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糖浆新技术

玉米糖浆新技术

一、玉米制糖稀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冯国郡[1](2013)在《甜高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高光效种质生理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对72份甜高粱种质资源从表型和分子水平上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并对其光合生理生化特性、高光效种质的生理机制等进行研究,以期为甜高粱新品种选育和栽培生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指标,主要结果如下:1、表型性状分析表明,14个质量性状中粒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6333,幼苗色和结实形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为0,平均为0.7460;10个数量性状中穗长、茎粗、锤度、单穗粒重、单株杆重、出汁率、千粒重、株高、穗重、生育期都存在较大的变异,变异系数幅度为7.85%-53.01%,各性状多样性指数均较大,平均2.0061;穗长的多样性指数最大,为2.1383,生育期多样性指数最小,为1.7331,表明新疆现有甜高粱资源拥有丰富的表型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将72份资源划分为四大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选育高产高糖甜高粱品种时,注意选择植株高大、节数多,茎杆粗壮的品种,同时也要兼顾生育期和锤度,而籽粒性状和籽粒产量与产量关系不大,无需过多关注。2、从50对SSR引物中筛选20对条带清晰、重复性良好的引物。共检测到91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可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目为2-5个,平均为3.45个。多态性信息量(PIC)的变动范围为0.2859-0.6652,平均为0.5057。72份甜高粱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2001-1.000,平均值为0.5599。UPGMA聚类分析将72份材料划分为A、B两大群,A群包括69份材料,而A群又被分成从Ⅰ到Ⅺ共11个亚群,B群包括3份材料,农艺性状近似的大多被聚到同一类群。3、甜高粱生物产量与灌浆期净光合速率(Pn)达极显着相关(R=0.933),与PEP羧化酶活性(PEP)、叶面积指数(LAI)达显着相关(R=0.775,0.743),与其他性状未达到显着相关;含糖锤度与Pn、蒸腾速率(Tr)、PEP、LAI达显着相关(R=0.685,0.679,0.747,0.691),与其他性状未达到显着相关;籽粒产量与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着水平。筛选出“LT05”、“LT02”、“新高粱3号”、“MN-94”为高产、高糖、高光效甜高粱种质。可以将甜高粱灌浆期叶片Pn作为选择高光效种质的一个有效指标。4、甜高粱种质Pn、Tr、Gs、胞间CO2浓度(Ci)呈极显着差异,变异系数在29.98%-66.21%间;相关分析表明,生物产量与抽穗期Pn、Gs达极显着相关,与Tr达显着相关。早中晚熟高光效种质基本表现出Chla、Chlb、Chl、氮含量(LNCa)、总蛋白含量(TP)、PEP、LAI显着高于低光效对照。抽穗期净光合速率与Chl呈极显着相关,与Chla、Chlb呈显着相关。新疆甜高粱种质具有丰富的光合生理多样性。除继续将抽穗期叶片Pn作为选择指标外, Gs、Tr、Chl、Chla、Chlb、 PEP、LNCa、TP可作为甜高粱高光效育种的生理生化指标。5、新高粱3号与TLF-1灌浆期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新高粱3号Pn日均值高于TLF-1,且经历“午休”时间较短;甜高粱Pn控制因子在不同时段表现不同,上午影响Pn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造成,下午影响Pn降低主要原因为气孔因素影响。相对空气湿度(RH)、叶片温度(Tleaf)、Tr、Ci、Gs与Pn的日变化呈显着相关,对净光合速率起直接主要作用。新高粱3号灌浆期光合“午休”持续时间短,净光合速率高,是其高产高糖的重要原因之一。6、新高粱3号生育期间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呈“抛物线”曲线,在抽穗期达到最高值。对新高粱3号生育期间的Pn直接影响的顺序为大气CO2浓度(Ca)>光合有效辐射(PAR)>Ci。Ca和PAR为起直接作用的生态因子,Ci为主要生理抑制因子,通过间接作用影响生理因子Gs、Tr的变化,从而影响Pn的变化。7、盐碱地甜高粱生育期间Pn、Tr、Gs、Ci、水分利用效率(WUE)、叶绿素SPAD值的均值均低于正常地,差异达极显着水平,生育后期更为显着。盐碱地新高粱3号、新高粱9号的生物产量分别低于正常地57.8%和76.5%,含糖锤度分别低于正常地38.5%和100.0%。盐碱条件下,2品种的Pn与PAR、Ta、Ca达极显着和显着相关,与其它因子间相关不显着。新高粱3号耐盐碱能力强于新高粱9号。在中度盐碱地种植甜高粱,其光合性能、生物产量及品质与正常壤土地相比显着下降。利用盐碱地种植甜高粱除选择合适的耐盐碱品种外,还应注重种植效益和土地质量保护等生态效益。

朱世桂[2](2012)在《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文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保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日愈强烈,我国进入了更加依靠现代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要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必须有完善的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来保障,但我国历史形成的农业科技体制弊端,如条块分割,农科教分离、科技经济脱节、缺乏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从历史的视角来研究探索农业科技体制形成与改革创新方略,为农业科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和现实参考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体制是科技活动的组织体系、管理形式和组织运行机制等的总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颁布《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体制问题一直是科技界讨论关注的热点。围绕农业科技体制人们在讨论中比较关注农业科技体制的弊端、运行障碍及其克服的办法,至于当前科技体制是如何形成、特点如何、体制问题的根源如何产生、国家在构建科技体制过程中有那些经历、受哪些因素影响、产生了哪些启示等,探讨不够全面系统,历史性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也比较零散。农业科技体制一般涉及到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内容,本论文以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为研究对象,以20世纪这一百年为经度,以各时期科技体制的主要内容为纬度,面对前人较少涉及制度层面的科技体制形成及发展本因研究的缺憾,基于历史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本文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一百年来的变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将体制百年变迁分为四个重要时期,并对各时期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分析了不同国家科技体制模式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并阐述了国情、政府政策等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一些特点、历史启示,最后提出了未来农业科技体制完善发展的战略对策。第一,分析中国农业科技体制萌芽初创时期(1897--1937年)体制化过程与创立情况,得出中国农业科技体制是在近代社会力兴改革变法的政治环境、振兴实业改良传统农业的经济环境、开始重视科技引进西方农学的科学文化氛围下创建产生。来自政府和社会两方面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动力量,以立农报、兴农学,引进西方农业科技;以设农政,建机构,开展农事试验研究,奠定体制化的组织基础;以组社团,促交流,颁布《中央及地方农事试验场联合办法》等规章,构建了农业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和农科组织基本框架,在组织管理上逐渐将农业科研管理逐渐从农业生产行政管理中独立出来,组织机构日渐发展,形成我国农业科技体制雏形。第二,重点描画了1937年以后国统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日占区不同区域农科体制形成及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曲折发展。国统区为了适应战时经济需要,原中央所属的农业科研机构与地方农业试验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建立了以工作站为代表的一套农业推广制度,以及统一合作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通过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设立边区农科机构组织,开展科技奖励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初步构建了注重技术试验推广应用的边区农业科技体制,为解放后创建新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奠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和建设经验。日占区日伪从强化殖民统治出发,优先开展见效快生产上急需的应用性研究,建立了一批农事试验机构,构建了科研计划目标明确、组织结构较为完整、设施相对配套齐全的日伪农业科技体制,为东北等地解放后农业科技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三,按1949—1957年和1958—1978年两个阶段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当代农业科技体制重新构建与波动调整的历史内容,分析了组建独立的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县建“四级农科网”等新的农业科教体制形成过程,肯定了在集中型计划管理体制下协作攻关科技组织方式的制度合理性,梳理了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调整的历程,探讨了农业科技高度集中的计划性管理方式、农科组织体系隶属关系多样、科技体系条块分割、重复分散的历史成因。第四,全面回顾总结了1978年起我国改革开放后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践及成效,既反映了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引导科技面向经济建设的成效,又对以科技拨款方式转变为主的科技运行机制改革等政策实施后,基础性、公益性特点的农业科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体制改革的矛盾与困惑,进行了客观描述等。第五,历史地探析了美国、日本、前苏联等不同国家的科技体制模式及其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作用。第六,运用综合集成等方法,总结了百年来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历史演变特点,和从资源禀赋与基本国情、社会政治环境和政府政策、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特点、市场需求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等方面探讨了其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发展的影响。最后归纳了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主要历史经验与启示,分析梳理了当前农业科技体制的现状与主要问题,基于历史与现实探讨了未来我国农业科教体制建设的基本原则,提出完善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战略思路,建议侧重在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农业科技管理协同创新、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建立官民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制、建立健全多元价值的科技评价制度等,将为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提供历史科学的参考依据。

倪文霞[3](2012)在《红薯渣膳食纤维的改性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薯渣是红薯淀粉加工企业的主要副产品,目前除少部分用作饲料外,其余的都被当做废料丢弃。红薯渣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防止便秘、预防结肠和直肠癌、防止痔疮、预防冠心病等功能,是值得开发利用的食品原料。红薯渣膳食纤维口感粗糙,食用时难以下咽。本研究以红薯渣为原料,进行资源全利用,采用纤维素酶和挤压技术对红薯渣进行改性;从流变学角度对红薯渣-小麦粉混合粉面团的粉质特性、拉伸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感官评定角度对红薯渣面条和饼干的制作方案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了改性方式、红薯渣的添加量等因素对面条和饼干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红薯渣经过纤维素酶改性后,其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达到20.91%;而经挤压技术改性后其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19.23%;通过对2种改性红薯渣在面条和饼干中的应用研究,得出酶解改性红薯渣应用于食品时,其效果优于挤压改性红薯渣。在此基础上,研究纤维素酶改性红薯渣对面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酶解红薯渣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的分之特性随之下降;混合粉的拉伸特性随着酶解红薯渣添加量的增加而变差,导致混合粉面团的加工性能下降。通过应用研究试验最终获得了效果优良的红薯渣面条和红薯渣饼干。红薯渣面条的最佳配方为:酶解红薯渣的添加量为11%、食盐的添加量为0.25%、海藻酸钠的添加量为0.35%。红薯渣饼干的最佳配方为:酶解红薯渣30%、白砂糖30%、碳酸氢铵0.6%、起酥油30%、小苏打0.4%,鸡蛋5%,食盐0.6%。焙烤条件为180℃,8min。

张冰[4](2010)在《新疆甜菜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甜菜是我国主要糖料作物之一。发展甜菜生产、促进甜菜产业发展对于我国食糖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均衡发展,满足不断增长的食糖市场需求具有深远意义。新疆是我国糖料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新疆制糖行业是自治区最大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之一,对解决自治区“三农”问题,增加自治区农民收入,解决自治区职工就业,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满足未来糖料需求增长的需要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同时在甜菜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研究、探索和解决。因此,开展新疆甜菜产业发展研究,对于总结新疆甜菜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实现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调研、收集统计相关数据,掌握了大量详实的信息,运用产业经济学等理论,针对新疆甜菜产业发展的历史演变和现实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分析。归纳描述了新疆甜菜产业发展动态、生产组织形式、产业化进程和制糖企业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详解实证了新疆甜菜生产的比较效益情况,对甜菜、棉花、玉米、小麦等4种作物的成本收益数据进行了量化对比分析,分析了新疆甜菜生产的比较优势条件和重要的市场地位。探讨了影响新疆甜菜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在甜菜生产和制糖加工两个层面上的主要表现。通过研究分析认为,新疆具有发展甜菜产业良好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甜菜产业发展的潜力较大,甜菜产业在调整中发展,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重要的市场地位和较高的比较效益。但是存在着甜菜生产成本较高、高产与低糖的矛盾突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加强等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采取产业向优势地区集中、适度稳定发展规模、加强产业化经营、统筹兼顾制糖企业与甜菜种植者的利益关系、提高机械化水平、强化自主创新研发能力等对策措施,切实推进甜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刘平[5](2008)在《固态发酵甘薯渣获取膳食纤维工艺及设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甘薯渣是淀粉加工副产物,是潜在的膳食纤维(DF)源,但多数被丢弃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本文旨在研究裂褶菌固态发酵甘薯渣获取DF的工艺技术和发酵设备以提升甘薯渣使用价值,主要结果如下:为了准确测定甘薯渣发酵型DF含量,对国际标准方法进行改进。使用具塞刻度试管作为酶反应容器,样品酶解前微波高火1 min,选用玻璃棉助滤。改进方法的DF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小于6%,总膳食纤维(TDF)、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和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回收率分别为99.6%、98.8%、103.7%,可用于甘薯渣发酵型DF的测定。对摇瓶发酵条件及DF降解与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发酵条件优化结果为:麸皮添加4%,含水量70%,菌龄4 d,接种量10%,培养时间16 d。在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下,TDF、IDF和SDF平均含量分别达70.5%、54.6%、15.9%。降解与转化机理为:甘薯渣能诱导裂褶菌产生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降解木质纤维素,淀粉酶活在发酵过程中逐渐升高,淀粉在发酵前12 d被降解93.8%,并以还原糖的形式被菌体利用。发酵产物的DF是甘薯DF和菌体DF的复合,IDF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对发酵放大过程中菌丝穿透以及5L反应器发酵放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单个菌丝生长点在基质内的最大穿透速度能达到15.673 mm/d。条件为:物料粒度分布为(250-425)μm含18.5%、(425-850)μm含45.8%、(850-2000)μm含13.9%、其它大小的颗粒含21.8%、含水量65%、装料系数69%、温度27℃、自然光照。在最大菌丝穿透速度的条件下,接种搅拌,基质内部多个位点的菌丝同时向基质各方向穿透,菌丝可在3 d长满基质。5 L发酵过程为:表层物料含水量逐渐减少,发酵使得器壁出现液珠,物料体积逐渐减小,基质内部平均温度高于装置外环境温度。依据放大发酵研究结果设计70 L固态发酵反应器。反应器的设计具有在线检测和反馈控制的优点,适用于块茎类残渣的丝状真菌固态发酵放大。本论文研究初步证明了利用裂褶菌固态发酵对甘薯渣深加工方式的可行性,为目前甘薯渣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邓增惠[6](2000)在《玉米制糖稀新技术》文中认为

兰峰[7](1997)在《玉米面加工糖稀技术》文中指出 目前,糕点加工日益增多,糖稀需求量大。50公斤玉米面可制出45公斤糖稀的新技术,方法简单、投资少,两人操作一天可制出首批产品,月利1000元以上,糖渣废料又是猪的好饲料,是一条十分稳当而又适合家庭经营的致富好门路。现将其加工技术介绍如下: 一、设备:大锅、大缸、温度计、白布口袋。 二、原料:玉米面,淀粉酶。玉米面

李现华,欧阳明君,范艳华,赵秋义[8](1996)在《组织实施生态农业建设 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沈丘县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经过近二年的实施,已初见成效,充分显示了生态农业的巨大潜力。据统计,199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6.77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8.04亿元,其中农业产值8.86亿元,比1993年增长39.68%。 生态农业就是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

朱然[9](1990)在《我省民办农业科技机构发展现状及建议》文中认为 近年来,我省农业民办科技机构亦有很大发展。这种新的科技、经济体制模式一出现,即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由于它系“民办、民营、民有”,具有经营灵活、服务及时、分布广泛、专业类型多、适合当前家庭经营等特点,是国家科技机构不可缺少的补充,亦是推动农村科技进步、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农业和工业生产相比,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周期长等特点,它的发生、巩固和发展,必将有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大量事实证明:只

刘善政[10](1986)在《用玉米、甘薯、谷米制饴糖新方法》文中认为 饴糖俗称糖稀,它主要由麦芽糖、葡萄糖和糊精等营养物质组成的食用糖料。其味甜、易于消化、易于吸收,适宜于小孩和老人食用。用饴糖加工制成的麻糖、灶糖、果酥、花生糖等、则是我国传统特产,很受广大群众欢迎,久历不衰。鉴于饴糖中的麦芽糖、葡萄糖具有吸湿性能,由它加工制成的食品能防止干燥、变硬、并保持良好的口感。因此,饴糖是糕点、糖果、果酱、罐头等制品中必不可少的原料。可以确认,在我国发展饴糖生产,具有以下优势:1.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饴糖的应用范围必将愈来愈广,其

二、玉米制糖稀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制糖稀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甜高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高光效种质生理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及现状
        1.2.2 高粱(甜高粱)种质资源及多样性研究现状
        1.2.3 高光效育种研究进展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1 甜高粱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1.3.2 SSR 引物的筛选
        1.3.3 应用 SSR 分子标记分析甜高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1.3.4 根据表型分析和 SSR 标记聚类分析的结果明确遗传关系
        1.3.5 甜高粱种质资源的光合生理参数研究及数据库建立
        1.3.6 筛选甜高粱高光效种质资源
        1.3.7 高光效与非高光效种质的形态、生理特征比较
        1.3.8 中度盐碱地甜高粱光合特性等研究
第2章 甜高粱种质资源在新疆的多样性表现及聚类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试验方法
        2.1.4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甜高粱种质资源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2.2 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2.3 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2.2.4 主成分分析
        2.2.5 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2.3 讨论
第3章 新疆甜高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 SSR 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引物筛选
        3.2.2 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
        3.2.3 72 份甜高粱种质的 UPGMA 聚类分析
        3.2.4 甜高粱核心种质及其杂交组配方案
    3.3 讨论
        3.3.1 SSR 分子标记等位基因信息
        3.3.2 分子水平聚类结果与基于农艺性状分类的关系
        3.3.3 聚类结果的利用
第4章 甜高粱种质资源的光合特性多样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田间设计
        4.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甜高粱种质的光合生理特征参数多样性分析
        4.2.2 不同熟期材料的光合生理参数分析
    4.3 讨论
第5章 甜高粱光合生理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5.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5.1.3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甜高粱品系叶片光合生理参数的比较
        5.2.2 不同甜高粱品系叶片生理特性的比较
        5.2.3 9个甜高粱品系的产量、含糖锤度及形态性状差异
        5.2.4 甜高粱品系的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含糖锤度与光合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5.3 讨论
        5.3.1 甜高粱生物产量与净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
        5.3.2 甜高粱含糖锤度与净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
        5.3.3 高光效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第6章 高光效甜高粱抽穗期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与田间设计
        6.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甜高粱种质的光合生理参数多样性
        6.2.2 甜高粱生物产量、锤度与抽穗期净光合速率等相关关系
        6.2.3 不同熟期种质的主要光合生理指标
        6.2.4 高光效种质形态和农艺性状
        6.2.5 抽穗期净光合速率与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相关关系
    6.3 讨论
第7章 甜高粱净光合速率等光合指标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7.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主要环境因子日变化
        7.2.2 甜高粱灌浆期叶片光合作用特征参数日变化
        7.2.3 甜高粱净光合速率与影响因子的相关分析
        7.2.4 甜高粱净光合速率与影响因子的偏相关及通径分析
    7.3 讨论
第8章 新高粱 3 号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
    8.1 材料与方法
        8.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8.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8.1.3 数据处理
    8.2 结果与分析
        8.2.1 新高粱 3 号生育期间主要环境因子变化
        8.2.2 新高粱 3 号生长期间光合生理因子的变化
        8.2.3 新高粱 3 号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8.2.4 新高粱 3 号净光合速率与生理生态因子的通径分析
    8.3 讨论
第9章 盐碱地甜高粱光合特性及农艺性状变化的研究
    9.1 材料与方法
        9.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9.1.2 叶片光合特性的测定
        9.1.3 数据处理
    9.2 结果与分析
        9.2.1 2种类型下田间微气象因子
        9.2.2 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
        9.2.3 蒸腾速率(TR)的变化
        9.2.4 气孔导度(GS)的变化
        9.2.5 胞间 CO2 浓度(CI)的变化
        9.2.6 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
        9.2.7 叶片叶绿素 SPAD 值的变化
        9.2.8 物候期及产量等农艺性状变化
        9.2.9 甜高粱净光合速率与影响因子的相关分析
    9.3 讨论
第10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2.1 科技组织体系方面
        2.2 我国科技体制转型与改革政策方面
        2.3 农业科技体制建设、改革建议方面
    三、研究理论、方法与资料来源
        3.1 相关理论
        3.2 研究方法
        3.3 资料来源
    四、论文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五、论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初创时期(1897—1937)
    1.1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创建的历史背景
        1.1.1 清末中国社会政治背景
        1.1.2 改良传统农业对科技体制化的客观需要
    1.2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化萌芽
        1.2.1 立农报、兴农学,引进西方农业科技
        1.2.2 设农政,建机构,尝试农事试验研究
        1.2.3 农业科技体制化的前期探索
    1.3 中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的创立
        1.3.1 组建专门学术社团,促进农学交流机制
        1.3.2 广设农业科研机构,构建农业科技体系
        1.3.3 研究与推广结合,探索服务农业生产的科技运行机制
        1.3.4 设立奖励制度,培育农学人才激励科技活动
第二章 农业科技体制曲折发展时期(1937—1949)
    2.1 国民政府农业科技体制调整与重建
        2.1.1 变动频繁的国民政府农业管理机构
        2.1.2 国家农业研究机构调整
        2.1.3 农业推广与地方农业试验机构调整
        2.1.4 大学设立的农业研究推广机构
        2.1.5 战时统一合作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2.1.6 战后民国政府农业科技体制复员重建
    2.2 战争期间根据地和解放区农业科技体制
        2.2.1 确立发展农业科技的重要地位
        2.2.2 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2.2.3 设立边区农科机构组织
        2.2.4 边区农业科技体制雏形
    2.3 日伪政府农科体制概况
        2.3.1 “满铁”名义下日伪政府农科体制由来
        2.3.2 日伪“满洲国”的农业科技体制的形成
        2.2.3 日伪“满洲国”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2.2.4 日伪侵略华北地区时的农业科研机构及活动
        2.2.5 日伪的农业科技体制特点
第三章 当代农业科技体制调整与重构时期(1949—1978)
    3.1 新中国农业科技体制重构阶段(1949—1957)
        3.1.1 接管重组农业科研机构
        3.1.2 组建独立的农业高等院校
        3.1.3 筹建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3.1.4 从上至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
        3.1.5 适应计划经济的农业科技体制基本确立
    3.2 农业科技体制调整巩固阶段(1958—1966)
        3.2.1 大跃进背景下农业科技机构规模扩张
        3.2.2 加强农业高校科研,科研机构精简恢复
        3.2.3 农业科技管理独立建制,两级农科组织体系形成
    3.3 农业科技体制整顿变化阶段(1966-1978)
        3.3.1 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精简和下放
        3.3.2 农业科技计划的协作攻关
        3.3.3 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的建立
    3.4 解放三十年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简要分析
第四章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时期(1978—2007)
    4.1 农业科技体制恢复与改革准备阶段(1978—1985)
        4.1.1 农业科研机构的恢复与调整
        4.1.2 专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健全
        4.1.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酝酿和准备
    4.2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探索阶段(1985—1995)
        4.2.1 启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4.2.2 进行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践
        4.2.3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体制改革探索
    4.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日渐深化阶段(1996—2007)
        4.3.1 酝酿科研机构和农业高校体制改革
        4.3.2 农业科研机构转制分类改革
        4.3.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成效分析
        4.3.4 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探索
第五章 不同体制模式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发展的影响
    5.1 世界主要国家科技体制模式及其特点
        5.1.1 分散多元的美国模式
        5.1.2 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
        5.1.3 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日本模式
    5.2 日本模式对我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化的影响
        5.2.1 后来居上的日本农业科技
        5.2.2 取经日本的方式——翻译、留学、考察、聘教员
        5.2.3 农业科技体制化过程中取经日本的主要内容
    5.3 美国模式对民国时期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5.3.1 美国农业科技体制的形成与特点
        5.3.2 民国时期美国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5.3.3 仿效美国农业科技体制过程中的历史局限
    5.4 苏联模式对我国当代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5.4.1 学习苏联的时代背景
        5.4.2 考察苏联科学技术和农业科技体制
        5.4.3 苏联对我国当时农科体制构建的影响
第六章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特点及动因
    6.1 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主要特点
        6.1.1 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形成的特点
        6.1.2 农业科技组织体系的变化特点
        6.1.3 农业科技运行机制变化特点
    6.2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2.1 农业资源禀赋与基本国情的影响
        6.2.2 社会政治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影响
        6.2.3 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特点的影响
        6.2.4 市场需求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第七章 中国未来农业科技体制发展战略的思考
    7.1 当前农业科技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7.1.1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基本状况
        7.1.2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主要问题
    7.2 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7.2.1 百年来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给我们的几点历史启示
        7.2.2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原则确定的三维视角
        7.2.3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7.3 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战略对策
        7.3.1 科学设计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7.3.2 强化农业科技管理协同创新机制
        7.3.3 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
        7.3.4 建立官民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制
        7.3.5 健全多元价值的农业科技评价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一) 历史文献类
    (二) 专着类
    (三) 论文类
    (四) 学位论文类
    (五) 电子文献类
附录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等成果情况

(3)红薯渣膳食纤维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1.1.1 膳食纤维的营养功能特性
        1.1.2 膳食纤维的开发利用现状
        1.1.3 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的应用
    1.2 红薯及红薯渣的开发利用现状
        1.2.1 红薯营养功能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1.2.2 红薯渣的开发利用现状
    1.3 面条开发现状
    1.4 饼干开发现状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红薯渣膳食纤维的改性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及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试验方法
    2.3 成分测定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红薯渣的成分分析
        2.4.2 料水比对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
        2.4.3 pH 对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
        2.4.4 温度对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
        2.4.5 酶用量对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
        2.4.6 酶解时间对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
        2.4.7 高品质红薯渣膳食纤维制备的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2.4.8 挤压技术改性红薯渣正交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性红薯渣在面条中的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工艺流程
        3.2.4 测定方法
        3.2.5 红薯渣面条感官品质评价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改性方式对红薯渣面条感官品质的影响
        3.3.2 不同比例混合粉面团流变学特性分析
        3.3.3 红薯渣的添加量对红薯渣面条品质特性的影响
        3.3.4 食盐的添加量对红薯渣面条品质特性的影响
        3.3.5 不同海藻酸钠的添加量对红薯渣面条感官品质的影响
        3.3.6 红薯渣面条工艺配方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性红薯渣在饼干中的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改性方式对红薯渣饼干感官品质的影响
        4.3.2 焙烤工艺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4.3.3 红薯渣的添加量对红薯渣饼干品质的影响
        4.3.4 疏松剂的添加量对红薯渣饼干感官品质的影响
        4.3.5 正交试验优化红薯渣饼干工艺配方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新疆甜菜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1.2.2 国外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动态
        1.2.3 研究的成果及动态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新疆甜菜产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2.1 新疆甜菜生产历史及现状
        2.1.1 甜菜生产的历史演变
        2.1.2 甜菜生产的现状
    2.2 新疆甜菜产业的发展动态
        2.2.1 甜菜产业发展中的生产组织形式
        2.2.2 甜菜制糖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2.3 甜菜生产的产业化
第三章 新疆甜菜生产的比较效益分析
    3.1 比较效益分析指标
    3.2 比较效益量化分析
        3.2.1 生产成本的构成及变化分析
        3.2.2 土地产出率变化分析
        3.2.3 每亩纯收益变化分析
        3.2.4 成本收益率变化分析
        3.2.5 新疆地区4作物的生产成本收益比较与分析
    3.3 比较优势条件分析
        3.3.1 自然条件
        3.3.2 科技优势
        3.3.3 产量优势
        3.3.4 公司+农户的订单形式
        3.3.5 政策扶持
第四章 影响新疆甜菜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
    4.1 甜菜生产问题
        4.1.1 甜菜高产与低糖的矛盾突出
        4.1.2 机械化作业覆盖不够,人力耗费偏多
        4.1.3 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创新成果较少
        4.1.4 产业化管理粗放,生产规模不稳定
        4.1.5 外国种子垄断经营,生产成本上升较快
    4.2 制糖加工问题
        4.2.1 较高的甜菜收购价格推高了制糖成本
        4.2.2 加工过程糖分损失较高
第五章 新疆甜菜产业发展方向和途径分析
    5.1 新疆甜菜产业发展方向
        5.1.1 甜菜产业应进一步向优势地区集聚
        5.1.2 控制甜菜生产规模稳定发展
        5.1.3 依据耕地资源禀赋适度发展
    5.2 新疆甜菜产业发展途径
        5.2.1 探索企业和甜菜种植户利益均衡发展的路径
        5.2.2 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人力资源耗费
        5.2.3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5.2.4 进一步加强产业化经营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固态发酵甘薯渣获取膳食纤维工艺及设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概述
    1.2 甘薯渣研究现状
    1.3 固态发酵研究进展
    1.4 裂褶菌概述
    1.5 课题思路的提出与设计
2 裂褶菌固态发酵甘薯渣中DF 测定方法的改进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裂褶菌固态发酵甘薯渣摇瓶工艺优化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裂褶菌固态发酵甘薯渣降解与转化机理研究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裂褶菌固态发酵甘薯渣放大过程研究及70 L 反应器设计
    5.1 材料
    5.2 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讨论
    6.1 DF 测定方法的改进
    6.2 发酵条件的优化
    6.3 降解与转化机理的探讨
    6.4 固态发酵放大过程研究
    6.5 固态发酵反应器的设计
    6.6 块茎类农作物残渣处理探讨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论文所用主要药品与设备名录

四、玉米制糖稀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甜高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高光效种质生理机制的研究[D]. 冯国郡. 新疆农业大学, 2013(11)
  • [2]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D]. 朱世桂.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1)
  • [3]红薯渣膳食纤维的改性及应用研究[D]. 倪文霞. 武汉工业学院, 2012(06)
  • [4]新疆甜菜产业发展研究[D]. 张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2)
  • [5]固态发酵甘薯渣获取膳食纤维工艺及设备研究[D]. 刘平.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6)
  • [6]玉米制糖稀新技术[J]. 邓增惠. 致富之友, 2000(01)
  • [7]玉米面加工糖稀技术[J]. 兰峰. 农村百事通, 1997(07)
  • [8]组织实施生态农业建设 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J]. 李现华,欧阳明君,范艳华,赵秋义. 河南农业, 1996(06)
  • [9]我省民办农业科技机构发展现状及建议[J]. 朱然. 河南科技, 1990(02)
  • [10]用玉米、甘薯、谷米制饴糖新方法[J]. 刘善政. 河南科技, 1986(06)

标签:;  ;  ;  ;  ;  

玉米糖浆新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