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装饰艺术”是国内外首家以“知识产权”名义上市的公司

“新城装饰艺术”是国内外首家以“知识产权”名义上市的公司

一、“信成装饰艺术”首家在国内外“知识产权”名义挂牌确认(论文文献综述)

陈蜀西[1](2021)在《现代性语境下安仁镇公共文化空间流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吴莹[2](2019)在《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现代的上海在全国商业发展中的领先性使其成为了中国现代商标及商业美术的主要发祥地。至今,人们对那些老商标仍具有深厚的情感。它们都是上海历史上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商业图像,是上海城市的宝贵记忆和珍贵遗产,也是那个时代商业繁荣发达的见证。老商标背后的上海企业、上海工商业曾对上海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在这个意义上,老商标对于研究上海设计、尤其是近现代上海商业设计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商业文化的集中反映,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是以上海地区以及整个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为背景的。本文立足于从开埠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近一百年间上海地区商标设计的发展与变迁为脉络,着重从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相互关联来考察商标设计发展的内因与外力。本课题研究以上海商标设计的历史文脉和发展机缘为“切入口”,反映近代上海地域文化、社会形态与产业结构在商标设计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重点阐述了作为设计载体的“市场”和作为设计主体的“企业人”等因素对上海商标设计发展所起到的推动性作用,由此勾画出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的独特性。近现代上海商标“得风气之先”的发展缘起于地理经济及人文传统的优势,以及租界文化的影响。在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商标职能得以不断拓展。辛亥革命的爆发推动了民族工商业资本的发展,保护工商业的法令规章鼓励人们兴办实业。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民族资本获得了生机。在内外交织的双重影响下,国货运动的兴起无疑为上海民族资本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此过程中,商标意识凸显,新兴行业趁势而起,进而促进了民族资本的不断崛起。在19世纪后半期与20世纪初期复杂多变的社会时局中,不断涌现出的日用品行业、产品、商标等体现出“在转变中发展”、“在冲突中融合”的特质。一方面,生产、加工、设备、原料大多是借助或来自于西方国家的技术与文明;但另一方面,在“抵制”与“提倡”共存的市场背景下,作为商标设计主体的“企业家”或“设计师”都试图借助商标这一醒目的视觉元素唤醒普通民众对国货的认同感,以抵制“洋货”,这种内外夹持中的矛盾心理逐渐在商标设计的视觉形式上有所显现。既体现出与西方文化的对立及融合,又体现出本土意识展现并不断强化的趋势。同时,西方设计师通过对中国市场环境的接触与了解,激起对中国本土传统艺术语言的好奇和新鲜感,他们通过直接借鉴或变通运用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创造了更具上海特色的商标作品。当时国内的设计师们一边树立与增强市场观念,一边学习现代设计手法,并努力寻找本土视觉元素,加以视觉改造与利用。两股力量形成交集,在设计手法及视觉语言方面杂糅成上海商标设计的特有气质。方寸之间的图形反映着动荡的文化激变与复杂的意识形态现实,催生了更多优秀的商标作品,为小小的画面注入更多商业的信息、生活的寄望与涌动的热情。商标作为近代上海商业发展的物质载体,其视觉语言的流变集中体现出了近代上海地区商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特征。虽然西方文化的移植与渗透对上海商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显着的影响,上海地区的商业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更深一些,与西方商业文化的融合性也更为突出,但上海近现代的商业文化仍保留着非常明显的本土及传统文化的特征,这也衬托出近代上海商标设计中,中西元素“混搭”的特性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轻工业产品一度成为那个时代人们所追求的生活品质的代表,既反映出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人们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最新技术,同时也勾勒出一幅人们当年所熟悉的生活景象。这些图形图像之所以成为特定年代的视觉符号,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商标的形成、发展、繁荣或衰退均与产品的制造、转型及社会消费需求息息相关。无论是借西方殖民势力引入,或是民族资本家自行研发而诞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都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事一物,由此诞生的商标,作为产品的代言及附属,也就极为自然地通过视觉的形式印入了人们的脑海中。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伴随着城市与社会的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商业文化。传统品牌和商号的发展,蕴含了历代民族企业家和设计师们创业、兴业的艰辛,成为上海地域文化的标志,体现了上海城市发展的演变过程,是上海商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现代设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跨入新时代,上海商标所蕴含的不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概念,无论是具有历史的老品牌的复兴,抑或新生产品与行业的迭代,更多已从单一的商标拓展延伸为整体的企业理念、统一的视觉形象以及更为深远的对于大众美学和社会责任的抒发与表达。上海地区商标的发展历经百年,生生灭灭,方寸之间出神入化的商标形象为我们再现了那些久远的年代、变革中的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看似普通的场景、图像与文字,既是人们心目中的记忆留存,也是未来发展中值得依托和回望的历史足迹。本文以上海开埠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间百余年间在上海地区出现的各种工商企业、工商产品所登记、注册、使用的商标图案、文字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形成、发展、兴衰的历史过程及发展规律。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来源于这一时期政府管理部门所公布的《商标公报》。本研究的主要创新观点体现为:1、厘清了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的历史语境;2、梳理了现代商标附属的产业领域与近现代上海的产业现实;3、强调了现代商标图形的直观性与现代上海心理间的对应关系;4、梳理了商标语言形式与近现代上海地域文化的深度关联。由于本课题研究涉及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近一百多年间注册于上海地区的商标,其种类与数量都十分繁杂,后续的研究将有待于对其中的典型案例作进一步有规律的深度归纳和逻辑提炼。

徐锦熹[3](2018)在《当代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当代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这一综合性研究方法,对中国与美、英等西方国家在艺术金融发展进程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特征加以分析,以求为中国艺术金融的创新发展,以及全球艺术金融的融合交流提供更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成果。综上,本文的研究首先在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架构与创新点进行了阐述。对当代中西方艺术金融相关概念进行了明确,同时对艺术金融与艺术产业、金融产业的关系,以及产业金融视角下的中国艺术金融特征分析等研究范围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说明,并对比较研究方法的特征要素以及中西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本文的正文部分首先通过对中西方艺术金融视角下的艺术品市场发展现状,中西方艺术金融的发展主体构成,以及中国艺术金融发展主体的历史路径研究,分析了中西方艺术金融历史路径下的发展体系特征。其次,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支撑体系的差异化研究,分别对艺术基金、艺术银行、艺术保险、艺术证券,以及“平台+互联网”下的艺术金融模式等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主体的创新动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此后,本文基于发展动力分析所得出的研究成果,结合对艺术金融不同主体的案例比较研究,以运营机制为基础,以图表对比为依据,分析了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主体的差异化运营特征。最后,有关中西方艺术金融的管理体制比较研究部分,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艺术金融的财政、税收支持等外部政策性比较研究,对比分析了现阶段中国艺术金融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对西方以往艺术金融管理体制发展进程中的差异性总结,以求从经验差异中寻求未来发展启示。

张彦芬[4](2016)在《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当代传承 ——以山东土布织造技艺为例》文中指出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传统民间手工艺往往是特定地区、民族的文化象征,是该地区生产生活方式、自然物产、民俗文化、历史传承等多方面的体现。传统民间手工艺扎根生长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并且与地域社会中民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缺一不可,就像企业需要品牌一样,“文化即国家的品牌”。传统民间手工艺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愈发显得弥足珍贵。近年来,随着工业化时代下机械产品的单一化、批量化、标准化、可复制性等弊端显露,人们开始逐渐向往精致、纯朴而又充满人性化的手工艺品,曾一度出现手工艺产品的“回归热”。那么,时代变迁下传统民间手工艺应如何更好地融入民众的生活,实现在当代的传承发展呢?本文以山东土布织造技艺为研究个案,在详实的田野调查基础上综合运用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以探讨传统民间手工艺在当代的传承模式及未来发展之路。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就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和研究难点、本选题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成果文献综述等进行阐释说明。第二部分是文章正文部分,主要是在现有文献资料的梳理、分析和深入详实的田野调查资料整理的基础上,以山东土布织造技艺为研究个案,对传统民间手工艺在当代的传承现状及未来发展之路进行反思性研究。又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在分析、梳理文献资料基础上论述了关于传统民间手工艺传承的当代理论研究成果,包括传统民间手工艺概述、整体性活态传承理论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手工艺研究三个小节;第二章以山东土布织造技艺作为民间手工艺当代传承的研究个案,论述山东土布织造技艺的历史生成、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性、现实际遇及现代受众审美心理的嬗变;第三章从山东土布织造技艺的个案研究看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当代传承危机,又分为民间手工艺传承模式的变迁、传统民间手工艺当代传承危机及原因分析、山东土布织造技艺当代传承困境的具体表现三个小节;第四章机遇与建构:传统民间手艺的新型传承模式前瞻,主要从山东土布织造技艺的时代变迁分析传统民间手工艺的生长点,并介绍分析了传统民间手工艺在当代多种不同的新型传承模式。第三部分(即第五章)是结论部分,主要从整体上回应全文主旨,得出有关传统民间手工艺当代传承的几点思考,指出多主体共生协作是推进民间手工艺当代传承的有效途径、传承模式多元化是当代民间手工艺传承的共识、未来民族民间手工技艺成为博物馆艺术的可能性等总结性结论。

陈菊[5](2012)在《产区与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与中国现代陶艺》文中指出中国是瓷器的故乡,陶瓷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陶瓷艺术集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审美于一体,浓缩着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利用和再创造的伟大智慧。陶瓷是人化的自然物,其中物化着不同时代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和审美方式。它作为有用之物,是人们生活的伴侣;作为艺术之物,是社会生活的镜子。陶瓷艺术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每一件器物的背后都凝聚着文明与智慧,都蕴含着一段历史,述说着一个故事。现代陶艺在传统陶艺的基础上有所承续,有所创造。它是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艺术的发展而逐渐确立起来的新的艺术形式。中国现代陶艺的初始阶段是中国陶业学堂的建立,而真正受现代西方影响开始现代陶艺创作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八五”美术思潮以及西方当代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现代陶艺的萌生与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作为现代艺术中重要一支的现代陶艺,在新的语境下形成了有别于传统陶艺的独特艺术风格。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这里的艺术家都与泥土结缘;千年的窑火,熔铸了一代代陶瓷艺术家的灵魂;一方净土,造就了一批批能工巧匠。景德镇是集天下名窑之大成的瓷都,有着千年制瓷历史和精湛的制瓷工艺技术,并形成了其独有的陶瓷文化,成为陶瓷艺术和陶瓷产业发展的命脉。景德镇陶瓷学院作为瓷都的学府,它是瓷都里的瓷园,是艺术家的摇篮。百年的历史尤其是近几十年的发展,学院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陶艺人才,他们有的成了陶瓷产业的中坚力量,有的成了声名显赫的陶瓷艺术家,为中国的陶瓷艺术和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景德镇陶瓷学院集陶瓷产区和学院特色为一体,它的发展无疑会影响整个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本文以景德镇陶瓷学院在中国现代陶艺发展中的历史作用为主线,将现代陶艺置于其产生、发展的国际大背景下来考察,阐述现代艺术思潮的深刻影响,并通过梳理学院从陶业学堂到陶瓷学院的发展,分析学院教学及陶艺创作之变对于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影响,研讨学院在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史中的地位。景德镇陶瓷学院作为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一面镜子,它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轨迹,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历史。

傅玉兰[6](2010)在《博物馆群运作模式研究 ——以英国、澳门及国内博物馆群为案例》文中研究说明论文的主要内容为研究英国、澳门及国内七个博物馆群的运作。它们分布在不同政治背景和经济水平的遗产地城市。研究对博物馆的现存状况及新的发展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博物馆与文化遗产保护及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及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关系和博物馆间功能发挥的异同。通过相互的对比和分析,从中归纳总结出博物馆群间运作的共性和特点,并按遗产地的类型,总结提炼出一些具有典型特点的博物馆运作模式,作为参考和学习对象,用以优化博物馆的工作。研究的对象包括:英国西部全城保护的世遗古城巴斯(The City of Bath)的博物馆群、中部世遗工业遗址铁桥峡(The Ironbridge Gorge)的博物馆群、伦敦世遗海事格林尼治区(The Maritime Greenwich)的博物馆群、澳门世遗城区的博物馆群、中国世遗地苏州旧城区的博物馆群及园林、古城杭州环西湖的博物馆群以及近现代历史重要名城重庆主城区的博物馆群。文内就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的体系概况,遗产地的特点,博物馆群的类型、数量和组成,其运作特点及优缺点,与遗产地的对应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研究,表明不同地方博物馆群,无论在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规划、经济、社会、旅游和文化等方面均有着功能上的共性和运作方面的特点,与遗产地息息相关。研究最后从文化遗产地类型的角度,总结出三种主要类型的博物馆群的运作模式,包括:全城保护类的模式、工业遗产类的模式和历史城区类的模式。并以研究对象之一的澳门博物馆群作案例实践,对其进行重整,优化现行的运作模式,作为历史城区类博物馆群运作模式应用的范例和学习参考。这些运作模式,在中外博物馆群的功能和社会的关系上有着共性的前提条件下,应具有相当的参考意义和可应用性。研究结果期望能因地制宜,用于其它城市的博物馆群运作,起启发和实际的指导作用,提高博物馆的运作效益,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

褚劲风[7](2008)在《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创意产业在全球的兴起,伦敦、纽约、巴黎、法兰克福、香港等富有文化特色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率先意识到创意产业对于经济转型、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纷纷推出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创意产业发展。展望21世纪,创意产业的迅速成长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以创新、创意为核心的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正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创意产业,又被作创意工业、创意经济,不同国家或地区对其内涵、概念的诠释或理解不一。近年来关于“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内容产业”等的研究,多与一般意义上的“创意产业”相关,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该产业的经济贡献、就业结构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同时,关于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研究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国际经验表明,许多国际中心城市在实现工业化后都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推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措施,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之一,梳理、总结国外经验,对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的发展以资借鉴,从而更好地培育和扶持创意产业发展,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有利于上海承办2010世博会并获得更多更好的效益,因此,论文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研究的重点是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创意产业集聚是一个复杂的空间组织系统,也是新经济时代全新的经济业态。为了更好地探究、说明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的形成规律,本文初始性地提出了外生空间、内生空间的概念。外生空间是催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外部条件与环境,是对创意产业集聚的宏观尺度上的考量。内生空间是孵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内部元素与动力,是对创意产业集聚的中观尺度上的考察。外生空间与内生空间的交互作用,促成创意产业集聚的形成与发展。组织网络是对创意产业集聚的微观尺度的剖析,是维持和推进创意产业集聚的要因与机理。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理论,由第一章、第二章组成,着重就创意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评述。论文的理论基础是空间经济理论的思想。第二部分国际比较在第三章中阐述。这章运用世界地理的研究方法分别撷取了伦敦创意产业集聚空间、东京动漫产业集聚空间、迪斯尼公司创意产业集聚空间三个典型,从城市、产业、企业三个不同层面,由宏观、中观到微观详细解析了上述处于世界范围内发展前沿的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试图提炼世界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形成、发展、优化和治理的一般规律。第三部分实证研究,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四章借用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形成的重要外部环境。提出上海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交互性,使经济发展的各要素能够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比较自由的流动,构成要素集聚空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递进性,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旧城空间秩序优化的需求性,使城市空间更新得以推进;海派文化沉淀的历史性,构筑了富有上海特色的公共文化空间,这也是上海区别于国内外大城市的突出特点;移民城市人才的多样性,造就了城市的宽容度,“沪漂”“两栖”人才集聚,为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外生空间。第五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提出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的三个空间效应,即示范效应、旁侧效应、溢出效应,提炼了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空间分异规律,抽象出都市工业园伴生模式、中心裂变模式、“人”字形多轴延展模式三组创意产业集聚的演进路径。论文第六章考察了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的内生空间。提出创意产业集聚空间形成的主导力可以分为市场主导自发型、政府主导导向型、自发与导向协同型三类。贯穿于三种不同主导力模式中的核心和主体是创意人员。创意人员是创意产业集聚的原动力,他们构筑了新经济时代多样性的群体空间,创意偏好形成了新经济时代个性化的公共文化空间,而政府、市场以及开发商、运营商、管理商等不同社会力量驱动着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重组。本章通过对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空间内生元素的重要度与满意度的抽样调查和综合分析,提出共享空间框架下的网络关系、共同趣缘构架起的网络关系、周边社区支架起的网络关系,共同编织成创意产业集聚空间。在前三章研究基础上,第七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利用大量调研数据,创造性地选取影响影响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的主要因子,建立回归方程,计算得出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发明专利数两个影响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的主要因素,并以“8号桥”作为典型案例对回归结果进行验证。第八章从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的博弈规则,知识溢出、大学进入及政策导向在组织网络中的作用,企业网络等角度分析,抽象提炼出企业网络模式、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模式。第四部分结论,进一步凝练论文主要观点、反思研究问题、展望研究前景。

信咨[8](2000)在《“信成装饰艺术”首家在国内外“知识产权”名义挂牌确认》文中研究指明 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把梦搬进生活—信成装饰观念》新闻发布和“信成装饰艺术”研讨会上,着名艺术家、设计师林信成将“信成装饰艺术”以艺术品名义首家在国内挂牌确认,作品受知识产权法保护,并提出“尊重知识、保护知识、享受知识”及“生活即艺术,艺术即生活”的口号。 国家知识产权局王美芳女士及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张恩树会

二、“信成装饰艺术”首家在国内外“知识产权”名义挂牌确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成装饰艺术”首家在国内外“知识产权”名义挂牌确认(论文提纲范文)

(2)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主要研究方法
    六、主要创新观点
第一章 历史语境的形成
    1.1 古代商标形式的萌发与变迁
    1.2 近代上海商标的缘起
    1.3 “得风气之先”的发展
        1.3.1 地理经济的优势
        1.3.2 在殖民文化影响之下
        1.3.3 商标职能的拓展
第二章 商业形态的反映
    2.1 内外交织的双重影响
        2.1.1 商标意识的“凸显”
        2.1.2 新兴行业的“诞生”
        2.1.3 民族资本的“崛起”
    2.2 国货商标在民族意识的矛盾中前行
        2.2.1 转型与发展中的国货商品
        2.2.2 商标名称中的文化归属
        2.2.3 视觉趋同中的多元杂糅
    附录
第三章 图形观念的照应
    3.1 商标内涵的充实与完善
        3.1.1 基于市场的产品观念
        3.1.2 基于西方商业模式的营销观念
    3.2 商标外延的丰富与延展
        3.2.1 体制完善中的商标观念
        3.2.2 传播需求下的设计风格
    3.3 商标形态背后的文化条件
        3.3.1 对新事物的好奇与追求
        3.3.2 对新生活的向往与热情
    附录
第四章 语言形式的流变
    4.1 字体语言的商业传达
    4.2 大众风尚的民俗写照
    4.3 同音替代的本土联想
    4.4 图文并存的设计表现
        4.4.1 以传统图形作为再生主体的图案学
        4.4.2 以商标作为社会交流工具的符号学
        4.4.3 以商业模式带动广告发展的传播学
    附录
第五章 视觉符号的化境
    5.1 海上文化的传承
    5.2 时代节奏的转变
    5.3 适应需求的出新
        5.3.1 产品与技术的更新对生活的促进
        5.3.2 市场与生活的需求对技术的推动
    5.4 观念创新的境界
        5.4.1 品牌观念的视觉创新
        5.4.2 生动多样的视觉体系
    附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作品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致谢

(3)当代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架构与创新点
    四、关于研究方法的阐释
    五、研究范围及相关问题说明
    六、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一章 中西方艺术金融历史路径下的发展体系研究
    第一节 艺术金融视角下的当代艺术品市场发展现状
        一、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带动艺术金融领域创新
        二、西方艺术品市场繁荣促使艺术品财富管理备受关注
    第二节 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体系下的发展主体构成
        一、中国艺术金融发展体系的构建
        二、主要发达国家(地区)艺术金融发展体系的演变
    第三节 中国艺术金融发展主体的历史路径研究
        一、以私募基金为代表的中国艺术基金发展的基本路径
        二、以民间艺术租赁业务为依托的中国艺术银行发展历史
        三、以私人银行业务为基础的中国银行机构艺术金融业务发展脉络
        四、以传统财险公司为核心的中国艺术保险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五、以文交所为主要载体的中国艺术产业证券化发展探索
        六、国内“平台+互联网”模式下的艺术金融发展创新路径
    第四节 西方艺术金融发展路径的差异化分析
        一、欧美主要国家艺术基金发展的历史轨迹
        二、西方艺术银行以及银行机构艺术金融发展历史
        三、以安盛为代表的西方艺术保险服务的发展进程
        四、欧美主要国家艺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溯源
        五、美国“平台+互联网”模式下的艺术金融创新轨迹
    第五节 不同历史路径下的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体系
        一、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体系构成的相似性特征
        二、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体系构成的差异化表现
        三、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主体运营模式之间的差异性比较
第二章 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的支撑体系研究
    第一节 中国艺术金融发展的多元化支撑体系分析
        一、政府财政支持体系是中国艺术金融发展的主要支撑
        二、艺术品融资担保是中国艺术金融发展的次要支撑
        三、企业资本上市为中国艺术金融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四、艺术品市场指数为中国艺术金融发展指明未来趋势
        五、艺术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中国艺术金融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第二节 西方艺术金融支撑体系的差异化分析
        一、以市场化导向为主的美国艺术金融发展现状
        二、以财政和税收扶持为主的英国艺术金融发展导向
        三、以“文化例外”原则为基础的法国艺术金融管理模式
        四、UCC、SBA为美国艺术金融抵押贷款筑牢制度保障
        五、市场指数分析为西方艺术金融价值评估提供数据参考
    第三节 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支撑体系比较
        一、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支撑体系的相似特征
        二、中西方艺术金融支撑体系发展进程中的差异性表现
第三章 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动力的差异化研究
    第一节 中西方艺术基金发展的动力机制区别
        一、中西方艺术类基金的组成类别异同
        二、中西方艺术品投资基金的管理架构与运作流程
        三、中西方艺术品投资基金的运营机制
    第二节 中西方艺术银行发展动力的比较
        一、西方艺术银行的运营主体、业务类别与运营模式规范
        二、中国艺术银行运营主体对于西方模式的借鉴吸收
    第三节 中西方银行机构艺术金融业务的不同探索
        一、中西方银行艺术金融业务运营模式之间的差别
        二、中西方银行机构开展的艺术赞助活动的运营模式区别
    第四节 中西方艺术保险发展动力的差异化走向
        一、以财险公司为依托的中国艺术保险评估方式与类别划分
        二、中国艺术保险的保价机制、风险管控与运营手段
        三、西方艺术保险针对不同投保人的评估特点与理赔原则
        四、西方艺术保险发展动力不同于中国的差异性分析
    第五节 中西方艺术证券发展的差别性机制
        一、西方艺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创新动力
        二、中国艺术品证券化交易模式的独特性
        三、中国文化产权类证券交易模式的原创性
    第六节 中西方“平台+互联网”模式下的艺术金融创新发展
        一、中国“平台+互联网”下艺术众筹的发展体系构成
        二、中国艺术众筹发展现有运营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基于P2P网贷模式的中国艺术网贷运营现状
        四、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艺术众筹的运营模式差异
        五、美国艺术众筹在运营机制与监管模式方面的优势所在
第四章 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主体的案例对比分析
    第一节 中西方艺术基金发展的案例比较
        一、中国营利性艺术基金的案例研究——“盛世宝藏1号”保利艺术品基金
        二、西方营利性艺术基金案例研究——英国铁路养老基金(BRPF)
        三、中西方营利性艺术基金管理架构与投资模式分析
        四、中国非营利性艺术基金案例研究——中国国家艺术基金
        五、西方非营利性艺术基金案例研究——美国国家艺术捐赠基金(NEA)
        六、中、美非营利性艺术基金之间的异同之处
    第二节 中西方艺术银行发展案例的同异性
        一、西方艺术银行案例研究——加拿大与澳大利亚艺术银行
        二、中国艺术银行案例研究——台湾艺术银行
        三、中西方艺术银行典型性案例的主体差别性
    第三节 中西方银行机构艺术金融业务的实例分析
        一、西方银行艺术金融业务案例研究——美国花旗银行艺术金融业务
        二、中国银行艺术金融业务案例研究——潍坊银行艺术品质押融资
        三、基于个案对比下的中西方银行机构艺术金融业务异同
    第四节 中西方艺术保险发展的个案研究
        一、中国艺术保险案例研究—国泰产险、平安财险
        二、西方艺术保险案例研究——法国安盛公司(AXA)
        三、中西方艺术保险业务发展的关联性案例分析
    第五节 中西方艺术证券发展的案例对比分析
        一、中国艺术品证券化案例研究——天津文交所“艺术品份额化”交易
        二、西方艺术资产证券化案例研究——美国电影版权证券化融资
        三、中西方艺术资产证券化个案发展模式之间的主要区别
    第六节 中西方“平台+互联网”模式下的艺术金融创新案例
        一、中国艺术众筹案例研究——众筹网
        二、西方艺术众筹的案例研究——美国Kickstarter网站
        三、中西方艺术众筹个案研究下的差异性创新比对
        四、中国艺术网贷发展的案例研究——艺金所、艺融网
        五、西方艺术网贷运营的案例研究——英国Borro公司
        六、基于国内外艺术网贷案例对比基础上的特征分析
第五章 中西方艺术金融管理体制发展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中西方艺术金融的政策支持比较
        一、中国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回顾
        二、西方主要国家金融支持艺术产业发展的历史阶段与产业特征
        三、中国艺术金融政策支持的共性与差异性比较分析
    第二节 中国艺术金融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体制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依然突出
        二、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产业准入制度受到限制
        三、经济支持政策不完善,产业投融资体系不健全
        四、产业法制保障体系不完善,法律效力层次偏低
    第三节 西方艺术金融管理体制的创新性经验总结
        一、通过间接与直接财税优惠政策,促进艺术金融发展
        二、通过FCPA限制艺术品犯罪行为
        三、依靠BATG的交易信息公开制度促进市场利益各方和谐发展
        四、欧盟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艺术家追续权的维护
    第四节 西方艺术金融管理体制创新对于中国的启示意义
        一、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力度,优化艺术金融投融资环境
        二、完善艺术金融税收体系,增强税收政策的针对性
        三、为中国艺术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提供扶持
        四、建立面向艺术产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构建多元化投资主体
        五、改革现有教学体制,健全复合型艺术金融人才培养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花旗银行全球艺术银行业务访谈整理
致谢

(4)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当代传承 ——以山东土布织造技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0.2 主要研究方法
    0.3 研究创新点和研究难点
    0.4 本选题相关概念界定
    0.5 研究成果文献综述
1. 关于传统民间手工艺传承的当代理论研究巡礼
    1.1 传统民间手工艺概述
        1.1.1 传统民间手工艺传承的意义
        1.1.2 我国传统民间手工艺传承保护现状
    1.2 整体性活态传承理论研究
        1.2.1 “文化生态论”观点提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2.2 当代传统民间手工艺传承主体的活态化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传统民间手工艺研究
        1.3.1 “非遗”的认定与保护
        1.3.2 从“遗产”到“资源”的理论阐释
        1.3.3 “非遗”视角下传统民间手工艺传承的他山之石——日本、韩国提倡推广的“一町一品,一人一艺”
    1.4 本章小结
2. 作为当代传承研究个案的山东土布织造技艺及其他
    2.1 山东土布织造技艺的历史生成
        2.1.1 历史概况
        2.1.2 风俗习惯
        2.1.3 山东土布开发纪实
    2.2 山东土布织造技艺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性
        2.2.1 山东土布的艺术特色分析
        2.2.2 山东土布织造技艺的传承价值
        2.2.3 与其他织物的比较
    2.3 山东土布织造技艺的现实际遇
        2.3.1 山东土布织造技艺的传统传承方式
        2.3.2 山东土布织造技艺的时代变迁
        2.3.3 作为“非遗”的山东土布织造技艺
    2.4 山东土布受众审美心理的嬗变
        2.4.1 不同时代受众审美心理的特点
        2.4.2 当代文化语境中审美观念的转换
        2.4.3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的相辅相成
    2.5 本章小结
3. 从山东土布织造技艺的个案研究看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当代传承危机
    3.1 民间手工艺传承模式的变迁
        3.1.1 民间手工艺传统传承模式的式微
        3.1.2 山东土布织造技艺的当代传承模式
    3.2 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当代传承危机及原因分析
        3.2.1 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当代传承危机
        3.2.2 传统民间手工艺面临危机的原因分析
        3.2.3 山东土布织造技艺古今传承方式的断层
    3.3 山东土布织造技艺当代传承困境的具体表现
        3.3.1 传承主体的缺失,传统传承模式的瓦解
        3.3.2 政府重视力度不够.保护意识欠缺
        3.3.3 产销模式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
    3.4 本章小结
4. 机遇与建构:传统民间手工艺的新型传承模式前瞻
    4.1 传统民间手工艺与当代生活
    4.2 从山东土布织造技艺的时代变迁看传统民间手工艺的生长点
        4.2.1 融入现代生活,满足当代审美需求
        4.2.2 民用、民间性向艺术性转化
    4.3 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当代传承模式前瞻
        4.3.1 传承主体的活态传承与保护主体的多样保护
        4.3.2 “博物馆式”传承与保护机制
        4.3.3 政策支持——政府收购、打造地方文化名片、创办各种文化艺术节等
        4.3.4 从“遗产”到“资源”:展览、展演的产业化路径
        4.3.5 传统民间手工艺进校园
        4.3.6 山东土布织造技艺传承保护的建议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传统民间手工艺当代传承的几点思考
        5.1.1 “文化自觉”中的活态性传承
        5.1.2 “文化生态优化”下的整体性保护
        5.1.3 “和而不同”下基于受众审美心理的创新应用
    5.2 多主体共生协作是推进民间手工艺当代传承的有效途径
    5.3 传承保护模式的多元化是当代民间手工艺传承的共识
    5.4 未来民族民间手工技艺成为博物馆艺术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山东土布织造技艺传承人及田野调查对象一览表
    附录2:中国各省市特色生态博物馆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调查简表
    附录3:中国各省市重点民俗博物馆调查简表
    附录4:中国各省市主要文化创意园区调查简表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产区与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与中国现代陶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中国现代陶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3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1.4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方法
        1.4.1 现代,现代性,现代派
        1.4.2 现代陶艺
        1.4.3 研究方法
2 景德镇陶瓷学院发展历史综述
    2.1 中国陶业学堂的建立与发展
        2.1.1 中国陶业学堂成立的社会背景
        2.1.2 中国陶业学堂的发展、变迁
    2.2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的景德镇陶瓷学院
        2.2.1 景德镇陶瓷学院创立的基础
        2.2.2 陶瓷工程系和陶瓷美术系的设立
        2.2.3 文革时期的景德镇陶瓷学院
        2.2.4 学院陶瓷美术创作的特点
    2.3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景德镇陶瓷学院
        2.3.1 专业设置的调整
        2.3.2 科研平台的建设
        2.3.3 现代陶艺理念的确立与传播
        2.3.4 现代陶艺创作的多元化
    2.4 本章小结
3 现代艺术思潮中的景德镇陶瓷学院与现代陶艺
    3.1 现代陶艺的起源
        3.1.1 现代艺术大师的探索
        3.1.2 工艺美术运动与包豪斯的理论推动
        3.1.3 奥蒂斯泥土革命与八木一夫走泥社
        3.1.4 现代科技水平的推动
        3.1.5 人们审美取向的变化
    3.2 中国现代陶艺的起点与“八五”美术思潮
        3.2.1 中国现代意识的觉醒
        3.2.2 中国传统陶艺的现代转型
        3.2.3 现代陶艺的国际交流
        3.2.4 陶瓷艺术家的潜心创作
    3.3 学院派与陶瓷产区
        3.3.1 善学善术——学院的陶艺家
        3.3.2 能守能专——陶瓷产区的陶艺家
    3.4 现代艺术思潮中的景德镇陶瓷学院
        3.4.1 传统之思——对传统造物文化的彻悟
        3.4.2 理念之新——对西方艺术思想的吸收
        3.4.3 展览之多——学术交流的开展
        3.4.4 瓷艺之美——艺术家的创造
        3.4.5 教育之变——个性、内涵之重
    3.5 现代艺术思潮中的现代陶艺
        3.5.1 器以载道 道器合一
        3.5.2 自由个性 猎奇求新
        3.5.2.1 形式之美——多变的造型
        3.5.2.2 材料之美——综合材料的运用
        3.5.2.3 装饰之美——丰富的表现手法
        3.5.2.4 个性之美——艺术家的表现风格
        3.5.3 借鉴学习 整合共存
        3.5.4 至真至美 表情达意
    3.6 本章小结
4 景德镇陶瓷学院对中国现代陶艺和陶瓷产业发展的影响
    4.1 景德镇陶瓷学院的优势
        4.1.1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4.1.2 与生俱来的资源优势
        4.1.3 底蕴深厚的文化优势
        4.1.4 群英云集的师资优势
    4.2 景德镇陶瓷学院对陶瓷产业的影响
        4.2.1 学院培养的陶瓷艺术人才的贡献
        4.2.2 学院科研平台的推动
        4.2.3 学术期刊的影响
        4.2.4 设计的力量
        4.2.5 学院师生文化创新精神的影响
        4.2.6 材料学科的建树与影响
    4.3 景德镇陶瓷学院对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影响
        4.3.1 反叛的力量——陶艺家的成长
        4.3.2 艺道之思——理论的践行
        4.3.3 博采众长——陶艺展览与交流会
        4.3.4 走向远方——学艺瓷都,器成天下
    4.4 本章小结
5 结语
附录
    1. 景德镇陶瓷学院陶艺家及陶艺教育家访谈录
    2. 景德镇陶瓷学院发展大事记
    3. 中国现代陶艺发展大事记
    4.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育界名师
    5. 景德镇陶瓷学院陶艺界名人录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资料来源
附件
硕士毕业生信息表

(6)博物馆群运作模式研究 ——以英国、澳门及国内博物馆群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范围
    三.研究背景概况
    四.研究架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五.研究的相关概念及术语
第一章 英国博物馆群的运作研究
    本章研究简介
    第一节 英国文化遗产及博物馆管理简况
        1.1.1 英国文化遗产管理体系简介
        1.1.2 英国博物馆的管理现况
    第二节 巴斯古城的博物馆群
        1.2.1 巴斯古城简介
        1.2.2 巴斯城博物馆群的类型
        1.2.3 巴斯城博物馆群的运作特点
        1.2.4 巴斯城博物馆群与当地的关系
    第三节 铁桥峡工业遗产区的博物馆群
        1.3.1 世界工业先驱铁桥峡简介
        1.3.2 铁桥峡博物馆群的类型
        1.3.3 铁桥峡博物馆群的运作特点
        1.3.4 铁桥峡博物馆群与当地的关系
    第四节 伦敦格林尼治区的博物馆群
        1.4.1 大都会内的大遗产区格林尼治简介
        1.4.2 格林尼治博物馆群的类型
        1.4.3 格林尼治博物馆群的运作特点
        1.4.4 格林尼治博物馆群与当地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澳门历史城区博物馆群运作研究
    本章研究简介
    第一节 澳门世界文化遗产及博物馆群简介
        2.1.1 中西文化交融的澳门历史城区
        2.1.2 澳门博物馆群的发展历史背景
    第二节 澳门的博物馆群
        2.2.1 澳门博物馆群的类型
        2.2.2 澳门博物馆群的运作特点
        2.2.3 澳门博物馆群与当地的关系: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城市古城区博物馆群的运作模式研究
    本章研究简介
    第一节 中国博物馆发展的主要趋势及现存问题概述
        3.1.1 博物馆数量及类型特点
        3.1.2 博物馆功能发展简况
        3.1.3 博物馆管理营运状况
        3.1.4 博物馆现存问题分析
    第二节 园林城市苏州的博物馆群
        3.2.1 园林遗产地苏州简介
        3.2.2 苏州旧城区园林和博物馆群的类型
        3.2.3 苏州旧城区园林和博物馆群的运作特点
        3.2.4 博物馆、园林和与当地的关系
    第三节 杭州古城的博物馆群
        3.3.1 古城杭州和西湖的现况介绍
        3.3.2 杭州环西湖博物馆群的类型
        3.3.3 杭州环西湖博物馆群的运作特点
        3.3.4 杭州博物馆群和当地的关系
    第四节 近现代重要历史遗产地重庆市的博物馆群
        3.4.1 革命精神遗产地重庆简介
        3.4.2 重庆主城区博物馆群的类型
        3.4.3 重庆主城区博物馆群的运作特点
        3.4.4 重庆博物馆群和当地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博物馆群运作特征分析
    本章研究简介
    第一节 博物馆群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4.1.1 遗产的所属性与保护方式比较
        4.1.2 遗产类型与博物馆类型
        4.1.3 遗产地特点与博物馆关系
        4.1.4 法规体系的建设
    第二节 博物馆群与城市保护规划
        4.2.1 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比较
        4.2.2 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角色
        4.2.3 相关法规的建设
    第三节 博物馆群与旅游和经济规划
        4.3.1 文化旅游与当地经济的关系比较
        4.3.2 博物馆与旅游结合的情况
        4.3.3 博物馆作为遗产地的旅游形象比较
    第四节 博物馆群管理架构及功能的比较分析
        4.4.1 管理体制
        4.4.2 人事结构
        4.4.3 评量制度
        4.4.4 收藏及研究
        4.4.5 展示方式及手段
        4.4.6 公众服务、教育及宣传
        4.4.7 文化产业的开发
        4.4.8 虚拟网络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博物馆群运作模式讨论及研究结论
    本章研究简介
    第一节 全城保护类的模式
        5.1.1 巴斯古城博物馆群的运作启发
        5.1.2 模式的参考意义及适用对象
    第二节 工业遗产类的模式
        5.2.1 铁桥峡博物馆群的运作启发
        5.2.2 模式的参考意义及适用对象
    第三节 历史城区类的模式
        5.3.1 澳门博物馆群的运作启发优化运作模式的案例实践—以澳门为对象
        5.3.2 格林尼治及苏杭博物馆群的运作启发
        5.3.3 重庆红岩联线博物馆群运作的特例
        5.3.4 模式的参考意义及适用对象
    第四节 研究结论
附录
    附录一 外文词汇翻译索引
    附录二 列表索引
    附录三 调查问巻
    附录四 曾考察之博物馆及受访者名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7)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录
表录
摘要(中文)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探索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1.3.2 探索城市更新的契入点
        1.3.3 探索文化繁荣的新视界
        1.3.4 探索学科发展的新领域
        1.3.5 探索上海发展的新思路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
第2章 创意产业集聚理论述评
    2.1 产业集聚理论
        2.1.1 产业集聚概念
        2.1.2 关于产业集聚形成和演进机制的研究
        2.1.3 关于产业集聚竞争优势和创新优势的研究
        2.1.4 关于产业集聚网络和组织的研究
    2.2 产业组织理论
        2.2.1 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起点
        2.2.2 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
        2.2.3 新产业区中的产业组织理论
        2.2.4 产业组织多样化发展趋势
    2.3 创意产业集聚理论
        2.3.1 创意产业问题的提出
        2.3.2 创意产业集聚的思想发展脉络
        2.3.3 创意场域的概念及研究
        2.3.4 创意产业园区的研究
        2.3.5 艺术家主体和创意阶层的研究
        2.3.6 创意城市的研究
    2.4 小结
第3章 创意产业集聚的国际比较
    3.1 伦敦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的形成与发展
        3.1.1 伦敦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的特征
        3.1.2 伦敦创意产业集聚的空间形态与属性分析
        3.1.3 伦敦创意产业集聚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导向机理
    3.2 东京动漫产业集聚空间组织与空间优化
        3.2.1 日本动漫产业创意之路与空间转移
        3.2.2 东京动漫产业集聚的内涵特征
        3.2.3 东京动漫产业集聚的组织结构
        3.2.4 东京动漫产业集聚的空间优化
        3.2.5 东京动漫产业空间集聚的动力机制
    3.3 美国迪斯尼公司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的全球拓展与内部治理
        3.3.1 迪斯尼公司创意产业化的历史脉络与组织结构
        3.3.2 迪斯尼公司创意产业的核心板块与全球网络
        3.3.3 迪斯尼公司创意产业集聚的内部治理与战略管理
    3.4 小结
第4章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的外生空间
    4.1 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交互性与要素集聚空间
        4.1.1 租界的缘起及其缝隙效应
        4.1.2 开放型经济及其地域效应
        4.1.3 开放型经济与创意产业的经济学特征
    4.2 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递进性与产业发展空间
        4.2.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律性需求
        4.2.2 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现实缺陷
        4.2.3 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创意产业的经济学特征
    4.3 旧城空间秩序优化的需求性与城市更新空间
        4.3.1 产业结构演替的需求性
        4.3.2 城市空间更新的需求性
        4.3.3 旧城空间秩序优化与创意产业的经济学特征
    4.4 海派文化积淀的历史性与公共文化空间
        4.4.1 海派文化的学术观察与创意空间生成
        4.4.2 中西文化的兼容并蓄与文化空间再造
        4.4.3 海派文化根植性与创意产业的经济学特征
    4.5 移民城市人才的多样性与社会环境空间
        4.5.1 开放社会与人才集聚
        4.5.2 创意空间与"沪漂"、"两栖"型人才的形成
        4.5.3 城市宽容度与创意产业的经济学特征
    4.6 小结
第5章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异
    5.1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的空间态势
        5.1.1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的示范效应
        5.1.2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的旁侧效应
        5.1.3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
    5.2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的空间规律
        5.2.1 基于黄浦江和内环线围合地带旧城改造导向的半环状集聚
        5.2.2 基于苏州河沿岸旧建筑空间指向的横轴带状集聚
        5.2.3 基于大学科技与文化辐射趋向的东北、西南双圈状集聚
    5.3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的演进路由
        5.3.1 都市工业园的伴生模式
        5.3.2 中心城区圈层的裂变模式
        5.3.3 "人"字形的多轴延展模式
    5.4 小结
第6章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的内生空间
    6.1 创意产业集聚类型与内部治理
        6.1.1 市场需求自发型创意产业集聚模式
        6.1.2 政府主导导向型创意产业集聚模式
        6.1.3 自发与导向协同型创意产业集聚模式
    6.2 创意群体与公共文化空间的重组
        6.2.1 创意人员与群体空间
        6.2.2 创意偏好与公共文化空间
        6.2.3 新利益关系介入与空间重组
    6.3 创意产业孵化元素与新型空间形态的构架
        6.3.1 创意产业的孵化环节
        6.3.2 创意产业集聚空间内部孵化元素满意度与重要度的分析
        6.3.3 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紧密的网络关系
    6.4 小结
第7章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的回归分析
    7.1 创意产业集聚的理论假设与抽象归纳
        7.1.1 创意产业集聚的理论假设
        7.1.2 创意产业集聚调研数据的抽象归纳
        7.1.3 研究数据的来源与样本的选择
    7.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与解释
        7.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7.2.2 人口密度与创意产业集聚的逻辑内在性
        7.2.3 发明专利与创意产业集聚的效益外在性
    7.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以"8号桥"为例
        7.3.1 人口密集区的旧城空间再造
        7.3.2 "8号桥"的空间组织与创意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
        7.3.3 "8号桥"的企业组织与创意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
    7.4 小结
第8章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的组织网络
    8.1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空间中的博弈规则
        8.1.1 创意产业企业内部冲突和协调关系
        8.1.2 创意产业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8.2 知识溢出、大学进入及政策导向在组织网络中的作用
        8.2.1 知识溢出和组织网络的形成
        8.2.2 大学在创意空间转移和组织网络中的作用
        8.2.3 政策导向在组织网络发展中的协调作用
    8.3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的企业网络
        8.3.1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的企业数据分析
        8.3.2 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的组织网络载体
        8.3.3 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的组织网络模式
    8.4 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9.2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的思考和设想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信成装饰艺术”首家在国内外“知识产权”名义挂牌确认(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语境下安仁镇公共文化空间流变研究[D]. 陈蜀西.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D]. 吴莹. 上海大学, 2019(02)
  • [3]当代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比较研究[D]. 徐锦熹. 上海大学, 2018(03)
  • [4]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当代传承 ——以山东土布织造技艺为例[D]. 张彦芬. 内蒙古大学, 2016(02)
  • [5]产区与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与中国现代陶艺[D]. 陈菊. 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2(10)
  • [6]博物馆群运作模式研究 ——以英国、澳门及国内博物馆群为案例[D]. 傅玉兰. 复旦大学, 2010(11)
  • [7]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D]. 褚劲风.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2)
  • [8]“信成装饰艺术”首家在国内外“知识产权”名义挂牌确认[J]. 信咨. 中国房地信息, 2000(01)

标签:;  ;  ;  ;  ;  

“新城装饰艺术”是国内外首家以“知识产权”名义上市的公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