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文化的交融与交流——以冯友兰为例

浅析中西文化的交融与交流——以冯友兰为例

一、浅析中西文化的融合与会通——以冯友兰为个案(论文文献综述)

赵旭东,张洁[1](2018)在《文化主体的适应与嬗变——基于费孝通文化观的一些深度思考》文中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费孝通"文化自觉"概念的提出,强化了人们的文化自觉的能力,强调了文化如何保持主体性的问题。在费孝通的文化观念中,关于"文化主体性"的探讨,折射出他对于当文化在面临社会转型和新旧交替之时,文化主体如何从自主适应到自主回归的一种认识。在其不同人生时期的文化观论述中可分析出,费孝通对"文化主体"是什么、变迁特点、如何保持等问题始终给予关注。基于此,文化主体呈现出适应与嬗变的新特点(历史适应性、循环性、世界性、心性),具有上述四大特点的"文化主体"可称为"复合循环文化主体",是在时间和他者的不断互构、共生碰撞的文化动力学过程中滋长起来的。

郭蕾[2](2018)在《抗战时期冯友兰的民族复兴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吞中国的野心开始显露,民族危机成为社会主要矛盾,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加剧,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严峻时刻。中国的仁人志士积极为国寻找出路,为国献策,民族复兴思潮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并得以发展。冯友兰作为一名爱国的知识分子,在哲学领域苦苦探索,在家庭启蒙和成长教育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召唤,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复兴思想。其思想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较同时期其他爱国志士更为系统、深入、全面。冯友兰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研究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提出“中西类型说”,从中探索中国的复兴之路。虽然冯友兰的民族复兴思想根植于历史土壤,受到当时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但其中包涵的与今天中国复兴道路之共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冯友兰提倡的传统国风为现今社会发展提供当代启示,他倡导的民族精神对今天所重视的“中国精神”有借鉴作用,其思想的整体性和部分长远观对于今天“中国梦”的实现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相关背景及意义。第二个部分是对抗战时期冯友兰的民族复兴思想形成的基础进行介绍,通过资料收集与整理,概括出内容,包括家庭启蒙、青年教育、国外眼观、抗战前的探索四个方面,明确表述了其思想形成的基本因素。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对冯友兰有关资料进行系统研读,梳理出其复兴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层面,形成系统而全面的复兴观。第四部分结合冯友兰复兴思想的主要内容,通过横向、纵向的理论分析,总结出其思想具有的特殊性。第五部分是本文最有价值的地方,通过对冯友兰复兴思想的内容与特点的阐述,分析其对历史与现实的重大意义,特别是其中对今天“中国梦”的实现所具有的当代价值,以及对青年的启示作用。

杨泽树,侯敏[3](2013)在《陈寅恪“格义”研究发凡》文中认为《支愍度学说考》首次系统地厘清了中印文化接触史上的"格义"法病。在中国文化遭遇新一轮的西风东渐之际,敏感到"格义"现象的复生,并重提思想史上清算"格义"的旧账,绝非无历史感者所能然。而其所绘制的"格义——合本——新译——新义"的路线图,实为跨语际文化融合之常道。

崔存明[4](2011)在《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 ——出土文献视野下荀子与儒家经典生成研究》文中提出荀子在对儒家六艺的传授中,一方面完成了儒家思想的学术传承;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儒家六艺的经典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的发现说明孔子在“述而不作”的前提下,对《诗》的理论也做了思考与闸述。荀子诗论在《孔子诗论》基础上显示出更加成熟的理论性特点,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儒家《诗》的经典化建设。《尚书》出土文献为我们展示了《书》的经典化早期历程。荀子在继承儒家《书》的经典化建设成果基础上,对孔子论《书》言论进行了发展与完善,从而促进了儒家《书》的经典化。出土文献提供了荀子礼学思想在孔子之外的又一个重要来源,即七十子的礼学思想。荀子的礼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综合了七十子对孔子《礼》的经典化建设成果,又从理论建设方面,进一步推进了儒家《礼》的经典化步伐。《乐》类出土文献为我们勾勒出儒家《乐》的经典化路线:孔子将乐与教合,对《乐》之经典化做了第一步推进;七十子将乐与道合,对儒家乐教思想做了理论化提升,对《乐》之经典化做了第二步推进;荀子将乐与术合,使乐与现实的社会需求接轨,对《乐》之经典化做了最后一步的推进。《易》类出土文献证明《易》的经典化应该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基本完成。荀子通过对孔子易学思想的准确把握,沿着孔子开创的义理之《易》的方向,在自己的讲学与着述中进一步深化了《易》的哲理化程度,从而也就在孔子之后实质性地推进了《易》上升为儒家经典的步伐。孔子从大量的“春秋”类史书中,选编成教授《春秋》的教本。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等“春秋”类出土文献可能是这类史书的重新发现。在孔子教授《春秋》过程中,逐渐使作为教本的《春秋》走向经典化。荀子对《春秋》经典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春秋》在儒家经典体系中的地位进行了明确的定位;第二,通过对《春秋》学说的讲授与传播,增强了《春秋》作为儒家经典的权威性。

林家虎[5](2011)在《熊十力历史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熊十力,中国现代着名哲学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作为十九与二十世纪之交中华民族身处屈辱动荡环境之中的历史产儿,熊十力自小即深受其父民族民主意识的感染和熏陶,青年时期在维新思潮的影响下,投身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一员。在辛亥革命及至护法运动先后失败后,熊十力为总结革命失败的历史原因与理论教训而弃政从学,决意以讲明学术来实现辛亥革命的未竟之业,为中华民族的现代发展指明道路,由此他走上了二十年的孤往穷体之路以及近半个世纪的哲学探究生涯。综观熊十力的健动创生的本体形上学以及见体以后大量关于人类社会历史领域的“治化论”主题的撰述,关注中华民族以及人类世界的未来发展与历史命运成为其理论致思的根本旨向。在这一根本旨向的理论观照下,熊十力在他的体用哲学中对于历史本质、历史动力、历史进化、历史主体、历史理想以及历史认识等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究。这些方面的思想内容在他的“本心”本体论的哲学形上学的统摄下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哲学发展史的思想视域下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内容较为丰富与系统的思辨历史哲学的思想体系。在历史本质观上,熊十力从其“本心”本体论和“体用不二”的哲学立场出发,认为宇宙作为“本心”本体的大用流行经历了由自然而人文、由自在而自为、由潜隐而显发的发展历程。在宇宙永恒生成的历史性基础上生成的人类历史,作为“本心”本体的显发,在本质上就是宇宙生命的自由精神的实现历程。在历史动力观上,熊十力从“翕辟成变”的宇宙论观点出发,认为人类历史领域的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之间相反相成的内在矛盾运动成为历史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精神因素更是历史变化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从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重新确立了传统儒学心性史观关于精神力量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的思想主旨。但是熊十力关于斗争与太和的辨证统一、“突变”形式对于历史变革的重要作用、“义利”与“理欲”之辩中对于人的欲利和物质生活追求的合理价值的肯定以及在心性动力中摄纳科学知能等思想,又使他的历史动力观呈现出更加全面的和辩证的时代气息。在历史进化观上,融存有和价值为一的“本心”本体赋予了“辟”所主宰的历史演变以进步发展的价值意义,从而使熊十力的历史变易思想同时成为一种进化史观。这一立足于儒家理性主义生命哲学之上的进化史观,既与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重要影响的斯宾塞的机械进化论、柏格森的生命进化论有别,又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在现代中西哲学思想史上呈现出着鲜明独特的哲学义蕴,并进一步表现在熊十力关于历史进化的机制、形式、阶段与型态的具体阐释之中。在历史主体观上,熊十力在其体用哲学中特重人能,力主创造,充分肯定了人类个体生命的历史主体地位,从而颠覆了传统天命史观的命定论思想,将历史视为由神秘的“天数”等外在力量决定的思想还原为人类自己有意识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并在中国社会由专制皇权时代向资产阶级革命的民权时代转变的历史背景下,提出了颇有特色的士民并重、以士导民的历史主体思想,将普通民众的历史主体力量提升到一个重要的理论高度,在传统儒学道德决定论的思想基础上实现了圣人史观与庶民史观的统一,映现出中国近现代历史主体思想嬗变的时代轨迹。在历史理想观上,熊十力通过传统儒学“内圣外王”范畴的诠释,塑造了在传统儒学道德理性统摄下融独立、平等、自由、博爱为一体的理想人格以及统摄科学、民主于自身的大同理想社会,表达了中国传统儒家知识分子对于人类历史未来发展的理想憧憬。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熊十力通过“本心”本体论的哲学探究重新确立了传统儒学由“内圣”而“外王”的思想进路,构建出由“体用不二”的“内圣”学开出民主、科学与大同社会的“新外王”的思想体系,对中国以至人类历史的未来发展作出了具有丰富的历史与现实内容的创造性的时代回答,在理论体系上奠定并开创了现代新儒学“内圣开出新外王”的学术思想方向。在历史认识观上,通过“本心”本体的自明自识的形上规定与本习之辩、转染成净的修养工夫论,熊十力在形上与形下的贯通中对于历史认识可能性的确立予以了本体论的深刻阐释,并以此出发在历史认识上强调以“性智”立本统摄“量智”而呈现出以德统知的基本特色。与对实际历史进程的认识论探讨相联系,熊十力针对当时中国史学界的研究现状,从知识论角度对历史学的对象、性质、内容、表现形式以及方法与价值等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这些内容从分析的历史哲学意义上也是熊十力的历史认识观及其整个历史哲学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以上内容的具体阐释,熊十力的历史哲学思想在总体上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呈现。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元历史哲学的角度,论文从理论性质、思想渊源与历史地位三个方面对熊十力的历史哲学思想的学术意义进行了总结性判定,形成如下结论:熊十力的历史哲学思想以绝对唯心论的形式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精神和阶级意识,表达了这一特定时代和阶级对于人类历史的本质认识:历史是精神生命的显发和人类自由的实现历程。这一哲学思想是在充分会通近现代中西文化的基础上诞生的。其中,中国传统历史哲学,尤其是王船山的历史哲学,西方黑格尔、斯宾塞、柏格森等人的历史哲学以及自康有为至章太炎以来的中国近代思想传统是他的历史哲学思想最直接的理论来源。在中国传统儒家历史哲学现代转型过程中,熊十力的历史哲学实现了传统儒家道德心性史观与进化论思想的有机结合,在进化史观形态上重建儒家道德决定论的历史哲学,将传统儒家历史哲学推进到进化史观的现代形态,并以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将近现代中国哲学的理论思维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时代高度。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熊十力的历史哲学思想也具有着明显的时代与思想局限。他的突出的理论贡献与思想局限,使他的历史哲学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历史哲学现代发展的重要理论环节,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哲学发展史上将具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认真总结和批判继承熊十力的历史哲学思想,对于深入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哲学的发展历程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儒家传统历史哲学的现代价值,都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崔海亮[6](2010)在《廖平“今古学”研究》文中认为廖平被冯友兰先生认为是“经学时代之结束”的标志性人物,在中国经学史和学术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以往对廖平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廖平经学思想的整体研究。本文则对廖平的“今古学”进行专题研究。本文把廖平的经学前三变划为“今古学”的范围,认为他的“今古学”包括学术史意义上的今古学与政治思想意义上的今古学两层含义。本文着重于对廖平“今古学”的两重内涵进行探讨,就学术史意义上的今古学来说,本文主要通过对廖平的《今古学考》与《古学考》的分析,揭示廖平以礼制区分今古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对经学史上的今古学问题重新认识。试图做到对学术史的还原。就政治思想意义上的今古学来说,本文主要通过对《知圣篇》与《地球新义》的分析,揭示廖平在当时中西冲突的背景下对制度思考的积极意义,试图做到“同情之了解”。本文主体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探讨晚清的思想背景与廖平学术历程的关系。在晚清政治、经济、文化急剧变动的社会背景下,在汉宋之争、今古之争、中西之争的思想氛围中,廖平的学术经历了由宋学到东汉古文学到西汉今文学的转化过程。他立足于今文经学立场,对宋学的空疏、汉学的脱离社会现实进行批评,致力于西汉今文经学微言大义的发挥,接续了今文学“以制解经”的传统,从传统经学中寻找可以资治现实的制度资源,试图通过正学术从而正人心以挽救国运的衰亡。第二章主要阐发廖平学术史意义上“今古学”的内涵。廖平学术史意义上的今古学主要是为了解决经学史上的今古之争问题。廖平作《今古学考》,提出“平分今古”的观点,认为今学与古学为孔子晚年、早年不同之学,今古学之不同在于礼制。八年以后,廖平作《古学考》,又提出“尊今抑古”的观点,认为绝大部分经典都是今文经,真正属于古文经的只有《周礼》,而《周礼》为刘歆所伪造。今文经是孔子真传,而古文经只是刘歆为助王莽篡汉而伪造的赝品。廖平由“平分今古”变为“尊今抑古”,起初是为了解决今古之争问题,但由于此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他并没有解决今古之争问题。又由于现实政治的刺激,最终使他转向“孔子晚年改制之学”的今文学,从“孔经”中寻找资治现实的制度资源。第三章阐发廖平政治思想意义上“今古学”的内涵。廖平政治思想意义上的“今古学”主要是为了解决中西之争问题。《知圣篇》反映了廖平“知圣”与“译经”的学术追求,通过“译经”来阐发孔经中的“微言大义”,表达其“尊孔尊经”的思想宗旨。孔经中不仅有对中国的“小统”规划,也有对世界的“大统”制作。孔子“托古改制”,不仅为中国立法,而且为世界立法。孔子不仅是中国圣人,也是全球教主。《地球新义》反映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传统价值体系受到西学冲击而动摇的情况下,廖平对当时世界的看法。在承认现实地球疆域的基础上,廖平依据传统经典对对全球疆域进行了重新规划,使实际的地理分布与经制相符合。从而说明孔子的“大统”规划适用于世界交通后的全球。廖平努力在经典中寻找孔子为世界“大统”规划的证据,从而使孔子由中国走向世界。第四章主要总结说明廖平的古今中西观。廖平主要立足于今文经学的“三世说”、“三统说”,坚持进化的历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由蛮野到文明的进化过程。他认为经制与历史不同,经制文明,史事野蛮,虽然现实的历史世界是混乱的,但其理想的经典世界却逐渐走向“文治”,孔教所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在对传统“三世说”、“三统说”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廖平提出了“小统”、“大统”说。“小统”疆域限于中国,其制度以《王制》为主;“大统”疆域推广全球,其制度以《周礼》为主。世界交通后,中国文化将由近及远推广于全球,将来的大同之世,乃是孔教一统全球。廖平认为中国虽然在物质技术层面落后于西方,但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仍然具有西方所不可比的优越性。在地理上,中国已经不再是“天下”观念中的“中间之国”,但在文化上,中国仍然是“地球”的中心,海外各国最终被中国孔教所化,四海归服,天下大同。第五章主要揭示廖平“今古学”的影响及意义,并对廖平在经学史上的贡献与局限进行评价。廖平政治思想意义上的今古学主要影响了康有为,并通过戊戌变法的政治实践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学术史意义上的今古学影响了刘师培、章太炎等人,主要通过其弟子蒙文通、李源澄而传于后世,并对“古史辨”学派也产生重大影响。廖平在经学史研究上颇有创发,特别是他在《今古学考》中发明的以礼制“平分今古”之论,不仅受到时人的赞誉,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中西冲突的时代背景下,廖平经学理论建构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理和发掘仍然具有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他的现实关怀所体现出的政治思想仍然发人深省。结语部分主要以廖平在经学史上的地位为个案,讨论了“经学传统”的传承性与断裂性问题,并对“经学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作了探讨。“经学传统”对于认同民族身份、培育民族精神都将发挥重大作用。当代的“新经学”研究应该挖掘“经学传统”中的制度资源,为今天的制度建设提供借鉴。廖平的“今古学”彰显了今古之争、中西之争问题,对晚清的维新变法以及以后的“古史辨”学派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由经学到史学转变的学术潮流中,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的思想历程中,廖平的地位都是独特的。

张德让[7](2010)在《翻译会通研究 ——从徐光启到严复》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文化会通外来文明有两大阶段,一是自魏晋至唐宋的儒释道“三教融合”,二是明末以降的中西学会通。其中明清儒家士大夫的西学翻译会通在儒家文化反思、转型及新文化构建中起到关键作用,值得专题研究。本文认为会通是儒家文化反思和重构的学术方式,翻译会通指译者把译语和原语及其文化融会贯通以求超胜。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试图确立“会通”作为译学范式的学术地位,探讨翻译会通与文化建构的关系,深化中国传统译论研究、近代翻译史研究和翻译批评研究。所运用的理论主要包括文化自觉论、经世实学论、哲学解释学、翻译目的论和翻译伦理等。选题创新,立足于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学术史、翻译史对翻译会通进行专题研究。本文共分为七章。绪论综述有关翻译会通研究的文献,并提出本文的研究目标、意义、方法、主要观点和研究内容。主体部分包括翻译会通论及其历史回音、晚明危机与西学会通、晚清实学与翻译会通、晚清新学与西学会通、翻译会通的特征及意义等。翻译会通论及其历史回音首先重点阐述会通作为译学范式的内涵,然后运用文化自觉论,从晚明王学会通思潮的兴起、利玛窦合儒策略的影响以及徐光启会通中西的实践三个方面,论述徐光启翻译会通思想的形成;最后通过对明末至近现代翻译会通思想的历时考察,梳理其发展和变迁,试图确立“会通”作为译学范式的学术地位。晚明危机与西学会通首先论述徐光启实学翻译及其以耶补儒,然后从心同理同、视界融合等角度,重点探讨李之藻耶儒会通的认知基础及其《名理探》达辞所采取的会通策略。接着通过文本细读,探讨王徵《奇器图说》译本中本土文化和西方机械力学的诸多会通,以揭示王徵会通的文化构建价值和翻译伦理。以上有助于揭示晚明中西翻译会通背后的文化心理,对当前中西文化交流和翻译会通有借鉴价值。晚清实学与翻译会通从晚清西学会通的“语言障碍”意识入手,侧重探讨晚清翻译会通之难,评述士大夫突破语言障碍、追求中西翻译会通的种种思想主张与实践,进而试图纠正译学界对晚清中国润色者、笔录者在合译中的身份、地位、作用、影响等方面的忽视,最后通过晚清实学翻译的部分经典文本细读,总结出当时主要的翻译会通策略,揭示晚清西学会通的经世致用特征、时代意义及其不足。晚清新学与西学会通重点以严复翻译会通为个案研究。首先追踪严复的治学之“至乐”追求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观,通过细读《天演论》译着,探讨严复的中西相互“发明”、类比联想及翻译会通策略。其次以《名学浅说》为个案,详细探讨严复换例译法的会通性,特别是其以西方逻辑学反观中国语文、中国逻辑之弊等的特征,揭示严复换例译法旨在提倡科学救国的目的。按语是严复翻译会通的另一重要策略,其特点是集思广益,既发掘与原文异同之论,又适当附以己见,托译言志。本章最后通过文本细读,对以上这两个层面的翻译会通加以描述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严复按语对当前学术翻译的借鉴价值。明清中西学会通的心理基础是“心同理同”,译者努力通过类比想象在中西异质文化中寻求相似性。会通作为贯穿于近代翻译史的一种重要策略,体现了译者理解的“应用性”特征和诠释学真理追求。翻译会通立足于中国近代化的社会实践,是译者融会中西以求超胜的实践智慧,又是医治当前“技术化”翻译的一剂良药。本章最后通过对《赫兹列散文精选》所采用的文言策略进行描述性研究,论述会通对反思文言功过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以上研究,本文最后得出如下基本结论:翻译是译者此在的政治文化诠释活动,翻译会通是儒家文化反思和重构的学术方式,传统文化是明清士大夫在翻译中会通西学的重要资源,类比联想是中西会通的认知基础。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研究对象有待拓展,材料有待继续搜集整理,翻译会通的界定与学理论述有待理论提升。

吴国栋[8](2007)在《冯友兰建构在“别共殊”基础上的文化哲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鸦片战争一百多年来文化问题千头万绪,声音杂杳,然而贯穿其中主线是“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文化如何现代化”。冯友兰以其独特的理论方式,试图从哲学上解答东西文化问题,其理论结晶就是他的文化哲学。对于冯友兰的文化哲学人们见仁见智,没有形成定论。特别是冯友兰探讨的文化问题至今也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人们还必须沿着冯友兰的道路继续探索。正如一些学者所说,文化哲学的研究可以超越冯友兰,但不可以绕过冯友兰。研究冯友兰的文化哲学,对于现今中国的文化建设、文化转型与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冯友兰文化哲学的特色在于“别共殊”,即分别从“共”和“殊”两种观点考察中西文化及二者的关系。共相分析,旨在找出中国文化现代化之路;殊相分析,则思考中国文化的民族化。冯友兰力图从哲学上对中西文化问题给予圆满解答,其思维的出发点或基石正是在《新理学》中确立的“别共殊”的形上观。“别共殊”既是冯友兰文化哲学的形上学基础,又是其文化哲学的方法论原则。只有深切把握了“别共殊”的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冯友兰的文化哲学。所以,本文以“别共殊”为思想主线,对冯友兰的文化哲学进行些许解说与评判。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冯友兰“别共殊”思想的渊源、主要内容及特点。第二、三部分重点论述了“别共殊”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运用,系统分析、论述了冯友兰如何既从“共相”出发思考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又从殊相出发论证中国文化的民族性。最后,对冯友兰的文化哲学进行总体评价,引出笔者对当前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一些思考。

田丽[9](2004)在《浅析中西文化的融合与会通——以冯友兰为个案》文中认为近代以来 ,为了救亡图存 ,中国的文化何去何从 ?一直是中国人关心的话题。作为学贯中西的冯友兰 ,既反对盲目崇洋 ,又反对一谓的固守中国传统文化。为此 ,他构建了融中西文化于一体的形上学体系。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 ,冯友兰的形而上学体系都鲜明地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会通。本文就是浅析中西文化在冯友兰体系中的融合与会通 ,以达到学习与借鉴的作用。

李道湘[10](1994)在《现代新儒学与宋明理学》文中研究说明

二、浅析中西文化的融合与会通——以冯友兰为个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中西文化的融合与会通——以冯友兰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主体的适应与嬗变——基于费孝通文化观的一些深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何谓“文化主体”
二、从传统到现代:文化主体的历史适应性
三、从载体到变体:文化主体的循环性
四、从本土到世界:文化主体的世界性
五、从生态到心态:文化主体的心性
六、结论:复合循环文化主体

(2)抗战时期冯友兰的民族复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动态
        1.2.1 关于近代民族复兴思想的研究状况
        1.2.2 关于对历史人物的民族复兴思想研究
        1.2.3 关于冯友兰先生的学术思想的研究
    1.3 研究的目标及方法
        1.3.1 研究的目标
        1.3.2 研究的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性
第2章 抗战时期冯友兰民族复兴思想形成的基础及时代背景
    2.1 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
        2.1.1 家庭之教化
        2.1.2 教育之熏陶
        2.1.3 国外之眼观
    2.2 抗战时期冯友兰民族复兴思想的理论来源
        2.2.1 中国传统文化
        2.2.2 美国新实在论思潮
        2.2.3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2.3 抗战时期冯友兰的民族复兴思想的历史背景
        2.3.1 日本侵华的民族危机
        2.3.2 各派别抗战救国主张的时代潮流
    2.4 抗战前冯友兰民族复兴思想的探索
第3章 抗战时期冯友兰民族复兴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实现目标
        3.1.1 政治目标
        3.1.2 经济目标
        3.1.3 文化目标
        3.1.4 社会目标
    3.2 实现途径
        3.2.1 政治途径
        3.2.2 经济途径
        3.2.3 文化途径
        3.2.4 社会途径
    3.3 引领精神
        3.3.1 中国传统之国风
        3.3.2 抗战建国信念之力量
        3.3.3 中国哲学之精神
        3.3.4 中国不变之道德
    3.4 依靠力量
        3.4.1 中国科技人才
        3.4.2 中国哲学家
        3.4.3 中国文学艺术家
        3.4.4 中国青年学生
    3.5 保障措施
第4章 抗战时期冯友兰民族复兴思想的特点
    4.1 具有经济主导的倾向
        4.1.1 强调产业革命的决定作用
        4.1.2 倡导文化观上的经济变革
    4.2 明显的唯物史观的色彩
        4.2.1 肯定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2.2 强调生产方式对于人伦道德具有决定作用
        4.2.3 主张全面地分析事物的发展过程
    4.3 蕴含强烈的民族文化自信
        4.3.1 中国传统道德之复兴
        4.3.2 中国历史文化与传统的继承
        4.3.3 弘扬崇尚精神追求的民族优秀传统
    4.4 坚持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
第5章 抗战时期冯友兰民族复兴思想的评价与启示
    5.1 对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5.1.1 对抗战的精神动员
        5.1.2 对学术界的积极影响
        5.1.3 对青年学生的正面启发
    5.2 抗战时期冯友兰民族复兴思想的不足
        5.2.1 经济变革为首要不合实际
        5.2.2 社会化的超前性不合实际
    5.3 对抗战胜利后中国发展的启示
        5.3.1 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5.3.2 坚持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肩负历史使命,共筑中国梦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3)陈寅恪“格义”研究发凡(论文提纲范文)

一、“格义”之源起与流别
    (一) “格义”之源起与释例
    (二) “格义”之流别
二、超越“格义”
    (一) 合本——超越“格义”之尝试
    (二) 新译与新义——超越“格义”的历史案例
三、超越“格义”附论

(4)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 ——出土文献视野下荀子与儒家经典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荀子对儒家经典传承的贡献及其历史命运的悖反
    一、 荀子对儒家六艺经典化的贡献及其历史命运的双重性
        (一) 荀子对儒家六艺经典化的贡献
        (二) "尊荀——抑荀":荀子历史命运的双重遭遇
    二、苟子思想被"实质继承和心理抗拒"的近现代命运之反思
        (一) "尊荀——抑荀"模式的延续及其转换
        (二) 西方学术思维下荀子思想研究模式的形成
    三、当前推进苟子思想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 荀子思想研究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二) 荀子思想研究的返本与开新
    四、出土文献视野下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研究的意义
        (一) 荀子对儒家六艺经典化的推进
        (二) 出土文献对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荀子与儒家《诗》的经典化
    第一节 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的早期形态
        一、 学术史上对《诗》的经典化研究及其问题
        (一) 从礼仪化到经典化:先秦诗学经典化的早期历程
        (二) 学术史上对先秦诗学问题留下的思考空间
        二、 出土文献对儒家诗学研究的可能影响
        (一) 《诗经》出土文献的发现及其使用限度
        (二) 《诗经》出土文献的学术价值及其研究的理论前沿
        三、 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早期形态的新思考
        (一) 出土文献与"先秦诗无定本"问题
        (二) 孔子删诗问题的新思考
        (三) 先秦《诗》学的早期发展特点
    第二节 出土文献视野下的荀子与儒家《诗》的经典化
        一、荀子在儒家诗学史上双重评价之学术思想史考察
        (一) 对荀子诗学成就持肯定一派的观点
        (二) 对荀子诗学成就持否定一派的观点
        (三) 荀子在儒家诗学史上双重评价之现代思考
        二、 二重证据视野下的荀子与儒家《诗》的经典化
        (一) 简帛引诗与孔子后学对《诗》的经典化进程的推进
        (二) 简帛论《诗》与苟子对儒家《诗》的经典化集成与发展
第二章 荀子与儒家《书》的经典化
    第一节 儒家《书》‘经典化的历史考察
        一、 儒家《书》的经典化研究聚焦
        (一) 《书》今古文之争及其对《书》经典化研究的影响
        (二) 孔子删《书》问题对《书》经典化研究的影响
        二、《书》出土文献与儒家《书》学经典化新证
        (一) 《书》出土文献概要及其学术思想史意义
        (二) 出土文献与《书》今古文之争的再思考
        (三) 简帛所见《书》句与书的经典化规律补证
    第二节 荀子与儒家《书》的经典化
        一、《书》出土文献与孔子、荀子引《书》、论《书》比较
        (一) 孔子与《书》的经典化早期形态
        (二) 出土文献与《书》的经典化之中间环节
        (三) 荀子引《书》及其学术史渊源
        二、 荀子对儒家《书》的经典化之推进
        (一) 荀子对儒家《书》学的理论建设
        (二) "隆礼义而杀《诗》、《书》"与《书》学理论的经典定位
第三章 荀子与儒家《礼》的经典化
    第一节 出土文献与儒家《礼》的经典化历程新探
        一、 儒家礼学经典文本变迁的学术思想史意义
        (一) 三礼的成书与儒家礼经演变的早期规律
        (二) 从礼仪教材到经学着作:儒家《礼》的经典化路线
        二、 出土文献与儒家《礼》的经典化研究新进展
        (一) 武威汉简《仪礼》与儒家《礼》的早期传承问题
        (二) 金文资料与《周礼》研究的新进展
        (三) 从七十子到荀子:出土《礼》类资料与儒家《礼》的经典化补证
    第二节 荀子对儒家《礼》的经典化进程的推进
        一、 出土文献视野下的荀子与儒家《礼》学传承
        (一) 荀子对七十子《礼》学经典化成果的传承
        (二) 荀子对先秦儒家《礼》的经典化成就的理论提升
        二、 荀子对儒家《礼》的经典化之促进
        (一) 荀子与儒家《礼》类着作的密切关系
        (二) 荀子对儒家《礼》的经典化理论建设
第四章 荀子与儒家《乐》的经典化
    第一节 出土文献与儒家《乐》艺经典化钩沉
        一、 传世文献视野下的儒家《乐》之经典化
        (一) 作为教化手段之《乐》的起源
        (二) 学术史上关于"《乐经》有无"问题的争论
        二、 出十文献与儒家《乐》的经典化新证
        (一) 出土儒家《乐》类文献概要
        (二) 出土文献与儒家《乐》之经典化中间环节的再现
        (三) 出土文献与"《乐经》有无"问题的新思考
    第二节 荀子论《乐》及其经学史意义
        一、 出土文献与《荀子·乐论》同《礼记·乐记》关系新解
        (一) 《荀子·乐论》同《礼记·乐记》关系的争论
        (二) 《乐》类出土文献与《荀子·乐论》同《礼记·乐记》关系新解
        二、 荀子《乐》论及其经学史意义
        (一) 儒家《乐》的经典化路线
        (二) 儒家《乐》之经典化思想内涵的演变
第五章 荀子与儒家《易》的经典化
    第一节 出土文献与儒家《易》的经典化新证
        一、 关于儒家《易》经典化问题的学术纷争
        (一) 古代典籍对儒家与《易》的经典化规律的整理与记述
        (二) 近代以来对《易》作为儒家经典的疑古思潮及其影响
        二、 出土文献与儒家《易》的经典化新证
        (一) 《易》类出土文献概况
        (二) 出土文献对儒家《易》的经典化研究新证
    第二节 荀子与儒家《易》的经典化进程
        一、二重证据下的儒家《易》的经典化演变规律
        (一) 孔子赞《易》新解
        (二) 孔门序《易》新说
        二、 荀子对儒家《易》的经典化之推进
        (一) 荀子引《易》及其特点
        (二) 荀子论《易》及其特点
        (三) 荀子对儒家《易》的经典化之推进及其学术史意义
第六章 荀子与儒家《春秋》的经典化
    第一节 出土文献视野下的儒家《春秋》经典化
        一、 孔子作《春秋》的思想史意义
        (一) "春秋"与《春秋》体史书形成的学术思想史意义
        (二) 孔子作《春秋》与《春秋》的儒家经典化
        二、 出土文献与儒家《春秋》经典化
        (一) 《春秋》类出土文献概要
        (二) 出土文献与《春秋》经典化研究的新视角
    第二节 荀子与儒家《春秋》的经典化
        一、 荀子对《春秋》经传的采摭及其意义
        (一) 荀子对《春秋》经传的采摭
        (二) 荀子与《春秋》经传关系新探
        二、 荀子对儒家《春秋》经典化的推进
        (一) 荀子对《春秋》作为儒家经典地位的确认与强化
        (二) 荀子对孔子《春秋》义法的应用与探索
        (三) 荀子对《春秋》三传家法的超越及其经学史意义
结语
    一、 荀子思想的西方式解读与历史性解读
    二、 固定研究模式下层累的荀学体系与循环递减的荀子本义
        (一) 关于层累的荀学体系问题
        (二) 关于后世学者对荀子本义循环递减的理解问题
    三、 荀子与六艺经典化个案研究的"公约性"意义
        (一) 层累的荀学体系问题的解决
        (二) 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研究的"公约性"意义的探求
参考文献
后记

(5)熊十力历史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概述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视角与具体思路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预期成果
第一章 熊十力思想的历史哲学向度与研究回顾
    第一节 熊十力思想研究的整体进展
    第二节 熊十力思想的历史哲学向度
    第三节 熊十力历史哲学思想的研究回顾
第二章 熊十力哲学探究的社会历史旨向
    第一节 童蒙和游学期的思想熏陶
    第二节 辛亥革命以后弃政从学的思想转变
    第三节 孤往穷体之路的历史关怀
第三章 本心显发的历史本质观
    第一节 宇宙"本体"的哲学诠释
    第二节 "由隐至显"的本体形态
    第三节 历史:"本心"显发的澄明之境
第四章 翕辟成变的历史动力观
    第一节 翕、辟范畴的要义发微
    第二节 翕辟成变的内容与机制
    第三节 历史领域的动力阐释
第五章 生命创化的历史进化观
    第一节 东方形态的创造进化论
    第二节 进化的机制与形式
    第三节 进化的阶段与型态
第六章 士民并重的历史主体观
    第一节 个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第二节 崇圣与重民的双向视野
    第三节 道德决定论之上的内在统一
第七章 内圣外王的历史理想观
    第一节 内圣、外王的内涵诠释
    第二节 内圣外王的思想方向
    第三节 理论意义与问题检讨
第八章 以德统知的历史认识观
    第一节 历史认识可能性的本体论阐释
    第二节 以德统知的历史认识方法
    第三节 历史学的知识论探讨
结语 熊十力历史哲学的性质、渊源与历史地位
    第一节 熊十力历史哲学的理论性质
    第二节 熊十力历史哲学的思想渊源
    第三节 熊十力历史哲学的历史地位
附录 熊十力生年考辨
参考文献
致谢

(6)廖平“今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的创新点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今古之争问题的缘起
    二、今古之争与经史之争——传统经学向现代学术的转化
    三、论文选题的原因及写作思路
第一章 晚清的思想背景与廖平的学术历程
    第一节 晚清的思想背景
        一、汉宋之争与调和汉宋
        二、今文经学与疑古思潮
        三、今古之争与制度焦虑
    第二节 廖平的学术历程
        一、廖平的学术追求与治经宗旨
        二、廖平经学六变的两个阶段三个主题
        三、廖平今古学的内涵
第二章 平分今古与尊今抑古——廖平学术史意义上的"今古学"
    第一节 平分今古
        一、《今古学考》的写作背景与思想来源
        二、《今古学考》的主要论点
        三、《今古学考》的创见与局限
    第二节 尊今抑古
        一、《古学考》的成书与刊行
        二、《古学考》的主要论点
        三、《古学考》与《今古学考》的异同
        四、《古学考》的影响及其意义
第三章 古大今小——廖平政治思想意义上的"今古学"
    第一节 知圣与译经
        一、《知圣篇》的成书与刊行
        二、《知圣篇》的主要论点
        三、贤者译经与代圣立言
    第二节 大统与疆域
        一、《地球新义》的成书与刊行
        二、《地球新义》的主要论点
        三、中西冲突背景下的世界图景
第四章 "日新不已"与"道器互补"——廖平的"历史观"与"世界观"
    第一节 由蛮野到文明的进化历史观
        一、经史异制
        二、文明与纯朴交尽
    第二节 由小康到大同的王道世界观
        一、改文从质
        二、先兼爱而后差等
        三、先政后教
        四、王道与当今世界
第五章 廖平今古学的影响
    第一节 廖平"今古学"在当时的影响
        一、廖平"今古学"对康有为的影响
        二、廖平"今古学"对刘师培的影响
        三、廖平"今古学"对章太炎的影响
    第二节 廖平"今古学"的传承
        一、蒙文通对廖平"今古学"的继承与发展
        二、李源澄对廖平"今古学"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节 廖平"今古学"的贡献与局限
        一、廖平"今古学"的贡献
        二、廖平"今古学"的局限
结语
    一、"经学传统"的传承性与断裂性
    二、"经学传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三、现代"新经学"的萌芽形态及其可能性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一:近百年廖平研究述评
附录二:关于"今古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附录三: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7)翻译会通研究 ——从徐光启到严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 研究目标、意义、思路与方法
    1.3 基本观点及内容
第二章 翻译会通思想及其历史回音
    2.1 翻译会通论
        2.1.1 从传统学术会通到翻译会通
        2.1.2 从会通的内涵到翻译会通的界定
        2.1.3 会通与格义
    2.2 徐光启翻译会通思想之形成
        2.2.1 内部原因:晚明王学会通思潮的兴起
        2.2.2 外部原因:利玛窦合儒策略的影响
        2.2.3 个人原因:会通中西与徐光启会通思想的提出
    2.3 翻译会通思想之近现代历史回音
        2.3.1 清初的会通思想
        2.3.2 晚清张之洞的会通思想
        2.3.3 晚清严复的翻译会通思想
        2.3.4 新文化运动前后的翻译会通思想
第三章 晚明危机与翻译会通
    3.1 徐光启实学翻译与耶儒会通
        3.1.1 晚明士风之虚与徐光启的实理追求
        3.1.2 实学翻译与以耶补儒
        3.1.3 以耶补儒的会通超胜精神
    3.2 "心同理同"与李之藻《名理探》达辞策略
        3.2.1 心同理同:李之藻耶儒会通的认知基础
        3.2.2 儒化翻译:《名理探》术语会通
        3.2.3 诗学改写:《名理探》中西诗学会通
    3.3 王徵《奇器图说》之中西会通
        3.3.1 王徵会通西学"应民用而救世"
        3.3.2 叙述方式的翻译会通
        3.3.3 注释中的本土文化与会通
第四章 晚清实学与翻译会通
    4.1 语言障碍与晚清翻译会通
        4.1.1 晚清中国通事的语言障碍与翻译会通之难
        4.1.2 晚清外国译员的语言障碍与翻译会通之难
        4.1.3 语言障碍与晚清翻译人才培养
    4.2 中外合译与晚清实学翻译会通
        4.2.1 合译——中西会通之途
        4.2.2 译者与赞助人中西观念之"相遇"
        4.2.3 合译与中西会通
    4.3 晚清经世实学与西学会通
        4.3.1 经世实学及晚清中西会通走向
        4.3.2 道咸经世派史地学会通与师夷长技
        4.3.3 采西学与洋务派科技会通寻求富强
第五章 晚清新学与西学会通
    5.1 严复治异国语言之"至乐"及其翻译会通策略——以《天演论》翻译为例
        5.1.1 严复治异国语言之"至乐"及其文化观
        5.1.2 传统文化的发明与中西学的类比联想
        5.1.3 《天演论》翻译会通策略
    5.2 严复换例译法与中西会通——以《名学浅说》为例
        5.2.1 严复换例译法之会通性
        5.2.2 反观中文歧义之弊
        5.2.3 反观中国逻辑之不缜
    5.3 严复按语的翻译会通研究(上):发掘异同
        5.3.1 发掘相似之论
        5.3.2 对比相异文化
        5.3.3 异同对比与译名会通
    5.4 严复按语的翻译会通研究(下):附以已见
        5.4.1 "嘤求"共鸣
        5.4.2 以西批中
        5.4.3 批评原文
第六章 翻译会通的诠释学特征及现实意义
    6.1 类比想象:明清中西会通的认知基础
        6.1.1 明末三柱石的类比想象与耶儒会通
        6.1.2 洋务派张之洞的类比想象与中西会通
        6.1.3 维新派严复的类比想象与中西学会通
    6.2 翻译会通的哲学诠释学视界——从徐光启到严复
        6.2.1 理解的应用性与翻译会通
        6.2.2 翻译会通的诠释学真理追求
        6.2.3 翻译会通的实践智慧
    6.3 会通视野下的翻译批评——以《赫兹列散文精选》文言笔法为例
        6.3.1 赫兹列风格的会通与文言笔法的选择
        6.3.2 《精选》中文言笔法的篇章会通策略
        6.3.3 《精选》白话译文中的文言笔法会通策略
第七章 结语
    7.1 翻译会通:儒家文化反思和重构的学术方式
    7.2 传统文化:士大夫会通西学的重要资源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8)冯友兰建构在“别共殊”基础上的文化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冯友兰“别共殊”的形上观
    1.1 冯友兰“别共殊”思想溯源
        1.1.1 西方共相理论
        1.1.2 中国传统哲学的“共殊”思想
    1.2 冯友兰的“别共殊”思想探析
        1.2.1 “别共殊”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1.2.2 “别共殊”思想的反思
第二章 从共相出发探索中国文化现代化
    2.1 从“中西”到“古今”
        2.1.1 “文化是一总合体”
        2.1.2 “中西之分即古今之异”
    2.2 文化类型说
        2.2.1 知类
        2.2.2 生产家庭化的文化与生产社会化的文化
第三章 从殊相出发思考中国文化的民族化
    3.1 “底”与“的”
    3.2 “文”与“质”
    3.3 “性”与“情”
    3.4 可变的道德与不变的道德
第四章 总结、启示与思考
    4.1 冯友兰“别共殊”文化哲学总体评析
    4.2 以马克思主义的共殊观思考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民族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现代新儒学与宋明理学(论文提纲范文)

儒学的复兴与重建(引言)
第1章 宋明理学的理论课题、内在矛盾及其历史演变
    1.1 儒学自身的超越——宋明理学的中心课题
    1.2 儒学的理论化与体系化——宋明理学之为新儒学
    1.3 两分的世界——宋明理学的理论困境
    1.4 经学即理学——宋明理学在清代的变异和演变
    1.5 政治层面的批判与理论层面的认同——宋明理学在近代的命运
    1.6 理性的毁灭与价值意义的寻求——宋明理学在现代的挫折与复兴
第2章 梁漱溟与宋明理学
    2.1 梁漱溟思想形成的发生学探讨
        1.早期的功利派思想
        2.佛学一路的自觉选择
        3.由泰州学派契入陆王心学
    2.2 中西哲学的融合与核心概念的确立
        1.宋明理学的批判
        2.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批判与生命本体的重建
    2.3 生命本体的体认——陆王心学工夫论的改造
    2.4 意欲论与文化三路向说
    2.5 精神方向的开辟与文化哲学的建构
        1.开辟现代新儒学的精神方向
        2.梁漱溟的理论缺陷
第3章 张君劢与宋明理学
    3.1 从文化问题到人生问题——梁漱溟思路的复制
    3.2 复兴宋学的提出
    3.3 人生观论战与道德的形上追求
    3.4 “心为实在说”的理论意义及其缺陷
        1.“心为实在说”及其对梁漱溟思想的推进与发展
        2.张君劢理论的影响及缺陷
第4章 熊十力与宋明理学
    4.1 熊十力由佛转儒的逻辑追述
    4.2 “意义的危机”与儒学的新阐释
    4.3 儒学生命精神的体悟和神解
    4.4 宋明理学的批判及其选择
    4.5 本心概念之确立与本体论之重建
        1.“体用不二”的哲学总纲
        2.本心概念的确立及其基本涵义
    4.6 本心概念的泛化与本体论重建之完成
    4.7 儒学精神的重新阐释及本心论体系的创制
        1.本心论体系的创制
        2.熊十力哲学思想的影响
        3.熊十力哲学理论的内在矛盾及缺陷
第5章 贺麟与宋明理学
    5.1 贺麟的“批判”释义及贺麟思想研究的说明
    5.2 批判中的选择
    5.3 儒家思想的新开展
        1.沈有鼎和他的《中国哲学今后的开展》
        2.儒学的改造及其思想内容
    5.4 “心”之概念的提出及基本涵义
    5.5 “心”之概念的泛化与新心学体系的逻辑展开
        1.“心”与唯心论哲学
        2.心与物和心与性
    5.6 宋明理学直觉方法之批判与新心学直觉方法之建立
        1.朱陆直觉方法异同之比较与批判
        2.宋明理学直觉方法之改造与新心学方法之建立
    5.7 新心学的理论贡献及其缺陷
        1.新心学的理论贡献
        2.新心学的历史影响
        3.新心学的局限性
第6章 马一浮与宗明理学
    6.1 从独尊六艺到归宗儒学
        1.六艺统摄一切学术
        2.儒学的复兴与复性书院
    6.2 “理”之提出及其泛化
        1.“理”之提出及其涵义
        2.“理”之泛化
    6.3 “心”之提出及其泛化
        1.“心”之提出及其抽象
        2.“心即理”与“心具理”
        3.尊德性与道问学
    6.4 折衷调和与心理二元
    6.5 马一浮思想体系的历史地位和历史的局限性
        1.马一浮与梁漱溟、熊十力
        2.马一浮与冯友兰、贺麟
        3.马一浮思想的历史影响
        4.马一浮理论体系的局限性
第7章 钱穆与宋明理学
    7.1 从文化问题到哲学问题
        1.文化与中国文化
        2.新文化运动的反省与批判
    7.2 文化本体的寻求与确立
        1.形而上学的追求——“心”之概念的提出
        2.儒家心性论考察
    7.3 从哲学到文化
    7.4 钱穆与马一浮、冯友兰
    7.5 钱穆思想的历史影响和理论局限性
第8章 冯友兰与宋明理学
    8.1 现代新儒学的发展演进与“新理学”的产生和形成
    8.2 从回归儒学到归宗程朱理学
        1.从人生哲学之比较研究到回归儒学
        2.新实在论与程朱理学的沟通与联接
    8.3 从“照着讲”到“接着讲”——新理学之“新”
        1.新理学的研究对象
        2.新理学的方法论
    8.4 程朱理学之“理”的改造——核心概念的确立及其基本内涵
        1.新理学核心概念的确立
        2.“理”之基本内涵或规定
    8.5 “理”概念的泛化及新理学体系的逻辑展开
        1.“有物必有则”
        2.“有理必有气”
        3.“无极而太极”
        4.“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8.6 哲学的功用与道德境界说
        1.哲学之无用大用
        2.境界说
    8.7 新理学与第一代现代新儒家的终结
        1.冯友兰新理学的历史地位
        2.冯友兰新理学的理论贡献和影响
第9章 儒学的现代转换和宋明理学的凸显
    9.1 宋明理学凸显的历史机缘和理论前提
    9.2 宋明理学的凸显与现代新儒家的个人品格和心态
        1.宋明理学的凸显与个人品格
        2.宋明理学的凸显与现代新儒家的文化心态
    9.3 儒学的现代转换
后记

四、浅析中西文化的融合与会通——以冯友兰为个案(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主体的适应与嬗变——基于费孝通文化观的一些深度思考[J]. 赵旭东,张洁. 学术界, 2018(12)
  • [2]抗战时期冯友兰的民族复兴思想研究[D]. 郭蕾.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0)
  • [3]陈寅恪“格义”研究发凡[J]. 杨泽树,侯敏.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4]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 ——出土文献视野下荀子与儒家经典生成研究[D]. 崔存明. 首都师范大学, 2011(09)
  • [5]熊十力历史哲学思想研究[D]. 林家虎. 安徽大学, 2011(03)
  • [6]廖平“今古学”研究[D]. 崔海亮. 武汉大学, 2010(09)
  • [7]翻译会通研究 ——从徐光启到严复[D]. 张德让.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8]冯友兰建构在“别共殊”基础上的文化哲学[D]. 吴国栋. 广西大学, 2007(05)
  • [9]浅析中西文化的融合与会通——以冯友兰为个案[J]. 田丽.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S2)
  • [10]现代新儒学与宋明理学[D]. 李道湘. 南开大学, 1994(12)

标签:;  ;  ;  ;  ;  

浅析中西文化的交融与交流——以冯友兰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