尾坂德司与高田昭二的《子夜》研究
        3.3.2 昭和后期(1966-1989)是永骏、中野美代子、筱田一士的《子夜》研究
        3.3.3 平成时期(1989-2019)桑岛由美子、白井重范的《子夜》研究
        3.3.4 《子夜》在日本接受研究的多元化与递进性
第四章 “梅女士”于日本之再现—《虹》日译单行本的生成与接受
    4.1 《虹》日译单行本的问世及其前后学界的解读评价
        4.1.1 一部未完成的译着:武田泰淳对《虹》的翻译和解读
        4.1.2 对“梅女士”的人物形象分析:藤井冠次与武田泰淳的对话
    4.2 《虹》与武田泰淳短篇小说《圣女侠女》的互文性
        4.2.1 中国式侠义的精神符号:“梅女士”于二战后日本之再现
        4.2.2 追求女性解放的使者:关于玛利亚的原型室伏克拉拉
    4.3 二战后《虹》在日本的研究综述
        4.3.1 搁笔缘由的探究:三宝政美对《虹》的研究
        4.3.3 《虹》中的“虚”与“实”:是永骏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第五章 茅盾40 年代长篇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以《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为例
    5.1 国民党政治黑幕小说的特殊意义:《腐蚀》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5.1.1 《腐蚀》各日译版本的生成及评介
        5.1.2 《腐蚀》在日本的研究述论
        5.1.3 “自我迷失”与“身份焦虑”:《腐蚀》对堀田善卫短篇小说《齿轮》的创作影响
    5.2 《霜叶红似二月花》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梳考
        5.2.1 一部现代版的《红楼梦》:《霜叶红似二月花》三个日译本的生成与评价
        5.2.2 对“母性式包容”及“男性式无能”的解读:中日学者界的对话与争鸣
第六章 中国乡村景观的觅寻—茅盾短篇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述论
    6.1 现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的一座桥梁:《水藻行》翻译发表考辩及研究述评
        6.1.1 《水藻行》翻译发表考辩
        6.1.2 《水藻行》发表前后日本报刊评论综述
    6.2 茅盾其他短篇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
        6.2.1 《春蚕》《林家铺子》《小巫》等日译情况综述
        6.2.2 《春蚕》在日本的研究述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茅盾“十七年”(1949~1966)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述评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时代的转折与茅盾的文学思想的演变
    1.1 时代的转折与对《讲话》的接受
        1.1.1 茅盾对《讲话》的接受
        1.1.2 转折时期的文化选择与国统区文人的分化
    1.2 茅盾文学理念的转向
        1.2.1 论文学的目的和文学家的使命
        1.2.2 论“民族形式”
    1.3 文学批评转型
        1.3.1 话语类型的转换
        1.3.2 原因探析
第二章 大时代下官员/批评家复杂的内心世界
    2.1 文化官员身份后潜隐的生命个体意识
        2.1.1 官方话语
        2.1.2 私人话语
        2.1.3 知识分子角色考察
    2.2 理论批评家身份下潜隐的作家意识
        2.2.1 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双栖现象
        2.2.2 作家意识的具体表征
    2.3 时代共名主题下潜隐的启蒙意识
        2.3.1 茅盾的实践型启蒙观
        2.3.2 茅盾的启蒙意识表征
第三章 “茅盾后期”文学思想的文本解读
    3.1 再解读《夜读偶记——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它》
        3.1.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知识谱系
        3.1.2 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公式
        3.2.1 历史剧的发展历程
        3.2.2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结合
        3.2.3 古为今用的历史观、文学语言
    3.3 再解读茅盾的作家作品论
        3.3.3 对《百合花》的评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茅盾短篇小说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演变
    第一节 茅盾建国前的短篇小说观
        一、文学主张:从“为人生”到“为无产阶级”
        二、创作内容:提倡多样的社会内容
        三、创作方法:倡导现实主义
    第二节 茅盾建国后的短篇小说观
        一、文学主张:从“为无产阶级”到“为社会主义”
        二、创作内容:提倡鲜明的时代内容
        三、创作方法:倡导本土化的现实主义
    第三节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演变缘由
        一、时代文艺思潮的影响
        二、自身政治抱负的驱使
第二章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理论要点
    第一节 茅盾短篇小说的构思观、结构观
        一、短篇小说构思观
        二、短篇小说结构观
    第二节 茅盾短篇小说的人物观
        一、短篇小说人物设定观
        二、短篇小说人物塑造观
    第三节 茅盾短篇小说的语言观、风格观及其他观念
        一、短篇小说语言观
        二、短篇小说风格观
        三、其他短篇小说观念
第三章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形成原因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承袭与发展
        一、传统文化观念的潜移默化
        二、古典文学的知识积累与理论训练
        三、传统文化新变带来的视野拓展
    第二节 外国现代文学文化的引进与学习
        一、外国文学文化的思想摄取
        二、外国短篇小说的艺术借鉴
    第三节 多重身份对茅盾短篇小说观的促成
        一、政治活动家——短篇小说政治功能的选择
        二、期刊编辑——短篇小说的阅读经验与理论思考
        三、批评家——短篇小说创作的理论审视
        四、作家——短篇小说观的理论运用与反思
第四章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价值与不足
    第一节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创作指导价值
        一、对自身短篇小说创作的指导
        二、对其他作家短篇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促进
    第二节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理论价值与不足
        一、茅盾短篇小说观的理论价值
        二、茅盾短篇小说观的不足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中西叙事传统融汇视野下的茅盾长篇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茅盾对中西方叙事传统的接受
    第一节 茅盾与中国叙事传统
    第二节 茅盾与西方叙事传统
    第三节 茅盾对中西叙事传统的理论总结
第二章 从叙事内容看茅盾长篇小说所受中西叙事传统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传统小说叙事内容对茅盾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题材的宏大性和真实性
        二、主题的时代性
    第二节 西方小说叙事内容对茅盾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立体”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二、“牵一发动全身”的切入点
        三、相似的人物形象塑造
第三章 从叙事视角看茅盾长篇小说所受中西叙事传统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传统小说叙事视角对茅盾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小说叙事视角运用的传承
        二、中国传统小说叙事视角运用的发展
    第二节 西方小说叙事视角对茅盾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客观理性的“全知叙事视角”
        二、“限知叙事视角”的运用
        三、叙事视角的转换
        (一) 借用人物的视角
        (二) 叙述语言人物化
        (三) 以场景、画面、人物心理描写为叙事媒介
第四章 从叙事时间看茅盾长篇小说所受中西叙事传统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时间对茅盾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回叙
        二、预叙与悬念
        三、“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技巧的运用
    第二节 西方小说叙事时间对茅盾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第五章 《子夜》:中西方叙事传统融合的杰作
    第一节 《子夜》与中国传统小说
        一、谋篇布局
        (一) 题材的宏大性
        (二) 结构的宏阔性
        (三) 开放式结局
        二、人物情节设置与描写手法
    第二节 《子夜》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
        一、史诗型创作的审美倾向
        二、宏大的结构和全方位立体展示
        三、细腻的描写与典型性人物塑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7)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一、“墙外开花”
        二、“墙内凋敝”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8)抗战生活本质的史诗 ——茅盾抗战小说独特性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 宏阔高标的时代大潮
    第一节 宏阔的民族解放史诗
        一、激越的洪流:从五四到解放
        二、宽阔的视野:乡土与都市
        三、并驾的马车:救亡与启蒙
    第二节 深邃的历史眼光
        一、抗战长城的裂隙:两条抗战路线
        二、苦难与狂欢:人道主义的立场
        三、长河的流向:历史的经验和指向
第二章 严密深细的时代众生
    第一节 绵密的人物形象群
        一、抗战前线形形色色的人物
        二、抗战后方大小人物
    第二节 独特的人物系列
        一、资本家形象的深化
        二、间谍的滥觞
        三、阶级的叛逆者
        四、工人阶级形象的新发展
第三章 磅礴精细的艺术空间
    第一节 广阔的叙事空间
        一、多线并进交错的结构
        二、精细入微的角落“特写”
        三、大量的暗线索
    第二节 风格上的另辟蹊径
        一、明快洗练
        二、委婉典雅
        三、蕴藉精深
第四章 独特性的原因及价值
    第一节 独特性原因探析
        一、特殊的人生经历
        二、文艺影响渊源
    第二节 茅盾抗战小说的价值与影响
        一、抗战小说价值
        二、当代借鉴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语

(9)茅盾与中国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作家、社会、文化——茅盾与现代政治革命和文化革命
    (一) 家庭学校的影响与社会革命的引领
    (二) 对政治革命的认同方式与自觉追求
    (三) 对文学的认同方式及其理论建树
二、 作家、创作、革命——茅盾的创作与现代革命的关系
    (一) 为中国现代革命史作传的创作意识
    (二) 概括中国现代革命史的宏伟构思
    (三) 中国现代社会革命的形象塑造
三、 作家、时代、政治——茅盾文学的创造特点及启迪
    (一) 写出时代政治的本真状态
    (二) 史诗的规模与理性的色彩
    (三) 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范式
结论:作勇于承担的智者和勇者
参考文献
后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10)茅盾小说两极阅读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目的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视角及思路
第一章 两极阅读现象
    第一节 个人阅读趣味与两极阅读
    第二节 个人阅读审美视野与两极阅读
        一、 感知理解层面中的阅读活动
        二、 意义解读层面中的阅读活动
        三、 历史阐释层面中的阅读活动
    第三节 共同文化想象的瓦解与两极阅读
第二章 感知理解与茅盾小说的两极阅读
    第一节 形式感知理解中的两极阅读现象
        一、 《子夜》结构技巧上的感知理解
        二、 《蚀》及其它小说结构技巧上的感知理解
    第二节 人物形象感知理解中的两极阅读现象
第三章 意义解读与茅盾小说的两极阅读
    第一节 主题思想解读中的两极阅读现象
        一、 《子夜》主题思想的意义解读
        二、 《蚀》与其它小说主题思想的意义解读
    第二节 “主题先行”解读中的两极阅读现象
        一、 《子夜》“主题先行”的意义解读
        二、 茅盾其他小说“主题先行”的意义解读
第四章 历史阐释与茅盾小说的两极阅读
    第一节 “重写文学史”运动中的两极阅读现象
    第二节 文学史研究中的两极阅读现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茅盾传统”:范式特征与价值蕴含(论文参考文献)

  • [1]茅盾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D]. 连正. 河北大学, 2021
  • [2]茅盾“十七年”(1949~1966)文学思想研究[D]. 刘璐. 西北大学, 2020(12)
  • [3]茅盾短篇小说观研究[D]. 饶倩倩. 陕西理工大学, 2020(09)
  • [4]中西叙事传统融汇视野下的茅盾长篇小说创作[D]. 赵辉.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4)
  • [5]如何继承与怎样超越——对“茅盾传统”的当下思考[A]. 李明. 《茅盾研究》第15辑——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论文集, 2016
  • [6]新世纪以来茅盾研究资料索引(2000-2009)[A]. 肖迪. 《茅盾研究》第15辑——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论文集, 2016
  • [7]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8]抗战生活本质的史诗 ——茅盾抗战小说独特性探索[D]. 占群丽. 厦门大学, 2014(08)
  • [9]茅盾与中国革命[D]. 莫春红. 延安大学, 2013(02)
  • [10]茅盾小说两极阅读现象研究[D]. 向晨蔚. 广西民族大学, 2013(S1)

标签:;  ;  ;  ;  ;  

“茅盾传统”:范式特征与价值内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