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尼松对大鼠心肺肝脾肾影响的病理变化

泼尼松对大鼠心肺肝脾肾影响的病理变化

一、强的松对大白鼠心肺肝脾肾影响的病理改变(论文文献综述)

惠华英[1](2020)在《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疗效的微生态学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模型并运用葛根芩连汤进行治疗,研究肠道湿热证泄泻造模及葛根芩连汤干预对模型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以期从微生态角度揭示肠道湿热证泄泻的发生机理,探明葛根芩连汤疗效与肠道微生态的相关性,为中医泄泻证型的诊治研究及方剂疗效机理的探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白酒+冰水”法模拟肠道湿热证泄泻病因,建立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模型,并运用葛根芩连汤治疗。分别在造模及治疗成功后,采集眼球血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及P物质含量测定,摘取动物内脏称重;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小鼠肠道内容物中细菌、大肠杆菌、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采集小鼠小肠内容物和黏膜,运用荧光素二乙酸法测定肠道内容物和黏膜中微生物活度,运用酶活分析技术测定肠道中所含乳糖酶、蔗糖酶、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无菌提取实验动物肠道内容物中细菌总DNA,进行16S r RNA基因序列扩增,基于Pac Bio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鼠肠道细菌特征。结果:(Ⅰ)模型小鼠表现为懒动、体重增长缓慢、黄褐色稀便、肛门污秽、肛温升高等,血清中所含P物质浓度显着高于正常组(P=0.001);血生化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血清中甘油三脂(TG)含量显着降低(P=0.038),总胆固醇含量(TC)和血糖水平(GLU)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下降,但与正常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采用葛根芩连汤治疗后,模型小鼠一般状态恢复,血清P物质浓度回归接近于正常组,TG和GLU含量明显回归。(Ⅱ)血常规测定结果显示,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血中所含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数(GRA)和嗜酸细胞数(EOS)增加,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降低。使用葛根芩连汤治疗后的小鼠血中WBC、EOS与自愈组相比降低,而GRA和MCV恢复至正常组水平(P>0.05),且治疗组胸腺指数增加。(Ⅲ)肠道湿热证泄泻造模引起小鼠肠道细菌和双歧杆菌数显着减少(P=0.000或P=0.049),微生物活度显着升高(P=0.000)。模型小鼠肠道内容物中乳糖酶、蔗糖酶和淀粉酶活性升高而蛋白酶活性降低,肠黏膜中乳糖酶、蔗糖酶和淀粉酶活性显着降低(P<0.01或P<0.05)而蛋白酶活性升高。葛根芩连汤治疗后的小鼠肠道乳酸菌数持续升高(P<0.01),微生物活度与自愈组相比显着降低(P=0.000)。治疗组肠道内容物中所含乳糖酶、蔗糖酶、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高于正常组而低于自愈组,肠黏膜中所含乳糖酶、蔗糖酶和淀粉酶活性高于正常组和自愈组。(Ⅳ)对细菌16S r RNA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造模引起小鼠肠道细菌Alpha多样性升高,但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样本层次聚类树和主坐标分析(PCo A)显示,模型组和正常组样本间有一定的距离,组间基本可以分开,说明组间存在微生物菌群结构上的差异性。在门水平上,模型组肠道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而蓝藻菌门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减少,且放线菌门含量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显着(P=0.0325)。在属水平上,模型组肠道所含梭菌属和乳杆菌属丰度降低,Muribaculum、链球菌属、Parasutterella、普雷沃氏菌属和Enterorhabdus含量明显升高。在种水平上,模型组格氏乳杆菌、肠乳杆菌、罗氏乳杆菌、阴道乳杆菌及Curvibacter lanceolatus丰度减少,而Muribaculum intestinale、卷曲乳杆菌、胃瘤乳杆菌、Staphylococcus epeidermidis、牙龈卟啉单胞菌、Parasutterella excrementihominis、Enterorhabdus muris、少酸链球菌和Enterorhabdus mucosicola的含量升高。Lefse分析结果表明,格氏乳杆菌是正常组与模型组间具有显着性差异的关键物种。(Ⅴ)采用葛根芩连汤干预后,治疗组Alpha多样性指数回归(P>0.05);PCo A显示正常组和治疗组样本间存在一定距离;在细菌门水平上,与正常组相比,治疗组小鼠肠道内容物所含拟杆菌门丰度升高,厚壁菌门丰度恢复,变形菌门和蓝藻菌门丰度下降;在属水平上,治疗组肠道乳杆菌属含量恢复至正常组水平而Muribaculum和梭菌属含量高于正常组,且链球菌属和奈瑟菌属含量接近自愈组水平;在细菌种水平上,治疗组肠道卷曲乳杆菌丰度恢复,罗氏杆菌丰度低于而Muribaculum intestinale高于正常组,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采用“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白酒+冰水”法成功建立了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模型,葛根芩连汤对模型小鼠疗效显着。(2)肠道湿热证泄泻造模引起小鼠血常规指标异常,葛根芩连汤可调节模型小鼠血液中WBC、GRA、EOS和MCV等指标回归,提高胸腺指数,调节机体免疫力。(3)肠道湿热证泄泻造模引起小鼠肠道内容物中微生物种类和数目发生异常变化,微生物活度增加,肠道消化酶活性改变,葛根芩连汤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种数、降低肠道微生物活度、调控肠道消化酶活性发挥疗效。(4)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肠道内容物菌群结构发生变化,造成菌群失调,格氏乳杆菌是模型组与正常组间存在显着差异的物种,其含量的改变可能与泄泻相关。(5)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肠道细菌物种多样性具有恢复作用,调节了细菌物种相对含量,其疗效的发挥可能与该方调控肠道微生态平衡相关。

谢蕾[2](2020)在《基于肺血管重构探讨“饮瘀同治”的复方葶苈子汤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干预机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探讨“饮瘀同治”的复方葶苈子汤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 pox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HPH)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关系,针对HPH的发病机制,探索有效防治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方法:在常压低氧的条件下根据彭公永等方法复制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分为正常组、HPH模型组、强的松组、中药中、高剂量组,各组10只,分别于每日给药后放入低氧舱8小时,连续干预21天后根据孙波等改良右心导管术测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 PAP)并记录。后取相同部位肺组织,行HE染色及弹力纤维染色,观察肺血管病理形态变化,并检测大鼠肺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 RNA表达及光密度(IOD)值。结果:1.低氧1周后,造模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欠佳,毛发杂乱,呼吸稍促,口鼻分泌物增加,少动少食,表明在低氧的情况下大鼠的一般情况及进食均受到影响。2.与正常组比较,HPH模型组大鼠m PAP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成功复制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3.HE染色及弹力纤维染色:HPH模型组大鼠肺血管管壁明显增厚,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管腔狭窄明显,内皮细胞的连续性破坏,管腔内见弹力纤维增生及受损,出现了肺血管重构的特征。4.大鼠肺组织CTGF、TGF-β1 m RNA表达:与HPH模型组比较,正常组、强的松组、中药中、高剂量组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大鼠肺组织CTGF、TGF-β1表达的IOD值:与HPH模型组比较,正常组、中药中、高剂量组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低氧造模致大鼠肺动脉压力升高,“饮瘀同治”的复方葶苈子汤可降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肺动脉压力。2.低氧致大鼠肺血管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出现肺血管重构特征;“饮瘀同治”的复方葶苈子汤可下调大鼠肺组织CTGF及TGF-β1m RNA的表达,起到抑制甚或部分逆转肺血管重构的作用。

沈艳伟[3](2018)在《大鼠病窦模型的建立及复心脉方对其窦房结电生理改变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次实验研究中,我们采用氢氧化钠(NaOH)介入法制作大鼠病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使用中药复方复心脉方对其进行干预,观察其对病窦模型大鼠窦房结电生理功能的改变情况,进一步探究中药复方复心脉方对病窦模型大鼠窦房结电生理功能的作用机理。方法1.建立大鼠病窦模型。大鼠麻醉后连接心电机,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表皮处用眼科剪剪一长约0.1 cm的纵行切口,将自制电极导管沿此口刺入胸腔,根据标测出的V1心电图波形定位出给药部位,并用自制标测电极导管微量注射10%NaOH溶液,当心率下降30%—50%停止注射,连续监测2小时后,当心率不再波动时即视为造模成功。分别测量造模前、造模后2小时的心率以判断模型效果。2.造模成功后3天,模型大鼠状态较为稳定后,应用中药复方复心脉方对病窦模型大鼠进行干预,监测并记录以下指标:(1)AA间期(即PP间期);(2)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和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3)窦房传导时间(SACT)。进一步探讨复心脉方对病窦模型大鼠窦房结电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1.NaOH介入法建立大鼠病窦综合征疾病模型成功率较高(90%),克服了以往需开胸手术造模法中模型动物易感染、出血过多、需呼吸机支持等缺点。而且NaOH介入法建立的大鼠病窦模型还具有以下优点:(1)病窦模型动物稳定性高;(2)术后存活时间长,可以用于耗时较长的药效实验研究;(3)术后感染率低等。2.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复心脉方高、中剂量组能有效缩短病窦模型大鼠的AA间期、SNRT、CSNRT及SA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剂量组的组间比较,高剂量组与中、低剂量组相比,以上各值均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氢氧化钠介入法制作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大鼠模型具有定位准确,成功率高,死亡率低的优势。2.复心脉方能够改善病窦模型大鼠窦房结电生理功能,即能够缩短病窦模型大鼠的AA间期、SACT、SNRT、CSNRT值,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蔡泽忠[4](2017)在《任脉上的交会穴治疗不孕症规律探讨及Meta分析》文中认为不孕症已成为一种复杂的病症,其发病率呈显着上升的趋势并且致病因素诸多且复杂。08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不孕症的临床定义:一对具有正常性生活的夫妻,并且在一年内性生活和谐及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情况下,妻子仍然未孕;或者曾经孕育过,未避孕超过一年而未再怀孕者。据WHO调查统计全世界不孕症患者接近9千万,其中发达国家不孕症的发病率为5.5%左右,而我国其发病率约为6%-15%。本文通过探讨临床针灸治疗不孕症的研究,分析统计任脉交会穴的治疗功效以及治疗规律,为治疗不孕症提供参考。目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利用针灸治疗不孕症的报道越来越多,其中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不孕症的主要经络被广泛使用,但其作用机理及使用规律无明确分析。通过搜集国内临床上运用任脉腧穴作为主穴治疗不孕症的文章,从统计学角度上讨论以及分析,归纳特点,研究文章的特点,来总结运用规律,为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相关信息,并录入电子表格中,按照本论文的研究范围进行分类统计,以频数与频率等指标作为计算指标,通过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得出对应的分析结果。再结合中医及现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其统计结果进行描述与阐释。结果1.初步收集了 318篇有关任脉腧穴治疗不孕的文献。初步筛除重复文献117篇、未找到摘要文献11篇、单纯以中药治疗文献36、名师临床经验总结文献5篇、动物实验文献9篇。第二轮筛除11篇综述类文献和5篇未标明选用穴位治疗文献,最终纳入统计124篇临床文献。2.任脉腧穴使用规律:在针灸治疗不孕症的临床实践中,任脉选用的腧穴主要集中在腹部,有关元、中极、气海、神阙、中脘、曲骨及石门穴。频次依次为105、82、43、13、4、3、2。关元穴与中极穴较为常用,关元穴频率为12.44%,而中极穴频率为9.71%。且关元穴与中极穴常联合使用,以治疗不孕症。两穴合用的频次为63次,使用频率为50.8%。依次为关元穴单用(频次为37次,使用频率为29.84%)、中极穴单用(频次为18次,使用频率为14.52%)与未使用两穴(频次为6次,使用频率为4.84%)。3.在针灸治疗不孕症以任脉腧穴为主穴的临床研究中,电针疗法使用率最高。其次为艾灸疗法、温针灸、穴位埋线、穴位敷贴、穴位注射、梅花针。出现频此依次为 107、7、6、1、1、1。4.使用周期规律研究中得出,针灸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中,整个月经周期都可取用任脉腧穴。本研究中有105篇文章治疗周期为全经期,频率达84.68%。第二以排卵期治疗为多,出现频次为10,占8.06%。继而为经前期,治疗的频率为6次,频率百分比为4。经后期治疗频次为3,其频率为2.42%。但行经期治疗的频率为0。结论在针灸治疗不孕症时,常常选用的是腹部任脉腧穴,有关元、中极、气海、神阙、中脘、曲骨及石门。而关元穴与中极穴为选用首位。因两穴皆为交会穴。两穴皆能既治疗任脉的疾病,又可同时调节足三阴经络一条或者多条的疾病,功效巨大。且临床上多以两穴相配而治疗不孕症。同时,在临床治疗中,常常选取关元穴与中极穴相配合,增加调理冲任,补肾健脾,活血调经的功效。治疗的月经周期不受限制,月经前期、月经期、月经后期、月经间期皆可使用任脉腧穴治疗不孕。研究中各种针灸疗法不相同,统计结果为: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督脉、足厥阴肝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阴肺经为常搭配经脉。出现频率最高的前十位经穴中属足阳明胃经(3穴)、足太阴脾经(2穴)、足少阴肾经(1穴)、足太阳膀胱经(1穴)以及足厥阴肝经(1穴)。由此可见,任脉在临床治疗当中常常搭配可调整脾、肾、肝三脏的经络。

杨晗[5](2013)在《基于TGF-β/Smad/ERK信号转导通路的补阳还五汤拮抗肺纤维化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 PF)禹于纤维增殖性疾病的范畴,是多种原因所致的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共有的病理基础过程,其病变主要累及肺间质,也可累及肺泡上皮细胞及肺血管,以肺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增生和胶原蛋白为主的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为主要表现,至今发病机制不明,且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由于大多数肺部疾病最终转归为肺纤维化,并且随着污染、环境恶化等因素,肺纤维化当今在全球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严峻的健康问题,因此对肺纤维化发生机制和有效药物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研究显示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是致纤维化关键性的细胞因子,Smads通路介导的致纤维化作用与ERK通路介导的促增殖作用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均是不可或缺的。肺纤维化属中医“肺痿”、“肺痹”等范畴,其病机为气虚血瘀,故益气活血法是治疗肺纤维化的基本大法。我们在前期对益气活血法干预肺纤维化的研究中发现:补阳还五汤具有抑制实验性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TGF-β1的过度表达,减少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降低肺泡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含量的作用,提示补阳还五汤干预肺纤维化的作用可能与其调控TGF-β/Smad/ERK信号通路有关。基于此,我们以TGF-β/Smad/ERK信号通路为切入点,将研究靶点精准定位于肺纤维化形成的关键病理环节,探讨补阳还五汤拮抗肺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以期拓展补阳还五汤的适用范围,为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以博莱霉素(bleomycetin, BLM)诱导肺纤维化大鼠模型为评价载体,从病理学、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补阳还五汤调控TGF-β/Smad/ERK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实验共分为四部分:1.补阳还五汤对博莱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大鼠肺指数及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建立肺纤维化大鼠模型,通过补阳还五汤干预后,动态观察模型大鼠的一般情况(精神、摄食、毛色、活动、体重等)、肺指数,采集肺组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分析病肺组织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探讨补阳还五汤抗肺纤维化的作用。结果:①-般情况:假手术组大鼠皮毛光泽,行动灵活,反应敏捷,食量正常;模型组大鼠食欲下降,毛发凌乱、稀疏、部分脱毛严重,对外界刺激反应慢、行动迟缓,体重增长缓慢;其余各给药组随实验时间的推进,活动减少、食量下降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体重逐渐增加;②肺指数:与假手术相比,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肺指数增加明显⑦<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肺指数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矿0.01):与强的松对照组相比,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第14d、28d、低剂量组第28d肺指数降低较明显p<0.05);高剂量组三个时间点肺指数均高于强的松对照组,但与同期模型组相比仍较有明显的降低。③病理形态学:与假手术相比,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大鼠可见肺泡结构有不同程度的破坏,肺间质增生,有炎细胞漫润和胶原纤维增生形成;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各时间点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其中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在中后期降低肺泡炎及纤维化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同期强的松对照组p<0.05)。结论: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制备成功;补阳还五汤能够较好地控制模型大鼠肺指数的增长,抑制早期的肺泡炎和中后期的肺纤维化。2.补阳还五汤对博莱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大鼠血清纤维化指标PCⅢ、Ⅳ-C、HA、LN含量的影响建立肺纤维化大鼠模型,通过补阳还五汤干预后,采用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纤维化指标PCⅢ、Ⅳ-C、HA、LN的含量,验证补阳还五汤对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结果:①与假手术组相比,其它各组大鼠血清PCⅢ、Ⅳ-C、HA、LN的含量均逐渐升高,以模型组最为明显p<0.01);②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血清PCⅢ、Ⅳ-C、HA、LN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③与强的松对照组相比,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第14d、28d以及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第28d时,PCⅢ, Ⅳ-C、HA、LN含量下降明显p<0.05)。结论:经补阳还五汤治疗后的模型大鼠血清纤维化指标含量有所下降,提示补阳还五汤可以有效抑制病肺组织中胶原纤维的增殖以及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起到较好的抗肺纤维化作用。3.补阳还五汤调控肺纤维化TGF-β1/Smad通路机制研究建立肺纤维化大鼠模型,通过补阳还五汤干预后,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肺组织Col-Ⅰ、TPRⅠ、TpRⅡ、Smad3、Smad7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肺组织TGF-β1、Smad3、Smad7mRNA的含量,探讨补阳还五汤通过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干预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结果:①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Col-Ⅰ、TβPⅠ、TβRⅡ TGF-β1mRNA、Smad3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mad7、Smad7mRNA表达下降(p<0.01);②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Col-Ⅰ、TβRⅠ、 TβRⅡ、TGF-β1mRNA、Smad3mRNA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or p<0.05);Smad7? Smad7mRNA表达增高(p<0.01or p<0.05);③与强的松对照组相比,补阳还五汤中、低剂量组肺内Col-Ⅰ、TβRⅠ、TβRⅡ、TGF-β1mRNA、Smad3mRNA的表达降低(p<0.01or p<0.05), Smad7、Smad7mRNA的表达增高(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有效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中发挥效应的Col-Ⅰ、 TPRⅠ、TPRⅡ、TGF-β1、Smad3等因子的高表达,同时促进该通路中发挥负性调控效应的Smad7达增加,证实了补阳还五汤能够发挥较好的抗肺纤维化作用与其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4.补阳还五汤调控肺纤维化TGF-β1/ERK通路机制研究建立肺纤维化大鼠模型,通过补阳还五汤干预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肺组织TGF-β1、ERK1/2、p-ERK的表达,探讨补阳还五汤通过调控TGF-β1/ERK通路干预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结果:①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GF-β1、ERK1/2、p-ERK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TGF-β1、ERK1/2、p-ERK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明显(p<0.01or p<0.05);③与强的松对照组相比,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在第14d、28d,低剂量组在第28d时TGF-β1、ERK1/2、p-ERK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有效抑制病肺组织TGF-β1、ERK1/2、p-ERK表达上调,提示补阳还五汤能够较好的调控肺纤维化中TGF-β1介导的ERK通路,进而抑制其产生的促增殖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博莱霉素气管滴注经典造模方法制备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以TGF-β/Smad/ERK信号通路为切入点,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技术和手段,从动物水平探讨补阳还五汤干预肺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可以有效改善模型大鼠肺泡炎症及肺纤维化程度,降低血清PCⅢ、 Ⅳ-C、HA、LN含量,抑制TβRⅠ、TβRⅡ、Smad3、CollagenⅠ、TGF-β1mRNA、 Smad3mRNA、ERK1/2、p-ERK蛋白在病肺组织中的过度表达,促进Smad7以及Smad7mRNA的活性,提示补阳还五汤可以有效调控TGF-β1/Smad介导的致纤维化作用,以及TGF-β1/ERK通路介导的促增殖作用,进而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

董秀娟[6](2012)在《重症肌无力中医证治的文献资料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重症肌无力是现代医学病症,其治疗至今仍然是世界性的难题。本研究探讨中医认识重症肌无力辨证思维方法,通过较为全面地搜集整理历代名医有关诊治重症肌无力相关临床表现的中医文献,侧重从其病名、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辨证论治、名医学术经验等方面,给以系统整理、归纳、分析,探讨其学术演变和递嬗关系,这一基础性研究期待能为当代重症肌无力中医理论、临床与实验研究提供准确的文献资料与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传统文献研究,重视原创一手资料的发掘、收集、分类、整理、汇编、评述以及学术观点凝练。强调阅读中医诊治重症肌无力相关证候的古籍原着,核准近现代文献资料的出处。古籍原着资料截取,充分利用汇辑近人点校出版的中医古籍,论文还通过查阅重症肌无力专着及医家经验集,对近现代着名医家对重症肌无力诊治的学术思想以及临床经验进行分析整理。现代文献整理研究,主要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手工检索等方式,检索建国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所收载的有关重症肌无力的重要中医学术论文748篇;有关重症肌无力的专门中医论着5部;重症肌无力的中医博士学位论文12篇;硕士学位论文22篇;重症肌无力的中医科学研究报告4份;重症肌无力中医论文汇编等内部资料3本等。上述资料,取有代表性且重要性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分析。结果本文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为中医诊治重症肌无力相关证候的古代文献研究,着重探讨重症肌无力相类似证侯病证学术源流探讨;第二章为中医诊治重症肌无力现代文献研究;第三章为重症肌无力临床病案查询系统及相关文献资料汇编。第一章,该章研读描述有关重症肌无力临床表现的古籍书籍及医案78本,其中收集到有关诊治该病条文共320条。通过对古代古籍文献考察发现,重症肌无力涉及到中医病名及症状的诸多方面,具体可将古医籍资料归属为“眼睑下垂”、“痿证与四肢无力、肌肉萎缩”、“吞咽困难与饮食不下”、“大气下陷,呼吸困难”四方面的症候进行归纳分析整理研究。通过对上述症候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发现:(一)《内经》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已经为后世从不同角度认识“眼睑下垂”、“痿证”、“吞咽困难”诊治提供了理论基础。(二)临床实践是检验理论学说合理与否的唯一标准。通过对“眼睑下垂”、“痿证与四肢无力、肌肉萎缩”、“吞咽困难与饮食不下”、“大气下陷,呼吸困难”病因病机及证治的分析,可知,“脾虚气陷”均可为上述症候的共同病机,且该学说虽成说最晚,但因为其阐述病因病机透彻、准确,更重要的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治法方药得到了临床实践的充分检验,而被各代医家充分讨论和阐发,并绵延至今。(三)通过研读古医籍书对诊治上述四个症候的文献梳理,认为上述症候的发生以慢性虚证为多见,临证补虚药使用最多,且部分药物剂量重用。(四)通过对详细阐述张锡纯对“大气下陷”之病名、病因病机、证治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进一步明确西医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中医认识,明确其机制及用药。及至现代,中医诊治眼睑下垂、痿证四肢无力或萎缩、吞咽困难饮食不下、大气下陷呼吸困难等,已经具备比较完善的学术理论基础;而上述临床证候是现代疾病重症肌无力主要特征,因此中医宝贵的古籍文献是我们今天认识疾病、分析证候、制定诊疗方案及实施用药的辨思源泉与理论基础。该论文通过“一病多候”的研究方法,对与重症肌无力临床表现相似的病名及症候进行“理、法、方、药”诸多方面的研究,此为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之一。第二章,现代文献调查研究凝练,对中医诊治重症肌无力有了相对完善且系统的认识。首先中医对该病的认识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进行阐述。对于其病名的阐述认为结合其临床治疗时间长,难度大,甚至危重等特点,用虚损病症名称才能说明该病本质,故中医病名为“虚损”,且根据主要临床表现不同将其分为“睑废”、“吞咽困难”、“痿证”、“大气下陷”病名。其主要中医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正气亏虚,脏腑、经络功能不足及精血亏虚等,在此基础上,而复随情妄用形体,房劳过度,或七情内伤,或饮食失宜,或起居失调,或外感六淫,或手术外伤,或多产、崩漏、产后体虚,或吐泻过度,或疾病失治,或病后失养等引起脏腑经脉虚损所致,其中脾肾虚损尤为重要。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基本大法可概括为培补脾肾,益气升举之法。辨证论治主要归纳为六型:脾胃虚弱证治以补中益气升举法主之,予补中益气汤加减化裁;脾肾气阴两虚证治以培补脾肾益气养阴,予补中益气汤合左归丸加减化裁;脾肾阳虚证治以益气温阳,予右归丸合理中汤加升举药加减;肝肾阴虚证治以滋补肝肾,予六味地黄汤加减:气血两亏证治以益气补血,升提阳气予十全大补汤:大气下陷证治法:病情危重,应中西医结合紧急抢救。中药以升阳举陷,扶正纳气为主,主方升陷汤加减或参附汤。(鼻饲胃管给药)辅助用药:中成药可选苏合香丸等以豁痰开窍醒神。其他兼证给予对症加减用药。第三章,将笔者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重症肌无力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信息采集表》通过计算机处理设计为“重症肌无力临床病案资料查询系统”。该查询系统纳入了重症肌无力病人基本资料,诊断、并发症、合并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五脏相关性,中药治疗,西医治疗等。研究者可通过上述资料的录入导出数据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发现并凝练相关成果,进一步探讨将重症肌无力临床病案查询系统研发成为重症肌无力中医症候诊断模型。通过对详细梳理现代诊治重症肌无力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凝练各医家学术成果,并对其学术研究进行论证分析,比较其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对现代医家诊治重症肌无力百家争鸣的现状给予客观评价,认为以邓铁涛教授牵头的“脾胃虚损,五脏相关”为现代诊治该病的主流,且张静生、李庚和、曹洪欣教授均延续该基础对该病进行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而从肝、奇经论治亦有其独特疗效。通过对34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系统整理,一方面了解目前中医证治重症肌无力最为前沿的研究项目,探讨研究其意义。另一方面,对其研究内容进行归类整理分析,结果显示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诊治重症肌无力,可以缓解重症肌无力临床症状,减少该病复发,减轻西药治疗引起的毒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减轻经济负担,且明显提高重症肌无力危象抢救成功率等独特优势;实验研究发现中医干预重症肌无力动物模型及诊治重症肌无力后,对其免疫机制有正向调节作用;方法论研究中医诊治重症肌无力结果示证明重症肌无力传变与中医五脏传变具有一致性,且通过研制重症肌无力生存质量量表,进一步用于评价中医诊治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该部分将理论研究与实际临床相结合的探讨模式,为本论文创新点之二。结论文献研究是中医认识重症肌无力等现代医学病症重要方法。论文通过对重症肌无力的古代及现代文献从纵向、横向两方面的研究,展现中医对重症肌无力的认识与辨思。中医诊治重症肌无力相关证候的理法方药,包含了从《黄帝内经》到明清二千多年的时间长河里历代医家经验,也包含了现代百年来医家学者的经验,非常珍重与宝贵。论文曾在掌握资料的时间跨度、检索文献标目细度上努力,凝练相关学术观点,力图给现代学界关于重症肌无力的概念、学术源流、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辨证论治、方要研究等方面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且通过建立“重症肌无力病例系统”将理论与实际临床紧密结合,指导临床实践。

王占奎[7](2010)在《清泻浊毒法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响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清泻浊毒法对高尿酸血症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1.氧嗪酸钾混悬液一次性腹腔注射小鼠,制作高尿酸血症模型。2.观察清泻浊毒法对模型小鼠血尿酸及肝脏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3.观察清泻浊毒法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尿量、尿尿酸浓度及尿尿酸总量的影响。4.观察清泻浊毒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步态、体重、关节肿胀度及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结果:1.小鼠腹腔注射氧嗪酸钾盐后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给予降尿酸药物后明显降低。2.清泻浊毒法可显着降低模型小鼠的血尿酸浓度及黄嘌呤氧化酶活性(P<0.01)。3.土茯苓熟大黄组小鼠24h尿量及尿尿酸总量最高,其次为清泻浊毒方组;土茯苓熟大黄组和苯溴马隆组尿尿酸浓度明显升高。4.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组大鼠的步态呈中重度跛行,踝关节周径显着增大。造模72小时后,模型组和清泻浊毒方组的踝关节周径与造模后24小时比较均有轻度下降,而吲哚美辛组大鼠踝关节周径仍轻度增加,并且与造模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吲哚美辛组大鼠体重下降,清解浊毒方组和空白组大鼠体重增加无明显差异(P>0.05)。清泻浊毒方降低模型大鼠关节组织中升高的TNF-α、IL-1β水平,对MMP-3影响不明显,并减轻关节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1.腹腔注射氧嗪酸盐法能够成功制造动物高尿酸血症模型,并能筛选降尿酸药物;2.清泻浊毒法能够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尿酸水平,其机制可能是降低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水平;3.清泻浊毒法增加模型大鼠的尿量、尿酸浓度和24h尿尿酸总量,其中土茯苓熟大黄起了主要作用;4.清泻浊毒方水煎剂能够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踝关节功能,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对大鼠的消化功能没有影响;降低关节组织中的TNF-α、IL-1β水平,对MMP-3影响不明显。

刘琴[8](200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周仲瑛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案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当代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毕生的临床实践及医学成就为基础,以现代最新信息技术为手段,对周仲瑛教授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独到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进行传承研究。使其源于临床,高于临床,又能回归、指导临床。[方法]通过长期跟随周仲瑛教授临证抄方学习,对周仲瑛教授近20余年来积累的所有SLE病案进行全面收集、整理,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将符合标准的34例病案179诊次的全部临床资料利用SOL-Server2005软件建立病案采集、存贮数据库,运用关联规则、多尺度分析及自适应理论构建的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着重挖掘、分析其病案中的病机证素、症状、证候、治法、方药之间的关联性或相关性,并结合病例资料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34例患者全部为女性,并以中年女性为主,平均年龄34.71岁。179诊中瘀血、湿浊、热毒、风毒、寒邪等病机证素的出现频次依次为中165、154、146、68、3,其中以瘀血为最高,占92.18%;寒邪为最低,占1.68%;超过80%以上的出现率的还有湿浊与热毒。证候方面,以肝肾亏虚、营血伏毒为最多,分别占90.50%、62.57%,其次为痹阻关节、下焦湿热、瘀血内阻,脾胃不和,出现率均在15%以上。周老治疗SLE用药范围广泛,所用药物达212种,但主要集中在清热、解毒、活血及养阴药方面。[结论]通过研究发现,热毒、瘀血是SLE的基本病理因素,贯穿SLE发病的始终;其次为湿浊、风毒,亦是SLE致病的重要病理因素。肝肾亏虚、营血伏毒是SLE的基本病机,其临床证候类型包括肝肾阴虚、营血伏毒,关节痹阻、络热血瘀,瘀热互结、气阴两伤,阴阳并损、血瘀水停,肝肾不足、寒凝络瘀等。清热解毒活血、滋养肝肾为SLE的基本治法,并根据其具体病机病证的不同而灵活变化,不拘一格。遣方用药方面,周老在临床上的常用代表方剂主要有犀角地黄汤、秦艽丸、清骨散、青蒿鳖甲汤及自制狼疮肝肾方、狼疮脾肾方等,用药方面周老强调一药多能,且治有专攻的药物,常用药物有生地、鬼箭羽、漏芦、土茯苓、玄参、紫草、露蜂房等;特色用药为狗舌草、雷公藤、鬼箭羽、凌霄花等。

李媛媛[9](2007)在《IgA肾病中医证候与临床因素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Ig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是全世界范围发病率最高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疾病,也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0%~40%。在我国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约占所有透析病人的20~40%。近年来中医学者从不同角度对IgA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研究等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本研究收集了2002年~2006年IgA肾病患者,采用多中心调查的方法,开展了IgA肾病中医证候与临床检查、肾脏病理关系等临床因素相关性的研究,为IgA肾病中医证候诊断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部分,分为两篇综述,《IgA肾病的中医药学研究进展》对IgA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辨证分型与肾脏病理的关系、实验研究等方面近十年来的中医药研究进行了概述。《IgA肾病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对IgA肾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病理、治疗、预后等方面现代医学所作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为临床研究部分。本研究的目的对IgA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各因素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便推断病情及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回顾202例临床病例,根据《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本虚证分为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肺肾气虚四型,标实证分为湿热、湿浊、瘀血、外感四型。观察以上各证型与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病理参数、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202例患者中本虚证以气阴两虚证最为多见,标实证以湿热证最为多见,临床分型以无症状尿检异常型为多。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肺肾气虚四种证型比较,脾肾阳虚患者发病年龄较大,症状积分较高,舒张压较高,24小时尿蛋白定量、甘油三酯、血肌酐水平均高于其他本虚证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型患者最多。Lee氏病理分级较重,肾小球积分、小管积分、慢性指数、活动性指数均高于其他证型。标实证型中湿浊证24小时尿蛋白定量、胆固醇、血肌酐水平均高于其他标实证型。Lee氏病理分级较重,小管积分、活动指数较高。血瘀证在小球积分、血管总分较高。研究表明在IgA肾病中,病性多属本虚标实,本虚多为气阴两虚,标实多兼湿热。本虚证中脾肾阳虚、标实证中湿浊证病情较重,预后不良。标实证型中血瘀证在症状积分较高,发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小球积分、血管总分较高,治疗难度较大。根据上述结论进行分析和推断的病情和预后,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张晓梅[10](2006)在《肺纤方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探讨了肺纤方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理论依据、临床疗效及其对博来霉素肺间质纤维化大鼠的影响。在文献回顾和导师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研究,认为反复外感、环境毒邪、肺肾亏虚是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原因。瘀血痰浊为肺间质纤维化基本病理产物,痰瘀深伏凝滞、肺络痹阻为肺纤维化致病关键;反复外感加重肺纤维化进展,瘀浊痹阻肺络加重气虚、易致阴虚。肺间质纤维化分为慢性进展期和急性加重期。肺间质纤维化治则治法为:慢性进展期治以补肺益肾化痰活血通络,急性加重期兼以清热养阴。姜良铎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针对病机总结出肺纤方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取得较好疗效。临床研究开展了肺纤方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系统临床观察。根据西医诊断标准筛选病例,共收集病例40例发病一年内的中期早期患者,分为肺纤方组和强的松组对照,中药组给予肺纤方治疗,激素组给予强的松0.5-0.25mg/kg体重,观察治疗效果,并监测不良反应。同时检测病人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2的水平,以评价中药对于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基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中药肺纤方在临床疗效、在改善症状、提高生理指标(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方面明显优于强的松。肺纤方在治疗期间的肺再感染次数明显低于激素组。肺纤方能明显降低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1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2的水平。肺纤方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疗效,可能与肺纤方对肺间质纤维化基质重建的调节,而发挥其抑制肺纤维化的作用。试验研究开展了肺纤方与强的松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的试验研究。Wister大鼠87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5只,经气管插管注入生理盐水1ml/kg;模型组、肺纤方组与强的松组各24只,经气管插管注入博来霉素1mg/kg造模;造模后第二天开始灌胃。分别于造模后第14天、28天、45天处理动物,空白组每个时间点各5只,模型组、肺纤方组与强的松组每个时间点各8只。右肺进行肺病理检测,行HE染色比较肺泡炎程度,Masson染色比较肺纤维化程度。左肺制成肺匀浆液检测层粘连蛋白、Ⅰ型、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9、13,左肺制成肺匀浆液检测氧化损伤产物谷胱甘肽和丙二醛。大鼠血清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2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2。研究结果显示肺纤方组和强的松组较模型组对肺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肺纤方组较强的松组更能有效改善大鼠纤维化的程度,抑制层粘连蛋白、氧化物丙二醛、谷胱甘肽、Ⅰ型、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9、13、大鼠血清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2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2的产生,在肺间质纤维化大鼠45天时尤其明显,说明肺纤方有显着抑制肺间质纤维化大鼠基质重建的作用和较强的抗氧化损伤作用。既往中医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着重探讨了中药对肺间

二、强的松对大白鼠心肺肝脾肾影响的病理改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的松对大白鼠心肺肝脾肾影响的病理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1)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疗效的微生态学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Abbreviations)
细菌名词英--中对照
前言
第一章 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葛根芩连汤疗效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 肠道湿热证泄泻模型的建立
        2.2 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的疗效
    3.讨论
第二章 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血常规和脏器指数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结果
        2.1 肠道湿热证泄泻造模对小鼠血常规的影响
        2.2 肠道湿热证泄泻造模对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2.3 葛根芩连汤治疗对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血常规的影响
        2.4 葛根芩连汤治疗对肠道湿热证泄泻模型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3.讨论
第三章 葛根莲芩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肠道可培养微生物、微生物活度和酶活性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结果
        2.1 肠道湿热证泄泻造模对小鼠肠道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
        2.2 肠道湿热证泄泻造模对小鼠肠道微生物活度的影响
        2.3 肠道湿热证泄泻造模对小鼠肠道内容物酶活性的影响
        2.4 肠道湿热证泄泻造模对小鼠肠道黏膜酶活性的影响
        2.5 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
        2.6 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肠道微生物活度的影响
        2.7 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肠道内容物酶活性影响
        2.8 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肠道黏膜酶活性的影响
    3.讨论
第四章 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肠道微生物特征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结果
        2.1 有效序列的分析评估
        2.2 肠道湿热证泄泻造模对小鼠肠道OTU 数目的影响
        2.3 肠道湿热证泄泻造模对小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4 肠道湿热证泄泻造模对模型小鼠肠道内容物细菌在门水平上的影响
        2.5 肠道湿热证泄泻造模对模型小鼠肠道内容物细菌在属水平上的影响
        2.6 肠道湿热证泄泻造模对模型小鼠肠道内容物细菌种水平上影响
        2.7 物种Lefse 差异分析
    3.讨论
第五章 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肠道细菌特征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有效序列分析评估
        2.2 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肠道 OTU 数目的影响
        2.3 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肠道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2.4 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肠道细菌门水平上的影响
        2.5 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肠道细菌属水平上的影响
        2.6 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肠道细菌种水平上的影响
        2.7 物种显着性差异分析-Lefse分析
    3.讨论
结论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介
综述 泄泻中医证型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基于肺血管重构探讨“饮瘀同治”的复方葶苈子汤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干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及实验条件
        1.2 实验药品
        1.3 主要实验试剂
        1.4 主要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模型制备
        2.3 一般情况观察、给药及肺动脉压力测定
        2.3.1.观察一般情况
        2.3.2 给药方法及剂量
        2.3.3 肺动脉压力测定
        2.4 实验动物处理、取材及标本制备
        2.4.1 苏木素-依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
        2.4.2 弹力纤维染色
        2.4.3 定量PCR检测
        2.4.4 免疫组化检测
    3.统计学分析
第二部分 结果
    1.大鼠一般情况
    2.大鼠mPAP的变化
    3.大鼠肺血管组织学改变
    4.大鼠肺组织CTGF、TGF-β1m RNA表达结果
    5.大鼠肺组织中 CTGF、TGF-β1 表达的 IOD 值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与肺血管重构相关因子的关系
        1.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肺血管重构的关系
        1.2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肺血管重构的关系
    2.强的松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的作用
    3.中医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病因病机的认识
    4.复方葶苈子汤的组成及方义分析
    5.复方葶苈子汤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6.“饮瘀同治”的复方葶苈子汤对大鼠一般情况的作用
    7.“饮瘀同治”的复方葶苈子汤对大鼠mPAP的干预作用
    8.“饮瘀同治”的复方葶苈子汤对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干预作用
    9.问题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大鼠病窦模型的建立及复心脉方对其窦房结电生理改变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1. 应用药物建立SND
        2. 手术方法建立SND
    综述二: 窦房结电生理功能在体动物实验研究概况
        1.评价窦房结电生理功能的方法研究概况
        2. 窦房结损伤后电生理功能变化
        3. 药物改善窦房结电生理功能的研究概况
    综述三: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西医研究进展
        1. 祖国医学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实验研究
    研究目的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操作
    3. 观察指标的测定
    4. 数据统计方法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讨论
    1. 复心脉方的组方特点
    2. 大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
    3. 复心脉方对大鼠窦房结损伤模型电生理的影响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任脉上的交会穴治疗不孕症规律探讨及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不孕症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
        一、关于发病机制的研究
        二、现代医学对女性不孕症的诊断
    第二节 中医学对女性不孕的研究
        一、不孕症的病因病机
        二、不孕症的辩证施治
    第三节 针灸治疗女性不孕的特色
        一、不同针灸治疗方法
        二、关元、中极穴位功效
第二章 文献研究
    一、研究对象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文献选择
    四、统计学方法
    五、文献检索结果
    六、用穴规律统计分析结果
    七、任脉用穴规律讨论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TGF-β/Smad/ERK信号转导通路的补阳还五汤拮抗肺纤维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目录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肺纤维化的流行病学研究
        1.2 TGF-β/Smad/ERK信号转导通路在肺纤维化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1.3 中医药对肺纤维化的研究概况
    2. 研究思路
    3. 技术路线图
    4. 实验方案路线图
实验一 补阳还五汤对博莱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大鼠肺指数及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动物
        2. 实验药物
        3. 实验试剂
        4. 实验仪器
    二、实验方法
        1. 动物分组
        2. 模型制备
        3. 给药方法
        4. 标本采集及处理
        5. 检测指标与方法
        6. 统计分析
    三、实验结果
        1. 一般情况观察
        2. 肺指数变化情况
        3. 肺组织大体形态改变
        4. 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5. 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定量分析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实验二 补阳还五汤对博莱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大鼠血清纤维化指标PCⅢ、Ⅳ-C、HA、LN含量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动物
        2. 实验药物
        3. 实验试剂
        4. 实验仪器
    二、实验方法
        1. 动物分组
        2. 模型制备
        3. 给药方法
        4. 标本采集及处理
        5. 检测指标与方法
        6. 统计分析
    三、实验结果
        1. 血清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CⅢ)检测结果
        2. 血清Ⅳ型胶原氨端肽(IV-C)检测结果
        3. 血清透明质酸(HA)检测结果
        4. 血清层粘连蛋白(LN)检测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实验三 补阳还五汤调控肺纤维化TGF-β_1/Smad通路机制研究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动物
        2. 实验药物
        3. 实验试剂
        4. 实验仪器
    二、实验方法
        1. 动物分组
        2. 模型制备
        3. 给药方法
        4. 标本采集及处理
        5. 检测指标与方法
        6. 统计分析
    三、实验结果
        1. 肺组织Col-Ⅰ的表达情况
        2. 肺组织TβRⅠ的表达情况
        3. 肺组织TβRⅡ的表达情况
        4. 肺组织Smad3的表达情况
        5. 肺组织Smad7的表达情况
        6. 肺组织TGF-β_1 mRNA的表达情况
        7. 肺组织Smad3mRNA的表达情况
        8. 肺组织Smad7mRNA的表达情况
    四、讨论
    五、小结
实验四 补阳还五汤调控肺纤维化TGF-β_1/ERK通路机制研究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动物
        2. 实验药物
        3. 实验试剂
        4. 实验仪器
    二、实验方法
        1. 动物分组
        2. 模型制备
        3. 给药方法
        4. 标本采集及处理
        5. 检测指标与方法
        6. 统计分析
    三、实验结果
        1. 肺组织TGF-β_1的表达情况
        2. 肺组织ERK1/2的表达情况
        3. 肺组织p-ERK的表达情况
    四、讨论
    五、小结
结语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一 肺纤维化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综述二 益气活血法治疗肺纤维化研究进展
附图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着作及科研成果

(6)重症肌无力中医证治的文献资料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中医对重症肌无力相关证候的古籍文献记述及认识
    第一节 眼睑下垂
        一、关于眼睑下垂证候的描述
        二、关于眼睑下垂病因、病机及相关证治的认识沿革
        三、其他眼部症状如复视或斜视
        四、讨论
    第二节 四肢无力、肌肉萎缩
        一、相关证候描述的沿革
        二、病因病机的探讨
        三、辨证治疗分析
        四、讨论
    第三节 吞咽困难
        一、相关证候描述记载
        二、病因病机的探讨
        三、辨证论治分析
        四、讨论
    第四节 呼吸困难
        一、相关证候描述
        二、病因病机的探讨
        三、辨证治疗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重症肌无力中医证治的现代文献整理
    第一节 人类认识重症肌无力疾病历史
        一、病名的确立
        二、临床表现、病因研究
        三、病理机制探讨研究史
        四、与胸腺瘤或胸腺功能异常
        五、治疗研究史
    第二节 中医对重症肌无力病名病位的认识
        一、病名
        二、病位
    第三节 重症肌无力中医病因病机特点认识
        一、以虚为主的脏腑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
        二、“奇经亏虚,真元颓废”病因病机
        三、督阳不振,脾肾亏虚病因病机
        四、大气下陷
    第四节 中医对重症肌无力证候特点认识
        一、眼肌受累证候分析
        二、咀嚼吞咽肌群受累证候分析
        三、躯干和肢体肌群受累证候分析
        四、其他特征
    第五节 中医对重症肌无力辨证特点认识
        一、现代西医临床分型
        二、归类整理分析中医证型特点
        三、中医辨证分析与现代西医诊治的相关研究
    第六节 中医对重症肌无力方药治疗认识
        一、重点医家对重症肌无力分型论治研究
        二、专方专药
        三、依法论治
        四、针灸及综合疗法
    小结
        一、现代中医诊治重症肌无力的认识史
        二、中医对重症肌无力认识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重症肌无力临床病案资料查询系统及相关文献资料汇编
    第一节 重症肌无力临床病案资料查询系统建立
        一、基本资料录入
        二、病史资料录入
        三、基本症状录入
        四、五脏相关录入
        五、西药治疗录入
        六、中药治疗录入
        七、信息查询处理
        八、操作程序简介
    第二节 名老中医名中医诊治重症肌无力学术经验整理
        一、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
        二、北京市名老中医刘弼臣
        三、陕西省名老中医杜雨茂
        四、安徽省名老中医王任之
        五、北京市名老中医王永炎
        六、四川省名老中医范中林
        七、河北省名老中医吴以岭
        八、天津市名老中医李宝珍
        九、四川省名老中医张德修
        十、北京市名老中医尚尔寿
        十一、云南省名老中医孟如
        十二、贵阳省名老中医李声岳
        十三、江西名老中医黄调钧
        十四、辽宁名老中医张静生
        十五、着名中医曹洪欣
        十六、上海市名老中医李庚和
        十七、诊治重症肌无力中医专家陈贯一
        十八、着名中医内科专家王新陆
        十九、名老中医孙慎初
        小结
    第三节 博士硕士论文资料汇编
        一、中医对重症肌无力研究博士论文整理分析
        二、中医对重症肌无力研究硕士论文整理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本研究创新点
    三、存在问题与展望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清泻浊毒法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配制方法
        1.4 主要仪器设备
    2 建模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动物造模及给药方法
        2.3 观察指标
    3 降尿酸药物对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验证
    4 统计学处理
    5 结果
        5.1 两组小鼠血尿酸、肌酐和尿素氮的结果
        5.2 降尿酸药物对小鼠血尿酸浓度的影响
    讨论
        1 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
        1.1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分类
        1.2 高尿酸血症的成因
        1.3 酶缺陷在发病中的地位
        2 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建立
        2.1 建立高尿酸血症症模型的基本原理
        2.2 建立高尿酸血症动物的选择
        2.3 造模方法的选择
        3 氧嗪酸腹腔注射制作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可行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清泻浊毒法对小鼠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灌胃用试剂及配制方法
        1.4 主要实验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动物造模及给药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4.1 清泻浊毒方对小鼠血清尿酸值影响(见表4)
        4.2 清泻浊毒方对小鼠肝脏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1.1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时机
        1.2 高尿酸血症药物治疗目的
        1.3 高尿酸血症的非药物治疗
        1.4 降尿酸药物的应用
        2 中医对高尿酸血症的认识
        2.1 中医对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病名认识
        2.2 中医对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病因病机认识
        3 清泻浊毒法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3.1 清泻浊毒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理论依据
        3.2 清泻浊毒方的方义分析
        4 清泻浊毒法对小鼠高尿酸血症作用及机制
        4.1 清泻浊毒法对小鼠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4.2 清泻浊毒法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肝脏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和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清泻浊毒法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量及尿尿酸水平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灌胃用试剂及配制方法
        1.4 主要实验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动物造模及给药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4.1 清解浊毒法对高尿酸血症大鼠24小时尿量的影响
        4.2 清解浊毒法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尿尿酸浓度的影响
        4.3 清解浊毒法对高尿酸血症大鼠24小时尿尿酸总量的影响
    讨论
        1 利湿化浊法在动物实验性高尿酸血症中的应用
        1.1 清热解毒利湿法为主
        1.2 健脾除湿法
        1.3 活血利湿法
        1.4 单味药或提取物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2 清泻浊毒法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尿尿酸及24小时尿量影响
        2.1 促尿酸排泄药作为阳性对照药的意义
        2.2 清泻浊毒法对高尿酸血症大鼠24小时尿量的影响机制
        2.3 清泻浊毒法对高尿酸血症大鼠24小时尿酸浓度及尿尿酸总量的影响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清泻浊毒方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造模试剂及配制方法
        1.4 主要实验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动物造模及给药方法
        2.3 清泻浊毒法对急性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步态变化
        2.4 清泻浊毒法对急性大鼠痛风性关节炎体重及关节肿胀度的影响
        2.5 清泻浊毒法对急性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组织TNF-A、IL-1B、MMP-3的影响
        2.6 清泻浊毒法对急性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组织病理改变
    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4.1 清泻浊毒法对急性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步态的影响
        4.2 清泻浊毒法对急性大鼠痛风性关节炎体重及关节肿胀度的影响
        4.3 清泻浊毒法对急性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组织TNF-A、IL-1B、MMP-3的影响
        4.4 清泻浊毒法对急性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组织病理改变(见以下病理图片)
    讨论
        1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1.1 尿酸钠微晶体的形成
        1.2 白细胞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2.1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诱发因素
        2.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3 现代医学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及阳性对照药的选择
        4 中医学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
        4.1 中医学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名认识
        4.2 中医学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认识
        4.3 现代医家对痛风的认识
        5 清泻浊毒法对实验性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分析
        5.1 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评价
        5.2 清泻浊毒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方义分析
        5.3 清泻浊毒方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关节局部的影响及意义
        5.4 清泻浊毒方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体重的影响和意义
        5.5 清泻浊毒法对急性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组织TNF-A、IL-1B、MMP-3的影响及意义
        5.6 清泻浊毒法对急性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组织的病理影响和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问题与展望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着作
课研成果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8)基于数据挖掘的周仲瑛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案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西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1.SL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1 遗传因素
        1.2 环境因素
    2.诊断标准
        2.1 早期诊断
        2.2 诊断标准
    3.SLE的治疗
        3.1 抗疟药
        3.2 嗅隐亭(bromoc tine)
        3.3 沙利度胺(thalidomide)
        3.4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nflammatory drugs,NSAIDs)
        3.5 糖皮质激素
        3.6 环磷酰胺(CTX)
        3.7 环孢素A(CyA)
        3.8 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A)
        3.9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
        3.10 爱若华(arava,leflunomide)
        3.11 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骁悉)
        3.12 他克莫司(Tacro limus,FK506)
        3.13 血液净化
        3.14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
        3.15 生物制剂
    4.述评
第二部分 中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研究进展综述
    1.病名
        1.1 阴阳毒
        1.2 痹症
        1.3 肾脏风毒
        1.4 温毒发斑
        1.5 其他
    2.病因病机
        2.1 正气亏虚为内因
        2.2 湿热瘀毒
        2.3 风寒湿痹
    3.辨证论治
    4.述评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周仲瑛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案回顾性研究
    1.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入选病例一般情况
    2.研究方法
        2.1 病案信息采集方法
        2.3 数据整理、统计分析方法
    3.研究结果
        3.1 证素出现频次和频率
        3.2 症状、体征出现的频率和频次
        3.3 症状、体征相关度分析
        3.4 证型分布规律
        3.5 辨证相关度分析
        3.6 症状与证型相关度分析
        3.7 主要用药频率
        3.8 药物相关度分析
        3.9 辨证与药物相关度分析
        3.10 主要症状与药物相关度分析
    4.讨论
        4.1 病机证素
        4.2 症状
        4.3 辨证
        4.4 处方用药
第四部分 周仲瑛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证经验探讨
    1.SLE的病因病机探究
        1.1 热毒的来源
        1.2 肝肾亏虚为本病的发病基础
        1.3 热毒内伏营血是本病的病机关键
    2.SLE的辨证要领
        2.1 辨病理因素
        2.2 辨分期
        2.3 辨主症
        2.4 辨病位
        2.5 辨预后
    3.SLE的病证表现分类及其治疗
        3.1 治疗原则
        3.2 辨证分型施治
        3.3 典型病例
    4.临证经验
        4.1 周仲瑛教授治疗SLE的主要治法
        4.2 虫类药在SLE中的应用
        4.3 周仲瑛教授治疗SLE的经验用药
        4.4 对药的配伍经验
        4.5 犀角地黄汤的运用
        4.6 临证当注意顾护肝肾之阴
        4.7 整体与局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4.8 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数据挖掘技术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的应用现状
附录二 关联规则知识简介
附录三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IgA肾病中医证候与临床因素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IgA肾病的中医药学研究进展
    综述二 IgA肾病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
    结果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肺纤方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文献研究
    综述一 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药研究进展
        1 病名与病因病机
        2 辨证分期分型
        3 治疗
        4 实验研究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 免疫炎性损伤
        2 修复和纤维化
        参考文献
    综述三 肺间质纤维化的现代诊断治疗进展
        1 西医诊断研究进展
        2 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及导师经验
    1 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名
    2 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因与发病
    3 肺间质纤维化的病机
    4 肺间质纤维化分期
    5 肺间质纤维化治则治法
    6 肺纤方组成与方解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1.2 统计方法
        1.3 一般情况比较
        1.4 治疗方法
        1.5 观察内容及随诊
    二、诊疗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病情分级标准
        2.3 中医症状积分标准
        2.4 纳入及排除标准
        2.5 疗效评定标准
    三、结果
        3.1 中医症状证候分析
        3.2 疗效结果
        3.3 症状改善情况
        3.4 肺功能改善情况
        3.5 动脉血氧分压改善情况
        3.6 胸部 CT 改善情况
        3.7 再感染情况
        3.8 使用抗菌素情况
        3.9 肺纤方组治疗前后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2 变化
        3.10 肺纤方组治疗前后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2 变化
        3.11 不良反应监测
    四、讨论
        4.1 临床观察结果分析
        4.2 疗效机理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试验一 肺纤方治疗博莱霉素大鼠肺纤维化的药效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大鼠的一般状态
        2.2 肺大体形态
        2.3 病理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肺纤方对博莱霉素大鼠肺纤维化肺组织匀浆层粘连蛋白、Ⅰ、Ⅲ型胶原、丙二醛、谷胱甘肽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肺纤方对博莱霉素大鼠层粘连蛋白的影响
        2.2 肺纤方对博莱霉素大鼠Ⅰ型胶原的影响
        2.3 肺纤方对博莱霉素大鼠Ⅲ型胶原的影响
        2.4 肺纤方对博莱霉素大鼠丙二醛的影响
        2.5 肺纤方对博莱霉素大鼠谷胱甘肽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肺纤方对博莱霉素大鼠肺纤维化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论文:

四、强的松对大白鼠心肺肝脾肾影响的病理改变(论文参考文献)

  • [1]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疗效的微生态学机理研究[D]. 惠华英.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
  • [2]基于肺血管重构探讨“饮瘀同治”的复方葶苈子汤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干预机制[D]. 谢蕾.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3]大鼠病窦模型的建立及复心脉方对其窦房结电生理改变的实验研究[D]. 沈艳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任脉上的交会穴治疗不孕症规律探讨及Meta分析[D]. 蔡泽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5]基于TGF-β/Smad/ERK信号转导通路的补阳还五汤拮抗肺纤维化机制研究[D]. 杨晗.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06)
  • [6]重症肌无力中医证治的文献资料整理研究[D]. 董秀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7]清泻浊毒法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 王占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12)
  • [8]基于数据挖掘的周仲瑛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案回顾性研究[D]. 刘琴.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06)
  • [9]IgA肾病中医证候与临床因素相关性研究[D]. 李媛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10]肺纤方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张晓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泼尼松对大鼠心肺肝脾肾影响的病理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