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与自然哲学

论中医与自然哲学

一、浅论中医学与自然哲学(论文文献综述)

杜力军,赵玉男,王玉刚,谢伟东,雷帆,李俊,孙虹,袁梽漪[1](2021)在《中医学在自然哲学-科学发展的历史定位——对中医药优势特点及未来发展的哲学再思考》文中提出一直以来对中医学与当代自然科学的关系存在着争论。对于中医学这种临床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学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定位,对于全面深入认识与发展中医学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从西方自然哲学-自然科学的发展角度来探讨中医学的历史定位,从中获得对中医学的理性认识,为中医药学科的发展提供哲学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从探讨自然运行规律来看,中医学属于科学范畴;(2)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医学应属于自然哲学下,与由数理实验科学发展而来的自然科学并列;(3)"形而上学-辨证论治-信息反馈修正"是其理论形成的主要闭环模式,并以此确保了这种形而上学与临床诊疗紧密结合在防治疾病上的可行性和可确证性;(4)对中医学的研究应该既不同于自然哲学也不同于自然科学;(5)坚持科学自觉和哲学自觉是研究发展中医学的重要治学态度。

宋品睿[2](2021)在《“和”文化视域下《黄帝内经》健康观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国古代“和”文化思想的学习和对《内经》平人理论的整理和分析,探讨以“和”文化为背景、以《内经》为理论基础的平人健康观的内容及现代意义。研究方法:本文应用文献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素问》和《灵枢经》为原文参考,检索平人理论相关条文并进行整理与分析。研究内容:1.整理儒家、道家和医家对“和”文化的不同阐释。2.“和”文化思想与《内经》平人健康观的联系。3.《黄帝内经》平人理论中“平人”的概念及适用范围分析。4.分别从平人脉象、平人常色、平人身度和平人德行四点整理平人的特征表现。5.“和”文化与平人理论在中医学领域的继承和发展。6.以《健康中国行动》为《内经》平人健康观的指导意义,探讨平人健康观的现代应用价值。研究结论:1.“和”的哲学思想最初含义是“和实生物”,是事物多样性的统一。中和是健康的最佳标准。2.《内经》健康观以“平人”为标准,其本质是“和”,包括平人脉象、平人之色、平人身度和平人德行四个方面。3.《内经》以“和”为本的养生观、治疗观对健康中国行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肖微[3](2021)在《中医人体生命优化状态的调控与客观表达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与目的:21世纪是人们追求生命质量、追求健康长寿的世纪,是一个健康观念不断更新,健康手段更加科学的大健康世纪,人们对于健康的渴求日益明显,追求身体、心理、道德和社会的完全健康。追求健康已成为社会流行的生活方式,成为世界潮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与养生保健服务相关的行业发展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养生保健需求。本课题研究围绕人体生命优化状态展开,着重阐述生命优化的实质,提出人体生命优化的状态是形气神合一的和谐状态,将现代高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R)与中医学形气神合一的生命优化锻炼方法结合起来优化人体生命,并运用脑电、肌电、心率变异、脉搏波现代科学技术等多维度的来客观表征人体生命优化状态。本课题首次从中医学生命观的角度来探索人体生命优化状态,为今后养生保健的手段和方式探索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方法:本课题采用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探讨人体生命优化的奥秘。理论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阐述人体生命优化状态的实质;其次,阐述人体生命优化状态调控的手段;最后,探索如何表征和检测人体生命优化状态。实验研究: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健康大学生62名,分为实验组32名和对照组30名。实验组运用江西中医药大学气学说研究平台研发的虚拟仿真生命优化系统作为干预手段,来引导受试者进入形气神合一的生命优化状态,运用脑电仪、肌电仪、心率变异仪、脉搏波仪等监测人体生命优化状态的前后变化。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脑电数据主要提取四个频带的数据即α、β、θ、δ的平均功率;肌电数据主要提取平均肌电值(AEMG),肌电积分值(IEMG);心率变异数据主要提取总功率(TP),正规划低频功率比(NLF),正规划高频功率比(NHF),低高频功率比(LF/HF);脉搏波数据主要提取,心包经、肝经、肾经、脾经、肺经、胃经、胆经、膀胱经8条经脉的数值变化。将这些数据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理论研究:本文在中医人体生命观的理论指导下,探索生命优化的本质,认为人体生命优化实质内涵是人体生命和谐的状态,即人体形气神的三位一体自我组织、自我调整、自我优化的状态。这一状态主要体现在中医传统的气功锻炼上,因为传统的气功修炼本质就是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优化修炼过程,是人体生命优化调控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基于气功锻炼这一机制,运用虚拟现实技术(VR),通过对形、气、神的调控,使人体迅速达到生命和谐的优化状态。在人体生命优化状态的客观表达方面,着眼于形、气、神高度的和谐统一。运用脑电和心率变异技术监测人体“神”的状态,肌电技术监测人体“形”的状态,脉搏波技术监测人体“气”的状态,使生命优化状态通过这些现代仪器的检测,得以客观表达。实验研究结果:(1)脑电数据显示:通过VR虚拟仿真生命优化系统干预后,实验组整体α波的功率值高于对照组,呈现出规律性的增高,增高主要集中在顶部、枕部、额部、颞部(P<0.05)。实验组的整体β波的功率值低于对照组,且大脑的大部分区域都呈现降低的趋势(P<0.05)。实验组θ波高于对照组,主要集中在额区和颞区,且呈现散发状态,数量较少(P<0.05)。δ波两组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但自身前后比较,实验组干预后在顶部、颞部、前额出现降低趋势,并且是散发,数量不多(P<0.05)。表明:VR虚拟仿真生命优化系统干预后,诱导受试者进入形气神合一的生命优化状态,表现出神意的宁静、放松的状态。(2)心率变异检测结果显示:通过VR虚拟仿真生命优化系统干预后,实验组NLF和LF/HF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NHF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实验组自身前后比较也表明NLF和LF/HF低于干预前,呈现降低趋势(P<0.05),NHF高于干预前,呈现升高趋势(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两组TP变化无统计差异(P>0.05),但实验后有升高趋势,说明心率变异性有变大的趋势。实验表明VR虚拟仿真生命优化系统干预练习可使交感神经活性下降、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迷走神经支配增强。在VR虚拟仿真生命优化系统干预过程中,可诱导受试者进入形气神的合一状态,心率变缓,减少焦虑,安静放松,促使生命的自我优化。(3)脉搏波检测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心包经、肝经、肾经、脾经、肺经、胃经、胆经、膀胱经8条经脉的气机发生变化(P<0.05),除此之外,实验组干预前后比较,发现干预后8条经脉的值变化整体趋势越来越趋近于0,经脉数值越接近于0,人体之气血越平稳,身体越健康。(4)肌电检测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的上肢肱桡肌和下肢腓肠肌的平均肌电值(AEMG)和积分肌电值(IEMG)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表明虚拟仿真生命优化系统干预后肌肉的紧张度下降,处于松弛放松的状态。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首先在生命优化状态的探索方面得出人体生命优化的内涵和本质是人体生命处于和谐平衡的状态,即是指人体生命构成要素形气神三位一体的过程。其次,在人体生命优化状态的调控方面,气功锻炼的实质正是这一生命优化状态的体现,也是人体生命优化调控的重要手段。气功锻炼对于人体生命优化的方法,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VR)得以实现。最后,对于生命优化状态的客观表达,基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脑电技术、心率变异技术、肌电技术、脉搏波技术等来表征人体生命形、气、神所达到的优化程度。

安崇佑,赵奕暄[4](2021)在《中西医学诊疗体系逻辑统一性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中医整体诊疗观与现代医学模式、中医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临床思维、中医对证治疗(组方调整与现代医学给药方案个体化三方面的系统分析和论述,从宏观诊疗观、中观思维和微观治疗3个层面揭示了中西医诊疗体系内在的逻辑统一性,为推进中西医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许芷菲[5](2019)在《西学东渐前后中医与日本汉方医学的生存发展对比研究》文中提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文化传入亚洲的过程,受西学东渐影响的国家以日本和中国为首,中医学与日本汉方医学也在均在此段历史时期经历了浩劫。汉方医学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被日本政府下令废止。尽管汉方医学界在此期间不断为救亡斗争,却仍以失败告终。三十年后却又凭借汉方药复兴,受到国民认可和欢迎,并远销欧美,占国际中成药销量的90%以上。民国初期中医也曾险遭政府取缔的厄运。所幸在中医界人士的殊死抗争下得以存留。但在之后的几十年仍不断被西医界批判,不断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质疑,也一直未能得到国家恰当的政策支持。虽然草药出口占国际贸易中的70%[1],但中医药的国际专利却远远落后于日本和韩国。本文第一章为引言,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方法与内容等;第二章对西学东渐与汉方医学进行了概念解读;第三章文献综述的内容为总结和归纳前人对于西学东渐的研究;第四章分为五部分,开始简要总结西学东渐前中日两国传统医学的发展;继而以西学东渐为分水岭,主要研究西方文化传入后,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对中医和汉方医学的影响。第三部分阐述了两国传统医学的衰落历程;第四部分通过对两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史和与西方医学的竞争史研究,探讨汉方医学与中医的衰落和复兴;最后从中医和汉方医学的近代被认同度、接受面和贸易量的角度来分析两者现状不同的原由,并以期为中医未来的生存发展提供借鉴。王国强先生曾经说道:随着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其宝贵,独特优势和旺盛生命力[2]。在这样的展望下,通过对相似案例的对比分析,减少弯路,促进中医更好的传承和传播,为人类健康事业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

朱训龙[6](2019)在《中医学的完形心理学思想与创新技术对抑郁情绪个案干预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整理中医学中的完形心理学思想与应用技术,实现传统心理学理论与技术知识形态的现代转变与体系建构;基于中医心理学理论与完形心理学理论相结合,创新一种具有中医文化特色的完形治疗方法,并初步观察该创新技术对抑郁情绪患者及其身体不适与未竟事务正向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与跨文化比较法,梳理与总结了中医心理学中的完形心理学思想,其次在新技术形成初期及中医辨证施治因人而异的方法下,采用小样本单一被试中跨被试多探测实验设计,运用创新的中医完形技术对三位具有抑郁情绪的成年人进行了初步的干预性实验,干预过程分为基线期、介入期和维持期三阶段完成,并运用SDS抑郁自评量表、SCL-90中的“躯体分量表”及UFB未竟事务解决量表来评估中医完形技术对抑郁情绪者及其躯体不适与未竟事务问题的改变效果。成果:本研究认为传统中医学与西方完形心理学理论在人性观、整体观、变易观、动态平衡观等基本观点上具有许多的一致性,并发现中医学与完形心理学在治疗原则和治疗技术上也有许多相通之处,如辨证施治与关注此时此刻、皆得所愿与了结未竟事务、病为本与消除阻抗、观其志意与调动能量等方面。本研究还基于中医心理学与西方现象学、存在主义和完形心理学思想的相通之处,将中医心理学与完形心理治疗技术进行创新性结合,提出了包含基本态度与三阶段技巧的中医完形心理学技术,即阴阳法、形神流变法与天地人三才法的综合应用,并发现中医完形心理技术可以使三位具有抑郁情绪的被试在干预期与维持期的抑郁情绪、身体不适程度及未竟事务解决程度方面都有显着的改善。结论:传统中医心理学与完形心理学的思想在许多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两者在治疗技术方面也具有许多共性和相通之处,说明中西医和心理学具有相互交流和结合的巨大空间;本研究证明传统中医心理学可以吸收西方完形心理学进而创新转化为现代可行的中医完形技术。研究数据显示,该技术对抑郁情绪个案的抑郁情绪、身体不适和未竟事务的解决具有正向改变的效果。

王勇[7](2018)在《明清时期“援易入医”之探微》文中提出中国医药学和易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两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华夏先民以独特视角和整体思维模式观察自身和自然后在同一时期创造出的优秀文明成果。为了梳理明清时期易学哲理与思维给予中医学的启示和指导,探究诸医家在该时期对医易关系的深刻阐释及见解,总结这一时期“援易入医”在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方面对中医学发展带来的影响,以期为当今中医的继承和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笔者综合运用文献学、史学、哲学、社会学、思维科学、逻辑学等方法,在系统搜集和整理历代“援易入医”相关古籍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医文献为抓手,以学术思想分析为着力点,采取由点到面,由个体到整体的研究思路,主要对他们的医易思想认识、中医理论发挥及临床应用指导等方面进行分析,勾勒出了医易关系的基本面貌,系统梳理了“援易入医”的发展脉络,系统搜集整理了“援易入医”的历史脉络,系统整理分析了明清时期“援易入医”主要医家的临床实践成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明清时期“援易入医”达到高潮之际,诸医家在医易方面继承前贤,开创新知,将《周易》的易理卦象、象思维、易思维等理论运用到中医理论阐发和临床实践之中,对中医的天人相应、阴阳、气化、脏象、命门等学说阐发,医学流派发展及中医思维创新均产生了积极影响,极大地促进和丰富了中医学的发展。本研究课题也进一步证明,“援易入医”是中医学发展过程中一个客观存在,易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对中医理论的建构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援易入医”的医易理论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需在学习研究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而,笔者认为,当今要想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就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回溯源头,审视在中医学形成和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的概念元素,以促进中医哲学、思辨模式的丰富与发展,以期为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找到有益的启示,为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提供重要借鉴。

王彬[8](2018)在《模型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提出模型方法在东西方科学史上均有应用,但作为科学方法的运用却源于西方。在医学领域,运用模型方法在疾病的治疗与预防方面古已有之,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应用中较为普遍。因此,作为医学研究的基本形式,模型方法在国内外均有较多学者研究。国外学者多数从具体科学角度研究模型方法,属于应用范畴。而国内学者一般集中探讨模型方法之内涵,属于理论范畴。但国内学者缺乏对模型方法在传统中医学内应用之研究,尤其对传统中医理论引入现代模型方法的研究仍匮乏。论文主要围绕模型方法及其在传统中医学内的运用展开探讨,对模型方法概念及其在传统中医学内应用价值展开研究,进而论证传统中医模型方法之不足及在传统中医学内引入现代模型方法之可行性。论文研究目标有三点:第一,分析模型方法整体概念,以证实传统中医学内存在原始模型方法。第二,着重研究传统中医学内的原始模型方法,发现原始模型方法之特点及不足。第三,探讨现代模型方法在传统中医学内如何运用,启发传统中医学如何与现代模型方法之结合途径。论文研究意义在于重新定义模型方法,以研究传统中医学内的原始模型方法,借鉴现代模型方法结合传统中医理论,进而发展传统中医学及提高中医学在国际社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本论文主要观点有三:第一,模型方法不仅限于西方对模型方法之定义,还包含思维类模型方法。第二,存在于传统中医学内的原始模型方法具研究价值。第三,引入现代模型方法以结合传统中医学,尤其以计算机模拟方法为代表。论文结构如下:首先,研究国内外众多学者关于模型方法之观点及阐明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第一章内探讨模型之含义与模型方法概念、类型,从历史角度对模型方法的演变、现代形式及作用研究。第二章内研究传统中医学思维特征、表现形式及局限性,从中医古籍与文献内寻找模型方法对传统中医学的认识与实践价值,即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心理及预防、治疗、养生方面有何特征。第三章内引入现代模型方法与传统中医模型方法之比较,尤其引入动物模型、数学模型及计算机模拟方法于传统中医学内研究。对比之后,针对传统中医模型方法之缺点,启发现代模型方法与传统中医模型方法之结合,着重探讨发展趋势与结合方式、运用等方面。最后,综合分析、总结观点与得出结论,即传统中医学内存在原始模型方法且在现代模型方法辅助下,可传承发扬。

王慧如[9](2018)在《基于框架理论的中医病因理论体系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考察各历史时期中医病因理论体系的框架,比较各时期构建病因概念以及理论体系的主导思想的异同,分析各时期医家构建病因概念以及理论体系的主导思想。在此基础上,梳理病因理论内涵形成与变化的特点和内在原因。方法:通过自上而下的方法搜集现存文献及现行教材以及着作,对文献资料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处理与分析。1.历史研究法:主要以“邪”、“邪气”、“因”、“源”、“病源”、“病因”、六淫(以寒为例)、七情(以怒为例)、饮食、劳伤(劳倦)、外伤、虫兽、痰饮、瘀血为关键词,考察不同时期医学着作中病因的形成、陈述方式、概念的内涵及概念间的关系等内容。在错综复杂的历史中理出病因理论体系变化的历史线索,即纵向的研究视角。2.对比研究法: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病因理论体系框架进行对比,找出各时期病因体系框架的变化以及其变化的原因。3.在此两种逻辑思维层面的研究方法中运用内容分析法、阐释法来进行具体实现。结果:本研究发现,病因理论体系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即先秦至东汉《难经》成书以来,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成书至宋以前,宋明清,民国至现代。先秦至东汉《难经》成书以来,病因的内涵是建立在“邪正观”基础上的以“邪”、“邪气”为主要内涵,注重天人一体观;包括病因和病机两个部分;其构建了运气、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劳伤的主要病因所属范畴;病机主要以气的运动变化来体现;分类法主要按照归类的模式,按照阴阳、五行理论进行分类。东汉末年,从《伤寒杂病论》成书以来至隋唐,病因的内涵是建立在“源流观”基础上的以“病源”为主要内涵,代表着注重疾病变化发展的态势;包括病因和病机两个部分;其继承秦汉时期病因主要所属范畴的同时,不断精细发展,并未涉及系统分类;病机从分析功能与脏腑部位之间的关系逐渐发展到脏腑归因的病机探讨模式,同时出现了脏腑与虚实、寒热的组合;分类方法主要按照归类的模式,按脏腑五行属性进行分类。宋明清时期,病因的内涵是建立在“因果观”基础上的以“病因”为主要内涵,代表着注重疾病的原始病因,以及分析疾病由因及果的过程;包括病因和病机两个部分;其并未将病因所属范畴进一步扩大,而是继承秦汉时期病因主要所属范畴的同时,对其进行重新分类,经历了从“三因说”至“外感”“内伤”说的演变;病机理论更进一步,开始探讨同种疾病的共有病机,以及形成脏腑与阴阳、气血、虚实、寒热的组合模式。民国至现代,病因的内涵是吸西学概念思维,与西医学“致病因素”相等同,代表更注重可感知的具体因素;直至现行6版教材,病因与病机理论完全独立;其所属范畴在遵循宋明清时候的外感内伤分类法,又加入痰、瘀、结石等病理产物性病因,与先天体质病因,形成外感、内伤、其他三大范畴;病机理论形成脏腑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主流分析模式,同时引进西医解剖基础的病理特性。结论:中医病因理论所属范畴的演变具有约-博-约的特点,中医病因理论演变的特点具有模糊与缓慢的特点,其核心范畴未有大的改变,但范畴与范畴之间的关系,理论内涵以及重心有所改变。这些改变主要是由于主导思维方式、医家的主体作用与临床实践的驱动。意义:本研究详细阐述了病因内涵、病因理论体系及其主导思想的演变与发展,并对该演变与发展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该体系变化的梳理,总结病因理论体系的变化特点,提出现行中医病因理论体系的混乱是不同思维方式交叉的结果。中医病因理论体系发展的范式是“经典传承式”,继承了核心理念,核心理念之外的理论结构则呈现为不断发展、变化的特点。对现行中医病因理论的发展提出,第一,现行病因理论体系中病因、病机、发病的分离是导致现行病因理论体系疾病动态演变观、病因相对性重视程度减弱的原因。第二,现行中医病因理论需要提炼出成形的线索,指引我们如何思考与对待病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具重要地位。它亦是建立关系的一个确实有效的思维方法。如何运用阴阳五行之间的动态关系去认识症状、认识疾病,将阴阳五行理论,整体的、运动的、发展的观念贯穿于理、法、方、药的整个过程中也应是教材乃至现今病因体系需要重视的内容。

曾智[10](2016)在《中医隐性知识传承 ——基于师徒授受的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被誉为“人类从愚昧向文明不断迈进的桥梁”,它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认知和探究客观世界的成果。在人类对知识的认知过程中,人们很早就已经发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现象。也就是说,在我们所能清晰表达的知识以外还存在另一种特殊的知识形态,但在传统认知论看来,这种知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因此,它被“知识王国”长期流放在外。直到20世纪中叶,英国着名学者波兰尼(M.Polanyi)在对科学知识的性质进行分析时提出并构建了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理论,并指出,“We can know more than we cantell”“All knowledge exists the tacit dimension”(即:我们所知道的总比我们所能言说的多。所有知识都存在着隐性维度)。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传统认知论和逻辑实证主义知识观的一种挑战,由此也引发了现代认知论上一场根本性变革。在随后半个多世纪以来,隐性知识理论得到了国际社会科学界的广泛认同和深入研究。“意会”是构成中医知识的重要因素,隐性知识是中医学的主要存在形式。波兰尼的隐性知识理论不仅是对西方科学主义强调完全明述知识(the ideal of wholly explicit knowledge)这一论断的颠覆和反思,也为中医学提供了认知论的指导。因此,从隐性知识管理的角度探讨师徒授受模式的中医隐性知识转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长期以来,学者们喜欢借鉴弗洛伊德在分析人格结构观时所提出的“冰山模型”来对人类个体知识的结构进行分析。因此,这一模型也被用来分析中医个体知识的结构框架。本研究提出了“新冰山模型”,旨在还原到“冰山模型”的最先提出者弗洛伊德的理论模型,并将知识管理和弗洛伊德“冰山理论”加以结合。“新冰山模型”的构建能让我们更清晰地认知中医个体知识的框架结构。通过对中医隐性知识形成的缘由进行分析,并从中医医家对中医知识的认知出发,本研究对中医隐性知识进行了新的界定,并对其特征进行了整理分析。同时,基于中医个体隐性知识类型分析的结果,结合与中医药领域名老中医进行深入访谈所获信息,本研究对中医个体隐性知识的结构维度进行了科学的构建。在实证研究中,该结构模型与被调查专家的观点高度吻合。“师徒制”是实现隐性知识有效传播的桥梁。从师徒制发展的历史脉络来看,师徒制为人类知识(特别是传统技艺)的传承与转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个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师徒制始终是中医隐性知识有效转移和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从要素论的视角出发,结合师徒授受模式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模型,本研究对中医师徒制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6个要素中一共包含23个特性因素对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绩效或者说效果产生影响。对有关影响因素重要性进行评估,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师傅的传承意愿、师徒关系等因素排名前10位。本研究还从“复合主体论”的角度对师徒授受模式下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构建了测验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研究假设;然后,充分收集文献资料和与名老中医药专家进行深度访谈,对所要研究的9个因素编制了测验项目;再然后,通过预测过程,对测验工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较为科学的鉴定。最后,按照分层比例抽样的方式在江苏、上海、浙江、湖南、湖北和广东等6各省(市)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和中医医疗机构抽取样本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回收238份有效问卷,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和AM0S7.0进行了统计分析。实证研究发现:(1)在师徒授受模式下,影响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各因素与中医隐性知识转移效果之间都存在极显着相关,且所有的相关关系都为正相关;(2)对于师傅而言,师傅的人格魅力与徒弟的接收意愿之间存在极其显着相关;(3)对于徒弟而言,徒弟的中医信念与其学习态度、悟性水平和接收意愿都存在显着相关;(4)就师徒关系而言,师徒关系与师傅的传承意愿和徒弟的接收意愿、学习态度都存在显着关系。从“要素论”和“复合主体论”的理论框架出发,本研究认为提升中医隐性知识转移效果的策略主要有:(1)坚持师承模式是把握中医个体隐性知识传承的捷径(2)改善组织环境,提升师傅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意愿(3)增强师徒关系,提升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效果。

二、浅论中医学与自然哲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中医学与自然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学在自然哲学-科学发展的历史定位——对中医药优势特点及未来发展的哲学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哲学、自然科学与中医学
    1.1 自然哲学与自然
    1.2 中医学与自然哲学
    1.3 中医学与自然科学
2 中医学在自然哲学和科学发展历史中的定位
    2.1 中医学的自然哲学表象
    2.2 中西方哲学的比较与中医学研究特点
    2.3 中医学的历史科学定位
3 中医学的科学性及其特点
    3.1 中医学的科学性
    3.2 中、西医学的思维特点
    3.3 中医学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运行模式
    3.4 中医学与自然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比较
4 促进中医学自身发展的两个着眼点
    4.1 坚持理论自信
    4.2 坚持科学自觉和哲学自觉的治学态度
5 总结

(2)“和”文化视域下《黄帝内经》健康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中医健康观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和”文化简述
    1.“和”字的字义
    2.“和”文化内涵
        2.1 儒家之“和”
        2.2 道家之“和”
        2.3 医家之“和”
        2.3.1 《内经》中“和”字的含义
        2.3.2 《内经》“和”思想
第二部分 《内经》平人健康观
    1.平人探析
    2.平人本质
        2.1 形神和
        2.2 阴阳和
    3.平人表现
        3.1 平人脉象
        3.2 平人常色
        3.3 平人身度
        3.3.1 平人形态
        3.3.2 平人胃肠
        3.4 平人德行
        3.4.1 道与德
        3.4.2 汤液醪醴与德
        3.4.3 心理状态与德
第三部分 《内经》健康观的应用和意义
    1.以“和”为本的治疗观
        1.1 针刺调和阴阳
        1.1.1 针刺原则
        1.1.2 阴阳补泻四法
        1.2 以平为期指导下的“和法”
        1.2.1 仲景之“和法”
        1.2.2 明清医家之“和法”
        1.2.3 现代“和法”
    2.《内经》圣人养生观
        2.1 顺应四时
        2.2 恬惔虚无
        2.3 善治未病
    3.健康中国行动与《内经》
        3.1 生活方式促进行动
        3.2 疾病防治促进行动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3)中医人体生命优化状态的调控与客观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健康与人体生命优化状态
        1.1 健康的概念及其内涵
        1.1.1 现代医学对健康的认识
        1.1.2 中医学对健康的认识
        1.1.3 健康的定义概括
        1.2 生命优化状态的概念及其内涵
        1.2.1 生命优化状态的概念
        1.2.2 现代医学对人体生命优化状态的认识
        1.2.3 中医学对人体生命优化状态的认识
        1.3 基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的生命优化
        1.3.1 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的内涵
        1.3.2 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优化
        1.3.3 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优化的表现
    2 生命优化状态的调控
        2.1 生命优化状态调控的内容
        2.1.1 调控形使形气神三位一体
        2.1.2 调控气使形气神三位一体
        2.1.3 调控神使形气神三位一体
        2.2 生命优化状态的调控方法
        2.2.1 气功导引
        2.2.2 虚拟仿真生命优化系统
    3 生命优化状态的表达
        3.1 生命优化状态的表达
        3.1.1 生命优化状态的表达-形
        3.1.2 生命优化状态的表达-气
        3.1.3 生命优化状态的表达-神
        3.2 评估方法
        3.2.1 主观评估
        3.2.2 客观评估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对象
        2.1.1 受试者来源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受试对象的一般资料
        2.2 实验培训
        2.3 实验仪器
        2.3.1 干预仪器
        2.3.2 检测仪器
        2.4 实验室条件
        2.5 实验方法
        2.5.1 实验测试前准备
        2.5.2 测试仪器的佩戴
        2.5.3 实验实施过程
        2.6 数据提取
        2.7 数据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脑电检测结果
        3.1.1 脑电α波检测结果
        3.1.2 脑电β波检测结果
        3.1.3 脑电θ波检测结果
        3.1.4 脑电δ波检测结果
        3.2 心率变异检测结果
        3.3 脉搏波数据检测结果
        3.4 肌电数据检测结果
    4 讨论与分析
        4.1 脑电检测结果讨论和分析
        4.1.1 α波检测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4.1.2 β波检测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4.1.3 θ波检测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4.1.4 δ波检测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4.2 心率变异检测结果讨论和分析
        4.3 脉搏波检测结果讨论和分析
        4.4 肌电检测结果讨论和分析
第三部分 结语
    1 本文总结
    2 本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4)中西医学诊疗体系逻辑统一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整体诊疗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1.1 中医整体诊疗观
    1.2 现代医学模式
    1.3 中医整体诊疗观与现代医学模式的统一性
        1.3.1 在哲学认知层面的统一
        1.3.2 在系统思想认知体系下的统一
2 中医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临床思维
    2.1 中医辨证论治思维
    2.2 现代医学临床思维
    2.3 现代医学的模型化方法
    2.4 中医临证辨证论治思维与现代医学临床思维的统一性
        2.4.1 哲学层面的统一性
        2.4.2 模型化基础上的统一性
3 中医对证治疗与现代医学给药方案个体化
    3.1 中医治疗中的对证用药与组方调整
    3.2 现代医学给药方案个体化
    3.3 中医的对证治疗与现代医学给药方案个体化的内在统一性
        3.3.1 基于认知理念和应用逻辑的统一性
        3.3.2具体操作层的一致性

(5)西学东渐前后中医与日本汉方医学的生存发展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2.相关概念释名
    2.1 西学东渐
    2.2 汉方医学
文献综述
    3
        3.1 中国的西学东渐研究现状
        3.2 日本的西学东渐研究现状
    4
        4.1 西学东渐前两国传统医学简史
        4.1.1 中医的历史沿革简要概述
        4.1.2 汉方医学的历史沿革简要概述
        4.2 西学东渐对两国的影响
        4.2.1 中国的西学东渐历程
        4.2.2 日本的西学东渐历程
        4.3 两国传统医学的近代衰落史
        4.3.1 民国废止中医案
        4.3.2 明治时期的汉方医学废存之争
        4.4 两国传统医学如何在废止斗争后留存
        4.4.1 中医在废存争论后的发展
        4.4.2 日本汉方医学在废止后的复兴
        4.5 两国传统医学现状
        4.5.1 中医现状
        4.5.2 汉方医学现状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答辩委员会名单

(6)中医学的完形心理学思想与创新技术对抑郁情绪个案干预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中医心理学发展的SWOT分析
        (二) 完形心理学本土化发展的现状与不足
    二、研究目的、意义与工作假设
        (一) 研究的目的
        (二) 研究的意义
        (三) 研究的工作假设
    三、研究方法、工具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工具
        (三)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医心理学与完形心理文献研究及技术进展
    一、中医心理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一) 中医心理学的理论
        (二) 中医心理学疗法
        (三) 中医心理治疗的疗效观察
    二、完形心理学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一) 完形心理学的理论
        (二) 完形心理学的技术
        (三) 完形心理治疗的疗效观察
第三章 中医学理论与完形心理学基本观点的比较
    一、中西人性观的同与异
        (一) 中医学与现象学
        (二) 中医学与存在主义
        (三) 小结
    二、整体观
        (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 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 心神与躯体的关系
        (四) 小结
    三、变易观
        (一) 变易的概念
        (二) 辨证施治
        (三) 变动与健康
        (四) 小结
    四、动态平衡观
        (一) 动态平衡概念
        (二) 平衡方式
        (三) 平衡与健康
        (四) 小结
第四章 中医心理学疗法与完形心理疗法的比较
    一、辨证施治与关注此时此刻
        (一) 因人而异
        (二) 因时因地
    二、皆得所愿与了结未竟事务
        (一) 邪留而未发
        (二) 顺志疗法
    三、病为本与消除阻抗
        (一) 病为本与助人自助
        (二) 祝由与现象场
    四、观其志意与调动能量
        (一) 调神
        (二) 补中益气
    五、小结
第五章 中医完形技术的创新及初步应用
    一、技术创新
        (一) 创新的思路与目标
        (二) 中医完形疗法治疗方案设计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三、实施过程
        (一) 跨被试实验三阶段
        (二) 咨询主要程序
    四、研究结果
        (一) 被试S1之测量结果
        (二) 被试S2之测量结果
        (三) 被试S3之测量结果
    五、分析与讨论
        (一) 跨被试施测结果的综合分析
        (二) 跨被试施测结果的综合讨论
    六、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二) 建议
    七、结语
        (一) 创新
        (二) 不足
        (三)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谢辞
统计学审核证明

(7)明清时期“援易入医”之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周易》简介
    1.1 《周易》年代与作者
    1.2 《易经》的结构与组成
        1.2.1 卦画符号系统
        1.2.2 卦爻辞文字系统
    1.3 《易传》的结构与组成
        1.3.1 《彖》
        1.3.2 《象》
        1.3.3 《系辞》
        1.3.4 《说卦》
        1.3.5 《序卦》
        1.3.6 《杂卦》
        1.3.7 《文言》
    1.4 图书文化
        1.4.1 八卦图
        1.4.2 河图洛书
        1.4.3 太极图
2 “医易关系”研究概况
    2.1 “医易关系”概述
    2.2 “医易关系”观点研究综述
        2.2.1 医易同源说
        2.2.2 医易会通说
        2.2.3 医易两分说
        2.2.4 医源于易说
        2.2.5 易源于医说
    2.3 “援易入医”研究的现实意义
3 明清时期“援易入医”的探索与实践
    3.1 “援易入医”的历史脉络
        3.1.1 先秦时期
        3.1.2 秦汉时期
        3.1.3 魏晋隋唐时期
        3.1.4 宋金元时期
    3.2 明清时期“援易入医”学术背景
        3.2.1 明清时期易学发展概况
        3.2.2 宋明理学的深刻影响
        3.2.3 医学从业环境的改善
        3.2.4 道教文化的兴盛
    3.3 主要代表人物探索与实践
        3.3.1 李时珍
        3.3.2 孙一奎
        3.3.3 赵献可
        3.3.4 张介宾
        3.3.5 黄元御
        3.3.6 陈修园
        3.3.7 唐宗海
        3.3.8 罗定昌
        3.3.9 邵同珍
        3.3.10 其他医家
4 明清时期“援易入医”对中医发展的影响
    4.1 对中医思维方式的影响
        4.1.1 象数思维
        4.1.2 变易思维
        4.1.3 整体思维
    4.2 对中医学派的影响
        4.2.1 温补学派
        4.2.2 温病学派
    4.3 对中医理论的影响
        4.3.1 阴阳学说
        4.3.2 脏象学说
        4.3.3 气化学说
        4.3.4 命门学说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8)模型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学者对模型方法的研究及基本观点
        二、国内学者对模型方法在传统中医学内的运用现状及思考
        三、国内学者对现代模型方法在中医学内如何运用研究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模型方法概论
    第一节 模型及模型方法概念
        一、模型的含义
        二、模型方法的概念
    第二节 模型方法的类型
        一、依变化与否,分为动态模型方法与静态模型方法
        二、依形态存否,分为物质模型方法与思维模型方法
        三、依层次分类,分为模拟方法、理想化实验与模型方法
        四、依维度区别,分为传统二维模型方法与新型三维模型方法
        五、依范围区别,分为宏观模型方法与微观模型方法
    第三节 模型方法的历史形式
        一、古代模型方法的雏形
        二、近代模型方法的完善
        三、现代模型方法的成熟
    第四节 模型方法的作用
        一、简化功能
        二、媒介功能
        三、解释功能
        四、预示功能
        五、修正功能
第二章 模型方法在传统中医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第一节 传统中医学模型的思维特征
        一、中和原则
        二、动态观念
        三、隐喻思维
        四、整体思维
        五、超形态性
        六、相对原则
    第二节 模型方法在传统中医学中的局限表现
        一、模糊性
        二、定性思维
        三、半经验半理论
        四、或然性
    第三节 模型方法在传统中医学中的认识价值
        一、司外揣内,内外平衡
        二、把握病因,寻找病机
        三、认知心理,了解情志
    第四节 模型方法在传统中医学中的实践价值
        一、欲截其流,先断其源
        二、整体诊疗与局部诊疗相兼顾
        三、中和、自然的养生理念
第三章 传统中医学引入现代模型方法的价值思考
    第一节 现代模型方法与传统中医模型方法之比较
        一、动物模型方法与思维模型方法之比较
        二、定量数学模型方法与定性理论模型方法之比较
        三、计算机全方位模拟方法与传统中医模型方法的“取象比类”
    第二节 现代模型方法对传统中医学认识价值的启发
        一、生理价值
        二、病理价值
        三、心理价值
    第三节 现代模型方法对传统中医学实践价值的启发
        一、诊断价值
        二、治疗价值
        三、养生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基于框架理论的中医病因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中医病因理论体系的历史与发展概述
        1.1 “病因”一词的出现
        1.2 古代“病因”体系发展概述
        1.3 民国时期“病因”发展
        1.4 近现代“病因”体系发展
    2. 中医病因体系相关性研究的现状概述
        2.1 病因的概念
        2.2 病因的认知角度
        2.3 病因的认知方法
        2.4 病因的分类法
        2.5 病因学的发展方向
        2.6 小结
    3. 中医病因理论文献类研究的方法概述
        3.1 近现代以前中医病因理论研究之方法概述
        3.2 近现代以来中医病因理论研究之方法
        3.3 小结
    4. 引入定性研究法
    5. 引入框架理论
    6. 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4. 研究步骤
一、先秦至东汉,以“邪”为特点的病因理论体系框架
    1. 先秦至东汉“邪”的内涵及所属范畴的考察
        1.1 《黄帝内经》中以“邪”为特点的病因理论体系
        1.2 《难经》以“邪”为重点的病因理论体系
        1.3 “邪”的产生是由于气机的异常变化
        1.4 邪正致病观分析
    2. 以“邪”为重点的病因分类
        2.1 《内经》中的邪气分类体系
        2.2 《难经》中“正经自病”与“五邪所伤”的邪气分类体系
    3. 天人一体的思想是形成以“邪”为重点的病因理论体系的重要原因
        3.1 天人一体思想的产生
        3.2 天人一体思想与“气机变化”的“邪”之原因的关系
        3.3 天人一体思想与“邪正”致病观的关系
    4. 小结
二、东汉至隋唐,以“源”为特点的病因理论体系框架
    1. “病源”的内涵及所属范畴的考察
        1.1 病因、病位、病势结合的发病示图的凸显
        1.2 “病源”仍重视气的异常变化
        1.3 “病源”所属范畴的发展
    2. “病源”内涵中的病机理论发展
    3. 以“源”为特点的病因理论体系形成的原因探讨
    4. 小结
三、宋至清末,以“因”为特点的病因理论体系
    1. “因”的内涵及所属范畴的考察
        1.1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首创“病因”概念
        1.2 医家着作中“因”的内涵
        1.3 “因”的所属范畴增加疫疠学说
    2. 以外感内伤分类病因是以“因”为特点的病因理论的特点之一
        2.1 《三因论》之外因、内因、不内外因病因分类法
        2.2 刘完素内外病由分类法
        2.3 李东垣辨“外感”与“内伤”
        2.4 张介宾明确病因内外分类法
    3. 以“机要”为因的病因理论体系特点
        3.1 以“机要”为因的疾病探讨模式的形成
        3.2 明确内因致病的“机要”为脏腑虚损
        3.3 形成脏腑-寒热、虚实、阴阳、气血病机讨论模式
    4. 以“因”为重点的病因理论体系形成的原因探讨
        4.1 “以病分门”促进疾病归因的发展
        4.2 理学“格物致知”影响导致对病机的重视
        4.3 临床实践的驱动
    5. 小结
四、近现代以“致病因素”为特点的病因理论体系
    1. 病因概念等同于致病因素,分类延续外感内伤
        1.1 民国时期的六淫气候说
        1.2 现代将病因等同于“致病因素”
        1.3 “内生五邪”的产生
    2. “致病因素”病因内涵导致的病因与病机理论的互相独立
    3. “致病因素”病因内涵下病因辨证的提出
    4. “致病因素”病因内涵影响下的病机内容的发展
        4.1 民国时期实体病位的讨论在病机中占比逐渐增高
        4.2 现行中医病机理论中对脏腑病机的重视
        4.3 现行中医病机理论对实体性病机的重视
    5. “致病因素”内涵下的病因理论体系形成的原因探讨
        5.1 西医分科体系对现行中医病因理论体系框架形成的影响
        5.2 以《全体新轮》为代表的西学生理解剖理论对中医病因学的影响
    6. 小结
五、结果
六、讨论
    1. 中医病因理论发展的主线
        1.1 邪-源-因-物的病因内涵的演变
        1.2 病因、病机的统论的病因内涵至病因与病机完全独立
        1.3 思想文化转变与病因理论体系变化的内在联系
    2. 中医病因理论演变的特点总结
        2.1 中医病因理论具体范畴经历约-博-约的演变形式
        2.2 中医病因理论演变的特点具有缓慢性和模糊性
        2.3 中医病因理论演变的内在原因总结
    3. 中医病因理论演变的启示
        3.1 对现行中医病因理论的思考
        3.2 对中医病因理论演变与发展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中医隐性知识传承 ——基于师徒授受的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 选题背景
        1.1 由技入道:中国传统技艺传承的必由之路
        1.2 道:形而上的“可意会,难以言说”
        1.3 中医:医者,意也
        1.4 隐性知识管理:在我国多个领域“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2 研究意义
        2.1 理论意义
        2.2 现实意义
    3 概念界定
        3.1 隐性知识
        3.2 中医隐性知识
        3.3 中医师徒制
    4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4.1 研究的切入点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的基本框架
        4.4 研究的基本内容结构
    5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隐性知识的理论研究
    1 从三个实例看传统知识观的危机
    2 隐性知识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2.1 隐性知识的含义及其特征
        2.2 隐性知识的分类
        2.3 隐性知识的维度与测评研究
        2.4 隐性知识的转化与转移
第3章 中医隐性知识的理论分析
    1 医者意也:作为个体隐性知识的中医学
        1.1 中医知识的类型划分与框架结构
        1.2 中医隐性知识的含义与特征分析
    2 中医隐性知识形成的缘由分析
        2.1 中医隐性知识的形成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投影
        2.2 中医隐性知识的形成是“内证”文化的体现
    3 中医个体隐性知识的获取途径分析——基于“国医大师”成才规律的研究
        3.1 研究方法
        3.2 “国医大师”成才之路的探寻
        3.3 “大医精诚”之路对中医隐性知识传承的启示
第4章 中医个体隐性知识结构的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1 中医个体隐性知识的类型及结构维度分析
        1.1 中医个体隐性知识的类型分析
        1.2 中医个体隐性知识的结构维度分析
    2 中医个体隐性知识结构模型的实证研究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对象
        2.3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2.4 结论
第5章 基于师徒制的中医隐性知识传承及模型分析
    1 师徒制: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
        1.1 传统“师徒制”的历史回眸
        1.2 师徒制是实现隐性知识有效传播与共享的桥梁
    2 属于“隐性知识”范畴的中医学与“师徒制”
        2.1 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与师徒授受的“师徒制”
        2.2 现代师徒关系的异化对中医药隐性知识传承的影响
    3 基于师徒制的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模型分析
        3.1 师徒制模式下隐性知识转移的研究回顾
        3.2 师徒制下中医隐性知识转移模型的研究
第6章 中医师徒制中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 影响因素重要性的描述性研究
        1.1 研究方法与调查取样
        1.2 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 基于“复合主体论”的中医隐性知识传承的影响研究
        2.1 师徒授受模式中“复合主体论”的探讨
        2.2 研究假设
        2.3 调查问卷及量表设计
        2.4 测量的实施
        2.5 模型验证研究
第7章 研究总结
    1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1.1 基于“tacit knowledge”译法的理论研究
        1.2 “新冰山模型”的提出及中医隐性知识的含义与特征
        1.3 构建中医个体隐性知识的结构维度
        1.4 中医隐性知识转移与师徒授受模式的关系研究
        1.5 “复合主体论”指导下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2 提升中医隐性知识转移效果的对策
        2.1 坚持师承模式是把握中医个体隐性知识传承的捷径
        2.2 改善组织环境,提升师傅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意愿
        2.3 增强师徒关系,提升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效果
    3 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研究工具
附录2 攻博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四、浅论中医学与自然哲学(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学在自然哲学-科学发展的历史定位——对中医药优势特点及未来发展的哲学再思考[J]. 杜力军,赵玉男,王玉刚,谢伟东,雷帆,李俊,孙虹,袁梽漪.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1(05)
  • [2]“和”文化视域下《黄帝内经》健康观研究[D]. 宋品睿.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中医人体生命优化状态的调控与客观表达研究[D]. 肖微.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中西医学诊疗体系逻辑统一性探讨[J]. 安崇佑,赵奕暄. 河北中医, 2021(04)
  • [5]西学东渐前后中医与日本汉方医学的生存发展对比研究[D]. 许芷菲.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中医学的完形心理学思想与创新技术对抑郁情绪个案干预的初步研究[D]. 朱训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明清时期“援易入医”之探微[D]. 王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模型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 王彬.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9]基于框架理论的中医病因理论体系研究[D]. 王慧如.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10]中医隐性知识传承 ——基于师徒授受的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 曾智.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论中医与自然哲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