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征集启事

《法学》征集启事

一、《法律科学》征订启事(论文文献综述)

吴利亚[1](2020)在《《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研究(1926-1945)》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广告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出版业的宣传需求遇上广告业的蓬勃发展,为书业广告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良友》画报是伍联德先生于1926年2月在上海创办的一份综合性画报,堪称“中国最早出版之图书杂志”,比美国影响深远的《生活》画报都要早十年。因其组稿多元、印刷精良、内容丰富,吸引了大批读者订阅和购买。《良友》画报上的书业广告占比达到《良友》广告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相较于同时期的其他报刊,在书业广告方面更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不仅体现出民国时期较高的广告发展水平,也记录和呈现了当时印刷出版行业的发展面貌。论文立足民国时期画报书业广告发展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以《良友》画报为媒介载体,从发展概貌、类型与特点、策略检视和时代价值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和梳理《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发展背景及历程;第二章从文本角度分析《良友》画报书业广告所呈现的内容;第三章从创意表现策略和营销传播策略两个维度分析《良友》画报书业广告在民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是如何利用杂志媒体进行推广并获得较好的宣传效果的;第四章则尝试归纳并揭示《良友》画报书业广告在民国时期复杂多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中所具有的时代价值和意义。通过研究,论文认为《良友》画报书业广告因其数量比重相对较大、传播范围相对较广、存续时间相对较长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由此个案窥探民国时期书业广告发展的大致情况。《良友》画报中形式多样且种类多元的千余则书业广告至今品读起来都十分经典,其中饱含当时广告人的巧思与匠心。在深谙目标受众心理的基础上将营销传播和广告学理论灵活运用到广告文案写作和广告画面的美术表现当中,创作出既能吸引读者眼球,又能有效促进书籍报刊销售,还兼具较高文学意蕴和历史价值的广告,实属不易,对当下图书出版发行行业的广告营销活动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郑茹[2](2018)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文中指出学术期刊是以探索、积累和传播人类的科技知识、先进思想为基本目标的特殊出版物。学术期刊凝聚着学者的智慧,对科学研究具有导向作用,学者以期刊为阵地分化出动态聚合的论域,催化新的成果的产生。学术期刊的出版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学术期刊出版活动的诸多环节以及出版要素,揭示学术期刊出版的演化历程,探索学术期刊出版规律,揭示出版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贯穿出版活动始终的准则和规范等。相比于自然科学期刊而言,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研究更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与制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具有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独特功能,因此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进行长时段研究,能够揭示不同历史阶段下社会对学术知识、先进思想的需求情况,以及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所呈现出的表现形态和差异性,可以镜观不同时期的学术发展情况。本研究采集1949-2016年CNKI近60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征稿启事,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并且有针对性的利用CNKI公开的期刊出版数据,作为征稿启事的补充,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历年期刊出版史料进行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的时间跨度涵盖建国至今,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19个一级学科,因此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和学术期刊出版生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揭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基本情况,梳理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的概貌。包括期刊种类走势、地域分布、学科的基本分布等。(2)揭示建国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规范演变及完善历程。包括审稿制度、出版要求,如稿件类型以及论文格式(题名、摘要、引文)等方面的要求。(3)通过分期研究将建国后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分析,揭示每个阶段期刊的发展特征;通过分层研究重点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以及网络期刊等特殊类型,揭示名刊工程期刊的示范作用、核心期刊的引领效应以及网络期刊的倒逼效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现有的研究中宏观层面、全景式、整体性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从宏观层面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演化状况所做全景式描摹,是对以往以单一期刊或某类期刊、某地区出版期刊为主的个案式研究的补充,能够从多维度揭示建国以来学术期刊出版演变的过程。同时,也能够从微观层面,揭示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期刊的出版特征。(2)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长时间段连续性研究的方法、区别于节点研究。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是建国至今,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上考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生态,既可以形成时间上的演化研究,也可以针对某一时间进行横向比较,在已有的期刊出版史研究中较为少见。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其一,建国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基本生态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发展过程较为波折,全国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的发展差距较大。其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受欧美影响,日益与世界对接,审稿制度、稿件类型以及论文的写作规范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完善。其三,从分期情况看,不同历史时期的期刊出版在种类、发展速度、学科组成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学术水平、科学技术的影响,期刊的出版呈现不同的状态。从分层情况看,核心期刊对学术期刊的规范具有引领效应,“名刊工程”对大学学报的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网络期刊对纸本期刊具有倒逼效应。本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呈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出版的整体面貌和出版规范发展的完整过程,从学术期刊出版中出现的基本现象出发,涉及到学术期刊出版的诸多方面,揭示学术期刊发展中经历的低谷和浪潮,从而为本土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陈兰枝[3](2018)在《传播学视野下的战时《教育杂志》研究(1937-1941)》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杂志》是由我国近代最大的民营文化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于1909年创办的教育专业期刊。它几乎与我国新教育制度轫始相伴,出版发行近40年,刊期长,影响大,是研究中国近代教育变革与教育话语变迁的重要窗口。上世纪30年代初到全面抗战以前,《教育杂志》的发展步入历史辉煌时期,单期发行量最高时达到4.5万册,成为民国时期传播范围最广,受欢迎度最高的专门教育期刊。卢沟桥的炮火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全国教育期刊的发展从战前的波峰阶段跌入全面陡降的波谷时期。由中华书局创办的《中华教育界》,在全面抗战前与《教育杂志》并称教育期刊界的“双子星座”,但在全面抗战爆发后的第二个月便宣告停刊了。《教育杂志》却于抗战的烽火硝烟中坚守期刊出版岗位,勇于担当战时教育媒介的历史责任,并显示出强烈的问题意识。战时《教育杂志》一边致力于构建战时教育论坛,力求贡献意见,供当局采择,一边强化杂志信息功能,呈现战时教育生态,凝聚教育界同人的“教育救国”共识,鼓舞教育界同人的抗战信心。本文将《教育杂志》置于全面抗战和战时文教中心内迁的宏阔历史背景下,以传播学的“5W”传播模式构建研究框架,对战时《教育杂志》的出版与传播活动和其作为教育专业媒介的文化传播价值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深入考察。具体而言,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对全面抗战爆发后《教育杂志》在编辑出版方面的应对情况进行了总体考察。考察内容具体包括战时《教育杂志》辗转多地短暂停刊并迅速复刊的过程,战时办刊宗旨、编辑方针和栏目的调整,以及杂志主编黄觉民及其办刊风格,战时作者群的演化特征和战时专题、专号的策划与出版。第二章主要探讨《教育杂志》战时教育论坛的构建方针、议题设置与论坛构建技巧。战时《教育杂志》所构建的战时教育论坛具有服务抗战的内容定位,兼容并包的公共立场,并显现出专业理性的价值追求。按照战时《教育杂志》主要栏目的功能进行划分,《教育杂志》所构建的战时教育论坛可分为由主体主导的“主论坛”和由“他者”组织构建的“辅论坛”两个部分,通过“战时教育方针”“战时函授自修”“师范教育”等具体战时教育议题的延展分析,更凸显了《教育杂志》编者使主辅论坛时而遥相呼应,时而弥合互文的论坛构建策略与技巧。第三章聚焦《教育杂志》对战时各级各类教育生态的勾勒和描摹。战时《教育杂志》采用了通讯、调验报告、小说等多种文体对战时教育生态加以呈现。全面抗战时期的教育界同人“冒危险,耐苦劳,淬砺奋发,维持全国教育文化于不坠,发扬民族意识,推进内地文化”,谱写了“足以动国际之观听,供盟邦之借镜”的辉煌教育篇章。《教育杂志》对于教育生态的呈现基于此,但却不满足于此。在这一总体视角之外,战时《教育杂志》对国统区内迁高校师生以及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学校学生这两大教育群体的精神风貌与爱国情怀又特别予以展现。此外,战时《教育杂志》对战时沦陷区教育文化界知识分子的“异化”现象也进行了深入的揭露和分析。第四章以《教育杂志》上刊登的商务印书馆各类书刊和相关业务广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战前战后在广告种类和广告策略上的变化,展现其作为专业教育媒介在文化抗战与商业追求之间游走的本质。第五章主要考察全面抗战时期《教育杂志》的传播环境与发行传播方式。战时文教中心向大后方迁移,教育期刊陡降以及身处战时出版文化名城——香港是战时《教育杂志》所处的主要传播环境。商务印书馆的战时发行网络成为《教育杂志》主要依托的发行渠道,此外,战时《教育杂志》还充分借助馆内的书刊和馆外的报刊媒介进行宣传推广,得以在后方、香港和新加坡、澳门等地广为传播。第六章分析了战时《教育杂志》在推动战时教育政策制定与修正、助力商务印书馆“文化抗战”大业以及为战时教育研究提供宝贵一手史料等几个方面的传播效果与意义。全面抗战时期的《教育杂志》勇于承担文化抗战责任,引领教育界开展战时教育问题研究,助力商务印书馆的“文化抗战”大业,而不失权威教育期刊的专业水平。战时《教育杂志》的内容生产与出版传播是专业期刊媒介主动适应战争传播环境的成功尝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传播价值,也为当代教育期刊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杨保军,陈硕[4](2013)在《无产阶级办报刊的使命——《〈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出版启事》评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集中关注《<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出版启事》一文的历史背景和发表过程,并对这份启事中的观点,如报刊的使命、报纸与杂志的分工进行了评析,对启事的中文译作了考证,分析了该启事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以期更进一步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出版时期的新闻观念。

陈志瑞[5](2008)在《中国国际政治类期刊的进步及不足——基于编辑方针和栏目设置的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和强大以及中国国际政治学术研究的活跃和丰富,中国国际政治类学术期刊也取得了显着进步,刊物编辑方针和栏目设置也在调整和演变。本文以编辑学为主要知识背景,从国际政治类学术期刊的编辑和出版出发,选取北京地区有代表性的三种国际政治类期刊《世界经济与政治》、《现代国际关系》和《外交评论》为案例,通过对它们2001-2007年这一时间段各自编辑方针和栏目设置的梳理和分析,集中讨论了中国国际政治类期刊在这方面的进步和不足。编辑方针的明确和栏目设置的优化是成就一份优秀刊物最为重要的前提和途径,国际政治类期刊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更需要从这些方面多做努力。

刘虹[6](1995)在《论期刊“征订启事”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期刊“征订启事”的启示河北师范大学政教系(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16)刘虹期刊“征订启事”,似乎专为征集订户而作。经过长期实践发现,并不尽然。期刊“征订启事”中有许多学问值得探索。本文拟对期刊“征订启事”给予的启示发点小小的议论。一、期刊“征订启事...

赵婷婷[7](2016)在《当代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文中认为作为一本重要的文学选刊,《小说选刊》一直积极参与着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本文以《小说选刊》(1980-2010)为研究对象,借鉴布迪厄的“文学场域”理论,将《小说选刊》放置在当代文学场中,梳理其三十年来的发展与变迁,在文学场与政治场、经济场的互动格局中,发现当代文学场中文学自主原则的倾斜趋向,在此基础上对《小说选刊》的办刊策略进行反思,评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第一章通过对《小说选刊》在文学生产、文学传播和文学评价三个方面对中国当代文学作用力的考察,揭示出《小说选刊》在当代文学场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代表当代文学走向的可能性。第二、三章梳理《小说选刊》从1980年创刊以来一直到2010年的办刊历程。从80年代前期《小说选刊》对官方意识形态的主动迎合到80年代后期对其的突围努力,以及到90年代以后的市场化转型,我们可以看到文学场在政治场与经济场影响下的变动。第四章则在前三章的基础上,通过《小说选刊》的“纯文学”标准在历时维度下的变化以及在共时维度下与《小说月报》的比较,揭示出文学场中“文学自主原则”的倾斜,在此基础上,对《小说选刊》的办刊模式与具体办刊策略作出反思,以期《小说选刊》在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维护文学场的“文学自主原则”。总之,作为文学场中的一个重要“占位”(根据布迪厄的理论,指在文学场中所处的位置),《小说选刊》肩负着展示当代文学发展实绩,引导当代文学创作和审美趋向乃至建构当代文学史的重任。因此,对以《小说选刊》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与反思尤为重要。

陶英[8](2014)在《新疆蒙古语广告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还有56个民族,除了汉族外,还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现代经济欣欣向荣的标志性产业之一——广告业也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学术界目前为止对于新疆蒙古语广告业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少有的几篇论文也只是零碎、分散,没能系统的介绍新疆蒙古语广告业的状况。本选题目的是填补新疆蒙古语广告业研究的空白,能够认清新疆蒙古语广告业的现实状况,看到自身发展的不足,把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迎难而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也为以后对于该领域的系统化研究提供参考,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在国内关于蒙古族广告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希望本篇论文可以对新疆蒙古语广告研究形成基础框架,通过理论研究和对新疆蒙古语广告的自身特点的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蒙古语广告策略,从而能够有效解决的蒙古语广告传播中产生的相关问题。

方海燕,方学勤,刘元胜[9](2011)在《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学研究》文中指出细菌内毒素检查是药品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指标。特别对注射用原料药和注射用制剂药。《中国药典》2005年版尚未收载该品种。我们对3批样品进行了细菌内毒素检测,以考察该方法的可行性。1药品与试剂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黄石世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100301、20100601、20100801);细菌内毒素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50601-210169);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湛

赵建明[10](2010)在《近代辽宁报业研究(1899-1949)》文中研究表明近代辽宁报业肇始于清朝末期,是随着日、俄两大帝国主义国家的入侵而产生和发展的。从全国范围考量,它起步较晚,这与东北闭塞、封建军阀官僚们的摧残和国际列强的破坏不无关系。但是发展较快且影响较大,辛亥革命的自由之风吹至辽宁,使民报勃兴,数量剧增且种类齐全,在全国报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后伪满的十四年统治,带来了辽宁报业史无前例的灾难,报业发展走过了一段有别于国内其他地区的黑暗时期。东北光复后,又将辽宁报业带入了一个国共内战中没有硝烟的舆论战场。四个阶段的泾渭分明,使近代辽宁报业的发展特点尤为鲜明。假如能够有效地勾勒出近代辽宁报业发展的全景,考衡其发展的政治环境、经济物质条件、思想文化等诸多因素,从报业的内部管理和经营入手,寻踪报人群体的社会交往轨迹,探求其对民众之影响及功用,必将会对丰富报业史研究带来可借鉴之处。基于此,作者翻阅了大量的报刊文献资料,追踪溯源,以求将近代辽宁报业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加以呈现。本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研究现状进行学术回顾。第二部分,分四个阶段对近代辽宁报业产生与发展历程加以描述,并作学理评价。第三部分,近代辽宁报业生态环境分析,主要从政治环境、新闻立法、经济物质环境和思想文化因素进行阐述,考衡其发展的主、客观基础。第四部分,报业内部管理与经营,含有机构设置、发行、广告等诸多运行模式。第五部分,报人群体的活动状况,描述了报人的社会活动和办报思想。第六部分,近代辽宁报业之功用及其影响,分层次阐述其在政治宣传、新闻传递、娱乐消遣和教育引导等方面的功用。第七部分,结语,着重对研究成果进行总体评价,探求近代辽宁报业的发展特点及规律。总而言之,近代报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在近代辽宁各报刊上均有体现,而其受政治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又有别于其他同时代报刊发展的轨迹,发展形态具有多变性,但客观上加速了辽宁社会向近代化迈进的步伐,影响尤为深远。

二、《法律科学》征订启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法律科学》征订启事(论文提纲范文)

(1)《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研究(1926-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的界定
第一章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发展概貌
    第一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发展背景
        一、社会的开放与民智的开启
        二、商业的发达与广告的兴盛
        三、教育的发展与国语的普及
        四、技术的进步与行业的革新
    第二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经营脉络
        一、《良友》画报的发行状况
        二、《良友》画报的广告受众
    第三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刊载情况
        一、《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梳理统计
        二、《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投放主体
第二章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类型与特点
    第一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类型
        一、图书(丛书)广告
        二、报刊(画册)广告
        三、贺卡(海报)广告
        四、印刷(制版)广告
        五、书局(书店)广告
    第二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特点
        一、简明扼要的叙事风格
        二、立足时代的议程设置
        三、图文并茂的视觉呈现
第三章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策略检视
    第一节 创意表现策略
        一、知情达理的广告诉求策略
        二、妙笔生花的文案表达策略
        三、画龙点睛的美术表现策略
    第二节 营销传播策略
        一、相时而动的生命周期策略
        二、顺风张帆的借势营销策略
        三、家喻户晓的名人代言策略
        四、恰如其分的产品定位策略
        五、深入人心的公共关系策略
        六、物超所值的产品促销策略
第四章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时代价值
    第一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经济价值
        一、促进书报刊物的销售
        二、塑造书业品牌的形象
        三、加速书业的良性竞争
        四、助推广告水平的提升
    第二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社会价值
        一、阅读氛围与休闲空间营造
        二、舆论动员与民族情感凝聚
        三、文化传播与现代化的促进
        四、历史记录与史料价值凸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存在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研究述评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学术期刊与学术着作
        2.1.2 学术规范与出版规范
        2.1.3 出版、学术出版与期刊出版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与分类
        2.2.2.文献计量学与期刊统计
        2.2.3 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
    2.3 研究现状述评
        2.3.1 国外期刊研究前沿与热点
        2.3.2 国内期刊研究成果及研究态势
第三章 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总况
    3.1 研究史料的采集与处理
        3.1.1 史料的采集
        3.1.2 数据的处理
    3.2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基本分布情况
        3.2.1 期刊的种类、年发行数量以及期刊载文量的变化情况
        3.2.2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更名、停刊情况
        3.2.3 期刊的版本分化情况
    3.3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地域分布研究
        3.3.1 期刊的出版地域整体分布
        3.3.2 强势期刊出版区域
        3.3.3 弱势期刊出版区域
    3.4 学术期刊出版的学科分布研究
        3.4.1 期刊种类的学科分布
        3.4.2 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期刊的学科占比
        3.4.3 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期刊的差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的演化
    4.1 审稿制度的演化
        4.1.1 三级审稿制
        4.1.2 双向匿名审稿制与同行评议制
    4.2 稿件类型的演化
        4.2.1 手稿
        4.2.2 打印稿
        4.2.3 电子稿
    4.3 论文结构规范的演化
        4.3.1 题名规范
        4.3.2 文章篇幅
        4.3.3 摘要与关键词
        4.3.4 引文规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分期与分层研究
    5.1 期刊的分期与分层
        5.1.1 期刊的分期依据
        5.1.2 期刊的分层依据
    5.2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分期研究
        5.2.1 七年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5.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 年)
        5.2.3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7 年)
        5.2.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 年至今)
    5.3 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分层研究
        5.3.1 CSSCI与“北大核心”期刊的基本情况
        5.3.2 核心期刊引入前后的出版情况比较
        5.3.3 核心期刊对规范的引领效应
    5.4 高校学报与名刊工程的分层研究
        5.4.1 学报的基本情况
        5.4.2 高校的更名情况
        5.4.3 名刊工程的示范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传播学视野下的战时《教育杂志》研究(1937-194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分析
        一、有关民国教育期刊的总体研究
        二、关于民国教育期刊个案的研究
        三、有关《教育杂志》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出版概况
    第一节 全面抗战以前的出版传播简述
        一、初创发展阶段(1909—1922)
        二、变革创新阶段(1922—1931)
        三、复刊飞跃阶段(1934—1937)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编辑与出版应对
        一、短暂停刊、快速复刊与多地辗转
        二、办刊宗旨、编辑方针与栏目调整
    第三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主编与作者群
        一、教育家型主编黄觉民
        二、专业权威的多元作者群
    第四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专题与专号策划
        一、专题、专号的策划出版概况
        二、专题、专号的策划方式创新
        三、专题、专号的战时话语演进
第二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教育论坛构建
    第一节 战时教育论坛的构建方针
        一、服务抗战的内容定位
        二、兼容并包的公共立场
        三、专业理性的价值追求
    第二节 战时教育论坛的主要议题
        一、关于战时教育方针定位的争论
        二、关于战时函授自修制度的研讨
        三、关于战时师范教育发展的建议
    第三节 战时教育论坛的构建策略
        一、设置弥合呼应的主辅论坛
        二、延拓民众教育的补充论坛
第三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教育生态呈现
    第一节 战时教育生态呈现的文体形式
        一、短讯与通讯
        二、调查与统计
        三、小说与传记
    第二节 战时教育生态呈现的基本视角
        一、总结战时教育遭受的各项损失
        二、报道战时各类教育的应对举措
        三、展现教育同人英勇的抗战行为
        四、介绍国外战时教育及国际互动
    第三节 战时教育生态呈现的特定视角
        一、国统区高等教育与师生教育救国形象构建
        二、边区各类教育与学生抗战学习生活营造
        三、沦陷区奴化教育与“文化汉奸”面目揭露
第四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广告特征与广告策略
    第一节 战时广告的构成
        一、战时广告的概况
        二、战时广告的种类
    第二节 战时广告的特征
        一、馆外商业广告难觅踪迹
        二、抗战图书广告种类繁多
        三、新创抗战刊物广告力度大
        四、战时补充教材广告成为主体
        五、常规业务广告呈现抗战特色
    第三节 战时广告的策略
        一、利用“文化抗战”进行事件营销
        二、提升广告与期刊内容的匹配程度
        三、开展高频度与多维度的持续宣传
第五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传播环境与传播策略
    第一节 战时传播环境
        一、书刊出版传播追随文教中心迁移
        二、经历辗转确定香港为战时出版地
        三、教育期刊出版整体进入波谷时期
    第二节 战时发行方式与传播策略
        一、依靠商务印书馆的发行渠道发行
        二、通过商务印书馆的书刊互动宣传
        三、借助商务印书馆的馆外报纸推广
        四、改进内容生产维护特定受众群体
第六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传播效果与意义
    第一节 助推战时教育政策的制定与修正
        一、促进战时教育政策的制定
        二、推动战时教育政策的修正
    第二节 助力商务印书馆“文化抗战”大业
        一、维护商务与文化教育界的联系
        二、推动商务抗战与文教图书的销售
    第三节 为战时教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结语: 应对与引领 形塑与调和
附录
    1. 商务印书馆编审部迁往长沙后的合影
    2. 1938-1941年《教育杂志》封面
    3. 1938-1941年《教育杂志》版权页
参考文献
    Ⅰ 中文部分
    Ⅱ 英文部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当代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
    第一节 《小说选刊》与文学生产
    第二节 《小说选刊》与文学传播
    第三节 《小说选刊》与文学评价
第二章 1980-1989: 生机与隐忧的双重变奏
    第一节 80年代前期政治场政治场影响下的文学场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文学场对政治场的突围
    第三节 80年代后期经济场对文学场的压迫
第三章 1995-2010: 从积极探索到大胆改革
    第一节 办刊内容的变化
    第二节 办刊理念的改变
    第三节 经营策略的改变
第四章 三大场域博弈下《小说选刊》的再造
    第一节 文学自主原则的倾斜
    第二节 两难困境下的自救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新疆蒙古语广告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一、 研究难点
        二、 创新点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六节 论文框架
第一章 新疆蒙古语媒介概况
    第一节 新疆蒙古语报纸概况
        一、 《新疆日报》蒙文版
        二、 《巴音郭楞日报》蒙文版
        三、 《博尔塔拉报》蒙文版
    第二节 新疆蒙古语电视概况
        一、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蒙语频道
        二、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蒙语频道
        三、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蒙语频道
    第三节 新疆蒙古语广播概况
        一、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蒙语频道
        二、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蒙语广播电台
        三、 博乐市蒙语广播电台
        四、 县级蒙古语广播
    第四节 新疆蒙古语杂志概况
    第五节 新疆蒙古语网站概况
第二章 新疆蒙古语广告现状
    第一节 新疆蒙古文报纸广告
        一、 《新疆日报》蒙文版广告
        二、 《巴音郭楞日报》蒙文版广告
        三、 《博尔塔拉报》广告
    第二节 新疆蒙古语电视广告
        一、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电视台蒙语频道广告
        二、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蒙语频道广告
        三、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蒙语频道广告
    第三节 新疆蒙古语电台广告
        一、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蒙古语广告
        二、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蒙语广播电台广告
        三、 博乐市蒙语广播广告
    第四节 新疆蒙古文杂志广告
    第五节 新疆蒙古语网络广告
    第六节 新疆蒙古语户外广告
    第七节 新疆蒙古语广告表达内容分析
第三章 新疆蒙古语广告事业现状
    第一节 新疆蒙古语广告行业的基本特征
        一、 新疆蒙古语广告以译制广告为主
        二、 蒙古族广告主的广告经营意识由新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主导
        三、 蒙古族受众群体消费心理与现代蒙古族广告行业的发展现实基础脱节
        四、 蒙古语广告投放行业单一
    第二节 新疆蒙古语广告公司
    第三节 蒙古语广告制作及发展水平
    第四节 蒙古语广告主
第四章 新疆蒙古语广告业 SWOT 分析
    第一节 新疆蒙古语广告业经营优势分析
        一、 本土化优势
        二、 低成本优势
        三、 联盟优势
    第二节 新疆蒙古语广告业劣势分析
        一、 蒙古语媒介覆盖率低
        二、 缺乏精品栏目
        三、 客户资源结构简单
        四、 刊例价格机制僵硬
        五、 广告营销体制落后
        六、 新疆广电网络的限制
    第三节 新疆蒙古语广告业机会分析
        一、 “西新工程”的扶持
        二、 国家经济腾飞的助力
        三、 新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第四节 新疆蒙古语广告业挑战分析
        一、 落后的经济水平抑制新疆蒙古语广告的发展
        二、 蒙古族文化与大众传播文化间的文化冲突
        三、 蒙古族广告中蒙古族文化出现危机和边缘化
第五章 新疆蒙古语广告业发展策略
    第一节 引进外部先进广告理念,确立富有自身特色的经营模式
    第二节 发掘蒙古族企业的巨大市场潜力
    第三节 打造规范一流的蒙古语广告经营单位
    第四节 促使蒙古语广告的投放向新兴广告媒介扩展
    第五节 增加制作蒙古语公益广告,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9)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药品与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鲎试剂灵敏度的复核
    2.2 样品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定
    2.3 样品的干扰实验
    2.4 样品中细菌内毒素的常规检查
3 讨论

(10)近代辽宁报业研究(1899-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缘起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课题具备的基本条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二章 近现代辽宁报业产生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辽宁报业(1899-1911)
        一、外报初创
        二、官报发轫
        三、民报勃兴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辽宁报业(1912-1931)
        一、官报衰而不退
        二、民报起伏勃兴
        三、中共党报初露尖角
        四、日报渐成气候
    第三节 伪满统治时期的辽宁报业(1931 年-1945 年)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辽宁报业(1945 年-1949 年)
        一、国民党军政报纸
        二、解放区报纸
        三、光复初期的日伪报人办报
第三章 近代辽宁报业生态环境分析
    第一节 新闻政策法规的演进
        一、《大清报律》对辽宁报业的影响
        二、《报纸条例》对辽宁报业的影响
        三、国民政府时期的《出版法》对辽宁报业的影响
        四、伪满《出版法》与“弘报三法”对辽宁报业的屠戮
    第二节 政治环境与新闻控制思想的演进
        一、清末赵尔巽主政时期从开禁到专制
        二、张作霖军阀统治时期从专制到相对宽松
        三、张学良主政时期的加快发展
        四、伪满统治时期的黑暗专制
        五、国统区的舆论钳制与解放区的民主宣传
    第三节 经济物质条件的演进
        一、近代辽宁印刷业发展带来报纸质效的提高
        二、近代辽宁造纸业带来的纸张供应
        三、近代辽宁交通邮电业对报纸发行的支撑
    第四节 思想文化因素
        一、人口流动培育报业生根土壤
        二、近代东北教育对报业发展的积蓄与引领
第四章 报业内部管理与经营
    第一节 报社的机构与设置
    第二节 报纸的经费与发行
        一、官署派销
        二、自办发行
        三、街头零售与包销
        四、邮发一体
        五、免费赠阅
    第三节 报业广告业务的开拓
        一、广告业务的开拓
        二、广告与近代东北社会
第五章 报人群体的活动状况
    第一节 报人的构成与社会地位
        一、报人群体的构成与招录
        二、报人社会地位的起伏变化
    第二节 报人的社会交往
        一、报界团体的初创及与日本新闻界的密切联系
        二、易帜后的言论弛禁与国内新闻界间的短暂交流
        三、报人群体的自觉联合与报界团体的社会效应
    第三节 报人办报思想之流变
        一、张兆麟与他的《醒时报》
        二、赵雨时与《新民晚报》
第六章 近代辽宁报业之功用及其影响
    第一节 政治宣传功用
        一、言论中的政治宣传
        二、新闻报道中的政治宣传
    第二节 新闻传递功用
    第三节 娱乐消遣功用
    第四节 教育引导功用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四、《法律科学》征订启事(论文参考文献)

  • [1]《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研究(1926-1945)[D]. 吴利亚.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2]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D]. 郑茹. 东南大学, 2018(05)
  • [3]传播学视野下的战时《教育杂志》研究(1937-1941)[D]. 陈兰枝.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4]无产阶级办报刊的使命——《〈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出版启事》评析[J]. 杨保军,陈硕.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3(06)
  • [5]中国国际政治类期刊的进步及不足——基于编辑方针和栏目设置的分析[J]. 陈志瑞.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8(04)
  • [6]论期刊“征订启事”的启示[J]. 刘虹. 河北图苑, 1995(02)
  • [7]当代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D]. 赵婷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8]新疆蒙古语广告业发展研究[D]. 陶英. 新疆大学, 2014(02)
  • [9]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学研究[J]. 方海燕,方学勤,刘元胜. 时珍国医国药, 2011(12)
  • [10]近代辽宁报业研究(1899-1949)[D]. 赵建明. 吉林大学, 2010(05)

标签:;  ;  ;  ;  ;  

《法学》征集启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