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相关分析及其在工程测试中的应用

信号相关分析及其在工程测试中的应用

一、信号相关分析及其在工程测试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金鑫[1](2021)在《青少年篮球运动技能等级测试中智能化测试设备的研发及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篮球运动对青少年增强体质,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具有积极作用,目前篮球运动作为一项体育锻炼在校园内得到大力推广。为了检验体育锻炼效果,篮球分级测试势在必行。但在传统测试方法中,考评员对于运动员是否到达指定位置的判定存在困难,测评结果不够客观,且篮球等级考试费时费力,不适于大范围推广。针对现有篮球等级测试中对运动员跑动路线规范性的检测存在的不足,本文研发了一种智能化测试设备--感应障碍物,其具有位置检测功能,能够在测试中判断运动员是否到达指定位置,并通过实验测试探究该器材的可行性与应用效果。为提高测试过程的科学性、公平性提供有效途径。本研究以感应障碍物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参考相关文献中与体育器材研发有关的内容,确定感应障碍物的方案设计与技术设计并研制出样机,然后设计实验测试验证感应障碍物的可行性与应用效果。在实验中,对受测对象采用单组前后测的实验设计,对比结果并分析使用感应障碍物和普通障碍物两种测试方法的测评结果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本文以障碍物为例,基于超声波测距原理,将超声波测距技术与障碍物结合,研制出一款用于篮球测试用的具有位置检测功能的感应障碍物,该智能化测试设备能够为实际测试过程中球员跑动位置规范难以把控的问题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2.使用智能化测试器材进行测试,受试者的技能测试完成时间高于使用普通测试器材,受试者的到位情况明显优于使用普通障碍物。受试者重视障碍物的存在以及技能测试标准的路线要求对其测试时跑动路线的规范性有积极的影响,使用感应障碍物的方式下技能测评结果更符合受试者的真实成绩,故感应障碍物在提升技能测评的客观性方面应用效果优于普通障碍物。3.使用智能化测试设备,受试者技能测试成绩的离散程度小于使用传统的障碍物测试,得益于智能化测试设备能够提高受试者跑动路线的一致性。4.受试者未跑到位情况下,其两种测试器材下的跑动路线不同。在“折线型”跑动路线下,受试者普通障碍物测试下的跑动距离相比于使用感应障碍物测试时较短。应用感应障碍物作为测试器材能提升技能测评的公平性,提高测评成绩的可靠性。

谢光宇[2](2021)在《5G OTA中的三维信道重构研究和性能测试》文中提出性能测试在通信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5G之前,OTA方法仅被应用于终端性能测试,基站的吞吐率性能通过将同轴电缆连接到基站端口的方式进行评估。对于5G时代的性能测试,由于基站集成度较以往大大提升,只有一体化的测试才能较好的评估其整体性能,传统的传导测试无法满足测试需求,因此对于5G OTA测试的研究,必须同时兼顾终端侧及基站侧。对终端侧的OTA测试,多探头微波暗室法(Multi-Probe Anechoic Chamber,MPAC)仍然是CTIA和3GPP等标准化组织所推荐的测试方案;对于基站侧的OTA测试,由于大规模天线及波束赋形等技术的使用,MPAC难以满足基站性能测试的需求,作为在MPAC基础上的改进,简化扇区的多探头微波暗室(Simplified Sectorized MPAC,SS-MPAC)被提出用于基站侧的OTA测试。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MPAC和SS-MPAC,对5G OTA测试中的三维信道重构和探头配置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有如下三个方面:1.在5G之前的多天线空口测试不考虑信号在垂直维度的分布,5G中引入了 3D信道传播环境和垂直维度,同时5G所涉及的频段较LTE也有较大差别。因此针对5G信道条件,使用单簇信道模型,仿真分析了频率、空间维度、角度扩展等因素对于重构空间相关性误差的影响,总结归纳出了探头配置及探头选择中所应当遵循的原则。2.基于5G信道模型的三维探头配置研究。针对5G信道模型及其特点,对MPAC中探头配置的优化进行研究,提出了新的探头配置方案,在提高重构精度、降低空间相关性误差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 MPAC 系统的成本。在 UMa LOS、UMa NLOS、UMi LOS、UMa NLOS场景下对不同探头配置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不同场景下,在传统配置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探头配置可以将RMS误差降低31.4%到51.3%不等。3.大规模天线空口测试及其中探头选择问题研究。基站侧的OTA测试需要在SS-MPAC中进行,基于5G信道模型,仿真比较了不同探头配置下的重构误差情况,扇形探头配置在环形探头配置的基础上将RMS降低68.8%;比较了不同探头选择算法之间的性能差异,对LOS和NLOS传播条件下的重构空间相关性误差进行了仿真对比。

王逸龙[3](2021)在《旋转状态下拉压模式压电能量采集器动力学设计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于监测航空发动机中关键信息的传感器广泛遍布于静态部件上,而能用于转子部件的传感器却很少。这主要是由于转子的不可交互性、巨大的离心效应和缺乏可靠的能源供给等难题严重抑制了传感技术在转子部件中发展的可能性。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能量采集与无线传感技术的全新监测方法,以实现对旋转机械进行长期、在线且直接地状态监测。能量采集器,作为一种能从环境中获取机械能的装置,可替代传统电池来实现电子设备的长期运行。因此,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不仅打破了有线连接的限制,即:设备笨重且易损,也很好地解决了电池供能的缺陷,为将来开发先进航空发动机和其他类似旋转机械设备的在线状态监测系统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本研究率先评估了在航空发动机中实现能量采集的潜力。针对航空发动机恶劣的工作环境,本文提出了一种不仅能从发动机转动部件中采集能量并转换成电能,还能显着避免离心力负面影响的方法。通过利用结构非线性、力放大机制和压电效应,开发了一种高功率、宽工作频带的高效率压电式能量采集器。为了解析地研究该能量采集系统,建立了一个考虑了非线性刚度、阻尼和压电性以及由离心力和重力所致的静变形等因素的集中参数动力学模型。得到的解析解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而且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当利用离心力特性进行工作带宽拓展时,预测的有效增长率为172%。制作了一台重约21克的HC-PEH样机,并在平动简谐和旋转激励下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HC-PEH在旋转激励下性能更高。与传统的悬臂梁弯曲式能量采集器相比,HC-PEH在平动简谐和旋转激励下的发电性能、工作带宽和结构强度都明显更好。为了演示其性能,对一台22.52克重的改良型HC-PEH样机在0到2100转/分的旋转激励下进行了测试,得到最大输出功率为78.87毫瓦,1-毫瓦和10-毫瓦带宽分别为22.5赫兹和11.17赫兹,在1000转/分以上可同时点亮112个LED灯和持续驱动无线传感器。这一结果充分验证了在航空发动机转子部件中实现自供能技术的潜力。针对HC-PEH的性能在有偏置距离的旋转环境中会恶化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磁斥力来改善的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了具有偏置距离的磁耦合和普通旋转HC-PEH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可行,系统性能(峰值电压)提高了258.2%。为了全面了解系统的机电特性,建立了考虑非线性刚度、阻尼和压电效应的简化动力学模型,利用哈密顿原理得到了系统的控制方程,并用谐波平衡法导出了其近似解析解。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可靠性。通过对理论模型进行参数分析发现,通过调整与磁力、离心力和弹性梁初始变形有关的参数,可使系统性能改善甚至最优化。这项工作为旋转能量采集技术的发展克服了一个重大障碍。针对弓形梁带有部分区域加厚的旋转HC-PEH系统,本文对其进行了参数化建模和动力学分析。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扩展的哈密顿原理和伽辽金方法推导了旋转HC-PEH系统的控制方程。通过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显示了数值仿真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此验证了所建立的分布参数模型。通过基于理论模型的数值仿真,研究了旋转HC-PEH系统在不同偏置距和轴向预紧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和非线性动力学行为。此外,本文还针对与系统结构设计直接相关的各因素进行了参数化研究,为理解能量采集器的电输出特性和优化电压-转速响应提供了基本指导。结果表明,弓形梁和压电片的设计参数对能量采集器系统的电输出有明显的影响。这部分工作很好地解决了此前的集中参数模型无法针对能量采集器结构给出物理解释的难题。针对因质心和扭转轴不重合而引起的弯扭耦合振动问题,本文实验和理论地研究了HC-PEH系统分别在平动和旋转激励下的振动特性和关键参数对弯扭耦合振动的影响规律。分别建立了系统在平动和旋转激励下的分布参数模型。推导了系统的控制方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分别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实验,对所建立模型进行了验证。有限元模态分析结果与所建立模型的数值结果吻合较好,动态响应的仿真结果也与实验匹配,并较好地预测了扭振引起的跳跃现象。此外,本研究还揭示了与扭振相关参数对电压-转速(频率)响应、稳态响应以及因扭振而起的跳跃现象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因扭振而起的混沌运动能激发跳跃现象,从而显着降低系统性能。在平动激励下,该现象的发生对系统的初始状态敏感,且会随着轴向预紧力、质心和扭转轴之间的偏心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此外,转动惯量的极端变化也可以抑制这种跳跃现象的发生。相比之下,在旋转激励中,则只能通过调节转动惯量来减缓负面影响,而不能抑制其发生。这项工作为本文所开发能量采集器和两端固支梁结构的设计提供了深入指导,为其工程应用铺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义骅[4](2021)在《石墨相氮化碳演变高氮掺杂碳材料及其锂/钠离子存储性能》文中认为在当前传统化石能源逐渐被新能源替代的背景下,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能源存储器件以高能量密度、稳定的循环性能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负极材料作为碱金属离子电池的核心组分,对电池容量、能量密度、循环稳定性等综合性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现在市售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以碳材料、碳基复合材料为主,其中最典型的石墨碳理论储锂比容量只有372 m Ah/g。氮掺杂碳材料作为最常见的改性碳材料,具有更高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但目前尚存在氮掺杂量难以提高和氮掺杂构型不易调控等难点。为了得到掺杂量更高且掺杂构型可调控的氮掺杂碳材料,本论文提出以高氮含量(55.1at.%)的石墨相氮化碳(g-C3N4)作为前驱体,利用了一系列基于“还原脱氮”的演化方法制备合成了高氮掺杂、且氮掺杂构型在一定程度上可调的氮掺杂碳材料。通过对所制备氮掺杂碳材料的物化性质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对氮掺杂碳材料结构、形貌、成分的影响,以及材料物化性质与其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阐明了所制备氮掺杂碳材料的储Li+/Na+机制。本论文为制备合成高氮掺杂碳材料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新路径,文中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对于高氮掺杂碳材料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以金属铝粉(Al)作为还原剂,采用金属热还原法,g-C3N4作为前驱体制备合成了高氮掺杂碳材料,证明基于g-C3N4采用还原脱氮法制备高氮掺杂碳材料的策略是可行的。具体研究了所制备高氮掺杂碳材料的形貌、结构、氮掺杂含量以及氮掺杂构型与制备温度、与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600-800℃范围内,在金属热还原脱氮的作用机制下,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g-C3N4结构逐渐演变为无定形碳结构。所制备样品的氮掺杂量随着热还原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同时其中石墨氮含量占比逐渐升高,导致电化学性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700℃下制备得到的氮掺杂碳材料拥有23.5 at.%的氮含量,且在0.05 A/g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循环100圈后依然能达到977 m Ah/g的储Li+比容量。(2)对乙酸钴与三聚氰胺的混合前驱体进行热处理,基于模板催化法制备合成自支撑氮掺杂碳纳米管材料。在高温热处理过程中,三聚氰胺在550℃热聚合形成g-C3N4,而乙酸钴分解为金属钴(Co)纳米颗粒并作为模板催化剂诱导g-C3N4演变形成自支撑氮掺杂碳纳米管材料,证明g-C3N4可在模板催化剂的作用下形成具有特殊形貌结构的氮掺杂碳材料。具体研究了所合成自支撑氮掺杂碳纳米管材料的物化性质和作为锂离子电池自支撑负极时的电化学性能,结果显示所制备的氮掺杂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自支撑性能,具有4.98 at.%的氮掺杂含量,在1m A/cm2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100圈后显示出2.14 m Ah/cm2的可逆面积比容量。(3)以g-C3N4为前驱体采用聚吡咯(PPy)辅助合成了氮掺杂量高于24 at.%的氮掺杂碳材料,表明由g-C3N4可以制备出高氮含量的氮掺杂碳材料。将g-C3N4与少量PPy进行复合后高温碳化,制备合成了具有极高氮含量的氮掺杂碳材料,并且该材料拥有比金属热还原法所制备氮掺杂碳材料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积率。在热处理过程中,PPy对g-C3N4起到辅助作用,促使其演变为高氮掺杂碳材料。其中g-C3N4与PPy用量为2:0.2(wt.)时,所制备合成的氮掺杂碳纳米片含有27.4at.%的氮杂原子,在0.05 A/g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200圈后仍保持1639 m Ah/g的稳定储Li+比容量,同时具有出色的倍率性能和锂离子扩散速率。(4)以g-C3N4为前驱体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辅助合成了氮掺杂量高达33.7 at.%的碳材料。基于热重分析确定了g-C3N4在PVP的辅助作用下发生碳化相变为氮掺杂碳材料。在750℃下热处理所制备合成的氮掺杂碳纳米片拥有31.4at.%的氮含量,在0.05 A/g的电流密度下具有~1236 m Ah/g的稳定储Li+比容量,而700℃下所制备的氮掺杂碳纳米片拥有33.7 at.%的氮掺杂量,在0.05 A/g的电流密度下具有~300 m Ah/g的稳定储Na+比容量。此外,对扩散性容量和电容性容量的分析表明所制备的氮掺杂碳纳米片具有明显的赝电容储能特性,所以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1 A/g的大电流密度循环1000圈后仍具有1163 m Ah/g的高储Li+比容量,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以1 A/g的大电流密度循环1000圈后仍具有140 m Ah/g的高储Na+比容量。(5)采用硼氢化钠(NaBH4)对g-C3N4还原脱氮制备合成了氮掺杂碳材料,在g-C3N4演变为氮掺杂碳材料的同时进行了原位预钠化,从而提升了氮掺杂碳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的首次库伦效率。将g-C3N4与NaBH4物理混合均匀后加热到450-650℃进行热处理,随后去掉副产物得到氮、硼共掺杂的碳材料。Na+会优先与石墨氮等吸附能较大的位点(造成不可逆容量)发生反应,从而减少了氮掺杂碳材料的不可逆容量,提升了氮掺杂碳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的首次库伦效率。其中在650℃下制备的氮掺杂碳材料具有27.8 at.%的氮含量,且其中石墨氮含量只有1.1 at.%,首次库伦效率提升到了96.1%,在0.05 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0圈后仍展现出308 m Ah/g的储Na+比容量。(6)采用金属锂粉(Li)对g-C3N4还原脱氮制备合成了氮掺杂碳材料,在g-C3N4演变为氮掺杂碳材料的同时进行了原位预锂化,从而提升氮掺杂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首次库伦效率。具体地,将不同比例的g-C3N4与Li物理混合均匀后置于不同温度下进行热还原,得到了拥有不同氮含量、氮掺杂构型、预理化程度的氮掺杂碳材料。由于预锂化的作用,所制备的氮掺杂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首次库伦效率最高可达95.6%,当g-C3N4与Li的比例在4:1(wt.)时,所制备氮掺杂碳的首次库伦效率提升到了93.7%,在0.05 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仍具有1499.9 m Ah/g的储Li+比容量。

张禹泽[5](2021)在《有机酸根插层类水滑石的设计、合成与阻燃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镁资源,尤其是盐湖氯化镁资源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开发以氯化镁为原料的高附加值镁基功能材料不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力,而且可为青海盐湖镁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驱动力。类水滑石(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是一种合成简单、性质多样、层板阳离子和层间阴离子可调控性强的层状材料,这使得以性能、应用为导向对LDHs进行结构设计与合成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现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虽然各项性质优越,但因其含碳量高,绝大多数有机高分子在空气中易燃且会产生有毒烟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极大的火灾隐患,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损失,必须对其进行阻燃处理。无机氢氧化物阻燃剂虽然具有抑烟阻燃的优异性能,但需大量添加才能达到阻燃要求,且会极大的影响阻燃材料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因此,实现高填充情况下的优异力学性能或低填充量时镁基化合物的高阻燃性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氯化镁、氯化铝等廉价氯化物为金属离子源,基于有机酸根结构及其与模型分子反应的量子化学计算,主要采用共沉淀法,以性能、应用为导向,设计、合成了三类LDHs,即适用于碳链有机高分子(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模型高分子)的肉桂酸根(CAa)、富马酸根(FAa)和山梨酸根(SAa)插层的高填充LDHs(分别命名为CLDHs,FLDHs和SLDHs),适用于高填充杂链有机高分子(以环氧树脂(EP)为模型高分子)的葡萄糖酸根(GAa)和乳酸根(LAa)插层LDHs(分别命名为GLDHs和LLDHs),以及具有较高阻燃性的二苯基磷酸根(DPAa)和苯基次磷酸根(PPAa)插层LDHs(分别命名为DLDHs和PLDHs)。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仪(TGA)、透射电镜(TEM)、万能测试机、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极限氧指数仪(LOI)、水平垂直燃烧测试仪、锥形量热仪(CCT)和热重-质谱联用分析仪(TG-MS)等表征手段,对合成LDHs的结构特性、合成规律及阻燃性能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密度泛函(DFT)方法对七种有机酸根结构及相应热力学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CAa,FAa和SAa可以和乙烯、氢自由基发生自发的加成反应,意味着相应LDHs可以与双键体系发生反应,强化LDHs与有机高分子基材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实现力学性能增强或保持;GAa、LAa与含羟基有机物模型分子异丙醇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意味着其插层的LDHs可与高分子基体中的羟基等杂原子基团生成氢键,可增强其与有机高分子基材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力学性能增强或保持;DPAa和PPAa的反应说明,DPAa比PPAa更易产生磷氧自由基,且PPAa分解放出活性较大的氢自由基,这使其作为阻燃填料,虽能有效促进成碳,但一定程度上可能促进燃烧。通过对氢氧化物层板厚度、离子尺度及静电势的分析,预测了七种有机酸根插层LDHs可能的插层结构及层间距。(2)基于理论计算的有机酸根插层LDHs的结构与层间距,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合成了镁铝比为2的CLDHs、FLDHs和SLDHs,其层间距分别为18.070?、11.79?及17.698?,与理论预测结果基本吻合。三种LDHs的XRD分析表明:在沉淀过程中首先生成氯离子插层LDHs,然后再与有机酸根进行离子交换生成有机酸根插层LDHs。影响成功合成有机酸根插层LDHs的主要因素为加料方式、有机酸根/铝离子摩尔比、陈化时间和镁/铝摩尔比等,而镁离子浓度、加料速度和碱液浓度对其结构影响相对较小。对三种LDHs添加量为20 wt.%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进行拉伸强度和阻燃性能表征,结果表明:相比于氢氧化铝,有机酸根插层LDHs均能更好的保持复合材料拉伸性能,且拉伸强度保持能力顺序为CLDHs>FLDHs>SLDHs;阻燃性强弱顺序为CLDHs>SLDHs>FLDHs,与其成碳性顺序一致。(3)镁铝比不同时,GAa生成层间距不同的两种GLDHs,当镁铝比为2时层间距为14.3?,当镁铝比为3时层间距为9.91?,与理论预测基本一致。镁铝比为2时结晶性相对较差,特征XRD衍射为宽峰。用共沉淀法以氯盐或硝酸盐为原料无法顺利合成与预测出峰位置相符的LAa插层LDHs,最终采用离子交换法成功合成。添加GLDHs和LLDHs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主要性能表征结果为:当GLDHs2添加量为40 wt.%时,垂直燃烧测试可达UL-94的V-1级,且可保持纯树脂88%的拉伸强度;当添加40 wt.%的LLDHs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下降明显,且无法达到任何阻燃级别;添加GLDHs的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LOI)为29.8%,稍逊于添加LLDHs的31.3%;与纯环氧树脂相比,二者对复合材料动态热机械分析测试结果的影响均较小;当添加量为40 wt.%时,复合材料均可将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70%,在锥形量热测试中表现出了较优异的阻燃性能。(4)成功合成的DLDHs和PLDHs的层间距分别为18.21?和16.00?,与预测值相符,但加料方式会使最终产物含有少量氢氧化铝。二者阻燃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添加量为10 wt.%时,DLDHs可以降低最大热释放速率峰值,能够有效降低总热与总烟释放,表现出较好的成碳性和阻燃性。PLDHs虽然也能有效降低总热与总烟释放,但却增大了最大热释放速率,其原因可能与取代磷酸根热分解放出活性自由基有关,与理论研究中对分解反应的分析吻合。从热重-质谱联用对两种LDHs与EP所制备复合材料热分解行为的研究可以发现:DLDHs具有较好的成碳性和阻燃性,进一步有效验证了对分解反应的理论分析。总而言之,本论文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构建了不同有机酸根插层LDHs的结构设计与合成方法,发现了合成过程中关键因素对LDHs结构的影响规律,明确了LDHs对复合材料力学与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为镁基LDHs的结构设计与合成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为制备LDHs复合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指导,拓展了氯化镁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方向和LDHs的应用领域。

刘硕[6](2021)在《柔性微波滤波器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柔性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相关技术设计制造的柔性电子设备不断涌现。同时,柔性电子设备的制造也在推动着柔性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发展。无线通信系统由多种功能不同的微波射频器件组合而成,微波滤波器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最为关键的器件之一,其柔性化发展对柔性无线通信系统的实现至关重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旨在设计具备高选择性宽阻带的柔性微波滤波器,使微波滤波器兼具良好的滤波性能与可形变能力;同时对柔性微波滤波器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在形变状态下的传输特性变化得到抑制,具备良好的抗形变敏感性。本文创新点和主要工作如下:1)利用横向信号干扰技术分别设计了基于短路耦合线与短路枝节线的柔性带通滤波器以及基于改进型耦合微带线的柔性带通滤波器,由于两路信号的干扰作用,这两款滤波器都存在靠近通带的传输零点,使得滤波器具备良好的选择性。其中,第一款滤波器通过级联谐波抑制单元扩展了阻带抑制范围,该滤波器中心频率为4.21GHz,3dB相对带宽为22%,下边带选择性为45dB/GHz,上边带选择性为63dB/GHz。第二款滤波器中使用了引入缺陷地结构提升耦合强度的耦合微带线,该滤波器中心频率为3.98GHz,3dB相对带宽为20%,下边带选择性为61.5dB/GHz,上边带选择性为43dB/GHz。在实际测试中,这两款滤波器在弯曲形变状态下的相关参数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具备良好的抗形变敏感性。2)分析微带线在弯曲状态下的传输特性变化,并提出基于缺陷地结构的柔性微带线优化设计。将这种优化设计应用于阶梯阻抗低通滤波器上,设计基于缺陷地结构的柔性阶梯阻抗低通滤波器。加入缺陷地结构后,仿真中柔性阶梯阻抗低通滤波器在弯曲状态下的截止频率偏移减小了31%~83%,实际测试中滤波器在弯曲状态下的截止频率及其他参数未发生明显变化,该滤波器具备良好的抗形变敏感性。本文设计的两款柔性带通滤波器在弯曲形变状态实际测试中的性能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具备良好的抗形变敏感性,因此这两款滤波器可应用于柔性无线通信系统中。本文提出的基于缺陷地结构的柔性微带线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应用于柔性阶梯阻抗滤波器中证明了其有效性,可应用于弯曲状态下频率偏移较大的基于微带线的柔性微波滤波器优化设计中。

路豪[7](2021)在《基于集成学习模型的DAS振动源二维定位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分布式声传感(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DAS)系统建立在相敏光时域反射(Phase-sensitive 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ry,Φ-OTDR)技术的基础上,在长距离的安全监测中由于其独有的优势而得到了快速的应用。除了基本的检测与识别等功能外,目前的研究越来越倾向于挖掘更深层次的如位置等方面的信息来帮助做出更加准确的决策。在长距离的埋地光缆安全检测中,由于长距离DAS系统接收振动信号本身的特殊性以及埋地条件下信号传输的复杂性,实现在这类环境中对振动威胁事件的二维定位监测具有较大的挑战且鲜有此类研究。因此,本文在利用DAS检测到振动信号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空间能量衰减特征的振动源定位方法,用以估计特定振动源相对于埋地光缆的垂直偏移距离和威胁程度。实验测试表明了传统的声源定位方法在应用于DAS长距离监测以及城乡埋地环境下的局限性。同时,在现场实验测试中表明利用本文方法对敲击信号的平均识别率可达到99%,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和时效性。具体工作如下:(1)分析了国内外的光缆安全监测和定位技术研究现状,探讨了目前DAS在安全监测领域的应用。讨论了DAS振动源定位技术的发展现状,发现少有在沿埋地光缆纵向定位的基础上,加以在横向对振动源垂直偏移距离识别的二维定位技术的研究。(2)为探寻适用于DAS振动源二维定位的方法,对目前常用于声源定位的TDOA、MUSIC等方法进行了具体实验测试,发现它们在DAS埋地光缆安全监测定位应用中的局限性与不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DAS振动源信号不同垂距条件下的特征挖掘并使用机器学习模型识别垂直偏移距离的二维定位思路与方法。(3)对DAS振动信号的多类特征进行挖掘并分析其可分辨性,最终提出空间能量衰减特征的提取方法。并在单一模型对不同垂距识别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基于两级Stacking的集成学习模型,融合不同机器学习模型,辅助挖掘更深层次可区别规律和进行更精确的识别。(4)通过不同场景下的现场实验验证本方案的可行性。在对威胁程度进行等级划分的情况下,对规律性事件如敲击威胁的识别平均准确率可达99%,对典型威胁事件如挖掘的识别准确率在89%左右,并且对实时性的测试表明该算法运行时间能够满足实际安全监测需求。

凌颖[8](2021)在《钨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化石能源的有限存储的减少以及该类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导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趋于严重化,探索开发清洁可持续能源已经迫在眉睫。氢能具有燃烧性能好、易存储和资源丰富等优点,因此成为了发展可持续能源的首选。电解水是目前具有发展前景的制氢方式,其具有效率高和无污染等优点。在电解水过程中需要使用贵金属Pt等高活性以较小的能耗驱动阴极析氢反应和使用IrO2等贵金属催化阳极的电催化析氧反应,因此从节能和减少成本的角度出发,开发能替代Pt等贵金属的催化剂是有效的途径。此外,在电解水制氢的过程中还伴随着氮还原的发生,氮还原生成的氨是农业和工业重要的能源媒介,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控催化剂来提高电催化析氢或者电催化氮还原中的一种性能,这项研究也是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文献背景进行调研,我们发现目前电催化析氢催化剂主要集中在过渡金属化合物,电催化析氧/氧还原催化剂主要集中在钙钛矿、尖晶石和层状氢氧化合物。通过形貌的设计、界面/异质工程的构建、空位/缺陷工程以及异质原子掺杂等方法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因此,通过对这些相互关联的电化学催化行为进行探究,我们分别从HER、NRR以及氧催化(OER、ORR)来设计了不同的催化剂对提高活性进行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1.通过采用溶剂热与CH4/H2碳化结合的方法得到了中空W2C微球。以不同的碳化温度为研究的着手点,探究了 WO3前驱体在碳化过程中物相的变化。通过将中空WO3微球进行不同温度的碳化处理,我们研究了其在碳化过程中发生物相转变的过程。在不同的碳化温度下,得到的物相也不同。当温度低于650℃时,主要是WO3被H2还原的过程。当温度高于650℃在时,CH4气体逐渐参与反应。随着温度的增加,碳化程度也随之增强。通过对不同温度处理得到的样品进行电化学析氢性能的测试得到最优的HER催化剂为W2C,其具有最低的过电位(153 mV),最小的Tafel斜率(67.8 mV dec-1)以及较小的电荷传递电阻。在经过20000圈循环之后过电位和阻抗没有明显的衰减,形貌也无明显变化,表明该催化剂适合作为电解水的阴极催化剂,具有一定的商业应用价值。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水热法和CH4/H2碳化法制备了Mo2C/W2C异质结催化剂。以不同的前驱体为研究的变量,探究了碳化物的结构组成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了相关的表征测试技术,我们得到了其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变化结果。我们将MoO3/WO3异质结的前驱体进行了碳化,得到了Mo2C/W2C物相。通过TEM的形貌表征分析,发现Mo2C/W2C存在异质界面,证明了其是异质结构而非混合物相的形式。通过电化学性能的测试对比发现,Mo2C/W2C在电流密度为10 mA cm-2时,电解液分别为0.5MH2SO4和1.0MKOH中的过电位为140mV和132mV,经过5000圈的循环之后性能衰减的较小。在1.0 MKOH中的高电流密度下的性能优于贵金属Pt/C,说明Mo2C/W2C具有较高的活性,是作为电催化析氢催化剂的较好的选择。2.在阴极催化过程中,同时伴有HER和NRR反应的发生,但是二者为竞争关系。我们在已有研究基础的用于HER的WS2纳米片进行了调节改性,构建了 WS2/WO2异质结构。通过将WO2引入,构建WS2/WO2异质结界面处的面缺陷,减小边缘处的活性位点,从而来抑制HER活性起到提高NRR活性的作用。通过XRD物相分析得到WS2/WO2分别与WS2和WO2的衍射峰都具有较好的重合度,也进一步证明了 WS2/WO2物相的存在。通过TEM分析可以看到WS2/WO2异质界面的存在,可以观察到界面处的晶格呈现的无序态,并且EDS mapping也显示出三种元素均匀分布的状态。WS2/WO2具有优异的NRR活性。通过电化学测试,采用吲哚酚蓝指示剂检测NH4+的存在,并使用UV法测出了电解液中的NH4+的含量。对比三种催化剂得出WS2/WO2异质结催化剂具有高的NH4+的产率和法拉第转化效率(FE),其获得的NH4+的产率为8.53 μgNH3h-1 mg-1且其FE高达13.5%。此外,我们还通过15N2实验方法和NMR计算分析方法验证了 NH4+中氮的来源和数据的有效性。结合DFT理论计算分析了结构与活性之间的联系。通过第一性计算原理对三种结构进行NRR分析,计算结果表明WS2/WO2的结构能够与N2形成稳定的吸附结构,加氢的活化能较低,NH3也很容易从表面脱附扩散,有利于NRR反应的进行。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证实了 WS2/WO2异质结催化剂具有高效的NRR活性。3.基于WS2在电催化领域中的应用,且其在HER方面具有较好的活性。但是由于其在氧催化方面的局限性,为了开拓催化剂更多的可能性。我们通过将氧催化应用最多的催化剂Co3O4引入到WS2纳米片中,借助WS2纳米片边缘活性位点易于对电子调控的特点进行改进。当Co3O4引入时,根据XPS数据得到会有不同的WO3的W-O键的形成,并且S 2p的能量位移减小。另外,通过磁化率的测试发现Co3O4/WS2磁矩明显增大,结合XPS的Co3+与Co2+的价态比例的变化,发现Co3+的含量不仅增加,而且其自旋态也发生相应的改变,由较低的自旋态向中间态或高自旋态改变。电子结构的调节促进了氧催化性能的提升。根据ORR电化学活性的测试对比发现,Co3O4/WS2的半波电位为810 mV,相比于Co3O4/C和WS2催化剂有较大的提升。通过测试OER的性能发现Co3O4/WS2的活性和稳定性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以10 mA cm-2时电流密度作为参考标准,(Co3O4/WS2的过电位为330 mV,与Co3O4/C(393 mV)和WS2(494 mV)催化剂相比具有较好的活性。将该材料应用于锌空气电池系统中,发现其同样具有较好的活性,得到了较高的功率密度(174 mW cm-2)和良好的充放电稳定性。

王雨松[9](2021)在《开放空间条件下EMI信号分类识别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舰船、飞机等大型复杂装备电磁干扰现场检测为背景,把现场检测中的电磁干扰信号分类识别作为研究课题。针对大型装备面临的电磁干扰现场检测与故障模块查找问题,设计了一套EMI信号分类识别系统,构建大型装备电磁干扰现场检测案例库,进行EMI信号采集与特征分析、故障模块定位。首先,介绍了该系统应用场景、技术指标和软硬件构成,对系统中涉及的虚拟暗室、特征提取、模板匹配等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其次,针对系统中的EMI信号分类识别部分进行了重点研究,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EMI信号分类识别方案,构建了基于真实测试环境的EMI信号模板库,获得其电磁辐射特性数据和曲线,对待辨识EMI信号进行特征选取并与模板库中的模板信号进行了特征匹配,采用更适合于工程实际应用的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特征匹配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给出了模板辨识结果。再次,开发了一套EMI测试分析软件,搭配EMI接收机等硬件对以上系统功能进行了实现。最后,通过实采数据进行了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识别方案的有效性;通过软件功能和性能测试,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系统软件的可用性。通过事先建立基于真实测量环境的典型EUT模板库,在以后的现场电磁兼容测试中通过对实测EMI信号和模板信号进行相似性分析,不需要测试人员具备丰富的测试经验即可实现辐射异常模块的查找,提高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程度。因此本文所提现场测试中的EMI信号分类识别技术和所设计的EMI测试分析软件,具备实际工程应用意义。

陈延旭[10](2021)在《电子设备及元器件自动测试与分拣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电子信息行业迅猛发展使得对电子设备及元器件的需求不断提高,智能制造的兴盛使得对自动测试与分拣系统的要求与日剧增。电子设备及元器件的种类、功能、规模、复杂程度等方面的不断增加,要求自动测试与分拣系统的适用性、灵活性不断提高;电子设备及元器件需求量的急剧增长,也使自动测试与分拣系统的使用更为广泛。在学校的培养体系中,智能制造、自动测试、机器人控制等方面的课程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实践教学需求不断拓展。为满足课程及教学的要求,培养一批自动测试与分拣的从业者,依托于学院自动测试与控制的优势,本文设计并实现了电子设备及元器件的自动测试与分拣教学平台,深入分析了分立器件、组件模块、集成电路和电子设备整机等四种被测设备的测试需求,并以具体被测设备及测试指标为例,研究并制定了测试方案,最终完成了整个自动测试与分拣教学平台的搭建和实验案例的测试,主要成果如下:1)全面分析了自动测试与分拣教学平台的教学需求和测试分拣需求,给出了教学平台的整体硬件架构和软件架构,并以此为基础划分了:测控计算机平台作为上位机,仪器平台、机械臂平台、现场控制平台作为下位机的总体方案,明确了各子平台的功能划分,和总体的自动测试与分拣流程。2)根据四种类型的被测设备,将各子平台的要求和功能具体化,确定本实验教学平台需提供:仪器平台的LXI硬件连接和基于VISA的SCPI或IVI等控制方式,射频信号发生器和混合域示波器的激励和测试方案;机械臂平台的机械臂控制方案、外部I/O组件的连接配置方案;现场控制的树莓派逻辑控制方案、FPGA信号激励和处理方案;上位机的UI界面、交互逻辑和业务逻辑的通用方案,以及整个平台的网络通信方案和流程同步方案。3)根据测试与分拣教学平台硬件架构,设计并实现了转接板完成各子平台的互联,并以此为基础针对四种类型的被测设备分别设计和实现了适配板和适配器,结合具体的测试方案,完成了对四种具体被测设备的测试与分拣。结果表明,本文设计教学平台可针对不同类型被测设备完成自动测试与分拣,各子平台间数据及信息传递可靠,系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教学性。

二、信号相关分析及其在工程测试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号相关分析及其在工程测试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青少年篮球运动技能等级测试中智能化测试设备的研发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青少年篮球运动技能等级测试的需要
        1.1.2 篮球专项体育器材开发的需要
    1.2 理论意义
    1.3 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器材相关概念
    2.2 篮球基本技术相关研究
    2.3 篮球技能评定相关研究
    2.4 体育器材研发与应用相关研究
        2.4.1 国内研究现状
        2.4.2 国外研究现状
        2.4.3 传感器在体育器材领域的应用研究
    2.5 文献综述小结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实验内容与方法
        3.2.4 录像观察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感应障碍物的研发
    4.1 理论依据
    4.2 方法步骤
    4.3 结构与工作原理简介
    4.4 前景展望
5 障碍物测试结果与分析讨论
    5.1 两种障碍物的完成时间差异
    5.2 两种障碍物的成绩稳定性比较
    5.3 两种障碍物的跑动路线分析
    5.4 讨论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2 各等级测试科目

(2)5G OTA中的三维信道重构研究和性能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移动通信需求与发展
        1.1.2 OTA性能测试的意义
    1.2 多天线空口测试方案及其研究现状
        1.2.1 多探头微波暗室法
        1.2.2 两步法
        1.2.3 混响室法
        1.2.4 测试方法的对比
    1.3 5G MIMO OTA测试及其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多探头微波暗室法测试原理及主要技术
    2.1 概述
    2.2 基于几何的随机信道模型
        2.2.1 3D MIMO信道模型及信道冲激响应
        2.2.2 信道仿真流程
    2.3 MPAC中的信道重构方法
        2.3.1 平面波合成法和预衰落合成法
        2.3.2 三维角度功率谱及空间相关性
        2.3.3 目标约束函数
        2.3.4 重构精度评价指标
        2.3.5 测试区域采样方式
    2.4 仿真结果及分析
        2.4.1 角度功率谱维度的影响
        2.4.2 频率的影响
        2.4.3 测试区采样方式的影响
        2.4.4 角度扩展的影响
        2.4.5 到达角偏离探头角度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5G信道模型的三维探头配置研究
    3.1 5G信道模型
        3.1.1 信道模型仿真平台
        3.1.2 多簇信道模型的重构
    3.2 探头配置的影响因素
        3.2.1 探头配置的原则
        3.2.2 信道模型参数对探头配置的影响
    3.3 探头配置方案设计
        3.3.1 三探头环方案
        3.3.2 五探头环方案
    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3.4.1 仿真条件及配置
        3.4.2 UMa NLOS场景
        3.4.3 UMa LOS场景
        3.4.4 UMi NLOS场景
        3.4.5 UMi LOS场景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规模天线空口测试中的探头选择
    4.1 概述
    4.2 简化扇区多探头微波暗室
        4.2.1 大规模天线空口测试的特点
        4.2.2 系统结构
        4.2.3 探头配置
    4.3 探头选择
        4.3.1 分配原则
        4.3.2 DSC算法
        4.3.3 SAAS算法
    4.4 仿真与结果分析
        4.4.1 仿真参数
        4.4.2 扇区配置与环形配置的比较
        4.4.3 探头数量对重构误差的影响
        4.4.4 不同传播条件下的重构误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致谢

(3)旋转状态下拉压模式压电能量采集器动力学设计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航空发动机状态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发动机故障类型
        1.2.2 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
    1.3 无线传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1.4 能量采集技术的研究现状
    1.5 拉压模式压电能量采集器研究现状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拉压模式压电能量采集器性能和振动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能量采集方法与理论模型
    2.3 DUFFING系统和能量采集器的工作带宽
    2.4 实验设备
    2.5 结果与讨论
        2.5.1 HC-PEH在旋转与平动激励下的性能对比
        2.5.2 关于HC-PEH偏置距离的理论研究
        2.5.3 拉压模式与弯曲模式压电能量采集器的性能比较
        2.5.4 HC-PEH发电演示和无线传感器系统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偏置距离对拉压模式压电能量采集器性能的负面影响及其解决方法
    3.1 引言
    3.2 系统设计和实验研究
    3.3 理论建模与动力学特性分析
    3.4 对系统响应的参数化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旋转状态下拉压模式压电能量采集器的参数化建模和动力学分析
    4.1 引言
    4.2 动力学模型简化与公式推导
    4.3 伽辽金离散与控制方程
    4.4 弓形梁的有限元分析
    4.5 模型验证
    4.6 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
        4.6.1 势能阱的变化规律
        4.6.2 相轨迹的变化规律
        4.6.3 电压-转速响应的变化规律
        4.6.4 稳态响应的变化规律
    4.7 重要参数对非线性硬化响应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拉压模式压电能量采集器弯扭耦合振动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平动激励的HC-PEH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
    5.3 伽辽金离散与控制方程
    5.4 实验与仿真结果对比
    5.5 系统在平动激励下弯扭耦合振动的动力学特性
        5.5.1 第一阶扭转模态对非线性响应的影响
        5.5.2 弯扭耦合振动的稳态响应
        5.5.3 各参数对提前跳跃现象的影响规律
    5.6 基于旋转应用的弯扭耦合HC-PEH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5.6.1 基于旋转环境的HC-PEH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
        5.6.2 基于实验结果的参数识别与数值仿真
        5.6.3 参数分析
    5.7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石墨相氮化碳演变高氮掺杂碳材料及其锂/钠离子存储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1.2.1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及电化学反应过程
        1.2.2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1.2.3 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1.2.4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1.3 钠离子电池概述
        1.3.1 钠离子电池的结构及电化学反应过程
        1.3.2 碳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的概述
    1.4 氮掺杂碳材料
        1.4.1 氮掺杂碳在锂/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1.4.2 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合成方法
    1.5 石墨相氮化碳
        1.5.1 石墨相氮化碳的应用
        1.5.2 石墨相氮化碳的还原脱氮
    1.6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1.6.1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原材料与表征测试方法
    2.1 原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主要表征测试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第三章 铝热还原石墨相氮化碳演变氮掺杂碳材料及其锂离子电池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
        3.2.2 金属铝粉对石墨相氮化碳还原脱氮
    3.3 材料表征与电化学测试结果与讨论
        3.3.1 结构、成分与形貌表征与讨论
        3.3.2 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乙酸钴原位催化石墨相氮化碳演变氮掺杂碳纳米管自支撑负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自支撑氮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
        4.2.2 柔性电极的制备与柔性锂离子电池的组装
    4.3 材料表征与电化学测试结果与讨论
        4.3.1 结构、成分与形貌表征与讨论
        4.3.2 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吡咯辅助石墨相氮化碳演变氮掺杂碳材料及其锂离子电池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
        5.2.2 聚吡咯辅助石墨相氮化碳碳化
    5.3 材料表征与电化学测试结果与讨论
        5.3.1 结构、成分与形貌表征与讨论
        5.3.2 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聚乙烯吡咯烷酮辅助石墨相氮化碳演变氮掺杂碳材料及其锂/钠离子电池性能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
        6.2.2 聚乙烯吡咯烷酮辅助石墨相氮化碳碳化
    6.3 材料表征与电化学测试结果与讨论
        6.3.1 结构、成分与形貌表征与讨论
        6.3.2 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与讨论
        6.3.3 钠离子电池性能测试与讨论
        6.3.4 锂离子扩散速率分析及储Li~+/Na~+机理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硼氢化钠还原石墨相氮化碳演变预钠化氮掺杂碳材料及储钠性能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
        7.2.2 硼氢化钠对石墨相氮化碳还原脱氮
    7.3 材料表征与电化学测试结果与讨论
        7.3.1 结构、成分与形貌表征与讨论
        7.3.2 钠离子电池性能测试与讨论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锂热还原石墨相氮化碳演变预锂化氮掺杂碳材料及其储锂性能
    8.1 引言
    8.2 实验部分
        8.2.1 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
        8.2.2 金属锂粉对石墨相氮化碳还原脱氮
    8.3 材料表征与电化学测试结果与讨论
        8.3.1 结构、成分与形貌表征与讨论
        8.3.2 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与讨论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总结、结论以及展望
    9.1 研究内容总结
    9.2 主要结论
        9.2.1 还原剂类型的影响
        9.2.2 还原剂比例的影响
        9.2.3 热处理温度的影响
        9.2.4 氮掺杂碳材料物化性质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有机酸根插层类水滑石的设计、合成与阻燃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盐湖镁资源简介
        1.1.1 中国镁资源概况
        1.1.2 盐湖镁资源的开发
    1.2 类水滑石
        1.2.1 类水滑石的概念与结构
        1.2.2 LDHs的性质
        1.2.3 LDHs的合成方法
        1.2.4 LDHs的应用
    1.3 有机高分子阻燃
        1.3.1 有机高分子概况
        1.3.2 阻燃剂的分类
        1.3.3 有机酸根插层镁-铝LDHs阻燃剂的研究意义
    1.4 镁-铝LDHs层间有机酸根的选择
        1.4.1 LDHs层间阴离子与有机高分子反应的可能性
        1.4.2 本文有机酸根插层镁-铝LDHs类型
        1.4.3 含不饱和键有机酸根插层LDHs
        1.4.4 含羟基有机酸根插层LDHs
        1.4.5 含磷有机酸根插层LDHs
    1.5 本文制备方法的选择
    1.6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有机酸根量子化学研究与LDHs插层结构预测
    2.1 引言
    2.2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2.2.1 量子化学方法简介
        2.2.2 本文计算方法
    2.3 有机酸根的优化结构与反应性
        2.3.1 有机酸根与乙烯、氢自由基的加成
        2.3.2 有机酸根与异丙醇的相互作用
        2.3.3 二苯基磷酸根与苯基次磷酸根的分解
    2.4 有机酸根的尺度、静电势与插层结构
        2.4.1 Mg-Al氢氧化物层板结构
        2.4.2 各离子的维度与尺度
        2.4.3 插层LDHs的插层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饱和有机酸根插层LDHs的合成与阻燃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2.3 仪器测试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合成条件下CLDHs的 XRD分析
        3.3.2 CLDHs2 的红外谱图、形貌分析及热稳定性
        3.3.3 不同合成条件下FLDHs的 XRD分析
        3.3.4 FLDHs2 的红外谱图、形貌分析及热稳定性
        3.3.5 不同合成条件下SLDHs的 XRD分析
        3.3.6 SLDHs2 的红外谱图、形貌分析及热稳定性
        3.3.7 LDHs/PMMA复合材料的性质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羟基有机酸根插层LDHs的合成与阻燃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合成条件下GLDHs的 XRD分析
        4.3.2 GLDHs的碳元素分析、红外谱图、形貌及热稳定性
        4.3.3 不同合成条件下LLDHs的 XRD分析
        4.3.4 LLDHs2 的红外光谱、形貌分析及热稳定性
        4.3.5 LDHs/EP复合材料的性质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含磷有机酸根插层LDHs的合成与阻燃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合成条件下DLDHs的 XRD分析
        5.3.2 DLDHs2 的红外光谱、形貌分析及热稳定性
        5.3.3 PLDHs2的XRD分析
        5.3.4 PLDHs2 的红外谱图、形貌分析与热稳定性
        5.3.5 含磷有机酸根插层LDHs/EP复合材料的阻燃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柔性微波滤波器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选择性宽阻带柔性微波滤波器设计
    2.1 柔性电路弯曲形变程度衡量标准探究
    2.2 滤波器常用参数
    2.3 基于短路耦合线及短路枝节线的柔性带通滤波器设计
        2.3.1 滤波器结构设计与理论分析
        2.3.2 滤波器仿真及测试结果
        2.3.3 谐波抑制单元结构设计与理论分析
    2.4 基于改进型耦合微带线的柔性带通滤波器设计
        2.4.1 耦合微带线耦合强度提升方法
        2.4.2 滤波器结构设计与理论分析
        2.4.3 滤波器仿真及测试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形变敏感性柔性阶梯阻抗低通滤波器设计
    3.1 柔性阶梯阻抗低通滤波器弯曲状态传输特性变化趋势分析
    3.2 微带线在弯曲状态下传输特性变化分析及优化方法
        3.2.1 微带线在弯曲状态下传输特性变化分析
        3.2.2 基于缺陷地结构的柔性微带线优化设计
    3.3 基于缺陷地结构的柔性阶梯阻抗低通滤波器优化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基于集成学习模型的DAS振动源二维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DAS在安全监测中应用研究现状
    1.3 振动源二维定位研究方法现状
        1.3.1 传统阵列振动源定位方法
        1.3.2 基于特征提取及机器学习的振动源定位方法
    1.4 DAS振动源定位技术现状
    1.5 本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5.1 主要内容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DAS振动源二维定位方法
    2.1 基于Φ-OTDR的 DAS传感技术原理
        2.1.1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2.1.2 光纤中的瑞利散射
        2.1.3 基于瑞利散射的Φ-OTDR传感原理
        2.1.4 Φ-OTDR性能指标
        2.1.5 基于Φ-OTDR的 DAS系统结构及信号处理方法
    2.2 DAS振动源定位问题及相关方法研究
        2.2.1 DAS振动源二维定位问题
        2.2.2 基于TDOA的振动源定位方法
        2.2.3 基于MUSIC的振动源定位方法
    2.3 不同垂距下DAS振动源位置估计可行性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AS振动源二维定位的特征提取与识别
    3.1 不同垂距条件下 DAS 振动信号特征差异分析
        3.1.1 DAS振动信号频域特征
        3.1.2 DAS振动信号空间域特征
        3.1.3 DAS振动信号变换域特征
    3.2 DAS振动源二维定位中的空间能量衰减特征提取方法
        3.2.1 单点信号预处理及能量特征提取
        3.2.2 空间能量衰减特征提取及分析
    3.3 DAS振动源二维定位的算法原理
        3.3.1 支持向量机算法
        3.3.2 Random Forest算法
        3.3.3 Stacking基本思想与原理
    3.4 基于集成学习模型的DAS振动源二维定位方法模型
        3.4.1 基模型训练
        3.4.2 Stacking模型融合方法
    3.5 DAS振动源二维定位算法整体流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场实验测试结果及分析
    4.1 埋地光缆振动信号监测实验方式及数据库构建
        4.1.1 实验场地及实验条件
        4.1.2 DAS振动源二维定位数据库构建
    4.2 敲击事件类型垂距测试
    4.3 挖掘事件类型垂距测试
    4.4 DAS振动源二维定位方法实时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钨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钨基催化剂在电催化析氢方面的性能研究
        1.2.1 电催化析氢反应机理
        1.2.2 钨基催化剂在电催化析氢方面的研究进展
    1.3 钨基催化剂在电催化氮还原方面的性能研究
        1.3.1 电催化氮还原反应机理
        1.3.2 钨基催化剂在电催化氮还原方面的研究进展
    1.4 钨基催化剂在氧催化方面的性能研究
        1.4.1 电催化氧反应的机理
        1.4.2 钨基催化剂在电催化氧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论文的研究意义
        1.5.2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研究方法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1 主要实验试剂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2 分析测试方法
        2.2.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2.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2.3 氮气吸脱附分析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
        2.2.5 透射电子显微镜
        2.2.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2.7 核磁共振波谱仪
    2.3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测试
        2.3.1 电催化测试体系
        2.3.2 电化学测试方法
第三章 中空W_2C微球和Mo_2C/W_2C异质结在电催化析氢性能方面的研究
    3.1 引言
    3.2 中空W_2C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3.2.1 材料的制备
        3.2.2 材料的表征
    3.3 中空W_2C微球的电催化析氢性能的研究
    3.4 Mo_2C/W_2C异质结的制备及表征
        3.4.1 材料的制备
        3.4.2 材料的表征
    3.5 Mo_2C/W_2C异质结的电催化析氢性能的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WS_2/WO_2异质结的制备及其在电催化固氮性能方面的研究
    4.1 引言
    4.2 WS_2/WO_2异质结的制备及表征
        4.2.1 材料的制备
        4.2.2 计算细节
        4.2.3 电催化固氮的测试方法
        4.2.4 材料的表征
    4.3 WS_2/WO_2异质结在电催化固氮性能方面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o_3O_4/WS_2在氧催化以及锌空气电池方面的研究
    5.1 引言
    5.2 Co_3O_4/WS_2的制备及表征
        5.2.1 材料的制备
        5.2.2 材料的表征
    5.3 Co_3O_4/WS_2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5.4 Co_3O_4/WS_2 在锌空气电池性能方面的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开放空间条件下EMI信号分类识别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贡献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EMI信号分类识别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与相关技术
    2.1 应用场景与需求
        2.1.1 工程背景介绍
        2.1.2 应用场景描述
        2.1.3 EMI信号分类识别系统需求分析
    2.2 EMI信号分类识别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2.1 硬件构成与选型
        2.2.2 软件构成
    2.3 EMI信号分类识别系统相关技术
        2.3.1 开放场测试
        2.3.2 虚拟暗室
        2.3.3 盲源分离技术
        2.3.4 EMI信号特征
        2.3.5 层次分析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EMI信号分类识别算法设计与分析
    3.1 辨识方案框架
    3.2 EMI信号模板库的建立
        3.2.1 信号预处理
        3.2.2 模板保存
    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EMI信号分类识别
        3.3.1 欠定盲源分离
        3.3.2 特征提取与匹配
        3.3.3 层次分析法综合判定
    3.4 算例分析
        3.4.1 包络提取与匹配
        3.4.2 峰值提取与匹配
        3.4.3 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
        3.4.4 准确率仿真验证
    3.5 与其他方案的对比
        3.5.1 与全频段辨识方案对比
        3.5.2 与单特征识别方案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MI测试分析软件设计实现
    4.1 开发工具介绍
    4.2 EMI测试分析软件需求分析
    4.3 EMI测试分析软件设计实现
        4.3.1 EMI测试分析软件通信模块设计实现
        4.3.2 EMI测试分析软件数据管理设计实现
        4.3.3 EMI测试分析软件界面及功能控制设计实现
        4.3.4 软件系统参数校验规则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EMI测试分析软件功能测试
    5.1 搭建测试环境
    5.2 通信连接测试
    5.3 EMI测试分析软件功能测试
        5.3.1 EMI分析模式
        5.3.2 频谱分析模式
    5.4 软件性能测试
        5.4.1 CPU占用率
        5.4.2 数据存储能力
    5.5 健壮性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电子设备及元器件自动测试与分拣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研究历史和现状
        1.2.1 自动测试系统的历史和现状
        1.2.2 分拣系统的历史和现状
        1.2.3 教学平台发展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测试与分拣教学平台系统方案设计
    2.1 教学平台总体需求设计
    2.2 教学平台硬件架构设计
    2.3 教学平台软件架构设计及实现技术
        2.3.1 网络协议和Socket
        2.3.2 线程同步及线程安全
        2.3.3 仪器平台架构
第三章 测试与分拣教学平台硬件系统设计
    3.1 机械臂平台设计
        3.1.1 六轴机械臂系统
        3.1.2 机械臂平台I/O组件设计
    3.2 测试适配连接设计
    3.3 转接板设计
        3.3.1 信号通路及交互
        3.3.2 FPGA及外围组件
        3.3.3 阻抗匹配设计
    3.4 适配板和适配器设计
    3.5 平台仪器选型
第四章 测试与分拣教学平台软件系统设计
    4.1 上位机平台设计
        4.1.1 通用测试方案
        4.1.2 上位机面板设计
        4.1.3 通信方案设计
        4.1.4 仪器平台程控设计
    4.2 机械臂平台控制软件系统设计
        4.2.1 机械臂平台架构
        4.2.2 机械臂运动控制设计
        4.2.3 机械臂I/O控制设计
    4.3 现场控制平台设计
        4.3.1 现场控制平台总体设计
        4.3.2 通信和控制功能设计
        4.3.3 时钟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第五章 教学平台的实验案例设计与验证
    5.1 分立器件测试案例
    5.2 组件模块测试案例
    5.3 集成电路测试案例
    5.4 电子设备整机测试案例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信号相关分析及其在工程测试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少年篮球运动技能等级测试中智能化测试设备的研发及实验研究[D]. 孙金鑫.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0)
  • [2]5G OTA中的三维信道重构研究和性能测试[D]. 谢光宇.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旋转状态下拉压模式压电能量采集器动力学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 王逸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4]石墨相氮化碳演变高氮掺杂碳材料及其锂/钠离子存储性能[D]. 唐义骅.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5]有机酸根插层类水滑石的设计、合成与阻燃性能研究[D]. 张禹泽.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21(01)
  • [6]柔性微波滤波器的研究与实现[D]. 刘硕.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7]基于集成学习模型的DAS振动源二维定位方法研究[D]. 路豪.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钨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 凌颖.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9]开放空间条件下EMI信号分类识别技术研究与实现[D]. 王雨松.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10]电子设备及元器件自动测试与分拣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D]. 陈延旭.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信号相关分析及其在工程测试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