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体会

38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体会

一、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38例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梁嘉慧[1](2020)在《加减五苓散干预糖尿病并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究加减五苓散对糖尿病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emulsification,PHACO)后黄斑水肿的防治作用。方法:应用前瞻性单中心随机临床观察研究。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市中医院行白内障手术的糖尿病并白内障患者96例(99眼),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8例(50眼),研究组患者48例(49眼)。所有病例均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典必殊)、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可乐必妥)、0.1%玻璃酸钠滴眼液(海露)持续点眼1周,1-2滴/次,4次/日。研究组在相同治疗基础上予口服加减五苓散煎剂。观察并收集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和黄斑水肿发病率,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BCVA、眼压、CMT变化情况及黄斑水肿发病率。结果:1.在术后1周,两组BCVA均较术前显着改善(P<0.05)。组间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BCVA在术后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月,对照组BCVA改善与术后1周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CVA改善对比术后1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视力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术后CMT整体趋势均增高。对照组CMT在术后1周显着高于术前(P<0.05),术后1月显着高于术前、术后1周(P<0.05)。研究组CMT在术后1周、1月较术前无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CMT在术前、术后1周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对照组CMT显着高于研究组(P<0.05)。3.对照组、研究组眼压在术后整体趋势均下降(P<0.05)。对照组、研究组眼压在术后1周、术后1月均显着低于术前(P<0.05)。对照组及研究组眼压在手术后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黄斑水肿发病率为12.0%,研究组黄斑水肿发病率为4.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1月黄斑水肿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加减五苓散可有效促进糖尿病患者PHACO术后1月视功能恢复。2.加减五苓散可有效减少糖尿病患者PHACO术后1月CMT增加。3.加减五苓散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患者PHACO术后1周、1月眼压。4.本研究基于糖尿病并白内障患者体质分布及黄斑水肿中医发病特点,认为加减五苓散可能对糖尿病患者PHACO术后黄斑水肿有一定防治作用。

周朝燕[2](2020)在《基于双通道技术研究老年性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文中提出目的:采用双通道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 II),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植入不同类型的人工晶体术后视觉质量进行相关临床研究,以期进一步了解白内障患者植入不同类型人工晶体后的视觉情况,为临床个性化选择人工晶体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实验研究设计,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行白内障手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2例99眼,根据植入人工晶状体类型的不同分为两组:多焦点组(MIOL组)24例(42眼),单焦点组(SIOL组)38例(57眼)。术中植入人工晶体均选用同一品牌的同一平台(ZEISS,德国,Mics平台)生产的单焦点非球面人工晶状体(ZEISS CT ASPHINA 509M)及衍射折射型多焦点非球面人工晶状体(ZEISS AT LISA 809M)。手术由同一位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完成。所有患者术前行白内障手术常规检查,术后1周、1月、3月随访,观察指标:裸眼远、近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CDVA;Uncorrected Near Visual Acuity,UCNVA),最佳矫正远、近视力(Best 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BDVA;Best Corrected Near Visual Acuity,BCNVA),客观视觉质量分析仪OQAS II(Optical Quality Analysis System,OQASII)检测的客观散射指数(object scatter index,OSI)、斯特列尔比(Strehl ratio,SR)、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cut off frequency,MTF cut off)、不同对比度下的OQAS值(OV100%、OV20%、OV9%);术后3月用中文版25项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提供的问卷(25-item national eye institute visual function questionnaire,NEI-VFQ-25)对患者术后主观视觉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经术后3次随访,单焦点组和多焦点组UCNVA、UCDVA、BCDVA及BCNVA均明显高于术前(均为P<0.05),两组间UCDVA、BCDVA和BCNVA没有明显差异(均为P组间>0.05),多焦点组术后的UCNVA优于单焦点组(F组间=105.557,P组间<0.001)。术后1周、1月、3月单焦点组和多焦点组的MTF cutoff、SR、OV100%、OV20%、OV9%均明显高于术前(均P<0.05),术后1周、1月、3月单焦点组和多焦点组OSI值均较术前降低(均P<0.05);术后MTF cut off、SR、OSI、OV100%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均为P组间>0.05),多焦点组OV20%、OV9%均低于单焦点组(F组间=8.096,P组间=0.005;F组间=16.738,P组间<0.001),且术后三个时间点多焦点组的OV 20%、OV 9%值均低于单焦点组(均为P<0.05)。术后3月时,两组SR和OSI均优于术后1周,单焦点组MTF cut off优于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月问卷评分显示,多焦点组在总体视觉及近距离活动评分方面优于单焦点组(均为P<0.05)。结论:单焦点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与衍射折射型多焦点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植入均能有效改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的客观视觉质量,特别在术后3个月各项视觉质量指标均提示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而且多焦点晶体植入患者有较好的近视力。提示对于不愿意佩戴眼镜有视近需求的患者,可以根据患者需求及各项术前检查结果建议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

秦明敏[3](2020)在《人工晶体生物测量在白内障合并黄斑病变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比较IOL Master和A超在白内障合并黄斑病变眼轴测量和人工晶体测算的准确性和评价术后屈光状态。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5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白内障合并黄斑病变患者38例(46只眼),术前均行黄斑OCT检查,同一只眼行IOL Master和A超检查眼轴,数值代入IOL Master内置的SRK-T或Haigis公式分别计算人工晶体(IOL)的度数,术中植入单焦折叠人工晶体,术后3个月进行主觉验光。采用Wilcoxon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比较术前视力及术后视力差异,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IOL Master组和A超组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和预留屈光度数,应用Bland-Altman分析法对两种测量方法眼轴结果的一致性进行分析,Pearson秩相关性分析两种眼轴测量方法差值与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的相关性,术后3月IOL Master组和A超组的屈光偏差值(Absolute error,AE)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使用Mc Nemar配对检验比较术后3月近视漂移(Myopia shift,MS)比例。结果:1、白内障合并黄斑病变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0.3者7眼(15.2%),0.3~0.5者24眼(52.2%),≥0.5者15眼(32.6%),与术前视力<0.3者21眼(45.7%),0.3~0.5者18眼(39.1%),≥0.5者7眼(15.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57,P=0.014)。2、两种测量仪器测量眼轴长度无明显差异,两种眼轴测量方法一致性较好。3、IOL Master与A超测量眼轴的差值与黄斑中心凹厚度无相关性(r=0.087,P=0.5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A超组预留屈光度数及IOL Master组预留屈光度数的中位数分别为-0.18D和-0.195D,将IOL Master组与A超组的预留屈光度数进行比较,P=0.0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术后3月两组屈光状态以近视漂移为主,两组间漂移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IOL Master组的AE在0~1D的比例91%,AE≥1D的比例9%;A超组的AE在0~1D的比例76%,AE≥1D的比例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57,P=0.003)。结论:1、对于白内障合并黄斑病变的患者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较术前改善;2、对于白内障合并黄斑病变的患者,A超和IOL Master在眼轴测量上无明显差异可相互替代使用,且眼轴测量值与黄斑中心凹厚度无相关性;3、白内障合并黄斑病变患者术后屈光漂移主要表现为近视漂移;4、通过比较A超和IOL Master两组术后屈光误差分布特点,在白内障合并黄斑病变患者中IOL Master生物测量方法准确性优于超声。

李何欢[4](2019)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PCO)的发生发展,探究影响糖尿病患者PCO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了解糖尿病与PCO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预测和评估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PCO的发生和进展,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性建议。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4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182例(203眼)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别纳入糖尿病组(DM组)90例(98眼)及非糖尿病组(非DM组)92例(105眼)。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白内障术后12月、18月、24月及30月PCO的发生率,并进行PCO程度分级,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PCO的发生率,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白内障术后不同随访时间PCO的分级情况。DM组患者90例(98眼)按照白内障术后30月是否发生PCO进行分组,PCO组24例(26眼),非PCO组66例(72眼),应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DM组患者PCO发生的相关因素,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M组患者PCO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术前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术前是否存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与PCO发生的相关性。应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M组与非DM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眼别、眼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M组患者白内障术后12月、18月、24月、30月PCO的发生率分别为10.2%、14.3%、22.4%、26.5%,非DM组患者白内障术后12月、18月、24月、30月PCO的发生率分别为3.9%、4.8%、10.5%、14.3%。随着白内障术后随访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PCO发生率均逐渐升高,并且DM组PCO各时间点的发生率均高于非DM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12M=4.565,P12M=0.033;?218M=5.420,P18M=0.020;?224M=5.338,P24M=0.021;?230M=4.715,P30M=0.030)。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PCO程度均逐渐加重,且DM组患者各时间点PCO程度均重于非DM组患者,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2M=-2.148,P12M=0.032;Z18M=-2.323,P18M=0.020;Z24M=-2.386,P24M=0.017;Z30M=-2.278,P30M=0.023)。应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DM组患者PCO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术前糖尿病病程、存在DR与PCO的发生相关(糖尿病病程:?2=9.237,P=0.002;DR:?2=7.724,P=0.005),术前HbA1c水平与PCO的发生无关(?2=0.678,P=0.409)。以发生PCO为因变量,术前糖尿病病程、HbA1c水平、DR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显示:术前糖尿病病程>10年(OR=3.216,P=0.023)、术前存在DR(OR=2.972,P=0.032)是影响PCO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能够促进PCO的发生发展。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PCO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并且混浊程度较重。糖尿病患者术前糖尿病病程、术前存在DR与PCO的发生相关,术前HbA1c水平与PCO的发生无关。术前糖尿病病程>10年、术前存在DR是糖尿病患者PCO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龚元元[5](2017)在《205例“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术后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分析享受政府“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资助的贫困白内障患者手术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适宜有效、方便可及、费用低廉、可持续的贫困白内障手术效率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采用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术前视力、白内障类型、核硬度、相关全身疾病、眼部其他疾病、视力差(年)、术中并发症、手术方式、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3d视力、费用等信息的白内障临床效果调查表,随机抽取2012年4月至2012年2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受“百万贫困白内障复明工程”资助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贫困组205例205眼、非贫困组226例226眼进行术后效果、成本/效果的比较分析。所收集数据经过复核无误后,采用多重回归模型进行术后视力影响因素分析。手术医师、护理标准无区别,所有信息采集及信息录入由同一位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人员完成。结果:1.贫困组和非贫困组术前术后视力比较:⑴贫困组与非贫困组术前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贫困组术前视力平均值低于非贫困组;⑵贫困组与非贫困组术后3d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两组较术前视力提高程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贫困组较贫困组视力提高更为明显,手术效果好;⑶贫困组与非贫困组术前视力与术后3d视力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手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⑷贫困组术后脱盲率为94.1%,脱残率为76.6%;非贫困组术后脱盲率为98.7%,脱残率为89.4%,达到国家扶贫白内障手术相关标准要求。2.贫困组与非贫困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比较:⑴贫困组术中并发症有后囊膜破裂、玻璃体丢失、晶状体核沉入玻璃体1例及悬韧带断裂1例,非贫困组未见术中并发症发生,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⑵贫困组术后38例有角膜水肿、2例有高眼压表现,非贫困组术后角膜水肿9例、黄斑水肿2例,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贫困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非贫困组。3.贫困组与非贫困组术后视力影响因素分析:⑴贫困组术后3d视力影响因素有视力差(年)、白内障分类、核硬度及眼部其他疾病(P<0.05),而年龄、性别对术后视力无明显影响(P>0.05);⑵非贫困组术后3d视力主要影响因素有白内障分类及眼部其他疾病(P<0.05),年龄、性别及核硬度对术后视力无明显影响;⑶综合组术后3d视力影响因素主要有白内障分类、核硬度及眼部其他疾病(P<0.05),年龄、性别对术后视力无明显影响。4.贫困组与非贫困组多重回归模型对术后视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⑴眼部其他疾病、核硬度是贫困组术后视力的影响因素,回归方程为Y=3.817-0.384X1+0.159 X2;⑵眼部其他疾病是非贫困组术后视力的影响因素,回归方程为Y=2.793+0.15 X。5.贫困组手术成本及成本/效果分析:⑴贫困组患者总费用为(2098.707±353.478)元,非贫困组(5077.190±1753.448)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⑵贫困组治愈的成本/效果为3284.362元,低于非贫困组治愈成本/效果6154.170元;⑶贫困组白内障患者手术脱盲的成本/效果为2220.854元,低于非贫困组白内障患者手术成本/效果5144.063元;⑷贫困组白内障患者手术脱残的成本/效果为2739.826元,低于非贫困白内障患者脱残手术成本/效果5679.183元。结论:1.白内障分类、眼部其他疾病、核硬度是贫困组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2.贫困组手术费用低于非贫困组,且贫困组手术成本/效果较非贫困组低。3.贫困组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明显提高,效果确切。脱盲率为94.1%,脱残率为76.6%,达到国家相关对贫困患者复明手术的相关要求,“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是费用低廉、效果确切的白内障扶贫复明策略之一。

凌宇,梁日雄,唐彦慧,何正端,唐琪[6](2017)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总结合并有糖尿病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治疗中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3月就诊,合并有糖尿病的102例(133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1例(66眼)接受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51例(67眼)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角膜散光度及BCVA均为上升趋势(P<0.05);同时,虽然治疗前及术后1周时,两组角膜散光度、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1、3个月时,观察组角膜散光度及BCV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随访期间内,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年龄与治疗前后角膜散光度差值及治疗前后BCVA差值均呈显着的负向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在不增加治疗并发症的同时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其治疗效果与患者年龄密切相关。

陈占彪[7](2016)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青光眼白内障患者经小梁切除术联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置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5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200例青光眼白内障患者选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术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予以小梁切除术,对照组在小梁切除术上联合常规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则联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光敏度、视野缺损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光敏度、视野缺损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8.0%,对照组为96.0%组间眼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置入术在治疗青光眼并发白内障中操作简便,利于推广。

贾飞[8](2015)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效果。方法 9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共108眼,均给予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术后81眼(75.00%)视力达0.3以上;术后并发症包括房水浑浊、后囊浑浊、角膜水肿、纤维素渗出、色素弥散、虹膜后粘连。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确定,有利于患者视力恢复,术前、术中、术后应给予针对性处理,严格控制血糖,以确保治疗效果。

程道安,陈姚若,黎嘉丽,叶晓玲[9](2014)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治疗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的安全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治疗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98眼)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同时期收治的68例(98眼)非糖尿病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均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以及屈光不正的矫正情况。结果:糖尿病组的98眼中,术后矫正视力0.5以上者有40眼,占40.82%,非糖尿病组98眼中,术后矫正视力0.5以上者45眼,占45.92%,两组患者在术后视力提高程度以及屈光不正的矫正情况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并发症有23眼,占23.47%;非糖尿病组并发症有12例,占12.24%,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并发症均经过对症处理,恢复正常,均未影响视力。结论:对于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患者,在术前经过适当饮食控制以及使用降血糖药物,使血糖控制在稳定范围内,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可行的,能够同时治疗白内障及矫正屈光不正,提高患者视力,同时为对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诊治做好准备。

牛贺平[10](2012)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68例(74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视力恢复<0.1者4眼,0.1~0.3者8眼,0.3~0.5者11眼,0.5~0.8者40眼,>0.8者11眼。本组术中并发瞳孔缩小7眼,晶状体后囊破裂1眼,未出现前房出血。术后并发角膜线状混浊15眼,前房纤维素性渗出6眼,虹膜部分后粘连和色素弥散于晶状体表面各3眼,经治疗在术后1~2周内逐渐消失。结论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具有切口小、愈合快、视力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首选方式。

二、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38例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38例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加减五苓散干预糖尿病并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学对黄斑水肿的认识
        一、黄斑水肿的中医病名
        二、病因病机
        三、中医药对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治疗
    第二节 西医学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的认识
        一、糖尿病性白内障概述
        二、发病机制
        三、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治疗
    第三节 西医学对糖尿病并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认识
        一、糖尿病并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概述
        二、危险因素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四、预防与治疗
    第四节 加减五苓散防治糖尿病并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理论依据
        一、运用加减五苓散防治糖尿病并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必要性
        二、原方解析
        三、临床应用
        四、加减五苓散的药理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病例收集及分组
        二、资料登记
        三、观察指标
        四、治疗方案
        五、资料整理
        六、统计学分析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情况比较
        三、眼压变化情况比较
        四、视力变化情况比较
        五、两组患者黄斑水肿发病率比较
        六、两组安全性比较
第三章 讨论
    第一节 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情况分析
    第二节 术后视力变化情况分析
    第三节 术后眼压变化情况分析
    第四节 术后黄斑水肿发病率情况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2)基于双通道技术研究老年性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人工晶体生物测量在白内障合并黄斑病变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A超和IOL Master对白内障合并黄斑病变患者的眼轴测量的分析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观察指标及收集方法
        2.1 患者的一般情况
        2.2 PCO的诊断及分级
        2.3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及分期
        2.4 其他眼科常规检查
        2.5 生化指标检测
    3 主要设备和材料
    4 术前准备及手术方法
    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PCO发生情况
    2 糖尿病患者PCO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5)205例“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术后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资料分析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术前术后视力比较
    2.3 术中、术后并发症分析
    2.4 术后视力相关因素分析
    2.5 术后视力多因素分析
    2.6 成本/效果分析
3 讨论
    3.1 脱盲率、脱残率与相关研究持平
    3.2 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同类研究
    3.3 术后视力影响因素多样化
    3.4 较低的成本/效果是低成本、高效益的具体体现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6)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角膜变化分析
    2.2 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分析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2.4 观察组年龄与角膜及视力改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白内障合并糖尿病临床研究
    3.2 联合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3.3 问题与展望

(7)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疗效判定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随访1年两组光敏度、视野缺损度比较
    2.2 两组患者眼压疗效比较
3 讨论

(8)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视力恢复情况, 见表1。
    2.2 并发症情况
3 讨论

(9)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治疗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的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
    2.2术后并发症
3 讨论

(10)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术前检查
    1.3 手术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38例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减五苓散干预糖尿病并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D]. 梁嘉慧.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2]基于双通道技术研究老年性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D]. 周朝燕.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3]人工晶体生物测量在白内障合并黄斑病变的临床应用[D]. 秦明敏. 贵州医科大学, 2020(04)
  • [4]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的临床研究[D]. 李何欢. 青岛大学, 2019(02)
  • [5]205例“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术后效果分析[D]. 龚元元. 山西医科大学, 2017(02)
  • [6]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 凌宇,梁日雄,唐彦慧,何正端,唐琪. 中国医学创新, 2017(05)
  • [7]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临床分析[J]. 陈占彪. 中外医学研究, 2016(31)
  • [8]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分析[J]. 贾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09)
  • [9]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治疗糖尿病代谢性白内障合并屈光不正的安全性分析[J]. 程道安,陈姚若,黎嘉丽,叶晓玲. 中国医学创新, 2014(05)
  • [10]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研究[J]. 牛贺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2(19)

标签:;  ;  ;  ;  ;  

38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