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林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城市林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关于城市林业几个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聂国树[1](2020)在《城市林业发展与城市生态建设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指出了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污染已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头等大事。雾霾、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起居,危害了居民的身心健康,降低了生活质量标准。建设良好的生态林业城市,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既可保障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可保护广大人民群众享受生活,享受健康的权利。着重对城市林业的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发展城市林业的思维等方面解析了城市林业发展对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并针对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彭昭[2](2020)在《常德鼎城区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指标权重分析与专项规划》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化城市进程不断加快,人口急剧增长,城市灰色空间不断扩增,生态环境也随之遭受严重破坏。但社会文明的进步促使人们对良好的绿色人居环境有了更高的向往与要求,建设结构合理、生态服务功能高效的生态化城市,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热潮。而森林城市的建设则是实现生态化城市的关键,它对改善城市自然条件、提高环境质量、优化生态格局、统筹城乡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4年起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的评定程序,越来越多的城市正积极投身于森林城市建设队伍中来。本文以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森林城市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为背景,对鼎城区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与资源概况、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城市建设现状并总结其森林城市建设的潜力;通过对比省级评价指标要求,得出能否成功创森的硬性指标;以森林生态学、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参考,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依据现有的湖南省地方标准《森林城市评价指标》(DB43/T1315-2017)中5大体系28项指标内容,形成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出各项指标权重以及综合评价分值,分析总结出影响鼎城区森林城市建设的关键性指标,并根据硬性指标与关键性指标来确定重点项目建设,以此进行森林城市总体规划。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森林城市理论进行研究,深入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基于研究地城市建设实际情况,分析出其在森林城市建设中的建设潜力,包括市域森林覆盖率有待提高;城市绿地系统有待完善;森林网络连接度不够、树种结构单一且缺乏层次;特色林业产业有待提升;生态旅游及生态文化有待发展等5个方面。(2)通过对比湖南省地方标准《森林城市评价指标》(DB43/T1315-2017)中指标要求,结合鼎城区实际,得出森林城市建设28项指标中,已有11项达到指标要求,10项指标还有待建设,另有7项暂未达标。该7项指标也是鼎城区能否成功创森的硬性指标,分别为:市域森林覆盖率、城镇绿化覆盖率、休闲游憩绿地建设、村庄绿化、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休闲旅游。(3)依照现有的指标体系,构成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森林城市指标体系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每项指标的权重,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得出系统层指标权重城市森林网络B1>城市森林健康B2>城市林业经济B3>城市生态文化B4>城市森林管理B5,权重值分别为:0.3801、0.2881、0.1712、0.1041、0.0565,其中城市森林网络指标最为重要,其次是城市森林健康指标,两者之和约占总体的67%。在28项指标层中共有7项权重值超过0.05,是影响鼎城区森林城市建设的关键性指标。其由高到低依次为:市域森林覆盖率(0.1054)、林产基地(0.1052)、生物多样性保护(0.0991)、营造林面积(0.0933)、树种配置(0.0843)、森林保护(0.0569)、城镇绿化覆盖率(0.0521),其中市域森林覆盖率以及林产基地重要性最为突出。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综合评定,得出总体综合评价分值为VB=3.8410,评价结果为“森林城市建设基础较好”,即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森林城市建设基础较好,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状态。而系统层中城市森林管理评价结果最好,属于Ⅰ级,其余四项评价结果均属于Ⅱ级。按照评分结果对各指标排序,从高到低为城市森林管理VB5=4.1840、城市生态文化VB4=3.8860、城市森林网络VB1=3.8730、城市林业经济VB3=3.8470、城市森林健康 VB,=3.7090。(4)鼎城区应在城市森林网络、城市森林健康两个方面进行重点规划,尤其是城市森林网络建设最为重要。而在城市森林网络中市域森林覆盖率权重值最大,建设紧迫性越强,且目前鼎城区森林覆盖率暂未达标,后续规划中应积极开展生态廊道建设,加强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农田林网的网络建设,增强网络之间的连接度,从而促进生物多样性,同时山体造林绿化、植被恢复也是努力建设的方向。(5)本文森林城市的规划紧扣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硬性指标和关键性指标,以此来确定重点建设内容。以点、线、面布局理念为指导,构建“一心二核、二屏三网、百村千点”的森林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并进行森林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管理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的森林城市专项规划建设,以期为鼎城区森林城市发展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闫蓬勃[3](2019)在《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居民的健康福祉息息相关。而城市树种多样性是维持城市森林稳定性、便于其持续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城市树种多样性的提高虽然可以通过增加绿化中使用的树种数量实现,但实践证明,不当的树种选择不但难以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还可导致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因而充分了解中国城市树种的多样性现状和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种规划方案,合理增加树种多样性,对城市森林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基于文献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257个城市的树种多样性格局,依据提出的树种规划原则,以中国城市中己有树种为对象,规划了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潜在可用的树种,并以北京市为例,展示了该规划在单个城市尺度上的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包括:1.在257个城市中,树木(含灌木和木质藤本)的平均种类丰富度为128±118,树木种类总数为2640,其中近1/5的树种为外来种。在种类组成上,最常见的树种为垂柳(Salix babylonica L.)、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L.)、紫叶李等(Prunus cerasifera f.atropurpurea(Jacq.)Rehd.)。各城市间的树种组成相似度具有纬度变化梯度特征,同一纬度上的城市间树种组成不相似性低。此外,城市树种也存在一定同质化现象,一些树种广泛分布在不同城市中。在城市内部,公园绿地是树种丰富度最高的区域,空闲地的种类丰富度最低。2.根据气候适宜性、城市环境适宜性和种类多样性原则对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适宜树种进行规划,结果为:中国城市中潜在可用的树种数量平均为705±323种;其中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城市潜在可用树种最多,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930±245种,而中温带干旱地区潜在可用的树种最少,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187±105种。3.根据前述规划结果,北京潜在可用的树种为565种,调查发现其中的278种已被使用,进而根据树种属性和土地用途的匹配性原则,对调查中未发现的287个树种进行规划。在最严格规划情境下,排除有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48种和花粉致敏性不确定的197个树种,剩余的无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树种39种加上可用雌株的3种有花粉致敏的树种用于规划。其中可在公园和空闲地中使用42种,商业区中使用14种,居民区中使用13种,单位绿地中使用3种,道路绿地中使用1种。4.总体而言,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与全球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相比差别不大,但与中国自然分布的树木种类多样性相比,仍具较大提升潜力。本研究的树种规划结果显示各城市均具有一批潜在可用的树种,可在经过试种后用于提高各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

刘峥[4](2019)在《“留白增绿”背景下北京“城市森林”的景观绩效评价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自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来,北京大力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留白增绿”,以此优化北京城市格局。在此背景下,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区率先启动了“城市森林”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城市森林”这类新型绿化模式的建设。近年来随着公众对景观品质期望的不断提升,构建科学、规范合理、可量化的高品质景观已成为市场新趋势。城市森林虽有相关的指导文件,但作为北京留白增绿背景下城市建设的新兴事物,尚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及建设策略,因此,本文立足行业发展趋势,引入景观绩效的研究方法对城市森林生态绩效进行评价,以期能够为丰富城市森林的研究手段以及未来建设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文中首先总结了当前北京城市森林的建设落实现状以及城市森林和景观绩效的相关研究,结合相关政策和研究发现城市森林的建设要点是以充分发挥生态功能为核心,因此本文仅讨论城市森林生态绩效方面的内容。其次结合国内外多种景观绩效评价体系及北京适用性原则,搭建了北京城市森林景观绩效—生态绩效评价框架,通过采取案例研究、文献互引、实地调研、主成分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首都功能核心区5个城市森林及1个对照公园绿地运用生态绩效指标分别从建设前后独立评价、专项评价、综合评价三个层面进行了全面对比与分析,论证城市森林是否有达到建设目标,挖掘其建设特征,为北京城市森林在风景园林领域的实践提供一种可量化考核的绩效评估手段。最后以分析结果为基础,提出对城市森林未来建设的优化提升建议,并对文章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不足及未来展望进行了总结。此外由于目前国内外对城市森林的建设和理解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对象仅限于自2017年起在北京“留白增绿”政策背景下建设的“城市森林”类型,并以此为基点展开探索与研究。

郑会玲[5](2019)在《浅论我国城市林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污染已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头等大事。雾霾、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起居,危害了居民的身心健康,降低了生活质量标准。建设良好的生态林业城市,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既保障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享受生活,享受健康的权利。着重从城市林业的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生态林业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赵正[6](2018)在《基于市民视角的北京城市森林功能评价及完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一世纪被誉为“城市世纪”,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居民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不断提升,各级政府也给予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更高的定位。特别是在城镇化发展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目标和规划相继出台的背景下,实现城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和现代城市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城市森林在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当前市民不断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与城市森林提供生态环境服务的能力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矛盾,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当前城市森林的各项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如何通过提高城市森林的功能水平来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满足市民的生态环境需求,成为了一个客观存在并且非常重要的问题。与此同时,市民视角下的城市森林功能的概念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市民主体的反馈和判断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基础性的分析视角,市民的感知、利用行为及偏好需求等都属于城市森林功能研究的范畴。在新的城市发展需要下,相关研究也在努力将研究视野从偏重于“物”转向重视于“人”,研究对象已经从宏观的城市发展分析转向微观的市民主体分析,研究成果的服务对象也已经从偏重于政府机构与企业转向关注市民个体。基于此,本研究从市民视角出发对北京城市森林的功能进行科学评价及分析,并据此提出完善城市森林功能的对策建议。在相关研究课题的支持下,本研究选择了北京市的六个主城区(即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和海淀区)作为研究区域,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进行了连续三年的市民问卷调查,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975份。在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及资料的基础上,本研究按照研究思路及内容确定相应的研究方法,并重点研究以下内容:(1)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北京市实际情况提炼出四个典型的城市森林功能类型,采用熵值法对各项功能的重要性进行讨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项功能的总体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就不同市民特征下各项功能的差异性进行探讨;(2)就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市民多维感知情况进行分析,采用语义差别法就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要素的感知评价及差异进行进一步探讨;(3)就市民对城市森林的利用方式、程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法探究市民感知价值对其意愿的中介影响机理,以及市民意愿向实际行为转换的内在机理;(4)就市民的城市森林功能偏好及需求进行分析,分别采用条件价值评价法、选择实验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就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总体偏好需求、属性偏好需求和格局偏好需求进行分析;(5)对现行城市森林相关法律、政策及制度进行系统梳理,采用似不相关回归方法,基于市民在现有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政策中的感知及参与行为,对城市森林功能的政策影响情况进行分析;(6)根据本研究的结论,从调整、完善、创新、保障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城市森林功能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就城市森林的功能水平而言,北京城市森林功能的发挥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尤其是教育文化功能水平相对较低。基于此,需要一方面调整城市森林资源结构和发展方式,缓解人口稠密的市区对城市森林功能发挥造成的压力,另一方面突出北京城市森林功能的特点,提升诸如教育文化功能等城市森林功能的水平。第二,就城市森林功能的市民多维感知而言,北京城市森林功能的市民感知主要集中于锻炼身体和休憩娱乐等方面,而违规触摸和践踏草坪等负面感知也普遍存在。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要素的感知主要体现在安全感高、布局有序和色调明朗等方面,且对城市森林的空间感、有序性和绿化设施等的感知最为深刻。市民感知也因性别、年龄和学历层次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性,城市森林功能的完善需要对上述情况加以重视。第三,就城市森林功能的市民利用而言,北京城市森林的市民利用方式逐步多样化、可达性逐步增较强,但使用频率不高,市民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此外,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积极感知判断可以提升其行动意愿,但市民意愿向实际行为转换的幅度还不够高。下一步需要做好城市森林功能相关的宣教和普及工作,使之明确城市森林的多重功能及其作用机理、目的,进而提升市民意愿,增进城市森林功能的发挥。第四,就城市森林功能的市民偏好需求而言,需要从市民偏好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来规划城市森林功能结构、创新城市森林功能内容。比如,以实现城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耦合为目标进行城市森林建设,在保证城市森林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地纳入自然元素;又如,建立一种“外在自然、内在现代”的城市森林布局形式以满足市民需求、促使城市森林功能更好地发挥。第五,就城市森林相关的政策而言,我国国家和地方颁布的与城市森林相关的法律及政策都为北京城市森林功能的完善提供了有利支持,相关政策也会通过市民感知和利用情况对其功能的发挥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未来需要继续完善现有的政策及制度体系,重点关注城市森林在管理、公众参与及监督、违法责任及惩处等方面的问题。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市民视角出发对城市森林的功能进行科学评价和系统性分析,为相关问题的探讨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同时也是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环境公共物品理论以及公众参与理论进行实证性的研究和探索;同时,本研究将一般性分析方法与基于实证分析的统计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相结合,丰富了已有研究的实证分析环节,增强了研究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另一方面,本研究从市民视角出发对北京城市森林功能进行科学评价分析,提出了促进城市森林功能完善的对策建议,迎合了当前北京市和区域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也为国内其他城市和区域的城市森林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林文昌[7](2018)在《肇庆市城市林业建设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林业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北美,以美国为首的城市林业代表世界林业的前进发展方向,而后“近自然林业”思想的快速发展,国外在人少地多的优势下,加上强大的经济后盾,近四五十年城市林业的发展、科研、教学得到巨大的进步。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系列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口激增、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热岛效应等,在如此背景下,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已变得尤为重要,“城市林业”也越来越受重视。“国家森林城市”的开展,对传播城市森林理念、提升城市林业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起到重要作用,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本文以肇庆市城市林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城市林业相关理论知识、肇庆市林业基本情况多方位进行阐述。通过文献研究、统计分析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对肇庆市城区绿化覆盖率、城区人均公园绿地、城区乔木种植、城区街道绿化状况、城区地面停车场绿化、森林健康建设的基本思路、森林结构特征、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市域生态廊道、区域绿道、市域水岸绿化、市域村屯农田林网建设情况、森林公园建设情况和森林康养等14项数据分析研究出肇庆市城市森林网络建设情况、肇庆市城市森林健康情况、肇庆市城市特色景观生态林带建设情况和肇庆市森林公园和森林康养情况。依照城市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遵循城市林业三大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本原则,建立肇庆市城市林业效益指标体系,收集数据和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出肇庆市城市林业总效益为1022.94亿元,2016年肇庆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肇庆市城市林业彰显出它独有的特色。通过与专家咨询面谈,深层次的交流肇庆市城市林业建设发展主要障碍,特别是森林资源、城市发展、体制制度、经营管理等方面制约,统计分析专家的观点和意见,结合肇庆市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提出对策,促进肇庆市城市林业健康发展。

曹安[8](2018)在《城市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雅玛里克山为例》文中提出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要提供更多生态产品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活环境的需要。林业承担着多种战略任务,其可持续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尤为重要。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以构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城市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主要目的。第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林业和社会林业的相关概念及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城市社会林业的概念;第二,建立了以逻辑模型为原型的城市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框架,在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包含3个维度共25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打破了前人侧重研究林业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局面,转而从林业所需的生产资料投入、带来的产出、产生的效果三个维度进行指标体系构建;第三,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国家或行业标准,确定了指标参考标准;第四,结合指标参考标准,运用可拓学方法,对乌鲁木齐市雅玛里克的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实证,探究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以期能够将其普及推广。通过对雅玛里克山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得出雅玛里克山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弱可持续发展阶段,且各子维度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显着。具体表现为:投入维度处于非可持续发展阶段,产出维度处于强可持续发展阶段,效果维度处于弱可持续发展阶段。投入维度中,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和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管理人员受教育程度高、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结构合理、人均管理面积少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产出维度中,树种结构和龄级结构不合理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水源充足、森林健康程度和覆盖率高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效果维度中,固碳能力低、林业产值和非林业产值不足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就业人数多、民众支持度高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

李方正[9](2018)在《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和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由城市绿地、农田、林地和湿地及水域构成的绿色空间对于保障北京市中心城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宜人、居住舒适,进而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北京市中心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着绿色空间发展,其绿色空间格局发生着巨大变化,通过对实际建设后的绿色空间的变化监测,理清其演变机制,提出绿色空间优化格局,通过多种情景对绿色空间未来发展进行模拟预测对于提升绿色空间状况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具有必要性和代表性,同时这对于指导绿地系统规划方案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以北京市中心城为研究对象,选择1992-2016年间1992年、2000年、2008年和2016年4个重要节点,对其遥感影像进行解译,通过计算北京中心城绿色空间面积和景观格局指数探究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变化;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结合定性讨论,探究社会经济、自然和政策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的空间差异性,理清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以功能为导向,生态安全、游憩需求和文化保护为目标,提出绿色空间面积和空间组合优化的形式-绿色空间理想格局。进而以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为基础,耦合模拟绿色空间面积增长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和空间增长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中心城绿色空间的面积变化和空间变化;结合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目标,提出多种绿色空间发展的模式进行情景模拟,寻求实现绿色空间优化格局的宏观社会经济策略、空间分配和政策实施建议。研究主要创新性体现在多源数据理清绿色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及作用力强弱、引入面积和空间模拟模型,辅助绿色空间优化格局实现方面。研究表明:(1)从绿色空间面积变化看,研究期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出现了“三减一增”的现象,即是耕地、林地和湿地及水域面积减少,草地面积增加,24年内绿色空间大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呈现大面积圈层减少,林地面积呈现局部波动式点状增加,草地面积呈现少量稳定增加,湿地及水域面积出现降低。中心城用地间的转换主要集中在了:耕地向建设用地、林地的转换,林地和草地向建设用地的转换上。从空间上看,耕地向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四环路外,林地向建设用地更多分布在中心城北部,草地向建设用地更多分布在三环路和四环路之间,绿色空间转入主要分布在四环路到五环路之间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点状空间上。(2)研究期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具有差异性:绿色空间整体呈现破碎化和异质化趋势。其中耕地逐渐破碎,湿地及水域呈现形态简单化,林地和草地斑块逐渐连片分布,破碎度降低、连接度指数也逐渐提升。从空间上看四环路以外的边缘区域成为破碎化倾向最明显的区域。(3)研究首先探讨社会经济因素对于北京市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发现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显着。建设用地蔓延是影响耕地圈层减少的最大因素,常住人口增加的需求是林地增加的核心动因,产业结构调整是林草面积增加的重要内因。从绿色空间的景观格局看,地区总产值和常住人口数量对绿色空间破碎化具有显着影响,城市蔓延与绿色空间多样性水平高度负相关,第二产业占比与绿色空间连接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社会经济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四环外、东酒仙桥、西苑和清河边缘集团成为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指数演变影响最大的区域。(4)研究还探讨自然因素对于北京市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发现自然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起到一定限制作用,其作用相对是静态的。从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的空间差异看,高程对中心城西北地势较高区域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起到限制作用。(5)规划和政府决策机制对绿色空间空间结构形成具有积极指导作用。在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下,中心城第一道绿化隔离带绿环、平原造林面域空间等都初具规模。研究分析了绿地规划建设对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发现大型绿地规划建设对中心城局部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起到极其明显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点状绿色空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未使得奥林匹克公园区域景观格局得到有效优化。线性绿色空间西郊三山五园绿道的建设对三山五园区域绿色空间景观斑块完整性、连接性和多样性上得到一定优化。面状绿色空间中心城东部平原造林工程的实施明显减缓了绿色空间面积的流失过程。(6)研究提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作为绿色空间优化格局的形式,以生态安全维护、游憩需求和文化遗产保护为目标,选取了高程与坡度等级、水域缓冲区、植被覆盖、农田、水土流失敏感性、地质灾害、绿色空间可达性、绿色空间500m服务半径覆盖人口密度、绿色空间使用频率与文化遗产10项指标构建绿色空间优化的高-中-低理想格局。结果表明:生态安全格局敏感性极高、较高、高和一般高的区域分别占中心城面积3.96%、7.51%、18.66%和69.70%。而游憩需求极高和较高的区域面积分别1307.87hm2和1669.76hm2,多为现状游憩资源。文化保护格局主要考虑了中心城文化遗产及其缓冲区的分布。将多因子仅叠加,获得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发现中心城绿色空间底线格局面积1630.52hm2,,满意安全格局面积20454.07hm2,理想格局面积40678.02hm2,占中心城总面积37.34%。随后对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判定空间联系,包括生态-游憩源地和源间连接-廊道。其中中心城关键生态源主要分布在中心城西北区域和东部,中心城关键游憩源分布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及周边,以及西北郊部分历史名园。通过最小积累阻力分析,形成了 51条潜在廊道和28条现状廊道构成的生态廊道系统。还通过使用频率高、风景优美的线性廊道连接游憩需求高的游憩源地,进行游憩廊道构建,最终形成19条联系游憩源地的游憩廊道。(7)最后结合系统动力学模型自上而下的数量模拟优势和元胞自动机自下而上的空间模拟优势,对中心城绿色空间进行模拟预测,提出3种情景,模拟在绿色空间高、中、低理想格局下的中心城绿色空间时空变化,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的实现提供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策略和空间优化策略。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若北京市中心城继续保持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绿色空间总体面积继续减少,但可以实现绿色空间低理想格局的面积需求。若实现情景1,当北京市中心城人口在第19个步长为929万,GDP保持平均6.1%的增长率时,可实现绿色空间中理想格局的绿色空间面积需求。若实现情景2,当北京市中心城人口在第19个步长减少到859万,GDP平均增长率降低到4.9%时,可实现绿色空间高理想格局的绿色空间面积需求。元胞自动机对北京市中心城2035年绿色空间的模拟结果表明,当对照情景继续保持现有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时,2035年大量耕地被建设用地占用。当情景1模拟绿色空间中理想格局,绿色空间的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边缘密度都高于对照情景和情景1。当情景2模拟绿色空间高理想格局,到2035年各类用地最明显的变化是建设用地面积出现降低,林地、草地和湿地及水域出现增加趋势。绿色空间破碎度明显下降,而绿色空间连接度和多样性指数也明显提升,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空间明显得到优化。研究通过规划政策老城遗址公园环、一道城市公园环、二道郊野公园环、楔形绿廊、南北中轴生态空间和小微绿地的规划政策建议促进关键生态、游憩空间和廊道的建设。最后,研究以北京市中心城“留白增绿”的实践为例,通过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指导其实施与落地,促进本研究的实践应用。

李睿[10](2018)在《森林城市规划研究 ——以辽阳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渐渐失去了平衡。研究表明,建设森林城市能较好地处理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持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开展城市林业规划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林业建设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分析,优化现有的森林格局,探索使城市林业更好的服务于生态环境的方式,并归纳总结出一套完整科学的城市林业规划方法理论来指导森林城市的建设,促进城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文以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景观生态学、植物造景学等多个学科理论为指导,采用基础调查与查阅文献的方法、SWOT分析法结合3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理论的普遍性与实践的特殊性相结合,根据辽宁省辽阳市的自然状况、地域特点、森林城市建设现状及其发展需求等,针对辽阳市创建森林城市中遇到具体问题提出实际的解决方案,对辽阳市域范围内城市林业的配置、景观结构的布局进行规划,研究城市林业规划的方法、步骤、布局依据及森林功能效益的落实与应用,为其他即将建设森林城市的现代城市提供借鉴和指导。经过研究得知,城市林业规划应注重考虑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高度可行性等原则,配置植物及生态工程规划时要充分结合生态多样性、景观异质性等多学科理论,协调城市森林内部的关系。在辽阳市森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中,为辽宁省辽阳市规划了“一主三副,一轴两环,一带三区,三网多点”的城市森林总体布局和“一带一屏,两环四区”的中心城区布局并根据指标规划了生态、生态产业、生态文化和支撑保障体系的工程。同时,规划研究中发现,建设森林城市不光需要林业工作者的努力,还需要政府、居民的大力支持,来满足在资金投入、城市林业管理的方面的需求。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公众的生态意识,提高公众的创森参与度,发挥城市森林更大的效益。

二、关于城市林业几个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城市林业几个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林业发展与城市生态建设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城市和城市林业概述
    1.1 生态城市和城市林业的内涵和特点
    1.2 建设生态城市、发展城市林业的作用
2 城市林业思维对生态城市的影响
3 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我国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3.1.1 城市林业建设体系不完善
        3.1.2 城市林业建设管理水平滞后
        3.1.3 城市林业建设社会认可度不高
    3.2 我国林业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3.2.1 完善我国林业建设体系
        3.2.2 提高林业建设资金和技术投入
        3.2.3 倡导绿色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文明理念
4 结论与展望

(2)常德鼎城区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指标权重分析与专项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国家政策背景
        1.1.2 湖南省政策背景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森林城市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森林城市研究概况
        1.2.2 国内森林城市研究概况
    1.3 基础理论
        1.3.1 森林生态学理论
        1.3.2 城市规划理论
        1.3.3 系统工程理论
        1.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对比分析法
        2.2.2 层次分析法
        2.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2.3 数据来源
    2.4 技术路线
3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环境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貌形态
        3.1.3 母质母岩及土壤特征
        3.1.4 气候特征
        3.1.5 水文特征
    3.2 社会经济情况
        3.2.1 行政区划及人口概况
        3.2.2 社会经济概况
        3.2.3 交通条件
    3.3 自然资源状况
        3.3.1 森林资源
        3.3.2 湿地资源
        3.3.3 旅游资源
    3.4 生态环境质量概况
        3.4.1 水环境质量
        3.4.2 大气环境质量
        3.4.3 声环境质量
        3.4.4 土壤污染防治
    3.5 森林城市建设现状与潜力分析
        3.5.1 建设现状
        3.5.2 建设潜力
        3.5.3 与省级森林城市指标对比分析
4 鼎城区森林城市总体规划研究
    4.1 规划思想
    4.2 规划原则
    4.3 规划范围和期限
    4.4 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4.5 指标权重的计算
        4.5.1 基本步骤
        4.5.2 结果分析
    4.6 综合评价
        4.6.1 基本步骤
        4.6.2 专家评价统计
        4.6.3 模糊评价矩阵
        4.6.4 综合评价与分析
    4.7 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思路
        4.7.1 规划目标
        4.7.2 规划布局
5 鼎城区森林城市建设专项规划
    5.1 森林生态体系
        5.1.1 城乡绿色人居环境建设
        5.1.2 郊野公园建设
        5.1.3 绿色多彩廊道建设
        5.1.4 生态安全与绿色屏障建设
        5.1.5 树种选择与配置建设
        5.1.6 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
        5.1.7 森林防控建设
    5.2 林业产业体系
    5.3 生态文化体系
    5.4 管理保障体系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册
附录B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森林城市指标权重专家咨询表
附录C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森林城市综合评价咨询表
致谢

(3)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城市森林的功能
    1.2 城市树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1.3 城市森林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1.4 城市绿化中树种规划方法研究现状
    1.5 现有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技术路线
3 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
    3.1 研究区域与方法
        3.1.1 研究区域
        3.1.2 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中国城市树种种类丰富度
        3.2.2 城市不同土地利用上的树种丰富度
        3.2.3 中国城市树种组成的合理性分析
        3.2.4 与自然分布的树种多样性对比
        3.2.5 城市间树木种类组成相似度及影响因素
    3.3 小结
4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研究
    4.1 研究区域与方法
        4.1.1 研究区域
        4.1.2 树种规划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自然干扰对树种的影响结果
        4.2.2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结果
    4.3 小结
5 城市树种规划——以北京为例
    5.1 研究区域与方法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北京城市树种现状
        5.2.2 北京城市潜在可用树种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中国城市绿化树种调查文献目录
    附录B 北京城市树种多样性调查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留白增绿”背景下北京“城市森林”的景观绩效评价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政策背景
        1.1.2. 循证设计科学发展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概念界定
        1.3.1. “留白增绿”背景下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森林”
        1.3.2. 景观绩效
    1.4. 北京“城市森林”建设落实现状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1.5.1. 国内外“城市森林”研究进展
        1.5.2. 国内外景观绩效研究进展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内容
        2.1.1. 北京“城市森林”景观绩效——生态绩效框架构建
        2.1.2. 北京“城市森林”景观绩效——生态绩效调研分析
        2.1.3. 北京“城市森林”优化提升建议
    2.2. 调研时间与对象
        2.2.1. 调研时间
        2.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创新点
    2.5. 研究技术路线
3. 北京“城市森林”景观绩效——生态绩效框架构建
    3.1. 框架构建步骤
        3.1.1. 案例研究
        3.1.2. 体系补充
        3.1.3. 评价方法
    3.2. 指标与评价方法遴选原则
    3.3. 适用于北京的生态绩效指标集
    3.4. 北京“城市森林”景观绩效—生态绩效评价框架
        3.4.1. 选取北京“城市森林”景观绩效—生态绩效评价指标
        3.4.2. 指标阐述
4. 北京“城市森林”生态绩效调研分析
    4.1. 评价流程与数据采集
        4.1.1. 评价流程
        4.1.2. 数据采集
    4.2. 独立评价
        4.2.1. 广阳谷“城市森林”
        4.2.2. 新街口“城市森林”
        4.2.3. 新中街“城市森林”
        4.2.4. 常乐坊“城市森林”
        4.2.5. 逸清园“城市森林”
    4.3. 专项评价
        4.3.1. 北京“城市森林”专项对比评价
        4.3.2. 同尺度北京“城市森林”与传统公园绿地差异化分析
    4.4. 综合评价
        4.4.1. 方法选择
        4.4.2. 方法步骤
        4.4.3. 研究对象综合得分
5. 北京“城市森林”生态建设优化建议
    5.1. 水体
        5.1.1. 借鉴补充及存在问题
        5.1.2. 优化建议
    5.2. 栖息地
        5.2.1. 借鉴补充及存在问题
        5.2.2. 优化建议
    5.3. 碳、能源与空气质量
        5.3.1. 借鉴补充及存在问题
        5.3.2. 优化建议
    5.4. 材料运用
        5.4.1. 借鉴补充及存在问题
        5.4.2. 优化建议
6. 结论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浅论我国城市林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城市林业的发展
    1.1 城市林业的定义
    1.2 城市林业的发展渊源
    1.3 我国城市林业发展的现状
2 我国城市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林业的重视度不够
    2.2 城市林业投入资金不足
    2.3 城市林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还不能适应其发展需要
    2.4 城市林业缺乏合理化的规划种植
3 城市林业发展的对策
    3.1 科学合理搞好城市林业建设的总体规划
    3.2 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城市特点的树种
    3.3 树立城市林业的主体地位
    3.4 建立健全城市林业法律体系
    3.5 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
4 结语

(6)基于市民视角的北京城市森林功能评价及完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研究理论
        2.1.1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2.1.2 环境公共物品理论
        2.1.3 公众参与理论
    2.2 基本概念
        2.2.1 城市森林
        2.2.2 城市森林功能
        2.2.3 城市居民
    2.3 文献综述
        2.3.1 城市森林功能的分类及评价研究综述
        2.3.2 城市森林功能的市民感知行为研究综述
        2.3.3 城市森林功能的相关政策研究综述
        2.3.4 文献研究评述
3 研究区域和样本概况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社会经济概况
        3.1.2 城市森林概况
    3.2 调查研究方式
        3.2.1 调研区域选择
        3.2.2 调查问卷设计
        3.2.3 调查方式设计
    3.3 调查数据概况
        3.3.1 数据收集情况
        3.3.2 样本描述统计
4 市民视角下城市森林功能的分类及评价
    4.1 城市森林功能的类型划分
        4.1.1 城市森林的功能体系
        4.1.2 市民视角下北京城市森林功能的分类
    4.2 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重要性评价
        4.2.1 熵值模型设计
        4.2.2 熵值法权重计算结果分析
    4.3 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综合评价
        4.3.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设计
        4.3.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3.3 差异性评价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北京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多维感知分析
    5.1 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感知概况
        5.1.1 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总体性感知
        5.1.2 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正负面感知
    5.2 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要素的感知评价
        5.2.1 语义差别模型(SD)设计
        5.2.2 城市森林功能要素的总体感知评价
        5.2.3 城市森林功能要素的感知差异分析
    5.3 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感知差异分析
        5.3.1 基于不同城市森林类型的感知评价
        5.3.2 基于不同市民群体的感知评价
        5.3.3 市民感知与市民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北京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利用分析
    6.1 市民利用的基本情况
        6.1.1 市民利用的方式及程度
        6.1.2 市民利用的差异性分析
        6.1.3 市民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6.2 市民利用的意愿分析
        6.2.1 结构方程模型(SEM)简介
        6.2.2 基于CBT的结构方程模型设计
        6.2.3 SEM模型检验及计算结果分析
    6.3 市民利用的行为分析
        6.3.1 基于TPB的结构方程模型设计
        6.3.2 SEM模型检验及计算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北京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偏好及需求分析
    7.1 市民的总体偏好及需求分析
        7.1.1 改进的条件价值评价法(CVM)设计
        7.1.2 市民偏好及需求的概率分析
        7.1.3 市民偏好及需求的数量分析
    7.2 市民的属性偏好及需求分析
        7.2.1 选择实验模型(CEM)设计
        7.2.2 城市森林功能的单项属性需求分析
        7.2.3 城市森林功能的属性组合需求分析
    7.3 市民的格局偏好及需求分析
        7.3.1 多元LOGIT选择模型设计
        7.3.2 多元LOGIT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市民视角下北京城市森林功能的政策影响分析
    8.1 城市森林现行相关政策讨论
        8.1.1 国家层面的城市森林相关政策
        8.1.2 北京市的城市森林相关政策
    8.2 城市森林功能的政策影响分析
        8.2.1 似不相关回归模型(SUR)设计
        8.2.2 城市森林总体功能的政策影响分析
        8.2.3 城市森林各类功能的政策影响分析
    8.3 本章小结
9 市民视角下北京城市森林功能的完善对策分析
    9.1 市民视角下城市森林功能的评价结果
        9.1.1 城市森林功能的发挥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9.1.2 城市森林功能在市民多维感知方面存在差异性
        9.1.3 城市森林功能在市民利用方面存在内在关联性
        9.1.4 城市森林功能因市民偏好需求体现出新的特点
        9.1.5 城市森林相关政策存在完善和提升空间
    9.2 市民视角下城市森林功能的完善对策
        9.2.1 城市森林功能的调整对策
        9.2.2 城市森林功能的改善对策
        9.2.3 城市森林功能的创新对策
        9.2.4 城市森林功能的保障对策
    9.3 本章小结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创新点
    10.3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北京城市森林功能评价及完善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肇庆市城市林业建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城市林业的发展现状
    1.1 国外城市林业发展现状
    1.2 国内城市林业发展现状
    1.3 广东省城市林业发展现状
2 研究地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肇庆市概况
        2.1.1 肇庆市地理状况
        2.1.2 肇庆市社会经济状况
        2.1.3 肇庆市城市发展状况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3 研究方法
    2.4 主要研究内容
    2.5 研究技术路线
3 肇庆市城市森林网络建设
    3.1 城区绿化覆盖
    3.2 城区人均公园绿地
    3.3 城区乔木种植
    3.4 城区街道绿化况
    3.5 城区地面停车场绿化
4 肇庆市城市森林健康管理
    4.1 森林健康建设的基本思路
    4.2 森林结构特征
    4.3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
5 肇庆市城市特色景观生态林带建设
    5.1 市域生态廊道
    5.2 区域绿道
    5.3 市域水岸绿化
    5.4 市域村屯农田林网
6 肇庆市森林公园建设与森林康养
    6.1 肇庆市森林、湿地公园建设情况
    6.2 肇庆市的森林康养
7 肇庆市城市林业效益评价
    7.1 城市林业效益评价方法
    7.2 城市林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7.3 城市林业效益评价
        7.3.1 经济效益
        7.3.2 社会效益
        7.3.3 生态效益
        7.3.4 肇庆市城市林业总效益
8 主要结论和发展对策
    8.1 主要结论
    8.2 肇庆市城市林业发展障碍
        8.2.1 森林资源制约
        8.2.2 城市发展制约
        8.2.3 体制制度制约
        8.2.4 经验管理制约
    8.3 肇庆市城市林业发展对策
    8.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8)城市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雅玛里克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市林业
        2.1.2 社会林业
        2.1.3 城市社会林业
    2.2 理论依据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3.3 研究述评
第3章 城市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方法选择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基于“流程逻辑”的评价框架构建
        3.1.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1.3 指标的筛选
        3.1.4 指标内涵及参考标准确定
    3.2 评价方法选择
        3.2.1 可拓学简介
        3.2.2 可拓理论
        3.2.3 可拓模型构建
    3.3 城市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标准的确定
第4章 城市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实证
    4.1 雅玛里克山及其林业发展概况
        4.1.1 林业建设条件
        4.1.2 林业建设历程
        4.1.3 林业建设现状
    4.2 雅玛里克山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4.2.1 数据收集
        4.2.2 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4.2.3 确定经典域物元、节域物元、待评价物元
        4.2.4 确定指标权重
        4.2.5 计算关联函数
    4.3 评价结果分析
        4.3.1 综合维度
        4.3.2 投入维度
        4.3.3 产出维度
        4.3.4 效果维度
第5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9)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对象与时间节点
        1.3.1 北京市中心城
        1.3.2 绿色空间
        1.3.2.1 绿色空间的定义
        1.3.2.2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
        1.3.3 绿色空间格局
        1.3.4 研究时间节点的确定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绿色空间研究热点问题
        1.4.1.1 绿色空间格局研究
        1.4.1.2 绿色空间服务功能研究
        1.4.1.3 重要绿色空间规划实践研究
        1.4.2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相关研究进展
        1.4.2.1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
        1.4.2.2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方法进展
        1.4.2.3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驱动机制的因素分类
        1.4.2.4 北京市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1.4.3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研究进展
        1.4.3.1 空间格局优化的概念
        1.4.3.2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方法
        1.4.4 基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土地面积和空间模拟预测相关研究进展
        1.4.4.1 土地模拟预测
        1.4.4.2 土地模拟预测的研究领域
        1.4.4.3 土地模拟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4.5 研究进展评述
    1.5 研究内容
        1.5.1 发现问题-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
        1.5.2 问题机制-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
        1.5.3 优化目标-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
        1.5.4 解决问题-提出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1.5.5 实践应用-北京市五环内“留白增绿”的实践应用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框架
    2.1 研究数据
        2.1.1 遥感数据
        2.1.1.1 遥感数据来源及处理软件
        2.1.1.2 遥感数据校正和融合
        2.1.1.3 遥感解译标志
        2.1.1.4 遥感信息解译
        2.1.1.5 遥感精度检验
        2.1.2.6 遥感制图
        2.1.2 社会经济数据
        2.1.3 自然数据
        2.1.3.1 天气气象数据
        2.1.3.2 土壤数据
        2.1.3.3 地形数据
    2.2 研究方法
        2.2.1 绿色空间的面积演变分析-动态度计算
        2.2.2 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转移矩阵模型
        2.2.3 绿色空间的空间结构演变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2.2.3.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2.2.3.2 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方式及其意义
        2.2.4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2.2.4.1 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2.2.4.2 方法原理
        2.2.4.3 建模步骤
        2.2.4.4 结果的有效应检验
        2.2.5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2.2.5.1 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2.2.5.2 方法原理
        2.2.5.3 加权权重的计算方式
        2.2.5.4 回归结果的有效应检验
        2.2.6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最小积累阻力模型
        2.2.6.1 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的方法
        2.2.6.2 最小积累阻力模型
        2.2.7 绿色空间的面积模拟预测分析-系统动力学模型
        2.2.7.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2.2.7.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模步骤
        2.2.8 绿色空间的空间模拟预测分析-元胞自动机模型
        2.2.8.1 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基本构成
        2.2.8.2 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建模步骤
3 研究区域概述
    3.1 研究区域自然与社会概况
        3.1.1 气候概述
        3.1.2 地形地貌
        3.1.3 水文
        3.1.4 植被
        3.1.5 经济发展概述
    3.2 历史概述—西周以来的北京市山水格局与绿色空间变迁
        3.2.1 概述
        3.2.1.1 北平湾
        3.2.1.2 自然水系
        3.2.2 西周至唐-地理条件决定的城市景观营建
        3.2.2.1 地理条件决定的城市兴起
        3.2.2.2 围绕农业灌溉的水利初兴
        3.2.2.3 与自然山水相依的景观格局
        3.2.3 辽金元-基于人工水利建设的城市景观发展
        3.2.3.1 人工干预下的漕运开发
        3.2.3.2 城市与宫苑的营建
        3.2.4 明-集中于城市内部的景观建设
        3.2.4.1 城池与宫苑建设
        3.2.4.2 水源及水系的改变
        3.2.4.3 运河的衰落
        3.2.4.4 园林与风景区的建设
        3.2.5 清-水利工程的西移与其带动下的景观建设
        3.2.5.1 清代水利工程
        3.2.5.2 京西稻与农田灌溉
        3.2.5.3 集中于京西郊的园林建设
        3.2.6 民国时期与建国初期-城市景观建设的停滞与新生
        3.2.6.1 公园开放运动
        3.2.6.2 民国初期的行道树种植风潮
        3.2.6.3 城市规划的探索
        3.2.6.4 “大地园林化”的狂热建设期
        3.2.6.5 “文革”期间的绿化破坏
        3.2.6.6 绿色空间规划的规范化及发展
4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分析
    4.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的面积演变分析
        4.1.1 绿色空间的面积组成对比分析
        4.1.2 不同类型的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分析
    4.2 北京市中心城不同时期绿色空间的转换分析
        4.2.1 1992年-2000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4.2.2 2000年-2008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4.2.3 2008年-2016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4.2.4 1992年-2016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4.3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演变分析
        4.3.1 绿色空间单元特征的时空演变分析
        4.3.1.1 斑块数量(NP)
        4.3.1.2 斑块类型面积(CA)
        4.3.1.3 平均斑块面积(MPS)
        4.3.1.4 斑块类型面积百分比(PLAND)
        4.3.2 绿色空间破碎化的时空演变分析
        4.3.2.1 斑块密度(PD)
        4.3.2.2 最大斑块指数(LPI)
        4.3.2.3 景观形状指数(LSI)
        4.3.2.4 边缘密度(ED)
        4.3.3 绿色空间连接度的时空演变分析
        4.3.4 绿色空间多样性的时空演变分析
    4.4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演变中的问题
        4.4.1 绿色空间面积严重萎缩、关键绿地空间流失
        4.4.2 绿地绿色空间“大空间少而孤立、小空间分散,连接性不佳”
        4.4.3 绿色空间综合功能尚未达到市民需求
    4.5 本章小结
        4.5.1 各类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呈现“三减一增”
        4.5.1.1 耕地面积呈现大面积圈层减少
        4.5.1.2 林地面积呈现局部波动式点状增加
        4.5.1.3 草地面积呈现少量稳定增加
        4.5.1.4 湿地及水域面积出现降低
        4.5.2 各类绿色空间面积转换趋势明显
        4.5.2.1 耕地面积多转向建设用地、林地
        4.5.2.2 草地面积转自耕地、建设用地
        4.5.3 绿色空间整体景观格局呈现破碎化和异质化趋势
        4.5.3.1 耕地呈现破碎化、湿地及水域呈现形态简单化
        4.5.3.2 林地、草地呈现连片化和完整化
5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社会经济因素
    5.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因子选择
        5.1.1 驱动因子的选择原则
        5.1.1.1 因子的代表性
        5.1.1.2 数据的可获取性
        5.1.1.3 因子间的独立性
        5.1.2 驱动因子的分类
    5.2 社会经济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5.2.1 社会经济因素对各类型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5.2.1.1 社会经济对耕地面积的影响
        5.2.1.2 社会经济对林地面积的影响
        5.2.1.3 社会经济对草地面积的影响
        5.2.1.4 社会经济对湿地及水域面积的影响
        5.2.2 社会经济因素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5.2.2.1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总体斑块面积的影响
        5.2.2.2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破碎化的影响
        5.2.2.3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多样性的影响
        5.2.2.4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连接度的影响
    5.3 社会经济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分析
        5.3.1 社会经济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回归结果
        5.3.2 社会经济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5.3.2.1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面积影响的空间差异
        5.3.2.2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破碎化影响的空间差异
        5.3.2.3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连接度影响的空间差异
        5.3.2.4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多样性影响的空间差异
    5.4 本章小结
        5.4.1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显着
        5.4.1.1 城市蔓延导致耕地圈层减少
        5.4.1.2 人口聚集促进林地面积增加
        5.4.1.3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林草面积演变
        5.4.2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影响空间差异明显
        5.4.2.1 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加速绿色空间破碎化
        5.4.2.2 城市蔓延与绿色空间多样性水平高度负相关
        5.4.2.3 二产发展减弱绿色空间连接度水平
        5.4.2.4 社会经济发展显着作用于边缘集团
        5.4.2.5 研究期末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典型商圈绿色空间面积、多样性水平增加
6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自然因素
    6.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自然驱动因子
    6.2 自然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6.2.1 自然因素对各类型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6.2.1.1 自然因素对耕地面积的影响
        6.2.1.2 自然因素对林地面积的影响
        6.2.1.3 自然因素对草地面积的影响
        6.2.1.4 自然因素对湿地及水域面积的影响
        6.2.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6.2.2.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总体斑块面积的影响
        6.2.2.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破碎化的影响
        6.2.2.3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连接度的影响
        6.2.2.4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多样性的影响
    6.3 自然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分析
        6.3.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回归结果
        6.3.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6.3.2.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面积影响的空间差异
        6.3.2.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破碎化影响的空间差异
        6.3.2.3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连接度影响的空间差异
        6.3.2.4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多样性影响的空间差异
    6.4 本章小结
        6.4.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不显着
        6.4.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起到限制作用
7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政策因素
    7.1 绿色空间相关规划、政策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7.1.1 绿色空间规划对绿色空间演变的影响
        7.1.2 绿色空间相关政策对绿色空间演变的影响
    7.2 园林规划设计建设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分析
        7.2.1 点状空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7.2.1.1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背景
        7.2.1.2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建设概述
        7.2.1.3 奥林匹克公园的主要景观类型变化分析
        7.2.1.4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对奥林匹克公园区域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7.2.1.5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对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7.2.2 线性空间-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
        7.2.2.1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建设背景
        7.2.2.2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规划建设概述
        7.2.2.3 西北郊三山五园区域的主要景观类型变化分析
        7.2.2.4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对三山五园区域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7.2.2.5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对北京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7.2.3 面状空间-百万亩造林
        7.2.3.1 平原造林建设背景
        7.2.3.2 平原造林规划建设概述
        7.2.3.3 中心城平原造林区域的主要景观类型变化分析
        7.2.3.4 中心城平原造林对区域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分析
        7.2.3.5 中心城平原造林对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分析
    7.3 本章小结
        7.3.1 规划、政府决策引导绿色空间空间结构形成
        7.3.2 大型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推动局部绿色空间格局演变
        7.3.3 多因素共同作用城市空间消长,复杂机制推动绿色空间动态演变
8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优化格局构建
    8.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优化目标-实现绿色空间理想格局
        8.1.1 斑块的生态适宜性
        8.1.2 人口游憩使用的需求性
        8.1.3 文化遗产的传承性
    8.2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理想格局构建
        8.2.1 生态安全格局
        8.2.1.1 高程与坡度等级
        8.2.1.2 植被覆盖
        8.2.1.3 农田
        8.2.1.4 水域缓冲区
        8.2.1.5 地质灾害
        8.2.1.6 水土流失敏感性
        8.2.1.7 生态安全格局分区
        8.2.2 游憩需求格局
        8.2.2.1 绿色空间使用频率
        8.2.2.2 绿色空间500m服务半径覆盖人口密度
        8.2.2.3 绿色空间可达性
        8.2.2.4 绿色空间游憩需求格局分区
        8.2.3 文化保护格局
        8.2.4 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分区
        8.3.4.1 绿色空间低理想格局-底线
        8.3.4.2 绿色空间中理想格局-满意
        8.3.4.3 绿色空间高理想格局-理想
    8.3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的关键空间识别
        8.3.1 关键生态-游憩源的识别
        8.3.1.1 关键生态源
        8.3.1.2 关键游憩源
        8.3.2 关键生态廊道的识别
        8.3.2.1 生态源地的确定
        8.3.2.2 设定阻力值,构建阻力面
        8.3.2.3 关键生态廊道的构建
        8.3.3 关键游憩廊道的识别
        8.3.3.1 游憩源地的确定
        8.3.3.2 潜在游憩廊道载体
        8.3.3.3 关键游憩廊道的构建
    8.4 与总体规划的对比分析
    8.5 本章小结
9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实现策略
    9.1 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绿色空间面积
        9.1.1 基于SD模型的社会经济-绿色空间面积复合模拟的构建思路
        9.1.1.1 绿色空间模拟的因果反馈图构建
        9.1.1.2 绿色空间面积模拟的方程构建
        9.1.1.3 绿色空间面积模拟模型的精度检验
        9.1.2 社会经济-绿色空间面积复合模拟和优化调控建议
        9.1.2.1 绿色空间面积模拟结果
        9.1.2.2 绿色空间面积优化的情景设计
        9.1.2.3 高-中-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实现的面积模拟结果
        9.1.2.4 高-中-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实现的社会经济调控策略
    9.2 依据自然基底优化绿色空间位置选择
        9.2.1 基于CA模型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空间模拟构建思路
        9.2.1.1 绿色空间空间模拟的转换概率
        9.2.1.2 绿色空间空间模拟的转换规则
        9.2.1.3 绿色空间空间模拟的检验和修订
        9.2.2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的空间模拟结果
        9.2.2.1 绿色空间的空间模拟结果
        9.2.2.2 绿色空间高、中理想格局的空间优化结果
        9.2.3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与国际大都市的对比
    9.3 规划政策保证绿色空间关键空间实施
        9.3.1 重塑人文历史风貌,构建老城遗址公园环
        9.3.2 挖掘潜力空间,打造一道城市公园环
        9.3.3 限制城市发展,推进二道郊野公园环
        9.3.4 城乡环境绿色空间引入,形成楔形绿廊
        9.3.5 打造城市自然轴线,增加南北中轴生态空间
        9.3.6 引入城市森林,打造小微绿地
    9.4 现场调研辅助绿色空间规划方案深化—以北京市中心城“留白增绿”的实施为例
        9.4.1 “留白增绿”提出的背景
        9.4.2 “留白增绿”实施导则
        9.4.2.1 依据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确定腾退空间功能定位
        9.4.2.2 各留白增绿空间类型的建设策略
        9.4.3 现场调研生成节点方案-以海淀区小月河片区为例
    9.5 本章小结
10 结论
    10.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10.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0.2.1 借助多源数据理清绿色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及作用力强弱
        10.2.2 提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概念,完善景观格局优化内容
        10.2.3 引入面积和空间模拟模型,辅助绿色空间优化格局实现
    10.3 本研究的应用前景
        10.3.1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方法支持生态红线划定
        10.3.2 绿色空间模拟预测模型指导绿地系统规划方案比选
    10.4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森林城市规划研究 ——以辽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城市林业概述
        1.2.1 国内外城市林业的发展概况
        1.2.2 国内外城市林业发展趋势
        1.2.3 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指标计算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森林城市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生物多样性理论
    2.3 森林美学
    2.4 生态学理论
        2.4.1 森林生态学
        2.4.2 城市生态学
        2.4.3 景观生态学
    2.5 植物造景理论
3 城市林业规划研究
    3.1 城市林业的功能
        3.1.1 生态功能
        3.1.2 社会服务功能
        3.1.3 经济功能
    3.2 城市林业规划原则
        3.2.1 生态安全原则
        3.2.2 以人为本原则
        3.2.3 因地制宜原则
        3.2.4 高度可行性原则
        3.2.5 重视效益发展原则
    3.3 城市林业规划内容框架
    3.4 城市林业规划时的考虑因素
        3.4.1 自然因素
        3.4.2 布局因素
        3.4.3 经济因素
        3.4.4 文化因素
    3.5 城市林业规划的布局和规划指标
        3.5.1 布局
        3.5.2 规划指标
4 案例——辽阳市
    4.1 基本概况
        4.1.1 自然状况
        4.1.2 社会经济状况
    4.2 生态环境状况
        4.2.1 空气环境
        4.2.2 水环境
        4.2.3 声环境
        4.2.4 固体废物
        4.2.5 土壤环境
        4.2.6 矿区环境
        4.2.7 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
        4.2.8 农村生态环境
    4.3 森林与绿地资源现状
        4.3.1 森林资源现状
        4.3.2 绿地资源现状
    4.4 SWOT及对策分析
        4.4.1 分析
        4.4.2 对比
    4.5 辽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达标情况分析表
    4.6 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及总体布局
        4.6.1 指导思想
        4.6.2 建设愿景
        4.6.3 建设目标
        4.6.4 规划期限
        4.6.5 总体布局
    4.7 森林生态体系建设
        4.7.1 人居环境绿色福利空间建设与提升工程
        4.7.2 森林城市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工程
        4.7.3 森林生态屏障建设与质量提升工程
        4.7.4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4.7.5 闭坑矿山生态治理工程
    4.8 生态产业体系建设
        4.8.1 名优特经济林基地建设工程
        4.8.2 林下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4.8.3 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4.8.4 苗木花卉产业升级建设工程
        4.8.5 生态休闲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4.9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4.9.1 建设现状
        4.9.2 建设目标
        4.9.3 建设内容
    4.10 森林支撑体系建设
        4.10.1 林火防护体系建设
        4.10.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
        4.10.3 林业信息化体系建设
        4.10.4 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5 总结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5.2.1 不足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关于城市林业几个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林业发展与城市生态建设研究进展[J]. 聂国树. 绿色科技, 2020(23)
  • [2]常德鼎城区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指标权重分析与专项规划[D]. 彭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3]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D]. 闫蓬勃.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留白增绿”背景下北京“城市森林”的景观绩效评价与优化[D]. 刘峥.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浅论我国城市林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 郑会玲.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02)
  • [6]基于市民视角的北京城市森林功能评价及完善对策研究[D]. 赵正.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肇庆市城市林业建设发展研究[D]. 林文昌.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8]城市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雅玛里克山为例[D]. 曹安.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6)
  • [9]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和优化研究[D]. 李方正.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森林城市规划研究 ——以辽阳市为例[D]. 李睿.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关于城市林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