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事求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论实事求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论实事求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赵鸣歧,郑国玉[1](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用主义吗?——国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用主义”误读述评》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令世界瞩目,国外学者纷纷关注和研究中国,其中,以实用主义进行解读是颇具代表性的一种论点。从根本上看,这类观点以效用原则为前提,沿用效应原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错误解读。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一样,是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有害而不是有利的认识,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均否定和反对实用主义。部分国外学者之所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看成是实用主义而不是实事求是,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未从根本上对二者加以区别,我们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内反对教条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与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实践中践行实事求是,与英美实用主义不加区分地强调效果、实效等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应更加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这是事关当代理论自信的大是大非问题。

梁昊[2](2019)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其价值》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发展理论的历史进程,中国事业起步、发展和壮大于马克思主义。从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运动,继承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本文选题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出发,追溯其来源,分析其结构,阐述其内容。文章以实践性、物质运动性和统一性解读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内涵,继而梳理中国对其的运用和发展。通过总结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奋斗中国梦想的历史过程及其辩证智慧,在当代发展中凸显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并彰显其无可取代的特殊价值,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导向。理论的哲学来源于实践,也只有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实践,才能成为真正的哲学。文章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伟大建设,预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然胜利的前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当代丰富的发展历程,并经由中国反复的实践验证其真理性和价值性。全文共四个章节,第一章简要概述研究意义、现状、思路与重难点;第二章阐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内涵;第三章梳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中国化运动及其理论成果,用丰富的内容与多样的形式展示其当代发展;第四章论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当代价值。

位利平[3](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实事求是思想发展历程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以时间为线索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实事求是思想的发展历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理论提升和经验总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支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思想,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新境界,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实践经验证明,坚持实事求是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取得胜利,否则就会遭受挫折。本文主要内容有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改革开放以来实事求是思想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内涵与特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党恢复和发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时代背景,分析实事求是思想的理论基础为深入阐述实事求是思想的内涵、特征、发展历程及意义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论述改革开放以来实事求是思想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教训。首先,论述了实事求是思想的发展历程,邓小平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的进步;江泽民提出与时俱进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求真务实的探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规律;习近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开拓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其次,总结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取得的经验教训。第三部分,论述坚持实事求是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坚持实事求是思想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黄家茂[4](2010)在《从“结合”的视角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中研究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实践以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从"十大结合"的视角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胡金凤[5](2006)在《试论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实事求是观》文中研究指明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和哲学基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的灵魂。邓小平、江泽民不仅继承了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而且给它赋予了更多的时代特色,使之更加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王立新,王璐[6](2006)在《论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现实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条思想路线,不断提高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认识,对于我们弄清实用主义的实质,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自觉遵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步伐,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毕国明[7](2005)在《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文中研究指明精髓是指贯串一切的、内在的能赋予理论生命力的东西,是理论体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胡锦涛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加强理论武器和推进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

王观松[8](2004)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探索》文中认为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从而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因为它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的的方向。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勇于探索、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整体性上探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 论文由导言和五章以及结束语组成。 导言部分主要论述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重大意义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方法论问题。 正文部分。第一章主要探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及其地位。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他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面对新的历史条件的机遇和挑战,怀着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经过长期的深入考验得出的重要结论。第二章主要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即“四个最”。(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坚持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三章主要介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内容,即对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作深入展开。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深刻的理论性、现实的实践性、鲜明的阶级性、丰富的历史性、严密的整体性等理论特色。第四章主要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主题。在本章中,首先介绍了学术界对主题的不同看法,然后提出本人对主题的见解并作出论证。第五章主要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坚持执政为民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纪伟昕[9](2004)在《江泽民党建理论创新的总体思路研究》文中认为江泽民党建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深刻总结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治党治国治军的新鲜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丰富的历史经验,并根据时代的主题和世界发展的新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新任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实际需要,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深入研究江泽民党建理论创新的总体思路,应当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根本要求,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远指导意义,进一步澄清各种思想疑惑,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站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以历史的、现实的、世界的和未来的宽广眼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着重研究探讨了江泽民党建理论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总体思路。全文除导论和结束语之外,主体部分由四篇共九章组成: 第一篇,从长期思考和准备、提出和基本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清晰、详实地介绍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形成和发展过程。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时代主题和世界发展变化的大背景、国内发展的新条件和实践基础以及党的历史方位和党建新课题的探索与实践。包括第一、二章。 第二篇,着重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具体地阐发了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科学内涵,分析了“三个代表”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提出“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是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先进性。包括第三、四章。 第三篇,论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着重论证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整体推进党建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的指导思想。包括第五、六章。 第四篇,着重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新世纪“建设什么样的党”的独创性理论。以比较厚重的篇幅,系统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回答“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重点突出理论创新的七个基本点。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出发,独特地回答了要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必须进一步澄清的三个思想疑惑问题。包括第七、八、九章。

郭庆宽[10](2003)在《建设部门如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中认为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好建设部门各项工作,就是要按照中央要求,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进俱进这个精髓,在建设行业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思想上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在行动上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切实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建设工作的各个方面,推动建设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二、论实事求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实事求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用主义吗?——国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用主义”误读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外国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用主义误读
二、国外的“质疑之声”与中国的“理论立场”
    (一)部分国外学者的质疑与反对
    (二)党的历届领导集体的驳斥
三、评国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用主义误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
    (二)应明辨实事求是与实用主义的本质区别
    (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立场”

(2)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其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2.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内涵
    2.1 物质世界的辩证运动
        2.1.1 普遍联系的事物以对立统一的方式运动和发展
        2.1.2 在事物的发展程度上呈现出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
        2.1.3 唯物的否定性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活的灵魂
        2.1.4 辩证范畴是对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的把握
    2.2 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辩证统一
        2.2.1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2.2.2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2.3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3.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当代发展
    3.1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3.1.1 辩证处理“一化三改”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3.1.2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十大关系”和“两对矛盾”辩证探索
    3.2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3.2.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关系
        3.2.1.1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历史
        3.2.1.2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握国情和制定政策
        3.2.1.3 把党的思想路线贯穿于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
        3.2.2.1 发展才是硬道理
        3.2.2.2 在发展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3.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辩证发展的有机体系
    3.3 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3.3.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与时俱进
        3.3.1.1 与时俱进是发展、改革、开放的辩证统一
        3.3.1.2 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坚持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3.2 以党的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3.3.2.1 以党的建设为基础推进经济建设
        3.3.2.2 以党的建设为基础推动政治建设
        3.3.2.3 以党的建设为基础推动文化建设
    3.4 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3.4.1 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制定发展战略
        3.4.1.1 实事求是地把握世情国情党情
        3.4.1.2 以与时俱进精神制定发展战略的思想进路
        3.4.2 辩证的创新的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
        3.4.2.1 发展要义的辩证思想
        3.4.2.2 以人为本的辩证思想
        3.4.2.3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辩证思想
        3.4.2.4 统筹兼顾的辩证思想
    3.5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3.5.1 实事求是地把握和开创新时代
        3.5.1.1 开创新时代是对新的历史方位的辩证思考
        3.5.1.2 开创新时代是对矛盾运动的辩证把握
        3.5.2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总体内涵
        3.5.2.1 “两个一百年”和“四个伟大”的关系
        3.5.2.2 “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关系
        3.5.2.3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关系
        3.5.2.4 “四个自信”和“四个意识”的关系
        3.5.3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
        3.5.3.1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3.5.3.2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3.5.4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辩证升华
        3.5.4.1 “一带一路”是联系中国与世界的纽带
        3.5.4.2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智慧的辩证升华
4.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当代价值
    4.1 指引社会进步的世界观
    4.2 观察当代世界发展的认识工具
    4.3 实践和谐社会的辩证方法论
    4.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改革开放以来实事求是思想发展历程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0.1.1 选题目的
        0.1.2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
    0.4 创新点
1 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理论基础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1.1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内在要求
        1.1.2 冲破“两个凡是”的内在要求
        1.1.3 改革开放的现实需要
    1.2 实事求是思想的理论基础
        1.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事求是思想的阐述
        1.2.2 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思想的阐述
    1.3 实事求是思想的内涵
        1.3.1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3.2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1.4 实事求是思想的特征
        1.4.1 时代性
        1.4.2 民族性
        1.4.3 世界性
2 改革开放以来实事求是思想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2.1 改革开放以来实事求是思想的发展历程
        2.1.1 邓小平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78 年-1992 年)
        2.1.2 江泽民与时俱进的“三个代表”(1992 年-2002 年)
        2.1.3 胡锦涛求真务实的科学发展(2002 年-2012 年)
        2.1.4 习近平真抓实干的治国方略(2012 年以来)
    2.2 坚持实事求是思想取得的经验总结
        2.2.1 坚持实事求是思想取得的正面经验的总结
        2.2.2 违背实事求是思想的教训
3 坚持实事求是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3.1 坚持实事求是思想的理论意义
        3.1.1 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3.1.2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2 实事求是思想的实践意义
        3.2.1 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3.2.2 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3.2.3 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3.2.4 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从“结合”的视角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 实事求是与与时俱进的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观
2 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全局观
3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产力观
4 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的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全面观
5 效率与公平的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目标观
6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观
7 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的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建设观
8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执政观
9“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开放观
1 0 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体观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一、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重大意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
        2.国内理论界对本课题的研究
        3.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意义
    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方法论
        1.把握课题研究方法论的意义
        2.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三个视角
第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及其地位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
        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背景、根据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地位
        1.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2.在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上的地位
        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三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内容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1.关于党的思想路线
        2.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勾画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蓝图
        4.强调发展首先是发展生产力
        5.坚持以改革推动发展
        6.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7.关于国际战略
        8.关于党的建设
        9.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理论特色
        1.强烈的时代性
        2.深刻的理论性
        3.现实的实践性
        4.鲜明的阶级性
        5.丰富的历史性
        6.严密的整体性
第四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主题
    一、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主题的讨论
        1.几种不同的学术观点
        2.本人对上述观点的评价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主题
        1.主题的科学提法及其依据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回答的基本问题
第五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精神实质
    一、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1.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
        2.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3.坚持与时俱进的特征
    二、坚持党的先进性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要求
        1.党的先进性贯穿于我们党的全部实践
        2.党的先进性体现在理论创新的全过程
        3.党的先进性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每一个代表中
    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
        1.坚持执政为民是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2.坚持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3.坚持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的属性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的新阐发
结束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理论体系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阶级基础要求发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基础要求发展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基础要求发展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群众基础要求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9)江泽民党建理论创新的总体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 选题的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架构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形成过程
        一、 长期思考和准备阶段(十三届四中全会-2000.1)
        二、 提出和基本形成阶段(2000.2-2001.6)
        三、 完整的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阶段(2001.7-2002.11十六大)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一、 时代主题和世界发展变化的大背景
        二、 国内发展的新条件和实践基础
        三、 党的历史方位和解决党建新课题的探索与实践
第二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第三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一、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内涵阐发
        二、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涵阐发
        三、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内涵阐发
    第四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及其精神实质
        一、 “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二、 “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是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先进性
第三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五章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一、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二、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三、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二、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三、 整体推进党建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的指导思想
第四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第七章 面向新世纪“建设什么样的党”的独创性理论
        一、 “建设什么样的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根本问题
        二、 党的建设总目标的最新概括
        三、 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深化的重要标志
    第八章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建设党”的理论创新
        一、 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二、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和基本要求
        三、 从制度体系上完善和发展民主集中制
        四、 进一步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
        五、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培养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高素质人才
        六、 “固本强基”,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七、 贯彻“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努力培育新的优良党风
    第九章 进一步澄清思想疑惑,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为何还说是完整的科学体系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 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党称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并吸收私营企业主等新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入党,是否意味着党的性质的蜕变
        三、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建设纲领并写入党章总纲,是不是与社会民主党的纲领相混同
结束语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不懈地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四、论实事求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用主义吗?——国外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用主义”误读述评[J]. 赵鸣歧,郑国玉.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9(12)
  • [2]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其价值[D]. 梁昊.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5)
  • [3]改革开放以来实事求是思想发展历程及意义[D]. 位利平. 辽宁大学, 2018(04)
  • [4]从“结合”的视角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J]. 黄家茂. 池州学院学报, 2010(05)
  • [5]试论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实事求是观[J]. 胡金凤.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 [6]论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现实意义[J]. 王立新,王璐.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 [7]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A]. 毕国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高校(上), 2005
  •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探索[D]. 王观松. 武汉大学, 2004(11)
  • [9]江泽民党建理论创新的总体思路研究[D]. 纪伟昕.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3)
  • [10]建设部门如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J]. 郭庆宽. 文明与宣传, 2003(12)

标签:;  ;  ;  ;  ;  

论实事求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