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征

浅谈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征

一、略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刘幸[1](2021)在《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的民俗书写与乡土世界建构》文中研究表明在新时期以来的河南小说中,中原民俗被赋予了时代内涵,它们既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展现人物性格命运及强化地域文化色彩的重要手段,又生动地表达着中原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心理,成为展现河南乡村生活、地域文化精神以及时代变革的重要元素,使读者从中领略到中原独特的地域风情以及中原人民思想精神的历史演化过程。从民俗书写的角度看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中的乡土世界,能够审视当代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后河南农村伴随现代化发展呈现出的独特复杂的乡村风貌。本文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对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及文艺民俗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论文的核心概念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进行整体上的论述。第一章重点讨论了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民俗书写的背景与特征。河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制度造就了河南独特的民俗文化,为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的民俗书写提供深度的背景支撑。河南浓郁的民俗氛围和作家在生活中的民俗体验催生了新时期以来河南作家对民俗文化的独特情感,成为作家们在乡村叙事中进行民俗书写的可能性条件和自觉动力。基于作家生命体验及创作意志的差异,新时期以来的河南作家在创作中呈现出理性批判、温和反讽和眷恋怀念并存的多元民俗审美姿态。受特殊思想精神表达的需要,部分河南作家尝试在小说中建构出一些现实生活中并不真实存在的民俗事象,借此来展现中原乡村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新时期以来的河南作家并不是一个整体,不同的小区域作家群以各自生活的文化区为依托,以每个区域不同的乡村风俗背景和样态为源泉,创作出多元化的民俗图景。河南作家的民俗书写还与时代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新中国成立至新世纪以后,每个阶段都呈现出与此前不同的新特点。第二章论述了新时期以来的河南作家依托民俗书写建构的当代河南乡土景观。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曾给中原乡村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活力,但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也给乡村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民俗文化具有稳定性,也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新时期以来的河南小说以中原独特的乡风民俗为切入点,对后改革时代河南乡村社会生态的发展与变迁予以观照,通过传统民俗的衰颓展现河南乡村文化生态景观,民俗的变异透视河南乡村权力景观,民俗的淡化表现河南乡村的伦理裂变景观,其中也包含着对现代化的哲理反思。第三章论述了新时期以来河南作家借民俗书写展现的当代中原农民生活与命运。新时期以来的河南作家在创作中集中展现了河南地区丰富多样的民俗事象,它们成为中原农民原初生活状态的显现与缩影。在新时期以来的河南小说中,乡村民俗情节的加入在展现中原地区独特生活面貌的同时,也是中原农民行为举止或文化心理的真实展现,作家用带有中原色彩的婚丧风俗来突显农民境遇的不幸和凄凉,寄托着对农民在沉重负压下的苦难命运的深刻怜悯。河南地区民间信仰风气浓重,新时期河南作家笔下的中原民间信仰描写,深刻反映了深处内陆腹地的河南地区以“天人合一”、“万物有灵”为核心的精神信仰和思想观念,它们作为小说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作家用以渲染地方色彩,营造乡村神秘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展现了中原农民的认识水平和精神状态。第四章论述了新时期以来河南作家以民间话语呈现的河南乡土意蕴。河南作家通过对中原方言俗语及修辞格的灵活使用来展现河南乡村世界。方言摹声拟态、随声传形的特点使读者能从各种人物的语言中分辨出他们的身份与性格,人物形象因此更显鲜明、生动。比喻、反语、双关、夸张、通感等修辞格使故事情节和人物在方言语境下更加富于个性化。新时期以来河南作家创作中的民歌民谣是凸显河南区域文化氛围和特色、表达河南人情感与精神的重要手段,具有内在的审美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河南地区神话传说蕴藏丰富,周大新小说中的民间神话传说既生动活泼、多姿多彩,又带有鲜明的时代和地方特色。第五章探讨了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民俗书写的艺术功能。民俗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现实的存在,这种兼具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特点,使它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重要媒介。在新时期以来的河南小说中,民俗书写为作家进行地域化、个性化写作提供现实支撑,丰富的民俗书写不仅呈现出地域独特的人文风貌,更从历史文化的高度对民众生活予以观照,展示着历史与时代变迁下乡村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使作品获得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和时代意义。作为特定地区长期积淀下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地域风俗反映着该地区与众不同的性格特质和文化心理,因而具有明显的超阶级性和超时代性。河南作家在创作中加入民俗描写,使小说在表达政治主题的同时,也对人性人情有一定程度的书写和表达,对小说政治化倾向起到一定的消解作用。河南地区乡村民俗书写为河南作家进行乡土建构和艺术想象提供现实支撑,展演着中原民众生活,也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的乡土困境,蕴含着作家对现代性的反思。

Harutyunyan Ani[2](2021)在《亚美尼亚与中国民俗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美尼亚与中国都是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古国,中华民族与亚美尼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并形成众多独一无二的文化特征。民俗事象时常表现于语言之中,语言本身是一种民俗的重要载体。本论文将研究视角集中在民俗文化上,聚焦亚美尼亚民族与中国汉民族的民俗文化词语,主要从两国民俗词语中探索两国文化各自具有的特质,并进行比较分析,以达到促进两国交流的目的。本文共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从中国与亚美尼亚两国民俗词语内涵比较分析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对民俗词语概念界定、整体研究思路为框架入手,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体概述。第二章为民俗词语与民俗文化。对语言的概念及内涵、文化的概念及内涵以及语言和文化的紧密联系分别予以分析,进一步将民俗文化与民俗词语的关系进行探索。第三章到第六章为中国与亚美尼亚民俗词语比较分析,从中国与亚美尼亚两国间的婚姻民俗词语、生育民俗词语、丧葬民俗词语以及节日民俗词语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第三、四、五、六章是本论文的主体,主要列举了亚美尼亚和中国在婚姻民俗、生育民俗、丧葬民俗、节日民俗四个方面的民俗词语。亚美尼亚的民俗词语是笔者调查得来的,尤其是婚俗部分调查比较深入细致,是笔者着力最勤的部分。在各章对比的部分,一是将两国的民俗词语及事例列表进行了对比,每章都将两国的民俗词语及其文化内涵呈现在表中,形成了一一对比;使其异同一目了然;再是各章均提取出最具特色、最能反映文化特色的民俗词语“祝福语”“颜色词语”“数字词语”“事象词语”等,进行比较。并在各章中归纳出了其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七章为中国与亚美尼亚民俗词语差异的根源分析,从生存环境导致的差异、宗教信仰导致的差异、历史原因导致的差异以及其他方面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第八章为结语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整体梳理与汇总,为两国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保障,同时在未来能成为促进亚美尼亚和中国文化交易的文献,而以期为后续的两国文化交流进步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斌[3](2021)在《关中传统灯彩的文化艺术传承及创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中传统灯彩历史悠久,是多年来民俗文化的积淀,有着丰富的造物理念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种民间手工艺更是一种历史文化传承的体现,它传递着人民的情感,饱含着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内涵,更体现了当地的民俗、思想与观念,承接吉祥与祝福,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本论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访问专家学者、实地调研并采访了大量的民间艺人,梳理了关中传统灯彩的历史起源、发展历程、制作工艺等,分析了关中传统灯彩的视觉表征与精神意义等文化价值的内容。通过对关中地区的民风民俗、地域文化特点的探讨,将关中传统灯彩与国内其他地区传统灯彩进行对比,总结关中传统灯彩的特点。在论文的最后将关中传统灯彩进行探索性的创新设计,使得传统灯彩所蕴含的价值与现代产品更好的融合,形成被当代用户喜爱的文化衍生品,为中华灯彩文化起到保护与传承的作用。本论文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关中传统灯彩的研究现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了灯彩及关中地区的界定,梳理并叙述了关中传统灯彩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从火的诞生到灯彩艺术的发展高潮,再到战争环境下灯彩艺术的低迷,改革开放后的灯彩艺术再次兴起,同时也伴随着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机械产业代替传统手工业,使得关中传统灯彩的势头减退,关中传统灯彩文化传承迫在眉睫。第三章分析了关中地区传统灯彩的文化艺术价值,从其制作工艺、造型、色彩、装饰图案进行视觉表征的分析,并介绍了它人丁兴旺、薪火相传、驱邪弊害、喜庆团圆、纪念先人等民俗寓意,以及在各种民俗活动中蕴含的文化传承的价值与意义。第四章将关中传统灯彩与北京灯彩、硖石灯彩、佛山灯彩、青海湟源灯彩通过造型、色彩、材质、技艺、题材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出关中传统灯彩的特点,为创新设计探索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第五章讲述关中地区传统灯彩的传承现状及创新设计所依据的原则,创新应遵循功能多样、绿色环保、市场需求的原则,为关中传统灯彩的文化艺术传承开辟现代化传承的新道路。第六章对关中传统灯彩进行了创新设计的探索,在产业规划、品牌形象、产品创新、数字化展示等方面提供了思路,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设计探索。

黄涛[4](2021)在《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文中指出新时期民俗学研究逐渐由抽离语境的事象研究、文本研究转向重视语境的生活研究、整体研究。现在用语境理论来审视我们的田野调查规范和适度革新传统的民俗志书写范式就显得很有必要。以语境理论视野下的田野作业为基础,较为完善的民俗志书写应该注重以下方面:语境的时间要素与时代归属、民俗变迁,语境的空间要素与空间范围、地域特色,语境的事件要素与民俗过程、生活细节,语境的心理要素与民俗心理、民众精神,语境的功能要素与民众生活需求与民俗功用,语境的背景要素与民众解释、学者解释。

邱秋燕[5](2021)在《转化·创新·发展:广佛地区的民俗传统醒狮与新创舞剧《醒·狮》的考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郭明瑶[6](2021)在《《雅尼雅嘎赞嘎》文本生产研究》文中提出《雅尼雅嘎赞嘎》是哈尼族阿卡人的创世史诗,史诗生动描绘了雅尼人(哈尼族阿卡人源自古代的自称)从诺玛阿美(阿卡人祖先所在地大河源头)开始然后经过多次迁徙到达加滇(今昆明),继而迁徙至浓朗(今勐海县格朗和乡)的故事,是一部包含阿卡人丰富的文化内容的迁徙之歌。格朗和乡水河新寨是目前西双版纳地区所有的哈尼村寨中唯一一个还在传唱史诗的村寨,在哈尼族传统的仪式节日中,例如嘎汤帕、耶苦扎、红秀红米节依然保留着传统民俗场景。本文以1992年出版的《雅尼雅嘎赞嘎》及2015年中国史诗百部工程生成的文本为研究对象。全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雅尼雅嘎赞嘎》文本生产的基础。介绍了田野点格朗和乡水河新寨的基本情况,及1992年版《雅尼雅嘎赞嘎》文本的内容及基本过程。随后概述了中国史诗百部工程项目的情形和内容,2015年版史诗《雅尼雅嘎赞嘎》根据项目规范产生了文字文本及影像文本。第二部分为《雅尼雅嘎赞嘎》文本生产的过程。从前期调研、影像实录到翻译剪辑、实地回访四个方面再现了2015年课题组对史诗的录制情境,详细叙述了2015年版史诗文字文本的生产过程。2015年课题组从确定田野点到联系史诗演述艺人,与艺人进行协商到正式开始录制这个过程前后一共长达两年,课题组的采录活动是一次文化再生产过程。第三部分为《雅尼雅嘎赞嘎》文本生产的语境要素。2015年版史诗文字文本主要是在社会语境的基础上诞生,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成为文本生产的主要推动力,民族学者与民众的积极参与也为文本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多个主体的共同努力促成了文本的产生。第四部分分析了《雅尼雅嘎赞嘎》文本生产的内在理路。史诗《雅尼雅嘎赞嘎》文本的生产不仅依靠外部因素提供适宜环境,更离不开史诗自身的产生机制。通过对比分析2015年版史诗文字文本内容与1992年版史诗文本之间的差异,史诗依靠着历史惯习,通过民间艺人结合当下的现实生活,由民间艺人向民众传达哈尼文化内涵,表达哈尼族的风俗习惯与社会道德规范,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与祝愿。第五部分则是《雅尼雅嘎赞嘎》文本生产的启示。文本生产背后涉及的是多种力量的互动与博弈,一次史诗采录造就一次文本的产生,更是一次史诗的活态传承。

邱似峦[7](2021)在《民俗文化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认为

宫云娜[8](2021)在《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民俗内容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的突出优势,要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有鉴别的加以对待,有扬弃的予以继承。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根植于人们的物质生产生活中,是人们集体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新版部编教材中蕴含了大量的民俗文化知识,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从民俗文化的角度认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本文在民俗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内容及语文教学现状分析,探讨了小学语文民俗文化知识的教学策略。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绪论部分对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理论依据、相关概念界定、相关研究述评、研究创新点和研究思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正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章以小学语文部编本教材为例,以表格的形式直观地展示了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篇目及民俗事象,对民俗内容进行详细的梳理分析,并根据民俗类别列举了课文中出现的民俗事象;第二章以具体小学为例,对当前小学语文民俗内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民俗文化知识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第三章在前两章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各种分析结果,从学校支持方面、教育者自身角度以及学生角度提出相应改进策略。并且以《北京的春节》和《十五夜望月》两篇文章为例,尝试分析文章中涉及到的民俗文化,以及在文章教学中的作用。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出了本研究在写作过程中的欠缺和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黎帆[9](2021)在《中国传统祈福文化在对泰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众所周知,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祈福是人类最原始最普遍的心理及精神活动之一,祈福文化则正是人类心理、精神活动的折射。在每一种特定文化群体进化发展时,都会创造出兼具自身群体属性与文化属性的祈福文化,因此,祈福文化是世界各民族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非常常见且尤为重要。伴随我国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泰国与我国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国际关系,了解两国的祈福文化不仅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而且有助于加强两个国家及民族之间的理解交流,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因此,在对泰汉语文化教学中中国传统祈福文化教学是值得探索的。本研究立足于对中国传统祈福文化较为全面的了解来探求中泰两个民族祈福文化的差异性和文化内涵的共通性,将中国传统祈福文化与对泰汉语教学联系起来,分析赴任学校的基本情况,探讨中国传统祈福文化的教学应用实践,对教学实践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思,最后结合教学实践,反思教学过程,提出有益的关于中国传统祈福文化的对泰教学建议,以期对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与东南亚国家的跨文化交际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为民俗文化研究的发展开阔视野。

王智洋[10](2021)在《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保存有大量文物古迹、地方文脉并能较为完整体现出传统生活状态的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的关注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历史街区展开的相关改建工作,经历了由过往旧城改造中的拆旧建新与仿古热潮,向小尺度、微循环、渐进式有机更新的认知与实践转变。虽然其的主要模式与演化路径不断发展演进,但客观现实中政策规划、法律法规的缺失与商业要素的无序繁殖,依然在此过程中引发了地方文化消逝、群体认同淡化、商业开发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过往我国的历史街区改建遵循的多是一种“物质-精神”二元对立认知;其在将工作重心聚焦于历史街区物质形态与精神面貌的同时,却忽视了街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延续性特征的社会人文内涵。作为一种供人居住生活的空间形态,我国的历史街区具有着由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三重维度共同构成的空间结构属性;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对之展开的文化建构,则是一种贯穿于其空间营建、空间叙事、空间消费环节的综合性空间生产活动。首先,对文物古迹外在形态风貌的修缮保护、对遗存布景等叙事景观的还原、与以物质为载体的消费活动,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的物质空间维度。其次,精神空间维度的文化建构既是对历史街区中情感观念、集体认同、地方风俗等抽象要素的维系和延续,也包含着对隐藏于街区空间中的各种人文叙事文本的当代重置,并由此使之与当今大众的审美、怀旧、娱乐、教育等消费诉求相契合。最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建构在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维度进一步交汇,并分别体现为对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对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以及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空间消费等不同层面。同时,由封闭的围合状态、生产逻辑的强势地位、传统地缘亲缘关系的隐退、原住民人口的大量迁出等引发的历史街区公共属性淡化、人际关联衰退、情感内核消散和消费精英化趋势等问题,在本质上均是一种空间异化现象。因此,空间视阈下展开的当代中国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理应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状态之中。相关的实践工作不但要在历史街区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空间维度的融合交织中,凸显其的活态性、属人性本质与多层次、多环节的原真性内涵;也需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元话语的互动、博弈与协调中,推动其相互补充、彼此制约并以此达成空间权益的动态平衡。

二、略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的民俗书写与乡土世界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新时期河南小说民俗书写的背景与特征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民俗书写的背景
        一、河南区域的民俗文化内涵
        二、河南作家对民俗文化的深刻体验
        三、河南作家对民俗书写的文学传衍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河南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特征
        一、批判、反讽、怀念并存的民俗审美姿态
        二、地域背景差异下的民俗多样书写
        三、文学建构型的民俗书写
    第三节 新时期河南作家民俗书写的时代变迁
        一、政治意识形态下的民俗书写嵌入
        二、民俗书写的多样化与日常化
        三、民俗书写中的现代化反思
第二章 依托民俗书写建构新时期河南乡土景观
    第一节 传统民俗衰颓的河南乡村生态景观
        一、从“土地崇拜”到“土地丢弃”
        二、乡土风情的消失与追忆
        三、中原传统民间工艺的失落
    第二节 民俗变异与乡村权威格局的嬗变
        一、“长老崇拜”的消失与河南乡村基层权力的变革
        二、河南农民崇权民俗心理下的人性变异
        三、乡村选举中村民自治被架空
    第三节 民俗淡化与河南乡村的伦理裂变景观
        一、葬俗中消失的孝亲伦理
        二、日常交往里折射出乡邻伦理的淡漠
        三、婚嫁陋俗里颓败的婚恋伦理
    第四节 “诗化乡村”建构与反思——以田中禾的创作为例
第三章 借助民俗书写展现河南农民生活与命运
    第一节 民俗书写里的河南农民生活百态
    第二节 特殊婚丧风俗背后的河南农民苦难命运
    第三节 河南民间信仰与农民的精神世界
        一、中原信仰风气与河南民众的关系
        二、“万物有灵”信仰与传统习俗里的精神解脱
        三、家族祖先崇拜与农民的精神寄托
        四、生活禁忌与河南农民思维方式
    第四节 中原巫鬼信仰的文学观照——以阎连科的创作为例
        一、对耙耧山脉现实生活状态的展现
        二、对耙耧村民的精神抚慰
第四章 以民间话语呈现河南乡土意蕴
    第一节 河南方言里的中原乡村世界
        一、河南方言词汇里的中原性格
        二、借中原方言修辞格展现乡村人情世相
        三、中原民间语言的文学表达——以李凖的创作为例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民谣的运用
        一、情歌对女性内在情感的表达
        二、歌谣成为河南人的精神投影与折射
        三、民歌中彰显的中原地域特色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的民间叙事——以周大新的创作为例
        一、神秘传说与神秘氛围的营造
        二、传说人物与现实人物的命运对照
        三、传说的结构意蕴与小说线索的契合
第五章 新时期以来河南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艺术功能
    第一节 民俗书写呈现出小说的历史文化蕴涵
        一、从历史文化层面观照现实生活
        二、民俗变化与河南社会时代发展
        三、对农民文化心理历史嬗变的动态捕捉
        四、民俗背景下的乡村寓言
    第二节 民俗书写对小说情节政治色彩的消减
        一、河南民俗生活细节与“典型化”创作手法的淡化
        二、中原风土人情描写对乡民人性美的开掘
        三、河南民俗心理的深描与审美表层化的弥补
    第三节 民俗书写对小说文化内涵的加深
        一、“诗意中原”的文学建构
        二、中原地域文化精神的展现
        三、对中原乡土困境与出路的探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亚美尼亚与中国民俗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中国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1.3 民俗词语的界定及本文的研究思路
        1.3.1 民俗词语的概念
        1.3.2 民俗词语的特征
        1.3.3 本文对于民俗词语的界定
        1.3.4 本文的研究思路
        1.3.5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化语言与民俗词语
    2.1 文化与语言
        2.1.1 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2.1.2 语言的概念及内涵
        2.1.3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2.2 民俗文化滋养民俗词语
    2.3 民俗词语反映民俗文化
        2.3.1 实物表象的词语反映民俗文化
        2.3.2 独特民族特色的词语反映民俗文化
        2.3.3 非特定意义的民俗词语反映民俗文化
第三章 亚美尼亚与中国婚姻民俗词语比较分析
    3.1 亚美尼亚婚姻民俗词语分析
        3.1.1 婚前民俗词语
        3.1.2 正婚民俗词语
        3.1.3 婚后民俗词语
    3.2 中国婚姻民俗词语分析
        3.2.1 婚前民俗词语
        3.2.2 正婚民俗词语
        3.2.3 婚后民俗词语
    3.3 亚中两国婚姻民俗词语比较分析
        3.3.1 婚姻民俗中祝福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3.3.2 婚姻民俗中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3.3.3 婚姻民俗中数字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3.3.4 婚姻民俗中事象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第四章 亚美尼亚与中国生育民俗词语比较分析
    4.1 亚美尼亚生育民俗词语分析
        4.1.1 出生庆贺民俗词语
        4.1.2 出生四十天民俗词语
        4.1.3 出牙时庆贺民俗词语
        4.1.4 周岁庆贺民俗词语
    4.2 中国生育民俗词语分析
        4.2.1 出生前求子民俗词语
        4.2.2 出生民俗词语
        4.2.3 满月民俗词语
        4.2.4 百天民俗词语
        4.2.5 周岁民俗词语
        4.2.6 十二周岁民俗词语
        4.2.7 成人礼民俗词语
    4.3 亚中两国生育民俗词语比较分析
        4.3.1 生育民俗中的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4.3.2 生育民俗中数字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4.3.3 生育民俗中祝福词语的内涵对比分析
第五章 亚美尼亚与中国丧葬民俗词语比较分析
    5.1 亚美尼亚丧葬民俗词语分析
        5.1.1 葬礼程序民俗词语
        5.1.2 入殓民俗词语
        5.1.3 出殡民俗词语
        5.1.4 下葬民俗词语
        5.1.5 服丧民俗词语
    5.2 中国丧葬民俗词语分析
        5.2.1 入殓民俗词语
        5.2.2 丧礼民俗词语
        5.2.3 出殡民俗词语
        5.2.4 下葬民俗词语
        5.2.5 服丧民俗词语
    5.3 亚中两国丧葬民俗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分析
        5.3.1 亚中两国丧葬民俗中哀悼民俗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分析
        5.3.2 亚中两国丧葬民俗中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分析
        5.3.3 亚中两国丧葬民俗中数字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分析
第六章 亚美尼亚与中国传统节日民俗词语比较分析
    6.1 亚美尼亚传统节日民俗词语分析
        6.1.1 圣诞节民俗词语
        6.1.2 复活节民俗词语
        6.1.3 圣烛节民俗词语
        6.1.4 大斋期民俗词语
        6.1.5 情人节民俗词语
        6.1.6 棕枝全日民俗词语
        6.1.7 泼水节民俗词语
        6.1.8 圣母升天节民俗词语
        6.1.9 圣十字架节民俗词语
        6.1.10 新年民俗词语
        6.1.11 亚美尼亚春临节民俗词语
    6.2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词语分析
        6.2.1 春节民俗词语
        6.2.2 元宵节民俗词语
        6.2.3 寒食节民俗词语
        6.2.4 清明节民俗词语
        6.2.5 端午节民俗词语
        6.2.6 七夕节民俗词语
        6.2.7 中秋节民俗词语
        6.2.8 重阳节民俗词语
    6.3 亚中两国节日民俗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分析
        6.3.1 节日民俗中祝福语的文化内涵分析
        6.3.2 节日民俗中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分析
        6.3.3 节日民俗文化中数字词语的文化内涵分析
        6.3.4 节日民俗文化中饮食词语的文化内涵分析
第七章 亚美尼亚与中国民俗词语差异的根源分析
    7.1 生存环境导致的差异
    7.2 宗教信仰导致的差异
    7.3 历史原因导致的差异
    7.4 礼仪文化所导致的差异
第八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关中传统灯彩的文化艺术传承及创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传统灯彩研究现状
        1.2.2 关中地区传统灯彩研究现状
        1.2.3 关中传统灯彩的现状
        1.2.4 国外灯彩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案
2 关中地区传统灯彩的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灯彩的界定
        2.1.2 关中地区的界定
    2.2 关中地区传统灯彩的历史
        2.2.1 灯彩的起源
        2.2.2 灯彩的发展
        2.2.3 关中地区灯彩的发展
    本章小结
3 关中地区传统灯彩的文化艺术价值分析
    3.1 关中地区传统灯彩的制作工艺
        3.1.1 制作材料
        3.1.2 制作流程
    3.2 视觉表征
        3.2.1 造型
        3.2.2 色彩
        3.2.3 装饰纹样
    3.3 精神寓意
        3.3.1 人丁兴旺,薪火相传
        3.3.2 驱邪避害,保佑平安
        3.3.3 吉祥美好,富贵如意
        3.3.4 纪念先人,传承孝道
    3.4 在民俗活动中的表现形式
        3.4.1 上元节灯会
        3.4.2 社火表演
        3.4.3 婚葬嫁娶
        3.4.4 其他民俗活动
    本章小结
4 关中传统灯彩与其他地区传统灯彩的对比
    4.1 起源时间对比
    4.2 造型对比
    4.3 色彩对比
    4.4 材质及制作手法对比
    本章小结
5 关中地区传统灯彩的传承现状及创新设计原则
    5.1 关中地区传统灯彩的传承现状
        5.1.1 传承角度
        5.1.2 消费者角度
        5.1.3 社会环境角度
    5.2 创新设计原则
        5.2.1 功能多样导向(独特性)
        5.2.2 绿色环保导向(可持续性)
        5.2.3 市场需求导向(商业性)
    本章小结
6 关中传统灯彩的创新设计探索
    6.1 创新设计思路
        6.1.1 关中传统灯彩的产业规划创新
        6.1.2 关中传统灯彩的品牌形象创新
        6.1.3 关中传统灯彩的产品设计创新
        6.1.4 关中传统灯彩的数字化展示创新
    6.2 设计实践
        6.2.1 关中传统灯彩的品牌形象设计实践
        6.2.2 关中传统灯彩的产品设计实践
        6.2.3 关中传统灯彩的数字化创新实践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不足
    7.1 总结
    7.2 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笔者实地调研采访记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 语境理论的“在场性”原则与民俗志文体的特殊性
二 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的基本原则
    (一)语境的时间要素与民俗的时期划分、时代变迁
    (二)语境的空间要素与民俗的空间分布、地域特色
    (三)语境的事件要素与民俗过程、生活细节
    (四)语境的心理要素与民俗心理、民众精神
    (五)语境的功能要素与民众生活需求、民俗功用
    (六)语境的背景要素与民众解释、学者解释
三 民俗志的深度描写应基于“语境中的民俗”视野的田野调查

(6)《雅尼雅嘎赞嘎》文本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雅尼雅嘎赞嘎》文本生产的基础
    (一)田野点基本情况
    (二)1992 年文本概况
    (三)中国史诗百部工程
二、《雅尼雅嘎赞嘎》文本生产的过程
    (一)前期调研
    (二)影像实录
    (三)翻译剪辑
    (四)实地回访
三、《雅尼雅嘎赞嘎》文本生产的语境要素
    (一)当代文化语境
    (二)多主体的共同努力
    (三)本土村民的大力支持
四、《雅尼雅嘎赞嘎》文本生产的内在理路
    (一)以历史惯习为前提
    (二)以现实生活为依据
    (三)以民间艺人为主体
五、《雅尼雅嘎赞嘎》文本生产的启示
    (一)一次文本生产就是一次史诗活态传承
    (二)内外结合助推史诗传承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8)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民俗内容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1.1.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育的需要
        1.1.3 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对教育的意义:落实课标,弘扬文化
        1.2.2 对教师的意义:挖掘教材,辅助教学
        1.2.3 对学生的意义:全面进步,协调发展
    1.3 研究理论依据
        1.3.1 民俗学理论
        1.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3.3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民俗
        1.4.2 教学策略
        1.4.3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1.5 相关研究述评
        1.5.1 民俗文化分类研究
        1.5.2 教材民俗文化内容研究
        1.5.3 民俗文化教学策略研究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创新
    1.7 研究思路
2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民俗选文分析
    2.1 教材中民俗选文的分布情况
        2.1.1 教材中涉及民俗篇目所占比例分析
        2.1.2 教材中涉及民俗篇目与民俗类别分析
        2.1.3 教材中涉及民俗内容的特点
    2.2 教材中民俗选文的编排特点
        2.2.1 教材中民俗选文内容的构成
        2.2.2 教材中民俗选文内容的组元方式
3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民俗文化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民俗文化教学现状
        3.1.1 调查对象及目的
        3.1.2 问卷设计
        3.1.3 教师问卷分析
        3.1.4 学生问卷分析
    3.2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民俗文化问题分析
        3.2.1 学校层面
        3.2.2 教师层面
        3.2.3 学生层面
4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民俗文化教学策略分析
    4.1 学校层面
        4.1.1 创建浓厚的校园民俗文化氛围
        4.1.2 开展有民族特色的乡土课程
    4.2 教师层面
        4.2.1 充分挖掘教材,提升民俗素养
        4.2.2 创新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情境
        4.2.3 组织开展民俗文化主题活动
        4.2.4 探索古诗词,集体采风
    4.3 学习者层面
        4.3.1 认真学习民俗文化知识
        4.3.2 积极参加民俗文化活动
    4.4 教材中民俗文化蕴含及教学策略分析
        4.4.1 《北京的春节》教学分析
        4.4.2 《十五夜望月》教学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教材中民俗选文的列举分析
附录二 《民俗文化教学》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三 《民俗文化学习》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四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9)中国传统祈福文化在对泰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传统祈福文化概述
    2.1 祈福文化的来由
    2.2 祈福文化的产生背景
    2.3 祈福文化的特点
    2.4 祈福文化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 中泰祈福文化比较
    3.1 中泰祈福文化相同点
        3.1.1 自然崇拜——民间神灵信仰
        3.1.2 祖先崇拜——祭祀纳福
        3.1.3 祈福文化生活与社会化——传统民俗节日
    3.2 中泰祈福文化不同点
        3.2.1 信仰不同
        3.2.2 属性不同
        3.2.3 风格不同
第四章 中国传统祈福文化的教学应用实践
    4.1 基本教学情况分析
        4.1.1 Ban Dung Wittaya School中学中文课基本情况分析
        4.1.2 教学对象情况分析
        4.1.3 教学条件情况分析
    4.2 祈福文化教学案例
        4.2.1 祈福节日文化教学案例
        4.2.2 祈福祭祀文化教学案例
        4.2.3 祈福主题文化活动教学案例
    4.3 教学效果评价
    4.4 教学反思
        4.4.1 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4.4.2 关注课堂管理问题
        4.4.3 注重文化差异,避免文化禁忌
第五章 中国传统祈福文化教学建议
    5.1 中国传统祈福文化的教学内容
        5.1.1 基础语言知识
        5.1.2 中国传统祈福文化知识
        5.1.3 交际性知识
    5.2 中国传统祈福文化的教学原则
        5.2.1 选择教学内容注重针对性
        5.2.2 分阶段教学注重循序渐进性
        5.2.3 调动课堂趣味性
    5.3 中国传统祈福文化的教学方法
        5.3.1 直接阐释法
        5.3.2 联系对比法
        5.3.3 体验式教学法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10)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中国历史街区的变迁、现状及当下问题
    第一节 历史街区概念的内涵、外延与辨析
        一、历史街区概念的产生及演进
        二、对历史街区概念的辨析与定位
    第二节 我国过往历史街区工作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一、1949-1957:对历史街区议题的初步认知
        二、1958-1976:城市化建设停滞时期的历史街区工作
        三、1978-1989:政府主导下对城市老旧地带的福利性改造升级
        四、20 世纪90 年代:对城市展开的大规模拆旧建新浪潮
        五、21 世初期至今:对历史街区的小尺度、渐进式有机改建
    第三节 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的主要模式、路径与当下困境
        一、我国历史街区工作的常规模式和演化路径
        二、当下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境
第二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视角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从传统旧城改造到当代文化建构
        一、传统旧城改造背景下历史街区改建活动的缺陷
        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属性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维度
        一、“物质-精神”二元空间观下的过往历史街区改建工作
        二、“空间三元辩证法”下历史街区的多重空间维度
        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空间的历史街区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环节
        一、当代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生产属性
        二、空间营建: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融合
        三、空间叙事:对历史街区过往之事的还原、重置与再现
        四、空间消费:对社会转型中大众消费新兴诉求的契合与满足
第三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物质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与保护
        一、历史街区中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三、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物质性景观的空间叙事还原
        一、历史街区物质空间维度的自然与人工叙事文本
        二、宏观:对整体肌理的空间叙事还原
        三、中观:对建筑遗存的空间叙事还原
        四、微观:对布景设施的空间叙事还原
    第三节 以物质为载体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形式
        二、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场所
        三、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物质形制的封闭与失序
        一、“围合”状态下历史街区空间公共属性的消散
        二、生产逻辑与象征性符号主宰下的空间消费
第四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精神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系与延续
        一、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主题营建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精神场景的空间叙事重置
        一、历史街区精神空间维度的人文叙事文本
        二、从单一人文叙事文本到复合空间叙事场景
        三、对历史街区空间叙事中人文叙事场景的当代重置
    第三节 历史街区空间消费中的多重精神诉求
        一、审美与怀旧
        二、休闲与娱乐
        三、历史与文化教育
        四、遁世逃避
        五、品味展示与认同获取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精神特质的消逝
        一、由传统地缘、亲缘关系向业缘关系转变所引发的精神破坏
        二、“非地方”状态下历史街区精神维度的同质化问题
第五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社会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历史街区空间中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
        一、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社会演进中的融合
        二、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
        一、历史街区社会空间维度的生活性叙事文本
        二、对历史街区社会中宏大事件与民间活动的当代再现
        三、时空叙事中的铺排、拼贴与并置
    第三节 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体验性空间消费的社会维度
        二、异托邦空间:时空情境穿越中的异质消费体验
        三、阈限空间:从仪式走向世俗的节庆消费体验
        四、“后台”空间:集体社会交往中的互动消费体验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社会功能与结构的变异
        一、“绅士化”进程中的空间功能置换与人口结构改变
        二、社会差异背景下的精英化倾向与消费区隔
第六章 空间视阈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辩证统一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中的空间异化
        一、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的异化
        二、人的社会行为实践的异化
        三、由物质、精神和社会实践异化所引发的空间异化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三重维度的辩证统一
        一、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活态性与属人性本质
        二、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层次、多环节原真性内涵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多元话语的辩证统一
        一、政治话语:从主导者向中介人的角色转型
        二、经济话语:于大众诉求和经济逻辑之间的平衡
        三、社会与文化话语:文化治理下的广泛社会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略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的民俗书写与乡土世界建构[D]. 刘幸. 河北大学, 2021
  • [2]亚美尼亚与中国民俗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研究[D]. Harutyunyan Ani. 山西大学, 2021
  • [3]关中传统灯彩的文化艺术传承及创新设计研究[D]. 王斌.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4]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J]. 黄涛.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2021(01)
  • [5]转化·创新·发展:广佛地区的民俗传统醒狮与新创舞剧《醒·狮》的考察研究[D]. 邱秋燕. 星海音乐学院, 2021
  • [6]《雅尼雅嘎赞嘎》文本生产研究[D]. 郭明瑶.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2)
  • [7]民俗文化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邱似峦. 东华理工大学, 2021
  • [8]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民俗内容及教学策略研究[D]. 宫云娜.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9]中国传统祈福文化在对泰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黎帆.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10]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D]. 王智洋.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1)

标签:;  ;  ;  ;  ;  

浅谈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