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利工程定额设计实施中必须把握的“四个环节”

论水利工程定额设计实施中必须把握的“四个环节”

一、试论水利工程实行限额设计必须把握好“四个环节”(论文文献综述)

华清君[1](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马利凯[2](2016)在《治理理论视阈下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研究》文中指出当今时代,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的逐步深入,质量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主管部门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各国高等教育领域均兴起重点建设的高潮,然而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和质量观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尚有差距,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职能无法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我国高等教育重构新的管理模式和质量观,抓好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国家所需、人民所需、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使命。本文以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围绕“治理理论视阈下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现状如何?存在哪些治理问题?治理理论如何有效保障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的持续提升?”的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对治理理论和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进行理论阐释,厘清质量保障体系中质量目标、投入保障、组织运行以及质量控制等要素的关系,建立起合理的分析框架,为运用这—理论解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创造前提条件。为了便于全方位、立体式了解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发展脉络,深度分析了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相关政策文本,访谈了国内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相关主管部门以及部分重点建设高校的相关主管部门的人员,在宏观方面,选择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最具代表性的“985工程”“211工程”,在微观方面,选择J研究型大学“985工程”建设为案例,宏观与微观结合描述出国家和高校两个层面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的现状,并从治理视角对其中存在的重点建设价值目标导向性模糊、建设效益不均衡加剧、组织结构责权利不明、管理机制程式化严重等问题作出透彻剖析。日本、韩国、台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与我国具有社会情况、地缘的相近关系,通过分析以上诸国和地区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状况,找出其共同特点及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提供区域借鉴和思考,再针对当前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存在的缺陷,基于治理理论提出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重构建议:在价值导向方面,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观,立足人类发展,实现由“知识传播”向“文明进步”转变;瞄向高教强国,实现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坚持立德树人,实现由“利益相关”向“主体价值”转变;在路径与政策改革方面,实现“模式重塑、制度再建、路径纠偏、手段多元”;保持“发展方向”与“治理路径”统一,“关键环节”与“重点突破”结合,“资源公平”与“建设效益”并重,“规则联盟”与“多元治理”互动。在制定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和深入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实践中,克服传统政府作为管理唯一主体的弊端,运用治理的理念和思路,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和高校等多种社会团体和资源的力量,形成网络化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格局,可使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各利益相关体共同参与建设,形成多元、协调、统一的“善治”氛围,打造“统一领导、多元治理、和谐善治、科学发展”的治理结构基本模式,最终必将实现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质量目标,增进国家公共利益的获得。

李昌官[3](2016)在《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研究》文中认为针对学生研究力严重不足与知识经济社会要求的矛盾,以及高中数学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思路、程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操作性与可行性强、旨在增强学生研究力的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研究的技术路线图是:实践反思——文献溯源——提出问题——寻找依据——建立模型模式——检验模型模式——修正模型模式——实践应用。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法、案例法、调查法、访谈法、准实验法。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在教师提供的认知策略与研究支架指导下,通过独立研究或合作研究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自主拓展问题,旨在掌握数学知识和创造数学知识、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增强研究力的教学。其实质是教师强有力的元认知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其基本理念是学习即研究、教学即研究指导。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围绕“一个中心”(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立足“两个基本点”(即学生的研与教师的导),坚持“三个原则”(即以研定导、以导促研、导研耦合),追求“教学四性”(即元指导性、整体性、结构性和激励性),按照“五环节十步骤”(即背景与问题—联想与方法—猜想与验证—运用与内化—反思与拓展)开展。该教学模式具有六大优势:一是利于学生学习有根、有背景的知识;二是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能力;三是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建构数学知识和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四是强化了猜想与反驳的思维过程,使研究更真实、有效;五是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思维方式;六是学生带着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课外继续研究,利于建构课内、课外一体的学习与研究机制。在分析、反思经典教学设计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导研式教学的特点与需求,在案例研究和反复修正的基础上,建构了包含学习目标设计、学习过程设计、学习指导设计、学习评价设计4张思维导图在内的“ADE”(即Analysis, Development, Evaluation)设计模型。其中,学习目标设计包括习得内容、习得程度、习得方式、习得差异四方面;学习过程设计与教学模式相适应;学习指导设计分概念、定理法则、问题解决三种情况。整个设计模型具有价值为先、研究为本、问题为重、操作为上四大特点。调查表明:一线教师高度认可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设计模型和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验和分析比较表明:与对照班相比,按此模式和模型设计的数学课,学生研究某类问题能力的3个维度均有0.01或0.025水平的显着性差异;在此指导下的教学设计与原生态设计相比,在12个维度上均有0.005或0.01或0.05水平的显着性差异,但与研究者参与的教学设计相比,10个维度明显滞后,2个维度无差异。这表明此模式和模型能把教师的教学水平向上提升一个层级,但还达不到理想的水平。

张明山[4](2014)在《明代农具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分析了明代农业经济状态、农业制度、农业科技、农学和人文思想等与明代农具发展有关的农业状况,为明代农具设计研究提供背景资料,从而分析明代农具设计独特的特点。通过对明代农具设计与农事应用、明代农具设计与手工业两方面的研究,探究农具设计与农业各生产环节之间的联系。首先,明代农具设计与农事应用方面,以农作物(主要指粮食作物)耕种先后环节为序,选取各环节中典型性农具作为分析的切入点,研究耕垦农事、播种农事、田间农事、收获农事、加工农事五个生产环节对农具设计的不同需求,不同的农事需求产生不同的农具设计创意,农具设计创意改良农业生产状态;其次,明代农具设计与手工业方面,根据手工业行业的不同,选取各行业中代表性农具作为研究的突破口,研究大农业及农具设计对手工百业,如织造业、烧造业、髹造业、木作业、皮作业与畜牧业、纸作业六大行业的深刻影响,发达的明代大农业和先进的农具影响着同时期所有手工业的材料、工艺、形态等设计条件与设计手段。大农耕经济孕育下的明代农具设计,具有创新性、实用性、适人性及普惠性的特点,体现了中国设计传统的最突出特点,使用方面的因人而异、条件方面的因地制宜、成本方面的因陋就简、事理方面的因势利导。

倪国栋[5](2012)在《基于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的代建绩效改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代建制”在我国的深入推行,代建绩效水平普遍不高的现状与代建业务的广泛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亟待进行代建绩效的改善。本文试图引入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理论,从代建单位的角度入手来研究代建绩效改善问题。本文通过对“代建制”和代建管理模式的理论分析,界定出代建绩效的概念和内涵,通过问卷调研对当前各地代建单位的代建绩效现状进行衡量和分析,并通过文献研究和问卷调研对代建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与界定,提出了代建绩效改善的角度和思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代建单位的知识管理、组织学习、项目管理核心能力和代建绩效等研究变量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开发出相应的测量量表,通过文献研究和基础理论分析,提出了有关各绩效改善要素与代建绩效关系的研究假设,并构建出知识管理、组织学习与项目管理核心能力对代建绩效的改善机理理论模型。根据实证研究的步骤与方法,开发了实证研究的测量工具,编制出调查问卷,对分布在江苏、上海、山东、山西、天津、辽宁、海南、广东、福建等9个省市的65个代建项目进行了问卷调查,利用SPSS17.0和AMOS7.0等统计分析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效度与信度分析、相关分析以及数据正态性检验,并利用AMOS7.0软件对初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运行与修正,得出了最优模型,然后利用初始模型和最优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厘清了知识管理、组织学习和项目管理核心能力对代建绩效的改善机理和影响路径,并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在对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施步骤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代建绩效改善系统的动力学特征,分析了代建绩效改善系统的因果关系,构建出代建绩效改善系统的SD模型,并对SD模型中的变量进行编码和描述。在此基础上,编写出SD方程式,利用VENSIM PLE软件对代建绩效改善效果进行SD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讨论。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实现代建绩效改善的具体措施。首先,围绕代建单位知识管理水平的提升问题,根据代建单位的工作特点和实际需要,运用知识管理理论,对代建单位的知识体系进行划分,构建出基于知识管理活动系统、知识管理组织系统和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的代建单位知识管理体系,并构建出代建单位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评价模型及其组织实施方式。其次,围绕代建单位组织学习能力的提升问题,运用组织学习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提出了基于“火箭模型”的代建单位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方法,以及代建单位组织学习的方式和途径,并对代建单位组织学习的障碍和应对措施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再次,围绕代建单位项目管理核心能力的提升问题,运用核心能力理论,构建出代建单位项目管理核心能力的指标体系,并提出培育和提升代建单位项目管理核心能力的措施。最后,得出了代建绩效改善系统的实现框架。

张雪[6](2011)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以海南省地方财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掀起“新公共管理运动”以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就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根据其自身业务特点,建立了相应的绩效评价制度和体系。现阶段,如何提高政府支出的效果和效率,也是摆在发展中国家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都在研究和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如马来西亚和韩国等国家已经建立了较好的制度。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我国也明确提出要“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于是上至中央各部门,下到各区县开始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然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实践中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政治学、财政学和公共管理学等相关理论,构建了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框架;设计了综合绩效评价、部门绩效评价、单位绩效评价和项目绩效评价四个层次的指标体系,同时运用海南省的具体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总结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所面临的问题,并指出了绩效评价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未来应努力的方向。第一章为本文导论。概括地介绍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选题背景及现实意义,简要地综述了国内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现状,明确了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总结出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从理论角度,阐述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应遵循的一般理论和原理,为构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构建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组织体系、指标体系、标准体系、方法体系和制度体系五个方面的内容。第四章设计了市县综合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运用海南省18个市县的数据,对海南省市县一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进行综合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综合绩效水平的一个长期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这是由于较高的财政收入虽然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财力保障,但财政资金使用方向得当与否同样也会对财政支出综合绩效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取得较好的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较高财力水平、较高的支出总量水平和优良的支出结构缺一不可;且海南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代表性市县普遍没有形成有效而稳定的综合绩效增长机制。第五章设计了交通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海南省交通厅的数据,对交通部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海南省交通厅的综合绩效水平较好,经济类指标和效率类指标得分较高。说明海南省交通部门的业务管理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都比较高,费用控制和支出管理较为严格;同时,海南省交通部门的政策制定目的明确,实施效果较好;然而由于缺乏有效而严格的管理和严密的防范措施,其交通事故发生率以及直接经济损失下降率两项指标得分较低。未来需要加强人员编制管理、固定资产维修使用管理、项目预算管理和部门预算的编制与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第六章设计了中学绩效评价体系,运用海南省五所中学的数据,对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五所中学绩效有些差异,其中海南中学无论是经济性、效率性,还是有效性,都有较好的绩效,三亚一中的“三性”得分均适中,保亭中学的经济性得分最低,昌江中学的效率性得分最低,临高中学的有效性得分最低。评价显示五所高中存在以下问题:各校经费支出结构有待优化,经费支出水平有待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升学率提高难以兼顾;硬件设施各有长短,办学条件有待完善;临高中学财政资金到位率低,昌江中学财务状况有待加强。评价还说明了除福利和硬件设施以外,人性化管理和良好的素质教育条件等软环境是影响绩效的重要因素。第七章设计了污水处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海南省长流污水处理厂进行了绩效评价,结果表明:海南省长流污水处理厂整体运行绩效良好,最终绩效82分;未来还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重视污泥的回收利用;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上要有先进性、超前性;设置中水道系统,提高中水回收利用率;继续增加项目后期投入,实现项目最大的污水处理能力目标;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以及污水处理运营企业之间的沟通。第八章总结了当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我国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策和建议。现阶段,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还面临的制度建设、指标体系的科学设置与量化、指标权重的合理确定以及评价结果的科学应用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从理论研究、实践推进、数据积累、结果应用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加强建设。在文章的结语部分,笔者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进行了总体考察,总结了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得到的基本观点,同时还分析文章的不足和未来努力的方向。

刘智广[7](2009)在《泰安市农业综合开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战略性措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重要保证。泰安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经过20多年的努力,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也创出了“六位一体”等一些成功经验,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在开发观念、投入机制、项目管理、扶持方式、工程管护、协调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在新的形势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研究泰安市农业综合开发的历史、现状、经验、问题,对于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思路、体制和机制,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本文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文字叙述与图表说明相结合的方法,对泰安市农业综合开发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农业综合开发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泰安市农业综合开发的演变历程、发展模式及特点、经验做法及绩效进行了认真分析,然后总结出了泰安市农业综合开发的影响因素,最后对如何加强和改进泰安市农业综合开发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通过调查分析和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新形势下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十分重要和紧迫。农业综合开发在稳定增加农业投入中具有引导作用,在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中具有支撑作用,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具有促进作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保障作用。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必须切实改进和加强。(2)泰安市农业综合开发经历了改土增田、增产增收、增收为主、全面协调发展四个阶段,逐步探索形成了“六位一体”开发,实施“六化”互动,建立六项保障,追求开发效益最大化的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这些做法值得坚持和推广。(3)泰安市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在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政策环境、实践基础等方面具备有利因素,但也存在诸如开发规模偏小、区域差异较大、资金投向较散、开发标准不够高、建后管护不够到位、产业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和薄弱环节,外部环境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需要学习先进经验,不断克服和改进。(4)国外典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告诉我们:农业产业化是改造传统农业和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农业综合开发必须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进行,在纵向上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在横向上实行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集约经营,实行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产品商业化、管理企业化和服务社会化。(5)针对分析研究的情况,加强和改进泰安市农业综合开发的对策是:确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农业综合开发新思路,建立多元化、综合化的涉农资金投入机制,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抓好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有机结合,积极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帮扶力度,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工程管护机制,创新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完善农业综合开发保障体系。

胡志勇[8](2006)在《我国国家审计管理机制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自1983年成立以来,审计查出的违法违规金额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从1983年的20000万元,到2001年的60257352万元,增长了3012倍;平均每单位审计查出违法违规金额,最低为1987年6万元/个,最高为2001年416万元/个。国家审计如何应对屡审屡犯的棘手问题及如何提高审计工作效果,是我国国家审计管理领域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国家审计效果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境、审计体制密切相关,也与国家审计管理密切相连。李金华审计长在全国审计理论研讨会上指出:“审计管理水平低是影响我国审计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我国国家审计与国际现代审计的主要差距所在”。论文选择我国国家审计管理为研究主题,探索科学的审计管理机制,努力解决审计管理中的现实问题。 创新审计管理,构成了现代审计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出了深刻的理论价值。一方面,从我国传统审计理论研究体系看,国家审计管理问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仍然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论文将系统科学理论、博弈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图论理论引入国家审计管理机制理论研究,进一步充实了我国现有的审计理论研究体系;另一方面,国家审计管理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成果,审计理论研究与审计实践之间还存在某种程度的脱节,迫切需要对实践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及解决思路进行理论上的总结。 论文通过对国家审计实施现状的分析,揭示影响我国国家审计效果的五大因素:国家审计系统观念淡薄、审计结果封闭性、审计处理处罚随意性、审计合谋行为、审计机关内部组织结构僵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论文提出了建立国家审计系统组织结构新模式的构想,强调必须创新国家审计管理机制,才能提高国家审计效果。全文共分五个层次:第一层次阐述了用系统科学思想来指导国家审计的必要性;第二层次是对国家审计管理机制创新总体思路的研究;第三层次是分析了审计处理处罚力度、审计合谋行为、审计公告制的问题,并通过建立审计管理的动力学模型和审计组管理数学模型来促进审计管理的科学性;第四层次提出了建立国家审计系统组织结构新模式构想;第五层次是通过实证研究(包括问卷、统计分析和案例)来验证论文的结论。在论文研究过程中,努力进行了以下创新性工作: (一)基于系统科学理论,研究国家审计系统科学发展观问题,论证了国家

王志强[9](2005)在《画匠营子水源二期工程投资决策与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建设项目投资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出现多元化和多样化,建设市场全面开放,水源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控制及其风险分析显得尤其重要。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对项目总造价和项目综合效益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改善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也是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保证。 包头市画匠营子水源工程是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重大城市基础设施。画匠营子水源二期工程投资3.97亿元,供水规模40万立方米/日。画匠营子水源工程作为包头市的生命线工程,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应用投资决策分析与评价理论和方法详细研究了包头市画匠营子水源二期工程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问题,对画匠营子水源二期工程的市场分析预测、水源论证、项目建设设计方案、投资估算、融资方案、财务及国民经济评价,及项目风险管理等环节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针对目前水源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存在的项目前期投资控制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不足;投资估算的质量不高;可行性研究周期短;缺乏多种投资方案的比较;开展投资控制的基础性工作欠缺等主要问题,结合水源二期工程的实际,阐述了通过采取强化项目前期投资控制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对建设标准、经济规模等主要指标的控制;坚持在可行性研究中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水处理工艺、构筑物、设备等开展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及定量研究等对策,做到以事前控制为主,主动识别、防范风险,从源头上合理有效地控制项目投资的目的。 还将净现值(NPv)法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引进决策阶段的投资决策控制,有利于业主在投资方案比选中,快速地、科学地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李福成[10](2002)在《试论水利工程实行限额设计必须把握好“四个环节”》文中指出系统论述了水利工程实行限额设计应把握的“四个环节”,目标设置、限额纵向控制、横向控制和设计完善的方法

二、试论水利工程实行限额设计必须把握好“四个环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水利工程实行限额设计必须把握好“四个环节”(论文提纲范文)

(1)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一) 国家治理
        (二) 国家财经治理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结语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发表学术论文
    出版学术专着
    成果获奖情况
    主持科研项目
致谢

(2)治理理论视阈下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思路缘起:从政府控制走向公共治理的国家高等教育重点建设
    1.1 问题提出
        1.1.1 国家: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要求
        1.1.2 社会:全球时代高教发展的理性归属
        1.1.3 高教: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艰难抉择
    1.2 研究价值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贡献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内容的研究
        1.3.2 关于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研究
        1.3.3 关于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整体研究
    1.4 研究设计
        1.4.1 主要概念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支点:国家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的理论选择——治理理论
    2.1 治理理论的阐释
        2.1.1 治理的理论渊源
        2.1.2 治理的主要内涵
        2.1.3 治理的主要特征
    2.2 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属性与重点建设的公共性
        2.2.1 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的内涵
        2.2.2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公共性
    2.3 治理视阈下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
        2.3.1 质量目标:前提
        2.3.2 投入保障:支撑
        2.3.3 组织运行:展开
        2.3.4 质量控制:调控
第3章 现实境况: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现状分析
    3.1 宏观视角:基于国家层面“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现状
        3.1.1 国家“985工程”“211工程”质量目标
        3.1.2 国家“985工程”“211工程”投入保障
        3.1.3 国家“985工程”“211工程”组织运行
        3.1.4 国家“985工程”“211工程”质量控制
    3.2 微观视角:基于J研究型大学“985工程”建设质量保障实证分析
        3.2.1 J研究型大学“985工程”质量目标
        3.2.2 J研究型大学“985工程”投入保障
        3.2.3 J研究型大学“985工程”组织运行
        3.2.4 J研究型大学“985工程”质量控制
第4章 困境阐释:治理视阈下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主要问题
    4.1 价值目标:导向性模糊
        4.1.1 政治价值——为谁提供服务
        4.1.2 经济价值——提供什么服务
        4.1.3 文化价值——如何传承服务
    4.2 建设效益:不均衡性加剧
        4.2.1 公平性缺失
        4.2.2 资源非均衡
        4.2.3 建设碎片化
    4.3 组织结构:责权利不明
        4.3.1 责权利共担机制尚未形成
        4.3.2 非政府参与主体明显缺乏
        4.3.3 协同合作的关系不够突出
    4.4 管理机制:程式化严重
        4.4.1 评估形式化
        4.4.2 运行行政化
        4.4.3 组织运动化
第5章 区域经验:东亚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构建的比较
    5.1 东亚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的构建现状
        5.1.1 日本21世纪COE计划:从大学高度自治到政府适度干预
        5.1.2 韩国“BK21工程”:政府控制与大学自治的相对平衡
        5.1.3 台湾迈向顶尖大学计划:从大学相对自治到政府过多控制
    5.2 东亚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的主要特点
        5.2.1 国家发展需要与追赶一流可能的结合
        5.2.2 大学显性发展与政府隐性干预的并存
        5.2.3 实力提升目标与多元治理手段的契合
第6章 建议方略:基于治理理论的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再构建
    6.1 国家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深入构建的价值取向
        6.1.1 立足人类发展,由“知识传播”向“文明进步”转变
        6.1.2 瞄向高教强国,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6.1.3 坚持立德树人,由“利益相关”向“主体价值”转变
    6.2 国家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深入构建的路径选择
        6.2.1 方式重塑
        6.2.2 制度再建
        6.2.3 路径纠偏
        6.2.4 手段多元
    6.3 国家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
        6.3.1“发展方向”与“治理路径”统一
        6.3.2“关键环节”与“重点突破”结合
        6.3.3“资源公平”与“建设效益”并重
        6.3.4“规则联盟”与“多元治理”互动
第7章 结论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3)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内容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与路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路径
第二章 文献述评
    第一节 高中数学教学模式述评
        一、“讲解—接受”型教学模式
        二、“自学—辅导”型教学模式
    第二节 高中数学探究型教学述评
        一、探究型教学一般理论
        二、探究型教学模式
    第三节 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的提出
        一、已有的数学探究型教学理论的局限
        二、探究型教学兴衰的经验与教训
        三、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应时而生
第三章 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理据
    第一节 学生视角
        一、研究力的含义与价值
        二、高中生作为研究者的可能性
        三、高中生作为研究者的必要性
    第二节 教师视角
        一、作为数学知识再创造者的教师
        二、作为学生研究指导者的教师
        三、作为研究共同体创建者的教师
    第三节 数学视角
        一、作为思维体操的数学
        二、作为高度结构化学科的数学
        三、作为创造性活动的数学
    第四节 教学视角
        一、教学目的
        二、教学过程
        三、教与学的关系
第四章 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的构建
    第一节 导研式教学基本理念
        一、学习即研究
        二、教学即研究指导
    第二节 导研式教学设计原则
        一、价值为先原则
        二、研究为本原则
        三、问题为重原则
        四、操作为上原则
    第三节 导研式教学设计模型
        一、教学设计流程图
        二、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第四节 导研式教学基本模式
        一、自然地合理地提出问题
        二、自然地合理地解决问题
        三、运用巩固、内化迁移
    四、自然地合理地拓展问题
第五章 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案例研究
    第一节 案例研究概况
        一、案例研究的目标
        二、案例研究样本的选取
        三、案例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第二节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导研式教学
        一、学习目标及其设计说明
        二、教学过程及其设计说明
        三、结论与反思
    第三节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导研式教学
        一、学习目标及设计说明
        二、教学过程及设计说明
        三、结论与反思
    第四节 “正、余弦定理的发现之旅”导研式教学
        一、学习目标及设计说明
        二、教学过程及设计说明
        三、结论与反思
    第五节 教师对导研式教学的认识
        一、教师导研式教学实践概况
        二、教师对导研式教学设计模型和教学模式的总体评价
        三、教师对导研式教学设计模型和教学模式的修正建议
第六章 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设计模型与教学模式修正
    第一节 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设计模型修正
        一、学习目标设计思维导图修正
        二、学习过程设计思维导图修正
        三、学习指导设计思维导图修正
        四、学习评价设计思维导图修正
    第二节 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模式修正
        一、呈现背景,提出问题
        二、联想激活,寻求方法
        三、提出猜想,验证猜想
        四、运用新知,巩固内化
        五、回顾反思,拓展问题
第七章 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的实施
    第一节 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实施条件
        一、教学内部条件
        二、教学外部条件
    第二节 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适用范围
        一、教学内容层面
        二、教师层面
        三、学生层面
    第三节 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注意事项
        一、导研式教学设计模型使用注意事项
        二、导研式教学模式使用注意事项
第八章 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使用效果分析
    第一节 三种不同条件下的同课教学设计
        一、原生态下的“曲线与方程”教学设计
        二、“曲线与方程”的导研式教学设计
        三、“曲线与方程”导研式教学设计的优化
    第二节 三个教学设计之比较
        一、分析比较的指导思想
        二、分析比较的内容
        三、分析比较所得材料与数据
        四、分析比较所得的结论
    第三节 教师使用效果调查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二、调查数据与结论
    第四节 导研式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调查
        一、“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导研式教学对学生学习影响
        二、“正、余弦定理的发现之旅”导研式教学对学生学习影响
第九章 结果、反思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果与反思
        一、研究结果及其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反思与体会
        三、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第二节 研究展望
        一、继续深化、完善与推广
        二、形成有鲜明特色的教学品牌
参考文献
附录:教学设计前期分析思维导图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明代农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1. 研究对象与主题
        2. 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相关概念的界定
        1. 关于农具的界定
        2. 关于时期和地域的界定
        3. 关于案例采选范畴的界定
    三.论题的研究现状与回顾
        1. 古代文献
        2. 现代着作
        3. 论文
    四.研究框架与方法
        1. 研究框架
        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代农业状况与农具设计
    第一节 明代农业经济状态
        1. 明代农业经济的规模
        2. 明代农作物常规品种
        3. 明代南北社会农业经济特点分析
        4. 明代农业在明代经济社会所占重要比重
    第二节 明代农业制度与生产方式
        1. 明代朝廷官府的农业政策
        2. 明代农业经济的赋税制度
        3. 明代乡村自耕农生产状态
        4. 明代乡村佃户生产状态
        5. 明代乡村雇佣生产状态
    第三节 明代农业科技与农具设计
        1. 明代水利与农业排灌
        2. 明代历法与农时
        3. 明代漕运、车船建造与农产品物流
        4. 明代冶铁与铁制农具普及
        5. 明代机械与农事动能来源
    第四节 明代农学与人文思想
        1. 明代文化精英的“重农”思想
        2. 明代统治者的“重农”言论
        3. 《农政全书》、《便民图纂》、《农说》、《天工开物》与明代农学研究
第二章 明代农具设计与农事应用
    第一节 耕垦农事与农具
        1. 垦荒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2. 粗耕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3. 耘作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第二节 播种农事与农具
        1. 选种技术与农具设计特点
        2. 育秧技术与农具设计特点
        3. 播种技术类农具设计特点
    第三节 田间农事与农具
        1. 排灌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2. 培植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3. 除害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第四节 收获农事与农具
        1. 采割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2. 运输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3. 仓储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第五节 加工农事与农具
        1. 脱粒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2. 粉碎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3. 大型加工机械农具设计特点
        4. 小型加工手持农具设计特点
第三章 明代农具设计与手工业
    第一节 明代织造业与农具设计
        1. 桑农生产与农具设计
        2. 麻农生产与农具设计
        3. 棉农生产与农具设计
        4. 毛织生产与农具设计
        5. 农家纺织器具设计
        6. 农家刺绣器具设计
        7. 农家印染器具设计
    第二节 明代烧造业与农具设计
        1. 农家酿造与农具设计
        2. 农家制茶与农具设计
        3. 农家汲水与农具设计
        4. 农家烹饪与农具设计
        5. 农家焙烤与农具设计
        6. 农家储物与农具设计
        7. 农家砖瓦与农具设计
    第三节 明代髹造业与农具设计
        1. 漆农种植与农具设计
        2. 漆农采割与农具设计
        3. 漆农熬制与农具设计
        4. 漆农坯制与农具设计
    第四节 明代木作业与农具设计
        1. 明代建筑大木作与机械农具设计
        2. 明代家具细木作与手持农具设计
        3. 竹农、林农种植与编结农具设计
    第五节 明代皮作业与畜牧业农具设计
        1. 围栏与牧场类农具设计
        2. 畜棚类农具设计
        3. 禽舍类农具设计
        4. 农家皮革硝制类用具设计
        5. 乡村出行类用具设计
    第六节 明代纸作业与农具设计
        1. 原料种植类农具设计
        2. 浸泡类用具设计
        3. 抄纸类用具设计
第四章 明代农具设计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一节 明代农具设计的创新特点
        1. 明代创新农具是明代大农业的重要动力之一
        2. 明代创新农具是对古代农具体系改良革新的产物
        3. 明代创新农具是明代科技进步的产物
    第二节 明代农具设计的实用性特点
        1. 功能简明
        2. 材料简单
        3. 构造简洁
        4. 制作简易
        5. 使用简便
    第三节 明代农具设计的适人性特点
        1. 劳作负载的体感与农具适人设计
        2. 附着接触的肤感与农具适人设计
        3. 尺度把持的手感与农具适人设计
        4. 操作辨识的视觉与农具适人设计
    第四节 明代农具设计的普惠性特点
        1. 明代农具的“南北分宗”与融合
        2. 明代农具对少数民族与周边外民族的影响
        3. 明代农具是传统农具设计的“巅峰之作”
        4. 明代农具对现代设计的启迪价值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一.学术论文
    二.编着

(5)基于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的代建绩效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项目管理绩效研究现状
    2.2 代建制及代建绩效的研究现状
    2.3 知识管理理论及其在工程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
    2.4 组织学习理论及其在工程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
    2.5 核心能力理论及其在工程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
    2.6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的综合评述
    2.7 本章小结
3 代建绩效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1 “代建制”及代建管理模式概述
    3.2 代建绩效及其现状分析
    3.3 代建绩效影响因素的识别与界定
    3.4 代建绩效改善思路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代建绩效改善机理理论模型研究
    4.1 研究变量和测量指标的界定
    4.2 改善要素与代建绩效的关系分析及研究假设的提出
    4.3 代建绩效改善机理理论模型的构建
    4.4 本章小结
5 代建绩效改善机理的实证研究
    5.1 实证研究设计与方法
    5.2 调研数据收集
    5.3 调研数据分析
    5.4 模型检验与修正
    5.5 实证结果的讨论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代建绩效改善效果的 SD 仿真研究
    6.1 系统动力学理论概述
    6.2 代建绩效改善系统的 SD 模型构建
    6.3 代建绩效改善效果的 SD 仿真
    6.4 本章小结
7 代建绩效改善的实现研究
    7.1 代建单位知识管理水平的提升研究
    7.2 代建单位组织学习能力的提升研究
    7.3 代建单位项目管理核心能力的提升研究
    7.4 代建绩效改善系统的实现框架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的局限性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以海南省地方财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观点和创新
        一、主要观点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与经验借鉴
    第一节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一、财政支出的内涵与外延
        二、绩效评价的内涵与外延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依据
        一、公共财政理论
        二、委托代理理论
        三、成本效益理论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经验借鉴
        一、国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经验借鉴
        二、国内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经验借鉴
第三章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框架设计
    第一节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组织体系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与客体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目标
        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程序
        五、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的分层设置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标准体系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的分类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的档次划分
    第四节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体系
        一、评价指标权重设置的模型与方法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计分的模型与方法
    第五节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制度体系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依据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制度规范
第四章 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
    第一节 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的基本内涵
        一、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的意义
        二、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的范围
        三、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的内容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实证分析—以海南省18个市县为例
        一、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二、市县综合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
        三、市县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四、市县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五、市县综合评价指标数据库
        六、市县综合绩效评价过程
    第三节 结论与建议
        一、评价结论
        二、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第五章 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第一节 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内涵
        一、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意义
        二、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范围
        三、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
    第二节 部门绩效评价实证分析—以海南省交通部门为例
        一、海南省交通部门概况
        二、交通部门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
        三、交通部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四、交通部门绩效评价模型的建立
        五、交通部门绩效评价指标数据库
        六、交通部门绩效评价过程
    第三节 结论与建议
        一、评价结论
        二、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第六章 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第一节 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内涵
        一、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意义
        二、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范围
        三、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
    第二节 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证分析—以海南省五所中学为例
        一、海南省五所中学基本情况
        二、中学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
        三、中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四、中学绩效评价模型的建立
        五、中学绩效评价指标数据库
        六、中学绩效评价过程
    第三节 结论与建议
        一、评价结论
        二、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第七章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
    第一节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基本内涵
        一、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意义
        二、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范围
        三、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内容
    第二节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实证分析—以海南省长流污水处理项目为例
        一、长流污水处理项目基本情况
        二、长流污水处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
        三、长流污水处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四、长流污水处理项目绩效评价模型的建立
        五、长流污水处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数据库
        六、长流污水处理项目绩效评价过程
    第三节 结论与建议
        一、评价结论
        二、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第八章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 当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面临的问题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组织制度建设问题
        二、评价内容的完整性和合理性问题
        三、评价指标的科学设置与量化问题
        四、评价指标权重的合理确定问题
        五、评价标准的合理制定问题
        六、评价结果的科学应用问题
    第二节 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建设
        二、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理论研究
        三、稳步推进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四、逐步积累绩效评价的基础数据
        五、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六、适度引入第三方组织增强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七、积极营造绩效评价的社会环境条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7)泰安市农业综合开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S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农业综合开发问题研究现状
        1.2.1 国外农业综合开发问题研究现状
        1.2.2 国内农业综合开发问题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2 农业综合开发的一般理论分析
    2.1 农业综合开发的内涵
    2.2 农业综合开发的特点
    2.3 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原则
    2.4 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 泰安市农业综合开发状况分析
    3.1 泰安市农业综合开发的历史回顾
    3.2 泰安市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3.3 泰安市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经验做法
        3.3.1 “六位一体”开发追求最大效益
        3.3.2 实施“六化”互动战略
        3.3.3 建立“六项保障机制”
    3.4 泰安市农业综合开发的绩效分析
4 泰安市农业综合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有利因素分析
    4.2 不利因素分析
        4.2.1 自身存在的问题
        4.2.2 外部面临的挑战
5 国外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及启示
    5.1 典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
        5.1.1 美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
        5.1.2 德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
        5.1.3 荷兰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
        5.1.4 澳大利亚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
    5.2 国外农业综合开发的启示
6 搞好泰安市农业综合开发的对策
    6.1 确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农业综合开发新思路
        6.1.1 确立三个观念
        6.1.2 突出三大重点
        6.1.3 强化三大管理
    6.2 建立多元化、综合化的涉农资金投入机制
    6.3 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
    6.4 抓好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有机结合
    6.5 积极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6.6 加大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帮扶力度
    6.7 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工程管护机制
    6.8 创新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
    6.9 完善农业综合开发保障体系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我国国家审计管理机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选择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国家审计的理论综述
    2.2 国家审计的实施现状研究综述
    2.3 国家审计行政管理的综述
    2.4 国家审计管理机制的相关内容研究综述
3 国家审计系统科学发展观
    3.1 从系统科学理论看国家审计系统的科学发展观
    3.2 从五大范畴来看国家审计系统的科学发展观
    3.3 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国家审计的几点启示
    3.4 小结
4 国家审计处理处罚力度分析
    4.1 审计报告处理准则与审计处理处罚
    4.2 审计处理处罚的博弈分析
    4.3 审计合谋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4 审计处理处罚自主裁量权分析
    4.5 审计处理处罚力度实证分析
    4.6 小结
5 国家审计公告制度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
    5.1 审计公告制度的理论依据
    5.2 审计公告制度的法律依据
    5.3 国外审计公告制度的通行做法
    5.4 完善审计公告制度的法律法规
    5.5 审计风险控制与审计公告制度
    5.6 审计公告案例
    5.7 小结
6 国家审计系统管理动力学模型及分析
    6.1 系统动力学理论
    6.2 审计系统管理动力学模型及定性分析
    6.3 审计系统管理动力学模型及定量分析
    6.4 小结
7 国家审计系统组织结构新模式及分析
    7.1 审计系统组织结构新模式分析
    7.2 审计系统新模式的审计组管理数学模型
    7.3 审计系统新模式的职业化体系框架构建
    7.4 小结
8 国家审计管理机制研究的实证分析
    8.1 关于审计管理机制问题
    8.2 关于审计系统科学发展观问题
    8.3 关于审计处理处罚力度和审计合谋问题
    8.4 关于审计公告制度问题
    8.5 关于审计管理与审计系统组织结构问题
9 结论与展望
    9.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9.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国家审计管理机制研究的调查问卷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画匠营子水源二期工程投资决策与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投资控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投资控制的系统分析
    2.1 建设项目的投资构成
    2.2 建设项目投资的筹集
    2.3 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基本原理
    2.4 关于投资控制问题研究的理论及应用现状
    2.5 影响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
    2.6 水源工程投资与投资控制
    2.7 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
3 包头市画匠营子水源工程项目市场分析
    3.1 包头市城市概况
    3.2 包头市城市水源条件及供水格局
    3.3 包头市供水总公司供水现状
    3.4 包头市城市供水量的预测
    3.5 规划期需水量计算
    3.6 规划期分质供水量计算分配
4 建设方案设计
    4.1 建设方案设计的作用
    4.2 建设投资方案决策及应用
    4.3 建设方案比选
    4.4 画匠营子总水源二期工程建设方案设计
    4.5 画匠营子总水源二期工程技术方案
    4.6 画匠营子总水源二期工程投资方案比选
5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
    5.1 投资估算概述
    5.2 投资估算的编制内容
    5.3 投资估算的编制依据
    5.4 投资估算的编制方法
    5.5 包头市画匠营子水源二期工程投资估算
    5.6 包头市画匠营子水源二期工程投资总估算表
6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经济分析
    6.1 可行性研究的概述
    6.2 财务经济分析与评价指标
    6.3 国民经济评价与社会效益评价
    6.4 画匠营子总水源工程经济评价
7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风险管理
    7.1 风险分析在项目决策中的重要地位
    7.2 建设项目风险的识别
    7.3 建设项目的风险分析
    7.4 决策阶段的风险管理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一水厂综合估算表(方案一)
一水厂综合估算表(方案二)
画匠营子水源二期工程投资总估算表(方案二)
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现金流量表(自有资金)

(10)试论水利工程实行限额设计必须把握好“四个环节”(论文提纲范文)

1 限额设计目标的设置
    1.1 限额设计目标 (指标) 的确定
    1.2 采用优化设计, 确保限额目标实现
2 限额设计的纵向控制
    2.1 初步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
    2.2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
    2.3 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3 限额设计的横向控制
    3.1 健全设计院内部管理制度
        (1) 院级。
        (2) 项目经理级。
        (3) 室主任级。
    3.2 建立和健全限额设计的奖惩制度
4 限额设计的完善

四、试论水利工程实行限额设计必须把握好“四个环节”(论文参考文献)

  • [1]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2]治理理论视阈下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质量保障研究[D]. 马利凯. 吉林大学, 2016(03)
  • [3]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研究[D]. 李昌官.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5)
  • [4]明代农具设计研究[D]. 张明山. 南京艺术学院, 2014(02)
  • [5]基于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的代建绩效改善研究[D]. 倪国栋. 中国矿业大学, 2012(10)
  • [6]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以海南省地方财政为例[D]. 张雪. 武汉大学, 2011(04)
  • [7]泰安市农业综合开发问题研究[D]. 刘智广.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2)
  • [8]我国国家审计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 胡志勇. 南昌大学, 2006(11)
  • [9]画匠营子水源二期工程投资决策与风险管理研究[D]. 王志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05)
  • [10]试论水利工程实行限额设计必须把握好“四个环节”[J]. 李福成. 内蒙古水利, 2002(04)

标签:;  ;  ;  ;  ;  

论水利工程定额设计实施中必须把握的“四个环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