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监测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监测

一、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监护(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肺血管疾病学组,中国肺栓塞救治团队(PERT)联盟[1](2022)在《急性肺栓塞多学科团队救治中国专家共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急性肺栓塞在心血管死亡原因中位列第3, 而急性肺栓塞的早期救治涉及多个学科。国外经验显示, 通过成立多学科肺栓塞救治团队(PERT)使严重肺栓塞患者及时得到最佳治疗, 可有效提高救治效率、改善临床结局。该共识结合国内外PERT建设的经验, 提出了PERT学科构成、管理架构、工作流程、网络协作等具体建议。该共识首次提出了双阶段PERT——诊断性PERT和治疗性PERT的理念, 详细阐述了诊断性PERT的适应证, 丰富了国际PERT实践的内涵;提出了急性肺栓塞患者分诊与救治的流程与建议, 并评估了几种PERT启动方式的优缺点。该共识有利于推广PERT救治理念, 规范PERT中心建设, 从而提高我国肺栓塞的救治水平。

刘利平,赵文奇,荣小伟,郭胜,张晔[2](2021)在《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并心脏停搏一例报道》文中研究表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如果出现心脏停搏等严重并发症,则会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实施,而建立体外膜肺氧合(ECMO)可替代心脏泵血功能,保障急诊PCI安全有效。本文报道的国药同煤总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1例溶栓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反复出现心脏停搏,在ECMO、呼吸机辅助下行急诊PCI,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及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等技术抢救成功后出院。随访2个月患者心脏、神经系统功能恢复良好。表明ECMO联合急诊PCI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脏停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朱海波,金剑,钟绍发,李璐,黎小霞[3](2021)在《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重组人尿激酶原(普佑克)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4月住院静脉溶栓治疗的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分组,将采用尿激酶治疗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普佑克)治疗的2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溶栓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儿茶酚胺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普佑克)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溶栓治疗成功率较高,不良反应少,且能改善心肌损伤。

农耀明,卢俊宇,黄小林,覃涛[4](2021)在《重组人尿激酶原成功救治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1例》文中指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是心血管病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其致死、致残率高,但经及时溶栓治疗后病死率可下降。目前临床上用于急性PTE治疗的溶栓药物主要为尿激酶(UK)及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存在较高的出血并发症风险。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是新型的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效率高、特异性强、出血风险小,近年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中表现突出,但目前其用于治疗急性PTE的研究鲜有报道。作者近期在临床工作中利用rhPro-UK成功救治了1例急性PTE患者,为rhPro-UK在急性PTE溶栓治疗中的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张优,王山,高传玉,刘馨允,程倩倩,张军慧,齐大屯,王宪沛,朱中玉,李牧蔚,胡大一[5](2021)在《尿激酶原和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EMI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文中指出目的对比尿激酶原和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河南STEMI注册登记研究在河南省66家医院总共入选的5 479例STEMI患者中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接受溶栓药物情况,分为尿激酶原组(n=638)和瑞替普酶组(n=702)。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危险因素、既往病史、入院时信息、院内治疗情况等。比较两组临床再通率、住院病死率、住院死亡或放弃治疗、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死亡或放弃治疗、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缺血性卒中)和溶栓后出血情况。出血采用欧美出血学术研究会(BARC)制定的出血分级。结果尿激酶原和瑞替普酶两组STEMI患者的年龄分别为61.8(53.2,69.0)和62.6(52.1,69.8)岁,女性分别占23%(147/638)和25.1%(176/7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尿激酶原和瑞替普酶两组患者的临床再通率相似[82.1%(524/638)比84.9%(596/702),P=0.172],两组发病至开始溶栓的时间分别为194.5(135.0,290.0)min和190.0(126.0,292.0)min,溶通的时间分别为95.0(67.5,120.0)min和95.0(71.0,119.0)min。两组以上时间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尿激酶原组和瑞替普酶组的住院病死率[5.5%(35/638)比5.1%(36/702),P=0.770],住院死亡或放弃治疗的比例[8.9%(57/638)比7.7%(54/702),P=0.410],住院MACCE的发生率[13.0%(83/638)比10.4%(73/702),P=0.137]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然而,瑞替普酶组溶栓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尿激酶原组[7.8%(55/702)比3.8%(24/638),P=0.002]。进一步分析发现,瑞替普酶组口腔出血和BARC 1~2级出血的比例较尿激酶原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而两组脑出血的发生率相似[0.6%(4/638)比0.4%(3/702),P=0.715]。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调整基线资料后,两组疗效和安全性指标的比较结果与调整前一致。对于住院病死率、住院死亡或放弃治疗和住院MACCE,在调整基线资料的基础上加溶栓后出血事件,两组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激酶原和瑞替普酶两种溶栓药物治疗STEMI的临床疗效相似。安全性方面,脑出血的发生率相似。虽然,瑞替普酶BARC 1~2级出血和口腔出血的发生率高于尿激酶原,但不影响住院结局。

张开,王健[6](2021)在《县医院胸痛中心模式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胸痛中心(CPC)新医疗模式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12例STEMI患者(发病时间<6 h)纳入对照组,选取2020年1—12月收治的131例STEMI患者纳入研究组。对照组接受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接受急诊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血管再通率、住院时间、3个月内死亡率及梗死复发率)及不良事件(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诱发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CPC急诊绿色通道新医疗模式下,研究组首次接触到PCI导丝通过病变(FMC-to-W)时间为(65.35±31.53) min,对照组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开始静脉溶栓(D-to-N)时间为(18.75±7.89)min,两组时间节点均达标。研究组再灌注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个月内死亡率及梗阻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C新医疗模式下,急诊PCI治疗STEMI效果优于静脉溶栓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邱茹玲[7](2021)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溶栓治疗中分别应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的临床治疗效果》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溶栓治疗中分别应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辽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治疗时用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9例。对照组男29例, 女20例, 年龄(65.53±4.83)岁;观察组男28例, 女21例, 年龄(65.92±4.86)岁。对照组在溶栓治疗时使用尿激酶, 观察组在溶栓治疗时使用瑞替普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血管再通率, 溶栓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以及心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溶栓后60 min、90 min、120 min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1.02%(25/49)、71.43%(35/49)、93.88%(46/49), 均高于对照组20.41%(10/49)、48.98%(24/49)、67.35%(33/4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栓前, 两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MP-1、TIMP-1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等心功能指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栓后6 d、12 d, 观察组血清MMP-1水平为(5.93±0.39)μg/L、(4.81±0.40)μg/L, TIMP-1水平为(722.54±68.51)μg/L、(627.95±61.42)μg/L, 均低于对照组(6.62±0.48)μg/L、(5.51±0.46)μg/L、(755.69±70.33)μg/L、(685.41±66.74)μ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栓后6 d, 观察组LVEF、CO心功能指标分别为(56.61±5.24)%、(4.75±0.44)L/min, 均优于对照组(50.37±4.82)%、(3.81±0.36)L/min,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3/49), 明显低于对照组22.45%(11/4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3, 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溶栓治疗时使用瑞替普酶, 能够显着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和各项心功能指标, 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并且并发症较少, 治疗安全性高,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朱爱红,韩孝宇,代玉涵,刘连杰,温玉双,王文广,杨红梅[8](2021)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后出血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ase,rhPro-UK)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后出血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108例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就诊的STEMI患者108例,根据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危险评分将其分为低危组(60例)、中危组(30例)、高危组(18例);根据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 acute coronary events register,GRACE)评分可将其分为低危组(55例)、中危组(35例)、高危组(18例)。STEMI患者均予以注射用rhPro-UK静脉溶栓,观察其出血发生情况。据电子病历系统收集STEMI患者临床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注射用rhPro-UK治疗STEMI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STEMI患者的总出血发生率为10.19%。TIMI危险评分、GRACE评分为高危组出血发生率最高,分别为50.00%、44.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血肌酐≥133μmol/L、白细胞计数≥4×109/L、血红蛋白<110 g/L、用普通肝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为注射用rhPro-UK治疗STEMI后出血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8.864、2.570、3.080、1.980、2.004,P<0.05)。结论注射用rhPro-UK治疗后STEMI患者亦存在出血风险,且STEMI患者危险分层越严重,其出血发生率越高;而注射用rhPro-UK治疗STEMI后出血发生情况与年龄、血清血肌酐、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及是否用普通肝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有关,临床应重视上述指标的监测以预防注射用rhPro-UK治疗STEMI后出血的发生风险。

代淑云[9](2021)在《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及临床转归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分析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效率及临床转归。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治疗的AMI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内并发症及病死率情况,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急救的时长及疼痛缓解时间,分析两组的住院时间、费用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21%,对照组为42.8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4,P=0.027);观察组的病死率为8.93%,对照组为23.2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6,P=0.040)。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急救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4,6.682;均P<0.05)。观察组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1,P=0.000),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24,P=0.000)。结论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抢救效率,改善临床转归。

许帅强,闫旭辉,冯晓宁[10](2021)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入住我院参与治疗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其中,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的常规护理程序干预,观察组采用静脉溶栓的预见性护理程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溶栓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93.02%且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观察组患者溶栓后的并发症例如心率失常、出血转化、灌注型脑损伤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预见性护理程序后,观察组患者溶栓后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监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监护(论文提纲范文)

(2)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并心脏停搏一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简介
2 讨论

(3)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选择溶栓患者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冠脉再通判定标准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疗效
    2.2 溶栓并发症
    2.3 心脏情况及儿茶酚胺浓度
3 讨论

(4)重组人尿激酶原成功救治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6)县医院胸痛中心模式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选取标准
    1.3 CPC新医疗模式接诊流程
        1.3.1 急诊门诊快速通道
        1.3.2 急诊“120”快速通道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1.4.2 研究组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疗效
    2.2 时间效应
    2.3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3 讨论

(8)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后出血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方法
    1.5 观察指标
        1.5.1 出血发生情况
        1.5.2 出血发生情况的危险因素分析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STEMI患者总出血发生率及不同TIMI危险评分、GRACE评分分组出血发生情况
    2.2 注射用rhPro-UK治疗STEMI后出血发生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2.3 注射用rhPro-UK治疗STEMI后出血发生情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10)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判定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
3 讨论

四、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监护(论文参考文献)

  • [1]急性肺栓塞多学科团队救治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肺血管疾病学组,中国肺栓塞救治团队(PERT)联盟.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2(01)
  • [2]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并心脏停搏一例报道[J]. 刘利平,赵文奇,荣小伟,郭胜,张晔.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12)
  • [3]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J]. 朱海波,金剑,钟绍发,李璐,黎小霞. 江西医药, 2021(10)
  • [4]重组人尿激酶原成功救治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1例[J]. 农耀明,卢俊宇,黄小林,覃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21(29)
  • [5]尿激酶原和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EMI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 张优,王山,高传玉,刘馨允,程倩倩,张军慧,齐大屯,王宪沛,朱中玉,李牧蔚,胡大一.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1(09)
  • [6]县医院胸痛中心模式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J]. 张开,王健. 河南医学研究, 2021(26)
  • [7]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溶栓治疗中分别应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的临床治疗效果[J]. 邱茹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18)
  • [8]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后出血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 朱爱红,韩孝宇,代玉涵,刘连杰,温玉双,王文广,杨红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09)
  • [9]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及临床转归的影响[J]. 代淑云.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16)
  • [10]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J]. 许帅强,闫旭辉,冯晓宁. 黑龙江中医药, 2021(04)

标签:;  ;  ;  ;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监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