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管道输水工程勘察报告

利比亚管道输水工程勘察报告

一、利比亚管道输水工程考察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孙晓倩[1](2018)在《明初官式建筑石作营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初官式建筑制度上承唐宋,下启明清,建筑石作用料巨大、风格洗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发端于南京一带的江南地区,随着都城(南京、凤阳、北京)及政权更迭,传播广泛并留有大量遗存。明初官式建筑石作营造需求除了环境等客观因素使然,更是传统材料观的转变,营造成就则对应于建筑文化的滋养、石作技艺的成熟、社会科技的进步等诸多因素。本论文以洪武、永乐两朝官式建筑石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测绘调研,通过一手资料与文献考证的结合,在以下方面做到创新:(1)空间维度上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首次系统研究了明初皇家都城及敕建于都城之外的官式建筑石作遗存,对明初石作遗存进行了实地调研测绘,厘清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发展脉络,总结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特征及地域间联系;其二,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置于更广阔的江南背景之下,讨论其发展与特征形成的地域原因。(2)时间维度上,聚焦洪武永乐两朝六十年时间内石作变化的同时,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置于更长的时间线中,因明初官式建筑石作起源于南京,无论是工匠体系或是实物呈现对江南工艺有诸多延续,江南也是《营造法式》的重要传播区域,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与《营造法式》进行对照,通过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遗存与宋《营造法式》的考证比对,实证客观地评价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对《营造法式》继承与发展的程度。(3)对石作加工工艺全过程做法的研究。既有研究主要针对石作本身所呈现的结果,对包括采石在内的石作流程欠缺关注。论文力求更为科学的从石料种类、石材开采等方面对多种石材来源、材料尺度、软硬质影响下的石作加工、表现、样式等进行全面展开。(4)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发展是一种社会现象,石作发展背后的社会因素是引导本文深入研究的切入点,同时也是重要研究内容。论文对明初和石作相关的历史事件、工官制度、人员调动等线索充分爬梳,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发展鲜活地置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中,试图最大化地发掘历史的真实性,探讨石作现象背后的动因。(5)论文运用大量图表统计等方式,在一手测绘数据和文献梳理基础上,对石作本体及相关信息进行数据化分析,以量化统计得出质的总结,避免先验性地引入过多主观推断。论文结构分为上、下两篇。明初因地理和历史背景差异,石作就地取材的特点,各地区规格和纹样不尽相同,地域特征明显。凤阳明中都石作与其他地区繁简程度相异,“朴素坚壮”并非贯穿明初的雕饰法则;迁都后北京与南京的官式建筑石作制度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青海、武当地区石作既兼有南北方都城石作特征,也有地方探索。上篇四章侧重对明初官式建筑石作本体的研究,按石作遗存所分布的三都(凤阳、南京、北京)及三都之外(泗州、青海、武当)区域分别展开,对不同地区重要官式建筑石作进行勘测、梳理及考证,具体分析明初官式建筑的石作特征与发展脉络。下篇对相关重要专题展开研究和探讨,包括:明初官式建筑石作成就形成的动因;明初官式建筑石作与《营造法式》的关系;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发展达到的技术水平与高度;分析与评价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在古代及当代的价值与意义。

李津,李世龙[2](2018)在《国外PCCP管应用失效深度分析及国内应用建议》文中研究指明文章详细论述国外PCCP管道失效爆管损坏的实际情况和产生的原因,以及我国PCCP在生产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用科学的观点共同探讨促进PCCP行业的健康发展。

邓铭江,王远超,李江,李生宇,李新[3](2017)在《沙漠地区大型供水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与方法》文中提出北疆供水工程由北向南纵贯准噶尔盆地,其中穿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明渠全长166.5 km。20世纪90年代,针对该建设工程,围绕渠道选线、沙基压实、渠床加固、防风固沙、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采用理论研究、技术开发、试验示范,采取科学试验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结合12 a的安全运行和动态监测,经过系统分析与评估,总结出一套针对沙漠地区明渠建设的集成技术与方法:(1)采用"渠、林、路集中条带布置"的"平台"建设模式,具有对沙漠扰动小,机械化施工效率高,便于运行管理的优点;(2)渠床风积沙和砂砾石垫层"沙–砂水平同起"干碾压实技术,解决了沙漠地区缺水条件下土料压实以及渠道边坡2种不同特性土料同时压实的技术难题;(3)集成创新了机械固沙与生物治沙技术,充分利用沙漠悬湿沙层土壤水分,建成了110 km无灌溉生物防沙带,构建了防风固沙–减速沉沙–阶梯拦沙的多梯次综合防沙技术体系;(4)结合生物治沙,沿渠道两侧构筑了人工植被修复景观,建设野生动物迁徙通道,改善饮水条件,增加了区域生物多样性,在沙漠中形成了一条绿色生态走廊。

袁立敏[4](2014)在《模块沙障的构建及其防护效益研究》文中认为以沙袋沙障防风固沙理论为基础,在流动沙丘上构建模块沙障,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流动沙丘治理目标。模块沙障是一种沙袋沙障,具有防风固沙功能,同时通过内部添加保水保肥材料及植物种子使其还具有局部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功能。本研究通过对模块沙障周围土壤风蚀沙埋情况、沙障内部与外部土壤理化生性质、沙障顶部及周围植被恢复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其3大功能的发挥程度,并提出合理的构建参数,为模块沙障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如下:(1)模块沙障能够有效降低地表风速,抑制风蚀。在月牙形模块沙障迎风侧半包围区域平均积沙厚度达到了3.16cm,背风侧平均积沙厚度约13.19cm;模块沙障左右两端地表处于风蚀状态,但是风蚀量比流动沙丘少41.10%。(2)模块沙障内部添加玉米芯或玉米秸秆配方后,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速效钾、有机质及含水量等均显着高于对照。玉米芯和玉米秸秆配方填充模块沙障内部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3者总数分别是对照的145.65倍和113.11倍;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3者相比,蔗糖酶提高程度最大,是对照的21.26倍和42.18倍;各化学性质相比,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提高程度最大,速效钾比对照高129.02%和295.91%,有机质含量是对照的10.42倍和93.95倍,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对照的高69.62%和68.66%。随着玉米芯/秸秆添加量的增加,沙障内部土壤部分指标值增加,但是添加量达到20%以后,指标值不变。(3)模块沙障覆盖处上述土壤指标优于未覆盖处,随着与模块距离的增大,指标值递减,并且随着土层深度增加也出现减小趋势,但是均高于对照。模块沙障设置5年后,出现“肥岛”效应,并且对周围土壤的改良作用明显。(4)模块沙障顶部及周围均能够建立植被,且生长情况优于对照。随着模块沙障防护时间的增长,除植株密度减小外,植物高度、盖度和生物量均增大。2008年设置的模块沙障顶部植物盖度和生物量分别比2012年设置模块沙障高106.86%和58.23%,并且在模块沙障防护样地内出现了猪毛菜和蓼子朴等植物,而沙蓬逐渐消失,流动沙丘地表已经趋于稳定。(5)外包装材料麻袋、草袋、纤维袋相比,麻袋模块沙障的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效果最好,且材料成本最低,仅为3600元/hm2,铺设施工耗时149.25h/hm2。

姜玲玲[5](2014)在《基于流体瞬变模拟的沈阳东二环输水管线风险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给水管道因条件限制及设计需要常存在穿越沟渠、河流、道路及地下障碍等情况,同时受人为和自然原因的影响。各种因素不断作用,当输水管道的实际变形超过理论数值,势必发生管道破裂事故。爆管事故的发生不仅对管道设备本身带来破坏,同时还会导致停水及周围管线流量及压力下降,对企业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造成道路积水、交通瘫痪等重大交通事故和经济损失。针对水力瞬变是造成输水管线产生爆管主要原因,基于流体瞬变理论对水力瞬变产生原因和产生过程进行分析。并引入流体瞬变理论对输水管道工况进行分析,进而研究输水管线中某些附件调节时产生的水力过渡过程,给出寻找输水管线易发生爆管的薄弱地段的方法,以便指导输水管线运行管理过程中的实际操作,避免事故的发生。本文以沈阳市东二环大伙房输水配套工程为例进行水力瞬变计算分析,通过空气阀拒动的各工况计算分析,得出该工程输水管线易发生爆管的薄弱管段(1+173.9~2+986.5)和关键空气阀(Q1,Q2),以确定相对较容易发生管线爆管事故的位置及重点设备,并进行了分析、评价。为防止或减少城市市区长距离输水管道水力瞬变事故的发生提供借鉴,一旦应用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分析研究和实验,对给水管网进行水力瞬变预测和爆管危险程度进行了等级划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水力瞬变防护措施与建议。在日常管理中加强薄弱管段(1+173.9~2+986.5)的巡视和关键空气阀(Q1,Q2)的检查,在重要的地方安排人力和物资储备,以减少爆管的概率,提高给水管网的安全可靠性,并且对爆管发生后的情景设计应急预案,以及突发事件处理有充分的准备。

于志华[6](2012)在《管线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较长的输水管线穿越软弱地基时,由于软弱地基土承载力低,容易导致施工机械塌陷、施工困难、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针对输水管线穿越软弱地基,寻求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及地基处理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借鉴价值。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二期供水工程为背景,通过对淤泥质粉质粘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实验研究、实验数据统计分析、试验段的数值模拟、试验段的现场检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管线的软弱地基处理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通过对80多处淤泥质粉质粘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实验及统计分析,得出了天然含水量与孔隙比、重度与孔隙比、液限与塑性指数之间的经验公式;对实验得到的力学性能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定量分析为工程施工科学合理的选择地基处理方式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方案比选,最终确定采用抛石挤淤加固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并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抛石挤淤抛石总厚度的计算公式及抛石挤入淤泥中的深度和高出淤泥面的厚度的关系公式;基于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分别模拟了抛石挤淤碎石垫层厚度为1.00m、1.25m.1.50m、1.75m、2.00m这五种情况下的地基承载力与沉降量的关系,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及地基承载力的设计要求,合理确定试验段抛石挤淤碎石垫层的厚度;最后通过对现场试验段12个点的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检测了试验段采用抛石挤淤处理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基后的地基承载力。研究和实测结果均表明,试验段采用1.5m厚的碎石垫层后地基承载力能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因此采用抛石挤淤可以解决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低的问题。

李纳新[7](2011)在《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阿拉山口口岸作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地区中哈边境的桥头堡,在中国实施向西开放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振兴新疆经济、促进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建设仅仅20多年的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前景十分广阔。本论文结合阿拉山口口岸实际,借鉴国内外口岸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在研究了一系列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利用详实的统计数据,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对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索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希望通过研究对新疆口岸经济及边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通过对口岸以及口岸经济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科学的界定,在对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进行学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的思路方法及主要内容,对相关理论进行了重点阐述和介绍。在实证分析之前,对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的优势、存在的不足、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方面进行了SWOT分析,较深入地就口岸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对面临的发展环境、经验教训、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探讨,为以下的研究做准备,对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研究起基础性作用。统计数据表明,口岸的通关过货量和进出口贸易额在口岸的各项经济指标中所占的比重较大,通过定量分析发现: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增长与通关过货量之间存在着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其中通关过货铁路过货量、公路过货量都是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铁路过货量、公路过货量受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着;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总额之间也存在着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无论是短期内还是长期内,进出口贸易增长对阿拉山口口岸的经济增长都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证实了物质资本、劳动力、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这五个要素共同对经济增长起作用,但是各要素对口岸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存在差异,这对于准确把握阿拉山口口岸经济的发展规律提供了计量学依据,也为探讨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模式、提出口岸经济发展对策建议提供了科学依据。口岸经济发展模式虽然有共性的方面,但也存在比较显着的差异,几乎每一个口岸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有自己的个性,各地口岸都结合地域特征、自身优势,按照符合自己实际的模式进行发展。第五章根据阿拉山口口岸的自身特征,有选择地对五种国内口岸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从中寻找有借鉴意义的方面作为参考。根据第四章分析的结论和阿拉山口口岸是中国陆路大口岸的实际,提出借鉴天津口岸通关的经验,提高口岸通关效率的对策建议。结合第三章探讨的阿拉山口口岸实际,提出借鉴城镇化建设模式,促进口岸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从口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提出了阿拉山口口岸设市及新行政区规划的建议;根据点轴理论和增长极理论,提出了阿拉山口口岸“一横一纵一环绕”和“两大三小三角”的总体战略构想;提出了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的路径,推论了精河成为新疆第二个制造业中心的可能性,为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区域背景及未来依托该中心实施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综合前面几个章节的分析结论,指出口岸应借助区位优势,发挥口岸各方面功能,在沿边开放、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应起的作用;提出了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多目标均衡发展的模式建议,即:新能源带动产业发展、通过综合保税区或新城区建设推动口岸城市化建设、加强中哈边境阿拉山口段跨境经济合作、建立以阿拉山口口岸为母港的疆内外和境内外内陆港网络和以阿拉山口口岸为基地,在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建立“境外园区”的“走出去”五个方面的模式,且多目标相互协调、均衡发展。最后,分别从国家层面、自治区层面和口岸自身层面三个不同的层面提出促进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阿拉山口口岸的经济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蒋琴[8](2011)在《甘肃省民勤县水资源利用与绿洲生态安全的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以甘肃省民勤县水资源利用为切入点,综合农户访谈和该县近60年来社会经济结构、农业系统、水资源状况等方面的资料,对导致当地环境恶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模拟了该县1949年-2008年水资源利用状况,并对2011年-2050年的水情做了预测,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是民勤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自然因素权重为-0.857社会因素的权重为0.857,其中农业系统结构和人口是社会因素的两个主要成分,其权重分别为0.913和0.913。2、种植业耗水过多。1949年-2008年,民勤全县平均每年消耗水资源4.06亿m3,其中种植业耗水占87.11%,畜牧业耗水占2.94%,二三产业耗水占4.19%,生活用水占1.41%,生态用水仅占4.35%,年超采地下水达2.73亿m3。3、农业生产系统不够合理。全县农、林、牧的产投比分别为:2:1:3。粮食作物耗水多,产值少;畜牧业产投比远高于种植业和林业,但其目前商品率低,应该提高其出栏率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蔬菜、棉花、黑瓜子和牧业的单方水价值高,今后应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畜牧业。4、控制人口和调整产业结构是克服上述问题的主要途径。全县人口将在2020年达到峰值,为33万人。2011-2050年每年将需水4.706亿m3,其中灌溉用水将占总需水量的53.33%,第二、三产业用水比重将占到33.57%,需水过多,增长过快。调整产业结构是改善民勤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的重要途径。虚拟水贸易和草地农业系统是解决民勤绿洲问题的有效手段。

刘烨华,程翠林[9](2008)在《南水北调北京段超大口径PCCP管道吊装方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对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工程中已应用的DN4.0m PCCP的吊装方案进行设备、人员及效率等方面的比较,结合在工程中的实施效果对各吊装方式的优劣势和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桂志斌[10](2008)在《HBLD石化设备生产厂国际工程投标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石油工程承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但市场容量巨大。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工程招标,是石化设备生产企业进入国际石油工程承包市场较为公正、安全和有效的途径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石油公司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如何投标成为这些公司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石油工程投标工作涉及市场信息、国别政策和经营策略等一系列重要领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商务活动。本文系统的阐述了国际工程招标和投标的概念、程序和特点,招投标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国际工程开标、评标与定标等内容。通过对石化设备生产企业国际投标实践的分析,探讨了石化设备生产企业参与国际石油工程投标的主要特点,存在的差距以及今后的做法和保障措施,将帮助相关企业认清国际招标特点,正确进行投标。

二、利比亚管道输水工程考察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比亚管道输水工程考察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明初官式建筑石作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对象
    0.2 选题意义
    0.3 以往研究的综述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0.5 论文框架
上篇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
    第一章 明中都官式建筑石作
        1.1 倾举国之力兴建的明中都宫殿
        1.1.1 明中都的营建概况
        1.1.2 午门
        1.1.3 金水桥
        1.1.4 横街
        1.1.5 散落的石构件
        1.1.6 其他
        1.2 继承古制的陵寝制度:明皇陵
        1.2.1 明皇陵的平面形制
        1.2.2 神道
        1.2.3 皇陵碑
        1.2.4 享殿遗址
        1.3 明初中都石作及其遗存
        1.4 明中都的石作特点
    第二章 南京明初官式建筑石作
        2.1 唯一建造在长江以南的统一国家的宫殿
        2.1.1 明宫殿的营建概况
        2.1.2 宫城门址
        2.1.3 金水桥
        2.1.4 御路
        2.1.5 横街
        2.1.6 其他
        2.2 开明代山陵之创举:明孝陵
        2.2.1 享殿台基
        2.2.2 神道
        2.2.3 方城明楼
        2.2.4 神功圣德碑
        2.3 最大规模的移石工程:阳山碑材
        2.3.1 阳山碑材的壮举
        2.3.2 由遗址看明初碑碣的开采过程
        2.4 完整的用石系统——大报恩寺
        2.4.1 历史沿革
        2.4.2 永乐、宣德二碑及碑亭石作遗址
        2.4.3 御路
        2.4.4 水工系统
        2.5 明初的其他皇家建筑石作
        2.5.1 明城墙
        2.5.2 明功臣墓
        2.5.3 灵谷寺
        2.6 明初南京皇家建筑石作遗存
        2.7 明初南京的石作特点
    第三章 北京明初官式建筑石作
        3.1 明初北京官式建筑石作营建概述
        3.2 以南京明故宫为蓝本的明初北京宫殿
        3.2.1 明初北京宫殿营建
        3.2.2 早期石作遗存
        3.3 明十三陵陵寝制度的典范:明长陵
        3.3.1 祾恩殿台基
        3.3.2 祾恩门台基
        3.3.3 方城明楼
        3.3.4 御路
        3.3.5 十三陵中其他部分石作
        3.4 明初北京的石作特点
    第四章 三都之外的明初重要官式建筑石作
        4.1 泗州明祖陵
        4.1.1 明祖陵的平面形制
        4.1.2 皇城遗址
        4.1.3 神道
        4.2 青海乐都瞿昙寺
        4.2.1 营建背景
        4.2.2 瞿昙寺石作呈现的明早期南北两京石作特征
        4.3 明初武当山宫观建筑
        4.3.1 石材在山体建筑中组织排水的应用
        4.3.2 从石作角度剖析金殿的重要地位
        4.3.3 仿木构的石建造
        4.3.4 武当山石作中的其他早期元素
        4.4 明初敕建建筑的石作特点
    上篇结语
        1.明初官式建筑营建的时间脉络
        2.明初官式建筑石作遗存的分布
        3.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特征
        4.地域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下篇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成就、原因及意义
    第五章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成就溯源
        5.1 南方石作传统地域性的接续
        5.1.1 地理环境
        5.1.2 六朝以来南京砖石建造传统
        5.1.3 南方地区领先的石作技术
        5.2 明初的开国契机
        5.2.1 宏观的规划思想
        5.2.2 木构建筑体系下的用石巨大
        5.2.3 强权统治下的劳役
        5.2.4 冶铁业的发展
        5.3 元代建筑的影响
        5.3.1 砖石材料观念的解放——石材在宗教建筑中的普及运用
        5.3.2 以曲阳石匠为代表的元代官式建筑石作
        5.3.3 元代石作的传承与过渡
    第六章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对宋《营造法式》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6.1 宋《营造法式》中的石作相关制度及理论
        6.1.1 壕寨制度
        6.1.2 石作制度
        6.1.3 雕镌技法
        6.1.4 功限及料例
        6.2 明初官式石作的继承与发展
        6.2.1 定盘断水平之法
        6.2.2 筑基
        6.2.3 柱础
        6.2.4 角石、角柱
        6.2.5 殿阶基
        6.2.6 压阑石(地面石)
        6.2.7 钩阑、殿阶螭首
        6.2.8 踏道(象眼)
        6.2.9 坛
        6.2.10 卷輂水窗
        6.2.11 井口石(井盖子)
        6.2.12 幡竿颊
        6.2.13 赑屃鳌坐碑
        6.2.14 其他《营造法式》石作制度中提及的石作
        6.2.15 《营造法式》中未涉及的石作
        6.3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雕镌特征
        6.3.1 雕镌技法
        6.3.2 纹样
        6.4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评价
    第七章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技术与水平
        7.1 用石情况
        7.1.1 石材种类
        7.1.2 石材产地
        7.2 加工技术
        7.2.1 开采
        7.2.2 运输
        7.2.3 打磨
        7.2.4 提升
        7.3 连接方式与砌筑构造
        7.3.1 拱券
        7.3.2 灰浆
        7.3.3 咬合(榫卯)
        7.4 明代石作功限
        7.4.1 石料折方
        7.4.2 开石工价
        7.4.3 运石脚价
        7.5 与前代石作技术和加工水平的对比
        7.5.1 前代石作技术概述
        7.5.2 明初石作技术特点
    第八章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时代意义
        8.1 (砖)石建筑在明代的空前繁荣
        8.1.1 明代地面砖石作的盛行
        8.1.2 砖石材料性能的共性与互补
        8.1.3 洪武年间拱券券形的转变
        8.1.4 砖石技术的共同发展
        8.2 工匠体系对于传播皇家建筑特征的意义
        8.2.1 明初工部管理机制
        8.2.2 南方哲匠的入仕
        8.2.3 工匠体系对形成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特征的作用
        8.3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遗产价值
        8.3.1 世界遗产的评价标准
        8.3.2 世遗中和石作相关的遗产特征
        8.3.3 中国世遗中的明初官式建筑石作遗产价值
        8.3.4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保护现状
    下篇结语
结语
    1.结论
    2.本文可能深入开展的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附录1.明孝陵享殿复原数据及依据
    附录2.始建于明代早期的北京官式建筑遗存
    附录3.明初四座陵寝石像生序列、种类及数量
    附录4.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纹样、运用部位及雕镌技法统计
    附录5.明早期哲匠名录
    附录6.与石作相关的世界文化遗产(1978-2017)
致谢
作者简介

(2)国外PCCP管应用失效深度分析及国内应用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国外PCCP管道的失效爆管原因分析
    2.1 美国PCCP管道的失效爆管
        2.1.1 二篇学术着作简述
        2.1.2 二篇报告中指出的相同问题
        2.1.3 事故元凶—Interpace公司
        2.1.4 Ⅳ级预应力钢丝的冷作硬化与氢脆性
        (1) 预应力钢丝的质量特性
        (2) 有害的拉拔应力时效硬化
        (3) 氢脆化现象
        2.1.5 美国对Interpace公司失效爆管事故的调查论证
        2.1.6 二篇报告的最终结论
    2.2 利比亚人工大运河工程中的PCCP失效爆管
        2.2.1 工程简介
        2.2.2 事故原因
    2.3 康复计划
3 我国PCCP的发展
    3.1 引进之路
    3.2 我国的PCCP标准体系
4 我国PCCP生产和使用中应改进的方面
    4.1 砂浆保护层
    4.2 管子的外涂层
    4.3 使用中的问题
5 结语

(4)模块沙障的构建及其防护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和附表清单
1 引言
    1.1 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荒漠化概述
        1.2.2 沙漠治理技术现状
        1.2.3 沙障固沙技术研究现状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2 地貌与水文特征
    2.3 气候特征
        2.3.1 降水条件
        2.3.2 光照特征
        2.3.3 温度与太阳辐射
        2.3.4 无霜期
        2.3.5 风速特征
    2.4 土壤特征
    2.5 植被特征
3 研究内容与设计方案
    3.1 模块沙障简介
        3.1.1 模块沙障定义
        3.1.2 模块沙障三大功能
    3.2 研究内容
        3.2.1 模块沙障构建技术研究
        3.2.2 模块沙障风蚀积沙特征研究
        3.2.3 模块沙障对土壤生物学性质影响研究
        3.2.4 模块沙障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研究
        3.2.5 模块沙障对植被恢复影响研究
        3.2.6 模块沙障成本及应用前景分析
    3.3 试验设计方案
        3.3.1 模块沙障设置
        3.3.2 配方对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功能的影响
        3.3.3 外包装材料对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功能的影响
        3.3.4 土壤性质空间异质性研究
        3.3.5 设置年限对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功能的影响
    3.4 技术路线
    3.5 研究方法
        3.5.1 生物基质材料吸水保水实验
        3.5.2 野外施工
        3.5.3 野外成效调查
        3.5.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 模块沙障构建技术研究
    4.1 外包装材料选择
        4.1.1 材料选择依据
        4.1.2 确定外包装材料
    4.2 内填充材料选择
        4.2.1 选择依据
        4.2.2 吸水保水实验
    4.3 模块沙障径粗与稳定性
        4.3.1 供试材料与规格
        4.3.2 模块沙障设置
        4.3.3 模块沙障稳定性
5 模块沙障风蚀积沙特征研究
    5.1 风速流场二维模拟
    5.2 风速流场三维模拟
    5.3 模块沙障对风速廓线的影响
    5.4 2种形状模块沙障的稳定性
    5.5 微地貌重塑特征
    5.6 小结
6 模块沙障对土壤生物性质的影响
    6.1 模块沙障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6.1.1 模块沙障内部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
        6.1.2 土壤微生物数量空间分布规律
        6.1.3 防护年限对模块沙障内部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6.1.4 外包装材料对模块沙障内部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6.2 模块沙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6.2.1 填充配方对模块沙障内部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6.2.2 土壤酶活性空间分布规律
        6.2.3 防护年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6.2.4 不同外包装材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6.3 小结
7 模块沙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7.1 模块沙障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7.1.1 沙障内部土壤化学性质
        7.1.2 防护年限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7.1.3 土壤化学性质空间变化规律
        7.1.4 外包装材料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7.2 模块沙障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7.2.1 填充物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7.2.2 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特征
        7.2.3 外包装材料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7.2.4 防护年限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7.3 模块沙障对周围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
        7.3.1 模块沙障对两侧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
        7.3.2 模块沙障对两翼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
        7.3.3 外包装材料对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
    7.4 模块沙障对土壤硬度的影响
        7.4.1 模块沙障对两侧土壤硬度的影响
        7.4.2 模块沙障两端土壤硬度情况
    7.5 小结
8 流动沙丘植被恢复效益
    8.1 填充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8.1.1 模块沙障顶部植物生长情况
        8.1.2 不同配方对模块沙障顶部植被影响
    8.2 植物分布特征
    8.3 外包装材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8.4 模块沙障设置年限对植物生长情况的影响
        8.4.1 模块沙障顶部植物生长情况
        8.4.2 模块沙障两侧植物生长情况
    8.5 小结
9 模块沙障投入成本及应用前景
    9.1 模块沙障投入成本分析
        9.1.1 外包装材料投入成本
        9.1.2 内填充材料投入成本
        9.1.3 施工用工投入成本
    9.2 模块沙障应用前景分析
    9.3 小结
10 讨论与结论
    10.1 讨论
        10.1.1 配方与土壤改良和植物恢复效益
        10.1.2 外包装材料与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效益
        10.1.3 模块沙障形状与防风固沙效益
        10.1.4 模块沙障“肥岛”功能
    10.2 主要研究结论
        10.2.1 模块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
        10.2.2 模块沙障的土壤改良效果
        10.2.3 模块沙障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10.2.4 模块沙障成本与应用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基于流体瞬变模拟的沈阳东二环输水管线风险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长输管线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输水管线水力瞬变理论研究现状
        1.1.2 输水管线中空气阀防护水力瞬变研究现状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1.2.1 课题背景
        1.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工程概况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与模拟计算采用方法
第2章 水力瞬变的基本理论与数值模拟方法
    2.1 水力瞬变的定义
    2.2 水力瞬变基本微分方程
        2.2.1 运动方程
        2.2.2 连续方程
    2.3 边界条件
        2.3.1 管线中阀门
        2.3.2 空气阀
        2.3.3 两阶段控制阀
        2.3.4. 水力参数计算
    2.4 数值模拟特征线法(MOC)
        2.4.1 特征线方程形式
        2.4.2 差分法求解特征线方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二环输水管线水力瞬变工况计算分析
    3.1 东二环输水管线基础资料
    3.2 东二环管线正常运行工况计算分析与验证
        3.2.1 管线正常运行工况水力分析
        3.2.2 管线实测压力值与模拟值比较验证
    3.3 东二环管线有无防护措施的水力瞬变模拟计算分析与比较
    3.4 东二环管线典型工况水力瞬变模拟计算分析
        3.4.1 概述
        3.4.2 九种典型工况水力瞬变模拟计算
    3.5 东二环管线各工况水力瞬变模拟计算结果汇总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二环输水管线爆管水力瞬变风险分析
    4.1 引言
    4.2 输水管线爆管影响因素分析
        4.2.1 周围环境状态对发生水力瞬变薄弱管段的影响
        4.2.2 空气阀对输水管线正常运行的影响
        4.2.3 事故因素危险等级
    4.3 东二环输水管线风险因素分析与评价
        4.3.1 东二环输水管线薄弱管段与周围环境状态风险分析
        4.3.2 东二环输水管线设备(空气阀)风险分析
        4.3.3 东二环输水管线危险程度综合分析
        4.3.4 东二环输水管线事故后果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二环输水管线爆管事故应对措施研究
    5.1 爆管事故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5.2 东二环输水管线爆管防护措施
    5.3 东二环输水管线日常维护
        5.3.1 薄弱管段的维护
        5.3.2 管线附属设施、设备的维护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引用标准名录
附录 1 有及无水力瞬变防护的模拟计算结果
附录 2 运营公司受理工作单
附录 3 管线破损情况分析报告书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技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6)管线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软土地基的研究现状
    1.3 目前软土地基主要研究方向及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淤泥质粉质粘土的工程特性
    2.1 引言
    2.2 工程地质概况
        2.2.1 工程简介
        2.2.2 自然地理
        2.2.3 地质构造
        2.2.4 工程地质
    2.3 淤泥质粉质粘土的工程特性概率统计分析
        2.3.1 岩土参数概率统计方法
        2.3.2 淤泥质粉质粘土的工程特性
        2.3.3 淤泥质粉质粘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置信区间
        2.3.4 物理力学指标间相互经验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比选
    3.1 前言
    3.2 管道沟槽开挖
    3.3 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基处理方案比选
    3.4 抛石挤淤
        3.4.1 抛石挤淤的原理
        3.4.2 抛石挤淤的材料要求
        3.4.3 抛石挤淤厚度的计算公式
        3.4.4 抛石挤入淤泥中的深度和高出淤泥面的厚度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试验段的数值分析
    4.1 引言
    4.2 FLAC3D数值模拟软件
        4.2.1 FLAC3D软件介绍
        4.2.2 FLAC3D数值模拟分析的步骤
        4.2.3 FLAC3D的有限差分法求解的基本原理
    4.3 有限差分法计算模型
        4.3.1 本构模型的选择
        4.3.2 建模思路
        4.3.3 计算参数的选取
        4.3.4 数值模拟加载过程
        4.3.5 地基承载力值的确定方法
    4.4 数值模拟研究
        4.4.1 不同厚度的碎石垫层地基承载力的数值模拟
        4.4.2 模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试验段的地基承载性能
    5.1 前言
    5.2 试验段的地基承载力检测
        5.2.1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5.2.2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口岸概述
    1.4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结构
    1.7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依据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3 产业发展有关理论
    2.4 现代物流相关理论
    2.5 国际贸易理论
    2.6 辨证唯物主义理论
    2.7 本章小节
第3章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SWOT分析
    3.1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3.2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的劣势分析
    3.3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的机遇分析
    3.4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的挑战分析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4.1 阿拉山口口岸通关过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4.2 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4.3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增长要素贡献分析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国内口岸经济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5.1 口岸经济发展模式的共性和新特征
    5.2 口岸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简述
    5.3 沿海口岸与陆路口岸的比较
    5.4 口岸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分析
    5.5 国内口岸经济发展模式的借鉴意义
    5.6 本章小节
第6章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6.1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与目标
    6.2 阿拉山口口岸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6.3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思路
    6.4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区域背景分析
    6.5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6.6 本章小节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附录
    1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概况
    2 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现状
    3 拟建的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简介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甘肃省民勤县水资源利用与绿洲生态安全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回顾
        1.2.1 理论综述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土壤
        2.1.3 植被
        2.1.4 气象条件
        2.1.5 土地利用现状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及收入构成
        2.2.2 第一产业
        2.2.3 第二、三产业
    2.3 水资源概况
        2.3.1 地表水资源
        2.3.2 地下水资源
        2.3.3 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程度分析
第三章 民勤绿洲生态恶化的原因分析
    3.1 民勤生态环境现状
        3.1.1 绿洲荒漠化
        3.1.2 土壤盐碱化
        3.1.3 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
        3.1.4 植被退化
    3.2 民勤绿洲生态恶化过程
    3.3 民勤生态环境恶化的主成分分析
        3.3.1 主成分分析原理及方法
        3.3.2 自然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3.3.3 社会因素
第四章 民勤水资源利用的模拟和预测
    4.1 石羊河流域现状供水、用水与耗水
        4.1.1 现状供水
        4.1.2 现状用水
        4.1.3 现状耗水
    4.2 近60年民勤县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模拟
        4.2.1 生活用水
        4.2.2 第一产业用水
        4.2.3 第二、三产业用水
        4.2.4 生态用水
    4.3 民勤水资源模拟结果分析
    4.4 未来40年民勤水资源需求预测
        4.4.1 民勤人口预测
        4.4.2 国民经济各部门需水预测
第五章 民勤水资源配置与管理
    5.1 水权制度与市场
    5.2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
        5.2.1 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
        5.2.2 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
    5.3 水权配置现状
    5.4 民勤限制用水后出现的新问题
        5.4.1 效率与公平问题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5.4.2 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猫鼠游戏
        5.4.3 农民理性行为与道义经济
        5.4.4 水资源配置博弈论
第六章 民勤绿洲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6.1 自然生态系统安全
    6.2 社会经济系统安全
        6.2.1 虚拟水贸易
        6.2.2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HBLD石化设备生产厂国际工程投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现状
        1-1-2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现状
        1-1-3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展趋势及特点
        1-1-4 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石油工程承包中存在着的严峻问题
    §1-2 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际工程招投标概述
    §2-1 国际工程招标概述
        2-1-1 招标的概念
        2-1-2 招投标对企业的作用
        2-1-3 招标的形式
        2-1-4 国际招标的程序
        2-1-5 招标的特点
        2-1-6 招标的范围
        2-1-7 招标文件的制作
    §2-2 国际工程投标的概述
        2-2-1 国际工程投标的概念
        2-2-2 参加投标的条件
        2-2-3 参加投标的一般程序
        2-2-4 明确投标目的
        2-2-5 投标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2-2-6 认清国际招标特点,正确进行投标
    §2-3 国际工程开标、评标与定标
        2-3-1 概述
        2-3-2 开标会
        2-3-3 预备会
        2-3-4 评标与定标
第三章 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工程承包概述
    §3-1 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工程承包所经历的阶段
    §3-2 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工程承包现状
    §3-3 国际石油工程投标概述
        3-3-1 搜集和研究招标信息
        3-3-2 对业主进行全面调研分析
        3-3-3 精心研究招标文件
        3-3-4 报价策略
    §3-4 苏丹石油市场的介绍
        3-4-1 苏丹石油资源与早期勘探开发
        3-4-2 我国石油企业参与苏丹石油开发
        3-4-3 我国石油企业在苏丹取得投资回报
        3-4-4 良好的发展前景
        3-4-5 石油工业促进苏丹经济的发展
第四章 HBLD石化设备生产厂国际工程投标的分析
    §4-1 HBLD石化设备生产厂的介绍
    §4-2 收(发)球筒装置的介绍
    §4-3 苏丹国际石油工程招投标的分析
        4-3-1 资格预审阶段
        4-3-2 标书准备阶段
        4-3-3 开评标和谈判阶段
    §4-4 HBLD石化设备厂苏丹国际石油工程投标过程研究
        4-4-1 项目的跟踪、获取招标信息
        4-4-2 项目的选择、可行性研究
        4-4-3 成立投标机构
        4-4-4 编制资格预审文件
        4-4-5 认真研究招标书的内容
        4-4-6 市场调查
        4-4-7 制作标书
        4-4-8 投递标书
        4-4-9 评标和授标
        4-4-10 签订合同
第五章 HBLD石化设备生产厂参与国际石油工程投标的对策
    §5-1 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工程承包优势、劣势及前景
        5-1-1 优势
        5-1-2 劣势
        5-1-3 前景
    §5-2 石化设备生产企业参与国际石油工程投标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差距
        5-2-1 石化设备生产企业参与国际石油工程投标的主要特点
        5-2-2 石化设备生产企业在国际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差距
    §5-3 HBLD石化设备生产厂参与国际石油工程投标的对策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收发球筒部分技术参数
附录B 合同书
附录C 技术标目录
附录D 技术标质量控制内容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四、利比亚管道输水工程考察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明初官式建筑石作营造研究[D]. 孙晓倩. 东南大学, 2018(01)
  • [2]国外PCCP管应用失效深度分析及国内应用建议[J]. 李津,李世龙.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8(04)
  • [3]沙漠地区大型供水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与方法[J]. 邓铭江,王远超,李江,李生宇,李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7(12)
  • [4]模块沙障的构建及其防护效益研究[D]. 袁立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01)
  • [5]基于流体瞬变模拟的沈阳东二环输水管线风险分析研究[D]. 姜玲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6)
  • [6]管线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应用研究[D]. 于志华. 东北大学, 2012(05)
  • [7]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发展研究[D]. 李纳新. 新疆农业大学, 2011(05)
  • [8]甘肃省民勤县水资源利用与绿洲生态安全的经济学分析[D]. 蒋琴. 兰州大学, 2011(08)
  • [9]南水北调北京段超大口径PCCP管道吊装方案分析[J]. 刘烨华,程翠林. 北京水务, 2008(05)
  • [10]HBLD石化设备生产厂国际工程投标的研究[D]. 桂志斌. 河北工业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利比亚管道输水工程勘察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