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家企业网络现状调查——未来:2000年IT网络发展规划调查

500家企业网络现状调查——未来:2000年IT网络发展规划调查

一、500家企业网络状况调查——未来篇:2000年IT网络发展计划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窦凯[1](2020)在《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以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开始由量变发生质变,作为“文化创意+信息通信技术”的碰撞跨界融合所产生的数字内容产业,正逐渐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复苏的新引擎。近年来,由于“网络中国”、“数字中国”战略的实施推进,中国数字内容产业整体上呈现向好向优的发展态势,数字影音、网络游戏、数字出版、移动内容等领域增长迅速且国际化程度逐渐加深,已经成为世界数字内容产业大国。然而与美欧日等数字内容产业强国相比,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在整体水平上仍然处于竞争弱势,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当前全球数字化背景下中国数字内容产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何正确评价、合理分析当前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以及在全球数字内容产业格局中的地位,明确中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进而针对性制定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政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为研究背景,利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灰色关联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数字内容产业的内涵及分类体系,阐述了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围绕全球及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在全球数字内容产业格局中的地位,判断了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的生命周期阶段;在以上基础理论研究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构建包含1个目标、4大系统、14项要素、50项指标的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依据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并通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选择G20国家为样本考察对象,选定2010-2017年8年作为考察阶段,完成了对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横向综合测评。实证结果表明,虽然近年来中国数字内容产业伴随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呈现明显增强的发展趋势,但较之于美国、英国等数字内容产业强国,中国在全球数字内容产业竞争格局中仍然处于弱势阶层,中国在G20国家中位列第7名,整体处于第三梯度。同时通过与美英两国的比较发现,中国劣势指标的数量远大于优势指标,尤其是在产品竞争实力、企业战略、关联产业、产业结构、产业基础设施、政府政策、市场开放等方面劣势明显,成为制约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以实证结果为参考,在借鉴美、英、日、韩四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从政府层面、行业协会层面以及企业层面制定了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政府作为数字内容产业的宏观规划者,要加强顶层战略设计、科学规划产业布局,要规范产业发展秩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要加强政府引导扶持、完善产业政策体系,要推动跨界融合发展、构建协同产业集群,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培养高端国际企业,要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行业协会作为沟通数字内容企业与国家的中介,要发挥行业政策倡导功能、推动产业快速发展,要发挥行业自律功能、维护产业发展秩序,要发挥资源整合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发挥沟通协调功能、完善桥梁纽带作用;企业作为数字内容产业经营的微观主体,要推动企业持续创新、促进产业整体提升,要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科学发展,要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不断开拓国际市场,要促进要素资源升级、形成动态竞争优势。

王雪[2](2020)在《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文中提出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土地与住房供给的市场化改革迅速推进,城市空间的交换价值逐渐压倒使用价值,于是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了以房地产为导向的空间重构。伴随着旧城区的物质环境、产业结构与社会阶层的全方位升级,很多历史久远的传统邻里街坊遭到致命破坏。历史城区不仅是城市发展轨迹的实物见证,也是本土社区赖以生活的家园,承担着居民的物质、精神、情感和社会需求。从人文主义遗产保护视角,受资本支配的理性主义城市重构不仅造成历史肌理的结构性破坏,更是将承载着文化与记忆、向景观中注入了情感与意义的社区彻底解构,而历史环境与本土社区之间动态的、迭代的、具体的互动关系恰是遗产社会价值的体现;从空间正义视角,与社区福祉相悖的城市空间生产与分配机制暴露出资本扩张与社会公平之间的深刻矛盾,而保障社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实现遗产社会价值的前提。天津是一座有着600余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同时也是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先锋城市,其过往二十余年的城市建设历程暴露出经济增长、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之间的多重矛盾。论文以天津为例,基于对中心城区12个历史片区的社区调查(信息收集方法包括实地观察、访谈与问卷调查),围绕着历史环境与本土社区的关系展开研究,以期为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过程中实现历史环境延续性、社区生活质量和城市综合发展三者之间平衡的可行性策略提供现实借鉴,方能利于历史城区在当代生活中作为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发挥社会价值。论文各章以人地关系为线索展开,总体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建构历史城区中人地关系在不同语境下的理论体系(第2章),然后基于实证研究阐明当代城市人地关系破坏的表现及动因(第3、4章),最后基于实证研究揭示不同人地关系对遗产保护的不同影响(第5、6章)。各章具体内容如下:第2章理清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议题中以本土社区为中心的问题群,按照对本土社区的文化权利关照、微观心理关照和城市权利关照三个维度建构理论体系;第3章分析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对人地关系的普遍威胁及其在社区尺度的消极结果,并且以西沽南为例基于对人地纽带特征的详细分析揭示城市空间重构对本土社区的破坏作用;第4章分析这种人地纽带破坏在中国乃至天津具体的经济、社会、政治背景下的动力机制;第5章以兆丰路社区为例揭示了在居住需求与现实利益因素的介入下,人地关系恶化导致遗产保护面临来自社区的阻力;第6章通过考察老城厢拆除以后当地居民自发抢救老城文化的行为,展现了人地情感纽带对推动遗产保护发挥的积极作用,及其体现出的遗产社会价值的韧性。论文从人地纽带视角切入,将着眼点由城市遗产的实物对象转向其中容纳的社会群体,从人情化和正义性两方面使遗产社会价值的人本思想得到全面阐发。通过对社区的微观研究可以将历史环境中相对隐形的文化、心理和日常生活方面呈现出来,使旧城更新中的遗产去留争议从建筑文化和空间经济之间的价值权衡向社会层面扩充。而且,论文以当下中国城市最具争议性的危旧改造现象为背景,将遗产社会价值、城市权利、士绅化、失所等国际关心的议题落地本土化分析。

邵猛[3](2020)在《TQ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TQ软件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TQ软件公司所处行业、发展历程、公司经营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的分析并结合行业整体的变化、为TQ软件公司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首先,从TQ软件公司所处行业入手,对软件外包行业近10余年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国家政策、国际经济环境、各城市招商引资政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等多方面。并结合TQ软件公司的投资母公司当时的发展背景,引出TQ软件公司在中国设立并开展相关业务的内容。其后,根据TQ软件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的实际状况以及所遇到的经营困境,提出公司急需战略转型的必要性。针对战略转型的需求,选择国内类似的传统软件外包企业作为参考,通过对参考企业的研究分析得出TQ软件公司可以选择的转型思路。接着,对企业战略转型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论述。主要借助SWOT分析法对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机遇和挑战四部分,从公司10余年的发展经验里提取出技术、客户、商业习惯、人才等要素,并通过和参考企业之间的比较来完整描述公司的优劣势特征图。第四,理论知识加TQ软件公司实际状况相结合,为TQ软件公司制定下一阶段的战略规划。主要参考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行业变革理论、竞争战略理论、平台转型理论等知识,从战略目标、整体框架、市场、产品、人才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战略规划。并结合TQ软件公司所在集团的成长需求,制定出具体到产品规划以及实施的时间表。最后,针对提出的TQ软件公司转型发展战略,从组织架构、人才队伍建设、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论述保障措施。本文的着眼点在于,基于具体的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结合中国乃至世界经济产业变化的浪潮,为公司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企业战略是一家公司能否健康成长及是否能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希望本次论文的论述,能够帮助TQ软件公司实现下一阶段的良好发展。

王紫[4](2019)在《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国内增加值 ——基于企业与地级市层面的分析》文中提出随着国际分工向产业内分工进行转变,全球价值链逐步扩展到区域以及国家层面,形成了典型的“微笑曲线”。各个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程度和实际贸易利得的情况无法继续运用传统的总额核算体系来衡量。传统的贸易核算方法依据海关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测算,容易对于进口原材料及中间品等产生多次计算,扭曲了国际贸易发展的真实情况。因此在价值链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增加值核算体系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取收益的能力,对于这一指标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全球价值链带来了国际资本的流动,加大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会给一个经济体带来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增长。中国在改革开放的40年来,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外商直接投资稳步增长,已经成为了全球对外资最有吸引力的目的地之一。十九大报告也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在这一背景下,研究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核算及影响因素,厘清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国内增加值之间的影响机制可以为我国“贸易强国建设”的推进提供一些启示。学术界对于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核算方法主要集中为宏观方法和微观方法两类。宏观方法是基于WIOD数据库的投入产出表,将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总额出口分解为国内增加值和国外增加值部分。这一方法可以对各国的总额出口进行细致和彻底的分解,但是在实际测算中投入产出表每五年一次,数据可得性差。在此基础上,从企业的异质性角度出发的微观研究方法克服了宏观的投入产出表数据不连续的缺陷,并能解释国内增加值的企业异质性层面的驱动因素,成为这一领域的前沿。本文基于Kee&Tang(2016)和毛其淋(2017)测度方法的改进,考虑贸易代理商以及过度进口等问题的修正,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企业异质性角度对中国企业、行业以及城市的出口国内增加值进行重新测度,结合测算结果,从企业、行业以及城市三个层面,基于不同的贸易类型、所有制类型以及技术类型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率进行了对比分析后,本文发现:(1)在企业层面,总体的DVAR一直呈现出上涨的趋势。一般贸易类型企业的DVAR高于加工和混合贸易企业;外资企业的DVAR明显低于国有和民营企业。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对于DVAR的贡献率是比较高的。(2)在行业层面,对于制造业所涉及到的29个行业,按照OECD对于不同的技术类型的划分标准来看,低技术、中低技术和中高技术行业的DVAR比较高,高技术行业的DVAR水平则普遍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更多的是低端环节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3)在地级市层面,总值出口额较高即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增加值率相对较低,而总值出口额比较低的地区国内出口增加值率反而是相对较高的;在区位优势占优的城市中蕴含的本地增加值份额相对较低;而内陆地区出口中所蕴涵的本地增加值呈现出较大的份额;在东中西部地区企业的DVAR中,中部和西部地区数值相近且都相对较高,东部地区的DVAR显着低于中西部地区。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程度高的沿海城市在生产过程中有更便利的条件和更低的成本使用进口中间品,因此对于进口原材料和中间品的使用比重高于内陆欠发达地区。当前WTO和OECD等国际组织在多个场合提出利用出口国内增加值来评估价值链的提升和新兴市场的有效性,所以各国政府也把提升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探讨作为增长战略的一部分。那么,究竟有哪些因素会对DVAR产生影响呢?本文结合企业DVAR的测算公式和Shephard引理推导得出微观层面企业的DVAR最终取决于进口材料价格和国内中间投入价格之比。由此可以推断出在微观层面影响DVAR的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直接作用于相对价格的,比如进口中间品投入和利润加成等;以及企业自身异质性的因素,包括企业的规模、年龄、贸易和制度类型以及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等。外部的推动因素则主要有上游供应商面临的汇率、关税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三个方面。那么FDI对于DVAR有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文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利用测算出的企业和地级市层面的DVAR指标,基于不同的角度实证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DVAR的影响。企业层面的研究表明:(1)从总体上来看,企业的FDI对DVAR呈现出“倒U型”的关系,也就是在外资进入初期对企业的DVAR会产生促进作用,而到达了拐点就开始对DVAR有抑制的效果。也就是说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影响存在着“天花板”效应,意味着企业过度依赖外资则不利于自身产品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提升。(2)加工贸易中容易更多的使用进口中间品,外资进入带来的对于国内中间品的替代和竞争效应更为明显,所以FDI对于加工和混合贸易的促进作用显现在初期阶段,而一般贸易则在外资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表现出来。对于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DVAR,外资进入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即竞争效应的结果,但是对于民营和外资企业则有正向的效应。低技术和中低技术行业中FDI对于DVAR带来的促进效用更明显、持续阶段也更长些。而在中高技术和高技术行业FDI的促进效用只在初期显现,外资进入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则更多的表现为抑制作用。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国当前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更多地是集中在低端环节,而高端环节则被发达国家所占据。(3)对于不同的来源地的外资,港澳台外资的水平溢出降低了本土企业出口DVAR,但OECD外资的水平溢出对本土企业出口DVAR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由于两个原因,一是港澳台地区和内地企业相似的语言文化背景导致负向的竞争效应更强;另外OECD国家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更为先进,因此技术溢出的正向效应更为显着。地级市层面的实证研究,得到结论:(1)FDI对于我国城市内资企业中的国内增加值存在显着的抑制影响,然而对于外资企业来说,FDI却显现出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得益于FDI技术溢出产生的正向效果。(2)从不同地区来看,FDI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内资企业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东部地区;而对于中部地区的外资企业表现的促进作用最为显着。(3)从作用机制上看,FDI通过中间品投入影响城市的出口国内增加值。对于内资企业,FDI通过中间品投入对DVAR产生抑制的效应,而中间品的流入越多,会减缓FDI对DVAR的抑制作用;对于外资企业,FDI通过中间品投入对DVAR产生促进的效应,中间品的投入程度越高,会减少FDI的促进作用。那么,DVAR的变化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以及城市OFDI的选择又会进一步产生哪些影响呢?本文第六章和第七章基于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中国海关数据库》所构建的包含企业详细信息和OFDI情况的数据集测算了企业和地级市层面的DVAR和OFDI,结合实证检验发现:(1)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地级市角度,DVAR都对OFDI有正向的促进作用。(2)中国制造业OFDI以一般贸易和混合贸易类型企业为主。低技术类型占比较高,更多的是资源寻求型的OFDI。同时,私营企业进行OFDI的意愿更强。这可能的解释是由于国有企业相对而言在国内有更多的垄断性特权,在国内经营获取利润的成本更低。相对而言,私营企业在获取国内资源上成本优势不强,更愿意对外投资。此外,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稳健性检验,结果均表明,DVAR对企业和地级市OFDI的正向影响是比较稳健的,DVAR越高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越大,而DVAR越低的企业投资的可能性越低。结合本文的研究发现,如何能够提升本国的出口国内增加值,改变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被发达国家“低端俘获”的困局呢?本文第八章提出了三个方面主要的意见和建议:(1)优化制造业结构,促进行业内资本积累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出口企业以及行业在生产标准、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在国际市场的定位,增强本国自身创造国内增加值的能力;(2)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避免外资流向高附加值的行业和生产环节从而对我国高附加值行业形成阻击。改变全球价值链的嵌入方式和环节,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位置;(3)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向进行引导,重视利用外资的质量而非数量,倡导由以往“规模型”的FDI向“质量型”的FDI转变。在加强国内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的同时,完善外资地理区位的布局,鼓励外资向中部地区进行转移。

吴芳菲[5](2019)在《D商业企业员工流失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今的市场的新生劳动力是“90后”甚至“95后”,随着他们进入职场,短期离职率较以前来说,有了大幅度的升高。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应对劳动力市场形势的变化,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生存的必备要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着,企业对员工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人才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能否拥有人才,能否留住人才,更是决定一个企业的命运。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的人才队伍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如无法建立长期、稳定的员工队伍,对于企业的发展会造成深远的影响,有时甚至给企业带来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企业员工流失问题更是成为众多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员工流失已经成为束缚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企业员工流失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交代此次的研究目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介绍与员工流失相关的理论并综合论述本文所应用到的理论。第三章主要是介绍D商业企业经营特点以及员工流失特点。通过分析D商业企业的经营、员工以及员工流失的特点,为下一章分析商业企业员工流失原因作出铺垫。第四章为D商业企业员工流失原因分析。通过上一章文章对D商业企业员工流失特点的分析,分析出员工流失的原因。对离职员工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进行资料收集,选取了影响员工流失的主要因素—企业文化、绩效管理、薪酬水平及员工自身发展规划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本章选取了在员工流失领域研究比较成熟的Price-Mueller(2000)模型为基础,通过结合D商业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员工的工作现状进行调研来开展实证研究,并对其员工流失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找出影响员工流失的影响因素。第五章主要是控制员工流失的策略的提出。上一章通过对D商业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第六章为结论和展望。

亓军红[6](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李斐飞[7](2017)在《价值重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今天数字技术趋于成熟,并在应用领域内迅速普及,将人类社会带入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数字时代。新技术与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带来了全新的价值创造方式和商业规则。对于广告公司而言,如何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下生存发展下去,是业界和学界的共同关注课题。价值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永恒的主题,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发展到今天的信息经济乃至数字经济,社会价值系统呈现出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变化特征,唯一不变的是社会经济系统的终极使命——创造“价值”。从微观层面商业模式是企业组织的价值逻辑,它必然折射出特定阶段更为宏观的社会价值系统的价值创造逻辑。本研究以“价值创造”为核心,试图回答“从工业社会价值生产系统走向数字社会价值系统的过程中,广告公司如何通过商业模式来实现生存和发展”这一现实问题。本研究将这一复杂问题分解为四个子问题:第一,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是什么;第二,对比传统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出现了哪些创新?第三,主导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性因素是什么;第四,从传统到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可行性路径。为了得到这四个问题的答案,本研究采用了理论演绎与经验研究两种研究路径。一方面以价值理论为工具,通过理论演绎将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这一具体问题置于社会价值系统的范畴内,通过社会价值系统的演变过程分析和研究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方向和方式。另一方面,从现实材料中,采用定性为主体的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结合部分定量分析,采用NVIVO.11作为案例研究的数据储存、分析工具,通过两个相互联系的子研究,总结业界在实践中给出的解决方案以及相关思考。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可以将从上至下的理论研究与从下至上的经验研究相互对比、相互补充,试图对以上的四个子问题做出比较客观,又具有一定理论前瞻性的解答。全文分七个部分:前两章是论文的基础,第一章绪论,对本研究的基本介绍,包括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并界定研究对象核心概念,澄清研究的基本问题内容、研究方案的设计;第二章文献综述以及理论资源。通过梳理商业模式理论、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统一本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商业模式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并通过对以往学者的研究范式的梳理,确定了以理论演绎和案例归纳作为本研究的两个研究方法路径。并在此部分梳理了经济学与管理学体范畴内的价值理论体系,明确了本文的理论工具选择;第三、四、五章,是采用理论演绎的路径对四个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这三章的基本理论工具是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价值源泉与价值工具理论,通过对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人类社会价值系统的历史性梳理,总结不同社会价值系统下的价值创造的一般性规律和决定性力量。并由外在社会价值系统的价值创造规律,推导作为企业组织的广告公司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商业模式的变化规律以及发展趋势。第三章,回顾了工业社会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历史发展过程,探讨了广告公司在工业社会中的价值定位以及商业模式的一般演进规律,并提出在工业社会价值系统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是基于工业社会内在价值逻辑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主导下的价值创新;第四章从解构到重构:“技术-价值范式”迭代中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从技术社会学视角提出社会价值系统的内在价值逻辑——“技术-价值范式”这一全新的构念。商业模式创新,都是由社会价值系统的“技术-价值范式”所决定和主导的,因此整个社会价值系统的“技术-价值范式”迭代发展,必然导致广告公司旧有商业模式的解构,继而建构符合新的技术价值范式的新商业模式。第五章,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基本范式以及创新路径。本章并通过阐述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的内在逻辑,分析其主导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可能范式,并解析其理想范式的价值创造机制、竞争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从传统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向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重构的可行性路径。本研究的第六、七两个章节,则从丰富的实践案例中,以多案例研究的方式对这四个问题进行了归纳式的研究。第六章,价值重构:基于多案例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证研究。本章采用一种对比研究的方式,通过对传统广告公司商业模式与数字时代商业模式的比较,去回答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以及广告公司商业模式是否存在创新,哪些方面存在创新。第七章殊途同归:基于多案例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及动力机制研究。本章通过纵向解剖个案的方式,通过对新进入的广告公司与传统在位者的创新过程研究对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中的推动力量与创新路径进行深描,并提出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一般路径以及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构想。本研究的第八章结论与展望则在总结了本研究的基本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组织层面为商业模式转型中的提出广告公司提出策略性建议,在制度层面为政策制定提出一些思考,并在最后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展望。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的基本特征是价值创新,其创新的方向是由其所属的社会价值系统的“技术-价值范式”所决定的,在“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企业家扮演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内部推动者角色。“技术-价值范式”是复杂性系统:其中技术与价值需求(包括媒体、广告主、消费者)是外部根本性驱动力量;竞争者与合作伙伴,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推动是影响广告公司商业模式模式变迁的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变革内在驱动是企业内部的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这些因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并不是直线型因果关系,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演进。它表示在社会价值系统演进过程中,通过系统内彼此相关的元素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第二,从传统到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的迭代决定了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必然发生价值重构。其理想的发展范式是构成营销价值网络的“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或“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模式。在“大广告产业”的范畴内,现阶段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是打造“大平台”或“小服务前端”的商业模式,而少数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正在设计打造“大平台+小服务前端”的整体价值网络系统。“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或“大平台+小服务前端”的商业模式建立的基础是基于稀缺知识资源的互补,参与者必须建构或者嵌入到特定的营销价值网络系统中,从而获取网络租金。“大平台+小服务前端”的商业模式本身是与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专业分工相互匹配的一种组织合作和价值生产的治理制度,它主动通过关系构建从而进行价值创造,这种商业模式中的价值模块之间通过嵌入到这种组织形态中形成彼此的利益相关者,它们通过相互耦合实现价值的创造,价值转移、价值分配以及价值消费。第三,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实现了创新。广告公司的价值主张发生了创新性的演进:从为广告主提供整合营销传播迁移到提供更加丰富的营销服务演进。以数据作为核心资源的智能投放等企业的商业模式中服务范畴出现较明显的扩展,他们为具有营销或营销传播需求的小微创新者提供营销服务。此外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广告公司提供的价值内容实现了飞跃:一方面大幅度低营销传播过程的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二,是通过创造体验价值,增加商品的价值总和。此外,价值主张创新带动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价值建构方式以及价值获取也实现了创新,从价值建构角度来看,数据、信息、知识,广告公司中愈来愈成为核心资源,而传统价值链式的组织治理方式向价值网络转变;从价值获取视角来看,广告公司的成本结构向大数据技术转移,并在盈利方式上显现出更加弹性、多元化的特征。第四,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从传统走向数字是一个从解构到建构的过程,不同基因的企业有不同的创新路径。从价值系统的层面来看,价值实现机制的演进,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带来价值链模式的解体和价值网络的建构,这是一个从解构到建构的过程,具有普遍性。从具体的企业组织角度来看,在位企业与新进入者的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具有显着的差异。新进入者的价值定位是全新的,直接进入数字营销价值系统的核心区域。其商业模式创新是从无到有创新路径:设计—建构—优化。与新进入企业不同,位企业在传统价值系统中的原有价值定位受到新的“技术—价值逻辑”侵蚀后,会有两种选择:固守或创新。采用商业模式创新也与新进入企业不同,在位企业一般选择在原有商业价值主张的基础上,以最小风险成本为目标,渐进性迁移到数字营销价值系统中,采用一种迂回路径:补充—设计一整合—优化。

闻洪涛[8](2016)在《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同时也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但我国网络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创新能力却备受质疑。在国内国际面临环境因素不确定的背景下,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到底如何进行创新是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本文聚焦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话题,基于产业创新理论、文化产业理论、战略管理论和传播学理论,进行跨学科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进行中外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比较分析。(2)研究了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3)研究了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创新主体结构,提出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从个体到网络创新的路径优化。(4)研究产业创新的主要内容,提出市场创新能力是我国网络文化产业重要的核心能力和优势所在,并把市场创新和产品创新作为重点创新领域研究。(5)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优选模式是以市场创新为核心的自主创新带动战略模式。本文提出,网络文化产业的创新应突出市场创新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网络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6)从产业制度创新的视角提出保障和激励措施。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回到创新理论创始人熊彼特的理论本源,结合产业实践,提出“市场创新能力”是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核心能力所在。提出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主要领域在于市场创新和产品创新,其中市场创新为核心领域。产业创新宜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新的市场创新”的渐进性创新路径。文章建构了网络文化产业逆向周期模型,并分析了网络产业创新中的“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互动关系。(2)提出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结构应“从个体创新到网络创新”的路径优化;建立了产业创新主体六要素双层概念模型(企业、风投机构和用户居于核心层,高校科研机构、中介组织和政府处于外围层),提出应高度重视风投机构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3)提出以市场创新为核心的自主创新带动战略模式是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优选战略模式。自主创新带动战略的内涵主要是:以市场创新为核心,同时注重产品创新的重要性;突出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掌握产业创新主导权;产业创新要发挥带动作用,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合作创新是产业创新的优选模式。

龙锦[9](2015)在《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文中指出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使用开启了人类社会的第三次浪潮,从单台的计算机到今天由无数微处理器所连接成的无所不在的网络,信息新科技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改变着世界,也使得以其为技术支撑的传播媒介形态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新媒介俨然成了国之利器,它在普惠大众的同时,也成为了国与国之间争夺地球村话语权的决胜手段。遗憾的是,我国目前所掌握的这一利器却远远未能达到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政治抱负所相匹配的水准。另一方面,我们的邻居、从二战废墟中重新起步的日本,敏感的把握着信息革命所带来的机遇,以弱求强,勇于创新,将其新媒介产业推进到了世界前列。如今,日本的新媒介产业已经从普及阶段进入了深度发展阶段,新媒介早已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它已经深深融入到了日本社会、经济、政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了日本人须臾不可离的生活助手,并进而造福全人类。日本的新媒介产业具有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日本政府在发展新媒介产业的过程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哪些因素促发并促进了日本新媒介产业的发展?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经验与教训能否为我所用?本研究在国内首次以全景式的视角对日本新媒介产业进行考察分析,注重整体的扫描与把握,尽力追踪最新的数据;同时,将日本新媒介产业的发展置于信息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这一研究跨度长、范围广,具有相对的深度与较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日本信息社会理论的提出与推广切入,以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为大背景,在分析介绍日本信息社会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其新媒介的不同呈现方式和发展重点以及日本新媒介产业的总体现状之后,以四章分别对日本的互联网产业、数字电视产业、数字出版产业、移动电话产业的发展从历史脉络到现实态势进行了具有一定深度与广度的研究揭示与阐释。日本的互联网产业由于原有的相对发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而初始发展迟缓,但进入21世纪后其宽带化、移动化的进展大大提速;在数字电视产业方面,日本虽率先研发出了高清晰度电视,但因其未能与世界数字技术的发展合流而被迫忍痛放弃,而在政府与民间的共同努力下,日本地面数字电视的转移已经顺利完成,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也进展顺利;在数字出版产业方面,由于传统出版业的强大,日本的数字出版虽然早期有较好的发展,但一直步履维艰,不过移动终端为数字出版市场带来了活力,尤其是面向智能移动终端的电子图书市场规模在2010年后增长迅速;移动电话则是最有日本特色的新媒介产业,其发展速度较快却又相对封闭,在逐渐开放后,在世界市场的话语权也在增强。在对日本新媒介产业进行了总体考察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借鉴经济社会学制度学派在分析经济现象时所使用的三个自变量:理性的社会建构、国家的作用、非市场治理机制,进一步探寻并阐明了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动因。本研究认为,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所取得的成就,来自于国家的整体力量、民众的激情与理性、市场竞争的活力与非市场治理机制的作用等众多因素的相互交织,来自其“师夷长技”,不甘人后、善于学习的民族特性与“日本第一”理念的高度结合。信息科技一日千里、国际竞争态势逼人是其发展的外部诱因,其具体表现为:警醒差距,力追领先国家;打造“酷日本”,助推国家形象塑造。发展的内部动因则是回应民生诉求、升华生命价值,具体表现在:摆脱生存困境,掌控自我命运;经济突围,凸显“IT立国”优势;让生命更有尊严与价值;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懈需求。而这一切的实现,又有赖于相对自由的信息通信竞争体制和日本特色的凝聚各方智慧的官产学合作机制的驱动。从中,可为我国新媒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新媒介产业的发展需要顶层设计的引领,也需要开放的心态,而产业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的讨论,要走以信息通信业为主导的融合发展之路,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在新媒介开发应用与推广中的作用。但是,由于对新媒介定义的理解和认识的不统一,世界各国所使用的统计口径与方法也不一致,在有关新媒介产业的某些统计数据的选取和使用上可能会存在差异。同时由于本研究的跨度较大,而新媒介本身变化快速,难以在比较固定的范畴内对新媒介进行研究分析。

江炼[10](2014)在《两化融合背景下制造企业IT治理对IT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化融合”是中国制造业应对现实挑战、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选择,但中国制造企业的“两化融合”道路并不平坦。许多制造企业花费了巨大的信息技术(IT)投资,但企业IT能力的提升却一直并不显着,加强IT治理遂成为它们的现实选择和迫切需要。由于IT治理的研究和实践还远未成熟,广大制造企业对IT治理如何影响IT能力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解。对许多中国制造企业来说,需要培育何种IT能力,以及如何通过IT治理来培育和提升IT能力等已经成为企业“两化融合”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的重大问题,同时,这也是企业IT治理实践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研究课题。本文遵循“文献综述——理论分析——概念模型构建——实证检验——案例研究”的研究思路,通过大样本问卷调查和多案例研究对本文所提出的研究模型进行了检验,所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在IT能力方面,本文在借鉴企业能力理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两化融合背景下制造企业IT建设及应用的特点分析,将制造企业IT能力划分为IT基础能力、IT管理能力和IT使能的组织核心能力三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制造企业IT能力的概念模型和测量量表,并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与其他学者基于IT资源或应用视角对IT能力所做的抽象剖析或测度相比,本文所提出的制造企业IT能力概念模型和测量量表,不仅丰富和发展了IT能力的内涵和结构,同时也对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在IT治理对IT能力的影响方面,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企业IT治理对IT能力的直接影响模型和间接影响模型,实证检验了业务-IT匹配在IT治理与IT能力关系中的部分中介作用,以及企业架构(EA)成熟度在IT治理与IT能力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组织、流程及关系机制维度的IT治理对IT能力的三个构面均具有积极的影响,但不同IT机制对IT能力不同构面的影响作用却存在不容忽视的差异性;(2)业务-IT匹配在IT治理与IT能力的关系中起着显着的中介作用;(3)企业架构成熟度在IT治理对IT能力的作用关系中发挥着显着的调节作用,但EA规划成熟度和EA实施保障体系成熟度在IT治理与IT能力各构面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上述研究成果使得IT能力的培育研究不仅仅停留在概念辨析和理论框架的抽象讨论上,可以为制造企业根据其IT能力短板来针对性地选择IT治理机制和完善企业架构规划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指引,同时也为通过IT治理来影响业务-IT匹配和IT能力的研究提供了富有参考价值的实证证据。不仅丰富和发展了IT治理、IT能力及业务-IT匹配研究的理论内涵,同时也为广大制造企业培育和提升IT能力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更具现实意义的理论指导。

二、500家企业网络状况调查——未来篇:2000年IT网络发展计划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00家企业网络状况调查——未来篇:2000年IT网络发展计划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框架
        1.3.2 主要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1.4.1 研究视角创新
        1.4.2 研究方式创新
        1.4.3 机制路径创新
第2章 文献综述及基础理论梳理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 数字内容产业概念界定
        2.1.2 数字内容产业分类界定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综述
        2.2.2 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综述
        2.2.3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述
    2.3 产业竞争力来源及基本理论梳理
        2.3.1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来源探讨
        2.3.2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前提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
    3.1 全球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3.1.1 全球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历程
        3.1.2 全球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
    3.2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3.2.1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历程
        3.2.2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
        3.2.3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重点领域发展现状
    3.3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在全球数字内容产业格局中的地位
        3.3.1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
        3.3.2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3.4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判断识别
        3.4.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3.4.2 数字内容产业生命周期形态与特征
        3.4.3 基于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的数字内容产业生命周期识别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4.1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框架
        4.1.1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组成要素
        4.1.2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衍生路径
    4.2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技术路径
        4.2.1 确立评价目标
        4.2.2 明确评价原则
        4.2.3 理清评价思路
        4.2.4 设计评价流程
        4.2.5 选择评价方法
    4.3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1 指标体系评价框架
        4.3.2 指标体系确定原则
        4.3.3 指标体系初步选取
        4.3.4 指标体系修正筛选
        4.3.5 指标体系最终确定
    4.4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4.4.1 基于AHP法的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赋权
        4.4.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系统测度与评估
    5.1 横向层面基于国际比较的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测评
        5.1.1 横向比较样本国家选择
        5.1.2 评价指标数据采集来源
        5.1.3 G20国家数据导入测度
    5.2 基于横向测评结果的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
        5.2.1 G20各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演变状况
        5.2.2 G20各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聚类分析
        5.2.3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国际比较分析
    5.3 中国与其他G20国家竞争力要素与指标的综合比较
        5.3.1 核心竞争力要素及其指标综合比较
        5.3.2 基础竞争力要素及其指标综合比较
        5.3.3 环境竞争力要素及其指标综合比较
        5.3.4 现实竞争力要素及其指标综合比较
    5.4 基于实证研究的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系统总结
        5.4.1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和劣势统计分析
        5.4.2 基于实证研究的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结论分析
    5.5 基于实证研究的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制约因素分析
        5.5.1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内部制约因素分析
        5.5.2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外部制约因素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要发达国家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1 美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1.1 美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概况
        6.1.2 美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2 英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2.1 英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概况
        6.2.2 英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3 日本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3.1 日本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概况
        6.3.2 日本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4 韩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4.1 韩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概况
        6.4.2 韩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
    7.1 政府宏观层面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路径
        7.1.1 加强顶层战略设计科学规划产业布局
        7.1.2 规范产业发展秩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7.1.3 加强产业引导扶持完善产业政策体系
        7.1.4 推动跨界融合发展构建协同产业集群
        7.1.5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培养高端国际企业
        7.1.6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7.2 行业中观层面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路径
        7.2.1 发挥政策倡导功能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7.2.2 发挥行业自律功能维护产业发展秩序
        7.2.3 发挥资源整合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7.2.4 发挥沟通协调功能完善桥梁纽带作用
    7.3 企业微观层面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路径
        7.3.1 推动企业持续创新促进产业整体提升
        7.3.2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7.3.3 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7.3.4 促进要素资源升级形成动态竞争优势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
    8.3 未来展望
附录A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初始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表
附录B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调查问卷
附录C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定性指标专家打分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2)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人文主义回归的广泛影响
        1.1.2 现实背景——中国后改革时代的“无地方性”城市重构
        1.1.3 研究契机——“三年清零”行动计划
    1.2 题目解析
        1.2.1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1.2.2 几个核心概念的相互关系辨析
    1.3 文献综述
        1.3.1 主体视角的人地纽带研究
        1.3.2 遗产保护中涉及本土社区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创新之处
    1.6 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调研对象与调研内容
        1.6.3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第2章 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中围绕本土社区的理论体系建构
    2.1 以本土社区为中心的问题群及其逻辑梳理
    2.2 对本土社区的文化权利关照——遗产社会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2.1 社会价值概念的形成背景——遗产价值格局的人本视角转向
        2.2.2 社会价值的概念涵义
        2.2.3 社会价值的思想要旨
        2.2.4 强化社会价值的实践探索——社区增权与赋能
    2.3 对本土社区的微观心理关照——“地方”视角下的人地纽带解读
        2.3.1 人地纽带何以形成
        2.3.2 人地纽带在日常生活中的呈现
        2.3.3 人地纽带与遗产社会价值的联系
    2.4 对本土社区的城市权利关照——“无地方性”的经济根源及空间正义视角的价值矫正
        2.4.1“无地方性”的涵义
        2.4.2“无地方性”空间生产逻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剥夺式积累”
        2.4.3 历史城区更新的社会包容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当代城市普遍的“无地方性”及其导致的社区失落
    3.1“无地方性”的现实诠释
        3.1.1 无地方性的表现特征
        3.1.2 无地方性的传播媒介
    3.2 失所(Displacement)——无地方性城市重构对社区生活的影响
        3.2.1 失所的涵义与不同类型
        3.2.2 对物质与经济生活的消极影响
        3.2.3 对社会文化生活的消极影响
        3.2.4 对地方认同的消极影响
    3.3 基于地方依恋反思旧城更新语境下的失所现象——以天津西沽南拆除计划为例
        3.3.1 旧城更新语境下研究地方依恋与失所的意义
        3.3.2 研究过程设计
        3.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4 对城市社会-空间发展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促成“无地方性”的泛化士绅化进程及其本土化动力机制
    4.1 士绅化现象的全球传播及其引发的争议
        4.1.1 士绅化现象的普遍化、多样化及复杂化
        4.1.2 士绅化的两面性——藏匿于“都市复兴”背后的正义缺失
    4.2 天津旧城区士绅化的发展状况
        4.2.1 市场转轨背景下中国城市士绅化的特征
        4.2.2 后改革时代天津旧城更新历程
        4.2.3 中国式士绅化在天津的具体表现
    4.3 天津旧城区士绅化的动力机制分析——以历史工业街区为例
        4.3.1 工业街区衰败与复兴的供给端动因
        4.3.2 权威与营销策略合力推升的社会-空间升级——以棉三项目为例
        4.3.3 讨论——工业遗产空间复兴背景下社会价值的空洞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自由主义城市更新、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的三元悖论
    5.1 理论回顾
        5.1.1 旧城更新语境下的社区问题
        5.1.2 遗产保护语境下的社区问题
    5.2 研究方法
    5.3 案例地概况——矛盾丛生的兆丰路社区
        5.3.1 兆丰路社区历史沿革
        5.3.2 兆丰路社区的遗产价值与“非遗产”身份
        5.3.3 居住环境恶化与脆弱群体集中
        5.3.4 旧城改造计划的曲折进程
    5.4“拆”与“留”的矛盾
        5.4.1 政府视角——土地财政背景下天津城市遗产保护之瓶颈
        5.4.2 社区视角——积极的文化认同与消极的保护态度
        5.4.3 旧城更新、遗产保护与社区需求的矛盾焦点
    5.5 讨论
        5.5.1 都市企业主义逻辑下历史街区空间再开发的社会代价
        5.5.2 历史街区的资产价值和使用价值对遗产社会价值的抑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重建人地纽带的民间实践及其体现的遗产社会价值的韧性
    6.1 案例地概况——天津老城厢的失落
        6.1.1 老城厢对天津城市的意义
        6.1.2 老城厢的地方破坏历程
    6.2 被迫失所过程中浮现的个人保护行为
        6.2.1 老城里人的恋地情结与失所创伤
        6.2.2 失所创伤激发的文化意识——民间有识之士自发保护老城文化、重建邻里社区
        6.2.3 家族纽带培育的文化责任感——名门后裔抢救老城大宅门文化
        6.2.4 乡邦文化自觉与自信——民间向政府谏言保留故城遗迹
    6.3 持续发酵的乡愁——老城文化保护行动向社会化发展
        6.3.1 参与主体的组织化和规模化
        6.3.2 社区协作修复地方集体记忆
        6.3.3 遗产保护意识的成熟化——由情感依恋到文化认知
    6.4 民间自发的地方文化保护实践中体现的遗产社会价值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城市遗产保护前沿堆积的重重矛盾及其根源
    7.2 立足本土社区推进城市遗产保护的应然性
        7.2.1 关注本土社区是文化可持续与社会可持续的双重要求
        7.2.2 从人本视角重新解读老城区对城市的意义
    7.3 立足本土社区推进城市遗产保护的策略性建议
        7.3.1 价值观念转型
        7.3.2 可行性路径的起点
        7.3.3 规划与实施过程中的工作要点
        7.3.4 实践中对广泛社会动力的培育
    7.4 局限性与展望
        7.4.1 案例地有待多元化扩展
        7.4.2 信息收集渠道有待优化
        7.4.3 有待引入长线跟踪调查
        7.4.4 理论建构有待进一步系统化
参考文献
附录A 西沽南片区调查问卷
附录B 兆丰路社区调查问卷
附录C 网络文章“即将消失的兆丰路”留言内容摘录
附录D 兆丰路社区居民向地方政府表达诉求的相关材料
附录E 实地调研及部分受访居民照片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TQ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基础
    2.2 企业转型的动机研究
    2.3 企业转型模式选择研究
    2.4 我国软件外包行业转型升级研究
第3章 TQ公司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3.1 TQ公司发展状况概述
    3.2 TQ公司各发展阶段及问题分析
    3.3 TQ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3.4 TQ公司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3.5 TQ公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3.6 TQ公司发展的SWOT矩阵综合分析
第4章 TQ公司发展战略
    4.1 TQ公司战略目标
    4.2 TQ公司发展战略整体框架
    4.3 TQ公司市场战略
    4.4 TQ公司产品战略
    4.5 TQ公司人才建设战略
第5章 TQ公司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5.1 组织重构
    5.2 人才保障
    5.3 技术保障
    5.4 管理保障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国内增加值 ——基于企业与地级市层面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选题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点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可能的不足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出口国内增加值的相关研究
        一、出口国内增加值界定
        二、出口国内增加值的理论基础
        三、出口国内增加值核算方法的研究
        四、文献评述
        五、小结
    第二节 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基于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二、基于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三、小结
    第三节 出口国内增加值以及全球价值链效应研究
        一、宏观层面的产业效应
        二、微观层面的企业生产率效应
        三、小结
    第四节 外商直接投资的理论和效应研究
        一、外商直接投资概念的界定
        二、外商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
        三、外商直接投资的效应
    第五节 本章小结
        一、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测算方法
        二、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因素
        三、出口国内增加值和全球价值链效应
        四、外商直接投资的理论和效应研究
第二章 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测算和特征分析
    第一节 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测算方法
        一、宏观层面增加值核算及其来源分解
        二、微观层面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的测度
        三、两种测算方法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中国国内出口附加值的测算
        一、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测算
        二、企业层面出口国内增加值的特征分析
        三、行业层面出口国内增加值的特征分析
        四、地级市层面出口国内增加值的特征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出口增加值的影响机制分析
    第一节 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和特征
        一、中国FDI的现状和特征
        二、中国OFDI的现状和特征
    第二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机制
        一、出口国内增加值影响因素的机制推导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渠道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层面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一、模型构建
        二、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全样本检验
        二、分样本检验
        三、稳健性检验
    第三节 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一、交互项回归结果
        二、中介效应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级市层面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一、模型构建
        二、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全样本检验
        二、分样本检验
        三、稳健性估计和内生性检验
    第三节 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一、交互项回归结果
        二、中介效应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企业层面出口国内增加值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一、模型构建
        二、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全样本检验
        二、分样本检验
        三、稳健性检验
    第三节 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一、总样本和不同贸易方式交互项回归结果
        二、不同贸易类型和所有制企业交互项回归结果
        三、不同技术行业交互项回归结果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地级市层面出口国内增加值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一、模型构建
        二、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全样本检验
        二、分样本检验
        三、稳健性检验
    第三节 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一、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渠道分析
        二、中间品投入的影响渠道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启示
    第三节 本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D商业企业员工流失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综述
    1.3 本文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2.1 商业企业员工流失概述
        2.1.1 商业企业员工概念和特点
        2.1.2 商业企业员工流失的概念和特点
        2.1.3 商业企业员工流失影响因素
    2.2 商业企业员工流失管理概述
        2.2.1 商业企业员工流失管理的概念
        2.2.2 商业企业员工流失管理的内容与流程
    2.3 商业企业员工流失管理的相关理论
        2.3.1 激励理论
        2.3.2 心理契约理论
        2.3.3 风险管理理论
3 D商业企业员工流失管理现状
    3.1 D商业企业及其员工管理概况
        3.1.1 D商业企业发展概况
        3.1.2 D商业企业组织框架
        3.1.3 D商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情况
    3.2 D商业企业员工流失的现状分析
        3.2.1 D商业企业员工流失的特点
        3.2.2 D商业企业员工流失的去向
        3.2.3 D商业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3.3 本章小结
4 D商业企业员工流失原因分析
    4.1 D商业企业员工流失原因评估模型的建立
    4.2 员工流失原因问卷调查与数据处理
    4.3 D商业企业员工流失原因评估模型的应用与分析
        4.3.1 Price-Mueller的应用
        4.3.2 评估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D商业企业员工流失防范策略
    5.1 改善企业薪酬体系
    5.2 关注年轻员工的流失
    5.3 建立合理的内部晋升通道
    5.4 做好后备员工的储备工作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D商业企业员工离职原因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

(6)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7)价值重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趋向成熟的中国广告业迎来数字时代变革的机遇与挑战
        1.1.2 理论背景:数字时代的新价值、新管理视角
    1.2 问题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本研究的学术价值以及现实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界定
        1.3.2 核心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和基本结构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本文的主要结构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设计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2 相关研究述评与理论资源
    2.1 商业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研究评析
        2.1.1 多元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的理论内涵
        2.1.2 静态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的理论模型与构成要素研究
        2.1.3 商业模式理论的功能与价值研究
        2.1.4 创新理论与动态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
        2.1.5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研究述评
    2.2 管理学与经济学理论视角下的价值研究
        2.2.1 价值的理论内涵
        2.2.2 一元与多元之争:价值源泉理论
        2.2.3 价值链到价值网:价值工具论的演变
3 价值创新: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演进规律
    3.1 工业社会价值系统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演进
        3.1.1 单一价值模块的报业广告批发商模式
        3.1.2 价值链延伸的全面服务广告代理制模式
        3.1.3 多价值链条并行的整合营销传播集团模式
    3.2 广告公司的价值定位及其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特征
        3.2.1 从客观价值到主客观价值并重:广告公司在社会价值系统中的价值定位演进
        3.2.2 价值创新: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特征
4 从解构到重构:“技术-价值范式”迭代与商业模式创新
    4.1 社会价值系统的内在价值逻辑:“技术-价值范式”
        4.1.1 社会价值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4.1.2 “技术-价值范式”:社会价值系统的价值逻辑
    4.2 解构与重构:“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的社会价值系统的演进规律
        4.2.1 人类社会价值系统发展的连续与非连续性
        4.2.2 “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的社会价值系统的演进过程
    4.3 “技术-价值范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演进决定性因素
        4.3.1 社会价值系统中的企业组织
        4.3.2 “技术-价值范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决定性力量
        4.3.3 企业家:“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历史推动者
    4.4 从“自我完善”走向“价值重构”:“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4.4.1 从建构到解构:工业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主导的传统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4.4.2 从解构到重构: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迭代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5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基本范式以及其创新路径
    5.1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特征以及价值实现机制
        5.1.1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的基本特征
        5.1.2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价值实现机制:价值网络
    5.2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基本范式
        5.2.1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
        5.2.2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价值创造机制
    5.3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竞争机制
        5.3.1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的竞争优势来源
        5.3.2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内部竞争机制
    5.4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5.4.1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形成的基础
        5.4.2 从解构到建构:大平台+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的形成过程
6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实证研究一:基本范式的价值重构
    6.1 研究方案
        6.1.1 问题、方法与工具
        6.1.2 案例的选择
        6.1.3 资料搜集与处理
    6.2 从传统到数字,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比较分析
        6.2.1 以价值主张为主要判断依据的商业模式创新标准
        6.2.2 传统广告商业模式范式
        6.2.3 基于案例研究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
        6.2.4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结论
7 数字时代商业模式创新实证研究二:新进入者与在位者的殊途同归
    7.1 多案例研究设计
    7.2 乘势而起:新进入者商业模式创新
        7.2.1 抓住市场的风口:新进入者在数字环境下的价值主张创新
        7.2.2 回应数字“技术-价值范式”:新进入者的商业模式建构的内在逻辑
        7.2.3 多赢:新进入者价值获取的意图
    7.3 基因的选择: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
        7.3.1 基因的不对称动机:在位者的商业模式价值主张创新
        7.3.2 如何实现大梦想: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价值建构方式
        7.3.3 多元化的价值获取方式: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价值获取
        7.3.4 如何突破亚历山大难题:在位者的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考
    7.4 结论与探讨一:数字“技术-价值范式”下的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实践驱动因素
        7.4.1 “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技术与价值需求的选择
        7.4.2 “大平台+小服务前端”:价值竞争与价值共创的耦合
        7.4.3 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内部驱动者:企业家(企业家精神)
    7.5 结论与探讨二:价值视角下新进入者与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
8 结论与展望
    8.1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结论
    8.2 广告公司未来商业模式创新的策略性思考
        8.2.1 培育内部企业家精神,塑造持续创新文化
        8.2.2 建设二元性组织,协调创新与效率矛盾
    8.3 制度创新促进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8.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后记

(8)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文章框架
    1.5 研究特色和可能的创新点
2.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综述
    2.1 创新和产业创新相关理论
    2.2 核心能力理论
    2.3 创新扩散理论
    2.4 文化产业和网络文化产业概念
    2.5 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研究及述评
3.中外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比较分析
    3.1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特点
        3.1.1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历程
        3.1.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主要成就
        3.1.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特点
    3.2 国外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经验
        3.2.1 美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特点
        3.2.2 日本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特点
        3.2.3 .韩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特点
    3.3 中外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比较及启示
4.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
    4.1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外部环境分析——基于PEST分析框架
        4.1.1 政治法律环境
        4.1.2 经济环境
        4.1.3 社会文化环境
        4.1.4 科技环境
        4.1.5 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
    4.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内部条件分析——基于创新能力视角
        4.2.1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能力评估
        4.2.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内部优势和劣势
    4.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SWOT分析
5.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网络构建——从个体创新到网络创新
    5.1 从单一主体到多样化主体的转化——从企业个体到创新网络
        5.1.1 企业作为核心创新主体的地位
        5.1.2 政府作为产业创新主体的作用
        5.1.3 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作用
        5.1.4 中介机构的作用
        5.1.5 用户作为使用者和生产者的双重身份
        5.1.6 风投机构:从外围因素到创新主体的变化
    5.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六要素双层概念模型构建
        5.2.1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六要素模型构建
        5.2.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分层现象分析
        5.2.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六要素双层概念模型构建
        5.2.4 创新主体网络中“企业-风投”和“企业-用户”关系的建立
    5.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机制优化——从独立创新到合作创新
        5.3.1 产业创新形式和独立创新的价值
        5.3.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机制优化:从独立创新到合作创新
    5.4 从产业集群到全国性的产业创新网络
        5.4.1 产业集群的作用
        5.4.2 从产业集群到创新集群
        5.4.3 从创新集群到全国性的产业创新网络
6.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重点领域——市场创新和产品创新
    6.1 从价值链理论看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价值活动
        6.1.1 价值链理论
        6.1.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价值链分析
    6.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领域分析
        6.2.1 平台型产品创新
        6.2.2 内容产品创新
        6.2.3 市场创新
        6.2.4 产业制度创新
        6.2.5 商业模式创新
    6.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重点和核心
        6.3.1 市场创新和产品创新: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重点领域
        6.3.2 市场创新: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核心领域
    6.4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逆向周期模型构建
        6.4.1 服务业逆向产品周期理论
        6.4.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逆向周期模型构建
7.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战略模式选择
    7.1 影响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战略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7.1.1 创新的主动权问题
        7.1.2 创新的核心领域
        7.1.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定位和创新目标
    7.2 以市场创新为核心的自主创新带动战略构建
        7.2.1 以市场创新为核心的同时注重产品创新的重要性
        7.2.2 加强自主创新掌握产业创新的主动权
        7.2.3 网络文化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7.2.4 合作创新——产业创新的优选模式
8.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保障与激励措施
    8.1 产业制度创新及挑战
        8.1.1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8.1.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制度创新面临的挑战
    8.2 从房地产“后拐点论”的广泛传播看产业制度创新的紧迫性
        8.2.1 “后拐点论”的出台及其传播过程
        8.2.2 “后拐点论”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分析
        8.2.3 应对虚假信息传播的思考
    8.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主要保障和激励措施
        8.3.1 企业家队伍建设和企业家精神的激励
        8.3.2 金融创新:国有和民营风投机构的合力
        8.3.3 形成良性竞争环境
        8.3.4 加强内容真实性保障
        8.3.5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用户隐私保护
9.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日本信息化进程与信息社会理论
    第一节 媒介与日本国民生活的信息化
        一、信息、信息社会及信息化
        二、电视时代的到来
        三、电话的普及
        四、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第二节 日本信息社会的理念建构及其扩散
        一、从《信息产业论》到“信息社会论”
        二、日本信息社会理论的扩散
        三、媒介与日本信息社会的早期实践
第二章 日本信息社会建设中的新媒介
    第一节 新媒介与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
        一、“新媒介”与高度信息社会建设(1984-1994)
        二、多媒介与高度信息通信社会建设(1994-2000)
        三、互联网与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建设(2001-2005)
        四、无所不在的信息通信技术与遍在网络社会建设(2006-2009)
        五、新信息通信技术与国民主权社会建设(2010-2013)
        六、大数据时代的世界最高水准的IT社会建设(2013-)
    第二节 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概貌
        一、日本媒介产业的分类
        二、日本信息通信产业的经济规模
        三、日本的内容市场
第三章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
        一、从计算机通信网络到互联网
        二、互联网应用的推广与普及
        三、宽带互联网的发展
        四、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日本互联网的主要应用服务
        一、互联网商务
        二、信息与数据库
        三、社会性网络
        四、互联网广告
        五、在线音乐
    第三节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管理
        一、互联网学校教育的推进
        二、互联网健康环境的营造
第四章 日本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 从高清晰度电视到数字电视
        一、日本电视的概况
        二、高清晰度电视的研发
        三、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的发展
    第二节 日本的地面数字电视转移
        一、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过程
        二、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政府推动
        三、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民间协力
        四、地面数字电视转移完成后的课题
    第三节 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
        一、广播电视与通信融合的主要进程
        二、融合的法律体系
        三、融合实践
第五章 日本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发展概况
        一、日本数字出版的概念
        二、以便携式存储介质为核心的光盘出版阶段(1985-1995)
        三、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出版阶段(1996-2005)
        四、以移动终端为核心的移动出版阶段(2006-)
    第二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主要领域
        一、电子辞典
        二、数字报纸
        三、数字期刊
        四、手机小说
        五、电子图书
    第三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组织与管理
        一、政府部门的组织与管理
        二、与数字出版相关的行业协会及其活动
第六章 日本移动电话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日本移动电话产业的概况
        一、日本移动电话的基本概念
        二、日本的移动内容产业市场
    第二节 日本移动电话的发展历程
        一、从汽车电话到手机
        二、移动电话市场的高速增长
        三、移动电话的普及与升级
        四、移动运营商的分与合
    第三节 日本移动电话的主要增值应用
        一、手机互联网
        二、手机铃声
        三、手机游戏(移动游戏)
        四、手机钱包(手机支付)
第七章 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动因
    第一节 外部诱因:信息科技一日千里 国际竞争态势逼人
        一、警醒差距 力追领先国家
        二、打造“酷日本”助推国家形象塑造
    第二节 内部动因:回应民生诉求 升华生命价值
        一、摆脱生存困境 掌控自我命运
        二、经济突围 凸显“IT立国”优势
        三、让生命更有尊严与价值
        四、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第三节 新媒介发展的制度驱动
        一、激发竞争活力的信息通信体制改革
        二、凝聚各方智慧的官产学合作机制
结语: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启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10)两化融合背景下制造企业IT治理对IT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主要概念界定与辨析
        1.4.1 IT 能力与 IT 资源
        1.4.2 IT 治理与 IT 管理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1.6.1 研究思路
        1.6.2 篇章结构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本文理论基础
        2.1.1 企业能力理论
        2.1.2 公司治理理论
    2.2 IT 能力文献综述
        2.2.1 IT 能力的概念
        2.2.2 IT 能力的分类及构成
        2.2.3 IT 能力的测度
        2.2.4 IT 能力与企业绩效及竞争优势的关系
        2.2.5 IT 能力的培育机制及关键影响途径
        2.2.6 IT 能力研究评述
    2.3 IT 治理文献综述
        2.3.1 IT 治理的涵义
        2.3.2 IT 治理研究流派
        2.3.3 IT 治理标准
        2.3.4 IT 治理机制
        2.3.5 IT 治理评价
        2.3.6 IT 治理研究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造企业 IT 治理对 IT 能力的影响机制:概念模型构建
    3.1 制造企业 IT 建设及应用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3.1.1 制造企业 IT 建设及应用的特点
        3.1.2 制造企业 IT 建设及应用的发展趋势
    3.2 制造企业的 IT 能力
        3.2.1 制造企业 IT 能力的内涵诠释
        3.2.2 制造企业 IT 能力的结构解析
    3.3 制造企业的 IT 治理
    3.4 IT 治理与 IT 能力
    3.5 IT 治理、IT 能力与业务-IT 匹配
        3.5.1 业务-IT 匹配
        3.5.2 IT 治理与业务-IT 匹配
        3.5.3 业务-IT 匹配在 IT 治理与 IT 能力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3.6 企业架构在制造企业 IT 能力建设中的作用
        3.6.1 企业架构
        3.6.2 企业架构在 IT 治理与 IT 能力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3.6.3 企业架构在 IT 治理与业务-IT 匹配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造企业 IT 治理对 IT 能力的影响机制:大样本实证检验
    4.1 研究方法
        4.1.1 问卷设计
        4.1.2 预调研
        4.1.3 变量测度
        4.1.4 数据收集
        4.1.5 数据分析工具与方法
        4.1.6 样本特征
    4.2 制造企业 IT 能力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4.3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4.3.1 信度检验
        4.3.2 效度检验
    4.4 控制变量的影响
        4.4.1 对企业规模的分析
        4.4.2 对企业性质的分析
        4.4.3 对 IT 应用历史经验的分析
        4.4.4 对 IT 投资强度的分析
    4.5 假设检验
        4.5.1 IT 治理对 IT 能力的直接影响
        4.5.2 IT 治理对 IT 能力的间接影响-以业务-IT 匹配为中介
        4.5.3 企业架构成熟度在 IT 治理对 IT 能力影响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4.6 实证结果讨论与分析
        4.6.1 IT 治理与 IT 能力
        4.6.2 IT 治理与业务-IT 匹配
        4.6.3 业务-IT 匹配与 IT 能力
        4.6.4 业务-IT 匹配的中介效应
        4.6.5 企业架构的调节效应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制造企业 IT 治理对 IT 能力的影响:多案例研究
    5.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5.2 案例研究设计
        5.2.1 案例选择
        5.2.2 测量工具与访谈提纲
        5.2.3 数据收集
        5.2.4 案例分析方法
    5.3 案例企业简介
        5.3.1 案例 1-汽配企业 A
        5.3.2 案例 2-家具企业 B
        5.3.3 案例 3-机械企业 C
        5.3.4 案例 4-电梯企业 D
        5.3.5 案例 5-电子企业 E
        5.3.6 案例 6-五金企业 F
        5.3.7 案例 7-化工企业 G
    5.4 案例分析与讨论
        5.4.1 案例企业的 IT 治理
        5.4.2 关键 IT 治理实践的识别
        5.4.3 案例企业的 IT 治理与 IT 能力
        5.4.4 业务-IT 匹配的影响
        5.4.5 企业架构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
        6.2.1 理论贡献
        6.2.2 管理启示
    6.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6.3.1 研究局限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附录三 个案分析代码清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500家企业网络状况调查——未来篇:2000年IT网络发展计划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窦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2]旧城更新背景下基于本土社区的遗产保护研究 ——以天津为例[D]. 王雪. 天津大学, 2020
  • [3]TQ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邵猛. 吉林大学, 2020(08)
  • [4]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国内增加值 ——基于企业与地级市层面的分析[D]. 王紫.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5]D商业企业员工流失问题研究[D]. 吴芳菲.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
  • [6]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价值重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 李斐飞. 武汉大学, 2017(06)
  • [8]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战略研究[D]. 闻洪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9]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D]. 龙锦. 上海大学, 2015(03)
  • [10]两化融合背景下制造企业IT治理对IT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D]. 江炼.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500家企业网络现状调查——未来:2000年IT网络发展规划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