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阻尼系数β对受迫振动的影响

弱阻尼系数β对受迫振动的影响

一、弱阻尼因数β对受迫振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农晓宁,李丰果[1](2021)在《基于竖直平面圆弧轨道的阻尼因数测量》文中提出利用圆柱体在自制圆弧轨道上的弱阻尼运动测量阻尼因数.通过Tracker视频分析软件对阻尼运动视频进行分析,得到运动曲线,并利用Origin软件对运动曲线进行拟合,根据拟合曲线方程得到阻尼因数的测量值.本实验可对阻尼因数的测量提供参考.

曹亮[2](2017)在《楼盖在人致振动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分析理论及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原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人致荷载(跳跃、行走和跑步)所引起的楼盖振动舒适度(耦合和非耦合情形),并提出实用加速度简化验算公式,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本文具体内容如下:①采用原位试验研究18.6m跨钢-混凝土组合楼盖振动舒适度,主要测试环境和行走激励(单人、双人和三人)时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的振动特性(频率、阻尼比和振型)和加速度响应(峰值和RMS加速度),评估钢-混凝土组合楼盖舒适度、确定合理的边界条件(两对边简支另两边固支)和验证人体子系统与钢-混凝土组合楼盖耦合现象,即人-结构耦合问题。②基于薄板理论,建立人体子系统和薄板子系统耦合控制方程;以非簧载质量ms与簧载质量ma比值ε1和簧载质量ma与钢-混凝土组合楼盖质量比值ε2为摄动参数,采用双参数摄动法推导耦合控制方程解析解;与原位试验结果比较,验证摄动解的有效性,并探讨行走路径、阻尼比和簧载质量ma等参数与峰值加速度关系;探讨钢-混凝土组合楼盖刚度、预应力混凝土均布荷载和刚度对人-结构耦合程度的影响,说明预应力混凝土楼盖可忽略耦合作用的原因。③基于振型分解法推导人致预应力混凝土楼盖加速度响应理论公式;引入人致振动因子(跳跃系数αJ、行走系数αW和跑步系数αR),提出跳跃、行走(共振和非共振情形)和跑步引起的峰值加速度简化验算公式,以便工程设计使用。④以跨度分别为27m、11.8m和18m(双跨)预应力混凝土楼盖为研究对象,进行跳跃、行走和跑步原位试验。基于试验结果评估3个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的振动舒适度,提出现有规范评估跳跃引起的加速度阈值不足之处;验证加速度理论计算公式的有效性,并分析跳跃激励时加速度衰减趋势与衰减方向、阻尼比、激励点位置和非结构构件关系,行走(跑步)时RMS加速度与路径、阻尼比和行走(跑步)频率关系;基于试验值和理论值,明确人致振动因子(跳跃系数αJ、行走系数αW和跑步系数αR)。

王保励[3](2016)在《一类几何非线性准零刚度系统的隔振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开展了一些高端精密仪器(如,激光干涉仪、地震波探测仪,引力波探测装置)等设备的研究,以及一些重要基础设施(如,高层建筑,道路、桥梁工程、核反应堆和高速列车)的改进,由于其苛刻的力学环境,如低频风扰激励,地面随机激励,地震波等包含低频振动信号的环境,现有隔振器性能逐渐不能满足需要。传统的线性隔振系统仅适用10Hz以上的中高频信号,而主动隔振技术虽然能达到低频隔振目标,但是这种隔振技术面临控制算法复杂,辅助设备重量大,成本高,维护和操作起来麻烦的问题,因此,针对机械式非线性低频被动隔振器展开研究,将其设计简单,无需复杂的辅助设备,重量轻,维护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应用到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将通过一个崭新的视角,从一种由双翅目昆虫的振翅飞行简化而来的几何非线性结构出发,因为其具有准零刚度特征而考虑将其应用到隔振器设计中,提出了能有效改善低频隔振性能的非线性被动隔振器设计理论与方案,主要内容可以概括如下:基于一种几何非线性结构,建立了一类考虑重力荷载的准零刚度隔振器力学模型,并且推导了其振动控制方程。该模型由一对弹簧连杆机构和竖向承载弹簧组成,结构存在正负刚度并联从而具有稳定准零刚度特性。主要研究了其非线性力-位移特性,刚度特性,分析了系统在未扰条件下平衡点随参数分岔现象,及有阻尼条件下系统的吸引域。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系统在简谐激振条件下的动力学响应,分岔与混沌特性。针对其无理式方程及有界条件,采用雅各比不完全椭圆积分给出平均法解,描述了系统在全局运动下的幅频特性及相频特性。系统的有界边界条件决定了其无量纲振幅小于1,同时具有足够的静刚度保证了承载能力,又具有低动刚度以保证在平衡点附近有较低的固有频率对应更宽的隔振频带,采用平均法解给出的隔振传递率说明了这一现象,同时分析了不同参数对传递率峰值及跳跃点的影响。针对考虑重力荷载的力学模型,完成了准零刚度被动隔振器的机械设计,并展开了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前述不同参数对传递率峰值及跳跃点的影响。结论表明,经过合适的阻尼配置,准零刚度被动隔振器有明显优于对应的线性隔振系统的隔振频带及共振峰抑制,能比线性系统更快的进入有效隔振区(Tmax<25%)。

朱博[4](2015)在《阻尼振动及受迫振动系统的能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基于机械振动现象,对阻尼振动系统的弱阻尼、过阻尼、临界三种状态进行分析,对其能量损耗规律进行总结,并对受迫振动系统中能量损耗和能量补充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增进人们对振动系统的认识。

刘景[5](2014)在《带储能环节的双馈异步风机并网强迫功率振荡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电力系统稳定性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低频振荡是影响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风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等特点,一般位于电网结构薄弱环节,大规模风电并网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风电有别于传统能源的动态特性将会对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特性产生新的影响,储能是应对这一挑战的最佳技术之一,因此,储能技术必将在未来电力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考虑对双馈异步风机联网运行产生的一种低频振荡类型——强迫功率振荡的抑制。首先搭建了一个含有风电和储能的仿真系统模型:风电场采用一台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等值模拟,储能的模型采用SMES的三阶模型。在此仿真平台的基础上,分析了含有大规模风电并网的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考虑到风电的波动性,分析了风电场穿透率和等值机的参数变化对系统低频振荡模式的影响。根据系统的阻尼特性,设计了引入储能环节并配以基于合成功角差输入的阻尼控制策略的控制方法来抑制振荡。时域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策略能够很好地应对风电场出力的波动特性,风机的参数和出力在较大范围内变化时,所设计的控制器都能够给系统提供足够的阻尼,很好地抑制联络线上的强迫功率振荡。图26幅,表7个,参考文献73篇。

郑金[6](2013)在《为何弱阻尼振动的振幅呈指数规律衰减》文中指出通过两种电磁阻尼振动问题,探讨了有关弱阻尼振动的一般规律以及振幅衰减的时间常数与瞬态过程的时间常数和谐振电路的固有周期之间的大小关系.

肖会芳[7](2012)在《界面接触非线性振动机理与能量耗散研究》文中指出机械界面的接触振动特性与能量耗散机理的解明与否,不仅直接影响机械装备的动态服役性能,而且影响监控机器特征振动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等信息,是导致设备状态监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低的主要原因。由于机械接触界面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目前,一些重要的现象和机理尚未解明,尤其是界面的接触刚度和界面阻尼特性、复杂界面特性的界面模型表征、界面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多界面的接触振动现象及其对系统的影响等核心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目前,机械界面行为已经成为机械领域中的关键共性的基础科学问题。因此,开展界面接触动力学行为的探索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工程价值。本论文重点围绕几类基础的接触界面,包括考虑重力作用的球面接触界面、粗糙接触界面、滑移接触界面和层叠多传递界面,通过建立界面接触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两类典型界面的接触刚度和阻尼特性,揭示三种典型界面的接触振动与能量耗散特性,以及激励载荷在层叠多界面的振动与能量传递行为,并通过相关实验验证关键模型和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论文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针对目前基于Hertz球-刚性平面接触模型,因受接触界面属性、阻尼属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线性粘性阻尼模型难以真实描述界面接触力-变形关系的问题,在考虑真实系统的重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任意正指数的非线性粘性阻尼函数,建立了基于静平衡位置的球体-刚性平面接触振动模型,分析了不同的界面非线性阻尼对系统自由振动响应的影响;同时,针对系统响应特征基本相同,通过响应值辨识接触阻尼模型困难的问题,基于接触阻尼回复力-速度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回复力的接触阻尼模型辨识方法,且通过实验方法验证了其有效性,并获得了多种材料属性的球-平面模型的阻尼模型。②建立了“单层金属板-刚性平面”粗糙界面模型和“多层粗糙金属板-刚性平面”多界面模型,耦合了粗糙表面的分形模型、塑性材料的连续性硬化准则和加载与卸载力-变形曲线形成迟滞环面积等于塑性变形能量耗散量的关系,可较好地解决弹性和塑形的转变过程存在不连续的问题。同时,研究了界面形貌、材料塑性变形行为和界面摩擦对粗糙界面的接触力-变形关系的影响,计算了由塑性变形及硬化引起的能量耗散和多层粗糙界面的能量传递耗散率,揭示了粗糙界面塑性接触变形机理和能量耗散规律。③采用具有自相似和尺度独立的粗糙表面分形模型,通过计算不同界面形貌接触模型的力-变形关系,构造了粗糙接触界面和表面粗糙体的刚度表达式,建立了基于静平衡位置的弹性粗糙体-刚性平面的粗糙界面接触振动模型,可克服目前粗糙界面的接触刚度、动力学行为和能量耗散基于粗糙表面的统计学模型描述而具有尺度依赖性的缺点。同时,研究了界面形貌对法向接触刚度的影响,计算了不同形貌界面接触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动能量耗散率,分析了粗糙界面法向接触振动的响应特征与能量耗散特性,并对界面法向微动能量耗散的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④推导了无滑动、微滑动和整体滑动的不同界面运动状态时滑动界面端部的力-位移关系表达式,建立了滑动界面系统沿滑动方向的动力学模型,解决了目前的滑动界面系统模型局限于界面具有均匀压力分布的假设条件,且仅考虑界面微滑动对系统振动响应特性影响的问题,并在考虑真实界面的非均匀压力分布的基础上,计算了不同滑动界面运动状态滑动界面系统的固有频率、简谐载荷作用下的响应幅值以及每周期的能量损耗量,研究了动态载荷作用下滑动界面系统的动力学响应与能量耗散特性。⑤考虑实际传递界面法向和切向运动耦合,扩展单一滑动界面模型,建立了“球-螺栓固结多层叠加板”的叠加多传递界面模型(SJAMP),计算了不同冲击激励下多层叠加金属板多传递界面的加速度响应,构造了振动加速度幅值与冲击激励的关系表达式,引入振动传递率与能量传递率的概念并计算了各传递界面的振动与能量传递率,分析了输入界面对冲击能量的传递率与冲击能量的关系,以及冲击激励沿非连续多界面传递时的振动与能量传递特性,并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贾晓明[8](2011)在《压电陀螺零偏温度漂移补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压电陀螺仪是一种重要的惯性器件,在军用航空航天和民用汽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惯性测量系统的核心,压电陀螺仪的误差直接影响系统精度和性能。压电陀螺仪的零位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对温度梯度特别敏感,零位输出与温度之间的映射呈非线性关系。本文研究了造成压电陀螺静态零位输出随温度漂移严重的原因,建立压电陀螺误差数学模型,综合运用硬件和软件两种补偿方法进行研究。本文研究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工作如下:1.介绍压电陀螺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从传感器设计入手,分析压电陀螺传感器受温度影响的主要因素。2.研究温控、热敏电阻、硬件和软件补偿方法,分析了各种补偿方法的原理和电路设计。3.设计零偏温度漂移补偿系统,采用硬件电路和软件两种补偿方法。用二极管函数部件进行全温度硬件补偿,分析和推导了四个象限的八种形式;软件建模采用最小二乘估计残差最小方法,在单片机内部完成算法解算。对压电陀螺温度漂移数据采集设计了多通道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硬件由采集控制单元、数字万用表、计算机和直流电源组成;系统软件是基于Visual C++6.0的程序。采集系统中,计算机的并口和采集控制单元进行通道选择,计算机的RS232串口进行通信,Agilent34401A数字万用表进行陀螺的数字化采样。压电陀螺零位随温度变化的非线性关系通过模拟电路和数字化补偿相结合方法实现校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减少压电陀螺的零位输出误差,提高陀螺的精度。

范松柏[9](2011)在《新型粒度检验筛的设计及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钢铁行业对原燃料粒度检测与控制的愈加重视,急需能够完成精确粒度筛分的振动筛。结合用户企业的实际生产需要,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较高筛分效率的新型粒度检验筛,并针对该筛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1.作者调研了国内外振动筛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经过详细分析确定了新型粒度检验筛的工作原理并完成了具体结构的设计,通过计算得到了激振力、隔振弹簧刚度、驱动电机功率等相关参数。2.本文依据一定的简化原则建立了粒度检验筛在多工况下的力学模型,通过拉格朗日方程法或动静法建立了相应的振动微分方程,求解出前五阶固有频率并推导了不同工况下的系统响应表达式。3.对粒度检验筛的运动轨迹、相关振动参数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了筛机的运动规律,为提高筛分效率找到了理论支持,并通过运动轨迹的试验研究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为后续分析打下良好基础。4.认真讨论了筛面上物料的运动规律、筛分过程以及筛分过程和效果的影响因素,着重研究了抛掷指数,选择或计算了主要工艺参数和振动参数。5.进行筛分效率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证明新型粒度检验筛设计的合理性。本文设计的新型粒度检验筛可以满足用户需求并应用于生产实践,筛机的设计思路、所进行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以及所采用的方法和获得的结论可为该筛机性能的进一步改进和其他振动筛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借鉴。

王坤[10](2011)在《轧机接轴系统扭振动力学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轧机接轴系统是轧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向轧辊输送转动机械能量的工作。随着轧制速度和强度的不断提高,轧机接轴系统频繁出现异常扭振失稳现象,造成轧机部件疲劳损伤和使用寿命降低,进而影响轧制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轧机接轴系统扭振有效抑制是实现轧机稳定运行的关键,准确的扭振模型是轧机接轴系统扭振抑制的前提,对模型的研究是对轧机主传动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性能分析、故障监控和工艺控制的基础。本文在分析轧机传动系统扭振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轧机接轴系统扭振模型,深入开展了轧机接轴扭振系统动力学行为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主要研究在非线性刚度和非线性阻尼力等非线性因素影响下的轧机接轴扭振系统的非线性振动、非线性动力响应、非线性动力稳定性及分岔和混沌行为,揭示了轧机扭振系统多种非线性振动机理和突发性扭振失稳的发生及演化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基于轧机接轴系统扭振动力学模型,给出了简化的轧机接轴系统扭振线性模型,对突变载荷作用下和周期载荷作用下的扭振模型进行研究。将轧钢机接轴的复杂工况抽象为突变载荷和周期载荷,获得了相应载荷作用下圆柱体两端面转角和转动角速度的具体解析解。建立轧机接轴系统的一般粘弹性转动力学方程,讨论了方程相对转角的稳定性。由于此方程为变系数的二阶线性的非齐次常微分方程组,没有统一的求解方法,因此针对其中的一类粘弹性系数求得其精确积分解。针对具有线性刚度、非线性阻尼力和强迫周期力项轧机扭振模型,应用Lyapunov运动稳定性理论,讨论了模型自治系统的稳定性。用平均法研究模型的主共振,得到模型的渐进稳态周期解,采用多尺度法求得模型的3次超谐波共振解和1/3次亚谐波共振解。讨论了两类轧机接轴非线性扭振模型的周期解的唯一性与精确周期信号的获取方法。应用定性分析方法,证明了两类模型的周期解的存在性、有界性和唯一性,并在一定条件下,给出了两类模型精确周期信号的获取方法。研究了轧机接轴非线性扭振系统混沌运动,应用Melnikov函数法得到系统发生混沌运动的参数临界条件。基于简谐与随机噪声联合激励,给出了系统出现混沌的必要条件。讨论了一类扎机接轴扭振非线性动力系统在随机噪声作用下的响应问题,给出了系统解的稳定性条件。应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的渐近法与多尺度法,研究了轧机接轴参强激励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扭振模型近似周期解的稳定性。应用Poincaré分岔理论讨论了参强模型的调和解分岔,同时给出了近似调和解,应用Melnikov函数法研究了轧机参强扭振系统的混沌运动表现。

二、弱阻尼因数β对受迫振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弱阻尼因数β对受迫振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竖直平面圆弧轨道的阻尼因数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测量原理
2 自制竖直平面圆弧轨道
3 测量过程
4 测量结果与分析
    4.1 圆柱体从不同角度开始滚动的阻尼因数测量
    4.2 圆柱体在不同粗糙度表面上滚动的阻尼因数测量
    4.3 测量不同材质圆柱体滚动的阻尼因数
5 结束语

(2)楼盖在人致振动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分析理论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概述
    1.2 人致荷载
        1.2.1 行走和跑步
        1.2.2 跳跃
    1.3 舒适度评价标准
        1.3.1 中国
        1.3.2 美国
        1.3.3 PCI标准
        1.3.4 其他控制标准
    1.4 人致楼振动响应
        1.4.1 非耦合情形
        1.4.2 人-结构耦合情形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钢-混凝土组合楼盖人-结构耦合试验研究
    2.1 钢-混凝土组合楼盖试件尺寸
    2.2 模态分析
        2.2.1 试验结果分析
        2.2.2 边界条件
    2.3 行走激励
        2.3.1 试验设计
        2.3.2 舒适度评价
        2.3.3 波峰因数β_(rp)
    2.4 人-结构耦合
    2.5 小结
3 人-结构耦合振动加速度分析理论
    3.1 控制方程
    3.2 控制方程的求解
        3.2.1 摄动法简介
        3.2.2 运动方程解答
    3.3 摄动解验证
        3.3.1 人体子系统参数
        3.3.2 钢-混凝土组合楼盖参数
        3.3.3 v_(px)和v_(py)
        3.3.4 行走函数选择
        3.3.5 分析步骤
        3.3.6 试验对比
    3.4 参数分析
        3.4.1 行走路径
        3.4.2 阻尼比
        3.4.3 簧载质量m_a
    3.5 算例分析
    3.6 小结
4 预应力混凝土楼盖振动加速度分析理论
    4.1 简化模型及控制方程
    4.2 加速度
    4.3 加速度简化计算公式
        4.3.1 跳跃荷载
        4.3.2 跑步荷载
        4.3.3 行走荷载
    4.4 振型函数
    4.5 小结
5 预应力混凝土楼盖振动舒适度及人致振动因子试验
    5.1 预应力混凝土楼盖尺寸及试验设计
    5.2 模态测试
        5.2.1 频率
        5.2.2 阻尼
        5.2.3 边界条件
    5.3 跳跃激励
        5.3.1 1#预应力混凝土楼盖
        5.3.2 1#预应力混凝土楼盖
        5.3.3 跳跃系数α_J
    5.4 行走和跑步激励
        5.4.1 1#预应力混凝土楼盖
        5.4.2 2#和 3#预应力混凝土楼盖
        5.4.3 峰值和RMS加速度
        5.4.4 波峰因数β_(rp)
        5.4.5 理论验证行走激励及参数分析
        5.4.6 行走系数α_w
        5.4.7 理论验证跑步激励及参数分析
        5.4.8 跑步系数α_R
    5.5 参数分析
    5.6 舒适度评价
    5.7 算例分析
    5.8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性工作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不同边界条件矩形薄板振型函数
    A.1 两对边固支另两边简支
    A.2 两对边固支另两边自由
    A.3 一边固支相对边简支另两对边自由
    A.4 两对边简支另两边自由
附录B 两跨连续简支楼盖振型函数
    B.1 两跨连续梁振型函数
    B.2 两跨连续简支预应力混凝土楼盖振型
附录C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3)一类几何非线性准零刚度系统的隔振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隔振技术分类
        1.2.1 被动隔振技术
        1.2.2 主动隔振技术
    1.3 低频隔振系统
    1.4 低频被动隔振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隔振系统基本理论
    1.6 本文主要内容
第2章 双翅振子隔振系统建模与动力学分析
    2.1 引言
    2.2 双翅振子隔振系统建模
    2.3 力-位移特性及刚度特性分析与SQZS现象
    2.4 系统的自由振动分析
        2.4.1 平衡点随参数的静态分岔
        2.4.2 相轨迹与奇点
        2.4.3 含一阶阻尼系数的吸引域
    2.5 系统带阻尼受迫振动响应的数值求解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翅振子隔振系统隔振效果理论预测
    3.1 引言
    3.2 非线性系统的数值求解方法
    3.3 平均法解析求解振动控制方程
    3.4 隔振传递率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准零刚度隔振实验装置设计与隔振实验
    4.1 引言
        4.1.1 实验基本参数
        4.1.2 动力学实验仪器
    4.2 实验设计
        4.2.1 基于双翅振子隔振机理的准零刚度隔振实验装置的机械设计
        4.2.2 双翅振子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实验流程设计
        4.2.3 振动测试系统接线与软件参数设置
    4.3 实验数据结果与分析
        4.3.1 实验装置基本参数与刚度特性的测定
        4.3.2 用自由振动衰减法测阻尼参数
        4.3.3 双翅振子准零刚度系统隔振效果评估
        4.3.4 SQZS隔振器与弹性隔振器插入损失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附录

(4)阻尼振动及受迫振动系统的能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机械振动原理及特征分析
2 阻尼振动系统的能量损耗规律
    2.1 能量损耗原因
    2.2 动力学方程
3 受迫振动系统的能量分析
4 结束语

(5)带储能环节的双馈异步风机并网强迫功率振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风能——最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
        1.1.2 风电并网影响系统稳定性
        1.1.3 风电并网低频振荡新机理
        1.1.4 抑制风电并网强迫功率振荡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风电发展现状
        1.2.2 风电并网强迫功率振荡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各章节安排
2 带风电和储能环节(SMES)的电力系统仿真模型构建
    2.1 系统总体结构
    2.2 馈型异步风力发电系统的建模
        2.2.1 气动风轮模块
        2.2.2 风速模型
        2.2.3 DFIG的最大风功率跟踪
        2.2.4 轴系模块
        2.2.5 DFIG的基本方程
        2.2.6 DFIG的转子侧变频器模块
    2.3 超导磁储能(SMES)的建模
        2.3.1 超导磁储能功率变换电路
        2.3.2 超导磁储能变流器和控制器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合成功角差输入的阻尼控制策略
    3.1 风电并网引发强迫功率振荡机理分析
        3.1.1 强迫功率振荡机理
        3.1.2 阵风扰动强迫功率振荡机理
    3.2 风电并网强迫功率振荡抑制技术研究
        3.2.1 基于能量函数的强迫功率振荡扰动源定位技术
        3.2.2 基于阻尼改善的强迫功率振荡抑制技术
    3.3 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3.3.1 低频振荡模式分析
        3.3.2 风电波动对于特征根分布的影响
    3.4 基于合成功角差输入的阻尼控制器设计
        3.4.1 储能抑制功率振荡的原理分析
        3.4.2 储能阻尼功率振荡控制器设计
        3.4.3 反馈输入——合成功角差
    3.5 本章小结
4 仿真分析
    4.1 仿真参数设定
    4.2 典型工况下SMES抑制DFIG并网强迫功率振荡仿真分析
    4.3 不同工况SMES抑制DFIG并网强迫功率振荡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改进的4机系统参数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为何弱阻尼振动的振幅呈指数规律衰减(论文提纲范文)

1 安培力阻尼振动
2 RLC串联电路阻尼振荡

(7)界面接触非线性振动机理与能量耗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界面接触振动机理与能量耗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界面接触模型研究现状
        1.2.2 界面接触刚度与界面阻尼研究现状
        1.2.3 界面接触振动与能量耗散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2 球面界面的接触振动机理
    2.1 引言
    2.2 接触振动动力学模型的描述
    2.3 自由振动响应特性
        2.3.1 瞬时频率响应特性
        2.3.2 等效阻尼比特性
    2.4 回复力特性与模型辨识
        2.4.1 弹性回复力特性
        2.4.2 阻尼回复力特性
        2.4.3 “球-平面”界面模型实验测试
    2.5 受迫振动响应特性
    2.6 本章小结
3 粗糙界面的法向接触塑性变形能量耗散
    3.1 引言
    3.2 单一粗糙界面模型
        3.2.1 塑性变形能量耗散计算模型的描述
        3.2.2 模型的有限元求解法
        3.2.3 能量耗散计算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3.2.4 界面塑性变形能量耗散表达式
    3.3 粗糙多界面模型
        3.3.1 多界面塑性变形能量耗散计算模型的描述
        3.3.2 能量耗散计算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粗糙界面的法向接触振动响应与能量耗散
    4.1 引言
    4.2 粗糙界面法向接触动力学模型
        4.2.1 动力学模型描述
        4.2.2 动力学方程
    4.3 粗糙界面法向弹性接触刚度
        4.3.1 接触力-变形关系曲线
        4.3.2 接触力-变形关系表达式
    4.4 粗糙体表面的接触刚度特性
    4.5 固有频率与能量耗散的计算方法与特性分析
        4.5.1 固有频率的计算方法与特性分析
        4.5.2 能量耗散的计算方法与特性分析
    4.6 受迫振动响应特性
    4.7 本章小结
5 滑动界面系统的振动响应与能量耗散
    5.1 引言
    5.2 滑动界面系统动力学模型
        5.2.1 动力学模型描述
        5.2.2 动力学方程
    5.3 不同滑动界面状态的系统动力学响应特性
        5.3.1 界面无滑移(β=1)
        5.3.3 界面整体滑移(β=0)
    5.4 能量耗散量的计算方法与特性分析
        5.4.1 不同的界面滑动状态(不同β值)
        5.4.2 不同的界面摩擦力与外载荷比值(不同σ值)
        5.4.3 不同的界面压力分布特征(不同ε值)
        5.4.4 不同的无量纲剪切层刚度(不同λ值)
    5.5 本章小结
6 层叠多界面冲击振动传递与能量耗散
    6.1 引言
    6.2 “球-螺栓固结多层叠加板”模型(SJAMP)
        6.2.1 模型描述
        6.2.2 有限元计算模型
    6.3 计算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6.3.1 输入界面的加速度响应
        6.3.2 传递界面的加速度响应
        6.3.3 振动传递特性
        6.3.4 能量传递特性
    6.4 实验验证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8)压电陀螺零偏温度漂移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概述
    1.2 压电陀螺的发展概况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压电陀螺的工作原理及误差分析
    2.1 压电陀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1.1 压电现象和哥氏加速度
        2.1.2 压电陀螺的工作原理
        2.1.3 压电陀螺的结构
        2.1.4 压电陀螺的性能指标
    2.2 陀螺的数学模型
        2.2.1 压电陀螺的数学模型
        2.2.2 陀螺误差数学模型
        2.2.3 压电陀螺的误差数学模型
    2.3 压电陀螺的误差源分析
        2.3.1 机械耦合误差
        2.3.2 电子回路误差
        2.3.3 环境温度误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温度补偿方法
    3.1 温控法
        3.1.1 正温温控
        3.1.2 负温温控
    3.2 热敏电阻补偿
    3.3 硬件补偿法
    3.4 软件补偿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零偏温度漂移补偿系统设计
    4.1 二极管函数部件电路
        4.1.1 温度传感器选用
        4.1.2 开关二极管
        4.1.3 非线性网络补偿
    4.2 数字温度补偿
        4.2.1 数字化硬件电路
        4.2.2 数字滤波
        4.2.3 回归数学模型
    4.3 数据采集测试系统
        4.3.1 并串口通讯
        4.3.1.1 并行接口
        4.3.1.2 RS-232 串口
        4.3.2 多路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的设计
        4.3.2.1 数据采集系统原理
        4.3.2.2 数据采集硬件设计
        4.3.2.3 数据采集软件设计
        4.3.2.4 压电陀螺测试
    4.4 压电陀螺补偿分析
        4.4.1 非线性网络补偿分析
        4.4.2 数字温度补偿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新型粒度检验筛的设计及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振动筛的基本理论
        1.2.1 振动筛的激振方式
        1.2.2 振动筛的运动轨迹
        1.2.3 振动筛的新型筛面
    1.3 振动筛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 国内外振动筛的发展现状
        1.3.2 振动筛的发展趋势
    1.4 筛分理论的研究现状
    1.5 课题的来源和意义
    1.6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7 小结
2 新型粒度检验筛的设计和参数计算
    2.1 DSTEST检验振动筛的结构和性能分析
    2.2 新型粒度检验筛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3 新型粒度检验筛的结构设计
        2.3.1 筛箱
        2.3.2 激振器
        2.3.3 隔振装置及支承方式
    2.4 粒度检验筛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2.4.1 振动质量和质心的计算
        2.4.2 隔振系统的频率比
        2.4.3 橡胶弹簧的刚度计算
        2.4.4 激振力的计算
        2.4.5 驱动电动机传动功率的计算
    2.5 本章小结
3 新型粒度检验筛的动力学分析
    3.1 动力学建模分析
        3.1.1 振动筛系统的简化原则
        3.1.2 建立振动微分方程的方法
    3.2 单轴主筛分的力学建模分析
        3.2.1 单轴主筛分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3.2.2 单轴主筛分运动微分方程的求解
    3.3 双激振器同步工作的力学建模分析
        3.3.1 剔卡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3.3.2 直线输送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3.4 本章小结
4 新型粒度检验筛运动轨迹的仿真
    4.1 主筛分作业上质体运动轨迹的仿真
        4.1.1 筛机上质体任意点的运动轨迹方程
        4.1.2 筛体运动轨迹的仿真
    4.2 双轴剔卡时上质体运动轨迹的仿真
    4.3 双轴直线输送时上质体运动轨迹的仿真
    4.4 本章小结
5 筛面上物料颗粒的运动分析
    5.1 筛分效率
    5.2 单轴主筛分时筛面上物料的运动分析
    5.3 筛分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物料性质
        5.3.2 筛面的结构参数
        5.3.3 筛面的振动特性
    5.4 本章小结
6 粒度检验筛运动轨迹和筛分效率的试验研究
    6.1 试验样机
    6.2 运动轨迹的试验研究
    6.3 筛分效率试验及筛分效果分析
        6.3.1 试验准备
        6.3.2 试验步骤
        6.3.3 试验结果与筛分效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轧机接轴系统扭振动力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轧机扭振的基本形式和特征
    1.3 轧机扭振模型的研究现状
    1.4 Melnikov 混沌解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轧机扭振动力学模型建立与线性模型研究
    2.1 引言
    2.2 轧机接轴系统扭振动力学模型建立
    2.3 线性模型研究
        2.3.1 模型的积分解
        2.3.2 突变载荷作用下模型研究
        2.3.3 周期载荷作用下模型研究
    2.4 粘弹性扭振模型研究
        2.4.1 相对转角的稳定性
        2.4.2 一类粘弹性系数下模型的精确解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轧机非线性扭振模型的稳定性与共振研究
    3.1 引言
    3.2 非线性振动的级数法
    3.3 模型的稳定性与共振研究
        3.3.1 自治系统的稳定性
        3.3.2 主共振的稳定解
        3.3.3 次共振解
    3.4 模型调和解研究
    3.5 数值仿真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轧机非线性扭振模型精确周期信号获取方法
    4.1 引言
    4.2 包含非线性阻尼力的扭振模型精确周期信号获取方法
        4.2.1 模型周期解的存在性
        4.2.2 模型周期解的唯一性
        4.2.3 模型精确周期信号获取方法
    4.3 包含强振幅周期激励下扭振系统的精确周期信号获取方法
        4.3.1 系统周期解的存在性
        4.3.2 系统周期解的唯一性
        4.3.3 系统精确周期信号的获取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轧机扭振系统混沌运动与随机响应研究
    5.1 引言
    5.2 扭振系统的混沌运动研究
        5.2.1 含(±? 3 ) 的扭振系统的混沌运动研究
        5.2.2 含? 5 的扭振系统混沌运动研究
    5.3 随机噪声激励下的扭振系统的响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轧机参强扭振模型的稳定性研究
    6.1 引言
    6.2 非线性振动的渐近法
    6.3 模型解的稳定性
    6.4 模型的近似周期解及其稳定性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轧机参强扭振模型分岔与混沌研究
    7.1 引言
    7.2 模型的调和解分岔
    7.3 模型的次调和解分岔
    7.4 模型的异宿轨道与混沌
    7.5 模型的同宿轨道与混沌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弱阻尼因数β对受迫振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竖直平面圆弧轨道的阻尼因数测量[J]. 农晓宁,李丰果. 物理实验, 2021(02)
  • [2]楼盖在人致振动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分析理论及试验研究[D]. 曹亮. 重庆大学, 2017(12)
  • [3]一类几何非线性准零刚度系统的隔振理论与实验研究[D]. 王保励.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4]阻尼振动及受迫振动系统的能量研究[J]. 朱博.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17)
  • [5]带储能环节的双馈异步风机并网强迫功率振荡问题研究[D]. 刘景. 中南大学, 2014(03)
  • [6]为何弱阻尼振动的振幅呈指数规律衰减[J]. 郑金. 物理通报, 2013(12)
  • [7]界面接触非线性振动机理与能量耗散研究[D]. 肖会芳. 重庆大学, 2012(04)
  • [8]压电陀螺零偏温度漂移补偿研究[D]. 贾晓明.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7)
  • [9]新型粒度检验筛的设计及动力学研究[D]. 范松柏. 郑州大学, 2011(04)
  • [10]轧机接轴系统扭振动力学模型研究[D]. 王坤. 燕山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弱阻尼系数β对受迫振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