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和购物中心 - 来自国家内部贸易局的报告

商业街和购物中心 - 来自国家内部贸易局的报告

一、商业街与购物中心——来自国家国内贸易局的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郑海洋[1](2021)在《基于数字空间分析技术的购物中心业态及分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变革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同时也加速了传统实体行业向数字化的发展。以购物中心为代表的线下实体商业空间应如何应对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北京地区的购物中心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网络大数据与传统实地调研数据、模型分析数据等多源数据结合对同时间不同购物中心和不同时间同一购物中心进行案例对比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探究购物中心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业态构成及空间分布的规律,旨在应用数字化空间分析技术,促进购物中心产业数字化发展。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依据数字经济时代的特点将传统购物中心从为消费者创造的购物环境和消费需求两个维度划分为百货消费型、摩尔消费型、街区消费型、百货体验型、摩尔体验型和街区体验型六种类型。从城市尺度分析:依据消费者对六类购物中心的网络评论数据发现消费者更偏向街区型和体验型的购物中心;分析购物中心内部业态构成的变化趋势发现,购物服务从最初的占比达90%下降到50%左右,餐饮服务、生活服务、体育休闲服务和科教文化服务等业态占比呈上升趋势;对不同类型的购物中心业态空间分布分析,发现百货型的购物中心中业态楼层分布得分:生活服务类>购物服务类≈餐饮服务≈体育休闲类;摩尔型的购物中心:购物服务>餐饮服务≈生活服务>体育休闲服务;街区型的购物中心:购物服务>餐饮服务>生活服务>体育休闲;对购物中心的空间位置分析发现消费型购物中心更倾向于偶发性消费,体验型可以作为目的性消费场所吸引客流。从建筑尺度分析:依据不同业态对空间可达性的需求不同将42种业态聚类成高可达性需求业态、中高可达性需求业态、中可达性需求业态、低可达性需求业态四种,并利用大众点评数据与聚类后的业态类型参数复合对业态分类进行优化提升,最终指导不同类型业态在空间中的布局;此外,还发现消费型的购物中心业态分布受店铺消费水平影响较大,体验型的购物中心业态分布受店铺人气影响较大。

蒋丽萍[2](2020)在《W购物中心盈利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经济环境下,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局限,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我国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在战略投资上开始倾向于商业地产,作为商业地产代表的购物中心更是遍地开花。但是目前国内购物中心的发展参差不齐,面对着电子商务发展、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以及不断波动的消费者偏好的冲击,行业淘汰率高,市场竞争大。W购物中心作为央企背景下的商业地产项目,近来也遇到了经营瓶颈,其难点在于外忧内患:内患是因为开业以来W购物中心的利润在达到一定水平后就难以继续增长,遇到了瓶颈,尽管管理层想了各种办法,依然未见成效;外患在于其周边竞争对手的增加,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因此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W购物中心的盈利模式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如何优化W购物中心的盈利模式,实现其持续健康发展?进而对购物中心行业的盈利模式提出合理的建议。本文以W购物中心为例,利用其一手资料,结合前人对购物中心和盈利模式的相关研究,重点依据盈利模式五要素理论,对W购物中心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后,探究其现有的盈利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构建盈利模式五要素理论评价体系并基于此明确W购物中心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并对购物中心的发展提出想法。根据本文的研究,笔者发现对于购物中心而言,要想存活并健康的发展重要的是必须建立能够及时对市场做出反应的盈利模式,明确盈利模式五要素在面对市场变化时可以做出哪些反应,从五要素角度对W购物中心甚至整个购物中心行业的发展提出有效的建议。比如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实体经济受到冲击,从盈利对象上购物中心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形成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优势;因购物中心的发展与各个业态的发展情况密切相关,所以应该结合各业态最新的发展倾向,在业态组合上就抢占先机,形成差异化等。购物中心只有在明确自身盈利模式五要素存在的问题时才能对症下药。

张梦娟[3](2020)在《现代商业空间中的主题性陈设设计研究 ——以六合天街为例》文中提出

李玉玲[4](2019)在《消费行为转变背景下购物中心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购物中心在我国各地逐渐兴起,并在本世纪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也推动了人们消费行为的转变。当前,我国购物中心既面临着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消费行为转变带来的挑战,尤其是购物中心空间环境氛围缺失、空间组成与美化装饰出现同质化、业态经营布局缺乏创新等。论文立足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商业模式创新等社会背景,以消费行为学、环境行为学为理论基础,深入剖析了人们消费行为转变的缘由及影响因素,并总结了消费行为转变表现出的特征。论文以消费行为转变为视角,研究了我国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商业空间特征,以及改革开放后购物中心空间形态的演变。我国购物中心经历了早期柜台结合开放货架、开放店铺、露天商业街、内街式和集中式的空间形态演变历程,不同阶段的空间形态是适应当时消费行为的结果,形态演变的过程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消费行为转变的过程。论文选取了苏州中心商场、苏州龙湖狮山天街购物中心和南京金鹰世界购物中心等三个案例,并通过实地观察,从功能布局、空间组织、外观形象等方面对各自的空间进行了研究,通过问卷调研分析消费行为,根据调研结果,总结我国当代消费行为转变特征,并由此对购物中心提出增加空间归属感、构建复合化空间、提升空间娱乐性、增进空间交往性和提高空间引导功能的需求。基于消费行为转变这一过程,结合当代消费行为转变特征及对购物中心空间的需求,分别从空间设计主题化、空间功能复合化、空间形态个性化、强化空间互动性和提升空间引导性这五个方面提出了购物中心空间的设计策略。

骈筱[5](2019)在《城市商业街区管理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以宿迁为例》文中指出商业街区是城市商品和服务生产交易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的活动中心、商业核心和旅游中心。国内外都把建设商业街区作为展示城市文化、提升生活质量、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在此背景下,一批商业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商业街的发展空间受到一定限制,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很多城市商业街区不仅没有达到规划的预期效果,反而面临许多新的发展瓶颈。商业街区因其巨大的经济效益、旅游效应和社会效应,奠定了在城市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也使学术界对其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但从公共管理角度,对街区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公共决策等进行研究的比较少。回顾商业街区的发展历程,商业街区发展的缓慢甚至停滞,政府职能的缺位、错位有一定的责任。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商业街区的管理优化和改造提升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政府作用是无法取代的。本文以公共管理为视角,以政府职能为研究对象,运用政府职能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治理理论等,借鉴已有文献,初步探讨政府在商业街区管理中的角色和定位,主要是制定战略规划、调控街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和维护市场秩序。在界定商业街区、政府职能等概念的基础上,选取宿迁市有代表的三条商业街区,采取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总结宿迁市政府在城市商业街区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同时,结合国内外商业街区管理中,地方政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从政府有为经营、遵循市场规律、多元治理主体、联通商业街区、强化市场监管等方面提供对策建议。

刘泽洋[6](2019)在《后电商时代传统步行商业街活力再生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经济水平、消费水平都在稳步的提高。人们对更加优质的消费及生活方式的向往已成为一种趋势,且由一线城市逐渐向其他城市或地区扩散开来。传统步行商业街受此等趋势的影响,空间形态及发展前景经受考验。现如今,消费者购物方式多元化,电子商务贵为新宠,新零售模式层出不穷,全国传统步行商业街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现代商业模式的冲击下,已逐渐脱离经济发展的轨道,对其活力再生设计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郑州德化步行商业街综合规划整治的亲身实践后,初步总结出传统步行商业街活力再生的基本策略和建筑设计方针。以此来指导同类传统步行商业街的改造复兴,为其活力再生指明方向。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对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背景进行了分析,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详尽论述了有关的部分基础理论,并总结了课题的基本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对比分析,论述了现阶段传统步行商业街的发展现状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同时对二者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综合目前现状,总结电子商务对传统步行商业街这一模式的冲击以及二者的优劣态式对比,为后文传统步行商业街活力再生设计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从影响要素入手,明确传统步行商业街活力的影响元素,界定如何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并通过简单描述传统步行商业街与电商相结合的案例,总结出解决当前问题的依据以及传统步行商业街活力再生设计的原则。第四部分,结合相关理论基础,以郑州德化步行商业街为例,通过多种调研手法总结数据,分析其商业发展及活力现状,并从空间、交通、景观、功能等多方面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并进行德化步行商业街活力再生f方案设计的实践。第五部分,以笔者对德化步行商业街的初步规划建筑设计研究为依据,进行一系列的总结反思,提出了其现实意义,且为未来传统步行商业街的活力再生、线上线下的商业融合与后电商时代的接轨进行初步指导。

郑子兰[7](2019)在《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购物中心在房地产领域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然而,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转变和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已投入运营的购物中心部分出现空置率过高、资源浪费等问题,使得购物中心的运营效益问题逐渐凸显。基于购物中心的概念,本文界定了购物中心的运营效益。首先,本文对国内外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采用销售利润、租售价格、企业品牌、就业机会、居民生活等12项指标,构建了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的评价体系。然后,分析研究区域重庆的购物中心的发展历程、现状与问题,选取其中52个购物中心为研究对象,采用AHP-熵权法得到各指标权重(经济0.6491,社会0.2790,环境0.0719),运用TOPSIS评价排序,结果显示时代天街、万象城、时代广场等购物中心名列前三,金鹰财富中心、财信广场、盈嘉中心位居末位,购物中心运营效益存在较大差异,并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将购物中心分为领先型、不均衡型、居中型、落后型四类。接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研究,选取影响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的因素主要为社会与经济因素、区位因素、建筑因素和运营因素四大类别共计18个,以市场调研获得数据为基础,使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居民消费水平、购物氛围、人口状况等因素对购物中心运营效益影响较大且为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入口数量、新供给量等为负向影响。最后,本文根据前面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对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的提升提出了建议。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市场调研法、定性与定量结合等研究方法,构建了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以重庆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探索了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的影响因素,为政府进行宏观土地规划和相关管理条款的制定提供借鉴,也为企业有针对性地调整自身的购物中心运营情况提供参考。

肖蓉[8](2019)在《基于空间交易成本的城市中心结构演化研究 ——以南京新街口为例》文中指出人造空间既是集体合作的产物,也是集体合作的工具。分工作为集体合作的内生属性,其核心问题是如何降低交易成本。中心-边缘结构是分工的基本空间组织方式,所有分工主体对节省成本的需求最早引发人造空间的中心-边缘分化。分工也是一个组织结构,需要对剩余权的分配做出有效率的安排,而剩余权的分配方式反过来又会改变组织结构。连接、集聚、生产性组织的兼并拆分、共同体组织的第三方实施是降低空间交易成本的四种主要方法。城市作为最复杂的人造空间,上述四种方法与中心-边缘结构的相结合是提高城市分工效率的主要路径。论文从分工角度,以空间交易成本为关键变量,通过历史归溯,对中国次大陆上城、市的概念形成、关系演变提出新的解释性研究框架,从中考察南京空间组织中心变迁的脉络;然后采用量化分析工具,着重研究1998-2016年间南京城市在空间交易成本、劳动力分工、连接网络、商业集聚等方面的主要特征,据此考察新街口研究范围内共同体组织、生产性组织在空间利用上的主要特点。在历史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空间交易成本的城市中心结构演化机制。研究发现:中国次大陆的土地资源禀赋塑造了在集体内部、人际关系化交换为主的初始分工方式,剩余权的不对称分配是集体合作的核心问题,并为此发展出最早的组织工具和空间工具。对剩余权不对称分配的控制从一开始就与对定居空间组织中心的控制结合在一起。分工的规模、范围扩大需要改进组织工具和空间工具,剩余积累的主要来源也从土地逐渐转向商业,它们与中心-边缘结构相结合,衍生出中国次大陆特有的空间组织方式:城郭结构和行政等级化的城体系。工业化之前,城始终是集体合作的空间组织中心;城郭结构则是控制商业剩余权的空间工具,并在南京地区发展出规模最大的城郭空间。但是,商业财政分工的内在不稳定性最终阻碍了集体合作的分工深化。工业化在中国次大陆上的扩散意味着分工的范式转换,需要围绕工业分工进行空间重组,建立新的空间组织中心。作为工业后发国家,国内的集体合作不得不将全球化作为加入国际生产分工的时间窗口,路径选择“租界贸易-国有工业-进口替代+出口加工-离岸生产-互联网商业”。国内城市作为发展工业分工的主要空间载体,新空间组织中心的构建需要首先处理好与历史形成的城郭结构的关系。南京的新空间组织中心不仅未能跳出历史城郭,还因之与产业新区的空间联系松散,多中心结构发展缓慢表现为城市租金相对偏高。其次,新空间组织中心的形成是多元主体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在国内土地相对价格偏高的约束下,中央、城市两级政府对生产要素流动实行渐进式放松,并提供连接供给;国内外商人、城市有产者据此调整空间利用方式,塑造了当下南京新街口的空间组织特征。

陈勐[9](2018)在《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京是中国近代时期着名的政治型城市和消费型城市,针对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的研究对于全面反映近代南京社会、城市、建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史料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基于西风东渐、建筑类型发展以及商业区的改造与变迁等视点,系统的呈现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历程,包括:整体梳理、考证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基于社会史、政治史等视角剖析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动因,关于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演绎的理论性分析与探讨等。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背景,基于文献和图像史料讨论近代以前特别是明清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类型。第二章至第五章基于时间线索展开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史的研究,分为晚清及民国初年(1860年代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至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底至1945年)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至1949年)。文章基于商业设施的现代化视角,讨论各时期内政府当局的商业区计划、商业设施建设以及商人阶层自主经营的商业建筑,并总结各时期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特征和原因。第六章为总结性章节,基于建筑类型演变的视角探讨以市房、街市、大型商场、百货公司为代表的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试图总结商业建筑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进而分析其背后的建筑技术、营建法规及形式理想等方面的原因。本文以年代和历史事件为纵向线索梳理建筑史实,论从史出、总结规律,以建筑类型的分类为横向线索讨论空间形式的演绎,是将建筑历史研究与社会变革视野相衔接的一种探索。

周伟[10](2012)在《进一步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三多一少”(即经济成份多元、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多样、流通环节减少)的工业品流通格局初步形成。我国的工业品流通在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是工业品批发体系的各种职能被分散化,工商矛盾愈演愈烈、日益突出,内外贸不能实现有效对接等。在我国流通体制改革逐步深入进行的过程中,研究、借鉴发达国家流通业的经验,构建我国工商联动、和谐的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适应现代商品流通规律和现代流通方式的要求,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以“日用工业品批发流通体系”为研究对象,从批发的功能、地位与作用出发,研究五个方面的问题:一、富有效率的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是什么?其指标体系包括哪些方面?二、工商矛盾的表现与本质是什么?应如何理顺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实现工商联动?三、应如何评判我国日用工业品批发流通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此,本文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四、发达国家流通方式的实践对我国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完善有哪些借鉴意义?五、如何实现内外贸一体化?论文对发达国家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状况进行了剖析,对中外日用工业品流通的经营管理机构、流通渠道、流通政策和流通现代化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对策建议。论文按照“理论分析-现状问题分析-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的思维逻辑,运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历史研究与趋势研究相结合、统计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以及中外横向比较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以国际化的视角,对工业品批发流通体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对策建议。

二、商业街与购物中心——来自国家国内贸易局的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商业街与购物中心——来自国家国内贸易局的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字空间分析技术的购物中心业态及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数字经济发展变革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
        1.1.2 购物中心发展遭遇困境
        1.1.3 数字技术为传统行业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研究主体和研究视角
        1.3.2 购物中心的研究现状与不足
        1.3.3 空间句法在购物中心中的应用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创新点
2 研究内容概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研究内容界定
        2.1.1 购物中心的概述
        2.1.2 业态的概述
        2.1.3 购物中心与功能业态的关系
    2.2 购物中心研究的相关理论
        2.2.1 购物中心运行机制理论
        2.2.2 消费者行为理论
        2.2.3 空间句法理论
3 北京地区购物中心概述及类型划分
    3.1 北京地区购物中心概述
        3.1.1 研究地区的选取
        3.1.2 北京购物中心的发展概述
    3.2 北京地区购物中心数据获取与初步分析
        3.2.1 购物中心位置及开业时间的获取
        3.2.2 购物中心网络评价数据的获取
        3.2.3 购物中心内部零售业态的获取
    3.3 北京购物中心类型划分
        3.3.1 从建筑形态维度分类
        3.3.2 从业态特征维度分类
        3.3.3 从建筑形态和业态特征两个维度分类
    3.4 本章小结
4 北京购物中心城市尺度分析
    4.1 购物中心的消费者使用后评价
        4.1.1 购物中心评论数分析
        4.1.2 购物中心评论关键词分析
        4.1.3 不同类型购物中心评论数与人均消费的关系
    4.2 购物中心内部业态构成及空间分布
        4.2.1 购物中心内业态构成随时间的变化
        4.2.2 商场内业态构成对比
        4.2.3 业态空间分布分析
    4.3 购物中心的空间分析
        4.3.1 对购物中心评论数的空间可达性分析
        4.3.2 对不同类型购物中心的空间可达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同时代不同案例的业态和空间分布研究
    5.1 典型案例的选取与简介
        5.1.1 案例选取依据
        5.1.2 案例简介
    5.2 购物中心内店铺业态初分类及可视化
        5.2.1 功能业态的二级分类
        5.2.2 二级分类业态在案例中位置可视化
    5.3 店铺的网络评论数据分析
        5.3.1 店铺网络评论数据的获取与可视化
        5.3.2 所有购物中心的大众点评数据分析
        5.3.3 不同购物中心的大众点评数据分析
    5.4 店铺的空间可达性分析
        5.4.1 空间句法分析模型的建立
        5.4.2 全部业态不同空间尺度可达性分析
        5.4.3 不同购物中心的业态空间可达性分析
        5.4.4 业态空间可达性可视化
    5.5 业态聚类与相关性分析
        5.5.1 购物中心内业态聚类
        5.5.2 聚类后的业态可视化及空间分布分析
    5.6 利用网络点评数据提升业态分类精度
        5.6.1 聚类后的业态人均消费和评论数分析
        5.6.2 店铺评论数纠偏
        5.6.3 相关性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相同案例跨时间的业态和空间分布研究
    6.1 业态构成及空间结构的变化
        6.1.1 业态构成变化
        6.1.2 空间结构变化
    6.2 店铺内顾客数的获取与分析
        6.2.1 流量获取与可视化
        6.2.2 相关性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购物中心的发展趋势
    7.2 购物中心的选型、选址
    7.3 业态在建筑空间内的构成及分布指导
        7.3.1 业态构成多样化,多体验化
        7.3.2 优化指导业态空间布局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德地图PO业态分类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W购物中心盈利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不足
    1.3 研究思路与预期创新
    1.4 本文研究的应用价值
2 文献综述
    2.1 购物中心文献回顾
        2.1.1 国外购物中心文献研究回顾
        2.1.2 国内购物中心文献研究回顾
    2.2 盈利模式文献回顾
    2.3 购物中心盈利模式研究
    2.4 概括性评论
3 理论基础
    3.1 盈利模式五要素理论
    3.2 购物中心相关理论
        3.2.1 业态相关理论
        3.2.2 购物中心基本理论
4 W购物中心概况
    4.1 案例选择与分析框架
        4.1.1 购物中心行业的基本情况
        4.1.2 案例选择
        4.1.3 案例研究设计
    4.2 W购物中心基本情况
        4.2.1 W购物中心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4.2.2 W购物中心的业态构成
        4.2.3 W购物中心的财务状况
    4.3 W购物中心现有盈利模式
    4.4 W购物中心现有问题
5 W购物中心盈利模式评价与分析
    5.1 购物中心盈利模式评价体系搭建
    5.2 基于五要素理论W购物中心盈利模式的评价与分析
        5.2.1 盈利对象的评价
        5.2.2 盈利点的评价
        5.2.3 盈利来源的评价
        5.2.4 盈利杠杆的评价
        5.2.5 盈利屏障的评价
    5.3 W购物中心盈利模式的财务指标评价
    5.4 五要素盈利模式评价体系下W购物中心的具体问题及分析
6 W购物中心优化盈利模式的建议
    6.1 加强业态组合,尝试主题区域的形式
    6.2 购物中心应主动运用互联网技术
    6.3 及时调整经营战略,顺应市场变化
    6.4 管控成本,降低费用,开源节流
7 研究结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消费行为转变背景下购物中心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购物中心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2 新型商业模式造成消费场所活力的缺失
        1.1.3 消费行为转变对购物中心空间提出新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2.1 概念诠释
        2.1.1 消费行为与消费行为转变
        2.1.2 购物中心
    2.2 相关理论
        2.2.1 消费行为学
        2.2.2 环境行为学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购物中心空间形态演变
    3.1 计划经济时代商业建筑概述
        3.1.1 计划经济时期消费行为特征
        3.1.2 商业建筑空间形态
    3.2 购物中心空间形态演变分析
        3.2.1 改革开放后至90 年代初期——经济体制变革时期
        3.2.2 90年代中期至21 世纪初——市场经济初期
        3.2.3 21世纪初至今——市场经济深入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购物中心案例调研
    4.1 苏州中心商场
        4.1.1 概况
        4.1.2 空间特征
        4.1.3 空间分析
    4.2 苏州龙湖狮山天街购物中心
        4.2.1 概况
        4.2.2 空间特征
        4.2.3 空间分析
    4.3 南京金鹰世界购物中心
        4.3.1 概况
        4.3.2 空间特征
        4.3.3 空间分析
    4.4 购物中心空间设计总结
        4.4.1 外部空间
        4.4.2 内部空间
        4.4.3 建筑外观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消费行为调研
    5.1 调研概况
        5.1.1 调研目的与意义
        5.1.2 调研对象、方法与内容
    5.2 消费行为调研分析
        5.2.1 消费者调研统计概况
        5.2.2 经营者调研统计概况
        5.2.3 调研分析
    5.3 当代消费行为对购物中心空间需求
        5.3.1 增加空间归属感
        5.3.2 构建复合化空间
        5.3.3 提升空间娱乐性
        5.3.4 增进空间交往性
        5.3.5 提高空间引导功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购物中心空间设计策略
    6.1 空间设计主题化
        6.1.1 增加外部空间情景设计
        6.1.2 内部空间设计引用主题元素
    6.2 空间功能复合化
        6.2.1 布置综合性业态
        6.2.2 融合多功能空间
    6.3 空间形态个性化
        6.3.1 创造识别性外部空间
        6.3.2 构建差异化内部空间
        6.3.3 塑造新奇化建筑外观造型
    6.4 强化空间互动性
        6.4.1 增添外部空间体验功能
        6.4.2 促进界面空间与消费者产生交流
    6.5 提升空间引导性
        6.5.1 外部空间指引性设计
        6.5.2 优化顾客流线及空间节点
        6.5.3 增加建筑表皮诱导功能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7.1 结语
    7.2 不足与展望
        7.2.1 不足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城市商业街区管理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以宿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相关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节 商业街区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商业街区的定义
        二、商业街区的发展演变
        三、商业街区的主要类别
    第二节 商业街区管理中政府职能的概念界定
        一、政府职能
        二、商业街区管理
        三、商业街区管理中的政府职能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政府职能理论
        二、公共产品理论
        三、公共治理理论
        四、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理论
第三章 宿迁市政府在城市商业街区管理中的职能分析
    第一节 宿迁城市商业街区的发展现状
        一、楚街
        二、幸福路商圈
        三、仁恒里街区
    第二节 宿迁市政府在城市商业街区管理中的主要举措
        一、“策创营”前置科学布局
        二、大力推动改造提升
        三、营造特色文化品味
        四、鼓励业态错位发展
        五、提升政务服务环境
第四章 宿迁市商业街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政府缺位分析
    第一节 开展问卷调查情况
        一、问卷调查样本情况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三、调查建议收集
    第二节 宿迁市政府在商业街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网点布局零散混乱
        二、政策引导力度不够
        三、运营主体较为单一
        四、交通基础设施不配套
        五、多头交叉管理现象频发
    第三节 制约政府职能发挥的原因分析
        一、决策机制:政府短期行为与街区长期发展的矛盾
        二、干预机制:政策干预手段单一
        三、考核机制:官员任期制和GDP考核制的影响
        四、管理机制:上下级与同级政府的交叉与博弈
第五章 国内外商业街区管理中政府职能发挥的经验启示
    第一节 国外案例分析与借鉴
        一、日本富山市:政府实施市中心再生计划,激发商业街区活力
        二、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三、经验借鉴
    第二节 国内案例分析与借鉴
        一、扬州市:政府引导商业街区错位发展
        二、成都市: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宽窄巷子
        三、经验借鉴
    第三节 启示
        一、商业街区管理中影响政府职能的因素分析
        二、商业街区管理中政府职能发挥的启示
第六章 完善商业街区管理中政府职能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科学规划引导
    第二节 完善政策配套
    第三节 探索多元治理主体
    第四节 打造商业交通枢纽
    第五节 优化营商政务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后电商时代传统步行商业街活力再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课题研究的对象及关键概念释义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释义
    1.4 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1 国内传统步行商业街研究现状及成果
        1.4.2 国外传统步行商业街研究现状及成果
        1.4.3 国内外电商行业研究现状
        1.4.4 国内外活力再生理论研究现状
    1.5 课题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框架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难点及创新点
        1.6.1 论文的难点
        1.6.2 论文的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传统步行商业街与电子商务优劣势对比及分析
    2.1 基本定义与特征
        2.1.1 传统步行商业街的定义与特征
        2.1.2 电子商务的定义与特征
        2.1.3 后电商时代的定义
    2.2 传统步行商业街的发展现状分析
        2.2.1 传统步行商业街的发展史
        2.2.2 传统步行商业街类别
        2.2.3 传统步行商业街存在的问题
    2.3 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
        2.3.1 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
        2.3.2 电子商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2.4 传统商务与电子商务系统的对比分析
        2.4.1 时间性与空间性
        2.4.2 体验性与互动性
        2.4.3 交易性与安保性
        2.4.4 多元性与单一性
    2.5 后电商时代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的到来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统步行商业街活力因素分析研究
    3.1 传统步行商业街活力再生设计的理论基础
        3.1.1 社会学理论
        3.1.2 场所理论
        3.1.3 环境心理学理论
        3.1.4 城市有机更新理论
    3.2 活力再生的传统步行商业街相关案例分析
        3.2.1 国内相关案例
        3.2.2 国外相关案例
    3.3 影响传统步行商业街活力趋势的因素
        3.3.1 社会因素
        3.3.2 经济因素
        3.3.3 人文因素
        3.3.4 时代因素
    3.4 传统步行商业街活力再生的依据
        3.4.1 传统步行商业街内空间的尺度规模
        3.4.2 新时期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3.4.3 电子商务的传统实体模式
    3.5 传统步行商业街活力再生设计原则
        3.5.1 基于混溶性引入多元结构
        3.5.2 基于适宜性塑造文化传统
        3.5.3 基于场所性增加体验消费
        3.5.4 基于功能性创造品质空间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以郑州德化步行商业街为例的活力再生设计研究
    4.1 设计背景
        4.1.1 基地范围及活力现状分析
        4.1.2 郑州市总体商业现状分析
        4.1.3 德化步行商业街历史定位及功能区域分析
        4.1.4 德化步行商业街仍需改善的主要问题
        4.1.5 德化步行商业街活力再生设计总体指导思想
    4.2 调研准备与实施
        4.2.1 调研准备阶段
        4.2.2 实地调查研究
        4.2.3 走访咨询调查
    4.3 郑州德化步行商业街的活力再生策略
        4.3.1 空间结构策略
        4.3.2 交通组织策略
        4.3.3 景观规划策略
        4.3.4 功能提升策略
    4.4 郑州德化步行商业街活力再生设计
        4.4.1 总平面图
        4.4.2 规划结构分析图
        4.4.3 建筑立面效果图
        4.4.4 基于功能提升策略再生设计
        4.4.5 概念模型设计图
        4.4.6 基于空间结构策略再生设计
        4.4.7 基于景观规划策略再生设计
    4.5 设计总结与反思
        4.5.1 与后电商时代的接轨
        4.5.2 交通组织的优先
        4.5.3 历史文脉的沿袭
        4.5.4 公共空间的影响力
        4.5.5 街内环境的可持续性
        4.5.6 再生设计的局限性与阶段性
        4.5.7 保证无障碍设计的充分利用
        4.5.8 建筑师设计者的思考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调研问卷1 后电商时代传统步行商业街活力再生调查问卷
    调研问卷2 后电商时代德化步行商业街活力再生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购物中心评价相关研究
        1.2.2 项目运营效益评价相关研究
        1.2.3 综合评价方法相关研究
        1.2.4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1.2.5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购物中心
        2.1.2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
    2.2 理论基础
        2.2.1 效益分析理论
        2.2.2 综合评价理论
        2.2.3 中心地理论
        2.2.4 商业集聚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综合评价
    3.1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的内涵及形成机制
        3.1.1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的内涵
        3.1.2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的形成机制
    3.2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3.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3.2.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4 各项指标的解释说明
    3.3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综合评价方法
        3.3.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
        3.3.2 TOPSIS法
        3.3.3 聚类分析法
        3.3.4 评价流程
    3.4 重庆市购物中心概况
        3.4.1 重庆市购物中心发展历程
        3.4.2 重庆市购物中心发展现状与问题
    3.5 重庆市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综合评价
        3.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5.2 指标权重确定
        3.5.3 重庆市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综合评价
        3.5.4 重庆市购物中心运营效益聚类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影响因素识别与选择
        4.1.1 文献分析法
        4.1.2 专家访谈法
        4.1.3 影响因素清单
    4.2 方法选择及模型建立
        4.2.1 方法选择
        4.2.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
    4.3 样本数据的获取及处理
        4.3.1 数据获取
        4.3.2 数据处理
    4.4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实证分析
        4.4.1 因变量与自变量的相关分析
        4.4.2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评价
        4.4.3 回归方程的显着性检验
        4.4.4 回归系数的显着性检验
    4.5 结果分析
        4.5.1 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4.5.2 影响不显着的因素
        4.5.3 影响机理分析
    4.6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提升建议
        4.6.1 完善购物中心规划管理体制
        4.6.2 控制购物中心建筑供应规模
        4.6.3 强化购物中心配套设施建设
        4.6.4 注重购物中心合理商户布局
        4.6.5 提升购物中心运营管理能力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购物中心样本清单
    B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的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C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数据
    D 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的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E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8)基于空间交易成本的城市中心结构演化研究 ——以南京新街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城市分工深化
        1.1.2 交易成本攀升已成为城市中心地区发展的共性问题
        1.1.3 互联网商业正在成为城市中心地区分工演进的新动力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范围和时间段
    1.5 相关研究综述
        1.5.1 城市体系研究
        1.5.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1.5.3 城市中心地区空间结构研究
        1.5.4 相关研究述评
第二章 空间交易成本与中心-边缘结构
    2.1 空间上的并存,时间上的继起
    2.2 从分工角度研究中心-边缘结构
        2.2.1 分工是人类集体合作的内生属性
        2.2.2 分工的关键问题是降低成本
        2.2.3 空间交易成本
        2.2.4 组织的关键问题是剩余权的不对称分配
        2.2.5 中心-边缘结构是分工的基本空间组织方式
    2.3 降低空间交易成本的四种方法
        2.3.1 连接
        2.3.2 集聚
        2.3.3 生产性组织的兼并拆分
        2.3.4 共同体组织的第三方实施
    2.4 基于空间交易成本的中心-边缘结构
        2.4.1 自组织分工与有计划分工
        2.4.2 自组织分工的中心-边缘结构
        2.4.3 有计划分工的中心-边缘结构
第三章 土地财政的分工与集聚的萌芽
    3.1 定居的出现
    3.2 初始要素禀赋决定初始分工方式
        3.2.1 美索不达米亚的初始分工方式
        3.2.2 中国次大陆的初始分工方式
    3.3 礼器的组织试验
        3.3.1 组织试验一:辽河流域
        3.3.2 组织试验二:长江下游
        3.3.3 组织试验三:黄河中游
        3.3.4 组织试验四:江汉平原、黄河上游、黄河下游
    3.4 青铜礼器的分工
        3.4.1 青铜礼器的发明(二里头)
        3.4.2 青铜礼器应用于单一集体内部的分工(二里岗)
        3.4.3 邑、国、市的概念出现(殷墟)
        3.4.4 青铜礼器作为大空间尺度下维系集体合作的组织工具(西周)
    3.5 新组织工具的试验
        3.5.1 组织试验一:管仲+城郭结构的出现
        3.5.2 组织试验二:孔子+中轴对称
        3.5.3 组织试验三:商鞅+行政官僚+郡县制
    3.6 土地财政在超大空间尺度下的构建
        3.6.1 新组织工具在超大空间尺度下的实施成本偏高(秦)
        3.6.2 土地财政在超大空间尺度下的建立(两汉)
    小结
第四章 商业财政的分工和集聚的兴衰
    4.1 商业财政的组织试验
        4.1.1 从土地财政向商业财政的转型(东吴)
        4.1.2 北方生产要素与组织工具的移植(东晋)
        4.1.3 商业财政在中等空间尺度下的建立(南朝)
    4.2 商业财政在超大空间尺度下的构建
        4.2.1 基于国家安全的商业财政设计(隋)
        4.2.2 商业财政在超大空间尺度下的建立(唐)
        4.2.3 商业财政的内在不稳定性
    4.3 商业财政的结构调整
        4.3.1 商业财政结构调整的组织试验(五代十国)
        4.3.2 海外贸易作为商业财政主要来源的制度化(两宋)
        4.3.3 商业财政对欧亚贸易的高度依赖(元)
        4.3.4 元集庆路与平江路的空间对比分析
    4.4 商业财政的分工扭曲
        4.4.1 商业财政的分工扭曲与古典全球化(明)
        4.4.2 明应天府与苏州府的空间对比分析
        4.4.3 商业财政的内在不稳定性与城市化停滞(清)
    小结
第五章 初始工业化与新集聚区位的出现
    5.1 初始工业化的路径探索和新集聚区位的第一次选择(1864-1911 年)
        5.1.1 国内外商人共同推动的私营工业化
        5.1.2 洋务官僚主导的官营工业化
    5.2 私营工业化和新老集聚区位的并存(1911-1927 年)
        5.2.1 私营工业在不同空间的际遇
        5.2.2 新老产业交替与新老集聚区位的并存
    5.3 国有工业化的萌芽和新集聚区位的第二次选择(1927-1949 年)
        5.3.1 第一次全球化波动与国有工业化
        5.3.2 新集聚区位的第二次选择
    5.4 国有工业化的全面建立和集聚的消解(1949-1978 年)
        5.4.1 第一次全球化逆转
        5.4.2 计划分工的构建及其对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的影响
    小结
第六章 工业化转型与集聚的强化
    6.1 工业化转型的路径探索与市场主体重现(1978-1988 年)
        6.1.1 国际生产分工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
        6.1.2 城市改革从放松商业管制开始
        6.1.3 城市工业转型路径的自下而上探索
    6.2 两种工业化转型路径的应用和市场重建(1988-1998 年)
        6.2.1 两种工业化转型路径对城市的不同影响
        6.2.2 进口替代对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的影响
    6.3 离岸生产和市场扩大(1998-2008 年)
        6.3.1 离岸生产与外部市场扩大
        6.3.2 快速城市化和内部市场扩大
    6.4 全球化波动和互联网商业的兴起(2008-2016 年)
        6.4.1 第二次全球化波动
        6.4.2 实体市场与互联网商业的此消彼长
    小结
第七章 南京城市空间交易成本特性分析
    7.1 长三角区域的第二、三产业发展规模概况
    7.2 城市租金与第二、三产业发展规模的量化计算
        7.2.1 指标体系的构架
        7.2.2 研究数据
        7.2.3 计算公式
        7.2.4 计算结果
    7.3 租金与第二、三产业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分析
        7.3.1 用波士顿矩阵对19 个城市进行类型划分
        7.3.2 用相关分析法研究城市租金水平与第二、三产业发展规模的关系
        7.3.3 用回归分析法研究城市租金水平与第二、三产业发展规模的关系
    7.4 租金峰值的位置判断
    小结
第八章 南京城市劳动力分工特性分析
    8.1 区位熵指标设计
        8.1.1 区位熵指标设计
        8.1.2 研究数据
    8.2 长三角19 个城市工业、第三产业结构分析
        8.2.1 产业结构的多样化水平分析
        8.2.2 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分析
    8.3 南京工业、第三产业结构演变
        8.3.1 南京工业结构变化分析
        8.3.2 南京第三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小结
第九章 南京城市连接网络特性分析
    9.1 基于道路交通的南京城市网络演变
    9.2 中外四个城市连接网络的对比分析
        9.2.1 芝加哥与巴塞罗那:用轨道交通改善初始集聚区位的缺陷
        9.2.2 南京与苏州:用轨道交通强化新老集聚区位之间的连接
    9.3 新街口研究范围的路径结构分析
    小结
第十章 南京新街口的集聚特性分析
    10.1 商业服务业的整体空间发展变化
        10.1.1 初始工业化阶段的商业服务业空间分布(1864-1949 年)
        10.1.2 国有工业化阶段的商业服务业空间分布(1949-1978 年)
        10.1.3 工业化转型以来的商业服务业空间分布(1978-2016 年)
        10.1.4 消费需求的空间分析
    10.2 新街口土地交易成本分析
        10.2.1 老城土地利用变化
        10.2.2 新街口研究范围的土地交易成本分析
    10.3 新街口街区尺度分析
    10.4 新街口商业零售设施的空间发展
        10.4.1 空间分布特征
        10.4.2 开发规模变化
    10.5 新街口商务办公设施的空间发展
        10.5.1 空间分布特征
        10.5.2 开发规模变化
    10.6 南京新街口研究范围与芝加哥中心地区(The Central Area of Chicago)的对比分析
    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
    11.1 基于空间交易成本的城市中心结构演化机制
    11.2 主要创新点
    11.3 建议
    11.4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论文和成果清单)

(9)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1.3 研究的创新性
    0.2 已有相关研究述要
    0.3 关于本文研究的一些说明
        0.3.1“南京近代”在本文中的含义
        0.3.2 相关概念解释
        0.3.3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以前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
    1.1 南京城史地特征与商业区布局
        1.1.1 城市格局与商业区分布
        1.1.2 城南水系与商业街市布局
    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南京传统商业空间的两种原型
        1.2.1 传统商业街市
        1.2.2 小型临街商业建筑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清及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街市与商业建筑(晚清~1927)
    2.1 概述:晚清至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区与商业街市
        2.1.1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区的变迁
        2.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发展特征
    2.2 下关开埠与商埠现代化
        2.2.1 下关地区的历史沿革与商业位势
        2.2.2 下关的商业街市与新商业建筑类型
        2.2.3 西风东渐的建筑形式:外廊样式
        2.2.4 小结
    2.3 清末新政与南洋劝业会
        2.3.1 南洋劝业会的背景
        2.3.2 南洋劝业会的缘起与筹备
        2.3.3 端方的现代化理想与劝业会场的布局与空间
        2.3.4 南洋劝业会的现代化空间体验
        2.3.5 聚珍赛奇:南洋劝业会的展品与陈赛
        2.3.6 南洋劝业会与南京城市改造及城市近代化
        2.3.7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旧城商业街区改造及商业设施建设(1927-1937)
    3.1 概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的商业概况及商业设施建设
        3.1.1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3.1.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商业街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3.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
        3.2.1 《首都计划》前的商业区计划
        3.2.2 《首都计划》关于商业区与商业设施的计划
        3.2.3 《首都计划》后关于工商业区的计划
    3.3 新商业区的开辟与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3.3.1 新街口银行及商业区规划及建设
        3.3.2 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3.4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27 年~1937 年)
        3.4.1 国货运动的背景及其发展
        3.4.2 国货陈列馆:宣传国货的大本营
        3.4.3 国货公司:政府导向的国货事业
        3.4.4 中央商场:抗战前“南京唯一之大规模商场”(1934 年~1936 年)
    3.5 社会改良类商业设施:大型菜场的建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占时期南京商业设施的改造与建设(1937-1945)
    4.1 背景:日军对南京城市商业设施的破坏
    4.2 概述:日占时期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建设
        4.2.1 日占时期南京社会及商业概况
        4.2.2 日占时期南京的商业设施建设与发展概况
    4.3 日本人创办的商业设施
        4.3.1“日人街”的划定
        4.3.2 日本连锁型百货商店的出现
        4.3.3 日本商人的市房改造与建设
    4.4 当局的商业设施改造与建设
        4.4.1 1938至1940年间的菜场、市房与简易市场的改造与建设
        4.4.2 1940年以后的市房建设
    4.5 中国商人创办的集中型商业设施
        4.5.1 内街式集中型商业设施:商场
        4.5.2 简易的集中型商业设施:市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设施的发展(1945~1949)
    5.1 概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
        5.1.1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5.1.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5.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街区的改良与建设
        5.2.1 既有商业区的改良计划
        5.2.2 市区的北拓:中山北路沿线建设
    5.3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45 年~1949 年)
        5.3.1 国货运动的背景
        5.3.2 中央商场的改造与扩建(1945 年~1946 年)
        5.3.3 国货公司的复业与续办
        5.3.4 国货展览会的创办
    5.4 当局主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5.4.1 下关热河路商场及菜场(1946 年~1947 年)
        5.4.2 八府塘菜场(1946 年~1947 年)
    5.5 商人创办的大型商场和市房
        5.5.1 商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5.5.2 市房的营建与改造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特征探析
    6.1 南京近代传统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空间的现代化演绎
        6.1.1 传统商业街市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6.1.2 传统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6.2 南京近代市房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6.2.1 市房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6.2.2 市房店面的商业元素
    6.3 南京近代大型商场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6.3.1 大型商场的发展沿革
        6.3.2 大型商场的建筑空间形式探析
    6.4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的原因探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启示
    (一)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轨迹综述
    (二)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发展特征
    (三) 认识和启示
    结语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论文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10)进一步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选题的缘由与目的
        1.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2 论文研究的框架、思路及方法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创新之处
2 有关流通研究文献综述
    2.1 流通理论的研究现状
        2.1.1 马克思的流通思想与科斯的交易费用观点
        2.1.2 以新的视角对马克思的流通理论提出新认识
        2.1.3 构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贸易、大流通、大市场理论
        2.1.4 在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的研究
        2.1.5 对流通企业的本质与边界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2.1.6 在流通渠道结构与流通渠道行为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
        2.1.7 对供应链与流通渠道整合进行了系统研究
    2.2 对流通产业地位、作用与竞争力等问题的研究
        2.2.1 流通产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的研究
        2.2.2 流通产业竞争力问题研究
        2.2.3 对流通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
        2.2.4 对流通产业政策与规制问题的研究
    2.3 流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流通国际化问题研究
        2.3.1 以实证分析方法论述流通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2.3.2 关于综合性城市流通系统框架研究
        2.3.3 城市商圈时空动态论、商圈与城市发展的互动研究
        2.3.4 流通国际化问题研究
    2.4 流通现代化问题研究
        2.4.1 国外学者对流通现代化的认识
        2.4.2 国内学者对流通现代化的研究
    2.5 关于我国工业品批发体系重构与完善的研究
        2.5.1 日用工业品批发市场体系萎缩原因与存在问题的研究
        2.5.2 解决工业品批发体系存在问题的政策措施研究
        2.5.3 完善日用工业品批发体系的路径选择研究
        2.5.4 工业品批发渠道的实证研究
3 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及批零流通理论概述
    3.1 日用工业品的概念及特点
        3.1.1 日用工业品的内涵
        3.1.2 日用工业品的特点
        3.1.3 日用工业品市场的特点
        3.1.4 日用工业品流通的特性
    3.2 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内涵与特征
        3.2.1 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内涵
        3.2.2 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特征
        3.2.3 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发展趋势
        3.2.4 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目标、任务与原则
    3.3 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演变过程
        3.3.1 我国“三多一少”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形成
        3.3.2 改革开放前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3.3.3 改革开放后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3.4 批发流通与零售的相关理论
        3.4.1 流通产业内涵的界定
        3.4.2 批发的功能与作用
        3.4.3 零售相关理论
        3.4.4 发达国家零售业态演进规律
        3.4.5 流通渠道理论
        3.4.6 日用工业品流通渠道的发展趋势
4 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4.1 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现状
        4.1.1 我国日用工业品批发流通体系的现状
        4.1.2 零售业呈现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4.1.3 电子商务发展突飞猛进
        4.1.4 物流业与供应链管理取得长足进步
        4.1.5 现代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各项基础条件不断改善
        4.1.6 一系列优化流通体系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4.2 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批发业集中度过低,影响批发业的集约增长
        4.2.2 流通业内部产业结构失衡,批发行业萎缩,物流成本偏高
        4.2.3 流通渠道效率低,秩序混乱
        4.2.4 流通企业规模小、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足,竞争力薄弱
        4.2.5 流通产业体制不健全
        4.2.6 缺乏对中小流通企业的保护政策
        4.2.7 工商企业矛盾突出、关系不和谐
    4.3 对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存在问题的进一步剖析
        4.3.1 小生产与大流通模式
        4.3.2 大生产与小流通模式
        4.3.3 解决问题的思路
5 日用工业品流通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5.1 日用工业品流通的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构建日用工业品流通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5.1.2 日用工业品流通指标体系的构成
    5.2 流通产业结构度量指标
        5.2.1 流通产业集中度
        5.2.2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5.2.3 熵指数
        5.2.4 罗森布鲁斯指数
        5.2.5 C.C.I指数
        5.2.6 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5.3 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之间的纵向关系
        5.3.1 纵向关系涵义
        5.3.2 企业纵向约束行为的动因
    5.4 厂商、批发商及零售企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5.4.1 模型依据
        5.4.2 实证分析
        5.4.3 研究结论
6 中外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比较分析
    6.1 中外日用工业品流通管理机构的比较分析
        6.1.1 美国的流通行政组织体系
        6.1.2 日本的流通行政组织体系
        6.1.3 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组织机构特点
    6.2 中外日用工业品流通渠道的比较分析
        6.2.1 美国日用工业品流通渠道演变过程与特点
        6.2.2 日本商品流通渠道的特点
        6.2.3 中外流通渠道控制模式对比研究
        6.2.4 我国流通产业渠道结构现状分析
    6.3 中外日用工业品流通政策的比较分析
        6.3.1 美国的流通政策
        6.3.2 日本的流通政策
        6.3.3 对我国流通政策的分析
        6.3.4 发达国家流通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7 发达国家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国际借鉴
    7.1 美国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现状、形式与特点
        7.1.1 美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制的主要特点
        7.1.2 美国工业品流通的趋势与特征
        7.1.3 美国零售业态的形式和特点
        7.1.4 美国批发业的形式和特点
        7.1.5 美国物流业的形式和特点
    7.2 日本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形式与特征
        7.2.1 日本批发业的地位与作用
        7.2.2 日本批发业的组织形态及其特点
        7.2.3 日本零售业的作用、业态形式与特点
    7.3 德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形式与特征
        7.3.1 德国的日用工业品流通体制模式
        7.3.2 德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特点
        7.3.3 德国日用工业品流通的发展趋势
    7.4 发达国家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7.4.1 美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7.4.2 日本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7.4.3 德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8 工商联动与内外贸一体化问题研究
    8.1 工商联动的实现路径
        8.1.1 工商联动的重要意义与原则
        8.1.2 工商联动的实现形式
        8.1.3 工商联动的模式与实施过程
    8.2 内外贸一体化的措施手段
        8.2.1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涵与特征
        8.2.2 内外贸一体化的必然性
        8.2.3 有关学者对解决内外贸分割问题的研究观点
        8.2.4 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9 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政策措施
    9.1 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立足点
        9.1.1 福利经济学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
        9.1.2 综合效益标准
        9.1.3 国际竞争力标准
    9.2 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对策建议
        9.2.1 深化日用工业品批发体系的改革
        9.2.2 重新审视流通领域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正确认识流通产业的性质与地位
        9.2.3 培育具有整合供应链能力的大企业,鼓励新型业态和业种的发展,建立税收平衡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9.2.4 理顺批发与零售的职能关系、加强批发体系建设
        9.2.5 工业品批发体系的构建需要依据不同渠道模式的特点和不同产品对渠道的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9.2.6 积极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全面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的各项政策
10 研究结论和未来展望
    10.1 本文的一般结论
    10.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四、商业街与购物中心——来自国家国内贸易局的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字空间分析技术的购物中心业态及分布研究[D]. 郑海洋.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W购物中心盈利模式研究[D]. 蒋丽萍.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3]现代商业空间中的主题性陈设设计研究 ——以六合天街为例[D]. 张梦娟. 东南大学, 2020
  • [4]消费行为转变背景下购物中心空间设计研究[D]. 李玉玲.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3)
  • [5]城市商业街区管理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以宿迁为例[D]. 骈筱. 东南大学, 2019(05)
  • [6]后电商时代传统步行商业街活力再生设计研究[D]. 刘泽洋.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
  • [7]购物中心运营效益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D]. 郑子兰. 重庆大学, 2019(01)
  • [8]基于空间交易成本的城市中心结构演化研究 ——以南京新街口为例[D]. 肖蓉. 东南大学, 2019(08)
  • [9]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D]. 陈勐. 东南大学, 2018(05)
  • [10]进一步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研究[D]. 周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商业街和购物中心 - 来自国家内部贸易局的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