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与旧世纪的交汇点:对我国报业未来改革发展的探讨

新世纪与旧世纪的交汇点:对我国报业未来改革发展的探讨

一、在新旧世纪的交接点上──对我国报业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四海[1](2019)在《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公民精神的理论意义,在于探寻不同于西方古典公民精神、现代公民精神的当代内涵,阐述其在个体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意蕴;其实践意义在于从文化、政治及时代和发展的维度建构中国公民精神,为具有前现代、现代某些特征和受到晚期现代性影响的中国,提供本土化的社会治理资源,有利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共同体。论文回溯了国外公民精神实践和研究的成果,对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市民社会及公民精神进行考察,深入研究个体化语境下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问题。论文以行动主义为视角,主要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建构主义为方法论,在中外文献叙事中进行比较研究和逻辑论证。“个体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伴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在中西方国家出现的普遍现象。在西方背景中,乌尔里希·贝克等人提出了关于晚期现代性社会的个体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化在释放个体自由的同时,对现实的社会价值和社会结构也产生了严重威胁。在中国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虽然个体化现象有着与西方晚期现代性的不同,但也呈现出从“单位社会”转变为“个体社会”的显着形态,个体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正在日益显现,其主要表现为:个体的精神信仰物质化、私人生活中心化,社会结构表现出原子化的态势。现代社会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以公共性为主要属性的公民精神,是应对个体化之觞的现代国家的普遍选择,也是实现个人幸福和建设共同体的现实途径,将其用于应对中国个体化现象的消极后果应该也是合理的。研究公民精神,必须要首先考察国外公民精神理论。西方公民精神的理论源流及其嬗变,既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初识“公民”及塑造公民的理论参考,也是今天认识和研究中国公民精神的重要背景知识。国外关于公民精神的论述有两个基本的流派,即传统公民共和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以此为基础又演化出新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社群主义以及多元文化主义等多样性的公民精神。中国公民精神的研究,需要从中国个体身份演化的分析开始。清朝末期,中国知识界提出了塑造“新民”的设想;民国初期一批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又深感国内民众教育严重不足的知识分子,尝试性地进行了国民教育改造的实践;待1949年后,“人民”成为新中国主导性政治身份;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和个体各自的单独运作以及国家与个体的相互影响下,中国公民身份的形塑取得了一定成效,公民精神也随之初步出现,但是公民尚处于追求个体权利和个人利益阶段,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无公德公民。种种现实表明,中国目前要有效抵御个体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就要首先从内容上建构中国公民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除了需要应对个体化消极后果的直接挑战,还需要深入思考几个与公民和公民精神本身有关的现实问题。一是公共生活中的公民处在由领域分化到领域融合的时代,如何认识其能否继续存在的问题;又如何处理全球化和个体化背景下的市民与公民、公民理性与公民激情、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二是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是否具有可欲性。由已有的研究可知,基于文化传统、社会历史和先进社会制度的建构是可欲的,这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提供了启示。三是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需要观照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形态性质、社会发展阶段、后工业社会影响等因素。在综合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涵应该主要包括四种精神,即价值理性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公共参与精神和平等合作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从内容建构到现实培育,既需要进一步探究培育的现实条件,也需要研究培育主体、培育环境和培育路径所包含的内容。首先是考察目前培育的社会现实性如何。为此,需要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对公民政治参与和公民法治观念产生的影响,审视中国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发展状况对公民意识与公民参与的促进作用,考察中国“三种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思想观念及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其次是从主体、环境和路径等不同视角思考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此处主要分别从国家、学校和个人出发,讨论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问题,同时还探讨家庭生活环境、社区公共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对公民精神孕育的作用,深入研究公民精神培育的三个重要路径,即宏观层面的国家推动、中观层面的学校理念转变及其公共生活开展、微观层面的生活政治润养。

吴云才[2](2014)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青年民族主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特殊发展轨迹,与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密切联系的社会思潮。它是中华民族民族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年政治观和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体现了中国青年对民族命运、民族利益、国际关系、国家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对于增强青年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深入研究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我国理论界关于民族主义的研究时间并不长,虽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但不够系统、深入、全面。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研究更加薄弱,仅限于对某些当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表现形式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但是还存在着概念模糊不清、评价褒贬不一、研究零碎片面等问题。这种状况难以客观评价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及其对青年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也难以更好地发挥其动员和凝聚广大中国青年的积极进步作用。本文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为背景,对近代以来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发生、演变过程,及其对中国青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地研究。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历史学、青年学等学科理论,主要采用历史分析方法,文献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近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总结了它在每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分析了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青年的重要影响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分析了它的非理性倾向,提出了对它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内容和措施。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本文试图澄清人们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模糊认识,探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其动员和凝聚青年作用的途径;构建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从而拓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进行有益的探索。为引导和鼓励青年正确成长、成才、成功提供新的途径。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论之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民族主义、青年民族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的现状,认为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对中国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并以此为背景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是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界定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青年民族主义、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基本概念。分析了中国青年群体、中西方民族主义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简要介绍了世界范围内的四种青年民族主义类型。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性质和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梦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初步提出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凝聚青年力量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的观点。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内容,是本文的历史分析部分。以时间顺序对近代以来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分析了每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基本特征和历史作用。本文认为,中华民族在近代的危机是产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和启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的历史条件。在近代以来的历史过程中,尽管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历经曲折,但它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始终紧密相连,并主要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近现代时期,它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青年运动,以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为核心内容;在当代,它主要表现为各种爱国行为,以实现祖国统一和富强为核心内容。该部分是本文立论的基础。试图用历史事实纠正人们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偏见和误解。第三部分即第六章的内容,是本文的意识形态分析部分。主要论述了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和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分析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倾向及其危害和根源;探讨了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引领和规范的方法和途径。该部分是本文立论基础的深化。第四部分即第七章的内容,是本文的理论构建部分。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积极作用,需要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这种引导和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培育中国青年的民族精神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积极作用为目标,重点进行三大主题教育和八项专题教育,并以五项引导教育措施相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目标内容方法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既是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拓展,也是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深化和探索,希望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总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无疑是凝聚和动员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动力。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人们科学认识和客观评价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提出了把青年民族主义教育纳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观点;特别是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引导和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体系的构建将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广大青年树立科学正确的政治观和民族观,不断强化青年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使青年自觉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王冬洋[3](2014)在《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世纪之初,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发展理论,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在胡锦涛总书记和谐社会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将其作为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的理念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本文共有四大章节,分别论述了在古今中外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和主张;胡锦涛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理论贡献;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实践价值。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是我们党在带领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进程中形成的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思想理论;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向,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为我们特色社会主义添加了新内容、注入了新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挖掘,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历史时期,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统领着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大局,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理论指导、思想引领。以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从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出发,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董国超[4](2013)在《神话与儿童文学》文中指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有一段众所周知的论述,他说:希腊神话“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并具有“永久的魅力”。马克思所说的“范本”和“魅力”,绝非仅仅局限在艺术方面,神话的思想价值同样不容忽视。神话是人类原初智慧的结晶,这种智慧的伟大和深远意义,可能曾经被人类低估过。低估的不良后果之一,是人类的力量被过分夸大,因而招致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并引发诸多社会性问题。在溯源性地反思文明的局限时,人类开始重新发现了原初智慧的意义,并开始利用这种智慧的“范本”意义来“规范”人类的行为。儿童文化与儿童文学,与人类的原初智慧具有发生学意义上的相似性,是人类认识原初智慧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既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融入了研究者文化想象的精神建构,神话和儿童文学尤其鲜明地体现出人文科学研究的这种特性。神话与儿童文学的艺术精神是相通的,这表现在以下几点:其一,神话与儿童文学都具有象征性的艺术品质,而这种象征性是神圣的,这体现为,神话与儿童文学的神圣象征是超然的、超验的并具有仪式性。其二,神话与儿童文学较之于其他的文学样式,更为注重身体的感悟,表现出一种直觉的、诗性的智慧。其三,神话与儿童文学是巴赫金所说的“生命的狂欢”,具体表现为:物质性与生命性的统一、民间立场以及“正反同体”。荣格认为,文学原型是人类的原始意象,积淀着人类的远古记忆和“集体无意识”。从叙事原型的角度考察神话与儿童文学,我们发现,原型从神话向儿童文学的漂移过程中,呈现出从隐性到显性、从哲理内涵到性格特征、从单声到复调、从宇宙范畴到个人境遇的转变特色。如果进一步比较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中叙事原型的表现特色,我们会看到,儿童文学中的叙事原型更为典型、更为生动、更具对比色彩。在新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进程中,可以清晰的看到神话精神对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为,80年代中后期“探索文学”的寻根意识和梦境呈现、动物文学中展现出的野性生灵神话的特色、郑渊洁创造的童话“神话”、“大幻想文学”的崛起、薛涛与曹文轩对神话题材的运用、“哈利·波特”对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秦文君、彭学军等儿童小说创作所包孕着的神话情思等。如果我们再扩大研究视野,还能发现部分成人作家作品中的神话与儿童文学元素,对这些作家的作品做儿童文学方法的研究,可以获得新的发现。因而表明儿童文学理论对成人文学研究具有启示价值。世纪交替之际,中国儿童文学表现出一些神话特征,譬如文学形象与动漫形象的相互影响、图画书所体现出的语言图像化倾向、“新神话主义”的理论倡导与创作实践,以及虚拟文化对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等。

范昕[5](2010)在《论金融危机下《武汉晚报》改版》文中认为自2008年以来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大海啸,给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传媒产业特别是报业尤其直接受到了其所带来的严重影响。本文主要在于分析《武汉晚报》在当前的金融危机形势下所采取的生存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金融风暴中报业的生存策略,为我国现代报业在新媒介时代如何树立新闻品牌、发展数字报业提供有益的启示。人们都在寻找节衣缩食与理财投资之道,以抗御金融危机的寒流侵袭。媒体能否应经济形势,媒体竞争之变化,认真考量,正确判断,妥善应对正在延续,加剧的困难局面,是在金融危机中能否化危为机,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想受众之所想,急受众之所急,武汉晚报经过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认识和实践,通过加强管理,调整版面,积极应对金融危机,闯过难关。作为一张有着近50年历史的老报纸,《武汉晚报》及早谋划,调整战略布局,转变办报观念与经营理念,探索出了一条适应市场变化、满足读者需求、拓展发展空间的新路子。2008年10月28日再次改版,武汉晚报取得不俗的业绩:报纸发行量连续第五年进入“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排在2008年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的第64位,较上一年上升一位。广告经营收入较上一年增长20%,经济效益也大幅提高。这种逆市上扬的特别业绩,是武汉晚报以创新进取应对困难的结果,也是多年形成的稳健发展战略的延续,是一个积极进取,可持续发展良好态势。

邓庄[6](2010)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大众传媒 ——以佛山报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基本进程和重要标志,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过程。报业的生成、发展以及当前发生的变革,正是以走向城市化、现代化的中国为框架展开的。在报纸的发展历程中,城市化不仅仅是一个背景,而是以无处不在的方式渗透在报纸的各个方面;报纸也不仅仅是城市化、现代化的镜像,它参与了中国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双方彼此嵌入,互相促动。本论文希望通过对佛山的报纸和城市化的分析,来把握社会发展和媒介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把握新闻信息与社会现实之间所构成的多层次复合关系,多角度地反映传媒的社会价值。大众传媒从诞生到发展,一直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并对城市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时至今日,大众传媒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综合经济实力以及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而城市化为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人文环境,提供了广泛的信息需求和受众需求,大众传媒在都市这个空间里获得了存在的可能和发展的动力,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传播功能,是大众传媒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城市化的进程就是一个社会转型的过程,是社会结构的转换,社会体制的更新,社会利益的重组与价值观念的嬗变的过程。在这样一个急剧变动的都市社会转型过程中,大众媒介系统完成了与社会环境的适应而得到转型,传媒转型是传媒对都市社会转型和传媒社会环境因子的全面适应和与之相互作用的结果,转型成为报纸的基本生存状态,报纸在转型过程中不断发展,体现出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趋势,进而提升了城市的软实力。城市化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分化的过程,随着社会分化、文化分化的加剧,在我们的媒体中普遍出现了传播分化、传播失衡的问题,反而进一步加剧社会分化。随着社会分化的加剧,社会整合成为社会转型的重要趋势,时代对报纸提出新的角色与功能,报纸要成为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的工具,成为促进社会冲突与问题的解决,帮助社会实现调解和跨阶层沟通的整合工具,报纸的这一转型也将有力地推动城市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城市社会转型时期,观念和文化层面面临着多重复杂的矛盾冲突,渗透着对人文精神的挑战和冲击,而构建良性的城市文化,即建立在多元的文化生态、良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道德水准、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基础上的城市风貌,成为顺利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保证。作为现代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传媒必须积极参与现代城市文化的建构,在满足市民文化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上,整合提升城市文化,构建多层面的城市文化传播体系。

洪冬梅[7](2008)在《WTO框架下中国传媒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构建》文中提出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宣传窗口的传媒,在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实力的竞赛中,其获利潜力不断得到发掘、产业化趋势逐步增强。国际化竞争、集中化发展和跨媒体经营是全球传媒发展的大趋势。传媒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的地位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共识,传媒发展的理论亦是西方学者们一直致力研究的课题。本文绪论描述了国内外学者从经济和管理的学科角度在传媒经济学和传媒竞争力上的研究轨迹;第二章对传媒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进行梳理,并分析了当代全球传媒经济发展态势和我国传媒贸易的现状。在第三章中,本文试图综合利用经济学、管理学和传播学的学科知识,围绕竞争力钻石模型,从宏、中、微三个层次,借鉴SWOT分析法,建立针对我国的传媒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宏观上,传媒体制滞后、市场化程度低、经营和激励机制落后是制约我国传媒主要的弱势;中观上,资源优势和产业链支持、生产要素缺失和产业结构低下、市场前景、海外传媒的市场争夺则分别构成中观层面上我国传媒竞争力的“S-W-O-T”;微观上,媒体组织结构改革、媒体核心竞争力缺失、保护期终止、市场份额低等方面构成中国传媒竞争力的“S-W-O-T”。在阐释WTO对我国传媒领域相关规制的基础上,文章最后重点探求提升中国传媒产业竞争力的实战方略,从而使整个研究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又能对现实操作提供某些指导和借鉴:在WTO规章体系下完善传媒法制建设、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加快体制改革以构建宏观竞争力;健全市场支撑体系、外向拓展国际市场、利用资源优势、培育要素,提升资源和技术转化能力以构建传媒中观竞争力;媒体企业培育国际化传媒品牌、依托集团平台发展跨媒体经营、积极寻求对外合作、主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则是提升媒体微观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孔键[8](2007)在《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入手,以环境行为学、社会学、地下建筑学为理论依据,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心理、认知规律等方面的问题,分析地铁车站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的本质和内涵,为“人性化”设计的目标,探寻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原则和策略,并籍此提出“人性化”设计价值取向,为创造符合国家发展和时代需求的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提供新的思路。论文首先对上海市地铁车站进行实地调研,并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外地铁发展历程,指出融合交通换乘、商业、娱乐、休憩等功能的地铁车站综合体是未来地铁车站发展的方向,在此趋势下,设计应更注重营造健康心理和生理环境,倡导“人性化”设计。随后是论文的主体研究部分,主要是从生理和心理两个角度,对地铁车站空间环境相应的设计要素进行了梳理和定位。随后结合笔者的工程实践及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从人文、无障碍设计、安全与防灾、标识系统等几个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的提出“人性化”设计的对策。最后,阐述了地铁车站空间环境“人性化”设汁的案例和工程实践,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张晨阳[9](2006)在《从理想国到日常生活 ——当代中国大众传媒中的社会性别话语(1995-2005)》文中认为本文是关于1995年-2005年间中国大众传媒中性别话语(包括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话语)表达状况的研究。具体而言,是使用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在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媒介市场化与大众文化世俗化背景下,以国家话语、商业力量、女性主义/社会性别力量、传统性别意识形态等多种力量的博弈、协商、组合为线索,对当代中国大众传媒中的性别话语表达状况进行的一次系统性、立体化考察。第一章叙事背景部分,梳理了中国大众传媒中社会性别话语表达的历史背景与当代背景;第二章报纸部分,选择了党委机关报、社会文化生活类报纸以及晚报中各一份作为典型,分析了三份不同性质报纸中的性别论述以及社会性别话语的表达状况;第三章杂志部分,本文选择了政治宣传类、爱情婚姻家庭类、时尚消费类女性杂志中的各一份作为代表,分析了女性期刊领域的性别论述以及社会性别话语的表达状况;第四章电影部分,本文将“性别”问题与“国家/民族”、“商业娱乐”、“日常生活”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分析了四类不同层面的国产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中性别论述的状况与特征;第五章电视部分,本文将“性别”问题与“权益”、“经济结构变迁”、“现代性想象”等因素结合起来,分析了三类国产现实主义婚恋题材电视剧中的性别表达状况与特征;第六章网络部分,在对网络性别话语整体描述的基础上,从社会性别话语的学术自觉行为与民间自发行为两方面,探索网络中社会性别话语成长的可能性与存在的困境。通过对几类媒介中的性别话语表达状况的研究,本文认为,任何武断式的“进步”或“退步”的判断都不能对这一阶段中国大众传媒中的性别话语作出辨证客观的结论。事实上,在这一阶段,性别话语呈现复杂的多层次状态,其中,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话语在曲折中前行。这种“悲观与乐观共存,希望与失望同在”的状态与社会转型时期新旧性别价值观的冲撞、更替、杂糅状态相互呼应。造成这一状态的表层原因有二:其一,当代大众传媒的多层次性;其二,当代大众传媒中性别话语正与社会转型的诸多其他议题(如经济结构变迁、东西方文化沟通等)相结合。其深层原因仍在于媒介文本背后力量的多元博弈与不同组合方式。目前,国家话语在一些特定的媒介中仍然占主导地位、强大的商业化潮流带来的负面性别话语的影响不容忽视;女性主义/社会性别力量的随着女性权益的觉醒、学术界的推动、女性自身力量的发展,已经得到一定的表达,但总体说来,这一力量在平面媒体与影视媒体中都还比较模糊、在新技术中还面临一些瓶颈,离具有主导地位的力量还有很远的距离。最后,本文认为,在从理想国到日常生活的道路上,大众传媒中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话语的未来,将主要取决于媒介内容背后力量博弈的状况。

杨树[10](2005)在《深度报道事实主导论》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有论者把深度报道归入述评类以及深度报道可以有主观评论的观点,本文试图从新闻报道本体论的角度进行证伪。本文认为,深度报道是传播主体对于重大新闻事件的客观再现和重构,这是在传播主体的客观认识下进行的,事实本身已经决定了它是否具备意见倾向性以及具有怎样的倾向性。 本文从事实的定义及分类着手,把事实区分为自在事实和客体事实,前者是指尚未成为人类意识所指向的对象,后者则是已经与人的意识发生或多或少关系的、意识已经指向的对象。自在事实在一被人类所发现时,便立即成为传播客体,与此同时,也极可能成为新闻,相反,只有部分客体事实才可能成为媒体的报道对象。事实成为新闻事实并不一定预示其成为深度报道的新闻事实,深度报道的事实具备三种特质:难点、热点、冰点。只要具备三者中的一种特质那么在理论上说它就可成为深度报道的客体。在明确了什么样的事实能够成为深度报道的事实之后,文章从深度报道事实的时间和空间两种存在形态来进行探讨。深度报道事实在时间上的形态,纵跨前在、现在和后在三个阶段;在空间上的存在形态则以此处和彼处的形式出现。时间上的前在、现在、后在以及空间上的此处、彼处共同组成了深度报道的事实发展脉络,也只有通过这种三维展示,事实的真相才能够以一种自我展示的方式再现于媒体。 如果说前面两章对事实及深度报道事实的探讨只是理论层面的话,那么第三章则是从实际操作的层面即深度报道事实运筹规律进行研究,本文认为要对事实进行展示首先要做的是对事实的方方面面进行素材的搜集,这是一个追求“同构”的过程,然后对素材进行“重构”。同构包括素材的搜集和整理素材两个步骤,而重构则分为选择和重组两种手段。至此,前面所有的努力为事实的再现提供坚实的基础。笔者按照事实再现的方式把深度报道分为事实解释事实、事实分析事实和事实预测事实三种方式,这种分类比较符合实际。 文章最后一章论述的是事实的意义,如果说前面的论述主要从真理标准着眼的话,、那么最后一章则是对事实意义的探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价值。深度报道事实能够孕育社会意见,其孕育过程分为“内在意见外在化、非理性意见理性化、繁杂意见清晰化”三个阶段。事实孕育社会意见,其最终还将与社会舆论相联系,本文把“事实对谣言的痛击、事实对传闻的确证、事实对是非的公断”作为深度报道主导社会舆论的三种方式,至此,深度报道事实完成了其由真理向价值目的的回归。这就是深度报道事实主导论。关键词事实,深度报道,深度报道事实

二、在新旧世纪的交接点上──对我国报业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新旧世纪的交接点上──对我国报业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发展趋势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个体化
        1.4.2 公民精神
2 中国社会个体化症候分析及公民精神培育的提出
    2.1 个体化的呈现:生产个体化和生活个体化
        2.1.1 从“单位社会”到“个体社会”的生产个体化
        2.1.2 家庭、消费和空间里的生活个体化
    2.2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个体化
        2.2.1 中外个体化的相似之处
        2.2.2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独特性
    2.3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影响
        2.3.1 个体凸显有助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合理化
        2.3.2 对社会个体化现象负面影响的批判性分析
    2.4 应对中国个体化症候的公民精神路向
        2.4.1 国外研究者回应个体化后果的启示
        2.4.2 公民精神之于个人幸福和共同体建设的价值
        2.4.3 公民精神培育:个体化时代国家的普遍选择
3 公民精神的缘起及其理论嬗变
    3.1 公民精神的缘起
        3.1.1 崇尚美德的传统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3.1.2 彰显个人的古典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3.2 不同社会思潮中的公民精神嬗变
        3.2.1 自我修正的新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3.2.2 重释自由的新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3.2.3 超越个人的社群主义公民精神
    3.3 多元文化主义中的公民精神厘析
        3.3.1 指向文化领域的公民精神
        3.3.2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理论主张
        3.3.3 对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评价与思考
4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个体考察及公民精神探析
    4.1 清末塑造“新民”的主张
        4.1.1 中国能否产生类似西方的公民
        4.1.2 中国传统社会的个人身份
        4.1.3 严复和梁启超的“新民”观
    4.2 民国建立前后“国民”改造的主张与实践
        4.2.1 从政治思想主张到现代国家建设
        4.2.2 民国早期国民教育的“速写”
    4.3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身份的兴起
        4.3.1 “人民”身份的主导
        4.3.2 主导性“人民”身份的形成原因
        4.3.3 “人民”身份与“公民”身份的异同
    4.4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觉醒及公民精神萌动和局限
        4.4.1 改革开放前“公民”的缺位
        4.4.2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的逐步觉醒
        4.4.3 主体性和公共性公民精神的萌动
        4.4.4 当前中国公民精神的局限性
5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理论观照和本土设想
    5.1 基于共同体思想的公民再认识
        5.1.1 作为公共生活主体的公民
        5.1.2 “公民”继续存在的可能性
    5.2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中的关系把握
        5.2.1 市民与公民的关系
        5.2.2 公民理性与激情的关系
        5.2.3 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
    5.3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现实背景和本土设想
        5.3.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学理可能
        5.3.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特征
        5.3.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本土设想
6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国情考量
    6.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经济因素分析
        6.1.1 经济发展促进公民政治生活
        6.1.2 经济发展增强公民法治观念
    6.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民主政治考察
        6.2.1 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名
        6.2.2 具有民主带动作用的党内民主发展
        6.2.3 社会民主中的公民参与与自治
    6.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文化因素探究
        6.3.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于当代公民的意义
        6.3.2 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对公民价值观的影响
        6.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引
7 新时代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厘定、环境分析和基本路径
    7.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
        7.1.1 引导公民精神走向的国家主体
        7.1.2 承担公民塑造功能的学校主体
        7.1.3 具有自我塑造作用的个人主体
    7.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环境
        7.2.1 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的家庭生活环境
        7.2.2 作为居民自治的社区公共环境
        7.2.3 能够影响公民价值观的网络虚拟环境
    7.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路径
        7.3.1 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推动
        7.3.2 中观层面的学校观念转变和公共生活塑造
        7.3.3 微观层面的个体“生活政治”润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青年民族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中国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1.1.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1.1.3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选择
    1.2 研究意义
        1.2.1 是更好地发挥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积极作用的需要
        1.2.2 是应对“中国威胁论”,促进中国和平发展的需要
        1.2.3 是建立新型国家、民族关系的需要
        1.2.4 是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1.2.5 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历史分析方法
        1.4.2 比较分析方法
        1.4.3 文献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4.4 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2 中国青年与民族主义
    2.1 青年的主体性与社会价值
    2.2 中国近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形成和发展
        2.2.1 中国近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形成
        2.2.2 中国近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历史使命
        2.2.3 中国近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发展
    2.3 民族主义
        2.3.1 纷繁复杂的民族主义
        2.3.2 民族主义在西方的演变
        2.3.3 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形成和演变
    2.4 青年民族主义
        2.4.1 以建立民族国家为目标的青年民族主义
        2.4.2 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实现民族解放为目标的青年民族主义
        2.4.3 作为法西斯工具的青年民族主义
        2.4.4 以网络为活动平台的青年民族主义
    2.5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2.5.1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含义
        2.5.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青年民族主义
    3.1 近代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
        3.1.1 古代中华文明的衰落
        3.1.2 近代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
    3.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3.2.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启动和初步探索
        3.2.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确立和胜利前进
        3.2.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的奠定和历史性跨越
    3.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性质
        3.3.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表述的变迁
        3.3.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性质
    3.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挑战
        3.4.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外部挑战
        3.4.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内部挑战
    3.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体现
        3.5.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不懈的追求
        3.5.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人民的梦
        3.5.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
        3.5.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3.6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3.7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凝聚青年力量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3.7.1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团结青年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旗帜
        3.7.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共同作用
4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历史分析(一)
    4.1 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4.1.1 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形势和中国青年
        4.1.2 五四运动之前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和社会作用
    4.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4.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
        4.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作用和特点
    4.3 近现代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4.3.1 思想来源和价值取向复杂
        4.3.2 青年的自身解放与民族解放同步
        4.3.3 中国共产党对青年运动的领导不断增强
        4.3.4 近现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互相促进
    4.4 近现代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
        4.4.1 强化了中华民族意识、催生了新的爱国观念
        4.4.2 引发了中西文化的比较、引领了中国人的开放意识
        4.4.3 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5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历史分析(二)
    5.1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 年-1956 年)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5.1.1 中国青年历史使命的转变
        5.1.2 这一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
    5.2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5.3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革结束期间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5.3.1 主动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爱国强国热情高涨
        5.3.2 民族主义被爱国主义所取代
        5.3.3 经历了从激进到反思的转变历程
    5.4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5.4.1 “新启蒙运动”对青年的深远影响
        5.4.2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5.5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5.5.1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5.5.2 关于对 90 年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争论
    5.6 21 世纪初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5.6.1 21 世纪初中国青年的特点
        5.6.2 21 世纪初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6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分析及其非理性倾向
    6.1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
        6.1.1 民族主义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员机制
        6.1.2 民族主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工具
        6.1.3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是民族国家争取独立和发展的凝聚力量
        6.1.4 民族主义是地区动荡冲突的意识形态支撑
    6.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
        6.2.1 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和边缘性
        6.2.2 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认同感
        6.2.3 以实现祖国强大和维护祖国统一为核心诉求
        6.2.4 具有一定的中华民族优越感
        6.2.5 具有明显的依附性和应激性
    6.3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非理性倾向的表现
        6.3.1 民族心理不够自信、理性
        6.3.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对国内政治的影响日益明显
        6.3.3 情绪化民族主义在网络上较为泛滥
    6.4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非理性倾向的根源
        6.4.1 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6.4.2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遏制使部分中国青年对西方心怀警惕
        6.4.3 西方国家的霸权行径使部分青年反应激烈
        6.4.4 民族文化差异与民间交流隔阂
    6.5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非理性倾向的危害
        6.5.1 损害中国的国家形象
        6.5.2 给“中国威胁论”以把柄
        6.5.3 影响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行
    6.6 当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统一
        6.6.1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
        6.6.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
    6.7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需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规范和引领
7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青年民族主义的引导与教育
    7.1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引导与教育的目标
        7.1.1 培育广大青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7.1.2 培养广大青年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7.1.3 更好地发挥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7.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统领
        7.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青年民族主义的必要性
        7.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措施
    7.3 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引导与教育的主要内容
        7.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
        7.3.2 中国共产党青年成长理论教育
        7.3.3 中国梦与中国道路教育
        7.3.4 世界历史与地缘政治教育
        7.3.5 国家安全与国际风险教育
        7.3.6 国际视野与战略思维教育
        7.3.7 国家主权与核心利益教育
        7.3.8 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教育
        7.3.9 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教育
        7.3.10 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教育
        7.3.11 担当重任与社会实践教育
    7.4 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引导与教育的主要措施
        7.4.1 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民族主义教育
        7.4.2 加强对青年民族主义舆论的正确引导
        7.4.3 重视青年民生关怀,增强当代青年的现实担当
        7.4.4 用道德和法律手段约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倾向
        7.4.5 增强高校研究和引导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能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3)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1.1.1 选题的提出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论文的特点及创新之处
第2章 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渊源与理论基础
    2.1 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渊源
        2.1.1 和谐社会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2.1.3 西方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2.2 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基础
        2.2.1 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2.2.2 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的现实理论基础
第3章 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3.1 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的主要内容
        3.1.1 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
        3.1.2 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的主要内容
        3.1.3 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指导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3.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3.2.1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3.2.2 诚信友爱
        3.2.3 充满活力
        3.2.4 安定有序
        3.2.5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4章 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贡献及实践价值
    4.1 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贡献
        4.1.1 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4.1.2 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4.1.3 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1.4 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丰富了社会发展理论
        4.1.5 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深化了对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4.2 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的实践价值
        4.2.1 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
        4.2.2 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推进了我国现代化的建设
        4.2.3 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推进了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4.2.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
        4.2.5 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指导下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神话与儿童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论
    一、 原始文化:智慧的光辉依然灿烂
    二、 神话:现代人精神超越的动力源泉
        (一) 泰勒的神话观
        (二) 斯特劳斯的神话观
        (三) 坎贝尔的神话观
        (四) 中国神话学家的神话观
        (五) 笔者对神话概念的理解
    三、 儿童文学:具有经典艺术魅力的现代艺术形式
        (一) 以社会政治革命为背景,从教育学、人类学提出儿童文学的概念
        (二) 在战火硝烟中,儿童文学被融入民族存亡的现实斗争之中
        (三) 战时思维的延续,儿童文学的教育性被放在首位
        (四) 文学的回归与儿童文化研究的介入,儿童文学走向广阔的空间
        (五) 儿童文化理论的提出,使重新界定儿童文学的概念成为可能
第一章 建构与描述:神话与儿童文学的艺术精神
    一、 文化想象的建构对象
    二、 神圣的象征
        (一) 神圣象征与神话
        (二) 神圣象征与儿童文学
    三、 身体的感悟与直觉的智慧
        (一) 诗性的智慧
        (二) 感性的文学
    四、 生命的狂欢
        (一) 物质和肉体的统一性
        (二) 民间立场
        (三) 正反同体
第二章 漂移与呈现:叙事原型从神话向儿童文学的演变
    一、 原型的漂移:从隐性到显性
    二、 原型的重心:从哲理内涵到性格特征
    三、 原型的呈现:由单声到复调
    四、 原型的聚焦:从宇宙范畴到个体境遇
        (一) 对个体生存状态的关注
        (二) 对个性价值的关注
        (三) 对个体命运的关注
    五、 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原型呈现的比较
第三章 重现与移植:新时期儿童文学建构中的神话元素
    一、 探索文学:梦境与寻根
    二、 动物文学:野性生灵的生存神话
    三、 郑渊洁现象:童话大王的“童话”
    四、 大幻想文学:童心与幻境
    五、 神话精神的复活:“踏滑板的夸父”与神奇的《大王书》
    六、 凯尔特的神话精神:“哈利·波特”现象分析
    七、 新的艺术追求:文化韵味与神话情思
    八、 特殊“童话”的神话精神
第四章 复归与嬗变:儿童文学在世纪之交中呈现出的神话特征
    一、 衍生性与交叉性的艺术形式
    二、 图画书:语言的图像化
    三、 “新神话主义”解析
    四、 带有民间色彩的虚拟化倾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5)论金融危机下《武汉晚报》改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现状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及创新
第二章 《武汉晚报》改版原因分析
    第一节 社会环境变迁
    第二节 媒介环境变迁
    第三节 改版是主流化转型的必然选择
第三章 《武汉晚报》改版后状况分析
    第一节 新闻报道
    第二节 新闻策划
    第三节 广告经营
    第四节 管理企业
第四章 《武汉晚报》改版的得失与启示
    第一节 《武汉晚报》改版的亮点
    第二节 《武汉晚报》改版的不足
    第三节 《武汉晚报》改版的启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城市化进程中的大众传媒 ——以佛山报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城市化与大众传媒
    第一节 城市化的内涵和意义
        一、城市化的内涵
        二、城市化与现代化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中的大众传媒
        一、大众传媒在城市化过程中的角色与功能
        二、城市化对大众传媒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第二章 佛山的城市化进程与报业发展
    第一节 佛山的城市化进程与报业发展历程
        一、佛山的城市化进程分析
        二、佛山的报业发展历程分析
    第二节 城市化背景下佛山报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城市化与佛山报业发展空间
        二、城市化与佛山报业竞争格局
第三章 城市化与传媒转型
    第一节 城市社会转型与传媒转型
        一、城市社会转型
        二、城市传媒转型
    第二节 城市化背景下佛山报业的转型
        一、佛山报纸角色与功能的转型
        二、佛山报纸内容和形态的转型
    第三节 佛山传媒的媒介融合转型
        一、媒介融合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跨媒介集团成立的动因
        三、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报道模式创新
        四、跨媒介发展的功能和意义
        五、媒介融合的问题与趋势
第四章 城市社会分化与传媒整合
    第一节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与传播分化
        一、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分化的加剧
        二、社会分化趋势下的传播分化
        三、大众传媒的社会整合功能
    第二节 大众传媒与城市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
        一、佛山报纸对农民工群体的再现分析
        二、大众传媒与弱势群体的话语权保障
    第三节 民生新闻与城市和谐社会建设
        一、城市化与民生新闻的兴盛
        二、民生新闻与城市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五章 城市文化建构与传媒提升
    第一节 城市文化与大众传媒
        一、城市文化构建中的矛盾和问题
        二、城市文化构建中的传媒力量
    第二节 大众传媒对城市文化的整合提升
        一、媒介空间与地域文化认同
        二、媒介责任与核心价值观培育
        三、媒介建构与多元文化需求满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

(7)WTO框架下中国传媒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传媒产业经济和竞争力理论的研究综述
    1.3 本文研究方法与思路
    1.4 创新点和难点
第二章 传媒产业概述
    2.1 传媒相关概念剖析及理论阐释
    2.2 世界传媒产业经济的发展
    2.3 我国传媒贸易现状
第三章 中国传媒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述
    3.1 本文的评价体系
    3.2 宏观层面上中国传媒国际竞争力S-W分析
    3.3 中观层面上中国传媒国际竞争力SWOT分析
    3.4 微观层面上中国传媒国际竞争力SWOT分析
第四章 WTO框架下中国传媒国际竞争力的构建
    4.1 WTO框架与我国传媒贸易相关的规制
    4.2 在WTO规章体系下完善传媒法制环境建设
    4.3 中国传媒构建国际竞争力的路径
结论
附注
参考文献
致谢

(8)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 课题研究的实践背景
        1.2 理论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地铁、轻轨与轨道交通
        2.2 “人性化”设计的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节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基本出发点
        3.2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内容组织与研究框架
        4.1 内容组织
        4.2 研究框架
    第五节 论文创新点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一章 地下空间开发与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上海地铁车站实地调研
        1.1.1 上海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站、徐家汇站调研
        1.1.2 上海地铁二号线:静安寺站、科技馆站、南京西路站调研
        1.1.3 上海地铁四号线:浦电路站调研
        1.1.4 上海南站调研
        1.1.5 调查与分析——上海徐家汇地铁站心理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评价
        1.1.6 现代地铁车站设计理念——“人性化”设计
    第二节 国内外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1.2.1 国外地下空间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
        1.2.2 国内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地铁的发展历程
        1.3.1 地铁的发展历程
        1.3.2 地铁路网规划
        1.3.3 国外地铁的现状与发展
        1.3.4 国内地铁的现状与发展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研究涉及的相关学科及基础理论的发展
        2.1.1 “人性化”设计研究的相关学科和方法论
        2.1.2 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及相关研究
    第二节 “人性化”成为地铁内部空间环境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2.2.1 “人性化”是地铁内部空间环境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2.2.2 国内地铁建筑室内设计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2.2.3 21世纪设计发展趋势的社会学和哲学思考
    第三节 地铁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研究的内涵
        2.3.1 地铁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研究的涵义
        2.3.2 地铁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研究的内容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设计因素分析
    第一节 地铁车站的特点和类型
        3.1.1 地铁车站特点
        3.1.2 地铁车站建筑类型
        3.1.3 地铁车站的空间类型
    第二节 人在地铁车站中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3.2.1 生理问题
        3.2.2 心理问题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的对策
    第一节 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之表达
        4.1.1 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设计新的理解和定位
        4.1.2 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设计“人性化”之表达
    第二节 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中的标识系统设计
        4.2.1 调查与分析——上海徐家汇地铁车站服务标识系统问卷调查与分析
        4.2.2 标识的形成
        4.2.3 影响标识系统功效的主要因素
        4.2.4 地铁标识系统的内容
        4.2.5 地铁标识系统的设计原则
        4.2.6 地铁车站标识系统信息分类与内容构成
        4.2.7 案例研究——以上海地铁4号线世纪大道站为例,标识寻路(进站口——通道——站厅层——站台层)
        4.2.8 案例研究——日本、香港、上海的地铁车站标识系统设计比较
        4.2.9 工程实践——上海徐家汇地铁车站标识系统改造方案
        4.2.10 小结
    第三节 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
        4.3.1 调查与分析——上海四号线地铁车站无障碍设施问卷调查与分析
        4.3.2 国内外无障碍环境建设概况
        4.3.3 亚太地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概况
        4.3.4 新的“残疾人观”
        4.3.5 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的无障碍设施设计内容
        4.3.6 小结
    第四节 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中的安全防灾设计
        4.4.1 调查与分析——上海四号线地铁浦电路车站防灾设施问卷调查与分析
        4.4.2 地下空间内部灾害的特点、类型和成因
        4.4.3 地下空间的防火
        4.4.4 内部灾害的综合防治
        4.4.5 工程实践与分析——杭州萧山钱江世纪城地下空间规划(庆春路过江隧道地铁车站防灾设计部分)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内外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案例
    第一节 国外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案例
        5.1.1 日本京都新车站——铁表现中对建筑文化的思考
        5.1.2 法国巴黎14号线——多元化的城市空间节点
    第二节 国内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案例
        5.2.1 香港地铁“迪士尼”线——主题车站设计典范
        5.2.2 北京地铁“复八线”与天安门东、西站——传统文化语境中的现代艺术
        5.2.3 深圳地铁罗湖站——现代都市的地铁车站综合体
    第三节 工程实践
        5.3.1 工程实践——杭州萧山钱江世纪城地下空间规划(庆春路过江隧道地铁车站换乘枢纽概念设计部分)
        5.3.2 工程实践——上海新江湾城知识商务区地下空间规划(地铁10号线新江湾城车站概念设计部分)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及来源
致谢
附录一 东京地铁12号线(大江户线)地铁车站的装饰及公共艺术
附录二 上海地铁车站服务标识系统设置手册(摘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从理想国到日常生活 ——当代中国大众传媒中的社会性别话语(1995-2005)(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缘起
        一、缘起:社会性别话语在中国的十年
        二、问题: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话语
        三、意义: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部分
        二、国内部分
    第三节 核心概念
        一、社会性别
        二、社会性别话语和性别话语
        三、女性主义
        四、意识形态
    第四节 研究线索、方法与结构
        一、研究线索
        二、研究方法
        三、文章结构
第一章 中国媒介中社会性别话语的叙事背景
    第一节 历史背景
        一、“国民之母”—近代民族主义话语洪流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二、“男女都一样”—毛泽东时代的国家建设与性别平等
    第二节 当代背景
        一、社会背景:社会转型与社会心理嬗变
        二、文化取向:大众文化与文化研究语境
        三、女性问题:社会性别分析框架的引进
    小结
第二章 文字表达中的性别话语(上)—关于报纸的内容分析与文本讨论
    第一节 绪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与样本
    第二节 内容分析结果
    第三节 文本分析
        一、《人民日报》:国家议程中的性别
        二、《新民晚报》:市民生活中的性别理念
        三、《申江服务导报》:市场导向与性别
    小结
第三章 文字表达中的性别话语(下)—关于杂志的内容分析与文本讨论
    第一节 绪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与样本
    第二节 内容分析结果
    第三节 文本与意识形态分析
        一、《中国妇女》:定位转向中的社会性别观
        二、《女友》:情感至上与性别再现
        三、《时尚》:性别,在消费的诺亚方舟上
    小结
第四章 影像表达中的性别话语(上)—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中的性别表达
    第一节 十年间国产电影的概貌
    第二节 国家、民族与性别
        一、革命话语中女性的“无我”
        二、西方男性与东方女性:想象中的两个西方认同
    第三节 商业娱乐电影中的性别论述
        一、作为“传统”象征的女性
        二、作为“妖妇”象征的女性
        三、作为“无奈”象征的女性
    第四节 日常生活、平民阶层与性别叙事
        一、被呈现的:作为母亲的女性
        二、被压抑的:作为个人的女性
        三、被遮蔽的:作为公民的女性
    第五节 女性电影的主体意识与自我救赎
        一、被关注的女性情感
        二、被虚化的救赎方式
    小结
第五章 影像表达中的性别话语(下)—现实婚恋题材电视剧中的性别表达
    第一节 十年间电视剧市场化的概述
    第二节 被揭示的家庭、性别与权益问题
        一、家庭暴力与性别权益
        二、性骚扰与性别权益
        三、性别权益呈现中的矛盾
    第三节 经济结构变迁中的婚恋与性别
        一、经济结构与价值观念变迁
        二、女性:“夫荣妻贵”的失落
        三、开放式、多义性的性别话语
    第四节 西方现代性想象中的模拟叙事与性别
        一、模拟的文本与西方现代性的想象
        二、含糊的意识形态内涵(Ideological Ambiguity)
    小结
第六章 网络空间中的社会性别话语
    第一节 网络:性别的乌托邦?
    第二节 学术自觉行为:女性研究网站
        一、官方背景的女性研究网站
        二、科研背景的女性研究网站
        三、民间背景的女性研究网站
    第三节 民间自发行为:以关于“超女”李宇春的网络评论为例
        一、“中性气质”:颠覆传统性别规范
        二、“中性气质”:作为权力反抗工具
    小结
结束语 大众传媒中社会性别话语的未来
    一、大众传媒中的性别话语图景
    二、社会性别话语的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一 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行动纲领(“妇女与媒体”部分)
附录二 大陆地区主要的女性与社会性别研究网站
后记

(10)深度报道事实主导论(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事实客体哲学解读
    第一节 自在事实与客体事实
    第二节 新闻事实及其形成
    第三节 深度报道要求的事实
第二章 深度报道事实的存在状态
    第一节 事实存在的时间形态
    第二节 事实存在的空间形态
    第三节 事实存在形态的特质
第三章 深度报道事实运筹规律
    第一节 事实的还原
    第二节 事实的重构
    第三节 事实的再现
第四章 深度报道事实意义的自我表白
    第一节 事实孕育社会意见
    第二节 事实主导社会舆论
参考文献

四、在新旧世纪的交接点上──对我国报业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D]. 杨四海.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青年民族主义研究[D]. 吴云才. 西北工业大学, 2014(07)
  • [3]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研究[D]. 王冬洋. 沈阳理工大学, 2014(03)
  • [4]神话与儿童文学[D]. 董国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 [5]论金融危机下《武汉晚报》改版[D]. 范昕. 华中师范大学, 2010(11)
  • [6]城市化进程中的大众传媒 ——以佛山报业为例[D]. 邓庄. 武汉大学, 2010(10)
  • [7]WTO框架下中国传媒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构建[D]. 洪冬梅. 厦门大学, 2008(08)
  • [8]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研究[D]. 孔键. 同济大学, 2007(03)
  • [9]从理想国到日常生活 ——当代中国大众传媒中的社会性别话语(1995-2005)[D]. 张晨阳. 复旦大学, 2006(02)
  • [10]深度报道事实主导论[D]. 杨树.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标签:;  ;  ;  ;  ;  

新世纪与旧世纪的交汇点:对我国报业未来改革发展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