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产品玻璃胶问世

专利产品玻璃胶问世

一、专利产品玻璃水泥问世(论文文献综述)

伍春玉[1](2008)在《论专利侵权的判定与抗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发明创造不断涌现,专利纠纷案件也不断增多。专利侵权判定与抗辩涉及专利权人、被控侵权人以及社会公众三方的利益,关系到专利司法的公正性与权威性。本文从专利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入手,结合具体案例,论述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及专利侵权判定的原则和不构成专利侵权的抗辩,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全文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专利侵权概述,论述了专利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以及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侵权行为的种类不同,其构成要件自然也不相同,要判定一种行为是否为专利侵权行为,首先要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书便是确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依据。关于权利要求在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时的作用,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三种解释学说,即周边限定说、中心限定说、折衷说。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则以表示在图片或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第二章论述如何判定专利侵权,其中,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的判定涉及全面覆盖原则、等同侵权原则、禁止反悔原则、多余指定原则的具体应用,其中等同原则和禁止反悔原则有完整的发展历程。第三章论述何种情况下不构成专利侵权,即专利侵权的抗辩,包括不视为侵权的抗辩、公知技术抗辩、诉讼时效抗辩、专利权无效抗辩、合同抗辩等。第四章对我国专利侵权判定与抗辩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杨忠孝,刘大玲,付刚,庞华,吴英彬,王紫凤,张志恒,李予光,李璐,刘在江[2](1992)在《若干技术领域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分析》文中提出引言关于A47G关于A47J关于A63F关于B43K关于B61G关于B65D关于E05B关于F16K关于F24B关于H01H引言1985年4月1日实施专利法以来,我国的专利事业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而其中实用新型专利更以其申请量之多、申请量增长速度之快、个人申请之多等特征引起世人的瞩目。1985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仅5174件,

邹伟斌[3](2020)在《浅谈管磨机内部改造的几项实用性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管磨机内部结构的优化既关系到水泥的能耗,又关系到它的质量。在管磨机内部结构优化改造过程中,细磨仓可安装使用优化设计的新型大区域活化环,充分激活小规格研磨体集群的粉磨能量;大通孔率新型单层复合式便更换筛片隔仓板与出磨篦板具有良好通风与过料能力的;新型高效无研磨死区设计的单波峰大波纹衬板(工作表面与研磨体之间的提升摩擦系数f要比小波纹衬板大得多)极其有利于水泥物料的磨细,既能够用于水泥管磨机粗磨仓,也可以用于过渡仓和细磨仓;椭圆球研磨体可提高管磨机粉磨效率;根据物料的粉磨特性与入磨物料颗粒粒径,水分与温度等相关技术参数,优化选择管磨机各仓的有效仓长比例和隔仓板、出磨篦板篦缝取值以及与之适应的研磨体级配,可大幅度提高磨内磨细能力,降低粉磨系统电耗。

张逸[4](2019)在《UHPC永久模板-钢筋混凝土组合构件的预制工艺与力学性能》文中研究说明UHPC永久模板-钢筋混凝土组合构件是一种新型的装配-受力一体化的组合构件,其中:UHPC模壳在工厂预制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误差,且由于仅在永久模壳部分采用UHPC,因此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可推广性;在施工阶段,UHPC模壳作为钢筋混凝土构件施工模板,实现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快速施工;在服役阶段,UHPC模壳又成为永久模板,参与结构受力,提高结构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连续网格增强UHPC,可再次提升UHPC薄壁结构的可施工性、拉伸强度及延性,提高组合构件的受力性能。因此,本文提出了连续网格增强UHPC永久模板-钢筋混凝土组合柱,针对其预制工艺和轴压力学性能,遵循“模板材料-增强模板-组合构件”三层次路线开展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确定了满足UHPC施工要求和性能要求的优化配比和制备工艺。通过设计以水胶比和钢纤维掺量为参数的八组UHPC配合比,开展了UHPC材料制备工艺与性能试验,确定了UHPC搅拌及养护流程,测量了浆体容重等物理指标、抗压强度等力学指标以及坍落扩展度等施工指标。结果表明:水胶比主要影响UHPC力学强度;钢纤维可增强UHPC整体性,避免破坏时的爆裂,同时提高UHPC的抗拉强度,但掺量过高会降低浆体流动性,且导致含气量过高影响性能。而水胶比0.18,钢纤维掺量1%的UHPC在具备一定自密实性同时,力学性能优异,是针对UHPC永久模板性能及施工需求的优化配比。(2)开展了网格增强UHPC薄板的拉伸力学性能试验。选取了4种市售成品网格,提出了悬挂成型工艺,结合1%钢纤维掺量UHPC,制备了网格增强UHPC薄板。通过单轴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网格类型、网格处理方式、网格层数对网格增强UHPC薄板试件力学性能及裂缝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网格自身强度和网格与UHPC基体的界面性能是影响网格对UHPC增强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碳纤维网格对UHPC增强效果显着,但网格需经环氧树脂胶浸渍并粘砂;不锈钢网格增强效果较好,且网格层数的增多能大幅提升试件延性;碳-玻纤混编网格和玄武岩网格分别由于胶层过早脱粘和自身承载力过低导致增强效果不理想。由此筛选碳纤维网格及不锈钢网格作为组合柱增强材料。(3)开展了UHPC永久模板-钢筋混凝土组合柱轴压力学性能试验。以永久模板厚度、网格类型连续网格层数为设计参数,设计制备了外层为UHPC永久模板、核心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的预制组合柱试件,进一步在柱网格成型工序上应用悬挂成型法,形成了UHPC永久模板-钢筋混凝土组合柱制备工艺,并开展了组合柱轴压试验。结果表明:此组合柱形式能大幅提高柱轴压承载力,并增加整体弹性模量,破坏后UHPC层仍能保持整体。但组合柱受压脆性显着增加,网格增强可提高柱延性及韧性,且增强效果随网格层数增加而增加,峰值后荷载发生因网格束屈服或断裂导致的陡降。网格增强组合柱荷载-应变曲线出现阶梯特征的破坏机理是两个相对主裂缝处网格破坏的先后次序和网格不同纤维束的分时断裂,以及双层网格的不同步破坏。(4)开展了网格增强UHPC永久模板-钢筋混凝土组合构件精细有限元模型与参数化分析。使用LS-DYNA软件UHPC永久模板-钢筋混凝土组合柱进行了精细有限元建模并进行显式求解,对比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一步参数化分析了不同网格增强下钢纤维掺量大小对柱轴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模型能较好的模拟组合柱轴压荷载-应变响应,可实现钢纤维增韧效果和网格增强及失效效果,较好反映了组合柱的破坏机理。此外,钢纤维掺量低于界限掺量(约为1%)会导致UHPC过早破坏。同时也验证了选择1%钢纤维掺量并使用网格进行增强的方案是平衡施工、性能及成本的较优选择。

沈浩[5](2014)在《绿色建材在华北地区住宅围护结构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生态危机、能源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在种种起因之中,人类的建造活动是毋庸置疑的首要原因,建筑及其相关产品的制造业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所带来的伤害不容小窥,尤其是我国近年来量大面广的住宅建设,更是在方方面面都脱不了干系。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建筑师,如何在发展建设与破坏环境之间寻找到一条平衡的道路、解决二者的矛盾共生关系是我们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且业已迫在眉睫。本文以中国华北地区住宅建筑为切入点,以绿色建材在其中的合理应用为研究对象,是努力探索上述解决之道的一次小小的尝试。本文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对华北地区住宅与绿色建筑材料进行分析,通过搜集文献与实际案例中的应用了解所需要的资料,明确了绿色建筑材料的理论定义与特点,分析了解位于华北地区中的住宅围护结构的发展历史、材料资源、风俗特点与特殊需要,点出绿色建材对于该地区的重要性,对比该地区的传统建筑材料与住宅围护结构中绿色建筑材料应用的实际情况,对住宅围护结构和绿色建筑材料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本文归纳总结了华北地区住宅的特征,从而有针对性的选取了一些绿色建筑材料及相关配套产品,并一一做了性能介绍、优劣剖析、营造探讨……最后对几个典型的综合改造实例做了相关研究。通过以上工作,力图对住宅项目的投资者、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维护者等提供一些资料方面的备考,对将来绿色建材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小小的贡献。但是由于本人专业角度的限制,对材料经济方面适时性的比较工作有所缺失,还望得到补充和完善。

张贺[6](2011)在《水泥厂低温废气余热回收方案及新型换热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以国内某水泥厂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余热锅炉进出口处低温废气的实测数据为依据,对水泥厂低温废气的特点及其余热回收潜力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厂低温废气具有温度水平低、含尘浓度大、腐蚀性强、总流量大等特点。在对低温废气进行余热回收潜力估算时,假设经过余热回收换热设备前后窑头低温废气温度从110℃降至60℃,窑尾低温废气温度从160℃降至80℃,而该水泥厂2×2500t/d水泥生产线可提供的低温废气总流量为632188Nm3/h,则该水泥厂低温废气可回收的总余热量为15.8MW。取标煤的燃烧热值为29306kJ/kg,则所回收余热量相当于年节约标煤1.7万吨。可见,针对水泥厂低温废气余热回收的研究对于水泥行业开展节能减排,提高水泥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水泥厂低温废气的特点,本课题制定了在余热发电汽轮发电机组不同运行工况下的余热回收方案,并对当前适用于低温废气余热回收的换热设备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现在的换热与除尘一般为两套独立的设备,两套设备具有运行环节多、占地多、管理繁琐等问题。结合现有换热设备只具有换热功能而不考虑除尘功能的现状,本课题研究了一种新型热管换热器,并运用FLUENT软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该新型换热器不仅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而且具有一定的除尘能力,其内部热管采用螺旋翅片管形式,烟气侧及水侧均为环形流道,这种独特的内部结构使得烟气中灰尘颗粒易于在螺旋翅片管表面及换热器内壁表面沉积,并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到排灰斗中除去。本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挖掘水泥厂余热资源和改进余热回收换热设备的功能,提高水泥行业低温废气余热回收的效率提供了思路。

鄢春根,罗晓宁,胡海泉,江婷[7](2008)在《从我国陶瓷砖专利看建筑陶瓷自主创新特点和发展新趋势》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我国22年内(1985年~2006年)陶瓷砖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系统分析,归纳了我国建筑陶瓷自主创新的特点,并预测了其发展新趋势。

于春刚[8](2006)在《住宅产业化—钢结构住宅围护体系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乡住宅竣工建筑面积每年都超过10亿平方米,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住宅建设仍将处于增量型发展时期。但是,这些巨大建设成就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取得的。而推进住宅产业化,是实现住宅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住宅质量和节约住宅能耗的重大举措。对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钢结构住宅体系具有便于实现标准化、部品化,组织进行工业化生产;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符合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等特点。这些特点与住宅产业化的内涵及我国住宅产业化的核心模式一“节约型住宅”的要求相一致,是我国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较理想的住宅建筑体系。 我国钢铁年产量已超亿吨,是世界上钢铁生产大国之一。建筑用钢材的品种、规格目益增多,为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钢结构住宅体系相关结构技术问题已经比较成熟。目前仍困扰其发展的主要困难有两点: 首先是缺乏与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相配套的围护体系。本文提出钢结构住宅围护体系的研发应该与我国正在进行的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事业相结合,使两者相辅相成。在我国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事业的指导下研究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特点,努力研发适合于钢结构住宅体系的新型住宅围护体系。同时也将促进我国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 其次,尽管钢结构住宅建设试点工程已在部分地区实施,并赢得了市场的好评。但是对于如何推进我国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发展尚缺乏较系统的研究。本论文提出以住宅产业化的思想指导发展我国钢结构住宅,建立以政府为宏观政策指导者,以企业集团为实施主体,以住宅产业示范基地为载体的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策略。 本文通过对上述两点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以期为我国住宅产业化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崔京浩[9](2004)在《地下工程·燃气爆炸·生物力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分三部分,Ⅰ地下工程,指出开发地下空间的重要性,讨论了地下贮库,地下交通及地下工程的若干典型问题;Ⅱ燃气爆炸,讨论了灾害的严重性、燃爆的机理、燃爆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以及燃爆的安全性评估等问题;Ⅲ生物力学,讨论了骨骼与脊柱的力学性能及临床应用.

二、专利产品玻璃水泥问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利产品玻璃水泥问世(论文提纲范文)

(1)论专利侵权的判定与抗辩(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专利侵权概述
    第一节 专利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一、直接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二、间接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第二节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一、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第二章 专利侵权的判定
    第一节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的判定
        一、全面覆盖原则
        二、等同原则
        三、禁止反悔原则
        四、多余指定原则
    第二节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判定
        一、外观设计侵权判定的前提
        二、外观设计侵权判定的标准和方式
        三、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中的特殊问题
第三章 专利侵权的抗辩
    第一节 不视为侵权的抗辩
        一、专利权用尽
        二、先用权
        三、临时过境和科学研究与实验性使用
    第二节 公知技术抗辩
    第三节 诉讼时效抗辩
    第四节 其他抗辩事由
        一、专利权无效抗辩
        二、合同抗辩
第四章 我国专利侵权判定与抗辩制度的完善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3)浅谈管磨机内部改造的几项实用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氧化铝耐磨陶瓷研磨体与氧化铝耐磨陶瓷衬板应用技术
2 管磨机高效率筒体衬板应用技术
3 新型单层复合式便更换筛片隔仓板与篦板应用技术
4 高效率异形研磨体——椭圆球应用技术
5 新型大区域细磨仓活化环应用技术
6 针对入磨物料易磨性差采取的研磨体级配技术
7 结束语

(4)UHPC永久模板-钢筋混凝土组合构件的预制工艺与力学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UHPC微观结构
        1.2.2 UHPC配合比技术
        1.2.3 UHPC制备技术
        1.2.4 UHPC性能特点
        1.2.5 UHPC实际应用
    1.3 纤维网增强混凝土(TRC)研究现状
        1.3.1 TRC界面性能
        1.3.2 TRC力学性能
    1.4 混凝土组合构件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UHPC的材料制备工艺与性能试验
    2.1 引言
    2.2 UHPC制备工艺和材性试验内容
    2.3 UHPC材性试验现象、结果及分析
        2.3.1 UHPC和易性及变形指标
        2.3.2 UHPC力学性能指标
        2.3.3 UHPC薄板浇筑质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连续网格增强UHPC薄板拉伸力学性能试验
    3.1 引言
    3.2 网格材料及性能
    3.3 试件制备和试验方案
        3.3.1 试件规格
        3.3.2 试件制备工艺
        3.3.3 试验方案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3.4.1 不同类型网格的影响
        3.4.2 不同网格处理方式的影响
        3.4.3 不同网格层数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预制UHPC永久模板-钢筋混凝土组合柱试验
    4.1 引言
    4.2 试验设计
    4.3 试件制备
        4.3.1 网格成型
        4.3.2 UHPC永久模板制备及养护
        4.3.3 混凝土浇筑及端面修整
        4.3.4 碳纤维布粘贴及外表面刷漆
    4.4 测点方案
        4.4.1 钢筋测点
        4.4.2 混凝土测点
        4.4.3 位移测点
    4.5 试验方案及加载制度
    4.6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4.7 试验结果及分析
        4.7.1 材料试验结果
        4.7.2 试验结果及评价指标
        4.7.3 UHPC永久模板及其厚度的影响
        4.7.4 不同类型网格的影响
        4.7.5 不同网格层数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UHPC永久模板-钢筋混凝土组合柱精细有限元模拟
    5.1 引言
    5.2 LS-DYNA显式计算及材料模型
        5.2.1 LS-DYNA显式准静态分析
        5.2.2 材料模型及参数验证
    5.3 模型建立
        5.3.1 钢纤维生成
        5.3.2 组合柱模型建立
    5.4 模拟结果
        5.4.1 试件T20-L0
        5.4.2 试件T20-L1-S与 T20-L1-C
    5.5 参数化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致谢

(5)绿色建材在华北地区住宅围护结构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绿色建筑材料概述
    2.1 绿色建筑材料的定义
    2.2 绿色建筑材料的特点
    2.3 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
        2.3.1 发展历史
        2.3.2 发展目标
        2.3.3 发展前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华北地区住宅概述
    3.1 华北地区的范围
        3.1.1 地理学角度的范围界定
        3.1.2 行政区域角度的范围界定
        3.1.3 基于气候角度本文所选范围界定
    3.2 华北地区住宅发展沿革
        3.2.1 穴居
        3.2.2 底层院落住宅
        3.2.3 多层集合住宅
        3.2.4 高层住宅
    3.3 华北地区住宅围护结构现状分析
        3.3.1 墙体
        3.3.2 门窗
        3.3.3 屋面
        3.3.4 地面
    3.4 围护结构的改进措施
        3.4.1 存在的问题
        3.4.2 改进的措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色建材在围护结构中的应用
    4.1 墙体材料
        4.1.1 墙体砌块、砖类
        4.1.2 墙体板材
        4.1.3 现浇墙体
        4.1.4 墙体材料选用原则
        4.1.5 墙体材料推荐使用列表
    4.2 防水材料
        4.2.1 防水卷材
        4.2.2 防水涂料
        4.2.3 刚性防水
        4.2.4 防水密封材料
        4.2.5 防水材料选用原则
        4.2.6 实际案例
        4.2.7 防水材料推荐使用列表
    4.3 建筑保温材料
        4.3.1 有机保温材料
        4.3.2 无机保温材料
        4.3.3 保温材料选用原则
        4.3.4 实际案例
        4.3.5 保温材料推荐使用列表
    4.4 建筑装饰材料
        4.4.1 墙面装饰
        4.4.2 顶棚装饰
        4.4.3 地面装饰
        4.4.4 装饰材料选用原则
        4.4.5 饰面材料推荐使用列表
    4.5 门窗材料
        4.5.1 玻璃材料
        4.5.2 窗框材料
        4.5.3 门窗材料选用原则
    4.6 综合实例分析
        4.6.1 济南东方丽景大厦
        4.6.2 天津河东区万新村
        4.6.3 天津红桥区桃园南里
        4.6.4 德国被动式独立小住宅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研究不足
    5.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水泥厂低温废气余热回收方案及新型换热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低温废气余热回收现状
        1.2.1 国外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2.2 国内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低温废气余热回收潜力及回收方案研究
    2.1 某水泥厂废气余热回收现状调研
    2.2 低温废气余热回收潜力分析
        2.2.1 窑头低温废气节能潜力
        2.2.2 窑尾低温废气节能潜力
        2.2.3 经济及环境效益估算
    2.3 低温废气余热回收方案研究
        2.3.1 采暖季余热回收供暖方案
        2.3.2 夏季余热回收供冷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低温废气换热设备的性能分析
    3.1 换热设备的性能要求
    3.2 常见换热设备的性能分析
        3.2.1 热管换热器的性能分析
        3.2.2 玻璃管低温换热器的性能分析
        3.2.3 流化床换热器的性能分析
    3.3 换热设备间的性能比较与分析
    3.4 换热设备的共性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型低温废气换热器的设计及分析
    4.1 新型热管换热器的特点及结构分析
        4.1.1 新型热管换热器的特点
        4.1.2 新型热管换热器的结构初设
    4.2 新型热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4.2.1 设计参数
        4.2.2 热管换热器的基本选择
        4.2.3 热管换热器的估算和结构设计
        4.2.4 热管换热器的校核计算
        4.2.5 热管换热器的阻力计算
        4.2.6 热管管壁温度的计算
        4.2.7 热管换热器保温结构的计算
    4.3 新型热管换热器的特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型热管换热器的FLUENT 数值模拟
    5.1 数值模拟的主要意图
        5.1.1 数值模拟的必要性
        5.1.2 数值模拟的目的
    5.2 模型的建立及结果分析
        5.2.1 欧拉模型简介
        5.2.2 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5.2.3 欧拉模型边界条件的设定
        5.2.4 结果及分析
    5.3 本章小结
    5.4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住宅产业化—钢结构住宅围护体系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研究课题说明
    Ⅰ.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Ⅱ. 论文框架
    Ⅲ.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住宅产业化与钢结构住宅
    1.1 住宅产业化概念及内涵
        1.1.1 住宅产业化的概念
        1.1.2 住宅产业化的内涵
    1.2 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目的及核心模式
        1.2.1 改变我国住宅发展模式走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2.2 提高居民人均居住面积
        1.2.3 提高住宅建设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住宅的生产成本
        1.2.4 减少对熟练技术工人的依赖
    1.3 钢结构住宅体系是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较理想的住宅形式
        1.3.1 钢结构住宅体系与五个方面的内涵面相符
        1.3.2 钢结构住宅体系是典型的“节能省地”型住宅
        1.3.3 其它钢结构住宅体系具有的优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钢结构住宅体系概述
    2.1 国内外钢结构住宅体系发展概述
        2.1.1 法国钢结构住宅体系
        2.1.2 意大利BSAIS工业化建筑体系
        2.1.3 日本芦屋洪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
    2.2 我国钢结构住宅体系发展概况
        2.2.1 我国建筑钢结构的发展进程
        2.2.2 我国钢结构住宅体系工程实践
        2.2.3 我国钢结构住宅体系产业政策回顾
    2.3 我国发展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
        2.3.1 我国发展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可行性
        2.3.2 我国发展钢结构住宅目前面临的困难
    2.4 钢结构住宅体系技术综述
        2.4.1 钢结构住宅体系建筑结构体系
        2.4.2 钢结构住宅体系围护体系
        2.4.3 钢结构住宅体系其它配套体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住宅墙体发展概述
    3.1 住宅墙体概述
        3.1.1 住宅墙体材料
        3.1.2 住宅墙体的功能
    3.2 国外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现状及政策
        3.2.1 国外新型墙体材料的现状
        3.2.2 国外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政策
    3.3 我国住宅墙体发展现状及墙体革新
        3.3.1 我国建筑墙体发展溯源及现状
        3.3.2 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概述
        3.3.3 新型墙体材料
    3.4 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必要性
        3.4.1 社会效益
        3.4.2 建筑经济效益
    3.5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5.1 新的住宅建筑体系开发滞后
        3.5.2 墙体材料革新及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不足
        3.5.3 新型墙体材料产品本身存在诸多问题
        3.5.4 新型墙体材料的性能及价格优势没有得到体现
        3.5.5 住宅建筑墙体设计及配套应用技术落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
    4.1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特点
        4.1.1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成为单一围护体系
        4.1.2 钢结构住宅墙体材料应选择新型墙体材料
        4.1.3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适宜于工厂化生产
        4.1.4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各连接部位的构造节点很关键
    4.2 国内外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发展现状
        4.2.1 国外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实例
        4.2.2 我国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实例
    4.3 我国目前钢结构住宅墙体材料选择
    4.4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功能
        4.4.1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结构性功能
        4.4.2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热工性功能
        4.4.3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密闭性功能
        4.4.4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隔声性功能
        4.4.5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防火性功能
        4.4.6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装饰性功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钢结构住宅楼、屋盖系统
    5.1 钢结构住宅楼、屋盖系统概述
        5.1.1 国外钢结构住宅楼、屋盖系统现状
        5.1.2 我国钢结构住宅楼、屋盖系统现状
    5.2 住宅产业化钢结构住宅楼、屋盖系统功能
        5.2.1 楼盖系统承载荷载
        5.2.2 屋盖系统保温隔热与防水
        5.2.3 楼盖系统隔声
        5.2.4 楼、屋盖系统防火
    5.3 住宅产业化钢结构住宅楼盖
        5.3.1 压型钢板现浇钢筋混凝土组合楼、屋盖系统
        5.3.2 预制加气混凝土楼、屋盖系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钢结构住宅外窗
    6.1 住宅外窗发展概述
        6.1.1 国外住宅外窗发展概况
        6.1.2 我国住宅外窗发展概况
    6.2 钢结构住宅外窗
        6.2.1 钢结构住宅外窗安装
        6.2.2 钢结构住宅外窗保温隔热
        6.2.3 钢结构住宅外窗通风隔声
        6.2.4 钢结构住宅中应用热通道幕墙式外窗
        6.2.5 钢结构住宅外窗防火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钢结构住宅发展策略
    7.1 政府是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宏观政策指导者
        7.1.1 推行和完善标准化建筑体系及住宅部品化
        7.1.2 加大住宅科技投入,进行科技攻关及人才培养
        7.1.3 通过各种经济杠杆促进钢结构住宅发展
        7.1.4 培养和扶持钢结构住宅产业集团和产业基地建设
    7.2 住宅产业集团是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实施主体
        7.2.1 钢结构住宅产业集团的三种组建模式及代表
        7.2.2 虚拟住宅企业与钢结构住宅产业化
    7.3 住宅产业示范基地是实现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载体
    7.4 围护体系的研发是我国钢结构住宅技术发展的重点
        7.4.1 钢结构住宅墙体系统技术研发
        7.4.2 钢结构住宅楼、屋盖系统技术研发
        7.4.3 钢结构住宅外窗系统技术研发
    7.5 全装修住宅是我国钢结构住宅体系发展的趋势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内、外复合墙体系统保温隔热效果对比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专利产品玻璃水泥问世(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专利侵权的判定与抗辩[D]. 伍春玉. 复旦大学, 2008(03)
  • [2]若干技术领域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分析[A]. 杨忠孝,刘大玲,付刚,庞华,吴英彬,王紫凤,张志恒,李予光,李璐,刘在江. 专利法研究(1992), 1992
  • [3]浅谈管磨机内部改造的几项实用性技术[J]. 邹伟斌. 新世纪水泥导报, 2020(05)
  • [4]UHPC永久模板-钢筋混凝土组合构件的预制工艺与力学性能[D]. 张逸. 东南大学, 2019(05)
  • [5]绿色建材在华北地区住宅围护结构中的应用[D]. 沈浩. 河北工业大学, 2014(07)
  • [6]水泥厂低温废气余热回收方案及新型换热器的研究[D]. 张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5)
  • [7]从我国陶瓷砖专利看建筑陶瓷自主创新特点和发展新趋势[J]. 鄢春根,罗晓宁,胡海泉,江婷. 中国陶瓷工业, 2008(03)
  • [8]住宅产业化—钢结构住宅围护体系及发展策略研究[D]. 于春刚. 同济大学, 2006(09)
  • [9]地下工程·燃气爆炸·生物力学[A]. 崔京浩. 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 2004

标签:;  ;  ;  ;  ;  

专利产品玻璃胶问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