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环境可视化中数组动态可视化算法的实现

编译环境可视化中数组动态可视化算法的实现

一、编译环境可视化中数组动态可视化算法的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冯德胜[1](2021)在《基于ROS的移动机器人导航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课题源于对四轮差速机器人Autolabor2.5实验平台导航系统的开发,机器人导航理论主要涉及的问题包括机器人建图与定位问题、机器人在静态环境下的路径规划问题、机器人在局部未知环境下的动态避障问题。本文主要对导航的核心任务——路径规划进行了研究。为了对设计的导航系统进行理论验证,搭建了真实的机器人平台Autolabor2.5,并根据机器人元器件性能参数搭建开发平台的仿真模型,分别在两个平台下对导航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使用传统的A*算法结合ROS系统应用,在对障碍物进行膨胀处理时,存在路径最优节点可能被删除的问题,通过提出安全评价机制对安全距离内的最优路径点进行筛选,保证了最优路径点不会被删除,提高了路径的最优性的同时保证了机器人的安全性。最后针对改进算法规划出的路径存在的尖峰问题,通过二阶贝塞尔曲线对生成的路径进行平滑处理,降低了路径中的尖峰数量,使得规划出的路径更加平滑。在使用动态窗口避障算法进行局部路径规划时,通过提前判断目标点是否被包含在障碍物集合内,对机器人速度采样空间中的紧急制动速度组进行选择性评价,降低了算法的计算量,提升了算法的运算效率。最后在基于Ubuntu16.04系统的ROS中使用C++语言对导航系统进行编程实现。在仿真环境和真实环境下的实验结果显示,机器人能够流畅的到达用户指定的导航目标点,并且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较安全,没有发生碰撞现象,规划出的路径距离较短。在出现动态障碍物时,机器人能够顺利的进行躲避,且车体抖动较小,局部路径规划的效率较高,表明设计的导航系统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并且能够满足基本的导航要求。

薛璐[2](2021)在《北斗高精度数据可视化平台的组件化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精密定位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及物联网等技术的高速发展,形变监测、地质勘查救援等多个领域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数据规模也呈现指数型增长,这导致数据分析,信息提取变得更加困难,而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对于以上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数据可视化技术在当今数据时代有着重要应用,该技术旨在用科学的可视化界面对数据进行多种形式的展现,目前国内外的可视化组件设计平台如data V、Tableau等都存在一定的开发门槛,同时这些平台均针对通用型场景下的数据可视化,在一些特定场景下的应用具有局限性,不仅如此,使用这些商业级可视化平台通常伴随着较为昂贵的费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当前数据可视化、组件化技术的发展状况,对常见的几种可视化工具和可视化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设计开发出一款北斗高精度数据可视化组件平台,以便于契合北斗高精度数据产生快、数据量大、时效性强等特点。平台主要从“空间维P”、“时间维T”、“动态性N”等多个方面展示不同场景下的北斗高精度数据,力求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帮助用户做出正确的决策。平台主要特点如下:(1)平台的整体架构分为四层,层与层之间通过定义好的数据协议通信。表现层实现交互功能和可视化图表展示;应用服务层实现图表的探索式选择;数据转换层实现数据源的处理和转换;数据层实现本地文件、后台接口的导入。这种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以及可调试性,实现了高内聚低耦合,避免了数据流操作与用户操作混合造成的多种问题。(2)平台支持多种数据源导入,同时包含数据预处理、组件选择、可视化属性配置、交互方式选择、线上开发,线上预览等多种功能。通过本平台可以快速找到适合的图表用以展示北斗高精度数据,显着缩短用户交付产品的周期。同时页面区域划分明显,降低用户的认知难度和操作成本,在交互及用户体验上有所提升。(3)平台具有简便灵活的拖拽式界面使用方式。用户接入自定义的数据源后通过拖拽形式绘制图表组件,平台通过调用保存接口将画布信息和组件配置信存储到数据库表中,并返回相应的配置数据id。用户可以在业务界面通过地址参数携带数据库表id来查看可视化页面。目前,本平台已经成功应用到两个项目中,经实际应用和测试,平台的功能和性能基本满足开发需要。

桂欢[3](2021)在《微商城可视化构建平台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当代企业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渐渐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土壤。而随着企业数字化趋势愈演愈烈,丰富多变的个性化商城应用被企业所需要。因而快速开发出丰富多变、个性化的商城应用,就成为了目前企业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的重要诉求。企业商城应用往往需要支持商品展示、金额计算、付款购买、注册抽奖等功能,实现它则需要进行多种框架和技术的组合,技术难度大、复杂性高且代码庞杂。在面临敏捷快速的开发场景时,可迁移度几乎为零,需要技术人员重复开发,成本骤然增大。适应能力低、开发繁琐、代码量大、技术门槛高成为掣肘企业互联网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以高效、快速、低代码量、低门槛、强拓展性的方式来设计、生产、部署个性化互联网商城应用成为了核心问题。因此,本论文基于可视化、组件化、流水线模式的思想,以微信中的企业购物商城网页应用为切入点,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微商城可视化构建平台,采用可视化拖拽编辑的操作方式,自动化构建商城应用,以解决以往企业商城上云开发中开发量过高的问题。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可视化业务组件的研究与实现,二是可视化编辑器的研究与实现,三是自动化编排流水线的研究与实现。本论文基于React组件化理念、Flex浮动布局等思想、方案和技术,先详细介绍了可视化编辑器的组件设计,然后阐述了自定义语法模型。之后详细介绍了可视化编辑器,解释了画布拖拽、组件的属性和事件设置、组件和全局数据的联动、组件间通信交互等功能的具体设计。最后,详细介绍了自动化编排流水线的设计,解释了如何从中间态的结构化产物中转换成一个可以运行的前端应用产物。本论文最终实现了一套完整的微商城可视化生成平台,支持用户可视化编辑页面并生成前端应用,对平台生成应用的功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论文提出的方法和取得的成果,对可视化微商城构建平台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孙云栋[4](2021)在《无人机战术链仿真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网络中心战”的提出,作战信息网络愈发受到各国的重视。其中,无人机被广泛应用在多个军事领域,无人机蜂群网络也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然而,基于现实设备的直接测试研究,取得的效果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本文为了帮助研究人员验证测试提出的研究方案,搭建仿真环境,最大限度实现对现实组网条件的仿真。本文设计了一个组网仿真模型,自下而上分为物理网络层、仿真网络层、控制层和可视化层。物理网络层为仿真部署的物理网络环境,设定为处于同一局域网中的全联通的分布式主机环境。仿真网络层是在物理网络之上仿真出作战网络环境,实现可能缩小的带宽和部分连通。控制层是仿真网络的控制平面,承担诸如全局邻接矩阵的维护,节点可达性判断,仿真数据的制定,仿真数据的收集转存等全局性的任务。可视化层是对外展示层次,提供仿真的直观结果。本平台的组网仿真部分以C语言编程为主体,使用Socket来仿真数据收发的功能,通过队列和控制时隙来限制带宽,利用Dijkstra算法实现路由等;平台的交互展示部分基于B/S模式,后端采用Spring Boot+My Batis的技术架构,前端使用ECharts等框架;利用Docker容器,轻松建立了分布式的组网环境;同时,MySQL数据库不仅承担数据的存储任务,而且作为两部分的信息交互媒介。经过前期的测试和仿真验证,当前本仿真平台已经通过验收并得到一定应用,平台为相关研究工作人员的操作提供了方便,降低了其研究的成本,提升了效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刘思琪[5](2021)在《物联网教学平台中可视化模组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物联网技术也在快速的革新,并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联网与教学平台相结合将能有效的推动产业与教学的融合,在万物互联的环境下培养实践性人才,然而物联网中的数据通常杂乱且晦涩难懂,很难从中收集有效数据并且难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因此将数据转换为可视化展示的方式来辅助物联网场景教学将是十分有意义的。通过对国内外物联网平台的调研,发现目前可视化部分的研究远远不能满足生产与实际中的需求。大部分可视化平台主要实现了实时数据展示的功能,但接入方式较为复杂;功能不完善,缺少可视化设备控制、警告订阅等功能;数据分析能力较弱,不具备聚合分析、交互分析等能力;且只能够使用平台中的可视化部件,不能自定义或引用第三方库,针对以上问题同时结合物联网教学平台的应用场景,本文提出了一套通用的可视化模组实现方案,并对以上问题进行了优化。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基于WebSocket通信协议来实现实时数据推送,针对物联网场景网络不稳定现象,加入心跳检测机制,待网络恢复时采用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进行重连,避免网络崩溃现象。二是针对可视化平台普遍缺乏数据分析能力的现象,引入了数据分析中常用的下钻和聚合分析等方法,增强可视化模组数据分析能力。三是调研可视化教学场景的需求,拓展五种部件类型,且支持自定义开发部件,参照大部分自定义组件的设计方案,设计部件支持定义生命周期函数,在部件渲染各个阶段将调用生命周期函数来获取数据和必要API。四是研究并实现通用仪表板渲染引擎,对渲染流程进行设计,利用Angular的模版语法,解析配置文件,渲染配置信息并最终完成可视化场景搭建。本文所提出的物联网教学平台中可视化模组的实现方案对其他数据可视化平台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吴鹏里[6](2021)在《电力物资堆场可视化的研究与原型系统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力物资品种和数量的增加,电力企业对电力物资堆场的智能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电力物资三级仓储的库存信息管理与可视化差异较大,将中心库的大型实时可视化系统应用于改造周转库和仓库点,代价高收益低。基于此背景,本课题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周转库和仓库点的堆场可视化改造中,以帮助在管理水平、资金、技术等能力欠缺的电力企业,快速提升智能化与可视化的管理水平。论文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开发平台ARCore、OpenGL ES 3D 图像接口、Sceneform 渲染引擎、MobileNet-SSD算法、Dijkstra算法。论文提出了一种解决电力物资盘点增强现实可视化问题的新方法,该方法主要涉及手机模拟AR眼镜技术、MobileNet-SSD目标检测算法。论文首先分析了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包括库存盘点可视化、物资装车可视化、物资体积测量可视化、出入库路线可视化、登录与数据管理,以及客户端性能、客户端安全性、客户端界面、客户端软件的非功能性需求;然后,根据客户端和服务端数据通信业务需求设计了系统架构,将不同业务用例中相同类型的子用例进行总结,并结合开闭原则设计了:增强现实业务模块、员工登录模块、算法模块、通信模块、可视化渲染模块、业务数据处理模块,其中增强现实业务模块与算法模块、通信模块、可视化渲染模块的设计,实现了业务层模块与服务层模块的解偶。其次,使用模块结构图给出了系统模块的外部设计,主要包含系统模块间的调用关系及接口数据。并描述了客户端界面的基本组成及导航关系、软件模拟AR眼镜设计原理。再次,设计了模块的内部结构包含:类、及类的方法。通过线框图给出了界面的大体结构。接着,介绍了功能模块的技术实现细节,包括利用OpenGL ES 3D图像接口与Sceneform渲染引擎实现可视化渲染模块,利用ARCore开发工具实现增强现实业务模块,利用MobileNet-SSD算法与Dijkstra算法实现算法模块,利用OkHttp技术实现通信模块,利用Spring boot+jpa技术实现业务数据处理模块,并展示了可视化渲染效果。最后,设计了5个测试用例,成功通过功能测试,满足了系统的功能性需求。目前本系统已应用于电力物资体积估测电网科技项目中。

张浩天[7](2021)在《面向移动应用的测试可视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移动应用的数量不断增多,开发技术也在迅速发展。这使得开发人员对移动应用测试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与传统软件不同,移动应用由于其终端种类和迭代速度等问题,导致传统测试方法不能满足测试开发人员要求。这催生了大量相关的自动化测试工具,但现有的工具不能较好的结合移动应用的页面以及控件特点。为此,本课题主要研究将移动应用的测试结果以图形化的方式进行展示,同时对测试流程中的各个步骤进行分析表示,以便于测试人员掌握测试的效果,并可根据系统提供的测试用例数据开展后续更深层次的测试与研究,从而在测试开发时达到降低成本、缩短周期、提高效率的效果。本文主要使用了 Java和Javascript技术,搭配D3.js可视化库并利用非关系型的图数据库Neo4j设计实现了一个解决现有测试工具问题的面向移动应用的测试可视化系统。同时解决了在系统中对数据库的同步处理操作、图形结构的可视化和布局等问题。首先对现有测试工具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了系统所需的测试报告数据。在此基础上,对可视化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读取解析测试报告算法、图结构可视化算法、测试过程分析显示算法和测试用例数量计算算法。同时结合用例图和活动图对该系统所需要完成的功能进行了需求分析,其中功能需求包括可视化管理、测试过程分析、测试用例管理、图结构管理和待遍历管理五个部分。其次,描述系统设计目标并对系统进行模块划分和架构介绍,对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详细介绍,并给出了接口表与数据库设计,另外也给出了系统的界面结构与设计。接着,将算法与系统进行整合。结合程序流程图对系统中的各个对应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和实现。继而,在随后的章节阐述了整个系统的部署环境,设计并通过了 45个典型的系统测试用例,测试了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和数据库访问性能。最后,对系统的整体运行流程进行展示,总结本课题的工作成果和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刘苗苗[8](2021)在《《纽约时报》数据新闻可视化的生产策略与规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纽约时报》“The Upshot”板块中的日常数据新闻可视化进行研究,从新闻常规的视角分析了可视化生产策略和专业规范。其中生产策略包括视觉呈现策略、交互设计策略和技术应用策略;专业规范包括客观性规范、透明性规范和清晰度规范。在视觉呈现方面,本文发现“The Upshot”板块的日常数据新闻可视化生产体现出一些偏好,并着重分析了时间线和地图的呈现策略。"The Upshot"板块的数据新闻可视化偏好使用常见的、简单的图表;特定议题偏好使用特定的图表类型;创新的定制可视化常以坐标轴为基础,较为保守;配色简单,遵循设计领域普遍的配色规律。时间线和地图,是“The Upshot”板块数据新闻可视化中进行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的两种主要策略。时间通常作为图表中的横轴或第三个变量,对应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其中折线图已成为比较历时数据的常规手段。时间线通过凸显时间段内的数据变化趋势突出新闻价值,通过时间跨度和粒度的选择,可改变趋势,甚至隐藏某些数据。标出时间点上的异常值也是提升新闻价值的一种常见方式,包括最近时间点和过去时间点,前者强调时新性,后者将过去和现在建立联系。地图使得空间本身就构成新闻,提升了地理位置的优先级。地图强化了联系,突出了新闻的接近性,有助于体现部分数据对社会整体的影响力及人文关怀。使用权威、朴素两种风格的地图已成为地图设计的常规,配色也是地图中常用的修辞技巧,设计者可利用颜色实现某些意图。在交互设计方面,本文根据从简单到复杂四种交互操作方式,提出了“The Upshot”板块数据新闻可视化的交互功能:显示或强调、滚动呈现、探索数据、个人数据呈现,并分析了其中的程序修辞技巧。鼠标悬浮时显示或强调数据成为交互设计的一种常规,往往含有“默认视图”的程序修辞技巧。滚动呈现的交互实现了图像主导下的线性阅读,导致了交互的幻象,通过“固定顺序”的程序修辞框定了用户的思维,潜移默化传递观点。探索数据的交互可分为解释数据的程序和可视化的数据库两种,并通过“固定比较”“过滤”等技巧进行修辞;此类交互可能重视数据间的相关关系,忽视因果关系,应结合个体故事、新闻现场和原因等因素,体现报道的深度和温度。个人数据呈现的交互允许用户输入或选择个人数据,提供个性化的结果,实现了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的连接,是数据新闻关注宏大数据中的个体、体现人文主义观念的一种方式;但此类交互也可能只是一种“信息输入与反馈”的程序修辞技巧,以机械的程序完成对复杂现实和个体的抽象,反而可能难以兼顾个性化需求,甚至对用户造成误导,实质上的人文关怀仍然缺位。在技术应用方面,本文统计了“The Upshot”板块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制作方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AI转HTML工具,第二类是高度封装的可视化工具,第三类是使用原生代码、专业级地图工具或可视化库D3。前两类可视为入门级工具,降低了技术的门槛,在可视化制作中应用普遍,占比超半数;第三类具有一定的专业门槛,应用也较普遍,既保证了生产的个性化、丰富性,也提高了效率。模板文件、敏捷开发模式的应用节省了可视化制作的时间。但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中也存在问题:一方面,可视化工具中的模板可能忽视新闻的专业性,数据记者需在设计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事实,避免盲目使用、过度依赖数据和工具;另一方面,在大量使用原生代码、算法的情况下,记者与开发人员合作过程中也存在把关人权力的转移,数据记者应对数据和程序原理知情,在技术应用中贯穿人文观念和社会责任。在客观性方面,本文分析了“The Upshot”板块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反常规设计、注释说明以及数据完整性说明。反常规设计并不常见,可能扭曲数据,根据个案分析,发现存在坐标轴不从零开始、未均匀划分横纵坐标轴的刻度两个问题。半数可视化在标题中、标题下会使用文本对数据规律、要点进行概括,或者点出图像中的异常,可能隐含记者观点。对所用数据的完整性加以说明,对选择性地使用或隐瞒某些数据进行澄清,可增强操作层面的客观性。数据完整性属于数据语境的一部分,“The Upshot”板块的数据完整性说明并未形成常规。在透明性方面,本文分析了“The Upshot”板块数据新闻可视化的数据来源交代情况、数据分析方法的说明以及提升透明性的其它方式。交代数据来源已经成为一种常规,但整体上可追溯性不强。交代清楚的占比不足三成,近半数交代模糊。理想的数据源交代应既给出数据源链接,又提供可下载文档。数据分析方法直接影响可视化效果,但仅有少数给出了数据分析方法说明,详细程度各不相同,未形成统一的规范。越是复杂的数据分析,越应给出方法说明,但受制于日常新闻生产的快节奏要求,难以实现。此外,“NYTOpen”博客、《纽约时报》的GitHub账号以及Jupyter Notebook编程等平台和工具,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可视化的透明性。在清晰度方面,本文分析了“The Upshot”板块数据新闻可视化的视觉表现力、各类文本说明以及信息复杂度。从精确性、可辨性、可分离性、视觉突出四方面考察了视觉通道的表现力,分别发现了不够规范的个别案例。提供文本说明已成为“The Upshot”板块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常规操作,包括对读图方式的说明、对数据范围或意义的说明,可视化中的文本说明能够通过多模态的互补提高清晰度。本文还通过变量数和配色数之和量化了可视化的信息复杂度,发现在信息复杂度上形成了常规,近九成复杂度适中。综上,本文从视觉呈现、交互设计和技术应用三方面总结了《纽约时报》“The Upshot”板块数据新闻可视化的生产策略,发现一些常规策略在数据新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客观性、透明性和清晰度三方面考察了专业规范情况并给出了应然的标准,认为“The Upshot”板块的数据新闻可视化遵循了一定的专业规范,但也不乏失范操作,细致、统一的专业规范标准还未形成。

江萌[9](2021)在《基于多交互设备的体数据解释可视化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单机单用户系统在可视化分析复杂数据中会体现出一些限制。虽然多设备协作系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任务划分、多用户协作和协同切片分析的困难,单交互设备(普通键鼠)无法完成一些复杂的交互可视化任务。同时,一个专家团队想要同时讨论同一个数据时,效率会很低。一份复杂的数据一个专家很难解释其所有部分,而多个专家同时分析自己擅长部分数据时,将大大增加对数据的说明力度。不同的数据探索任务需要用不同的设备进行交互式可视化,平板适合2D切片数据解释、Leap Motion适合3D空间中的复杂手势交互,VR/AR设备适合3D体数据的探索与交互。本文主要工作包括:首先,针对常用的体数据切片,利用传统的科学可视化中的传递函数思想,提出了2D传递函数算法。将根据体数据中体素的强度对2D切片快速着色,达到快速解释2D切片的效果。其次,基于图像处理中的Flood fill算法,研究并实现了种子点追踪算法和基于草图的区域分割算法。种子点追踪算法可在2D切片中快速寻找相近强度体素的大小。基于草图的区域分割算法可由用户手绘决定图像的分割,结合纹理替换等技术,从而达到快速解释切片的效果。为提高图像处理能力,结合体数据2D切片与图像处理有着密切联系,本系统加入Open CV函数处理思想,自主实现了类似直方图均衡化等处理算法,同时编译开发Open CV.js,将Open CV库函数引入前端交互系统中。最后,提出了一个基于多交互设备的协同可视化系统,该系统由多个交互式可视化系统组成。系统主要包括PC端交互式可视化系统、以适应多个设备的前端交互式可视化系统。系统包括5大模块,分别是图像获取与数据传输模块、图像绘制与交互模块、图像处理模块、传递函数模块和颜色纹理模块。本系统允许充分利用硬件资源,交互式任务可以分配给不同的设备。经过系统测试,达到预期目标。

朱俊洁[10](2021)在《面向ISR的三维战场态势可视化技术》文中指出随着现代信息化战争的发展,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现实意义越发突出,面向指战人员的ISR(Intelligence,Surveillance,Reconnaissance)系统应运而生。在ISR系统建模中,三维战场态势可视化技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广泛关注。三维战场态势可视化的研究主要包含大规模地形可视化和电磁环境可视化两方面,其中雷达可视化属于电磁环境可视化的关键环节。在战场态势可视化中,仍存在大规模地形平滑中数据调度效率不高和多高度下雷达地形遮蔽盲区求解耗时过多等问题。为满足三维战场渲染实时性和真实性等要求,本文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如何处理地形高程数据,在地形平滑过程中实现快速调度。2.考虑战场空间的地形影响,如何快速求解多高度下雷达地形遮蔽盲区。3.如何实现多雷达覆盖范围的可视化,形象准确地呈现出雷达态势分布情况。4.如何结合上述方法研发面向ISR的战场态势可视化平台,增强指挥员的战场感知能力。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的工作内容为:(1)针对在地形平滑过程中出现的因调度高程数据耗时过长而引起的地形漫游不流畅问题,提出一种地形平滑中瓦片高程数据的快速调度方法。首先,预处理地形高程数据,生成高程差值文件。然后,在地形引擎中调度高程差值文件。最后,通过获取的地形高程数据重新计算边界点的法向量,并渲染地形。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在地形平滑中节省数据调度的时间,提升调度效率,从而保证大规模地形场景漫游的实时性。(2)针对计算多高度下雷达地形遮蔽盲区耗时较长的问题,提出一种HGVI(Horizontal Greed and Vertical Inheritance)算法。HGVI算法是一种基于二分法的优化策略,它在水平方向上采取邻近贪心算法计算雷达地形遮蔽盲区,减少采样次数;在垂直方向上进一步利用相邻高度层的雷达探测范围继承机制缩小求解区间,加速最大探测距离点的求解。实验表明,相比于二分法,HGVI算法的计算效率取得26.87%到63.71%的提升,能够满足一次性求解多个高度下雷达地形遮蔽盲区的应用需求。(3)针对多雷达三维包络可视化中存在包络交叠导致渲染失真的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一种多雷达三维包络融合算法求解多雷达整体的探测范围,并通过实验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此外,使用双重深度剥离算法实现多部雷达包络透明渲染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更好地呈现多雷达包络的可视化效果,直观地反映雷达电磁信息的分布情况。(4)针对三维战场态势可视化需求,将本文在大规模地形可视化和雷达可视化问题上取得的研究成果整合到面向ISR的战场态势可视化平台中。该平台能够实现三维地理场景显示、雷达探测范围显示和综合二三维态势显示的效果,便于指挥员快速漫游地形和把握全局电磁态势,具有较高的工程价值。

二、编译环境可视化中数组动态可视化算法的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编译环境可视化中数组动态可视化算法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ROS的移动机器人导航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移动机器人研究现状
        1.2.2 建图与定位算法研究现状
        1.2.3 路径规划算法研究现状
    1.3 移动机器人发展趋势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ROS的机器人平台搭建
    2.1 ROS平台介绍
    2.2 真实机器人平台搭建
    2.3 PC端和机器人端ROS环境配置
    2.4 仿真环境搭建
    2.5 PC端与机器人端组网通信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机器人建图与定位
    3.1 基于SLAM问题的机器人建模
        3.1.1 常用地图描述方法
        3.1.2 Autolabor2.5 机器人的运动模型
        3.1.3 Autolabor2.5 机器人的观测模型
    3.2 基于粒子滤波的SLAM算法研究
    3.3 SLAM建图与定位仿真
        3.3.1 基于粒子滤波算法的SLAM建图仿真
        3.3.2 基于粒子滤波算法的SLAM定位仿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
    4.1 全局路径规划算法介绍
        4.1.1 Dijkstra全局路径规划算法
        4.1.2 A*算法
        4.1.3 改进的A*算法
    4.2 基于ROS系统仿真
        4.2.1 Dijkstra全局路径规划算法仿真
        4.2.2 A*算法仿真
        4.2.3 改进A*算法仿真
        4.2.4 路径平滑仿真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
    5.1 Autolabor2.5 机器人运动学模型
    5.2 动态窗口算法
    5.3 动态窗口算法轨迹评价
    5.4 改进的动态窗口算法
    5.5 仿真结果
        5.5.1 动态窗口算法仿真实验
        5.5.2 改进的动态窗口算法仿真实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导航系统仿真与实验
    6.1 实验平台介绍
        6.1.1 Autolabor2.5 机器人实验平台导航架构
        6.1.2 实验场地与硬件设施
        6.1.3 导航系统的数据传输
        6.1.4 导航系统的运行流程
    6.2 算法验证实验
        6.2.1 S型环境下机器人导航测试
        6.2.2 真实静态场景导航系统测试
        6.2.3 真实动态场景导航系统测试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
    7.1 研究成果及意义
    7.2 研究的不足与改进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一、发表学术论文
    二、其它科研成果

(2)北斗高精度数据可视化平台的组件化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现状
        §1.2.2 组件化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工作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可视化相关技术研究
    §2.1 数据可视化技术概述
        §2.1.1 信息数据可视化分类
        §2.1.2 可视化实现方式分类
    §2.2 数据可视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2.3 数据可视化常用工具
        §2.3.1 Excel
        §2.3.2 Echarts
        §2.3.3 D3.js
        §2.3.4 Many Eyes
    §2.4 可视化分析方法
        §2.4.1 科学可视化法
        §2.4.2 信息可视化法
        §2.4.3 协同多视图可视化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组件化相关技术研究
    §3.1 组件化标准介绍
    §3.2 组件模型介绍
    §3.3 常见组件化交互呈现技术
        §3.3.1 React
        §3.3.2 Vue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据可视化组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4.1 平台总体设计
        §4.1.1 平台需求分析
        §4.1.2 平台架构设计
        §4.1.3 平台流程设计
        §4.1.4 平台组件设计原理
        §4.1.5 平台使用方式
    §4.2 平台组件化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2.1 工具栏
        §4.2.2 组件操作
        §4.2.3 属性、交互
    §4.3 平台可视化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3.1 数据可视化设计步骤
        §4.3.2 数据可视化图表类型及应用场景
    §4.4 数据导入、存储模块设计与实现
        §4.4.1 数据源导入模块
        §4.4.2 数据传输模拟
        §4.4.3 组件的数据引入方式
        §4.4.4 数据库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平台应用
    §5.1 平台在北斗智能形变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5.1.1 系统介绍
        §5.1.2 可视化组件应用
    §5.2 平台在北斗地质勘查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服务系统的应用
        §5.2.1 系统介绍
        §5.2.2 可视化组件应用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3)微商城可视化构建平台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
    2.1 前端快速开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SPA
        2.1.2 Web组件化代码开发
        2.1.3 Web页面可视化编辑
    2.2 REACT相关技术
        2.2.1 React原理及生命周期
        2.2.2 React-Grid-Layout
        2.2.3 Antd
        2.2.4 React-Router
        2.2.5 Dva
        2.2.6 UmiJs
    2.3 前端构建相关研究和技术
        2.3.1 NPM
        2.3.2 Webpack
    2.4 语法设计相关研究和技术
        2.4.1 AST抽象语法树
        2.4.2 Babel原理及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可视化微商城构建平台的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
    3.1 可视化微商城构建平台概述
    3.2 可视化微商城构建平台需求分析
        3.2.1 功能性需求
        3.2.2 非功能性需求
    3.3 可视化微商城构建平台概要设计
        3.3.1 可视化微商城构建平台功能结构设计
        3.3.2 可视化微商城构建平台整体架构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视化微商城构建平台详细设计与实现
    4.1 组件设计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4.1.1 组件描述规范设计
        4.1.2 组件翻译器
    4.2 可视化编辑器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4.2.1 可视化编辑器模块总体架构设计
        4.2.2 组件入料
        4.2.3 画布编辑
        4.2.4 组件管理
        4.2.5 页面管理
        4.2.6 应用管理
    4.3 自动编排构建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4.3.1 总体设计
        4.3.2 工程建模
        4.3.3 配置翻译
        4.3.4 文件写入
        4.3.5 工程打包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可视化微商城构建平台的测试与验证
    5.1 测试目标
    5.2 基础功能测试
        5.2.1 组件语法翻译器功能测试
        5.2.2 可视化编辑器功能测试
        5.2.3 构建功能测试
    5.3 业务测试
    5.4 性能测试
        5.4.1 构建速度测试
        5.4.2 加载速度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无人机战术链仿真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项目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相关技术
    2.1 Spring Boot框架
    2.2 MyBatis框架
    2.3 ECharts框架
    2.4 MySQL数据库
    2.5 Docker容器技术
    2.6 本章小结
3 需求分析
    3.1 系统需求分析概述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3.2.1 作战网络信息需求分析
        3.2.2 作战网络资源管理分析
        3.2.3 作战网络动态重构分析
        3.2.4 作战网络的网络功能分析
        3.2.5 Web端交互展示部分功能分析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3.1 安全性需求
        3.3.2 易用性需求
        3.3.3 可扩展性需求
    3.4 本章小结
4 系统设计
    4.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4.2 组网仿真架构设计
        4.2.1 分布式仿真网络部署环境
        4.2.2 仿真模型分层结构
        4.2.3 仿真实验具体设计
        4.2.4 仿真网络代码结构设计
    4.3 数据库设计
        4.3.1 逻辑结构设计
        4.3.2 物理设计
    4.4 Web端功能模块设计
        4.4.1 带宽设定
        4.4.2 信息发送
        4.4.3 节点操作
        4.4.4 数据统计
    4.5 主要算法设计
        4.5.1 伪位置更新算法
        4.5.2 数据链划分算法
        4.5.3 路由算法
    4.6 本章小结
5 系统实现
    5.1 系统环境
    5.2 组网仿真模型架构实现
        5.2.1 采用技术
        5.2.2 文件结构
        5.2.3 重点代码介绍
        5.2.4 伪位置更新模块功能实现
        5.2.5 路由功能实现
    5.3 交互展示部分实现
        5.3.1 采用技术
        5.3.2 代码结构
        5.3.3 带宽设定功能实现
        5.3.4 信息发送功能实现
        5.3.5 节点操作功能实现
        5.3.6 数据统计功能实现
        5.3.7 数据链划分实现
    5.4 本章小结
6 系统测试
    6.1 功能测试
        6.1.1 组网仿真模型功能测试
        6.1.2 交互展示页面功能测试
    6.2 网络性能参数测试
        6.2.1 节点时延测试
        6.2.2 数据包计数测试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物联网教学平台中可视化模组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2.1 TypeScript
    2.2 Angular
        2.2.1 Angular核心概念
        2.2.2 Angular状态管理
        2.2.3 Angular副作用管理
    2.3 RxJS
        2.3.1 传统异步处理的机制
        2.3.2 RxJS异步处理机制
    2.4 WebSocket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需求分析及概要设计
    3.1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3.1.1 相关功能模块
        3.1.2 可视化模版模块
        3.1.3 可视化模块
    3.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3.3 系统总体架构
    3.4 自定义部件IDE
    3.5 通用部件渲染
    3.6 数据工厂
        3.6.1 实体绑定
        3.6.2 数据订阅
    3.7 通用仪表板渲染引擎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详细设计与实现
    4.1 核心功能模块实现
        4.1.1 通用列表组件
        4.1.2 自定义部件编辑器
        4.1.3 部件渲染组件
        4.1.4 数据工厂
        4.1.5 WebSocket通信服务模块
        4.1.6 通用仪表板渲染引擎
    4.2 业务功能模块实现
        4.2.1 可视化模版模块
        4.2.2 可视化模块
        4.2.3 可视化部件库
    4.3 非功能模块实现
        4.3.1 兼容性
        4.3.2 页面加载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测试与验证
    5.1 测试目标及环境
        5.1.1 测试目标
        5.1.2 测试环境
    5.2 系统功能性测试
        5.2.1 可视化模版管理
        5.2.2 可视化管理
        5.2.3 可视化部件库
    5.3 系统非功能性测试
        5.3.1 兼容性测试
        5.3.2 页面加载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电力物资堆场可视化的研究与原型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课题任务
        1.3.1 课题内容
        1.3.2 课题创新点
        1.3.3 本人承担任务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2.1 增强现实技术概述
        2.1.1 增强现实概念及关键技术
        2.1.2 增强现实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1.3 增强现实开发平台ARCore
    2.2 可视化渲染概述
        2.2.1 可视化概念
        2.2.2 OpenGL ES 3D图像编程接口
        2.2.3 Sceneform渲染引擎
    2.3 电力物资堆场可视化系统算法概述
        2.3.1 MobileNet-SSD目标检测算法
        2.3.2 Dijkstra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力物资堆场可视化系统需求分析
    3.1 电力物资堆场可视化系统整体需求分析
    3.2 电力物资堆场可视化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3.2.1 库存盘点可视化
        3.2.2 物资装车可视化
        3.2.3 物资体积测量可视化
        3.2.4 出入库路线可视化
        3.2.5 登录
        3.2.6 数据管理
    3.3 电力物资堆场可视化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3.3.1 客户端性能需求
        3.3.2 客户端安全性需求
        3.3.3 客户端界面需求
        3.3.4 客户端软件需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力物资堆场可视化系统概要设计
    4.1 电力物资堆场可视化系统总体设计
        4.1.1 电力物资堆场可视化系统总体目标
        4.1.2 电力物资堆场可视化系统架构设计
    4.2 电力物资堆场可视化系统功能模块概要设计
        4.2.1 客户端可视化渲染模块概要设计
        4.2.2 客户端增强现实业务处理模块概要设计
        4.2.3 客户端员工登录模块概要设计
        4.2.4 客户端算法模块概要设计
        4.2.5 客户端通信模块概要设计
        4.2.6 服务端业务数据处理模块概要设计
    4.3 数据处理接口设计
    4.4 数据库总体设计
    4.5 增强现实物资盘点可视化方法
        4.5.1 增强现实物资盘点方法流程
        4.5.2 增强现实物资盘点方法创新处
    4.6 界面设计
        4.6.1 界面类型
        4.6.2 界面间导航关系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力物资堆场可视化系统详细设计
    5.1 电力物资堆场可视化系统客户端模块详细设计
        5.1.1 可视化渲染模块详细设计
        5.1.2 增强现实业务模块详细设计
        5.1.3 算法模块详细设计
        5.1.4 登录模块详细设计
        5.1.5 通信模块详细设计
    5.2 电力物资堆场可视化系统服务端模块详细设计
        5.2.1 业务数据处理模块详细设计
    5.3 数据处理接口详细设计
    5.4 服务端路由接口设计
    5.5 触摸屏交互接口设计
    5.6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5.7 界面详细设计
        5.7.1 登录界面详细设计
        5.7.2 主页详细设计
        5.7.3 增强现实物资体积测量页面详细设计
        5.7.4 增强现实物资巡视盘点页面详细设计
        5.7.5 增强现实堆场导航页面详细设计
        5.7.6 增强现实物资装车页面详细设计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电力物资堆场可视化系统实现
    6.1 开发环境与工具
    6.2 电力物资堆场可视化系统实现
    6.3 电力物资堆场可视化系统客户端模块实现
        6.3.1 可视化渲染模块实现
        6.3.2 增强现实业务处理模块实现
        6.3.3 员工登录模块实现
        6.3.4 算法模块实现
    6.4 服务端模块实现
        6.4.1 物资数量获取前后端模块实现
        6.4.2 物资运入地图数据获取前后端模块实现
        6.4.3 物资运出地图数据获取前后端模块实现
        6.4.4 装车物资数据处理前后端模块实现
        6.4.5 物资运输反馈前后端模块实现
        6.4.6 体积测量数据存储前后端模块实现
        6.4.7 地图数据存储前后端模块实现
        6.4.8 员工数据验证前后端模块实现
    6.5 本章小节
第七章 电力物资堆场可视化统部署与测试
    7.1 软硬件环境
    7.2 系统功能测试用例设计
        7.2.1 增强现实体积测量功能测试用例
        7.2.2 增强现实物资盘点功能测试用例
        7.2.3 增强现实物资运输功能测试用例
        7.2.4 增强现实物资装车功能测试用例
        7.2.5 员工登录功能测试用例设计
    7.3 系统功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7.3.1 增强现实体积测量功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7.3.2 增强现实物资盘点功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7.3.3 增强现实物资运输功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7.3.4 增强现实物资装车功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7.3.5 员工登录测试结果及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束语
    8.1 工作总结
    8.2 工作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面向移动应用的测试可视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任务
        1.2.1 课题内容
        1.2.2 本人承担的工作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
    2.1 软件测试技术
        2.1.1 移动应用自动化测试技术
        2.1.2 移动应用自动化测试工具
        2.1.3 移动应用测试的可视化
    2.2 图结构和图数据库
        2.2.1 图结构
        2.2.2 Neo4j图数据库与必要性
        2.2.3 Cypher查询语言
    2.3 D3.js和可视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可视化算法的研究与设计
    3.1 算法的研究与设计
        3.1.1 读取解析测试报告算法
        3.1.2 图结构可视化算法
        3.1.3 测试过程分析显示算法
        3.1.4 测试用例数量计算算法
    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需求分析
    4.1 系统的目标需求
    4.2 系统的功能需求
        4.2.1 系统业务描述
        4.2.2 可视化管理功能
        4.2.3 测试过程分析功能
        4.2.4 测试用例管理功能
        4.2.5 图结构管理功能
        4.2.6 待遍历管理功能
    4.3 系统的非功能需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设计
    5.1 系统设计目标
    5.2 系统整体结构
    5.3 系统模块设计
        5.3.1 可视化管理模块
        5.3.2 测试过程分析模块
        5.3.3 测试用例管理模块
        5.3.4 图结构管理模块
        5.3.5 待遍历管理模块
    5.4 接口设计
    5.5 数据库设计
        5.5.1 Neo4j数据库设计
    5.6 界面结构与设计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6.1 可视化管理的实现
        6.1.1 读取解析测试报告子模块
        6.1.2 搜索和展示图结构子模块
    6.2 测试过程分析的实现
        6.2.1 分析测试步骤子模块
        6.2.2 分析测试用例子模块
        6.2.3 分析测试记录和缺陷子模块
    6.3 测试用例管理的实现
        6.3.1 计算测试用例数量子模块
        6.3.2 生成遍历路径子模块
    6.4 图结构管理的实现
        6.4.1 图结构对比和合并子模块
    6.5 待遍历管理的实现
        6.5.1 获取未遍历控件子模块
        6.5.2 获取下一步遍历路径子模块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系统的部署和测试
    7.1 运行环境与部署
    7.2 测试用例与测试结果
        7.2.1 可视化管理模块
        7.2.2 测试过程分析和测试用例管理模块
        7.2.3 其他模块
    7.3 系统运行效果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工作总结
    8.2 工作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纽约时报》数据新闻可视化的生产策略与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数据新闻可视化的生产策略研究
        二、数据新闻可视化的专业规范研究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问题
    第四节 概念界定
    第五节 理论视角
    第六节 研究方法
        一、抽样方法
        二、类目建构及编码说明
        三、编码及信度检验
第二章 《纽约时报》数据新闻可视化的视觉呈现策略
    第一节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视觉形式偏好
        一、类型普通: 以传统图表为主
        二、议题制约: 报道议题与图表类型的相关性
        三、创新保守: 坐标轴式的定制可视化
        四、配色简单: 目的导向的配色方案
    第二节 数据新闻可视化中的时间呈现
        一、时间线: 作为横轴或第三个变量
        二、时间段: 变化趋势的呈现
        三、时间点: 异常值的呈现
    第三节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空间呈现
        一、空间的凸显: 地理位置的优先级提升
        二、地图的价值: 接近性的兼顾
        三、风格及配色: 擅用视觉修辞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纽约时报》数据新闻可视化的交互设计策略
    第一节 提示或强调的交互设计
        一、提示数据: 锚定或接递
        二、强调数据: 提供默认视图
    第二节 滚动呈现的交互设计
        一、图像主导的线性阅读
        二、固定顺序的交互幻象
    第三节 探索数据的交互设计
        一、解释或探索数据
        二、固定比较与过滤
    第四节 个性化呈现的交互设计
        一、宏观和微观视角的连接
        二、信息输入与反馈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纽约时报》数据新闻可视化的技术应用策略
    第一节 可视化工具提高日常新闻生产效率
        一、入门级工具降低技术门槛
        二、专业级技术中广泛使用模板文件
    第二节 可视化技术应用中的问题分析
        一、可视化工具中的模板忽视新闻专业性
        二、传统记者的把关人权力转移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纽约时报》数据新闻可视化的专业规范
    第一节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客观性
        一、反常规设计扭曲数据
        二、注释说明隐含记者观点
        三、数据完整性说明缺失
        四、对客观性规范的评价
    第二节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透明性
        一、数据来源可追溯性低
        二、数据分析方法的说明未统一
        三、平台和技术提升透明性
        四、对透明性规范的评价
    第三节 数据新闻可视化的清晰度
        一、视觉通道表现力的问题
        二、文本说明实现多模态互补
        三、信息复杂度适中
        四、对清晰度规范的评价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况表

(9)基于多交互设备的体数据解释可视化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切片数据的交互式解释可视化
        1.2.2 基于草图的解释可视化
        1.2.3 多交互设备的协同可视化
    1.3 本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技术综述
    2.1 数据可视化技术与科学可视化
        2.1.1 体数据的获取与传输
        2.1.2 体数据可视化方法
        2.1.3 科学可视化领域应用
    2.2 B/S架构和C/S架构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体数据解释可视化平台算法
    3.1 传递函数算法
    3.2 种子点推荐算法
    3.3 基于草图的图像分割算法
    3.4 基于草图的纹理替换绘算法
    3.5 直方图均衡化算法
    3.6 Open CV图像处理算法
        3.6.1 编译Open CV.js
        3.6.2 图像分割算法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多交互设备的体数据解释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开发环境与整体设计
        4.1.1 系统设计目标
        4.1.2 开发环境
        4.1.3 系统架构
    4.2 系统的功能设计
        4.2.1 图像获取与传输模块
        4.2.2 图像绘制与交互模块
        4.2.3 传递函数模块
        4.2.4 图像处理模块
        4.2.5 颜色和纹理模块
    4.3 系统的功能实现
        4.3.1 图像的获取与传输模块
        4.3.2 图像绘制与交互模块
        4.3.3 传递函数模块
        4.3.4 图像处理模块
        4.3.5 颜色和纹理模块
    4.4 系统的功能测试
        4.4.1 系统的测试环境
        4.4.2 测试用例设计
        4.4.3 多交互设备整体测试用例
        4.4.4 测试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面向ISR的三维战场态势可视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规模地形可视化研究
        1.2.2 电磁环境可视化绘制研究
        1.2.3 战场态势可视化平台研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的组织架构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介绍
    2.1 可视化系统开发工具
        2.1.1 可视化设计软件
        2.1.2 大场景地形建模工具
    2.2 大规模地形可视化相关技术
        2.2.1 数字高程模型
        2.2.2 多分辨率金字塔模型
        2.2.3 四叉树组织结构
    2.3 雷达电磁探测模型
        2.3.1 雷达距离方程
        2.3.2 雷达通视能力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形平滑中瓦片高程数据的快速调度方法
    3.1 引言
    3.2 地形的数据组织及平滑原理
        3.2.1 地形数据的分块存储
        3.2.2 地形数据的调度策略
        3.2.3 地形平滑原理
    3.3 地形平滑中瓦片高程数据的快速调度方法实现
        3.3.1 地形高程数据的获取和组织
        3.3.2 读取地形高程数据
        3.3.3 生成高程差值文件
        3.3.4 地形数据调度及平滑渲染流程
        3.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高度下雷达地形遮蔽盲区的计算算法研究
    4.1 引言
    4.2 雷达地形遮蔽盲区的构造方法分析
    4.3 邻近贪心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4.3.1 算法描述
        4.3.2 算法流程
        4.3.3 算法实现
    4.4 基于邻近贪心的HGVI算法
        4.4.1 算法描述
        4.4.2 算法流程
        4.4.3 实验与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雷达三维包络可视化技术研究
    5.1 引言
    5.2 单雷达三维包络可视化实现
    5.3 多雷达三维包络融合算法设计与实现
        5.3.1 算法描述
        5.3.2 算法流程
        5.3.3 算法实现
        5.3.4 实验与结果分析
    5.4 多雷达三维包络透明渲染实现
        5.4.1 算法描述
        5.4.2 算法流程与实现
        5.4.3 实验与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ISR的战场态势可视化平台设计与实现
    6.1 平台结构设计
        6.1.1 平台需求分析
        6.1.2 模块结构设计
    6.2 平台功能设计
    6.3 平台工作流程
    6.4 平台关键技术
        6.4.1 地形可视化技术
        6.4.2 雷达探测范围可视化技术
    6.5 可视化效果显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编译环境可视化中数组动态可视化算法的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ROS的移动机器人导航系统研究[D]. 冯德胜.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9)
  • [2]北斗高精度数据可视化平台的组件化设计与实现[D]. 薛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3]微商城可视化构建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 桂欢.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无人机战术链仿真器的设计与实现[D]. 孙云栋.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物联网教学平台中可视化模组的研究与实现[D]. 刘思琪.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6]电力物资堆场可视化的研究与原型系统实现[D]. 吴鹏里.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7]面向移动应用的测试可视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张浩天.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8]《纽约时报》数据新闻可视化的生产策略与规范研究[D]. 刘苗苗. 山东大学, 2021(02)
  • [9]基于多交互设备的体数据解释可视化的研究与实现[D]. 江萌.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10]面向ISR的三维战场态势可视化技术[D]. 朱俊洁. 四川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编译环境可视化中数组动态可视化算法的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