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卫生监督管理初探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卫生监督管理初探

一、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监督管理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卓,郭爱萍,吴静宇,傅蓉华,刘宏凯[1](2021)在《浅析涉水产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综合评价监管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以下简称涉水产品)作为与人体健康直接相关的产品,从源头上保障产品卫生质量安全至关重要。诚信监管作为构建信用社会的重要一环,在简政放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背景下,对涉水产品生产企业实施卫生管理综合评价正是对诚信监管的探索实践,不仅有利于构建涉水产品生产行业的诚信规范意识,而且对提高卫生监督管理效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刘跃[2](2021)在《城乡供水一体化形势下江西省农村饮用水卫生监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敏[3](2020)在《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饮水安全是世界性难题,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等和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我国也不例外:近40年来先后投资1.5万亿元、新建1100多万处农村饮水工程、覆盖近10亿农村居民。从工程覆盖面看,我国应已全面解决了农村居民饮水问题。但调查和统计显示,情况并不乐观,农村饮水数量上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价格上供高于求、质量上供低于求等矛盾问题处处存在(陈敏,2020)。一方面是有水供给但无人使用,农村地区尤其是南方农村存在大量饮水工程被抛荒,供能闲置50%以上,水利部暗访统计也证实有50%左右的农村饮水工程表现为不可持续;长江水利科学院对重庆试点区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评价,只有38.5%达到可持续标准。另一方面是有部分农村居民没有水用或者有人乱用水、浪费水的情况并存,大量农村居民依旧过着喝望天水的生活,包括部分工程覆盖范围的居民,也有居民挥霍着政府提供的福利水、免费水。可见,有工程覆盖≠有产品供给,有供给≠有效供给,百姓有需要≠市场有需求。农村饮水为什么会大量出现“有供有需但非有效”的情况?这是国内外众多专家持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是有效的农村饮水制度安排?为什么要进行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创新?如何进行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创新?研究目标有三:一是把握农村饮水供给的变动规律、本质属性、现实需求和阶段性特征;二是明确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安排及其内在机理;三是揭示制约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具体制度因素及其形成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制度创新思路和具体建议。研究思路是: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农村饮水的产品属性入手,以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明确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安排的总体思路和现实条件为切入点,试图通过构建农村饮水市场供给有效性分析模型,对农村饮水市场供给有效性进行检验,对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创新重要性和制度创新内容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从农村饮水制度设计冲突、农村饮水供给主体制度落地矛盾、农村饮水融资投入制度困境等维度,分析相关制度的缺陷及其内在机理,并提出相应制度创新的方向和建议,以期为更好地调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克服“泛市场化”“泛公益化”两种错误认识,进而构建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主要结论有:(1)农村饮水安全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应具有优先保障地位(第3章)。通过追溯农村饮水安全的发展历程,并与其他类似公共产品比较分析,可得到农村饮水安全具有基础性和致命性、垄断性和群体性、阶段性和反复性、区域性和差异性、资源性和流动性等本质属性和公益性和经营性杂糅、规模效益和规模不经济并存、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混合、建设不标准和运行不规范叠加、社会供给和自我供给交叉、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交织等阶段性特征,其需求具有钢性强、受众宽、空间大等特点,在农村所有公共产品供给中具有优先地位。(2)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制度安排的关键是厘清政府和市场的权责范围并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第4章)。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百姓饮水中市场需求部分和基本需求的市场有效部分由市场主体按照市场法则进行供给;又要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兜底保基本民生中作用,对基本需求中的市场失灵部分,应该由政府兜底保障,政府既不能越位,更不能错位、缺位。(3)市场失灵是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市场的主体表现(第5章)。通过构建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市场分析模型,推导当前1100多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可能存在的360种市场供需情形中,只有72种市场有效,这意味着理论上农村饮水市场80%会失灵,为政府参与农村饮水供给提供了理论依据。(4)改进和创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是政府当前破解农村饮水有效供给难题的有效途径(第6、7、8章)。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建设时期已经结束,饮水供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已发生深刻变化,通过考察搜集到的中央、地方和基层的38个农村饮水制度,发现之前以工程为中心、以投资为中心、以管理为中心的农村饮水制度难以适应新矛盾、新任务,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创新建立以分区定性、分段定责、分量计价的农村饮水安全制度体系,包括总供给-总销售制度(CS-CS制度)、阶段水价制度、城乡联动联调水价制度、“双通道”决策制度、专用水票“需求侧”直补制度、内部交叉补贴制度等,释放制度红利、巩固建设成果,既可提高投资效益,又可增强百姓福祉。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提出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按照覆盖范围和缺失危害程度标准,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分区(ABCD)设计理论,并发现农村饮水处于A区的优先地位。并按照供需关系和市场原则,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进行分区,划分了市场和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界限,发现农村饮水刚需部分(ac C)在农村公共产品保障中的特殊地位。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有助于回答“农村饮水安全是不是公共产品”“农村饮水为何需要优先供给”“如何厘清市场和政府在供给农村饮水职责的界限”等基本问题。(2)构建融合“价格控制”和“供求干预”为一体的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基于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本文构建了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市场分析模型,把农村饮水需求分解为基本需求(公益品)和非基本需求(市场产品),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在农村饮水有效供给中的职责边界。这一研究结论可为在减轻政府负担中压实政府责任、在增加企业责任中促进企业发展,把原来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独木桥”路径变成“双通道”提供依据。(3)基于“卡尔-希克斯标准”构建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本文从定性制度、责任制度、融资制度等9个方面,考察了3个层面、38个农村饮水制度的效率,剖析了制度失灵的内在机理,并按照“卡尔-希克斯标准”进行制度改进,创新了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回答了“农民可用多少水、交多少费”“政府该尽什么责、补多少钱”等长期困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的基本问题。

杨梦琼[4](2020)在《花都区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毒跑道事件”“2017年桃江肺结核事件”和肥胖率、近视率大幅度升高等儿童青少年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卫生监督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执法手段,越来越受社会及公众关注,敏感性强、影响力大。而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其卫生状况备受重视,学校卫生监督工作作为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广大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大对学校卫生监督的研究探索,有利于掌握当前学校卫生监督工作的特点规律,深层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为下步开展学校卫生监督提供有力遵循。量化分级管理作为卫生监督的一种新型管理手段,在公共场所和医疗卫生领域运用广泛、成效明显。本文从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视角,运用行政监督和公共产品理论,从重大意义、问题原因、对策建议等方面对花都区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进行系统研究。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七个章节对花都区学校卫生监督量化管理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第一章,鲜明提出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第二章,阐述学校、卫生监督、学校卫生监督和量化分级管理等概念,明确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主要内容、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第三章,从法律依据、评定标准、分级管理及情况公示等方面入手,分析花都区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现状;第四章,对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卫生监督员和卫生监督协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深入分析花都区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章,通过梳理新加坡、美国洛杉矶等国家或城市,以及国内其他城市的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做法,归纳总结国内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可借鉴经验;第六章,针对存在问题及原因,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花都区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对策建议;第七章,对全文进行回顾总结,对下步持续提高学校卫生监督水平进行憧憬展望。本文所得出的结论,对花都区乃至全国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具有现实应用价值。

李美玲[5](2020)在《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浙江省遂昌县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饮水安全日益提上日程,特别是农村饮用水问题是事关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生活的一件大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保障。目前,浙江省正在实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专项行动”,这是新时期、新时代改善民生,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遂昌县作为浙江省的一个山区县,立足县情,积极谋划,科学安排,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扎实推进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农村饮用水仍存在管理不到位、专业技术缺乏、水质不达标、安全隐患大等系列问题。因此,破解农村饮用水发展瓶颈,以适应“两个高水平”建设的要求,提升农村饮用水水质,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遂昌县是浙江省西南部的一个小县城,地处钱塘江、瓯江之源头,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遂昌县农村供水设施存在着分布广、数量多、设施设备简陋,供水呈现面广、线长、点多、工艺简单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的存在,延伸出农村饮用水固有的一些问题。本文对遂昌县农村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认真阐述了农村饮用水卫生管理的相关理论体系,包括协同治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以及公共物品理论等公共管理学理论以及饮用水卫生安全评价体系等。从农村饮用水的监管等方面分析了现实中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并借鉴国内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的建议和对策:要完善农村饮用水的法律及监督保障机制,注重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法律的现实性和可行性,提高执法的有效性;要构建多元化的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格局,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公众参与,探索具有遂昌特色的网格化管理模式;要加强规模化建设和规范化改造,科学谋划供水布局,加强净化消毒,提升水质自检能力;要建立健全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实现有序管理、对标管理,提升管理能力;要加大宣传,加强健康教育,提倡节约用水,提升饮用水卫生安全意识;要进一步探索农村饮用水管理模式,借助信息化建设、“第三方组织”等助推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等,为遂昌县农村饮用水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

李张胜[6](2020)在《温州市城区生活饮用水监管方式研究》文中提出生活饮用水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生活饮用水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结合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进行查阅、参考、调查了大量的文献及信息后,对温州市城区生活饮用水的供应、监管、市民饮用水水质卫生等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研究探讨了温州市城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管现行方式、及其不足之处,通过研究发现其为多部门分头管理、监督监测传统方式开展,虽然在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管上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部门之间职能重叠、二次供水监管职责不清、水质检验工作重复、预警功能较薄弱等。为了提升和完善饮用水监管工作,从政府管理层面出发,提出一套更符合温州市城区实际、更适应新时期发展方向的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保障模式——温州市城区需要确立统一的饮用水监管机构,停止对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和水质在线监测设备的继续投入,充分结合时下已发展成熟或快速发展的事物,创新开拓远程监督检查、蜂巢式水质监测,再结合二次供水共管共治方式,可以有效解决水质卫生安全预警有效性低、监管人员不足、监测频次少、监测间隔期长等问题,并做好地方立法,制定《温州市城区饮用水安全监管办法》,为新监管方式提供法律法规支持。结合创新、智能化的管理手段,新的饮用水监管模式能更加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监管效率。

杨超[7](2020)在《我国饮用水安全监管权配置研究》文中指出饮用水安全监管权配置是指饮用水安全监管权中的各类权力和职能在饮用水安全监管主体之间的分配。我国的饮用水安全监管受到传统的“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相结合”模式的束缚。出现饮用水水源分割管理的现象,并产生了诸多弊端。从纵向关系上看,我国采取的是分级管理模式,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各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饮用水安全承担监管的职责,中央一般无法取代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的执法权,从而导致了饮用水安全监管中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从横向关系上看,我国对饮用水安全监管是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实行统一监督管理,水利部门、农业部门、城市建设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等分工负责,由于我国并未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权与其他涉水部门的饮用水安全监管权的关系作明确、可操作的规定,导致在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各部门之间争夺权力、推卸责任的现象,不利于饮用水安全的监管工作。随着我国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各个部门开始呈现生态化管理的趋势,例如水利部也从传统的资源开发转变为资源开发与保护为一体综合管理,看似合情合理实际却破坏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通过分析赤峰市水污染事件和太湖水污染事件两则案例,发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与水行政主管部门存在职权重叠、各涉水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机制等问题。由于我国行政区划不以流域作为划分,但是行政管理却是以行政区划来进行划分,遵循属地管辖的原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对本辖区内的水资源进行监督管理,导致流域生态环境管理机构不能真正的对饮用水安全起到保护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从饮用水安全监管机构、流域生态环境管理制度、饮用水安全监测和应急预警制度三个方面对我国饮用水安全监管权的配置提出若干建议:在饮用水安全监管机构设置方面,设立综合性的饮用水安全监管协调机构、明确饮用水安全监管机构职责以及支持建立独立、专业的非盈利机构;在流域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方面,规范涉水部门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明确流域生态环境管理机构的法定职责;最后对我国饮用水安全监测和应急预警制度进行完善。

郑杰昌,谢志利,蒋皓静,周雯虹,王小谦,鲁建国,王统帅[8](2020)在《饮用水处理装置卫生安全及管控》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我国对饮用水处理装置的监督管理制度,通过对卫生计生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产品质量结果的分析,提出了采用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等分析手段,对使用的非金属材料建立一致性确认制度;加快推进产品标准制修订,完善和增加对高风险物质的管控;以及建立饮用水处理装置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制度的管控思路。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9](2019)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条例》文中研究指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二十五号《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条例》已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9年9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2019年9月27日(2019年9月2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供水卫生要求第三章涉水产品卫生要求第四章应急管理第五章卫生监督监测第六章法律责任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10](2019)在《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中介服务行业规范标准》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检验中介服务行业规范标准》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文件辽市监发[2019]103号各市、沈抚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健康委,省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现将《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中介服务行业规范标准》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检验中介服务行业规范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监督管理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监督管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涉水产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综合评价监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涉水产品的监管现状
    (一)涉水产品定义
    (二)与涉水产品相关法律法规依据
        1.监督依据:
        2.处罚依据:
    (三)涉水产品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涉水产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综合评价监管构想
    (一)探索卫生管理综合评价监管的背景
    (二)卫生管理综合评价监管方法的内容构成
        1.建立涉水产品生产企业信用信息库。
        2.制定企业卫生管理状况的综合评价体系。
    (三)实施卫生管理综合评价监管方法的意义
三、实施卫生管理综合评价可能面临的难题
    (一)评价内容是否合理全面
    (二)评价指标设置权重是否科学
    (三)评价操作是否具体可行

(3)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结构框架
    1.4 数据来源及处理
        1.4.1 数据来源
        1.4.2 数据处理
    1.5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
        1.5.1 研究重难点
        1.5.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动态、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
    2.1 研究动态
        2.1.1 文献综述
        2.1.2 研究述评
    2.2 基础理论
        2.2.1 制度经济学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
    2.3 相关概念
        2.3.1 农村饮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2.3.2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2.3.3 阶梯水价与阶段水价
第3章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3.1 发展历程
        3.1.1 安全标准演变历程
        3.1.2 规划法规完善历程
        3.1.3 水源管理制度变迁
    3.2 比较分析
        3.2.1 与城市饮水比较
        3.2.2 与农村公路用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供给比较
        3.2.3 与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类产品供给比较
    3.3 需求分析
        3.3.1 基础性需求:刚性强
        3.3.2 广泛性需求:受众宽
        3.3.3 发展性需求:空间大
    3.4 基本特征
        3.4.1 基础性和致命性
        3.4.2 垄断性和群体性
        3.4.3 阶段性和反复性
        3.4.4 区域性和差异性
        3.4.5 资源性和流动性
        3.4.6 分散性和季节性
    3.5 阶段特征
        3.5.1 公益性和经营性杂糅
        3.5.2 规模效益和规模不经济并存
        3.5.3 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混合
        3.5.4 建设不标准和运行不规范叠加
        3.5.5 社会供给和自我供给交叉
        3.5.6 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交织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
    4.1 制度创新的主流目标
        4.1.1 以居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
        4.1.2 形成闭环的制度体系
        4.1.3 遵循本质属性、阶段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制度体系
    4.2 制度创新的基本方法
        4.2.1 注重“卡尔多改进”追求效益最大化
        4.2.2 注重上下结合内外互动体现实用性
        4.2.3 注重前后比较左右借鉴凸显均衡性
    4.3 制度创新的外部环境
        4.3.1 统一的思想认识
        4.3.2 扎实的经济基础
        4.3.3 成功的经验借鉴
        4.3.4 庞大的工程系统
        4.3.5 归位的政府职能
    4.4 制度创新的内部条件
        4.4.1 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
        4.4.2 逐步异化的制度目标
        4.4.3 非均衡的制度效应
    4.5 制度创新的考核指标
    4.6 制度创新的基本设想
        4.6.1 市场有效的判断标准
        4.6.2 制度有效的制约因素
        4.6.3 制度创新的关键问题
        4.6.4 制度创新的现实局限
    4.7 制度创新的基本逻辑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创新的市场特征
    5.1 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设计
        5.1.1 模型选择:三种常见市场分析模型比较
        5.1.2 模型设计: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
        5.1.3 模型说明:重要节点和区域
    5.2 质量要素对市场有效性影响:供给-需求分析
        5.2.1 基本类型
        5.2.2 有效性分析
    5.3 价格要素对市场有效性影响:成本-收益分析
        5.3.1 基本类型
        5.3.2 有效性分析
    5.4 农村饮水安全市场有效性综合分析
        5.4.1 模型分析及结果
        5.4.2 主要特点
    5.5 调查数据分析
        5.5.1 抽样调查分析
        5.5.2 典型调查分析
        5.5.3 居民反馈数据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的设计冲突及创新
    6.1 制度设计冲突的主要表现
        6.1.1 产品定性模糊化:混淆不准的定性制度
        6.1.2 供给质量理想化:高标低配的水质制度
        6.1.3 供水类型单一化:人畜同饮的供给制度
    6.2 制度设计失灵的内在机理
        6.2.1 定性制度失灵分析
        6.2.2 质量制度失灵分析
        6.2.3 分类制度失灵分析
    6.3 制度设计创新的基本思路
        6.3.1 分区定性制度创新
        6.3.2 “双通道”决策制度创新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村饮水安全责任主体制度落地矛盾及创新
    7.1 制度落地矛盾的主要表现
        7.1.1 责任落实基层化:“层层下移”的责任制度
        7.1.2 融资主体空心化:“补助”“配套”的融资制度
        7.1.3 运行管理公地化:抓大放小的运管制度
    7.2 制度落地矛盾的内在机理
        7.2.1 责任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7.2.2 融资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7.2.3 运管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7.3 责任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7.3.1 分段定责制度创新(CS-CS制度)
        7.3.2 创新绩效评价制度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农村饮水安全融资投入制度的两难困境及创新
    8.1 融资投入两难的主要表现
        8.1.1 资金分配均等化:数人头的投入制度
        8.1.2 产品定价市场化:“以水养水”的定价制度
        8.1.3 运管补贴低效化:逆向刺激的补贴制度
    8.2 融资投入两难的内在机理
        8.2.1 投入制度失灵分析
        8.2.2 定价制度失灵分析
        8.2.3 补贴制度失灵分析
    8.3 融资投入制度创新思路
        8.3.1 “阶段水价”制度创新
        8.3.2 “需求侧补贴”制度创新
    8.4 算例
        8.4.1 现行制度导致工程荒废
        8.4.2 实行制度保基本运行
        8.4.3 创新制度多方受益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分区治理是破解农村公共产品治理失效的有效方式
        9.1.2 市场失灵是农村饮水安全市场供给的基本特征
        9.1.3 统筹推进是创新农村饮水安全制度的必由之路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主持(研)课题

(4)花都区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简要述评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学校的概念
        2.1.2 卫生监督的概念
        2.1.3 学校卫生监督的概念
        2.1.4 量化分级管理的概念
    2.2 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内容
        2.2.1 制定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法规依据
        2.2.2 制定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评定标准
        2.2.3 实施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内容的分级管理
        2.2.4 进行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的等级公示
        2.2.5 上报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结果
    2.3 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
        2.3.1 全过程监督原则
        2.3.2 量化评级原则
        2.3.3 动态监督原则
        2.3.4 公开透明原则
        2.3.5 安全第一原则
    2.4 相关理论
        2.4.1 行政监督理论
        2.4.2 公共产品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花都区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现状
    3.1 花都区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现状分析
        3.1.1 制定了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法律依据
        3.1.2 制定了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评定标准
        3.1.3 实施学校卫生监督量化的分级管理
        3.1.4 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结果上报给了相关部门并公示
    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花都区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花都区学校卫生监督问卷调查分析
        4.1.1 调查对象和方式
        4.1.2 监督协管员参与花都区学校卫生监督的情况分析
        4.1.3 学校卫生工作人员参与花都区学校卫生监督的情况分析
        4.1.4 三类调研对象对花都区学校卫生监督问题和改进的评价
    4.2 花都区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4.2.1 监督力量不足,队伍不稳定
        4.2.2 评定体系不科学,实践操作性不强
        4.2.3 信息公示不及时,公众知情度不高
        4.2.4 奖惩机制不健全,参与积极性不高
        4.2.5 反馈机制不明晰,协同配合不好
        4.2.6 设施设备不完善,创新驱动不够
    4.3 花都区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思想认识不到位
        4.3.2 人力财力资源短缺
        4.3.3 卫生监督体制机制改革不完善
        4.3.4 法规制度更新滞后
        4.3.5 信息公开不透明
        4.3.6 协同机制未建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内外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经验借鉴
    5.1 不同国家卫生监督量化级管理的经验和启示
        5.1.1 新加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做法
        5.1.2 美国洛杉矶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做法
        5.1.3 国外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经验借鉴
    5.2 国内其他城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经验和启示
        5.2.1 佛山市高明区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做法
        5.2.2 辽宁省大连市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做法
        5.2.3 国内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经验借鉴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完善花都区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对策
    6.1 建立健全监督法律法规,完善卫生监督标准
        6.1.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6.1.2 完善卫生监督标准
    6.2 加大信息宣传力度,创新监督信息公开
        6.2.1 加大信息宣传力度
        6.2.2 创新监督信息公开
    6.3 完善人员配备,加大监督投入
        6.3.1 完善人员的配备
        6.3.2 加大对学校卫生监督投入
    6.4 改革卫生监督体制,构建部门协调机制
        6.4.1 改革卫生监督体制
        6.4.2 构建部门协调机制
    6.5 建立全过程监督机制
        6.5.1 完善事前监督机制
        6.5.2 监督与服务相结合
        6.5.3 注重事后监督与行政处罚相结合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广东省学校卫生管理评价记分表
    附录2 广东省学校卫生监测评价记分表
    附录3 访问提纲(花都区卫生监督所学校卫生监督员)
    附录4 关于花都区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调查问卷(学校卫生工作人员)
    附录5 关于花都区学校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的调查问卷(卫生监督协管员)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浙江省遂昌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生活饮用水
        2.1.2 农村饮水安全
        2.1.3 生活饮用水卫生
        2.1.4 饮用水管理
    2.2 相关理论依据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3 协同治理理论
第3章 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以浙江省遂昌县为例
    3.1 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的基本情况
        3.1.1 遂昌县基本情况
        3.1.2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概况
        3.1.3 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状况
    3.2 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3.2.1 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不高
        3.2.2 农村饮用水消毒设施使用率低
        3.2.3 农村饮用水工程重建设轻管理
        3.2.4 农村饮用水水源存在潜在风险
    3.3 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法律和监管的缺失
        3.3.2 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的参与主体单一
        3.3.3 建设标准低及制水工艺简陋
        3.3.4 缺乏有效长效的管理机制
        3.3.5 饮用水卫生安全意识淡薄
第4章 国内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的经验及借鉴
    4.1 国内饮用水管理的经验介绍
        4.1.1 上海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预警控制平台和新技术的应用
        4.1.2 浙江余姚市以“四个一”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农村饮用水建设道路
        4.1.3 大同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网格化监督模式
    4.2 国内农村饮用水管理模式的经验借鉴
        4.2.1 坚持技术探索,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在生活饮用水监管中的作用
        4.2.2 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
        4.2.3 坚持示范引领,探索实施农村饮用水网格化管理工作
第5章 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对策及建议
    5.1 完善农村饮用水的法律及监督保障机制
        5.1.1 注重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法律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5.1.2 提高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执法的有效性
    5.2 构建多元化的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格局
        5.2.1 明确政府的主导地位
        5.2.2 建立多层级多部门联动机制
        5.2.3 提高公众参与度
        5.2.4 探索形成具有遂昌特色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5.3 加强规模化建设和规范化改造
        5.3.1 提高建设标准,科学谋划供水布局
        5.3.2 加强净化消毒,确保供水水质达标
        5.3.3 配置自检设备,强化水质自检能力
    5.4 建立健全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5.4.1 完善健全管理制度,强化有序管理
        5.4.2 落实部门职责分工,依法对标管理
        5.4.3 加强线上线下培训,提升管理能力
    5.5 提升饮用水卫生安全意识
        5.5.1 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5.5.2 加强健康教育,提升卫生安全意识
        5.5.3 提倡节约用水,推进水费收缴工作
    5.6 创新农村饮用水管理模式
        5.6.1 信息化预警平台监管
        5.6.2 网络化信息资源共享
        5.6.3 饮用水信息公开规范化
        5.6.4 打造“融合发展”管理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温州市城区生活饮用水监管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内研究进展
        2.1.1 国内生活饮用水管理方面的研究
        2.1.2 国内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方面的研究
    2.2 国外研究进展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3 温州市城区生活饮用水监管现状
    3.1 温州市城区生活饮用水供应概况
        3.1.1 温州市城区概况
        3.1.2 温州市城区水厂概况
        3.1.3 温州市城区二次供水概况
    3.2 温州市城区水质卫生状况
        3.2.1 温州市城区水源水水质卫生状况
        3.2.2 温州市城区出厂水水质卫生状况
        3.2.3 温州市城区管网末梢水水质卫生状况
        3.2.4 温州市城区二次供水水质卫生状况
    3.3 温州市城区生活饮用水监管方式现状
        3.3.1 温州市城区生活饮用水监管主体分工
        3.3.2 温州市城区生活饮用水监管现有方式概况
        3.3.3 现有方式的重要组成
        3.3.3.1 现有监督方式
        3.3.3.2 现有监测方式
        3.3.3.3 现有预警能力
        3.3.3.4 现有应急保障
        3.3.3.5 现有社会共治
    3.4 温州市城区生活饮用水监管现有法律、法规及规范支撑
4 温州市城区生活饮用水监管的问题及其成因
    4.1 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工作重复
    4.2 资源利用低效、问题反馈分散
    4.3 职责划分不清导致一些领域监管较薄弱
        4.3.1 无卫生许可证水厂的问题
        4.3.2 住宅区二次供水的监管问题
    4.4 水质检测能力仍待加强
    4.5 生活饮用水预警体系建设并不完善
        4.5.1 温州市城区生活饮用水安全风险
        4.5.2 三大预警手段缺陷明显
        4.5.3 预警信息无法形成共享网络
5 温州市城区生活饮用水监管模式的构想
    5.1 确立统一的生活饮用水监管机构
    5.2 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法规
    5.3 创新监管方式
        5.3.1 远程监督检查
        5.3.2 建立二次供水共管共治模式
        5.3.3 蜂巢式水质监测系统
        5.3.4 信息公示
    5.4 蜂巢监管模式模型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我国饮用水安全监管权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 可能出现的创新之处
一、我国饮用水安全监管权的基础理论
    (一) 饮用水安全
        1.饮用水安全的界定
        2.我国饮用水安全的现状
    (二) 监管权
        1.监管权的内涵
        2.监管权的类型
        3.监管权的特征
    (三) 饮用水安全监管权配置
        1.饮用水安全监管的界定
        2.饮用水安全监管权配置的理解
二、我国饮用水安全监管权配置的现状及问题
    (一) 我国饮用水安全监管现状
        1.饮用水安全法律法规
        2.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
        3.饮用水安全监管机构
    (二) 我国饮用水安全监管权配置存在的问题
        1.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与水行政主管部门职权重叠——以赤峰市水污染事件为例
        2.饮用水安全监管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机制——以太湖水污染事件为例
        3.中央与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未能实现有效对接
        4.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统管环境资源保护职权无法有效发挥
        5.流域生态环境管理机构无法有效对饮用水安全进行监管
三、国外饮用水安全监管比较及借鉴
    (一) 美国饮用水监管
        1.美国饮用水安全监管相关立法
        2.美国饮用水安全监管机构设置
        3.美国饮用水安全监管模式
    (二) 法国饮用水监管
        1.法国饮用水安全监管相关立法
        2.法国饮用水安全监管机构设置
        3.法国饮用水安全监管模式
    (三) 美国和法国饮用水安全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1.美、法两国饮用水安全监管制度的共同点
        2.美、法两国饮用水安全监管机构与职权配置的差异
        3.美、法两国饮用水安全监管之借鉴
四、我国饮用水安全监管权的合理配置
    (一) 完善饮用水安全监管机构
        1.设立综合性的饮用水安全监管协调机构
        2.明确饮用水安全监管机构职责
        3.支持建立独立、专业的非盈利机构
    (二) 完善流域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1.规范涉水部门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2.明确流域生态环境管理机构的法定职责
    (三) 健全饮用水安全监测和应急预警制度
        1.健全饮用水安全监测制度
        2.健全饮用水安全应急制度
        3.健全饮用水安全预警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饮用水处理装置卫生安全及管控(论文提纲范文)

1 监管制度
    1.1 卫生许可制度
    1.2 卫生监督
2 饮用水处理装置卫生安全质量
    2.1 监管机构
    2.2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
        2.2.1 卫生系统抽查情况
        2.2.2 市场管理部门抽检情况
        2.2.3 卫生安全不合格带来潜在风险
3 原因分析
    3.1 前处理关键信息缺失或不完善
    3.2 原材料不达标
    3.3 使用的材料被偷梁换柱
    3.4 新材料的应用
    3.5 部件合格不代表整机合格
4 管控措施
    4.1 材料一致性确认
    4.2 加快产品标准制修订,增加对高风险物质的评价
    4.3 建立可追溯制度
    4.4 加强市场监管
5 结论

四、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监督管理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涉水产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综合评价监管方法[J]. 王卓,郭爱萍,吴静宇,傅蓉华,刘宏凯. 中国卫生法制, 2021(05)
  • [2]城乡供水一体化形势下江西省农村饮用水卫生监管研究[D]. 刘跃. 南昌大学, 2021
  • [3]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D]. 陈敏. 西南大学, 2020(05)
  • [4]花都区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研究[D]. 杨梦琼.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浙江省遂昌县为例[D]. 李美玲. 湘潭大学, 2020(02)
  • [6]温州市城区生活饮用水监管方式研究[D]. 李张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7]我国饮用水安全监管权配置研究[D]. 杨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饮用水处理装置卫生安全及管控[J]. 郑杰昌,谢志利,蒋皓静,周雯虹,王小谦,鲁建国,王统帅.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20(01)
  • [9]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条例[J].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19(22)
  • [10]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中介服务行业规范标准》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检验中介服务行业规范标准》的通知[J].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9(24)

标签:;  ;  ;  ;  ;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卫生监督管理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