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古代的书籍形式(论文文献综述)
李璇[1](2022)在《从书籍装帧看中国古代纸质文献保护方法》文中研究说明书籍装帧不仅是为了美观,它对减少文献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产生破损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使文献得以长期利用和保存。文章将简要地介绍古代纸质文献装帧形式及其演变,并重点对它们在文献保护中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
田雨[2](2021)在《金代山西雕版印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代山西雕版印刷技术,以及它所形成的刻书行业在中国古代印刷发展史上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具有开始时间早、延续时间长、刻印地域广以及刻书类别丰富的历史发展特点,而推动其繁荣发展的因素却是多方面相结合的。第一部分,通过论述金代山西雕版印刷的历史发展情况,明确了研究的定义范围。分析刻书的地域分布特点是以山西平阳地区为核心区域,以刻书业的代表“平水本”为文章重点探究对象。除此之外间有太原、大同、五台山等地区,作为补充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平阳和其他各个刻书地域的刻本及其相关刊刻信息,以求对其历史发展情况有系统地了解。然后从当时的历史,国家的政治、文化以及政策等角度探究了金代山西雕版印刷兴盛的背景和原因,对该历史时期一些特殊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一些旧有的片面结论重新讨论。第二部分,选取佛经刻印与版画刻印两种雕刻技术类型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到这两种类型是最具时代和地域代表性的刻印种类,与印刷术发展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通过对金代佛经刻印背景的探究,分析了当时具有实用特点的佛教政策,推动了募刻与刊印佛经的风潮,从而促进了雕版印刷技术的进步,而《赵城金藏》的雕造事业,对刻书中心的形成和印刷术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探究《四美图》为代表的金代平阳版画的历史成就,从刻印技法、题材特点、时间与地域发展等内容的分析研究,透视了平阳版画体系对山西雕版印刷术发展的贡献。第三部分,从相关科技角度对金代山西雕版印刷工艺进行探究,包括刻版工艺、造纸工艺、装裱工艺三方面。首先,结合田野调查与口述访谈的方法,重点对雕刻与印刷工艺的材料、工具以及刻版流程方面进行研究,和古代技术工艺作简单的对比猜测,以求对雕版印刷技术有直观了解。其次,用文献和现代实验研究的方法,探究平阳造纸的历史源流,分析了平阳麻纸工艺具有的科技性特点,总结了平阳地区特有的麻纸工艺对金代山西雕版印刷术发展的作用。最后,对金刻本装帧具有特点和代表性的卷轴装佛经装帧工艺进行探究。第四部分,总结金代山西雕版刻本在印刷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影响,在促进文学、艺术、医学、宗教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大贡献。文章采用了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口述访谈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以平水刻为代表的金代山西雕版印刷列举研究,以多元的视角分析推动其进步的力量。有助于我们了解促进金代山西雕版印刷术发展的多方因素,从而吸引到更多研究者对这一时代和地域传统手工业的学术研究兴趣。
单良[3](2021)在《多维度信息表达的书籍形态设计探究》文中研究指明书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伴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读者的审美能力提升以及阅读需求的增加,书籍设计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纸的发明与印刷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书籍融入到我们的生活,成为获得知识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电子书籍抓住机遇并加快传播速度对纸质书籍的市场造成冲击。伴随着电子书籍的迅速发展,并受到读者体验需求提升的整体形式等方面的制约,对书籍设计者需要提出更多元化、多维度的设计方式。因此书籍形态设计应加强多维度的信息表述,将信息更准确、直接地传达给读者。本文以书籍形态为出发点,首先找准多维度信息表达方向,其次阐述多维度信息表达与书籍融合的设计方法。研究分为三方面,第一方面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阐述多维度及多维度信息表达的相关概念,系统梳理多维度信息表达在书籍形态中应用的理论,分析书籍与读者的具体特点,为课题研究指明方向。第二方面查找国内外相关的设计案例,从审美维度、实用维度、文化维度的角度寻找多维度在书籍形态设计中的表现方式。第三方面探索和创新多维度信息表达视角下的书籍形态设计原则与方法,总结其对书籍设计的影响。通过相关的书籍形态设计案例来考证其在书籍形态设计中的可行性。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有利于进一步加强读者的阅读体验与审美培养。
李雨桐[4](2021)在《元代古籍雕版篆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艺术风格是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是艺术家在所处的时代环境与社会关系之中,所呈现出来的精神创造。西方艺术风格的发展与变化以建筑的形式表现,而中国各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则蕴含在书法风格中。因此,对书法风格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元代作为开启明清书风的关键,是划分晋唐与明清两种不同书风的分水岭。有元一代,各书体得到全面复兴,但有关于元代书法的研究的关注点多放在今体书法,对篆书的相关讨论较少,但在元代“复古风尚”的浪潮下,篆书等古体书法恰恰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无法避开的。元代古体书法可以说是元代“复古风尚”的核心。因此,元代篆书风格的研究对元人精神内涵的讨论至关重要。当今对元代篆书的研究可以说并不罕见,但多以留传极少的元代墨迹为主要线索,忽视了元代版刻篆书这一丰富资料,说到版刻书迹,今人多作鉴藏之用,殊不知点画有纵衡曲折之姝的“体制之学”对元代篆书的重要影响。元代版刻书法作为工具书,具有强大的传播力,符合元代社会篆书的审美风尚,反映了元代篆书风格的一般性。因此,笔者尝试以元代版刻篆书新材料为出发点,对元代篆书及其风格进行再研究,进一步梳理和归纳,以期能对元代篆书风格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刘彦宏[5](2020)在《古代线装形式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书籍设计的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古籍线装形式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本论文从古代线装书籍的制作工艺为切入点,通过对古代线装书籍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精彩各异的表现形式进行深入梳理;探索古代线装书籍在工艺、材质、形态、设计思想等不同层面的运用与发展;挖掘出古代线装书籍设计的工艺智慧和创作哲学;与此同时,温故知新,传承变革,结合大量近现代书籍设计的优秀案例,剖析现代书籍设计师在运用古代线装形式的创新角度与实践工艺;最终总结出一系列巧妙传承、创新独特的书籍设计创作方法与思路,以期为今后古代线装形式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层面提供些许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王晓娜[6](2020)在《传统线装书在现代的设计与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线装书是我国传统书籍艺术演进的最后一种形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至今,为书籍制度的成熟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现代依然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观念在变,设计也在变,试图通过全新的设计理念、全新的视觉设计逐渐提升线装书的文化品味和审美功能,赋予线装书呈现出形式多样的表现方式和独特的设计风格。本文探究的是传统线装书在现代的设计与表达,通过梳理传统线装书的理论知识和对当下优秀线装书籍作品的分析,探究现代线装书的创新表现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首先对传统线装书形态的演变过程和视觉设计进行全方位深入研究;其次通过对当下优秀线装书籍作品的分析,探究传统线装书设计理念、视觉设计、以及新材料和新工艺运用三方面在现代线装书设计中的创新,是本论文重点研究内容;最后对线装书设计作出思考。本文通过相关文献资料整理、个案研究、案例分析等几种研究方法,分析现代设计师在新时期如何协调书籍的形式与内容,如何实现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工艺技术的完美结合,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今后的线装书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可以为今后的书籍设计者提供一种思路和创作方向。
韩敏[7](2020)在《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汉代起,《楚辞》的传播和接受即一直绵延不绝,成为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几乎贯穿了我国整个传统时代。而明代的《楚辞》接受自前代沉寂之后,在理学等思潮的影响下又表现出新的特点,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本文即在学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明代的《楚辞》传播存在显着的地域性差异,表现为南多北少的格局。而明代阅读《楚辞》的读者群体也较为广泛,上至皇室下至基层大众,皆有阅读《楚辞》的事例。此外,借助于藏书家丰富的藏书量及先进的刻印技术,《楚辞》文本得以在日益进步的印刷术的支持下刻印流传开来,并逐渐扩散到社会各个阶层。最后,从学术特点上来看,明代学者侧重从个人体悟来解读《楚辞》,开创了评、注合一的新模式。从文学特点上来看,“楚风”的盛行离不开《楚辞》在明代的广泛传播。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概述明前《楚辞》传播与接受的几个重要阶段,并对接受《楚辞》的重要人物的接受观进行了分析。本章认为《楚辞》的传播和接受在各个时期均有不同,从汉代开始,“以经解骚”的风气逐渐形成,至南朝萧梁时的昭明太子萧统首先打破了传承数百年以来的“以经解骚”的传统,对《楚辞》华丽的文采、浪漫的文风、比兴手法的运用等美学价值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之后唐宋元时期皆根据时代背景的不同,对屈骚的接受即存在贬抑与赞颂并存的局面。第二章对《楚辞》在明代广泛传播的原因、传播地域及传播循环模式等情况进行探讨,分析认为明代《楚辞》的广泛传播,是受到诸如读者、原料供应商、印刷商、书坊主等众多人员和社会各阶层在内的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的共同作用下才兴盛起来的,离开了其中任意一个环节,对其的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同时,通过对明代刊刻的《楚辞》的刻印地点的分析,笔者认为明代的《楚辞》传播存在显着的地域性差异。最后,借鉴法国书籍史家达恩顿先生的“传播循环模式”理论,对《楚辞》在明代的传播循环模式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论述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的主体,即《楚辞》读者的阅读情况,主要分为皇室成员阅读、士人生员阅读、大众读者阅读和李氏朝鲜读者的阅读四个类型。分析认为从现有史料来看,明代《楚辞》阅读的主体较为广泛,上至皇室下至基层大众,皆有阅读《楚辞》的事例,特别是儒学文化圈的李氏朝鲜王朝读者,也有深谙《楚辞》的庞大的读者群体。他们都从《楚辞》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为自身从事赋体文学的创作奠定了基础。第四章通过对明代藏书家收藏、借阅、刊刻与传抄《楚辞》,以及《楚辞》在明代的刊刻与买卖情形,《楚辞》借助私学讲授的大众传播情况进行论述,探讨了《楚辞》在人际传播、交换渠道、流通渠道等方面的传播情况。分析认为借助于藏书家丰富的藏书量及校勘的精美,《楚辞》文本得以在日益进步的印刷术的支持下刻印流传开来,并逐渐扩散到各个阶层。第五章以明代学术发展脉络为轨迹,考察明代各个文学流派的《楚辞》接受情况。分析认为明初,朱熹的理学思想占据主导,使得《楚辞》的接受即长期笼罩在朱熹的理学思想的影响之下。其后,以李东阳等人为代表的“师古派”兴起,使得《楚辞》的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的机遇。然而,“师古派”仍未脱离理学思想的影响。明代后期,阳明心学思想开始统治明代文坛,“师心派”开始兴起,对旧注大胆质疑,提出了许多创见,为《楚辞》接受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此时期《楚辞》评点类作品也开始兴盛起来。最后,明末东林党人以君子、小人之理念接受《楚辞》,成为开启经世致用的理念研究《楚辞》的开端。第六章对明代《楚辞》传播和接受的特点进行探究,分析认为从学术特点上来看,明代学者侧重从个人体悟来解读《楚辞》,不迷信前人的注解,同时集评类着作开始盛行起来,开创了评、注合一的新模式。从文学特点上来看,“楚风”的盛行离不开《楚辞》在明代的广泛传播。
徐熙曼[8](2020)在《蝴蝶装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宋版书以其版式精美一直备受学界和收藏界青睐,装帧其的方式——蝴蝶装,也独居魅力。在推崇美学的宋代,一直作为主流装帧形式的蝴蝶装,其价值十分值得讨论和研究。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图像分析法,从文献出发结合目前所能见到的蝴蝶装的原物分析讨论蝴蝶装这一独特的装帧形式。论文的主体结构分三部分,从蝴蝶装的历史、艺术性及当代蝴蝶装的修复和使用三个方向进行研究,参考各个方向前人的相关研究,探讨蝴蝶装的历史地位、艺术设计和文物价值。
周先琪[9](2019)在《从佛教六根说论书籍设计中的人格化》文中研究指明书籍,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使人类从蒙昧状态走向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书逐渐受到大众的青睐,数字出版物正在挑战传统的纸质书籍,但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会对精神层面的交流提出更高的要求,纸质书籍的设计能够将书籍无形的内容落实到有形的层面上来,与人们进行精神上的互动,这是电子书无法企及纸质书的核心所在。本文认为,对于一本书价值的判断,不仅仅只停留在内容上,而是通过感官对物质得到审美和精神上的体验,将书的内容落实到物质,从而上升至审美,让它在销售中营造卖点或是愉悦身心,进而让读者能够在精神上与之沟通,使其具有人格化的特征,读者在感官上的互动和在情感上的交流是对书籍价值的体现,这种方式是建立在人格化的途径上加以实现的,因此,本文从佛教六根思想的角度对感官体验进行思考和研究,从而让纸质书籍长久地存在于市场当中并且提升书籍的整体形象。本文以书籍设计中的人格化为主要对象,以佛教中六根说的思想为切入点,通过分类归纳、文献查阅、案例分析等方法为书籍设计的人格化寻找到了新的视角,建立了书籍设计六根说的理论体系,并从物质基础、审美感知、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与六根说中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维度将设计师与受众联系在一起,为今后的书籍设计提供参照和研究的方向。本文首先就书籍设计与六根说进行研究,先梳理出书籍装帧的物化属性和分析出书籍设计从物化属性到人格化的动态化过程,再根据《楞严经》对佛教中的六根思想进行总结,归纳出佛教六根中作为媒介的“六根”、作为物理物质的“六尘”和作为人的主观感识的“六识”,并对身体感官与佛教中六根互用的思想进行了分析,以上三点搭建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在理论基础的研究上,建立了书籍设计六根说的理论体系,从“六根”、“六尘”与“六识”的佛教思想角度分别与受众在接触书籍时产生的生理感受、物理层面和心理感识相对应,并结合案例加以分析,总结出“六根”、“六尘”、“六识”是设计师与受众间关系的六个感官维度;在理论建立的层面上通过物质基础、审美感知以及精神文化与生命契合这三个层面分析书籍设计中人格化在六根说理论中的体现,并通过六个维度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前期理论基础的梳理、理论体系的搭建和理论研究的论证总结出六根说体系下对受众情、景、境方面的影响,归纳出六根说体系带来书籍设计中的物化属性、审美艺术、精神人格的价值,也提出了对于设计师转识成智回归书籍、回归人性和回归设计的启示。希望借助本课题的研究,对书籍设计在人格化的探讨上提出新的建设性的思路和角度,充分展示纸质书籍作为物化载体带来的魅力,满足现代人们对于情感以及精神上的需求,同时让书籍设计对书籍本身的价值进行提升,提高整体纸质书的品质,为纸质书的明天带来更多新的希望。
古黎丽[10](2019)在《我国古代书籍装祯形式演变规律及特点》文中研究表明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很少有人了解和研究书籍装帧技术的发明,这不能不说是古籍研究中的憾事。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的演变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过程,它的演变规律和时代的发展、书籍制作材料以及人们阅读需求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文章在收集整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古代书籍装祯形式的演变过程按时间顺序进行了综述。
二、我国古代的书籍形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古代的书籍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1)从书籍装帧看中国古代纸质文献保护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古代纸质文献装帧形式及其演变 |
1.1 卷轴装 |
1.2 经折装 |
1.3 蝴蝶装 |
1.4 包背装 |
1.5 线装 |
2 古代纸质文献的装帧保护 |
2.1 卷轴装的保护措施 |
2.2 蝴蝶装的保护措施 |
2.3 线装的保护措施 |
2.4 其他保护性装潢 |
2.4.1 染纸避蠹 |
2.4.2 护叶 |
2.4.3 金镶玉 |
2.4.4 古籍外部保护 |
3 总结 |
(2)金代山西雕版印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0.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0.3 研究方法 |
0.4 研究创新之处 |
0.5 研究现状与背景 |
第一章 金代雕版印刷成因 |
1.1 金代山西雕版印刷的地域和种类 |
1.1.1 刻印地域研究 |
1.1.2 刻书种类研究 |
1.2 金代山西印刷术发展的历史原因 |
1.2.1 人才和技术的转移 |
1.2.2 悠久的刻书历史 |
1.2.3 稳定的政治环境 |
1.2.4 文化发展的影响 |
1.2.5 国家政策的倾斜 |
小结 |
第二章 金代佛经雕版、木版年画的历史沿革与互借 |
2.1 金代山西佛经刻印 |
2.1.1 佛经刻印的历史背景 |
2.1.2 佛经刻印对刻书中心形成的影响 |
2.2 金代山西版画刻印 |
2.2.1 平阳版画的历史成就 |
2.2.2 平阳版画对印刷术发展的贡献 |
小结 |
第三章 金代雕版印刷材料工艺研究 |
3.1 雕刻与印刷工艺 |
3.1.1 材料工具 |
3.1.2 工艺流程 |
3.2 造纸工艺 |
3.2.1 平阳造纸的历史源流 |
3.2.2 平阳麻纸的工艺特点 |
3.2.3 平阳麻纸的实验研究 |
3.3 装帧工艺 |
3.3.1 金代的”蝴蝶装” |
3.3.2 金代的”卷轴装” |
小结 |
第四章 金代山西雕版印刷刻本的多元价值 |
4.1 文学价值 |
4.2 艺术价值 |
4.3 医学价值 |
4.4 宗教价值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多维度信息表达的书籍形态设计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课题背景及意义 |
(一)课题背景 |
(二)课题意义 |
二、课题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一)课题国内现状 |
(二)课题国外现状 |
三、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书籍形态设计的综述 |
一、书籍形态的概念 |
二、书籍形态的演变 |
(一)书籍的起源 |
(二)书籍形制的演变 |
三、书籍领域的跨界表现 |
第三章 多维度信息表达下的书籍形态分析 |
一、书籍设计中多维度信息表达的相关概念 |
(一)多维度的相关概述 |
(二)多维度信息表达的相关概念 |
二、多维度信息表达的体现 |
(一)审美维度 |
(二)实用维度 |
(三)文化维度 |
三、多维度信息表达下的书籍设计思维转变 |
(一)从视感到五感的维度扩展 |
(二)从单向传递到交互式信息传递 |
(三)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 |
第四章 书籍形态的多维度信息表达探究 |
一、新技术下书籍形态设计 |
(一)形态的多元化设计 |
(二)结构的多维度造型 |
(三)科技工艺的跨界 |
二、新理念对书籍形态设计的影响 |
(一)多维感官激发 |
(二)空间结构异化 |
(三)艺术情景演绎 |
三、新理念对书籍形态设计的影响 |
(一)设计回归读者主体地位 |
(二)对设计者提出更高要求 |
第五章 多维度信息表达的书籍设计实践 |
一、《七个疯子》整体书籍设计概述 |
(一)课题研究背景 |
(二)课题创作构思 |
(三)创新思路 |
二、《七个疯子》的整体设计 |
(一)审美维度的体现 |
(二)实用维度的提高 |
(三)文化维度的应用 |
三、书籍形态未来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元代古籍雕版篆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四节 研究方案 |
第一章 艺术史中的风格问题 |
第一节 关于风格问题 |
第二节 关于书法的时代风格 |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及其价值 |
第二章 元代篆书的发展 |
第一节 社会文化背景 |
第二节 两宋时期金石学、文字学研究的影响 |
第三节 元代篆书家及书迹 |
第三章 有关元代篆书的新材料 |
第一节 版刻书法简述 |
第二节 古籍雕版印刷工序流程 |
第三节 元代版刻篆书 |
第四章 元代篆书的时代风格 |
第一节 元代篆书的形式与取法 |
第二节 元代版刻篆书风格及其影响 |
第五章 元代篆书风格成因 |
第一节 金石学研究 |
第二节 元代书籍的出版条件与广泛传播 |
第三节 元代书法的教育观——字学的重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古代线装形式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一章 现代书籍设计发展 |
第一节 国内书籍设计的发展 |
第二节 国外书籍设计的发展 |
第二章 古代线装形式之美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线装常见表现形式 |
第二节 国外古代线装常见表现形式 |
第三节 古代线装形式常见承印物 |
第三章 古代线装形式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创新之处 |
第一节 装订眼的变化 |
一、眼的数量变化 |
二、眼的位置变化 |
三、眼的形态变化 |
第二节 装订线的变化 |
一、线的材质变化 |
二、线的颜色变化 |
三、线的走向变化 |
四、线的形态变化 |
第三节 结构性创新 |
一、有孔无线结构 |
二、点线面结构 |
三、异型结构 |
第四节 装饰性创新 |
第五节 功能性创新 |
第六节 互动性创新 |
第七节 承印物多样性 |
第四章 创新设计的实践应用 |
第一节 中式线装形式创新实践书籍设计 |
一、书籍主题内容——《傅雷家书》 |
二、书籍设计构思及草图绘制 |
三、书籍创新设计理念解析 |
第二节 西方线装形式创新实践书籍设计 |
一、书籍主题内容——《做了这本书》、《DAVID SHRIGLEY》 |
二、书籍设计构思及草图绘制 |
三、书籍创新设计理念解析 |
第三节 实践应用的设计思路 |
一、注重书籍设计整体性 |
二、尊重本土性民族文化 |
三、避免拿来主义的生搬硬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6)传统线装书在现代的设计与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传统线装书形态的演变及视觉设计 |
第一节 传统线装书形态的演变 |
第二节 传统线装书的视觉设计 |
一、传统线装书的字体运用 |
二、传统线装书的版式经营 |
三、传统线装书的封面设计 |
四、传统线装书的插图应用 |
第三章 现代线装书设计理念的转变 |
第一节 整体设计理念的深化 |
第二节 融入本土文化设计理念 |
第三节 追求人性化设计风格 |
第四章 现代线装书视觉设计的创新 |
第一节 立体设计新突破 |
第二节 封面设计新变化 |
第三节 版式设计新变化 |
第五章 现代线装书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运用 |
第一节 线装书新材料的运用 |
一、线装书材料的多样化 |
二、材料在线装书设计中质感特性的体现 |
第二节 线装书新工艺的运用 |
一、线装书设计中装订工艺的应用 |
二、加工工艺呈现的线装书籍形态 |
第六章 线装书设计的思考 |
第一节 线装书的文化价值 |
第二节 传承与创新的的设计态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文索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作品入选及论文发表情况 |
(7)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及论题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 楚辞学研究史的梳理 |
(二) 《楚辞》文献学方面的研究 |
(三) 国内《楚辞》传播和接受研究 |
(四) 海外《楚辞》传播和接受研究 |
三 研究范围界定 |
四 相关理论、概念介绍及本文研究方法 |
(一) 概念介绍 |
(二) 相关理论及本文研究方法 |
五 创新点 |
第一章 明前《楚辞》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汉魏六朝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一、汉代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一、隋唐时期的《楚辞》传播 |
二、隋唐时期的《楚辞》接受 |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一、宋代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二、元代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小结 |
第二章 明代《楚辞》传播的地域与传播循环模式 |
第一节 《楚辞》的传播在明代兴盛的原因 |
第二节 明代《楚辞》刊本的刻印地域 |
一、明代《楚辞》刊刻的地域分布 |
二、明代《楚辞》刻本传播地域形态分析 |
第三节 明代《楚辞》传播循环模式 |
小结 |
第三章 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的主体 |
第一节 阅读《楚辞》的读者类型 |
第二节 皇室成员的《楚辞》阅读 |
一、皇帝阅读 |
二、太子及诸宗室子弟阅读 |
第三节 士人生员读者的《楚辞》阅读 |
一、明代士人生员读者概况 |
二、代表性的士人生员读者 |
第四节 大众读者的《楚辞》阅读 |
一、明代大众读者概况 |
二、代表性的大众读者 |
第五节 李氏朝鲜读者的《楚辞》阅读 |
一、《楚辞》在李氏朝鲜的流传 |
二、代表性的朝鲜《楚辞》读者 |
小结 |
第四章 明代《楚辞》的传播渠道和传播类型 |
第一节 收藏、抄本与借阅——《楚辞》的人际传播 |
一、《楚辞》的收藏与传播 |
二、《楚辞》的抄写、借阅与传播 |
第二节 刊刻与买卖——《楚辞》的商业传播 |
一、明代的官刻 |
二、明代的坊刻及私人刻书 |
第三节 明代的书院讲学——《楚辞》的大众传播 |
小结 |
第五章 明代的《楚辞》接受 |
第一节 程朱道学影响下的《楚辞》接受 |
一、文道合一论下的《楚辞》接受 |
二、台阁派的《楚辞》接受 |
三、道学家的《楚辞》接受 |
第二节 师古说者的《楚辞》接受 |
一、茶陵派的《楚辞》接受 |
二、前七子的《楚辞》接受 |
三、唐宋派的《楚辞》接受 |
四、后七子的《楚辞》接受 |
第三节 师心说者的《楚辞》接受 |
一、师心说概述 |
二、师心说者的《楚辞》接受 |
第四节 东林中人的《楚辞》接受 |
一、东林中人概述 |
二、东林中人的《楚辞》接受 |
小结 |
第六章 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的特点 |
第一节 文学特点 |
一、楚风的形成 |
二、序跋的广泛使用 |
第二节 学术特点 |
一、个人体悟注解《楚辞》成风 |
二、《楚辞》评点类着作大行其道 |
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8)蝴蝶装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视角 |
第一章 蝴蝶装的历史 |
一、 何为蝴蝶装 |
二、 流行于宋元 |
三、 明清时期的改进和延用 |
(一) 黄丕烈改装蝴蝶装 |
(二) 蝴蝶装使用在版画图册 |
(三) 蝴蝶装使用在拓片装裱 |
第二章 蝴蝶装的艺术性 |
一、 从装帧形态来看 |
(一) 版式设计 |
(二) 封面与摆放方式 |
(三) 插图设计 |
二、 从思想内涵来看 |
第三章 当代蝴蝶装的修复与使用 |
一、 蝴蝶装的修复 |
二、 蝴蝶装在新作装裱方面的使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从佛教六根说论书籍设计中的人格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来源和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 创新之处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书籍设计与六根说 |
2.1 书籍设计的物化属性 |
2.1.1 华夏书籍装帧演变 |
2.1.2 世界书籍装帧演变 |
2.2 书籍设计的人格化分析 |
2.2.1 书籍物化到人格化的转变 |
2.2.2 书的五感 |
2.2.3 书籍人格化的意义 |
2.3 以“人的认识”为中心的佛教六根说 |
2.3.1 六根——媒介功能 |
2.3.2 六尘——各类物理物质 |
2.3.3 六识——主观感识 |
2.4 感官互通与六根互用 |
2.4.1 身体感官的关联性 |
2.4.2 古代思想中的感官理论 |
2.4.3 文学作品中的感官互通 |
2.4.4 西方艺术理论中的感官联系 |
2.4.5 佛教中的六根互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书籍设计中六根说体系的建立 |
3.1 以书籍为主体的六根说体系的构成要素 |
3.2 书籍设计六根说体系的目的 |
3.3 书籍设计六根说体系架构关系 |
3.3.1 六根——受众在阅读时的生理感受 |
3.3.2 六尘——受众在阅读时接触到的物理层面 |
3.3.3 六识——受众基于生理与物理产生的心理感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六根说在书籍设计中人格化的表现 |
4.1 六根说与人格化的表达关系 |
4.2 物质基础的体现 |
4.2.1 视觉化地呈现 |
4.2.2 纸张及印刷的声临其境 |
4.2.3 油墨香气与精神香气共存 |
4.2.4 材料的感官共鸣 |
4.2.5 工艺及素材的融入 |
4.2.6 意识情感的渗透 |
4.3 审美感知的体现 |
4.3.0 造型美 |
4.3.1 功能美 |
4.3.3 形态美 |
4.4 书籍设计六根说的精神文化与生命契合之处 |
4.4.1 目与心通的灵动 |
4.4.2 书之乐的音韵格调 |
4.4.3 呼吸吐纳的气韵 |
4.4.4 五味调和的意味 |
4.4.5 温暖心灵的触碰 |
4.4.6 境界与意蕴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书籍设计回归六根的意义 |
5.1 六根说体系下书籍设计对受众的影响 |
5.1.1 多角度关注感官情感 |
5.1.2 不摒弃物质,塑造景致 |
5.1.3 窥见自我,情景结合 |
5.2 六根说体系带来书籍人格化的价值 |
5.2.1 书籍的物化属性价值 |
5.2.2 书籍的审美与艺术价值 |
5.2.3 书籍的精神人格价值 |
5.3 六根说体系对设计师转识成智的启示 |
5.3.1 回归书籍 |
5.3.2 回归人性 |
5.3.3 回归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件 |
(10)我国古代书籍装祯形式演变规律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简策装──最古老装帧的形式 |
2 卷轴装———使用最久的装订形式 |
2.1 帛书卷子装 |
2.2 纸书卷轴装 |
3 梵夹装———最早引进的装帧形式 |
4 旋风装———早期向册页装过渡的形式 |
5 经折装———向册页装过渡的中间形式 |
6 蝴蝶装———装帧形式进入了册页装阶段 |
7 包背装———使用最久的册页形式 |
8 线装———古代最先进的装帧形式 |
9 结语 |
四、我国古代的书籍形式(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书籍装帧看中国古代纸质文献保护方法[J]. 李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02)
- [2]金代山西雕版印刷研究[D]. 田雨. 山西大学, 2021(12)
- [3]多维度信息表达的书籍形态设计探究[D]. 单良.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元代古籍雕版篆书研究[D]. 李雨桐.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2)
- [5]古代线装形式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D]. 刘彦宏.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6]传统线装书在现代的设计与表达研究[D]. 王晓娜. 山东艺术学院, 2020(07)
- [7]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研究[D]. 韩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蝴蝶装之研究[D]. 徐熙曼.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1)
- [9]从佛教六根说论书籍设计中的人格化[D]. 周先琪.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10]我国古代书籍装祯形式演变规律及特点[J]. 古黎丽.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