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文化由僧转俗的思考

西藏文化由僧转俗的思考

一、藏文化从僧用转化为俗用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于光[1](2003)在《2001-2002年全国部分非宗教类报刊佛教论文目录》文中研究指明

永巴[2](2002)在《2001年全国藏学研究论文资料要目索引(下)》文中认为一、政治 法律维护统一与共同发展:一以贯之的原则——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述评艾玛《中国西世藏》2001:5浅析毛泽东统战理论在西藏和平解放历史时的实践汪德军《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1:4试论少数民族人权的特殊性及其保障 李冰《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5美国干涉与所谓“西藏问题” 李峻《南京社会科学》2001:8保留一支长期稳定的进藏干部队伍是西藏跨越式发展的组织保证 易巧秋《西藏发展论坛))2001:4新世纪初西藏工作的行动指南——热烈欢呼中央 第四次西藏工作会议召开《西藏日报》2001-07-06①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的巨大成就

罗同兵[3](2002)在《太虚对中国佛教现代化道路的抉择》文中认为为起中国佛教于衰颓,使能“应导现代人心正思”,民国太虚大师以“人生佛教”为旗帜,全面抉择佛教现代化改革道路。 教典抉择。偏重理性的学者批评中国佛教为似教,《起信论》、《楞严经》为伪撰。太虚则认为:考证当服务于信仰,应由信而行来验证知;《起信》为“登地菩萨”所作,台、贤乃依佛说,不违“圣言量”。中国佛教直依根本智、宗在离言不思议法界,不为“依因明比量智解为宗”所限,故不能泥于印度所传“主智”之空、有二宗而予否认。 教理抉择。太虚依缘起理判摄佛法,建立起人生佛教宗本“圆觉”的理论根据,故对依唯识理批判“真如缘起”者,巧为会合证成,并称“佛法是理性的宗教”。 教制抉择。太虚以“僧”为佛法理性的制度体现,欲改革因家族化而窳败的中国僧制,故反对以居士僧团或锡兰僧制取代中国传统僧团。其教制改革思想应时屡变,然皆以人生佛教为本。 净土抉择。鉴于近代净土信仰之偏狭消极,太虚以“唯识之净土”释往生之理;以“唯心净土”倡净化人间;因慈氏学理性、入世,普摄佛法,而归宗旨在实现人间净土的“弥勒净土”。 密教抉择。太虚融通显密,并对东密、藏密作理性化的抉择。 太虚本“人生佛教”以普应世间文化,成立学综内外、化洽中西的佛学体系。

王子华[4](2001)在《2000年国内报刊有关宗教的部分文章目录索引 (不含《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文中提出

张欣[5](2000)在《藏文化从僧用转化为俗用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促进藏族僧用文化到俗用文化的宗教文化系统改革与建设,将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得到发扬光大。

二、藏文化从僧用转化为俗用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藏文化从僧用转化为俗用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3)太虚对中国佛教现代化道路的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
第一章 人生佛教:中国佛教的现代化改革
    第一节 “应导现代人心正思”
    第二节 近世中国佛教的衰败
    第三节 太虚佛教改革思想的提出与发展
第二章 教典抉择
    第一节 理性的佛教研究的挑战
    第二节 “中国佛教本位”
第三章 教理抉择
    第一节 人生佛教与缘起
    第二节 太虚对佛教的判摄
    第三节 起信唯识之诤
    第四节 “佛教是理性的宗教”
第四章 教制抉择
    第一节 太虚的“僧”观
    第二节 近世中国佛教僧制的窳败
    第三节 “僧俗之诤”与“移植融摄之诤”
    第四节 与时俱迁的教制改革思想
第五章 净土抉择
    第一节 近代净土信仰之偏狭与太虚所释净土
    第二节 “唯识之净土”与“唯心净土”
    第三节 “十方净土”与“弥勒净土”
第六章 密教抉择
    第一节 太虚对显密佛教的融通
    第二节 太虚对东密藏密的理性化抉择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四、藏文化从僧用转化为俗用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2001-2002年全国部分非宗教类报刊佛教论文目录[J]. 于光. 佛学研究, 2003(00)
  • [2]2001年全国藏学研究论文资料要目索引(下)[J]. 永巴. 中国藏学, 2002(02)
  • [3]太虚对中国佛教现代化道路的抉择[D]. 罗同兵. 四川大学, 2002(02)
  • [4]2000年国内报刊有关宗教的部分文章目录索引 (不含《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J]. 王子华. 世界宗教研究, 2001(03)
  • [5]藏文化从僧用转化为俗用的思考[J]. 张欣. 民族艺术研究, 2000(06)

标签:;  ;  ;  ;  

西藏文化由僧转俗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