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发酵生产多烯脂肪酸

通过发酵生产多烯脂肪酸

一、发酵法生产多烯脂肪酸(论文文献综述)

刘珍[1](2021)在《纳豆芽孢杆菌产维生素K2(MK-7)的工艺优化及比较代谢组学分析》文中认为维生素K2(MK-7)为一种高价值的脂溶性维生素,是由2-甲基-1,4-萘醌环和7个异戊二烯单元侧链组成的多烯化合物,在预防骨质疏松、动脉钙化、心血管、帕金森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药品、保健品等领域。纳豆芽孢杆菌是发酵法生产维生素K2的常用菌株,但其合成维生素K2的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并且有关纳豆芽胞杆菌发酵过程的物质变化方面的信息不够清晰,这些因素均对发酵的精细理性调控和进一步提高工业生产水平造成一定阻碍。因此,本文以实验室前期选育出的一株生产MK-7的纳豆芽孢杆菌ND-1-A27为研究对象,通过发酵工艺优化和添加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提高菌株发酵生产MK-7的能力,并分析了不同发酵条件下菌株的代谢物差异,确定了10种显着性差异代谢物可能与纳豆芽孢杆菌ND-1-A27生产MK-7有关。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纳豆芽孢杆菌ND-1-A27合成MK-7的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条件。本文对发酵培养基组分中的碳氮源、盐离子进行种类筛选和浓度梯度实验,并在最适培养基基础上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考察发酵温度、转速、培养基的初始p H、装液量和接种量对纳豆芽孢杆菌ND-1-A27生产MK-7的影响。优化后的最适培养基组分为:甘油70 g/L,大豆蛋白胨90 g/L,酵母粉30 g/L,磷酸氢二钾0.06 g/L,硫酸镁0.08 g/L;最适培养条件为:3%接种量,初始p H为8.0,装液量20 m L/250 m L,40℃,120 rpm培养6 d。在以上最适工艺下,MK-7的浓度达到25.94±0.8 mg/L,较优化前(12.32±1.3 mg/L)提高了110.55%。(2)探究表面活性剂对纳豆芽孢杆菌ND-1-A27发酵合成MK-7的影响。表面活性剂能与菌体的细胞膜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菌株生长和细胞形态,以及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本文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对纳豆芽孢杆菌ND-1-A27发酵合成MK-7、菌体生长、细胞形态及细胞膜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体系中添加0.1%的Triton X-100可以促进菌株的生长,使MK-7的浓度达到37.96±1.5 mg/L;菌体细胞表面变得粗糙且有小孔,细胞膜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上升,从而使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加,促进了底物的运输和产物分泌。(3)利用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发酵体系下纳豆芽孢杆菌ND-1-A27发酵过程的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在有无添加表面活性剂两种条件下有104种代谢物的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差异显着(VIP≤5、p-value≤0.05和ppm≤3)的代谢物共有43种。进一步对以上差异显着的代谢物进行代谢途径的归纳分析发现,其中25种差异代谢物与氨基酸的代谢有关,2种差异代谢物与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代谢有关。其中,中康酸酯、二羟玉米素、N(α)-乙酰-L-2,4-二氨基丁酸酯、N-a-乙酰瓜氨酸、4-胍基丁酸、N-乙酰-D-色氨酸、对甲酰氨基苯甲酸、假尿嘧啶核苷、4-氧苄胺、(2R,3R)-3-甲基谷氨酰基-5-半醛-N6-赖氨酸和柠檬酸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相对含量逐渐降低,推测这10种差异代谢物可能对MK-7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

张鹏敏[2](2021)在《玉米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改善作用及机制探究》文中提出背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作为高发病率的慢性肝病之一,并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国内外医学界至今仍未研究出针对性治疗NAFLD的安全有效且无毒副作用的药物。近年来,通过酶解食源性蛋白制备得到的生物活性肽备受关注。玉米肽由于其特有的的氨基酸组成,在抗炎,抗氧化,护肝方面作用突出,因此可能有效干预NAFLD的发展。目的:本文通过建立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来探究玉米肽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改善作用,通过测定细胞因子和相关蛋白的表达以及一些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并且进行病理切片分析,从炎症和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脂质积累几个发病机制入手,深入探究玉米肽针对性改善NAFLD的机理。研究内容与结果:(1)建立炎症细胞模型:利用浓度为2μg/m L的LPS诱导巨噬细胞RAW 264.7。分别配制三个不同浓度(10 mg/m L、20 mg/m L、30 mg/m L)梯度的玉米肽,作用于炎症模型细胞后MTT检测结果表明,巨噬细胞随着玉米肽浓度增加其增殖效果先升后降,当浓度为20 mg/m L时效果最佳,表明本实验中玉米肽为20 mg/m L时对巨噬细胞的增殖影响最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玉米肽显着降低模型组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的表达水平,同时提高抑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玉米肽能够抑制炎症状态下各细胞因子过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进一步抑制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的发生与发展,具有改善NAFLD的作用。(2)建立NAFLD细胞模型:利用0.6 m M浓度的油酸诱导HL-7702[L-O2]人正常肝细胞。玉米肽作用于NAFLD模型细胞,通过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发现玉米肽可以通过提高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表达,克制ACC活性,降低SREBP-1c的合成,从而减少脂肪积累,达到干预NAFLD的效果。NAFLD脂肪变性细胞内同时会出现胰岛素抵抗,通过抑制胰岛素信号通路IRS/Akt磷酸化,损伤细胞葡萄糖摄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肽能够恢复细胞内胰岛素受体底物IRS/Akt蛋白磷酸化水平,证明其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同时可以降低NF-κB转录因子的表达,减少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含量,表明玉米肽能够减轻肝细胞炎症反应,改善氧化应激,缓解NAFLD。(3)建立NAFLD小鼠模型:利用长期饲喂高脂饲料诱导ICR小鼠。玉米肽灌胃处理高脂饮食造成的NAFLD小鼠模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玉米肽能够显着降低模型小鼠的体重和肝指数;模型小鼠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的水平均出现明显下降;同时降低模型组小鼠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含量。说明玉米肽可以促进脂肪代谢,修复肝损伤。通过小鼠空腹糖耐量试验,玉米肽可以有效提升小鼠体内胰岛素的敏感程度,缓解IR。同时玉米肽能提高模型小鼠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力,并且能够显着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表明玉米肽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够缓解肝脏氧化应激。模型小鼠血清中炎性因子IL-1、IL-6、TNF-α的表达水平在玉米肽灌胃之后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调,说明玉米肽可以抑制由进食高脂饲料而引发的炎症反应。通过HE染色,并分析小鼠肝脏病理切片,结果表明玉米肽改善肝脏脂肪细胞变性程度。

张雨函[3](2020)在《结节链霉菌发酵生产两性霉素B的工艺优化》文中指出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Am B)是临床上重要的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全身性真菌感染。两性霉素B生物合成过程中代谢调控机制较为复杂,现代基因工程及代谢工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提升菌种的生产性能以满足两性霉素B市场需求的增长,但针对发酵方面的研究较少。为进一步提高两性霉素B的发酵水平并降低生产成本,新型发酵调控策略的开发显得极为重要。本论文针对实验室前期筛选出的一株两性霉素B高产结节链霉菌,在已有代谢组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关键前体和差异代谢物作为添加物对两性霉素B生物合成的影响,结合分阶段调控策略以及补料方式的发酵工艺优化,以达到提高两性霉素B产量和降低副产物两性霉素A含量的目的。根据摇瓶发酵过程中显着代谢差异分析筛选关键前体和差异代谢物,提出理性设计的单因素优化及正交联合添加策略,发现在发酵24 h时,同时加入4 mg/L异丙醇,89 mg/L丙氨酸,1 g/L丙酮酸和25 mg/L烟酰胺是最优添加物补加策略,最终摇瓶水平的Am B产量为6.47 g/L,提高了25.4%,表明不同添加物可通过影响重要中间代谢过程,从而显着影响Am B的生物合成过程。为进一步促进Am B的生物合成,对5 L发酵罐中最适初始葡萄糖浓度及搅拌转速等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适初糖浓度及转速分别为70 g/L和500 rpm。鉴于两性霉素B发酵属于部分生长偶联型,提出分阶段调控策略,研究了分阶段p H、温度及溶氧控制策略对发酵产Am B的影响,发现分阶段p H 7.0,温度30℃/26℃和DO 20%控制策略为最优调控策略,在这三种策略下,Am B产量最终由分批发酵时的9.89 g/L分别提升到12.66 g/L,11.79 g/L和11.28 g/L,并通过胞外有机酸分析阐明在合成Am B时,不同调控策略对菌体代谢过程的影响,进一步说明结合代谢控制的发酵调控策略对两性霉素B生物合成的整个过程起决定性作用。基于摇瓶添加物研究,在5 L发酵罐进行添加物补加放大实验,证明了在5 L发酵罐中同时添加上述四种化合物的有效性,Am B产量为12.56 g/L,可提高27.0%左右,副产物Am A含量为2.3%,下降24.8%,推测原因可能是Amph C PKS模块5中的烯酰还原酶结构域催化活性降低导致Am A合成受到抑制;对5 L发酵罐补料调控方式进行优化,包括脉冲补料、p H-Stat及DO-Stat补料、恒速补料、变速补料及恒定残余葡萄糖浓度补料等6种补料方式,最终确定1.5 g/(L·h)流速下的恒速补料是最优补料策略,此时最高Am B产量达到15.79 g/L,较分批发酵提高59.7%,但副产物Am A含量从3.1%增加到7.1%;考虑到补料培养基成分较单一,对补料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补料培养基为200 g/L葡萄糖,5 g/L蛋白胨和0.3 g/L硫酸铵。基于前期实验研究,为最有效提高Am B产量并降低副产物Am A含量,进行最佳联合调控策略下的分批补料发酵,即同时采用分阶段p H、温度及DO控制策略,并在发酵24 h时补加4 mg/L异丙醇、89 mg/L丙氨酸,1 g/L丙酮酸和25 mg/L烟酰胺四种添加物,以1.5 g/(L·h)的流速进行恒速补料,Am B产量最终达到18.39 g/L,较分批发酵提高85.9%,最大菌体量(PMV)达到45.0%,副产物Am A含量为2.1%,较分批发酵显着降低32.8%;通过胞外有机酸的检测,α-酮戊二酸,丙酮酸和柠檬酸浓度的变化被确定为最关键的代谢物节点,从而进一步阐明了该发酵调控策略下可能的代谢机制:其本质是在发酵过程特性分析下以α-酮戊二酸等物质代谢流为控制要点,调节菌体的生长和代谢,使物质代谢最大程度地向有利于产物合成的代谢途径进行,使Am B效价增加。最后在50 L发酵罐上进行工艺放大研究,上述不同的发酵调控策略为Am B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指导。

耿英朝[4](2019)在《几丁质单胞菌R3-44色素特性及两株潜在新分类单元的研究》文中指出几丁质单胞菌R3-44是一株从北极土壤分离出的具有光致死效应,能够产生黄绿色素的细菌。其不产色素的白色突变菌株R-7对光的敏感性远低于产生黄绿色素的野生株R3-44,但是加入从菌株R3-44中提取的黄绿色素后光敏感性增加。因此推测黄绿色素是菌株R3-44对光敏感的关键因素。本论文对菌株R3-44色素的组成成分、特性以及可能涉及的色素基因进行了研究。发现菌株R3-44的黄绿色素由橙、黄、蓝三种色素成分组成,并对光敏感,在碱性pH下变为无色,中性和酸性pH下回复为黄绿色,能被365 nm、380 nm、400 nm以及470 nm光激发产生荧光。在菌株R3-44的基因组中发现有芳基多烯(APE)类色素基因簇,并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其中f3127、f3130、f3133、f3136与f3143五个基因与色素的合成有关。结合基因预测、转录组分析、色素的特性以及HPLC色素纯化峰图,推测黄绿色素中可能含有一类新的APE类色素。在研究光强对菌株的作用时,发现在低剂量蓝光(50 J/cm2)照射下菌株R3-44具有光变色现象。在厌氧或微氧条件下,菌体的颜色由黄绿色变为棕红色,在有氧条件下黄绿色变为蓝绿色,棕红色在通入氧气后会即刻转变为蓝绿色。对此现象所涉及的蓝绿色素以及其产生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蓝绿色素在592 nm和642nm有独特的吸收峰;其形成与活菌无关,但是需要菌体细胞中的前体物质与黄绿色素结合后经低剂量蓝光照射产生。而这个未知的前体物质对热、蛋白酶、核酸酶均不敏感。推测在蓝绿色素形成前先形成棕红色素,再经氧化成为蓝绿色素;在此过程中可能具有抗氧化作用而提高菌株在低剂量蓝光照射下的存活率。综上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菌株R3-44的光敏感特性,揭示这一特殊的生命现象奠定了基础。南极是一个地理和气候极为特殊的环境,高辐射、降雨量少、植被稀少、常年积雪冰冻、低温、极昼或极夜等特殊条件造成了微生物特殊的生存环境。这对于分析微生物多样性、功能菌株的挖掘及相关特殊菌群的分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本研究从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海岸抬升阶地S0-4、S1-4、S2-4、S3-4、S4-4和S5-4共六个阶层中共分离出313株可培养细菌,分属于三个门,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50%)、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7%)、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23%);分属于23个属;并在其中发现两株潜在新分类单元。随后对两株潜在新分类单元分别进行多相分类学研究。菌株YZ-8T是从S5-4阶层中分离的一株细菌。经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该菌株属于鞘胺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与该属中的S.molluscorum KMM3882T具有最高的相似性,为94.38%。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菌株YZ-8T与S.gotjawalisoli SN6-9T,S.antarctica 200T和S.silvisoli RP18T聚在一枝。菌株YZ-8T为杆状、黄色菌落、无运动性和非严格厌氧的一株革兰氏阴性菌。其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均呈阳性。菌株YZ-8T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适pH分别为20°C和7.0,其耐受最高的NaCl浓度为0.3%。从生化结果来看,其异戊二烯醌和多胺类型分别为泛醌Q-10和sym-homospermidine。该菌株极性脂为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一个二磷脂酰甘油(diphosphatidylglycerol,DPG),两个鞘磷脂(sphingophosphonolipids,SPnL1-2);两个未知耐碱脂类(unidentified alkali-stable lipids);一个未知的磷脂(unidentified phospholipid,PL)和一个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菌株YZ-8T基因组DNA G+C mol%为58.90 mol%,大小为3,994,557 bp(约4.0 M),包含有3个contigs其中scf7180000000012(基因ID号)大小为3.0 M;另外2个contigs与质粒库比对覆盖度相对较高,可能为质粒。此外菌株YZ-8T共预测到4,370个基因,其中3,364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另外,summed feature 8(comprising C18:1ω7c and/or C18:1ω6c),summed feature 3(comprising C16:1ω7c and/or C16:1ω6c),C14:0 2-OH,and C14:0为该菌株的主要脂肪酸。以上结果表明,菌株YZ-8T代表鞘胺醇单胞菌属的一个新种,根据其分离地将其命名为Sphingomonas paeninsulae,该菌种的模式株为YZ-8T=(CCTCC AB 2017137T=LMG 31027T)。菌株sh-6T是从本实验室污染的R2A平板上分离的一株杆状、不产孢子、菌落呈粉红色、具有可运动性及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均呈阳性的革兰氏阴性菌。菌株sh-6T最适生长温度和pH分别是28°C和7.0。此外该菌株无法在含有NaCl的条件下生长。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菌株sh-6T属于Hymenobacter属,与该属中H.deserti ZLB-3T具有最高的相似性为95.3%。菌株sh-6T基因组DNA G+C mol%为60.50 mol%,大小为4,188,814 bp(约4.2 M),包含有4个contigs其中scf7180000000008(基因ID号)大小为4.1 M;另外3个contigs与质粒库比对覆盖度相对较高,可能为质粒;此外菌株sh-6T共预测到3,618个基因,其中3,520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菌株sh-6T主要极性脂为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MK-7为该菌株的唯一异戊二烯醌,其多胺类型为sym-homospermidine。菌株sh-6T主要脂肪酸成分为iso-C15:0(39.9%),summed feature 4(iso-C17:17:1 I/anteiso B,16.6%),iso-C16:0(9.0%),iso-C17:07:0 3-OH(7.5%)and iso-C17:0(6.1%)。基于以上生理生化研究结果表明菌株sh-6T为Hymenobacter属的一个新种,根据其分离来源将其命名为Hymenobacter oligotrophus,该菌种的模式株为sh-6T=(CCTCC AB 2016064T=KCTC 62345T)。

李勇超[5](2016)在《红豆杉产紫杉烷类物质内生真菌的筛选及其发酵工艺过程检测与优化》文中提出紫杉醇(Paclitaxel,商品名Taxol)是从红豆杉属(Taxusspp.)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类新型的具有微管抑制活性的天然二萜类抗肿瘤药物,其作用机制独特,对癌症的临床适应范围较广,被认为是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最重大的发现。目前,商品化的紫杉醇及其重要半合成前体10-去乙酰巴卡亭Ⅲ(10-DeacetylbaccatinⅢ,10-DABⅢ)主要都是从红豆杉属植物材料中提取,这些物质在植物中的含量都较低。自从太平洋紫杉(短叶红豆杉T.brevifolia)的枝条中发现一株能产生紫杉醇的内生真菌以来,从红豆杉植株不同生理学部位中发现产紫杉烷类物质内生真菌的研究极为迅速,国内外相关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研究报道较多,但仍然缺乏稳定和高产的适用于工业化发酵的菌株。这些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分离更高效的内生真菌菌株,改善分析和检测内生真菌发酵液中紫杉醇及其类似物含量的方法,优化发酵条件,并进一步探寻内生真菌发酵液中紫杉醇及其类似物的分离纯化工艺。本论文以从自然界中获得高产紫杉醇菌株为目的,对不同生境下太行红豆杉(T.chinesis)的根、茎和叶不同部位来源的内生真菌进行产紫杉醇活力筛选。从红豆杉三个部位中共分离内生真菌186株,根、茎和叶分别为93、67和26株;其中野生型红豆杉内生真菌110株,仿野生型红豆杉内生真菌76株。从分离内生真菌的数量和分离效率看野生型红豆杉根部来源的内生真菌更为丰富。根、茎和叶来源的产紫杉醇菌株发酵液中紫杉醇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8.57、149.09和104.94μg/L;其中最高产一株的含量为622.75μg/L。进一步对产紫杉醇内生真菌发酵液中紫杉醇的定性与定量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C18固相萃取柱(SPE)对紫杉醇进行吸附,用不同浓度的甲醇-乙酸铵和甲醇分别作为洗脱剂,之后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流动相为甲醇:水:乙腈(V/V/V)=20:45:35,流速和检测波长分别为0.70m L/min和227nm的HPLC分析条件最佳;而洗脱剂为80%甲醇时洗脱能力和效果较好,紫杉醇的回收率可达到87.6%。因此,本研究建立了快速高效低耗的SPE-HPLC对内生真菌发酵液中紫杉醇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论文对产紫杉醇内生真菌发酵液中紫杉醇的纯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非极性D4020型大孔树脂对产紫杉醇内生真菌发酵液进行吸附和解吸附测试,结果发现D4020型树脂对紫杉醇有较好的吸附和分离效果。优化工艺条件为:室温下,样品溶于体积分数50%甲醇-水溶液,上柱液流量为1.5 m L/min,体积分数80%乙醇-水溶液以流量0.5m L/min洗脱,洗脱剂用量为7倍量树脂体积,回收率可达90%。本论文还对南方红豆杉(T.wallichiana var.mairei)中产10-DABⅢ内生真菌进行了筛选。从南方红豆杉根皮部位分离得到了内生真菌102株,通过HPLC和LC-MS分析,发现了一株木霉属内生真菌Trichoderma sp.IRB54能够产生10-DABⅢ,其在PDB培养基中的产量为187.56μg/L。对IRB54菌株发酵液中的该色谱峰进行了分离纯化,发现该色谱峰与10-DABⅢ标准品具有相同的1H NMR谱图数据,进一步证实IRB54具有产生10-DABⅢ的能力,为10-DABⅢ的来源提供了新的参考。论文又对内生真菌发酵液中10-DABⅢ的快速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TLC)不同比例的三种展开系统:丙酮-石油醚;正己烷-氯仿-乙酸乙酯-甲醇-三乙胺和环己烷-乙酸乙酯,研究其对10-DABⅢ展开效果的影响,再联合HPLC分析进行检测验证。结果发现,以丙酮:石油醚=4:1作为展开剂,乙醇:浓硫酸=9:1为显色剂的检测结果最佳,最小检测限为0.3μg。本研究建立了TLC-HPLC快速定性与定量分析内生真菌发酵液中10-DABⅢ的方法。论文还比较了红豆杉枝条、红豆杉愈伤组织、产10-DABⅢ菌株Trichoderma sp.IRB54单独发酵,红豆杉愈伤组织和红豆杉枝条分别与Trichoderma sp.IRB54耦合发酵5种方法对10-DABⅢ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5种方法获得10-DABⅢ浓度分别为274.6、154.3、189.4、887.5和684.7μg/m L,其中红豆杉枝条和Trichoderma sp.IRB54耦合发酵浓度最高达887.5μg/m L,为产10-DABⅢ内生真菌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本论文对紫杉醇的发现和来源,以及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综述。进一步对内生真菌中发现的萜类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综述,一共总结了274个内生真菌来源的萜类化合物,其中单萜类化合物7个(Monoterpenoids,化合物1-7),倍半萜类化合物69个(Sesquiterpenoids,化合物8-76),二萜化合物38个(Diterpenoids,化合物77-114),杂萜化合物160个(Meroterpenoids,化合物115-274),并对这些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归纳总结,为后续内生真菌中萜类化合物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

张桂雨[6](2013)在《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limacinum单细胞油脂的氧化稳定性及分离纯化》文中提出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一些文明病的出现,功能性脂肪酸,特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并已成为食品和医药领域研究的热点。深海鱼油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传统来源,但鱼油的产量和品质难以满足目前市场化发展的需求,鱼油替代品的开发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深海鱼油中的DHA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源头是鱼类食用的海洋微藻类,以裂殖壶菌为主的海洋真菌才是自然界中DHA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最初来源。本课题针对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limacinum单细胞油脂(以下用油脂M表示)的氧化稳定性和多不和脂肪酸的分离纯化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油脂M中脂质含量高达43.51%,其中极性脂质占26.43%,中性脂质占73.57%。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存在的DHA为75.76%,而存在于极性脂质中的DHA含量仅为24.2%。主要脂肪酸组成为DHA(43.42%)、二十二碳五烯酸(DPA)(19.56%)以及棕榈酸(25.02%)。油脂M中含有类胡萝卜素、虾青素、角黄素等,有利于阻止单细胞油脂发生氧化变质。2.高温、光照和空气是加速油脂M氧化的外界诱因,三者的影响顺序为温度>空气>光照。精炼后的油脂M成分复杂,除中性甘油三酯外,通常还含有色素成分、酚类物质、过氧化物、游离脂肪酸(FFAs)、甘油一(二)酯、甾醇等内源性微组分。通过多层填料柱层析纯化以后,油脂甲醇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由81.01%降低为32.15%,油脂对光照和温度的氧化稳定性降低。针对油脂M易氧化的特点,筛选出最佳复合抗氧化剂组合为0.7‰鼠尾草酸+0.2‰天然维生素E+0.2‰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3.应用分子蒸馏技术对油脂M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富集并用响应面法优化分子蒸馏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蒸馏温度110.4℃、进料速率78.7mL/h、刮膜转速350r/min、预热温度80℃、操作压力10Pa)下油脂M中的两种主要多不饱和脂肪酸DPA、DHA的含量分别由19.56%、43.42%提高到25.89%、62.52%,富集率高达92.98%。分子蒸馏所得产品在理化性质上有了很大的改善,过氧化值、酸价、色泽分别由原来的1.79meq/Kg,0.17mgKOH/g、30×5(Y×R)降低为1.02meq/Kg、0.12mgKOH/g、14×1.2(Y×R)。油脂的鱼腥味基本上得以去除。

李楠[7](2008)在《微生物利用甘蔗糖蜜发酵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是指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且碳原子数为16-22的直链脂肪酸,主要有亚油酸(Linoleic acid,LA)、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GLA)、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α-亚麻油(α-Linolenic acid,ALA)、廿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廿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大多数是生物活性物质的前体,尤其是对智力发育、心血管病等有良好效果。此外PUFAs还可用作食品添加剂、营养配方、健康辅料以及保健品等。微生物所具有的营养简单、生长繁殖快、易变异、可工业化大规模培养的优点决定了利用微生物生产油脂是一条开发新油源的良好途径。目前国内外研究通常利用葡萄糖、淀粉和蔗糖等作为碳源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作者试图从土壤中筛选出以甘蔗糖蜜为碳源,发酵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菌株,并对菌株进行诱变育种,发酵条件,代谢调控,油脂的分离提取和富集等方面进行研究,以及利用气相色谱进行油脂组成和含量鉴定分析。本研究的结果如下:1、利用苏丹黑B染色和测定多不饱和脂肪酸碘值的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适合用甘蔗糖蜜为原料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霉菌LB1。对LB1菌株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分析及5.8S rDNA基因两侧的内转录间隙进行序列分析推断该菌株为反屈毛霉属(Mucor recurvus)。2、以土壤筛选到的反屈毛霉LB1为出发菌株,通过60Co辐射复合LiCl诱变,进行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菌株的选育。菌种的筛选主要以含脂量以及碘值的高低作为选择菌株的依据,筛选到一株不饱和脂肪酸高产菌株MR-10,较原始菌株总脂含量增加35.42%,碘值增加36.56%,PUFAs增加43.76%。将筛选出的菌株分别进行遗传稳定性测试表明,菌株经过五次转代培养,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3、在反屈毛霉LB1发酵条件优化的实验中,探讨了不同碳源:葡萄糖、蔗糖、淀粉以及PDA等对发酵的影响。从结果和糖蜜的成分分析以及经济角度考虑,糖蜜可以作为发酵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碳源,且糖蜜的最佳浓度为15%。同时确定尿素为最佳氮源,最佳C/N比为35/1。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实验,得到发酵生产不饱和脂肪酸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60 rpm,培养时间5天。在上述条件下,反屈毛霉LB1发酵可得生物量、总脂量和PUFAs产量分别达到12.51 g/L,7.13 g/L和5.74 g/L。4、在反屈毛霉LB1发酵代谢调控中,在发酵过程中补加十八醇、十六醇和正丁醇前体物,得出补加十六醇可以提高菌丝的油脂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发酵24小时后补加1.5%的十六醇,可获得最大的油脂含量8.24 g/L;碘值113.84,PUFAs 6.96 g/L。培养基中添加适量浓度金属离子Mg2+可以提高菌丝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产量,当MgSO4在20-30 mmol/L范围内,生物量、油脂含量、碘值及PUFAs随MgSO4的增加而增加。当Mg2+浓度为30 mmol/L时,油脂含量6.62 g/L;碘值109.10,PUFAs 5.16 g/L。高于30 mmol/L时,生物量、油脂含量、碘值及PUFAs有所下降,说明高浓度的金属离子对发酵生产有抑制作用。在培养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可以提高油脂中PUFAs的含量,但对生物量影响不大。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作为油脂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酶的辅助因子,在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维生素的添加量也有一定的影响,随添加维生素浓度的增加,油脂的碘值和PUFAs有所增加,维生素B1添加量为0.20 mg/mL较为合适,而维生素B6 0.25 mg/mL为适宜,说明高浓度维生素对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有利。代谢调控中低温老化是增加不饱和脂肪酸产量的一种有效方法,反屈毛霉LB1在5℃储存15天后,油脂含量由5天的5.18 g/L到5.72 g/L,PUFAs由3.37 g/L到4.60 g/L。利用低温和老化的共同作用可以提高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5、在石油醚萃取,正己烷萃取和盐酸水解乙醚抽提等三种油脂分离提取方法中,采用盐酸水解乙醚抽提方法为本研究油脂提取方法,多不饱和脂肪酸富集部分采用尿素包合-冷冻结晶法进行。研究表明当混合酸:乙醇:尿素=1:1.5:7.5时,富集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富集,微生物油脂中的碘值从原来的91.20提高到102.45,油脂的不饱和度提高了12.35%。6、采用菌体直接进行油脂的甲酯化方法,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油脂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通过样品和标品气相色谱出峰及保留时间的对照,利用面积归一化计算,得出菌株的油脂含量为7.13 g/L,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5.74 g/L。其中油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为:油酸885mg/L,亚油酸825 mg/L、γ-亚麻酸1352 mg/L、α-亚麻酸176 mg/L、花生四烯酸567 mg/L、廿碳五烯酸467 mg/L、廿二碳六烯酸348 mg/L。7、价格低廉的甘蔗糖蜜含有丰富的糖类、氮源、无机盐及维生素等物质,可代替葡萄糖、蔗糖和淀粉等作为微生物发酵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原料。

梁景乐[8](2007)在《纳他霉素高产菌株空间育种、工艺优化及工业放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发酵法生产纳他霉素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开发。以褐黄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ATCC13326为出发菌株,对该菌株进行航天搭载等诱变育种获得了高产菌株,通过对培养基组成和发酵工艺的优化,进一步大幅度提高了纳他霉素的产量,在控制溶氧水平的原则指导下,成功地将发酵罐规模从实验室放大到18m3,根据对纳他霉素的稳定性及溶解性的研究结果,提出了绿色环保、收率高的非溶媒提取工艺。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建立了发酵液中纳他霉素含量快速测定的双波长紫外分光度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快捷的特点,可以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分析,为菌种高通量筛选与发酵工艺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快速分析方法。(2)以褐黄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ATCC13326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线、紫外线复合氯化锂、空间搭载育种及2-脱氧葡萄糖耐受菌株推理选育等步骤,得到了一株解除了葡萄糖代谢产物阻遏的菌株LK04-119。该菌株在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的情况下,纳他霉素的生产能力不受葡萄糖效应的影响,摇瓶发酵单位达到了1920mg/l,比出发菌株ATCC13326的发酵单位318mg/l提高了5倍以上。(3)通过试验确定了纳他霉素斜面培养温度、种子培养温度、种子培养时间和接种量:确定了纳他霉素发酵培养的最适温度、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值、摇瓶发酵周期。进一步采用正交设计及旋转组合设计进行了纳他霉素种子及发酵配方的优化。通过摇瓶试验分别确定了纳他霉素的斜面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及发酵培养基配方。纳他霉素摇瓶发酵单位最高达到了5054mg/l,比发酵起始培养基发酵单位1975mg/l提高了1.56倍。(4)考察了2碳至4碳单位的盐类、酸类、醇类、酯类等前体性物质对纳他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类及酸类前体体物质抑制纳他霉素合成,醇类及酯类前体性物质则促进纳他霉素合成。丙酸钠对纳他霉素合成的抑制作用最强,而正丙醇则对纳他霉素发酵的促进作用最好。氨基酸对纳他霉素的生长合成也有一定影响,其中,0.5g/l的L-缬氨酸可以提高纳他霉素产量达到27.0%;而加入2g/1的天冬氨酸将使纳他霉素产量减少51.5%。(5)在301发酵罐中进行了高产菌株LK04-196分批发酵生产纳他霉素的试验,确定了最优控制条件,使纳他霉素发酵单位平均达到了3784mg/1,最高达到了3902mg/l。通过对分批发酵过程典型代谢过程的分析,确定了流加补糖策略:控制纳他霉素发酵过程中的糖浓度在35g/l以上,补料时间24小时,可以延长发酵周期至120小时,纳他霉素发酵单位可提高34.6%,达到了5094mg/l。(6)以纳他霉素301发酵罐控制工艺为基础,通过调整通气量及搅拌速度,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溶氧水平,成功地实现了纳他霉素分批发酵规模的放大,在1 m3、4 m3及18 m3发酵罐中纳他霉素产量分别达到了4.26g/l、4.05g/l及3.83g/l。建立了支持向量机模型,该模型通过对发酵过程的学习,可以较好地模拟并预测工业放大过程中各级发酵规模的代谢过程。在18 m3发酵罐中流加发酵的纳他霉素产量达到了5.07g/l,与301发酵罐的产量类似。(7)研究了pH值、温度、溶媒比例及缓冲物质浓度对纳他霉素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纳他霉素的降解过程,对纳他霉素的水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发现了在发酵液中纳他霉素的稳定性大大高于纯水中,并研究了pH值对纳他霉素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条绿色环保、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的非溶媒提取工艺。采用该工艺制备了高纯度纳他霉素样品。对纳他霉素产品进行了全面的结构鉴定,证明产品结构与文献报道的纳他霉素化学结构完全一致。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了发酵液中纳他霉素双波长分光度分析方法;利用空间搭载育种结合推理选育技术,筛选得到了一株完全解除葡萄糖阻遏的菌株;采用控制发酵过程溶氧水平的方法,成功地实现了纳他霉素发酵的工业放大;以纳他霉素在发酵液及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及溶解性研究为基础,提出了纳他霉素绿色、环保、非溶媒提取工艺。在以上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地实现了纳他霉素工业化生产。

周林[9](2007)在《高密度培养裂殖壶菌生产DHA》文中提出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一种极其重要的ω-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促进婴幼儿脑部发育、保护视力、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重要生理功能。商业鱼油因DHA含量较低、有鱼腥味等诸多不利因素,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寻找微生物来源的DHA就显得日益迫切。本研究从浙江温州地区红树林中筛选得到一株产DHA真菌WZ-3,并通过18S rDNA鉴定为Schizochytrium sp.,经测定,Schizochytrium sp.油脂中几乎不含有EPA,是婴幼儿和孕期妇女比较理想的DHA来源。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影响Schizochytrium sp.生长、油脂以及DHA积累的主要因素进行了选择,结果表明:葡萄糖、酵母粉分别是Schizochytrium sp.产DHA的最适碳源和氮源,最适摇瓶生长条件为:温度25℃、装液量100 ml/500 ml、初始pH6.0、种龄48h、接种量4%-6%、培养基盐度为自然海水的一半。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Schizochytrium sp.发酵产DHA复合氮源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26 g·L-1、酵母粉10 g·L-1、玉米浆2 g·L-1、大豆蛋白胨5 g·L-1以及0.5倍自然海水。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发酵120 h菌体生物量干重最大可达42.9 g·L-1,油脂34.1 g·L-1,DHA13.8 g·L-1。以合成培养基为基础,对B族维生素对Schizochytrium sp.油脂积累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发现:除维生素B2对菌体油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外,其余考察维生素对Schizochytrium sp.油脂积累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生物素、硫辛酸、叶酸对油脂有比较好的促进作用。正交实验优化得到最佳维生素组合为:维生素B1 5 mg·L-1、维生素B1214 mg·L-1、生物素6 mg·L-1、硫辛酸30 mg·L-1、叶酸40 mg·L-1。通过单一缺失实验设计对合成培养基中氨基酸氮源进行了考察,从20种基本氨基酸中挑选出10种Schizochytrium sp.发酵生产DHA必需的氨基酸种类,通过测量发酵过程中必须氨基酸的消耗量以及均匀实验设计对这10种必需氨基酸的用量进行了合理的优化,由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所得方程获得发酵DHA的最佳氨基酸组合为:丙氨酸2.0 g·L-1、蛋氨酸1.2 g·L-1、半胱氨酸0.2 g·L-1、赖氨酸0.3 g·L-1、组氨酸1.3 g·L-1、谷氨酸1.4 g·L-1、谷氨酰胺1.4 g·L-1、异亮氨酸1.3 g·L-1、苏氨酸1.0 g·L-1、色氨酸1.6 g·L-1。

张燕鹏,黄凤洪,杨湄,夏伏建[10](2007)在《发酵法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要介绍微生物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化研究现状,着重从高产菌株的筛选、工程菌株的构建、发酵条件及产业化现状等方面论述微生物发酵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研究进展;概述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制备技术,并对发酵法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研究目标和发展前景提出了建议。

二、发酵法生产多烯脂肪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酵法生产多烯脂肪酸(论文提纲范文)

(1)纳豆芽孢杆菌产维生素K2(MK-7)的工艺优化及比较代谢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微生物发酵法合成维生素K2 的研究进展
        1.1.1 维生素K2 的概述
        1.1.2 维生素K2 的生理功能
        1.1.3 维生素K2 的市场应用
        1.1.4 微生物发酵法合成维生素K2 常用菌株
        1.1.5 维生素K2 的发酵工艺
    1.2 表面活性剂在微生物发酵中的应用
        1.2.1 表面活性剂对微生物发酵的影响
        1.2.2 表面活性剂对微生物细胞生长的影响
        1.2.3 表面活性剂对微生物细胞膜的影响
    1.3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微生物发酵过程
        1.3.1 代谢组学概念
        1.3.2 代谢组学的应用
        1.3.3 利用比较代谢组学揭示关键代谢物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
        2.1.2 主要设备和仪器
        2.1.3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0 纳豆芽胞杆菌的培养
        2.2.1 菌株的发酵工艺优化
        2.2.2 发酵液中MK-7 的萃取
        2.2.3 发酵产物MK-7 定量分析
        2.2.4 细菌细胞密度测定
        2.2.5 菌体形态结构观察
        2.2.6 细胞膜中脂肪酸提取
        2.2.7 表面活性剂探究实验
        2.2.8 比较代谢组学试验
        2.2.9 色谱与质谱检测条件
        2.2.10 代谢组数据分析处理
        2.2.11 差异代谢物筛选标准
        2.2.12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纳豆芽胞杆菌生产MK-7 的工艺优化
        3.1.1 碳氮源对菌株生产MK-7 的影响
        3.1.2 无机盐对产MK-7 的影响
        3.1.3 发酵条件对产MK-7 的影响
        3.1.4 培养条件的正交优化
    3.2 表面活性剂对纳豆芽胞杆菌产MK-7 的研究
        3.2.1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3.2.2 表面活性剂对纳豆芽胞杆菌产MK-7 浓度的影响
        3.2.3 表面活性剂对纳豆芽胞杆菌生长的影响
        3.2.4 表面活性剂对纳豆芽胞杆菌细胞形态的影响
        3.2.5 表面活性剂对纳豆芽胞杆菌细胞膜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3.3 代谢组学分析纳豆芽胞杆菌产MK-7 的关键代谢物
        3.3.1 不同条件下纳豆芽胞杆菌发酵过程
        3.3.2 代谢组主成分分析
        3.3.3 多元统计分析不同条件下纳豆芽胞杆菌显着性代谢物
        3.3.4 纳豆芽胞杆菌显着性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3.3.5 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途径的分析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MK-7的HPLC色谱图
附录3:代谢组LC-MS质谱图

(2)玉米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改善作用及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1.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的病理学研究
        1.1.2 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现状
        1.1.3 NAFLD的辅助治疗研究现状
    1.2 玉米肽
        1.2.1 玉米肽研究现状
        1.2.2 玉米肽的生物活性
    1.3 研究意义与内容
        1.3.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2 研究内容
2 玉米肽对LPS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 炎症细胞模型的改善作用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玉米肽成分分析与测定
        2.3.2 细胞培养
        2.3.3 LPS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 炎症模型的建立
        2.3.4 细胞分组及给药
        2.3.5 玉米肽对LPS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 模型的抗炎作用
        2.3.6 统计学分析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玉米肽相对分子量分布和氨基酸种类
        2.4.2 玉米肽对巨噬细胞RAW264.7 细胞形态的影响
        2.4.3 玉米肽对巨噬细胞RAW264.7 细胞增殖的影响
        2.4.4 玉米肽对LPS诱导后的炎症巨噬细胞RAW 264.7 活性的影响
        2.4.5 玉米肽对巨噬细胞RAW264.7 分泌TNF-α含量的影响
        2.4.6 玉米肽对巨噬细胞RAW264.7 分泌IL-1 含量的影响
        2.4.7 玉米肽对巨噬细胞RAW264.7 分泌IL-6 含量的影响
        2.4.8 玉米肽对巨噬细胞RAW264.7 分泌IL-10 含量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玉米肽对NAFLD细胞模型的改善作用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OA诱导NAFLD细胞模型
        3.3.2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油酸诱导的LO2 细胞活性
        3.3.3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玉米肽预处理NAFLD模型细胞的活性
        3.3.4 油红O染色判断NAFLD细胞模型的建立
        3.3.5 玉米肽对NAFLD细胞模型脂肪变性改善作用的测定
        3.3.6 NAFLD模型细胞内产生胰岛素抵抗的检测
        3.3.7 玉米肽对NAFLD模型细胞内胰岛素信号通路改善作用的测定
        3.3.8 玉米肽对NAFLD模型细胞炎症和氧化应激改善作用的测定
        3.3.9 统计学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不同浓度的油酸对LO2 细胞活性的影响
        3.4.2 不同浓度玉米肽对NAFLD模型细胞活性的影响
        3.4.3 油红O染色筛选玉米肽预处理浓度
        3.4.4 玉米肽对NAFLD细胞模型内脂肪积累的改善作用
        3.4.5 玉米肽对NAFLD模型细胞内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
        3.4.6 玉米肽对NAFLD模型细胞炎症和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
    3.5 本章小结
4 玉米肽对NAFLD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动物饲喂
        4.3.2 建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
        4.3.3 肝指数测定
        4.3.4 葡萄糖耐量试验
        4.3.5 血清生化分析和炎性因子测定
        4.3.6 玉米肽对肝组织中抗氧化酶活的测定
        4.3.7 组织学观察
        4.3.8 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小鼠NAFLD模型评价
        4.4.2 玉米肽对小鼠体重、肝湿重、肝指数变化的影响
        4.4.3 玉米肽缓解模型小鼠胰岛素抵抗
        4.4.4 玉米肽降低高脂饮食模型小鼠血脂水平
        4.4.5 玉米肽缓解高脂饮食模型小鼠肝损伤
        4.4.6 玉米肽改善高脂饮食模型组小鼠肝脏氧化损伤
        4.4.7 玉米肽降低高脂饮食模型组小鼠炎症反应
        4.4.8 肝脏病理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结节链霉菌发酵生产两性霉素B的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两性霉素B简介
    1.2 两性霉素B的结构、性质及生物合成过程
        1.2.1 两性霉素B的结构与性质
        1.2.2 两性霉素B的生物合成过程
    1.3 两性霉素B的研究进展
    1.4 前体添加效应
    1.5 代谢组学分析
    1.6 链霉菌的发酵过程调控
        1.6.1 pH对发酵的影响
        1.6.2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1.6.3 溶氧对发酵的影响
    1.7 链霉菌的补料发酵调控
    1.8 立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1.8.1 立题背景及意义
        1.8.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代谢组分析的添加物的筛选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菌株
        2.2.2 培养基
        2.2.3 主要药品与试剂
        2.2.4 主要实验设备及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培养方法
        2.3.2 分析方法
        2.3.3 添加物的摇瓶发酵研究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前体对发酵的影响
        2.4.2 氨基酸对发酵的影响
        2.4.3 差异代谢物对发酵的影响
        2.4.4 混合添加物对发酵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两性霉素B的发酵过程优化及调控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菌株
        3.2.2 培养基
        3.2.3 主要药品与试剂
        3.2.4 主要实验设备及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培养方法
        3.3.2 分析方法
        3.3.3 初始葡萄糖浓度的优化
        3.3.4 最适转速的优化
        3.3.5 结合代谢分析的分阶段调控策略
        3.3.6 最适分阶段调控策略的联合应用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初始葡萄糖浓度的优化
        3.4.2 5L发酵罐上最适转速的优化
        3.4.3 结合代谢分析的分阶段调控策略
        3.4.4 最适分阶段调控策略的联合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性霉素B的补料发酵调控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菌株
        4.2.2 培养基
        4.2.3 主要药品与试剂
        4.2.4 主要实验设备及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培养方法
        4.3.2 分析方法
        4.3.3 添加物补加的放大验证
        4.3.4 不同补料方式对发酵产AmB的影响
        4.3.5 补料培养基的优化
        4.3.6 最佳联合调控策略下的分批补料发酵
        4.3.7 50L发酵罐中发酵工艺的放大验证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补加外源添加物的放大验证
        4.4.2 不同补料方式对发酵产AmB的影响
        4.4.3 补料培养基的优化
        4.4.4 最佳联合调控策略下的分批补料发酵
        4.4.5 50L发酵罐中发酵工艺的放大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4 发明专利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几丁质单胞菌R3-44色素特性及两株潜在新分类单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微生物色素研究概况
        1.1.1 微生物色素种类
        1.1.2 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
        1.1.3 芳基多烯(APE)类
        1.1.4 灵菌红素
    1.2 影响色素产生的因素
        1.2.1 温度
        1.2.2 培养基成分
        1.2.3 光照
    1.3 微生物色素分离方法
        1.3.1 超声波提取法
        1.3.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1.3.3 高效液相色谱法
        1.3.4 薄层层析和柱层析法
    1.4 色素的功能及应用研究
    1.5 南极地区微生物种种类及研究现状
        1.5.1 南极地区微生物研究现状
        1.5.2 南极地区常见及特殊细菌研究现状
    1.6 几丁质单胞菌R3-44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7.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7.2 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阶地采集信息
        2.1.2 实验菌株
        2.1.3 培养基
        2.1.4 试验用试剂
        2.1.5 实验所需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色素提取方法(芳基多烯类色素)
        2.2.2 色素提取方法(用于蓝光致变色实验)
        2.2.3 类胡萝卜素提取方法(Kampfer et al., 2004)
        2.2.4 色素薄层层析分离(白新峰,2017)
        2.2.5 菌株R3-44 色素溶解实验
        2.2.6 菌株液氮冻融液制备
    2.3 蓝光致变色实验
        2.3.1 几丁质单胞菌蓝光致变色实验
        2.3.2 液氮冻融液蓝光致变色实验
        2.3.3 蛋白酶K、RNase A及DNAase I酶解液氮冻融液
        2.3.4 菌株R-7 液氮冻融液及色素提取物的蓝光照射实验
        2.3.5 总RNA提取方法(Trizol柱纯化总RNA试剂盒)
        2.3.6 RNA反转录(cDNA第一链合成试剂盒)
        2.3.7 Real time PCR体系配置(2x SYBR Green PCR Mix)
    2.4 土壤悬液的制备、纯培养物的获得、形态观察及菌株保藏
        2.4.1 土壤悬液的制备
        2.4.2 菌落形态观察
        2.4.3 透射电镜观察(Doetsch, 1981)
        2.4.4 纯培养物运动性观察
        2.4.5 菌株的真空冷冻干燥保藏
    2.5 菌株 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
        2.5.1 细菌DNA热裂解法粗提
        2.5.2 16S rRNA基因序列PCR扩增
        2.5.3 PCR扩增产物测序与分析
    2.6 细菌多相分类学研究
        2.6.1 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2.6.2 酶学实验
        2.6.3 API鉴定系统
        2.6.4 化学组分特征分析
        2.6.5 遗传特性分析
3 几丁质单胞菌R3-44 色素特性的研究
    3.1 色素特性研究
        3.1.1 色素溶解性研究
        3.1.2 色素蓝光光敏特性
        3.1.3 色素对pH的敏感性
        3.1.4 色素荧光特性
    3.2 菌株R3-44 色素的分离纯化
        3.2.1 薄层层析(TLC)分离
        3.2.2 色素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纯化
    3.3 色素相关基因分析
        3.3.1 色素相关基因预测
        3.3.2 色素基因簇的组成及比较分析
        3.3.3 色素基因蛋白质互作关系分析
    3.4 菌株R3-44 APE色素基因转录分析
        3.4.1 色素基因序列验证
        3.4.2 RT-qPCR实验样品培养条件的选择
        3.4.3 色素基因RT-qPCR实验结果
    3.5 低剂量蓝光致菌株变色现象的研究
        3.5.1 菌株R3-44 色素变化与氧气和蓝光的关系
        3.5.2 棕红色素与蓝绿色素相互转变结果
        3.5.3 R3-44“变色”前后色素光图谱的变化
        3.5.4 R3-44 黄绿色色素与蓝绿色色素之间的相关性
        3.5.5 菌株R3-44 蓝绿色素溶解特性
        3.5.6 蓝绿色素组成分析
    3.6 弱蓝光致菌株R3-44 变色机理研究
        3.6.1 细胞活性与蓝光致变色的关系
        3.6.2 色素的预光照与光致变色的关系
        3.6.3 未知前体物独有性探究
    3.7 冻融菌液中未知前体物特性研究
        3.7.1 未知前提物对光和热的敏感性
        3.7.2 未知前体物对蛋白质酶、RNA酶和DNA酶的敏感性
    3.8 蓝光致色变形成模型
    3.9 讨论
    3.10 小结
4 南极阶地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多相分类学研究
    4.1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地区企鹅岛阶地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分析
        4.1.1 南极企鹅岛阶层土壤样品采集地信息
        4.1.2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阶地土壤可培养细菌的分离鉴定
        4.1.3 菲尔德斯半岛区域企鹅岛阶层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分析
    4.2 两株潜在新分类单元的多相分类学研究
        4.2.1 菌株YZ-8~T的多相分类学鉴定
        4.2.2 菌株YZ-8~T的表型特征
        4.2.3 菌株YZ-8~T的遗传特征
        4.2.4 菌株YZ-8~T的生理生化特性
        4.2.5 菌株YZ-8~T的类胡萝卜素的检测结果
    4.3 菌株YZ-8~T的化学特性
        4.3.1 菌株YZ-8~T全细胞脂肪酸结果分析
        4.3.2 菌株YZ-8~T极性脂分析
        4.3.3 菌株YZ-8~T的多胺分析
        4.3.4 菌株YZ-8~T的呼吸醌型分析
        4.3.5 菌株YZ-8~T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分析
    4.4 菌株YZ-8~T基因组数据分析
        4.4.1 菌株YZ-8~T测序方法及流程
        4.4.2 菌株YZ-8~T t RNA及rRNA预测
        4.4.3 菌株YZ-8~T重复序列分析
        4.4.4 菌株YZ-8~T CRISPR结构预测分析
        4.4.5 菌株YZ-8~TCOG功能注释
        4.4.6 菌株YZ-8~TGO功能分类注释
        4.4.7 菌株YZ-8~T KEGG功能注释分析
        4.4.8 菌株YZ-8~T基因组表观修饰分析
        4.4.9 菌株YZ-8~T限制修饰系统分析
        4.4.10 菌株YZ-8~T基因组圈图
        4.4.11 菌株YZ-8~T的多相分类学讨论
    4.5 菌株sh-6~T的多相分类学研究
        4.5.1 菌株sh-6~T的遗传特征
        4.5.2 菌株sh-6~T的生理生化特征
    4.6 菌株sh-6~T的化学特性
        4.6.1 菌株sh-6~T全细胞脂肪酸结果分析
        4.6.2 菌株sh-6~T极性脂分析
        4.6.3 菌株sh-6~T多胺分析
        4.6.4 菌株sh-6~T呼吸醌型分析
        4.6.5 菌株sh-6~T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分析
    4.7 菌株sh-6~T基因组数据分析
        4.7.1 菌株sh-6~T测序方法及流程
        4.7.2 菌株sh-6~TRNA预测
        4.7.3 菌株sh-6~T重复序列分析
        4.7.4 菌株sh-6~TCRISPR结构预测分析
        4.7.5 菌株sh-6~TCOG功能注释
        4.7.6 菌株sh-6~TGO功能分类注释
        4.7.7 菌株sh-6~TKEGG功能注释分析
        4.7.8 菌株sh-6~T基因组表观修饰分析
        4.7.9 菌株sh-6~T限制修饰系统分析
        4.7.10 菌株sh-6~T基因组圈图
    4.8 菌株sh-6~T的多相分类学讨论
    4.9 小结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一:六个阶层样品分离可培养细菌统计表
附件二:菌株R3-44 与菌株R-7 次级代谢基因簇预测结果
附件三:菌株R3-44、R-7、APE-VF及APE-EC中APE家族基因簇比对结果
附件四:菌株R3-44/R-7AEP家族RT-qPCR相关引物
附件五:菌株R3-44 与菌株R-7 色素基因注释结果
附件六:菌株sh-6~TML和MP系统发育树
附件七:菌株YZ-8~TML和ME系统发育树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致谢

(5)红豆杉产紫杉烷类物质内生真菌的筛选及其发酵工艺过程检测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1.1 引言
    1.2 紫杉醇的发现
    1.3 紫杉醇的来源
        1.3.1 从植物来源
        1.3.2 化学合成
        1.3.3 生物转化
        1.3.4 植物细胞离体培养
        1.3.5 内生真菌来源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内生真菌中萜类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2.1 前言
    2.2 来源于内生真菌的单萜类化合物
    2.3 来源于内生真菌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2.4 来源于内生真菌的二萜类化合物
    2.5 来源于内生真菌的杂萜类化合物
    2.6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太行红豆杉中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筛选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和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内生真菌发酵液中紫杉醇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标准曲线的确定
        4.3.2 不同洗脱剂处理的HPLC分析结果
    4.4 讨论与结论
        4.4.1 固相萃取柱对紫杉醇检测方法的作用
        4.4.2 洗脱剂对回收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内生真菌发酵液中紫杉醇的纯化工艺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材料和试剂
        5.2.2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
        5.2.3 样品的制备与检测方法
        5.2.4 静态吸附试验
        5.2.5 树脂的动态吸附和洗脱试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静态吸附研究
        5.3.2 动态吸附效果
    5.4 讨论和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红豆杉中产 10-脱乙酰巴卡亭Ⅲ内生真菌的筛选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产 10-DAB Ⅲ内生真菌菌株的发现
        6.3.2 IRB54菌株的鉴定
    6.4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内生真菌发酵液中 10-DAB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7.1 前言
    7.2 实验部分
        7.2.1 材料、试剂、仪器和培养基
        7.2.2 实验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TLC展开系统的选择
        7.3.2 TLC的检测限及样品的检测
        7.3.3 TLC分析检测结果的HPLC验证
    7.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产 10-DAB内生真菌的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8.1 前言
    8.2 实验部分
        8.2.1 材料
        8.2.2 实验方法
    8.3 结果与分析
        8.3.1 红豆杉粉末、内生菌单独发酵以及耦合发酵中 10-DABⅢ的鉴定
        8.3.2 红豆杉粉末、内生菌单独发酵以及耦合发酵中 10-DAB Ⅲ的定量分析
    8.4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附图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limacinum单细胞油脂的氧化稳定性及分离纯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生理作用
        1.1.1 ω-3PUFAs 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1.1.2 ω-3PUFAs 对神经系统发育的作用
        1.1.3 ω-3PUFAs 对代谢综合征的防治
        1.1.4 ω-3PUFAs 的抗癌作用
        1.1.5 ω-3PUFAs 的免疫调节作用
    1.2 ω-3PUFAs 的来源
        1.2.1 鱼油的应用及其弊端
        1.2.2 ω-3PUFAs 的微生物来源
    1.3 ω-3PUFAs 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1.3.1 ω-3PUFAs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3.2 ω-3PUFAs 在医药中的应用
        1.3.3 ω-3PUFAs 在饲料中的应用
    1.4 单细胞油脂的氧化稳定性
        1.4.1 油脂氧化历程及常用的抗氧化剂
        1.4.2 单细胞油脂的氧化稳定性与其内源性微组分的关系
    1.5 多烯脂肪酸的分离纯化技术
    1.6 单细胞油脂的研究现状
    1.7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2 本文研究的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油脂理化指标分析
        2.2.2 生育酚含量的测定
        2.2.3 总酚含量的测定
        2.2.4 挥发性醛类的测定
        2.2.5 脂肪酸组成分析
        2.2.6 薄层色谱分离分析
        2.2.7 色素成分分析
        2.2.8 氧化稳定性研究
        2.2.9 多烯脂肪酸的分子蒸馏分离纯化
3 结果与讨论
    3.1 理化性质及成分分析
        3.1.1 理化指标分析结果
        3.1.2 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
        3.1.3 薄层色谱分离分析结果
        3.1.4 色素成分分析结果
    3.2 氧化稳定性分析
        3.2.1 环境因素对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3.2.2 微组分与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关系
        3.2.3 高效复合抗氧化剂的筛选
    3.3 多烯脂肪酸的分子蒸馏分离纯化
        3.3.1 碱催化醇解反应制备脂肪酸乙酯最佳工艺的确定
        3.3.2 脂肪酸乙酯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的线性相关性测定
        3.3.3 精密度及准确度实验结果与分析
        3.3.4 蒸馏温度对多烯脂肪酸纯度和收率的影响
        3.3.5 进料速率对多烯脂肪酸纯度和收率的影响
        3.3.6 预热温度对多烯脂肪酸纯度和收率的影响
        3.3.7 刮膜转速对多烯脂肪酸纯度和收率的影响
        3.3.8 操作压力与蒸馏温度的关系
        3.3.9 Central-Composite 响应面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
        3.3.10 模型验证
        3.3.11 分子蒸馏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谱图

(7)微生物利用甘蔗糖蜜发酵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概况
    1.2 微生物产脂肪酸的种类及其生理功能
        1.2.1 亚油酸(linoleic acid LA)
        1.2.2 γ—亚麻酸(GLA)
        1.2.3 花生四烯酸(AA)
        1.2.4 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1.3 PUFAs主要应用
        1.3.1 医药用品
        1.3.2 食品工业
        1.3.4 其他应用
    1.4 产PUFAs的微生物
    1.5 微生物油脂产生的机理
    1.6 不饱和脂肪酸的产生机理及去饱和酶的研究
    1.7 影响微生物合成油脂的重要因素
        1.7.1 碳源的影响
        1.7.2 氮源的影响
        1.7.3 培养基中C/N的影响
        1.7.4 起始pH值的影响
        1.7.5 通气与搅拌
        1.7.6 培养温度
        1.7.7 培养时间
        1.7.8 接种量
        1.7.9 无机盐及微量元素
    1.8 微生物产PUFA的代谢调控育种
        1.8.1 微生物细胞的调节机制
        1.8.2 生物代谢调控发酵的基本思路
        1.8.3 微生物代谢调控发酵育种的基本技术
        1.8.4 微生物发酵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调控育种
    1.9 油脂提取方法的研究
    1.10 PUFAs提取、富集方法的研究
        1.10.1 低温冷冻结晶法
        1.10.2 尿素包合法
        1.10.3 分子蒸馏法
        1.10.4 超临界CO2萃取法
        1.10.5 吸附分离法
        1.10.6 高效液相法
        1.10.7 脂肪酶浓缩法
    1.11 PUFAs的检测
    1.12 存在问题和展望
    1.13 理论意义
    1.14 实际意义
    1.15 本课题立题依据
第二章 糖蜜发酵生产PUFAs的菌种分离及鉴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菌种的筛选
        2.3.2 菌种鉴定
    2.4 小结
第三章 生产PUFAs的诱变育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氯化锂浓度对孢子的诱变作用
        3.3.2 ~(60)Co的γ-辐射复合氯化锂诱变
        3.3.3 ~(60)Co诱变结果
        3.3.4 ~(60)Co辐射诱变遗传稳定性实验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碳源对反屈毛霉LB1生长和PUFAs合成的影响
        4.3.2 糖蜜浓度的确定
        4.3.3 氮源的确定
        4.3.4 C/N的比率
        4.3.5 接种量的确定
        4.3.6 初始pH对发酵的影响
        4.3.7 菌株产脂的最适时间
        4.3.8 菌株产脂的最适温度
        4.3.9 摇床转速及溶氧对菌株产脂量的影响
        4.3.10 正交试验设计
    4.4 小结
第五章 反屈毛霉(Mucor recurvus)生产PUFAs的代谢调控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前体物对发酵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
        5.3.2 金属离子的影响
        5.3.3 维生素的影响
        5.3.4 老化对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不饱和脂肪酸分离提取、富集和鉴定的初步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
        6.2.2 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三种方法提取反屈毛霉油脂的比较
        6.3.2 尿素包合复合冷冻结晶方法浓缩富集PUFAs
        6.3.3 菌株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7.1.2 菌株的诱变育种
        7.1.3 菌株糖蜜发酵生产PUFAs的条件优化
        7.1.4 菌株发酵过程的代谢调控
        7.1.5 PUFAs分离提取、富集和成分组成鉴定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主要药品
    附录2、仪器设备
    附录3、糖蜜处理技术路线
    附录4、油脂的分离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富集
    附录5、脂肪酸碘值的测定
    附录6、微生物油脂的气相色谱分析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已接收的学术论文
致谢

(8)纳他霉素高产菌株空间育种、工艺优化及工业放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概述
        1.1.1 抗真菌剂的发展
        1.1.2 纳他霉素的发现史
        1.1.3 纳他霉素简介
    1.2 纳他霉素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及应用
        1.2.1 纳他霉素的结构
        1.2.2 纳他霉素的溶解性
        1.2.3 纳他霉素的稳定性
        1.2.4 纳他霉素的作用机理及抑菌作用
        1.2.5 纳他霉素的应用
        1.2.6 纳他霉素的安全性
        1.2.7 纳他霉素的应用特点
    1.3 纳他霉素的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3.1 纳他霉素产生菌
        1.3.2 纳他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研究
        1.3.2.1 纳他霉素内酯环的形成
        1.3.2.2 纳他霉素氧环形成
        1.3.2.3 纳他霉素糖基的合成
    1.4 纳他霉素菌种改良及高产菌株的筛选研究
        1.4.1 菌种改良研究
        1.4.1.1 常规诱变育种
        1.4.1.2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1.4.1.3 基因工程技术
        1.4.1.4 空间技术诱变育种
        1.4.2 突变株的筛选
        1.4.2.1 随机筛选
        1.4.2.2 推理选育
    1.5 纳他霉素生产工艺研究进展
        1.5.1 纳他霉素的发酵工艺研究进展
        1.5.1.1 菌种
        1.5.1.2 纳他霉素生产工艺的国内外专利情况
        1.5.1.3 培养基及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1.5.2 纳他霉素的提取分离及纯化工艺研究进展
        1.5.2.1 溶媒提取结晶法
        1.5.2.2 物理分离工艺
    1.6 纳他霉素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6.1 紫外分光光度法
        1.6.2 比色分析法
        1.6.3 高效液相色谱法
    1.7 发酵罐的比拟放大
        1.7.1 以体积溶氧系数为基准的比拟放大法
        1.7.2 以单位体积输入功率相等为基础进行放大
        1.7.3 比拟放大的影响因素讨论
        1.7.4 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
    1.8 本文研究内容和思路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种
        2.1.2 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2.1.4 主要药品和试剂
        2.1.5 相关溶液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菌种保藏
        2.2.2 斜面培养
        2.2.3 单菌落分离平板培养
        2.2.4 种子培养
        2.2.5 摇瓶发酵培养
        2.2.6 发酵罐发酵培养
    2.3 常规分析方法
        2.3.1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和计数
        2.3.2 存活率的测定
        2.3.3 pH值的测定
        2.3.4 菌丝体干重(DCW)的测定
        2.3.5 菌丝体浓度的测定
        2.3.6 糖的测定
        2.3.7 氨基氮的测定
        2.3.8 溶磷的测定
    2.4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液中纳他霉素含量研究
        2.4.1 实验方法
        2.4.1.1 实验条件
        2.4.1.2 样品处理
        2.4.1.3 标准溶液制备
        2.4.1.4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
        2.4.1.5 HPLC测定方法
        2.4.2 结果与分析
        2.4.2.1 检测波长的确定
        2.4.2.2 线性及线性范围
        2.4.2.3 精密度
        2.4.2.4 准确度
        2.4.2.5 检测限及定量限
        2.4.2.6 紫外分光光度法与HPLC方法测定结果比较
        2.4.3 讨论
第三章 纳他霉素产生菌培养条件初步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孢子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3.3.1.1 斜面培养基组成的确定
        3.3.1.2 斜面孢子培养温度及培养时间对发酵的影响
        3.3.1.3 斜面孢子冷藏时间对发酵的影响
        3.3.2 种子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3.3.2.1 种子培养基的确定
        3.3.2.2 种子培养条件的确定
        3.3.2.3 种子生长曲线和种龄确定
        3.3.2.4 接种量的确定
        3.3.3 发酵培养条件的初步优化
        3.3.3.1 发酵培养温度的确定
        3.3.3.2 发酵摇瓶装量及摇床转速的确定
        3.3.3.3 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对纳他霉素产生菌的影响
        3.3.3.4 纳他霉素的发酵生长曲线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他霉素高产菌株选育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纳他霉素生产菌株的诱变育种
        4.3.1 出发菌株的选择与纯化
        4.3.2 理化诱变育种
        4.3.2.1 紫外诱变
        4.3.2.2 氯化锂处理
        4.3.2.3 氯化锂与紫外线复合处理
        4.3.3 空间育种
        4.3.3.1 航天飞行的基本数据
        4.3.3.2 葡萄糖结构类似物抗性突变株的筛选
        4.3.4 菌种筛选的基本程序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孢子存活率与紫外照射时间的关系
        4.4.2 紫外线诱变结果
        4.4.3 紫外线复合氯化锂诱变结果
        4.4.4 空间育种
        4.4.4.1 空间育种存活率、变异率及诱变效果分析
        4.4.4.2 推理选育
    4.5 小结
第五章 纳他霉素摇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碳源对纳他霉素生产的影响
        5.3.2 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对纳他霉素生产的影响研究
        5.3.2.1 KH_2PO_4对纳他霉素生产的影响
        5.3.2.2 其他无机盐的作用
        5.3.3 前体物质对纳他霉素生产的影响研究
        5.3.3.1 二碳、三碳及四碳单位供给物质对纳他霉素合成的影响
        5.3.3.2 丙酸钠对纳他霉素产生菌的细胞生长及产物合成的影响
        5.3.3.3 正丙醇对纳他霉素产生菌生长代谢及产物合成的影响
        5.3.4 氨基酸对纳他霉素产生菌生长及产物形成的影响
        5.3.5 氮源对纳他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研究
        5.3.5.1 无机氮源对纳他霉素生产的影响
        5.3.5.2 有机氮源对纳他霉素生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纳他霉素小型全自动发酵罐培养条件的优化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摇瓶模拟剪切力对纳他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6.3.2 小型全自动发酵罐发酵条件的研究
        6.3.2.1 发酵过程中pH值控制
        6.3.2.2 温度对纳他霉素发酵的影响
        6.3.2.3 搅拌转速与通气量对纳他霉素发酵的影响
        6.3.3 小型全自动发酵罐的分批补料发酵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纳他霉素分批发酵工业放大及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建立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与方法
        7.2.1 发酵罐
        7.2.2 培养条件
    7.3 纳他霉素分批发酵工业放大研究
        7.3.1 小型全自动发酵罐的发酵过程分析
        7.3.2 临界溶氧浓度的测定
        7.3.3 发酵放大过程
        7.3.4 小结
    7.4 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建立
        7.4.1 模型建立过程
        7.4.2 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纳他霉素工业放大过程数据的学习及预测
        7.4.3 小结
第八章 纳他霉素稳定性的研究
    8.1 引言
    8.2 材料和方法
        8.2.1 材料
        8.2.2 溶液制备
    8.3 结果与讨论
        8.3.1 纳他霉素在强酸、强碱中的水解特性的研究
        8.3.2 纳他霉素的碱性水解动力学
        8.3.3 pH值对纳他霉素在水溶液中稳定性的影响
        8.3.4 温度对纳他霉素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的影响
        8.3.5 甲醇对纳他霉素稳定性的影响
        8.3.6 磷酸二氢钾浓度对纳他霉素的稳定性的影响
        8.3.7 纳他霉素发酵液稳定性研究
    8.4 小结
第九章 纳他霉素非溶媒提取工艺研究及结构鉴定
    9.1 引言
    9.2 材料与方法
    9.3 结果与讨论
        9.3.1 纳他霉素的溶解度
        9.3.2 纳他霉素的提取纯化工艺试验
        9.3.2.1 无溶媒纳他霉素绿色提取工艺研究
        9.3.2.2 纳他霉素提取液的脱色
        9.3.2.3 纳他霉素脱色液的结晶
        9.3.2.4 无溶媒纳他霉素提取工艺与甲醇提取工艺的比较
        9.3.3 纳他霉素的结构鉴定
        9.3.3.1 结构鉴定样品的制备
        9.3.3.2 有机元素分析
        9.3.3.3 紫外光谱分析
        9.3.3.4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9.3.3.5 核磁共振谱分析
        9.3.3.6 质谱(MS)分析
        9.3.3.7 X射线衍射
        9.3.3.8 热分析
        9.3.3.9 综合解析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及展望
    10.1 结论
    10.2 展望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高密度培养裂殖壶菌生产DHA(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
        1.1.1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
        1.1.2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1.2 二十二碳六烯的结构和功能
        1.2.1 DHA的结构
        1.2.2 DHA的生理功能
    1.3 DHA的来源应用及市场行情
        1.3.1 DHA的来源
        1.3.2 DHA的应用
        1.3.3 DHA的市场行情
    1.4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
        1.4.1 常见的产DHA的微生物
        1.4.2 多不饱和脂肪合成代谢调控
        1.4.3 产多不饱和脂肪酸微生物的培养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样品
        2.1.2 试剂
        2.1.3 培养基
    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采样
        2.3.2 分离
        2.3.3 培养
        2.3.4 菌株形态鉴定
        2.3.5 菌株18S rDNA序列分析
    2.4 检测方法
        2.4.1 生物量的检测
        2.4.2 葡萄糖浓度的测定
        2.4.3 油脂含量的测定
        2.4.4 DHA含量的测定
        2.4.5 氨基酸的检测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产DHA菌株的分离及鉴定
    引言
    3.1 菌体细胞形态学特征
    3.2 菌体生物学鉴定
    3.3 Schizochytrium sp.脂肪酸谱图特征
    3.4 DHA红外图谱
    3.5 Schizochytrium sp.生长过程曲线
    3.6 Schizochytrium sp.生长过程pH的变化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Schizochytrium sp.摇瓶发酵的初步研究
    引言
    4.1 温度对Schizochytrium sp.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4.2 盐度对Schizochytrium sp.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4.3 pH对Schizochytrium sp.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4.4 摇瓶装液量对Schizochytrium sp.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4.5 种龄和接种量对Schizochytrium sp.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Schizochytrium sp.发酵产DHA培养基的优化
    引言
    5.1 不同碳源对Schizochytrium sp.发酵产DHA的影响
    5.2 不同氮源对Schizochytrium sp.发酵产DHA的影响
    5.3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Schizochytrium sp.发酵产DHA的培养基
        5.3.1 全因子设计
        5.3.2 最陡爬坡实验路径
        5.3.3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Schizochytrium sp.发酵培养基的组成
        5.3.4 二次模型分析验证
        5.3.5 模型等高图分析
    5.4 Schizochytrium sp.发酵过程曲线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维生素和氨基酸对Schizochytrium sp.发酵产DHA的影响
    引言
    6.1 Schizochytrium sp.在合成培养基上的生长曲线
    6.2 维生素在DHA过量合成中的作用
        6.2.1 各维生素在Schizochytrium sp.生长和油脂积累中的作用
        6.2.2 正交设计法优化维生素组合
    6.3 氨基酸在DHA过量合成中的作用
        6.3.1 各氨基酸对Schizochytrium sp.生长的影响
        6.3.2 Schizochytrium sp.生长过程中氨基酸的利用情况
        6.3.3 均匀设计优化培养基中氨基酸组合
        6.3.4 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及方程的建立
        6.3.5 多元线性(MLR)回归方程的检验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课题总结
    7.2 课题展望与建议
硕士阶段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10)发酵法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论文提纲范文)

1 PUFA在微生物中的合成
2 PUFA的微生物发酵生产
    2.1 高产菌株的筛选与工程菌株的构建
    2.2 发酵条件对PUFA产量的影响
        2.2.1 培养基组成
        2.2.2 培养条件
    2.3 发酵法生产PUFA的产业化现状
3 PUFA的提取与纯化
    3.1 油脂提取
    3.2 PUFA的纯化
4 问题与建议

四、发酵法生产多烯脂肪酸(论文参考文献)

  • [1]纳豆芽孢杆菌产维生素K2(MK-7)的工艺优化及比较代谢组学分析[D]. 刘珍. 江南大学, 2021(01)
  • [2]玉米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改善作用及机制探究[D]. 张鹏敏. 烟台大学, 2021(12)
  • [3]结节链霉菌发酵生产两性霉素B的工艺优化[D]. 张雨函.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4]几丁质单胞菌R3-44色素特性及两株潜在新分类单元的研究[D]. 耿英朝. 武汉大学, 2019(06)
  • [5]红豆杉产紫杉烷类物质内生真菌的筛选及其发酵工艺过程检测与优化[D]. 李勇超. 郑州大学, 2016(08)
  • [6]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limacinum单细胞油脂的氧化稳定性及分离纯化[D]. 张桂雨. 江南大学, 2013(02)
  • [7]微生物利用甘蔗糖蜜发酵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D]. 李楠. 广西大学, 2008(12)
  • [8]纳他霉素高产菌株空间育种、工艺优化及工业放大研究[D]. 梁景乐. 浙江大学, 2007(09)
  • [9]高密度培养裂殖壶菌生产DHA[D]. 周林. 厦门大学, 2007(08)
  • [10]发酵法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J]. 张燕鹏,黄凤洪,杨湄,夏伏建.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04)

标签:;  ;  ;  ;  ;  

通过发酵生产多烯脂肪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