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基因和放射敏感性

p53基因和放射敏感性

一、p53基因与放射敏感性(论文文献综述)

陈海霞[1](2020)在《PI3K/AKT/p53通路对肺腺癌细胞低剂量放射超敏感性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低剂量辐射下PI3K/AKT/p53通路对A549和XWLC-05细胞放射超敏感性、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查找Genbank中wt-p53基因的序列,设计相应引物,构建野生型p53(wt-p53)慢病毒载体,将慢病毒载体及空载体转染入XWLC-05和A549细胞中。2、用DNA损伤剂阿霉素培养细胞24小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ing判断p53的表达情况和功能状态。3、用50 μmol/L LY294002选择性抑制剂处理培养XWLC-05和A549细胞24小时,western-bloting检测PI3K/AKT通路抑制情况,以PI3K下游AKT和磷酸化AKT的蛋白表示。4、以不同剂量 x 线(0、0.05、0.1、0.2、0.3、0.4、0.5、1.0Gy)分别照射 LY294002处理组、野生型p53转染组以及LY294002处理+野生型p53转染组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看各组细胞的的存活情况,并拟合出细胞存活曲线,比较两种细胞之间的HRS差异性。5、以部分x线(0、0.2、0.5、1.0Gy)照射LY294002处理组、野生型p53转染组以及LY294002处理+野生型p53转染组细胞,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6、用Western Bloting检测有无PI3K抑制和野生型p53转染时,XWLC-05和A549细胞在不同剂量x线(0、0.2、0.5、1.0Gy)照射下PI3K/AKT/p53通路活化、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1、构建的载体转染XWLC-05和A549细胞:构建的慢病毒载体携带野生型p53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空载体不携带野生型p53基因、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转染后72小时,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分析后XWLC-05细胞的转染效率为92%,A549细胞的转染效率为96%。转染细胞分别命名为A549-pNeo、A549-wtp53、XWLC-05-pNeo、XWLC-05-wtp53。2、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功能检测:wt-p53基因转染两种细胞后,需在细胞内表达才能发挥作用。RT-PCR检测XWLC-05和A549转染细胞中p53、p2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转染后的XWLC-05细胞的p53表达量比母本XWLC-05细胞和转染空载体的XWLC-05细胞都有所升高;转染后A549细胞的p53表达量比母本A549细胞和转染空载体的A549细胞明显升高,转染野生型p53基因的两种细胞的p21表达量明显比母本细胞和对照组高。Western Bloting结果显示:转染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且经DNA损伤剂阿霉素处理后的A549和XWLC-05细胞,p53和p21蛋白表达均上调,表明wt-p53基因在细胞内获得稳定表达,且XWLC-05细胞p53功能异常。3、LY294002选择性抑制PI3K:使用50 μ mol/L LY294002选择性抑制剂处理培养两种细胞24小时后,各组细胞间总AKT蛋白表达量基本不变,以总AKT蛋白作为内参照,加药组XWLC-05细胞的pAKT380,pAKT47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加药组A549细胞的pAKT380,pAKT473蛋白表达也明显下降;且两种细胞对照组与加药组比较发现:XWLC-05细胞灰度值差值均比A549细胞要大,说明同一浓度的抑制剂下XWLC-05细胞没有A549细胞敏感。4、克隆形成显示:XWLC-05对照组细胞和A549对照组细胞在加入特异性选择抑制剂后存活都下降,低剂量下放射敏感性增加。转染了野生型p53的细胞较对照组细胞的存活分数降低,肉眼可见克隆团明显减少,低剂量下放射敏感性增加。转染了野生型p53基因且加LY294002选择性抑制剂的细胞存活分数显着降低,比转染组和加药组的都要低,低剂量下放射敏感性增加。XWLC-05细胞和A549细胞相比存活分数计较低。5、各组细胞凋亡情况显示:6MV-X线照射LY294002处理组、野生型p53转染组以及LY294002处理+野生型p53转染组细胞,24h后用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对A549细胞而言,在各低剂量照射下,加LY294002处理组凋亡率比A549对照组高,野生型p53转染组凋亡率比A549对照组高,LY294002处理+野生型p53转染组细胞的凋亡率比A549细胞对照组高,且是各组中凋亡率最高的。同样的,在各低剂量照射下,XWLC-05细胞加LY294002处理组凋亡率比对照组高,野生型p53转染组凋亡率比对照组高,LY294002处理+野生型p53转染组细胞的凋亡率比对照组高,且是各组中凋亡率最高的。6、PI3K/AKT/p53通路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就两种对照组细胞加ly294004而言,PI3K/AKT通路受到抑制,pAKT的表达降低,pMDM2的表达也是降低的,P53表达升高,p21、caspase3的表达也升高;就对转染了外源性野生型p53的两组细胞而言,p53的表达明显升高,p21、caspase3的表达也显着升高,总MDM2、pMDM2的表达明显升高,pAKT表达降低。[结论]1、XWLC-05和A549细胞转染外源性wt-p53基因后,低剂量放射超敏感性增强,细胞凋亡率增加,且两细胞存在差异。2、PI3K/AKT/p53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调控两细胞的凋亡从而影响低剂量放射超敏感性

龙焕屏[2](2020)在《PKMYT1对肺腺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肺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之一,近几十年来其发生率显着增长。放射疗法是肺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是,肺腺癌对放射治疗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放射抵抗性,是影响放射治疗效果从而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因此,探讨提高肺腺癌放射敏感性方法和手段对肺腺癌的临床放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GEO肺腺癌芯片,从肺腺癌芯片中寻找与肺腺癌不良预后相关基因,然后从中选出可能作为调控肺腺癌放射敏感性靶点的基因进行深入实验。研究方法:1、GEO数据库中选取了三个肺腺癌的基因表达谱(GSE32863,GSE33532和GSE43458)。使用GEO2R在线工具来筛选各基因表达谱中与癌旁正常肺组织相比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的基因,然后使用Venn在线软件筛选三个数据集中共同表达上调的基因。在DAVID在线网站中对这些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 and Genome,KEGG)分析。使用STRING在线网站来获取基因之间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随后使用Cytoscape软件来检查这些基因之间的潜在相关性并且使用MCODE插件来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重要模块来获取核心基因。使用Kaplan Meier-plotter在线网站分析核心基因对肺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通过使用GEPIA在线网站来分析核心基因在肺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情况。2、30对肺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均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手术切除标本获得。通过Western blot和Quantitative PCR(Q-PCR)实验分别检测PKMYT1在肺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使用Kaplan-Meier网站分析PKMYT1的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以及临床特征的关系。体外培养五种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H1299、H1975、H1650和H441。使用Western blot检测这五种细胞系中PKMYT1的表达水平。选取PKMYT1表达最高的H1299和A549细胞系进行后续实验。通过质粒转染降低H1299和A549细胞中PKMYT1的表达水平。使用Western blot和Q-PCR实验来检测细胞中PKMYT1的表达情况,确定质粒沉默效率。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来检测降低PKMYT1表达对肺腺癌A549和H1299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通过检测0和4Gy剂量下降低PKMYT1的表达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来探究PKMYT1影响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潜在机制。结果:1、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14个与肺腺癌不良预后相关的重要基因(PKMYT1,TTK,CHEK1,CDC20,PTTG1,MCM2,CDC25C,MCM4,CCNB1,CDC45,MAD2L1,CCNB2,BUB1和CCNA2)(P<0.05),上述基因可能是肺腺癌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我们在了解这14个基因现有的文献研究后发现PKMYT1可能与肺腺癌放射敏感性关系较大,有可能成为调控放射敏感性的潜在靶点,值得我们进一步验证和研究探讨。2、肺腺癌组织样本的Western blot和Q-PCR实验结果显示PKMYT1在腺癌组织中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P<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PKMYT1的高表达与男性、女性、M0期、吸烟和手术切缘阴性的肺腺癌患者较差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FPS)有显着相关性(P<0.05)。根据Western blot的结果,我们选取PKMYT1表达最高的H1299和A549进行PKMYT1沉默质粒的转染。Western blot和Q-PCR结果显示转染沉默质粒的细胞PKMYT1的表达有明显的降低(P<0.05,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降低PKMYT1表达的肿瘤细胞对射线敏感性提高(P<0.05)。细胞周期实验结果显示降低PKMYT1的表达后,A549和H1299细胞周期中G2-M期细胞的百分比较对照组减少(P<0.05),并且受照射后的G2-M期细胞比例也发生了明显的减少,消除了射线引起的G2-M阻滞(P<0.05)。结论:本研究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与肺腺癌不良预后有关的14个重要基因((PKMYT1,TTK,CHEK1,CDC20,PTTG1,MCM2,CDC25C,MCM4,CCNB1,CDC45,MAD2L1,CCNB2,BUB1和CCNA2)。这14个基因可能是肺腺癌可行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本研究首次证实了降低PKMYT1的表达能够提高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并且其潜在机制可能是消除辐射诱导的G2-M阻滞。

孙程[3](2020)在《miR-141靶向NFIA通过介导AKT/ERK通路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目前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世界恶性肿瘤中排名首位,是肿瘤相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占全球肿瘤相关性死亡26%。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作为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全部肺癌病例的80%以上,大约一半以上的NSCLC在被确诊时已为局部进展或远处转移的晚期肺癌,从而失去手术机会。因此,放射治疗在NSCLC的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但是,尽管目前放射技术在不断进步提高,放疗的疗效却仍不尽如人意,肿瘤的内源性或获得性放射抵抗是导致放疗失败的重要因素。肿瘤细胞放射抵抗的发生涉及很多分子机制,例如信号通路的异常调节(如PI3K/AKT、NF-κB等)、DNA损伤修复的增强、EMT、miRNA或lncRNA的表达异常、肿瘤微环境的改变(如乏氧)等都参与肿瘤的放射抵抗。近些年来大量的研究证明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参与调控肿瘤的放射抵抗,包括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和放射介导的肿瘤死亡等。迄今为止,NSCLC内源性及获得性放射抵抗的确切分子机制仍未被完全阐明。因此,探索NSCLC发生放射抵抗的分子机制从而寻找放射增敏靶点,对提高NSCLC放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存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mi R-141是miR-200家族成员之一,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其在人肺癌组织中过表达,是肿瘤不良预后的风险因素之一。同时miR-141被发现与肺癌对治疗的反应有关,其高表达能促进NSCLC顺铂耐药。NFIA为转录因子NFI家族成员之一,其可通过对靶基因的转录调控来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其功能失调可参与肿瘤的发生与进展。在NSCLC中,NFIA的下调能促进肿瘤增殖和迁移,而且NFIA的表达缺失可引起口咽鳞癌放化疗抵抗,还有研究发现NFIA能介导乳腺癌的内分泌耐药。因此本研究在高通量测序结果的基础上,为评估miR-141及NFIA是否影响NSCLC放射敏感性及其作用机制做了以下研究。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本研究首先利用CCK-8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四种不同病理亚型的NSCLC细胞系(腺癌细胞系A549、H1975,鳞癌细胞系H226,大细胞癌细胞系H460)放射生物特性,评估不同NSCLC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然后利用X射线剂量梯度递增法照射H226、H460、A549细胞系,构建NSCLC放射抵抗细胞系,并进一步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对放射抵抗细胞系进行鉴定,利用CCK-8实验、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检测及细胞凋亡检测初步探索放射抵抗细胞系放射抵抗机制;进一步基于转录组学技术测序筛选NSCLC放射抵抗细胞系和亲本细胞系差异表达的lncRNA、miRNA及mRNA,并对差异表达的mRNA及miRNA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在两组放射抵抗细胞系中均差异表达且与肿瘤相关的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验证测序结果的准确率。第二部分:通过分析测序结果及查阅文献,发现放射抵抗细胞系中表达上调的miR-141和表达下调的NFIA可能参与放射抵抗。首先利用qRT-PCR检测不同的NSCLC细胞接受X射线照射后miR-141表达的变化;然后利用慢病毒转染A549和H226细胞构建miR-141低表达稳转细胞系,采用CCK-8实验检测抑制miR-141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及凋亡实验检测抑制miR-141联合电离辐射对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抑制miR-141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及P53表达变化,检测抑制miR-141对AKT、ER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放射抵抗细胞系与亲本细胞系中NFIA的表达差异及AKT、ERK磷酸化水平差异,检测抑制miR-141对NFIA表达的影响;应用质粒转染NFIA低表达的H226R、H460R细胞使NFIA过表达,转染NFIA高表达的H226、H460细胞敲除NFIA,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验证转染效率;克隆形成实验及细胞凋亡实验检测过表达或敲除NFIA对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免疫荧光实验检测NFIA过表达的细胞接受照射后γH2AX焦点数目以评估NFIA对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过表达或敲除NFIA后对AKT、ER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第一部分:1、不同病理亚型的NSCLC细胞具有不同放射生物学特性,放射敏感性由高至低依次为:H226、H460、H1975、A549;2、成功筛选出NSCLC放射抵抗细胞系H226R及H460R,对比亲本细胞系,放射抵抗细胞系接受X射线照射后的克隆形成能力更强、生存分数更高,表明具有放射抵抗性;进一步实验证明H226R和H460R细胞通过抑制细胞死亡、改变细胞周期再分布及减少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来增加其放射抵抗性;3、高通量测序分析差异表达的lncRNA、mRNA以及miRNA,H226R组细胞中共得到47个lncRNA(23个上调和24个下调)、503个mRNA(193个上调和310个下调)和208个miRNA(120个上调和88个下调)差异表达,H460R组细胞中共得到122个lncRNA(46个上调和76个下调)、838个mRNA(508个上调和330个下调)和203个miRNA(95个上调和107个下调)差异表达;4、GO富集分析显示这些转录本主要是在外界刺激的反应、生物调节和粘连、分子功能调节、转录因子活性、细胞的信号传导、细胞增殖、分化及黏连、细胞死亡及细胞运动等过程中富集;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两组细胞中差异表达的mRNA主要富集在焦点粘附、PI3K/AKT、ECM受体等信号通路,两组细胞差异表达的miRNA预测靶基因主要在Ras、mTOR、MAPK、TNF、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相关信号通路和凋亡的信号通路中显着富集;5、qRT-PCR检测NEAT1、DDX10、PHLDB2、NFIA、miR-146a、miR-205、miR-141、miR-200a、miR-200b及mi R-200c在放射抵抗细胞系及亲本细胞系中的差异表达,与测序结果一致。第二部分:1、不同NSCLC细胞接受电离辐射后miR-141表达均出现上调,且A549、H226及H1975细胞在照射后24 h出现mi R-141表达高峰,48 h表达回落,H460细胞中miR-141表达随照射后时间推移逐渐升高;2、构建miR-141稳定低表达的A549和H226细胞系,发现抑制miR-141表达降低肿瘤增殖活性;抑制miR-141联合电离辐射能通过降低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照射后细胞的迁移能力及促进电离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来增加肿瘤的放射敏感性,且miR-141表达抑制后NSCLC细胞中AKT及ERK活性降低;3、通过TargetScan及DIANA生物信息学数据库预测NFIA为miR-141的靶基因之一,在A549和H226细胞中抑制miR-141后NFIA表达上调;放射抵抗细胞系中NFIA表达显着下调并伴随AKT、ERK活性增强;4、分别对放射抵抗细胞H226R、H460R和亲本细胞H226、H460进行过表达或敲除NFIA,克隆形成实验证实在H226R和H460R细胞中过表达NFIA使放射抵抗细胞恢复放射敏感性,反之,在H226和H460细胞中敲除NFIA使放射敏感性降低,且放射敏感性的改变与辐射诱导的凋亡水平变化及DNA损伤修复能力的改变有关;过表达NFIA使AKT及ERK磷酸化水平降低,敲除NFIA使AKT及ERK磷酸化水平升高。结论:1、利用剂量梯度递增法成功构建NSCLC放射抵抗细胞系H226R和H460R,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筛选出了亲本细胞株和放射抵抗细胞株差异表达的lncRNA、mRNA以及miRNA,进一步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差异表达的基因通过调控相关信号传导通路参与NSCLC放射抵抗过程;2、抑制miR-141表达能增强NSCLC放射敏感性;3、miR-141通过靶向NFIA介导AKT、ERK通路调节NSCLC放射敏感性。

吕银[4](2019)在《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射治疗敏感性调控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HPV16 E6调控EGFR信号通路对宫颈鳞癌细胞放射治疗敏感性影响的研究研究背景: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威胁女性健康的妇科肿瘤,也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估计,2018年新增57万例患者,占女性癌症总数的6.6%(世卫组织报告,2018年),新诊断病例中90%以上病理类型为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约25%已为局部进展期。局部进展期宫颈癌(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LACC)患者大多是采用以放疗为主含铂类方案化疗的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治疗,比单独放疗提高16%的5年生存率,但仍有约50%患者在初始治疗的2年内发生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特别是III期5年生存率大约30%左右,而IV期5年生存率下降到15%以下,因此明确放疗敏感性因素并进行适当干预以提高放疗疗效,并延长生存期对LACC的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意义。90%以上的宫颈癌患者有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其中HPV16与鳞癌相关。HPV16 E6和E7基因为癌基因,能促进肿瘤发生和进展。宫颈癌组织中有70-90%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阳性,EGFR与较差的治疗疗效及预后相关。1995年,Peto等首次报道了EGFR信号通路与HPV16癌基因表达之间的相互作用[1]。HPV16 E6是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诱导信号的靶点,其活性在宫颈癌细胞中被EGF扩增,确立了HPV16 E6的表达与EGFR水平相关性的基础[2]。另有研究表明,不仅E6蛋白激活EGFR信号传导通路,而且EGFR的表达水平也影响E6蛋白表达水平,最终影响宫颈癌细胞株的生长速度[3,4]。因此抗EGFR治疗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治疗宫颈癌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中。HPV16感染的宫颈鳞癌对放疗敏感,其机理还不十分清楚。有研究指出HPV相关的头颈部鳞癌放疗敏感高,有不依赖p53调控凋亡的另一条途径,可能与E6蛋白调控EGFR下游信号通路的AKT有关。因此假设HPV16感染宫颈鳞癌对放疗敏感与下游信号通路的AKT磷酸化或功能失活相关,通过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动物实验来验证假设。研究目的:通过HPV E6基因转染C33A宫颈鳞癌细胞的增殖实验,确立E6是癌基因;探讨HPV16 E6过表达的C33A细胞较对照组放疗敏感,明确E6过表达组细胞放疗凋亡不依赖于p53调控凋亡的途径;通过敲低E6过表达组的E6基因,进一步说明E6基因对放疗敏感性的影响;运用放疗(Radiotherapy,RT)、EGFR抑制剂尼妥珠单抗+放疗(Radiotherapy+Nimotuzumab,RT+Ni)分别处理E6过表达及敲低组C33A细胞,明确HPV6 E6、EGFR与放疗的相关性,并同时检测EGFR下游信号通路的调控因子,探索可能的调控机制;最后构建HPV16 E6过表达和对照细胞的宫颈鳞癌裸鼠皮下荷瘤模型,以RT、RT+Ni作为处理因素,进一步探索HPV16 E6调控EGFR下游信号通路的调控因子AKT对宫颈鳞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研究方法:1、CCK-8分别检测对照细胞及RT、RT+Ni处理的HPV16 E6过表达和HPV16 E6敲低C33A细胞增殖的变化;2、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对照及RT、RT+Ni对HPV16 E6过表达和HPV16 E6敲低C33A细胞凋亡率和周期分布的影响;3、q 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对照及RT、RT+Ni的HPV16 E6过表达和HPV16 E6敲低C33A细胞的EGFR、AKT、ERK1/2、P53、自杀相关因子(Factor associated suicide,Fas)以及Caspase-3表达量的变化;4、建立宫颈鳞癌裸鼠皮下荷瘤模型,根据成瘤速度和肿瘤体积进一步观察对照及RT、RT+Ni对HPV16 E6过表达及对照细胞的影响,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CCK-8实验结果显示:HPV16 E6过表达C33A细胞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在48h开始出现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组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并在72h开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Ni组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并在48h开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RT+Ni组OD值明显低于RT组细胞并于72h开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 E6敲低C33A细胞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并自48h开始出现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组O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并在48h开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Ni组中O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并在48h开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RT+Ni组OD值明显低于RT组细胞并于48h开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33A细胞OD值与同组E6敲低细胞无统计学差异(P>0.05)。2、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显示:从细胞凋亡看,HPV16 E6过表达C33A细胞RT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T+Ni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RT+Ni组凋亡率明显高于RT组细胞,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HPV16 E6敲低C33A细胞RT组凋亡率低于对照组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Ni组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RT+Ni组凋亡率高于RT组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33A细胞的凋亡率和同组的E6敲低细胞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细胞周期看,HPV16 E6过表达C33A细胞RT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T+Ni组G0/G1期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RT组G2/M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Ni组G2/M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 E6敲低C33A细胞RT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Ni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RT组G2/M期细胞比例与对照细胞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RT+Ni组中G2/M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细胞,也高于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3A细胞的G0/G1期细胞比例与同组的敲低组细胞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PV E6过表达细胞EGFR、AKT、ERK1/2表达水平较对照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组AKT表达水平较对照组细胞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T+Ni组EGFR、AKT、ERK1/2表达水平较对照细胞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RT组相比进一步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 E6敲低细胞EGFR、AKT、ERK1/2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3A细胞与HPV16 E6敲低细胞EGFR、AKT、ERK1/2表达水平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发现,在HPV16 E6过表达细胞中,RT组Fas和Caspase 3表达水平较对照组细胞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Ni组Fas和Caspase 3表达水平较对照组细胞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RT+Ni组Fas和Caspase 3表达水平较RT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PV16 E6敲低细胞中,RT组Fas和Caspase 3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Ni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T+Ni组Fas和Caspase 3较RT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3A细胞与各组E6敲低细胞的Fas和Caspase 3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4、建立宫颈鳞癌裸鼠皮下荷瘤模型:发现随着肿瘤细胞种植时间的延长,肿瘤组织逐渐增大。HPV16 E6过表达肿瘤体积从第4天开始明显大于对照组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组从第7天开始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Ni组从第7天开始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T+Ni组从第7天开始肿瘤体积明显低于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裸鼠荷瘤模型中肿瘤的Caspase 3和Cleaved-caspase 3与凋亡关系。镜下观察,Caspase 3和Cleaved-caspase 3主要表达于胞浆。RT组HPV E6过表达肿瘤中caspase 3和Cleaved-caspase 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Ni组肿瘤中caspase 3和Cleaved-caspase 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T+Ni组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 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HPV16 E6蛋白表达水平与EGFR、AKT、ERK1/2表达水平正相关。2、HPV16 E6过表达的C33A细胞对放疗敏感,其对放疗诱导的凋亡机制是不依赖p53途径,可能与E6蛋白调节EGFR信号传导通路有关。3、EGFR抑制剂尼妥珠单抗加入,结合放疗,充分证实HPV16 E6阳性宫颈鳞癌放疗敏感的调控机制与EGFR下游信号通路的AKT相关,E6蛋白影响AKT磷酸化或功能失活,从而抑制EGFR-PI3K-AKT信号通路,增加放疗疗效。第二部分乙醛脱氢酶1在宫颈鳞癌组织表达与同步放化疗疗效相关性研究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LDH1)是一种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标记物,其表达水平可以预测多种肿瘤的预后。本项研究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在放化疗前及放化疗中分别检测了宫颈鳞癌组织中的ALDH1表达水平,预测放化疗疗效和生存期。74例宫颈鳞癌患者放化疗前和放化疗中均取宫颈肿瘤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ALDH-1表达。治疗前ALDH-1阳性39.19%(29/74);在体外照射14次,后装腔内放疗2次后再次取宫颈肿瘤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ALDH-1表达48.72%(19/39),这表明放化疗未能减少或消除在宫颈肿瘤中的ALDH1阳性的肿瘤细胞。另外患者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与ALDH1表达无相关(11.78±1.95 vs.12.50±1.91)个月(ALDH1阳性vs.ALDH1阴性)。这项研究表明,通过放化疗难以减少宫颈鳞癌中ALDH1阳性的肿瘤细胞,ALDH1表达水平也不足以预测患者的生存。因此,在宫颈鳞癌中ALDH1表达的临床价值可能需要重新审视。

陈明秋[5](2018)在《LncRNA-FAM201A通过miRNA101调控ATM/mTOR表达调节食管鳞癌放射敏感性》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筛选、鉴定调控食管鳞状细胞癌放射治疗敏感性的长链非编码RNAs,探讨其发挥调控功能的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方法(1)根据“国家863肿瘤分子分型与个体化诊治”项目组、“肿瘤基因组”研究重大项目组、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制定的生物标本采集技术规范及数据库建立指南,在放射治疗前收集食管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2)所有入组病人均采取调强放射治疗,放疗结束后根据RECIST标准评估肿瘤放疗的近期疗效。根据近期疗效,分为肿瘤放射敏感组(CR+PR)和肿瘤放射抗拒组(SD+PD)。使用SPSS软件分析存活数据(总生存时间、无复发生存时间、无远处转移生存时间),Kaplan-Meier方法建立生存曲线,以对数秩检验进行差异比较,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按性别、年龄、ECOG评分、转移部位和治疗模型的多变量分析。P<0.05,为统计学差异有意义。(3)选取放射敏感和放射抗拒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各3例,应用Agilent人类lncRNA芯片检测两组食管肿瘤组织标本中差异表达的lncRNAs,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甄选与放射敏感性潜在相关的lncRNAs(候选lncRNA)。(4)应用PCR技术检测入组患者肿瘤组织标本候选lncRNAs的表达水平,结合患者的随访资料,分析候选lncRNAs与放疗近期疗效(short-term response)、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无局部复发生存时间(locoregional failure-free survival,LFFS)和无远处转移生存时间(distant failure-free survival,DFFS)的关系。根据候选lncRNAs表达量与近期疗效关系,构建ROC曲线,选择AUC最大的lncRNAs作为潜在的与ESCC放射敏感性相关的lncRNAs。结合患者的生存时间,最终确定放射敏感性潜在相关性最强的候选lncRNA。(5)根据上述确定的敏感性潜在相关的lncRNA基因序列,设计针对该候选lncRNA基因的siRNA和RNAmimic,构建mmic-/si-候选lncRNA质粒。选择食管鳞癌放疗敏感细胞系Eca109,X线辐射仪照射30Gy/3F,构建食管癌抗拒细胞系Eca109R。过表达/siRNA-候选lncRNA质粒瞬时转染Eca109/R细胞;PCR检测转染结果、MTT检测转染细胞增殖率,确定瞬时转染成功、细胞存活良好。(6)Mimic-/si-候选lncRNA转染Eca109和Eca109R细胞系,X线辐射仪照射0、2、4、6、8、1OGy,各剂量点PCR检测候选lncRNA的表达、MTT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V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评价mimic-/siRNA-候选lncRNA对Eca109/Eca109R细胞电离辐射敏感性的影响。(7)采用PiTAR、MIRDB和BLAST数据库共交集预测候选lncRNA的下游潜在靶基因,Luciferase reporter检测野生型和突变体候选lncRNA与下游潜在靶基因的关系,鉴定下游目标靶基因,并进行PCR验证。(8)结合文献预测候选lncRNA的下游潜在靶基因的潜在作用靶点,通过过表达/干扰候选lncRNA,PCR检测下游靶基因的变化,鉴定出下游靶基因的作用靶点,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验证下游作用靶点基因蛋白表达变化。(9)构建过表达/siRNA-候选lncRNA慢病毒质粒,稳定转染Eca109/R细胞,PCR检测转染结果、MTT细胞存活检测,确定转染成功、细胞存活良好。建立移植裸鼠成瘤模型。测量肿瘤体积,记录成瘤曲线。成瘤后3天X射线10Gy/F肿瘤照射,记录肿瘤生长(体积、重量),制作肿瘤放射敏感性生长曲线,分析过表达/干扰候选lncRNA对裸鼠成瘤敏感性的影响。结果(1)2015年7月-2017年3月,就诊我院、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食管鳞患者共9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41例,放疗结束CR 4例(9.7%),PR 19例(46.3%),SD 9例(22%),PD 9例(22%)。放疗敏感和放射抗拒病人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ECOG评分、肿瘤位置、临床分期等无明显得差别。末次随访日期2017年12月,存活26例,死亡15例,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1y-OS、LFFS、DFFS分别为74.9%、84.8%和78.1%。放疗敏感与放射抗拒患者的1y-OS分别为 68.4%vs.49.3%(p=0.021);1y-LFFS 分别为 75.4%vs.75.4%(p=0.181);1y-DFFS 分别为 80.5,%vs.67.1%(p=0.919)。(2)Agilent人类lncRNA表达微阵列芯片检测6例(放射敏感、抗拒各3例)肿瘤新鲜肿瘤组织标本差异表达lncRNAs共113条,上调(fold change>2,p<0.05)和下调(fold change<0.5,p<0.05)的 lncRNAs 分别有 71、42 条。应用 Starbase 在线预测软件,选取其中差异前五位的、与放射敏感性潜在相关的lncRNAs-CASC2、FAM201A、DLEU2、DLX6-AS1、MCF2L-AS1 作为下一步研究对象。(3)收集另外35例患者食管肿瘤组织标本(20例敏感,15例抗拒),qRT-PCR检测两组肿瘤组织标本中 lncRNAs-CASC2、FAM201A、DLEU2、DLX6-AS1、MCF2L-AS1的表达量,发现CASC2、FAM201A、DLX6-AS1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LEU2、MCF2L-AS1表达差异不明显。结合ROC曲线,CASC2、FAM201A预测放射敏感性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明显优于DLX6-AS1。结合患者的随访资料,发现CASC2与放射敏感性成负相关,但与患者的生存没有相关性;FAM201A与放射敏感性成负相关,还与患者生存成负相关,从而认为FAM201A(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201 member A)与放射敏感性潜在相关性最强的lncRNA。FAM201A过表达放疗敏感性差,患者生存时间短(1y-OS为9.7%,p=0.002)。(4)过表达/siRNA-FAM201A转染Eca109细胞,PCR检测两组细胞FAM201A表达,与Ctrl细胞比较,过表达-RNAFAM201A明显高表达(1:3.291,p<0.001);si-RNAFAM201A 明显低表达(1:0.312,p<0.001),说明过表达/si-RNAFAM201A转染Eca109细胞成功。(5)相对于对照细胞,随着X射线剂量增加,过表达/si-RNAFAM201AEca109/R细胞存活率均下降。但在Eca109细胞中,当细胞DT 6Gy时,过表达FAM201A促进Eca109细胞存活的功能就表现出明显的差异(0.834 vs.0.913,p=0.024);而siRNA-FAM201A促进Eca109细胞死亡功能,在DT1OGy时才表现出差异(0.603 vs.0.364,p=0.001),说明对Eca109细胞,FAM201A更易于促进细胞对射线耐受。而在Eca109R细胞中,相对于对照细胞,DT 8Gy时,siRNA-FAM201A就可以明显促进Eca109R细胞死亡(0.913 vs.0.641,p=0.02),但过表达FAM201A并不能明显促进细胞存活,说明放疗抗拒细胞中FAM201A表达量已经很高,转染过表达FAM201A并不会继续增加Eca109R细胞对射线的耐受,但干扰FAM201A的表达可以显着的提高Eca109和Eca109R细胞电离辐射敏感性。Annexin-V流式细胞法细胞凋亡检测,支持上述结论。(6)采用PiTAR、MIRDB和BLAST数据库共交集预测miR1O1、miR590是FAM201A的下游潜在靶基因。相对于Eca109细胞,Luciferase reporter检测miR1O1与野生型和突变体FAM201A的荧光值分别为1:0.59(p<0.01),0.98:0.9(p=0.167);miR590野生型和突变体FAM201A的荧光值分别为1、0.91(p=0.30),1.02:1.0(p=0.950);说明FAM201A与miR1O1存在关系,但与miR590没有相关性。(7)结合文献认为ATM和mTOR蛋白是miR1O1的下游作用靶点,在Eca109/R细胞中,相对于对照细胞,FAM201A过表达的细胞中ATM和mTOR表达增高,miRNA101表达降低;而siRNA-FAM201 A细胞中ATM和mTOR表达下调,miRNA101表达增加。相对于未照射的细胞,X射线照射后,照射后细胞ATM和mTOR表达均增高。WB实验结果证实了 PCR的结果。说明FAM201A与miR101、ATM、mTOR表达密切相关。(8)确定过表达/siRNA-FAM201A慢病毒质粒转染Eca109细胞成功(PCR检测值 Ctr1,sh-NC,sh-FAM201A 分为 1、1.01、0.33,p<0.001),移植裸鼠成瘤。X线照射后,与NC、Ctrl相比,转染sh-FAM201A的Eca109细胞肿瘤体积、肿瘤增殖明显变慢,说明干扰FAM201A可以提高放疗敏感性,从而在动物水平证实FAM201A调控放射敏感性功能。结论FAM201A是一新的与食管鳞癌放射敏感密切相关的lncRNA。过表达FAM201A导致放射抵抗,患者生存时间短、预后差。干扰FAM201A表达可以提高食管癌细胞的电离辐射敏感性。FAM201A可能是通过下游靶点miRNA101介导的靶蛋白ATM、mTOR发挥放射敏感性调控功能。但FAM201A过表达的上游机制及调控食管癌敏感性的确切下游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李平,陈敏斌[6](2017)在《p53基因在宫颈癌发病中的意义及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文中指出放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放疗抵抗导致局部未控仍常见,因此预测放射敏感性对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是非常有益的。影响放射敏感性的因素有很多,p53状态是重要因素之一,p53基因上下游信号分子的调控亦能影响宫颈癌放射敏感性。本文分析了p53基因在不同宫颈癌中的差异,并探讨p53调控放射敏感性的可能方式。

李轩,乔田奎[7](2014)在《肿瘤放射敏感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放射治疗是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肿瘤细胞遗传特性改变、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时相以及肿瘤组织内乏氧,使得肿瘤组织内存在对放射治疗不敏感的细胞群,往往导致单纯放射治疗的失败。因此,改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敏感性是肿瘤研究的热点。随着肿瘤相关基因的深入研究,对肿瘤放射敏感性的机制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本文将近年来与肿瘤放射敏感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尹丽,朱广迎[8](2012)在《肿瘤放射敏感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目的:总结肿瘤放射敏感性影响因素与调节机制及其目前研究进展。方法:应用NCBI的PubMed和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放射敏感性、肿瘤和放疗"等为关键词,检索1999-01-2011-11相关文献1 209篇,纳入标准:1)放射敏感性相关因素;2)放射敏感性调节机制的研究;3)影响放射敏感性的药物、方法与增敏治疗。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40篇。结果:肿瘤放射敏感性主要与肿瘤细胞固有的内在敏感性及肿瘤细胞微环境相关,目前已知与放射敏感性差异相关的因素包括细胞乏氧、细胞周期、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凋亡等。与辐射生物效应过程相关的各种基因变异、基因多态性及表观修饰,都可造成放射敏感性的差异。结论:研究肿瘤放射敏感性,对临床预测放疗疗效及肿瘤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

陶振超,邱俊,钱立庭,王明明,吴爱东,闫冰[9](2012)在《rAd-p53对人肝癌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重组p53腺病毒(rAd-p53)对不同p53基因型的肝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差异。方法用rAd-p53、Ad-EGFP(构建方式及载体的结构与rAd-p53完全相同,仅目的基因不同的腺病毒),分别感染人肝癌细胞HepG2(p53野生型)和人肝癌细胞PLC/PRF/5(p53突变型),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克隆形成率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15MOIrAd-p53感染48 h后,2种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30±1.78)%、(11.51±1.53)%,并且随着病毒滴度或感染时间的增加,生长抑制效应亦逐渐增强(P<0.01);HepG2和PLC/PRF/5细胞放射增敏比(SER值)分别为1.24和1.5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2.19±1.04)%、(30.36±2.74)%;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和Ad-EGFP组(P<0.01)。结论 rAd-p53能显着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和提高细胞放射敏感性,并且对PLC/PRF/5细胞(p53突变型)作用强于HepG2(p53野生型)。

王承红[10](2010)在《云南宣威肺腺癌XWLC-05细胞P53状态与放射敏感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为探讨野生型p53基因对云南宣威肺腺癌XWLC-05细胞株是否具有放射增敏作用,本研究建立了p53功能正常的XWLC-05细胞株模型,不同剂量照射,观察有无野生型p53基因状态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及其细胞凋亡和周期分布。【研究方法】1.携带野生型p53基因的质粒(PC53-SN3)和空载体质粒(PCMV-Neo-Bam)的电转化、扩增与酶切鉴定分析。2.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将PC53-SN3质粒和空载体质粒PCMV-Neo-Bam转染至XWLC-05细胞中。3.DNA损伤剂阿霉素200ng/ml处理细胞,Western blotting分析阿霉素处理前后p53、p21蛋白表达变化,判断细胞p53基因功能状态。4.集落形成实验测定细胞剂量存活分数,采用线性二次函数模型(L-Q模型)和单击多靶模型拟合细胞辐射剂量存活曲线,分别求出放射生物学参数。5.在集落克隆形成实验的同时,各组细胞在2Gy照射48h后,同时设0Gy母本细胞XWLC-05作为周期分析的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时相变化。【研究结果】1. PC53-SN3质粒携带野生型p53基因,PC53-SN3质粒和空载体质粒PCMV-Neo-Bam满足实验要求。2.以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将野生型p53质粒(PC53-SN3)和空载体质粒(PCMV-Neo-Bam)成功地转染到XWLC-05中,野生型p53质粒转染效率为4~6/2×105个细胞,空载体质粒转染效率10~15个/2×105个细胞。转染细胞分别命名为XWLC-05-wtp53、XWLC-05-pNeo.3. 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转染野生型p53基因后的细胞经阿霉素处理后,p53、p21蛋白表达均上调,细胞获得正常功能的p53基因,XWLC-05细胞p53功能异常。4.集落克隆形成实验测定细胞剂量存活曲线,采用线性二次函数模型(LQ模型)和单击多靶模型拟合细胞辐射剂量存活曲线。XWLC-05、XWLC-05-pNeo、XWLC-05-wpt53在单击多靶模型中D0值分别是2.397、2.295、1.863,Dq值1.035、1.013、0.502, SF2值0.584、0.569、0.422,XWLC-05-pNeo、XWLC-05-wpt53的SER值分别是1.044、1.287。XWLC-05、XWLC-05-pNeo、XWLC-05-wpt53在线性二次函数中a值分别是0.190、0.192、0.330;p值0.032、0.036、0.041;α/β分别是5.938、5.333、8.049;SF2值0.602、0.589、0.439。与母本XWLC-05细胞、转染空载体XWLC-05-pNeo的细胞比较,转染野生型p53基因后,XWLC-05-wpt53 D0、Dq、SF2均减小,α值增大,并且空载体质粒对放射敏感性基本没有影响。5.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48h后不同照射剂量下,XWLC-05-wpt53与XWLC-05-pNeo均在照射2Gy时凋亡率达到最高,分别是13.8%,10.5%,辐射剂量增加,细胞凋亡反而减小,与转染空载体的XWLC-05细胞相比,转染野生型P53基因的细胞XWLC-05-wpt53凋亡率高;母本XWLC-05细胞与转染空载体的XWLC-05-pNeo引起G2期阻滞,获得正常p53功能的XWLC-05-wpt53出现G1期阻滞,凋亡增加。【结论】1.宣威肺腺癌XWLC-05细胞p53功能异常,转染野生型p53基因后,XWLC-05细胞获得正常P53功能。2.转染野生型p53基因可以提高p53功能异常的宣威肺腺癌XWLC-05细胞的放射增敏性3.不同剂量照射48h后,三组细胞均在2Gy时凋亡率最高,母本XWLC-05与XWLC-05-pNeo出现G2期阻滞,凋亡减少,放射敏感性下降,而XWLC-05-wpt53出现G1期阻滞,凋亡增加,放射敏感性升高。

二、p53基因与放射敏感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53基因与放射敏感性(论文提纲范文)

(1)PI3K/AKT/p53通路对肺腺癌细胞低剂量放射超敏感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低剂量放射超敏感性与旁观者效应的联系及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PKMYT1对肺腺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与肺腺癌预后不良有关的重要基因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GEO芯片信息
        2.2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2.3 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
        2.4 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的构建和重要模块的分析
        2.5 核心基因的生存分析
        2.6 核心基因在肺腺癌和正常肺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分析
    3 结果
        3.1 肺腺癌中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3.2 差异基因的GO和 KEGG分析
        3.3 PPI网络的构建和重要模块的分析
        3.4 核心基因的生存分析
        3.5 核心基因在肺腺癌和正常肺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分析
        3.6 选定基因的KEGG途径富集情况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PKMYT1对A549和H1299 肺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肺腺癌组织
        2.2 细胞系
        2.3 主要试剂
        2.3.1 细胞培养
        2.3.2 质粒的提取
        2.3.3 细胞转染
        2.3.4 Quantitative PCR(Q-PCR)实验
        2.3.5 Western blot实验
        2.3.6 克隆形成实验
        2.3.7 细胞周期实验
        2.4 主要仪器
        2.5 实验方法
        2.5.1 细胞培养
        2.5.2 小柱抽提质粒
        2.5.3 细胞转染
        2.5.4 蛋白提取
        2.5.5 Western blot实验
        2.5.6 RNA提取
        2.5.7 Q-PCR实验
        2.5.8 克隆形成实验
        2.5.9 流式细胞周期检测
        2.5.10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PKMYT1在肺腺癌与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预后分析
        3.2 构建沉默PKMYT1 基因的A549和H1299 细胞株
        3.3 改变PKMYT1 表达水平对A549和H1299 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3.4 改变PKMYT1 表达水平对A549和H1299 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3)miR-141靶向NFIA通过介导AKT/ERK通路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基于转录组学技术筛选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抵抗细胞系与亲本细胞系的差异表达lnc RNA、mi RNA及 m RNA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培养、复苏、传代、冻存
        2.2.2 剂量梯度递增法构建NSCLC放射抵抗细胞系
        2.2.3 克隆形成实验
        2.2.4 CCK-8试验
        2.2.5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2.2.6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2.2.7 RNA高通量测序
        2.2.8 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
        2.2.9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不同NSCLC细胞株放射敏感性测定
        3.1.1 CCK-8 法检测不同NSCLC细胞株在不同照射剂量下增殖活性的改变
        3.1.2 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NSCLC细胞株放射敏感性
        3.2 NSCLC放射抵抗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
        3.3 CCK-8法检测放射抵抗细胞照射后增殖活性的变化
        3.4 流式细胞仪检测放射抵抗细胞系照射后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
        3.5 流式细胞仪检测放射抵抗细胞系照射后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
        3.6 NSCLC放射抵抗细胞和亲本细胞差异表达的lnc RNA、mi RNA及 m RNA筛选及鉴定
        3.6.1 差异表达的lnc RNA及 m RNA的筛选
        3.6.2 差异表达的miRNA的筛选
        3.7 NSCLC放射抵抗细胞和亲本细胞差异表达的mi RNA及 m R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8 NSCLC放射抵抗细胞和亲本细胞差异表达的lnc RNA、mi RNA及 m RNA的验证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mi RNA-141靶向NFIA通过介导AKT/ERK通路调控NSCLC放射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的培养
        2.2.2 细胞的照射
        2.2.3 克隆形成实验
        2.2.4 CCK-8试验
        2.2.5 划痕试验检测
        2.2.6 Western Blotting试验
        2.2.7 慢病毒转染
        2.2.8 质粒提取及转染
        2.2.9 细胞的免疫荧光实验
        2.2.10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NSCLC细胞接受电离辐射后mi R-141 的表达增加
        3.2 抑制mi R-141 降低NSCLC细胞增殖活性
        3.3 抑制mi R-141 增加NSCLC细胞放射敏感性
        3.3.1 CCK-8 检测抑制mi R-141 联合照射对NSCLC增殖活性的影响
        3.3.2 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抑制mi R-141对NSCLC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3.3.3 细胞划痕实验检测抑制mi R-141 联合照射对NSCLC迁移能力的影响
        3.3.4 流式细胞仪检测抑制mi R-141 联合照射对NSCLC凋亡的影响
        3.4 抑制mi R-141 降低AKT及 ERK的磷酸化水平
        3.5 抑制mi R-141 增加NSCLC细胞中NFIA的表达
        3.6 过表达NFIA增加NSCLC的放射敏感性,下调NFIA降低NSCLC放射敏感性
        3.6.1 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过表达或敲除NFIA对 NSCLC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3.6.2 流式细胞仪检测过表达或敲除NFIA联合照射对NSCLC凋亡的影响
        3.6.3 NFIA通过影响DNA双链损伤修复来增强NSCLC放射敏感性
        3.7 NFIA通过抑制AKT及 ERK通路提高NSCLC放射敏感性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4)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射治疗敏感性调控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HPV16 E6 调控EGFR信号通路对宫颈鳞癌细胞放疗敏感性影响的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细胞实验材料和方法
        2. 主要仪器
        3.实验方法
        4.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乙醛脱氢酶1在宫颈鳞癌组织表达与同步放化疗疗效相关性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病人及标本的收集
        2.免疫组化方法
        3.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LncRNA-FAM201A通过miRNA101调控ATM/mTOR表达调节食管鳞癌放射敏感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实验流程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及分析
第二部分 食管鳞癌放射敏感相关lncRNAs的筛选
    2.1 主要试剂、仪器
    2.2 实验步骤
    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2.4 结果
第三部分 食管鳞癌放射敏感相关lncRNAs的鉴定
    3.1 主要试剂、仪器
    3.2 实验步骤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详细结果见附件2--“差异lncRNA的PCR验证”)
第四部分 FAM201A功能研究
    4.1 主要试剂、仪器
    4.2 实验步骤
    4.3 细胞照射实验
    4.4 裸鼠异种移植照射实验
第五部分 FAM201A调节食管鳞癌放疗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5.1 Luciferase reporter
    5.2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Blot)分析
第六部分 讨论
第七部分 结论
综述(一): 长链非编码RNA与电离辐射敏感性
综述(二): lncRNA与食管鳞癌放射治疗敏感性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7)肿瘤放射敏感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与放射增敏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与放射增敏
细胞乏氧相关基因与放射增敏
细胞周期相关基因与放射增敏感
自噬基因与放射增敏
自杀基因与放射增敏
结语

(8)肿瘤放射敏感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氧合状态
2 细胞周期调控
3 DNA损伤修复
4 细胞凋亡
5 生长因子和癌基因
6 肿瘤干细胞及表观修饰
7 结语

(9)rAd-p53对人肝癌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不同病毒滴度或作用时间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1.3 细胞集落形成率测p53基因对肝癌细胞放射增敏作用
    1.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病毒滴度或作用时间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2.2 rAd-p53联合放疗对人肝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2.3 rAd-p53联合放疗对人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3 讨论

(10)云南宣威肺腺癌XWLC-05细胞P53状态与放射敏感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部分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文部分
    前言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五、参考文献
综述
    P53基因在肿瘤放疗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情况
致谢

四、p53基因与放射敏感性(论文参考文献)

  • [1]PI3K/AKT/p53通路对肺腺癌细胞低剂量放射超敏感性影响的研究[D]. 陈海霞.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2]PKMYT1对肺腺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D]. 龙焕屏.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3]miR-141靶向NFIA通过介导AKT/ERK通路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机制研究[D]. 孙程.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4]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射治疗敏感性调控机制的研究[D]. 吕银.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5]LncRNA-FAM201A通过miRNA101调控ATM/mTOR表达调节食管鳞癌放射敏感性[D]. 陈明秋. 苏州大学, 2018(04)
  • [6]p53基因在宫颈癌发病中的意义及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J]. 李平,陈敏斌.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7(05)
  • [7]肿瘤放射敏感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 李轩,乔田奎.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4(04)
  • [8]肿瘤放射敏感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尹丽,朱广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2(08)
  • [9]rAd-p53对人肝癌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 陶振超,邱俊,钱立庭,王明明,吴爱东,闫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2(04)
  • [10]云南宣威肺腺癌XWLC-05细胞P53状态与放射敏感性的研究[D]. 王承红. 昆明医学院, 2010(08)

标签:;  ;  ;  ;  ;  

p53基因和放射敏感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