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中国赛道

2004中国赛道

一、2004中国轨迹(论文文献综述)

张泽明,丁慧霞,董昕,田作林,杜瑾雪[1](2021)在《俯冲带变质作用与构造机制》文中提出形成在汇聚板块边缘的俯冲带由俯冲岩石圈板块和上部岩石圈板块组成,具有不对称的热结构。俯冲岩石圈板块具有冷的地温梯度,而上部岩石圈板块具有热的地温梯度。俯冲板块的变质作用发生在5~15℃/km地温梯度下,可进一步划分为冷俯冲板块型(5~10℃/km)和热俯冲板块型(10~15℃/km),即西阿尔卑斯型和古巴型。俯冲带上板块的变质作用发生15~50℃/km地温梯度下,可进一步划为冷地壳型(15~25℃/km)和热地壳型(25~50℃/km),统称为科迪勒拉型。冷俯冲板块的变质作用是以大洋和大陆地壳岩石深俯冲到地幔,发生低温/高压及超高压变质作用为特征。所形成的低温/高压和超高压变质岩具有顺时针型P-T轨迹,其折返过程是以近等温或升温降压和部分熔融为特征。热俯冲板块型变质作用发生在年轻板块的正常俯冲和古老板块的平缓俯冲过程中。从大洋岩石圈初始俯冲到成熟俯冲,俯冲板块的地温梯度由热到冷,从热俯冲型转变成冷俯冲型。热俯冲板块的变质岩可具有顺时针型,也可具有逆时针型P-T轨迹,可以发生高温和高压下的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岩。俯冲带上板块的冷地壳型变质作用发生在构造挤压导致的加厚地壳环境,加厚的下地壳发生高温、高压麻粒岩相和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可具有顺时针和逆时针型P-T轨迹。加厚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浆和高密度的基性残留体(弧榴辉岩)。热地壳型变质作用发生在构造伸展导致的减薄地壳环境。由于强烈的幔源岩浆增生和软流圈上涌,下地壳发生高温或超高温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和部分熔融,所形成的变质岩可具有顺时针型或逆时针型P-T轨迹。在岩浆弧加厚地壳的伸展过程中,早先形成的高温和高压变质岩可以叠加超高温变质作用。俯冲带上板块的岩浆弧可能是超高温变质岩形成的最主要构造环境。上板块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可以形成大体积的花岗岩,由此导致新生地壳组成和成分的分异,是大陆地壳生长和成熟的重要机制。大陆碰撞造山带的加厚下地壳具有冷的地温梯度,可以发生高压麻粒岩和榴辉岩相变质作用。这些高级变质岩具有顺时针型P-T轨迹,在其折返过程中叠加中压、高温,甚至超高温变质作用。碰撞造山带下地壳的长期部分熔融可以形成不同成分的壳源花岗岩。

刘娜,余晔,张莉燕,王启花,马学谦[2](2021)在《2016—2018年西宁市颗粒物来源及输送差异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HYSPLIT模式计算了2016—2018年西宁市逐日72 h气团后向轨迹,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结合同期颗粒物PM10和PM2.5质量浓度数据,分析逐年和3年平均西宁市颗粒物输送特征及差异,运用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对影响西宁市PM10和PM2.5质量浓度的污染潜在源区及不同潜在源区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6—2018年,西宁市颗粒物最主要输送路径源自青海北部的聚类2、甘肃中部的聚类6和甘肃东部的聚类8,占同期总轨迹比例分别为28.1%、27.4%和27.5%;3年平均则源自青海北经青海东折回西宁的聚类2,占比45.3%.最主要输送路径对应颗粒物质量浓度最低,输送距离较短、垂直高度较低、气团移速较慢;影响气团由西北向偏东转变,3年平均则以西北气团为主.2018年源自甘肃经青海东至西宁的短距离输送处于突出地位,所含轨迹占总轨迹的比例高达49.6%.PM10和PM2.5主要输送路径和污染路径由较长距离向较短距离过渡,较长距离输送路径出现比例逐年较小.PM2.5/PM10小于0.3时,主要输送路径与PM10污染轨迹有很好的对应关系;PM2.5/PM10大于0.6时,主要输送路径与PM2.5污染轨迹有较好的对应关系.PSCF和CWT分析发现,影响西宁市颗粒物质量浓度的主要污染潜在源区分布在新疆南部和青海北部,对PM10质量浓度贡献大于100μg·m-3,对PM2.5质量浓度贡献大于45μg·m-3.潜在源区分布年变化差异明显,2016年最广,2018年最小.印度北部主要贡献源区虽分布范围逐年减小,但在2017年局部贡献增大,对PM10贡献超250μg·m-3,对PM2.5贡献超60μg·m-3.主要贡献区周边区域及西宁至兰州一带为中等贡献源区,对PM10贡献为50~100μg·m-3,对PM2.5贡献为15~45μg·m-3.

徐言[3](2021)在《北京市气溶胶物理光学特征及潜在来源分析》文中提出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气污染的背景以及气溶胶研究的意义,概述了卫星遥感气溶胶的发展历程,利用卫星遥感宏观观测分析我国气溶胶十年间的主要分布位置,以此确定研究区为北京市;其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地基数据,根据季节详细分析北京地区各物理、光学参数变化规律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北京地区十年间的气溶胶类别以及辐射效应变化;最后结合气象资料利用HYSPLIT模型,采用后向轨迹模式聚类、潜在源分析等方法,按季节分析大气污染变化过程,分别就六大污染物(PM2.5、PM10、SO2、NO2、O3及CO)的浓度变化规律模拟潜在污染源,为北京地区的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5年间北京地区AOD平均值2006年最高为0.97,2009年最低为0.70,十年间总的变化呈缓慢下降趋势。地表辐射强迫年平均为-84.3±11.52 w/m2,大气气溶胶年平均辐射强迫值为50.96±10.02 w/m2,大气层顶部辐射强迫年平均为-33.34±3.65 w/m2。十年间北京地区主要为粗模态与细模态混合存在,主要为强吸收性和中吸收性细模态大气颗粒物,几乎不存在非吸收性粗模态大气颗粒物,吸收与非吸收的混合型大气颗粒物中非吸收性粗细大小混合颗粒物同样较少。大气颗粒物以前向散射为主,散射相函数季节变化不明显。四季变化中,春季粗、细模态气溶胶粒子散射吸收的变化最多,其中吸收性混合型以及粗模态颗粒物占40%。夏季主要是非吸收性细粒子和弱吸收性细粒子气溶胶为主,四季当中强散射型细粒子含量为季节最高,受高温高湿影响O3含量明显增多。秋季的混合型气溶胶粒子少于春季,冬季由于城市供暖燃烧吸收型颗粒物增多,几乎不存在非吸收性气溶胶颗粒物。西北远距离输送一直贯穿四季,除夏季对北京地区影响较弱以外,其他季节的远距离输送基本均来自西北方向。本地源以及近距离输送在夏季和秋季占比较大。秋季和冬季西北远距离输送为主要风向,秋季轨迹污染物浓度最高。其中北京地区六项污染物PM2.5年平均值为80μg∕m3;PM10年平均值117μg∕m3。SO2年平均15μg∕m3;NO2年平均值54μg∕m3;O3年平均值为59μg∕m3;CO年平均1.2μg∕m3。一天当中SO2和O3约在中午或下午达到峰值,除SO2和O3之外其他污染物日变化规律均是从下午15点之后直至夜间浓度逐渐升高到峰值。全年SO2、CO几乎均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全年浓度月变化规律均为夏季低冬季高。春季PM10主要来自于外蒙古国,PM2.5主要来自于石家庄南部近距离输送,而NO2和O3的污染输送也主要来自于石家庄南部。夏季同样受石家庄南部区域近距离污染较多,远距离输送占比最少。PM10污染轨迹条数仅有PM2.5的一半。秋季虽然由京津翼南部近距离污染的轨迹最多,多为清洁轨迹,但来自这个方向的污染轨迹浓度较高,且主要NO2污染来自这个方向。秋季易受蒙古国东部大气颗粒物影响,这个方向传输的PM10约占PM2.5的一半,O3主要来自这个方向。冬季轨迹主要来自西部以及西北方向的远距离输送,这个方向的污染物主要为PM2.5,且浓度较高,其次PM10,冬季NO2远距离输送显着。近距离输送轨迹仅占22.78%,并且多为清洁轨迹。WPSCF与WCWT分析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能够更直观的表现对北京贡献较大的污染源区,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模型结果能够互相验证。综合以上分析,本文研究认为在污染产生过程中,周边城市的工业排放以及车辆、供暖燃烧都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人为活动污染控制不可忽视,因此,关注周边城市工业发展所带来的污染物,加强控制人为排放,并且关注西北方向远距离污染物输送,特别是在春季和冬季,这对后续能够针对性的进行污染防控以及制定相应的大气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赵爱华[4](2021)在《一种基于插值技术高精度计算稀疏网格地震定位中震源轨迹的方法》文中研究表明区域和全球地震定位越来越多地基于更接近实际的横向非均匀速度模型.速度模型主要来自于地震体波层析成像结果,分辨率不是很高.这样,模型宜于以稀疏网格剖分以减少计算时间和计算机内存需求.当剖分的模型单元较大时,基于射线追踪技术计算复杂介质地震定位中震源轨迹的方法——选取震源轨迹所经过单元节点(位于单元中心,称为震源轨迹节点)为轨迹参考点,利用最小走时树射线追踪方法计算绝对残差场中连接轨迹参考点的射线路径作为震源轨迹——计算结果误差较大,难以满足精定位需要.针对该问题,本文对其进行了改进:不将震源轨迹节点作为轨迹参考点,而是基于插值技术计算每个轨迹节点其法线点对(即该节点与其周围残差正负极性不同的相邻节点组成的点对中梯度绝对值最大的那对)间残差为零的点作为震源轨迹参考点.算例表明:和原方法相比,改进方法计算的震源轨迹更为精细,计算精度提高数十(线性插值)至数百倍(非线性插值),而计算效率基本保持在同一数量级,使利用震源轨迹进行直观、快速和高精度的区域或全球地震事件定位成为可能;壳幔界面反射纵波(PmP)对震源的约束和直达纵波(Pg)相似;同一台站PmP-Pg波到时差约束的震源轨迹对震源深度有很好的约束.

迟明善[5](2021)在《家用轮椅机械臂示教任务学习与轨迹自主生成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用轮椅机械臂式助老助残机器人是一种为应对当今日益严峻的老龄化社会而为老年人和残疾人开发的服务机器人,可辅助用户完成各种日常家居任务,从而帮助用户即使在无看护的情况下也能独立自主地生活。该类机器人因其同时兼顾了轮椅的快速移动性以及机械臂的灵活操作性,极大地拓展了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活动空间,而格外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但老年人和残疾人受限于身体机能或认知方面的缺陷,导致灵活地操控这类机器人为自己服务成为一个难题。他们迫切希望机器人能自主提供“快捷易用”且“符合用户操作规划”的辅助帮助,并且自己仍掌握操控的主动权。因此,本文以满足老年人和残疾人的使用需求为出发点,研究面向日常家居任务的示教任务学习与轨迹自主生成方法,从而控制机器人自主地完成各种任务。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还开发相应的机器人实验平台并开展典型的日常家居任务实验。成功获取日常家居任务的示教信息是开展基于示教的任务学习方法的前提条件。为此,本文在对日常家居任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亟需助老助残机器人辅助完成的典型家居任务及其完成动作序列;同时,针对以往获取的示教信息包含过多冗余操作或误操作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关键点的示教信息记录方法来获取示教信息并设计专用的界面来降低操作的难度。此外,本文还从示教轨迹的质量和示教过程两个方面提出示教信息获取方法的评价指标并开展典型家居任务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示教信息直接记录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能显着降低用户的操作难度和精神负担,特别适合于完成复杂繁琐、多步骤的日常家居任务的示教。日常家居任务的运动轨迹往往因其动作复杂且繁琐而无法直接用一个运动策略来表示,这就需要对示教轨迹进行分割从而提取其中的基本动作。针对人工分割示教轨迹时面临的操作繁琐、费时且难以准确分割等问题,本文提出采用非参贝叶斯方法中的贝塔过程自回归隐式马尔科夫模型(BP-AR-HMM)来对家居任务的示教轨迹进行自动分割,具体为在对示教轨迹依次进行欧拉角突变处理、改进版递推平滑滤波处理、多条示教轨迹对齐处理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BP-AR-HMM算法对示教轨迹进行分割,从而提取轨迹中所含的基本动作并为后续的动作学习与泛化奠定基础;同时,本文还对分割获得的基本动作进行属性判断并建立该机器人的示教任务库。拿水杯实验的分割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示教轨迹自动分割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在新环境下再现示教任务是助老助残机器人能成功辅助老年人和残疾人完成各种日常家居任务的关键。为了使机器人能在新环境下生成符合用户操作习惯的任务完成轨迹,本文提出基于改进版动态运动基元与动态人工势场(改进版DMPs-DPF方法)的轨迹自主拼接生成方法,即对任务完成序列中的技巧性动作直接依据目标物体位置的改变进行坐标平移变换;而对其中的转移性动作,本文则采用改进版DMPs-DPF方法来进行学习表述并在新环境下进行泛化,同时还考虑泛化路径上存在各种不同形状、大小障碍物的情况;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本文将泛化的转移性动作与平移的技巧性动作按示教动作次序进行拼接,从而生成新环境下示教任务的完整运动轨迹。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搭建轮椅机械臂式助老助残机器人实验平台。该平台由JACO机械臂、Xtion摄像头、Express电动轮椅和笔记本电脑组成,可根据用户的指令读取指定任务的示教信息并借助视觉系统获取新环境下目标物体的位置信息,同时自动生成该任务的完整再现运动轨迹。基于该实验平台,本文开展“进餐”和“拿水杯”两个典型的日常家居任务的示教实验,对本文提出的示教任务学习与轨迹自主生成方法进行验证与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辅助机器人快速完成各种日常家居任务,还能降低任务操作的难度并节省操作时间。相比于手动操作方式,该自主操作完成复杂的、多步骤的进餐任务能节省约45%的时间;即使是对于简单的拿水杯任务,该方式也能节省约10%的时间。这就说明自主操作方式适合于应用在家居环境中用于完成各种复杂、多步骤的家居任务。

张宗伟[6](2021)在《面向弱能人群的助行外骨骼机器人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而成为需要额外照顾的弱能人群。平地行走和上楼作为最普遍的日常活动正困扰着这部分人群,由行走和上楼引起的绊倒及绊倒造成的二次伤害更是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国家的医疗负担。外骨骼机器人作为一种行走辅助设备,其穿戴性和移动性在辅助弱能人群行走和上楼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研究一款可以辅助弱能人群安全行走及上下楼梯的外骨骼机器人对摆脱目前困境、减轻医护压力、提高老年服务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及推动实施智慧老龄化工程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基于人体关节解剖学及弱能人群行走运动规律,针对不同关节的运动特点及力矩需求,设计了一套拟人化的行走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系统。该外骨骼系统通过在冠状面与矢状面内采用多铰链结构和主被动关节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对人体髋关节的球窝结构进行了简化,满足了髋关节在两个平面内的自由度要求且避免了膝关节的窜动。采用连杆机构与齿轮机构的组合结构,实现了对人体膝关节滑车关节的模仿,解决了膝关节旋转中心的移位问题。设计了基于总线结构的嵌入式控制系统,满足了外骨骼机器人的实时控制需求。外骨骼每条腿处于支撑和摆动两种模式下,穿戴者对机器人的辅助力矩及辅助形式需求也全然不同。在支撑相外骨骼以辅助站立为主,在摆动相外骨骼则以快速跟踪助力为主。针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运动模式,研究了基于计算动力学的辅助行走控制方法,建立了以位置控制为主的辅助支撑方法,以及以阻抗控制为主的跟随助力方法。针对行走时支撑与快速摆动的需求,设计了基于足端压力的切换控制器,保证了系统运行时的切换稳定。针对弱能人群由反应速度慢、判断力下降等机能衰退引起的行走安全问题,设计了基于虚拟势场的防绊控制策略和基于人机力交互信息的安全防护策略。基于虚拟势场的防绊策略研究了行走时脚与障碍物之间的接近特性,在前进方向和重力方向构建了虚拟势场,实现了穿戴者的自主防绊行走。基于人机力交互信息的安全防护策略融合了穿戴者主导模式下自主运动与机器人主导模式下局部约束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在线运动轨迹修正方法,通过控制脚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及落脚点位置,避免了脚与障碍物之间的碰撞及刮擦所引起的绊倒。针对轨迹修正时穿戴者主动调节的需要,设计了具有自主适应能力的外骨骼主动约束控制方法,实现了轨迹跟随与自主运动的融合控制,增强了穿戴者的行走安全性。为了保证穿戴者助力模式与外骨骼轨迹修正模式之间的稳定切换,提出了一种基于力矩与位置连续的柔顺切换方法,实现了融合控制系统的连续切换。在仿真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实验展示了研制的外骨骼机器人系统在平地行走及上楼时的关节输出能力,验证了行走时支撑及摆动两种状态下辅助行走算法的有效性。通过在有障碍环境下的行走实验验证了虚拟势场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穿戴者行走时的防绊能力。为了验证基于人机力交互信息的安全辅助策略,设计了外骨骼辅助上楼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增强穿戴者的行走安全性。因此,研制的外骨骼机器人系统可以实现辅助穿戴者进行日常活动及安全行走的目的。

马健欣[7](2021)在《面向物联网移动数据采集的多目标路径规划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联网不仅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车联网等基础设施完备的领域有广泛应用,其在基础设施不完备的军事、安全监测、环境监测、公共设施保护、抢险救灾等场景中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基础设施不完备场景下,链路不可靠、电力供应不足、时效性无法保证等问题是制约物联网发展的重要瓶颈。高能效、高时效的信息采集策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本文主要针对基础设施不完备场景下物联网采集信息的收集问题,以提高网络能效和信息采集及能量补给的时效为目标,对传感器节点远距离无线信息传输问题中的任务调度、轨迹规划问题进行研究。在归纳总结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基于波束形成的和基于以机器人、车辆、无人机等可移动设备作为移动节点访问的传感器节点任务分配的分簇算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离线调度场景下的基于汇合点优化的多移动节点轨迹规划问题的最优化模型,设计了启发式轨迹规划算法对所提出的最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进一步的,考虑在线调度场景下移动节点实时轨迹调度问题,构建了相应的最优化模型,设计了基于强制合作博弈的移动节点轨迹调度算法对该最优化问题进行求解。首先,为了解决无附加设备可进入感应区域的场景条件下的物联网中传感器节点监测信息远程传输的问题。本文将阵列信号处理中的波束形成技术移植到了物联网中,利用传感器节点间聚簇协作形成的天线阵列实现监测信息的远程传输。为了实现传感器节点的聚簇协作、降低能量损耗,设计了基于传感器节点波束形成事件触发的分簇算法,对每次聚簇的传感器节点数量及范围都做了严格约束。此外,在考虑有附加设备,如机器人、车辆、无人机等移动节点,可进入监测区域的场景条件下,设计了适用于可充电网络的基于传感器节点能量损耗率的分簇算法,优化移动节点的任务调度,使传感器节点能够及时、合理的得到能量补给。两种算法分别从聚簇成功率、节点充电延迟等方面分别验证了其在各自适应场景中的优势。其次,针对移动节点可进入的场景条件下的离线调度场景,即移动节点可预知网络拓扑、能量损耗率等信息的场景下,对移动节点的轨迹规划问题进行研究。在给出网络模型、能量损耗模型、移动节点数量约束模型和满足网络能量中性条件的基础上,将最小化移动节点总移动轨迹长度为目标函数的轨迹规划问题建模成一个混合整数规划问题。鉴于该最优化模型所描述的数学问题为NP-hard问题,借助于无线信息传输技术和无线充电技术,本文设计了一种启发式多移动节点数据采集轨迹规划算法。通过邻居节点的判定,设计了网络分层、分簇和轨迹规划三个步骤,优化了移动节点的任务分配、汇合点和轨迹。最后,仿真结果从移动节点轨迹长度、数据采集延迟、访问率等多方面综合验证了所提出的启发式多移动节点数据采集轨迹规划算法的性能表现。最后,针对移动节点可进入的场景条件下的在线调度场景,即移动节点无法预知网络拓扑、能量损耗率等信息的场景下,移动节点的轨迹无法提前规划,在进入监测区域后,根据接收到的传感器节点的请求信息,按照传感器节点的需求进行实时调度的调度策略问题进行研究。在给出网络模型、信息年龄模型和博弈模型的基础上,以满足网络能量中性条件为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将最小化信息年龄和最大化网络能效为目标函数的移动节点轨迹调度策略问题建模成一个多目标规划问题。为了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求解,设计了一种多移动节点间的强制合作博弈策略。通过使用该策略,优化了移动节点间的实时任务分配与轨迹调度。仿真结果从平均信息年龄、网络能效和成功访问率这三个方面验证了所提出的移动节点轨迹调度策略的优势。

郭昊[8](2021)在《基于AIS数据的轨迹段聚类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世界各国间的贸易量增长以及水路运输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类船舶的数量日益增长。有关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挖掘领域的各类研究也呈现出活跃的趋势,对AIS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可以得出大量水路运输的数据特征。同时,数据挖掘分析的准确性与数据源的数据质量关系密切,合理设计数据质量评价方法获取高质量的数据,才能挖掘出更加准确的数据特征。本文在数据质量评价理论与数据挖掘理论的基础上,使用Python语言搭建相应的算法模型。采取了理论研究与实验分析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了基于AIS数据的数据质量评价方法与轨迹聚类方法,主要工作如下:1)为了给后续的数据挖掘研究提供更优质的数据,并且弥补AIS数据缺少一项针对AIS数据应用特性的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的不足。设计并提出了基于数据处理的船舶数据质量评价方法。通过研究AIS数据应用的场景,确立完整性、连续性、时效性三项数据质量评价指标;通过对AIS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构建数据质量评价模型,大量分析数据发现数据问题,为后续的轨迹聚类研究提供优质数据。2)为了验证所提基于数据处理的船舶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的准确性,使用数据质量评价模型分别处理卫星AIS数据与岸基AIS数据,通过分析对比这两类数据的综合质量评分以及数据可视化结果来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的准确性。3)为了解决传统轨迹聚类模型的轨迹相似度度量算法以及典型提取轨迹算法中存在的弊端。设计并提出了基于曲线长度(Curve Length,CL)距离的船舶轨迹段聚类模型。通过寻找航向变化率和航速变化率特征点,压缩与划分轨迹段;研究了当前常用轨迹相似度度量的缺陷并改进了传统轨迹间相似度度量算法,不仅体现了轨迹相似度度量的内部连通性,还提高了运算效率;搭建了轨迹段聚类模型并完成聚类分析;改进了传统典型轨迹提取算法,使得典型轨迹包含更完善的簇内特征。4)为了验证所提基于曲线长度距离的船舶轨迹段聚类方法的准确性与优越性,以长江入海口的一处分叉航线作为实验区域。通过对比电子海图规定航道与该算法的聚类结果以验证其准确性,通过对比该算法与当前常用算法的聚类效果和执行效率以验证其优越性。

王惠平[9](2021)在《两类Rossby波破碎的区域特征及其相关的平流层-对流层交换差异》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1979-2018年ERA-Interim 330 K等熵面的位势涡度(PV)逐日资料,采用改进的Rossby波破碎(RWB)识别方法,统计分析了北半球温带不同类型、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RWB事件特征。针对不同类型的RWB典型事件,通过Hysplit4轨迹分析,讨论了不同个例中的高、低PV舌区粒子的输送路径及波破碎发生后的平流层-对流层物质交换(STE)量。研究表明:1)以格点位于RWB区的频次看,冬、春、秋季气旋型波破碎(CWB)高频区位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上空,而反气旋型波破碎(AWB)高频区位于北大西洋东岸;夏季两类RWB呈现三个高频区,位于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和欧亚大陆上空;以RWB发生的质心位置分析,夏季(冬季)北大西洋CWB(AWB)识别次数最多,冬季(夏季)北大西洋CWB(AWB)识别次数最少;2)对比高、低PV舌标准化面积,各个区域CWB都以向赤道输送为主,其中夏季北大西洋是CWB向赤道净输送量最多的地区。冬季北大西洋区AWB以向极输送为主,但由于不同事件的尺度差异,所有AWB累计净输送却是对称的。其他季节各个区域AWB都以向赤道输送为主,其中夏季北太平洋贡献最大;3)RWB平均水平尺度冬季最大、夏季最小;两类RWB持续时长以1-4天为主,发生数目随时长的增加而迅速减少;从冬、夏季年际变率看,北太平洋区冬季的CWB和夏季的AWB以及北大西洋区夏季的CWB和AWB,其发生概率都在显着增加;4)个例分析显示,波破碎的发生伴随着阻塞高压的发展,以冬、夏两个差异较大的季节为例,经合成分析表明:当冬季北大西洋和夏季欧亚大陆(冬季北太平洋)对流层中部的阻塞高压发展强烈时,对流层顶的RWB更多的表现为AWB(CWB);5)以波破碎发生时为初始时刻,两个向赤道型的CWB和AWB事件发生后的48小时内,向赤道(平流层向对流层入侵)的物质输送体现在后期阶段(前向6-48小时),约12个小时后呈现净的向赤道输送的量,最大输送量分别约为1.54×1013kg和7.80×1012kg;两个向极型CWB和AWB事件发生后48小时内,向极(对流层向平流层入侵)的物质输送体现在前期阶段(前向0-12小时),约24个小时前呈现净的向极输送的量,最大输送量分别约为1.48×1013kg和9.96×1012kg。

夏冰清[10](2021)在《基于多项式逼近的电力系统参数化暂态及中长期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文中研究说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向用户持续可靠供电的前提,随着区域间电网互联以及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系统的大量建成,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输送功率的持续增加、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的研究重点为基于多项式逼近方法的参数化的暂态和中长期稳定性分析及控制问题,即将诸如上述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和稳定性能的物理因素视为数学模型中的可变参数,针对暂态和中长期稳定分析及控制问题构造相应的参数化数学模型,然后基于多项式逼近方法思想,显式刻画可变参数与动态过程中的系统变量以及最优控制方案之间的定量关系,借以提高复杂、多变和不确定运行环境下的电力系统的暂态及中长期稳定性。主要工作包括:(1)针对暂态稳定性分析中的参数化问题,提出了基于多项式逼近方法的参数化暂态稳定轨迹近似方法。所提方法采用一系列参数的多项式与系数组合构成的多项式逼近式来近似表示系统变量,从而建立可变参数与动态轨迹之间的关系。所提出的方法相较于现有轨迹灵敏度方法,在参数变化大、系统非线性强的情况下大幅提高了精度,且在可变参数的变化范围内具有全局可控的精度特性。(2)针对暂态稳定性控制中的参数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参数化暂态稳定性约束的最优潮流(transient stability constrained optimal power flow,TSCOPF)模型,其目标为求解TSCOPF的解与可变参数的定量关系。为了求解参数化TSCOPF,提出了一种基于配点法的参数化优化模型求解方法,通过可变参数的多项式表达式来逼近参数化TSCOPF的最优解,通过代入可变参数的值即可获得同时考虑暂态稳定性和经济性的最优预防控制方案,所得结果克服了现有方法的保守性。(3)针对电力系统中长期电压稳定分析中的参数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准稳态模型的中长期稳定轨迹的多项式逼近方法,旨在利用所得的多项式逼近式更准确地分析系统参数变化对中长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该方法使用伽辽金法将电力系统中长期过程中的连续动态和离散动态分开考虑,构造出能够显式地描述系统变量与参数之间定量关系的多项式逼近式。与传统的线性化轨迹灵敏度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以描述中长期过程的连续、离散动态混合的非线性特征,逼近精度有大幅提升,可为中长期稳定性评估与控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4)为了提高与电力系统中慢动态元件和保护装置动态有关的的中长期电压稳定性,针对电力系统中长期稳定控制中的参数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项式逼近方法的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ventive control,MPC)方案。将基于伽辽金法获得的多项式逼近函数作为预测模型,预测MPC中不同控制参数值下的未来动态轨迹,然后将求解MPC所得的校正控制方案应用于电力系统,提高了中长期电压稳定性。由于高阶的多项式函数可以体现电力系统中长期过程的非线性特性,因此所提出的方法的优点是预测精度比较高,从而提高了MPC的控制效率。

二、2004中国轨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中国轨迹(论文提纲范文)

(1)俯冲带变质作用与构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俯冲带变质作用的类型划分
2 俯冲板块的变质作用
3 俯冲带上板块的变质作用
4 俯冲带变质作用的P-T轨迹
5 俯冲带的部分熔融
6 主要认识

(2)2016—2018年西宁市颗粒物来源及输送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Introduction)
2 资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2.1 资料来源
    2.2 轨迹模式和聚类分析
    2.3 PSCF和CWT分析
3 结果与讨论(Results and discussion)
    3.1 PM10和PM2.5浓度特征
    3.2 PM10和PM2.5的线性关系
    3.3 轨迹输送路径分析
    3.4 不同输送路径污染特征
    3.5 不同输送路径PM2.5/PM10特征
    3.6 潜在源区及贡献分析
4 结论(Conclusions)

(3)北京市气溶胶物理光学特征及潜在来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基及卫星气溶胶遥感研究基础
    2.1 气溶胶定义
        2.1.1 气溶胶的类别及来源
        2.1.2 辐射效应
    2.2 AERONET地基遥感
        2.2.1 全自动太阳光度计(CE-318)介绍
        2.2.2 地基大气溶胶光学厚度的计算方法
    2.3 卫星遥感气溶胶概况
        2.3.1 气溶胶遥感技术发展
        2.3.2 气溶胶遥感反演原理
        2.3.3 气溶胶研究难点
    2.4 卫星遥感宏观观测我国气溶胶十年间分布变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京地区气溶胶物理特性和光学特性分析
    3.1 北京地区十年间气溶胶物理特性分析
        3.1.1 气溶胶光学厚度
        3.1.2 Angstrom参数
        3.1.3 气溶胶谱分布
        3.1.4 物理特性年变化分析
    3.2 北京地区十年间气溶胶光学特性分析
        3.2.1 细颗粒比例
        3.2.2 单次散射反照率
        3.2.3 复折射指数
        3.2.4 不对称因子
        3.2.5 散射相函数
    3.3 北京地区十年间气溶胶类别分析
    3.4 北京地区十年间直接辐射强迫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京地区污染特征及潜在源模拟分析
    4.1 HYSPLIT模式
        4.1.1 理论基础
        4.1.2 轨迹聚类及六大污染物变化特征
        4.1.3 污染输送潜在源模拟分析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一种基于插值技术高精度计算稀疏网格地震定位中震源轨迹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震源轨迹方程
    1.1 到时差约束的震源轨迹方程
    1.2 到时约束的震源轨迹方程
2 震源轨迹参考点的计算
    (1)组成点对
    (2)确定法线点对
    (3)插值求解
3 射线路径的计算
4 模型算例
    4.1 速度模型
    4.2 到时差约束的震源轨迹
    4.3 到时约束的震源轨迹
5 讨论
    5.1 计算误差
    5.2 计算效率
    5.3 算法的实用性
6 结论

(5)家用轮椅机械臂示教任务学习与轨迹自主生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家用轮椅机械臂式助老助残机器人研究现状
        1.2.1 家用轮椅机械臂国外研究现状
        1.2.2 家用轮椅机械臂国内研究现状
    1.3 机器人示教编程方法研究现状
        1.3.1 示教轨迹自动分割方法的研究现状
        1.3.2 技能学习与轨迹自主生成方法的研究现状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课题来源与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来源
        1.5.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日常家居任务的示教与信息获取
    2.1 引言
    2.2 日常家居任务的分析
        2.2.1 日常家居任务的确定与分类
        2.2.2 日常家居任务的分析
    2.3 日常家居任务的示教
        2.3.1 助老助残机器人机械臂的介绍
        2.3.2 机械臂示教方式的选取
        2.3.3 基于关键点的示教信息记录方法
        2.3.4 机械臂示教界面的设计
    2.4 示教信息获取方法的评价
        2.4.1 示教轨迹的评价
        2.4.2 示教过程的评价
    2.5 实验研究与分析
        2.5.1 实验任务描述
        2.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非参贝叶斯方法的示教轨迹分割
    3.1 引言
    3.2 相关符号的规定
    3.3 示教轨迹的预处理
        3.3.1 示教轨迹欧拉角突变的处理
        3.3.2 示教轨迹的滤波处理
        3.3.3 多条示教轨迹的对齐处理
        3.3.4 示教轨迹的标准化处理
    3.4 基于BP-AR-HMM算法的示教轨迹分割
        3.4.1 家居任务示教轨迹分割方法的分析
        3.4.2 BP-AR-HMM时间序列分割算法
        3.4.3 后验分布参数的计算
    3.5 助老助残机器人示教任务库的建立
        3.5.1 基本动作属性的确定
        3.5.2 示教任务库的建立
    3.6 实验研究与分析
        3.6.1 示教轨迹的获取
        3.6.2 示教轨迹的预处理
        3.6.3 示教轨迹的分割结果与分析
        3.6.4 分割精度的评价
        3.6.5 与原始BP-AR-HMM算法分割效果的对比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家居环境的轨迹自主拼接生成方法
    4.1 引言
    4.2 改进版DMPs示教动作学习再现方法
        4.2.1 动态运动基元理论
        4.2.2 DMPs的学习和泛化过程
    4.3 基于改进版DMPs-DPF方法的转移性动作轨迹生成方法
        4.3.1 改进版DMPs-DPF方法
        4.3.2 避障耦合项的设计
    4.4 改进版DMPs-DPF方法的稳定性分析
    4.5 任务再现轨迹的拼接
    4.6 实验研究与分析
        4.6.1 转移性动作示教轨迹的获取
        4.6.2 无障碍物时拿水杯任务再现实验
        4.6.3 存在小型障碍物时拿水杯任务再现实验
        4.6.4 存在大型障碍物时拿水杯任务再现实验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轮椅机械臂式助老助残机器人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平台的搭建
        5.2.1 实验平台的硬件结构
        5.2.2 助老助残机器人实验平台的视觉系统
        5.2.3 助老助残机器人实验平台的软件系统
    5.3 日常家居任务的实验研究与分析
        5.3.1 进餐实验
        5.3.2 拿水杯实验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面向弱能人群的助行外骨骼机器人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弱能人群助行外骨骼机器人研究现状
        1.2.1 国外弱能人群助行外骨骼机器人研究现状
        1.2.2 国内弱能人群助行外骨骼机器人研究现状
    1.3 弱能人群助行外骨骼机器人研究现状分析
        1.3.1 外骨骼机器人辅助人群分析
        1.3.2 外骨骼机器人设计方面研究
        1.3.3 外骨骼机器人控制方面研究
    1.4 弱能人群助行外骨骼机器人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助行外骨骼机器人系统设计
    2.1 引言
    2.2 外骨骼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
        2.2.1 外骨骼机器人髋关节简化设计
        2.2.2 外骨骼机器人膝关节拟人化设计
        2.2.3 外骨骼机器人关节力矩测量结构设计
        2.2.4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综合设计
    2.3 外骨骼机器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2.4 外骨骼机器人防护设计
        2.4.1 机械防护设计
        2.4.2 电气防护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计算动力学的辅助行走控制方法
    3.1 引言
    3.2 外骨骼机器人系统动力学建模
        3.2.1 人机力作用模型
        3.2.2 外骨骼机器人关节摩擦参数辨识
    3.3 外骨骼机器人辅助行走控制器设计
        3.3.1 支撑相控制器设计
        3.3.2 摆动相控制器设计
        3.3.3 切换控制器及系统稳定性分析
    3.4 仿真分析
        3.4.1 性能分析
        3.4.2 行走过程切换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虚拟势场和力交互信息的安全辅助策略
    4.1 引言
    4.2 基于虚拟势场的防绊控制策略
        4.2.1 虚拟势场建立
        4.2.2 防绊控制器建立
    4.3 基于人机力交互信息的安全防护策略
        4.3.1 穿戴者主导模式
        4.3.2 外骨骼主导模式
        4.3.3 交互作用力分析
        4.3.4 切换控制器
        4.3.5 控制器稳定性分析
    4.4 仿真分析
        4.4.1 基于虚拟势场的防绊方法仿真验证
        4.4.2 基于人机力交互信息的安全防护策略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助行外骨骼机器人系统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外骨骼机器人控制系统状态机
    5.3 外骨骼机器人行走助力实验
        5.3.1 外骨骼机器人穿戴适应性分析
        5.3.2 平地行走实验
        5.3.3 上楼梯实验
    5.4 基于虚拟势场的防绊实验
        5.4.1 行走绊倒分析
        5.4.2 行走防绊实验
    5.5 基于人机力交互信息的安全防护实验
        5.5.1 上楼绊倒分析
        5.5.2 上楼安全防护实验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面向物联网移动数据采集的多目标路径规划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物联网发展现状
    1.3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3.1 移动节点的数据采集
        1.3.2 移动节点路径规划
        1.3.3 移动节点任务分配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第2章 系统模型与研究基础
    2.1 引言
    2.2 移动数据采集的网络模型分析
    2.3 轨迹优化与最优化理论
        2.3.1 整数规划
        2.3.2 旅行商人问题
        2.3.3 分支定界算法
        2.3.4 多旅行商人问题
    2.4 信息与功率联合传输
    2.5 博弈论方法
        2.5.1 非合作博弈
        2.5.2 合作博弈
        2.5.3 强制合作博弈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传感器节点远距离数据传输的分簇算法
    3.1 引言
    3.2 基于波束形成事件触发的传感器节点分簇算法
        3.2.1 网络模型与假设
        3.2.2 算法中涉及的相关概念
        3.2.3 分簇算法
        3.2.4 仿真及结果分析
    3.3 采用移动节点访问的基于传感器节点能耗率的分簇算法
        3.3.1 网络模型与假设
        3.3.2 分簇算法
        3.3.3 轨迹规划
        3.3.4 仿真及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汇合点优化的移动节点离线轨迹规划算法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
        4.2.1 网络模型
        4.2.2 能量模型
        4.2.3 移动节点数量约束模型
    4.3 多移动节点轨迹规划问题的数学建模
    4.4 启发式移动数据采集轨迹优化算法
        4.4.1 基于多移动节点数据采集的传感器节点分簇算法
        4.4.2 基于汇合点优化的路径规划算法
    4.5 仿真与性能分析
        4.5.1 参数设置
        4.5.2 网络划分实现及结果示例
        4.5.3 基于TSP的松弛算法正确性验证
        4.5.4 移动速度
        4.5.5 传感器节点数量
        4.5.6 移动节点数量
        4.5.7 第二步中两种分簇算法的对比
        4.5.8 访问率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AoI优化的移动节点在线轨迹调度算法
    5.1 引言
    5.2 系统模型
        5.2.1 网络模型
        5.2.2 博弈模型
        5.2.3 信息年龄模型
    5.3 基于信息年龄的移动节点调度问题的数学建模
    5.4 基于信息年龄优化的移动节点调度算法
        5.4.1 访问竞争博弈
        5.4.2 冲突避免
        5.4.3 跳跃和重排
        5.4.4 返回策略
        5.4.5 分析
    5.5 仿真与性能分析
        5.5.1 参数设置
        5.5.2 移动节点访问调度实现及示例
        5.5.3 网络尺寸
        5.5.4 移动节点数量
        5.5.5 移动速度
        5.5.6 通信半径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基于AIS数据的轨迹段聚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AIS数据应用的研究现状
        1.2.2 数据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
        1.2.3 轨迹聚类的研究现状
        1.2.4 当前存在问题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AIS系统、数据质量评价及轨迹聚类基础理论
    2.1 AIS系统概述
        2.1.1 AIS通信系统
        2.1.2 AIS数据组成
    2.2 数据质量评价概述
        2.2.1 数据质量评价指标
        2.2.1.1 定量指标
        2.2.1.2 非定量指标
        2.2.2 数据质量评价方法
    2.3 轨迹聚类概述
        2.3.1 主要聚类方法概述
        2.3.2 轨迹间相似度度量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数据处理的船舶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数据处理的船舶数据质量评价模型
        3.2.1 数据预处理
        3.2.1.1 剔除时间乱码及异常经纬度
        3.2.1.2 数据抽稀
        3.2.2 完整性指标
        3.2.3 连续性指标
        3.2.4 时效性指标
        3.2.5 综合质量评分
    3.3 数据质量评价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实验结果展示
        3.3.2 实验结果分析
        3.3.2.1 卫星AIS 数据与岸基AIS 数据质量的对比分析
        3.3.2.2 数据可视化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曲线长度距离的船舶轨迹段聚类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曲线长度距离的轨迹聚类模型
        4.2.1 轨迹聚类数据预处理
        4.2.2 轨迹压缩与划分
        4.2.3 轨迹段相似度度量
        4.2.3.1 曲线长度距离
        4.2.3.2 航向距离和航速距离
        4.2.3.3 基于曲线长度距离的综合相似度度量
        4.2.4 轨迹段聚类
        4.2.5 典型轨迹提取
    4.3 轨迹聚类模型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两类Rossby波破碎的区域特征及其相关的平流层-对流层交换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Rossby波破碎研究现状
        1.2.2 Rossby波破碎相关的平流层-对流层交换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1.1 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
        2.1.2 ERA5 再分析资料
    2.2 方法
        2.2.1 Rossby波破碎检测方法
        2.2.2 轨迹分析方法介绍及方案设计
        2.2.3 平流层-对流层交换的定量估算
        2.2.4 阻高指数
第三章 北半球温带Rossby波破碎统计特征
    3.1 引言
    3.2 气旋型波破碎统计特征
        3.2.1 频次分布
        3.2.2 不同季节及区域的特征对比
    3.3 反气旋型波破碎统计特征
        3.3.1 频次分布
        3.3.2 不同季节及区域的特征对比
    3.4 区域性波破碎发生天数的年际变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类型波破碎事件的物质输送及平流层-对流层交换
    4.1 引言
    4.2 气旋型波破碎个例分析
        4.2.1 向赤道型气旋型波破碎
        4.2.2 向极型气旋型波破碎
    4.3 反气旋型波破碎个例分析
        4.3.1 向赤道型反气旋型波破碎
        4.3.2 向极型反气旋型波破碎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波破碎与阻塞高压的配置关系
    5.1 引言
    5.2 区域性波破碎发生时的环流异常
    5.3 区域性阻塞高压发生时的波破碎表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6.1 总结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基于多项式逼近的电力系统参数化暂态及中长期稳定性分析及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电力系统的暂态及中长期稳定性
        1.1.2 提高暂态及中长期稳定性的控制
        1.1.3 参数化的暂态及中长期稳定分析及控制问题
    1.2 参数化的电力系统暂态及中长期稳定分析与控制问题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基于多项式逼近的暂态分析中的参数化问题研究
    2.1 引言
    2.2 求解参数化问题的多项式逼近方法概述
        2.2.1 正交多项式系的概念
        2.2.2 函数的正交投影及最优逼近
        2.2.3 多项式逼近方法求解参数化问题的一般过程
    2.3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中参数化问题的多项式逼近方法
        2.3.1 参数化的电力系统暂态模型及其多项式表示
        2.3.2 求解多项式逼近的伽辽金法
        2.3.3 求解多项式逼近的配点法
        2.3.4 求解多项式逼近的插值法
        2.3.5 逼近误差和计算时间的讨论
    2.4 算例分析
        2.4.1 3机9节点系统算例
        2.4.2 IEEE145节点系统算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多项式逼近的参数化暂态稳定性约束的最优潮流
    3.1 引言
    3.2 参数化TSCOPF的一般模型
    3.3 基于配点法的暂态安全约束的重新构造
        3.3.1 暂态稳定轨迹的多项式逼近方法
        3.3.2 暂态安全约束的重新构造
    3.4 基于配点法的参数化TSCOPF模型求解方法
        3.4.1 参数化的Karush-Kuhn-Tucker条件
        3.4.2 参数化TSCOPF模型的解
    3.5 算例分析
        3.5.1 3机9节点系统算例
        3.5.2 IEEE145节点系统算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参数化准稳态模型的中长期电压稳定轨迹的多项式逼近方法
    4.1 引言
    4.2 电力系统中长期过程的参数化稳准态建模
        4.2.1 描述电力系统暂态及中长期过程的参数化全时域仿真模型
        4.2.2 考虑暂态及中长期过程在时域角度可分性的参数化准稳态模型
        4.2.3 基于暂态稳定平衡点的电力系统中长期过程
    4.3 电力系统中长期动态的多项式逼近方法
        4.3.1 连续中长期动态的多项式逼近
        4.3.2 离散中长期动态的多项式逼近
    4.4 Nordic74节点系统算例分析
        4.4.1 逼近结果准确度比较
        4.4.2 误差和计算时间比较
        4.4.3 中长期电压的多项式逼近表达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多项式逼近提高中长期电压稳定性的模型预测控制
    5.1 引言
    5.2 电力系统中长期过程的参数化准稳态模型
    5.3 基于多项式逼近方法预测电力系统中长期动态的计算流程
    5.4 提高中长期电压稳定性的模型预测控制
    5.5 算例分析
        5.5.1 3机10节点系统算例
        5.5.2 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算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四、2004中国轨迹(论文参考文献)

  • [1]俯冲带变质作用与构造机制[J]. 张泽明,丁慧霞,董昕,田作林,杜瑾雪. 岩石学报, 2021(11)
  • [2]2016—2018年西宁市颗粒物来源及输送差异分析[J]. 刘娜,余晔,张莉燕,王启花,马学谦. 环境科学学报, 2021(10)
  • [3]北京市气溶胶物理光学特征及潜在来源分析[D]. 徐言.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一种基于插值技术高精度计算稀疏网格地震定位中震源轨迹的方法[J]. 赵爱华. 地球物理学报, 2021(07)
  • [5]家用轮椅机械臂示教任务学习与轨迹自主生成方法研究[D]. 迟明善.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6]面向弱能人群的助行外骨骼机器人系统研究[D]. 张宗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7]面向物联网移动数据采集的多目标路径规划算法研究[D]. 马健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8]基于AIS数据的轨迹段聚类方法研究[D]. 郭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9]两类Rossby波破碎的区域特征及其相关的平流层-对流层交换差异[D]. 王惠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10]基于多项式逼近的电力系统参数化暂态及中长期稳定性分析及控制[D]. 夏冰清. 浙江大学, 2021(09)

标签:;  ;  ;  ;  

2004中国赛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