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室内环境污染

严防室内环境污染

一、严防室内环境污染(论文文献综述)

孙若晨[1](2021)在《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评估与优化调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南方石漠化治理取得阶段成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喀斯特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是石漠化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实现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以及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地理学、环境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3E系统等理论,针对喀斯特农村太阳能利用可行性分析指标匮乏和利用技术单一且效率低的科技问题。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和石漠化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施秉喀斯特、毕节撒拉溪和贞丰-关岭花江为研究示范区,2018-2021年通过对研究区23个村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气象监测数据收集,运用调查分析法、气候学计算法、参与式农村评估等方法,围绕农村太阳能资源评估与优化调控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潜力评估,重点阐明不同石漠化等级太阳能利用的可行性,集成太阳能利用关键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与验证,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农村能源结构优化和低碳社区建设提供科技参考。(1)喀斯特农村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时空分布不均,夏季最丰富。从年均太阳总辐射和年平均日照时数空间分布来看,呈现出从西向东逐渐减小的趋势,表现为贞丰-关岭花江研究区最大,毕节撒拉溪研究区次之,施秉喀斯特研究区最小;从太阳总辐射月变化来看,三个研究区太阳总辐射变化呈现出单峰型,1月最小,7、8月最大;夏季总辐射最高,春季次之,秋冬最小。从年变化来看,施秉喀斯特研究区总辐射在2017年最低,随后逐渐增高;毕节撒拉溪和贞丰-关岭花江研究区太阳总辐射年变化趋势呈现出“W”型。三个研究区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的月变化趋势相同,7、8月达到最大值,1月值最低,呈现出单峰型的特点;春夏最高,秋冬最小;年日照时数和年日照百分率的变化趋势与年太阳总辐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2)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总体属于等级一般区,夏季利用潜力大。贞丰-关岭花江太阳能资源等级为丰富区,且较为稳定,利用潜力最高,最适宜利用月份主要在4-8月;毕节撒拉溪和施秉喀斯特为资源一般等级,太阳能资源不稳定,夏季利用潜力最大。(3)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利用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三个研究区在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能源利用结构以及环境现状等方面可选择不同的太阳能利用方式。贞丰-关岭花江研究区适宜发展大型光伏发电站和户用光伏屋顶,构建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在发展小型太阳能设备,冬季结合煤炭利用的方式具有可行性;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利用小型太阳能设备,构建风光互补或光沼互补利用模式,并且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太阳能路灯、景观式杀蚊灯等产品。(4)集成喀斯特农村太阳能光热利用、光电利用、太阳能热水器防堵装置和污垢处理方法以及综合利用能源体系等技术体系。通过对太阳能资源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研究,发现太阳能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系统总结了喀斯特农村现有成熟的光电技术、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技术、光热技术,集成了喀斯特农村太阳能光热利用、太阳能光电利用、太阳能热水器防堵装置和污垢处理方法以及综合利用能源体系等技术体系。在施秉喀斯特无-潜在石漠化示范点选择光电两用太阳能热水器、景观式太阳能杀蚊灯,辅以沼气发酵技术;在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石漠化示范点选择太阳能热水器、庭院式照明灯、节煤回风炉灶;在贞丰-关岭花江中-强度石漠化地示范点太阳能资源丰富,构建以光伏屋顶、太阳能热水器、庭院式照明灯、太阳能路灯为主体的太阳能综合利用体系进行示范。示范后,室内环境明显改善,对CO2和SO2的起到了减排效果,节省了能源开支。论文对太阳能利用技术研究主要从生活能源角度出发,未来研究可以把太阳能与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并应用到石漠化治理中,实现喀斯特农村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需解决的问题。

程金[2](2021)在《“双一流”建设视角下高校基建项目协同管理研究 ——以N大学科研楼为例》文中指出“双一流”的建设致力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水平。为有效助力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发展,提高高校自身学科的科研水平,高校可从建设重点学科研究基地着手,优化基建项目管理过程,提升自身建设能力。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过程复杂多变,约束条件众多。本文结合高校基础设施建设过程管理现状与施工实际特点,研究高校基建项目的工期、成本、质量、绿色施工水平等方面的目标达成情况,分析高校基建建设项目的各方面相互影响情况,构建高校基建项目协同管理系统。通常情况下,完善的基建项目管理表现为项目施工工期、成本、质量、绿色施工等方面的作业效果达成预期目标,而项目施工的各个方面在项目实际管理运营中相互影响、彼此制约,因此如何提升高校基建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的工期、成本、质量、绿色施工四大方面的协同管理成效,使项目整体管理目标不断优化,是考验高校基建项目管理能力的关键所在。论文以“双一流”高校基建管理为研究背景,首先以高校基建项目建设成果最优化为建设目标,分析高校基建项目系统内部结构协同作用机理,构建高校基建项目协同管理系统。将高校基建复杂管理系统划分成项目的工期、成本、质量、绿色施工水平控制子系统,研究每个子系统的控制目标,分析各子系统内部的控制方法以及工期控制子系统与成本、质量、绿色施工水平控制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关系;其次,借鉴系统自组织理论与项目协同管理原理,量化各子系统序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根据每个子系统对协同项目管理复杂系统的功效系数,构建高校基建项目协同管理模型,建立子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与整体系统的数量约束关系;最后,借用蚁群算法优化高校基建项目协同管理模型,分析蚁群算法的基本思想和总体演算思路,并结合高校基建项目的实际施工状况,编写高校基建项目协同管理模型基于蚁群算法的求解步骤。本文以N大学科研楼的建设为例,实现了科研楼协同管理系统协调度模型的建立,并运用MATLAB软件实施了蚁群算法的求解流程,扩展了高校基建项目施工管理优化办法。本文创新点在于结合当前时代教育背景,以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发展为目标导向,结合高校基建项目所需达到的特定目标,构建高校基建项目协同管理系统,提升高校基建项目的建设管理水平和建设效益。

刘同结[3](2020)在《基于TQM的住宅批量精装修质量管理》文中提出在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住宅批量精装修已成为必然趋势。但由于我国住宅批量精装修起步较晚,住宅产业化推行力度不足,批量精装修质量问题频出,投诉率居高不下,对购房者、开发商和社会这三方的利益都造成损害。因此,研究如何提升住宅精装修工程质量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文章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调查法,对影响住宅批量精装修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识别出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找出关键因素。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将住宅批量精装修实施的全过程划分为设计、招采、施工和验收四个阶段,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的“三全”思想、PDCA循环和激励理论,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全部影响因素为管控对象,分别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全面的管控措施,制定了各阶段管理流程,并创新性地将外部性理论运用到施工阶段的管控措施中,通过“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倒逼企业提高工程质量。文章以全面的视角分析了住宅批量精装修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全面的管理措施,为提升精装修工程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谢姆斯耶·如则[4](2020)在《基于绿色低碳理念的生态型居住区研究 ——以吐鲁番示范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基本国策,而绿色低碳理念的生态发展也已成为普遍的发展共识。绿色与低碳理念的发展不断深化的同时,越来越多绿色低碳理念的生态型城区在进行规划建设。进行绿色城市建设过程中,以绿色低碳理念进行居住区建设不仅能够满足居民的使用需求,提高居住区的品质,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还能提升能源的利用。绿色低碳理念的生态型居住区在给居民创造宜居的高质量居住环境的同时,还能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增进居民之间的交往愿望,还能起到使社会更加和谐的作用。而在吐鲁番这种气候极为特殊的绿洲城市进行适应当地特殊自然气候条件的生态型居住区建设,并将生态型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不断完善,使其往更加绿色与低碳的方向去发展,对改善当地居住区居住环境有很大现实意义的同时还能对生态型居住区建设规划理念的不断成熟有更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生态型居住区的相关研究理论做了一定地整理和归纳,再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对生态型居住区的研究理论及规划建设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其次通过结合吐鲁番示范新区的绿色低碳规划理念并以阳光园小区为实例,对该居住区在生态型居住区规划建设情况做出现状分析,归纳总结了该居住区在生态型居住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阳光园小区适应吐鲁番特殊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规划建设优化策略,旨在使该居住区在完善生态型居住区规划建设的同时,能够往绿色低碳理念的规划方向不断发展,并希望对示范新区其他居住区在规划建设中能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主要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中通过对研究背景的介绍,依次列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并根据论文的研究内容选择适应的研究方法,最后确定论文的技术路线。第二章:首先介绍了研究对象并对相关概念做出了阐释,其次对国内外生态型居住区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整理归纳,了解了相关概念及研究理论。第三章:对国内外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总结出国内外典型案例在规划建设中的成功之处及绿色低碳理念的运用方法。第四章:首先从示范新区的项目概况、规划背景及绿色低碳目标入手,以其中阳光园小区为具体的调研研究对象,对其空间布局、各类服务设施、绿地景观、道路交通及建筑中绿色低碳技术的运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总结出了其在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五章:通过对示范新区项目概况和研究对象阳光园小区的调研现状分析,针对其在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第五章中对该居住区的空间布局、建筑节能、绿地景观、道路交通、水资源的节约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提出了适应当地特殊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的优化策略,以期能够对今后的规划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第六章:结论。

赵雷波[5](2019)在《婴幼儿早教看护空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人们对婴幼儿早期教育与看护服务的呼声愈加高涨,我国在2019年也将婴幼儿看护服务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部分。而企业作为一个以早期教育为主的机构已率先进行由提供婴幼儿全脑教育服务到全脑教育与看护服务一体化的转型。但在原有全脑教育空间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全脑教育与看护服务必然会产生空间矛盾。其次,全脑教育机构目前仅在周末对婴幼儿提供全脑教育,空间在周内基本处于空置状态。从建筑学的角度反观这些问题,即要在同一空间内满足全脑教育需求与婴幼儿看护的功能,同时对空间设计提出相关设计要求。为研究全脑教育与婴幼儿看护空间特性,本文搜集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托幼设施案例约100所,对其总规模、功能空间类型、婴幼儿活动空间配置与特质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通过企业所属11所教育机构的实态调研,对其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师生比例、空间活动等方面进行记录与总结;选取日本七田真教育中心案例100余所,对开展全脑教育时空间发生的行为活动和空间环境设计加以记录与分析;同时搜集参考发达国家相关托幼设施设计的标准与法律规定。通过实态调研与基础资料的分析与总结,为企业制定出婴幼儿早教看护空间设计规定,其中涉及设计参考指标和空间与环境设计要求等;抽象出平面功能关系、适用于不同条件的3种空间模式和空间组合模式,设计出3种模板化空间、模板化空间组合示例及2种空间效果。在运营网规划方面,本次设计以模块化为基础,根据居住区级公共建筑配置原理提出规划布点依据,同时做出规划布局示例以及设计出2种不同入口方向的基本平面布局。通过本文的研究,解决了全脑教育与看护服务为一体的空间矛盾和周内空间空置率的问题,同时为企业在日后进行基础建设时能够做出快速反馈,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与成本。随着脑科学研究成果逐渐在教育上的应用发展,企业与教育部的合作以共同推动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保教一体化机构在以后的婴幼儿早期教育上将成为新的趋势。

杨彦博[6](2019)在《老旧工业区建筑改造及可持续利用的设计研究 ——以铁西区政务办公中心改造工程为例》文中提出近三十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新城区的建设和老城区的改造正如火如茶的进行着。老旧工业区建筑由于不是保护性建筑,大多难逃被推倒、拆掉的命运,这些类型的工业遗产迅速退出了城市功能空间的舞台。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低碳环保”、“绿色建筑”等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大家越来越重视老旧工业区建筑所承载的工业文明历史,如何对之加以改造并实现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大多数学者以及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话题。文章的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首先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意义、内容、方法以及研究框架,针对国内外关于老旧工业区建筑的改造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从与研究对象相近的理论概念基础出发,引申出老旧工业区建筑的价值构成,并探索出老旧工业区建筑开发利用的五种经典模式,最后提出本文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文章的第二部分是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三章从铁西区政务办公中心改造工程的立项决策分析着手,然后对东药北厂区内的单体建筑以及园区整体现状进行全方位的踏勘,最后总结出整个园区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主要研究的内容是政务中心改造过程中的技术应用,针对第三章提出的问题通过技术手段总结应对方案,从环境污染问题的整治、项目的前期规划、结构检测以及加固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第五章开篇总结出了老旧工业区建筑的改造策略,然后论述了老旧工业区建筑的改造原则,进而从各个待改造单体的平面功能特点和空间特点出发,重新赋予其使用功能并对使用空间进行整合重组,同时对建筑的外立面形态进行更新,符合办公建筑的形象特点。最后在完成各个单体土建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装修设计,对主要的使用空间如办公室、走廊、会议室、食堂、餐厅等重要房间进行室内指导设计。文章的最后部分为结语,总结出老旧工业区建筑改造可持续利用的设计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以政府的立项决策为引导;以经济为基础;以技术为保障;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秉承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赋予老旧工业区建筑一种新的生命和希望,既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又对低碳环保以及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引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节能减排,长远发展。笔者试图探索出一种具有可参考、可实施、可操作的改造设计模式,希望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内厂区建筑的改造,同时对我国其他老工业区的改造同样有参考借鉴作用。

王超[7](2016)在《室内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文中研究说明阐明室内常见的污染源和常见污染物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危害,建议在实际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室内污染,以营造一个温馨、安静、环保、健康的生活氛围。

杨晓棠[8](2015)在《室内环境污染的检测与防治》文中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市场经济的逐步繁荣,技术与材料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室内装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室内装修中,各种新材料新技术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些新材料带来的室内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人们的居住体验和身体健康,本文以甲醛、苯、氡、氨、TVOC五种常见污染物为例,简单阐述检测方法和防治措施。从而减轻室内污染,提高居民居住质量。

陈远,隋锡林,李石磊,李大成,邵铁凡[9](2012)在《文蛤苗种繁育、越冬及中间育成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详细地阐述了文蛤的苗种培育及养殖技术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文蛤苗种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技术及文蛤稚贝的室内、外越冬技术,大规格文蛤苗种的中间育成技术;指出目前文蛤增养殖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和展望。

张凯靖[10](2012)在《西安市家庭装修过程中典型污染物的动态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阶段,室内家居装修已成为现代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导致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也愈加严重。室内环境问题是是当今社会又一新的污染现象。本课题旨在研究家居装修过程中及装修结束后一段时间的污染物动态分布,了解其变化规律及变化原因;通过对整个过程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情况和污染来源的分析,对今后人们在装修过程各个工期应使用的材料和应防范的污染来源提供可靠的依据。本课题选取了西安市长安区的两户新装修住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功能甲醛、氨检测仪和FirstCheck+5000便携气体检测仪以现场测量的方式,对各采样点从装修开始到结束后半年各进行了为期约九个月的持续检测,对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氨、TVOC和苯四种污染物的浓度进行了检测;采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四种所选污染物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根据检测的数据,利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分析法和灰色统计决策对每次检测时的室内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最后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广大居民进行室内装修污染物的认识状况。通过以上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甲醛、氨、TVOC和苯装修过程和装修半年后的整个阶段均存在至少有一种污染物超标的情况。绝对清洁的环境在整个监测过程中不存在,整个阶段的污染率达90%以上,重污染率为在60%左右,污染状况比较严重。(2)在整个装修期间,各污染物浓度随着装修阶段的不同呈现较大的波动。甲醛的浓度值在木工阶段和家具入驻后均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室内空气中氨的含量在墙面处理粉刷阶段和木工结束后会急剧增加;TVOC和苯的浓度在壁纸黏贴后和家具入驻时快速上升。(3)甲醛和氨的污染在整个装修环节已得到有效的控制,苯和TVOC的污染防治应引起广大居民的注意。从两个监测点的灰色统计决策法评价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结果中来看,苯已成为影响室内环境质量的最大因素,TVOC次之。(4)装修季节对室内空气质量有一定影响。选择在春夏季装修居室内由于装修时气温较高,室内污染物释放速度较快,且由于开窗时间较长,空气流通频繁;在装修结束后,北方会有供暖期,室内空气在装修开始到结束后半年这个时间段内经历两次高温过程,污染物释放速度更快。室内空气中的单个污染物含量要低于选择在秋冬季装修的居室。(5)西安市广大居民的防治污染意识比较强,在选取装修产品时均注重国家的质量标准和绿色标准,但是由于市场的产品状况和除污效果不佳的原因,导致在装修结束后入住时仍有身体不适的状况,室内空气质量状况不容乐观。(6)根据课题研究情况,建议国家加大对建材装修行业的监管,加大宣传绿色装修的理念;广大建材生产厂商应加快低成本无污染建材产品的研发;业主和装修从业者应减少在施工现场的停留,并在装修结束后采用积极措施加快室内污染物的扩散,采用植物去污染的方法来达到清洁室内环境的目的。

二、严防室内环境污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严防室内环境污染(论文提纲范文)

(1)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评估与优化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太阳能资源与优化调控
    (二)喀斯特地区太阳能资源与优化调控
    (三)太阳能资源评估与技术利用研究进展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喀斯特地区太阳能资源评估
    (一)太阳能资源
        1 太阳总辐射
        2 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
    (二)太阳能资源评估
        1 丰富度评估
        2 稳定度评估
        3 利用价值评估
        4 并网发电适宜程度评估
四 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利用可行性分析
    (一)自然与资源因素分析
        1 太阳能资源可利用量
        2 石漠化等级
    (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1 政策因素
        2 家庭基本特征
        3 居民使用意愿
        4 能源基础设施
    (三)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1 能源用户结构
        2 能源消费量结构
        3 能源消费的主要途径
    (四)环境因素分析
        1 大气环境
        2 生活环境
    (五)太阳能赋存与差异化利用策略
        1 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区(施秉喀斯特)
        2 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区(毕节撒拉溪)
        3 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区(贞丰-关岭花江)
五 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优化调控与应用示范验证
    (一)喀斯特农村现有成熟技术
        1 光电转换技术
        2 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技术
        3 光热转换技术
    (二)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利用关键技术研发
        1 太阳能数据监测
        2 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
        3 太阳能光电利用技术
        4 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
    (三)喀斯特农村太阳能利用技术应用示范与验证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任建设内容
        3 太阳能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4 太阳能利用措施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5 太阳能利用示范点建设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2)“双一流”建设视角下高校基建项目协同管理研究 ——以N大学科研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协同管理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建设施工多目标协同优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高校基建项目协同管理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高校基建
        2.1.1 “双一流”建设视角下高校基建的意义及作用
        2.1.2 高校基建项目管理
    2.2 协同概念及理论分析
        2.2.1 自组织
        2.2.2 协同管理
    2.3 蚁群算法理论
        2.3.1 蚁群算法演算思路
        2.3.2 蚁群算法的求解步骤
    2.4 本章小结
3 高校基建项目协同管理模型的构建及优化
    3.1 高校基建项目协同管理系统的组成
        3.1.1 工期控制子系统
        3.1.2 成本控制子系统
        3.1.3 质量控制子系统
        3.1.4 绿色施工控制子系统
    3.2 高校基建协同管理子系统模型分析
        3.2.1 工期与成本关系模型
        3.2.2 工期与质量关系模型
        3.2.3 工期与绿色施工水平关系量化模型
        3.2.4 复杂系统的协调度模型
    3.3 高校基建项目协同管理系统模型分析
        3.3.1 基建项目工期协同功效系数
        3.3.2 基建项目成本协同功效系数
        3.3.3 基建项目质量协同功效系数
        3.3.4 基建项目绿色施工协同功效系数
    3.4 高校基建项目系统协同管理模型的构建
    3.5 高校基建项目系统协同管理模型的优化
        3.5.1 高校基建项目系统协同管理模型的优化思路
        3.5.2 高校基建项目系统协同管理模型的具体优化步骤及流程
    3.6 本章小结
4 实证研究
    4.1 N大学科研楼概况
    4.2 模型的构建及优化
    4.3 优化结果评价
    4.4 N大学科研楼项目施工管理的优化
        4.4.1 项目工期控制措施
        4.4.2 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4.4.3 项目质量控制措施
        4.4.4 项目绿色施工控制措施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3)基于TQM的住宅批量精装修质量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1 国外研究状况
        1.3.2 国内研究状况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全装修住宅和精装修住宅
        2.1.2 质量和质量管理
    2.2 相关理论
        2.2.1 消费者偏好和顾客满意度
        2.2.2 TQM理论
        2.2.3 外部性理论
        2.2.4 激励理论
第3章 住宅批量精装修质量影响因素识别
    3.1 影响因素识别的方法与原则
        3.1.1 识别方法
        3.1.2 识别原则
    3.2 批量精装修实施各阶段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3.2.1 设计阶段
        3.2.2 招采阶段
        3.2.3 施工阶段
        3.2.4 验收阶段
    3.3 标杆房企批量精装修质量影响因素管控分析
        3.3.1 标杆房企的选取
        3.3.2 四大标杆房企批量精装修质量管控分析
        3.3.3 房企视角的精装修质量影响因素总结
    3.4 消费者调查分析
        3.4.1 消费者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3.4.2 消费者满意度及偏好分析
    3.5 影响因素的修正
        3.5.1 影响因素修正的方法
        3.5.2 影响因素修正的结果
第4章 住宅批量精装修质量影响因素评价
    4.1 评价方法
        4.1.1 评价的主要方法
        4.1.2 本文拟采用的评价方法
    4.2 批量精装修质量影响因素评价
        4.2.1 构造层次结构模型
        4.2.2 构造判断矩阵
        4.2.3 计算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
        4.2.4 计算各层权重
        4.2.5 计算综合权重
    4.3 影响因素排序分类及关键因素分析
        4.3.1 影响因素排序
        4.3.2 影响因素分类
        4.3.3 关键因素的提取与分析
第5章 基于TQM的批量精装修质量管理措施
    5.1 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措施
        5.1.1 具体管理措施
        5.1.2 管理流程
    5.2 招采阶段的质量管理措施
        5.2.1 具体管理措施
        5.2.2 管理流程
    5.3 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措施
        5.3.1 具体管理措施
        5.3.2 管控流程图
    5.4 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措施
        5.4.1 具体管控措施
        5.4.2 管控流程图
第6章 案例分析
    6.1 项目简介
    6.2 项目批量精装修实施过程介绍
        6.2.1 设计阶段
        6.2.2 招采阶段
        6.2.3 施工阶段
        6.2.4 验收阶段
    6.3 项目批量精装修质量问题统计与影响因素分析
        6.3.1 批量精装修质量问题统计
        6.3.2 批量精装修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6.4 项目批量精装修质量问题的管控措施
第7章 总结
    7.1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7.1.1 主要结论
        7.1.2 政策建议
    7.2 不足之处和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绿色低碳理念的生态型居住区研究 ——以吐鲁番示范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背景
        1.1.2 生态型城市的逐步发展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生态型居住区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2.1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阐释
        2.1.1 研究对象
        2.1.2 相关概念的阐释
    2.2 国内生态型居住区的研究
        2.2.1 国内生态型居住区研究历程
        2.2.2 国内生态型居住区研究综述
        2.2.3 生态型居住区评价的几个方面
    2.3 国外生态型居住区的研究
        2.3.1 国外生态型居住区研究历程
        2.3.2 国外生态型居住区研究成果
    2.4 本人对研究综述的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典型案例的研究分析
    3.1 国外典型案例分析
        3.1.1 英国格林威治千年村
        3.1.2 瑞典哈马碧生态滨湖城
    3.2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3.2.1 无锡太湖新城生态城——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
        3.2.2 重庆悦来国际生态城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示范新区生态型居住现状分析
    4.1 项目概况
    4.2 空间布局
        4.2.1 场地现状
        4.2.2 居住区建筑布局
    4.3 各类服务设施
    4.4 绿地与景观
        4.4.1 绿地景观系统
        4.4.2 绿化树种的选择
        4.4.3 居住区绿地景观现状
    4.5 道路交通
        4.5.1 道路交通规划
        4.5.2 完善的道路网络系统
        4.5.3 居住区道路交通现状
        4.5.4 公交系统
    4.6 太阳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4.7 居住区存在的问题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绿色低碳理念的生态型居住区优化策略研究
    5.1 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5.1.1 合理提高土地利用率
        5.1.2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5.2 建筑节能策略
        5.2.1 进行建筑遮阳
        5.2.2 使用可再生能源
    5.3 绿地景观优化策略
        5.3.1 丰富绿化形式
        5.3.2 提高景观功能
    5.4 发展绿色交通
        5.4.1 倡导绿色出行方式
        5.4.2 使用慢行系统
    5.5 节约水资源策略
        5.5.1 节约用水
        5.5.2 再生水利用
    5.6 保护生态环境策略
        5.6.1 保护环境的措施
        5.6.2 正确处理生活垃圾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婴幼儿早教看护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任务
    1.3 国内外早期教育发展状况
        1.3.1 英国早期教育
        1.3.2 美国早期教育
        1.3.3 日本早期教育
        1.3.4 欧盟早期教育
        1.3.5 中国早期教育
        1.3.6 早期教育理念及发展趋势
        1.3.7 小结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
        1.4.1 脑科学概念
        1.4.2 国内外脑科学研究与发展现状
        1.4.3 脑科学理论与早期教育
        1.4.4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1.4.5 小结
    1.5 研究对象、内容与范围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范围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7 研究方法与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第2章 案例调研
    2.1 国内外相关案例
        2.1.1 国外
        2.1.2 国内
        2.1.3 小结
    2.2 企业所属幼儿园与早教中心
        2.2.1 调研概述
        2.2.2 西安经开早教中心
        2.2.3 西安曲江早教中心
        2.2.4 福田幼儿园万科园
        2.2.5 其它6 所福田幼儿园
        2.2.6 其它2 所早教中心
        2.2.7 小结
    2.3 日本七田真教育中心
        2.3.1 选取原因
        2.3.2 日本
        2.3.3 北京地区
        2.3.4 上海地区
        2.3.5 深圳地区
        2.3.6 国内其它城市
        2.3.7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关于0-3 岁婴幼儿早教看护中心设计参考指标与要求
    3.1 婴幼儿早教看护中心规模问题
    3.2 不同年龄段基本构成单元人数
    3.3 居住区级公共建筑配置指标
    3.4 育婴师与其他人员配备标准
    3.5 婴幼儿保育空间最小人均使用面积
    3.6 后勤、行政管理用房面积
    3.7 室内净高与走廊净宽
    3.8 室内空间与环境设计要求
        3.8.1 空间设计要求
        3.8.2 构造节点
        3.8.3 家具配置要求
        3.8.4 空间环境
        3.8.5 防火与疏散
    3.9 设备设施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婴幼儿早教看护中心模板化空间设计研究
    4.1 抽象空间模式
        4.1.1 平面功能关系
        4.1.2 基本构成单元空间模式
        4.1.3 基本构成单元空间组合方式
    4.2 基本构成单元空间设计
        4.2.1 基本构成单元使用模式
        4.2.2 有自然采光时基本构成单元
        4.2.3 内墙可开合时基本构成单元
        4.2.4 两种空间效果
    4.3 空间组合(厅、廊空间设计)
        4.3.1 廊空间
        4.3.2 厅空间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婴幼儿早教看护中心空间模块化规划与设计实践探索
    5.1 婴幼儿早教看护中心模块化规划
        5.1.1 各模块关系
        5.1.2 模块规划布点依据
        5.1.3 模块网布局示例
    5.2 早教看护中心设计实践探索
        5.2.1 平面布局
        5.2.2 空间效果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总结
    6.1 结论
        6.1.1 关于基础设计指标
        6.1.2 关于空间环境设计指标
        6.1.3 关于空间设计
    6.2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附录9
附录10
图表来源
致谢

(6)老旧工业区建筑改造及可持续利用的设计研究 ——以铁西区政务办公中心改造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的内容
        1.2.2 研究的方法
    1.3 研究的框架
    1.4 国内外关于老旧工业区建筑改造的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老旧工业区建筑改造理论基础及利用模式探索
    2.1 相关的理论概念基础及价值构成
        2.1.1 相关的理论概念基础
        2.1.2 老旧工业区建筑的价值构成
    2.2 老旧工业区建筑的改造利用模式
        2.2.1 主题博物馆模式
        2.2.2 工业景观公园模式
        2.2.3 文化创意园模式
        2.2.4 产业升级模式
        2.2.5 产业整体保护模式
    2.3 拟解诀的关键问题
        2.3.1 环境污染问题
        2.3.2 安全性问题
        2.3.3 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三章 铁西区政务办公中心改造工程的现场勘察
    3.1 铁西区政务办公中心改造工程的立项决策分析
        3.1.1 政务中心的立项分析
        3.1.2 政务中心的决策分析
    3.2 东药北厂区现场勘察
        3.2.1 北厂区的概况
        3.2.2 北厂区的现场勘察
    3.3 东药北厂区存在的问题
        3.3.1 环境污染问题
        3.3.2 园区规划问题
        3.3.3 安全性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铁西区政务办公中心改造工程的技术应用
    4.1 环境污染问题的整治
        4.1.1 地下水污染问题整治方案
        4.1.2 空气污染问题整治方案
        4.1.3 土壤污染问题整治方案
    4.2 项目的前期规划
        4.2.1 园区整体规划
        4.2.2 综合管网规划
        4.2.3 园区道路规划
        4.2.4 园区竖向规划
    4.3 结构检测
        4.3.1 结构检测的意义
        4.3.2 结构检测的方法
        4.3.3 政务办公中心的结构检测报告
    4.4 加固设计
        4.4.1 结构加固设计的意义
        4.4.2 结构加固的方法
        4.4.3 结构加固的原则
        4.4.4 政务办公中心加固方案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铁西区政务办公中心改造工程的设计研究
    5.1 老旧工业区建筑的改造策略
        5.1.1 原有使用功能转变
        5.1.2 内部空间重塑
        5.1.3 外部形态调整
        5.1.4 区域环境改造
    5.2 老旧工业区建筑的改造原则
        5.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5.2.2 历史性原则
        5.2.3 生态性原则
        5.2.4 人性化原则
        5.2.5 多样性原则
    5.3 建筑的功能分区与空间设计
        5.3.1 功能分区
        5.3.2 空间设计
        5.3.3 功能分区与空间设计的关系
    5.4 建筑的立面设计
        5.4.1 建筑立面设计
        5.4.2 建筑体量控制
        5.4.3 建筑机能的完善
    5.5 绿色建筑的设计应用
        5.5.1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5.5.2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5.5.3 绿色建筑的设计要素
    5.6 政务中心各单体设计方案
        5.6.1 政府办公楼ABC座
        5.6.2 食堂
        5.6.3 政协纪委办公楼
        5.6.4 区委办公楼
        5.6.5 多层汽车库
        5.6.6 西门卫
        5.6.7 南门卫
    5.7 建筑室内设计
        5.7.1 室内设计的定义
        5.7.2 办公建筑的室内设计
        5.7.3 政务中心主要房间的室内设计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实践
致谢

(8)室内环境污染的检测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家规定中室内污染物的主要类别和理化性质
二、取样方法
三、室内环境污染检测的国家标准及检测方法
四、结果判定和处理
五、环境污染的防治
结束语

(9)文蛤苗种繁育、越冬及中间育成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文蛤苗种培育及增养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 文蛤苗种培育关键技术
    2.1 文蛤种贝培育及采卵技术
    2.2 文蛤种贝人工促熟培育技术
    2.3 文蛤浮游幼体培育技术
    2.4 文蛤稚贝培育技术
3 文蛤稚贝越冬关键技术
    3.1 文蛤稚贝室内越冬技术
    3.2 文蛤稚贝室外越冬技术
4 文蛤稚贝中间育成技术
5 文蛤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展望
    5.1 存在问题
        5.1.1 目前对文蛤苗种繁育、增养殖等产业的扶持亟待加强
        5.1.2 疾病与敌害
        5.1.3 水环境污染
        5.1.4 酷捕滥采
    5.2 文蛤育苗及增养殖产业的发展及展望
        5.2.1 加快推进文蛤室内规模化苗种繁育进程
        5.2.2 加强文蛤天然附苗场及越冬场的保护
        5.2.3 加强对文蛤的病害研究与防控
        5.2.4 搞好水质监测、严防水环境的污染
        5.2.5 加强文蛤虾圈养殖、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5.2.6 加强文蛤的资源修复与保护

(10)西安市家庭装修过程中典型污染物的动态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室内污染的特点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5 论文研究和撰写过程
第二章 研究材料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2 污染物因子的选择
    2.3 室内污染物因子的特点
        2.3.1 甲醛
        2.3.2 氨
        2.3.3 TVOC
        2.3.4 苯
第三章 空气中甲醛、氨、TVOC、苯的测量和评价方法
    3.1 采样点的设计
    3.2 监测时间的设计
    3.3 甲醛、氨、TVOC、苯的测量
        3.3.1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
        3.3.2 甲醛的测量
        3.3.3 氨的测量
        3.3.4 TVOC的测量
        3.3.5 苯的测量
    3.4 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方法
        3.4.1 单因子评价法
        3.4.2 综合指数评价法
        3.4.3 灰色统计决策法
第四章 室内空气甲醛、氨、苯、TVOC浓度时空分布
    4.1 室内污染物实测数据的标准化
    4.2 不同时段甲醛、氨、苯、TVOC浓度的分布特征
        4.2.1 监测点1室内空气中醛、氨、TVOC和苯浓度的变化
        4.2.2 监测点2室内空气中醛、氨、TVOC和苯浓度的变化
    4.3 室内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
    4.4 两监测点空气中甲醛、氨、TVOC、苯浓度变化差异分析
    4.5 不同污染物的相关性分析
第五章 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及污染的防治
    5.1 基于单因子指数法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
    5.2 基于综合指数法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
    5.3 基于灰色统计决策评价法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
    5.4 综合评价结果
    5.5 西安市居民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认识状况
    5.6 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建议
第六章 认识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严防室内环境污染(论文参考文献)

  • [1]喀斯特农村太阳能资源评估与优化调控技术研究[D]. 孙若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双一流”建设视角下高校基建项目协同管理研究 ——以N大学科研楼为例[D]. 程金.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基于TQM的住宅批量精装修质量管理[D]. 刘同结. 南昌大学, 2020(01)
  • [4]基于绿色低碳理念的生态型居住区研究 ——以吐鲁番示范新区为例[D]. 谢姆斯耶·如则. 新疆大学, 2020(07)
  • [5]婴幼儿早教看护空间研究[D]. 赵雷波. 深圳大学, 2019(01)
  • [6]老旧工业区建筑改造及可持续利用的设计研究 ——以铁西区政务办公中心改造工程为例[D]. 杨彦博.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7]室内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控制[J]. 王超. 资源再生, 2016(07)
  • [8]室内环境污染的检测与防治[J]. 杨晓棠. 城市地理, 2015(02)
  • [9]文蛤苗种繁育、越冬及中间育成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展望[J]. 陈远,隋锡林,李石磊,李大成,邵铁凡. 河北渔业, 2012(10)
  • [10]西安市家庭装修过程中典型污染物的动态分布研究[D]. 张凯靖.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严防室内环境污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