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上颈脊髓肿瘤的外科治疗

幕上颈脊髓肿瘤的外科治疗

一、幕上下颈髓肿瘤的手术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华,张玉琪,陈拓宇,李杰飞,张庆琳[1](2021)在《儿童脑干胶质瘤的临床诊治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儿童脑干胶质瘤(BSG)的临床特点、诊疗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中心行手术治疗的32例(年龄<18岁)BSG患儿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中脑9例,脑桥19例,延髓4例。根据肿瘤的发生部位、生长特点以及肿瘤与神经纤维束的关系等分别采用经枕下后正中入路(14例)、经乙状窦后入路(6例)、经小脑水平裂入路(4例)、经枕下小脑幕上入路(2例)、经小脑幕上下联合入路(1例)、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3例)和经颞下入路(2例);术中均行神经电生理监测。术后根据肿瘤的切除程度及病理学分级确定是否行放化疗,并定期行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 32例BSG患儿的男女比例为2.2 ∶1.0,发病年龄为(6.8±3.4)岁(1~17岁)。其中脑神经麻痹19例,脑积水13例,颈部僵硬或斜颈8例,Parinaud综合征3例。肿瘤的生长特点:外生型14例,局灶内生型5例,弥漫内生型11例,特殊类型2例。肿瘤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11例。术后病理学结果: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Ⅰ级9例,Ⅱ级5例,Ⅲ级6例,Ⅳ级12例。术后共18例患儿给予辅助放化疗。32例患儿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3~60个月),其中18例在随访期内因颅脑原发病死亡。16例内生型胶质瘤患儿均死亡,其中位生存期为7.5个月;14例外生型患儿死亡2例;2例特殊类型的患儿均存活。14例WHOⅠ~Ⅱ级的患儿死亡2例,其余患儿至末次随访时均存活且无复发;18例WHO Ⅲ~Ⅳ级的患儿死亡16例,其中位生存期为11.5个月。结论儿童BSG患儿的临床表现以脑神经麻痹和脑积水居多,影像及病理学特点多样;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及放化疗;外生型、特殊类型及低级别BSG患儿的预后良好,内生型及高级别BSG患儿的预后较差。

周刚[2](2017)在《围脑干肿瘤61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围脑干肿瘤的临床症状体征、核磁共振影像学表现、手术入路方式、相关并发症术后对策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本院神经外科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61例围脑干肿瘤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从肿瘤对脑干的不同受压部位所出现的症状体征、核磁共振影像学表现、手术入路方式、相关并发症术后对策及预后予以总结分析。结果脑干功能十分重要,围脑干肿瘤的临床特点复杂多样,头痛、锥体束征和脑神经功能损害等症状较术前明显缓解;影像学检查能够确定肿瘤从不同角度压迫脑干的程度、手术入路的选择。显微镜下肿瘤全部切除42例(68.8%),次全切除12例(19.7%),大部分切除7例(11.5%),死亡3例(4.9%)。病理检查结果:13例神经鞘瘤,8例髓母细胞瘤,8例室管膜瘤,7例脑膜瘤,5例血管母细胞瘤,4例表皮样囊肿,4例星形细胞瘤,3例颅咽管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胶质母细胞瘤,2例巨大垂体瘤,1例转移癌,1例生殖细胞瘤;术后主要并发症:10例高热,1例中枢性呼吸困难,4例癫痫,1例昏迷,15例吞咽困难,4例面瘫,4例听力下降,19例肢体无力,7例复视,13例肺部感染,2例小脑缄默症,6例颅内感染,5例应激性溃疡,3例头皮下积液,12例脑积水,5例硬膜下积液,1例脑出血。术后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病变神经康复功能锻炼,大部分病人症状得到改善。经过3-6个月随访,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45例60分以上,9例40-60分,4例20-40分。60分以上的为预后良好,60分下的为预后不良。结论围脑干肿瘤的临床症状以脑神经功能损伤为主,并发症多而复杂。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对围脑干肿瘤的诊断、定位及治疗方面重要意义。手术入路应考虑肿瘤的位置、大小、血供、压迫脑干的方向,在尽量全切肿瘤的情况下,避免神经牵拉及损伤。围脑干肿瘤术后并发症较严重,致残率高,部分预后良好,提高手术质量是关键,积极处理和预防并发症对改善患者预后有很大的作用,经随访发现术后出现脑积水的患者预后差。

魏梁锋,王守森,郑兆聪,薛亮,田君,刘海云[3](2017)在《颈椎管内肿瘤患者颈髓弥散张量成像与体感诱发电位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颈椎管内肿瘤患者颈髓弥散张量成像(DTI)指标与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MN-SLSEP)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厦门大学附属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行肿瘤切除术治疗的成年颈椎管内肿瘤患者22例(试验组),另外选择同期我院体检中心年龄与试验组完全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2例作为对照组。2组受试者在术前3 d及术后1个月均行颈髓磁共振DTI扫描及MN-SLSEP检测。将颈髓分成肿瘤头区、肿瘤区及肿瘤尾区,并计算这3个区域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通过弥散张量示踪技术(DTT)重建颈髓纤维束并观察其完整性。根据试验组患者N9N20峰间潜伏期是否延长分为N9N20峰间潜伏期延长组和N9N20峰间潜伏期正常组,比较3组颈髓不同区域FA值的大小。结果试验组患者肿瘤全切除19例(86.4%),次全切除3例(13.6%),后者包括神经纤维脂肪瘤2例和髓内神经鞘瘤1例;术后1个月时脊髓功能改善17例(77.3%),无改善5例(22.7%)。试验组患者术前N9N20峰间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试验组患者颈髓纤维束的形态分为完整型和中断型,颈髓纤维束中断型患者N9N20峰间潜伏期延长率(75.0%)明显高于颈髓纤维束完整型患者(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9N20峰间潜伏期延长组、N9N20峰间潜伏期正常组、对照组肿瘤头区、肿瘤区及肿瘤尾区3个区域的FA值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指标与MN-SLSEP参数存在明显的关联性。颈髓DTI能通过定量参数值和纤维束形态的变化,敏感、直观地反映出神经电生理的变化,可作为颈椎管内肿瘤的重要诊断工具。

魏梁锋,王守森,郑兆聪,田君,薛亮,高进喜,马明,肖慧[4](2016)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颈椎管内肿瘤手术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颈椎管内肿瘤患者颈髓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值的变化特点及其与脊髓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福州临床医学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切除的22例颈椎管内肿瘤患者(试验组),分别于术前3 d和术后1个月行颈髓MRI常规序列及DTI扫描。同时选取22名健康受试者作为健康对照(HC)组。测定两组各颈髓水平的各向异性分数(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将颈髓分成肿瘤头区、肿瘤区及肿瘤尾区,并计算这3个区域的FA和ADC值。对比分析两组FA和ADC值的差异及其与脊髓功能(McCormick分级)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试验组在颈髓3个区域的FA值均显着低于HC组(均P<0.05),而ADC值均显着高于HC组(均P<0.05)。试验组的FA和ADC值在各区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肿瘤区和肿瘤头区术后1个月的FA值均较术前显着上升(均P<0.05)。术后肿瘤头区FA值升高组的脊髓功能改善率显着高于FA值下降组(P<0.05)。肿瘤头区术后FA值的变化预测脊髓功能预后的敏感度为88%。结论颈椎管内肿瘤患者的颈髓DTI指标可在全颈髓范围内发生明显变化。手术后这些变化在颈髓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恢复,并与颈髓功能的改善相关。术后肿瘤头区FA值的变化为敏感度较高的脊髓功能和预后的预测指标。

魏梁锋[5](2015)在《弥散张量成像及体感诱发电位在颈椎管内肿瘤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测定健康人群颈髓DTI参数的正常值,分析其分布特征、变异及影响因素。探讨颈椎管内肿瘤患者颈髓DTI参数的变化特点及其与脊髓功能、预后的关系。研究颈椎管内肿瘤患者SEP参数的改变及其与DTI指标间的关联。研究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志愿者36例,既往无神经系统疾病史,现无神经系统症状和阳性体征,无磁共振扫描禁忌。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1877岁,平均(43.6±17.6)岁。使用Siemens 3.0T磁共振扫描仪,对受试者除常规序列外,采用单次激励敏感编码回波平面成像序列进行颈髓矢状位DTI扫描,其弥散加权系数b值=1000s/mm2;弥散梯度方向数12个。通过Siemens公司自带的后处理工作站,由一名有资质的影像科医生进行数据采取和影像重建。测定各个颈椎节段的FA、ADC值,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重建白质纤维束,观察纤维束走行及完整性情况。分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进一步研究。实验组选取经门诊诊断为颈椎管内肿瘤并接受住院治疗的成年患者。排除合并有颈段之外脊髓肿瘤或颅内肿瘤的,术后病理诊断为非肿瘤性疾病的,未实施手术的,有磁共振扫描等检查禁忌的,或不能配合完成术后随访的对象。实验组共入选22例。同时配对选取健康受试者22例作为对照组,年龄与实验组完全匹配。实验组在手术前3天行颈椎DTI扫描,配对的对照组也在同一天行此检查。实验组在术后1个月时复查颈椎DTI。采用Mc Cormick分级法进行脊髓功能的评估。将颈髓分成肿瘤头区、肿瘤区及肿瘤尾区3个区域。测定两组颈髓每个水平的FA、ADC值,再由此计算以上3个区域的值。对比分析这些值的差异及其与Mc Cormick分级的关系。实验组所有受试者均在术前3天及术后1个月两个时间点接受SEP检测。对照组也在两个对应时间点进行SEP检测。通过腕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来评估颈髓感觉传导功能。将N9-N20峰间潜伏期设为SEP指标值。比较SEP指标值与Mc Cormick分级的关系,在两组间的差别及实验组术前后的变化。通过将N9-N20峰间潜伏期分成潜伏期延长组(lat+组)和潜伏期正常组(lat-组),进一步比较SEP指标与DTI指标的关系。统计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DTI的ADC图像特征:脑脊液呈白色,正常脊髓呈灰色信号。彩色编码的FA图像特征:脑脊液呈红色,正常脊髓呈较均匀的蓝色。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可清晰显示呈现头尾方向的颈髓内白质纤维束结构,且T2WI影像证实为正常脊髓的纤维束具有饱满、完整结构。DTT图像呈现3D效果,可以任意角度旋转观察纤维束。DTI的定量参数ADC与FA值呈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r=-0.559,P<0.001。全颈髓FA、ADC值与性别无关(P>0.05)。但FA值与年龄呈显着负相关,r=-0.801,P<0.001;ADC值与年龄呈显着正相关,r=0.426,P=0.010。不同颈髓水平的FA值、ADC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DTI应用于实验组,可直观地了解纤维束的饱满或稀疏情况,完整或中断现象;也可以观察肿瘤与纤维束之间的关系,是纤维束受肿瘤推压移位还是包绕肿瘤。实验组的纤维束形态与预后有关系,纤维束形态完整的患者在术后1个月时脊髓功能预后要好于中断型(P<0.05);但与脊髓功能的Mc Cormick分级无关(P>0.05)。实验组在颈髓的肿瘤头区、肿瘤区及肿瘤尾区这3个区域的FA值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而ADC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FA、ADC值在这3个区域间存在显着差别,肿瘤头区FA值显着低于肿瘤尾区(P=0.006),肿瘤头区ADC显着高于肿瘤尾区(P=0.019)。而对照组FA、ADC值在这3个区域间无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术后1个月全脊髓FA值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ADC值明显下降(P<0.05)。其中,肿瘤区和肿瘤头区术后1个月的FA值均较术前显着上升(P<0.05),且肿瘤头区的回升程度大于肿瘤区(P<0.05);而肿瘤尾区的FA值也有一定程度的回升,但与术前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个月的ADC值也发生了类似FA值的恢复情况。实验组术前FA、ADC值与Mc Cormick分级无关(P>0.05)。实验组术后肿瘤头区FA值升高组的病情改善率为93.8%,显着高于FA值下降组的33.3%(P=0.009)。肿瘤头区术后FA值的变化是脊髓功能预后的预测因子,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2%、80.0%、93.8%及66.7%。两组经SEP检测,实验组术前N9-N20峰间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但与脊髓功能的Mc Cormick分级无关(P>0.05)。实验组术后N9-N20峰间期较术前显着缩短(P<0.05)。实验组术前纤维束形态为中断型的患者N9-N20峰间潜伏期延长的比例明显高于完整型(P=0.026)。lat+组和lat-组在肿瘤头区、肿瘤区及肿瘤尾区3个区域的FA值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lat+组在这3个区域的FA值又均明显低于lat-组(P<0.05)。结论FA和ADC是DTI敏感的参数,可用于颈髓的定量分析。DTT可直观显示白质结果纤维束的形态,可将其用来判断颈椎管内肿瘤病人的预后。颈椎管内肿瘤患者的DTI指标可在全颈髓范围内发生明显变化。手术后这些变化在颈髓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恢复,并直接相关于颈髓功能的改善。尤其是术后肿瘤头区FA值的变化是脊髓功能预后具有高敏感度的预测因子。SEP参量与DTI指标存在关联性。

单明[6](2013)在《幕上下锁孔联合入路岩斜区显微解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幕上下锁孔联合入路对岩斜区的显微暴露,为临床岩斜区肿瘤的手术治疗提供一定的解剖学参考;根据解剖研究所得实验结果,总结该锁孔联合入路的优缺点、手术适应征、手术要领及操作原则,并藉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神经内镜在联合暴露中的应用。方法尸头上分别模拟颞下、枕下锁孔手术,颞下以颧弓支前1/3上方钻孔,铣一直径约25mm圆形骨窗,枕下以星点稍前方钻孔,铣一直径约30mm骨窗,显微镜下暴露观察;神经内镜探查联合暴露潜在死角区;导航下显影标记手术适宜操作空间等兴趣点,术毕尸头行CT薄层平扫及三维重建;导航软件下行相关数据测算。结果①颞下锁孔术野可暴露脚间池、同侧环池、桥前池幕上区、鞍旁、鞍上池及中颅窝,小脑幕切开后,幕下桥前池及环池下部得以显露;由于岩尖的遮挡,脑桥小脑角池显露不佳;岩斜区操作空间均值3.38cm3。②枕下锁孔术野可暴露脑桥小脑角池、后部环池、桥前池;碍于内听道上结节、岩骨嵴及岩尖遮挡,麦克氏囊入口到海绵窦后部为术野死角;岩斜区操作空间均值2.27cm3。③麦克氏囊入口到海绵窦后部仍为联合入路术野死角区,该区空间均值0.89cm3。④神经内镜可实现对联合入路死角区的镜下暴露。结论①颞下锁孔、枕下乙状窦后锁孔术野对岩斜区暴露存在互补性。②麦克氏囊入口到海绵窦后部为联合入路死角区,空间范围较小。③神经内镜下可暴露该死角区,但操作间隙狭小且解剖环境复杂,镜下手术可行性尚需探讨。④该区肿瘤残存率低,于术后行伽马刀等辅助治疗手段安全有效。

刘璐[7](2013)在《磁共振DTI评价颈脊髓压迫症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进行正常人和颈脊髓压迫症患者颈髓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的参数值采集,定量分析正常人颈髓不同节段DTI的参数值,并探讨DTI在颈脊髓压迫症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25例成年健康志愿者获得125个颈髓椎间盘平面。60例颈脊髓压迫症患者根据其常规MRI的T2WI髓内信号改变,颈髓压迫程度及病因分别进行分析。对入选者行颈髓DTI检查,使用Siemens Sonata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8通道脊柱相位阵列线圈、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Single-shot spin echo echo-planar image, SS-SE-EPI)序列、12个扩散敏感梯度磁场方向、b值为0和500s/mm2,选择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大小为26个像素,测量颈髓FA值、ADC值,DTI图像经后处理得到参数值图和DTT图。[结果]正常组DTI清晰显示颈髓,无明显的图像扭曲。FA图中颈髓呈均匀连续蓝色,脑脊液呈黑色:ADC图中,颈髓呈均匀连续灰黑色,脑脊液呈白色。弥散张量神经纤维示踪(Diffusion tensor trace, DTT)图中,纤维束连续,粗细均匀,呈上下走行蓝色束状。病例组FA图中,35例图像中蓝色颈髓内可见的绿色或橙黄色异常信号影,甚至可见蓝色颈髓中断,比例为28%。正常组FA值及ADC值各节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C2/3椎间盘的FA值最高,ADC值最低;C6/7椎间盘FA值最低,ADC值最高。在1~4组的参数值研究中,4个分组之间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与第4组之间的ADC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颈髓受压程度对参数值影响的研究中,FA值、ADC值分别在5个分组之间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颈髓受压程度增高,FA值逐渐降低、ADC值逐渐增高,其中第9组的FA值最低,ADC值最高。在不同病因对参数值影响的研究中,13组与14组之间FA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FA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10组与12组,11组与13组、14组,13组与14组这几个组之间ADC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ADC值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3组的FA值最低,ADC值最高。[结论]正常人颈髓不同节段FA值、ADC值存在差异,C2/3椎间盘的FA值最高、ADC值最低,C6/7椎间盘FA值最低、ADC值最高;FA值与ADC值之间呈负相关。DTT能直观显示颈髓的形态、走行。CCM的脊髓压迫部位FA值较正常组降低,ADC值升高。随着病程的发展,其FA值越来越低,ADC值越来越高。DTI能早于常规MRI发现颈髓的病变,尤其是早期病变。DTi可以用来评估脊髓受压程度,FA值在评价脊髓受压程度方面比ADC值更有效。

李贞伟[8](2011)在《岩斜区显微解剖及相关手术入路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研究岩骨斜坡区脑神经、血管间的关系和分布走行特点以及血管穿支的分布特点等,为临床该区域的手术入路提供显微解剖学依据。2.通过模拟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和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并结合临床应用,观察到达岩斜区两种手术入路显露范围的差异,并探讨各自的适用范围,为临床岩斜区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0具(20侧)完整成人湿性头颅标本,经红蓝硅胶分别灌注动静脉后,利用在实验室显微镜下分别模拟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和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研究岩斜区脑神经血管的走行分布特点、神经和血管间及其与周围结构间的显微解剖关系,明确到达岩斜区两种手术入路所暴露的视野范围。结果:将岩斜区可分为三部分:上岩斜区、中岩斜区和下岩斜区。1.上岩斜区:滑车神经穿入小脑幕游离缘处距动眼神经约5.36(4.16~6.86)mm。小脑上动脉(SCA)的近端行于动眼神经的下方,常与动眼神经的下面接触,从起始部到接触点SCA的长度约4.20(1.00~7.52)mm。滑车神经与SCA接触点距起源约17.01(4.25~30.60)mm,距SCA起源约24.00(13.20~38.00)mm。2.中岩斜区:BA的走行变异较大,高位的BA头端在本组占26.30%,BA在全程发出桥支供应桥脑的腹侧或外侧。起于距椎动脉起点约6.48(3.94-10.68)mm处,管径约1.48(0.70-2.02)mm。3.下岩斜区:本组20侧中的小脑后下动脉(PICA)有12侧起源于椎动脉,有8侧起源于基底动脉。PICA起点位于延髓前方距基底动脉起点约13.46mm处,管径约1.08mm,水平向后外行,经过舌下神经根止于下橄榄最突出部。4.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发现滑车神经自后床突后外方15.72±3.81mm处穿入小脑幕游离缘,在幕中潜行约6.82±1.81mm。5.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本组20侧测量岩乙状窦交叉点(PS点)到后半规管最后部的距离约10.48±0.42mm,后半规管最外侧与乳突外表面的最近距离是13.86±1.98mm,在此范围内可安全切除岩骨外侧部;本组10例测量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暴露trautman三角的面积平均为243.5±26.1mm。结论:1.由于高位BA头端和PICA颅外段起源的存在,在从事相关岩斜区手术前,定要明确BA头端与鞍背、PICA与椎动脉的关系。2.后半规管最外侧到乳突外表面的距离可指导较安全地磨除岩骨外侧壁,后半规管最后部到乙状窦沟前壁及岩骨后壁距离可指导磨除岩骨的后下壁。3.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主要适用于上、中斜坡及岩尖部位的病变;手术中需要上抬颞叶,可能会损伤Labbe静脉和三叉神经。4.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可适用于上、中、下斜坡和岩骨尖的病变,较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具有牵拉脑组织轻,术野浅,显露广的优点;但是术中操作时间长,可能会引起面瘫、听力障碍。5.处理岩骨斜坡区占位病变,还需要根据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确定肿瘤起源从而采用相应的手术入路。

林海蜂[9](2011)在《岩斜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比较及临床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的目的是:1、寻找岩斜区颅骨的解剖标志,并对其结构进行量化。2、结合减少术中正常组织损伤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治疗宗旨,对现有的岩斜区手术入路进行剖析、总结并进行改良,希望获得更佳的手术入路。通过尸头上模拟手术入路两侧对比显微应用解剖,寻找更合理的岩斜区手术入路。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尸头上模拟手术入路两侧对比显微应用解剖;在尸头上模拟改良后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和传统的乙状窦前入路。得出结论为1、通过两个关键孔(顶乳突缝前角和星点前下方约4.67mm处)基本能够锁定幕上下联合入路的骨窗;2、改良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只需磨除岩骨嵴内侧部及中间部骨质后与乙状窦前入路两者在手术最大视角和操作深度无显着差异(P>0.05);3、改良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的骨窗面积较乙状窦前入路显着缩小(P<0.05);4、改良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的脑干腹侧中间隙暴露长度明显大于乙状窦前入路而在桥脑腹侧中点所需牵开颞叶的角度明显小于乙状窦前入路(P<0.05);5、利用传统乙状窦前入路的切口创造出改良的颞枕开颅经小脑幕经岩骨嵴入路;6、提出顶乳突缝前角作为颞枕开颅的关键孔,减少了颞枕开颅的骨窗面积;7、改良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对岩斜区肿瘤基底暴露好,可早期阻断肿瘤血供,使瘤体缩小,质地变软,出血减少,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

张云鹤[10](2010)在《后循环动脉瘤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研究后循环的血管解剖及其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为临床该区域的动脉瘤手术、介入手术等提供解剖学依据;2、国人尸头上模拟达到后循环动脉瘤的手术入路,描述各入路显露范围差异,并探讨各入路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为临床手术入路选择提供解剖依据。方法1、利用15例(30侧)灌注有彩色硅胶的成人尸头,对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进行显微解剖,观察测量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的行程、管径、主要分支、变异和周围神经的关系;2、在15具尸头上模拟这些手术入路,包括翼点入路、颞下入路、眶颧入路、扩大中颅窝底入路(K awase入路)、小脑幕上下联合乙状窦前入路、远外侧入路。反复演练并总结相应的颅底外科技术,体会各个手术入路的优缺点。结果1、在国人尸头上观测了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的走行及变异,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左右椎动脉粗细明显不同(直径相差1.0mm以上)4例,椎动脉弯曲移位3例。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变异多见,我们发现一例由椎动脉颅外段发出,一侧标本小脑后下动脉缺如。基底动脉形态不规则,常有向左或向右偏移。小脑上动脉多数左右对称,有时一侧双干。两例后交通动脉粗大,显示同侧大脑后动脉的血供主要来源于本侧颈内动脉。2、以图片记录翼点开颅过程和颅内显露情况。第二间隙的外形和内容物变异较大。向两侧分别牵开视神经或颈内动脉增大了对基底动脉顶端的显露。磨除前床突后可以从更前下的角度暴露基底动脉顶端。磨除后床突,牵开视神经可以获得更好的显露且增大了操作空间。3、颞下入路开颅后从前侧方观测对基底动脉顶端暴露,可以清楚显露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动眼神经和大脑后动脉,牵开后交通动脉和动眼神经有助于对基底动脉的显露,小脑幕切开扩大了基底动脉上段向下的暴露。4、经眶颧入路磨除前床突,打开颈内动脉的远环和海绵窦外侧壁,增大了颈内动脉和动眼神经的活动度,利于从前侧方近90度的视野范围显露基底动脉顶端。5、模拟颅中窝经前岩骨入路观测了入路相关结构的距离和解剖,以图表记录。脑膜中动脉、岩浅大神经、弓状隆起是该入路的重要标志点。硬膜外磨除Kawase三角,硬膜下剪开小脑幕可以显露基底动脉中上段,并可显露小脑前下动脉和面听神经。6、模拟小脑幕上、下联合乙状窦前入路,观测了PS点到岩骨内部重要结构的距离。同时观测了面神经管。演练硬膜和小脑幕的剪开方法,从迷路后和经迷路角度观察基底动脉干的暴露情况。7、对远外侧入路的相关解剖进行详细的观测。磨除寰椎后弓、枕骨髁后三分之一,扩大了颅内前侧方的显露,可以观察小脑后下动脉在椎动脉的起源。结论1、本研究中对后循环血管结构的观测结果对国人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病变的影像诊断、介入和手术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2、处理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手术入路采用前上方路径,包括颞下、翼点-经侧裂或眶颧-翼点入路,各有其适用范围。将这三种入路联合使用能够提供各种所需的路径。去除邻近骨性结构(如前后床突、鞍背和上斜坡、内侧岩尖)加上经海绵窦或(和)小脑幕操作能够增加显露范围。3、处理基底动脉干动脉瘤的手术入路经过外侧方途径,主要的障碍是颞骨岩部。手术中需要磨去部分颞骨,从侧方经乙状窦前到达基底干。去除骨质的范围因人而异,从迷路后到经耳蜗的全岩部切除都有可能。迷路前经岩部入路(经Kawase三角扩大中颅窝入路)需要去除内岩尖,可以为基底干下部的手术提供一个狭窄的窗口,这一入路只适用于小的椎-基底动脉瘤。扩大的入路需要联合经岩部入路和颞下入路,切开小脑幕以扩大CPA。4、处理椎动脉干动脉瘤的手术入路从后下方提供手术路径,远外侧入路可以提供充分的暴露。应熟悉手术路径中的筋膜、肌肉、神经血管和骨质结构以便于安全顺利操作。移位椎动脉,切除枕髁和颈静脉结节可以增加内部显露。5、本研究以后循环动脉瘤为焦点,首次较系统地在国人尸头上对相关手术入路进行显微解剖研究和总结,必将对国人后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幕上下颈髓肿瘤的手术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幕上下颈髓肿瘤的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2)围脑干肿瘤61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表现
    2.3 影像学检查
    2.4 手术方式
        2.4.1 翼点入路
        2.4.2 岩骨-小脑幕上下联合入路
        2.4.3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2.4.4 枕下后正中入路
        2.4.5 枕下极外侧入路
        2.4.6 枕下小脑幕上popen's入路
        2.4.7 右侧侧脑室钻孔外引流术
    2.5 术后处理及随访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手术切除
    3.2 病理结果
    3.3 术后并发症
    3.4 死亡病例
    3.5 随访及预后
4 讨论
    4.1 围脑干肿瘤的临床特征
    4.2 围脑干肿瘤的影像学检查和病理诊断
        4.2.1 星形细胞瘤
        4.2.2 血管母细胞瘤
        4.2.3 室管膜瘤
        4.2.4 胶质母细胞瘤
        4.2.5 海绵状血管瘤(CH)
    4.3 围脑干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4.3.1 围脑干鞍区肿瘤(翼点入路)
        4.3.2 围脑干岩骨-斜坡区肿瘤(岩骨-小脑幕上下联合入路)
        4.3.3 围脑干桥小脑角肿瘤(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4.3.4 围脑干枕骨大孔区肿瘤(枕下极外侧入路)
        4.3.5 围脑干四脑室肿瘤(枕下后正中入路)
        4.3.6 围脑干松果体区肿瘤(枕下小脑幕上popen's入路)
        4.3.7 手术技巧及注意事项
    4.4 死亡病例讨论
    4.5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4.5.1 脑积水
        4.5.2 高热
        4.5.3 癫痫
        4.5.4 肺部感染
        4.5.5 颅内感染
        4.5.6 神经功能损伤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干肿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读研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5)弥散张量成像及体感诱发电位在颈椎管内肿瘤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健康颈髓 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参数的分析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弥散张量成像在颈椎管内肿瘤的临床应用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颈髓弥散张量成像与体感诱发电位参数的关联性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附录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作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6)幕上下锁孔联合入路岩斜区显微解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材料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本研究可能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7.计划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名词对照表

(7)磁共振DTI评价颈脊髓压迫症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文章发表情况
致谢

(8)岩斜区显微解剖及相关手术入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岩斜区占位的手术治疗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9)岩斜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比较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综述
    2.1 岩斜区应用显微解剖学及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
    2.2 经岩乙状窦前入路与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比较
第3章 颞骨的岩部、乳突部显微解剖研究
    材料及来源
    设备及器械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4章 改良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与乙状窦前入路应用解剖学比较研究
    材料及来源
    设备及器械
    方法
    结果
    测量相关解剖数据,主要指标包括
    改良的颗枕经小脑幕-经岩峭入路解剖特点与创新点
    讨论
第5章 岩斜区脑膜瘤个体化显微外科手术入路临床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手术方法
    结果
    讨论
第6章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课题情况
致谢

(10)后循环动脉瘤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后循环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入路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四、幕上下颈髓肿瘤的手术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脑干胶质瘤的临床诊治及预后分析[J]. 王俊华,张玉琪,陈拓宇,李杰飞,张庆琳.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1(07)
  • [2]围脑干肿瘤61例临床分析[D]. 周刚. 郑州大学, 2017(02)
  • [3]颈椎管内肿瘤患者颈髓弥散张量成像与体感诱发电位的相关性研究[J]. 魏梁锋,王守森,郑兆聪,薛亮,田君,刘海云.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7(04)
  • [4]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颈椎管内肿瘤手术预后评估中的作用[J]. 魏梁锋,王守森,郑兆聪,田君,薛亮,高进喜,马明,肖慧.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6(06)
  • [5]弥散张量成像及体感诱发电位在颈椎管内肿瘤的应用研究[D]. 魏梁锋. 第二军医大学, 2015(07)
  • [6]幕上下锁孔联合入路岩斜区显微解剖[D]. 单明. 安徽医科大学, 2013(01)
  • [7]磁共振DTI评价颈脊髓压迫症的应用研究[D]. 刘璐. 昆明医科大学, 2013(02)
  • [8]岩斜区显微解剖及相关手术入路研究[D]. 李贞伟. 天津医科大学, 2011(04)
  • [9]岩斜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比较及临床研究[D]. 林海蜂. 吉林大学, 2011(09)
  • [10]后循环动脉瘤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D]. 张云鹤. 天津医科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幕上颈脊髓肿瘤的外科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